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字医学教育

数字医学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1 15:10:48

数字医学教育

数字医学教育篇(1)

关键词: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83-02

一、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的途径和结构。传播知识迅捷、海量和易得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冲击了传统科学知识传播的格局。处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医学科学教材、书籍、杂志等也在多媒体教学中脱颖而出[1]。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IDPF)2010年1月的统计显示,虽然仅占全部图书市场销售的3%,教材较上一年也有四倍的增长。2011年7月开始,随着iPad走进美国高中,随即引发了电子教材的开发。

世界正进入“无纸书籍”的学习新时代,电子课本以及教材包已经悄然迈入教育的殿堂。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教育部近期开展的“三通二平台”建设之际,电子课本以及教材包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2]。医学研究生教育也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的优势,从国内教育应用状况中探索医学电子课本的示范应用。

二、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资源也愈加丰富。医学教育逐渐成为由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模拟接诊室以及教学医院等组成的完整、丰富的教学单元。选择最新、最前沿的内容进行讲授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生先进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教学活动大型化、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单一化的状况仍然在很多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传统封闭型、记忆型和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还被很多医学院校继续采用。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正逐渐进入现代医学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医学院医学教学中逐步推广和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利用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3]。同时,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在国内兴起,不出国门,也能接受世界顶尖名校的免费教育。一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运动正席卷中国。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一种产物。

三、医学研究生教育难点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在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合格的医学人才,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技能,进而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4]。这些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必须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医学实践并完成更高层面的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现代社会还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实践为导向,具备向公众提供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所应有的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5]。

但是现阶段,一部分医学研究生教育仍然以讲授、实验、分组实习的传统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实验课时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也提到有必要持续减少课堂讲授时间,而不断增加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以问题为导向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病案CBL(Case-Based Learning)以及基于团队合作TBL(Team-Based Learning)的学习等,将模拟或模型教学应用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6]。与此同时,更好和更时髦的教育系统――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作为新一轮的全球学习革命,正在用技术完成教育资源民主化。这场从硅谷和MIT发端的在线学习浪潮,旨在“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MOOC终将满载着顶尖高等学校的精英课程,往免费精英大学教育的未来一路奔去。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势必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优势

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优势不言而喻。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使得医学研究生教育中一些难以口头表达、难以肉眼观察到的实物、过程实现最方便、生动和形象的动静态模拟,对于形象理解这些实物和运动过程有着极大的帮助,能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开放性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可以借助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和海量的存储,提高医学信息量;在计算机特有的查询功能协助下,可以使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和内容;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集合了多媒体的技术优势,由声音、图像、视频及动画等丰富的多媒体元素构成[1]。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保留了类似传统书籍和杂志“翻页”阅读方式的同时,增添了纸质书籍和杂志所不具备的动画、音乐、声效、图文等精彩效果。

五、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部对改革教学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从多媒体元素聚合角度看,明显优于常用的演示文档(Power Point),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发挥余地;此外,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可以在调动研究生的视听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7]。例如在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中建立和应用全数字化人体真实结构三维模型,即数字化可视人体(digitized visible human),无疑将大大改革解剖学的教学,医学研究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手动跟踪每一个结构(如骨骼、肌肉、血管及神经等),将对现代研究生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8]。

六、结语

及时准确地将世界新技术革命、医学研究发展以及医学新学科发展信息反映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借助计算机技术新兴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将在多媒体教学中脱颖而出。从事医学研究生教学的导师应主动学习并且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势必会在现代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应用优势,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掀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步金梅.Iebook医学科普教材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300.

[2]吴永和,马晓玲,杨飞.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阐释与研究――基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1):17-28.

[3]梁茜,张万红.浅谈中外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差异[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2-435.

[4]黄婉霞,张立威,王家骥.中澳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12,(3):472-474.

[5]Nikendei C,等.德国医学 教育[J].汪青,编译.复旦教育论坛,2010,8(1):93-96.

[6]M.Brownell Anderson Steven L. Kanter.北美医学教育,2010[J].刘瑞梓,译.复旦教育论坛,2011,9(4):91-96.

