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08 15:14:32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1)

区块链,伴随着比特币而诞生,但如今已经超越比特币,成为越来越多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巨头的关注对象,包括多国的央行及金融监管部门。业界普遍对区块链技术的前景寄予厚望,甚至认为它是一项具有社会变革意义的技术,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

区块链正在被各种言论包装着逐渐神化,但是,万能的区块链在1.0时代出现比特币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具有如此颠覆性、轰动性的应用型产品,区块链神话的窗户纸似乎已经越来越薄。

金融巨头、风险资本入局

近日,VISA首次测试区块链结算支付系统,并宣布将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银行间结算和支付领域;中国招商银行加入R3区块链联盟,成为最新加入这一联盟的亚洲银行,也是继今年6月平安保险之后第二家加入R3项目的中国金融公司;腾讯和华为也加入金融区块链联盟。

2016年4月,沈阳金信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太一科技推出全球首家基于区块链商品交易中心;2016年7月9日,阳光保险上线国内首个区块链保险卡单3元可享受200万元航空意外保障项目。

在二级市场,区块链概念炒作也是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新手法,目前A股市场区块链概念上市公司有19家,以计算机或者金融服务相关公司为主,区块链业务尚没有贡献实际利润,以涉及或者潜在涉及为主,作为原有业务的延伸。

与大型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相呼应的资本市场对区块链技术的热捧,公开资料显示,全球2015年区块链领域投融资总额约为4 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51%。2016年仅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投资额就将高达10亿美元,Circle、布比、金股链等多家处于不同阶段的区块链相关概念创业公司获得融资。

国内区块链概念项目融资更多集中在早期;投资方并没有出现大型VC的身影,中小型投资机构居多,还有一部分是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改进原有技术的公司,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大型VC对该技术发展还是持偏谨慎态度;此外,产品处于研发、测试的居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大范围推广的产品。

国外融资案例相对较多,而且发展阶段更为分散,从种子轮到D轮都有出现;融资金额相对国内也要更大;各个项目在研究方向上显得比较明确,分布在安全、金融、存储等多个领域。

影视娱乐、出行、外卖等创业领域均是经历过创业公司蜂拥而起――资本催化、竞争加剧――洗牌结束、寡头垄断的过程,而目前区块链虽然也吸引创业公司前赴后继杀入,但金融、互联网巨头们似乎等不及创业公司的拼杀,还没等资本完全催化就已经纷纷踏足,无论是加盟,还是尝试各类测试项目,足见区块链技术风口已经成为众人共识,对大公司与创业公司不同的突围策略猎云网会继续关注。

黑天鹅事件频发

在区块链概念被不断“神化”时,黑天鹅事件却频频出现:2016年6月,以太币去中心化组织TheDAO被黑,价值逾5000万美元的以太币外溢出DAO的钱包,以太币价格瞬间从记录高位21.5美元跌至15.28美元,跌幅超过23%,比特币也受影响下跌超10%;8月4日,全球最大的美元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l布公告,由于网站安全漏洞导致近12万枚比特币被盗,总价值约7500万美元,比特币当天市价重挫25%。

在安全问题长时间无解的同时,还有各类山寨币横行,以众筹形式发行的传销币通常会承诺高收益、众筹项目具有高增长空间。下面就细数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类乱象:

乱象一:利用区块链概念,发行各类代币,有些是区块链形式发币,也有不少发行机制不透明的山寨币、传销币,通过类似股票拉高割韭菜的方式骗取普通散户钱财;

案例: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有近百种区块链概念的代币,而其中摩根币、维卡币、v宝、K币等打着“二代币”、“山寨币”的幌子,打着比特币大腿的“虚拟数字货币”,实际上却是以圈钱敛财为目的,甚至没有开发只有概念的代币。

乱象二:以众筹区块链项目为由,承诺项目高增长空间,带来高市值增长及高收益,实则并未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肆意挥霍;

乱象三:通过“区块链+传统产业”概念,尤其是金融,进行To VC创业,所提出的概念在短期内都很难实现。

案例:广东某区块链概念公司,以发行积分形式吸引投资人关注,所发行积分可用于交易,该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婚姻登记证明、电商供应链改进等多个领域进行尝试,但所有场景需求可以定义为“伪需求”,所谓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其实对于区块链技术可用可不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最后都草草收场。

火币网COO朱嘉伟就目前区块链发展状态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人利用区块链概念,发行各类代币,根源在于发行机制不透明、筹码过度集中。而不少打着区块链旗号的创业公司,并没有踏实地做研究、开发应用,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姚前表示,跟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具有更加安全、可用性强、效率更高及智能合约更加先进的四大优势。同时他也指出,虽然区块链本身的安全性经受了多年的考验,但仍需要继续关注。区块链并未解决所有安全问题,对区块链的盲目信任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智能合约漏洞被利用,导致数字资产损失,监管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何为区块链?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它更多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是一款具体产品。

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区块链就是一个总账本,上面记录了比特币自诞生以来的每一笔交易,这个账本保存在全球成千上万个不同的节点上。不可伪造,也难以篡改和销毁。

公有链PK私有链

相较于完全公开、不受控制、依靠加密技术来保证安全的公有链,私有链(即存在一定中心化控制的区块链)可以创造出权限控制更为严格的系统,其修改甚至是读取权限可以仅限于少数用户。

但是关于私有链和公有链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方认为私有链没有任何意义,和中心化数据库没有太大区别;另一方则认为,私有链仅仅是对参与者进行一定控制的区块链,只要有多方博弈存在,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在不完全互信的环境下,私有链有存在的价值。

朱嘉伟认为,联盟链和私有链2B企业会关心多一点,如四大行实时清算、审计等,这种小群体范围的应用不能完全体现区块链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系统等基本特性,只有2C才能影响到大众。

但是以R3公司牵头的区块链联盟,已经吸引了全球范围40多家大型银行的加入,其中不乏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巨头的身影,致力于研究和发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对私有链进行探索。

招商银行IT总经理周天虹在招商银行宣布加入R3区块链联盟时表示,“我相信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我们期待与R3一起为完善一系列金融服务和流程提供所需要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和蚂蚁金服在区块链应用上也都有进行尝试:2016年7月,微众银行携手腾讯云,推出面对金融业的区块链BaaS(BaaS,Blockchain-as-a-Service)云服务;蚂蚁金服则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公益项目,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表示,“未来将用区块链技术把每一笔公益捐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整个流程记清楚。”

区块链的未来

对于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区块链》作者张健有三个判断,第一,区块链将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第二,未来区块链的结构一定是分层的,不同的层级承载不同的功能。第三;如同互联网的发展一样,区块链这种协议式的、需要大规模的协作和参与的颠覆式技术,其崛起周期将比大多数人预想的要长,而最终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也会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就目前而言,区块链概念从国外炒到国内,带动了一大批国内研究机构跟进区块链基础性研究,如万向实验室、金链盟等,在研究方面已经逐渐赶上硅谷的进程。不容忽视的是,人才短缺、应用受限、技术瓶颈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短期内并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克服,在支付、结算等方面都有不少公司在尝试,这都属于基础性研究范畴。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2)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区块链

