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23 09:16:03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1)

一、故事化新闻的勃兴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两个基本特征,而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最本质属性。对“故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由此看出,故事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对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进行生动的加工创造,适合于口头讲述的、通俗易懂的叙事文学体裁,具有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形象鲜明、语言的通俗易懂等特点。不难发现,新闻与故事,有着本质特性的差异。

传统的新闻报道“倒金字塔”结构,强调的是信息和传达,对新闻作为故事叙述的生动和文学美感侧重不多。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需求的拓展,故事和新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把新闻事实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新闻故事化报道方式被大量采用,并且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闻是传播信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讲故事”是一种文艺娱乐,有人担心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新闻,不仅缺乏信息量,而且还流于庸俗,导致新闻娱乐化。故事化新闻,虽带有故事这个定语,但它仍属于新闻的范畴,具有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故事化只是采用故事化这种表现手法来对新闻进行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本质真实性和时效性依旧不变。

二、故事化新闻表现技巧

新闻学就是事学,新闻就是报道事实,讲故事应该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离开讲故事,即使是新闻评论,也会艰涩枯燥乏味。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变得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因此,以简练、生动、流畅又逻辑清晰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应成为一名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

1.用心构思。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首先要给故事一个定位,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故事和复合型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需要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这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2.凸显主角。新闻是因“人”而生动的。在新闻的诸要素中,新闻人物是主角,是构成新闻的主体。因此在采写新闻时要做到见物更要见人。抓主角,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角,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兴趣,才能让你阐述的观点在他们中间引起反响。凸显主角,需要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下功夫。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等等,那样无法让读者去了解你想要刻画的人物,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也不能光说他很聪明、滑稽等,必须细致传神地描述他的言行,通过具体事例和在事件冲突中的表现,展示一个人的性格。

3.题材有趣。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作为媒体,只有让所刊播的新闻让更多的受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趣味性可以让新闻事实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记者应尽可能地捕捉件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描写和场景设置,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读者如临其境,使听众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

4.突出细节。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当新闻报道过后,在受众的脑海里逐步消减,形象日趋模糊,而传神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细小动作等,往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感情,“扑通”跪倒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些点滴的感人情节,很能打动人的心灵,读后让人留下隽永印象。

5.注重描写。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个部分。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

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要注重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一要尽可能做到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二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三要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四要有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五要有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好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三、如何找到好故事

既然讲好故事,对新闻的成功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故事?好的故事素材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新闻感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其次是要广泛阅读,从有关出版物和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讲话、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

找到好故事,还要广交朋友,多和“消息灵通人士”沟通,通过他们提供故事信息;和采访对象多聊天,闲谈、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随和地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

四、新闻报道泛故事化隐忧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2)

【摘要】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故事化报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契合受众深层次的视阅需求,扩大了新闻传播效果。做好故事化新闻需要用心构思、凸显主角、突出细节、注重描写。另一方面,故事化新闻应恪守真实性底线,防止对新闻真实性的伤害。

【关键词】新闻 故事化 真实性

新闻界前辈徐铸成曾言,记者好比厨师,做新闻也是一门讲究“烹饪”的艺术,通过前期采访,有了好的原料,在后期编辑时还要精心选料、设计好菜谱。那么,什么样的菜式和特色最惹观众喜欢呢?答案无疑是细节化、情节化、故事化。

“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是我国新闻报道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已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被广泛运用,渗透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何谓新闻故事化呢?比较公认的定义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所谓:“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故事化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契合了受众深层次阅读需求,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但另一方面,新闻故事化手法的不当运用,也易造成对新闻本质特性的伤害,使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

一、故事化新闻的勃兴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两个基本特征,而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最本质属性。对“故事”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由此看出,故事是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对真实的或虚构的事情进行生动的加工创造,适合于口头讲述的、通俗易懂的叙事文学体裁,具有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形象鲜明、语言的通俗易懂等特点。不难发现,新闻与故事,有着本质特性的差异。

传统的新闻报道“倒金字塔”结构,强调的是信息和传达,对新闻作为故事叙述的生动和文学美感侧重不多。随着媒介的发展、受众需求的拓展,故事和新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把新闻事实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的新闻故事化报道方式被大量采用,并且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也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如今,“新闻故事化”表现手法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竞相运用,因其摒弃了单一、简单的叙述性报道,充分运用了事件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赋予其新的审美理念和深层意味,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好奇心和阅读欲。

新闻是传播信息,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讲故事”是一种文艺娱乐,有人担心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新闻,不仅缺乏信息量,而且还流于庸俗,导致新闻娱乐化。故事化新闻,虽带有故事这个定语,但它仍属于新闻的范畴,具有新闻的本质特性,新闻故事化只是采用故事化这种表现手法来对新闻进行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本质真实性和时效性依旧不变。

