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世界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8 16:50:48

世界经济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篇(1)

关键词:世界经济周期;区域性经济周期;国际传导;协动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相关性逐渐增强。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呈现了明显的世界经济协同性。因此,回顾和理清世界经济周期的脉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进行界定。从定性的角度,canova和dellas(1993)给出了世界经济周期定义的简单描述,即世界经济周期是在国别总量经济的跨国周期中存在的共同特征。而对这种共同特征,宋玉华(2004)加以进一步的明确,她认为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从定量的角度,gerlach(1988)用波谱分析研究经济周期的跨国行为,发现大量国家的产出运动在经济周期频带上是相互联系的,世界经济周期是多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动在一定的周期频带上的高度相关性存在;gregory等(1997)则用时间序列相关性来界定世界经济周期,即全世界(国家)的经济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一个序列相关的共同特征。

二、世界经济周期是否存在

(一)世界经济周期存在的研究

很多实例证明国家之间的确存在经济周期的共振现象和经济波动的传播行为。如,dellas(1986)发现在英、美、德、日四国间,几乎存在长久的同一的经济周期。backus,kehoe,kydland(1992)扩展了rbc(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模型,建立了包含跨国经济协动现象的i—rbc模型,在这个扩展的开放经济理论里,国家之间的消费是高度相关的,由此说明国家之间的协同性是存在的。sarkissian(2001)也认为国家之间的消费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高度相关,特别是在萧条时期更是如此。而canova,dellas(1993)发现显著增强的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和全世界面临着的共同的外部或内部经济扰动是生成跨国的经济周期行为的共同因素。baxter,kouparitsas(2004)的研究发现,如果两国之间有较高的双边贸易相关度,那么这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相关度就会提高;同时,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的周期相关度一般会比较高。ravn(1997)的研究表明,除oecd国家政府支出显示了较弱的正相关性外,其他经济变量(包括产出、消费、总投资、出口和进口)都显示了很强的正相关性,并表现出良好的跨国协同运动性。kouparitsas(2001)研究发现,七国集团的经济周期存在着极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以后更是如此,他认为世界经济周期(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世界经济周期)的确是存在的。

(二)世界经济周期不存在的研究

hickman,filatov(1983)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通常表现得相当微弱,这种微弱的传导很易于被国内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所控制而失去扩散能力。唐海燕(1999)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初期或以前时期,各国经济周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时间错位,同一时期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抵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世界经济周期性特征。kollmann(1996)通过与完全资产市场的对比,发现在不完全资产市场(即国际金融市场只能买卖债券合约)的两个国家实际经济周期模型里,国家之间消费的相关关系比完全资产市场情况要明显弱得多。selover(1997)在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互动关系时,进一步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因为相互驱动而导致同步波动的假说并不成立,两国经济趋向同步波动是因为低水平的或者弱的冲击所致。

(三)区域性经济周期增强而世界性经济周期减弱的研究

更多的学者研究了区域性经济周期的存在。所选择的区域范围主要集中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两个区域。clark,wincoop(2001)比较了美国各州的经济周期和欧盟内部的国别经济周期的协同性,指出无论在过去20年还是40年中,美国各州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都要强于欧盟国家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存在消除了由于区域边界而衍生出的大量交易成本和经济波动的非协动性。此外,chiquiar,ramous,francia(2004)认为美国和墨西哥两国之间贸易与投资关系的加强,导致了美墨两国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增强。在东盟区域经济周期方面,david d.selover(1999)研究了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传导的相互依赖性。他们主要考察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及东盟国家,与它们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之间的经济周期的国际传导,用主成分分析法、自回归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研究了贸易量的相关性,并找到了东盟区域经济周期存在的证据。choe(2001)研究了十个东亚国家的经济周期与双边贸易的影响,并得出经济波动随着区域内贸易依存度的加深而具有显著的同步性。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性经济周期在减弱。heathcote,perri(2002)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以帮助理解冲击的国际相关性、国际资产贸易程度及宏观总量的国际关系等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研究指出,1972至1986年间,美国与欧洲总量、加拿大和日本之间的gdp、就业和投资相关性分别是0.76、0.66和0.63,但在1986年至2000年间,这些相关系数降低了,分别为0.26、0.03和-0.07,他们认为,金融全球化导致国际借贷的自由化,从而导致资产风险的分散化,并伴随着经济的区域。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与其伙伴国之间的产出、就业和投资的相关性就大幅度降低了。james h.stock,mark w.watson(2003)研究发现,即使在七国集团内部,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也降低了,并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即出现了欧洲区域国家和英语语系国家各自内部的协同性增加。

三、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与传导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世界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特定国家冲击、技术冲击、石油冲击、需求和供给冲击等。dellas(1986)研究发现,世界范围的共同冲击(如石油冲击、共同的技术进步等)是产生世界经济周期的驱动力量。康特和马克(cantor mark,1988)建立了一个两国家模型,每一个国家有相同的工业,但这些工业受不同的国家特色(主要以技术为主)的冲击。他们的研究证明经济周期风险来源于国家特色的技术冲击,而国际证券市场正是经济周期的媒介。stefanc.norrbin,don e,schlagenhauf(1996)指出,特定国家冲击和特定技术冲击是世界经济周期的重要来源,而特定国家冲击是产出波动的最重要的因素。bruno(1997)建立两国家、两产品模型,并假定国内外投资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以及资本的使用效率各不相同,结果表明,国内外投资品的替代弹性是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产生的重要变量,特定国家的技术冲击是造成两国经济波动的根源。michael bergman(1996)利用产出和通货膨胀两变量的var模型检测了德国、日本、瑞典、英国和美国等五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结果证明需求和供给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他们还发现,德国、英国和美国三国的经济周期的频率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他们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误差方差的50%以上来源于供给冲击,日本和瑞典产出的90%以上的误差方差来源于供给冲击。

世界经济周期的传导渠道主要包括贸易传导和金融传导。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渠道的传导,近期的研究则更多关注金融渠道的传导,而这是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dellas(1986)的经验研究发现,经济扰动的跨国传导中,贸易条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贸易和资本的流动并不能解释世界经济周期的产生。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是宋玉华(2007)等,其研究表明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相关关系。早期的研究中,金融交易主要是指国际货币借贷和国际资本投资,基于这种认识,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利率在世界经济周期传导中的作用。choudri和cohen(1980)、cantor和mark(1988)、baxter和crucini(1995)等的早期研究确认了这些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和合理性。daniel(1981)、flood和marion(1982)等的研究发现实际利率和相对价格是扰动跨国传导的因子。blankenau等(2001)则从另一角度确认了世界利率在传导外部冲击方面的作用,能够导致净出口、净外国资产及产出等的跨国波动联系。cantor和mark(1987)、stockman(1990)等认为资本边际产出是生产率冲击多国传导的重要因子。jansen,stokam(2003)从国际直接投资角度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在1995年以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投资关系与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有关,那时密切的贸易关系一直是两国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的重要原因。william blankenau,m,ayhan kose,kei—muyi(2001)认为作为世界经济波动向小型开放国家传导的众多的渠道之一的世界真实利率是世界经济周期向小型开放经济传导的重要机制,并指出世界真实利率对世界经济周期有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净出口、净外国资产和产出等。

