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8 15:40:07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1)

北京君正|300223.SZ

概念指数|

由国产微处理器的最早倡导者发起成立的北京君正,2012年度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上市的第二年就出现业绩的负增长。公司的智能手表、网络音响和电视棒等方案正在完善和推广阶段,特别是智能手表方案,初步预计7月可进行小批量试产。当然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就像之前北京君正的重组,到头来也只能作罢。对于那些想追逐概念的投资者,北京君正预期上半年净利下降50%—70%这点必须考虑。

科大讯飞|002230.SZ

概念指数|

在智能语音方面,国内能够与苹果、微软、Nuance及谷歌抗衡的,目前看非科大讯飞莫属。科大讯飞是我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语音搜索等产品的收入保持稳定,特别是在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方面,堪称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在市场份额上,科大讯飞占有中文语音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因为其技术是额。但因为其技术是可穿戴设备的组成部分,自己并没有具体产品,而且科大讯产品,而且科大讯飞面对着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所以给予科大讯飞四星评级。

环旭电子|601231.SH

概念指数|

这家去年刚刚在上交所上市的电子公司不显山不露水,然而该公司的客户可都是大名鼎鼎,第一大客户是鸿海精密,第二大客户是联想电脑,第三大客户则是摩托罗拉。除此之外,环旭电子还是为英特尔提供固态硬盘制造服务的主要厂商之一。而使其进入可穿戴设备概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是苹果公司无线通讯模组少数的供应商之一,加之在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的单子,估计无线模组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占率在10%之上。所以给予环旭电子四星评级。

水晶光电|002273.SZ

概念指数|

这家公司在微显示方面技术在行业处于前沿。这种微显示技术多用于视频眼镜、手机、数码相机、汽车抬头显示等领域。虽然正中谷歌眼镜的下怀,但是水晶光电的微显示产品产业化尚未形成。如果公司以后微型显示产品特别是视频眼镜配套产品不能紧跟技术变化,不能及时跟进终端创新,微显示的产业化和盈利能力都会存在不确定性。

九安医疗|002432.SZ

概念指数|

九安医疗是从事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比如我们常见的电子血压仪、血糖仪等等。那么这家公司怎么和可穿戴设备扯上关系的呢?原来这家公司有一款产品叫“iHealthAM3”是运动记录仪,这种运动记录仪可与智能手机相联。不过这个产品刚刚在美国上市,消费者的认可程度还不能确定。这种运动健身的可穿戴设备与谷歌眼镜、苹果iWatch有本质区别。投资者须谨慎对待。

歌尔声学|002241.SZ

概念指数|

凭借自己在电声领域的技术实力,歌尔声学近年来拿下了不少大客户,包括:三星、联想、思科、惠普、中兴通讯、富士康、华硕、松下、西门子等,而这些客户正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研发及生产的重要公司。但就其自身而言,目前还没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所以给予歌尔声学三星评级。

丹邦科技|002618.SZ

概念指数|

这家从事消费电子领域柔性封装基板业务的公司,被市场定义为可穿戴热门股,主要是因为FPC和COF应用于各组件的连接线路,如可穿戴设备盛行,也许会是间接受益者。

奋达科技|002681.SZ

概念指数|

乍看起来和可穿戴设备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奋达科技在2012年以无线音频技术为突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其长期主业并不在此,所以我们暂时给予两颗星评级。

康耐特|300223.SZ

概念指数|

这家公司是国内眼镜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主要从事树脂眼镜镜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成镜加工服务。经查证,公司目前未与谷歌进行合作。有鉴于此,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共达电声|002655.SZ

概念指数|

这家生产微型电声元器件的公司着实与可穿戴设备没有太多的关系,当然,这些技术中确实有可穿戴设备所需要的,但公司目前没有相关产品。

汉王科技|002362.SZ

概念指数|0

专注于文字识别、人脸识别、轨迹输入、数字阅读等几大业务,汉王电纸书也

曾红极一时。该公司明确对《英才》记者表示,汉王科技目前并无可穿戴设备的相关项目。投资者还是不要盲目跟风。

达华智能|002512.SZ

概念指数|0

达华智能向《英才》记者证实,公司没有涉及可穿戴设备的项目。从其前五大客户中有两家都是公安部门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业务方向更偏重政府,对于高科技民用设备方面可能涉及有限。

长江通信|600345.SH

概念指数|0

虽然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的骨干企业,也涉及到光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等其他可能应用于可穿戴的设备,但公司的核心业务以及所触及的领域均是为其光通信产业服务的,可穿戴离“长江”还很远。

长电科技|600584.SH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2)

摘 要:旅游目的地意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以来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此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对此类研究成果的述评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和发展过程,提出“destination image”的翻译应体现该概念的心理学构成,从旅游者心理研究角度将其译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应着力将抽象的概念推理和具体的实证测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成果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意象;心理学;属性定位

多年的研究证明,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并被看作是理解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过程中存在高度价值的概念之一(Baloglu和McCleary,1999)。早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就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因研究者不同的认识,对该专业术语的汉语翻译也不尽相同。多数学者将其翻译为“旅游目的地形象”,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旅游目的地映象”或“旅游目的地印象”。作者认为,“形象”更多表现出“目的地营销者”的主观意识和定位,但如果从“个体心理活动”角度看,“destination image”更多地表示了旅游者对目的地各类讯息加工的一种“意象图式”凝结。

基于上述的看法,本文以梳理和述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对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属性、构成及发生过程进行归总,以期对目的地营销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有所裨益,推动该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

一、意象(image)和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

“意象image”具有多元化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意义指向,在同一学科中的表义也是多样化的(胡立新,2002)。

1.意象(image)

