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9 16:56:38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1)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在中医理论体系及诊疗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一直把脉诊作为探测病因、病位、病性及预测疗效的根据之一,在临床诊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医一直依靠手指触觉来体会患者动脉搏动时所提供的脉象信息,在判别脉象的属性方面仅停留在一些形象化的概念上。对某一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缺乏客观指标作为判定脉象的标准,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因此,脉诊的客观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多种用以表现生理、病理信息的脉象种类,有据可查的就达80余种,目前各种中医书籍上只讲述常用的27种或28种;而且,中医的每一种脉象均有其名称,通常至少有5年以上的经验才可能掌握这种诊脉的基本方法。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疾病脉象的客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如果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对疾病的脉象信息进行提取,并将脉象信息与疾病的生物信息进行关联研究,从而形成开放的脉象理论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将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思想和认知系统。

2  脉象信息获取的测量学分析

    从测量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脉诊中普遍采用的“独取寸口诊法”是医者以自己的手指作为传感器,依靠指端的触觉、压觉、振动觉,对被诊者的脉速以及左、右掌后桡动脉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压力及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指法的变化来检测桡动脉管在受到各种干扰力的情况下的动态变化。由于诊脉以手指为工具、以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医者用手指测得的脉象并非是各个被测量的一个精确的数值集合,而是医者在不同的指法下对被测者脉搏搏动时其皮下桡动脉管的各种运动形式的感觉和总体印象。手指脉诊中所采用的传感器性能是不统一、不标准、不恒定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手指脉诊带有主观性,是一种模糊的、不准确的测量。此外,由于被诊者的人体差异以及医者师承经验的不同,使得脉象的辨认和识别缺乏统一、精确的标准,但若从各种不同的疾病中去仔细分析和研究,一定能体会到脉象的复杂分类与不同类型的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信息提取的角度看,传统的中医脉诊是采用柔性感传器装置(医生的手指),通过阻尼系统(患者的表皮及皮下组织)对柔性管路(患者桡动脉)以及其中的脉动液体流(患者血流)进行复杂的动力学分析后,经医生比较、综合,最后得到的脉诊结论。事实上,脉诊是一套完整的有机信息提取、处理和分析过程,这也是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遇到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常见的单点式脉象换能器的脉象仪),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如光电容积脉搏波、阻抗容积脉搏波),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如现有的刚性多点阵脉象检测装置)[1]。

笔者认为,要实现脉诊的客观化,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对脉象进行本质研究,然后采用现代生理学的方法来阐明脉象的形成机制,进而用各种相关的物理指标来量化地描述脉象的特征、分析脉象的信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脉象的数理模型,最后采用相关的物理传感器来实现脉象信息的检测。总之,针对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应在符合传统中医脉诊方法学的基础上,提取更多、更直观的信息,通过更完善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在与中医脉诊实践的相互印证中,逐步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脉象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谭氏等[2]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对脉诊学的理论、诊脉方法、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人体脉搏系统的信息检测和建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一直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脏有节奏地间歇性射血引起主动脉内的压力和流量脉动,由心脏沿动脉向外周血管传播,其传播的波形随心血管系统性能的变化会发生敏感和显著的变化。国内学者根据中医脉诊的原理,研制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作原理不同的脉象传感器[3-7]。利用这些传感器基本上可检测出中医诊脉的各种脉象。另外,在理论方面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脉搏波的特征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8-11]。有学者认为,脉象研究要突破上述经验性表象描述的局限、真正与现代数理科学相结合,就必须从心脏运动和动脉管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入手,建立脉象的生理、数理模型[12-13]。

另外,生理学研究表明,脉象主要综合了心脏和血管的舒缩运动、血管管道的弹性振动以及在手指压力的干扰下血流和血管运动的变化所产生的多种信息,是这3种主要运动在寸口处使医者的手指产生的连续时间的空间立体感觉[14]。据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脉象的信息构成进行了研究。李氏[15]概括了脉象的信息特征,认为切脉时浮取、沉取所感受的脉管运动形式是不同的,浮取时感知的主要是桡动脉管壁的位移,而沉取时感知的是压力脉搏波;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27种脉象各种指感的物理因素作了分析,对脉象的函数表达和曲线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各种脉象与相应的物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综合地反映了脉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对脉象的一系列生理、物理研究以及实践都表明,上述各物理量的集合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指感脉象的特点。然而,这种表征方式存在着局限性,采用这些物理量只能建立脉象的经验性表象描述,并不能从生理机制上刻画脉象的内在本质。当然,也有学者开始思考利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方法进行脉象研究,该研究参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临床对实际操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心电图qrs波与脉象的联系有密切相关”的结论,认为参考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qrs波的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有助于脉诊学的研究与发展[16]。

