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8 16:33:00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1)

[关键词]惠州市;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申滢,惠州学院讲师,广东惠州516007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019-05

2007年,主席在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在随后的中国科协年会及政协会议上,低碳经济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多次提出。2008年初,全球性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上海、保定入选首批试点城市;未来3~5年内,(国际)气候组织将在中国发展15~20个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迅速成为自“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之后中国城市的最新最热目标,已有多个城市如杭州、珠海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申报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构想和具体措施。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惠州的一大突破口,是惠州获得跨越式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初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年2月24日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自皮书中提出来的。英国政府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并开始致力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行动,白皮书首次提出英国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目标,开创了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纪元。2005年在英国召开的由20个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环境和能源部长参加的“向低碳经济迈进”的高层会议之后,低碳经济的概念迅速为世界许多国家采纳接受,最终成为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诠释。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论,但至今却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分析,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包含:低碳的生产方式,通过低能耗、集约式的能源和资源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缓经济增长给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低碳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低碳和无碳能源的供应,控制化石能源使用量,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引发的碳排放脱钩;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社会节能减排,抑制高能耗产品消费,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和高碳偏好,减少碳足迹,实现低碳生存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二、惠州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能源消费总量平稳增加

2008年,全市各县(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图1)。初步核算,各地的C-DP增长分别为:惠城区12%、惠阳区11.5%、大亚湾区10.2%、惠东县12.5%、博罗县13.5%、龙门县13.5%。同时,全市能源消费也相应增加,2009年前三个季度,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945.97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2008年同期上升12.39%。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达699.57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14.57%,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74%,贡献率高达85.3%,第二产业中,又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达684.3万吨标准煤(等价值),同比增长14.81%,是拉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二)县(区)GDP能耗均显下降

2009年前三季度,各县(区)的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而各县(区)在经济增长提速的同时加大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监察及关闭落后产业的力度,在节能方面,截至2009年底,全市淘汰了24台火电机组、110万吨小钢铁企业和332万吨小水泥等落后产能,减少能源消耗超过70万吨标准煤;在减排方面,COD(化学需氧量)累计减排1.31万吨,顺利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单位CDP能耗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惠城区3.15%、惠阳区5.08%、大亚湾区1.82%、博罗县3.89%、惠东县3.34%、龙门县4.6%。

(三)石化工业发展改变能源消费格局

由于受新项目中海油项目投产的影响,惠州市首次出现原油消费量,且一出现即高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费量首位,2009年前三季度的原油消费量为407.64万吨,折合标准煤为582.4万吨;其他石油制品的消费量与其不相伯仲,为217.7万吨,折标准煤为276.5万吨标煤。两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1.4%。同样,受新上项目的影响,液化天然气也是首次出现在消费量三甲的位置,消费量为72.62万吨,折合标准煤为127.6万吨(图2)。

(四)综合能源消费行业分布明显

在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综合能耗超过10万吨标准煤的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82,83万吨标准煤,当量值),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业(75.82万吨标准煤,当量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8.87万吨标准煤,当量值)、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5.72万吨标准煤,当量值),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075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五大行业的累积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91.2%,同比上升15.34%。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项目投产之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了59倍,环比增长1.4倍。

(五)工业用电量平稳增加

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为84.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继二季度扭转跌势后,电力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重工业更是取得两位数的增幅,达13.9%,而轻工业仍处于下降区间,降幅逐月收窄。

三、惠州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现阶段惠州市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低碳发展不能以牺牲工业发展为代价,低碳发展模式必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低碳化并行发展的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还不能抛弃“高碳”产业,而是要在降低碳排放量中,即低碳化过程中推进工业化,优化产业结构。依据当前我国政府提倡的走低碳之路,结合惠州市实际情况,提出惠州市发展低

