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分析诗词的方法

分析诗词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2 15:26:34

分析诗词的方法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1)

关键词:细读 言 象 意 文本分析 学术价值

什么样的研究才算真正的文学研究?愚以为一要看文本在研究者心中的地位,二要看学术走向的归宿点。由此不难看出,考证的方法是从史实出发解释文本中所反映的历史情状,文本不过是第二种史料;评论的方法虽从文本始,但其读文本只是为了说明和印证理论,最终不是走向文本而是走向理论。可见,在这两种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研究方法中,文本本身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鉴于此,一种以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依托于文本,最终回到文本的文学研究途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这就是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

文本,顾名思义,“乃文学作品之‘本’,它以语言文字等符号为媒介,运载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是创作、阅读、欣赏和批评等文学活动的中心。”[1]文本分析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而形成的概念,在中国语境中,其实际含义可以简单表述为细读作品。”[2]

“细读”批评这一术语最早由英美新批评派提出,在其代表人物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原理》一书中,将文学文本划分为四个层面:声音层面、意义单元、意象和隐喻、象征和象征系统。他们认为只有依次对这四个层面进行细读,才能把握和领会文本之意。一直以来,细读批评都被当作是运用西方文学理论来解读文本的法宝,实际上中国古代言、象、意的文本分析既包含了英美细读批评的内在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英美细读批评。本文即拟以古诗词为例,通过言、象、意三个层面的细读,来窥探文本分析研究方法的艺术魅力与学术价值。

一、言

积字成句,积句成篇。读古人诗文,须先明字句,本不待言。但作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又与一般说明文字不同,而较多运用比兴、夸张、寄托、象征等手法。因此,对文本进行修辞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修辞是语言“诗化”的重要艺术手段。如王昌龄的《采莲曲》中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极其生动的美人画,荷叶像罗裙那样好像是裁出来的,人面如荷花一样正在盛开,诗中运用两个比喻,将采莲女的形象描写的生动、优美而又清新别致。而《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天生丽质”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因为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不但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乐感,而且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也描绘的非常鲜明生动,呼之欲出。正是各种修辞手法的利用,使这些诗句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和美感的体验。

中国传统诗学向来讲究“炼字’,但所炼之字终究好在何处却不肯道破,而且一个语词往往有多重意蕴,这就是文学语言区别于非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因此显示出了这种修辞追寻的积极效果。我们不妨来看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鹳雀楼的体验,“更上一层楼”的“更”字尤值得注意,在这里用的极妙,至少可表达出如下三层意义:一是再次登楼,指登楼动作在数量上由一向多地重复增加,比喻人生行为的重复出现;二是继续登楼,指登楼动作在质量上由低到高逐层增加,比喻人生境界继续提升;三是永远不断的继续向上登楼,指登楼动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连续不断和永不停止,比喻人生境界永远不断地向上继续提升,始终不渝,至死方休。若用“再”“又”等来替换,则只道出了“重复上楼”这一动作,未能越出平常的同类体验而生发、开拓出远为丰富而深长的意义空间。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炼字的目的还是在炼意,要“言简意深”,造成丰富的话语蕴藉效果。

那么,如何从语词的多重意义中确定其更真实的某种意义,从表层语义中寻找其深层意蕴呢?这就要上升到“象”的层次来探析。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可见,“言”的职能是“明象”“尽象”,语词并不直接表意,而是借助“象”这一中介来表情达意。

二、象

“象”即形象,是语言能指所指称的具体物象。“象”在文学语言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与人们对语言意指功能的不信任有关的,正是由于“象”的存在,人们才得以克服语言能指与事物所指的不一致性,达到“义”的彼岸。那么,线性的“言”如何能够编织一幅面状的“象”的图画来呢?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具体特定的语境作用,语言作为抽象符号的具象性是可以被大大强化的。比如诗句“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出现了十个名词,它们分别代表十种事物,每个词都具有很大的抽象概括性,是同类无数事物的代表性符号。但是,当把它们组织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之中时,语词的具象性便得到升值,抽象性反而降低,构成了一幅特定的画面。可见,语言冲破自身特性的围困而造景描摹画面图象,是完全可能也是更加成功的。可以这样说,“‘言语的力量’就是‘有限工具的无限运用’”[3]。

