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4 16:48:34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公路交通专业;大学生就业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政府、高校和学生的社会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处在转型期,需要大学生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特征和新形势,同时政府和高校也要制定新对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经济新常态体现在一个“新”字,我国目前由过去的一种经济状态向新的经济常态转型,这个过程是处于由调整转型到持续稳定的时期,而这种状态的转变也是我国经济不断优化、转型和调整的过程。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体现在:首先,经济发展的增速方面,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过去超过10%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以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也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其次,经济发展的方式方面,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一方面,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教育和医疗等民生行业投入不足。再次,经济发展的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消费逐步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从增量扩能转为调存优增,调整生产资源的产业配置。最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从过去的驱动向新引擎转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几个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就业市场产生的影响。

2.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降低,就业岗位数量会缩减。当经济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企业会采用扩能增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GDP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扩大,同时使得企业用人需求增加,新增岗位数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2.2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变

带来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调整。过去第二产业占支柱,产业结构优化会带来传统行业的调整,使得该行业学生预期就业岗位不足,结构性失业。公路交通专业属于土木工程,毕业生主要是进入工程建设企业,例如中交、中建、中铁等国企施工单位,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属于第二产业,同时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

2.3经济新常态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经济新常态下加速了企业的优胜略汰,也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要懂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趋势,更好地选择发展前景好的行业领域或就业单位。

3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公路交通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3.1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一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落实好毕业生落户等政策,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要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和资金的支持,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3.2高校办学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了解社会需求,确定合适的专业设置和优化的教学内容等,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长安大学根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施工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成立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和交通工程(国际班)两个专业,以传统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基础,开设一些国际化特色课程,教学上通过英语强化和双语教学,让学生具备双语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并配备有国际化师资建设等创新教育方式,为中国大型企业培养既懂专业又懂英语,掌握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熟悉国际工程项目所必须的专业素养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3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

经济新常态下,公路交通专业的大学生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在大学期间要扎实学习好专业知识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去用人单位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主动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就业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2)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也非常及时。当前,正是跑计划、争项目、搞施工的有利时机,抓紧时间,抢抓机遇,决战当前,对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交通事业再上新台阶至关重要。会上表彰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两个工作有特色、起色较大的乡镇处作了典型发言,签订了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书,希望同志们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创一流,全面甚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杰群同志代表市政府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讲的很细、很全面,同志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高度重视交通建设和发展

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交通工作确实非常重要,它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事关全局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程,必须高度重视,自觉地增强抓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交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交通工作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目前,交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非常高,农民最关注的,一是惠农政策,二是通村公路建设。外出返乡人员议论最多的是交通公路,安陆籍在外人员最关注、关心的也是家乡公路建设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通工作的好坏成了人民群众衡量党委、政府做了工作没有,工作做得怎么样的一把尺子。可以说,现在老百姓对加快公路建设、改善出行条件的要求非常迫切,积极参与、支持交通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党委政府就要认真思考,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顺民心、合民意,把这种热情引导好、利用好,绝不能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挫伤、打击老百姓的积极性,丧失发展机遇,成为一个地方的历史罪人。

(二)交通工作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要致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民生要改善,交通要先行。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我们的企业就没法发展,我们的项目就难得引进。如果我们没有修建金秋大道,建设市工业园区,能引进开发区那多项目吗?我们现在投入3500多万元,修建发展二路,就是要继续打造新的发展平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我们的广大农村就更难发展,外面的资金、项目、信息、老板进不去,里面的人员、产品出不来,就会一潭死水、就会若干年难有变化、难有起色。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我们搞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农业现代化首先是农业机械化,路就不通,机械怎么进怎么出。客观地讲,我市交通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到*年底,全市公路总通车里程达18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32.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和国道从无到有,特别是高速公路修建后,我市到武汉一个小时车程,大大改善了我市区位条件;干线路网通达,建成干线公路321公里,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10倍;完成了制约通行的府河二桥、大坝桥、彩虹桥、汉丹立交桥、铁路天桥等重大桥梁建设,府河大桥全面进入重建;通村公路从零开始,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950公里,公路通村率达到95%,乡镇渡口达标,客货运输、水陆运输快速发展,为推动安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自己跟自己比成绩不错,形势喜人,但跟发达的地方比,跟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要求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一些交通项目说了多年、代表委员提了多年还没有实施,一些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项目还没有挤进项目建设笼子,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计划不足、资金不足,路政管理难度加大,修建好的公路路面破坏严重,交通运输秩序有待加强、保稳定压力增大等,这些难点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地研究,一个一个地抓落实。

(三)2009年是交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之年。一是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为推进交通新一轮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交通运输部在今明两年年均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元。今年,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总投资规模325亿元,新增通村公路1.2万公里,政策上的支持,投入上的倾斜有利于交通行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二是国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为转变交通职能,探索建立新的交通投融资机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元月1日起六项交通规费全部停止征收,这对交通发展是一次根本性的革命。交通发展资金来源、交通管理重心、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交通机构职能和人员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在为交通发展增加活力的同时,也为交通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是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实施大交通试点改革,给交通体制机制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交通运输已经步入了由传统产业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新时期,如何构建大交通运输网络,这是新形势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四是交通投资多元化、市场化、建设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给交通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加快项目建设已经形成蓬勃态势,但在扩内需、促增长、加快建设的同时,也对我们保质量、保安全、保廉政、保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是省委、省政府确定“两圈驱动”重大战略,对交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1+8武汉城市圈”、“武汉新港”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交通运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如何统筹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对交通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9年,交通行业注定是一个大投入之年,大改革之年,大发展之年。特殊之年,我们要有特殊的心态,特殊的举措,特殊的作为。必须要冷静分析机遇和挑战,增强信心,克难奋进,争取更多更大的作为,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和主动。

