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7 15:46:25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1)

【关键词】区块链;金融科技;金融监管;金融问题

一、引言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诸多优势,近些年其被广泛运用于金融领域中,实现了相关金融应用场景的可编程。由于技术及诸多因素的限制,现阶段我国的区块链金融发展仍处于探索时期,未能将其真正效应发挥出来,且由于资源消耗管控、隐私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不健全化,目前我国区块链金融面临着严重的生存挑战,其改革需求是迫切的。本文将基于此展开初步探讨,就当前应对区块链金融发展挑战的策略展开初步探索,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二、区块链的技术原理及特征

可以将区块链视为“区块”与“链”的组合,区块是区块链的基本单元构成结构。各区块都拥有相应时间标签,且各项交易信息均在加密技术保护中,被全部存放在区块内,呈现出高度可信性,难以进行篡改。其技术特征可由如下四点来谈:一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所执行的是分布式储存与计算,所有具备维护功能的节点需要共同维护链上数据,即使部分节点损坏,也能从其他节点得到完备的数据拷贝。在单个或多个节点被一同攻击时,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也难以受到影响。二是数据不可篡改。这是其能被运用于金融领域的一大关键因素。在信息内容经过验证后,数据信息一旦被上传至链上各区块中,便将长期被保存,难以私自篡改。一般来说,除非系统中半数以上的节点被同时攻破,否则修改单个或多个节点都不会影响数据库中的信息真实性。三是去信任化。区块链上各节点间的交易是由系统强制执行的,当节点交易能够通过一定规范与协议时,触发交易条件后将自动执行交易,且人为无法干预。这就使得交易双方可以在不具备相互信任条件下也能完成交易。且该系统中除去加密信息外,各项信息都具备高度公开性与透明性,所有人可通过相关接口查询链上数据信息,因而进一步降低了信任成本,保障交易可靠性。四是匿名性。各节点能够在不具备信任条件的前提下展开交易,这也意味着交易双方不必再借助公开身份来获取对方信任,仅需提供所需的交易信息即可,因而有效保护了双方的隐私信息。

三、区块链金融面临的问题分析

1.技术层面的问题目前,由技术水平过低而造成的区块链金融发展问题仍十分严峻,51%攻击以及智能合约安全等问题尚未得到完善解决,且部分金融应用场景常存在安全与性能方面的缺陷,技术水平的低下使得各项应用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首先,其在性能及效率方面的欠缺明显。目前,区块链主要采取分布式记账法,每发生一次交易内部各节点都需展开一次数据记录,数据信息真实性与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效率十分低下。当金融业务需求激增时,系统处理量将大幅提升,此时区块链技术系统的性能及效率欠缺将更加突出。就比特币、以太坊而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前者每秒能完成的交易处理量仅为7笔,后者能达到7~15笔的数量,但与传统金融每秒交易处理量相比,差距甚远。效率的低下是影响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此外,智能合约的出现诱发了一系列的新金融风险,使得区块链系统的修改条件完全丧失。但若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对相关金融业务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产生逻辑失误,或是难以正确把握可能存在的问题,因而产生一些设计疏漏,后续将诱发大量交易错误。如上文所述,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特征,因而难以及时控制损失,将导致金融业务流通受阻,影响系统稳定性。2.资源消耗问题目前,以比特币等区块链技术为例,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新区块时,需要耗费大量算力。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截至2021年年中,全球比特币挖矿所耗费的电量已临近150太瓦时,甚至高出乌克兰等国家的耗电量,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省。除去大量电能消耗外,挖矿过程中将导致二氧化碳加剧排放。相关统计数据称,因比特币挖矿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惊人,仅2020年间便已达到近7000万吨。根据中国科学院及清华大学相关团队的研究报道估算,我国矿池占全球算力近八成,不考虑政策干预条件的情况下,我国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产生的碳排放大约会在2024年达到1.305亿公吨之多,甚至高出捷克、卡塔尔等国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巨量能源消耗来生产虚拟币,并不契合于我国的战略发展目标,违背了绿色环保的根本发展理念。现阶段,我国各部门对于该类型环保事件的整顿力度越来越大,国务院金融委于2021年5月21日首次就比特币事件公开表态,提出严肃打击比特币挖矿与交易行为。3.存在资产安全问题发展区块链金融,需要认识到金融领域的特殊性,以安全为第一管理要务。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用户必须通过公开地址、密匙来获取资产所有权。且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的特征,这也意味着若密匙丢失,资产也将因此而全部损失,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就目前来看,此类事故频发,数字货币运行中时常产生盗币问题。如:韩国的比特币交易所“Yapizon”在2017年3月被盗,丢失近四千枚比特币,平台损失了总资产的37%,次年6月“Coinrail”及“Bithumb”两个交易所的热钱包被攻击,损失分别达4000万、3100万美元;日本交易所“Zaif”在2018年遭黑客攻击,被盗资产约达到4.3亿元人民币。诸如此类案例的出现为人们进一步敲响了警钟,也使得区块链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暴露无遗。4.数据隐私及安全一是区块链金融的发展加大了反洗钱等方面的监管难度,此类金融交易具备高度隐秘性,在身份隐蔽的情况下也可完成交易,也就是说只要符合区块链规则便可借助加密算法完成交易。这在一定意义上保障了用户的隐私安全,也使得货币流通速度有效加快。然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监管工作将受到严重限制。二是数据安全风险加剧。区块链中的任一节点都有着对全部交易数据的记载,当不法分子攻破某一节点后,全部交易信息便暴露无遗,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安全隐患。充分结合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分析相关政策规定,应当以保障数据隐私安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为第一原则,但在账本共享基础上,达成对数据交互全流程安全及隐私的有力保护,显得过于吃力,这是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三是数据储存安全条件不健全。在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其被广泛运用于金融领域,借助该技术所收集的数据量持续剧增,以何种情况落实好海量数据储存、由谁承担主体储存责任、由谁承担监管责任、以何种手段保障数据安全70仍是极为紧迫的发展问题。5.相关制度及法律规章不健全现阶段,区块链应用阶段尚不具备相对统一的标准。我国现行区块链技术平台繁杂,缺乏统一标准,且不具备数据迁移、链链对接的功能,严重影响到区块链金融业态的兼容性及扩展性。分析此类问题,应当发展区块链金融的过程中,制定出更为健全规范的金融标准。现阶段区块链金融领域的技术标准、管理条例、评价标准及监管准则均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及明确性,给其应用效率造成了严重的抑制。此外,我国有关区块链金融领域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权威监督机构,因而致使市场上的区块链应用质量良莠不齐;未针对相关合约的法律效力予以界定。如:有关区块链资产、智能合约的有效性,尚未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如若产生纠纷,将无法得到法律救济;在区块链金融的发展下,现有金融监督政策存在明显的片面性。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运用,金融业务逐步实现了跨界融合,其风险隐蔽性与复杂性更为突出,原有的金融监管机制也难以达到全面覆盖,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监管缺失。