语言的这种成象功能更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所成之象来确定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词或意象在不同语境中的真实涵义。即以“明月”而论。这一意象单独来看,可表示多种意蕴:月光轻柔,表情则偏于阴柔;月光清冷,表情则偏于伤感;月有阴晴圆缺,则宜于表现缺失性体验与盼望心态;月虽亦可表现出尘之想,更多则是表现一种乡土伦理情怀。值得注意的是,若我们把它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在形成的具体可感的画面中,其含义就被固定了。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产生了错觉,将地上的月光看成冷冷的白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雪而是月色。抬头一望,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诗人完全清醒了:举头望见了“明月”――那同照故乡的明月,随即产生无限遐想,想到了家里的亲人,想到了故乡的一切。面对空徒的四壁,长期客居异乡,没有知音的李白难以入眠,夜不成寐,呆呆地低头痴望着床前的“白霜”,更感寂寞无奈,思乡之情越聚越烈,势不能遏。这样,就有了诗人情感的最高流露――“低头思故乡”。这是诗人寂寞愁绪的集晶,是全诗的点睛揭题之笔,并将思乡之情反染于全诗的每字每句,“思乡的明月”意象也随之诞生。在这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中,明月引动思乡之感,显然被赋予了浓郁乡思带来的孤寂凄冷的情怀。

“言”是有能力描摹出“象”的。文学语言不仅以区别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的艺术技巧克服自身的线性和抽象性的局限,努力向“象”的平面性和具象性靠拢,而且在“诗画交融”的状态效果中我们得以明确“言”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经由“言――象”的过程转化,意义将会在形象的图式化基础上被更直观的解读。

三、意

虽然语言可以经由自身的一定技巧手法实现从线性、概念性到面状、具象性的转换,但由于二者的性质毕竟不同,在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

相对于“言”来说,“文学文本中‘象’这个层次是内隐的、潜在的……‘意’是文本结构中最内在、最隐蔽的层次……‘意’的这种高度内隐性和潜在性决定了它必然是文本结构中最不确定、最不稳定、最含糊的一个层次。……文学文本整个结构就体现为以线状之‘言’标示面状之‘象’,以面状之‘象’标示体状之‘意’,从‘言’到‘象’再到‘意’,呈现出一种由一维向多维不断发散和泛

化的趋向。”[4]换言之,文字诚然要为表情达意服务,然而,“言”与“意”的关系仅仅就是有多少文字就有多少情性的一一对应关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其实,古人对此问题早有涉及。如《易传》提出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分析具有“隐”的特点的文章时说:“隐之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至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赌文字”和司空图的“四外”说则更加明确更加全面。因此,到了“意”这一环节,情况就显得复杂了。“意”不仅有文内意,更有文外意,还有基于文外意所产生的审美想象空间,即意境。

“所谓‘文内意’,是指存在于一部作品文字以内的意义,亦可称作品的‘表层意义’或‘字面意义’,是作品通过文字向读者直接展示的,读者凭借文字可以直接求得的。所谓‘文外意’,是指‘文内意‘吸附的超出作品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之外的意义,是’表层意义‘吸附的’深层意义‘,是‘有限意义’吸附的‘无限意义’。” [5]如果说前文所述由“言”到“象”,可因所成之“象”而确定所达之“意”的话,则无疑是“可以言传”的文内意了。那么,如何从“可以言传”的“意”中窥探到 “不可言传”的“意”呢?

让我们通过一首诗的分析来领略“意”的多层次韵味。以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为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此诗写的是作者访友游园的一个生活片断:初春里,诗人穿着木屐想到友人(或谓非其友人)的花园里去观赏春色,但“柴扉”紧闭,轻扣良久,不见人开,他亦漫不经意,只在门外寻思:想必是主人担心“屐齿”踏坏了苍苔,破坏了园中的自然美;他无意间抬头一望,偶然见到一枝红杏露出墙头,遂大彻大悟:既有“一枝红杏出墙来”,不就意味着“春色满园关不住”么?诗人心情遂由扫兴变为高兴。在这首诗中,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是可直接由文字求得的。而诗人不得进门的遗憾,由一枝红杏引起的怦然心动的愉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百花盛开的推测与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一层审美想象空间;由于红杏的探头墙外,紧闭的园门与联想中的满园春色,又构成了新的矛盾关系,从而把人引入哲理的思考,得出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结论,这是由实境开拓的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这两层审美想象的空间,便是虚境,是由文外意所产生的余味不尽的艺术空白。

可见,要真正探明文学作品的“意”,要运用诗学的综合观照。我们之所以强调多重意蕴分析,意在避免诗词文本分析的简单化与浮泛化,仅讲出描写了什么景物表现了什么感情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到生命体验,甚至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这并不等于说,读者可以不顾文本原意对作者意图进行随意发挥、改写,将文学解读活动完全看作读者主观臆想的过程。任何绕过语言、形象这前两个环节去理解文本意义的行为都如空中楼阁一般是不存在的。意义始终以语言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为基础和前提。