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工业领域

由于在产业结构中,能源消耗大的是电力、石化、化工、电子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单位产值耗能量较小。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59.4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440.3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1:58.9:34.0调整为7.0:58.9:34.1。同时,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3569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0.2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8402.64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15323.5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长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来看,惠州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因此,未来惠州市应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利用水运、轻轨、高速公路等资源,努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流通业、现代旅游业以及医疗、社区服务等消费产业,在提高GDP的同时降低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还需要调整惠州市工业领域产业结构,推进工业行业升级换代。对于单位GDP碳排放量大、减排速度较慢的工业行业,如石油加工、炼焦、电力等的生产,应该限制其发展;鼓励发展那些碳排放量小、单位GDP增加量下碳减排量较大的行业,比如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大力发展低碳模式企业。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惠州市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均为高碳能源,对大气变暖影响极大,而且这种有限资源只能越用越少,难以维持经济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模式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替代燃煤能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水能经济、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和生物质能经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会大大减缓碳排放的增长速度。鉴于石油及其他石油制品在惠州市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要大力推进石油净化技术创新,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惠州市日照充足的自然条件,推广太阳能供热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惠州市新能源的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新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建中曾说:“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20%转变成风能,全球风能总量如果1%用来发电,就能满足全部能源消耗。”惠州具有绵长的海岸线,发展风电是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鼓励农村推广生物质能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实现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

(三)树立低碳意识,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惠州市各级政府机关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创建低碳型机关活动。各级教育部门及相关院校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低碳城市建设内容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节约、环保、绿色经济和低碳意识。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要经常性组织开展低碳宣传,大力宣传建设低碳惠州的重要性、紧迫性。开展低碳机关、小区、学校、酒店、家庭等创建活动。

积极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生活和消费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出行或以步代车,倡导生活简单、简约化,尽量减少奢侈消费。推进住房节能装修,采用节能的家庭照明方式和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倡导消费惠州本地生产的产品。

(四)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缔约方首位实现其部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该机制鼓励企业通过参与CDM项目履行自身减排职责的同时,还可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截至2009年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的项目有1935个,而惠州只有4项,因而惠州参与的项目非常之少(表1)。

对于惠州市而言,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工艺生产水平,符合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国内众多企业目前对CDM项目了解不多,这主要是政府层面上的宣传不够,另一方面,由于CDM项目开发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而且CDM规则较复杂,技术性很强,因此国内成立这些专门的服务机构比较少,因此,惠州市政府需要出台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CDM项目的政策,促进更多的企业进入CDM市场。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2)

关键词:资产监管;利益分红;股权固化;提升效益

一、集体资产管理现状问题

(一)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有待完善

第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都设有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办公室,基本上辖区所有村的集体资产交易项目都必须上交易平台,接受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监管,这有效地规范了村集体资产交易行为。但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办公室多为临聘人员,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大,不便于对交易行为提供延续性的指导和监督。第二,设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难以承接大宗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交易。由于缺乏区级交易平台,这类大型项目需前往广州市产权交易中心交易,而项目双方因路程远、程序复杂、市级平台收费等因素,前往的意愿不强。

(二)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力度不够

第一,村监会监督履职不严,村监会成员作为交易的监督主体,监督意识不强,部分现场监督的随意性和缺席率很高,不能有效行使民主监督。如个别招投标前的合同条款(村民会议表决通过的内容),与实际签订的合同条款和操作执行的情况存在差异,甚至出现阴阳合同。第二,村监会的监管缺乏强制力,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屈服于村干部的权威,难以及时暴露交易中的腐败问题,如个别村干部选择性拒收土地押金使竞标主体无法上平台,人为左右集体资产交易方向。

(三)村务公开不够规范、渠道单一

第一,个别村存在村务公开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的情况,村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个别村社干部弄虚作假,伪造虚假会议表决材料,损害村民利益。第二,村务公开渠道有限,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对公示栏的集体资产交易情况,知晓度很低;村里留守的老年人,很少通过网页了解村务情况。在部分村出现集体资产交易按规定进行公示后,村民借口不知晓情况,反驳交易合同或协议,而公示栏的公示过程没有证据记录,容易出现扯皮情况。