二、故事化新闻表现技巧

新闻学就是事学,新闻就是报道事实,讲故事应该是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离开讲故事,即使是新闻评论,也会艰涩枯燥乏味。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死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变得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从而易于传播,更收功效。因此,以简练、生动、流畅又逻辑清晰的语言来讲清楚一个故事,应成为一名记者和编辑的基本功。

1、用心构思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首先要给故事一个定位,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单一型故事和复合型故事。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非常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需要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这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告等。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2、凸显主角

新闻是因“人”而生动的。在新闻的诸要素中,新闻人物是主角,是构成新闻的主体。因此在采写新闻时要做到见物更要见人。抓主角,新闻报道才能鲜活起来。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角,这样读者才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兴趣,才能让你阐述的观点在他们中间引起反响。凸显主角,需要在人物性格刻画上下功夫。首先记者必须对主角有着充分的了解,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业、年龄等等,那样无法让读者去了解你想要刻画的人物,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也不能光说他很聪明、滑稽等,必须细致传神地描述他的言行,通过具体事例和在事件冲突中的表现,展示一个人的性格。

3、题材有趣

趣味性是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众对新闻越感兴趣,新闻的价值就越大。作为媒体,只有让所刊播的新闻让更多的受众记住、认可、产生共鸣,才能获得最大的宣传效果,趣味性可以让新闻事实充满情趣、富有人情味、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记者应尽可能地捕捉件中有新意的情节和细节,通过有画面感的描写和场景设置,细致入微地展现新闻现场,让读者如临其境,使听众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主题,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

4、突出细节

细节是新闻中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当新闻报道过后,在受众的脑海里逐步消减,形象日趋模糊,而传神的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细小动作等,往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感情,“扑通”跪倒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这些点滴的感人情节,很能打动人的心灵,读后让人留下隽永印象。

5、注重描写

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一个好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个部分。在写作中,记者要注重描述,运用各种感觉,将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描写出来,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也就是说,不要直接告诉听众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用自己的描写让他们去感觉发生了什么。如路透社消息《美国提案被击败中国将进入联合国》一稿中,就写到:“联合国的代表们今晚击败了美国为保住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作的努力,从而为北京进入联合国铺了道路。代表们在走廊里大声发笑,他们唱歌,欢笑,喊叫,拍桌子,有人甚至跳起舞来……”这些形象的描写,把读者仿佛带回到那个场景中。

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文字的基本方面也不能忽视,要注重运用文字的魅力来叙述好故事。一要尽可能做到具体,不要大而化之地用模糊语言,多用实在的具体的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二要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三要简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四要有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五要有连贯性,故事要顺畅,一气呵成,不阻梗,不中断人的兴趣。为此,就要解决好过渡段落,写好转折和过渡;交代来历出处,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解释说明,不让读者纳闷和产生困惑。

三、如何找到好故事

既然讲好故事,对新闻的成功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好的故事?好的故事素材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新闻感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其次是要广泛阅读,从有关出版物和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讲话、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

找到好故事,还要广交朋友,多和“消息灵通人士”沟通,通过他们提供故事信息;和采访对象多聊天,闲谈、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随和地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

四、新闻报道泛故事化隐忧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3)

夏延民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秋前夕,有幸参加了河北法制报通讯员业务培训,听了法制报几位老师的讲课颇有收获。作为公安系统通讯队伍的一员,《河北法制报.公安周刊》宋法绪主任的讲课,使笔者深受触动。宋主任通过职业生涯经历的几件事,对参加培训的通讯员提出了问题,并且给出了答案。说实在话,宋主任的讲课是把通讯员作为职业新闻人来看待的,明确了新闻人该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正义精神、职业素养、法律素养、奉献精神及责任意识。真是授之于术,传之于道。