意象(image)概念是Boulding于1956首先提出的。他指出,意象是人们主观价值和知识的凝结,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个体和外界环境沟通的工具。Lynch(1960)认为,意象的形成是由特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和意义(meaning)构成的,其性是特定场所的特质,特性若不强烈,在意象的形成过程中就会被忽略;另外,意象必须是一种物体的形态,而且能和其它物体发生相互联系,这种相互的关联特征就是结构;意义则是帮助个体来深入连接特质的,当各要素间的关系增多时,人脑中对事物所形成的意象就更加清晰和深刻。Rapoport(1977)提出,意象是一种凌驾于知识之上的抽象概念,包括过去的经验及现在的刺激;也就是说意象是个体主观的理解经验,而经验的积累是由个体对本身的及外界的经验积累组成的。Crompton(1979)认为意象是人们对某一物体、行为和时间所持有的信念(beliefs)、印象(impressions)、观念(ideas)与感知(perception)的总和。

Dicher(1985)提出,意象是所有的认知和情绪上的满足,是一个实体在个体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并非为单一特性组成,而且意象不只是客观的资料或细节,而是由各种不同侧面所构成的。因此,意象是一种态度或是概念,所包含的结构是多元的。Assael(1987)认为意象是针对特定对象经由一段时间整合不同来源讯息后的整体知觉。

吴佩芬(1997)认为,意象为一个事物停留在个体脑海中的图像,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此图像将不断地重新组织;而此图像不仅包括事物的本身,还包含周遭事物与此事物的关联。栗志中(1999)认为,意象是一种包含了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心理图像。邱博贤(2003)提出,意象是个体在受到外在讯息刺激后,以个人主观的经验判断,对相关属性产生非具体可见的知觉、认知及评价的整体或刻板的印象,这种印象并非恒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文化、感觉经验、价值判断等因素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意象是通过个体对知觉、认知及情感的评价而产生的,它往往被研究者定义为个体心目中对某一事物所拥有的信念、意见与态度,其结构组成具有多层级和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受个人主观经验、社会文化背景及外界讯息的影响。

2.旅游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虽然旅游目的地意象已经被研究了30多年,但学术界至今仍未对其达成统一的定义。在大多数旅游研究中将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义为“印象”、“观感”或“心理表象”。Reynolds(1965)最早将“意象”应用于旅游研究中,他认为,“人类心理建构的发展是从环境整体讯息中选择的一些印象为基础的,个体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象就是表现之一。”

表1 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作者概念Hunt(1971,1975)旅游意象是指人们对于非居住地的一种知觉。Gunn(1972)旅游意象是目的地给旅游者留下的心理印象,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一种个人主观认知。Crompton(1979)个人对于一个目的地的信仰、想法和印象。Assael(1987)个体根据各种来源的讯息总结出来的对目的地的看法。Phelps(1986)关于一个地方的看法或印象。Moutinho(1987)个体基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自我感觉而产生的对目的地的态度。Calantone et al(1989)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潜在认知。Embacher & Buttle(1989)经过调查,个体或集体所持的对目的地的想法或概念。Chon(1990)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念、思想、感情、期望和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Dadgostar & Isotalo(1992)个体对于一个地方全部的印象或态度。Echtner & Ritchie(1993)个体对于目的地的整体的印象及对其特征的看法。Milman & Pizam(1995)普通公众对于一个地方,一件产品或一次经历在视觉上或精神上的印象。Lawson & Baud-Bovy(1997)个体对于特定地点持有的关于其知识、印象、偏见、幻想和情感的想法。Pritchard(1998)对于特定景区的一个客观或主观的印象。MacKay & Fesenmaier(2000)综合各类产品(景点)及其属性而构成的一个总体印象。Coshall(2000)个体对于目的地特征的看法。Murphy et al(2000)根据目的地的一系列讯息,个人组成的对旅游目的地的观感集合。Bigne et al(2001)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主观评价。Kim & Richardson(2003)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对目的地整体印象、信仰、思想、期望和情感的总结。资料来源:根据本研究内容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意象多被冠以心理学术语如知觉、印象、认知、态度和评价等加以解释,其中多数定义都显示“旅游目的地意象”包含了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印象”。金盛华(2005)认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此观点恰当地解释了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也说明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是个人心理功能对环境讯息加工和互动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目的地意象作为个体对旅游目的地各类讯息进行心理功能化加工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结果会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Fakeye和Crompton(1991)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Lower Rio Grande valley为研究对象,比较未到访者、第一次到访者和重游者在5个意象因素上的关系,结果发现这三组受访者在“社交机会与吸引力”、“设施、食物、友善居民”、“自然及文化设施”、“住宿及交通”、“酒吧和夜生活”各个测量项目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另外,Chon(1990)、Hu和Ritche(1993)、Baloglu和McCleary(1999)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意象会随着旅游阶段及活动时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鉴于此,本文将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定义为:潜在或现实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持有的一种印象,该印象是个体的社会知觉对旅游目的地相关讯息加工的结果,它会随着个体旅游经验、价值观及外界讯息刺激等因素而发生阶段性的变化。

二、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及过程

1.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的心理维度

“意象”属于心理层面,较为抽象,因此,旅游意象研究自Hunt(1971)开始至今,研究者对于意象的构成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Echtner和Ritchie(1993)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构架,其中包含3个连续性维度:整体(holistic)和个别(attribute)属性、功能(functional)和心理(psychological)属性、普遍(common)和独特(unique)属性。虽然他们提出的3个连续性维度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同,但大部分都是在概念上被引用,完全应用于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见。Balogulu和McCleary(1999)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包含了3个基本维度:认知意象(cognitive image)、情感意象(affective image)及其二者共同构成的旅游目的地整体意象(overall image)(见图1)。Beerli和Martín(2004)从实证层面对Balogulu和McCleary(1999)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进行了延伸研究,揭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成因主要受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和讯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的影响(见图2)。该实证研究说明了旅游者会因为讯息来源的不同(如旅游业相关人员、宣传、导游手册、亲朋的口碑效应等)产生不同的认知意象,而动机会影响情绪性的评估,旅游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国籍)也会影响其旅游目的地意象。