四、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同性,仅有较少的学者进行了研究。胡鞍钢(1994)分区段将中国和美国、中国和世界gdp年增长率波动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1960—1979年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世界的相关系数非常小,而1980~1989年,相关系数相应增大。秦宛顺、靳云汇和卜永祥(2002)以1987-2000年间的季度gdp数据为分析对象,得出中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为弱相关,中日经济周期的关系为负相关。余芳东等(2001)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随世界经济的趋强而走强,随世界经济的趋弱而走弱,经济周期的“拐点”与世界经济动态的一致性越来越明显。

世界经济研究篇(2)

关键词:世界经济周期;状态空间;Markov;机制转换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2

一、引言

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来自经济体系内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活动呈现大致同步的高涨、衰退、萧条和复苏,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动形态。与此同时,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常常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Kim(1994)在哈密尔顿模型的基础上,把Markov机制转换模型与状态空间模型相结合,发展成了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此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成为分析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先进的模型揭示经扩张和经济收缩形成机制的不同,从而把握经济周期的特征,可以使世界各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进一步健全对宏观经济状况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找出经济波动的成因,提出熨平波动的政策建议,实行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世界经济健康的和稳定的发展。

早期国内学术界对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研究主要是以描述性统计方法为主,其周期的划分主要是以峰位、谷位、波幅和位势等经典周期特点为依据(刘树成,2000)。随着经济周期研究的深入,更为复杂的计量模型被运用于经济周期研究。例如,郭梅芳(2009)利用Markov机制转移模型,引入虚拟变量,根据平滑概率很好的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并且得出了重要的预测结论。王建军(2007)通过引入反应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模式改变和状态转移机制变迁的虚拟变量,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改革前后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模式和状态转换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唐晓彬(2010)将Markov机制转换模型运用到状态空间模型中,并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特征,并从中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正向的冲击,宏观调控是有效的。从以上文献,可以得出来,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可以比较好的刻画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特征,因此,本文采用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来研究世界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特征。

二、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

(一)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构成

Markov机制转换模型主要有两个方程构成,一个是状态方程,一个是量测方程:

2.1

2.2

, 2.3

式2.1为转移方程,其中为的向量,为的向量,表示外生或滞后的因变量,为的扰动随机项。式2.2为量测方程,描述不可观测的状态和的量测向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我们假定模型 和是依赖于状态变量的参数。

Hamilton(1989)提出来为不可观测离散时间,离散状态的Markov过程的结果,假定有M个状态,一阶Markov过程,我们可以把转移概率矩阵用以下的方式表示:

2.4

其中,,对于全部 。

(二)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方法

对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采用的是Kalman滤波方法。假定表示观察值到时点的数据,为不可观测状态向量基于的期望,表示为:。

矩阵 表示预测的均方误差,算法如下:

其中为在给定时间条件下的关于的期望,是的条件方差-协方差矩阵,为的条件预测误差,是的条件方差,是卡尔曼增益。

从如上滤波算子中,计算出和的值:

, 2.18

,2.19。最后,我们可以得出样本的对数似然函数:

2.20

有了样本的对数似然函数,模型中的所有未知参数就可以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得。

(三)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的平滑概率

通过前两步的计算,可以得到参数的估计值。平滑是指通过对时刻T为止的所有观测,估计在时刻t

2.21

2.22

三、模型的设定、参数的估计和检验

(1)模型的设定

本文的数据采用1960-2011年的世界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官方网站,一共51个数据。采用H-P滤波的方法把GDP分解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首先将GDP对数化即LNGNP,用表示LNGNP,趋势成分用表示,周期成分用表示,分解后的图形如下面图形1和图形2:

图1 LNGNP及其趋势分解的时间序列 图2 LNGNP的周期成分的时间序列

通过利用Eviews7.0软件对周期成分的时间序列做线性自回归模型可以得到,周期成分的时间序列的相关图中自相关系数呈现正弦衰减,偏自相关系数在一阶、二阶处有两个峰值,然后截尾,得出2阶滞后阶数是最恰当的,即周期成分满足AR(2)模型。因此我们将世界经济周期的模型设定如下:

从2.1和2.2中可以得到:

3.5

从式(2.5)和式(2.6)可以得出3.6式与3.7式:

3.6

3.7

其中可以看出式3.6和式3.7满足状态空间模型。其中为一阶Markov状态转换变量,表示经济所处的状态只与前一期所处状态有关。当等于0时,表明经济处于收缩状态;当等于1时,表明经济处于扩张状态。的转移概率矩阵为:

(2)参数估计、检验及相关解释

模型设定好之后,将1960-2011年的世界GDP数据带入上述模型,并利用GAUSS7.0计量软件,以及OPTMUN模块进行迭代估计,参数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参数估计的数值基本显著。

参数估计结果

和分别表示为经济从经济从扩张状态到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到收缩状态的机制转换概率。其中等于0.9091,表明当前经济为扩张状态下一期经济仍为扩张状态的概率为0.9091。所以扩张状态的平均持续期为年,为0.7502表示当前经济为收缩状态,下一期经济仍为收缩状态的概率为0.7502;收缩状态平均持续期约为年。意味着经济波动产生扩张效应的可能性大于收缩效应的可能性,经济收缩期幅度也明显低于经济扩张期的持续幅度,表现出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周期成分的自回归系数和均显著,表明周期成分本身的变化受到前期实际产出的影响。其中为正,表明期实际产出受到期产出的正向冲击;为负,主要是期的实际产出受到期实际产出影响较小的原因。表明经济处于扩张状态时,经济增长率高于其长期增长率0.0545个百分点,而则意味着经济处于扩张状态时,经济增长率平均高于其长期增长率1.0253个百分点。这说明,此间世界经济总体上扩张力度要明显大于紧缩力度。且正向的冲击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1.0253个百分点,促进世界经济加速发展使得世界经济进入扩张阶段。

根据前面介绍模型的算法,在模型参数估计以后,将估计出来的参数代入公式2.21和2.22进行迭代计算,可以得到各个时期经济周期处于收缩阶段的概率分布的估计结果,绘制图形见下图。根据定义,当等于0时,表明经济处于收缩状态;当等于1时,表明经济处于扩张状态。根据平滑所得到的概率p值的大小,判断世界经济所处的状态,如果p值越大,则表明经济处于扩张状态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

图3 经济收缩的平滑概率图 图4 经济扩张的平滑概率图

四、结论

根据相关的经济增长周期理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世界经济周期模型,对世界经济1960-2011年GDP的数据进行拟合,并进行了相关的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可以运用在世界经济周期进行分析研究之中,模型基本通过检验。参数估计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世界宏观经济发展的事实和内在性特征。 和曲线的周期越来越短,也就意味着世界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在缩短,具体表现为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扩张持续期越来越短,而相对于扩张持续期而言,收缩持续期越来越长。周期持续状态的平滑概率整体上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基本吻合。

第二,世界经济波动产生扩张效应的可能性大于产生经济收缩效应的可能性,扩张期持续振幅也明显高于经济收缩期的持续幅度,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其原因,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日益提高。金融危机等虚拟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加大,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这轮世界经济周期长度缩短,且扩张期较之前的经济周期有所缩短,收缩期有所延长,所以使得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很明显。

第三、世界经济周期成分的变化受到前期实际产出的影响。同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会有对经济产生1.0253%的正向冲击机制,这种正向的冲击机制主要来源于各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的宏观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会导致世界经济约增长1.0253个百分点。宏观调控政策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并使得世界经济进入扩张阶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iethell.W.C:Businesscycles:The Problem and its seting,NBER1927,NewYork.

