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07 17:06:16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1)

[关键词] 绿色营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30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057- 02

0 前 言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尽管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上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及阻碍,如较高的成本及高价格,导致消费者往往不会自觉和主动进行消费。但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逐渐开始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节能环保型经济,绿色营销及生态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本文在生态经济背景下研究绿色营销的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绿色营销与生态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绿色营销与生态经济概念

在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概念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一般来说,绿色营销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在产品研制到售后服务全过程中,采取措施实现消费者、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魏明侠认为,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并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同时在产品研发至售后整个过程均采取有效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此来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营销方式不同,绿色营销方式在经营目标上强调实现生态经济,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营方法上注重绿色因素,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营销观念上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及道德。除此之外,绿色营销最为重要的特征便是从宏观及微观两个角度共同研究,宏观上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从社会及政府的角度对企业的绿色营销进行促进及约束,微观上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企业绿色营销的行为。

生态经济从本质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得超出生态环境承受的范围,换句话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和谐共处。一般来说,生态经济所具备的独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生态经济属于一种资源节约型经济,能够显著地节省大量自然资源,拒绝资源的浪费;第二,生态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需要人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第三,生B经济具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特点,除了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外,还包括个人与企业等;第四,生态经济建立在市场基本原则上,强调利益与基本市场原则的平等地位,不可过度获取利益。

2 绿色营销与生态经济两者的关系

2.1 生态经济是绿色营销的根本前提

绿色营销的理论指导为生态经济相关理论,而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实现也必须借助绿色营销为其提供市场保障以及市场动力,从而才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市场经营模式。生态经济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需求,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属于一个需求导向型的经济,因而市场需求首先便是消费需求。从微观角度而言,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形式必须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样也需要接受市场对其的检验。原因在于市场最终的导向究其根本是消费需求,因此消费不仅代表着社会化生产在某一阶段的结束,也代表下一阶段的开始,消费需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拉动市场需求,就必须借助绿色消费的引导作用及拉动作用,以发挥生态经济模式作用的最终目的。但也必须看到,在现阶段绿色代表高成本及高价格,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推行绿色营销模式,企业及消费者往往不会主动自觉进行绿色经营及绿色消费。鉴于此,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及消费者自觉的消费行为,就必须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生态市场以及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及引导。

2.2 绿色营销是深化生态经济的关键点

生态经济学属于经济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在于企业绿色经营管理(如产品的开发到促销整个过程)及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如消费心理等)。绿色营销的主要作用还包括发现、满足以及引导需求。绿色消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位生态经济的生存及发展提供动力,能够有效的结合企业绿色经营及消费者绿色消费,不仅能够推动绿色消费的实现,也能促进企业的绿色经营。但同时绿色消费在实际中面临着高成本及人意识观念差问题的阻碍,因此,绿色营销在促进生态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地发挥其针对性作用。这就要求绿色营销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发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在遵循市场原则以及经济学规律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及时地向消费者传达并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架起生态经济与消费者绿色需求之间的桥梁,进一步刺激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在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绿色营销能够为生态经济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从而确保生态经济的实现,使我国的经济模式从宏观转变为微观。除此之外,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不得违反生态规律的同时,也不得违反市场规律及经济规律,如此才能实现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协调稳定发展。

2.3 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问题究其根本属于发展问题。社会的经济活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条件,但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也具有明显的相互联系。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增强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从这一方面来看,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之间具有统一性与一致性,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绿色营销又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保障及动力。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绿色营销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由此可知,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到绿色营销这一过程构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现代节能环保型经济,并在其中加入绿色营销的理念,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种营销理论必须建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因而在传统营销模式下知识型产品无法被消费者接受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市场营销理论进行调整。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社会范型是生态文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经济的发展;而生态经济又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形态转变到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生态经济理论能够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指导,而绿色营销又能够为生态经济的实现提供市场保障及动力,最终促进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市场经营模式。生态文明在一定程度上给绿色营销提出了文明形态要求,而绿色营销除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外,同时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永诚.试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755-758.

[2]潘夏霖.自然环境保护视角下的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0):143-144,147.

[3]李海明,张洁.生态经济视角下制造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J].改革与战略,2012,28(6):182-185.

[4]王玉莲.生态经济视阈下绿色营销的路径选择[J].前沿,2012(3):108-110.

[5]吴俊杰.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与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10(12):129-131,162.

[6]黄知常.“深、浅”并重由“浅”入“深”――论绿色营销传播的生态化机制[J].生态经济,2006(5):423-426.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2)

关键词:绿色经济 绿色创新 社会责任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和目标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绿色创新尤其是企业绿色创新与管理作为创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制度压力和利益相关者压力是影响绿色创新的主要两大驱动因素,一方面,企业绿色创新受到来自政府、社区以及消费者等环境需求方的压力。企业为了赢得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不得不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做出响应,这些压力大多来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生态绩效和社会责任的诉求。这些压力促使企业通过绿色创新减少其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生态质量诉求的同时,其绿色创新战略会带来经济收益,这些经济收益的获取可以通过企业满足特定环境偏好型客户的市场需求来实现。此外,寻求持续发展进而获取竞争优势也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与管理的原因之一。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绿色创新与管理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主动采取的战略选择。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积极开发生态环境产品,有利于得到社会公众和顾客的认可等等。