四、规范区块链金融领域发展的路径探索

1.从业机构领域在区块链金融的逐步发展中,为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效益,需推进从业机构的优化建设。一方面,需继续加强在区块链底层技术方面的研究,依据现有技术基础,结合自身发展定位,由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限制性因素入手逐一展开突破,保障技术可靠性,进而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需注重应用场所的适宜性,确保能够满足该金融场景对区块链技术安全性、功能及性能的要求。需注意的是,并非全部金融业务都可运用区块链,应当依据实际业务特点选取适宜应用场景,应坚决杜绝盲目运用区块链的问题,确保将区块链引入金融领域后,能够相互适应。2.政府部门监管领域就政府部门监管领域而言,首先需进一步完善有关区块链金融监管业务的相关政策与标准,在应用及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同时,谨防技术滥用,保障区块链金融的健康性、安全性与稳定性。另外,需以合理、有效及适度为第一准则,提升监管机构的工作规范性与合理性。需理性看待其创新及应用,意识到应用区块链技术并非改变了金融业务属性,应能够运用区块链技术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不得任其肆意妄为,也不得采取“一刀切”政策。实际监管工作中需强调监管的灵活性,并避免创新失控、过度投资等问题。3.国家政策领域就国家政策领域而言,应当给予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与落实更高的扶持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并打造出以区块链金融为核心的金融科技产业链,建设新的金融生态体系。首先,需对该技术的创新型发展给予大力扶持,集中精力培养出一批技术先进、应用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并保障该类区块链金融企业对金融规律的熟悉度;其次,需给予相关科技企业更高培育支持力度,借助开设产业园区、拓宽融资渠道以及各项优化政策的出台来为其提供更为温润的发展环境,培育出一批拥有高创新力、高专业水平及优良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最后,需落实好人才培养工作,委托高校培养一批区块链金融领域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区块链金融的逐步发展中,金融领域的脆弱性及信任基础薄弱性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目前其技术尚不完善,仍处于发展及成熟过程中,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基于此,应当进一步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切实优化产业生态环境,促使区块链技术更规范、更安全地应用于金融领域。本文主要就区块链金融现阶段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展开了初步分析,并由多方面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丛鹏旭,曾剑秋.金融科技下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探究[J].金融科技时代,2022(3):51-55.

[2]李冰琨.区块链+存货质押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J].会计之友,2022(5):155-160.

[3]董春雨,李守伟,张瑞彬.基于知识图谱的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融合研究[J].财会月刊,2022(4):149-154.

[4]周钰博,杨海盟,肖翔.中国区块链金融应用进展及政策建议[J].金融科技时代,2021,29(10):30-34.

[5]蔡然.区块链金融的发展趋势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8(1):37-41.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2)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机遇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供应链金融也正如火如荼发展着,但其与物流业、电商平台等的融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区块链以其特点与优势在金融行业掀起一片热潮。虽然区块链的应用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在简化操作流程、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行业效率等方面已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区块链技术有望突破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推动供应链金融继续向前发展。

一、区块链概述

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利用密码学技术将各个区块数据连接起来,每个区块都拥有全网所有信息的副本,因此也可以认为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总账技术。具体而言,区块链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去中心化。区块链没有中心节点和核心机构,每一个节点拥有所有的交易信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即使个别节点受到攻击,系统仍然可以稳定运行。去除了中心化的概念,既维护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又降低了维护中心处理器的成本。

公开可查性。区块链的运行规则公开透明,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并且每个节点的交易信息公开可查,新记录也将迅速复制到整个网络中。因此,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的欺骗。

可追溯性。在区块链中,每一笔交易都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交易的时间、交易对象及数量以及交易方等,因此只需回溯历史区块,就可以查找到当前记录的来龙去脉。

二、运用区块链技术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为核心,主要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供应链上节点资金短缺问题,缓解供应链失衡状态,维持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稳固运行和供应链的平稳发展。但由于供应链上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制约。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特点和密码学原理,将为供应链金融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1.出台相关政策,打造良性发展环境

区块链尚处于发展阶段,对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为促进和鼓励其发展,政府应尽早出台相关政策。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建设发展高新区等引导区块链的发展,打造良性发展环境。第二,适时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打造特色产品、提升行业标准。第三,防范区块链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与风险,加强安全监管。

2.加强技术建设,促进区块链对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发展

目前,业界对于区块链的争论多是因为其技术尚不完善,因此,应当着重加强区块链技术建设,形成成熟的应用研发平台。针对区块链与金融产业的高度融合性,需要建设区块链对于供应链的应用系统及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块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复合应用,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3.重视和培育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领域复合性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复合性人才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他们既要有深厚的互联网功底,又需要经济发展态势具有极度敏感性,擅长利用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的融合性,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互联网效应。学校可开设相关专业,开展交叉学科,培养复合性人才,同时,企业也应当注重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经济时代。

三、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较为成熟,开始逐渐向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通过信息化协同合作,服务于金融业和供应链管理的实体产业,包含在线支付、融资和物流管理等多个环节,是创新性金融产品。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因其去中心化、可追溯性等特点,将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推动其向线上供应链金融过渡和转型。

区块链技术在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区块链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在安全监管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程度不同,难以找到利益平衡点,难以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并且,将区块链应用至供应链金融需要建设全新的应用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开发成本高昂。最后,区块链技术复杂,涉及到密码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和技术前沿问题,开发难度大。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3)

一、俄罗斯航空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发售机票

俄罗斯最大航空公司与该国最大私人银行合作,发行区块链乘客票。

根据当地媒体消息Kommersant表示,航空S7及其票务机构S7Ticket据说在本周,已经开始销售以太坊区块链机票。获得俄罗斯最大私人银行组织Alfa-Bank的支持。

该报道表示,该平台旨在减少航空公司与机构之间的结算时间,当前这需要2周左右。这将进一步优化支付方式,让机构之间自动进行扣除,机票的销售将直接反应到最终收据。

因此,这个合作可以看成是以太坊区块链企图简化航空票务流程的最早尝试,尽管一直以来这被认为是可能的区块链案例。

该报告并没有详细说明,平台是否建立在私人或公共版区块链之上。

之前,S7航空和Alfa-Bank据说已经在追踪信用证上,已经进行了智能合约技术方面的合作。

二、美国联邦机构逐渐采用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和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比特币矿业公司开始由美国联邦机构资助,其中包括国土安全部(DHS)。

根据Nextgov等消息来源,包括BlockCypher在内的各种区块链公司都收到了DHS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资助,用于验证区块链在记录保护、身份保护以及创建不可变数据存储分类账方面的潜力。

具体来说,包括南美洲和亚洲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许多政府机构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使房地产行业实现自动化,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不可变账户,卖家、经纪人和买家可以透明地访问。

目前,GSA可能导致区块链技术及其行业的开发活动的增加。本周早些时候,GSA的新兴公民技术办公室主管Justin Herman在一次会议上表示,通过为开发商、爱好者、公司和投资者创建区块链主题社区和生态系统,该组织旨在测试区块链技术在广泛场景和现有平台中的适用性。

三、印度政府加入最大的区块链协会EEA

印度国家政府和支付巨头万事达是新增的34家企业以太联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之一,现已有超过150个成员——这让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块链协会。

企业以太联盟(EEA)是由一家30名员工的公司在2016年2月份牵头成立的组织,由以太开发创业公司组成的工作组,旨在利用开源的以太技术实现企业区块链解决方案。

5月份,欧洲经济区向创始成员增加了86名新成员,其成员人数达到116人,接近Linux基金会领导的开源Hyperledger项目人数。

欧洲经济区最近宣布与来自银行、医疗保健、能源和制药行业的众多知名新成员,成立“世界上最大的开放源代码开发项目”。然而,令人瞩目的是安得拉邦政府,这是一个以技术推动议程而闻名的印度南部国家。

其他新成员包括科技巨头思科,俄罗斯区块链创业公司QIWI,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等。

安得拉邦政府此前已经与新加坡中央银行签署了金融科技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数字付款和发展块链技术。该州是维沙卡帕特南市的所在地,这个沿海城市正迅速成为与Visa和路透社等开展业务的金融科技中心。在开创性的举措中,安得拉邦还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将其1.03亿张配给卡的数据库转移到一个集团。

