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的美育功能

艺术的美育功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4 16:23:45

艺术的美育功能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美育功能

1.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缺乏重视

在大部分职业院校当中,相比于艺术教育来说,学校方面都更加重视专业教学,因为这和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适应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方面认为仅有艺术专业才应该重视艺术教育,而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们而言,进行艺术教育是没有必要的。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导致艺术教育在职业院校当中逐渐脱离出了课程体系,进而无法发挥出其美育的功能。另外,在大部分职业院校当中,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是较为缺乏的,同时也存在着教学设施不足的现象。所谓美育,就是让学生们能够建立正确的审美,为创造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职业院校本身来说,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合理的,而是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让职业院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具有提升审美的机会,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2缺乏指导

职业院校在开展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文艺表演还是社团活动,实际上都为美育提供了平台。文艺表演和社团活动不但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美育提供了机会,因此有必要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重视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增强美育的普及程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文艺表演或社团活动大部分都处于学生自发组织的形式当中,缺少合理的组织过程,再加上场地、设施得不到保障以及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些活动也仅仅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娱乐功能,达不到美育的效果。

2.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美育功能的提升策略研究

在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美育对于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艺术教育中真正达到提升美育功能的效果,就必须从教学观念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着手。

2.1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从职业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艺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艺术教育的美育效果,不但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审美,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应该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改变,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对艺术教育进行充分的重视,真正在教学管理和目标设定当中将艺术教育融入到其中,并在场地方面、设施方面以及指导教师方面进行支持,投入更多的资源,对于艺术教育进行优化和完善,实现理论实践的统一,建立以专业教学为主,以艺术教育和熏陶为辅的科学人文双重教学模式。

2.2将艺术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作为职业院校的管理层,应设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将艺术教育真正的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职业院校方面应该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和需求来合理的搭建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具体来看,应该针对学生们的情况来建立课程教研机构,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进行艺术教育相关内容的培训,编制与职业教育艺术教育相符合的课本,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艺术教育,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针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根据相关专业内容来合理设计艺术教育内容,从而更好的为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打下人文基础。例如针对汽修、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们而言,进行色彩、美学等内容的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该专业学生们的审美和修养。这些艺术教育内容对于汽修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们的实训过程实际上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们将美学和色彩内容融入到自身的专业内容中,有利于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专业能力,真正的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所开展的文艺和社团活动,都有着较强的局限性,参与的学生们非常少。针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方面应该对校园文化内容进行丰富,并加入职业院校本身的特色,例如书画节、歌舞节、手工竞赛等活动,并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场地设施,有教师进行专门的组织引导,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们愿意参与到其中。另外,也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微信、微博和校园广播等平台开展艺术教育和宣传。例如播放音乐等等,从而在职业院校中建立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提升美育效果。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2)

关键词:健美操;教育功能;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12-02

健美操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氧运动,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持续时间较长,运动难度属于中低范畴,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主要目标在于锻炼人的心肺功能,是一项能够有效强健体魄、改善身体循环、排除脂肪、维持身体健康轻盈的运动。而且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形体美,改善人的仪态,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健美操都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但近年来,随着更多新兴运动的陆续产生并迅速发展,健美操面对着逐渐被社会遗忘的趋势,因此,只有对其优势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找出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教育功能与欣赏价值的途径,才能确保健美操在当前新兴运动层出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健美操的教育功能

当前我国全面步入素质教育的阶段,国家也开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于学生的体魄、仪态、心态、精神面貌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培育要求。虽然许多院校已开始寻找各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但多数依然停留在丰富知识体系的层面,并未注重对学生体魄与精神的培养。但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并非单纯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而是要将学生培养为精神饱满、心态积极、身体健康、姿态优雅的新时代优质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因此,国内的院校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育,确保学生能够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态作为其发展的支撑。而健美操则正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身心综合素养的有效渠道。就教育功能来说,健美操的教育功能是十分全面的。