对于绿色经济和管理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绿色经济与管理的理论研究。从绿色生态的高度揭示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责任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而思考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这对于深化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践上,对于如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大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ZB公司存在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建议,这对制定和完善绿色经济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1.2研究方法及目标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进绿色经济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观和生态学为研究视野,在相关文献阅读和绿色生态危机现象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炼和问题归纳,提出本研究的主题为“创业创新时代的绿色经济与管理”。以ZB公司为例,发现ZB公司绿色经济与发展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多学科交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思考创新点探索如何进行绿色经济和管理。

本文的研究目标:一是探究绿色经济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在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思考科学绿色生态自然观的构成,为绿色经济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基础。二是全面分析ZB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政府、社会、企业、消费者等多角度全方位分析绿色经济与管理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绿色经济与管理发展问题的原因,提供绿色经济与管理可持续发展对策支持。

2.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在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定义为:“要在不损害未来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求”。该定义特别强调子孙的利益,明确保护水、空气、土地等资源环境的目的,是让子孙后代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和安居乐业。

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追求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清洁生产和其他环保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传统的产业经济为基础,并且以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内容,以经济和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新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

邓楠在《迎接新世纪挑战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文中提出,环境问题不能单纯就环境而谈环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建设世界新秩序和构筑未来世界格局的重要筹码。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将更加关注日趋突出的水资源紧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3.ZB公司的绿色经济与管理实践

3.1 ZB公司现状

ZB公司建于2002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亿多元,职工4000多人。建厂以来,累计上缴税金愈80亿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自2010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ZB公司出现了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严重滞销,库存极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企业严重亏损。

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公司领导团队采取有力措施,从调整领导班子入手,果断启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干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下,建立配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树立“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的企业形象,形成用共同的理想激励人,用先进文化手段管理企业,用创新管理推动企业经济生态发展。至2015年底,一举盘活资产,当年实现利润10.85亿元。为什么ZB公司能用五年时间扭亏为盈?ZB公司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2 ZB公司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辩证生态思维缺失。ZB公司经济增长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单纯地以GDP作为衡量指标。为了增加GDP指标盲目通过高能耗产业发展地方经济。这种不顾后果,甚至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从整体上把握l展方向,割裂了发展经济和维护自然和谐的关系,缺乏整体性。

其次,生态价值观的偏颇。GDP仅仅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被排除在外,长期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从根本上违背了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目的,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致使当地群众生活环境恶化。

再次,环境道德意识薄弱。部分领导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又将经济增长简单理解为GDP增长,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方式,忽视了经济增长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缺乏关注人民幸福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维护生态和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但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

3.3 ZB公司问题分析

3.3.1公共产品意识误导

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ZB公司所在城市土地面积不断减少。资源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污染,伴随着经济增长,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研究改造自然的技术,从而获取物质回报。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人们不愿投入太多精力研究环境改善,而是更倾向于利用他人环境保护行为坐享其成。

3.3.2环境绿色教育不足

环境污染问题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科学技术要靠人来研究,要靠人来使用。而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做事情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科学技术再发达,如果人没有绿色发展意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研究出来,即使研究出来,也会“束之高阁”,无人使用。

人的绿色意识是人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关环境的思想、观念。人的绿色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绿色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绿色教育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符合一定社会要求或者提倡的绿色观念,也能帮助人们抵制一些批评或反对的环境观念。

虽然绿色教育十分重要,但是我国绿色教育体系缺失,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体系仍然十分不完整,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另外,我国绿色教育师资十分欠缺。

3.3.3绿色生态制度不健全

我国虽然颁布了多部与环境相关的法律,但生态文明制度还不够体系化、系统化。首先,环境污染事先防范制度缺失,大多法律是规定了环境污染的惩治措施,但对于产权、使用标准等事先防范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次,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补偿涉及众多的利益关系调整,生态补偿计量存在复杂性、难以衡量性的特征,因此在生态补偿上,理论上探讨较多,而实践中却较少。最后,政府环境责任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价值的滞后性,部分政府基于政绩的考虑,往往不愿意在环境改善上投入太多资源,在环境和经济发生矛盾时,也往往倾向于以环境换发展。

监管体系不健全的首要表现是监管主体缺失,虽然我国法律制度规定了以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对于环境监管的责任和权力,但对于公众、新闻媒体对环境监管的权利和责任没有规定,再加上信息公开制度缺失、举报制度不健全,民众监督、舆论监督缺位,全民参与的监管机制没有形成。另外,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的执法权进行了行政区域分割,环保部门受地方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双重领导,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联,在进行行政执法时往往会避重就轻。

3.4 ZB公司问题解决方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兴旺发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ZB公司以创新绿色战略的理论,在深入调查研究企业所处竞争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依托创新科技、发展绿色产品、突出绿色经济、持续绿色管理、构建持续发展模式的战略目标。创新绿色经济与管理实践。

3.4.1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绿色科技

产品创新是企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提高与绿色新产品开发等要依靠科技创新,既要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又要注重市场效益,这样企业发展才能底气更足,发展更好。为此公司与南开大学联合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起科技楼,成立科研中心。