互联网的普及为产业集群线上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集群将摆脱时空领域限制在网络虚拟空间形成集聚,这种产业集聚在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集群企业间相互不了解以及社会信任基础缺失,使得互联网化产业集群融资渠道单一,外源性融资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最终导致产业集群陷入融资困境。随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再次将“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新型信任重构系统,具有防范风险、构建信任的功能,研究并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互联网化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对于解决产业集群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区块链对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和保障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集群融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对信用建立和保障的作用机理,并对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集群融资过程中的应用提出对策建议。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产业集群、集群融资问题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阿弗里德•马歇尔[1]是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把产业集群概括为外部规模经济作用的产物。后来,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进而使之真正具有了现代市场意义。波特(PorterME)[2]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的相互联系的企业与相关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波特将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者们从理论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归集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并对之开展进一步研究。[3]关于产业集群融资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融资优势、融资模式以及融资策略等方面。首先,企业空间集聚有利于减少制度因素的约束,降低集群企业融资的难度,[4]产业集聚能够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5]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有赖于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关注集群融资下的风险传染问题,相关合作者通过提高集群信任度,发挥产业集群融资优势。[6]其次,产业集群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区域性中小银行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7]互联网金融模式[8]等。其中,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成为适应小微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新模式。[9]要改变集群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应当从产业集群信用制度构建、增加政府资助、[10]金融体制创新[11]等方面着手。同时,在推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法治建设、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12]

(二)产业集群信任机制研究进展

产业集群信任机制构建对于降低集群企业合作成本、规避风险、促进集群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13]李蓉[14]根据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基于制度的信任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强化集群企业合作,增强集群竞争优势。施米茨(SchmitzH)[15]在研究集群效率与报酬递增的过程中发现,信任的建立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代尔(Dy⁃erJ)等[16]认为,组织间的信任可以提高效率。崔祥民等[17]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研究认为,集群内社会资本有利于强化信任关系,推动集群创业融资。提高产业集群信任水平的途径包括构建征信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等。[18]马毅等[19]针对知识产权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构建了一种可以进行可拓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了集群的信用度。此外,集群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信息产业集群行为整合、合作模式与知识共享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20]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融资与信任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产业集群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业集群融资相关研究主要致力于集群融资优势、融资模式、融资策略等方面的探索,产业集群信任机制相关研究大多从集群信任机制的作用、优势以及集群信任水平提升视角着手,现有研究尚未将集群融资与信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尚缺乏明确的对信任机制在集群融资过程中作用的定性分析。本文试图基于区块链视角研究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重点分析区块链在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建立与信任机制保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化发展的集群企业信任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集群融资难题的重要因素,而区块链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信任构建技术,将对解决产业集群融资问题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二、区块链发展回顾

区块链最早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中本聪对比特币交易模式的构想。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交易的基础,其实质上是一个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约束,无需担保即可生成交易数据,这些数据是有机的,每一组数据的生成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具有不可逆性。同时,这些数据采用密码学方式加以保护,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数据由各个节点共同维护,每个节点都能拷贝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备份信息,任一节点的信息发生变化,所有节点的备份信息都会同步更新,从而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信任共识机制,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区块链上数据公开,信息透明,信息一旦生成即难以篡改,使得区块链技术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有效性的验证、交易双方信任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区块链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密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典型代表,这一阶段的数字货币可以实现价值转移,体现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智能合约,强调除货币以外的其他数字资产的价值转移,如股权的登记与转让,这一阶段的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融和市场领域;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应用,这一阶段的区块链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领域信任问题的解决,体现在政府、医疗、艺术等领域,如将之用于居民身份信息认证与信用等级评价、全面监测患者身体健康情况等就诊信息、音乐作品等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管理等。

正因为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价值转移的精准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交易信息的可信性,使之在信息有效性的验证与社会信任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由此引发了各国政府与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新浪科技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区块链风险投资额为200万美元,而2015年这一数值已经增加到4.69亿美元,增长超过200倍。全球区块链创业公司分布在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占比约为39.80%,英国次之,占比约为16.7%,其余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如德国、瑞士、法国、中国、日本等。我国区块链技术实践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小蚁众筹、井通科技以及我国首个从事区块链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万象区块链实验室,这些都是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区块链实践的成功案例。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加快数字货币的研究。2017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倡导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区块链应用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7年5月,我国第一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标志着区块链基础性标准的正式确立。2017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产业联盟在深圳宣布成立,对整合区内基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创业的企业及其投融资活动所需的资金来源无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而使得区块链在融资领域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区块链与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构建

(一)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网络空间集聚的产业集群由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相互缺乏了解,集群内企业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个别企业为获取资金,刻意隐瞒真实财务状况,使得违约风险增加。产业集群整体环境由集群内若干相互关联的企业、机构、供应商等共同构成,任何主体信用行为的缺失均会对产业集群整体融资环境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合作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导致集群融资环境变差,资金供应链发生断裂,影响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本文认为,集群企业融资难,归根结底是因为产业集群信任基础不稳固,有效融资信任机制缺乏。信任是集群企业间合作的基石,是集群企业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合作的基础。良好的信任机制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加强集群内外部资金合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约束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增强投融资双方互信基础,拓宽融资渠道,缓解集群融资难题。

(二)区块链对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作用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任重构体系,对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2所示,首先,区块链按时间顺序将数据结构以链条的形式进行组合,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防止信息发生篡改,保障区块链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记录都能够在区块链上体现出来。一旦交易记录转移到区块链上,对于链上的信息,产业集群内的任何企业都不能进行篡改,可以在信息的真实性方面保障产业集易信用。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加密技术以及相关平台的完善与应用,这里的平台既包括区块链自身的链式结构数据存储平台,也包括互联网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网络平台。数据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都能拷贝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备份信息,任一节点的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整个数据库的备份信息都会同步实时更新,数据的任何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产业集群内体现在区块链上的信息数据库可以根据每个节点(集群内企业)信息的变化而实时更新,保证了产业集群整体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如果集群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也能够在区块链上查找到问题出现的具体环节,进而锁定涉事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直接责任人。区块链信息的可追溯性能够为产业集群融资活动提供信任保障,真正做到有源可溯,有责可追。