(四)特殊村民群体的利益之争影响经济发展

第一,外嫁女、回迁户、超生户等的分红问题。尤以外嫁女问题最严重,外嫁女希望分红,但经济社成员反对其参与集体分配;法律支持外嫁女的村民身份,但村规民约多排斥其户口在村内保留。如花东镇九一村自2004年初开始执行的村民自治约定“凡出嫁女户口在结婚登记日起三个月内迁出,如户口确实不能迁出,只能挂靠,不能参加集体分配”,花城街罗仙村也规定“出嫁女需在半年内迁出户口,不迁出的只能享受出嫁当年的分红,后不再续”。各镇街因外嫁女分红引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和分配问题,成为影响基层稳定的老大难问题。即便外嫁女得到法院支持,在刚性的利益前,分红执行又是另一场战争。此外,在集体经济圈外,还有知青、军人、大学生、超生子女、回乡侨胞、213群体等,如2015年花东镇山下村非农户籍人员要求参与分红,经济社通过成员大会表决通过只有农业户籍人员才可参加分配,造成非农户籍人员的持续不满。这些群体的权益之争不仅造成基层不稳、也分裂了农村熟人社会。

第二,帮耕户/代耕农要求享受村民权益问题。帮耕户在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地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多数无固定住址或经常变更住址,留住各村居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早期迁入时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逐年到期,土地被收回,部分人仅靠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温饱,如花山镇213户帮耕户只有不到20亩耕地。由于户籍不在花都,无法解决诸如医保、养老、子女入学等问题,且群体中小学文化程度占大多数,导致了务农缺技术,务工缺技能,平均收入水平偏低。梯面镇为帮耕户入户、赋予选举权,免费租赁土地供其使用作为暂缓之计;花山镇建议按市政策为帮耕户入城镇户口,超过90%的帮耕户都不愿意。帮耕户强烈要求入户、分红、分田、分宅基地、重建住房,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之争难休,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盘活集体经济做法思考

(一)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交易管理

一是完善交易平台制度建设。第一,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在镇街和市两级进行的现状,建议设立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办公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区级交易平台,承接大宗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项目,使交易更加便捷、规范。第二,农村集体资产原则上均应采取公开竞投方式进行交易,对《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中列明可不采取公开竞投标方式进行交易的,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提交申请、接受审核,方可采取协商谈判等其他方式进行。

二是强化对“三资”交易的监督。第一,严格按照区镇集体“三资”公开登记交易制定规范,做好村社“三资”登记管理、定期清查、审计通报和责任追究等工作,主动纳入“区级监控、镇级监管、村社公开”的网络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农村“三资”管理的实时化、全面化和全程化。第二,强化镇街对农村“三资”管理主体责任,赋予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中心法人资格,设立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押金账户,由镇街统一直接收取交易押金;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在农村“三资”管理上没有履行监管责任,对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违规行为没有制止、纠正并违规受理、办理的,除对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追究责任外,还要追究镇街的经济责任(责令镇街赔偿村社经济损失),以遏制镇街在农村三资管理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二)推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一是化解农村特殊群体的权益诉求。第一对帮耕户要求入户、分红、分田、分宅基地问题,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粤北石灰岩地区外迁人口入户问题的通知》(粤府办z2002{4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粤北石灰岩地区外迁人口安置遗留问题的意见》(粤府办z2013{9号)的要求,在韶关、清远两市划定区域进行安置,为符合加入我区城镇户籍的人员办理城镇户口。第二对外嫁女分红问题,一方面引导村规民约修订外嫁女身份认定的内容;一方面严格按法律规定保障户籍在本村的出嫁女享受相应权益。第三对回迁户分红问题,按《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的规定,通过本村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表决其是否具有分红的权利。第四对超生户分红问题,按《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的年限,对符合资格的超生户进行分红。此外对回迁的移民户等不具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数量较多的特殊村民群体,可考虑将其置于一个专门的村民小组,统一管理,避免分散在不同的经济社,跟村民争地抢利,成为定时炸弹。