总之,由语言摹绘形象,由形象生发意义,文学语言通过自身的“言――象――意”三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辞不达意”、“言不尽意”的矛盾,在有效表达作者意图与情感的同时,也达到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效果,这正是文学作品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形态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与闪光之处。

进一步来看,通过对“言、象、意”三重结构的分析与审视,我们亦可从中见出三者互证互补的紧密联系。由“言”经“象”到“意”的转化过程自不必说,前文所讲“言”的修辞运用实际上多是作者用来表现“文外意”或者说深层意义的艺术手法,所以我们强调修辞分析;而在我们试图通过“象”来固定化某一语词意义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包含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探求“意”的内在要求,由此我们才得以一维到多维不断发散和升华。可见,“言、象、意”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不可割裂开来。从纵向上观察,三者呈现层层深入的模型外观;从横向上考量,三者又是文学语言文学审美路途上的线性排列、前后相继的三家驿站,把文学欣赏者最终引领到艺术和美的目的地。

本文通过对几首古诗词“言、象、意”三个层面的分析,试图展现文本分析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优越性。虽仅是择取某一角度大致梳理,缺少严密而详尽的论证,但希望将这种以研究文学文本为本位的意识放大,也许对中国文学研究路向与方法的探寻是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 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 单正平.中国语境中的文本分析――兼论一种新的批评倾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137

[3] 赵奎英.混沌的秩序[M].花城出版社,2003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2)

一、 感知艺术形象

诗词的艺术形象指的是诗词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的具体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即意象)。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形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情感、理想、品性等。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世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江苏泰州市:“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江苏宿迁市:“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甘肃天水市:“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例1 (2011年・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卷)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评析 对于景物形象,平时要积累其寓示或象征的固定意义,并结合诗句关键词与细节体会其特点和蕴含的情感。人物形象的鉴赏,就要充分感知人物的精神内涵,有时还要注意形象是以比喻或比拟的方式出现。感知理解时,要识别形象及身份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或性格如何,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这道题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抓住“白头”、“搔短”、“不胜簪”等显露的形象特点,结合全诗“感”“恨”的情感基调,就能体察诗人内心的感情、精神和品质。

答案示例: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 品味炼字佳句

品析炼字佳句,是中考古诗词鉴赏关注的热点,是理解诗词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有效途径。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以期获得语言上独特的审美效果和特殊的艺术魅力。炼字,主要是领会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及诗眼、词眼;佳句,主要是品评具有哲理、比喻、暗示、象征、抒情等意味的句子。解题时通常先要明确手法;再阐明其语表义,有时还要挖掘它的深层义或言外之意;然后展开想象,描绘该句景象或形象;最后点明其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创设意境或艺术效果。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广西河池市:“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浙江义乌市:“‘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河北省:“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2 (2011年・四川泸州卷)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① 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② 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评析 这道题是纯粹的语言赏析题,既要体会“飞”的多重意蕴,又要体会名句的妙处,词句均有,从表及里,充分挖掘诗歌表情达意的内涵。古人讲究篇中炼句,句中炼字,鉴赏炼字,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内容与形式兼顾的原则,应联系全诗的主旨、情思、艺术境界从遣词、造句、色彩、动静、修辞、效果等不同方面来体会。诗前两句景中含情,联系下句船速之快和“注”中“进京待选”,就可从表层描绘中感受花飞的盛景和从深层衬托中感受花飞的心情。后两句写云,写诗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诗人富有情趣的错觉,又有诗人“与云俱东”的抱负和信心,同时还蕴含哲理。

答案示例:① 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② 运用了静中见动(或以动衬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 描述意境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体会意境,就要反复揣摩诗词中融入情感的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感受“此时”“此景”“此人”的“此情”,从而把握诗词的画面气氛和思想感情。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二是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三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湖州市:“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四川成都市:“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陕西省:“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例3 (2011年・广东清远卷、河北承德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评析 中考对意境的赏析,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具体生动的画面。描述画面,也需要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否则所描画面就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不符。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充分展现诗词中形象的特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时还需把营造的氛围或图景用一句话点示出来。此题要抓住初春景物“莺”“燕”的特征,充分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意,把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表现出来。

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啼鸣;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在湖边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四、 把握情感主旨

诗词中会倾注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近年来,情感主旨类试题一直是诗词鉴赏的一个热点。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一般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怀古伤今、愤世嫉俗、寄情山水、烦闷抑郁等。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诗词标题、反映的题材、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云南德宏州:“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青海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湖南娄底市:“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 (2011年・江苏泰州卷)阅读杜甫的《不见》一诗,完成下题。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析 诗词中的情感主旨,可以是具体的心情感受,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可以是集中单一的抒发,也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此诗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悟和局部理解的能力,解答时应分四步:读全诗语句、揣题目注释、抓意象情词、悟感情倾向。从题目、注释和内容可知写的是对李白的怀念,抓住诗中表露情感的词语(如“哀”“怜”)和形象的刻画(李白的奇才、世人的嫉恨及诗人的感叹),以及颔联的对比和尾联的渴盼,就可明确诗人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五、 分析手法技巧