3.4.2 绿色营销,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企业只有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开拓新的经营思路,创造新的营销策略,不断寻找发展机遇,把握、利用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采取绿色营销概念的新方法、新措施,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3.4.3 突出绿色经济与管理,提高生产力水平

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结构要与现代企业、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求相适应。优化职工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灵活机制,创新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公司实行民主评议、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对中层干部按照德、能、勤、绩、廉进行民主考评,按公开报名、资格审查、书面考试、竞职演说、群众评议、会议研究、张榜公布等步骤,增加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增强了中层干部的责任心,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健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制度等,使得公司秩序井然,岗位明确、责任具体、运作规范。

3.4.4 以人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企业管理是个永恒的主题,又是一门创新的学问。管理出效率,管理出向心力和凝聚力,管理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绿色产品质量认证和物资招标比价采购,重大事件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厂务公开,加强集体决策的力度,避免、减少决策层的失误。建立作风正、会管理、善经营、拒腐蚀、抗风险的开拓型人才团队,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走上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有效资金保证职工住房和健康。

4. 结束语

本文在回顾近十年来国外绿色创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有关绿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并分别绿色企业发展战略视角,结合ZB公司实践对最新的绿色经济与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介,以期对绿色经济与管理这一全新的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并供国内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企业创业创新绿色经济与管理发展,必须有社会舆论的引领,依托国家政策、法律和市场的环境支撑。创新绿色经济与管理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源。为了提升生存力、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企业必须源源不断地进行绿色经济与管理创新,以绿色经济与管理创新占据市场竞争的先机,以绿色经济与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之路。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产物,具有凝聚、导向、激励及协调功能。当前,应关注创新创业初期对财富过度崇拜,忽视创新创业文化的积累和绿色经济与管理,避免“山寨化”和浮躁现象,加强教育、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强管理,优化打造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J].乡村科技,2013(03):5.

[4] 马立新.试论循环经济中的矿业开发[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4):26.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3)

一、县域经济绿色发展面临严峻的生态负面清单挑战

(一)城镇化建设中生态负面清单

一些县域城镇化发展“三轮驱动”,同步推进大城关、小城镇和新村建设,对国土空间布局进行了改天换地,大规模的征地拆迁、移山填海、毁林断水,虽然城镇新村规模扩大了,但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产生活环境被硬化,沿江造城既占用河道河滩、破坏水系,也使河床窄了、河岸硬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下降了。同时,高楼林立封闭了城市通风口,加重了城市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

(二)工业化过程中的生态负面清单

县域工业化不少地方走了“劳动密集型”“梯度转移型”的弯道、“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和“牺牲环境换取眼前发展”的歪路,成片占用农地搞开发、大量引进低端企业,虽然解决了部分劳动就业,创造了一定规模GDP,但不少企业“小作坊大占地”“小产值大排污”“小效益大包袱”,让不少工业企业骑虎难下,产能过剩化解难,实现转型升级更难。

(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负面清单

在一些地方存在大面积毁林栽果种茶的现象,如毁掉生态林种上了速生林,不仅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还破坏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一些地方在河湖中过密过度搞网箱养殖,在河岸周边发展养猪养鸡养鸭场,对河流造成污染;一些地方农业种植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对水源的污染等。

(四)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负面清单

不少县域大量占用海滩、河滩、湿地,搞围海、围湖造地开发建设,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有的项目投资少、效益低,却大量占用国土资源,有的甚至只是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县镇村级竞相出让当地的矿产资源,有的急功近利低价出让,粗放o序开发,大量废弃矿渣随意堆放,覆盖植被,冲刷河流,造成一些黑河、红河、白河等有色河流;有的地方无序开发水能,一些小水电站无序布局,既影响流域生态,也影响了正常行洪。

二、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县域绿色发展的基石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进入新常态的关键阶段,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新经济。绿色产业正以其旺盛的社会需求、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经济的标志性产业和业态,迅速填补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空档”。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看,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达到了历史“峰值”,资源、环境状况与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矛盾空前激化。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以其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正的外部性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产业载体和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绿色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国际竞争力的新重点。绿色产业以其新技术、新工艺的高比例研发应用和新要素的高效率整合,日益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条件和路径。从绿色发展的要素结构看,绿色产业作为绿色生产的核心载体,是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文化的决定性因素。绿色产业以其完整的产业链、绿色产品的生产者、价值分配的引导者,不仅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且有利于推动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市容美化绿化、土地利用、大气治理、垃圾处理、水生态治理建设,最终实现绿色发展。

三、县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化路径

(一)技术绿色化

技术绿色化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以及生态负效应最小化为目标,运用“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对传统的生产环节进行改良的过程。技术绿色化包括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强重大绿色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二)产品绿色化

产品绿色化是指创新、生产新的绿色产品或对原有产品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进行绿色化改良,使其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利于回收的特征。产品绿色化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可以避免或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用后的回收处理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服务绿色化