数字医学教育篇(2)

【关键词】 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必然性

在网络环境下,人类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图书馆是社会的产物,进入信息化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全面普及,图书馆逐步从传统纸质模式向数字模式转变,成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字图书馆,就是以数据存储检索文献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的图书馆,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不受区域时空限制、共建共享的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网络系统。数字图书馆具有信息查阅检索方便、远程迅速传递信息和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等突出优势。我国于1998年将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列入“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开通了几百家数字图书馆,影响比较大的包括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等。

一、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特征

1、整体性与开放性

长期以来,传统图书馆各自为政,各馆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和整体协调,资源共享难以实现。数字图书馆打破行业系统的隔阂和地域的局限,制定统一的政策和发展目标,开发统一数据库,提供开放的信息环境,形成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数字图书馆的最大优势是打破了部门彼此封闭、条块分割的格局,加强了各行业合作,实现了统一管理,呈现出整体性和开放性。

2、标准化与共享化

由于数字资源的生产速度远远快于纸质资源,读者获取数字文献的速度快于传统资源,所以数字图书馆呈现标准化、规范化、共享化,即软件系统标准、资源建设标准、数据文献标准、服务系统标准、管理标准,通过统一标准、规范,实现了信息资源标准化共享化。

3、新技术、新数据

数字图书馆应用最新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组织、链接和管理,进行多向的、交互的信息交流,即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知识信息。数字图书馆不仅为读者组织数字信息资源库的多方面查询检索,还可根据读者的需求将检索结果用微信、微博、QQ、E-mail 等方式传送给读者。

二、数字图书馆的应用领域

1、教育领域

(1)教学空间开放性。现代远程教育借助互联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在时间距离上的开放使远程学生所接受的远程学习计划能够突破和超越传统课堂的限制,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读大学课程,实现了师生异地同步教学。

(2)教学对象多样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应运而生,是最新型的教育形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使学习者不受职业、地区、年龄限制,实现了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全开放。自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远程教育试点院校以来,已经相继批准了近百所高校进行远程教育,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学习”的愿望梦想成真。

(3)教学方式多样化。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是将传统的纸质教材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成集文字、表格、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丰富有趣。而且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交互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

(4)学习主动自主化。现代远程教育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变成以“学”为主的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被动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受教育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主性。这也是远程教育受到学员空前欢迎、迅速发展、在线学员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5)资源共享大众化。现代远程教育体现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资源共享的便捷性,网络技术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节约了教育成本,以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资源共享性、教育大众化优势突出。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使高校图书馆的内涵和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加入远程教育,将图书馆和教育功能衔接起来,把信息资源整合到教学资源中,将课件开发人员整合到教学课程中,为远程教育提供网络信息资源,为远程学习者搭建网络平台,加速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2、医学领域

(1)远程医疗系统。在“互联网+医疗”时代,连通优质医疗资源,造福千家万户,大力发展远程医疗线上服务,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远程医疗模式是目前解决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有限、而患者对健康需求急剧增加的突出矛盾的有效途径。医院建立基于数据交互平台的远程医学服务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医疗造福千家万户。

在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远程会诊的平台化运行,它采用业界最领先的端到端的智真系统,打造了集通讯、应急指挥、远程会诊、影像数据传输、视频会议、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教育培训、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区域协同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包括协同医疗管理平台、远程综合会诊等15个子系统。该中心的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图书资源共享等业务均为免费,基层医务人员都可以免费接受远程教育培训、免费使用该院的数字化图书馆。去年通过该中心平台,远程图书馆资源下载达30余万次,远程教育基层医生30多万人次。对区域协同医院推出无偿提供宽带、远程会诊设备、信息共享、双向转诊等,实现了医院之间的无缝数据集成和交换及远程会诊、教育、手术指导、数字资源共享,成为全国远程医疗的示范区域。

(2) 注重网络新技术应用。国内各大医院充分运用网络新技术,移动医疗――支付宝完成预约挂号、查询就诊记录、检查结果、支付就诊费用;徽章大的“掌上心电”连接手机就可以进行心电监测。建立全院各病房与辅助诊断科室之间传输系统的智能化中央运送系统,使血样、病理标本、化验单等通过智能传输系统完成,省时、省力,准确。利用医院网站论坛、微信、QQ、E-mail、博客、移动手机飞信等新媒体通信互动技术运用到患者的医疗服务、咨询指南、互动交流,实时解答患者问题,随时更新医院的医疗动态、新技术、新业务、医学科普知识,接受患者的需求与建议,开展网上满意度调查,形成互动平台,多途径、多元化为患者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引领未来“数字医院”。

3、电子商务

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商务在营销理念和技术上有互通之处,以网络为支撑平台,借助计算机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

(1)全新时空服务。传统图书馆是以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为用户被动地服务,而数字图书馆没有任何地理、时间上的障碍。电子商务提供以信息库为特征的网上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无限的信息空间,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大范围满足了读者查找信息的需求,改变了传统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分割性和不协作性。

(2)密切用户关系。电子商务实时互动式沟通,提供即时主动式沟通,使用户拥有更加丰富的交互手段,表达对信息提供和服务质量的评价,有利于工作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创造快捷、高效、便捷的电子网络共享平台,满足个性化要求,实现对口服务、精细服务、精深服务,密切用户关系。

