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景观建筑装饰

景观建筑装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4 16:27:52

景观建筑装饰

景观建筑装饰篇(1)

关键词:建筑外观 装饰改造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Q17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简介

华南快速干线(三期)建筑景观装饰工程项目位于广州北环高速和北二环高速公路之间,东西向贯穿白云区和天河区,东起华南快速二期干线的春岗立交,西接佛山南海的广和大桥,全长约17.6公里,是广佛都市圈的一根主动脉,是广佛同城化的重要纽带。本工程沿线布置两侧有建筑的部分约15.4公里长(西起广清高速东延线500米,东至石陂隧道),设计区域内的建筑可分为小区住宅、民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厂房建筑、混合建筑群、临时建筑等,以民居建筑和厂房建筑为主,部分建筑直接与道路临近,经过民居密集区道路两侧设有塑料隔声屏。

二、总体现状情况分析

项目前期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华南快速干线(三期)建筑外观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外立面均较为脏乱、陈旧;户外广告牌设计凌乱,违法违章的居民自建楼较多;部分楼顶存在加建建筑;建筑外立面窗台防盗网不规范,飘蓬较为凌乱;沿线各种电线、电缆等管线交叉错乱;室外空调机摆放随意混乱;部分建筑坡屋顶屋面陈旧;沿线建筑均未考虑统一的夜景灯光设计等情况,严重影响整个建筑物外观形象和立面效果。

道路沿线农民自建房较多,均为一栋贴近一栋的“握手楼”,且样式陈旧,无统一规划,整体效果较差;沿线高速路噪声和灰尘较大,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沿线建筑外观现状照片

三、主要指导思想及改造原则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管理、迎接亚运会、促进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整治环境、美化家园、促进发展”的工作要求,对建筑外观进行综合整治。

主要改造原则是:一线建筑优先的原则;尊重现状功能,在现有基础上改造沿线道路景观原则;坚持经济、绿色设计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将现代生态理念与道路沿线自然景观、人居景观的整饰结合改造,以此为契机带动沿线第二、三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达到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综合升级的目的。

四、建筑景观装饰设计改造方案及措施

1、厂房建筑——重点整治

这类建筑外墙为水刷石、油漆,破旧残缺饰面剥落严重,且外观脏乱不堪。主要改造方案及措施为:修缮、粉刷翻新外立面;规范空调机、飘蓬、防盗网设置;一线建筑增设平改坡工程。

改造前的照片改造后的效果

改造前的照片改造后的效果

2、民居建筑——重点整治

这类建筑外墙均为外墙砖饰面完好,建筑不规整随意布置公路两侧,空调机布置凌乱,管线布置混乱,部分存在乱搭乱建现象。主要改造方案及措施为:清洗外立面、统一更换门窗,规范空调机、防盗网设置,局部增设围墙、利用植物美化和遮挡立面效果,另外一线建筑增设平改坡工程。

改造前的照片改造后的效果

3、外观完好的建筑——简单整治

这类建筑外墙均为外墙砖饰面完好,建筑较为规整统一,但空调机布置凌乱。主要改造方案及措施为:清洗外立面、规范空调机机架增设防护罩、规范防盗网设置、一线建筑增设平改坡工程。

改造前的照片改造后的效果

4、规范整理架空管线——重点整治

现状沿线存在很多管线架空,对建筑外观影响最大,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是外立面整治的重点内容。因此,改造措施是对于有条件的架空管线尽可能下地整治,不具备下地条件的进行统一横平竖直处理。

5、临建、违建整治——重点整治

对于公路两侧的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建设单位联系协调国土、规划、建设、城管、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进行拆除,并进行绿化美化工作。

6、建筑天面清理——简单整治

清理建筑天面违法加建的临时建筑,清扫天面垃圾等杂物,有条件的天面尽可能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7、统一规范改造沿线商铺广告招牌——重点整治

对沿街商铺招牌的高度、大小、颜色、材质进行统一规范。

8、重要景观地段建筑屋面美化及坡屋顶改造——重点整治

对于沿线重点景观地段的建筑屋面上杂乱或者违法搭建的建筑物,难以短期内清理或拆除的情况,采用广告牌进行围蔽处理;对有条件的平顶屋面进行坡屋顶改造,有利于节能和景观效果的统一;对荷载、防水等因素具备的建筑屋顶进行绿化美化,对不具备承受一定荷载的建筑屋面采用对土壤厚度要求不高的佛甲草进行绿化或者采用仿真草美化。

9、统一规划增设沿线建筑外观泛光照明光亮工程

对沿线重点建筑、关键部位、标志性建筑、围墙、绿化等分类进行泛光照明和光亮工程设计,增加城市美轮美奂的夜景效果。

10、其他重点整治的包括增设隔声屏、围墙、施工工地遮蔽、功能性构筑等。

五、建筑景观装饰材料色彩选择

1、色彩定位

根据现状建筑外观色彩的效果,考虑主体色彩与沿线建筑总体色彩相协调,并结合广州市以灰黄色为城市主色调的色彩规划,本项目色调选择以深浅灰色、深浅咖啡色、米黄色为基本色调,白色为点缀色。

本项目主要装饰材料:外墙采用涂料以白色、米黄色为主;铝塑板以灰白色为主;坡屋顶合成树脂采用橙红色为主色调。

2、平改坡屋顶材料

平改坡屋顶材料主要采用橙红色合成树脂瓦,屋面平改坡工程原则上保留原来平屋面的排水系统,坡屋面的排水系统采用外天沟排水方式,坡度为25—30度,连续面积较大的屋面增设老虎窗。老虎窗是平改坡工程中重要的装饰内容,兼顾美观的同时解决坡屋面检修通道及屋顶采光和通风的要求;老虎窗的位置宜与原有建筑或阳台相对应或有规律设置,并采用白色通风百页和清水玻璃相结合的设计形式。

老虎窗 平改坡效果

景观建筑装饰篇(2)

关键字:室内景观设计;生态;室内装饰设计;室内空间

Abstract: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 people to return to natural desire more, can will be natural elements in interior decoration reality, with artistic means create indoor natural landscape and to that of the interior design, combin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his paper studies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art and landscape, sex, scientific combination of tactics to create meet the function requirement have again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and nature of modern indoor environment.