二是推行农村分配股份固化改革。对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实施“确权到户、户内共享、舍内流转、长久不变”的股权改革,明确以户为单位进行股权登记和股份分红。第一,做好村民思想工作,2013年狮岭镇在4条村开展股权固化抽样调查,赞成与反对对半开,本次调研中部分村提出希望实施股权固化。应在此基础上通过入户沟通、政策宣讲、成功地区实地参观等方式,破除村民的心理抵触堡垒。第二,改革应分类分步推进,在经济实力薄弱的村先试点,避免激化社会矛盾,然后逐步全面推开;针对各村的不同情况,在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做好个性化分配方案,切忌强推和一刀切。

(三)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一是拓展农村集体资产投资渠道。目前我区农村现成资产主要用于租赁、使用权流转、合作建厂房,投资渠道单一,可考虑在风险可控、充分评估、符合民主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如债券资金等金融途径,提升集体资产收益。

二是配置股权盘活产权。借鉴南海“村庄公司化”模式,在产业相对发达的村,通过村自办企业或合作经营的方式,村集体入股本地企业,分红收益又可通过调整股数,将一部分收入用于给非村民群体配新股或开发其它投资项目,团结非村民群体的同时多元化村民收入。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3)

关键词:建筑经济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一步的讨论、研究,探索出能够更好发展我国建筑经济的对策,对其发展现状做出相对应的分析,进行取长补短,让我国的建筑经济更加稳健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为人们的带来更加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它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解决。

1.1、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的建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但是,各大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善。在发展建筑经济的同时,建筑企业的各阶层之间虽然从外表看似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是,各部门之间的商讨、协商非常少,导致在施工前后或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的情况,缺乏整体的管理体系,浙江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也有相当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权利相对比较集中,这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不能合理地利用资源,就得不到很好的经济收益,同样严格阻碍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1.2、我国建筑经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然而,建筑市场中,有的建筑企业不能够完全遵守建筑工程的相关程序,导致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发展条件相对比较艰难。这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会出现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最后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建筑企业本身,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建筑市场中,一些建筑工地的招标手段有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招标、造价上办事不公,扰乱建筑工地的市场秩序,这不仅造成建筑企业的信誉问题,同时也会给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应县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1.3、我国建筑企业需要更大的资金运作能力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建筑企业,经济都是企业运作的根本,也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管是从何种角度出发,资金运作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当今的建筑业中,有许多中小型的企业的资金运转能力还需要更快的发展、提升,为了自己企业的经济效益,他们用庞大的资金承接了相对应的工程项目,这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就会成为资金流动的瓶颈,将严重制约着这些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影响到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1.4、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并且不是所有的风险我们都能避开。建筑工程羡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项目的规模也是相当大的,同时也需要巨大的投资,有投资风险就是存在的,许多建筑企业的财产损失就是风险带来的,更有甚者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企业的声誉。然而,在现在的许多企业中,对风险的评估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他们看到的也是眼前的利益,忽略了风险的存在性,最后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是可想而知的。

1.5、我国建筑企业的建筑人才有限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也有许多建筑的佼佼者,他们给建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然而,许多建筑的人才都是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这样的建筑人才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比比皆是,可是却缺少技术高超的建筑型人才。人力资源是保障建筑经济发展的又一大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保障建筑企业成功的关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有的建筑企业的建筑人才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只能够熟悉单一的技术,造成建筑企业的人才匮乏,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阻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2、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对策

既然,建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就一定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相对应的发展对策,让我国的建筑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促进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益,也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1、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整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所有的工作人员就犹如一盘散沙,没有相应的工作效率,这将会影响到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提高我国的建筑经济的发展,首先就需要完善建筑管理体系,给所有的施工人员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大家的工作步调也会一致。同时,对各个部门有了统一完整的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地协调各自的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协商,同样会降低施工的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

2.2、完善我国建筑业的招投标制度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并促进我国建筑业中的各种企业共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业的招投标制度,给各种大中小型企业相同的招投标机会,让所有企业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为了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将我们的招投标制度进一步完善,避免招标过程中的不公平、垄断现象发生。例如相应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等相关条例的办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力各中小型企业的正常竞争。