(3)信息增值服务。数字图书馆是以开发信息、使信息增值为主要功能的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通过开发信息资源,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贯通、开发,组合,整合为二次文献或通过深度开发,将原有信息增值,实现智能优化管理,提供传统图书馆无法实现的信息增值服务。

(4)实现互补互赢。在互联网环境下,美国的部分图书馆已开始为数字图书馆用户开通网络订购、销售等业务,为电子商务实施和信息服务提供交易平台,让进入图书馆网站的机构和用户获得更方便的服务。用户坐在家里轻点鼠标,便可很快获得所需信息。真正做到了“价廉物美”,实现了互补互赢。用户不仅成为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成为信息的提供和创造者。

三、数字图书馆――从自助到智慧

彻底改变传统服务模式,让服务无所不在,让读者更方便快捷。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建成面向视障人群的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平台――盲人数字图书馆,青岛、济南、潍坊等多地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青海省图书馆在西宁社区投放10台电子图书借阅机,每台借阅机中有3000余册图书,每本书都编有二维码,透过玻璃门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本书,想阅读哪本书,只要用手机扫描该书的二维码,即可将书的内容下载到手机中进行阅读。工作人员每月定期更新200余种图书,让读者及时阅读到最新图书。

上海图书馆推出全天候自助图书馆,让读者自助完成借书证办理、图书借还、续借、书目查询等多项服务,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供数字阅读器,是信息时代的又一种服务方式。数字阅读器存储量大、体积纤薄、方便携带,读者犹如随身携带了一个小型的数字图书馆,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上海图书馆的360台数字阅读器外借服务供不应求,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文献的利用率。

此外,上海图书馆购置制图设备安装相关设计软件,引进Pad+数字图书馆互动服务终端,融入移动技术,配置会议用投影仪、音响设备,开展学术讲座、沙龙、多媒体教学、作品展现,将图书馆的平面化信息立体化、感性化、多元化。

下一步上海图书馆将推出最新版手机APP。APP是Application的简称,是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统称“移动应用”,也称“手机客户端”。读者走进图书馆,APP自动弹出,显示所在楼层、阅览室相关信息,最新读者活动,快速定位外借图书所在的书架位置。

从专注图书管理到专注数据管理,从聚集书到聚集知识,抛弃传统的线型思维,保障普遍均等的知识信息服务,开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有效解决信息素养的不均衡发展,由读者主导式采购的藏书模式变为让读者真正体验到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目前已被许多欧美大学图书馆采用,将成为传统图书馆转型升级的趋势。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图书馆逐步从传统模式向纸质与数字并重的复合型模式转变。数字图书馆,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它让每一位读者消除空间、地理、语种、文化的限制,通过互联网迅速高效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人类的所有知识信息,实现了全社会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未来的发展中,图书馆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把图书馆拓展成为海量的数字文化综合体,使图书馆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单向向互动转变、从平面向立体转变,营造一个学习、信息共享、跨界合作的复合型新空间。目前已有民营阅读推广机构“青番茄”与咖啡馆跨界合作,将零散的公共空间变为一个个小型图书馆,读者通过APP,就可以快速查询身边的咖啡图书馆及其藏书信息。可以预言,未来的图书馆不仅是信息中心、学习中心,还将是休闲中心、交流中心。从数字到自助到智慧,图书馆迎来了一场翻天覆地全新的变化,这是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屈芳等.让远程医疗造福千家万户[N].河南日报,2015.5.14.1.

[2] 上海图书馆运用新数据新技术―让图书馆变聪明[N].光明日报,2015.3.8.

[3] 康明.电子商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

[4] 尹爱蓝.电子商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2).

[5] 欧穗东.试论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图书情报,2003(3).

[6] 赵秋丽,李志臣.山东: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知识不打烊[N].光明日报,2015.11.14.

[7] 孙薇.高校图书馆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的探讨[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6(3).

[8] 范凤卿.试论电子商务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的必要性[J].学理论,2011.05.20.

[9] 韩业庭.“网”聚资源让图书馆“动”起来[N].光明日报,2015.12.26.