班门弄斧,就宋主任讲的几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及认识。第一个故事,笔者认为宋主任讲的是良知。作为新闻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良知呢?故事讲一对夫妇,因为不安于农村的清贫生活,抛家舍业到城市打拼,在自己的小店里捡到巨款,并毫不犹豫归还给丢失人的一件事。这里讲的不是新闻写作,而是讲新闻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良知。也就是说,新闻人该如何做人的问题。新闻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解析真相、揭露丑恶、鞭挞罪孽、维护正义。如果一个新闻人没有最起码的良知,那么写的新闻又能给社会什么样的引领,又能让读者从中汲取什么样的精神?所以,作为一名新闻人,良知是第一位的。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当年的某药厂生产劣质假药,操控药品供应的事情。这里其实告诉大家,新闻人要有正义感,要有为百姓担当的勇敢品格。要敢于向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宣战。新闻人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而生的,担负的是惩恶扬善的责任。用中立的新闻观,告诉公众新闻事实,然后通过真相,来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对新闻人最基本的要求。不能因为一己之私,颠倒黑白,更不能置正义于不顾,助纣为虐。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偷,被法律惩罚后,洗心革面,投身到公安队伍中,助力打击偷窃犯罪,并收到辉煌的成果,却因为公安内部某些人过于的“洁癖”,以纯洁队伍的名义,让这个金盆洗手的正常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最终离开公安队伍,迫于生活的压力重操就业的事。这个故事讲是素养,就是新闻人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新闻人不要让新闻浮于表面,只见其一不知其二,用肤浅的新闻来解析事件表面的“真相”,却因为自己的职业素养不够,用肤浅的正义损害了更大的正义。法制类新闻采写,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很容易造成这种困境。新闻人应该追求正义,追求终极的真相,而不是用肤浅的真相,让真正的真相在肤浅中受到致命的伤害。正义不是“洁癖”,而是对事件本质的还原,要有担当,这个担当就是通过新闻来告诉社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该如何解决,而不是变成无解方程式。新闻人在对事件真相进行求索的同时,要给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因为本身素养的不够,对社会问题造成更大的困扰,甚至影响社会对某些问题的正确判断。

第四个故事,讲的是已经被判刑的重庆原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和前不久刚刚因为违纪被双规的原天津公安局局长武长顺的犯罪违法事。这里其实告诉大家,新闻人要有法律意识,守法意识。不能因为利益失去良知,更不能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反法律。新闻要讲法律,新闻人更要守法律。不能成为利益的代言人,更不能成为腐败的帮凶。要成为权力的监督者,而不是协从者。要敢于为民鼓与呼,而不是甘于为权背背书。

第五个故事,讲的是奉献。宋主任讲自己早年采访驻警大山深处的交警,与交警同甘苦,共同过春节的事。柴静说:“新闻是一种抵达。”新闻需要真相,真相需要抵达。怎么了解新闻事件的过程?新闻人的奉献如何体现?那就必须与采访对象零距离。如果说克服重重困难,驻警大山深处维护道路安全是交警的奉献,那么采写交警在大山深处如何执勤就是记者的奉献。新闻需要真情实感的真相,新闻的生命力也是无数艰辛的奉献给予的。所以,新闻的采写,必须要抵达到新闻对象工作里、生活中。只有如此,才能抓到新闻事件的灵魂,写出有分量有感情的新闻。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4)

【关键词】车祸报道 媒介失范 新闻伦理

车祸报道,又称交通事故报道,属于灾难性新闻报道。报道者为专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对车祸的报道,因为充满低俗、暴力、血腥内容而广受诟病。

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从宏观上来看,呈现出总量大、种类少的特点:囿于车祸事件本身的性质,研究基本上没有本体研究、主体研究、载体研究和效果研究,而集中于失范与规制研究;从微观上来看,学界对其的研究呈现出伦理层面多、法治层面少的特点,即侧重于车祸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研究。

一、我国车祸报道中的媒介失范现象

1、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

(1)侵犯隐私权。隐私权又称“宁居权”,是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力,根据规定,公民的私人信息(如身高、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手机电话号码、肖像等)不得随意披露。

在大量的车祸报道中,不乏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如《工程车侧翻压住小轿车》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东部沿海某省级卫视),电视画面竟然出现了工程车司机的驾照、身份证,观众可以在画面中获取很多司机的个人信息,侵犯了司机个人的隐私权。

(2)侵犯肖像权。传统观点认为,肖像权的侵犯一定要以盈利为目的,而实际上,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即可构成侵权。在车祸报道中,很多媒体在警方还未查清交通事故原因前就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尤其是采用一些带有丑化色彩的照片,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3)侵犯名誉权。名誉权指公民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力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力。侵害名誉权的方式主要有侮辱和诽谤,侮辱是贬损他人的人格和人格尊严,新闻报道中以言辞侮辱为主。车祸报道中侵犯名誉权的现象较少,但也值得注意。

如2008年10月10日,各大门户网站出现《深圳官员车祸现场刨土救人被指作秀》,质疑这种刨土救人的行为。新闻媒体不应粉饰车祸的残酷,更不应有意视车祸救援行动中人性的光辉而不见,这种无来由的指控,侵犯了救援人员的名誉权。