(一)陶冶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

健美操是一种具有欣赏性的运动,其每个动作中都蕴含着韵律美、力量美及柔韧美与人体的线条美,也展现着积极、正面、欢快的现念。此外,健美操还分为搏击操、踏板操、水中健美操等许多种类,每种健美操类别都有着自身的独有特点,会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视觉冲击,而且不同的配乐与动作编排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独特美感。随着节奏、动作频率与动作幅度的变化,更会让人学生在学习与欣赏健美操的过程中对美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健美操对陶冶学生思想来说,是最具优势的选择。

(二)强健体魄,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健美操这项运动,本就是为强身健体而产生的,致力于通过韵律性的全身运动来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肌肉强度以及柔韧性等,而且难度并不是学生无法企及的,总体来说是中低难度、高强度的运动。当今我国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很大,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身体,但强健的体魄才是支持其学习与生活的最基础要素,所以只有身体的健康得以保持,学习才会更加有效率。而健美操则是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运动。哑铃操、杠铃操以及搏击操等力量型的操,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肌肉强度,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抵抗力。而健身球操、水中健美操等柔韧性的操,则能够提升学生的柔韧性与平衡感,而且能达到校正体形、柔性排除体内脂肪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浮躁、耐心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更加有耐心,达到修身养性的目标。许多学生因迫于学校、家长的期待与要求以及自己对于就业的紧迫感,都在日复一日地埋头在书海中不断学习,但却从未意识到如果失去健康,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成为徒劳。所以,无论是学校、学生的父母亲人,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当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健美操对于改善学生体魄的重要作用,使健美操强健体魄的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

(三)调动情绪,改善负面的心态

积极、正面、开朗、勇敢、自信的心态,不但是支撑学生学习的核心因素,也是确保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当前社会上的每个企业对于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自信积极的心态。如果学生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无精打采、积极负面的,其学习成果自然不会理想。而健美操则是一项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情绪、改善学生心态的运动,其配乐普遍是节奏感很强的、能够充分激发人体内动力的强劲乐曲或欢快乐曲,让学生跟着音乐、随着教练的口令动起来,在感受音乐与节奏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忘却一切不愉快,而且能够使体内的压力得到充分的宣泄。力量型的操可以调动学生的力量,提升自信心,让学生的力量在踢腿、挥拳等动作中得到释放。而柔性的操则能够让学生的烦躁心态逐渐趋向平淡,更加淡然地去思考,提升耐性,达到修身、修心的目的。学生可以在挥汗如雨、酣畅淋漓的训练过程中,遗忘外界带来的所有压力,回归本真的自己。

(四)改善仪态,让学生体态更加优雅

一个人的仪态,是决定着企业对其第一印象的核心因素,坐姿、站姿、走姿,姿态上的每个细节,都是外人判定一个人素质的基准。所以,学生想要在后续的社会发展中更加有竞争力,就要矫正其不正确的姿态,而健美操最为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纠正姿态、修正体型。力量型的操注重体现气势与自信,可以纠正驼背、探头、习惯性低头等不良姿态,呈现出更加刚正、自信的姿态。柔性的操则能够在矫正体形、挺拔身姿的同时让学生的站姿、坐姿与走姿更加自然,不会显得生硬,这样一来也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给人更好的印象。姿态得到改善,学生会在与人交流和交往时显得更加自信,摆脱因不良姿态凸显出的不自信、胆怯、粗俗和生硬等印象,这对学生的一生都非常有益。

二、健美操的艺术鉴赏

健美操同时具有教育性与鉴赏性。无论是团体操、搏击操、动感单车等日常的健美操类型,或是专业的竞赛性健美操,都能够在观赏时带给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的享受,提升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特别是竞赛性的专业健美操,其对韵律、节奏、参与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动作的难度,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在观赏中,学生能够更加明显地感觉到成员之间的高度统一性与协调性。而且能够随着乐曲以及表演者的动作变化,深入感受表演者希望营造出的意境,或空灵,或热烈,或欢快,或刚劲。表演者的表现方式不同,诠释出的感觉也会完全不同,情感也会完全不同,非常值得分析与研究。