Keyword: indoor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Interior space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室内装饰源远流长,古代遗址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室内装饰的精细和华丽,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的水平也很高。室内自然景观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它将大与小、远与近等矛盾体协调在合适的范围内,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室内生态景观与室内装饰设计间不仅仅是单纯的从属关系,没有室内装饰设计的生态景观就没有生活的味道,室内生态景观和室内装饰设计应该在设计方法、设计思想上相互融合,创造出科学、艺术的室内环境,不但满足功能需求,又能体现文化内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分析

⒈室内生态景观设计。室内生态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完美的室内生态空间,缩小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差距,使人们在室内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环境,现代室内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是:

①室内生态景观设计是现代室内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贯穿于整个室内景观的微观细部设计、局部设计、整体设计和管理的整个过程;

②室内生态景观设计首先从整体出发,综合充分考虑到环境美学、生态功能、人的需求等各个方面而进行的三维空间设计;

③室内生态景观设计在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和美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旨在改善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④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塑造室内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不断完善和维护的过程;

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不但是要营造以人为本的绿色空间,使水体、植物、景观等和谐自然的过程,也是要构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地域空间综合体,使人、动植物、微生物等自然和人工要素处在和谐的人居环境系统中。

⒉室内装饰设计。装饰作为整个建筑的组成部分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功能等联系在一起,组成空间环境设计的内容。室内装饰设计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其所处环境及使用性质,运用艺术手段、物质技术等,创造出功能合理、美观舒适、符合人们需求的内部空间环境。即室内装饰设计是对空间存在形式的设计,完善和再创造已有的建筑内部空间。

⒊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的联系和区别。两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完美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从属于室内设计的一部分。室内景观设计主要运用园林设计思想对室内空间布局规划,没有改变地貌或地坪主要利用建筑结构本身。与室外景观不同,室内景观的空间尺度、影响因素、生态流之间的聚散都会受到建筑本体的限制,把生态思想运用到建筑空间,是当代建筑中最具生命力的设计理念,生态环保的室内景观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必然的发展趋势。室内生态景观的营造不但是对室内装饰设计的深化也是对室内装饰设计的补充。室内设计虽然是造型艺术但是也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感知体会。不营造室内生态景观就感知不到自然的味道,没有室内装饰设计的生态景观营造也缺乏生活的味道。所以,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二、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共塑机制分析

共塑,即是共同的作用和反作用。生态景观的成功表现与室内装饰的特征主题密切相关,室内装饰设计的完美体现也需要生态景观所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的衬托,只有两者的共塑才能创造出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

⒈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共塑的指导思想。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出于周边环境、建筑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景观系统;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确保室内空间中植物等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把握好室内空间的功能与性质,凸现现代文明成果,营造出适宜人类生活、生产、工作的室内空间环境。

⒉共塑的原则。①整体性原则。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都应该注重对整体性的考虑。室内设计是以建筑整体为基础的,是对建筑环境和空间等的整合和再创造。在整个设计中,设计师要将艺术的完美性和使用舒适性相融合,在强调自然的同时把握好整体性。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要根据空间形式和环境特点利用合适的设计方式与建筑、环境相协调;②审美性原则。室内装饰和室内生态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室内空间环境应该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不仅依赖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也与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相关,所以应该从使用者的审美心理和空间体验考虑整个设计的过程;③坚持因地制宜、因环境制宜的原则。应该充分结合建筑群环境与室内空间地形特点,以营造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科学合理的组织景观空间,特点突出、主次分明;④生态学原则。整个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健康环保的材料,各种植物合理配置,防治室内环境污染,营造出生态效益良好、自然美观的室内环境;⑤时空艺术原则。规划设计中,鲜明合理的区分空间功能,提高室内景观的品味,丰富室内空间的艺术内涵;⑥坚持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要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园林文化、西方理性文化,展现现代文明,并且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作为根本,改善城市人居住和活动的空间环境,提高人的参与核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能力。

⒊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共塑的空间分析。室内生态景观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是室内空间设计的一部分,在对其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室内空间的性质,根据建筑用途对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满足功能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室内空间所面对的人群,只有充分分析之后才能了解人群的心里,满足不适应不同的具体的人群需要。因为室内设计也是要纳入经济运作的轨道,经济的预算决定对室内空间的设计档次,所以在设计之前也应该明确室内生态景观和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定位,设计出与空间环境定位相符的档位层次。

⒋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共塑的和谐构架。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共塑时要做好风格流派的统一,在传统设计风格、现代设计风格、后现代设计风格、高技派设计风格、超现实主义设计风格中寻找平衡点,使其相互协调。同时也应该注重创作手法的协调,模拟与提炼自然,充分运用具体与抽象的手法对自然事物进行模拟,对自然中的典型形象进行加工和深化,丰富饱满的生活气息。也应该注重设计要素的综合,例如植物、组合盆栽、盆景、插花等的组合,设计出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