2.3、完善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确保资金的有效流动性,只有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才能保障施工质量,也才能将资金合理地规划、运用到有效的过程中。政府运用宏观的经济管理体系确保大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均衡发展。当然,在建筑企业内部也要合理地运用资金,提高自身的资金运转能力,了解自身的资金结构,认清自身的资金额度,合理地运用资金,合理地投资,只有这样才能给企业的投资带来经济收益,也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4、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人才素质

人力资源的完善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的人才大都是单一型的人才,他们只是熟练某种技术,但是,现在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性的人才,一个既有管理能力又有施工能力的人才在建筑业中是相当受欢迎的。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人才,例如:在固定的时间给工作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学到自身原来没有的技能等,这样,既能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又能给企业带来便捷,一人多用,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这也是促进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3、结束语

总之,建筑经济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更加积极地研究、探讨促进我国建筑建筑经济的发展对策。建筑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发展我国的建筑经济,促进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让其在世界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尹书.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04期.

[2]梁艳红.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9期.

[3]李慧敏.小议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年第10期.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4)

[关键词] 经济区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经济区是指一个国家按一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分工关系而划分出的经济区域。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是各个经济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从宏观角度分析经济区协同发展不的表现、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经济区协同发展有所裨益。

一、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的主要表现

1.地区本位下的市场分割

目前,市场分割的主要特征是保护和垄断:(1)限制要素的自由流动;(2)积极争夺企业(包括)外资进入,限制企业流出;(3)鼓励产品流出,限制产品进入,限制竞争,特别是保护本地区的落后企业和产品,以及保护本地区的假冒伪劣产品。

2.经济区内部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产业“同构化”与低水平重复现象突出

地方政府在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而形成的竞争中,利用在产业政策制定层面、招商引资、利用外资的直接干预能力谋求各自地区利益最大化,其结果是各自为战,产业结构同构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并进而影响到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

3.区域合作机制欠缺,协调力度不够

目前各经济区基本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商机制,如建立区域协调组织,举办经济协调会、经济论坛,政府间签署协议等,但这些机制大都是临时性的,随意性比较大,未能上升到制度层面,并且由于各地区之间是平等的行政主体,区域合作只能通过反复的磋商、相互让步才能实现,协调成本高、周期长,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合作基本处于务虚、无序的自然状态。

二、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的主要原因

1.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整合加大了经济区协调难度

行政区划使经济区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遭到削弱,如果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重合,经济区的协调就是行政区内部的协调,相对容易;如果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不重合,经济区的协调就转变为行政区的对外协调,从而使协调难度加大。

2.经济体制转型促成地方政府“厂商”行为的发生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财税体制改革,财政分权制度与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相结合,使地方政府及其所管辖地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地方政府实际上成为地方利益集团的总代表。此时的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是财政收入最大化,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保护并发展本地区微观主体的经济福利。

3.压力型政府绩效评估下的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

在以崇拜经济GDP增长的评价体系中,一些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在任期内实施的某些制度创新,其目的主要是实现垄断租金最大化(主要表现为职位的升迁、权力的稳定性、对资源的支配力及灰色收入等)。因而,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在约束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必然会向有利于自己或本集团利益的方向倾斜。

4.在计划与市场二元混合时期,地方政府仍有利用行政力量支配资源的能力

中国正处于计划与市场二元混合的时期,虽然建立市场体制、分权体制的长远目标是明确的,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中,行政力量依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其虽不直接介入企业的投资与运作,但可以用土地、税收政策、环境许可等地方公共资源变相地作为投入,行政区内的公共资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依托基础和可支配的资本,由此导致了各种非规范竞争和区域整体边际收益下降。

三、促进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行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量整合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尽量整合,协调由外向内,无疑能大大降低协调的难度。但是行政区划调整牵扯面广,需力求稳妥,切忌行政区划调整的随意性、盲目性。另外,经济区协同发展不力问题,有些确实是行政区划造成的,但有些则不然,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行政区划问题解决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区协同发展问题的解决。