图2 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路径模式

资料来源:Beerli和Martín(2004)。

从知觉理论看,人们对环境讯息的收集和加工,实际上是一种知觉、认知和评价相互结合而共同构成的连续过程(Rapoport,1977)。认知是人们对于某一地区的态度或信念的总和,个人所接受的外部刺激将有助于形成认知意象(Gartner,1993)。认知是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某种事物的看法和知识构成,也可以说是个体对目的地某事物物理属性的特定信念或理解。个体认知是个体理性知觉对外界环境的评价,在指导个体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认知意象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情感评估可以被看作是个体对某一产品的态度,当把旅游目的地看作一种产品时,在产品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就会产生目的地意象的情感成分。Gartner(1993)将目的地意象中的情感意象定义为:不同利益个体根据自身旅游需求对目的地的评价。Baloglu和McCleary(1999)则认为情感意象是个体对目的地某种事物的感觉及依附感,或是对目的地某种事物的知识情感。由此而产生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情感层面的联想(affective association)是旅游者对目的地所产生的特殊情感联结,当旅游者对此目的地具有正向的情感联想时,则可能考虑前往;反之,则放弃到访该地(Woodside和Steven,1989)。情感意象是在认知意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当旅游者面对一系列有意义的外界讯息并对其有所认知、评估后,情感意象继而产生。在情感意象实证测度上,Balogulu和McCleary(1999)的研究将情感从认知中独立出来,并将其划分为8个维度:愉悦(pleasant)、不愉悦(unpleasant)、无精打采(sleep)、激励人心(arousing)、放松(relexing)、沮丧(gloomy)、振奋(exciting)和烦恼(destressing)。总之,不论特定对象是单独经由认知或情感评估,或是经由相关知觉(旅游经验)内化后的情感唤醒,各类旅游目的地意象要素将最终整合,并生成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意象。

2.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发生阶段及过程

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具有复合型和多面性特点,对其形成形式进行划分必然存在一定的分歧。Reynods(1965)提出,意象是潜在旅游者在众多印象中选择某部分印象所形成的心理结构,是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印象生成的心理基础。Gunn(1972)以意象形成的阶段模式解释了不同讯息对意象形成的影响,并将旅游目的地意象划分为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和诱发意象(induced image)。Fakeye和Crompton(1991)延续了Gunn的理论,基于意象理论及概念上的构架,将旅游目的地意象延伸划分为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诱发意象(induced image)和复合意象(complex image)。Gartner(1993)尝试发展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理论基础,提出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是由3个不同阶段但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在认知意象(cognitive image)阶段游客对于已知的特定对象特性进行评估或了解;情感意象(affective image)和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动机相关;在意动意象(conative image)阶段游客分析所有内部和外部讯息并从众多旅游目的地中选择一个适合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人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马耀峰,白凯,2007)。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但从深层次看,旅游活动是人类自发地通过旅游来认识自然和社会,求解自然和社会发展及运行规律的过程。因此,作者认为,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过程也是个体对目的地各类讯息进行加工和解释的归因过程,该过程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它和旅游者的动机、决策及体验密切相关,其意象成型过程遵循Fakeye和Crompton(1991)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呈现规律(原生意象、诱发意象和复合意象)(见图3)。

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过程强调个体对讯息的加工和旅游动机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最初形成中的作用。传统研究认为需求是人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简单讲,个体心理会努力去实现一种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当这种平衡和稳定状态被打破的时候,也就是需求和欲望产生以后,动机随之产生,具体的行为也就产生了。因此,动机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由于不满而产生的内在动力,正是这种内在动力促使个人去进行一个特定的活动(Martin et al,2008)。旅游动机也是在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其中的推动因素多和个人内在心理需求有关,如逃逸、放松、求知、娱乐等;拉动因素也被界定为“个人旅行的心理―社会动机”(Baloglu和Uysal,1996),是个人选择外出旅游的外部原因。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是用讯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活动,认为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搜寻讯息、接受讯息并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方俊明,1990)。当人们旅游动机产生后,虽然没有到访过旅游目的地,但通过内省经验,旅游目的地仍然能在他们头脑中产生出一个意象,通过对该意象进行处理和加工,就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的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在进一步的讯息搜索及分类加工后,个体会决定是否继续讯息搜索或放弃旅游计划。放弃即表明旅游决策失败,个体对旅游目的地将形成一个模糊的意象结果。当个体继续进行目的地讯息搜寻并决定出行后会形成旅游目的地的诱发意象(induced image);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体验活动,旅游者会不断修正自己的目的地意象;在旅游活动结束前,旅游者将形成最终的旅游目的地复合意象(complex image)。因为意象是通过一连串的讯息传播及认知过程形成的(Reynolds,1965),因此,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过程就是旅游者对相关讯息的“筛选”及“扩大”过程,也就是说,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选择性地接收目的地讯息(或者仅接收特定的目的地讯息),这时旅游者会对这些讯息加以判断,进而扩大组合成旅游目的地整体的意象。

图3 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三、结语

20世纪70年代,旅游目的地意象开始进入旅游研究者和经营者的视线,经过30多年的发展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会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意象的评价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都需要从个体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测定和评估,以此来保证目标市场研究的有效性,确保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持续不断。

认知心理学产生后,心理学家找到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意象问题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派的学者从讯息加工的角度将意象(image)定义为当前不存在的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它代表着一定事物,传递着它们的讯息,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彭聃龄和张必隐,2004)。从该视角看,意象可以是过去所经历过的事物或时间的简单再现(记忆意象);也可以是记忆意象的重新组合(想象意象);既有视觉意象、也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等等意象类别。而旅游目的地意象正是包含了上述种种的心理学属性特征。

从本文的文献述评过程中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始于西方,其研究已从最初的概念探讨深入至抽象概念维度和实证研究相互关联。这也表明该研究内容正在向更加细微化的方向延伸。通过更细化和深入的研究能清晰地发现具体的目的地意象形成因素,更易于旅游经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也是国内该领域研究值得注意、借鉴并加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Asseal H.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M].Boston:Kent Publishing,1987.转引自Fakeye P C,Crompton J R B.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2):10-1.