结论

室内空间具有动态与静态空间、开放与封闭空间、凹入与凸出空间等多种空间形式,在室内生态景观设计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共塑中要保持装饰景观的效果与空间的特点相协调,室内设计应实现生态景观与装饰的共融,同时也应该从营建各种类型的室内空间作为起点,生态景观与装饰设计结合的设计手段,多角度、多层次的创造舒适、自然、和谐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龚楹.观赏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6,06

[2]秦晋川.室内景观——现代建筑空间中的文化载体[J].室内设计,2005(4)

[3]周明.浅议居室的室内绿化装饰[J].甘肃科技纵横.2006(4)

[4]孟欣慧.室内植物景观调查研究[J]. 北方园艺.2007(8):

[5]王丽莹,王逢瑚.浅析生态酒店室内自然景观的构成要素[J].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2007.05

[6]胡长龙.家庭室内空间绿化设计[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9,

景观建筑装饰篇(3)

关键词:建筑;外立面装饰;原因;设计

建筑外立面装饰是集艺术美学、建筑设计、环境等多方面知识为一身的综合学科,建筑外立面的装饰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一 建筑外立面的含义

建筑外立面主要指建筑与建筑外部相接触的外界面,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还包括屋顶外建筑,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为了特定的观察角度需要将屋顶作为外立面的设计范围,进而我们将屋顶也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 影响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因

(一)物质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随着建筑装饰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装饰实践中对自然环境有了整体认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视觉要素上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处理最为突出,建筑的形体由波动曲面构成与自然环境毫无冲突的共存着。

2.气候条件因素;影响建筑外立面的主要因素就是气候条件因素。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建筑,如:干旱地区以它自有的炎热条件建造了平顶、厚墙等建筑,然而这些建筑外立面对装饰设计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高温多雨的地区则添加了通廊,将空间尽可能地敞开,做好通风措施,再加上房顶上覆盖的遮阳设施,建筑外立面也会呈现不同的效果。

3.环境色彩与肌理因素;环境色彩与肌理对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是色彩:在阴雨天气较多的地区,天空中布满了薄雾,能见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建筑外立面装饰色彩时,就需要考虑色彩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的能见观赏度。其次是肌理:不同的设计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肌理,从而个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美感,就必须符合环境的总体设计风格。虽然人们对肌理的美感具有一定的独立审美价值,但在实际运用中,形成美感的产生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种激励可以长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二)人文因素

1.装饰色彩

首先,世界上的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都习惯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的影响,都对本民族的色彩较为喜爱。在一定的时空内,对色彩也有了一定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色彩文化。

其次,在建筑外立面装饰色彩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政治观念等都将象征着建筑色彩。

再次,人们都希望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例如江南水乡,每日在沿着河边散步的居民,很多青瓦粉墙,这些都具有一定的气质,而在林园生活中,建筑的背景呈现灰白色,这将作为建筑的基础色,是另外一番建筑景象。

2.装饰图案

传统文化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具有中国特色图案的产生源于相同的社会和背景下,他将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由于中国古代的人们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很信任色彩,于是,对于所观察的景象,我们将要对美好的东西进行重新审视并赋予新的定义。

3.装饰主题

由于时代与区域的差异,建筑外立面装饰的主题都将打上文化的烙印。在唐朝,佛教发展较为兴盛,为了促使宗教建筑的增加,建筑外立面则利用装饰主题对宗教建筑进行宣传,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建筑外立面装饰主题起着不同的影响。

三 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的原则

1.时代性原则

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原则不是单方面的,要立足于整个时代,要从社会的时尚中找到建筑设计的灵感,又要不断的超越现有的时尚观点。目前,建筑设计的时代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个是经典时尚的设计,另一个就是传统的设计,然而,建筑外立面装设设计的再完美,如果与时代性相分离,那也就变得没有观赏价值,因此,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的时代性与经典时尚、传统设计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离的。

2.地域性原则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特色,这就是建筑地域性的表现。然而地域性原则中,自然资源主要表现为:所在地域的地形、建筑地域的光线以及构建手法等。建筑外立面的装饰设计应该根据地域特色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地区的民族特色展现出来,使人们在情感上有一种家的感觉。

3.大众性原则

大众性原则主要指,建筑外立面设计不能一味的追求个性,而是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来进行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建筑师要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审美观念,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使建筑外立面的装饰设计与大众相结合。

四 结束语

根据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我们不难观察,只有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以及文化素质条件下,才能对建筑外立面的装饰设计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装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装饰设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辛智勇.高层建筑立面设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7).

景观建筑装饰篇(4)

关键词:桥梁;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都市不断涌现,桥梁的需求量及建设规模愈来愈大。桥梁已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被人们赞美欣赏。因此桥梁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桥梁景观是指以桥梁结构为主体,结合桥位周边的自然及人工环境,融入桥域处的民族风情及地域特色,进行桥梁景观的设计及其研究,最后达到人、桥梁、环境的有机统一。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可观(宏观构景、中观造势、近观显巧)、可游,既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又可成为景观环境的载体。

1、桥梁景观的内涵

主要体现在设计的内容方式上,一般是以平面布局设计、肌理设计、色彩设计、装饰设计、外观造型设计以及线形设计为主,选择合适且良好的设计的方式不仅可以收获到极致的视觉效果美感,同时还能够丰富创新设计理念,使桥梁的景观设计作品不断开创行业内的新标。当然,仅仅依靠打造美丽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桥梁景观这一特殊的语言表达符号里,我们更应该注重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历史性的文化内涵,甚至是美学的文化内涵,让每一个桥梁景观作品都能够焕发出生命的动感,这样作品就不再是纯粹的作品了。