二、突出重点,积极参与交通建设和发展

(一)要以超常规举措谋划项目。事情要做到,首先要想到。高标准、高起点搞好项目策划是基础、是前提。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我们以前实施的好多项目,都是说了多年、策划了多年、准备了多年才成功的。工业园建设、二桥项目、城市防洪工程、普爱医院搬迁等,有的从2000年开始谋划,最终都变成了现实。要坚持抓大项目。争取抓一个是一个,抓一个影响一片,抓一个带动全局。要坚持高起点谋划。加紧筹划、储备、申报一批大规模、战略性、投资过亿元的交通工程项目。316国道外迁、城际铁路、武汉城市圈外环高速、东西大循环公路建设等重大项目,一定要拿在手中,紧盯不放。要加快项目工作进度。没有立项的项目要争、要跑,想尽千方百计挤进笼子;进入计划的项目,要争取时间提前,明年变成今年的,十二五的变成十一五的,争取提前实施;打算开工的项目要尽快督促实施,一个一个地督,一个一个地擂,擂到开工建成为止。要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争取一个项目落地不容易,项目建设需要良好的环境,落地后建设绝对不允许有干扰阻碍。根据项目建设需要,该我们做的工作要毫不含糊地做到位,该支持的要不遗余力地支持到位,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部门都要为项目建设创造宽松环境,确保建设一个顺利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二)要千方百计争取政策支持。今年将是财政运转比较困难的一年,财政性资金不可能更多地投入路网建设。但今年交通建设总体目标是,速度不能慢,工程不能减,规模不能缩,必须要把向上争资金、争项目做为主渠道,全员上阵、个个出动,人人出力。交通、发改部门要充当主力军作用,从局长到副局长、股长、股室干部,都要走出去,强化责任制、强化考核,以项目论业绩、以项目论地位,以项目定奖惩、定待遇,拉开干部收入档次,市里鼓励争资立项文件已出台,各地各部门可以参照文件执行,市里将做坚强的组织保证。其他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需要派人的派人,需要出资料出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做为一项硬性纪律要求。乡镇处在争取交通项目资金上,不要认为是市里的事、是交通部门的事,不要把眼光盯在市里,项目争回了,市委、市政府一定会公正公平地把项目安排下去,要发挥各种有利的乡情、亲情、友情,同学、战友、朋友关系,跑省进京,争取资金支持;也不一定要站在本乡镇的角度,鼓励站在全市高度争资立项。要以超常规的工作法跑项目,鼓励采取“3+4”的工作模式,每周4天在安陆,3天时间在上面跑。在跑项目中,市里大力支持,需要市领导出面的领导出面;只要是争资金的,市里的活动可以不参加,一律为跑项目让路、放行,情况特殊的,可以先出去,再电话请假或告知。今年,每个部门项目争资都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年底要进行考核排名次。

(三)要切实加强通村公路建设监管和养护管理。通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监管不力就会成“豆腐渣”工程。今年,全市所有新修公路质量合格率要达到100%。具体实施中要把好“四关”。一是把好材料检验关。要注重材料的选用和检验,所有材料必须使用合格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经过有资质的单位检验和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复验,达到要求的方可使用。二是把好工程计量关。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就会降低标准。实践证明,这个环节抓不好,工程质量是无法保障的。因此,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确保上足原料、保证计量达标。凡是发现原材料计量不达标的工程一律不予计量支付,不予验收,并要严格追究责任。三是把好质量检验关。要加强质量抽检,加大检测频率,每个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必须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推倒重来,限期整改完善。尤其要夯实路基等基础性工程。四是把好建设程序关。按要求规范操作,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决不能出现上道工序未完成或不合格进入下道工序现象。

要继续加强对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建设是政绩,抓好养护也是政绩。农村公路“三年不养等于白建”,修起来很不容易,如果养护不及时跟进,建设成果就会丧失,对人民群众修路架桥的积极性也是极大的伤害,也会让我们失信于民。去年下乡跑的几条路,损坏很严重,看了很可惜、很心痛。各乡镇处要切实担负起通村公路养护的主体责任,做到人员到位,分段承包责任到位,检查督办到位,治超治限的措施到位,日常养护的各项举措到位。主要领导要经常过问,分管的同志要抓在手中,一条一条地亲自查看,把路养好了,使用寿命在设计的基础上延长了,这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功劳。今年,要严格按照《安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检查督办力度和考核奖惩力度,推动养护责任落实到位。对养护工作不到位的,要多种手段并用,既要扣减市级补助资金,还要通报批评,实行责任追究。

(四)要始终保持交通工程建设优质高效。要创建精品交通工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质量第一,无论是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点工程,还是我们交通部门自己拿在手上的工程,都要争创精品,以精品树立交通新形象。要确保府河大桥、发展二路等政府重大工程优质高效建设,要确保通村公路这一民心工程优质高效。要积极创建阳光廉政交通工程。交通行业项目多、投资大,涉及面广,服务性强,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因此,要不断把“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推向深入,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加强宣传,加强教育,加强管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清廉意识,干净做事、清白为人,确保事业安全、干部安全,千万不能出现“工程上去了,干部倒下来”的问题。

(五)要全力维护交通系统安全稳定。稳定来源于良好的管理秩序。要切实加强运输市场的管理,无论是客运货运,还是出租车行业,无论是经营许可,还是公路执法,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法规,坚持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做到了这一点,任何人上访我们都不怕。稳定来源于安全。交通连着千万家,要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贯穿交通工作全过程,向安全要形象,向安全要效益。稳定来源于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无事就会生非,管理没有事干的队伍,是最难管理的队伍,要坚持用事业凝聚人心,让干部职工思想充实、工作充实,保持班子不散,人心不乱,把队伍凝聚起来,尤其是燃油税改革遗留问题和交管站改革问题,要讲明政策,讲明我们的态度,我们坚决按照政策落实职工待遇,负责不低于孝感其他县市区,引导职工不受外界挑拨干扰,不受负面宣传误导,始终保持稳定局面。