EEA董事长胡里奥·福拉(Julio Faura)补充说:在EEA的主持下,技术的广度、深度和多样性共同创造和推动了企业的以太标准框架,为未来发展下一代以太生态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区块链音乐平台Aurovine在印度推出

基于区块链的音乐平台Aurovine已在印度推出,该平台由Audiocoin, BlockPool以及印度公司Appliconsultants合作完成,旨在利用区块链促进印度音乐市场的发展。

Aurovine利用区块链保证每次听歌时,所有与其发展有关的人员都会被分配相应的费用。由于区块链是不可变的,就带来了高度的问责制和公平性。Aurovine平台使用了加密货币Audiocoin。

Audiocoin是一种音乐加密货币,旨在奖励艺术家和粉丝参与到行业中来。粉丝们通过听音乐,评分和分享音乐赚取货币,而粉丝分享音乐时,艺术家将被授予Audiocoins。

Aurovine认为该平台可以促进印度音乐市场的发展。该平台将为粉丝提供赚取硬币的能力,并将其存储在手机钱包中,同时投票支持他们最喜欢的艺术家。艺术家可以通过在平台上执行的智能合同来为他们的工作众筹。这些特点意味着粉丝和艺术家在参与程度上比目前的市场更进一步。

五、法国汽车制造商Renault测试区块链保证汽车修理数据的安全

法国汽车制造商Renault推出了使用区块链构建新的数字化汽车维护日志模型。

该项目于今天宣布,Renault和微软公司及VISEO公司合作开发原型。据说,一家中国创业公司BitSe也参与了设计工作。微软公司的云平台Azure已经成为技术公司区块链策略的重点。

据Renault介绍,基本前提是有关汽车维修历史的信息由维修店和经销商等一系列渠道进行维护,使得更难跟踪新的变化。相比之下,数字维护日志原型将所有这些信息都放在同一个地方。

Groupe Renault数字及车联网总监Elie Elbaz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个数字汽车维护书将使我们能够与保险公司和经销商向生态系统中的客户提供新服务,区块链技术能够创建可靠的信任协议。”

在开发原型的几个月前,Renault汽车融资子公司RCI银行和服务部门加入R3分布式分类账联盟。当时,加入该联盟是RCI内更广泛数字化工作的一部分。

欧洲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包括保时捷和戴姆勒)近几个月来也在采取措施探索或整合区块链技术。

Renault表示,未来它将寻求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用例,包括基于车辆的微型交易。

“除了这个项目,这项技术将是车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微型交易和安全要求的重要一步。”

六、白俄罗斯央行通过了银行担保区块链使用方案

白俄罗斯央行最近为国内银行发展区块链扫清障碍,促进了银行担保发送过程。

此举上周末由白俄罗斯国家银行,作为区块链大型项目的一部分,表明了央行通过其结算中心管理和监督区块链网络。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表示使用该技术并不与数字货币相关,“与此同时,没有对IT领域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任何概念限制”。

根据7月19日的声明,本月早些时候央行的区块链决定,旨在开放白俄罗斯银行发行银行担保技术,或者有望弥补债务损失。

央行继续表示:

“银行担保注册维系新系统将确保经济主体的互相访问,包括欧亚经济成员到政府采购程序(工程、服务)的开发者。”

该声明解释道,下一步将要把白俄罗斯股票市场包含在内,以及证券的场外交易。

“项目实现有望在更高质量的水平上,组织该注册,这将为提高透明度创造心条件,进一步促进白俄罗斯股票市场发展。”中央银行表示。

七、瑞典正式开始使用区块链进行土地和房地产登记

近日,瑞典土地登记处Lantmäteriet正式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土地和房地产登记。

自2017年初以来,包括巴西在内的各国已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去中心化,透明和不可更改的网络中推动土地和房地产所有权登记。

Lantmäteriet的发展负责人MatsSnäll在接受“计算机周刊(Computer Weekly)”采访时透露,自2016年以来,瑞典土地登记处就一直在积极投资区块链技术,并开发了一个区块链概念验证平台。

今年3月,Lantmäteriet完成了这个基于区块链的土地和房地产登记平台的初步试验阶段。

Snäll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为政府节省数亿美元的开支,尽管现在只进行了小范围的私人区块链测试,但他预计该项目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迅速扩大。

八、日本区块链技术平台miyabi每秒可进行1500次国内汇款

日本全国银行协会(Japanese Bankers Association)正致力于开发通用区块链技术平台,想让日本众家银行开始测试以区块链技术进行汇款等银行主要业务。

根据报道,JBA旗下有252个成员,包括成员银行、金控公司、银行家协会和近50家外资银行的日本分行。值得注意的是,JBA亦为全银(Zengin)系统的营运商。该系统为日本银行间境内转帐的支付结算平台。JBA表示,该协会正在研究金融创新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

据日经(Nikkei)报导,JBA的目标是为所有规模的成员提供1个通用平台,以实际测试区块链技术。JBA虽未公布太多细节,但已证实将探索分布式帐本技术。JBA将与一些科技公司合作展开测试,预计将于9至12月间在日本开始测试。而与现有实时转帐成本相比,采用区块链技术可节省高达90%的转帐成本。

另方面,JBA还在寻找科技公司为其开发区块链技术平台同时,日本大型银行已开始测试区块链技术汇款系统。2016年11月,日本最大比特币交易所bitFlyer旗下区块链平台miyabi在为期9个月的概念验证试验中,每秒可记录1,500次交易。

此次成功试验证明,国内转帐区块链技术平台交易速度超越当前银行间有线系统最快的每秒1,400次交易。三菱金融集团、瑞穗和SMBC等日本三大银行均为bitFlyer的投资者,间接证明日本已开始认定数字货币的法定支付地位。2017年夏天,日本逾25家门市将接受以比特币付款。

报道认为,JBA成员若于2017年在区块链技术测试上取得正面成果,可望带动区块链技术未来在日本商业银行领域的发展。

九、乌克兰政府将于十月开始区块链土地登记试验

乌克兰的土地管理一直面临着困境。作为本身就对区块链较为感兴趣的国家之一,乌克兰最近宣布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一个土地登记系统试验。该项目将于10月开始,希望能通过创新技术增加土地租赁活动的透明度,以减少非法行为,促进经济发展。

不久前,该国总理Volodymyr Groysman就承诺为所有国有土地租赁进行拍卖——旨在增加竞争,推动当地经济,减少非法活动。他当时提出警告,可能会对不遵守政策的行为进行“刑事处罚”,强调:

“所有土地租赁必须通过拍卖进行。”

约有71%的乌克兰领土(4270万公顷)属于农用地。其中超过一千万公顷归国家所有,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5%左右。

根据由世界银行资助,与乌克兰农业政策部,国家土地登记局和多个国家当局合作推出的2015年的一个研究项目,乌克兰目前的土地管理状况令人担忧:

公共土地注册远低于私人土地(24% vs 71%),降低了透明度,引发非法活动。

农用地租金水平是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2015年约37美元),影响农村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

土地市场非常萧条,主要由于缺乏金融工具和使用土地作为抵押品的复杂性。将产权转让给农用地的主要途径是租赁,存在很大的“灰色市场”。

土地纳税人(约730万)远远少于私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

乌克兰并不是第一个考虑在土地登记处理中使用区块链的国家。今年三月,瑞典土地登记机构开展了一项记录产权交易的试验。而在五月份,英国土地登记局则详细说明了所谓的“Digital Street”计划,该计划把区块链技术列为基础技术之一。