[10] 靳艳华.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

数字医学教育篇(3)

【关键词】 数字化医院;护理人才;教育内容;培养方式;虚拟实验室

20世纪有许多重大的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但没有一项技术的影响像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影响那样深、那样广。今天,数字化的概念已经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数字化地球、数字化校园到数字化医院等无所不在。尤其是数字化医院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推动医疗管理方式和医护人员培养方式变革的重要动力。

数字化是在信息化基础上发展和出现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内涵有所不同。信息化强调的是计算机存储、管理和应用,核心是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数字化强调的是复杂物体或事物的数字化描述、传递和分析,核心是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分析技术,通过仿真模拟、评估优化和可视化技术,达到精确预测和科学决策的目的。由于数字化技术具有可视觉性、可控性、集成性等一系列特点,因此产生了很多创新的医疗方法和工具,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传统的医疗服务方式和医护人员的培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结合数字化医院的创新发展方向,重点讨论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培养模式的变革问题,目的是探讨提高护理人员培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1 数字化医院的探索和发展

数字化医院(digital hos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从2001年开始了数字化医院的探索研究[1-2]。目前一些大医院的临床作业基本上都实现了无纸化运行,病人看病的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以及各项检查检验结果和图像采集等信息都完整地保存在医院的统一数据库中,并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和共享。另外,护士们每天每刻测量的病人体温、脉搏、血压等数据,都输入到电脑,并自动形成图形曲线,按每个时段提供可视化显示,使病人的各项指标、生命体征和变化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快捷有效的信息传递和相互交流的环境。

未来几年内,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医院的建成和发展,我国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医疗信息网络系统。每位患者到医院看病可以不必再带病历,只要通过含有姓名和密码的智能卡,就能够快速从数据库中的个人健康档案中获得患者的病情、过敏史、检查结果、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具体信息。所以数字化医院将打破医院的围墙界限,从点向面辐射,向社区延伸,促进医疗资源的进一步整合,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和小医院门厅冷落”的现象。

另外。数字化医院工作环境和工具可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实现医生早期参与治疗,贯彻防治为主的思想,并且促进医院体制从医疗型向保健医疗型医院的转变,这是体现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 数字化医院环境下的护理人员的培养

数字化医院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全新医院形态,建立的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平台促进了传统护理文化与现代信息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很多方面对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通过数字化医院中的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应用,护士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掌上电脑(pda)和患者手上的二维条码腕带,实现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2]。护士在患者床旁只要扫描患者腕带条码,并观察病情和采集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则这些信息就将自动、实时地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生成相应的记录单和患者及护士的姓名。若给患者用药或输液时,则需要扫描用药签条码,并且只有在患者的姓名与用药签条码完全匹配时,方能执行用药或输血、输液的过程。由此可见,数字化医院环境下不仅减轻了护士烦琐的工作量,而且也降低了护理工作出现差错的几率,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快捷和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

数字化医院环境下护理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的转变给护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提

了挑战,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的培养和提高方面。为了适应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护理人员要具有更好的健康服务意识、计算机使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为此,我们在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护理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并积极开展信息化、数字化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护理信息课程内容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教学实践活动要力争多样化的目标,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性的增加以及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数字化医院环境下,护理人员的信息化教育内容必须综合考虑上述护理工作模式和工具的变化,包括护理事务处理的无纸化、护理工作的流程化和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等,以利于培养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高水平护理信息应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医院工作环境的转变和医院体制从医疗型向保健医疗型医院的转变,护理工作的思维和模式也在转变。在新形势下,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输液、铺床、给药等常规护理任务,护理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为主的理念,利用现代化手段和工具,为病人提供所需的一切健康服务,包括住院中的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关怀和教育等。面对这些重大变化,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摆在护理工作者和护理培养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3 采用新型的数字化护理实践教学模式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护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变革,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来是护理人员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环节,这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员的有效手段。但护理实验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生理实验,药理实验,病理生理实验等,实现这些不同实验所需要设施的费用很高,而且还涉及实验时间、地点、设备和临床病历的限制等问题,甚至有时还涉及到对病人身体重复操作所带来的安全性等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interaction)、沉浸性(immersion)和想象性(imagination),可为学生提供一种高度逼真、自然的虚拟病房、虚拟病人、虚拟人体功能模型和虚拟仪器等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可以随意利用虚拟交互设备对虚拟人体的功能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在模拟人类真实血管的手臂模型上进行抽血的操作演练,当操作不符合规范时,会产生反馈叫声,并实时地在屏幕上观察操作的真实过程和效果[3]。这种工作方式改变了传统实物实验室和实物基本技能训练的工作模式,有效地减少了实验成本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由此可见,虚拟现实技术将给护理的实践教育和实习训练带来巨大变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1为国外虚拟人体模型的应用。

为了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护理实习的积极性,我校在护理演练基地也建立了护理虚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实质上是一种基于web技术、数字化建模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开放式网络化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功能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描述方式。在虚拟实验室中,备有国际一流的挪威laerda成人综合护理模型,可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二十二项。学生既可以在虚拟实验台上动手操作,通过旋转或移动对象查看其细节结构及属性变化,又可自主设计实验,分解实验步骤,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虚拟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诊断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已将数字化情景模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手术的护理教学中,根据统计,80.1%-94.6%的学生认为虚拟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提高学习兴趣、操作技能、临床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帮助,85%教师认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够较快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4-6]。考虑到目前对护理人员需求的急速增加和临床教师的相对不足,将传统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与新型的虚拟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教学实践方式。