[2] 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868-897.

[3] Baloglu S,Uysal M.Market segments of push and pull motivations: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6,8(3):32-38.

[4] Beerli A,Martín J D.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657-681.

[5] Bigne J E,Sanchez M I,Sanchez J.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v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Inter-relationship[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6):607-616.

[6] Boulding K E.The Imag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6:10-11.

[7] Calantone R J,Di Benedetto A,Hakam A,Bojanic D C.Multiple multinational tourism positioning using correspondence analysi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8(2):25-32.

[8] Chon K S.The role of destination image in tourism:a review and discussion[J].The Tourist Review,1990,45(2):2-9.

[9] Coshall J T.Measurement of tourists’ images:The repertory grid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9(1):85-89.

[10] Crompton J L.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9,18(4):18-23.

[11] Dadgostar B,Isotalo R M.Factors affecting time spent by near-home tourists in city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34-39.

[12] Dicher E.What’s in an image?[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85,2(1):75-81.

[13] Echtner C M,Ritchie J R B.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An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1(4):3-13.

[14] Embacher J,Buttle F.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a’s image as a summer vacation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3):3-7.

[15] Fakeye P C,Crompton J L.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2):10-16.

[16] Gartner W C.Image form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3,2(2):191-215.

[17] Gunn C A.Vacationscape: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M].1972.转引自Echtner C M,Ritchie J R B.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2003,14(1):37-48.

[18] Hu Y,Ritchie J.Measuring Destination Attractiveness:A Contextual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2(2):25-34.

[19] Hunt J D.Image:A Factor in Tourism[J].1971.转引自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5,13(3):1-7.

[20] 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5,13(3):1-7.

[21] Kim H,Richardson S L.Motion picture impacts on destination imag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216-237.

[22] Lawson F,M Baud-Bovy.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J].1977.转引自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868-897.

[23] Lynch K.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MIT press,1960:11-13.

[24] MacKay K J,Fesenmaier D R.An exploration of crosscultural destination image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4):417-423.

[25] Martín H S,Ignacio A R B.Exploring the cognitive-affective nature of destination image and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its form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263-277.

[26] Milman A,Pizam A.The role of awareness and familiarity with a destination:The Central Florida cas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3(3):21-27.

[27] Murphy P,Pritchard M P,Smith B.The destination product and its impact on traveller percep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43-52.

[28] Moutinho L.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7,21(10):5-44.

[29] Phelps A.Holiday destination image―the problem of assessment :An example developed in Menorca[J].Tourism Management,1986,7(3):168-180.

[30] Pritchard M P.Responses to destination advertising:Differentiating inquiries to a short,getaway vacation campaign[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8,7(2):31-51.

[31] Rapoport A.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7:438.

[32] Reynolds W H.The role of the consumer in image building[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5(7):69-76.

[33] Woodside A G,Steven L.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4):8-14.

[34] 方俊明.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

[35] 胡立新.“意象”(Image)在不同学科语域中的表义辨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2):36-40.

[36]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4-105.

[37] 栗志中.主题园游客游憩行为与意象关联之研究[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9.

[38] 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7,21(3):27-31.

[39] 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29.

[40] 邱博贤.观光意象、满意度与行为意象间关联之研究――以宜兰地区四大休闲农场为例[D].台北:世新大学观光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

[41] 吴佩芬.主题园游客对主题意象认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题游乐园为例[D].台中:私立逢甲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7.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ositioning: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BAI Kai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3)

关键词:多媒体,卫星通讯,作用,联系

自1945年英国空军雷达军官、科学家亚瑟克拉克(Arthur C,Clarke)在“无线世界”(Wireless World)杂志上发表了 “地球外的中继”(Extraterrestrial Relaying)一文、提出了三颗GEO卫星可按120o 轨道间隔进行覆盖全球的通信这一革命性概念以来,卫星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与业务手段,无论从越洋通信至区域、国内乃至个人通信,无论从GEO/MEO/ LEO固定/半移动/移动通信、DBS/DTH/DAB广播、DVB-IP多媒体、GPS/RNSS/RDSS导航定位,至GMDSS应急援救、RSS遥感乃至气象/地震预报、远程医疗/教育、空间探测/科学试验等各行各业的各类应用,无论从各类空间段卫星制造、星际链路构成,至商业火箭发射与保险, 乃至地面段各类VSAT/USAT甚至微型个人终端的诞生,真可谓创建了五十余年人间科技辉煌与卓越的社会政治、经济贡献。

作为迈进21世纪的新时代人类,可以说分分秒秒离不开通讯网络,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几乎每一天都在卫星通讯的作用下进行工作和学习,我们也没有一天离开过多媒体的应用,比如电脑、电视等等,由此可见多媒体和卫星通讯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多媒体在卫星通讯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又如何来解释他们的概念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我们要探究的重点。

一、多媒体的概念

什么是多媒体?所谓的多媒体,也许大家都觉得耳熟能详,上课的时候要用到多媒体,证券大厅里也用到多媒体,网络会议等等也需要用到多媒体,但是关于“多媒体”概念的标准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统一,我们一般将它诠释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的设备,而多媒体技术也就是相当于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这由此可见多媒体是由多种媒体相互关联,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的新型传媒方式。