十、澳大利亚比特币交易所在A轮融资中筹得81.5万澳元

据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比特币交易所在A轮投资中筹集了81.5万澳元。

据Business Insider透露,位于墨尔本Bitcoin.com.au获得了Alium Cpital和Dominet Venture Partners的融资。新的资金将用于扩大该公司在英国和加拿大的海外业务。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upert Hackett告诉媒体,这笔资金也将使其在平台上添加其他数字货币,包括以太币和瑞波币。

Bitcoin.com.au与其国内的零售金融公司合作,在澳大利亚提供在线和实体比特币交换服务。报告显示,其最终募资金额高于原计划,它原本只计划筹集50万澳元的发展资金。

Alium Capital合伙人Rajeev Gupta在声明表示,这次投资将帮助他的企业进一步接触迅速发展的数字货币领域。

在这次融资之前,澳大利亚监管机构采取了措施改善数字货币创业公司的发展环境,特别是今年早些时候,监管机构最终决定撤销对购买比特币行为征收“双重税”这一饱受争议的政策。

根据今年早些时候的报道,澳大利亚财政部已经取消了对比特币采购征收商品与劳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的规定,澳大利亚政府意识到这一举措将促进该国数字货币业务的发展。

十一、微软涉足区块链将为客户开发更好用的区块链系统

微软正在进一步努力为其日常客户开发更加好用的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被认为是进行数字货币交易的基础性平台。

区块链技术能够使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在没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安全交易。由于区块链系统需要大量的分布式数据资源,只有像微软的Azure公共云这样的平台才能够利用全球数据中心的力量,使用这种技术。

Azure区块链工程首席项目经理Marley Gray在博客文章中表示,该公司已经为区块链提供了基础云计算通道。现在是让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用户更方便地在Azure区块链即服务产品上构建真实的应用程序的时候了。

这就是微软公司新引入的企业智能合约(Enterprise Smart Contracts)项目。

该项目能够为用户提供执行和履行合约的数据元素。

这些合约定义了用于区块链应用程序的不同元素,然后利用各种Azure组件,包括Azure Key Vault和Azure Active Directory来处理密钥管理、集成企业身份验证、加密证明生成等任务。区块链平台可以允许企业存储和管理自己的加密密钥,而Azure Active Directory能够对其存储的信息进行保护,禁止没有权限的访问。

这些可能听起来过于技术性,但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智能合约定义了用于交易的数据结构或模式种类、管理交易的业务规则,并对交易的授权方和原始交易数据进行管理。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4)

火爆的比特币把沉寂多年的区块链技术推到了普通大众的面前,不管是否加入挖矿或炒币大军,亦或是对这种虚拟代币价值艳羡不已的吃瓜群众,或是持冷眼旁观的专业人士,大家关注的主要焦点还是比特币。

显然金融是区块链技术最早,也是应用得相对成熟的领域。这与区块链技术天然就是账本的特性直接相关。然而这远远未挖掘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平台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优势以及充分利用此种技术优势在各个领域和场景下应用的可能性。也即区块链的短期价值被高估,而长期影响却被低估(何宝宏博士语)。

如今,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而互联网技术当中还在不断涌现出各种让人应接不暇的新技术。在这些新技术当中,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将发挥最长远最广泛的影响。

技术篇:认识区块链技术

(一)区块链技术是什么

区块链最早由密码学家“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于2008年提出,目前行业公认的区块链定义是: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账本,能够安全存储简单的、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

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个账本,可以让互不信任的人,在没有权威中间机构的介入下,充分信任对方来进行信息与价值互换。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

(二)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会有如此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区块链技术具有以下六大特征,正是这六大技术特征使得区块链具备了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特质:

去中心化: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技术,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任一节点停止工作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

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里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和技术的信任。

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无需以信任为背书,因此交易对手无须公开身份。

可编程:分布式账本的数字性质意味着区块链交易可以关联到计算逻辑,并且本质上是可编程的。因此,用户可以设置自动触发节点之间交易的算法和规则。

可追溯:区块链通过区块数据结构存储了创世区块后的所有历史数据,区块链上的任一一条数据皆可通过链式结构追溯其本源。

区块链的信息通过共识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被所有节点共同记录,并通过密码学保证前后互相关联,篡改的难度与成本非常高。

深刻地理解区块链技术这六大特征,可以更好地在文创产业中挖掘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价值。

价值篇:区块链技术在文创产业发展中的价值

技术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路径。

互联网领域中,技术可以高效解决某些传统法律问题;对于法律无法及时作出回应的新业态,技术就是产业规范,是法律的重要补充。

(一)盗版是文创产业的致命伤

文创产业包括了影视、文学、动漫、音乐、视频、游戏等以及其相关的数字形式,涉及内容的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

在“互联网+”时代,文创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快速传输、低成本性,加上各种盗版技术的层出不穷,使文创产业面临着盗版猖獗的挑战。

网络盗版给文创产业带来了的巨大经济损失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网络盗版直接带来的是诸如工作流失、版权价值缩水、损失大量优秀作品的负面影响;其次,由于网络盗版内容的低俗,加上虚假广告、木马病毒、作品质量低下等特点,劣质内容也给用户体验带来极坏的体验,影响消费者对正版作品的感受,造成版权市场的恶性循环。

原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IP本应成为文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但当下互联网产业生态圈里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依然严重,网络著作权官司纠纷频发,原创盗版遍地、举证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成为文创产业的尖锐痛点。

此外,对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法律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一些新型业态无法获得著作权法权利体系下的保护,在转而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同时,却存在评价标准不一的不确定性。

网络盗版如同溃堤之蚁,可以撼动整个文创产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因此,在传统的法律法规政策、司法保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以及企业内部规制之外,前沿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给文创产业的痛点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

(二)区块链提供的解决思路和价值

规范和技术是解决法律问题的两种进路,当法律事后规制的成本较高时,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进路。

对于目前文创产业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例如新型的盗版模式使得盗版行为更加分散化、隐蔽化,打击难度更大;网络盗版各环节更加细分,责任认定难度更大;用户的正版化意识未能与正版化进程一起提高等问题,区块链技术也许可以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解决思路。

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时间戳、哈希算法对作品进行确权,证明一段文字、视频、音频等存在性、真实性和唯一性。

一旦在区块链上被确权,作品的后续交易都会被实时记录,文创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追踪,这为IP权利证明、司法取证等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保障和可信度很强的证据。

具体而言,首先,IP是文化娱乐创意的核心,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将文创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加速流通,缩短价值创造周期,实现IP的价值转移,并保证转移过程的可审计、可信度和透明度。

其次,基于区块链的政策监管、行业自律和民间个人等多层次的信任共识与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安全验证节点、平行传播节点、交易市场节点、消费终端制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文创行业的存储与计算能力,有助于文创产业全面进入数字化内容生产及传播时代。

另外,文创产业的盗版问题也可以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途径来解决。可以不断加强权利持有人与标准组织和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主要行为者之间的合作,以促进可追踪性技术的传播,并支持区块链等新追溯和认证系统的出现。

通过记录资产、交易和参与者,这种共享数字分类账本提供了关于IP来源和历史流转的信息,使IP更容易地被追踪和认证。

因此如何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加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并更好地保护IP是文创产业可以重点考虑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不仅在抑制盗版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可以贯穿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

应用篇:区块链在文创产业的应用及落地场景

(一)区块链技术贯穿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

区块链在文创产业的应用主要围绕着四个领域展开的:区块链+内容生产,区块链+内容流通,区块链+内容交易,区块链+内容维权。

区块链+内容生产: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共同创作作品数据的追踪、确认和审计,有效地减少共享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实现基于区块链的创意产业的生产、交易、投资平台。创造一个人人可以创作、交易、传播、消费、众筹的信息共享和价值交换的平台。