服务绿色化是针对绿色营销而开展的,是绿色营销最终价值实现必不可少的营销功能。随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及企业服务意识的加强,绿色服务已经超越了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的本质任务,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之举。绿色服务不仅能有效地传播绿色消费观念,指导消费者正确地解决在绿色消费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误区,还有助于减少环保成本,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绿色产品价值再造,实现绿色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四)管理绿色化

管理绿色化是指将环境保护的观念推行融于产业管理之中,它涉及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要求在管理中时时处处考虑环保、体现绿色。管理的绿色化促进了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了产业的运营效率,规范了产业主体的经营行为,提升了产业市场形象及品牌竞争力。绿色管理的原则可概括为“5 R”原则:一是研究(Research),将环保纳入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环境对策;二是消减( 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三是再使用(Reuse),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积极采用“绿色标志”;四是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五是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治活动,对内、外部公众进行绿色宣传,树立绿色形象。

四、县域经济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绿色产业研究和宣传引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理论,就没有领先的行动。针对绿色产业基础性研究薄弱的实际,应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内涵、标准、边界、评价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路径和产业体系、政策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二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动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自然资源统计调查制度,为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三是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指数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以利于政府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同时,着力抓好全民众动员、全社会参与的绿色发展宣传教育引导机制建设,加大绿色发展宣传力度,力求把各个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干部、群众生产生活的思想观念引导到绿色发展上来,真正实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绿色发展。

(二)大力鼓励绿色产业的技术创新

要发挥技术高地优势,完善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机制、平台和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重点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使科学技术在绿色产业发展中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三)建立反映绿色发展理念和原则的市场机制

继续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创新推广模式,扩大项目规模和范围。探索推进水权交易、林权交易,探索市场化节能环保新模式。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污染治理项目的建设运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理顺资源能源价格。出台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扶持政策,完善市场服务平台,培育打造一批实力雄厚、具有核心技术的服务机构,壮大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构建绿色财政金融体系,加快发展绿色补贴、税收减免、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支持项目财政贴息、绿色保险,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积极利用国家绿色债券政策和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产品,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

(四)建立政府绿色发展考核决策引导与协调联动机制

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根据主体功能区的不同发展定位,实行“共同但有差别”的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加重生态涵养、低碳循环、节能降耗、产业培育考核比重,建立领导离任生态负债资产审核制度,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绿色决策审核机制,规范重大发展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透明化,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完善政府G色采购机制,加快建立绿色技术进步的绿色新产品和服务的动态信息调整系统,确保政府绿色采购有序、科学、公平、高效、透明。建立完善的职能部门和各区域的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和各区域在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有机协调和统一。

(五)完善绿色产业发展监督制约机制

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绿色产业发展实施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有效约束各区域和企业行为。建立受企业和环保局双重领导的驻厂环境监督员制度,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开展重点污染企业环境行为和污染减排情况定期巡视报告制度的试点工作。对企业按达标型、风险管理型和领先型区别管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一切单位和个人以环境公益诉讼权。完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促进社会企业、环保组织、社会大众的有效有序监督。

(六)构建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是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产业发展规划体系。科学制定县域绿色产业发展总规划,明确绿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政策举措。根据总规划,就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制定具体的专项规划,形成一总多专的科学规划体系。二是构建绿色化产业发展法治体系。在原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市绿色化发展要求,修订完善和制定县域更加科学务实管用的文件规章,推进严格执法、依法治绿。三是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根据绿色化发展的需求,制定完善一系列有利于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实现有效激励和约束。四是构建绿色化发展科学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推进绿色化发展,教育引导社会各方和全民参与支持绿色化,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现代治理体系。

(七)搭建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载体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4)

在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耗是无法估量的,而我国的建筑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更是远高于世界平均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体现生态经济与环境保护为主体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新型建设理念正在逐步推行。绿色建筑的内涵在于最大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力求在项目的整个建设及营运周期内把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降到最低,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绿色地产是绿色建筑与地产形式结合的新型地产,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从项目前期定位到后期营运整个寿命周期内采用合理的技术与策略,开发出节能、无污染、少浪费、高使用率的房地产产品。首先,在项目前期定位设计阶段,启动了绿色定位和绿色设计,将绿色开发完全融入项目开发过程中。其次,会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绿色定位,根据项目情况选用合适、正确的绿色技术和策略。最后,工程建设成本会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一、世界各国评价体系对绿色地产市场的推动

就目前而言,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自身环境的特点来推动绿色地产的发展,其中的主要手段为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来考量绿色地产的准入与后期运营中的关键因素,并形成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成果主要有美国的LEED体系,英国的BREEAM体系,加拿大的“绿色建筑挑战”GBTOOL,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体系,台湾的绿色建筑九大评估指针系统、排序与地球环境关系等,各国所针对的情况不同,使用的评价方法与重点也各不相同。

1、英国BREEAM评价体系。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国家,于1990年提出的英国建筑研究环境组织评价法BREEAM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体系涵盖了包括从建筑主体能源到场地生态价值的范围,包括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该体系根据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为三个评价阶段。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检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等级。

目前,该体系已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不同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相继推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系统不少参考或直接以BREEAM作为范本,如香港的“建筑环境评估法”HK-BEAM,加拿大BEPAC体系,挪威的EcoProfile体系等。