但是,脉象客观化研究举步维艰,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信息获取技术的局限性上(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由古代中医从全方位对整体脉象的动态描述可以看出,脉象描述参数是多元的,是从整体着眼的,它不仅包含空间函数,还包含着时间函数,是一个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多维概念。另外,古人对脉象的论述是与病证结合起来,是熔医、理、脉、法于一炉的。因此,这些研究还是简化的、局部的,在反映系统整体性和规律性方面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①对脉象特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对脉象的表述没有一致的方法。②脉图特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多为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由于脉象形成极为复杂,它与血管结构和特性、管外肌肉和皮肤组织、血液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结果,若用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来处理采集到的非线性、非平稳的脉搏波信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脉搏信号提取方法来研究脉象是非常必要的。③关于脉象、脉图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多限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心功能4个方面,但能够反映心血管状态的病理指标(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脏和颈动脉超声、炎症指标、血脂异常等)和脉象、脉图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脉象和心血管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④目前脉象客观研究还尚未从脉象基本要素的角度进行量化研究,也就是说,还没有学者去探索有哪些生物信息指标或脉搏参数对判断患者的脉位、脉力、脉长、脉宽、脉流利度、脉紧张度等基本要素可以起到量化作用。

4  方法探析

笔者认为,开展中医脉象客观化研究必须具备以下2个基本前提。第一,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始终的研究思想,是中医脉象理论现代研究不走弯路并能正确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才能使脉象理论现代研究的最终成果既能实现现代语言的科学表述,又能在确定自我主体价值的前提下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第二,合理界定脉象理论体系和具体脉象的描述体系。中医脉象理论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脉象特征及脉证关系了解与认识的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逐步形成的,是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科学模式形成过程。要想验证经验科学所形成结论的正确性,必须回到经验科学的原始材料中去,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理出中医脉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确立具体脉象合理的特征标识,正本清源。

目前,国内外脉象客观化的研究往往是个案式的考察,没有对古代文献的脉象描述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研究。本研究拟以“中医药文献保障系统”为基础[17],对实验脉象进行穷尽式全面排查,编历出古代文献中与其相关的词语与概念,建立脉象描述体系(脉象特征)。该研究可以基本理清中医脉象构成各要素及其关联关系的基本轮廓。

5  相关探索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方法,开发研究关键技术,针对中医药传统脉证知识,构建古代脉象数理模型,将该数理模型运用到现代生物医学及现代中医药文献中,并结合多知识源融合的脉象数理模型分析器,挖掘现代生物学、生化学相关关联指标,进而构建现代脉象数理模型,实现脉象的现代数理量化描述,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

本课题组现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开展针对专业文献文本理解的数据基础研究。研制开发中医药文献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开展行文架构研究,研制中医药语义词典,为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的中医药各项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17-18]。②研制开发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辅助系统,并利用专业语义词典提供的多种词法及句法结构,进行词性、语义类以及共词排除等多种控制,这在国际上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是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理论本身的一种创新与发展[19]。③将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应用到中医药脉象客观量化研究领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沙 洪,赵 舒,王 妍,等.中医脉象多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1-24.

[2] 谭延亮,游开明,陈列尊,等.脉诊客观化研究新思路[j].四川中医,2007, 25(8):21-23.

[3] 凌志远,杨大本.一种新型脉搏换能器的研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3):79-85.

[4] 黄献平,李冰星.bys14型心电脉象仪与mx811型脉象仪的比较[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66-67.

[5] 曹玉珍,张力新,王超文.三导脉搏波传感装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1996,(11):42-43.

[6] 梁中庆,阮晓声.光闸式桡动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6,13(1):55-57.

[7] 王国力,赵子婴,白金星.pvdf压电薄膜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4,12(4):688-692.

[8] 罗志昌,张 松,杨文鸣.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3):71-79.

[9] 胡家宁,阎述池,王秀章,等.脉象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系统模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134.

[10] 王炳和,郭红霞.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脉搏波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8):193-195.

[11] 柳兆荣,徐 刚,陈 泳,等.动脉中血液脉动流的一种分析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24(2):205-214.

[12] 李晓阳,曾衍均.动脉壁三维含残余应力因素的本构方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28.

[13] 蔡绍皙,王贵学,欧阳克清,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累加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9.

[14] 王东生,雷 磊,李新芳,等.从泊肃叶定律看中医脉象形成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5.

[15] 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描述和检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25(6):318.

[16] 卢贺翔,李 冀.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7,28(2):181-183.

[17] 王振国,刘 耀.对古代科技文献信息构建的理论与文法——中医药古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5,(2):32-34.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tion,PCI)自1977年问世以来,历经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诊疗的重要方法。其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见效显著等特点[1]。尤其是近10年,新器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冠脉介入诊疗方法不断创新、日益成熟,目前已被公认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和治疗的重要武器,并逐渐成为心血管专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相对于其他心血管介入技术,冠脉介入入门门槛低、易于掌握、学习曲线短,在中等技术水平的医院也可顺利开展。因此,在教学医院的临床教学过程中,它已被列为本科生、研究生临床见习、实习带教的必修内容,此外,在心血管学习的来华留学生也对此表达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希望学习冠心病介入的诊疗技术。第二军医大学是全军唯一能为外军培养医学留学生的单位,并且心血管内科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冠脉介入培训基地之一,自接受外训任务以来,先后共有几十余名外军留学生学成归国,其中有5名留学生学习并掌握了初步的冠脉心导管技术[2]。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项有创的手段,具有潜在的风险和一定的并发症发生比例。本文结合这几年留学生心血管介入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规范、完善留学生的心血管介入培训,这样既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医疗安全。