其主要特征有:符合安全、经济、适用的基本设计原则,桥梁符合更具美观、独具特色、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原则,桥梁的景观主题应与周边地块整体规划相一致,体现该区域主题定位,与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桥梁,由于它跨越山河或城市交通线路,人们进入新区首先也是最直观认识的就是桥梁,作为具有门户意义的建筑物,其景观效果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将新区内的桥梁区域特色化,乃至成为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就成为桥梁设计师新的课题。

2、我国桥梁景观设计所面临的现状

2.1、桥梁景观设计与桥梁设计被混淆

桥梁景观设计在我国来讲,它所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可以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行业领域,在高校中作为专门的学科专业进行开设的时间亦是很短,可以说由于时间短的原因,我国在该技术范围内缺乏明确的规范。我们都知道,桥梁景观设计的设计内容形式很重要,它既体现了桥梁在功能上的实用性,又体现了桥梁景观在景观二字之上所凸显出的整体美感,然而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桥梁作品之中,一般采用的是结构设计的方式,在桥梁建造完毕以后,再对其进行后期的包装,这是严重地混淆了桥梁景观设计和桥梁设计在根本上的区别。

2.2、桥梁景观设计的外观设计单一,重复率极高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之中,桥梁的设计结构、线形都是大同小异的,当然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外观造型,就像是孪生的姐妹一样。在重复使用同一外观设计造型之后,很多相关人员很容易犯同样的设计上的禁忌,即不注重周边环境设置,甚至不严格把握细部结构的处理,只是照猫画虎地将设计作品搬入桥梁工程项目当中去,严重破坏了环境的整体美观和桥梁景观作品的整体平衡感。

3、桥梁景观设计探讨

3.1、景观桥梁的装饰处理

桥梁的装饰处理是创造桥梁美观的常用方法之一,作为景观桥梁更有必要进行装饰。通过装饰处理,如外观、表面色彩和质感的处理,更突出所需要的桥梁各结构部位的特征,弱化一些影响外观、干扰视线的部位(如梁体接缝处、支座),使桥梁与周边环境更协调。如再与夜间照明效果相结合,更能渲染和烘托出桥梁综合的美学效果,突出桥梁的标志性和象征意义。景观桥梁的装饰常用以下方案及其组合:

方案一:板材饰面:利用混凝土板、花岗石、钢材等材料,对桥梁构件进行修饰、遮盖、诱导,如梁桥挂板装饰后变为“拱桥”。挂板遮盖了连续梁支座等干扰视线的部件,并辅以线条和颜色对“拱线”进行诱导、突出,使桥梁与人工湖及周边建筑环境更加协调,达到最佳装饰效果。

方案二:改变结构类型的外装饰有时在平原开阔地区为了突出桥梁重组环境的作用,采用强调法,利用中承式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方案来达到突出、强调的效果,如郑州新区的连续梁桥通过外侧钢管装饰为“拱桥”。

方案三:混凝土表面涂装―――材质、颜色的改变混凝土桥梁的梁体、墩柱、桥台、栏杆等部件都是桥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色彩和质感对桥梁整体景观效果影响较大。混凝土结构施工后表面常有色彩不均、蜂窝麻面、接缝错台等瑕疵,在白天和夜间灯光下暴露无遗。这些材料自身和施工缺陷如同一群苍蝇一样,使观察者难以产生美感,更谈不上景观了。因此对于景观桥梁的表面涂装修饰,可以修补、遮盖这些缺陷,使桥梁构件轮廓清晰,混凝土表面平整,色彩均匀,并提高桥梁的使用耐久性。采用不同的涂装配色方案,还可以使桥梁与周边环境更和谐、自然。

3.2、地域性元素的融入

以东北某城市的桥梁为例来分析,此点对于桥梁景观设计的影响、

3.2.1、造型元素的地域性

柱式及其装饰构件作为该城市建筑风格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强化建筑的地域性,充分表达建筑所蕴含的意义,是具有识别、度量和象征作用的造型元素。将欧式建筑中三段式立柱及圆拱门设计融入主桥桥塔的设计中主桥桥塔景观造型是在主体结构外包裹装饰性金属构架,这种处理手法不仅易于桥塔造型的塑造,且形成混凝土材质与钢材质的对比。

图1三段式立柱及圆拱门运用于主桥塔

主桥桥塔景观造型是在主体结构外包裹装饰性金属构架(见图2),这种处理手法不仅易于桥塔造型的塑造,且形成混凝土材质与钢材质的对比。

图2主塔实景图及外包装饰钢结构示意图

为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人文特征,在桥梁的细节设计上运用具有该城市特色的形式构件,达到桥梁建筑景观与城市艺术内涵的完美统一。细节设计体现在主桥的欧式线脚、铁艺元素、欧式灯塔等。