4 结 论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医院的出现和发展,同时也导致医院对护理人员素质和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本文在分析数字化医院护理工作模式

变革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的工作,重点探讨了护理人员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提出了为适应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护理人员要具有更好的健康服务意识、计算机使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同时提出护理信息课程内容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教学实践活动要力争多样化的目标。最后介绍了虚拟实验室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刚荣.国内外数字化医院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j].重庆医学,2009,7(38):1161- 1163.

[2] 吴凯红.掌上电脑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8(23):103- 104.

[3] 何锦发,贾宏丽,曹育玲.我院数字化护理实践教学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0- 62.

[4] 杨秀霞,王晓丹,杨兵,等.数字化学习平台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7):12- 14.

数字医学教育篇(4)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妇产科;  教学;  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妇科,产科及计划生育等内容,学生学习时感觉吃力难懂。传统的学习方法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时容易疲乏,感到枯燥,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数字化学习能弥补这些不足,如今,数字化学习已渐渐成为护理教学中的全新模式。大力整合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医院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同时促进了护理教学的飞跃性进步。

        1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1.1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数字化学习资源高度的共享性及通讯技术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1] 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条件与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及地点,只要在网上点开数字化学习平台就可以浏览老师的课程。

        1.2学习自主性增强:数字化学习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各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如学生在妇产科学习期间需要了解更多妇产科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进入数字化学习平台选择有关妇产科的课程。

        1.3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和协作环境,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虚拟教室,虚拟专科操作,还有聊天室,公告板等工具,选择独立学习,分组讨论,远程互动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例如设计“虚拟患者”可为学生提供病例情境,指导学生对该“患者”进行观察、思考、制订护理措施。还可以开设虚拟专科操作,如产前检查,自然分娩接产,外阴擦洗,阴道冲洗等专科性强的护理操作让学生进行网上演练,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在数字化交流平台上相互讨论交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不只是单纯的去看,去听,去记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互动性,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数字化学习的实施

        数字化学习必将成为教学包括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主要模式。数字化学习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基本要素[2]。医院临床科室要在护理教学中实施数字化学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构建医院数字化学习平台,创建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强医院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对外能高速地连接互联网,对内有良好的内部局域网,配备足够的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到医院教室、医务人员办公室。其次整合医学知识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科医学护理多媒体课件、医学数据库、因特网上免费的医护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为医院的护理教学提供了知识的保障。再次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自主开发或购买数字化学习的管理软件在医院的局域网中构建开展教学的数字化平台,学生随时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学习交流,老师通过平台授课。

        2.2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她们的数字化学习教学能力,更新护理人员的教学理念:医院及临床科室应该注重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信息意识,使她们具备发现、判断、筛选、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她们的信息技能,使其具备检索利用,传播信息能力。具体来说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并能熟练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一定会高效利用这些信息,提高她们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

        2.3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管理: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护理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上课学习,必须探索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构建学习平台时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与授课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学生之间如何进行交流学习,学生怎样才更好地掌握相应的专科知识等等。参考当前远程教育管理模式,医院可以通过让授课老师即妇产科临床护理人员、护理学生在数字化平台进行注册,老师根据个人的学科专长,实际工作经验选择适宜的讲授课程,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课程。此外还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建立学习讨论区或开通博客,利用这些信息沟通工具架起师生之间的交流的桥梁,从学习过程的方法、态度、心理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而不是简单地针对学生的学习。

        3小结

        护理学生的临床学习是她们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在科室的临床学习,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帮助护理学生顺利步入临床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关键,开展数字化学习辅以传统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妇产科临床的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学习知识有内在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3],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数字化学习在培养护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探究意识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数字医学教育篇(5)

【关键词】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培训;教育;信息化;HIS

随着医疗体系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现代医疗机构通常有数十种医疗信息系统来管理数据和流程,以满足各科室的需求。这些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自主的、分散的、且来自多个开发商,甚至有的仅一个科室就有数种异构系统。这就对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业务系统的具体操作知识、字化环境下的医疗业务与管理流程,能识别、使用各种数字化医疗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1 当前医疗机构信息水平现状