二、多媒体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

在人均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无论是生产和生活都与多媒体这个终端平台息息相关,那么多媒体作为卫星通讯与我们之间的媒介,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多媒体技术在通讯中的大量使用,其对卫星通讯功能作出了最终端的表现,也就是说,卫星通讯技术能送到每个人的面前,真正作用于每个人的生活,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中,我们说很多东西都可以称之为媒体,比如图像、声音、动画、图形、文本等等,都可以称之为是媒体这些具象的媒体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但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音响、动画、声音、绘画、数据、有声的语言、文字、图像等等,如动态的电影、静态的照片以及电视和录像等信息,这些和我们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作为图、文、声三种媒介来看待。在我们对世界上多种图、文、声等信息有大量需求的时候,我们通过卫星通讯技术将数据传送到我们的多媒体,我们便可以不出家门而更好的了解世界。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方便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多媒体的互动性,我们看电视也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这种媒体不能称之为是真正的多媒体系统,我们要能双向地,可以主动地进行信息处理,这便是多媒体的互动性。我们利用多媒体在卫星通讯中的可互动性,可以进行可视电话、远程教育、远程会议、因特网互联、全球即时通讯等等,大大的缩小了世界的范围,将世界一体化成为可见的现实成果,可以说,多媒体与卫星通讯技术的关系的唇齿相依的,卫星通讯系统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而多媒体也可以依托卫星通讯技术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三、多媒体技术作用于卫星通讯的意义和前景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且独具特色的传播媒介日趋受到了大家青睐,将多媒体技术作用于卫星通讯中的意义是深远的,我们研究两者相互间的关系,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多媒体卫星通讯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市场规模、应用前景还有国际环境,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因素:

(一)多媒体卫星通讯技术应用范围广,卫星因特网、DTH和DBS业务、远程医疗、全球无缝通讯、远程教育等都是新时代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热点,多媒体卫星通讯系统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中将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国家走向世界,世界间的文化和贸易交流频繁,导致对信息的传输量迅猛增长,无论是生活还是经济都需要多样的信息服务,其中包括远程应用、多媒体、交互式、无缝隙等。如今,没有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全球经济的蓬勃兴盛,在全球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多媒体作用于卫星通讯技术的应用不可取代。

(三)因特网的大范围普及,世界上目前已经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加入了因特网的队伍,而如此多的互联网用户对信息娱乐、网上冲浪的要求逐步的增加,这时多媒体最为卫星通讯的终端表现,受到人们的强烈追捧。就目前看来,如果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以一台计算机来计算,通过多媒体与卫星通讯而获得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等服务其数量已经是十分可观的,所以在未来的互联网空间中,多媒体与卫星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前景。

四、总论

多媒体技术在卫星通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合理的去使用此类资源,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教育、金融商贸领域的蓬勃发展,甚至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助力的作用。当今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时代要求我们要对新形势、新产品去积极的研究和分析,以超越现实水平,跟随国际技术发展的时代大潮。

参考文献: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4)

关键词: 隐喻话语 传统语境观 最佳关联 认知语境观

一、引言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Richards发表了《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面进行考察,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语义学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力量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原来单一的修辞层次发展成为哲学、认知心理学、语义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和认知科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由此隐喻研究从修辞、哲学、语义、认知等方面产生了很多的隐喻理论,如对比论、替代论、互动论等等。于是人们逐步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将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纳入语用学的研究,使语境理论与隐喻阐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传统语境理论对隐喻话语理解的重要作用,以及该理论对理解隐喻含义的不足之处,进而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认知的角度,论述和解释了隐喻话语阐释过程中传统语境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

二、传统语境观

(一)传统语境和隐喻阐释

传统的“语境”概念,几乎是一个包容力极强的范畴,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说话的方式,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李勇忠,李春华2001:26)。这些因素为语言表达特定的意义所依赖。对于任何话语,包括于隐喻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其特定意义或者说是语用隐含意义的获得取决于具体语境。Ortony等人的实验也证实,理解具有充分语境的隐喻所花的时间比语境因素不够充分的隐喻所花的时间要少。对于前者,听读者具备更多的推断前提,较易找出隐喻的意义;而后者提供的可推断的背景知识不足以推断隐喻的含义(彭增安2006:78)。束定芳(2000:209—219)也指出,语境本身的特点、说话者特征、语境信息数量的多少、人类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交际者阐释隐喻话语的含义。例如:

(1)God,to me,it seems

is a verb

not a norm,

proper or improper.

(上帝,对我来说,似乎是个动词,

不是个名词,

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例(1)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是指导人们的行动,不一定专门属于某个人。“动词”具有使动作用,用来隐喻上帝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而名词有专有名词和非专有名词之分,其所指的事物也同样有分别。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方面的知识,则对这个隐喻的含义的理解恐怕不会很深刻。但是该例句把语境,即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知识看成一种客观存在,认为这些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这些传统的语境观虽然能帮助了解语境对理解隐喻会话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对于解释某一隐喻话语的含义时却无能为力。

(二)传统的语境观的不足

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它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随着语境的变化,同样一句话,可以是非隐喻性话语,也可以是隐喻性话语。每个隐喻的喻义不是一个,而是一个喻义集,体现出喻义的不可穷尽性。比如,

(2)Internet is a public bathhouse.(徐章宏2007:70)

对于不同的受讯者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在动态变化的语境中,同一受讯者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3a)Internet is a place which is open to all kinds of people,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s.

(3b)Internet is a place where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3c)Internet makes people thinks alike.