此外,区块链上的数据采用密码学方式保护,为数据信息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共享平台。综上所述,区块链体系能够以自身稳定的链式结构防止信息篡改,保障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以及资金的安全性,从而实现信任构建。区块链对信任机制的构建在产业集群融资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图3,首先,产业集群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一种信息双向流动的关系。产业集群通过互联网平台融资信息,经由网络传播,实现融资信息的实时共享,而投资者作为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同时,投资者也可在互联网平台上投资信息,而集群企业作为投资对象接收信息,最终完成产业集群融资过程的信息流通环节。资金信息流通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投融资效率。其次,投资者需要根据区块链上的产业集易记录,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如果区块链显示其信用记录良好,则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双方达成合作共识,整个合作过程中的交易信息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同时合作过程中双方的交易记录会反馈给投资者,良好的信用记录将强化信任;如果产业集易信息中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则集群的信用信息反馈给投资者,投资者拒绝投资,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者之后与该集群进行合作的可能性降低,不良信用记录将弱化信任。

至此,完成区块链上产业集群融资过程中信任机制的单次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建立信任的数据链结构,区块链上的产业集易记录是集群若干次交易行为的累加。在产业集群与投资者合作的过程中,只要出现一次不良的信用记录,就会产生弱化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降低集群融资效率的后果,而良好的信用记录则会不断地强化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通过信息流通、交易信息审核、投资决策、信息反馈、区块链交易记录生成等环节的循环运行,可以降低产业集群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强集群融资过程中的信任基础。区块链稳固的链式结构和加密技术能够在集群融资信息共享过程中有效防止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入,保障资金安全,强化融资过程中投融资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以买买网为例,2016年上线的买买电商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区块链系统的连接,通过平台经营行为的数据化将交易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一份与该平台具有合作关系的实体产业集群和企业交易行为真实的数据报告。投资者接收到融资信息之后,即可通过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审核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交易信息显示信用记录良好,则会强化信任,买买电商平台上的企业即获得资金支持;如果交易信息中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则会导致融资失败,降低之后投资者与该平台合作的概率,弱化信任。由于电商平台的实际交易主体是线下产业集群、企业与投资者,因此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是集群、企业多次交易行为累加的结果,单次不良信用记录会弱化融资信任机制,影响融资效率,而良好的信用记录则会强化融资信任机制。区块链体系下融资信任机制的运行,不仅能够降低金融机构投资者融资风险,而且为买买电商平台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融资环境。

四、区块链与产业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

(一)产业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

产业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1.产业集群道德环境约束。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基于分工合作关系集聚而成的空间集合,集群内若干企业与相关机构共同维护集群环境,集群内部道德规范形成道德环境约束。如果个别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会严重影响该企业的信用记录,集群内其他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不合作策略对这种不遵守信用的行为加以惩罚。如果集群企业事先能够预测到不信任策略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那么就会在集群合作过程中进行理性的选择,[21]从而保障集群融资信任机制。2.产业集群制度环境约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拥有一套以集群企业共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制度安排,这套制度安排包括集群企业日常行为规范、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失信惩罚等相关规定。产业集群制度关于失信行为的严厉惩罚将使失信企业丧失与其他企业平等享受集群环境所带来利益的权利,甚至可能会因不良信用记录的存在被胁迫退出集群环境,从而达到对企业融资行为进行约束的目的。3.产业集群风险环境约束。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识别,就会引起集群内部合作信任危机,而如果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未被发现,则会出现违约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自于集群内部,构成内生性风险,而内生性风险是导致集群衰退的重要原因。因此,鉴于集群内机会主义行为存在的可能性,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必然会更加重视信任因素,并自发地形成一种基于风险防范的集群融资信任保障机制,用以约束集群企业融资行为。

(二)区块链对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作用

区块链记录了集群融资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从数据生成、存储到数据提取与应用的全过程,在区块链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且这些数据信息是不可逆的。数据公开,信息透明,一旦生成便难以篡改,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集群融资信任机制起到保障作用。集群企业交易记录通过链式排布的状态展现在区块链上,如果企业存在信用瑕疵,不能按照规定偿还欠款,企业就会以信用记录不良的状态呈现在区块链上,且这些信用信息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数据库备份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企业是无法更改的。受集群道德环境约束,集群内其他企业乃至集群外部金融机构均会通过采取不合作策略来惩罚企业失信行为。集群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因无法达成共识而转化为内源融资,造成集群企业内部融资困难;集群外部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在集群企业存在失信行为的情况下,选择谨慎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拒绝向信用不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产业集群内外部道德环境的共同约束下,违约企业受到道德惩罚,资金周转困难,从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看,也会影响集群整体的资金链运作,影响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区块链在产业集群融资活动中扮演着信用信息载体的角色,企业一旦出现违约等信用不良行为,在道德环境与制度环境双重约束下,违约成本过高,因此理性的集群企业会选择遵守信用,从而保障了集群的融资信任机制。此外,区块链采用的信息加密技术可以在保障交易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息获取成本。金融机构在选择潜在投资对象时,可根据区块链上可靠的数据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筛选。由于区块链完整地记录着集群企业的交易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交易信息对集群企业履约能力进行判断,从而减少投资者花费在信用评级上的成本。对于区块链上记载的信用不良企业,金融机构等投资者会将之列入信用黑名单,并在后续投资事项发生时优先权衡这些企业资金收回情况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加强风险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信用不良企业持谨慎态度,能够督促理性的集群企业继续履行守信行为,从而保障了产业集群融资的信任机制。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的网络空间集聚容易引起信息不对称,个别企业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造成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集群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任缺失,而这一方面会影响产业集群融资效率,另一方面会促使集群企业加强风险防范。从本质来看,区块链就是一个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可以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的同时,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靠。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特征,自觉建立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可以利用区块链数据所具有的不可逆、难以篡改的特性,履行守信行为,加强风险控制,保障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鉴于当前区块链技术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区块链技术对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与保障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从比特币交易的安全性上不难看出,区块链凭借其特有的信任构建体系,确实可以在信任保障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金融模式将成为产业集群融资过程中信任机制构建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集群融资中的应用,各相关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研发机构应注重解决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问题,提升其在产业集群中应用的可行性,如成立专门的集群区块链融资研究部门,通过对区块链上产业集群数据信息与交易情况的观测,查漏补缺,构建一个区块链体系下产业集群融资活动高度信任的环境,同时降低集群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融资活动的成本。第二,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可以在每年的国家财政支出预算中,留出一部分用于区块链项目研究的专项资金,为科研机构提供区块链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出台鼓励产业集群利用区块链完善投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对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给予政策支持;三是通过监管区块链上产业集群的交易记录,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和运作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第三,产业集群可以成立区块链融资联盟,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集群融资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并保障集群融资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1]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23-225.

[3]翁智刚.产业集群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M].2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68-122.

[4]龙小宁,张晶,张晓波.产业集群对企业履约和融资环境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5(3):1563-1590.

[5]茅锐.产业集聚和企业的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15(2):58-71.

[6]肖斌卿,黄金,瞿慧.产业集群关联度、集群企业信贷可得与风险传染[J].产业经济研究,2016(2):74-86.