2、加拿大GBTOOL评价体系。绿色建筑挑战(GBTOOL)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起并领导。截至2000年10月有19个国家参与制定的一种评价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使得有用的性能能够在国家之间交换,并为各个国家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提供一个统一的国际化平台予以学习研究,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

在权重体系方面,GBTOOL体系采用4级权重的方法,其中前两级权重固定,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主要评价方面,后两级可以根据使用GBTOOL体系的国家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因此,GBTOOL体系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和广泛的适用性,但同时这也使评价过程变得过于繁琐,导致整个评价体系在市场推广上难度较大。

3、美国LEED评价体系。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在1995年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其评价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估。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每一大方面。USGBC都提出了前提要求、目的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其每一个方面又包括了2到8个子条款,每一个子条款又包括了若干细则,共为41个指标,总分69分的分值。而LEED 体系并未采用权重系统,而使用了较为简单的直接累加的评分方式,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得评价结果可以一目了然。由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权威性,LEED 认证具有相当的权威与有效性。

国际上,已有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西班牙、法国、印度对LEED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在本国的建筑绿色相关标准中。目前,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已有53个工程获得了LEED评估认定为绿色建筑,另有820个工程已注册申请进行绿色建筑评估。每年的新增注册申请建筑都在20%以上。凡通过LEED 评估为绿色建筑的工程都可获得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绿色建筑标识。

4、日本CASBEE评价体系。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大潮流背景下,在2001年4月,日本国内由企业、政府、学者联合成立了“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并合作开展了项目研究,最终于2003年开发出“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体系,并首次提出了“建筑物环境效率”概念,在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

CASBEE和BREEAM等评价体系一样,主要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权重,评价工具设为4级权重。CASBEE体系独创性地引入了建筑环境效率BEE,使评价结果变得简洁、明确。但是Q类指标和L类指标相关性的不均衡会影响评价的公平性。同时,过多的指标使该体系复杂且不易操作。

综上所述,各国的评价标准均有侧重点,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依据资源利用情况等不同因素而制定的符合本国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这些评价方法都共同推动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顺利引导绿色地产市场向着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

二、地产增量成本对绿色地产市场的推动作用

1、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概念界定。根据经济学中的相关概念,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可以理解为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间的差价,基准成本是指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的方案为基准方案所产生,以当地的材料与设备准入机制所规定的价格定价的产品。增量成本是指相对于基准建筑成本的基础上,根据星级认证等价要求采用技术上所增加的成本,不包括额外的装饰费用和开发商推广费用,以及超过等级认证所要求范围所产生的成本。绿色地产的增量效益指由增量成本所产生的效益,分为增量经济效益、增量环境效益和增量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为直接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间接效益。

2、增量成本对绿色地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已在市场承受范围内,通过技术的改进与进一步宣传措施,可按照不同体系的要求,大范围复制并推广。并已经在安置房、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实现。应尽量在项目前期开展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可尽量地根据项目要求与具体情况减少增量成本。随着绿色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设计水平的提高,绿色增量成本仍将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而绿色增量成本的下降与增量效益的提升能够提升开发商开发绿色地产的积极态度。

三、我国绿色地产的市场推动建议

1、绿色地产在起步阶段主要依赖政府政策支持。在绿色地产刚刚起步和市场尚未形成之时,由于房地产市场多方主体博弈行为会使得市场转向非绿色地产市场,政府应当有效介入市场。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参与各方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各个地方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的专家评审制度与社会公示制度,来保障绿色地产市场转化为健康、有序的商品化市场。在绿色地产市场机制形成以后,市场上的多重主体对绿色地产的需求增强,进入正常的市场化发展轨道后,政府再慢慢退出,以市场引导绿色地产的发展。

2、绿色地产的大力推广依靠对研发技术的持续投入。绿色地产发展最终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和支持,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绿色支撑体系,因此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的和潜在的需求,根据绿色建筑标准开发符合标准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并以示范项目为平台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在项目中积极引进高新材料、高新技术,开展绿色技术的应用研究,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并不失时机地自主研究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绿色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全寿命周期的增量成本控制。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项目的决策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的可能性高达五分之四以上,因此,必须加强决策设计阶段有效的成本管理。尽可能地使参与各方信息有效流通,加强交流与合作,降低不必要的信息成本;打破专业技术壁垒,保证绿色地产设计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在管理方面,加强对节能、节水的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因此,为了实现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在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后期的维护与营运成本,形成绿色地产的生产管理一体化。

4、绿色地产的市场推动需要全社会环保观念的转变。欧美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社会观念的革新转变才是绿色地产发展的最强劲的推动力和助推器。绿色地产市场更多地依赖于用户使用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更多的用户购买并使用,是市场形成的根本工作、任务和方向,当市场有强大的绿色地产需求时,开发商的供给自然会随之增加,如欧美许多家庭趋向于选择有绿色标示的住宅,市场自然迎合他们,从而得到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China Economical Weekly VIP's Opinion,2005(11)

[2] 李晓林:绿色建筑的黑白前途[J].绿色中国,2005(10).

