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3 15:49:49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1)

一、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与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直接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应该将日常生活中实例合理运用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然后把数学模型和图形及各种图标等充当媒介,使其作为感性材料,并以此作为基础,这样初中数学教师便可合理引导初中生通过合理、科学的模式去获取数学概念,还能帮助初中生慢慢理解数学概念相应的本质与属性。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初中生通过实际物体切入教学,比如镜框、方桌等相关长方形物体,其上边与下边、左边与右边全部是平行的,且永远不会相交,通过实际物体,让初中生体会平行线的概念与本质特点。此种教学方式比较简单,但可以使初中生理解得更加透彻,分析得更为准确。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感性材料,有效融合数学教材知识,合理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观察和分析以及归纳等,从而使初中生改变以往孤立看待问题的方式,并在学习时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知识相联系,采用启发模式的教学方法,慢慢产生科学、有效的数学概念。

二、通过感性材料引入概念,深入理解概念本质和属性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枯燥、单一、机械练习等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为生动、活泼与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初中生创建部分情境,为初中生提供自主探索平台,为初中生的思考留有充足空间,使初中生可以像数学家一样钻研数学,并且在观察、实验与分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产生及发展,充分体验数学概念具体建立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幂的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因为“幂的运算”关系到许多生活素材,如存款利率问题。此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安排初中生去银行了解各种存款模式的利率,并且进行归纳与总结。同时,教师还要依据实际生活素材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如小芳在2013年7月1日,在银行整存一年期款m元,若是当时年利率是n,同时依据复利完成计算,在2014年7月1日小芳应该取出多少现金。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的问题,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合理引导初中生列出对应公式,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此种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使初中生体验“幂的运算”概念形成过程,还能使初中生深入体会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从而加强初中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运用初中生认知结构已有概念,同化初中生心理过程

初中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依然处在形成阶段,教师必须针对此种特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其中概念的同化,为初中生把握数学概念的主要方式。其是运用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与知识认知,让初中生在学习新事物以及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揭示各种新事物和新知识存在的共同点,然后同化初中生的心理,深入了解数学概念对应的本质与属性,最后得到经历数学概念的途径。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初中生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概念,可以选择同化教学方式,由于教师先向初中生讲解相交线,初中生对于相交线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这样初中生将平行线与学习的相交线进行有效区分与联系,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与推动下,能够进一步强化平行线概念。在初中生解题时,把线分为相交线与平行线,此种概念的同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巧妙讲解新知识,同时把原有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实现串联讲解,有效加强初中生对于新知识的记忆与掌握,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创建自身的数学知识网络。

四、引导初中生应用概念处理问题,应用在生活实践中

数学概念基本是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数学概念运用在实践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素质教育,以受教育者为核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综合分析初中数学教育自身特点,融合实际生活,制定与研究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初中生具有的社会经验作为出发点,加强初中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用图表描述数据”概念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生理解“图表描述数据”概念,掌握“图表描述数据”知识后,就要培养初中生“图表描述数据”应用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初中生运用的学习资料比较多,其中一些学生的成绩提高较快,而部分学生成绩提高较慢,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组织学生针对每一位学生日常应用的学习资料进行调查,然后收集与归纳。并且要求初中生利用图表描述数据,比较直观地展现出初中生应用各种资料对成绩带来的影响。此种情况下,教师就能够了解所有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发现初中生成绩提升偏慢的原因,利用此种方法,还能够强化初中生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图表描述数据”的能力,充分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成绩。对此,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综合考虑实际生活常识,从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2)

【关键词】数学数学;思想方法;生活实践

引 言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只是靠思想理解而体会,但若没有相关知识指导,很难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因此使得很多学校开始注重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有利之处,不但可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直白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锻炼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更多的知识应用。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概述

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把现实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馈到学生的意识之中,使得其可以经过大脑的思维运动下产生一种思想结果。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中常见的处理数学问题的办法,其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是数学发展中的一种创造性指导方针。数学思想主要是人们对数学理论知识的一种本质理解,而数学方法是对数学思想的一种详细化形式,这两者在本质上基本相似,其差异之处主要在于看待数学问题角度不同。通常来讲,数学思想方法都是有三个层次的,即低层次数学思想方法、较高层次数性方法和高层次数学思想方法,这三个层次则包含了数学的消元化、代入法、概况类比和转化分类以及数形结合等方法,其中的高层次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概况了低层次的思想方法。