传统语境无法解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其自身的不足所决定的。其一,传统语境观没有对受讯者是怎样理解话语的机制作充分的论述,因而不能完全解释语境是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如交际者是如何利用语境因素对话语含义进行推导的,交际时为什么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现象和误解现象等。其二,传统的语境观本质上把语境看做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往往忽视语用主体的中心地位,过分强调语境在交际中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把交际双方置于被动地位,这就使交际者在言语行为中失去了选择语境的主动性。实际上,在交际过程中,施话者不仅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与交际的环境相适应,而且还会主动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为交际创造一个适当的言语环境。

三、认知语境观

(一)认识语境与关联理论

斯珀波(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1986年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以关联为原则,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的认知活动。交际时,讯递者将传信意图,即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发出刺激讯号,对受讯者明示他的意图。为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受讯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传信意图支配,由词句等语言形式实现的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因此,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了“认知语境”这个概念。他们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受讯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中的一组。正是这些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而不是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由此可见,关联理论不再囿于传统的语境概念,它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受讯者在话语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挑选的一组假设。这组假定来源于受讯者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中的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其中逻辑信息决定某个概念可以与什么概念联系及怎样联系;百科知识信息是对与该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假设(即人对该概念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性状的认识);词汇信息是对用于表达该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的认识(包括词汇的句法特征和语音结构等)。

显然,认知主体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甚至心理情绪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认识深浅也不尽相同。既然语境是心理产物,那么不同的交际者的认知语境也是不同的。这样便可得出结论:认知语境因人而异,而同一个人的认知语境也会随着情况变化而有所调整。

认知语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来解释传统的语境观所不能回答的交际中的误解和不理解现象。例如:

(4)A: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B:He is another Shylock.

B所说的Shylock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此人非常吝啬,是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B将Tom比作Shylock是想要传达这样的信息:Tom这个人吝啬。如果A没有看过这部喜剧,头脑中就无法组织关于Shylock的认知语境,也就无法理解B这句话的含义了。

因而可见,认知语境对于话语理解至关重要。在交际过程中,受讯者将新信息所提供的话语假设与记忆中已有的语境假设相结合,经过推理得到新信息的语境含义,从而达到了语境效果。

(二)认知语境和隐喻阐释

认知语境是被人系统化了的知识结构,由直接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和社会心理表征构成。根据最佳关联原则,认知语境要求一定条件下交际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在理解话语时,受讯者只会关注和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刺激讯号,而且倾向于与这些话语最相关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而且,推断隐喻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假设和不断否定的过程。所以说,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彭增安2006:80-81),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一个受讯者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到的话语建立在新的语境假设上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例如:

(5)John is a lion.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隐喻。A lion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凶猛、残忍、贪婪。但讯递者没有直说“John is brave,cruel,and greedy.”。而是用了一个隐喻来说明,这样一来,受讯者必须依靠认知语境找出其关联。

隐喻意义又有强隐含与弱隐含之分,隐喻的理解需要受话者假定施话者的话语具备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调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在互明的认知语境中,构建出语境效果,获得结论,即推导出一系列的弱隐含。在隐喻理解过程中,旧的语境假设会产生出一系列的新的语境假设,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中,寻求隐喻的最佳语境假设也就是寻求最佳关联。隐喻意义是受话者通过关联在推理过程中补足出一系列隐含前提即语境假设而实现的。其间的补足隐含前提,就是在现有语境的基础上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以便在扩展了的语境下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从而最终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例如:

(6)A:Do you like football?

B:I am a Brazilian.

例(6)中,B的回答“I am a Brazilian.”。乍听起来跟语境毫无关联,因此A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寻找、建立关联,从而达到最佳语境效果,最后获得该话语的暗含意义。从隐喻的工作机制来看,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认知环境,使A获得“B是巴西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知道“巴西人爱踢足球”这个相关语境假设。这样,A就以这两个假设为前提进行逻辑演绎推理得出B喜欢足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喻的阐释跟其他话语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此,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一种随意交谈,跟其他话语一样,需要受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四、结语

认知语境将认知科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把交际者的心理状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揭示了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心理思维过程和认知状态。认知语境观把语用主体置于言语活动的中心地位,将侧重点从讯递者转移到了受讯者,视交际者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影响话语理解的认知语境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听话人根据关联原则建构而产生的(何自然,陈新仁2004:121)。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隐喻话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会随着语境和情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认知语境观对隐喻话语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奠定了隐喻话语理解的推理模式:认知-推理。受讯者利用逻辑知识、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新旧信息和假设不断进行选择、激活和重组,获得最佳关联,从而理解隐喻话语的含义和讯递者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1]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5]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5)

关键词:互联网即时通讯;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

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是培养口语能力,学生在英语应用上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差。网络时代,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即时通讯技术是改善英语口语教学的一条新途径。国内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笔者拟讨论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特点、工作记忆和levelt的言语输出模式,然后分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头会话交流内在认知机制,据此提出假设,并初步设计验证假设的实验研究框架。这种探讨将使我们有可能预测出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英语学习者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受益最大、英语口语水平提高最快,并对其中的原因做出合理解释。