1组建导师组及培训对象的遴选

组建导师组为留学生培训对象进行筛选。与无创检查和药物保守治疗相比,心导管介入诊疗是有创的操作技术,虽然风险小,但不可预知的因素多,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出现致死、致残的危险,有数据显示,冠状动脉造影的致命并发症0.03%-0.08%,PCI术的并发症0.37%-0.93%[3]。这要求介入操作者具有深厚的知识理论功底以及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处理危险能力。因此,对需要学习冠脉介入的留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只是知识理论基础。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业务水平和基础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已经是优秀的专科医生、甚至是当地的学科骨干,而有的专业基础就比较薄弱,甚至是其他专业转为心血管专业。对留学生进行心血管介入培训前,应根据他们的知识能力层次而因材施教,对于理论基础扎实的留学生手把手示范、操作训练,使其掌握相应的冠脉介入诊疗技术,而对知识相对薄弱的留学生,以观摩、了解为主,增加其感性认识。组建科主任负责的导师组,遴选优秀医生作为留学生培训教师。教学主体是学员,成功的关键是教员,“名师才能出高徒”。为了确保留学生心血管介入教学顺利有序的开展,提高留学生介入培训质量,其介入实践实行导师负责制。具体来讲,由科室主任负责,遴选2-3名教员成立一个导师组,负责制定和实施留学生的冠脉介入培训计划和安排,并指定一名教学秘书具体协调,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由于是外训教学,带教教员的遴选不仅要求其知识理论水平扎实、冠脉介入经验丰富、高年资主治医师资历以上,还需要他可以用专业英语娴熟地交流、热心于教学工作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4]。

2按照留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冠脉介入培训计划

我校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亚、非、拉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每位学员基础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员掌握了一些心导管介入的基础知识,而有的从来没接触过心导管诊疗,有的他所在的医院就有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设备,回国后就可以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工作,而有的他所在的国家和医院都没有相应的设备,学会了心导管技术回国后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当留学生来科室学习之前,应先与他们座谈,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之前他们受教育程度、当地医疗的开展水平以及他们在我们科学习时间和发展方向。根据这些情况,再为其制定详尽的教学目标和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冠脉介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根据他们的培训目标,确定哪些需要他们掌握,哪些只需要一般的了解。带教教员根据教学计划,按目标和要求进行带教、监督、考核具体实施。

3冠脉介入理论培训

大多数留学生来华前已经医科大学毕业并从医数年,具备一定的心血管传统治疗的临床经验,但缺乏心导管介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甚至从未涉及该领域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留学生应当全面掌握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等内容,同时,对冠脉介入技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紧急处理进行系统、有序、规范的培训。为使留学生在学习期间尽快熟悉和掌握冠脉介入知识与操作,在留学生进入导管室前就应完成冠脉介入知识理论的培训。由于留学生人数较少,大多又不会中文,只能用英文交流,因此,可以安排教员采取小班课培训方式进行单独授课,在进入导管室前开设介入知识专题讲座,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临床病例,讲解心内科各种介入检查和治疗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操作流程、潜在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术后观察指标、术后用药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教学中,可以让学员观看介入前后的冠脉造影图像,以加深对冠脉介入过程的理解。增加多媒体动画和进入导管室观摩学习的机会,让留学生对治疗的过程和结果判断有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科室介入治疗前术前讨论,让留学生对冠脉介入诊疗的适应证、禁忌症、以及介入策略的选择和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和清晰的判断。通过心血管介入理论学习和实践观摩,留学生增加了介入认识和理解,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为下一步心导管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5]。