2.改变惟GDP论的政绩导向,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这个科学体系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如何平衡“硬指标”与“软指标”的关系。过去对政府官员政绩的评价,重经济发展类的“硬指标”,轻社会发展类的“软指标”,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如何平衡“行政区经济”发展情况与“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系。必须既要考核“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又要考核对“经济区经济”的贡献情况,这样才比较全面。

3.科学规划经济区内产业结构,突出各自特色,优势互补

科学的区域经济规划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区域内产业的集中度,即区域内的专业化生产,突出特色;二是推进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前后一体化,在整个经济区范围内形成合理的产业链;三是经济区内各行政单元在产业布局上要有进有退,进入在经济区内具有较大优势的产业,退出在经济区内没有优势的产业,从而避免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

4.切实转变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经济职能,为经济区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5)

一、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⒈收入分配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上级财政在政策、体制的设计中存在“自利”行为。一是在固定收入的划分上,税源较集中、稳定性强的主体税种大多划归中央或市级固定收入,而税源比较分散、征管难度大、稳定性差、征收成本高、增收潜力小的小税种则属县级固定收入。二是在共享收入的分配上,往往是中央和市级政府得大头,而县级政府作为培植税源、发展地方经济的主体却只能分得较少部分。在分配比例上也未考虑地区间经济状况、财力差异而一刀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极为不利。同时,“两税”收入增量部分地方分成少。三是在现行税、费并存的体制下,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多数费的收入都属上—下级政府共享,且上解比例大,有的费如消防费等收入全部上收。由于收入分配不合理,客观上削弱了地方财力,影响了地方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还使有的地方政府为保运转,通过各种渠道敛财,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乱收费、乱摊派,使腐败行为、地方保护主义滋长。

⒉各级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当。

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的有些地方不明确,不合理。特别是有些属于中央或市级政府事权,应由中央或市负担的事务支出,却由县级承担。比如,与地方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如工商、技监、税务等部门的事权上收,使地方统揽经济的功能大为削弱,而相关的支出费用却仍由县级财政承担,不尽合理。

⒊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够规范、科学。

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原体制基数上演变过来的,是一种新旧体制衔接过程中的既得利益的补偿,对均衡地方财力、解决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作用并不明显,与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本意不相符。二是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专项补助分配和使用与财政分级管理的原则不相适应,其分配办法也不规范,有暗箱操作。三是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的某些补助地方的资金,如预算内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农业开发投资等,还没有统一纳入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范畴,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运用存在脱节现象。

二、建议和措施。

我们认为,区县强,才有全市强。现行财政体制实施年多来,客观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财政体制也应随之调整。特别是重庆市直辖以来,中央对重庆的财政政策已有所放宽,更应该调整财政体制,支持区县经济发展。

、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合理界定各级财政收支范围。上级政府直接负责的社会事务经费应由上级财政安排;上级政府与县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务,上级财政要保证,不能变相或间接由县级财政承担。坚持谁出政策谁出钱,矛盾不下交。建议将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市管部门如技监、工商等部门的事权和财权下划到县,更好地为区县经济服务;将县级法院等司法机关上划给市直管,使其人事权和财权相对独立,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法律的统一性;对教育这种资源共有、人才共享的基础性、特殊性社会事业的事权和财权,应上划给市直管,全市统筹协调,以保障不同地区的公民同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⒉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办法,增加地方财力。提高中央和重庆市对县级财政税收返还比例,增加地方分成;调整增值税的征管范围和分成比例,分配比例和增量返还应按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来分层对待。改变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共享的做法。适当缩小市、县共享范围,建议将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费、土地使用税、交通重点建设附加费等,加大比例甚至全部下划给县,增加地方财力,缓解县级财政困难。要完善对政府的转移支付办法,并重点向欠发达区县倾斜。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6)