二、在初中数学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有利之处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不但只是为了提高素质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良好认证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是有很多有利之处的,其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新的数学知识中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得其可以通过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建立一个个人的数学知识体系。运用初中数学思想方法不但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

三、初中数学的思想方法

(一)转换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主要是将一种思考对象转化为另一种思考对象,目的是为了把不理解的数学问题转换化熟悉的数学问题。转换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基础思想方法,其对其他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转换思想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将新的问题转换为原先学习过的数学问题,使得能对其进行快速的理解学习,如把有理数的减法转换为加法,除法转换为乘法等。

(2) 将难以理解的问题转换为一步步简单易懂的问题,比如将数转化为形。

(3) 新的数学问题不易进行解决时,可以将其进行新的研究,如将逆算的性质解方程转换为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函数方程思想方法

函数思想主要是通过利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来去理解解决数学的问题,方程思想则是通过数学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决的,函数与方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初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主要是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的,如F(X)的奇偶性和周期性,对此初中数学学习者可以利用函数的思想方法,来对数学问题进行等量的转换,以使得其可以理解抽象化的数学问题。

(三)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在初中的数学问题中,有时一个数学有很多问题情况,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对其的情况进行分类,并根据类别进行逐一解决,以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类别分类法即为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性的方法,其可以将零转化为整,也可以将整转化为零。初中数学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较多,其主要对抽象化的数学问题,进行相关的分类,并在分类后对其进行思想讨论,以获得阶段性的解决成果,然后再对其进行总的解决,使得其可以最终获得的解决问题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这种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性理解能力。

(四)数性结合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的数学知识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实数和方程式这种的纯数的知识,一类是几何相关的形的知识,以及最后一类数性结合的数学知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则是将抽象化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起来,以使得数学知识能够简单直白的表现出来。初中数学主要是利用函数图像的性质,来对二次方程的数进行知识解决,使得初中学生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知识。

四、初中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初中进行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但只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也是为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实践使用。初中数学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产生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初中的学生数学学习有很多有利之处,其不但能够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熟练的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常见的思想方法“转换思想方法”,此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性比较高,初中学生可以利用转换思想的概念,来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多种,如转换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数性结合思想方法以及函数思想等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综合性思维发展帮助也很大。初中学生熟练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但有利于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也有利于生活中的数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力方.浅谈初中数学常用思想方法及其应用[J].才智,2015,(35):66-68.

[2]朱中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学周刊,2013,(35):36-39.

[3]衣雪梅.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22-26.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3)

关键词:兴趣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升华,也是高中数学以及大学数学的基础性课程。初中数学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算能力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就业的走向。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兴趣教学。

一、初中数学兴趣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数学是对小学数学的深入和升华,就内容而言,初中数学很大一部分都是对小学内容的扩充和发展,一方面考验了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基本的思维发散能力,另一方面也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进入数学的世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点进行教育教学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数学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

二、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1.从生活常见的数学问题入手,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之一。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初中生的好奇心理挖掘他们的兴趣点,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例如,以“勾股定理”为例,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常见的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案例,通过对典型的图形的绘画和测定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妙趣,从而拓展到数学课堂,进而达到深入浅出地讲解勾股定理相关课程的目的。

2.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利用多媒体,利用动画模拟、PPT、影像资料等,从多种感官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想象力,感官的刺激还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可以从声音等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和领悟。

3.组成兴趣小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4)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实践研究

数形结合是一种古老但实用的数学研究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但实践研究表明,当代初中生对数形结合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以“数”化“形”

以“数”化“形”是数形结合思想中最基本的理念,也是当代初中生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教师利用图形将难以直接观察和理解的数字条件进行转变,通过直观的观察进行理解。

以初中二次函数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将题目所给出的数字条件标注在图形上,学生就能够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中理解题目给出的条件,就能够利用图形理解题干,找出更简单的数学解决办法。

二、以“形”变“数”