[3] 金占勇、孙金颖:绿色建筑市场激励理论与方法[J].建筑科学,2010,6(4).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5)

关键词:绿色金融;基本内涵;作用机理;突出问题;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安伟(1966-),男,河南南阳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决策、政策设计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5―0156―03

收稿日期:2008―06―26

一、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与主流模式

绿色金融,这一概念在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释,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融资”。其基本内涵为,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和秀星,1998)。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高建良,1998)。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潘岳,2007)。这几种观点,各有侧重,都从不同视角反映了绿色金融的一些本质。但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倾向于第四种观点。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产业基金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宏观调控政策。

绿色金融的实践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随后,英国、日本、欧盟等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1991年美国银行基于避免环境债务风险的贷款程序变革,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环境评估政策,英国金融创新研究中心的环境风险评级,以及日本促进节能技术发展的信贷支持政策等,特别是2003年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he EquatorPrinciples)。即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以增加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改进压力越来越大的环境和社会问题。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部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金融”风暴。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看,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一部分的绿色金融,其主流模式主要包括:一是绿色信贷。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手段。如2007年7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到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二是绿色保险,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它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制度,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如2007年12月4日环保总局出台的《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三是绿色证券政策。指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为核心,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遏制“双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如2008年2月22日环保总局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四是绿色风险投资。它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危险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l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此外,绿色金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

二、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

“绿色金融”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它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作用。这种作用和影响,错综复杂,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长远的,也有时下的;既有现实的,也有潜在的。但其对节能减排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绿色金融主要是通过融资环节影响企业资本成本进而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是其发挥作用的主渠道。比如,推行“绿色贷款”,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低利率,而对污染企业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从而改变了企业资本成本,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又如,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上市融资应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而对没有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环保设施不配套、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环境事故多、环境影响风险大的企业,严格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截断其资金链条,都会对企业产生强大的督导作用,促使其行为合乎环保规范;再如,保险公司,为规避市场风险,会对参与绿色保险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风险预防和控制,迫使企业降低污染程度。

(二)影响创业资本流向

绿色金融的组合策略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绩效,不仅成为创业者必须考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也使得很多发展中的既有企业和一些寻求新投资机会的投资集团在调整投资结构也必须考虑识别环境风险和机会。为了规避绿色金融的惩戒和赢得相应的发展机会,很多创业者就会更多地涉足于环境风险低的领域,很多成功的企业就会在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上更多地倾向于绿色产业、环保产业,从而使得投资结构优化,不断推进产业的环保化。

(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

对那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而言,绿色金融政策对其生存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外在压力,促使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突破技术瓶颈,进而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废物排放,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绿色金融促进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一是创造技术需求。在“一票否决”和节能减排硬约束的新形势下,很多“两高一资”型产业或企业对环保技术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促使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致力于环保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二是激发企业的创新冲动。当绿色金融产生的外在压力足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时,将会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强烈冲动,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成为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两个方面共同推动环保技术的升级换代,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四)有效克服市场失灵

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导市场失灵。为弥补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干预。而政府的介入往往以事后处罚为主,并且会因地方保护主义、作风、办事效率低下等原因而导致政府失灵。绿色金融将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面,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以及社会监督(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多种力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既能解决市场失灵,又能回避政府失灵,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五)引导公众投资行为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自利性,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在环保问题上难以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制约。然而,当公众变为投资者时,由于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回报率的考量当中,就会对企业在环保方面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以证券为例,当投资人购买了某家企业的股票或债券,一旦该企业发生了环境污染事件,就会引发经济赔偿或行政处罚,从而影响企业绩效,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债券收益率降低,就会出现股票持有人的“用脚投票”。因此,绿色金融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众的投资行为,公众将更倾向于那些环保风险低的产业领域和环保措施严格、企业家环保意识强的优秀企业。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企业行为、公众投资、创业导向以及纠正市场失灵对节能减排产生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其中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是双重中,一方面通过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成果被企业推广利用进而产生节能减排的效果,另一方面,环保技术的创新成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公众消费的渠道,融入社会环境,进而对节能减排产生影响。公众投资(“用脚投票”)是通过影响企业行为对节能减排发挥作用的。企业行为对节能减排既有直接的作用效果(完善环保设施、减少排放),也有通过促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突破环保技术瓶颈间接对节能减排产生作用。创业投资主要是通过优化产业升级、催生环保产业的途径对节能减排施加积极影响。绿色金融对纠正市场失灵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克服了市场失灵,也就对节能产生直接的正效应。绿色金融通过对节能减排的作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也降低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从而又促进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节能减排与绿色金融的互动双赢。

三、绿色金融实践探索中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一)推进绿色信贷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标准不完善

一是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二是企业内在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三是信息沟通机制亟待完善,四是目前“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

(二)推进绿色保险的法律依据不足、道德风险难以规避

首先,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难以推出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其次,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三)推进绿色证券政策的资本市场环境尚未成熟、环保核查制度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健全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双重特征,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导致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这些都使得资本市场环境准入机制尚未成熟,对绿色证券实施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其次,缺乏对上市公司上市前环保核查、上市后过程控制的环保监管体系,导致某些“双高”企业或利用投资者资金继续扩大污染,或在成功融资后不兑现环保承诺,环境事故与环境违法行为频频发生。第三,由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导致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范围都远不能到位。