手法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以手法技巧设题,是古诗词鉴赏的又一大热点。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诗词中的手法技巧通常包括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借代、用典、对偶)、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或烘托、动静、虚实、正侧、抑扬、渲染、观察或感觉角度、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三大类。分析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技巧;然后结合诗句举例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旨意或在结构安排、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贵州遵义市:“‘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了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湖南怀化市:“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宁夏区:“以下面《蒹葭》中诗句为例,说说《诗经》突出的艺术手法。”

例5 (2011年・广西来宾卷)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评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领悟和赏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既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去把握,又要从关键语句上去理解,从多个角度来品读感受。答题应抓住两点:一是找出表现手法,二是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既要分析表现景物的技法,如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又要分析景中融入的雄心壮志,特别要对全诗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细细品析。

答案示例: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六、 比较风格题材

比较古诗词,可以在同一诗词中比较版本差异、字词替换、前人评析与今人赏析等,也可在不同的诗词中比较同一诗人的创作风格、比较不同诗人在同一题材下景物、形象、意境、情感、手法等的异同。比较鉴赏有时要同时品读两首诗词,它可以把同一或不同的形象、情感和手法区别得更加鲜明,从而对诗词理解更深入,感悟更透彻。开放性大,要求高,有一定难度,故近几年诗词比较鉴赏题有所下降。赏析时只要我们知晓、对比诗词的语言风格(如苍凉雄壮、豪放旷达、沉郁悲壮、凄婉柔丽、伤感缠绵、委婉含蓄、清新自然等)与题材内容(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山水田园、咏史怀古、赠友送别、羁旅思乡、边塞征战等)的异同,就能快速了解诗词内容,把握其情感与要旨。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甘肃天水市“【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江苏连云港市:“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江西南昌市:“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例6 (2011年・山东潍坊市)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① 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

② 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

评析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深刻地感悟与理解,也容易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古诗词的归类比较赏析,通常选择题材类似而风格有差异的作品,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比较诗词在形象、内容、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例题中两首诗词都是写雪景以及雪天中的“钓鱼人”,营造出廓远旷茫的境界,但一个是动,迎风赏雪,超然自得,一个是静,顶风冒风,凄清幽独。答题时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构想情境,联系作者的境况、身世和情感寄托、人格志向来分析。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3)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呢?纵观近几年中考诗歌鉴赏题,通过对于诗歌鉴赏教学实践的探究,笔者有了一些心得,现总结如下:

一、技巧策略

1 意象组合,进入意境

意象是指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和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钟情山水的形象,怀古伤今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等。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托物言志。言近而意远,只有把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再加以重新组合,再现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2 寻找规律,把握情感

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大概可分为以下八类:惜别、离别、思乡、讽喻、怀古、报国、咏景和恋友之情,作者的情感都能通过意象在诗中充分体现出来,如:古人常通过游子、折柳、天涯、家书、归雁、明月、秋、落叶等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平常要引导学生多积累总结。

3 由表及里,解读诗文

首先,要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就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景。其次,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也是正确把握诗歌主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后,仔细研读诗歌语言,特别是关键字句、修辞手法和所用典故等;注意捕捉隐含信息,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意境。总之,要指导学生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同类型诗歌的比较。

二、解题思路

1 先读题干,审清题意。把握试题的要求,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2 找准诗眼,找突破口。在分析的过程中,找到关键词,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打开解题的突破口,得出正确答案。

3 体味意象,追寻情怀。在欣赏诗歌时,要仔细品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4 反复辨析,准确核对。在做题的过程中,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偏差,很容易出错,因而反复辨析,也是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三、解题方法

联想法、辨析法、综合法、筛选法、比较法等。

四、题型分析

1 主旨情感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格式为:这首诗通过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情感类)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

2 表达技巧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来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找出全篇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问、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3 想象描绘类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绘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绘出来。

4 品味炼字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把握其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某个词的作用。常见提问方式包括: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成“某”词?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十分传神?这个词在诗中有什么特定的含义?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字?请赏析。

5 名句赏析类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思路如下:

(1)审题、主要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回答什么。

(2)分析。①整体把握:这是一首什么诗?大致内容是什么?②理解诗意:写什么事物?写出什么特征?③分析语言:用什么手法?运用哪些重要词语?④领悟情感: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3)答题格式:先流畅地翻译句子,加入必要修饰语,然后进行赏析时要确立鉴赏角度。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4)