3.2.2、色彩运用的地域性

桥梁的色彩通常选用灰色、白色,很少选用有明确色彩倾向的颜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但该城市的建筑色彩丰富,从城市景观中概括出4种常运用于建筑的色彩,分别是深绿色、砖红色、米黄色以及褐色,其中索菲亚教堂穹顶的深绿色给设计师带来了灵感。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主桥所处环境空旷,再加上该城市气候寒冷,一旦入冬,江面结冰,植物枯萎,一片孤冷凄凉的景象。建议选用富有生机、寓意繁荣的颜色,以缓解环境带给人的凄冷之感。综上,以深绿色作为桥梁的主色彩,运用在主桥桥塔、松北桥头堡以及柱廊梯道等附属工程。绿色是由蓝色和黄色对半混合而成,象征着和平、生命力。在绿色中加入少量的黑色,使得色彩更有厚重感,体现出悬索桥的气势以及稳重感。

3.2.3、与地域文化相融合

为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人文特征,在造型细节方面充分运用具有该城市特色的形式、构件和工艺,达到桥梁建筑造型与城市艺术内涵的完美统一。该城市建筑风格结合俄罗斯美学特点融入欧式古典主义哥德式风格,突显层次、浮雕、拱门等形式,在石造建筑上发扬光大。柱式及其装饰形态作为该城市近代建筑风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兼有文化特征,它能够强化建筑的表现意图和表现方式,充分表达建筑装饰所蕴含的丰富语义,是具有识别、度量和象征作用的装饰构件。

3.3、实现桥梁同环境的协调

桥梁结构构造与桥梁景观设计是桥梁整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两者始终以相辅相成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桥梁的建设环境是桥梁结构构造的决定性因素,在满足建设条件的前提下,桥梁景观是提升桥梁整体美感的主要手法。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桥梁建设或消减法加以修饰。然而设计者往往不可忽略的还包括当地的民族文化,在一些具有强烈民俗特色的地区,桥梁的景观设计从设计思路的抽象象征意义到针对细部的具体造型特点,甚至桥梁整体的色调方面。都应突出当地的文化色彩。设计者应在建设方提出桥梁规划建设目标以后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规划:

3.3.1、环境调研:针对桥位周边的地质、河道、气候、路网关系及交通功能进行数据性的分析,进而确定建设条件,选取最经济合理的主体结构形式

3.3.2、定位分析:了解桥位所在城市的景观定位,分析桥梁整体风格,即针对历史名城,应着重体现历史元素展显文脉特色;而针对新城区,应以现代简洁为主,彰现时代特色。

3.3.3、通过以上方面优选出2-3个满足主体结构并能恰当体现特色的桥梁方案进行论证确定。

3.3.4、根据选出方案合理布置夜景照明及其他细部设计,形成统一完整的桥粱景观。

4、我国桥梁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4.1、桥梁的环境景观

二十世纪末是我国环境意识觉醒的时代。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土地的漠化、黄河断流、水源污染、长江洪水及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应与环境和谐。1999年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明确提出了对环境的和谐与尊重应该成为一切建设行为的基本原则。在桥梁景观设计中强调环境景观即是对此大背景的呼应,同时也是保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反映到桥梁景观设计中便是桥梁景观与大地或城市景观尺度的和谐研究,桥梁景观对地形、地貌的适合,桥梁景观对文化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及桥梁建设对建设地点的自然原生景观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均为传统的桥梁景观学所不包容

4.2、桥梁的夜景观

当我们在晚饭过后,小步行于灯火辉煌的街头,尤其是当你的面前再出现一座闪耀着多彩炫目光环的美丽大桥,你会感觉自己仿佛是置身于“天境”中,那种美妙的感觉是何其地让人慨叹它的美轮美奂。就在这个时候,你或许会后知后觉地发现同样是夜里的灯光,为什么桥梁夜景观与桥梁交通照明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事实上这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换句话说,桥梁夜景观是将照明科学与桥梁艺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它是随着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以后,人们的审美视角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对城市景观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有了自然的要求。

5、结语

桥梁景观设计是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提高条件下未来桥梁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今后的工作之中需要不断创新,做好桥梁景观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穆祥纯.我国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01:1-5+15.

[2]万敏.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桥梁建设,2002,06:66-68.

景观建筑装饰篇(5)

摘要:《建筑装饰构造》是建筑装饰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有必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并进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学实践;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及开放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建筑装饰构造;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概述

《建筑装饰构造》是建筑装饰专业最为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是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主干上承上启下的课程,对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主要阐述建筑物各装修部位的装饰要求,介绍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施工的方法和合理性。在目前室内外环境设计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的时候,建筑装饰构造作为使室内设计构思转化为实物的技术手段,就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现今的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有一种不良的倾向,那便是重艺术,轻技术;重视装饰设计类课程的学习,轻视建筑装饰构造、施工等技术类课程的学习。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现有的一些教材和大纲只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对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现有的建筑装饰构造教材中的知识老化,很难适应装饰设计事业的发展,也是导致学生对装饰构造课程失去兴趣的原因。其三,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是一门技术类型课程,必然与实践紧密结合,涉及许多工程实例,而现实的教育状况仍是以教科书为蓝本,配以程式化的讲授和指导,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自然也显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全国各装饰设计专业开设的建筑装饰构造课程基本上都安排了60学时左右,所用教材主要为建工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装饰构造》,同济大学主编出版的《建筑装饰构造》,以及各校自编的教材、讲义等。但总的看来,2000年以后出版的一些教材虽然补充了一些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在内容安排上也有所调整,但整个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并没有多大改变。因而要改革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紧跟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步伐。我们以装饰工程项目划分教学专题,围绕每个装饰工程项目的特点、功能要求来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装饰材料,并具体分析每种构造做法的特点、利弊、应范围以及使用周期等,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学习到当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的做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专业基础。