[2]James D.Hamilton. A New Approach to Economic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d the Business Cycle. Econometrica,1989(10):89-187.

[3]Chang-Jin Kim, Charles R Nelson, State Space models with regimne switching[M],MIT press,1999.

世界经济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A8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1-0051-08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它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所包含的行为主体也多种多样。列宁在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考察中,对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作了科学的探讨,写下了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斯大林坚持和捍卫了列宁的思想,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最基本的矛盾方面,即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论点,丰富了列宁的思想,对后人认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中心”与“”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斯大林第一次明确地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关系称作“中心”与“”的关系。“中心”意即“欧洲资本主义”,“”意即“欧洲资本主义所赖以生存的各殖民地”[1](P185)。“中心”与“”的关系,就是欧洲资本主义与它的殖民地在经济上存在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在政治上存在的危机与革命的关系。斯大林根据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事实,以对帝国主义的内外矛盾的全面揭示为基础,分析了“中心”与“”的关系。

(一)对“中心”与“”矛盾的分析

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就已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世界体系来研究了。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在摧毁殖民地、附属国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社会经济结构,并用机器产品毁灭这些国家的手工业产品时,就强制地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从而形成了一种以适应机器经营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2]。显然,“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在当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而一部分“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乃至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家对世界上大多数落后国家和民族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明确地把帝国主义时代各民族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把整个世界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少数剥削、压迫别人的国家;一类是大多数殖民地弱小民族国家。显然,前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后者是“”。列宁虽然没有使用“中心”与“”的概念,但他却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这种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心”与多数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基本格局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3]。

斯大林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明确地把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欧洲资本主义”与殖民地概括为“中心”与“”。1927年11月5日,他在和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工人代表的谈话中,在对西欧形势发表看法并提到欧洲和殖民地的政治关系时说:“欧洲和殖民地是什么呢?这是资本主义的中心和。欧洲资本主义的中心‘不安宁’,它的更加‘不安宁’。”[1](P185)斯大林在其他一些著作和谈话中,从帝国主义这一世界体系所存在的矛盾方面对这一基本格局作了探讨。

斯大林对这一时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矛盾的分析,是以对帝国主义内部矛盾的分析为基础的。在斯大林看来,帝国主义的内部矛盾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即“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各资本主义集团之间以及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反映的是工人阶级采用种种手段与拥有莫大势力的“工业国里垄断性的托拉斯和辛迪加、银行和财政寡头”之间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工人阶级通常采用的手段,如工会和合作社、议会政党和议会斗争等等已经完全不够了”,工人阶级应该拿起新的武器,这就是革命。劳动和资本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必然把工人阶级引向革命。各资本主义集团之间以及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各财政集团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原料产地、争夺别国领土而发生的矛盾”。“帝国主义就是向原料产地输出资本,就是为独占这些原料产地而进行疯狂的斗争,就是为重分已经被瓜分完的世界而进行斗争,就是寻找‘阳光下的地盘’的新起财政集团和列强对死抓住既得赃物不放的老旧财政集团和列强进行特别猛烈的斗争。各资本家集团之间的这种疯狂斗争的特点就在于它包含有不可避免的因素,即帝国主义战争,为夺取别国领土而进行的战争。而这种情况的特点又在于它使帝国主义者彼此削弱,使整个资本主义阵地削弱,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加速到来,使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实现”。[4](P65)

斯大林进一步分析了“中心”与“”的矛盾,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他把这一矛盾概括为“为数极少的占统治地位的‘文明’民族和世界上十多亿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之间的矛盾”,认为这一矛盾的实质就在于,“帝国主义就是对极广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内十多亿居民施行最的剥削和最残忍的压迫。榨取超额利润就是这种剥削和压迫的目的”;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必然是:“无产者阶级的出现,本地知识分子的产生,民族意识的觉醒,解放运动的加强”,而一切殖民地和附属国内革命运动的加强,从根本上“破坏资本主义阵地,把殖民地和附属国由帝国主义的后备军变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后备军”[4](P66)。斯大林对“中心”与“”矛盾的分析,深刻地说明了帝国主义不仅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不可避免的实践问题,而且还形成了直接冲击资本主义堡垒的有利条件。他的这一分析不仅充分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且非常明确地指明了这个时代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上的主要矛盾,为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家的无产阶级认清形势、寻求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中心”与“”格局的演化

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动荡”是帝国主义时代总的特征,而在这个时代的总过程中,也有着相对的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并非意味着帝国主义的强大,而是孕育着更严重的混乱。斯大林从分析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状况出发,分析了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格局的演化。

1925年12月,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斯大林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正在摆脱或者说已经摆脱它在战后所陷入的那种生产、贸易以及财政方面的混乱状态”,而布尔什维克党则把这种情况称作“资本主义的局部稳定或暂时稳定”,斯大林对此作了阐释:“这就是说,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危机时期(我指的是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年)曾一度一落千丈的生产和贸易已经开始向前发展,而资产阶级政权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巩固起来。这就是说,资本主义暂时已经摆脱它在战后所陷入的那种混乱状态。”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状态的具体表现是:欧洲一切先进国家的生产,有的已经向前发展,向上增长,有些地方已经达到战前(1914年以前)水准的80%~90%。例如,法国的粮食生产已达到战前水准的83%,德国达到68%;英国的煤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准的90%,法国达到107%,德国达到93%;英国的钢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准的98%,法国达到102%,德国达到78%;英国的棉花消费量已达到战前水准的82%,法国达到83%,德国达到81%;英国的对外贸易是入超,达到战前水准的94%,德国也是入超,法国达到战前水准的102%。“总的情况是:欧洲的战后经济危机正在消失,生产和贸易正逐渐达到战前水准。”[5](P219、220)可见,斯大林所说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指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巩固。版权所有

斯大林在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局势的分析中,考察了“中心”与“”格局的演化。首先,他阐述了“中心”的转移问题,并论证了资本主义出现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他认为,“过去通常总是把法德英三国说成世界财政资本剥削的中心。现在已经绝对不能这样说了。”“资本主义世界财政势力的中心,全世界财政资本剥削的中心,已经从欧洲移到美国。”“这个国家在各方面,无论在生产和贸易方面或在资本积累方面,都在发展。”斯大林用具体数据证实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超过战前水准,现在已经等于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一百零四。煤的产量虽然只达到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九十,但是这方面的差额有石油的大量增产额来弥补。而且必须指出,美国的石油产量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钢的产量已经增加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七,超过战前水准百分之四十七。国民收入等于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一百三十,超过战前水准百分之三十。对外贸易方面靠向欧洲各国输出而造成巨额出超,已经达到战前水准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三。全世界价值九十亿的黄金储备中大约有五十亿是在美国。北美合众国的通货是世界上最稳定的通货。至于资本输出,美国现在差不多是资本输出率不断增长的唯一国家。法德两国输出得极少,英国也大大地减少了自己的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之所以会出现暂时稳定、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是“靠美国资本的帮助和以西欧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西欧各国积欠美国的国家债款达到260亿卢布,说明“欧洲各国靠美国资本的流入(部分地靠英国资本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又“是以欧洲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的”[5](P221-222)。