即时通讯概念及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特点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个实时通讯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地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常用的即时通讯有gtalk, qq, msn, skype, icq, aim等。对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时交互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发现,在线沟通交流的环境下,学生参与交谈互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比面对面交谈的环境,学生第二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增加了。(2)学生参与交谈的积极性提高了。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在线交谈,甚至比平时积极参与课堂交际和讨论活动的学生还要活跃。(3)对目标语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与传统课堂相比,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 不受面对面讨论必须轮流进行的限制。首先,在多人互联网即时通讯中,不提交发言,对方是看不到的,这就好比在同一个讨论小组中,所有的人都同时对你说话。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是不利的,但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却是现实可行的。学生无需等待,这样就比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在45~50分钟轻松愉快的在线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提交几十个完整的英语句子并非罕见。其次,即时通讯课上,学生只有提交发言,才会被认为在线。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可以不必发言,只是被动地听,也被认为参与了讨论。在网络环境下,不参与就等于不在线。如果有学生一连几分钟都没有参与讨论,同组同学通常会询问他是否在线。再次,有趣的差别是对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要求不同。在课堂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大量交际策略达到交流目的。即使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说英语,学生一旦理解对方的意图,总会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话题,而不是帮助对方找到表达意图的恰当语句。即时通讯却可以促进学生使用英语达成交流,如验证自己对生词意义的猜测,运用还没掌握的句式等等,而不用其他的辅助方式。又次,网络聊天对语言使用的这种要求,势必使学生更能注意谈话时的语言错误,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句法加工,并注意到自己语言知识的不足之处。最后,被放缓了的谈话过程以及即时通讯的非暂时性确保了讨论的顺利进行。从工作记忆角度看,在线聊天的这几大特点可以减轻面对面实时交谈时通常所需承受的记忆负荷。对话各方可以反复阅读对方的发言,除了减慢交谈速度外,还可以加强记忆。记忆负荷减轻了,对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有利。交流速度放缓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在开口说话之前有短暂的考虑时间。学生有时间对英语口语表达的任务提前考虑,因此,表达起来就更加流畅,说出或写出的英语句法更加复杂。

levelt的言语产生模式与工作记忆

根据levelt(1995)的言语产生模式,话语始于非语言的特定交流意图,levelt称之为概念形成器。在言语产生过程中,概念形成器的作用是决定将要说出口的话语的语义内容。概念形成器在话语被说出口前生成与之对应的信息(意图或概念)。这些信息被保持在工作记忆中,并被存入构成器。构成器挑选出最能精确代表每个语义模块的语义内容(话语前语汇)。这些话语前语汇包括构成句法的必要信息,并通过所谓的语法编码生成话语的表层结构。构成器的另一个作用是为选好的语汇挑选合适的语音语义并设计好要说的话语。然而,在这些信息进入发音器引起发音肌肉运动并说出话语之前,会被某种内部机制监控。在这种内部反馈环路中,发音方案会被储存在工作记忆的发音缓存区。因此,言语产生是个分阶段、模块化、累加式运行的过程。

引入工作记忆理论的相关概念和测量技巧讨论levelt言语产生模型有两大益处。首先,能更深入地了解话语加工能力的个体差异是如何影响英语口语水平发展的。其次,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哪些学生会从什么指导方式中获益更多,就可以据此给课程制定者更好的建议。其次,语言即时通讯的两大特点会影响工作记忆:(1)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互动交谈的速度比面对面交谈时要慢。人们打字的速度不可能像说话那样快,因此,加工言语所要求的速度降低了。更准确地说,在特定时间内,交谈者需要描述、理解或回答的言语在数量上减少了。(2)互联网即时通讯不像口语表达那样稍纵即逝。在线交流时,交谈者可以重新浏览谈话记录,以便理清思路。

即时通讯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分析,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练习第二语言,有可能使一些言语产生过程自动化,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在口头交谈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可以放慢讨论速度,使学生有机会重复浏览先前论述过的内容,再现记忆中的痕迹,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负担。在面对面口头交谈时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互联网即时通讯的这一特点,意味着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将会从中受益。因为此时虽然对言语加工的要求降低了,但交流的任务和相互作用与面对面交谈并无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互联网即时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机制,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这一假设涉及的问题主要有:(1)通过使用英语进行互联网即时通讯,是否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2)英语即时通讯与面对面英语交谈相比,在聊天室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对工作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否更为有利?(3)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是否可以根据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有效预测出不同类型的学生口语水平可能提高的程度?我们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以上假设的有效性。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英语口语达到同等发展水平,并且实验组的英语口语水平会提高更快。可能的原因是,在互联网即时通讯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担,从而促使学生尤其是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验证性教学实验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及朱毅恒(2009)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笔者设计了验证性教学实验框架,主要包括实验前测试和实验后准测试,旨在验证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能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的真实性。在本设计中,由同一英语外教承担两个小组的教学任务。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自笔者所教的高职英语专业一年级的两个自然班,每班各20人。实验研究按照口语课课程表进行。实验组在联网微机室上课,每星期上3节即时通讯课。控制组在本班教室上课,每星期上3节传统式课堂口语课。实验持续一个学期(20周),两个小组各上口语课60课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教学内容相同。也就是说,即时通讯课和课堂口语课的活动内容及讨论的问题相同。学期第一周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实验前口语测试;学期最后一周进行试验后测试。

进行实验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教师难以给予所有学生等同的指导,或者说教师很难对所有学生施加相同影响。为了确保给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等同的辅导,参与实验的两个小组在课程设计和课时安排上完全相同。实验组即时通讯课和控制组课堂口语课的活动内容完全相同,且安排在同一天。实验组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使教师能同时阅读并参与最多5个讨论小组的活动。在小规模试验阶段,每个讨论小组安排4~6名学生。如果小组成员过多,组内成员的积极参与会使屏幕窗口文字滚动过快,致使学生难以跟上速度,影响对话互动进程。控制组也采用相同的活动小组安排。在实际操作时,指导教师直接从即时通讯工具界面打印出活动任务要求,用于对控制组进行课堂口语课指导。实验组在线时指定的任务包括角色扮演、文章或影片讨论及其他交互活动。前两次的即时通讯课在学校的联网微机室进行。学生有机会充分熟悉即时通讯工具,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初始培训阶段过后,一部分学生可不必来学校联网微机室。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校园其他的联网微机上参与即时通讯互动活动。事实上,教师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地点上网。这样做,是为在指定的上课时间使互联网即时通讯真正成为同学之间唯一的英语交流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微机室上课的学生每次最多不超过5个。在可容纳30人的联网微机室内,绝大部分时间在线上课的学生应保持在3人以下。这种在不同地点上课的安排对实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它体现出本研究与其他有关计算机辅助实时交互研究或二语习得研究有显著的不同。