(4)媒介审判。媒介审判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张金柱案”就是媒介在车祸报道中进行媒介审判的典型案例。张金柱是原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局长,驾车撞了苏姓父子二人,其逃跑时拖着父亲海狂驰几百米。这件事被《大河报》《南方周末》和《焦点访谈》相继报道后,在全国急剧扩大影响。群情激愤,一致声讨张金柱,张金柱最后被判处死刑。

暂且不讨论舆论力量和案件审判结果是否有关联,但媒体在那一时间段内进行议程设置,大量报道该事件,把张金柱的个人行为夸大为公安队伍中反面形象的化身,就能看出舆论的力量所在和缺失之处。

2、有悖新闻伦理

(1)图片和视频血腥、暴力。在全媒体时代,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报道车祸无可厚非,但是在图片和视频的选取上,记者和编辑必须起到“把关人”的作用,过滤掉惊悚、骇人的照片。血腥画面会给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2)标题故意制作噱头,用词轻薄、低俗,缺乏人文关怀,对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媒体在车祸报道中常用的“噱头”是当事人身份的显著性,尤其是对明星、名人、高官的车祸的报道,如对许玮伦、何洁、super junior等明星的车祸的报道。

对于一般性的车祸报道,平面媒体通常以收纳新闻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遇上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明星”等噱头,就会被轻而易举地编排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车道 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显然,从标题到内容,该报道关注的并非车祸本身,而是富家子弟这个群体,其中隐含了对富家子弟这个群体的否定性推断,激发了社会情绪。

(3)内容编排侧重对现场细节的描写,缺少对车祸原因的反思。车祸报道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编排不合理:大多数车祸报道侧重于对现场细节的描写,而缺少对车祸发生原因的反思。对车祸现场细节的过分描述,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益处,因此应该点到即止。车祸报道需要传达的是车祸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警示人们注意交通安全。因此,在车祸的报道中,不仅要报道“怎么样”,更应该通过翔实的采访告诉人们“怎么办”。比如可以采访运管部门,让专业人士提出改善建议;多关注车祸报道中的人为因素,如管理失控,道路设计缺陷等等,揭露弊端,引起社会关注。

二、车祸报道失范原因探析

1、经济层面

媒介经营压力驱动下记者出发点错误,把吸引眼球当做终极追求。我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老师提出过报刊的“街头定律”,就是说读者会不会购买一份街头报纸,取决于他能否在三步之中、五秒之内注意到这份报纸。因此,报纸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就会试图通过选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达到抓住读者眼球的目的。同样,这个定律其实也适用于电视甚至互联网。在所有媒体都在强调“吸引注意力”和“增加点击量”时,车祸现场本身的血腥、惊悚,恰好可以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也因此成为了媒体夸张处理以吸引受众的内容。

2、法制层面

记者编辑等媒体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及相关法律条文对媒体侵权的细节的规定不明晰,导致了车祸报道中的大量失范现象。2009年出台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新闻工作者要“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即新闻工作者要保护被访者的隐私权、名誉权;针对媒介审判,《准则》规定,“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但是,法律和相关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并不能明确指引从业者应该如何处理类似新闻。

3、意识层面

和其他新闻报道一样,车祸的报道也包括事实性陈述和推测性陈述。优秀的报道要求记者做到在这两者之间精准拿捏和灵活转换,因此也就对记者的专业性和自律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车祸报道中,事实性陈述和推测性陈述的界限很容易模糊。事实性陈述主要体现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上,如司机违规驾驶、遇害者过失、交通设施不完善、阴谋或气候恶劣等,而与之对应的则为推测性陈述,即要加强对司机的教育、要加强大众出行安全教育、要增加交通投入并加强管理、要将肇事者绳之以法、要限制极端气候出行。

三、如何规范地报道车祸

1、掌握好新闻专业主义和运用写作技巧的平衡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立场独立、描写客观、不加评论地陈述事实,但采访与写作的相关技巧又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情节化、情节命运化”,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前者要求不带感彩,但后者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筛选的过程,都不可避免沾染记者的个人情绪,在两者冲突时,记者应该认识到,人的安危、情感和权力,比采集新闻要重要得多。

新华网作为部级媒体,在“7·23”甬温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动态平衡:在第一阶段凭借成熟的报道网络,快速全面地报道伤亡情况和抢救措施,引导舆论;第二阶段关注焦点,报道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发言和行动,着重报道了尚未被披露的相关信息,强调边缘信息,突出了报道的广度;第三阶段阐明并分析了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满足了受众的深层次需求。

2、处理好文字和图片的关系

关于文字与图片的关系,历来就说法多多,如“图是文的辅助”“图文并重”“图多伤文”等等。一般情况下,较为重要的新闻的最佳报道方式是图文并茂。但如果车祸现象过于血腥,可以考虑舍弃新闻的“视觉冲击效果”,即拍摄读者可以承受的画面,甚至只采用文字报道。