关键词:FDI;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指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FDI作为一种对全世界各个国家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活动,其对各国或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显著。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FDI在我国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FDI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的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FDI的引进与整合问题,是湖北省现行经济发展时期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一方面FDI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资本积累。同时随外资一起进入的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这就可以增加本土企业优化创新意识;另一方面FDI在产业集聚方面也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引进外资,可以有效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当地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中部崛起的经济战略中,湖北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位于中部六省之首,起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湖北省 FDI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实力较强、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中东部地“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现代化的深水港口、丰富的人才资源、雄厚的科技实力,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和高兴技术产业。武汉周边城市也积极吸引外资,利用有利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这种产业分工既突出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外资的涌入,无疑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湖北出口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湖北省基本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同时,湖北省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大力培养研发能力,使得技术得到巨大进步。

外商投资给湖北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国际市场,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FDI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湖北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区域资源危机和对湖北省企业的冲击等等。因此在研究湖北省引进外资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时,不仅要考虑到外资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有利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可能导致的问题,这对增强湖北地区竞争力,提高湖北地区经济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FDI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其次是第三产业,很小一部分FDI流入到第一产业。库兹涅茨通过产业间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分布结构演变的研究中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般规律:“资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即使得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而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就遵循这一规律。而湖北省FDI对其经济的刺激正是作用于第二产业上,第一、第三产业则对FDI反应迟缓,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其他行业引进的FDI则非常少。这种FDI在产业和行业上分布不均衡以及过于集中的现状,非常不利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由库兹涅茨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规律,进一步可推出就业结构应与之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由于FDI的引进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造成就业结构的极大影响。也即是,FDI的大量流入总体上使得湖北省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其中由于湖北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难,故而就业结构的变化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种情况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FDI的引进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带来巨大福音。

故而,FDI的引进促使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优化上的效率更高,更加促进了湖北省的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FDI的引进也有其不利影响。比如,湖北省各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一致性,FDI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其次是黄石和宜昌这样的大城市,而其他相对小的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则较少。武汉、黄石、鄂州的FDI利用率较高,说明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阶段,湖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高,农村需求强盛,而其中的佼佼者武汉,则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武汉在利用外资的经济优势远远超出湖北省其他城市。由于投资环境的巨大差距以及政府引资政策的倾斜,湖北省内其他城市的FDI引入状况差强人意。这种现状则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湖北省的GDP与外商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湖北省整体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湖北省对于FDI的吸收和利用应该制定较为长期的政策,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三、政策建议

1.完善FDI相关政策

首先,湖北省政府应给予减免税之类的优惠政策。近年来,湖北省FDI主要流向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制造业,而在大力扶持金融等服务业的时期,对这样的外资企业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使得流入服务业的FDI大大增加;其次,政府应简化外资企业审批程序,也即是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从而最大化吸引外资。

2.通过FDI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湖北省政府应该大力倡导FDI,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政府应采取动态的视野来看待FDI。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湖北省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提升湖北省优势产业,大量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要求筹集大量投资,故而FDI之于湖北省技术密集型等优势产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大力引进外资,发挥FDI的溢出效应,加强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武汉发展报告[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5):66.

[2]董博雅.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8.

[3]马静,郑晶.FDI、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81.

对经济发展的建议篇(7)

 

观光农业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城市人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一、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类型

 

1、以农家体验为主的观光农业。所谓的农家体验,即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农家的生产体验、农作物种植体验、日常生活体验等,让旅游者得到身心放松和休闲娱乐。这种以“农家体验”为形式的观光农业由于体验真实而获得大量旅游者的青睐。

 

2、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观光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的主要卖点是乡村的碧空,清净的环境,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远离城市的喧闹和环境污染,到乡村来看一看走一走,既一饱眼福,又陶冶性情、消除疲劳,是人们亲近自然、回归本性的最佳选择。

 