相对而言,以“形”变“数”是数形结合思想的第二种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了对这种思想的运用,学生也对此没有相应的意识。但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实践中,这是一种常被使用的数学理念。

以勾股定理的数学问题为例,数学问题中没有足够的条件,却搭配了相应的图形。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图形中标注了一个直角符号,这就告知学生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此,学生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和已知的两条边计算另外一条边,进而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以“形”变“数”的思想要求学生将图形中蕴含的隐藏条件转变为数字条件,以此帮助解题。

三、“形”“数”互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还存在复杂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在数与形之间进行不断变化,要将数转变为形,利用图形挖掘更多的数。这种思想要求学生将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就需要进行“形”“数”互变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数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思想,应该被学生借鉴与吸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其三种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5)

关键词:教学理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

一、初中数学课堂课改常见误区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又一轮深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在初中课改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对课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也并没有对课改理念进行适度掌握,因此,初中n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并没有呈现逐步提升的现象。作为一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我简要总结出课堂课改教学中常见的几点误区。

首先,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为了给学生代入感,常常使用情境教学法,但是教师往往过于追求情境,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创设情境中,这样教学效率自然不会得到提高。其次,合作学习的应用。在一些教师心中,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行互相探讨,因此在所有的课堂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需要,都设计出让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环节。然后,多媒体的运用。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为新课改的标志,在数学课上全部使用多媒体,连粉笔都不曾碰一下,一些解题过程和重点无法详细的体现。最后,课堂提问。由于新课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互动,因此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进行大量的提问,甚至一问到底,由于是新课程,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不深,因此不但起不到互动作用,还常常让学生不得其解。

二、走出初中数学课堂课改教学误区的策略

1.情境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不可否认,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也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境教学法应从学生的数学认知出发,也就是说,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应与学生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相关性,并能通过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其次,创设情境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让数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得到体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创设教学情境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的同时得到品格的培养。

2.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出发点放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上。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作为设计教学的依据,不能盲目地牵强附会,要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整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思路上需要明晰,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得到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定理和判定,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3.课堂提问要基于学生的数学水平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不能盲目,需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课堂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心的设计。首先,数学课堂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其次,课堂提问应该依据学生的水平来设定,可以选择由易到难、层层引导学生的方法,也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课堂提问,让课堂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除此之外,不能为了课堂提问而提问,课堂提问应该有相应的教学场景作辅助,让问题合理恰当地被提出。

4.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下值得提倡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能够加快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变得更为具象。例如在学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用GIF动图,将a的大小与开口大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但是,多媒体的这些优点与运用板书是不排斥的。运用板书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解题格式、解题步骤有更精准的学习,同时多媒体由于停电、系统等原因,会存在一些突发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可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让数学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课改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误区的策略,希望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进程中,能够不迷失方向,理智运用教学理念,走出课堂课改教学的误区,并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6)

首先分析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

1.新课程下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差异

1.1 形象性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中, 配制了大量的插图和漫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1.2 直接性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从生产和生活常识引人概念, 从个别的定性实验中得出结论。

1.3 经验性

较多的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经验出发,经简单的定性验证, 就得出结论。

1.4 定性多, 定量少

初中物理知识定性多, 定量少,对数学要求不高, 仅要求学生使用简单的四则运算解决一些粗浅的物理问题, 数理结合非常薄弱。由上面几个特点容易看出, 这种由物理感觉形成的概念和规律是直接的、带有经验性的、浅层次的, 初中物理与真正意义的物理科学相去甚远, 还称不上物理知识, 仅能说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2.高中物理新教材对知识的要求与初中物理差异显著

2.1 概括性

高中物理的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要求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舍去次要的个别特点, 抽出共有特性,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2 间接性

物理学是一门成熟的基础学科, 物理学的高度完善性使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感知的直觉区别很大。

2.3 逻辑性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 这种严密的逻辑性在高中物理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2.4 定量性

高中物理的概念和规律大量使用定量定义和定量描述, 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能运用数学语言、数学表达式、函数图像等来解决物理问题, 将数学作为物理论证的工具、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差异巨大,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此缺乏心理上和认识上的准备, 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物理, 是形成物理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3.初高中物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