3教学改革与实践

3.1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动机除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知识贮备。尽管每年级都会有部分学生对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有极大的兴趣,出于爱好努力学习,但毕竟这门课程实践性很强,而学生们刚刚接触专业课程,对工程案例了解甚少,空间想象力差,课堂上的教学有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最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用途,各种装饰构造的规范做法,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突出建筑装饰设计的主线,强化装饰构造知识的技术,使学生切实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是用于解决何种问题,并与个人的工作性质、职业前途息息相关。

3.2加强与建筑装饰设计等相关课程的融合

对学生而言,尽管在学校中,是分成若干门课程单独学习,但对于实际工程实践中,却是要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服务于建筑设计。实践证明,要使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围绕着主干课程——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安排教学计划。

例如,室内设计的题目为庭院设计时,则可有针对性地讲解室外庭院地面、水池的构造做法。当教学安排使建筑装饰构造与室内设计课程不能同步时,则在讲授建筑装饰构造时,举一些室内设计的实例或出一些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应用构造的知识。另外,在高年级的装饰设计课上,还可进行专题式的技术性构造的讲座。

实践证明,将建筑装饰构造课程与装饰设计课程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构造等技术课的重要性,更宝贵的是,还使学生懂得,技术不仅仅是工具,还可作为建筑装饰设计创思的源泉,也就是说,技术也能促进设计,与相关课程的融合必定能取得共赢的效果。

3.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建筑装饰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对实际材料的接触,施工现场的参观,参加一些工程实践才能逐步熟悉建筑装饰构造,最后才能绘制出有水准的装修施工图纸。由于学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获取,因此,带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已经建成的实际工程或正在装修工程,引导学生进行建筑装饰材料市场调查,了解各类材料的性能、价格、种类。学生在现场参观过程中,对各种装饰材料和装饰构造非常好奇,不断提问,通过在场指导教师或专业人士的现场讲解;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强化教学方法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1)开放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开放式的讨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交流氛围。给学生开出学习参考书,提出各种学习专题,引导利用网络到各种装饰材料网站吸收专业知识,收集最新材料和构造技术,同时利用学校的教学平台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达到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掌握收集各种专业资讯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创新能力。

(3)情景式教学。

是将课程内容置入具体的环境情景中,让学生体验环境,评价环境,设计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元素。装修工程中吊顶金属龙骨类型较多,结构复杂,学生从未见过实际工程,很难用语言讲述清楚,而用视频、动画、施工现场教学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大提高课堂学习信息量。通过情景式教学,可以把各种装饰材料的形状规格、结合方式很好地展示出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全真或仿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零距离”的学习吊顶装饰材料的选用和构造的方法,在现场情景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问现场的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构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4结语

景观建筑装饰篇(6)

【关键词】城市街景;规划设计方法

在小城市街景挂会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区域的文化特色、民族传统、经济发展状况等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各个因素在规划中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加以适当处理,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1 建筑街景规划设计理念

体型和立面设计着重研究建筑物的体量大小、体型组合、立面及细部处理等。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形式、装饰细部、构图手法等创造出预想的意境,能不同程度地给人以庄严、挺拔、明朗、轻快、简洁、朴素、大方、亲切的印象,因此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建筑外形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现代建筑中的小城市建设,更应当在独有的历史文化氛围中,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长远规划,凸显民族的、大众的审美需求,使之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2 影响街景规划设计的因素

2.1 使用功能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出的物质空间环境。室内空间与外部体型是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房屋外部形象反映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特点,美观问题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

2.2 材料、结构构造

建筑物必须运用大量的材料并通过一定的结构施工技术等手段才能建成。

一般民用建筑多采用混合结构,室内空间小,窗间墙必须保留一定宽度,窗户不能开得太大,可以通过门窗比例和恰当组合,以及墙面材料质感和色彩的恰当配置,取得朴实稳重的建筑效果。

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的结构系统,立面上门窗大小不受限制,使房屋有可能采用灵活宽敞的布置方式,以取得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2.3 小城市街景规划设计应当坚持的几个原则

2.3.1 时代性是街景规划设计的时间原则。它包含两个层次:首先,要立足于时代,既要从时尚中寻求灵感,又要超越时尚把握住内在的本质。再完美的建筑(立面)装饰,脱离了时代性也是没有价值的。其次,经典和传统是时代性之根,建筑(立面)装饰离不开经典和传统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经典永恒价值有选择的借鉴,另一方面是对传统内在精神有目的的传承。

2.3.2 地域性原则是街景规划设计的空间原则。如地形、光线、风和气候等自然地域情况;种族、身份、历史、风俗等人文地域情况,以及构造方法等。建筑立面装饰应该在尊重地方自然资源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体现地域特色、文化,使人们在情感上得到一种认同和归属。

2.3.3 大众性原则是街景规划设计的基础原则。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建筑立面装饰不应是设计师个性化的体现和实验性的产物,而是综合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设计;第二,建筑立面装饰应该注意到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习惯,创造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认同的装饰,做到“雅俗共赏”。

2.3.4 经济性原则是街景规划设计的市场原则。根据建筑的性质、周围的环境、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等理性的确定建筑装饰的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选择恰当的装饰标准;第二,选择恰当的材料及构造工艺;第三,确立合理的使用周期,正确处理远期和近期、一次性投资和日常维护的关系。

3 街景规划设计方法

按照美学规律去创造,即采用对比、均衡、韵律、和谐等美的原则去综合整体的运用,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从整体意向效果出发,时时处处都将整体造型与装饰的客观关系放在首位。