2013年11月4日,《齐鲁晚报》在进行车祸报道《京台高速德州段雾天酿惨祸 客车撞上货车致1死7伤》时,没有使用车祸当事人的正面图片和特写图片,而是采用了在车祸现场,消防员从客车内救出伤者的现场图片,既提供了车祸情况,满足了受众了解事情的需要,又体现出消防员及时救助的信息。

3、“充分采访”和“人文关怀”的关系

车祸报道的“充分采访”原则,让它从简单的数据罗列上升到了关注个体命运层面,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人间悲喜时,不能以眼泪为卖点,把苦难当噱头,对报道做煽情化处理,奉行“最小伤害”原则。

车祸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受害者和当事人隐私的保护和对受众的阅读感受的关照上。在具体操作上,应隐去车祸当事人的姓名、住址等具有明显辨识性的因素,在不影响基本事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利益;在刊登车祸照片时,对当事人可识别的部位加以处理;在照片的选用上,要注意照片的构图、角度和处理:尽量选择黑白照片,用柔和的色彩淡化血腥;采用全景镜头,而非血肉模糊的特写镜头;用血腥照片做背景而非前景。

结语

从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驾考新规,被称为“史上最严驾考新规”。新规出台后,增加了驾考难度,学员掌握了更多知识、方法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与此同时,我们期待,媒体在车祸报道中的失范行为,能够引起业界和学界更深层的反思和探索,让媒体对车祸的报道更加规范与完善。

参考文献

①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Z].2009-11-27

②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③陈祥林,《车祸新闻报道“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合理解读》[J].《今传媒》,2009(6),65-67

④陈静茜,《“甬温高铁追尾事故”报道框架解读——以新华网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12(11):74-77

⑤邸敬存,《流言是如何“被真实”的——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报道中“封口门”形成传播机制》[J].《文学与文化万象》,2011(1):68-69

⑥钱峰,《论当前车祸报道与媒体人本观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6):109-112

⑦陈芊芊,《微博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研究——以“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1(12):92-93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5)

路况信息

交通广播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路况信息上,它是交通广播的支点和灵魂。路况信息涉及到道路上的方方面面:哪里堵车、哪里进行交通管制、哪里有临时交通限流措施、哪里在施工、哪里的交通灯失灵、哪里的沙井盖丢失、哪里的路灯不亮,等等。路况信息传递道路上正在发生的状况,因而需要随时插播以体现时效性。

面对交通编辑提供的路况信息,诸如:“由于需要进行路面修补施工,广州大道中,白云区医院路段,北往南,已经围蔽右边两条车道进行施工,请途经驾驶人士绕道行驶,这个施工到明天早上6点结束。”主持人如何在节目正常进行中用最短的时间把握这个路况信息的重点,并将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呢?这对主持人的视读能力、语言表达及播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持人首先要从字面上了解大概意思,并结合所掌握的背景,随即组织语言,并按以下方式播报:“最新消息,广州大道中,白云区医院路段,北往南方向,由于需要进行路面修补施工,右边两条车道已经封闭。加上现在车流量大,导致堵车。请驾驶人士绕道行驶。该施工到明天早上6点结束。”主持人运用简洁明晰的语言,专业、流畅、亲切地将路况播出,给出行人士提供了及时的路况信息和有效建议。主持人在播报路况信息时要特别注意语句结构、停连和重音,让出行人士清晰地了解情况。词汇的表述应准确无误,例如“车流量大”、“缓慢”、“拥堵”、“拥挤”、“非常拥挤”代表着不同的路面状况,主持人必须准确说明。路况信息的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所以播报时切忌啰嗦、结巴,以免影响信息的正确表述。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特别容易吸引受众关注的一类路况信息。这类信息的播出也是采取随时插播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交通广播的及时性。例如:当主持人正在直播节目时,交通编辑发来了一条交通事故消息:“京珠高速韶关段北行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货车接连撞向两辆小车、一辆大巴,造成4死4伤。初步判断事故原因是货车刹车失灵和司机操作不当。”主持人如果只对这起特大交通事故做轻描淡写的简单处理,将达不到应有的影响。因此,在播出时可以先放一个“特别交通报道”的版头过渡,然后立即调整情绪,快速阅读,充分把握语境,运用情景再现,对交通事故进行联想: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货车突然失控,从后面撞上一辆正在等待放行的小轿车,之后该重型车辆又接连与一辆轿车和一辆大客车发生碰撞,轿车被完全压在货车下,整个车辆已被压扁。事故导致4死4伤。这些情景在脑海里像电影片段那样回放,体会事故发生时危险的情形。在播读时,语气应该沉重些,语速放慢,并需把握分寸,不宜过多渲染,以免引起受众的不安和反感。介绍完事故现象之后,可以分析一下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司机疲劳驾驶、行车间距过短、刹车失灵等。分析事故原因时语气和用词应该具有告诫性、警示性,强调重音,让交通参与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引起足够的警惕。