在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能力要求较高,应培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如牛顿运动定律则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在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就学不好高中物理。进入高一,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要求。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计算合力、分力的大小及方向,这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问题。至于解决具体问题时的数学能力,更是一种较高能力的要求,需要具备较高的物理思维能力。相对于初中而言,要跨出一大步,这个问题更为突出!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对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研究,需要运用数学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综合运用数学进行推理和运算。学生要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学会运算,以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是在高中阶段应逐步培养和提高的能力之一。

4.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进入高中后,则既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学钻研,消化知识;要重视逻辑推理,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对习惯于直觉和套公式的初中生而言,当然是不适应的。

针对以上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 解决好高中物理难学、难教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做好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才是解决难学的根本。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在高中起始阶段的教学中,降低教学起点是减缓教学梯度的有效方法。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 绝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都接触到了, 高中教师在了解学生在初中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学习从生产、生活中提出问题,再由科学实验或科学的逻辑推理得出规律的方式,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初中数学常用的定理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

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着力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致力于三维目标的确定,着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心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为确保数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数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内涵

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必须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与思考,在一定的时间内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数学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旨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师与生、生与生高效互动、沟通与交流的课堂。

二、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基础

1.基于交互式教学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应始终坚持交互式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的学生提供学习框架,致力于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所谓三维目标,主要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定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学科知识和核心知识,注重的是在具备一定基本能力的前提下对信息的获取与收集、处理与应用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学习的能力的提升;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就是人类在生存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和方法;“过程”,主要是指应答性的学习环

境与交往和体验;“方法”,则是指诸如自主合作探究等一般学习

方式以及诸如发现式、交往式、小组式等具体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情感”既包括了学习兴趣与责任,也包括了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的态度和宽大仁厚的人生态度。而“价值观”在注重个人价值的同时更注重个人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相互统一,在注重科学价值的同时注重科学与人文价值之间的相互统一,在注重人类价值的同时注重人类与自然价值之间的相互统一,使得学生源自内心的确定真、善、美人生价值追求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现代学习理念。因而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新课改下的教学任务,根据当代学生的需要,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并应用到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之中,将传统的单一目标转化为多维目标,也就是从传统的知识与技能转化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堂。

2.基于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的备课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精心的备课,就不可能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因而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备课的同时还应备学生,即研究学生对教材所掌握的情况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期望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确立了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课堂教学,就应抓住短短的45分钟,致力于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没有绝对性的最好的、万能的教学方法,而且采取任何方法都必须基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潜能的激发,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采用任何教学方法都没有实际意义。

三、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以苏教版教材为例,结合常见的问题情境创设、实物以及电教三种教学方法分析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1.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应用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事物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过程中,笔者为确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性,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很多问题需要借助数据进行精确量化,如公路上车辆的速度从A地到B地的距离以及物体的大小重量等。我们虽然常见,可又难以解决,如果在公路上选取某一标志为参照物,量化目标离开参照物的距离和方向就能准确的定位,将公路作为一条直线,以正负号表示车辆移动的方向。这一教学情境在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让学生熟悉以线为基准来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从而感受到“数轴”的模型,进而给之后以两条线作为基准点的位置作铺垫,学生经过问题的变化而感受其形成的过程和重要性,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实物教学策略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实物教学策略,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思维障碍的克服。例如,在教学有关“圆的概念”时,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定义,笔者拿出挂钟让学生看钟表的三根针,从而了解到三根指针所运动的轨迹形成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三根指针分别是大小不同圆的半径,从而引出直径的定义,学生通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就很好地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

3.多媒体教学策略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创设问题情境,还能揭示抽象的概念,并能在知识点多时利用多媒体节约时间以及德育教育的渗透。尤其是动手实践方面的知识点,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相关定理和公式等都需要学生进行操作和测量,此时如果应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更加真实科学地表现数学中的客观事实。

总之,就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只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的几点浅见,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在交互式教学理念下,教师要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为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而精心备课,并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着力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为培养数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秋林.浅谈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小学电教:下,2010(6).

[2]范新林.实施链式教学促进教学高效[J].上海教育科研,20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