4冠脉介入技术技能培训

心血管介入技术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具体的手术操作。留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逐步提高,循环向上的过程[6]。指导教师对留学生带教训练过程中,应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入繁、先诊断后治疗的顺序进行。教员在台上边操作示范边讲解,学员在台下观摩,把常规的手术流程和每一步动作技术要领熟记于心后再上台当助手,经过一定数量病例的积累,最后在指导教师的监督和协助下尝试着独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员做到放手不放眼,留学生的一切操作须在教员的眼皮底下进行,如果使用错误的手法,应及时终止和纠正,防止潜在的风险,以保证病人的安全。介入操作先从简单操作如股动脉穿刺、选择左、右冠脉造影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到简单病变冠脉支架植入,从择其手术到急诊手术。心导管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给予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使之熟能生巧,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有冠脉介入操作模型的单位,可以充分运用教学资源的优势,让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人体模型上反复操练,熟悉和掌握冠脉介入的手术流程和操作技术的动作要领,培训合格后,再让留学生在教员指导下对病人实施手术。心导管操作是一门精细的技术,具体操作中运用了很多的手法和技巧。从动静脉穿刺到导管输送,从冠状动脉造影到冠状内支架植入,每一步都需要正确和谨慎的操作,任何一步的操作失误都会影响整个手术过程和结果。这些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仔细体会、揣摩和总结,但是如果教员能在留学生进行实践之前将自己的某些体会传授给他们,可大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进度,缩短学习时间曲线,让留学生更快掌握该技术。例如,在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学习中,告诉留学生如果根据右冠状动脉开口的走形正确地选择Amplaz-ter、3D或JudkinsR导管,这样留学生在进行右冠造影时就能考虑到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右冠造影的成功率。冠脉介入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三大环节,强调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因此,留学生冠脉介入培训还应加强术中并发症处理和术后病情观察的训练,掌握围手术期的处理,这样可以让他们对冠脉介入有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为其独立操作作好准备。心导管技术作为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操作,但每个人的生理情况可能存在变异,尤其在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作为术者可能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或碰到一些不可预知的并发症,这就考验每一位术者的心理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并发症处理的是否及时、妥当,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预后,也是衡量一个手术医生好坏的标志。培训教员要逐渐培养留学生预见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在术前和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面对困难和危险,要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利用手中已有的资源想出办法克服困难、力争把风险降低到最小。

5书写介入病历和学习体会

教员指导留学生写好有关介入治疗的病历和学习体会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7]。冠脉介入诊疗的病历书写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必修的内容,通过对多例冠脉介入诊疗的完整病例书写帮助他们回顾冠脉介入操作的临床路径,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全面的把握围术期的处理。留学生冠脉介入治疗病例的书写可以按照英文病历书写的形式,应包括本疾患的疾病、治疗特点,在时间记录中现病史须描述出发病、抢救、检查、治疗的时间节点,以利于事后的效果评估,同时也是为做好临床科研、书写学术文章积累所需准确、客观的数据。临床教员不但在操作技能上教导医学生,也应有能力指导他们完成病历的书写,并提高病历的质量。这也是冠脉介入诊疗教学规范化的所必须的。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瞻前顾后 兴趣 问题 学习

瞻前顾后,瞻,指往上看或往前看,顾指回头看,原意指边向前看边向后看。这里仅把瞻前顾后当做一种学习方法,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学习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瞻前顾后的重要学习意义。

基础医学的学习是新生入学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刚接触医学,还不能整体认识这门学问,不能理解这些基础学科的意义,也就很难产生很浓的兴趣,学习效率和速度大打折扣。瞻前顾后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前面基础课的同时,预习、阅读以后要学的课程,以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并加强知识的联系性,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过程和愉快的事情。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有这样的苦恼:记不住,没兴趣等等。有的因此陷入了迷茫,学习效率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没被激发出来。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呢?只有让他们多阅读医学各方面的知识,多接触临床,他们才能对此产生兴趣,让其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此时学习也就变得轻松和愉快了。

比如学生在学习《解剖学》循环系统一章时,总觉得心脏的结构、体表投影、血液的循环途径很枯燥。此时你要坚信医学基础是为临床服务的,你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您可以查一下《内科学》循环系统的内容,您就会发现心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都离不开《解剖学》的知识,如进行介入治疗PTCA时,导管要通过股动脉、髂外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主动脉窦、入冠状动脉而后才能打造影剂,进行其他操作,这些正是《解剖学》血液循环途径的临床应用,了解了这些,学习就变得有趣了。

或者,您在学习传导路时翻阅一下《神经内科学》预习一下“三偏综合征”,是由于内囊受损而引起的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及对侧同向偏盲,这是由于内囊是位于尾状核、丘脑、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面呈“>

再比如说生理学的学习,学到呼吸系统时您可以有目的地翻阅《内科学》呼吸系统,许多内容都与《生理学》有关。比如肺脏死腔增加时通气血流比失调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此时您再回头复习本章内容,您记忆一定会更加深刻。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前面的基础课程知识以前没学过或者已经忘记,而讲临床课程时又用到了这些知识点。此时如果不及时复习前面的知识,就将会成为恶性循环的开始:以后越来越不懂,越来越不会。反之,如果及时翻阅了以前的课本,又记起了以前的知识,那么以后的学习将变得十分轻松。如果学习《诊断学》之前先复习一下《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学习外科无菌操作时,您最好先复习一下《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重新了解一下常见微生物的生活环境、生长阶段等生物学特性,您肯定会受益匪浅。

比如学习《诊断学》心脏叩诊时,心脏浊音界同解剖学心脏体表投影基本吻合;一、二、三、四心音的听诊位置与二、三尖瓣及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密切相关。并且由于肺动脉更靠前贴近胸壁导致P2>A2。知道这些对于《诊断学》知识记忆和升华是大有帮助的。所以学习是不断联系的过程,而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至关重要。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脉象;经脉;筋膜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05-2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辨证论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医疗实践和不断总结,中医已形成朴素的脉学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脉诊诊断技术。脉学理论源于《内经》,立论于晋・王叔和《脉经》,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学得到普及和发展。《脉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对于世界医学亦有广泛的影响,17世纪便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国外。脉象是医生切脉时手指感觉到的脉管搏动的形象,它是一项灵敏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脉象作为中医一项独特的诊断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而易为患者所接受。