其次,斯大林在阐述“中心”转移的同时,也论述了“”力量的增长问题,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中孕育着“不稳定”。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靠美国资本的帮助和以西欧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说到底,则是以加重居民的捐税负担、造成工人境遇恶化为前提的。斯大林认为,捐税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导致“欧洲劳动者首先是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必然会恶化下去,而工人阶级也一定会革命化”。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不稳定”的因素。他还认为,“靠美国资本的帮助和以西欧各国在财政上服从美国为代价”的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受到冲击,不仅有国内因素的作用,而且还有世界范围的因素的作用,即通过“加紧压迫和剥削殖民地和附属国”,必然导致“这些国家的危机和革命运动增长起来”,影响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斯大林还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转移内涵的深刻揭示,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不巩固性,以及稳定中隐含着“不稳定”因素。他指出:“剥削世界的主要国家的圈子与战前时期相比,已经缩小到极点了。从前,主要的剥削者是英法德三国以及部分地包括美国,现在这个圈子已经缩小到极点了。现在世界上的主要财政剥削者,也就是世界上的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部分地包括它的帮手——英国。”这样一来,欧洲各国虽然还在继续剥削自己的殖民地,但同时它们自己在财政上也受到美国的支配,受到美国的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世界各国进行剥削的主要国家减少了,而被剥削的国家增多了。这必然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对资本主义的稳定造成强烈冲击。从“中心”与“”的矛盾发展来看,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呈现出一些主要事实,即各殖民地的工业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增长;殖民地国家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知识分子日益增多;各殖民地民族革命运动的增长及帝国主义的世界统治的总危机;印度和埃及反对英帝国主义的解放斗争;叙利亚和摩洛哥反对法帝国主义的解放战争等等。根据这些事实,斯大林得出结论:“列强当前有丧失它们的主要后方即殖民地的危险。资本主义的稳定在这方面是不巩固的,因为被压迫国家的革命运动在逐步增长,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直接同帝国主义作战的形式,而帝国主义显然是担负不了制服‘自己的’殖民地的任务的。”[5](P222-224)

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中心”与“”格局的分析,以及从“中心”与“”的矛盾演化中,对资本主义相对稳定中孕育着“不稳定”的分析,对我们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在存在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格局的同时,还存在着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较量充分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斯大林对此作了非常深刻的论述。虽然他的某些论述存在着缺陷,但从总体上来说,他仍然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及对立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全面持续高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短时间内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社会主义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国家。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大危机,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使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的岌岌危机和社会主义的节节胜利,充分显示了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及对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的角度,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格局进行了考察。

斯大林认为,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它具有世界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两个特点。产生这两个特点的原因在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第一,危机沉重地打击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展了影响范围和程度。第二,在经济危机扩展的进程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危机和各农业国的农业危机不但同时发生,而且互相交织在一起,破坏着整个经济。第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决定了垄断资本必然将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转嫁给广大劳动人民,从而使危机得以拖延。第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资本主义总危机早在帝国主义战争时期就已爆发,它破坏着资本主义的基石,促进了经济危机的到来。斯大林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总危机”,就是他后来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所阐释的:“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是既包括经济、也包括政治的全面危机。”[6](P616)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斯大林首先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威胁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加深了资本主义的腐朽,破坏了资本主义的平衡,资本主义已不再是惟一的和包罗万象的世界经济体系,社会主义体系日益增长、日益繁荣,同资本主义体系相对抗。这不仅动摇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础,而且还动摇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基石。在斯大林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在破坏和瓦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实力得到增长,加深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其次,斯大林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他指出,资本主义世界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是“整个资本主义和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之间的矛盾”。“每当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开始尖锐化的时候,资产阶级就把视线转向苏联方面,看看能不能靠牺牲苏联这个苏维埃国家来解决资本主义的某个矛盾或所有一切矛盾”,因为资产阶级害怕苏联的存在会使工人阶级和殖民地革命化,害怕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会由此而缩小。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加深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通过“两种相反的趋势”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一种是“执行破坏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的政策,对苏联进行挑衅性的袭击,公开地和隐蔽地准备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一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同情并支持苏联,苏联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威力增长,苏联的国防力量加强,苏维埃政权始终不渝地执行和平政策”。[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斯大林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形势角度,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大对立的社会制度的论述,在指导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他片面地看待这种对立,忽视了从并存、共处的角度去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因而致使他从30年代后期开始,产生了强大的苏联在技术、人才等问题上已能自给的观念,并开始收缩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造成了社会主义苏联在经济上发展缓慢的局面。

(二)两个平行的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首先,在德意日法西斯遭到严重失败、英法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遭到极大削弱的同时,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得到增强。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其次,苏联社会主义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东欧一系列国家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得社会主义突破一国的范围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开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的发展,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立是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的一个重大特征。斯大林为之而振奋,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他阐述了两个平行的相互对立的世界市场理论。

斯大林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两个平行而又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美国、英国及法国自己促成了这个新的平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巩固,当然这不是出于它们的本意。它们对于苏联、中国和没有加入‘马歇尔计划’体系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窒杀它们。事实上并没有窒杀得了,反而巩固了这个新的市场。”二是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合作互助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结合起来了,并且建立了经济上的合作和互助。这个合作的经验表明,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像苏联那样给予各人民民主国家以真正的和技术精湛的帮助。问题不仅在于这种帮助是极度便宜的,技术上是头等的。问题首先在于这种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帮助和求得共同经济高涨的真诚愿望。结果,在这些国家中便有了高速度的工业发展。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在这样的工业发展速度之下,很快就会使得这些国家不仅不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而且它们自己还会感到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多余商品输往他国。”[6](P594-595)

在斯大林看来,两个平行的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的存在,必然使得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资源的范围缩小,世界销售市场的条件趋于恶化,这些国家中企业开工不足的现象大增。这样,摆在经济学家面前的两个问题是:“可不可以断言,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提出的大家知道的论点,即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场相对稳定的论点,仍旧有效呢?”“可不可以断言,列宁在1916年春天所提出的大家知道的论点,即资本主义虽然腐朽,但‘整个说来,资本主义比以前发展得更迅速无比’的论点,仍旧有效呢?”斯大林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新条件,这两个论点都应该认为是已经失效了。”[6](P595)这一否定性回答,不仅抛弃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相对稳定”的正确判断,而且还否认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得比以前快的观点,否定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有着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方面的同时,也有着某些可以容纳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唯物辩证法,背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

最后,斯大林得出的结论是:“在世界市场已经分裂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已经开始缩小的时候,资本主义发展的周期性——生产的增长和减缩——一定还会存在。不过,这些国家生产的增长将在缩小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量将要减缩下去。”[6](P615)

斯大林对两个平行的互相对立的市场的论述,客观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格局,并充分地肯定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开展经济技术和贸易往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大林的这一理论是对列宁的和平共处原则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新的发展。但是,由于斯大林始终把社会主义放在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位置上,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因而割裂了具有有机联系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简单地把两个市场与两大阵营相互对立的政治格局联系起来,从而认为两个市场也是对立的、互不相干的。斯大林的这一理论认识,造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单方面的对外开放,即人为地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限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削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和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其结果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影响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这种与世界市场隔绝、脱离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进程、脱离世界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发展总进程中进行的,从而也就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处于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日益失去发展势头的境地。(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