3.1通过韵律来达到谐和。韵律感在建筑中通常用相同、相似的构件按各样规律排列而显现出来,它能使建筑在立面上获得统一,从而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建筑立面装饰中的重复常包括线的重复、方向的重复、大小的重复、形状的重复、质感的重复、色调的重复等。

3.2 增强对比是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对比可以借助互相烘托与陪衬求得变化。对比可以从多角度产生,例如方与圆的对比、正反方向的对比、直和曲的对比、虚和实的对比、色彩与质感的对比等等。

3.3 渐进与调和是指缩小差异,调和借助构图要素之间的谐调及连续性,以取得和谐所产生的美感。渐进是调和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一物体不同质感、色调、形状的渐进从而在另两个物质之间达到一种调和的效果。

4 当前小城市建设及改造中街景规划设计可采用的措施

根据现有建筑质量、外观条件,立面规划分为三个级别:

保留:目前质量尚好,门窗墙面均未破损的予以保留。采取清洗、粉刷、去污除垢的整治措施,使立面整洁一新。

整治:对立面有一定破损、受其它构筑物遮挡、使用不当、以及由于建筑性质改变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改造。除采取清洗、粉刷等措施外,对临街晒衣架、遮阳(雨)蓬、花架、空调架、钢(木)窗统一改造、设计、翻新。

更新:对临街违章建筑、有碍于景观的临时建筑及构筑物予以拆除;随用地调整需重建、改建的建筑,按整治规划相关要求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建筑设计。

结合当前市政设施建设需要以及创建卫生人居环境的要求,当前小城市建设及改造活动中的街景规划设计应做到:

4.1 建筑物立面清洁、整齐;

4.2 改造建筑物的色彩以明亮的浅灰色系为主。原有建筑饰面为涂料、干粘石或水刷石,目前脏、旧现象严重的,重新粉刷涂料;原有建筑饰面为粗糙面砖,破损严重或色彩陈旧的,铲除面砖重新粉刷;

4.3 沿街住宅阳台作封闭处理,材料、选型、规格统一协调;

4.4 主、次干道沿街多层平顶住宅建筑,力争结合节能减排政策,实行平屋顶改坡屋顶工程(平改坡);

4.5 在主、次干道建筑物上外置空调机位要求完全掩蔽,城市支路外置空调机位做到整齐排列;

4.6 沿街店铺原则上采用大玻璃门窗,不设卷闸门,如确需设防盗设置的,在玻璃门窗内部设置;

4.7 同一建筑店招位置适当,尺度统一,统一底板,不同形象;

4.8 利用沿街建筑物表面或屋顶设置广告要符合周至县广告设置规划要求,位置恰当、尺度合理;原则上非商业建筑不得架设广告,办公建筑只能出现建筑物名称的文字及符号标识;商业建筑墙身广告设计合理,屋顶广告只能出现透空式品牌标识广告;

4.9 沿街小区、单位如区域管理需设围墙者,必须采用透空式围墙,并做好围墙内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

4.10 近期即将整体开发改造的三层以下低矮破旧建筑可采用临时公益广告墙、临时艺术围墙做外维护实体,保持环境整洁。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人居环境的一部分,城市街景日益受到关注。在城市建设中,“宜人”、“宜居”已经成为人们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首选,老城区改造也日益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1] 费龙,杨淼玲.长春师范学院学报[J].小城市街景规划浅析,2013,(08).

景观建筑装饰篇(7)

关键词:道教;建筑艺术;旅游景区;设计;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2

1中原道教建筑及旅游景区建设的现状

1.1道教建筑文化与中原区域环境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文化因此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不仅道教的教义高深玄妙,以道教为依托的道教建筑也遍布中国的名山大川。由此形成了道教的宫观建筑、法事音乐、绘画雕塑、武术套路等渗透着道教的文化,其丰富、厚重、古朴、致远的特征成为道教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原腹地现已构建了融航空、高铁、高速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便利的区域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为中原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中原道教建筑的现状

目前,中原道教名山中的嵩山、王屋山、五朵山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开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名胜景区。2010年,风光优美的道教圣地老君山联合鸡冠洞景区成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原地区标志性景观。

中原著名的道观有嵩山的中岳庙、开封的延庆观、鹿邑的太清宫、三门峡的太初宫。嵩山中岳庙是河南省现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尊称为道教“第六小洞天”。开封延庆观是我国著名的道观之一,又名重阳观,为了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而修建的。三门峡函谷关东城门右侧的太初宫是后人为纪念老子在此地所写《道德经》而修建的。

这些著名道观是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历史欣赏r值和参观旅游价值,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中原道教文化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问题

中原道教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经济价值,但是以道教为主要表现力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却存在这一些不足。

中原地区固然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积淀,但是却把郑汴洛沿黄河旅游线作为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在景观设计上突出古都、名寺、寻根、功夫文化,重点开发观光旅游、寻根拜祖、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等旅游主题。在景观设计中对于道教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不够,对外宣传有限,特别是对于道教名山、道教建筑等的传承中较少做专项设计,没有充分体现中原道教的历史地位。

中原地区环境优美的道教资源引来了中外不少游客的光顾,但是每年旅游旺季都暴露出道教旅游景区中旅游设施的不健全问题。比如登封中岳庙会,每年都会引来数万名游客参观游览,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的承载能力,产生的大量垃圾严重污染了景区环境。

2中原道教建筑的艺术特征分析

2.1中原道教建筑的选址相地

中原道教建筑选址相地中体现了道教的文化。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的理念影响了道教建筑的多个方面,并成为其审美要素。中原道教建筑的选址不仅仅是考虑其宗教场所的功能,还将周围自然环境考虑在内。