3、以“农业生态”为主的观光农业。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将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为特点的旅游,它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其特点是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吸引旅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它以“绿色休闲”为主题,以农业生产为发力点,农业和旅游业合二为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1、市场潜力大,参与面宽。在调查的几个片区中显示,参与观光农业的游客中,每个年龄段的数量都不少,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不影响游客参与观光农业。从性别上看,男的占了49%,女的占了51%。从年龄段上来看15岁以内的占7%,25-49岁以内的占43%,50-64岁以内的47%,65岁以上的占3%。从职业上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48%,个体经营者占23%,离休者占9%,学生17%,其他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旅游者的性别、职业、年龄都呈现出相对均衡的趋势,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大。

 

2、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到一个地方旅游,交通工具是一个前提条件,对旅游者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我们调查的西山区观光农业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自驾车旅游占了68%,徒步占了3%,自行车占了8%,公交车21%。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用私家车旅游的游客居多,主要原因是西山区的乡镇离昆明市主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乘坐公交车不是很方便,骑自行车很累,徒步太远。 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可进入性还有待加强。

 

3、旅游活动以群体为主,注重亲情。个人旅游除了有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外,还有诸多因素,选择哪一种出游方式,反映出旅游的心理需要。根据西山区参加观光农业旅游者的调查分析,单位组织的占21%,以家庭形式出游的占37%,以朋友方式结伴出游的占39%,个人出游的仅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家庭形式和单位以及朋友结伴方式的出游是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4、在旅游选择方面呈现多种选择方式。旅游者在选择观光农业时不局限某一个观光项目,旅游者在旅游项目方面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在被访问的旅游者中,选择农家体验的占35%,景点游览的占27%,果蔬采摘占12%,参与农事活动的占7%,滑草的占11%,其它的占4%。从这一组数据中可看出,西山区的观光农业从一开始就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三、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形式比较单一。观光农业产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西山区农业观光产品的类型不齐全,目前以观赏型产品为主,参与型、疗养型等产品形式很少。由于产品形式少,因此在满足游客多方面旅游需求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同时,农业观光产品开发水平低,“农”味不够“重复”建设严重。在我们所调查的西山区,我们发现农家小院90%都是盖着小洋楼,很少看到昆明地区传统的建筑“一颗印”民居。

 

2、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农家小院居住条件很差,房间里的被褥发出恶心的臭味并且卫生条件急差,乱扔垃圾,就地排放生活污水,厕所设施简陋。“墙内鸟语花香,墙外白色污染”等问题比较典型。在“休闲娱乐”型观光农业中,游客在感受绿色生态的同时不具有环保意识,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部分旅游者喜欢野外烧烤,这种旅游活动一方面存在火灾隐患,不宜提倡;另一方面,烧烤的烟味和遗留下来的垃圾对环境有破坏。

 

3、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缺少政府的统一规划。各观光农业的服务接待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4、专业的旅游业经营人才缺乏。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员工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在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与游客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

 

四、 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开发多样化的观光农业产品。对西山区的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乡镇的资源特色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比如有古村落的,那就通过古村落文化的打造,来发展古村落文化观光农业;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则通过民俗的展示和复活,来发展民俗风情观光农业。有典型美食的,则可以通过美食的制作和开发,发展品尝型观光农业。

 

2、重视资源保护,实现观光农业可续发展。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保护是第一。资源保护,人人有责。当地的政府、旅游经营者必须深深的认识到当地的农业资源是观光农业的生存之根。[3]政府应该从政策方面对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当地老百姓应该从主人翁的角度,在自己做到资源保护的同时,对游客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劝和制止。同时,旅游经营者应该加强对旅游者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3、发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俗文化精品观光农业。昆明市西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6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民俗多样性得天独厚。以民俗体验为抓手,重点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出别样的游客民俗体验,是发展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一大特色。

 

4、政府主导,改善旅游交通。旅游业要发展,旅游交通是关键。只有旅游者的可进入性提高了,旅游业的各类设施和服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前往西山区的旅游交通一直是制约该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西山区政府应该在旅游交通改善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出面,对西山区的交通进行重新设计和布局。建议开设昆明主城到西山区的旅游专车,设置固定的运载地点和固定发车时间,方便游客的出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