[7]庞加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模式选择[J].价值工程,2012,31(1):145-146.

[8]周妮笛,李明贤,伍格致,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J].经济地理,2016,36(2):138-142.

[9]张蕴晖,董继刚.基于互联网的小微企业产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6(6):130-131.

[11]陈守忠.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31-132.

[12]吴晶晶,王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3):59-60.

[13]高雅芳.产业集群中的信任机制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57-159.

[14]李蓉.物流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组织间信任机制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4):50-54.

[17]崔祥民,梅强.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信任与创业融资[J].软科学,2010,24(11):98-101.

[18]王春,李环.四类产业集群信任机制差异探讨[J].企业经济,2016(8):72-76.

[19]马毅,李迟芳,左小明.知识产权集群互助担保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9):196-201.

[20]周大铭.嵌入型信息产业集群行为整合、合作模式与知识共享——信任机制的调节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78-84.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区块链;数字乡村;农产品供应链

1引言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同时,《建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通过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增强农产品抵御风险能力,以形成稳定农村产业链。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区块链自出现后广受人们关注,通俗地讲,它可以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还具有数据库的功能,自身带有一些很好的性质,比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这些性质确保了区块链内容记载真实可信,使人们更加相信区块链上记载的数据。当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相结合,有效改善了整条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各节点的优化,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防伪溯源,分配利润公平,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大数据农业”。本文立足于数字乡村背景下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这一主题,指出当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模式描述,指明这一模式对建设数字乡村的帮助。

2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在当下被提到显著重要的地位,保障粮食供给,减少粮食浪费是我们当前迫切的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由于耕地的原因,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只有91%,剩余不足的部分就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受外部现实因素影响,粮食进口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应将视角转到国内供给上来。目前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就农产品需求角度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挑选绿色、安全、健康、多样的农产品。但就农产品供给角度讲,由于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不足等情况,农户为了农产品能够进行远距离运输以及具备更长的新鲜保质期,会采取农药或者其他添加剂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这些手段均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自身风险因素。另外,传统的国内农产品供给模式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农产品种植需要成长期以及种植方法差异化调整,市场上的农产品供给不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建设数字乡村之势,运用农产品供应链与区块链结合的方法解决农产品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业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3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合

3.1双链整合模式描述。将区块链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上,能够使农产品来源可追溯,人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查找购买的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区块链技术不仅只是提供全程可追溯的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数据,而且还可以把这些数据转化为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信用信息,这些信用信息可以为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由于区块链具有电子账本和信息共享的特点,它既可以监督交易的实施,又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只要加以运用,便能够在各个环节上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节点和路径选择上做到优化。3.2双链整合的应用设想。将供应链与区块链进行整合,设计出一个针对农产品的区块链应用软件,以提高信息流的传递速度,使农产品市场更透明即时,促进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此应用程序包括以下两个系统。3.2.1多点实时上传系统。根据区块链“共享账本”的特点,交易记账可多点上传,由不同主体共同完成。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繁多,从生产至销售,链条长且分散,不易于统一沟通管理,因此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将设计不同主体的上传界面,包括农户、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等,从而使获取的信息更有针对性与区分性,在同一个系统中,可以查询到产品在不同生产经营环节的流通轨迹。3.2.2即时信息共享系统。根据区块链“信息共享”的特点,区块链各个节点的信息完全一致,且系统内数据能够自动更新,能够即时反映出当下的农产品信息、相关企业信息、流通运输状态等。因此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将设计使用者的功能界面,包括产品溯源、流通状态、供需信息共享、政策信息分布、资质认证等面向普通消费者,从而使区块链发挥最大效用,惠及更多群众。此外,供应端即生产者也可以通过信息的及时共享,获取市场运营反馈,调整生产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跨部门、跨系统的协调运作,也使得传统农业发挥规模经济,提高合作效率,焕发新的生机。

4双链整合与数字乡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数字经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随着历史大变革,技术大发展与大融合,数字乡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重大机遇,催生新的农业产业形态与经济格局,助力实现振兴乡村。4.1数字乡村。数字乡村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将网络以及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当中,提高农民的现代信息知识水平,让科学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农业生产当中,让科技更好地惠及各方。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当下数字农村发展主要形势是: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4.2双链整合对建设数字乡村的帮助。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村的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实体市场。数字乡村的建设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网络虚拟市场,扩充农产品销售渠道。但单一互联网销售的背景下,会存在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降低消费者信心,让消费者不敢买,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与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结合,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能够实现农产品溯源有效;区块链所储存的大量数据,可以为农户或经销商进行分析决策提供基础,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根据区块链各个节点运行状况,合理分配各环节利益,剔除中间商的交易平台,直接面向销售者,让农户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通过双链整合这一模式,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的优势,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直接反馈给生产主体,拉动内需,实现定制农业,解放农村数字化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4.3双链整合在建设数字乡村中所面临的挑战。区块链与供应链的整合,是信息化前沿领域的新应用,是可以让农业大发展迈向新台阶的重要一步,对于数字乡村也意义重大。经调查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落地应用,但农业区块链应用普及之路尚远。区块链技术和农业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农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区块链发展“土壤”不充分。数字化是区块链发展的前提,区块链提供了新的数据记录方式,但只有拥有数据才能让数据记录方式发挥作用。目前,农业数字化发展总体滞后,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此外,区块链技术发展尚未成熟,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还尚未解决,相关投入成本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数字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失。当前农村很重要的一个现状就是人才外流,青壮劳动力以及高科技人才外出务工,农业的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的群体,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尚处于较低水平,对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更是了解有限。因此,要实现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发展,专业的人才储备是关键。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虽有所欠缺,但区块链与农业结合的这一新领域正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未来,随着农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规模、应用场景等将逐步扩大,发展模式也将进一步改变。

5政策意义

2020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支持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与融合,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方面加快开发,有助于促进和深化农产品价值链与供应链,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对于国家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5.1构建区块链农业应用平台。组织科技人才,搭建适宜的区块链平台,帮助农户、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使用该区块链平台,发挥该平台最大的效益。农户方面,及时准确上传农产品信息,使得农产品能够直接追溯到源头,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经销商方面,正确上传农产品销售情况,以及销售价格,及时给农户以反馈,增强农产品供应链活力;消费者方面,可以根据该平台上传的信息,确定农产品质量以及价格等情况,使消费者更加放心,减少购买到以次充好的农产品的情况,有助于扩大内需。5.2应用推广。将储存的数据加以应用,给农户以反馈,引导农户及时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调节供求不匹配,减少资源浪费;该平台不仅可以应用在农产品供应链上,而且还可以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应用在物流方面,减少物流等因素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合理配置物流资源,优化各方利益;该平台与互联网直播带货相结合,凭借平台优势,减少消费者心中顾虑,同时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合,将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并成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领域。实质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自治溯源的封闭体系,实行“区块链+农业”的战略组合,打开“大数据农业”的新大门,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优化改造,促进农业向信息化、科技化转型,不仅优化农业供给侧,而且也提升了农业运营效率和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景娥.区块链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化动力机制与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25-128.