(一)传统健美操的鉴赏价值

传统健美操的类型是较为丰富的,这也使其鉴赏性有了进一步提升。例如,动感单车的表演,传达出的是自然、青春、热情、积极、健康的感觉,通过观赏,能够充分感受到表演者在表演中所传达出的青春、阳关美感,如同海滩上的阳光一样,清新、热烈。搏击操传达出的则是刚毅、强劲、自信的力量美,注重让人感受到如同拳手一样的帅气与野性。柔性健身操传达出的则是高雅、柔韧、淡然的自然美感,注重让人感受到如兰、竹一样的雅致之美。每种操的美感不同,传达出的理念也各不相同,这便给予欣赏者更加多元化的欣赏体验。正是这样的多元化欣赏,才能够充分满足当今学生的多元化艺术需求,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专业竞技性健美操的鉴赏价值

相较传统的健美操来说,专业的竞技性健美操是经过更加系统的人员选拔、技能训练以及演出编排的,因此,就观赏性来说,必然是要比普通健美操更胜一筹的。首先,竞技性的专业健美操,在人员的选拔上更加重视整体性与统一性,在表演时,也会带给观众更加舒适的观赏体验。其次,在动作的编排上,竞技性的健美操会更加注重技术性,难度也会更高,在欣赏时,抛接、层叠等高难度的动作,会让观众感到更加惊艳,受到视觉上的冲击。最后,在演出编排上会更加专业,更加注重选曲与表演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表演的整体意境。因此,在观赏时,观众能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整个表演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熏陶。

三、结语

近年来,素质教育开始大规模普及,成为国教育领域的主流趋势,毫无疑问,人的各项素质中,身体与精神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充分探讨了健美操对于改善学生身体与精神状态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与鉴赏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多方面的分析结果来看,健美操的学习与鉴赏必然是今后我国教育领域实行全面素质的主要趋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其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是身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领域只有认清趋势,将健美操的学习与鉴赏更好地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提升知识量的同时,能够借助健美操来缓解身心压力、改善体育精神状态,才能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以及更好的心态迎接今后的学习与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加玲.健美操的教育功能与艺术欣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1).

[2]吴平.健美操对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6).

[3]郭瑞平.健美操文化及其社会价值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5).

[4]王跃慧.浅析时尚健美操在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4).

[5]李沛,马鸿韬,孟宪君,等.健美操概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3)

关键词:美育;兴趣;功利化;审美经验

中图分类号:J-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126-03

一、艺术教育与美育

艺术伴随人类历史洪流已经走过几千年,无论是最初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说”,还是德国作家席勒和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的“游戏说”,或是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所支持的“表现说”,都一再证明了艺术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密不可分。而教育起源论也向大众展示了教育乃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本能反应,与人类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在教育学科设置上,艺术教育又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非专业艺术教育,非专业艺术教育又称为公共艺术教育。本文所主要探讨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以美育培养为基准,不以传授专门技能和知识,也不以艺术为求生技能的艺术教育学科,其教育功能主要是大众美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实践,美育包含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大众美育功能主要包含三点:第一,以兴趣为核心,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第二,脱离社会功利性一面,主要从人文情怀角度阐述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导向性作用。第三,鼓励自我审美修炼,从学习创作中获取审美经验,得到圆满。这三点在某一程度上也形成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脉络。

二、兴趣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

兴趣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能让学生在艺术教育中获得最初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素养,此所谓“知道”,这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真正兴趣的创建,是引导其建立自身主观的兴趣点,从最初的“表象直观兴趣”演变为“思考主观兴趣”,这是兴趣培养的根本意义。这比拿新鲜、有趣的事物来引起关注而产生的短暂兴趣更为重要。短暂的兴趣只是一个单纯接受的过程,没有持久性,其具备的特点就是“能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但是一旦热情消失,,就会弃之而去。所以如何将这种直观的“直接兴趣”和能产生其他影响的“间接兴趣”结合起来,才是关键所在。