中医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了多种用以表征生理病理信息的脉象种类,有据可查的就达80余种,目前各种中医书籍中只述常用的27种或28种。而且中医的每一种脉象均有其名称,通常至少有5年以上的经验才可能掌握这种诊脉的基本方法,诚如汉・王叔和在《脉经・序》所说:“脉理精微,其本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近几十年的脉诊现代研究,在脉象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做了许多卓越的工作,虽然这样便于脉诊的易学和推广,但脉象的产生机制如何用现代科学阐述,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1中医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

中医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源于中医的传统理论。中医认为,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心、脉是产生脉象的主要脏腑器官。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意指饮食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心肺的循环,输布内至脏腑外达皮毛,使全身的气血得到调节,所以观察脉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功能状况。《崔氏脉诀》言:“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脉不自行,随气而至。”华佗云:“脉者气血之先,气血胜则脉胜,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弱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又指出:“气如囊,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这些都说出了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心气鼓动血液循环,是脉象形成的基本条件,并引申出呼吸对血液循环功能的重要影响。总之中医认为,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腑器官,而肺的呼吸和肝的疏泄功能对脉象的形成亦是至关重要的。为何提倡“独取寸口”的脉法呢?寸口是指挠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搏动部位,是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部位,是全身经脉之大会,手太阴肺经又与足太阴脾经经气相通。《素问・五脏别论》说:“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所以人体全身气血、脏腑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皆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

2现代医学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

2.1脉象产生的解剖学基础

寸口诊法始于《内经》,详见于《难经》,由晋・王叔和的《脉经》普及推广。寸口(即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以桡骨茎突为中心,对应的桡动脉为“关部”,向前后各行一指(同身寸长度)分别为“寸部”和“尺部”,用寸关尺三部反映上、中、下三焦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脉诊的对象是心血管系统中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通过触压桡动脉,感知桡动脉位置的浅深、搏动的快慢、节律的变化、脉管的粗细、管壁的弹性、管内血液的充盈度和粘滞度等来反映脉象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各种病理变化。

2.2脉象产生的生理学基础

2.2.1心血管系统是脉象产生的物质基础。心血管系统及血液为脉象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心脏搏动的次数和节律与桡动脉基本一致,反映了脉象的快慢和节律的变化,当心脏病变时,心搏次数和节律的改变就能通过脉象反映出来,现代医学早已在临床运用,并进一步发展到用心电图监测替代了人的手指触诊。血管的改变,如血管壁的弹性、血管的粗细,在脉象上直接体现为脉象的弦滑和长紧;血液量的多少、血液质量的好坏,则反映为脉象的大小、滑涩和有力无力等,因此脉象首先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

2.2.2其他系统是脉象变化的调控中枢。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无论是生理的物质代谢,还是病理的不同反应,人体其他系统的各种调控信息,如神经递质、免疫调质、内分泌激素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聚到血液中,并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对各系统器官进行调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调控心脏的搏动次数、收缩力度、心脏排血量的多少、血管的紧张度等,从而引起血管搏动次数和节律、血管容量、血管弹性、血流速度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直接反映到脉象上的变化。例如脱水、失血的患者,血容量减少,脉象表现为空虚无力。同时,心脏为了维持全身器官的供血会增加搏动次数,因而脉象还表现为急速。又如肝病患者,由于疼痛使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壁紧张度增加,同时由于肝功能障碍,肝血窦内皮细胞受损,肝内血液粘滞度增大,两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使脉象整体表现为弦紧,并随病程长短、体质好坏等个体因素伴有其他脉象,如弦滑、弦缓等表现。

从现代生理学来说,脉象的产生是以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为中心,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人体平衡调控系统的作用下,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信息的综合反映,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的间接体现,因此不同部位、不同器官、不同系统一旦受到病理因素的影响,人体平衡便会出现倾斜,这些系统就会从生理上做出调节,病理上做出反应,而这些功能的发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心血管系统及脉象呈现出与之对应的表现,通过切脉,就能推断病因、病位、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并做出相应的治疗。因此脉象正是通过心血管系统这一信息平台,综合来自全身各系统的信息,反映全身的生理病理改变。

3脉象形成的实质在经络

脉诊源于经络脉象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征象之一,三指诊脉几乎成为中医学的标志。脉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的“四诊”之一,虽然说是居于四诊之末,但应当说是最重要的。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脉诊来源于经络,源于经络检查,今日所用的脉诊是古人经络检查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最初它是复杂的遍身诊法,如“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等,所诊的位置都在各个经主要可以诊到动脉跳动的穴位上,即诊“脉气”,当时不过是强弱大小等等而已。随着临床的要求,要解决更多的定性问题和探索“执简驭繁”的方法,于是有了“独取寸口脉”。