苏联从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起,就面临着要不要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交往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斯大林在坚持列宁关于“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思想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作了论述。

早在1921年,斯大林在论述俄共(布)党在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就阐述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问题。他指出:“第一,俄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它不用自己的原料换取西方国家的机器和装备,那就很难靠本身的力量组织运输业,发展工业并使城乡工业电气化。第二,俄国至今还是一个被工业比较发达的敌视俄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社会主义孤岛。如果苏维埃俄国邻近有一个工业发达的苏维埃大国或者几个苏维埃国家,那就很容易根据以原料换取机器和装备的原则同这些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在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在一个或几个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之前,苏维埃俄国和我们这个领导它的党就不得不寻求同敌视我们的西方资本家集团建立经济合作的形式和方法,以便取得必需的技术装备。租让制形式和对外贸易——这些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不这样就很难指望在经济建设方面和在国家电气化方面取得决定性的成就。”斯大林很清楚这个过程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过程。[8](P87)

1923年4月,斯大林在提交给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并经党中央批准的提纲——《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中,进一步对各国开展经济往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了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出现了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趋势,最近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这种趋势,“并且用国际分工和各方面相互依赖的纽带把各个极不相同的民族联系起来了”[8](P149)。这一过程反映了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民族隔阂和不同民族利益对立性的消灭,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经济准备着物质前提,斯大林明确指出这是“一个进步过程”。因此,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置身于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之外,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正像每个资本主义国家必须与国际资本主义加强经济联系一样,是由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这一趋势决定的。

后来,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斯大林针对苏联党内外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开展经济往来问题上存在的混乱思想,明确指出:“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社会主义苏联与资本主义西方发生经济联系,决不是取决于主观愿望,也不可以有其他选择,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客观进程。无视这一客观进程,在世界经济范围之外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抛弃社会主义、毁灭社会主义。斯大林还从“需要”的角度,说明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联系的必然性。他说:“我们得到贷款,不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生得漂亮,而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我们的石油,需要我们的粮食,需要我们的市场来销售装备。不可忘记我国占世界六分之一的面积,是一个广大的销售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不和我们的市场保持某种联系是不行的。”[9](P117-118)因此,对社会主义苏联来说,应该充分地利用资本主义西方对苏联的“需要”,在与资本主义的经济联系中,发展社会主义。

显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理论认识,是迫于当时社会主义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社会主义世界还没有形成而做出的,因而他只是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作为一个权宜之计,没有认识到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致使他后来在实践中始终把社会主义经济放在与资本主义经济对立的位置上。

在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问题上,斯大林论述了“依赖性”与“独立性”之间的关系。“依赖性”是指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也即彼此依存。“能不能断言社会主义经济绝对不会有任何输出和输入,不会输入本国没有的产品,因而也不会输出自己的产品呢?不,不能这样断言。而什么是输出和输入呢?这是一些国家依赖另一些国家的表现。这是经济上相互依赖的表现。”“独立性”是指一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性,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往的。“应该把各国彼此间的依赖性和各国的经济独立性区别开来。”在现实经济中,一国对他国经济的依赖,不等于它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不等于它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不等于它就应成为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否认各个国民经济单位的绝对不相依赖,并不等于也不能等于否认这些单位的经济独立性”[9](P118、119)。斯大林明确认为,社会主义苏联在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交往中,必须依靠国内市场的发展,依靠本国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只有增强了独立性,才不致被卷入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中,不致被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不致被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辅助经济单位。

世界经济研究篇(4)

关键词:世界经济;一体化;研究

在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中,令人瞩目的是超越国界的市场体系、生产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形成,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个世纪,人类社会被推入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变革和重新积聚的动荡之中,出现了诸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裂变和重构,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纪元”和发展性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主义浪潮的高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和南北的两极分化等等特有的“世纪”现象。无论20世纪的辉煌还是它所发生的“世纪”现象,都将作为遗产对21世纪的世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对人类提出严峻挑战。

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并没有完成,也并不是一个直接的过程。一体化真正推进主要是后半个世纪的历史,甚至在后半个世纪中也出现过各种曲折。然而,半个世纪的重要性在于,它从反面给人类社会一个忠告:当自发的国际经济联系已经发展到如此密切的时候,消除人为障碍、创造合作条件已经变得何等重要。国际社会正是从前半个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而在后半个世纪中推进了一体化的。

一、21世纪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最初的人类和地球资源环境层面上的经济联系并不具备世界经济的意义,只有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纳入全球经济轨道的时候,世界经济体系才形成了。

1.在21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全球性的信息联系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本前提,而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主要动力,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的生产都被吸引到国际分工的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了普遍的胜利。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由此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持其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关键取决于科技革命的进程、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以及生产关系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能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经济的兴衰、日本经济的腾飞和停滞等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将在不断变革中得到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表率和示范效应,并在构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制定新的世界经济规则、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现代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水准和标志,一方面体现了在此之前经济发展的成果与水平,另一方面也是许多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20世纪已经有64个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还有150多个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进入21世纪,占世界70%的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将完成工业化,步入现代化,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届时,这批世界经济的新生力量将在世界经济体系构成新的重要的利益主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从而促使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公平、规范的轨道。

2.21世纪的经济发展体系将更体现以整个人类为主体。地球是世界经济的基本平台,世界未来的发展也将依赖于地球。随着人类的进步,21世纪人们在增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在改变利用地球资源的方式。

人类是发展的主体,资源是惹乱子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三者构成世界经济三要素。在这个意义上,世界经济是以人类为主体,以地球资源和环境为背景,以世界市场为枢纽,以生产、贸易、分配和消费为基本内容,以经济发展为基本动力和基本目标的经济发展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于人口、资源、环境的长期平衡。人类既是它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它的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20世纪,科技使人类经济活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在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也使人类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大量增加,传统工业化导致资源过渡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忽略人口与资源问题,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人类必须重新考虑经济增长与地球资源环境的关系。21世纪,人类将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良性系统链,合理利用资源,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提高环境质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增长机制不同,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但可持续发展模式将会被更多的国家所选择。

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也会促使不同利益国家在维护生存这一基本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形成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为密切的国际性合作,因此,也会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3.经济变革和政策变革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仍然是在国家经济范畴内制定和实施的。历史表明,经济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落后国家可以取得更快的经济进步。它也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去理解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使其发挥作用。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市场和政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竞争无疑可以提高效率,政府的发展规划与战略、宏观经济政策、社会保障和环境竞争同样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在各种经济政策中,经济增长是经济法制建设的关键,而选择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推进,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至关重要的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人们在20世纪已经找到了提高效率的几种途径:其一是提高制度效率,以包括竞争、完善法律和机构促进企业和生产发展的制度环境来实现创新,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其二是提高结构效率,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在不得的结构转换中获得结构效率和结构性增长。其三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能够带来更高的生产晓葵,既能推动原有产业的进步,又开辟了新产业领域,带来生产进步。其四是外部效率,当一个国家不具备创造制度效率、结构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条件时,可以通过世界市场引入外部资源,利用国际分工的外部效率,带来经济效率。因此,经济开放度高的国家要比开放度低的国家经济增长快一些。加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那些落后的中小国家尤其重要。