真正的兴趣培养应该具有包容性,不具有排他性。这不仅体现在授予者——教师身上,同时也会在接受者——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在学生接触艺术,对其有基本了解后,往往会产生创作欲望。这一时期,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生的表现力和热情最为高涨。由此而产生的兴趣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会对其所学进行大量和深入的研究及创作。这时博览其他作品,采纳众家之长,将会延长兴趣维持的时间,并且巩固兴趣在今后学习中的地位。包容能避免学生思想的禁锢,不让其思想越走越窄,最后消失于无。这和前面提到的“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延续和巩固学生的自身兴趣。杜威认为“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这里的兴趣不仅体现了学习过程,还体现了学习广度。跳出课堂书本之外,创造新的学习点,这才是培养兴趣的本质。

在杜威看来,“兴趣是居间的事物——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东西”。这就是学习的一个过程:从学习的起始阶段到最终成就。可以这样说,兴趣就是连接一个事物起点与终点的直线,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

三、去功利化体现公共艺术教育成长

正确兴趣的建立,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随后就是其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缓慢而艰辛,在前进的过程中往往进一步退两步。前面曾提到,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育特点是纯粹的人文情怀,这就需要一个相对纯净的学习和接受环境。这里所说的纯净并不是不知世事的一尘不染、阳春白雪,而是一种对艺术审美最为纯粹的感情。因为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并不是以教授专业生存技能而存在,而只是对于学习者自身审美素养的修炼。但功利化的追求成了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壁垒。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近年火热不减的艺考、送孩子去上“大师班”的教育投资都是艺术教育功利化下的产物。在功利化的影响下,学习者的求学目标已不再单纯,最初的兴趣已转变为对于成功的一种扭曲的执着。不可否认,这是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下不可避免的产物。但是反观公共艺术教育,其前景更为让人担忧。功利化的结果让公共艺术教育乏人问津,大量的教育资源缺失、严重的师资不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之路蒙上一层阴霾。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功能所反映出的审美素质提升、人文情怀关注被移放至角落。只有跨过这一难关,公共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4)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通识教育

20世纪初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开始。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中,提出了“完全之人物”的人才培养路径,其中即包括美育。王国维认为,美育一方面可以使人情感发达,达到完美之域;另一方面美育是德育与智育的一种手段。关于艺术一词,学界上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技巧的作用下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識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有机结合,是精神世界的物化。艺术从行为活动上看具有两个特征,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学科属性上看,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教育和美育上。艺术的人文属性决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艺术教育已经从专门的职业教育转变为一种通识教育。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大学四年就培养出数10万计的艺术家,但是我们需要培养出有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一定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毕业以后可能不一定从事艺术职业,也许终身都不可能成为一名艺术家,但他们会从事需要一定艺术专业修养的其他社会工作。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立德树人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一)人文教育功能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曾任教育部部长的周远清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科学和艺术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积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校艺术教育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积淀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美育。美育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辅助与诱导作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功能

林逸鹏先生说过:“高校艺术教育即是艺术的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新的精神。”高校艺术的通识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普及,更多体现的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功能。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必然包括开阔性的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形象思维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科研创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形象思维与人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形象思维,人类的科学技术如何能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三)文化传承功能

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能有效的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将不仅促进艺术自身的创新,也将促进受教育者的科学创新和人文创新,促使受教育者在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创新本民族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5)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修养;人文素质;艺术教师责任与素养

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它不同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强调落实为艺术教育的效应,它是艺术学与教育学渗透融合的结果,它的审美效应应当落实在个人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上,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的发展。

艺术教育是通过什么形式贯穿于教育当中的呢?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将艺术教育融于音乐、美术等单科课程中。而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应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形式――艺术综合课,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方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不同门类艺术的区别与联系给学生创造一种发展的、多维的审美情感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身审美素质。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