播读交通事故时的专属动词,例如侧翻、追尾、迎头相撞等,表述时要准确到位,这样才不会贻笑大方,损害交通台的专业形象。

新闻消息

新闻内容形形,包含时政、社会、财经、体育、文化、娱乐新闻等。面对种类繁多的内容,主持人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内容消息的播读方式,一般情况下,播和说需双管齐下。

播报新闻时如何既能节奏明快又能清楚表达意思呢?第一,要重视“语言”这一艺术品的锤炼过程,这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提高语言能力。一般来讲,播音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50个字,而且要咬字清晰、表述准确、连贯顺畅;第二,新闻工作者要重视培养新闻触角,提高专业水平。“语言的锤炼”和“新闻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乏语言基本功,无法清晰流利地播报新闻;同样,缺乏新闻知识,再好的语言基本功也无用武之地。新闻播音员应该给予听众表达清晰、准确、专业、干练的形象。另外,面对不同内容的新闻稿件,主持人应该根据具体内容调整播报方式和风格,或播或说,消息和消息之间的切换要自然和流畅,并力求形成干净利落、生动形象的风格。

投诉咨询类

主持投诉咨询类节目时,主持人面对的是形形受众关注的出行问题,因此主持人除了要具有扎实而渊博的交通专业知识外,也要重视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当听众咨询出行、消费等问题时——诸如购车、用车中遇到的问题,车辆、驾照年审年检问题,查询违规记分情况等,主持人在询问和回答时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态度要关怀、体贴,语言要简洁,为受众提供准确可靠的报道或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当听众反映交通热点问题时,主持人难免会和听众在思想上交锋,这对主持人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有听众反映广州城内“五类车”猖獗,非法营运、扰乱正常的客运秩序,横冲斜插、不遵守交通规则,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整治。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主持人要确定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材料,语气坚定地肯定听众反映的现象确实客观存在。观点明确、态度鲜明,以拉近受众和主持人的距离,平缓受众心中的怨气,以便使下一步的对话交流在舒缓、平和的气氛中理性地进行。其次,主持人应站在第三方的公正立场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摆事实、讲道理,指出“五类车”非法营运、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承诺将此情况尽快传达给主管部门;同时也希望主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并邀请听众继续做好监督角色。再次,主持人可以和听众共同研究查处、打击“五类车”的方法,为主管部门出谋划策;同时争取受众的支持,呼吁听众不要乘坐“五类车”。最后,主持人还要感谢听众对出行环境、综合交通管理的关注。另外,主持人应该加强与交警的合作,联办节目,向市民宣传交通法规,增强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等,增进交警和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主持这类节目时,主持人应该把听众当作自己的朋友,以平等的身份与听众对话,避免用教训和指责的语言和口吻。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亲切体贴。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应逻辑缜密,有理有据,突出重点,语言简洁精练、点到即止。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必太拘谨,要贴近听众,轻松、温和,要在适当的时候停顿,并留有余地,让听众有思考和发言的空间。节奏应该张弛有度,以加深听众的印象和认同感。另外,在与听众交流的过程中,切忌咄咄逼人、毫无停顿地侃侃而谈,应该沉稳、冷静、客观地分析和评论,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交通广播是交通参与者出行的好伴侣,交通节目主持人是受众的贴心朋友。倘若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能够根据交通广播节目的特色而采用与之相应的恰当播读方式,就可以为移动人群提供更专业、更周到、更细致的服务,让交通参与者在亲切、悦耳的声音中有一个美妙的旅程。

参考文献: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6)

近年来,随着专业频率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台对原来在综合频率播出的法制节目进行了调整,有的退出了新推出的新闻频率,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9年再次改版时,由新闻综合频率转变为纯新闻频率,原有的法制专题节目《现在开庭》停播;有的节目因为其所在频率仍定位于新闻综合频率,节目通过调整形态,满足了频率的需要而继续播出,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的《警法在线》;同时,随着财经、交通、都市、故事等越来越多不同定位的频率出现,这些频率或保留或新开播了一些与本频率节目内容有关的法制节目。以北京地区为例,当前主要有北京新闻广播、北京交通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故事广播、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等5个频率的4档风格各异的法制节目。(见表1)