区块链+内容流通:基于区块链特性和虚拟市场规则,使得消费者能够参与内容创作、生产、传播、众筹和消费的全流程,而不需要依靠第三方平台的信用背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传输特点,内容产业可以在版权交易和游戏道具场景交易平台上发行、交易数字资产(类似于token)。基于不可篡改、分布式的特点,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版权和游戏道具交易不仅能促进交易的安全、透明,融合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能对游戏和版权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区块链+内容交易:利用区块链技术,使音乐、电影、文字作品等内容产业数据的生产、传播、许可、交易等过程公开化和透明化,跨过出版商和发行商,创作者可以直接在区块链平台上发表、推广或交易作品,直接获得报酬。

利用区块链技术,添加信任的确权节点,进行IP及其相关权利的交易,以及权益分配等功能,可解决交易不透明、内容不公开等问题。

区块链+内容维权: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等技术对交易数据共识签名后上链,不仅可以进行一般的文件存储,而且可以通过实时保全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形成证据链,满足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要求,促进证据及审判的标准化。

(二)区块链技术在文创产业的落地场景

1、内容生产—共创平台语戏app

语戏app是基于亚流行文化社群“语言 Cos”而创建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app,主要解决的是许多作者共同创作的文字 Cosplay 一段情节、故事的知识产权问题。

创作模式是在语戏这个app中,创作者共同创建、整理、cosplay、存放、沉淀、考核某个剧本或故事,最后汇总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

最后这些作品独家授权给平台,语戏平台卖给影视、文化公司后将收益按区块链记录中每个人的贡献分配给各个共同创作者。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取代了依托于旧的QQ群及贴吧的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人为处理成本,区块链平台基于算法直接统计每个人在每部戏中贡献的内容占全作品的比例,而且平台的不可更改性更能保护共同创作者的利益。

2、内容流通—版权流通平台Primas项目

Primas项目致力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数字版权领域,打造国内首个在版权领域商业化落地的区块链产品。希望从根本上颠覆洗稿的游戏规则,重新书写媒体传播的法则。

Primas的运行模式是建立完整的DNA体系和溯源机制,其核心是内容数字指纹识别,通过密码学与区块链技术,将创作者认证的作品及认证时间、作者信息、可信时间戳共同加密,生成一段唯一的八位码,这样不管之后内容“流窜”到哪个地方,都有根源可以追寻。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主要是类似于版权登记和公示的问题,不再需要中心化数据库下的检索比对,只需直接溯源就能确定权利人的最终版权,但是可能会涉及到盗版确权的问题。

3、内容交易—版权交易平台Cfun项目

Cfun平台是基于全球公有链量子链开发的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DApp),用来记录作者的作品,同时获取用户行为数据,意在建立一个全球的协同创作生态,同时促进IP的全球实时交易。

运行模式主要是通过区块链技术,第一层是多个内容创作者共同创作作品,将内容卖给最终的IP买家。第二层是将包括作者信息和粉丝行为数据等所有的创作日志记录在区块链上,以便对数据进行追踪、确认和审计。

最后通过使用准确的用户行为数据,CFun计划利用算法将IP和买家相匹配,通过智能合约计算每个内容创作者在每笔IP交易中的贡献,以实现IP的自动交易。

区块链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保障版权交易过程中的确权、共创版权人的版权收益分配等问题,并保证版权交易和游戏道具场景交易更安全。

4、内容维权—电子存证平台“仲裁链”项目

“仲裁链”是由微众银行联合广州仲裁委、杭州亦笔科技三方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是基于FISCO BCOS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在司法领域的真正落地,并于2018年2月制作了首份区块链裁决书而完成价值验证。

运行模式是当某项业务发生时,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和业务操作证据的HASH均记录到区块链。当需要仲裁时,后台人员只需点击一个按键,相应的证据便会传输至仲裁机构的仲裁平台上。

仲裁机构收到数据后与区块链节点存储数据进行校验,确认证据真实、合法有效后,依据网络仲裁规则依法裁决并出具仲裁裁决书。

区块链解决的问题是基于区块链多中心化、防篡改、可信任特征,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等技术对交易数据共识签名后上链,实时保全的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形成证据链,满足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的要求,实现证据及审判的标准化,让“仲裁链”充当“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平台”。

从以上四个具体项目来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贯穿到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中,在落地时并不会有明显的环节割裂开来。

事实上,在具体落地项目中,业界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创新和尝试。如腾讯已经推出首款区块链游戏化应用《一起来捉妖》,真正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游戏中的功能落地,炫酷又好玩,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监管篇:区块链文创产业的监管模式

对区块链的监管将因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而有所不同

文创产业涉及到内容的生产及传播,因此一直是政府监管的重点。虽然区块链技术并未广泛应用到文创产业当中,但监管也是日后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区块链技术演化出了三种应用模式,即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联盟链 (Consortium blockchain) 和私有链 (Private blockchain)。因此对区块链的监管也围绕着这三个应用模式来实行。

公有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分布式系统的任何节点均可参与链上数据的读写、验证和共识过程,并根据其相应的共识机制获得相应的经济激励。

由于公有链的各个节点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网络,并参加链上数据的读写,运行时以扁平的拓扑结构互联互通,网络中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服务端节点。

因此,公有链的特点是保护用户免受开发者的影响、所有数据默认公开,交易速度较低。比特币是公共链的典型代表。考虑到完全开放性和去中心化带来的传销或者其他犯罪的风险,目前对该应用模式的严格监管有其必要性。

联盟链是部分去中心化(或称多中心化)的区块链,适用于多个实体构成的组织或联盟,其共识过程受到一定规则的控制。

系统内交易确认的节点一般也是事先所设定,并通过共识机制确认。取决于联盟链内部的信任程度和相关需求程度,虚拟数字货币可以选择匿名或非匿名。

联盟链的各个节点通常有与之对应的实体机构组织,通过授权后才能加入或退出。各机构组织组成利益相关的联盟,共同维护区块链的运转。联盟链的特点是低成本运行和维护、高交易速度及良好的扩展性、可更好地保护隐私。对于文创产业的流通、交易和维权也有很大应用。

在监管方面,由于联盟链容易进行控制权限设定,拥有更高的应用可扩展性,可以考虑目前对于行业协会的监管模式,根据涉及领域的不同,可以采取事先许可或事后备案的监管模式。

私有链是完全中心化的区块链,但具有分布式特点。中心控制者指定可以参与和进行交易验证成员的范围。

对于私有链内的成员,系统不需虚拟货币提供奖励。私有链适用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等,如版权局的版权登记数据等,其写入权限由中心机构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

私有链的特点是交易速度非常快、给隐私更好的保障、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甚至为零。由于私有链的各个节点的写入权限收归内部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

因此,对于私有链的监管或许可以考虑接入API接口,考虑到私有链的封闭性,政府对这块的监管压力会很大。

结论: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文创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5)

关键词:区块链;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安全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5-0077-06

一、引言

狭义上的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密码学中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将区块以链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数据结构,以参与者共识为基础存储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广义的区块链技术则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Kavanagh D,2015)。区块链的概念首次由Satoshi Nakamoto(2009)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提出。O’Dwyer(2014)提出应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敏感数据、个人隐私等。Kishigami J(2015)等提出将区块链应用到数字内容版权的保护上,改变传统的CAS和DRM模式。R.Dennis(2015)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声誉系统。国内对区块链技术研究刚刚起步,相关著作较少。从实际应用来看,除个别应用开始小范围推广外,绝大部分运用仍未走出实验室。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账单、可靠安全以及透明公开等特点,使其在数字加密货币、金融和社会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多国央行、国际金融巨头、交易所及IT行业巨头纷纷涌入区块链领域,其投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加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问题研究,对探索我国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前景