三、加强配合,全力支持交通建设和发展

交通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办好交通不单是交通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配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今年交通工作目标任务已明确,要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交通工作的组织领导,交通部门在乡镇没有二级单位延伸,不等于这项工作不重要,相反,我们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这件事拿在手中,把交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解决交通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班直接抓的工作机制。要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把交通工作作为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干部职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兑现奖惩。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凡是有利于交通发展、有利于交通项目建设的事,都要大力支持。在财政预算上,市里将科学合理安排财政资金,总体上不少于去年。在项目建设用地、路基改造、拆迁补偿等方面,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和支持各地大胆探索解决相关具体问题。在争取上级资金方面,对于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将全额用在项目上,不允许任何人挤占和挪用。在交通改革方面,劳动、人事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简化程序,给予支持。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3)

当然,整个过程是相当繁杂的,首先谈生意这一环是基础,没有客户需求就谈不上产品出口,因此业务员必须在网上努力寻找客户,有了客户才有开始。一般在此过程中,业务员必须接受客户的询盘,实习中我所见的包姐在网上聊天就是接受客户询盘,即向客户介绍产品相关信息和细节问题以及向客户报价。当业务员和客户沟通确定初步意向后,客户通过快递把样品和加工细节数据传过来,公司按客户要求把加工完成的样品快递给客户,客户确认样品合格后会再将样品寄回,同时下订单。业务部在接到订单后,制作出“出口合同审核表”再交销售部制成销售订单,然后由销售部下达生产任务书(我所在的公司业务部和销售部职能分工并不明显)。

生产车间在接到生产任务后,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并且安排生产,从产品生产到出厂这是备货阶段,产品出厂后要进行验货,属于国家法定商检产品的还要到商检局办理商检手续。这个过程要制作好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外销合同信用证、商业发票装箱单、换证凭单等单据,以便商品在出口口岸接受商检。在备货过程中,业务员还要提前联系船公司进行租船订仓,同时与报关行联系,准备好报关委托书、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商业发票、外销合同、出口许可证、商检换证凭单、出境货物通关单、送货通知等单证委托报关行到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实习公司在实际操作中“报关”和“运输”都是委托代理公司做的,但是商检这块由销售部的陈经理办理,可能是他和商检局的人员比较熟悉吧。

公司的产品运到码头后按规定船期装船运输直到交到客户手中,当然在实习过程中从产品出国门到抵达另一端是看不到的,但是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装船出运也要准备很多单据,出口货物明细单、装货单场站收据副本、装运通知、海运提单、出口许可证(正本)、商业发票装箱单等等。

客户收到货物后自然要支付货款,国外的客户一般会通过信用证支付,而这便是公司财务部的工作了,结汇期间财务部还要到外汇管理局进行申报,将取得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还有向国家税务局申报出口退税。

以上就是我在公司粗略了解的外贸过程了,当然有许多不懂和不准确。但是在实习中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以下小结一下实习的收获并归结一下大三学习的重点:

1. 加强英语的学习

对于外贸从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写传真、书信等,如果专业英语基础不好,就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就我所在的实习公司,老总告诉我公司基本要求员工英语过六级,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要学会制作单证

实习过程中,外贸业务各个环节的单证数不胜数,而且多是用英文制作的,有的单证即等同于合同,非常重要。因此,大三学习实务课时要特别注意掌握。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铁路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简介:苏宏升(1969-),男,甘肃靖远人,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教授;董海鹰(1966-),男,陕西临潼人,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27-03

一、历史沿革

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前身是1958年由姜嘉猷教授等一批电机工程专家组建的电力机车专业和1959年组建的电力机车供电专业。1999年,学校根据国家新的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2000年,该专业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管理的专业点名单,并于2004年获得了财政部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资助。[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成立以来,沿袭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多年优良的办学传统,本着服务铁路和面向地方电力系统领域进行人才培养的原则,已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铁道电气化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建设,特别是西部铁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专业定位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期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时期,而大众化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毕业生的就业分配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演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而这仅仅通过提升教学质量,狠抓教学水平的努力是难以办到的。因此必须从社会分析做起,正确定位,找好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做好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完成高校肩负的三项主要职能: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和服务社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国工科院校普遍设立的一个专业,专业规模相对庞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如前所述,兰州交通大学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学生,在当前诸多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关系到该专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在对当前该专业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原铁路院校类特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即将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于铁路特色专业,在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方向的基础上设立了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和接触网工程两个特色专业方向,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两年的专业尝试,证明电气工程系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定位于铁路特色专业的实践是完全正确的,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少人已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良好成绩,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特色专业方向的设立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规定》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特殊需要及自身优势和特点,可在完成基础课教学后,在现设专业范围内自主审定专业方向”。在此规则指导下,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开展了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立特色专业方向的探讨和研究工作。