通过对表1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4个结论。第一,法制节目所涉及的频率和播出时间大大增加。与改革前各电台通常只有一个频率、每天只有几十分钟播出法制节目相比,现在5个频率的5个专题节目使法制节目的播出阵地和报道容量大幅度上升,这更加有利于发挥广播收听便捷的优势,扩大法制宣传的效果。第二,报道范围扩大。虽然这5个频率的定位不同,内容与风格各异,有的以新闻谈话为主,有的聚焦城市服务,有的提供交通方面的宣传服务,但各家的法制节目从选题到节目形态都各有侧重,有的关注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热点案件,有的侧重城市服务方面的案件,有的以交通领域的法律纠纷为主。第三,5个不同频率中法制节目的内容和风格与所在频率的整体定位基本一致,这说明节目创作者有意识地贴近频率的整体地位。第四,每个节目或多或少都采用了“讲故事”的叙述方法。

在看到法制节目所涉及的频率和播出时间大大增加,报道范围和报道容量扩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专业频率的快速发展,类型比较特殊的法制节目如何与风格各异的专业频率融合,既满足频率的整体需要,又体现法制节目自身的特色,成为节目编创人员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频率与频率、栏目与栏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法制节目在激烈的竞争中迷失了方向,有的法制节目强化对作案细节、犯罪手段等负面新闻的渲染;有的只强调法律的强制惩罚功能,却忽略对维护公民权益的宣传,造成听众的错觉和对法律的片面认识;还有的节目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也陷入了渲染犯罪场景的误区,带来了负面效果。因此,探讨广播法制节目如何在专业频率中兼顾频率共性和法制节目个性,对法制节目的创作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本文以用“讲故事”为主要叙述方法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大家说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选题、节目形态等几个角度分析其创作经验的初衷。

一、《大家说法》的传播策略

2011年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对原有节目进行调整,引进了原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播出的一档法制节目《大家说法》。为了适应文艺之声以故事广播为主的频率定位,节目主创人员经过研讨后,对《大家说法》的节目形态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原有的新闻资讯,保留专题案例环节,以“讲故事”为讲述方式,并结合了记者采访和嘉宾点评。

1.融合频率共性,对案件作故事化包装

故事就是用生动的语言、曲折完整的情节,强烈的艺术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以讲故事的方式还原案件,可以避免机械地解读、讨论法律条文,从而使节目更生动有趣。

要把故事讲好,选题至关重要。对于新闻广播、交通广播和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法制节目来说,一期节目采用直播访谈的方式,还是录播讲故事的方式,选题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选题也是不同频率中广播法制节目贴近其所在频率定位的一个操作指标,比如北京交通台的《警法时空》,其选题主要是涉及交通领域的法律事件和法律纠纷。而对于故事频率的节目,因为频率和节目定位的不同,选择情节丰富,有争议、有焦点的案件是讲好故事的前提。

(1)选题:选择情节丰富,有争议、有焦点的案件。

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还原案件,首先需要案件有争议、有焦点,有足以支撑一个生动故事的丰富情节。广播法制节目在选择节目题材时,要在紧紧围绕法制的前提下增强其可议性。古语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④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件是讲好故事的一个先决条件。正如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一个好的故事应该蕴含一系列情节、细节,当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偶然碰到一个复杂的情景,他的遭遇和反应就是情节的展开。用故事化手法讲述案件,就是要强调对事件的过程的展现及事件内涵的悬念、冲突的表现。⑤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案件本身情节简单,创作者很可能会陷入过度渲染作案过程的误区,以达到强烈刺激的效果。事实上,对于法制类节目来说,传媒不应该过于详细地披露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一方面这些场景往往过于暴力、血腥,会对听众特别是青少年听众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可能教会一些听众如何盗窃和诈骗,从而使他们模仿节目中“传授”的方法,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根据《报业的良知》中对于“罪案的启示”所述:“新闻批评家有时用这个短语来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件案子里的‘聪明手法’被报纸进行了详细报道,从而无意间给犯罪作了技巧指导;另一种不那么直接的‘课程’是报纸无意间传递给读者的某种暗示,于是在1个月或1年或10年之后,当综合环境合适的时候,这些暗示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活动。”⑥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件不仅是讲好故事的基础,也能避免编创人员走向过度渲染作案情节的歧途。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篇(7)

如何科学地运用故事讲述新闻?在这种讲述的基础上,融入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的叙事和描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我们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为例,来看新闻故事的构成特征和写作技法。