从《内经》的脉法上反映了经络即血脉的事实。从名义上讲,经可以称之为“经脉”,这见于《灵枢・经脉》等;络可以称之为“络脉”,这在《内经》全书则于名于实尽皆如此。《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经络的体系。《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内经》以脉中之有所有者,除可见之实质性的血以外,更主要的是营气,营气主要的表现是脉动,动为气之表现,这里“气”的含义并不宽泛,只指脉的跳动而言。

4经络的实质在筋膜

筋膜在血管的外层形成血管外膜,由绝大多数为纵向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成分所构成,这一层伴随有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逐渐结合在一起。静脉壁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组织不及动脉丰富,但结缔组织成分较多,所以结缔组织与血管关系密切。

许多医学工作者都发现经脉线上的血管分布十分丰富。用组化荧光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内脏器官(心、胃、肝、膀胱等)和躯体浅、深结缔组织中的结构资料,都可看到小血管周围分布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小动脉、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动脉这些阻力血管上,而不分布到容量血管上。在小血管壁上的这些神经末梢,绝大部分属于交感节后纤维。

经络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生物医学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过去人们曾试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提出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但迄今仍未获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前沿问题。回顾对经络本质的研究经历,可以看到最初的解剖学(曾有人将淋巴血管系统误认为经络)、组织学(包括对不同穴位点的组织细胞学观察)、神经生理学(从神经通路追踪和电信号的传导)和分子生物学(包括P物质)及细胞信号转导(Ca2+载体的研究)。纵观整个有关经络本质研究的轨迹,表现为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趋势;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所提出的每一种学说都能解释经络的一部分现象,而未能触及经络的本质。

迄今为止,人类对经络的认识还远远落后于临床实践。我们根据针灸医学的原理、胚胎发育的三胚层原理及发育生物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结合在数字人研究中的发现,提出了“筋膜学”理论[1-2],认为可将人体总的划分为两个系统:即由九大系统组成的功能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结缔组织软性支架所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细胞学组成为以结缔组织中的活性细胞(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为基础;组织学构成为结缔组织;解剖学结构为全身的筋膜支架。该系统通过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环节对机体的机能状况、组织修复、细胞活性进行调节,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也是经络实质在人体形态上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TN710.9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向着操作便捷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并且由于其价格的降低越来越普及,计算机以其特有的计算能力和逻辑能力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且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同样的作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医疗领域,计算机技术也开始被应用。并且不仅仅是被用来管理的,在医学研究的方面也开始引进了计算机技术。除此之外在医学医疗上,诸如治疗监护、临床诊断、管理、医学教育等等都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这不仅仅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同时也是因为人们确实认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利用给医学的发展带来的便捷和促进。下面文章就结合医学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于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计算机技术于医学发展中的应用情况

(一)基础医学

无论是哪一门科学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独立到独立这一个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必然会经历从定性到定量的理论分析,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也是如此。因而计算机在医学的发展中最早应用于基础医学的领域。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上的发展应用,都使得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的研究都已经分不开了。但是在对于量化分析的问题上计算机的作用无可替代。并且在相互渗透的基础上,还延伸出了其他的边缘性学科。

(二)辅助诊断

计算机在现代医学诊断的作用就是在病情的检查上,这主要就是依赖于其强大的存储功能以及逻辑计算功能,并且现代医学诊断的很多先进的手段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病人在进行病情描述以及基础检查过后,医生将信息输入电脑,而电脑中本身就有有关信息的数据库,计算机根据此检验记录,并再根据相应的化验结果进行诊断预测。目前的临床医学中这种新型的诊断方式开始得到普及应用,并受到广泛的关注。 而且除了诊断病理之外,计算机的技术还应用到了对生物的信息识别上,这主要是依赖于计算机的高分辨计算能力。以此对生物的细胞电位的变化进行检测,并通过计算将变化转换生成相位图,并且,由于电脑的计算以及逻辑能力较为稳定因此真实性更高,对于医生对相关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诊断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

(三)文献检索

经济的发展在现在社会开始趋于融合和一体化,知识文化的发展也开始呈现出融合以及交流的趋势。医学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以及信息共享的呼声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而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并且早在 2003年中国的医学界就开始意识到了医学信息的交流的重要性以及资料的检索的重要性。非典的传播以及其危害,令所有的医务人员无从下手疲于应付,物种的变异速度令每一个寻找病院以及治疗方法的医学人员开始对医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医学知识的更新远远不能满足新病理出现的需求。此外那时医务人员在文献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寻找上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计算机的应用就极大的解决了类似的麻烦。让从医人员疲于应付,找不出准确的病源、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给每个从事医疗行业的人敲响了警钟,即医务人员的知识更新大大滞后于入侵物种的变异速度。而计算机作为一种具有超强检索功能的工具,能够为医务人员的学习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它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检索出那些可能需要花费很大人力才能查到的资料,使国内外的医学信息能够更为方便的互相传达和交流,实现全球医学知识的共享,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能够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保证,同时加快了我国医学事业的科研进程。