1.电气专业宽口径下的问题分析

纵观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部分高校沿袭着我国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忽略了人自身的教育,又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导致培养目标过大而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缺乏创新。教学以具体专业为导向,将相应的专业知识灌输给学生,较少考虑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完全消化,是否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能够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专业化日益突出,培养更加专业的电气方面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建立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决定了我国铁路交通运输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铁路电力牵引相比其他牵引方式在高速、重载、环保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而是未来铁路交通运输行业主要发展的牵引模式。“九五”后期,随着一批时速超过200km的客货共线铁路和200~350km的客运专线铁路的建成,我国铁路进入高速发展期,加上这些铁路多采用信息技术控制和管理,客观上决定了对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的更高要求:要求电气专业对铁道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求作为铁路自动化、现代化和科技化代表的牵引供电系统要从可靠性到先进性满足高速铁路建设的要求;要求现代的电力牵引供电要向专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且正在向新疆、等边远地区渗透,而这些铁路建设的特点是高起点和高标准,急需大量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铁路供电和接触网方面的人才,从事与牵引变电所与接触网有关的运营维护工作,确保大动脉的安全畅通。另外,由于兰州交通大学电气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朗或培养计划满足不了高速铁路发展的要求,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

根据我们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哈尔滨、武汉、郑州、兰州等铁路局和青藏铁路公司,以及南车、北车等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调查而得出的结论来看,这些企业每年对牵引供电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是学校能够提供的三分之一,缺口达一半以上,而且这些铁路企业对牵引供电的人才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一方面是宽口径下电气专业学生由于技能欠缺和诸多高校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带来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的人才匮乏,出现了多家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争抢人才而无法满足人才需求的局面。鉴于此,根据兰州交通大学原铁路类院校特色,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决定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开辟牵引供电专业方向。同时,考虑到接触网是电力牵引必不可少的载体,与运营维护工作往往纠结在一起,密不可分,因此又设立了接触网工程方向。这样和原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一起,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共有三个专业方向,即两个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和一个传统专业方向,较好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四、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改革的具体措施

电气工程系铁路特色专业方向一经确定就成为兰州交通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这也是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的一个有该方向的本科院校。为了满足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即铁道供电和接触网方向)的教学要求,院系两级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资助。

1.教学计划的修订和课程设置的完善

电气工程系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而设置的,具有课程门类比较齐全,覆盖面广的特点。缺点是缺乏特色,定向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晰,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为了能和铁路特色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使之既能符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计划,又能体现铁路特色供电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此,研究小组认为:新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充分反映本课程方向的新技术和发展前景;删减就繁,除旧布新,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结合大纲对原教学计划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平台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2]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除执行全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外,学院还构建了由14门课程组成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平台:“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数值计算与MATLAB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计算机导论”、“DSP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开发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Web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鉴于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对数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修订计划时增加了工程数学教学方面的内容,包括“数学物理方程”、“矢量分析与场论”、“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为学生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厚实的基础。

这样学生既能在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宽口径下学习,又能掌握特色专业方向课的基础课教学内容,为以后分专业方向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包括“电路分析”、“电路实验”、“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气工程导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10门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共同构成大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大平台。

由于接触网专业对机械和力学知识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专业基础平台中增加了“机械设计基础”和“工程力学”课程,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也为以后学好接触网专业方向奠定了基础。

(3)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主要涉及“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器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配电网络自动化”等课程,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一起构建专业技能获取平台。

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的修订对确保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做了较大的调整。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专业方向,增加了“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及装备”、“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牵引供电所设计与施工”课程以及这些课的课程设计。针对接触网工程专业方向,增加了“接触网工程与设计”、“接触网规程与规则”、“接触网施工”、“接触网检测”以及“接触网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上述两个特色方向除必修课外,均有9个学分的选修课。表1是调整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路特色专业方向课程教学计划。

(4)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平台的修订。工程实践能力教学平台的调整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调整工程实践平台本身的实训内容,如认识实习由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改为参观兰州铁路局供电段兰东牵引变电所,生产实习由原来的兰州电机厂实习改为兰州铁路局职工培训站陇西分站接触网实训基地实习。二是开辟新的实训内容或实训基地,如增加了有关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专业方向的零部件拆装实习,以及开辟了兰州铁路局供电段电调中心实习基地。此外,学院还定期聘请各大铁路局、设计院、中铁电气化公司、青藏铁路公司等现场专业人员来学院任课或作报告,使得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现场的知识。

2.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是一个崭新的方向,师资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成败。在优化师资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体措施:一是安排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实习培训,加强学习交流。如2008年安排张廷荣、李红两位青年教师去华东交通大学学习,安排李亚宁教师去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学习,2009年安排张廷荣、李红去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兰州分院学习,2010年安排闵永智教师去西南交通大学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除了每年安排相关教师进修实习外,学院还着力出台了“1+2”研修计划和“1+1”帮带计划。二是鼓励教师利用暑、寒期到工厂或铁路建设现场实地考察,与现场工人、技师交流学习,做到真正实践学习。三是在院内积极开展铁路特色专业方向方面的科研工作,加大对科研方面的投入。通过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四是强化教师专业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要特别加强从企业引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3.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立

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相应的实验室建设对于专业发展尤为重要。铁道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和接触网专业方向建立之前,我们就对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论证工作,一经专业方向确立就开始了实验室建设工作。由于铁路特色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和庞大性,所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有代表性的实验设备从而完成实验室建设,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异常重要。学校采取了以自我建设为主的方式,同时加强外来资金的引入。一方面,学校利用日元贷款大力建设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实验室,先期建成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模型实验室,包括一个电力系统沙盘及一个牵引供电系统沙盘;全部偿、半补偿及接触网简单悬挂模型;断路器、隔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牵引变电所电力设备模型;AT、BT及接触网直供方式下的挂板模型;牵引所二次回路、直流操作电源的挂板模型,满足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利用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和特色办学机会,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通过各方积极努力,获得财政部数百万元建设基金,建立了远动及综合自动化实验室。最后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学校投入配套资金进行二次开发,展开对遥测、遥信和遥控系统的深入研究,完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3]