20世纪初期和中期,一大批国家转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80年代开始计划经济国家又向市场经济回归,这些变革是基于形态结构的变革。从18世纪开始到现在,各国的社会经济形态结构都在经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向服务经济的转变。技术层面的转变则往往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进行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的传播和普及,推动了传统物质经济向信息、知识经济的转变。积极参与并适应这些变革的国家成为富裕的发达地区,而没有参与或缺少变革的国家则落后了。

21世纪,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意味着不得的探求和变革。经济发展不仅涉及产出的增加,而且包括结构的改变、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变革。无论是国家经济或是世界经济都将积极探索这种变革。

二、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特性

一体化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商品交换的联系,资本、技术、劳动等一切生产要素的联系,生产过程的联系等先后发展起来以后,各国经济运行过程的联系乃至经济调节政策的联系开始发展起来。尽管世界经济已经走向从交换分工、要素流动直到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协调机制等全面经济联系的一体化经济,但各国不同的经济状况、对合作所能产生的利益的不同,都使一体化只能逐步推进,而不可能一步到位。从全球一体化趋势角度,分析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三种特性:

1.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多元性。经济发展是贯穿人类活动的始终,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是人类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内的活动。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维、立体、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经济增长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是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导程度和社会发展一般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经济的增长往往带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之间,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却往往是负相关的函数关系。20世纪,现代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目标,但传统意义的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的单一经济维度。

世界经济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现代化的内涵将逐步向社会、经济、环境多维度扩展,将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信息化并举的新型现代化之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将促使各国在谋求本国经济高度发展战略时,更多地考虑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多维性趋势,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减少经济发展畸形化带来的消极后果和巨大代价,保障人类与地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使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转向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基本目的的新的增长轨道。

21世纪全球经济将会受到多极因素的干扰而更显现出运行的多元性,即国家、各种区域或国家性组织、跨国公司等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经济,但是国家作为经济基本单元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国家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角,是世界经济的宏观主体。由于国民经济上的差异性,一方面各国经济在参与经济一体化中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又要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而采取干预和抵制。总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发生变革,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而国家之间、地区范围的各种联合体、国际经济组织将会愈加发展,形成自身的运行机制,从而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运行。跨国公司作为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主体,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2.融合程度的立体性、时空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是不可逆转。但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发展战略等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差别,参与世界经济运行的程度是深浅不一的,经济一体化对其影响是不同的,而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21世纪,各国商品、技术、资本各方面市场的国际化将继续发展,众多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经济活动会联结得更加紧密,形成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合体。

在时空概念上,世界经济是不仅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最广的经济范畴。全球一体化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空间形态,扩大了每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半径。在不同的时期,同一国家会参与不同的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而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即使在同一时期,同一国家也会以各种身份同时参与不同领域、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国际性组织。由此构成,各国融入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时空性,即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选择融入的程度及范围。这一特性将在21世纪表现得更为突出,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重要表现。

3.经济行为的整体性、趋同性。商品经济特性是世界经济活动的轴心,商品经济的统一性创造了更完整意义上的世界经济。世界经济自20世纪初正式形成以来上百年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走向一个整体的演进过程,它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以经济为纽带把各国、各地区联结为一个互相依赖、相互矛盾的经济体系。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有所增强,但这并不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对立的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20世纪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从大趋势来看,它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和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相互往来的加深,因而必将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一个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曲折性并不阻碍一体化的发展。21世纪,随着世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新的有组织、可协调、高效率运转的国际经济体系将逐渐形成,并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展现一体化趋势,使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经营国际化更加发展,跨国公司在内部分工、跨国经营的基础上,将实现公司内全部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在中观层面上,经济区域集团内部的国家经济边界日趋模糊,大有取代国家间经济关系的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呈现“洲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为实现全球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在宏观层面上,世界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调节机制、运行机制、行为规则和准则在不断调整、创新和统一,世界经济将逐步进入有序状态。尽管全球层面的宏观协调机制还比较弱,但对调整国际经济秩序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视角经济的协调过程也是一体化发展的过程。

三、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走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反映了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与既存制度或现实之间的诸多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中发展,在矛盾中前进。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将更丰富、更深刻。

1.在自由贸易体制的基础上,将形成一个世界贸易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良性循环机制。在20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充满了一体化趋势与民族经济保护状态的矛盾。进入21世纪,这一矛盾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会有所减缓,但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出于各种民族国家的利益考虑,一国总是需要保护本国的某一部分市场的。在没有一体化推进的条件下,这些往往被视为自然。但当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趋势时,这种民族保护状态一方面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又不时地阻碍着一体化的演进。如美欧摩擦在于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影响了美国利益,而美日贸易摩擦则起因于美对日贸易巨额逆差。由此可见,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冲击着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疆界,而渗透到全球的每个角落。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中,贸易自由化程度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规范化、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职能不是建立一个自由贸易体制,而是要确立一个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体制,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机制,确定一个通向自由贸易的道路,从而解决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的共同愿望与贸易保护主义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更有利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2.构建世界金融服务领域自由化的体制,将是世纪性课题。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依次在不同时期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经济问题,由个别国家的局部危机转化为多个国家同步发生的全球危机,金融国际化进程带来了金融高度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国际资本大幅度流动而发生的货币危机以及由货币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尤其是东亚金融危机不仅使亚洲地区经济遭到重创,也使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放弃对其的控制,对金融国际化进程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政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不可能一下子开放其金融市场。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因其国内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对金融国际化持有不同的态度,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实现制度性金融一体化的难度。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中,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将进一步表现为国际性金融的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协调将是今后主要趋势。金融服务自由化是通向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一步,也是金融国际化更高水平上的发展趋向。多边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达成,意味着全球90%的金融市场将开放,一个国际金融服务领域自由化的体制即将建立。随着国际金融业务的自由化发展,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将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

3.世界生产体系的形成将加强国际社会制度性一体化进程,而一体化与国家经济控制权的冲突需要更为健全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大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同时作用于“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与东道国发展战略之间因生产一体化而产生矛盾,跨国公司给东道国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转移了低值高耗产业,甚至控制了该国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关键部门,影响到东道国的安全和经济稳定。东道国要保证本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国家之间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还要处理好同跨国公司的复杂关系。东道国尤其是后进的东道国,只能是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基础上寻找高度开放的引进外资的政策和方式,并在接受生产功能一体化的同时,要求国际社会加强制度性一体化的进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经济、文化、政治全球性的交流、冲突、竞争、互动、融合,网络超越时空,国界屏障弱化,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内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许多领域传统国家在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共享,突出表现是国际性组织和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强化,国际经济和甚至国内事务越来越多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国际干预力度强化。经济贸易区域化对于国家经济的侵蚀,在各种侵蚀行为中是最明显、最全面也是程度最高的一种,欧洲联盟自1958年至今的历程就非常典型而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全球一体化在一定范围超越了国家,同国家发生矛盾。

由于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深,一国在制订某种经济政策时,不仅会影响到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它国产生影响。同样,他国制订某种经济政策也会产生类似的双重效应。所以各国之间在政策选择上存在着利害关系,它们在进行某一经济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到彼此的反应。尽管各国间存在利害冲突,但任何寄希望于他损的企图,只会导致共同的更大损失。所以各国可能会尽量避免选择引起与他国冲突的决策,从而走向合作与一体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一体化与国家对国民经济控制权的冲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合作的障碍,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形态障碍等等,都会使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步履艰难。要实现一体化发展中的利益共享,国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前提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共同利益是国际协调的基础,也是国际协调的保证。不过,各国对共同利益认识不一定一致和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对同一事物不同观点,还要非经济因素的存在,为国际协调带来障碍。