[2]干梓悦,林欣瑶,周东.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18-122.

[3]陈炳才.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建议[D].开放导报,2020-12-08.

[4]何宛昱.陈翰笙与托尼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20(01):24-38+158.

[5]刘建平.后疫情时代提升农村贫困治理能力的路径探索[J].西部学刊,2020(11):13-16.

[6]景娥.区块链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化动力机制与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25-128.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4)

颠覆式的新技术

2015年9月成立的初创公司R3 CEV发起R3区块链联盟,目前已吸引包括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银行等近50家银行巨头的参与,旨在做成一个全球去中心化、实时的清算系统。

当前全球大多国家的大多数银行仍在使用SWIFT系统(银行结算系统)进行跨境跨行汇款,所需时间为T+1,甚至更长。垂直媒体区块链铅笔创始人龚鸣告诉《经济》记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到账,并极大地降低银行间的结算成本,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介化的特性,有人预言它会替代中介机构。尽管SWIFT报告称,区块链技术不会完全取代第三方机构,仍感受到它的威胁,并表示愿意拥抱区块链技术,还公布了一张区块链技术应用图。

目前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也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审计方面的应用。OKCoin创始人兼CEO徐明星认为,区块链技术适合做审计技术。2015年德勤的业务收入为352亿美元,岂能对它置若罔闻。“如果抵挡不了,就要拥抱它。”事实上,很多拥抱变革的公司都成功了。譬如,拥抱微信的腾讯,以及拥抱微博的新浪。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3亿美元投入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发。全球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呈线性增长。龚鸣认为,这与1995年人们投资互联网的数据相似,2000年之前对互联网的投资呈直线上升。可以预见投资区块链的高峰将在未来的某个年份爆发出来。

区块链是一个神奇的账本

2015年10月,《经济学人》称,区块链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技术,目前唯有比特币是它最成熟的应用。

传统账本采用中心化的存储方式。以银行为例,它才有记账和查账的权利。根据相应的规则,分布式账本上的每个节点都有权记账。“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全网的人会有一模一样的账本”,龚鸣笑称,这也会避免中心化记账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

区块链也是一个数据库。传统数据库的服务器是中心化的,而区块链将每台电脑都当成存储完整备份的服务器。比特币运行了7年多,它用区块链记录了每笔比特币的交易,总体的记录空间约占60G。龚鸣认为,十年前此数据量的储存成本对很多人而言十分昂贵。“而今按照T来计算的硬盘都有100G以上的空闲容量,这也使区块链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中心化的数据库或备份被“炸毁”,则很难找回遗失的数据,而分布式账本则不必担心。因而安全性是区块链技术的另一个特性。

但真正的问题是如果谁都可以记账,那么如何保证它不被恶意篡改?徐明星表示,这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解决一致性的问题,是数学领域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不少数学家已做出很多解法,“每种解法都有局限性,但在某个领域管用”,以R3区块链联盟为例,目前约有50个节点,只要提高每个节点进入和退出的门槛,“当造假和获利的成本无法匹配时,造假就失去意义”,比起节点分布在全球的比特币,R3更容易解决这一难题。

实际上,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来防治节点篡改账本。其规则为大部分相同的账本是真实的,而少数不一致的账本是虚假的。“如果系统中只有四五个个节点,账本极易被篡改,若有成千上万个节点,那么篡改起来非常困难。”龚鸣说。

“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是安全的,但也带来新的挑战,比如有人会攻击‘拜占庭将军问题’的解法。”徐明星认为,任何技术都有正反两面,“它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是否正面大于负面?能否让生活变得更便捷和美好”,才是评判一项技术好坏的关键。

源于比特币的创业

区块链或将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互联网”技术,总有人对它深信不疑,并不遗余力地推进它。

创业,有太多的机缘巧合。2012年,离开豆丁网的徐明星,试图抓住变革浪潮中的机遇,从热火朝天的O2O再到P2P网贷行业的尝试中,他却抓到了比特币。2013年,当他创建的OKCoin比特币交易平台上线不到3个月时,比特币的价格从1000元飙涨至8000多元人民币。而后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暴跌,慢慢被滤掉的泡沫让徐明星逐渐意识到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可能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3年一个平淡的上午,时任IBM大行业客户部总经理的钱德君按照惯例听取IBM中国区研发中心的报告。当他听到比特币时十分惊奇,IBM缘何会关注与科技风马牛不相及的比特币呢?“尽管当时尚未提及区块链技术”,出于好奇心,他开始关注比特币,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后,他决定辞职创业。

抛下工作了12年的IBM,BitSE创始人钱德君联系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几位同窗,共同开发了一款专为比特币提供记账服务的挖矿芯片,并销售给深圳生产比特币矿机的生产商。当时在美国硅谷,已有风投关注、投资与比特币相关的初创企业。在国内却是惨淡,很多风投甚至不知道比特币。

“比特币的应用领域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国内”,从生产芯片到挖矿机,从事挖矿业务,再到比特币的交易,钱德君逐渐认识到整个链条的发展空间存在着一个天花板,“比特币支付不符合国内的法律法规,甚至连交易也是在打球”。尽管挖矿芯片及相关业务的利润可观,2014年底他决定放弃芯片业务,并于去年年初组建了BITSE区块链研究室,探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和场景。因为他已隐约感到区块链将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区块链技术如何落地?

欧美国家率先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目前的探索集中在金融领域,比如结算和清算、支付、审计、证券交易所、数字货币等。徐明星认为,人们给予区块链技术很高定位的原因是它将对金融系统的诸多环节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会马上实现,就像当年阿里巴巴对实体店的影响,经历了十几年的漫长过程。”

不过,国内的企业也不甘落后。7月29日,阳光保险推出“区块链+航空意外险卡单”。近日,蚂蚁金服表示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善款追踪。“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慈善捐款的去向透明化,解决公益行业的信任问题”,徐明星认为,区块链技术在“弱信用”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会更迅速,如P2P网贷、互助平台、国际民间机构之间的清算、公证、选举等。

钱德君告诉记者,结合前端防伪标识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形式可以解决商品的防伪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Vechain(唯链)让商品拥有独立且唯一的身份认证,消费者可通过移动端确认商品的真伪,还可查看商品从生产商、物流、分销、海关商检等各个流通环节的信息,同时商家也可从中获知潜在客户。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让整个供应链和渠道中不同角色共同建立“商品溯源”档案,并存储在一个无法篡改的区块链平台中,从而建立起一个品牌的“信用”平台。