上述存在的三方面问题,既是我国推行绿色金融以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需要着力破解的基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健全推进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法律法规的支撑是推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不少空白,这不利于环境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应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完善、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推进绿色金融的有效实施构建坚实的制度支撑,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跨部门协同推进的政策合力。

(二)创新推进绿色金融的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是确保绿色金融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尽管国家为加大环境政策、规划和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力度,组建环境保护部,但由于中央环保部和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博弈”,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难以有效保障环境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从长远来看,应创新管理体制,实以垂直管理体制为主的双重领导模式,形成政策实施的合力。当务之急,可以考虑由环境保护部牵头成立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来解决整合各方力量的问题。

(三)完善环保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

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是绿色金融实施的重要前提。环保和金融部门应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构,加大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培训力度,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平台、企业征信系统等方式,规范信息共享程序,尽快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信息沟通机制。

(四)研究制定推进绿色金融有效实施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推进绿色金融有效实施的基础。立足当前,应着重从四个方面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南,为深化绿色信贷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将金融机构在环保方面的绩效纳入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之中,建立科学的金融机构环境信用评级标准。三是研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编制并中国证券市场环境绩效指数及排名权威指南。四是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范畴、保险费用、赔付程序研究细化,制定工作指南。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6)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专利分析;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外商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029?05

绿色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生产中将外部环境污染内部化,缓解甚至消除矛盾,是解决“经济—环境”发展难题的有力工具。目前国内对于绿色技术创新这一话题的探讨并不多,现有的研究大都是从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进行理论阐述,落脚点主要集中在绿色技术创新会产生什么影响,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却很少涉及。基于此,本文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制定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一、文献综述

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但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概念。如braun & wield将绿色技术定义为: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1]。kemp等人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因避免或减少环境损害而产生的新的或改良的工艺、技术和产品[2]。根据戴鸿轶等的研究结果,国外学者更倾向于使用“环境技术创新”,而国内的学者更常用“绿色技术创 新”[3]。这些概念很大程度上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本文将沿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术语。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意义已经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他们认为与一般的技术创新相比,绿色技术创新既可以产生正的溢出效应,同时也可以将负的环境效应内部化。从宏观角度看,绿色技术创新被视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手段[4];从微观的企业角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力途径[5]。

大多数学者认为合理的环境规制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经典的波特假说表明环境的典型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市场机制对其配置的低效率,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政府进行环境规制,可以使企业将外在的成本内部化[5]。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将环境规制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的规制手段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如brunnermeier & cohen把环境规制分为污染治理控制支出和政府检查监测活动,分别讨论对于美国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治理控制支出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联系很小,而政府检查监测活动的加强并没有使绿色技术创新得到相应的增加[6]。按照环境规制对经济主体排污行为的不同约束方式,paul & robert将环境规制分为命令—控制型规制和市场激励型规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必须达到的环保目标以及采用的技术标准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手段过于刚性;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是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通过市场信号来做出行为决策,刺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7]。kathuria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工具,市场激励更能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环境收益[8]。

尽管环境规制已经被证明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但也有学者提出:现有的工业主流技术对化石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政治、经济、社会与其结成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形成了一种共生的系统内在惯性,导致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致使绿色技术创新在传播与扩散上面临着阻碍[9]。因此,众多学者从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其他因素。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的学者大多以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者的互动机制,鲜有考虑其他重要的因素。而国内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加之绿色技术创新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大多文献仅讨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没有细分到绿色技术。本文试图克服以往研究的不足,基于中国绿色技术的专利数据,先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再利用中国省际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r&d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对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相关依据。

二、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技术创新的衡量有多种标准,如使用专利数据[6],或者使用r&d的投入强度[10],其中专利是被广泛应用来说明技术创新水平的指标。这是因为专利申请情况通常与新技术的发展一致,并且可以用来追踪技术转移的状况[11]。

基于此,本文采用有关绿色技术的专利来衡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网(http:// cnipr.com/)。使用python软件进行程序设计,搜集了专利检索平台中“绿色技术”类别下的所有专利信息,来进行实证分析。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时间变化特征

整体上来说,2003—2009年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为2003—2005年,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呈现缓慢波动状态;第二阶段为2006—2009年,专利申请量增长趋势十分明显,说明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从绿色技术创新涵盖的范围来看,图2所示6类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趋势与图1基本保持一致[12]。总体上来说,

2003—2005年,各类绿色技术专利的申请量的波动较小。2006年后,各类绿色技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能量供给线路,其次是轨道车辆和风能。

从绿色技术专利的时间趋势上来看,这同中国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做出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2006年,中国政府第一次发表了《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宣布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国家环保局开始着手整顿化工石化等高污染产业,对违法项目的处理从“立即叫停”转变为“限期整改”,维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同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开始实施,能源法律法规群日趋完善。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区域分布状况