区块链作为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新技术,必将给全球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如何在金融业务创新发展中发挥用武之地,全球金融界正以各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探索(见表1、表2)。

三、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潜在影响

(一)冲击现有支付机构的平台功能,改变支付体系和架构

区块链技术具有灵活的架构,可能重塑信用形成机制,尤其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即第三方支付的资金监管功能可由“智能合约”自动替代,将冲击第三方支付的根基,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侯本旗和赵飞,2015)。区块链会使第三方支付逐步被边缘化,目前已涌现了Ripple和Circle等多种支付清算类应用,特别是像R3CEV联盟机构,冲击现有机构如支付宝的平台功能,并将可能改变现有金融体系中的交易、清算和结算流程(见图1)。据麦肯锡预测,如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展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则其每笔交易成本可将从约26美元降至15美元。

(二)数据信息不可篡改,弥补现有金融服务功能的不足

区块链系统通过公钥和私钥的加密、解密对交易进行处理,交易的主体及交易内容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交易都可被追踪和查询,数据信息不可篡改,具有更强的公信力。借鉴区块链和加密技术,核查外部数据源、确认满足特定触发条件后激活并执行合约,促进不同系统间的协调,提升数据交换效率(见图2)。2015年末,纳斯达克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和记录了一项私人证券交易,从股权交易市场标准结算时间的3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交易时间从股权交易市场标准时间3天缩短至10分钟、结算风险降低99%,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和系统性风险。

(三)优化共识机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高安全性的智能合约可编程,实现主动或被动的处理数据,接受、储存和发送价值,以及控制和管理各类链上智能资产等功能,即区块链使用散列算法加时间戳(Timestamping),既可保证交易信息的真实性、独立性和保密性,又为交易提供时间上的证明。如供应链金融借助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功能自动进行支付,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减少因人工交易造成失误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据麦肯锡测算,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广泛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使银行一年风险成本缩减11―16亿美元。

(四)大幅改变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具有广泛金融业务创新的潜力

区块链技术是使用全新的加密认证技术和去中心化的机制,通过新的信用创造方式,大幅改变信用风险管理模式,降低交易风险与成本,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从技术特性来看,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为涉及数据库应用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两者的有机结合必将产生强大的融合效应,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在主数据管理、复杂资产交易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开发的潜力。

(五)降低金融监管的难度与成本,规范市场行为与秩序

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具有透明、公开、不可篡改等特性,可做到实时平账,避免事后审计,降低企业成本,降低结算与支付的出错率,实时监控每一笔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适用于合规、审计和风控领域,从而为审计和监管单位提供数据透明性。银行业基于区块链技术可监测分析、识别异常交易,及时发现并能有效防止欺诈、洗钱等犯罪行为。近啄昀矗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为应对日趋严格的金融监管要求,不断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根据高盛测算,区块链可以驱动全行业因减少人力开支和反洗钱监管罚款而实现30―50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见表4)。

四、我国区块链金融业务创新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冲击了现行的国家监管体制,对现有业务监管体系形成挑战。将该技术整合至银行现有制度的成本较高,当数据规模增大时,低效的查询和挖掘分析将使其数据透明性的优势形同虚设,链状的数据结构和大量内容的直接记录将使得拥有反洗钱职能的监管机构也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对数据的解读。二是区块链相关的制度规范、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市场主体相关活动风险无形中被放大。如智能合约涉及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明确。智能合约利用计算机代码在合约方之间阐述、验证和执行合同,是用代码来表述,而典型合同是用自然语言起草。当智能合约执行和典型合同之间出现相应纠纷时,涉及法律责任界定就不明确。同时,成熟资本市场和传统交易所,任何一个金融创新产品上线都有业务所有权人(owner),而智能合约一旦有漏洞,归属智能合约开发者负责还是由运行智能合约的平台来负责,难以界定。

(二)绝大部分运用仍未走出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区块链应用仍面临众多技术挑战

从区块链实践进展来看,大部分仍处于构想与测试进程中,要获得市场和监管部门的认可还面临不少的困难。一是大规模交易与区块链膨胀处置能力问题。由于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占用存储的巨大空间,且去中心化的确认机制,交易时间延迟较长,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交易量低、对存储空间膨胀的抗压能力差。二是智能合约的循环执行与灵活性差。智能合约具有自我循环执行特性,与高频交易类似,导致显著放大价格波动;且区块链数据信息一旦写入,不可篡改,交易后无法退回,灵活性较差,需事先设置例外追索机制。三是竞争性技术挑战。如在通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会大大增强。量子技术也可做到,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同样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近年来更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很可能与区块链技术形成竞争态势。

(三)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生态体系较为脆弱

1.区块链缺乏生态体系。目前区块链的各种技术方案五花八门,超级账本、以太坊等大项目也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均处于“各自为政、群雄争霸”的状态,甚至与区块链相关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管理、网络安全性管理等也均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方案,许多项目缺乏可靠的实践数据测试,整个区块链生态体系较为脆弱,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2.区块链开发技术、监管标准不统一。由花旗银行、瑞士银行等共同组成的R3区块链联盟试图制定适合全球金融业使用的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统一标准,强化在全球金融业中的领先地位。如2016年5月区块链技术提供商Chain和第一资本、花旗集团等金融机构了区块链方面的开放标准,在智能合约框架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然而,在全球层面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技术开发标准,智能合约使用的兼容性等方面将受限制,目前仍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标准促进在区块链上的创新。而我国金融业中针对区块链的标准研究和制订基本还没有真正起步,与国际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风险防范机制尚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设计

1.以天河二号目前的算力来说,产生比特币SHA256哈希算法的一个哈希碰撞大约需要248年,但随着量子等新计算技术和各类反匿名身份甄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一定的破解可能性,因而需要研究并设计更为安全和有效的共识机制。

2. 我国大量在实际中应用的密码学产品都来自欧美国家。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基础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若关乎国家命脉的核心系统构筑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则存在着潜在安全风险。如去中心化的运作机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政府对金融的控制,有可能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由于区块链的运行节点位于公开网络上,面向所有参与者,传统防范网络攻击的物理隔离策略已不再适用,对网络安全防范也必将提出更高的技术处理要求。如2016年6月DAO遭遇黑客攻击,黑客正常解读DAO智能合约代码,利用其中一个递归调用函数盗取用户资金,累计损失360万个以太币,近6000万美元。

(五)颠覆性替代仍具高成本和局限性

1.颠覆性替代仍具高成本和局限性。区块链技术应用初期,将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平台用于现代金融领域,其投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尚处于未知;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冲击了现行法律安排,且与现有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还有一段摩擦的过程。如区块链网络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其各节点在交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关系。

2.智能合约代码向所有参与方公开,影响参与方利益。就许多金融交易形式而言,网络中非参与方可能会利用智能合约,在其金融交易中囤积或出售智能资产,进而损害参与方的利益。如何设计激励相容的共识机制,提高系统内非理的成本以抑制安全性攻击和威胁,是区块链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跨界人才匮乏。从全球来看,既懂区块链又懂金融、法律的跨界人才极度匮乏,均制约了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李钧和孔华威,2014)。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同业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前瞻性创新和国际标准制定