语文教学古诗词赏析意境一、古诗词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意义分析

(一)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诗词中有很多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联想,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阅读赏析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词是以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内心情感的文学艺术。古诗词语言凝炼,在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中学阶段,对古代诗词的赏析,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注重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探究诗词的主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和赏析古诗词凝练、韵律化的语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言志”“诗缘情”,诗词,以抒情达意为主。在古代诗词中,蕴含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社会人生的理性思索,乐观豁达的处事心态等积极、蓬勃、昂扬的感情基调,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精髓。可以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赏析古诗词中的美的情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对诗词意境的品味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古代文人将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寄托在诗词当中,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抒发百折不挠的民族气概,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对人生的理性思索和爱国情怀。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的局限,注重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诗词赏析技巧,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审美能力,学会触类旁通,自觉地运用到同类作品的赏析之中。

(一)感悟主旨

诗人写诗,往往是有感而发,是真实情感的强烈流露。赏析诗词,首先要通过诵读,让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初步感知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基调。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

1.诗风、词风。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人生际遇、性情特点等,把握分析作者的诗风、词风特点。如李白的傲视权贵,壮志难酬;杜甫的穷困,乱世流离的不幸及忧国忧民的情杯;杜牧、苏轼屡遭贬谪的坎坷仕途;岑参、范仲淹的边塞军旅生涯;李商隐、陆游报国无门的无奈;李清照命运流离的凄愁苦闷;李煜国破家亡的小家愁,等等。

2.标题。有些诗的标题就表明了的主题(词牌名与内容无关,另当别论),如标题中出现“送”,表明是送别诗,往往是表达真挚友情的;出现“塞上塞下”,表明是边塞诗,往往表现的是戍边将士们的爱国思乡之情;出现“秋”“月”,则往往是悲秋之作,抒发的常常是思乡怀人之情,等等。

3.意象。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胡马”“单于”“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柳”“长亭”与送别有关,古人有折柳送别,长亭相送的习俗;“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落花”“落木”“残红”伤感时节;“杜鹃”“子规”,叫声哀婉,令人凄凉哀伤;“梅花”“荷花”“青松”象征坚强、高洁、正直,等等。

(二)分析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抒情是诗词的灵魂,诗人就是藉此来抒怀言志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诗人常用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叙事、写景、议论等,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具体为:①直抒式,直抒胸臆。如《关睢》《蒹葭》,爱慕之情流露大胆、直接、强烈而真挚。“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都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②叙事式,即通过叙事来抒情,如《木兰诗》《石壕吏》等。③写景式,这是最主要的抒情之式。情景相生,写景就是为抒情服务的。如《西江月》《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等。④议论式,即通过评论来抒情。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

2.修辞方法。修辞的运用,可以丰富诗词表达的情感,分析修辞方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内容。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如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增强了诗的气势,衬托了意境,使感情更加丰富。

3.表现手法。诗词中常用比兴、衬托、用典、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以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了起兴的手法,使得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再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移情于物,更形象贴切地表达自己愿意献身祖国的壮志情怀。

(三)词语赏析

学会赏析精词妙语,是赏析古诗词的较高境界,也是具备审美能力的体现。词语的理解赏析,主要是分析其在诗词中的含义和运用之妙处。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幽深的山林之中,“蝉噪”“鸟鸣”,情景相生,动静结合,意境深远而韵味无穷。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诗词品读、赏析,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审美等语文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历史文化,树立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5)

1.比较阅读法概述

比较阅读法是指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词,并对古诗词进行对比和分析,明确古诗词共性和个性特点,以加深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并丰富学生的诗词储备。比较阅读法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比较阅读法进行合理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丰富其语文素养。比较阅读c单篇诗词教学不同,其便于小学生实现阅读拓展,把握古诗词特点,并对其进行迁移运用。

2.比较阅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以王昌龄和王安石的同名《出塞》诗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王安石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确定比较点。在比较阅读法应用过程中,要对比较点进行选择和确定。该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求知欲,便于帮助学生进行文本感受及理解。经比较,学生能够了解古诗词的体裁、思想主题和表达方式等,对特定古诗词的结构和语言风格等具备清晰的认识,以灵活掌握各类古诗词文体及表达方式。在比较阅读中,体裁、内容、结构等均可作为比较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首《出塞》诗的内容、思想情感、景物等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两首古诗的共同点及差别之处,帮助他们了解作者的心境及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2)求同和求异。比较点确定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在该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对两首古诗进行鉴赏和分析,能够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探讨这两首古诗词的规律,使其理解诗歌的深层思想内涵及意义。