尽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大,它的关键词仍是探索。当前国内的风投开始关注与区块链相关的初创公司,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创业。“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却被不少人当成噱头”,徐明星表示,炒作噱头毫无意义,关键在于初创公司能否解决真实的用户需求。

随之而来的监管难题

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智能合约也浮出了水面。简单地说,区块链为智能合约提供可信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为区块链扩展应用。

6月17日,黑客利用The DAO项目中智能合约的漏洞,劫持了高达360多万以太币(约6000万美元)。The DAO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自治基金,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管理机构,由集体决策进行投资各类区块链项目。钱德君表示,该事件让人质疑智能合约的安全性。看似智能合约的名声跌入谷底,究其原因是目前还缺一种在双方签署智能合约时扮演传统“律师”的角色。

智能合约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动化执行的合约,一旦执行便无法终止。因此,必须有第三方角色来审查智能合约。随着创建和审查智能合约需求的增加,也会诞生新的行业。龚鸣指出,一旦有逻辑漏洞的智能合约被坏人利用,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随之产生的法律问题也需要解决。

尽管区块链、智能合约属于技术范畴,但它所应用的领域会产生相应的监管或法律问题。钱德君认为,金融业属于高监管行业,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将催生出一个全球性的监管难题。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认为,目前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防控措施远不能满足区块链技术。针对新的技术结构,应该研发新的风险管控技术和应急措施。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5)

近乎万能的区块链技术

简单的说,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核心就是分布式数据,随之带来的结果就去“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区块链技术的解析吧!

1.技术是把双刃剑。当你还在用手机打游戏的时候别人已经用手机月赚钱啦!想试试佳尓武舞衣捂巴领益漆事让你的手机不再是玩具!

就像核能是一种物理技术一样,区块链在技术层面上谈,区块链是一种底层技术。

核能可以用作原子弹,也可以用作核能发电,同样,区块链可以用作产业与生活要素的管理,有可能使得社会更稳定,也可能被坏人利用为最快捷的犯罪手段。

2.离开使用层面谈技术价值都是搅浑水

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有其运用的层面和谈法。目前,有的人在商业模式有的在硬件上谈论区块链,有的人则在权力分配的形式上谈论区块链。市场上逐渐清晰的是,区块链被用于技术组合和商业模式的设计,从硬件到软件到商业模式到金融的设计等诸多方面。但是不是每一个区块链都能发币,也不是每一个区块链都应该发币。

3.技术去中心化,应用未必

区块链的技术是去中心化,但是在上层应用上可以去中心化,也可以不去中心化。如果运用到不能去中心化的事情、产业和项目上,那就不是去中心化的;如果用于可以大家普遍参与,拥有平等权限的事情上,那就可以去中心化。

包括区块链上的币,如果国家做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的币也是可以中心化。支持比特币运作的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联盟链通常由一个和多个企业作为核心控制联盟,这又成了中心化。

技术本身与技术能支持什么样的商业和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完全是两码事。

4. 是什么样的人去用什么样的工具

区块链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其强大之处不仅是因为技术,而且是因为很多有才华的人投入了这个领域,导致这个技术的能量被放大。至于区块链的能量到底是造福于社会还是割韭菜?让世界更加动荡还是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都是有可能的。

正向而言,因此更多善良的人进来并达成更多的共识,国家层面有更多的立法、限制和规范,最终可以实现用这个技术给更多的人机会;负面而言,更多贪婪而不计道德的人会进来切分财富,甚至可能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还会用这一新技术实现犯罪和恐怖主义都是有可能。

5.区块链推动平民的全球化

区块链之下,全球连接的空间更紧密,6度空间在未来会变成5度乃至4度,区块链可以激发各种社群的成长。兴趣小组全球化会成为必然,未来世界会有各种各样的国际社群和峰会。

6.区块链造就共创的便利化

例如,以前国际歌星和普通人之间的链接是要通过好几道壁垒,包括,唱片公司,、销售渠道等。区块链时代,国际歌星把歌发在区块链技术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际歌星的合伙人,可能给国际歌星写歌,也可以购买Token 获得发行收益的分红权等,享受唱片发行、下载的收益。

7.信任会变得便捷且低成本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综合作用,可以解决事实层面的争执。区块链不许篡改的特性,让几百甚至上万台机器保持同样的数据,并进行加密。基础的事实会值得信赖。在此基础上,与之相配套的有合约的有授权的相关信息都无法更改。由机器取代人工系统,打破人工操作的漏洞、作弊乃至腐败的可能,让每个人的信息都能确认到真实可信。

在此基础上,如果商业系统信任度好,大家在执行设计好的系统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信任就会增强。

8.交互引发创意,创意产生收益

区块链是全方位的账本,有一些交流当下只是想法和创意,但是也许是未来某项事业甚至产业的起点,在以往的会计制度里,未必有价值。但是在区块链技术之下,可以将现在没看到的价值也记录下来,如果因此引发产品,创意的人可以收益。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可能有价值有创造性、值得记录。

由此延伸出,比较好的区块链的应用,是可以记录创意相关模式,生意机会的介绍等内容,把有价值的东西放在一个生态中,区块链可以创立新的合作的方式。

9.未来会有更多的法律配套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6)

摘要:区块链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新型应用模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也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探索的一大热点,其所具备的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数据可追朔以及智能合约等特性,可以解决会计领域所面临的信任难题。本文主要从区块链的本质、工作原理和特性出发,探讨区块链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优势,并提出一些当前实现“区块链+会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区块链;会计领域;共识机制;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诸如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学科都已经走向成熟,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应运而生,甚至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是上述几项学科结合的产物。区块链技术不单单是指一种分布式记账的账本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贸易方式——例如用于ICO招募,用于医保、社保等领域以减少骗保现象,用于金融行业以减少金融违规犯罪等现象,以及用于管理公众档案等等。此外,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互联网交易几乎都受制于“信用模式”,即人们需要通过第三方平台的监管来确保电子交易的安全性;但区块链不同,它是一项基于密码学而非信任的基础技术,这让所有已达成协议的双方可以免去第三方中介的参与来直接进行交易支付。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说不仅是一项数据革命,更是一场信任革命,指导着未来一些领域发展的大方向。会计的发展历史,“技术发展”是推动其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企业、事务所以及相关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有关信任的问题,比如: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审计执业质量较差、会计责任不明确、重复监督等等。而理论上讲,上述问题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解决,区块链的出现给会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文献综述