各国参与国际协调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因此,国际协调必须是互利的,基于各国共同利益的存在,参与国付出的协调成本小于获得的利益,各国所获得的利益尽可能均等。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代国际协调机制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制定出各国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使世界各国从利益相互冲突走向协调,以保证世界经济一体化秩序和顺利发展。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扩展和加快必将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世纪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几乎波及整个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某一区域一体化计划或组织,甚至一些国家参与多项一体化安排或组织。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将为几大区域经济所取代,必然大大减少全球一体化的困难,推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段性探索,是经济一体化的局部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从来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的,其成果总是以全球角度的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总是与世界市场联系,与跨国公司在区域内的融合而相互依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它的发展必然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5.构筑国际经济新秩序将成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矛盾尖锐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从总体上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的200年间,人均总产值年增长提高到1.17%,是前500年的23.4倍。最近十几年提高到3.1%,是过去200年2.7倍。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造就富国的同时也造就着穷国。在20世纪,全球在减少贫困和提高福利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全球收入水平在迅速提高的同时,其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其发展受市场力量、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支配,按实力分配经济成果是市场经济一条铁的规律。虽然说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国际利益关系不是“零和”关系,由于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看经济实力相对弱小,参与国际市场程度、市场竞争力、市场风险抵御能力都远不如发达国家,从而在一体化中获得利益的机会和可能远不如发达国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分工体系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主体、支配地位的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一体化,并非通向世界各国共同富裕之路。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落后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国内体制、管理等原因,但就国际环境而言,现行的经济秩序确实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较大抑制。由于发展中国家总体占世界经济体系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发达国家的潜在经济增长也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在走向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如何进一步推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非依存与合作,从而实现世界经济总体上的增长,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构筑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国家之间的经济行为准则。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创建却是相当复杂的事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法律制度、没有全球“政府”,没有强力机构,全球性经济秩序创建变得十分困难。新的世界经济秩序是推进全球一体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它也会向经济一体化一样,并不能保证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如愿以偿。但是一个好的世界经济秩序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而每个国家都会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中获益。

世界经济研究篇(5)

现代经济已变得光怪陆离,以至于我们对自己时常谈论的“经济”究竟是指何物不明所以。如果我们对现代经济发展及其实现形式所隐含的一些基本矛盾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对现代经济问题的各种所谓研究都将成为无的放矢。本文试图剖析现代经济发展的实现方式上所内含的基本矛盾,揭示这些矛盾的本质,并提出解决这些矛盾从而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已有研究及其不足

按张晓晶(1996)的说法,对现代经济实现方式作明确区分的首推彼得。德鲁克在1980年《未来经济学趋势》和1986年《管理的前治》两书中,把现代经济一分为二: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在定义上,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流通,而符号经济是指资本的运动、外汇率及信用流通。前者以货物、工作、劳务为构成要素,后者以货币、信用、贷款为构成要素。张晓晶正是循着这样的认识基点。论述了“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1996)。他认为,符号经济开始于货币产生后实物流与货币流的分离,而股份公司的兴起,两权分离使符号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支配地位。所有者远离以其资本购置生产的机器、厂房和材料及产品,但运用股票、债券等符号能有效的控制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在资本市场上,符号经济斩钉截铁地引导着资本流动进而直接影响各个上市公司-实体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符号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信用支持,使迂回的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同时,符号经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个别性风险,大大地减少了实体经济领域的振荡(破产倒闭),促进了资源配置与运作的健康发展。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对此,阿伦。格林斯潘1994年在向美国国会作证时作了如下结论:“本委员会认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金融工具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些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每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担和篮球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不过,符号经济往往又会扭曲反映实体经济,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导致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追求高分红,追求高增长率,以换取市值的上升,这容易使企业陷于经营行为短期化的陷阱。

无独有偶,欧美学者拉鲁什和EIR也曾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现代经济过程包含两个方面:1.金融和货币过程;2.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技术进步。按他们的看法,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实物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与贸易,再上层是复杂的和名义上的债务、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最上层是衍生期货和其他纯粹的虚拟资本。他们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提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失衡(何清涟,1998)。

由此可见,对现代经济发展实现方式,经济学界已形成了两分法,即把经济世界分成两大紧密相关的领域:实体(实物)经济与符号(货币)经济。货币经济占主导统治地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这种分析,为深化对现代经济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过,这种分析仍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这就是,无论是认识实体经济,还是认识货币经济,或是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都是借助于一系列数据进行的,离开了这些数据,所谓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皆成为不可捉摸的东西。这表明,我们所认识的,首先是数据表现的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本身。数字表现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与客观存在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虽然是后者决定着前者,但前者又往往偏离后者,所以前者在存在形式上具备了相对独立性。我们对现实经济的认识和分析决策,一般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我们把数字表现的经济世界,简称为“数字经济”,是人类认识现代经济的第一世界。现代经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贷币经济,首先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并为我们所认识和管理。如此,现代经济已客观地表现为三重形态:实体、货币、数字。两分法的最大不足,就是未能看到并在理论上肯定数字经济的客观存在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大作用。正因如此,两分法不能为正确认识、研究并控制现代经济提供一种比较完善和实用的分析方法。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1页1234567

世界经济研究篇(6)

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课程特点

1.1学科综合性

从课程名称和内容上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是一门学科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内容既涉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世界军事、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正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多学科交叉性,才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并在此基础上用独立的观点和视角客观地分析现实热点问题。

1.2时效性

从时间上来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主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但课程名称中的“当代”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时间也一直在向前推移,这就决定了这门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战前的有关部分只作简要回顾,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重点是介绍现实的发展变化,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因此,除教材中涉及的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所发生变化的内容以外,还需要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尤其是国际社会的一些热点时事问题必须让学生了解。

1.3政策性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也是一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理论课,除了要讲述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外,还要分析各国的外交政策,也包括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阐述我们党和国家在国际交往和国际斗争中的方针政策,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政治敏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注意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对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有深刻的领会。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提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任课老师的专业素养

2.1拓宽知识面

教师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载体,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依赖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不断进行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同时还需要拓展知识面,具有全面而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多关注有关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形成全面而丰富的知识结构,从而使自己的授课内容更有深度和吸引力。

2.2把握时事前沿动态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时效性决定了任课老师必须把握理论和时事前沿动态,还要关心时事,不断地给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案例和资料。“当代”教师如果死捧教材,照本宣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能及时将国内外最近、最新重大事件融合到课堂中去,并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讨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也最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变化态势。因此,我们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不仅要讲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还需要把握时事前沿动态,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与当代热点问题相衔接。2.3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是一门简单的国际形势课,它有自己特定的课程体系、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当代大学生又是对新事物、新观点最敏锐的群体。“当代”课程的内容倘若不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采用何种先进方法,都不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教师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社会问题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学派、学者和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也必须把理论教学的着眼点切实放到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最终能达到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修养,又增强其分析和观察国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效果。