求同比较,多被应用到不同事物之间。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选取不同题材和意象的古诗词,使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寻求相同点。上述两首古诗,内容存在相似之处,均描写塞外风光及作者的家国情怀;体裁上也都属于七言绝句;作者情感更是存在共通之处,基调都较为悲伤。人教版小学教材中,各单元古诗词虽不是同一作者写的,但主题类似。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主题角度出发,分析古诗词之间的共同点,帮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丰富他们的古诗词储备。上述两首古诗虽出自不同朝代和作者,但均为出塞诗,都描写了塞外风光及作者的家国情怀。

求异比较,顾名思义,比较两首古诗词的不同之处。求异比较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比较普遍。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接触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古诗词。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者的同名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作者笔下的呈现以及同一作者面对不同事物的心境等,以提高小学生的独立阅读及思考能力。上述两首古诗词虽同为出塞诗,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政治历史背景的不同,在景物描写和情感宣泄上也存在差别,前者雄壮,后者悲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于小学生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

3.比较阅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在该方面投入的教学精力比较多。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古诗词鉴赏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储备。将比较阅读法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能够帮助小学生对各类古诗词进行比较和分析,加强他们的理解程度,认识到古诗词中存在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帮助他们掌握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该教学方法极为有效。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6)

高考试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参考答案,不论是给的答案示例,还是答案要点,正式阅卷时都会确定计分点,实际就是计分关键词句。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8.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9.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答全得2分,少1个关键词扣1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其中关键词句的重要性,这个评分参考实际上抽象化为:

8.关键词“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视听结合)”(给1分)+关键词“光影变化”(给1分)+关键词“比拟”(给1分)+关键句“加以分析(比拟)”(给1分)。

9.概括形象特征的关键词A、B、C+结合诗句分析的关键句D、E、F、G。

所谓“意思答对即可”、“言之成理”,其实就是说关键词句的近义词、“近义句”具有代替关键词句的权利,享受分值。

这样来看,我们在组织答案时,最保险的做法就是确定一个原则,即用自己的话,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当然,表达应尽量生动。二轮复习,尤其要重视与加强确定关键词句的训练。

完整答案的关键词句,包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称之为“答案组织三元件”,分别是“点”、“析”、“评”。具体试题中,有时只需其中一个或两个元件。例如,因为涉及两道小题,此小题考查的又恰巧是彼小题的“评”的内容――思想情感,那么彼小题的答案元件是可以只有“点”、“评”两个的,而略掉对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的表述。

一、点:明确、专业、精准

“点”即点题核。如果题目问什么,我们就直接回答什么;如果题目要求简析某对象,我们就要回答该对象是怎样的。回答的这些内容,事实上就是答案的题核,而“析”与“评”都是围绕这个“题核”进行的,所以称之为“点题核”。“题核”关键词句要求明确,专业,精准。

点时,不能含含糊糊,一定要明确。因为这是一个体现考生在感受,理解,分析诗歌之后,对诗歌某方面的评判究竟正确与否的时刻。一方面,如果表达含含糊糊,会给阅卷者该考生不自信,鉴赏水平与能力不够的印象,自然会影响得分。另一方面,点的内容就是阅卷者想要看的关键词句所在,是计分点所在。如果点得不明确,阅卷者凭什么给分?

点,要尽可能点得专业,即能准确运用术语或专业些的词语、短语。用语是否专业是一个人鉴赏水平的体现。想要做到专业,就要求考生们对古诗鉴赏时常用的词语、短语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积累。

点,还需点得精准,力求答中参考答案的关键词句。一轮复习如果扎实的话,我们做到这些是完全可能的。条件是,我们熟记下了古诗鉴赏知识清单,能准确深刻理解常用词语和短语的意义,不断积累了大量习题训练带来的经验,“点”时用语专业化,还有,确实读懂了诗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考生点不好的原因,是整体感知诗歌环节没有过关,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大致思想情感内容。这些考生应进一步强化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训练。

二、析: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析”即析理由。点了什么“题核”,就要对自己为什么回答该题核关键词句,加以具体分析。比如题目要求简析诗歌语言特色,考生点明该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那么就需要具体分析语言怎样体现出清新自然的;换个角度来说,就是需要对为什么认为语言具有清新自然这个特色加以说明。

“点”既然是针对诗歌某方面的点,“析”自然必须“就诗论诗”,结合诗句来分析。不然的话,一则不能体现出考生是否对诗歌真正读懂了,影响考生在阅卷者心中的印象;二则分析不易形成关键词句,也就更谈不上切中参考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了,影响得分。所以切记,分析必须结合诗句,言之成理。