关于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接触网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安全规程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其特殊性决定了实习的重要性。利用现有条件和依托相关企业单位建设新的实习基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学校利用兰州铁路局职工培训站接触网实习基地的优势,在实习阶段将学生送到接触网实习基地进行接触网零部件拆装练习,并设法考取上岗证。另外,和企业积极联合,建立新的实习基地。如与兰州铁路局兰东供电段达成就业实习协议,给学生一个熟悉和实习的机会,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进行了不断地尝试,目的是寻求利于学生学习和能力提高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内容上不再采取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而是丰富教学内容。首先在教材的选取上采用“三位一体”的教材,再经过大量的比对,选取最好、最先进的教材。对不恰当的教材经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进行修正;课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从交流单位引进录像,另一方面根据需要去现场实地制作教学录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注重能力培养。为了提高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些课程采取了教师讲授、学生参与的方式。例如,对于轨道交通概论,任课教师讲完部分课件后,布置学生课后通过资料查取完成一定任务,并让学生们课堂讲解。由于学生查阅的知识多种多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教师在其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共同受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

五、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取得的实效

兰州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专业方向一经开始就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校内受到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铁路局、设计院、中铁电气化局、中铁建和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的认可和好评。目前除部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外,大部分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总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最近连续三届的毕业生就业分配中,无1人待业。在最近连续两年的高考中,报考该专业学习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该专业与铁路信号、机车控制两个专业配套,构造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优势,填补了学科专业建设的空白。

六、结束语

自199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恢复招生以来,历经10年有余。在校、院两级领导的支持下,电气工程系教师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建立了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两个平台,设立了电气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吸引了大连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宁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工业专科学校、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酒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乌克兰克列门丘格国立大学和斯洛伐克马捷贝尔大学等院校教师来中心参观、学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苏宏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193-195.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5)

感谢县人大常委会给了我一个向大家报告工作、汇报思想的机会。

我于2月起担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先后分管过教育、工业、交通、安全、财贸、金融、保险等多项工作,协管过平伍大市尝伍市工业园。几年来,尽管工作变动大,分管工作多,面对的矛盾尖锐、复杂,但我兢兢业业,力尽所能,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

1、执行决议不含糊。县人大审查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全县人民的承诺;县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各项决议,是我们的法定职责。每年,我将其中涉及自己分管的事项,一一归集梳理,作为法定目标,兢兢业业去完成。特别是其中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工程,如通乡油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每年都保质保量超额地完成了任务。

2、办理提案不马虎。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民群众呼声的反映,我个人并要求承办单位从依法行政的高度认真办理。凡条件成熟的,尽快解决;暂时难以解决的,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实事求是地向代表解释清楚。几年来,共办理建议提案137件。对多名代表提出的《加快钟虹公路建设进程的建议》,我积极协调。3月,我陪同先政县长就钟虹公路建设在三墩乡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按照先政县长安排,同财政局、发改局、交通局一道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将钟虹公路建设挤进了国家农村路网改造项目,落实资金2600万元。去年,钟虹公路已拉通路基工程,今年可望全线通车。四年以来,根据县人大的安排和代表团的要求,我先后接受了四个代表团的约见,对代表反映的黄金洞乡的通讯、公路硬化问题以及城关镇关于茶厂——画桥的公路问题,一一承诺,千方百计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并全部得到落实。

3、处理问题不随意。,岳阳市发生了两起鞭炮生产事故。当时市委要求我县关闭全部鞭炮生产企业。但我认为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鞭炮生产,如果手续齐全又合乎安全规范的企业都一律强行关闭,是不妥当的。对公民来说,“法无禁止则自由”,对政府来说,“法不授权则无权”。为此,我提出“整顿、规范、限制、严惩”的八字方针,并举办鞭炮生产企业负责人学习班进行培训。严格规范督促企业投入整改资金650万元,全县鞭炮生产企业依法关闭了3家,停业整顿2家,现在被保留下来的17家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几年来,我县鞭炮生产企业安全运行,稳步发展。去年,这些企业共实现产值2080万元,完成税收110万元,安排劳动力2400多人。

二、攻坚克难,深化企业改革

12月23日,政府安排我主管工业,第二天就得到消息氮肥厂组织了700多人准备赴省上访。尽管这次事件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但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毕竟靠说服劝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我组织专门班子对全县12家预算内工业企业逐家走访调查,并带领劳动、工业等单位负责人到华容、汨罗、浏阳等地考察,到盛市有关部门咨询。充分听取意见,寻找对策,期间,仅国家有关企业改革的文件,我们就查阅了100多个,最后向政府常务会提出“破、租、卖”三管齐下的深化企业改革的方案,即对搞活无望的企业实行破产安置,主要是氮肥厂等6家企业;对有潜力但目前又无能力搞活的企业实行整体出售,如矿泉水、制药厂等;对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其它原因导致企业不景气的实行租赁经营,如水泥厂、石煤矿等。方案提出后得到了县委、人大、政协领导的支持,并由我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具体组织实施。改制三年来,我基本上是在矛盾中渡过。早晨起来有人等,到外面有人拦,下班回家有人跟,到了家里有人找。记得有一天晚上,氮肥厂来了20多人,在我家里坐到凌晨1点多才走,那晚仅矿泉水就喝了两桶。我家里的门锁到现在已换了三次,要不锁眼被口香糖堵住了,要不锁把被损坏了,更有甚者还威胁我上小学的女儿,使得女儿不敢去上学了。面对困难,面对如此环境,我没有退缩,我和领导小组同志反复商量后,提出要以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作为工作出发点,把做好安置工作摆在首位,先立后破,要使职工先立命安身然后再考虑破产。比如氮肥厂在实施破产过程中,对厂区住房、道路、水、电全部进行了改造,使职工有个安身之地,在火柴厂、电工材料厂改革也是如此,我们用旧材料做了三栋解困房,安置了72户无房户,为了改造氮肥厂的自来水,仅协调会就开了8次,在此基础上又组织劳动部门举行了三次专题招聘,安排360多名职工再就业,还安排了31个公益性岗位。为了帮部分同志争取落实特殊工种政策(即从事有害有毒工种可提前五年退休),我和劳动局、工业局的同志三次到市劳动局争取,最后一次在市劳动局整整守了二天,终于使市局一次批准了70多人为特殊工种人员。对正在改制企业的困难职工要关心,对遗留问题也同样要关注,比如石膏矿170人有50多人患矽肺病,破产后却没人管,我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多次到职工家了解情况,向政府常务会汇报,拿出专项资金为他们解决问题。又比如话务员问题,由于邮电体制改革后,电信、邮政、移动一分为三,谁也不管,一拖就是十年。为此我三次跑省里向有关部门汇报,向三家单位筹集了60万元资金,解决了60多名话务员的社保问题。这些年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为全县特困企业的300多人解决了社保,为300多名破产企业的离退休同志解决了医保,为500多名下岗职工解决大病医疗统筹,为将近3000名特困职工解决了低保。