3采取多种方式改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选好教材,分专题组织课堂讨论

教材是一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当代”课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材版本的可选择性也较多。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是冯特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因为这本教材不局限于讲授当代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局势,还包括当前主要大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内容。并且相比较其他版本的教材,这本教材把美伊战争等近几年发生的国际热点问题补充进来,更凸显了课程的时效性。另外,在“当代”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世界局势的思考,比如采用分专题讨论的方式。专题讨论是对教材的深化和进一步梳理,有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分专题讨论首先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确定专题讨论的主题,然后可以让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材料、思考问题,最后是教师按照专题的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并在最后进行总结补充。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教学内容。

3.2以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行课堂讨论或辩论

热点问题是国际社会现实的重大或敏感的问题,是国际舞台上的焦点、亮点。针对热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是把“当代”课程理论和现实结合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主体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以有争议的重大问题以及国际热点问题为材料提供讨论的中心,比如:如何看待普京对俄罗斯政治的影响?如何看待“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然后指导学生分不同的角度去找资料、分析,写成小论文或发言材料,按照观点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由老师根据学生讨论或辩论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3.3多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教学把生动鲜活的事例带入课堂,把理论和实际、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代”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教师在案例的采用上要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可读性和知识性的案例;其次教师要把案例教学融入到相关的各个章节,把有些重点问题作为案例来讲解以帮助教学。比如在讲述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这一章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借助被称为“世纪瘟疫”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给全世界人民所带来的威胁这个案例来讲解;在讲述冷战后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这一章时,可以结合俄罗斯的政治现实选取“普京的新政”和“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等案例来讲解。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更能突出课程某些章节的生动性和重要性,并且可以更深入系统地分析问题。

3.4借助多媒体资料,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世界经济研究篇(7)

一、大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就业心理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管理变得更加开放,大学生不再是关在象牙塔里的读书郎,他们与社会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就业难的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必然产生不小的影响,大学里流行的“考证热”,便是就业难所引起的,但大学生对就业难的认识多停留于表象,单靠大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很难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有关学者曾总结出大学生的十大消极就业心理:影响性盲目就业心理、自卑性低要求就业心理、焦虑性浮躁就业心理、依赖性等靠就业心理、冷漠性观望就业心理、自负性攀比就业心理、虚荣性功利就业心理、造假性利己就业心理、妒嫉性阴暗就业心理、贪享性怕苦就业心理等[2][3]。近年来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不正确的就业心理变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定位不准的盲目就业心理

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价值认识不够准确,导致就业定位过高或者过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压力无形增大,大学生在就业时通过心理暗示,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的限制,而没有把就业与自身定位相结合,盲目地追求热门职业、赚钱职业,无形中增加了部分行业就业竞争的压力。有的大学生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在找工作时表现为缺乏信心与勇气,不敢参与竞争。在求职过程中畏首畏尾,给用人单位留下没有魄力、缺乏能力的不良印象,影响自我推销,表现显得过度自卑。而有的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当前的就业困难和自己的劣势认识不足,为自己定位过高,表现为盲目自信乐观,对于工作挑肥拣瘦,从而失去良好的工作机会。这些大多是大学生没有准确定位,盲目地以自己不正确的定位制定就业计划。这种就业心理,消极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盲目就业心理还表现为大学生对于工作贪享受,怕吃苦,完全不顾自己将来的发展。找工作拈轻怕重,追求安逸和高待遇,鄙视体力劳动,重就业轻创业。他们对于工作稳定、清闲而且待遇好的单位趋之若骛,但对于风险性高、节奏快、压力大、管理严的工作望而却步,像保险、销售、导购等发展潜力较大的职业,由于大学生们不正确的定位而无人问津,这种心理使毕业生失去了很多大有发展潜力的机会。

(二)两极性的病态就业心理

当今的就业压力在社会各方面的渲染下被无形地扭曲和放大了,这就使对于现今“就业难”缺乏本质认识的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的就业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为对就业态度的“两极性”:一是对于找工作过于焦急、恐惧和紧张;二是对于找工作冷漠、不屑一顾,恍若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这是大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病态表现。大学生毕业就像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有通向不同人生的道路摆在面前。面对即将踏入的社会,许多学生会产生焦躁与矛盾的心理,他们既对自己的未来抱有一定的幻想,又惧怕自己的期望破灭;既期待能够尽快就业,又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大学生对于纷繁多变的社会现状无法驾驭,容易在求职的过程遭遇挫折,更是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从而使自己一直处于对找工作的恐惧、焦虑不安之中。一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让很多大学毕业生认为,找工作依赖父母、亲朋好友“托关系、找门路”就行了。一味依赖父母,等待亲朋引荐安排。于是对于找工作抱着一股不屑一顾的态度。可以说这种消极的心理是前一种紧张的就业心理的深入,使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走向另一个极端,害怕找工作,就选择逃避现实,以依赖心理消极对待就业。两极性是大学生消极就业心理中存在不确定性最多的心理状态,病态心理进一步恶化就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从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已经可以看出,如有的大学生根本不打算就业,在家里做啃老族;有的大学生因经受不住就业压力与找工作中遭遇的挫折选择自杀等等。

(三)自负虚荣的功利性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原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得不更加实际地面对自己的就业问题,但还是存在有的大学生因自己的自负虚荣、自我感觉良好而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就业计划的现象。这些学生或是因自己的虚荣心驱使,或是受到家长、社会的影响,为了说起来“好听”,有“面子”。只往福利高、待遇好的单位挤,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不屑于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干起,总想一步就能成功。而且这种心理还表现为盲目与他人攀比,别人找到了好工作,自己一定要比他人更好。经济危机冲击下,这种就业心理使学生找工作显得越发地困难,但有的大学生还是不愿舍去头上那顶虚无的光环,脱下自身虚荣的外套,踏实地选择工作。这些大学生就业的期望过高,有时得到了就业机会,但与自己的想法相差甚远时,自己的情绪便会一落千丈,认为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没有用武之地,没发展前途,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从而选择跳槽,寻找新的机会。从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看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的人中有88%的学生为主动离职,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等[1]。而没有离职的则出于失望就此消沉下去,最终一事无成。少数大学生为了自己找到好工作甚至不惜出卖诚信,弄虚作假。这些表现就是自负虚荣的功利性就业心理向病态就业心理的恶化。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疏导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为培养我国高级专门人才所开展的社会活动。所以我们的每一名大学毕业生是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最可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社会、国家和广大的学生工作者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从心理上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疏导,塑造他们良好的就业心理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中,基层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者起着重要的作用[4]。要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我认为从心理疏导上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看清“就业难”的实质,根除消极就业心理

2010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招工难”,今年春节后这种情况还波及到了内地,2月初,国家人力资源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企业中70%预期今年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的困难”。这便形成了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工难”的矛盾现象。其实这就反映出了“就业难”的实质: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关系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提供的职业不对口,导致部分行业成为所谓的“热门行业”,同时又有部分行业招不到人才。这不同于总量的供过于求,这些表现反映出了我国在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式及方向上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所以产生了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需求的人才的现象。看清了“就业难”的实质,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就高速发展的中国根本不存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尽管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就业缺口仍然很大。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在此我们不做深入的探讨。“就业难”的实质告诉我们:大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就业心理只是建立在“就业难”的表象上的,根除这种消极心理就需要我们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难”的实质,使他们能够正确定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5]。

(二)以“五个先后”为基础,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