区块链的概念最早由日裔美国人中本聪提出,之后迅速得到了全球的认同和研究。技术派观点(Yli-Huumo,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整合应用,它有效结合了哈希算法、加密解密技术及开源等多项重要知识。最重要的两个特征(Huckle,2016)是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去中心化(Mansfield-Devine,2017)以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为基础,去信任以密码学为基础。应用派的学者(Pilkington,2016)认为,区块链可以在企业内部使用,有利于保障企业的隐私信息不外流;用于企业的信息管理(Yermack,2017),即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披露自身的财务信息,企业利息相关者也能因此迅速获得企业的有关信息,大大方便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督,也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在会计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马西莫•莫里尼、王潇靓等,2016)将对审计、会计信息、金融、公司内部控制、商业活动等信息数据记录与交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创新(高廷帆、陈甬军,2019)是审计行业演化的重要动力。从会计记账的角度(樊斌、李银,2018)出发,指出区块链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总账账簿,每个区块都代表一个账页,区块的内容则代表账页中的会计信息;区块链技术与财务业务相结合(康霞,2019),未来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三、区块链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区块链是一种新的应用模型,该模型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于一体,使用区块链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使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使用加密技术来确保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性,以及使用自动脚本代码来编程和操作数据。(一)区块链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区块链系统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基本数据块、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相关的基础数据与算法;网络层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共识层主要由网络节点的各种共识算法构成;激励层将经济因素整合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主要有经济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合约层封装了各种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这些功能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编程;应用程序层包含区块链应用程序的各种场景和案例。(二)区块链的特征。区块链主要用于解决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项特征。1.分布式记账。与传统记账模式(图1)相比,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模式(图2)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区块链的每个节点上都储存着完整的数据,而传统方法下数据则是被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开存储;二是去中心化的记账模式,区块链每个节点的存储是独立且相同的,节点之间依靠共识机制来确保存储的一致性,传统记账方法则是通过中心节点向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2.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即区块链为了保护账户身份信息而采用的加密技术,只有得到账户所有者的同意才能获取账户相关的身份信息,可以有效保护公司或个人的隐私。3.共识机制。即如何在所有记账节点之间达成共识以确定记录的有效性,它既是一种识别手段,又是防篡改的手段。在区块链系统中如果想要信息造假,就必须使50%以上的节点同意,但在区块链节点足够多的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4.智能合约。即以真实可靠的数据为基础提前设定好规则和条款,在操作过程中只要满足相关要求,计算机就会自动生成结果。就好比自动贩卖机,只需要满足预设要求(投币并输入货物编码),它就会自动完成交易义务。

四、区块链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一)会计信息记录和披露方面。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完全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这通常会导致诸如信息不对称、审计滞后、信息失真和财务舞弊等情况的发生。区块链技术可以从自主管理的概念开始,优化会计记账模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减少人为干预并实现自主管理。1.分布记账模式。在分布式记账模式中,记账工作主要是由区块链的各节点于业务发生时自动实时完成。任何一项交易或业务的子环节,必须经全部节点确认、在事实信息载入区块链后,再向全节点广播并由核算主体节点记账;之后其他节点可结合公开的事实信息进行判断与认证,各节点基于相应的权责共识开展复核工作。如今“线性”数据结构已朝着“块”和“链”的方向发展,使得财务报表创建者和用户可以准确地查询所需的数据信息。2.高安全性。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赋予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区块链会将所有交易数据公开给参与网络交易的每个节点,从而使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数据公开透明。就隐私保护而言,传统的记账系统将隐私数据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这种集中式存储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中央节点受到攻击或被盗取信息,则交易双方的隐私都会受到损害。而区块链技术却可以依靠匿名交易来保护交易双方的隐私,使用了哈希算法和非对称加密技术,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3.定制化财务报告。传统财务报告定期披露,而且以标准化格式呈现,无法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的个性化要求。而区块链会计信息系统下,企业利益相关者可以提出自己的信息披露需求,需求被核准后将接入区块链的互动平台,触发按需报告程序,系统将根据区块链上的相应信息自动生成个性化的财务报告。这种企业与节点的“申请-核准-报告”机制表明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重心将由供给侧转移至需求侧,从被动披露转为互动披露,从定期披露转为实时披露,从单向运输转变为交互式披露。(二)管理运营方面。1.低信任成本。区块链技术系统的每个参与者都可以获得交易的具体数据,这使得每一笔交易数据都做到了绝对的公开透明;而且区块链的时间戳记是不可逆的,故而交易的数据和记录在这样的情形下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即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交易参与者获得真实可信的信息。2.低人工成本。第一个方面是无需再雇佣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普通会计人员。因为在区块链技术下,企业及其他的经济组织不需要再聘请专门的人员进行诸如逐项填制、审核报表与凭证之类的手工工作,他们只需要将自身的原始凭证上传到客户端,区块链系统就可以智能化完成接下来的工作。第二个方面则是节约了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监管成本。第三方审计机构便是为了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而产生的,是基于“信任缺乏”而存在的。而区块链增加了篡改涂抹原始交易记录、故意删除真实交易、交易内容作假等会计舞弊行为的技术难度,这会使得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次数大幅度减少,既降低审计成本也提高审计效率。3.低时间成本。区块链记账平台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相连,就可以自动完成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工作,省去了多个人工审核环节,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营风险。另外,审计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时跟踪公司账目、有效地获取审计的完整证据链、实施远程审计或自动审计,以此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时间成本。4.低维护成本。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使用平行记账方法,每个节点的账目也完全独立。如果节点遇到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只需要修复有问题的节点——因为其他节点的副本数据仍然可以支持区块链系统的运行,并不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维护难度大的问题。

五、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安全风险。首先,区块链系统的实际应用软件做不到完全安全。区块链上的各个区块通过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链”,大量的数据信息在链条上进行传播。任何应用软件或平台的极小漏洞,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其次,区块链的存储运输的容量可能会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各个节点建立数据副本且有极强的纠错能力,但是如何将获取、备份的会计信息进行有序的排列储存以保证区块链的稳定运行是企业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最后,黑客攻击区块链系统等犯罪行为、政府对区块链采用何种监管方式以及通过区块链交易是否需要纳税、如何纳税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二)技术人才稀缺。区块链技术是一套复杂的体系,“区块链+会计”的实现不止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还要求会计人员拥有足够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据2020年3月的《2020年中国区块链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持续上涨,从2015年的2156涨至2019年的36224,这意味着市场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需求虽大,人才供应却不足。据统计(图3),区块链从业者的主力军是本科及研究生,但是截止2019年,我国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仅仅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从事会计且具备区块链操作知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此外,由2018-2019年区块链人才需求职务分布图(图4)所示,目前市场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中技术类占比遥遥领先,但技术人才在市场上一直都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区块链人才很多都是从其他领域人才流入的。(三)会计准则的多样性可能导致数据可比性差。区块链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技术,不会拘泥于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到国家间会计准则不同的问题。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但是各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使用的会计准则都不尽相同,而区块链却要求数据一致,所以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准则来保证区块链上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区块链系统能稳定运行。