由于始终把做人的工作摆在首位,把职工的利益摆在首位,12家预算内企业改革已经完成了7家,依法置换国有、集体企业职工身份余人,在改制过程中尽管出现许多不和谐的音符,而且有时还给领导和单位增添了麻烦,但毕竟完成了任务,而且没处理过一个人。氮肥厂破产后,原厂区建成了寺前工业小区,已引进4个项目,年产值达3000万元。改革促进了发展,几年来全县规模企业增加值由的6.5亿元增加到的20亿元,年均增长42%,规模企业数由23家增加到现在的88家,连续三年获市目标管理奖。

三、努力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副县长的职责是协助县长主管某一方面工作,是县长的参谋和助手。在分管工交、安全生产期间,我对推进工业化提出了主攻规模企业的指导原则;对交通建设,提出了主攻国省道,加快发展县乡道,统筹兼顾片道和村道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四不放过”的责任追究制;对财税工作,提出了重点稽查,“整治一个行业,管好一个行业”的原则。部门的同志认为这些思路比较切合我县实际,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和采纳。,县委、县政府将工作主题定为工业发展年,形成了全县大办工业、服务工业的好氛围。

提建议当参谋仅是一个方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当助手,做好本职工作,尽量为县长分忧,因此,这些年,我给自己定了个“三不”的办事准则。

1、不怕矛盾和压力。天一科技是我县的招牌企业,但国家五部委审计后戴上了st帽子,如果不能扭亏为盈就会退市,其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县里所有领导都在关注、关心,毕竟我是主管,为了做好资产重组工作,我多次跑北京,跑长沙,在县委、县政转自府主要领导的具体指导下,促成了5次市长办公会、3次省长办公会,于今年9月正式签订了资产重组和股权转让合同,股权分置改革也正在有序进行,已正式摘掉了st帽子。

2、不怕麻烦和阻力。在去年8月开展的城区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中,根据县委安排,我担任指挥长。在整治的过程中,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带领相关部门,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按照无情整治、有情操作的指导思想,日以继夜开展工作。这其中,叭叭车主的补偿、4050人员及特困户的安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整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也特别大。为了尽量提高补偿标准,我严格按程序操作,并组织对回收的叭叭车实行公开竞标拍卖,最后使回收价比过去翻了4倍。为了帮助一些“4050”车主和特困家庭落实公益性岗位和部门勤杂工岗位,我亲自到各单位督查,打破情面施压力,最后保证了200个岗位全部到位。在县四大家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永发书记的具体指挥下,通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彻底淘汰了城区2300多台叭叭车,重新规划和配套了城区公交客运体系和交通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规范了交通秩序,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县城形象,方便了居民出行。经济发展环境是事关发展的大事,去年我带领工业局的同志,先后深入到20多家企业调查走访,摸清了一些部门收费的情况。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将所掌握的情况如实汇报,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于今年初出台了熟食企业包费制和部分规模企业一费制试点,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的好评。

3、不怕风险和艰辛。启动通乡公路建设,当时省里决定路基工程由县里负责,路面工程由市交通局和公路局作为业主单位,路面按37万元/公里进行补贴,贫困县按42万元/公里进行补贴。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找市交通局、公路局领导,要求将对贫困县路面多补贴的每公里5万元直接划拨到我县,用于路基改造,市交通局、公路局意见很大,我据理力争,先后十余次找市长和主管市长,最后终于争取到了这笔资金。在主管交通工作期间,我和交通局、公路局以及财政、发改、国土、电力、电信等18个部门的同志共同努力,组织了交通建设大会战,共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拓宽和硬化了通乡公路174公里,升级改造村级公路1060公里,新修旅游公路2条25公里;钟虹公路完成了主体工程。政府安排我协管平伍大市常为了将这一项目启动,解决好遗留问题,我四处奔走招商,先引进秦驰公司,在公司资金无法到位的情况下,我又顶着压力,力排众议,果断决策,依法将大市场破产,共破除债务1700万,通过与温州商人洽谈提出将城关出租车市场和平伍大市场打捆转让,最后终于使这一停工、闲置多年的市场重新启动。