中原道教建筑在选址时多寻找自然环境良好,风景秀丽的地方,就是要求其建筑贴近自然,使建筑的美与自然的美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效果。在进行建筑的布局考虑时,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将建筑尽可能的按照其地势进行布置,即使在平原上兴建殿堂,也在周围布置植物、水体、山石,顺应自然,使得建筑仿佛是生长在自然中的仙境。在选址与布局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并将其建筑艺术与自然的美相结合,是道教建筑体现其文化底蕴的一种形式。

在中原道教建筑的相地时,还需将其功能性考虑在内。虽然选择了清净的名山大川,但要有方便的道路到达,以保证良好修行条件的前提下,前来朝拜的香客容易寻找,同时生活物资也能够顺利运送。

中原道教建筑的选址相地将道教思想中对自然的重视与风水理论相结合,保证了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同时满足功能需求,还兼顾云游道士以及香客的需求。这样,才能使道教建筑既满足道教文化的要求又满足世俗世界的功能需要。

2.2中原道教建筑的形制

大多数道教的殿宇用斗拱建重檐屋顶,出檐深远,向上举折,加上鸱吻、脊饰,以及直立的墙壁和立柱,再由殿基宽阔的月台或崇台沉重,整个建筑显得十分庄重和稳定,使人感到一种曲与直、静与动、刚与柔的和谐美。

由于北方气候较为寒冷,降雨量少,中原道教的殿宇屋顶一般较重,墙壁较厚,有较好的保暖作用。相比之下,屋檐的出挑一般较浅,殿宇的正脊多数为直脊,有的脊上装有砖雕或琉璃鸱吻脊饰,整座建筑庄严持重。

在中原道教建筑型制中,建筑等级表现在建筑的规模、进深、面阔等方面。殿宇开间遵循古建筑型制,为单数,一般为三或五,不能达到九这一皇家型制的。另外,供奉整个建筑群主神的殿堂都比其他的规模大一些,开间和进深也是整个建筑中最大的,从视觉上就能体现其供奉神仙的地位等级。

2.3中原道教建筑的装饰特征

道教建筑的装饰题材较多,从道教神仙体系到故事传说,以及其自然植物等都被用来当作装饰题材。由于建筑装饰是十分直观的,对于烘托宗教气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例如在一些神仙庙宇中都会表现八仙、关公等装饰题材,起到道教劝人向善,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目的。

常见的装饰纹样为动物纹样,如龙和龙的“九子”是中原道教建筑装饰中常出现的一种纹样装饰,是祥瑞的代表,并各自起到庇护的作用。一些在道教中有特殊意义的动物也被用作装饰纹样,鹤被认为是神仙坐骑,是灵兽,在道教文化中代表着长寿。由于道教崇尚自然,植物纹样也是建筑中常常出现的一种装饰题材,如灵芝、松树等。道教历史中的人物、传说故事人都可作为建筑装饰纹样,如八仙、重阳七子等等。另外,八仙的法器也常被用来组成暗八仙。

3中原道教建筑艺术在旅游景区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与设计方法

以道教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区是一个由很多目构成的综合体,这些项目涉及到旅游区、旅游景点、旅游的活动项目和其配套的旅游专门性设施、服务等。如此构成了道教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更有效地吸引游客,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

3.1中原道教建筑艺术在旅游景区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中原仙山,老子故里”是中原道教旅游景区的主题形象,围绕此主题来强化中原的道教形象。以进香游为主题的中原道教朝圣地,可以通过朝圣进香活动带给游客神秘的进香体验,旅游前景较好;以欣赏道教艺术珍品为主的旅游圣地,如中岳庙的古代建筑群、王屋山的道教书画、南阳的道教仙乐等都可以使游客领落到独特的道教魅力;以感受独特的道教生活为主题的道教生活圣地。道士们神秘新奇的生活总是令无数普通人向往,可以挑选适合生活的道教宫观让游客充分体验充满文化内涵的道教生活。如开封延庆观、鹿邑太清宫、三门峡太初宫、焦作嘉应观等都适合开展生活体验的旅游项目。游客在感受生活的同时耳濡目染地体味着道教的思想境界,感悟道教文化中玄妙的教义思想与千姿百态的神话传说故事,无意是旅游圣地的强大吸引点。

3.2中原道教旅游景区的设计方法

古代的道教圣地有着单一的存在目的,即的寄托于传承,现代的道教胜地已经由宗教目的转移成为观光旅游的目的,目的的转变制约影响着道教景区规划设计总体构想和具体实施。在设计过程中,既要尊重道教的宗教特质,又要尊重旅游的经济要求。

设计过程中应当严格掌握造景的度,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尤其是商业设施、道路交通、空中索道、景观雕塑小品等设计更需谨慎从事。对于原有建筑维修的原则应该是“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维修,以现存的实物及相关的文献为主要依据,保护其承载的历史信息。

在中原道教旅游景区设计中突出道教建筑艺术的同时,注意营造建筑形制、装饰图案的道教氛围,还要兼顾景观构筑物、植被、水体等,用以表现道教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

4结论

目前,河南省正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式的发展,如何在景区设计中体现特有的文化氛围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中原地区道教建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特征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主题,在旅游景区设计中应将传统引向创新,设计过程中既要贯彻道家宗旨,又要兼顾实际环境,在景观设计中营造道教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各类旅游项目的载体。使中原道教建筑艺术在旅游景区设计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老聃.道德经[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