1.积极参与,制定标准。区块链技术仍属新生事物,需要监管部门牵头,加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研究,并允许个别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金融企业联合开展实验性应用,做好相关技术研究储备。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区块链组织的研究交流和标准规则讨论,力争参与研究制定区块链的行业标准,探索应用场景,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块链应用标准。

2.抓住机遇,投资合作。高度关注国际区块链发展与创新动向,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力争加入国际区块链系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在⒓恿盟制定标准的同时,成立相对独立的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如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成立研发实验室,重点研究区块链的运用;并可选择与较为成熟的区块链公司强强联手,积极推进金融同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交流和合作。

(二)c时俱进,改进金融业监管方式与手段

一是积极开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立法研究。应加强新技术与金融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国际交流和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范,鼓励商业银行、非银行机构和金融交易所联合开展区块链相关技术合作研究,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制定区块链技术的相关行业标准。二是避免监管过度。监管部门应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引导与跟进,充分利用区块链金融技术,改进金融业监管方式与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实现市场各方共存和共赢。

(三)探索和完善区块链技术方案,推进金融业务创新

密切关注并评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熟度、安全性、时效性等,协同开发区块链应用架构,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探索推动票据、股票等的应用场景模拟实验,提升票据交易和证券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创新业务应用场景,选择交易关联简洁、业务成熟度高、技术应用提升效果明显的应用场景作为切入点,尽快打造适合我国金融体系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方案。重点在跨行结算、跨境支付、证券发行和数字票据等方面加强研发,构筑若干通用型的应用服务平台,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相应的应用支持。

(四)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可靠的支撑

1.加强密码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并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以应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学术界、产业界加强密码学等学科的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急需产品的开发。

2. 在安全防范方面,要结合金融系统和区块链技术各自的特点,寻找可靠的解决方案,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综合平衡“高效低能”与“去中心化”。应尽早培养、招募和储备区块链应用方面的人才。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选拔本单位有潜力的人才到国内外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项目,引进相应的专业师资和专家团队,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如联合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项目研发培养和发现专门人才,为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KAVANAGH D, MISCIONE G.2015.Bitcoin and the block chain: a coup d'état in digital heterotopia?[C]//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Critical Management Studies: Is there an alternative Leicester.

[2]NAKAMOTO S.2009.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EB/OL].https:///bitcoin.pdf.

[3]O’Dwyer K J, Malone D.2014.Bitcoin mining and its energy footprint[C]//25th IET Irish Signals & Systems Conference 2014 and 2014 China-Ire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ties Technologies (ISSC 2014/CIICT 2014).

[4]Kishigami J, Fujimura S, Watanabe H, et al.2015.The Blockchain-Based Digital Content Distribution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EE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IEEE Computer Society.

[5]R.Dennis, G.Owen.2015.Rep on the block: A next generation repu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blockchai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Secured Transactions.IEEE.

[6]谭磊.区块链2.0[J].中国信息化,2016,(8).

[7]侯本旗,赵飞.银行聚众参与区块链的猜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12-16.

[8]任安军.运用区块链改造我国票据市场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6,(3).

[9]李钧,孔华威.数字货币的崎岖进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Analysis on Block Chain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Business Innovation

Xie Qinghe

(Institute of Finance,XiamenUniversity,Fujian Xiamen 361005)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6)

区块链被认为是未来几十年产生最大影响的黑科技,它或将带领我们走进下一个互联网时代――价值互联网。因此,无论是在科技圈还是金融圈,区块链都是时下最热的技术宠儿。

技术水平

专利数量及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及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技术创新情况的指标。专利技术在技术发展及公司发展的初期及中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表1是国内外区块链专利数量情况,表2是我国区块链专利技术的具体分布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搜索的结果远远小于真实数量。美国银行、高盛、纳斯达克、AT&T、Verizon、DAH、埃森哲等都在积极申请相关区块链专利。据外媒报道,欧美国家申请专利数逐步增多,专利争夺战正在加剧。光美国银行一家,已申请及在筹备的区块链专利数量就已达60项。

应用层次

目前,从我国区块链的应用情况来看,区块链2.0仍是主体。

从区块链类型上面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区块链的市场结构将从以“私有链为主,联盟链为辅”逐步向“私有链和联盟链并存”演进。国内区块链市场最有可能采用的发展模式是:在初级阶段,机构内部采用私有链来改造升级现有系统;技术成熟后,推广到行业应用,形成联盟链;而公有链由于效率低、监管难则难以被大规模应用。

因此,有研究机构预测,预计到2018年,私有链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65.1%,联盟链则占32.8%;而到2020年,私有链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51.1%,联盟链则占46.2%。

从区块链的应用层次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区块链市场结构将以“区块链2.0应用为主,区块链3.0应用为辅”。由于区块链1.0数字货币目前仍被央行和政府严格监管,预计未来政府也不会大规模发展数字货币,区块链2.0金融领域的金融交易和资产管理未来5年内应该是中国区块链市场最主流的应用场景。从发展时序上来看,区块链3.0的数据存储、数据鉴证、选举投票等应用场景目前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展成熟。

因此,预计到2018年,区块链2.0应用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82.7%,区块链3.0应用则占15.2%;而到2020年,区块链2.0应用市场规模将占整体区块链市场规模的66.2%,区块链3.0应用则占31.1%。

市场规模

2015年我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几乎为零,但是未来几年,随着国内资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区块链在国内的商业模式逐步成熟,我国的区块链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8年,我国区块链市场规模将达到0.81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5.12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5.6%(如图1所示)。

国内区块链的应用探索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区块链技术发展大约落后于国外半年到一年左右。国内的区块链项目基本还处于研究设想、小范围试验阶段,少有成型的商业模式。大部分区块链应用只是浮于表面,真正能够实实在在有创新的应用很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也很少。区块链在应用层面仍然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技术演进和经验积累,未来还存在着更加广阔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创业与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范围内的区块链创业公司共有1175家,但这些企业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及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除数字货币交易、挖矿等区块链1.0公司外,目前全国共有区块链创业公司54家,其中北京27家,上海10家,杭州6家,深圳4家,江苏2家,江西2家,广州1家,重庆1家,其中主要的几家企业情况见表3。

投融资方面,目前,我国的区块链投资热潮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初的P2P热潮,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投资话题之一。2015年,国内先后涌现了多家巨头公司开始布局区块链项目,全球十大区块链投资机构中中国占了三席:国内IDG资本、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数贝投资。不仅仅是VC各大投资机构,区块链技术亦成了各大金融机构眼里的“新宠”。

2016年9月23日,国内区块链领域迄今为止获得金额最大的一笔A轮投资浮出水面。由万向控股与分布式资本共同斥资1.5亿元投资区块链初创企业钜真金融。目前,钜真金融正在联合国内多家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区块链底层架构协议,以及F券全额交易及结算、区块链股权交易系统、物联网安全认证区块链等应用。表4为2016年我国区块链创业公司融资情况。

另外,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已率先布局区块链技术。2016年,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支付宝的爱心捐赠品平台;百度战略投资Circle,其D轮融资由IDG、百度等6家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美元,同时双方达成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则联合多家机构发起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

一些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区块链技术,并进行布局。表5为涉足区块链的部分国内上市公司情况。

区块链联盟

金融机构及金融创新公司是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主力。而目前,加入区块链联盟,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们探路区块链的第一步。

在国外,相关的联盟机构有大名鼎鼎的R3及超级账本,吸引了平安集团、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有远见卓识的国内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及创业公司的加入。

在国内,区块链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央行、工信部及相关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和行动中。央行在2016年年初将发行数字货币定为战略目标,而工信部则在2016年10月了第一份官方指导性文件,并首次提出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路径。