相对于“点”来说,“析”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计分点往往不再是关键词而是关键句,而这关键句的表达就更灵活了,基本上只要对“点”的内容能言之成理即可。这样,得分应是更容易的一件事了。但是,这对表达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想要在古诗词鉴赏部分取得高分,甚至满分,我们必须得重视“析”的训练,要能归纳,积累,擅长一组“析”的技巧,以便在组织答案文句时灵活运用,析得有情有理,析得生动深刻。

1.挑字析

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用字精炼传神,往往出现“著一某字,而境界全出”的神来之笔。解题时,确实会碰到不少这样的情况:我们对要分析的题,其实可以挑选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分析。这时,我们不妨抓住这个字词,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就叫做“挑字析”。运用挑字析技巧的具体过程中,一般会涉及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或作用,常用的基本句式为:“写的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从什么角度,表现了什么”等。

2.捕象析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有人说“诗歌没了形象还是诗歌吗”,可见形象在诗歌中占有主导性地位。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往往本身就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就是某些意义的象征,本身就能发挥不容置疑的作用。组织答案,分析理由时,不要忘记捕捉它们的身影,不要忘记它们对所点明的题核意韵的作用,诗人往往有意识地借助那些意象,渲染氛围的,借助这些意象丰富或深刻的内涵表情达意的。从形象,尤其是典型意象切入,来分析题核的方式,恰适合取个形象的名字――捕象析。捕象析特别适用于含有大量传统意象的诗歌。运用时的基本句式不外乎:“某意象怎么样,诗人借以表现某题核,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怀”“围绕所点的题核,诗人选用意象A、B、C,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从而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等。

3.抄句析

直接引用诗歌中的某诗句,围绕其与所抓的要点的关系来展开分析,即“抄句析”。叙事性较强的诗句,如果对分析的题核有表现作用,我们就可以采用抄句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运用抄句析技巧时,不一定引用完整的诗句,根据表达需要可以精简诗句,以更好地表述理由,或让文句更通顺且语意更严谨。所引用的诗句也不一定要独立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分析理由的句子成分出现。

4.描图析

描图析即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与联想,描摹诗句所表现出画面,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方法。一般而言,考查诗歌意境,或问“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之类的题目,是基本上需要用到此法的。其次,考查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写景技巧等题目也能用到此法。

5.拆招析

当考查的是艺术手法时,当所点题核的关键词是术语时,我们需要对所点明的手法在诗歌中是如何运用的作适当分析,即“拆招析”。所谓“见招拆招”,根据艺术手法或者说是“艺术招式”的特点,结合诗句拆开来分析。譬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术语本身就直接显露出手法运用牵涉到两个方面,分析运用时,可将其进行简单拆分,再合二为一。以“借景抒情”为例,可先将其简单拆分为“景”与“情”两部分,如此分析:“诗歌哪里描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再这样表述:“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完成“合二为一”环节。又譬如,“对比”、“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术语字面上虽不能体现饱含了两个方面,但实际上是有两者的,对比绝对是两者间的对比,比喻绝对是两方相似才能用,拟人绝对涉及人和物两方等。分析这些艺术招数时,同样可用“拆招析”的方法。以对比为例,先拆分出形成对比的A与B,运用基本句式“A怎样,B怎样”,再合二为一,接着表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了什么”。

三、评:诗中作用、读者感受

“评”即评效果。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古诗词也不会例外。每一个字、词、句,每一种意象与手法的运用,都会对诗歌的表现力,诗歌的审美价值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可以说,鉴赏诗歌的任何一个方面,不管分析什么“题核”,都离不开对其效果的说明,否则,就会显得鉴赏不全面,不深入。除非另一道小题考查的就是本道小题答案中的“中心”的效果内容,或者通过审题过程,已经十分肯定“评效果”不占分值。

所谓效果,主要指在形象意境、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结构形式或读者感受等五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产生的效果。

提问的角度一般有:

(1)写出了某对象怎样的特点。

(2)烘托出了某人怎样的形象。

(3)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

(4)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5)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在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7)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回答的文字中,直接对应“怎样的”的形容词、形容性短语或句子往往就是关键词句,会被赋予分值。评效果时,不妨见机套用上一些常见词语,如“生动形象地”、“传神地”、“淋漓尽致地”等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不会计分,但能让表达显得更专业,更严谨。

组织答案时,“点”、“析”在前,“评”在后,有时“析”与“评”是结合一起的。一般情况下,即按照“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展开。这种模式颇似“论点――论证――论述效果”的模式,而“五析”中的“字”、“象”、“句”、“图”就类似论据。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只不过须牢记,用的思维是议论文味的,而语言要适当用些散文诗味的,且在“点”、“析”、“评”时各自的关键词句中一定要体现出来。