(四)教育应用

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是在实践医学中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医学的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也非常突出。这就需要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些实践性或者是模拟性教学上无法做到生动形象,而只是通过一些平面以及静态的东西来教授。而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之后,就可以很好的对所教授内容进行模拟,简化了教授难度,并且更加的生动易懂,避免了大篇幅的专业枯燥的解说。 学生不愿学老师唱独角戏而苦恼。这样的教学方式形象容易理解,容易深入人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学者能够轻松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交融地方的运用

首先,在诊脉技术方面的应用。因中医诊脉因人而异,而计算机能够将传感器收集的脉搏信号数据采用波型速加的方式加以处理、分析并判断出脉象与波型信号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波型对疾病予以诊断治疗,已使得中医诊脉技术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技术弥补了中医诊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了诊脉了准确性,同时也是对中医的诊脉技术的推广,对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次,计算机在处理医学图像方面的应用。现代医学离不开医学影像信息的支持,而医学影像的采集必须由计算机完成。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所需要的医学影像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计算视在肿瘤放疗方面的应用。计算机在肿瘤放疗方面的应用包括其在辅助放疗计划方面的应用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领域的应用两层意义。通常听说的放射治疗计划,是指根据检查手段确定出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后,选择合适的照射源、射野面积、源皮距等参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由瑞典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首先提出的,它把放射线从不同的方向定向对准直照射病灶,在病灶中心形成大剂量聚集效果,使病变组织坏死的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达到手术切除肿瘤的效果。而在当代,以人工脏器替换病变或损伤的器官已不再是神话。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无论在医学研究,抑或是临床诊断治疗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学习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应用计算机在管理、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快速发展我国医疗事业,解决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干预; 门诊; 急诊; 静脉输液

中图分类号 R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89-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49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其优点为易将药物达至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以及静脉营养品的输注[1]。在门急诊服务中,静脉输液是基本的治疗手段之一。各个医院门急诊患者人数多,流程繁琐,最易导致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影响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精细化护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一种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其宗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高度关注人的自由、价值和发展,使患者在医院护理过程中感到舒适、放心和满意[2]。因此,医院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过程中,应不断推行门急诊输液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服务,提高服务满意度,发挥医院的窗口作用。笔者所在医院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强化以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穿刺护理等精细化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120例,按门急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6~81岁,平均(47.21±19.34)岁,静脉输液时间3~18 d,平均(6.23±3.21)d;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5~76岁,平均(42.98±17.79)岁。两组患者年龄、输液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对照组采用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穿刺护理等精细化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 输液前,护士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过敏情况,告知输液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呼叫护士处理。护士选择好血管后,根据患者的血管类型选择合适的针头。消毒局部皮肤后,右手持针,使针尖与皮肤呈45°角左右刺入静脉。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发生不良反应立即处理。输液结束后迅速拔出针头,局部按压。

1.2.2 观察组 (1)环境护理。保持门急诊输液室整洁干净,空气畅通,在适当的位置布置一些绿色植物;播放电视或者轻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输液前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注意着装,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举止得当,让患者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治疗。(2)心理干预。因患病和就诊流程繁琐,患者往往变得紧张、焦躁、抑郁。郦玲娣[3]调查问卷显示,门急诊患者输液前焦虑、抑郁等情绪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6.09%、62.61%。因此,护士要先做好心理安抚,稳定患者情绪,积极为患者提供方便,如提供热水袋敷手、调节合适的输液、对老年患者适当的抚摸等,为患者提供温暖服务,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穿刺前要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因过度紧张导致血管收缩无法穿刺。巡视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适时进行关心,了解患者的需求,促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对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更要多给予关心,消除患者焦虑的情绪。(3)健康教育。曾立云等[4]研究表明门急诊输液患者对输液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大部分患者处于不知道或知道一点的水平;66.10%患者认为需要或非常需要获得输液的相关知识;49.60%患者认为护士口头讲解输液的相关知识最能接受。因此,护士应加大口头健康宣教的力度,提高患者的知晓度。患者首次来院进行输液治疗,先与患者核对所要输注的药物,说明输液的目的、输液总量、输液的大概时间以及输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呼叫。利用门急诊输液患者等待输液和接受输液的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学知识、预防保健意识和能力,又缓解了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急躁情绪,融洽了护患关系[5]。输液完后,护士需告知患者回家后的注意事项。(4)穿刺护理。实施穿刺前,患者会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表现。因此,穿刺前可通过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临床实践表明,精选静脉穿刺部位、角度、时间和握拳方法等是缓解穿刺疼痛关键[6]。穿刺部位宜选择在神经分布稀疏的手背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掌骨头形成的三角区域内,此部位穿刺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根据患者手背静脉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针头,一般选用针头体积较小5.5#针头,对血管组织损伤小,疼痛感较轻。对血管充盈度不好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提供热水袋热敷或者轻拍穿刺部位,改善静脉的充盈度,便于一次性穿刺成功。文献[7]报道,握手式握拳法能使局部静脉充盈,穿刺面积增大,有效提高手背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士用左手的4个手指垂直置于患者的手掌心,类似于握手,并向上顶,大拇指将4指的皮肤往下拉、绷紧,形成弓背向上水平,使血管充盈显露[8];右手持针柄,选择45°进针角度,利用腕劲刺入皮肤,然后迅速降低角度至20°左右缓慢进入血管,见回血后放平针柄进入少许。孔佳佳[9]的研究证实了45°静脉穿刺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传统20°静脉穿刺术。穿刺过程中应避免针头刺入血管过长造成血管壁更大的损伤,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输完液后,护士要及时拔针。拔针时先仔细分离输液贴,留压针眼这一条敷贴,放松一端后不分离;左手拇指、食指固定与穿刺时同方向的皮肤,右手持针柄上下面,与进针方向相同,顺进针方向中速拔针;随之左手松开固定处皮肤,迅速用左手拇指指腹顺血管方向按压已留好的静脉穿刺敷贴上[10]。按压少许后交给患者或其家属再按压3~5 min。(5)输液过程护理。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穿刺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患者疼痛状况,悉心聆听患者主诉,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通过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较满意:80~90分;一般:60~80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经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输液前紧张、焦虑的情绪得以缓解,穿刺疼痛感明显减轻,对输液室环境舒适度比较满意,对护士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建立和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护理服务向精细化发展趋势明显。精细化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门急诊是医院的服务窗口,护理服务的质量直接代表着医院对外的形象。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多医院的门急诊门庭若市,输液患者人数众多,护理服务的压力随之增大。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门急诊护士应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的、热情的护理服务。观察组病例中,护士通过精心、合理的布置输液室的格局,减轻了患者输液时紧张的情绪,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通过穿刺前的有效沟通,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取得其信任和配合;根据不同患者的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针头,采用握手式握拳法45°快速穿刺进入皮肤再迅速降低至20°左右缓慢进入血管,有效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利用门急诊输液患者等待输液和接受输液的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输液患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化,及时、得体的进行干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谢静誉.护理干预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43-44.