1.1 医疗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薄弱 从2007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大中型医院平均100张床位才配备一名IT技术人员,多数医院拥有的全职IT人员为10人以下,常常是3~5名信息技术人员就要保障一个300~1000张床位医疗信息系统7×24小时的不间断运转。更谈不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营,严重影响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1.2 医学院校教育跟不上医疗机构信息化需求 医学类院校的专业分工细致明确,但愈来愈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数字化医疗流程的需要。医学类院校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往往只停留在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层面,对在教学中加入数字化医院、医疗信息系统概念还没有形成普遍和强制性的要求,这一方面带来了教学科研队伍的知识储备和科研创新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实践技能的获取受到一定影响。

1.3 医务人员培训机制不成熟 医疗机构几乎都有专门的培训计划,也确实实施了相关培训,但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只要一开始讲就从计算机起源开始讲,然后按部就班的继续照本宣科,结果往往是上面讲的累心,下面听的烦心。专心听课的越来越少,听课的人数越来越少,年年讲,年年如此。

2 医疗机构信息现状分析

2.1 信息技术人员短缺是每个医疗机构在数字化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数量的问题,数字化医院毕竟是新生事物,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信息化建设往往都是上设备、上软件,而对最重要的人才建设往往不太注意,就地利用本单位一些稍微懂计算机的来管理信息系统。前几年这种情况更是普遍,现在有所好转,但人员的配备往往离现实需要还差别很大。另一方面是质量的问题,信息人员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对自身的学习往往跟不上本单位的发展需要,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也非常少,导致其业务水平很难有大的提升。

2.2 根据调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医院的信息技术人员以大学本科为主,学历层次和学历分布基本合理。但知识结构却严重失衡,绝大多数信息中心人员是IT技术专业或者临床医学专业,哪些即掌握信息技术、又懂医学基础知识和医院流程的复合型医院技术人员却严重缺乏。面对广泛深入到各个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和远程医学教育系统、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医疗保险系统、保健体检系统等几乎所有的业务工作和服务,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却不能应对满足这些业务系统的需要,虽然几乎每个专业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但其教学内容和目标也都统一规定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络应用能力。按照这个要求,教师不必专门学习和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的知识,学生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和发展现状。最后,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还要进行医学信息系统的培训后才能真正了解和应用。导致卫生教育实践和医疗机构实际需要技能的脱节,也使学生毕业时未能得到应有的知识和培训,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2.3 医疗机构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的性不强,培训的时候追求大而全,结果却什么都学不好;二是讲课人员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不能有效抓住听课人员的注意力。三是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大家把信息培训当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3 增强现代医疗机构医学信息水平对策探讨

3.1 人员数量配备是一个历史问题,涉及到单位建设的方方面面,可以采取招聘等方式加强人员配备,对于阶段性的工作也可以采用外包服务的方式,使专门的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日常维护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系统开发和完善工作中去。而对于IT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却是一个值得每个医疗机构研究的课题。首先,要在本单位形成激励机制,形成业务学习比、拼、超的浓厚氛围。让以前的“让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充分调动信息人员的学习钻研积极性。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对于哪些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向友邻单位、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学习,对各种信息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引入一定要使信息人员参与进来,一方面使他们熟练掌握其业务系统,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系统开发的实践、实战能力。还可以请一些专家来本单位实施传帮带的活动,把信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当作医务人员的培训来抓,一定会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3.2 国外医学院校建立了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7中类型完整的医学信息学的研究与教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正式设立“医学信息学专业,可以看出起步较晚,但有其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成果,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合理的专业设置、优秀的科研队伍。使院校培养的医学信息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医疗机构的需求,从源头上提升我们的医学信息水平。

数字医学教育篇(6)

关键词:网络;医学图书馆;职能定位;素质训练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Management in Network Environment

HA Jin-xiu

(Tianjin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Tianjin 300070,China)

Abstract:The era of digital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characteristics,member functions and medical library of medical library of quality training were discussed.From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needs,the d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the initiative and full information servic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the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resources,collecting documents for two times,with th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special search service,continue to display professional books and periodicals of medical education,show the reservoir,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services and library facilities and effective use of space for the remote,especially the latest medical science information library of the contact the advantage,organization to carry out academic readers,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medical library in network environment;emphasize the librar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adhere to strict style of work and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work attitude an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business skills training i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Network;Medical library;Functional orientation;Quality training

在W络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时代,医学图书馆已经由原来的医学情报信息的采集、整理者演变为网络技术和医学情报信息的导航员[1]。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医学图书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且经过多年来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业务发生的巨大变化,例如查新咨询、期刊编辑、网络系统与网站建设、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服务、文献检索教学与用户培训、卫生政策研究、卫生信息统计等业务的建立[2],促使各医学图书馆之间彼此独立和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医学情报信息的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态势,与此相适应的必然是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职能的转变和馆员角色的定位[3]。