组织答案时,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还是需要注意控制的。太多太长,会耽搁解答后面试题的时间,也会影响阅卷者寻找计分关键词句的效率;太少太短,不利于切中所有计分点关键词句这个目标,说不定还会让人怀疑考生的表达能力。我们最好根据分值多少,来判断字数大致多少,篇幅大致多长为宜。

如何组织答案?归根结底,就是先确定“点”、“析”、“评”各自的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话,结合诗句,把关键词句按“点题核――析理由――评效果”的模式串联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例题实践来加深理解,熟悉方法模式的运用,巩固所学。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旅途中的见闻感受的?(5分)

(2)本词的情感内涵较丰富,请作简要概括。(3分)

审题点拨:

“如何”表明,(1)题考查的是艺术手法;“5分”可当成6分题来解答,即尝试分三条陈述答案,每条答案分别有“点”、“析”的关键词句,析理由时可综合运用拆招析与抄句析两种方法。结合每条分值只有2分,且(2)题考查内容为思想情感,组织(1)题答案时,可不考虑“评”的关键词句。“情感内涵较丰富”,至少三点思想情感才配得上“丰富”一词的形容,而分值刚好为3分,这些题干信息暗示了我们最好分三条陈述,且只需确定好“点”的关键词句,完全不需要“评”。组织(1)题的答案: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8分)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1)请简析下片的前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2分)

(2)末句中的“无影”二字佳妙传神,请分析其效果(6分)组织(1)题的答案:组织(2)题的答案:

[自主训练]

一、阅渎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8分)

赠梁任父同年一。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1.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作简要说明。(2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3.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概括。(4分)

4.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渎下面的唐诗,回答5-6题。(10分)

南 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5.词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6.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

1.用典。(1分)“杜鹃再拜忧天泪”一句化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精卫无穷填海心”一句化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1分)

2.①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1分)叠音词“寸寸”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珍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1分)

②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1分)作者以望帝自况,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恳切隆重,体现作者拳拳爱国之心。(1分)

③表达了救国救民的希望与决心,(1分)诗人借精卫填海表达了自己希望以微弱力量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热切希望梁氏共赴国难。(1分)

3.①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②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取景寄情,极言别去之难。

③再写与朋友之深情:离别之恨,寄托怀念,都因友情。

④对锦江之留恋:尾联回首远望,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每条各1分,分析不计分)

4.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颔联中借“芳草”“碍马”、“好云”“遮楼”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情意绵绵的画面,借景抒情,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1分)

②运用了拟人手法(或答移情手法)(1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诗人将山与水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动作与感情,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1分)

5.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作者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作者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还可以答反衬或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给分)

6.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在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分析诗词的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欣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51-01

欣赏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七――九年级的语文课本收进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难道这么优美典雅的作品就只让学生读读、背背吗?

笔者认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

1. 让学生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 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陌生――了解――喜爱,从而步入诗歌这个神圣的文学殿堂,加大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文学者常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笔者不揣浅陋,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准备阶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品灿若星辰,因各种原因,我们的学生接触甚少。为了引导学生走近古诗词,七年级时,笔者就组织开展“古诗词摘抄”活动。起初由学生自由摘抄在课外接触到的诗词,每月交流一次,教师挑选其中的优秀作品在班上张贴,并对优秀摘抄者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发积极性。接着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背诵至少一首诗词(在张贴出来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再接下来进行分类摘抄。例如,要求学生按季节,分别摘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按作品描写的景物,分别摘抄描写风、雨、雪、月、花等景物的诗词;按诗词的内容,分别摘抄描写送别、思乡、爱国情怀、爱情、亲情等的诗词。一年下来,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古人云:“厚积薄发。”个别学生还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诗词。在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课上,有一道语言运用题,题目是:当你在困难中得到了父母的尽力帮助,你会怎样对父母说出你的感激之情呢?同学们正在议论的时候,班上的“小才子”梁铸安同学冲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爱我情。”这化用了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既精练典雅,又切题切情,答得相当不错。

二、感性认识阶段

笔者借用了读大学时古典文学教师的做法:利用课前五分钟,每次由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讲出诗词的大意,或借助想象和联想,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同学们对古典诗词已有了一些兴趣,而且手头上有很多材料,所以都跃跃欲试。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缺少了评析的常识和经验。于是笔者适当地作了指导,提示可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作品形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等角度切入分析,特别要关注个别词语的应用效果。同学们表述的语言虽然有点稚嫩,但他们的参与热情鼓舞了笔者。―部分同学主动查阅了一些与诗词赏析有关的书和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同学都能感性地捕捉到诗词的文眼。

三、合作、探究、自主鉴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