四、严以律己,不以职权谋私

我深知自己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成长为副县长确实不易,对现有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也非常满足。我时常告诫自己,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廉洁是执政的资格。我坚持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注意用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衡量约束自己。几年来,全县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工程项目多,我没有插手过一次招投标,没有介绍过一支施工队伍,没有介绍过一分钱的工程材料。日常生活也崇尚简朴,从不铺张浪费,更不讲排场摆阔气。我母亲八十大寿,我兄弟姊妹坚持要摆酒席祝寿,我逐个做工作说服他们,只在老家摆了几桌饭,请来亲戚和地方乡亲,没有收受一分钱礼金。母亲去世,前来吊唁的亲友、同事很多,丧事结束后,我将以单位名义送的8000元礼金一一退还,并将收到的40多床踏花被全部转赠给了五保户和贫困户。在政府工作几年,我没有在下属单位报销过任何费用。没有要任何单位为我买过一次单。我严守政治纪律,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动作。

以上是我几年来履行职责,自认为做得比较好的一些方面。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一、学习不够。尽管平时也看书读报,但真正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理论却很少,总认为在基层工作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际功夫。再加上工作忙,烦人的事多,也难得静下心来。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致使自己理论水平、法律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提高不快。反映到工作中,就事论事的多,考虑全局的少;解决具体问题多,抓队伍建设少;疲于应付的多,主动出击的少。所有这些,现在总结起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习不够,理论水平、思想水平乃至工作水平不高所致。

二、修养不够。个性修养不够,这恐怕是我最大的缺点。我是当兵出身,在部队养成的雷厉风行,不怕鬼,不信邪,敢作敢为,敢说敢干的作风,在地方工作中时时表现出来,这固然无可非议。但在表现这种作风的同时,或多或少表现出了一些“霸气”和“蛮气”,过火批评人的事时有发生,甚至当某项工作不如人意时,不问原因,不作调查,也不分场合,就开始批评。尽管事后沟通,同志们也能理解和谅解,但有时难免要伤害一些同志的自尊心和感情。

三、深入不够。许多工作之所以抓得不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必要的调查研究,平常疲于应付事务,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的时间很少。实事求是讲这并不是自己怕苦怕累不愿深入基层,而是自己不善于科学安排,挤时间去深入。过去总说事情多、工作忙、没时间看书,没时间下基层,这都是一种托词,说到底还是认识上的问题。

四、自律不够。我从不进公共场所打牌,但休息时,朋友来了,在家里也打打小麻将;我从没有用自己的权力谋取过私利,但对烟、酒、土特产等礼品一般都接受了;我对党、对组织从没有二心,但当看到或听到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或腐败现象时,也说过一些牢骚话和过激的话,这些都是自律不严的表现。

针对上述问题,我将认真予以整改。

一、加强学习。这次财政部组织的为期一个星期的学习,使我获益不浅,最大的收获就是使我认识到一个人不学习就不知晓世界,甚至还不认识自己。因此,我将制定出一个适合我自己的学习计划来,认真地、系统地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向书本学,向同志们学,从实践中学,在学习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特别是个性修养,使自己保持“锐”气,减少“霸”气,杜绝蛮气,努力追求并尽快形成一种更科学、更有效、更能调动积极性的工作方法。

二、改进作风。坚持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力争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从事调查研究工作,在深入基层中为基层服务,在深入企业的过程中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发展途径。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零距离接轨;数铣实训;教学瓶颈;自主创新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一直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轨”为教学总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向一体化教学靠拢,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紧追不舍,顾名思义:仿真企业模式教学法。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项目中重点是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实训,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是:实训指导教师根据通用教材或校本教材――向学生授课分析图纸――设定加工工艺路线――备料――安排机床工位――学生独立编程――学生操作机床加工出零件――自检――上交――教师检测评分总结。

现有模式教学优点:

(1)学生在实训指导教师指导下,亲自上机加工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加工出合格工件。

(2)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技能水平,可有针对性辅导。

(3)认真学习的学生,加工出的工件精度高,产品合格率高。

现有模式教学缺点:

(1)学生过多受老师思想束缚,按步就搬或生搬硬套、或直接调用他人程序。

(2)教师按既定模式授课,长期面对同一个训练件,没有新的加工工艺思路。

(3)学生本身对实训项目掌握程度不尽相同。

(4)制约了学生奔放的思想,没有自主创新的机会。

(5)学生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团队合作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煅炼。

(6)学生出现两极分化,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放弃不学。

(7)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只能充当机床操作工的角色,自身的编程能力也不强,更不敢应聘编程员的岗位。

在实际生产中,部分企业生产模式如下图所示:

根据我校目前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部分仅限于上图中“生产动力部”里的“铁工动力车间”学生们扮演着实实在在的数控机床操作工,其实他们的对口岗位范围还是太窄了,我们要为学生拓展更多的就业空间,如技术工艺部的工艺室、设计中心;质量检验部的质检器;生产动力部的编程员;还要培养学生掌握与客户洽谈订单的能力和技巧;具备与产品供应商沟通交流的能力。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关键在于企业的运行模式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依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基于上述发展目标,为了让学生更主动探索学习、学到更多技能知识,为了顺应企业的用工需求达到“零距离接轨”,为了改变原有模式的不足,现对数控铣床实训模式作如下教学改革:

一、加工程序互换法

原有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按预定的步骤去绘图并编制程序,确切地说,这个工件的成绩包含有教师60%的功劳,学生只是在执行老师的思路罢了,学生重点体现只是操作机床加工出工件,而核心部分仍是毛坯选择、程序编制,学生没有脱离教师独立进行以上操作,这一点与企业明显不符,学生存在缺乏自主创新的要素,无法谈及技术的提升。企业仿真就要知道企业如何运作,就数控铣床加工而言,企业里有专门的编程员、专门的机床操作工,两者是分开的。当前我们的毕业生几乎都是从事机床操作工,很难进入到编程岗位领域,而这正是他们所向往的理想岗位,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就显得迫在眉睫了,改革方案即在平时实训过程中让学生之间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即:

A同学编的程序,交给B同学去加工,B同学编的程序交给C同学去加工,C同学编的程序交给D同学去加工,D同学编的程序交给A同学去加工。依此类推,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使得每1位同学都与2位同学有前后关联的关系,即:A同学即是操作员,也是编程员,他必须煅炼出具备沟通交流的能力,达到互相协商探讨加工的效果。A同学既要扮演编程员去指导B同学进行加工,告知工件原点设计在哪里,注意事项是什么等沟通,对D同学加工的产品负有60%的责任;A同学又要主动与D同学沟通交流,A同学加工出来的产品只能证明他操作机床的水平如何占40%的成绩。在这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保证首件产品是合格的。这与自编自加工的旧模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它能够促使同学互相竞争,增强高度的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自由设计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设计出有创意的造型给他对应的同学去加工。

二、工件分组检测法

原有模式中,学生加工完工件后自检或不检,就直接上交给老师了,至于结果怎么样?得多少分?他们不太关心,没有强烈的求胜意识,在他们看来那是看老师乐意给你多少分罢了。而且过后学生本人也不知道自身具体失误在哪里,也没有反复研究分析,达不到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目的,有些检测项目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检测。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工件检测评分,特作如何教学改革,即:

学生加工的工件批改方式:将全班平分为3组学生同时对一个工件检测评分,指定好组长,由指导教师同时指导3位组长检测方法及项目,再由组长组织自己的组员进行检测评分,最后将3个分值相加后求平均值即得该学生的最终成绩,各组要每次都要写检测情况分析。如果个别学生对最后成绩有异议,再由教师作最终检测定妥,并总结问题所在,每一次总结都要完好保存。一旦出现某一组检测时弄虚作假,那么通过其他两组评分即可轻易看出漏洞。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出学生诚实认真的做事方法,培养了公正的意识。

通过以上课堂教学改革,弥补了当前数铣实训模式的许多不足,初显成效,同学们技能水平的提高指日可待,我对此方案充满信心,相信一定能够攻破当前的数控铣床教学瓶颈难题,现在已经逐步推行当中,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又迈进了一步,我们的毕业生必将开创新的就业格局。

参考文献:

[1] 王平.《数控机床与编程实用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

[2] 于法鸣、刘康、陈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3] 蒋志青.《企业业务流程设计与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11月

[4] 孙宗虎、付伟.《生产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4月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篇(7)

【关键词】 高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办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提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问题。在高职教育中,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要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最终能够向企业输送“对口”的人才。而高职院校优质教学水平带来的毕业生“畅销”才能进一步拉动“招生旺”,进而形成高职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探寻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校企互动教学模式,无疑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教育部在2006年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提出要把工学交替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职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利用校企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实施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岗位技能训练,对学生开展岗位知识、岗位能力、岗位技术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将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应试型转变为应用型,有效的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工学交替中的“学”,包含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在企业期间的实操实践、职业素质的培养;工学交替模式中的“工”指学生作为企业员工,在企业进行的顶岗工作。

二、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实践的现状

自2006年以来,许多高职院校把工学交替纳入教改并着手实施,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课程设计与企业需求存在断层

高职院校大都是按照本校的教学计划来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但授课教师大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课程设计拘泥于课本,照本宣科严重,学生理论丰富,动手能力却很弱;企业工作强调的是实操能力,对于动手能力弱的学生,企业往往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在经过长时间培训后,工学交替的时间也接近尾声。岗位的再次空缺,造成企业用工慌,影响了生产。

(二)“工”与“学”的衔接不紧密

校企双方在工学交替时间、岗位轮换及管理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需要用人时,学校由于教学计划等原因不能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当学生能够实习时企业可能并不需要实习学生;企业需要学生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不间断实习,而学校往往又不能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学校希望学生在不同岗位间进行轮岗体验实习,企业由于培训等多方面原因又难以让学生轮岗。

(三)教学与生产在时间上存在冲突

高校的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能中途变更;而企业生产大都是季节性的,通常会在生产旺季来校招人,一旦旺季过去,岗位需求趋于饱和,企业就会要求学生返校。但此时已临近期末,返校学生面临的是课程的脱节。在这种冲突中,高校为了使学生有机会去企业锻炼,就不得不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而迁就企业的安排。

(四)学生对自己定位不清晰导致对工作期望过高

在校学生对就业前景过于乐观,对社会现状缺乏了解,导致在进行工学交替时眼高手低,在挑选工作时遇到障碍;另外,在高职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实际水平认识不足,不能够沉下心去学习和锻炼,反而认为工学交替是一个赚钱机会。使工学交替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三、工学交替中“工学关系”的协调

尽管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冲突,但它已被众多高职院校所采纳,并形成了一种共识:只有通过工学交替,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局。要协调好工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和校企三方受益,笔者认为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都要有所作为。

(一)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为校企双方提供便利

作为政策制定者,政府可以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使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职人才培养。

1、政府着手制定相关规定促进校企合作;

2、政府对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培训经费的资助;

3、政府对校企给予相应的税收惠。

(二)高职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学交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理应发挥主导作用。

1、寻求对口企业,满足学生工学交替的需要。

2、“以需方为中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与设计,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工学交替科学化、规范化。

3、加大教改力度,完善校方在工学交替中对学生的指导、管理和评价机制。

4、拓宽办学思路,把企业“引进来”,把教学“推出去”,促进工学交替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企业应积极参与,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双重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需要企业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便利,需要企业有所投入;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实习生的补充和加入,也能为企业解决部分后顾之忧,填补企业的劳动力缺口,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契机。如果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必定会使企业受益,降低员工的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以提前介入教学,提出符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校方一起共同制定和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

(四)学生应正确看待工学交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