高校艺术课程具有以下特征:兼容性、多元性、趣味性等。因此,要以完善的形式体现艺术教育的作用,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 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同时也要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

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是不要发挥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堋G∏∠喾,而是客观的、科学的肯定了它的辅砸嬷枪δ堋R帐踅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发挥的这一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苁巧竺拦δ艿谋厝徊物,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也同样是在强调其辅砸嬷枪δ堋

二、 强调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考虑教学结果

艺术教学如果过分或片面的强调教学结果,势必会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事实上,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结果。比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利用多媒体给出纤夫拉纤的画面,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骄阳似火、暑气蒸人,一群穿着破衣烂裳的纤夫沿着伏尔加河滚烫的沙滩,拖着疲惫而吃力的脚步在沉重的拉纤。画面中有坚忍的领头人,有悲愤不平的青年,有任凭命运折磨的老人……当一曲《伏尔加船夫曲》结束时,同学们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结合,理解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表达的意境。所以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就是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获得的审美体验就是艺术教学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果。

三、 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手同时抓

课外艺术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要具有弹性,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像课堂教学一样,课外艺术活动也不能成为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应该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训练。总之,课外艺术活动与课堂教学要形成一股合力。

比如艺术教师在课外艺术活动中可组织学生排练音乐剧。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对其它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为音乐剧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服装设计、摄影等,其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深为学生喜爱。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他们健全人格的目的。

四、艺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自身素养

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是一门新兴课程,对现有的艺术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一个更有意义的领域。为了更好的开展艺术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艺术教师是艺术课程、艺术教材的验证者。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当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调整、加工、整合,使之变成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可以亲身感受的人文知识。高校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大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对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来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它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在备课教学中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而应考虑多种艺术学科的连结和融合,给学生丰富的艺术感知。在课案设计和研究备课过程中可使用个体备课、个体研究与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相结合,也可使用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沟通。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面对全新的发展机遇,艺术教师还应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学会进行课堂教学记录,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的评价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探讨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说,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使现有的艺术教师处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有的艺术教师应尽早从单科教学中转变过来,超越自我,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共同成长。总之,针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艺术教师应了解和把握艺术教育的理念,熟悉艺术教育的内容,充实和挑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并适当对教材进行选编、收集、整理和制作。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6)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1引言

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是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它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全人格养成意义重大。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突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丰富其实践内容,相关教育工作者尝试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公共艺术课程中,以此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功能的体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艺术人才。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思路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目标,是为在公共艺术课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但由于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在互相渗透中属于系统性工程,相关院校在强化二者教育功能时,是借助艺术美、审美意识、规则美等内容,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艺术审美中,领悟思政精神,所以高校在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融合中,应将艺术、思政教育理念糅合在课程目标、教育方式、内容中[1]。另外,院校可基于思政教育美学观,利用思想政治、美学精神的理论产物,在满足学生艺术审美需求后,升华学生思想意识。同时,为艺术文化领域、思政教育哲学建立融合立场提供契机,有助于规范思政教育内部审美标准。再者,该美学理论,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实践中,借助自身坚实的理论支撑功能,将审美精神作为思政教育核心内容,构建与艺术教育的作用关系,促进高校思政、公共艺术教育有效融合。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自十九大召开后,公共意识引导价值不断凸显,可作为公众、受教育群体精神引领、艺术启迪,对提高社会群众思想、道德水平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期间,需强化其思政教育功能,主动探索其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价值,使学生认识到艺术、道德为人类生命本源,并在二者内涵统一性的探寻中,重新定义公共艺术教育及思政教育。具体来说,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是从审美、艺术角度,诠释人类成长中自由、和善等特质,使学生充分感知生命,领悟生命价值。在公共艺术发展历程中,王尔德、雷默等艺术家,在艺术审美追求中,认为艺术为自足本体,可不受外界事物约束。但其实,人属于社会、生物层面中的个体,与外界事物脱节则难以满足人类深层渴求。因此,高校促进公共艺术、思政教育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价值,将道德作为审美前提。另外,在当前时期,社会环境中娱乐化、功利化倾向问题突出,容易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部分极端行为[2],从而导致艺术审美功能、艺术教育功能丧失,难以让学生在艺术滋养中升华其人格、道德观念、价值观。因此高校需基于内部公共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音乐、绘画等艺术课程中,为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与个体成长智慧、健全人格转化打好基础。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