区块链技术及开发篇(7)

关键词:区块链;跨境支付;自贸区

一、介绍

自贸区是我国推进更好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拥有制度创新的先天基因和政策优势。2013年设立国家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区,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6年又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的发展建设必然带动对外贸易必然快速增长,作为金融基础构架的跨境支付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中存在着系统运转效率低下,资金往来成本高等缺点,这为在自贸区内进行跨境支付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契机和要求。

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中金融市场的交易双方需要通过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来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目前大部分跨境支付通过SWIFT(又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来完成交易。SWIFT其实就是国际银行同业之间提供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机构的作用。但是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流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缺点在于重复性的人工业务流程,系统运转效率较低,资金往来成本较高。

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主要是为“国家试制度、进行制度创新”的有利条件。在自贸区内可以考虑采用创新性的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特点为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等技术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的能力,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应用前景不可低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具有的溯源防伪、交易验真、及时清算等特点将解决现有贸易金融网络中的诸多痛点,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在自贸区试行区块链的跨境支付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创新,它的成功经验也必将为塑造下一代金融的基础设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现有跨境支付的流程以及问题

支付是资金融通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实现自由贸易的重要保障。在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建立便捷的跨境支付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流程繁琐,而且各个流程都存在很多问题。在传统跨境支付流程中可以分为支付发起、资金转移、资金交付、交易后处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流程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1.支付发起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付款人、付款银行。付款人通过银行向另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收款人发起转账汇款。由收款银行履行防止洗钱/了解客户(KYC/AML)等相关流程,然后付款银行收集资金并收取服务费用。该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在于付款人和收款人信息等都要通过重复性的人工业务流程收集和审核,效率较低。

2.资金转移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付款银行、SWIFT和收款银行。付款银行通过SWIFT网络(如果银行不是SWIFT会员可以通过行模式)发起跨境转账。该流程存在的问题在于通过SWIFT业务模式成本较高,麦肯锡《2016全球支付》报告数据显示,通过行模式完成一笔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25美元到35美元之间。而且很多人工业务模式容易出错,导致拒绝率高,耗时长。另外银行需要在往来账户中留存资金,提高银行的机会成本和对冲成本。

3.资金交付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收款银行和收款人。收款人通过收款银行接收通知。由收款银行履行防止洗钱/了解客户(KYC/AML)相关流程,再以当地货币形式支付收款人相应款项。存在的问题与发起阶段类似,人工流程多,效率较低。

4.交易后阶段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银行和监管机构。确认并支持后续交易查询和争议处理。根据监管法规要求,银行需要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跨境支付业务信息,包括支付人身份信息、币种信息和时间戳等信息。由于存在多种数据来源和渠道,而且合规要求较高,在向监管机构报送信息时,需要较高的技术功能和复杂业务流程的支持,对银行来说无疑需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

三、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数字加密货币体系的底层核心支撑技术。随着比特币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是人类信用进化史上继血亲信用、贵金属信用、央行纸币信用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各个流程中都存的问题可以利用区块链加以解决。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这些特性对于跨境支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心化机构(例如SWIFT)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

国内外很多机构对已经对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进行的研究和探讨。美国纳斯达克于2015年12月率先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证券交易平台Linq,成为金融证券市场去中心化趋势的重要里程碑。从事跨境支付和社交支付的公司Circle近期成立Circle China子公司,专注提供中国消费者与美国、欧洲之间的P2P支付。俄罗斯支付服务巨头Qiwi目前正在开发自有的区块链系统,旨在替代处理中心化支付稻莸氖据库。区块链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出露端倪,在自贸区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支付将为我国金融支付领域技术和制度进行有益的尝试。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跨境交易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支付是对现有的大规模分布方金融流程的创新应用。区块链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跨境支付提供金融流程的自动化。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金融流程自动化的三个特点是:1.将纸质信用证转换成可以自动执行支付的智能合约;2.将汇款单据等纸质文件数字化,并以元数据的形式储存它们;3.在每一步的交易过程创建所有权记录。在自贸区内跨境交易中,区块链技术改造跨境支付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为自贸区跨境支付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流程

针对传统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中的各种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在各个环节中的流程提供智能的自动化服务。

(1)支付发起

在该阶段可以通过电子档案方式建立付款人与银行/转账服务商之间的信任;通过智能合约记录付款人/收款人之间转账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区块链上的流动性提供货币兑换转移的实现。

(2)资金转移

在该阶段通过智能合约传输收/付款身份、汇率、转账金额、日期时间、付款条件等信息,实现实时转帐,无需参与,降低中间成本。监管机构可以实时进行交易监控,通过智能合约接收AML预警和提示。

(3)资金交付

在该阶段通过智能合约资金自动存入收款人账户,由收款行执行防止洗钱/了解客户(KYC/AML)相关流程后允许收款人提取。

(4)交易后阶段

区块链中分布式的数据记账功能使得支付流程的相关记录都得以保留,监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供后续审查。整个支付过程中当事人的身份确认、采集、验证,交易的确认、资金的清算和转移记录,都要可追溯和审查。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1)实现高速交易

传统跨境支付模式中原来需要几个工作日的交易流程现在可以在瞬间完成。区块链模式不需要大量人工对账操作,而应用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减少了流程中的人工处理环节,大大缩短了清结算时间,可提供7x24不间断服务。

(2)实现低成本交易

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需要中介机构的提供信用和信息的保障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各环节中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使得自贸区中的快捷全球支付变得可能。对于金融机构和个人用户来说,都可以从中获益。使用区块链技术使得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业务在自贸区中成为现实。

(3)实现便捷的合规监管

根据世界各国金融法律法规要求,金融机构需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进行了解你的客户(KYC)的业务流程。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客户身份的电子档案,在实现客户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的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可以提供快速和便捷的反洗钱监管和合规解决方案。

3.基于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面临的问题

基于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真正在市场中实际运转并形成商业模式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尚未出现。究其原因,除了来自技术自身的瓶颈和风险仍需时间检验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需市场参与者共同探索并解决的问题。

(1)政策和标准问题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需要建立创新的法律支撑框架,并在其基础上实现行业标准。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及早推动开展区块链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并确立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路线图。同时我们还要参与到政策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中,建立统一的国际化的区块链跨境支部的标准。

(2)需建立有效的产业主体合作机制

区块链产业上包含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区块链技术合作领域的复杂性和协调难度,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需要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努力建立有效、持续、深入的合作机制,才能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五、前景与推进模式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通过它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心化机构(例如SWIFT)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区块链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出露端倪,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在自贸区内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支付将为我国金融支付领域技术和制度进行有益的尝试。

我们设想基于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过程,可以经过三个阶段进行推进。

首先在自贸区内的挑选区块链支付的试点银行,使用私有链的形式在试点银行内进行区块链支付的实验工作。在试点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分布式账簿,记录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试点银行的跨境支付交易直接连接到该银行的私有链的网络中,利用智能合约缩短了交易流程,降低交易费率。

然后在自贸区内不同银行的私有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分布式账簿,为每个客户在该分布式账簿上分配数字钱包的一个地址。在客户发起跨境交易的请求时,直接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进行跨境支部的交易。各银行作为分布式节点共同维护账簿,并且提供整合的金融服务。

长期目标是在自贸区内制定统一的区块链分布式账簿,不同银行按照统一标准接入分布式账簿系统,各支付系统的外汇和其他金融系统可以使用统一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三个阶段的逐步演进,最终在自贸区中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结算。最终在自贸区内实现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必然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内容金融一体化,为自贸区更快跟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助力。

参考文献:

[1]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48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