1 网络环境下医学情报信息服务特征

1.1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用户的需求是医学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读者的个性化表现在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由于用户不同的知识层次和职业类型以及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对医学情报信息的需求亦各异。例如从医学信息用户分类来看,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与医学院校的在读学生及教师的医学信息需求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目的性较强,多为解决医疗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后者主要是利用图书馆的医学信息从事一些科研类的课题研究。有时候某些用户的属性也表现为多元化,例如一名医生在从事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同时担任医学教师或科研工作,这种属性的多样性,往往决定了医学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为满足这种多元化信息需求,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组织优势,针对不同用户多层次组织信息资源,凸显了现代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

1.2信息服务的多样性 为了适应网络和数字化信息时代对信息服务的要求,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即由传统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读者服务演变为以网络和数字化形式为读者提供便捷准确的服务;由等读者上门在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印、参考咨询等服务向馆藏数字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操作电脑化和服务人性化迈进[4]。同时,在主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利用现有的资源和馆员的技术特长,将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特色数据库或学科导航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5]。根据医学、科研的特点和需求,契合医学文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综合或特殊的文献数据库,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1.3信息服务的主动性 在网络环境下医学情报信息服务的主动性是适应读者需求的必然要求,这种模式要求医学图书信息服务参与到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为用户提供全程、多方位、多角度的特色服务[6]。在这方面,一些图书馆已经在进行探索和实践[7],例如开展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图书馆主动为用户提供相关信息。首先对读者进行分类,如医生、护士、学生、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管理者。然后根据读者的不同身份,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服务,使她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图书馆的最新资讯;开展在线咨询服务,通过与读者在线对话和交流,及时解答用户疑问,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及时、完善的信息服务。此外,优化信息检索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8]、制作数据库检索指南、医学课题立项定题以及读者培训[9]等都是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和探索的内容。

2 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职能定位

教育和服务历来是传统医学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而在网络环境下这种职能显得更为突出。所不同的是,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以及计算机国际语言技术的突破,正将传统的相互独立的图书馆推向网络化和全球一体化。医学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用户对医学科技信息的渴求,促使医学图书馆不断创新职能定位以适应读者需求。

2.1多层次组织信息资源,形成信息资源优势。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具有优良的网络资源环境和强大的信息资源,具体表现在医学科学技术信息全面、系统,知识更新快捷;良好的自学环境,相对于其他学习环境而言,医学图书馆拥有安静而优雅的学习空间,丰富而便捷的信息资料及图书馆员热情而专业的服务,这对于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2搜集整理二次文献,对医学继续教育开展专题检索服务,例如编制“医学新理论专题索引”,介绍医学理论的发展或编制“馆藏医学新技术书目”等。

2.3设立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阅览室,陈列继续医学教育专业书刊以及其他资料,展示新馆藏,使读者在第一时间能够及时了解医学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要求。

2.4为远程医学继续教育服务,医学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电子阅览室中设置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指导和保证读者充分利用本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搜集读者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以充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效率。继续医学教育部门也可以借助医学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图书馆本身也可以充分利用本馆的硬件设施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比如电化教学等。

2.5利用图书馆硬件设施和有效空间,特别是图书馆最先接触医学科技最新信息的优势,组织读者开展学术活动、继续医学教育等活动,医学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诸多优势举办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术交流及专题讲座,使医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加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3 W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员的素质训练

在网络化信息和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迅速提高的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3.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养。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同时还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同行之间善于协作、言行举止落落大方、为人处世热情诚恳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

3.2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医学图书馆是医学科技信息集散和传播的平台,是医学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的后勤部和支撑点,图书馆员作为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应该树立以读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发扬严谨求实、精诚团结、认真负责和勇于担当精神,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信息传播者和管理者。

3.3加强业务技能训练,精通本职工作。网络数字信息环境下,医学图书馆员的业务技术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员必须是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书管理基础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

3.3.1专业知识:包括图书馆学、文献学、目录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图书馆员就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在信息服务和管理的领域里游刃有余;

3.3.2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管理理论与实践最新动态:包括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馆新理论、网络环境下读者需求与服务的相关知识等;

3.3.3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这一大背景下,国际间各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全球范围内医学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突破性进展的信息需要及时向国内传递。因此,熟练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对于帮助馆员直接从国外网站上搜寻最新医学科技信息、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3.4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自身的信息管理水平,同时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很好地为读者服务;

3.3.5由于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专业特点,其受众对象主要为医生、医学生及医学科研人员,因此医学图书馆员还要学习和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医学专业术语及词汇以及医疗实践的进展,这既有利于馆员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与读者建立共同语言从而与读者更易于沟通。

参考文献:

[1]梁玉萍.论医学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2):265-266.

[2]尹怀琼,周文琦,周良文.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发展及合作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3):26-30.