4.1优化思政教育形式,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首先,高校应将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内容,作为相关课程融合基础。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结合的目的,是在优化思政教育形式中,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丰富其课程实践内容。并且思政教育及公共艺术教育,所含内容复杂性、系统性特点较为突出,教育实践理论多样。所以高校在融合思政教育、公共教育时,还应结合课程内容异同点,凝结教育新形态,为学生人格塑造、艺术观念养成提供充足发展空间。在此期间,高校内部思政、艺术教师,可通过集体备课、课程设计以及同步教研等渠道,增强课程感染力,突出其融合价值。其次,高校可利用新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新媒体设备等教育资源,转变教育内容呈现形式,用较为直观、生动且形象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艺术课程中的思政内涵[3]。例如,教师可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中,借助微视频、云教育平台、网络等教育载体,设计趣味性、实践性的艺术教育活动,并将思政教育内容隐藏于活动内容中。同时,在艺术活动、思政教育内容相互作用中,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主题意义。另外,教师可通过微信、QQ等移动终端,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与解答,带动学生使用相关自媒体、多媒体平台,总结艺术活动感性,以巩固思政教育融合效果。最后,结合高校内学生群体年龄、需求特征,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中,还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内容,渗透在公共艺术教学实践中。并利用公共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弱化单一思政课程的思辨性功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公共艺术教学实践,多角度感知思政教育内容。比如教师在公共艺术课程实践中,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博物馆、红色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进而将教学成果具体化。或使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布正能量视频、美文、创新理论,以改进传统公共艺术课程实践工作,强化学生课程体验感。

4.2构建新型公共艺术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功能

课程体系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载体,影响着二者融合实践效果。因此,高校需通过构建新型公共艺术、通识课程机制,完善思政教育功能,发挥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互补关系,突出艺术教育内部思政教育特点。具体来说,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在同步发展中,是高校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上,使艺术课程成为学生情感沟通、价值观念形成的培养场所。高校应基于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及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深挖公共艺术教育德育、美育内涵。同时,遵循该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升级艺术课程,将其转变为思政教育隐性课程之一,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全面融合[4]。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积极探索艺术课程、资源本身的德育功能,将课程目标、内容、方式作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观念得以贯彻实现的前提条件。

4.3营造和谐德育校园文化环境,丰富公共艺术文化资源

为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实践形式、内涵统一,增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德育功能。高校可基于艺术文化教学,从教学形式创新、主导思想更新中,寻找二者异同点。并且在公共艺术活动文化素材内涵挖掘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在此期间,为确保公共艺术活动品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校可在教育形式创新中,利用文化活动品牌,丰富公共艺术文化资源。例如,高校可通过讲学、艺术团体演出、艺术作品赏析、经典艺术观赏等形式,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再者,在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过程中,营造和谐德育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思想升华有着明显促进作用,属于高校内部隐性德育资源。为此,教师可利用公共艺术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进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使校园环境成为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驱动力。具体包括校园公共艺术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通过突出自然景观、建筑物美感、艺术社团活动,展现校园内艺术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养,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4.4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

教师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综合水平、个人能力影响着学生素质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同时在课程实践中,发挥有效评价功能,优化课程多层次评价体系。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课程融合现状,整合内部教师资源,挖掘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优势,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助力。在此期间,高校可确立思政教育、公共艺术专业教师联合育人模式,以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在公共艺术教育、思政教育融合工作推进中,为避免出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象,高校在评价二者融合价值时,可结合课程实践目标以及学生综合发展、道德品质培养情况,分析该课程融合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是否适用于学生专业学习,从而根据学生道德素质、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课程评价机制。