六、对策研究

(一)持续加强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是要继续完善区块链技术。研发较为复杂的验证机制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相结合,保持区块链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用这种方式来防止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其次是进行安全测试,严格的检测区块链应用层的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加固系统,让用户使用更高版本的软件。最后是我国需要尽快完善有关区块链的法律制度,使区块链的监管工作变得有法可依,给区块链提供更为安全的法律环境和足够的技术进步空间。(二)重视培养重视培养“区块链+会计会计”人才。会计领域区块链技术人员的稀缺主要是由于技术知识缺乏而导致的,加强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对已经参加会计工作的从业者,企事业单位应对其内部的会计人员进行区块链技术的培训,还可以从中挑出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员工进行重点培养,为单位储备会计方面的区块链技术人才。对于会计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高校的会计学院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引进区块链课程,增强学生未来在会计领域工作的长久竞争力。(三)促进会计准则的趋同世界会计准则。委员会自成立起便一直致力于世界会计准则的编制,如今一些国际组织已经开始使用世界会计准则,然而其在各国之间的普及程度则大有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各有特色,故而每个国家对世界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为了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发展以及方便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会计准则的趋同难以避免。各国都使用相同的世界会计准则,能促使会计质量的优化获取,也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将向前迈动一大步。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到成熟,总是需要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是会计发展的一大趋势,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将会给全世界的会计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Yli-Huumo,J.Ko,D.Choi,S.Park,S.Smolan⁃der,K.WhereIsCurrentResearchonBlockchainTechnology?——ASystematicReview[J].PLoSOne,2016(10).

[2]Huckle,S.Bhattacharya,R.White,M.Beloff,N.Internet-of-Things:BlockchainandSharedEcono⁃my[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98).

[3]Mansfield-Devine,M.BeyondBitcoin.UsingBlockchainTechnologytoProvideAssuranceintheCommercialWorld[J].ComputerFraud&Security,2017(05).

[4]Yermack,D.Corporategovernanceandblock⁃chains[J].ReviewofFinance,2017(21).

[5]马西莫•莫里尼,王潇靓.从“区块链热”到金融交易实践[J].金融市场研究,2016(07).

[6]高廷帆,陈甬军.区块链技术如何影响审计的未来——一个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J].审计研究,2019(02).

[7]樊斌,李银.区块链与会计、审计[J].财会月刊,2018(02).

[8]康霞.区块链技术环境下财务业务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2).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篇(7)

【关键词】区块链 去中心化 保险 金融

区块链技术最早诞生于2008年,其表现形式为比特币。到了2014年,比特币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其背后的技术――区块链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从定义来看,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能够安全地储存各类交易数据,且这些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从整个金融领域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也有望促进现有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良。

一、区块链特征概述与不足

(一)区块链技术的主要特征

总体来说,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包括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可信赖、时间戳和智能合约五个特征。

去中心化指的是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基于分布式的结构体系记录和验证数据,这也是区块链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区块链技术让所有个体都有成为中心的可能,因此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从垄断性的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

非对称加密指的是区块链采用的现代密码学技术。区别于传统加密方式,这种加密算法的“密钥对”是非对称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用公钥加密一段信息,而只有信息的发送对象才能用私钥进行解密。这类现代密码学技术使得信息的私密性得到了保障,也使特定的人能够接收到信息。

可信赖指的是区块链技术中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在区块链中,修改交易记录相当困难,若无法得到51%的人的认可,修改就没有意义。此外,区块链实际上是以数学方式解决信任问题,参与者不需要知道交易对手的信用水平,不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只需要信任一套共同的算法即可。

时间戳指的是参与者都可以在每个区块上盖上一个时间戳,以说明信息是何时写入的,以此构建出一个可以追本溯源的大账本,可为每一笔交易提供查找功能。这样便构建了一套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

智能合约满足了一些无法预见性、非常规的交易需要,保证区块链能够持续生效。这套智能合约具有可编程化的特点,能够控制各项限制条件,省去了法律约束的成本。

(二)区块链技术的不足

首先,区块链技术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区块链记录了系统由始至终的每一笔交易,并且每个参与者都可能在各个时间节点记录数据。在每个节点的数据都需要实时同步的情况下,存储压力和网络传输压力较大。对存储空间的容量要求可能会成为制约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

其次,区块链技术需要高能耗,其电力和硬件成本不可忽视。

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抗压能力较强的整体系统。在金融领域,如果每秒交易量超过系统的设计容纳能力,交易就自动进入到排队等待状态,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

二、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展望

(一)区块链带来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个性化和可编程化能够实现保险合同在分布式系统下的自动和自执行,极大地提高了保险交易双方的交互性。在保险交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需求不同,交易模式多种多样,所满足的交易条件也千差万别。智能合约则大大降低了传统合约修改的法律和时间成本,其可编程化能够随意给交易合同添加限制条件,满足了不同的人对保险条款的不同需求。此外,区块链的分布性使得系统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地实现自动重置和修正,保证模型实时客观地反应实际风险情况,合理调整赔付资金池,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二)区块链带来保险互助新模式

在区块链中,传统保险机构不再是强中心,相反,保险交易的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是中心。这种“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类似于一个个去中心化的组织,能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安全可靠地在预先设定的业务规则下,以一套固定模式自动运行。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的角色已不再是传统的风险吸收者和处理者,而是变成了风险资金池的管理者。最终,保险可能演变成去中心化的自治型保险,市场中各方在业务规则下各尽其责,打造一个透明、可信任、满意的保险社会。

(三)区块链带来监管模式的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了金融机构对自身业务的监管,传统的保险监管需要较高的合规标准和内控要求以降低风险,这大大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也限制了监管效率的提高。然而,风险水平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有效监管的形势依然严峻。在区块链技术下,监管模式将发生改变,有望以技术监管取代传统的制度监管。区块链采用的是多方验证的交互式共识平台,能够促进保险平台的自我监管,其信任机制大大降低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交易参与者在各个节点都可以对保险业务进行参与和审批,监管将只需要对相关技术和平台进行查漏补缺即可,确保系统中的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欺瞒系统。

(四)区块链带来保险行业的新突破

传统的保险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在线下当面进行,其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则实现了基于全网共识机制的跨区域的信息和价值的交流,模糊了地域限制,全球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强化,尤其是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此外,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完整记录了交易过程,扩大了影响范围,缩短了时间周期,使得保险期限得以更加灵活,由此可以开发出更多保险产品,大大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区块链技术尚处于早期理论阶段,各项应用还刚刚起步。然而,我们无法忽视区块链技术可能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的变革。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再细分到保险领域,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可能会对传统保险行业的模式带来创新甚至颠覆,区块链的新型智能合约、信息和数据加密方式等也有望对保险行业进行改进,加快行业运作效率,从而使得保险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前景分析[J].智富时代.2016(5):25-27.

[2]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10):74-76.

[3]何广锋,黄未.区块链本质以及对金融业的影响[J].清华金融评论.2016(4):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