[3]王琦,陈文勇.E-research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重定位及其技能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3(4):5-10.

[4]张华铮.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策略探讨[J].医学信息.2014, 27(10):15-16.

[5]郑鹰.高校馆藏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侵权定位研究[C]//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第23次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研讨会.2010.

[6]刘琳,于砚青,所玛,等.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趋向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66-67.

[7]肖频.新时期医学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 35(5):69-72.

数字医学教育篇(7)

90世纪末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传统学校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力地促进医学教育教学的迅速发展和完善。它既解决了困扰医学学科多年的技术问题,更激活了医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1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最具活力、最具前景的新兴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指能对教学工作起到辅的展示、演示、模拟、拓展的一切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常指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展示平台、幻灯片以及其他影音设备。通过投影仪,计算机可以把教师课前备好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相关的知识材料、手术过程、自然现象以及病人生活片段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接受知识、增强了解、加深印象。特别是在课堂上直接连接因特网上的相关内容,直接让学生感受到最新、最快的观点、材料、背景,这对掌握知识、拓展视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优越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体现在:

(1)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各种生物体的结构特点,诱发学生的想象性思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以往在讲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立体空间结构时最多有一个模型,而应用计算机特有的三维显示技术就可以很清晰地向学生反映出此空间结构的特点,让他们更容易理解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向学生动态地演示一些生化代谢过程,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复杂的生化反应,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使得教与学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备课中增删教学内容变得非常方便,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机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老师在有限的课时中有较充分的时间对重、难点讲透彻,更多地介绍新知识和新进展,还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思考问题,讨论分析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老师来说运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可以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多媒体的庞大知识信息储备能力和课件可以通过电脑网络资源共享的交流方式,使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得不再主要依靠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结合[2]。

3医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当然,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还包括医学教学的可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医学教育教学的趋势,因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医学教育教学更需要使用高效率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网络计算机辅助医学教育手段对于医学教育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点[3]。现代化教学中的多媒体有利于现代医学知识的阐明,现代的医学进展多以高通量、系统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比如一块小小的基因芯片所检测的内容相当于一座十层实验楼的检测量;一个网络数据库就能储存整个基因蛋白质组的全部相关数据;一个网络数字“数字人体”就能储存人体各个部位各种组织的全部形态和空间关系数据;医学的形态学科、功能学科、生物信息学科和影像学的新进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表达出来既费时效果又差,而且关于医学新进展的教学挂图往往又没有生产销售。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教学现代化的一个标志,网络和计算机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集声、形、色为一体,播放简便迅速,信息量大,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更因为计算机声音图形播放和三维(3D)技术的应用,大量的示意图和照片可以被展示,计算机动画可以以人机对话的形式逐步展示生命活动的复杂动态过程;形态学上微细结构和空间相对关系和生物信息分子的空间构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焦距进行观察[4]。使用计算机辅助现代医学教学使知识的难点被化解,误解减少,抽象化为具体,无声化为有声,杂乱化为有序。这更有利于对新知识内容的深化,落实知识点,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减少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适应了医学知识发展的需要,也更符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对教学形式的要求。使用计算机辅助现代医学教学更有利于医学生紧跟医学的进展,医学教材的更新一般为4~10年,而医学知识的更新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今天的受教育者是要面对未来医疗环境的医生,医学教育更应该贯彻“面向未来”的方针。医学相关知识在网络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网络是实时动态的,在普通医学院校只有使用网络才能更好地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不管是医学博士生,硕士生还是本科生,都应该定期浏览因特网跟踪医学进展。

4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网络计算机教学有利于克服教学条件的不足

一直以来,医学基础和临床教学常常受历史传统、地理区域和季节气候条件的影响,比如在全世界范围,因为受历史传统的制约,尸体和标本来源少,生理和病理形态学教学中标本短缺,罕见疾病更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标本多储存在玻璃瓶中,观察起来不方便学习效果也不好。在临床上许多传染病只在世界部分地区流行,而地方病只存在于很小的局部地区,教学中囿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殊的病例不易见到。除了标本和病例缺乏外,作为补充手段的挂图的数量和来源也很有限。因为如此,医学生往往只有空头的理论而无感性的知识,许多基础和临床教学都是纸上谈兵。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和人机对话的广泛应用,这一问题得到了有益的补救。许多媒体教育资源可在网上获取,如: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可视人体教学资源、华盛顿大学的数字解剖学、哈佛大学的网络脑解剖图谱,世界大多数医学网站都完全对外开放。医学各学科的知识在网上都很丰富,通过搜索引擎和检索工具,我们可以接触到足够多的信息。因此在网络教学时代,教师应该为学生列出每节课的相关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