艺术的美育功能篇(7)

一、关于社区教育

(一)社区教育的涵义及特征

“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源于20世纪初美国杜威(Dewey,1915)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社区教育能够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协调教育发展与社区发展,走向学习化社会,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1]社区教育可以界定为: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维护社区居民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确定的区域性、对象的广泛性、教育资源的整合性、教育目标的多重性、教育内容与形式的丰富灵活性。

社区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是一种大众教育,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把教育延伸拓展到了社会基层,人人可享受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具有终身学习的组织功能和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的教育弥补功能。社区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涉及到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旨在提高大众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时时处处体现着日常生活教育化。社区教育是一种既注重科技又重视人文关怀的教育,它兼具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于一身,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在我国开展终身教育?面对物的功利化追求导致的信仰缺失、人的异化,如何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拯救精神危机?面对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如何解决人际关系淡漠和隔阂?不断涌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获得在城市谋生的能力?21世纪,中国大部分城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会催生新的教育需要。

我国的社区教育是在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各地的社区教育实践来看,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地域性的特点。但总体来看,可以归属于“教”、“学”、“用”、“娱”四个方面。“教”涉及如何更好地进行社区教育,一般包括学习平台的建设、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学习服务的提供;“学”包括学习理念的提升、学习技术的培训、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组织的建设;“用”指的是根据社会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娱”指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文章开篇提到的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与艺术相关的文体休闲娱乐活动可以简单归属到这一类。

二、关于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及特征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进行过这样的表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席勒的《美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美育问题。席勒认为一个人从自然的人到达道德的人必须成为审美的人。审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和冲突的解决,是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解放。[3]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之中,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从哲学层面看美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美育是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是美学理论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所以对美学、艺术史、审美批判和艺术批评等理论知识的传授是美育必不可少的理性教育活动。它促使人们养成自觉的艺术创造意识和审美活动意识,加深人们对艺术作品和审美经验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但美育实践中的理性教育不是美育的主体部分,美育的主体是感性教育,即审美实践活动,包括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审美实践活动也不是纯粹的感性活动,是包含着理性因素的感性活动。因此,美育是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调节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冲突,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

2.美育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融合。美育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将审美客体呈现在审美主体面前,吸引审美主体身临其境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进行直觉关照,在关照中体验、感悟和整体把握,审美主体全身心地沐浴在审美客体带来的美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化。审美主体在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中与审美客体融为一体,在美的感受和体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3.美育能够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性中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为了使人性得到均衡发展,必须调节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席勒认为,美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欲念、感觉、冲动、情绪修养成本身就是理性的,因此,理性、自由和心灵性也就解除了它们的抽象性,和它的对立面,即本身经过理性化的自然统一起来,获得了血和肉。这就是说,美就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是真正的真实。[4]

4.美育能够促进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5]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其独有的社会活动中是共性和个性、理性和感性、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统一的 。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均衡的发展。审美活动当然会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促进个性的自由发展。但个体总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个性而不顾及甚至违背社会性,因此美育要兼顾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美育在我国的发展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有关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述。从国家的教育方针来看,美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而且其地位也得到提升,因为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美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承担,美育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受众面小,美育不能在社会范围内普及。美育实践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开展,美育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也就存在局限。第二,学校美育多成为德育、智育与体育的附庸。第三,学校美育将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范围,局限了美育的视野。美育是一种范围宽广、弹性很强的教育形式,其手段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只是其中一种。第四,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的教育。造成了美育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与美育的主旨背道而驰。

三、社区教育的美育价值

针对文章开篇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之所以有人对一些社区组织或社区学院组织的文艺演出、艺术比赛、艺术展览等艺术活动及文体休闲娱乐活动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纯属娱乐,不是教育。原因在于他们既对社区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又对美育的内涵缺乏根本的把握。首先,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较,打破了教育时空的局限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灵活,具有多重教育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次,他们对美育进行了片面的理解。如果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则会认为游戏、娱乐、观光、旅游、欣赏艺术、参观博物馆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等不属于美育范围。再次,如果进而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则会将文艺演出、艺术比赛及艺术展览等活动视为纯娱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一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怡情养性,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如果仅仅将艺术教育视为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作为升学、谋生的手段,势必将艺术教育功利化,有悖于美育的初衷。