为了验证假设,应进行实验前测,将前测得分作为协变量,反映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的口语水平。前测成绩分析将表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前测英语口语水平的差异情况,如果不相上下则可以看作水平相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进行实验后测。levelt言语产生模式的言语产生过程表明,无论是语音还是文字形式的言语表达,都能促进并发展同样的认知机制。仅凭levelt的言语产生模型理论,符合逻辑的推理应是:控制组和实验组口语水平提升的程度应该是等同的。检验也用来验证这一假设。实验结束后,教师对两组学生实验后测成绩进行分析,以证明控制组和实验组在前后测之间的训练中英语口语水平是否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后测的平均得分是否高于控制组的后测平均得分。分析结果用于证明互联网即时通讯能否为学生提供传统式课堂口语课很难提供的某种特有的有利条件。

为了验证假说,可进一步检验口语水平得分和非词重复得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口语水平得分和单项测试工作记忆题型的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将表明控制组二者的相关性是否比实验组的相关性要高。这会进一步表明,在控制组中,较其他学生而言,工作记忆能力(在实验测试中具体体现在对语言的短期记忆能力)较低的学生是否会处于不利地位,在实验组中,这一情况有无明显表现。这些研究结果将会显示,对那些在语音回路中保持词汇信息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即时通讯环境是否会更为有利。

笔者根据对即时通讯环境下的“英语交谈”的特点、levelt言语输出模式、工作记忆、英语口头会话交流活动内在认知机制的分析,认为应用即时通讯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具有可行性。据此提出假设,即互联网即时通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习者的认知机制,从而间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并设计了验证假设的实验框架。应该指出,这绝非意味着完全脱离面对面的英语口头交际就可以迅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如果把面对面的英语口头交际假想成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唯一的途径,就很有可能把相当一部分学生置于不利之地。有些学生将把学习说英语视为巨大困难,存在逃避心理。对他们而言,互联网即时通讯课程能帮助他们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warschauer m. comparing face-to-face and electronic discuss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j].calico journal,1996,13(2):7-26.

[2]kern r.restructur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th networked computers:effects on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roduction[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79(4):457-476.

[3] chun d m. using computer networking to facilitate the acquisition of interactive competence[j].system,1994,22(1):17-31.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6)

目录

报告摘要

1云通信发展概述

1.1云通信的概念定义

1.2云服务与云通信概述

1.3云通信的核心价值

1.4云通信的分类

1.5云通信的应用场景

1.6云通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1.7中美云通信发展比较

1.8云通信产业链

1.9云通信产业图谱

1.10云通信的商业模式

2云通信企业典型案例

2.1融云

2.2梦网科技

2.3云之讯

2.4声网

3云通信的发展趋势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篇(7)

在信息来源和渠道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一家报纸发表的新闻绝大多数不是独家的。据研究者统计,一家媒介依靠独家发现做出的独家报道不会超过10%,就是这10%的独家报道,其信息来源也可能不是独家的。换言之,在今天,一家媒介的主要信息来源差不多都是与其他媒介共用的。

然而,一张报纸赖以成功的绝不是对共享资源的占有,而是独家的判断方式、分析方式和观察眼光。不是独家的材料,而是独家的见识。正如陆小华在《整合传媒》中所说,报纸卖的是两个字――“见识”。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上个世纪我国传媒市场基本处于资讯短缺阶段,社会对于资讯的需求掩盖了对于见识的需求,对于资讯的数量需求掩盖了对于资讯质量提升和整合的要求。随着报纸厚报化的出现,以及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今天的传媒业已经进入“资讯相对过剩”时代。媒体专家的普遍看法是:资讯,尤其是大众化资讯已不再是传播领域的主流读者对于传媒的第一要求,提升资讯品质、解读信息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一家成功传媒的价值,在于能够为受众整合、梳理看似杂乱无章的资讯,为读者提供有序而冷静的观察与分析,帮助受众更加真切地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因此,判断强势传媒社会影响力的大小,已经不再是看谁拥有更多勤奋的编辑记者,而是看谁对于资讯的分析整合能力更强。

传媒需求市场的这种深刻变化,给媒体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中青报资深编辑李大同所说,现在的名记者之所以“名”,在于他能够经过艰苦的独立思考,赋予生活中许多人们已经熟视无睹的事情,一种深刻的背景和意义。所以,不要试图去寻找什么重要的新闻,而要努力使新闻重要起来。媒体工作者应当下大力改善的,是使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和人群,真正能够在公众眼里重要起来的职业技术和手段。

笔者认为,延伸新闻的增值服务,需要拓展内容产品的多层面的价值:

比如内容产品的实用价值。所谓实用价值就是内容的“有用性”,媒介报道必须满足受众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都市类报纸在全国报界异军突起,迅速从党报补充的地位挤进主要媒体行列。除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热热闹闹的文化娱乐新闻吸引读者的眼球外,实用性极强的经济新闻成为它的主要内容构件,对提升报纸的吸引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都市类报纸经济新闻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贴近性和实用性,有关市民柴米油盐的生活资讯成为主打内容,要求所登作品尽量趋“软”。这种软性追求,使整个报纸实现了从宣传纸到实用纸的深刻转型,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媒体专家喻国明认为,打造新闻产品的实用价值,可对新闻内容产品进行“加宽加厚”。所谓加宽就是深度报道或解释性报道,通过信息之间的结构化链结来完成对未知事实的深刻把握。加厚就是不但提供事实,同时也提供判断;不但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告诉大家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什么。笔者认为,不管加宽加厚的内容是什么,“加”本身就说明今天的竞争重点已经不是事实素材本体,而是事实和素材之上的附加价值。观点创造价值,高度决定价值,这是今天传媒竞争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