一、在新近发生的事实基础上的挖掘升华

叙述性写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是讲故事。新闻故事的前提是新闻,因此,新闻的两个基本要素——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故事的必要前提。新近发生的事实,在这前提下,作者(记者)作适度挖掘,寻找新闻的故事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点。在《湖北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 》中,记者们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路,采写了9篇以身边人说身边理,以生活观折射荣辱观的新闻报道,意在对"八荣八耻"作更为大众化、喜闻乐见的解读。文中,记者以疏捞工刘玉梅、女司机王静、蔬菜大王兰贵娥等9位普通群众的平凡故事为典型报道,彰显了人物命运与社会体系的关系。例如,疏捞工刘玉梅,在“刚当上疏捞工那阵,觉得丢人,干活时总是压低草帽遮住脸;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粪池中,她带领伙伴们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大方而自豪。”我们看到了,在介绍她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时,记者发掘了刘玉梅身边的一个个故事,从下井排污,到群众对于他们的认知与感谢,处处真实,个个感人,记者把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知荣明耻、去浊取清的清晰轮廓。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一种背景的真实。

二、情节的起伏跌宕

陈述故事与一般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报道着重展开事件的全过程,即新闻的五个W,新闻故事重在事件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戏剧性矛盾冲突中。新闻报道作品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自生活本身,人物是个体生命的体现,是需要讲述的。在《荣辱观的生活解读》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无须刻意体现,各种矛盾已经就显而易见。还说 “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 ,女性的洁净与化粪池的污浊,爱面子的心态与世俗的偏见,浑身异味的工作和群众对他们的尊重,这些矛盾真实而普遍,而矛盾中的人也因此而形象生动。在展示这些矛盾情节过程中,记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解读。所以,只要注意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无须刻意营造。“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原型来自生活,只要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

三、注意悬念和细节

构成故事的重要成分是悬念和细节。悬念的功能是要吊住受众的胃口,使之非看个结果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对女司机王静的报道,就始终抓住了一个悬念。8年间,这个爱车像爱自己女儿一样的女司机安全行车51万公里,点点滴滴节油4万余升,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城"节油王"。可是,这个女司机不但没有另谋高就,而且主动开亏油车,这种看起来吃亏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值?记者选择王静工作生活的几个细节,巧妙地通过与乘客、与家人关系中的几个小故事,层层剥茧,环环相扣,渐释悬念,揭示主题。

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化新闻报道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好的细节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而且增加了故事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充分的描写能使读者读起报道来有强烈的现场感。细节的表述绝不是为了细节而细节,为了故事而故事。所有的细节、所有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为描述与解释事实本质服务,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文本简洁、流畅直击人心。

来看《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

一次,她在鲁磨路疏通明沟,突遇暴雨,浑身淋得透湿,一位大嫂拿出家里的棉衣棉裤帮她换上。

一次,清理完路边的化粪池,一位老大妈特意从家里牵出水管,为她冲手洗脸,并用毛巾替她拭去衣服上的污物。

点滴积聚的温暖,消融着胸中的块垒,升华着精神境界,产生了对职业的认同。她留在了疏捞班。8000多个日夜里,她和同事们一起,累计清理地下垃圾8000多吨,疏通地下涵管1.5万公里,从一普通女工,成长为共产党员、班长、武汉十大女杰、湖北省劳动模范。

再看《劳动光荣生活美丽——女司机王静的人生感悟 》这篇报道:

首义路正在修路,一段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横在眼前。“坐好啦!”王静回头提醒乘客,当乘客小心地抓好扶手时,车子只轻轻起伏了几下,就爬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一个来回,80分钟,进出数十个站点和红绿灯,200多次起步,王静没踩一个急刹,精心按着自己摸索出来的“慢起步、柔进挡、中速行、缓进站”的节油秘诀做。

这是个难得的凉爽天气,车子以35公里的时速平稳行驶着,好几位乘客在车上打起了盹。伴随拂过的清风,在后视镜里看到睡着的乘客,她满足地笑了。

在系列报道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一个职业记者是怎样运用细节描述新闻,去展示新闻产生的环境,去剖析新闻的意义的。你看不到记者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议论,但是你能够被他引向他设定的方向,你会随着他的引导而兴奋,而激动,也会在他的引导下而感叹,而沉思。这一切的力量,就来自对事实细节的精确的描述与展示。

四、报道角度的平视角

叙事角度是讲述者的观察点,据奈特和米克·巴尔的划分,叙事角度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三类。零聚焦即无所不知的叙事者叙事,虚实者所知>故事人物所知;内聚焦是透过故事中人物来确定故事焦点,叙述者是讲述他所知道的事,叙事者所知=故事中人物所知;外聚焦从 见证人角度讲述故事,仅陈述他看到的、听到的,不做主观评价、心理描述,叙事者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