社区教育是以多元、灵活的教育形式面向大众的教育。美育是以多元的形式寓教于乐的教育。目前美育现状存在边缘化、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如何使美育摆脱功利化倾向,真正大范围内介入社会,拥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相同的教育地位,真正发挥美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也许社区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能够成为美育介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社区教育的确存在美育价值。

(一)社区教育是美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美育一直以艺术教育为主,既没有普遍性,也没有生活化。对于大众而言,艺术教育对他们而言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他们只是在学校教育里接受过少量的音体美课程,美育没有真正从学校扩张到社会上去。社区教育受众面广,是社区的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大众层面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美育正好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教育形式。社会美育需求的高涨,与美育难以真正地介入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社区教育的开展为美育大众化提供了载体和途径。

(二)社区教育体现了美育的非功利化价值

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既包括艺术教育又包括艺术活动及相关娱乐休闲活动,而且以后者为主。即使是其中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为了通过艺术考试而进行的功利性的艺术教育。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是在社区内部美育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日常生活和审美相关的艺术活动及休闲娱乐活动,这充分说明社区居民有许多非功利化的美育需求。社区教育的运行主要依靠社区所在政府的财政支持,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弥补形式,是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保障形式。社区教育本身以非功利化价值为主导,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社区教育进行的美育实践不是为了教育者的物质利益,而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美育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同样符合美育非功利化价值的初衷。

(三)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素质教育的价值

美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首选。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德智体诸方面,更要注重人性的培养,在强化自我生命意识的基础上,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使人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美育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真善美的和谐一致,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包含在美育形式之中。美育的形式是美感的、艺术的,易于激发人的兴趣和内在创造力,可以被各个方面的教育所普遍利用。美育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教育。社区教育美育实践使美育真正介入社会,并以丰富多样的美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践着美育对于素质教育的价值。

(四)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对人性发展与人际和谐的价值

美育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美育实践使社区居民在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中欣赏着艺术之美,感受着艺术的熏陶,怡情养性,享受着艺术人生。在日常审美活动中,社区居民感受到了自身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中的互动沟通,认识到了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能够辩证地认识。这必将助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价值引导功能

美育是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它可以把抽象的道理、乏味的说教,化为生动具体的美感形式,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地呈现给人们。审美欣赏和判断力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升在无意识中对社区居民的价值观进行了积极 引导。审美判断能够成功地将人的情感引向正面的价值判断,体验生活中美好的和积极向上的一面,无形中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美育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教育,它本身就是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因此,必然会激发正面价值。面对当前社区居民物质生活丰富,但精神空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理想空缺的状况,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能够从培养社区居民的审美能力出发,通过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审美判断力和审美情趣,提供价值引导,开启正能量。

三、社区教育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及路径: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离不开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的指导,社区教育理论和美育理论也会随着社区教育美育实践的进行不断深化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第二,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这既是美育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也适合社区教育这一大众教育模式的口味。第三,注重大众需要与注重教育引领相结合。社区教育美育实践要研究大众的美育需求,但不能一味迎合,应该对其中的一些娱乐活动有所甄别,做出价值判断。因为有的娱乐一味追求滑稽、丑怪、低俗,不具备审美教育意义,教育者应该帮助社区居民做出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并通过组织积极、健康、向上,体现真、善、美的相关艺术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对大众进行审美价值引领。第四,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教育美育也不例外。社区教育美育应注重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传承与创新。

依照上述路径,社区教育美育实践应具体开展以下活动:理论知识教育,知识技能性的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活动,各种艺术比赛和休闲娱乐活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设计艺术活动等。

参考文献:

[1]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3,(3):20-22.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