[2]王加凤,顾志娥.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与成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817-1819.

[3]郦玲娣.护理干预对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2,10(7):751-752.

[4]曾立云,盛丽娟,马丽丽,等.236例门诊输液患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需求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105-108.

[5]胡海玉,陈锋.门诊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95-96.

[6]王桂云,曲妆贞,董玉赢.对静脉穿刺成功的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8,31(5):124.

[7]王锦蓉.手背静脉穿刺握手式握拳法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2):88.

[8]陆莉金,方风雷,李敏,等.手背静脉穿刺改良握拳法在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2112(6):148-150.

[9]孔佳佳.静脉穿刺术三种进针角度的疼痛反应及一针成功率比较[J].微创医学,2013,8(4):436.

中医脉诊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中医内科炎症诊断原理标准改进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36-01

中医是我国国粹,但是随着世界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趋势发展,中医文化越来越缺失,西医因其快捷方便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在治疗上,现代医学首选抗生家进行抗菌消炎、退热消肿等对症疗法,祖国医学则注重统一整体观念,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关系。根据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的不同而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则.在治疗中应取长补短互相结合,在疾病的急性期,进行适当的西医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病悄趋于稳定。

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而望、闻、问、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1.1中医内科诊断学的原理。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仅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问其所苦,而没有直接察病变的所在,为什么能判断出其病的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亦即“司外揣内”。“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我国先秦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的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确定性联系。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如果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间接地把握或推知这一事物。同样,机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必然有着相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

1.2中医诊断学的原则。

1.2.1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一局部。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2.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以及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

1.2.3四诊合参,从病辨证。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面。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

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标准

标准规定了中医内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根据不同的病症,诊断不同。

2.1诊断依据。根据主要外在临床症状表现确定证候分类。例如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①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②恶寒发热,无汗、少汗,头痛,肢体酸楚。③四时皆有,以春冬为多见。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者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证候分类。根据外在症状确定了证候分类再对症下药。证候分类也是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感冒分为,①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②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③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根据治愈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未愈。

3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及改进

3.1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不足。中医是自古发展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所以目前为止不可能用仪器代替人工,现代医学先进的技术使更多人倾向于西医而非中医,所以造就了中医人才的短缺,而且中医诊断虽然准确安全,能达到治本的疗效,但是所需时间长,治疗时间也较长,不如现代医学的快捷方便,以至于造成了客源的流失。

3.2中医内科炎症诊断的改进。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它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以内科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应该保持中医特色,改进中医教学。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实践出真知,学再多的课本知识也不如亲身体验一次来的印象深刻,让学生随师抄药方是一个很好地接触实诊的方法,学生在长期抄药方的过程通过耳濡目染,对四诊方法的运用也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论知识也实践相结合这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深奥理论不致有艰涩难懂之感,而且有事半功倍之效。

4总结

中医诊断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其他很多医学的基础,是不可代替的,所以中医诊断也应顺应时展而发展,使其保留特色充分发挥优势,使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使诊断更加准确快速。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