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各个省份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存在区域失衡的现象。以2009年为例,中国各地区平均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为425项,仅有7个省份(广东、江苏、北京、山东、上海、浙江、辽宁)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申请量最高的省份为广东,高达 1 846件,而最低的海南和宁夏仅为14件,详见图3。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区域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专利申请量仅集聚在几个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广东、江苏、北京、山东、上海和浙江六省的绿色技术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61%;二是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分布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东部的平均申请量为958项,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和中部的创新水平较为相似,平均申请量为492项和323项,而西部与其他地区创新水平相差悬殊,平均申请量仅有135项。

从基本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在区域层面上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为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后面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三、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在分析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r&d投入、外商直接投资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由于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现有国内外文献大多把关注点放在环境规制方面,而作为技术创新的一个子集,绿色技术创新同样会受到r&d投入、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收集了2003—200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数据缺乏,已剔除)的面板数据,以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环境规制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规制和市场激励型规制[7]。命令—控制型规制是强制性的政策手段,是立法或行政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直接规定污染者污染排放限度和方式的规章制度,企业必须遵循,否则会受到法律或行政的处罚。“三同时”是中国独创的环境规制手段,它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力的防止新污染的产生。市场激励型规制是鼓励企业通过价格、税收等市场信号来做出行为决策,它考虑了不同企业的成本差异问题。排污收费制度是中国较早使用的市场激励规制,也是国内学术界普遍使用的指标。本文选取“三同时”执行

合格率和单位gdp的排污费分别作为命令—控制型规制和市场激励型规制的指标。

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现状中可以看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呈现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相一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经济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本文引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规模,来分析它对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因素。工业比重较大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之一,工业是污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是最有可能发挥绿色创新技术最大效用的行业,故本文采用工业比重来表征产业结构。

现有文献对于r&d的投入大多从经费和人员两个角度进行衡量。其中r&d人员是研发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资源,被看作是经济和竞争的关键因素,同时从某一方面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13]。本文选取各地区r&d人员数来衡量r&d投入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外溢效应是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被投资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式[14],同时也带来了污染转移。

然而随着清洁发展机制的出现,fdi也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绿色技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绿色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选取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来表征外商投资因素。

(二)模型构建

本文构造如下的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分析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异方差性,本文对于部分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命令—控制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而市场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不同环境规制的特点来看,命令—控制型规制的“技术强制性”往往使得被约束者不得不使用高成本的污染控制手段以达到规定的污染控制标准。虽然这类规制手段有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能性,但是“一刀切”的排放标准对追求较低污染排放的技术创新刺激并不明显。从回归结果来看,市场激励型规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排污收费等政策工具考虑了企业的减排的成本,利用市场力量有效的配置排污者的减排成本。从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市场激励型规制可以持续激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去进行最大限度的污染削减。这与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7?8]。

经济发展水平中经济规模对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人均gdp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发达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明显高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资金实力雄厚、科研能力较强,因此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较高。在产业结构方面,工业比重的增加未表现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尽管政府对于减排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环境保护计划指标仍没有完成。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对于非清洁能源如煤炭等依赖较大,绿色环保技术在推行中也困难重重,产业的优化升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较长的时间,并非一蹴而就。

r&d人员投入对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从我国人力资源的分布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集聚着越多的人才,绿色技术创新的水平也越强,这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分布特征相符合的。r&d人员是进行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资源,赵黎明等学者指出科技水平落后是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15]。

fdi对于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尚不明显。根据《中国外资统计》,截止2009年,fdi的资金中50%以上位于制造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些学者已经发现外商投资会带来“污染转移”,导致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14]。然而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cdm项目的推广,丰富了fdi对于中国的环境保护的意义。截止2009年11月,中国注册的cdm项目居世界第一,通过这些项目带来的资金和国外先进技术将会促进中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高。

四、结论及政策启示

以上分析可见,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相比,市场激励型的环境规制对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更显著的作用,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也可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但是工业比重却呈现一定负向影响,r&d人员的投入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fdi的投入对于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目前并没有明显作用。

依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的政策启示:第一

,环境规制手段由命令—控制型规制为主逐渐转变为市场激励型规制为主,综合运用这两类规制手段。第二,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重视工业发展速度同时要注重工业发展质量,推动传统工业的技术改进以及新型工业的技术推进。第三,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合理的研发人员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保障。第四,合理调整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积极推动cdm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在选择外商投资项目时,不能以经济效应为选择的唯一标准,要有目的的选择经济效益高、环境污染小的外商项目。同时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鼓励投资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此外,通过财政、法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正确引导和监管cdm项目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好cdm的机遇,促进中国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braun e, wield d. regulation as a means for 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4, 6(3): 259?272.

[2] kemp r, arundel a. survey indicators for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c]// paper presented to conference toward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garmish-partenkirchen, 2002.

[3] 戴鸿轶, 等. 对环境创新研究的一些评论[j]. 科学学研究,

2009, 27(11): 1601?1610.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4: 5?14.

[5] porter, m.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 9: 97?118.

[6] brunnermeier s b, cohen m a.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3, 45(2): 278?293.

[7] paul r p, robert n s. pubic polici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 washington, dc: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press, 2002.

[8] kathuria v.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countries-lessons from three successful cas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78): 405?426.

[9] unruh g. understanding carbon lock-in [j]. energy policy, 2000, 28(12): 817?830.

[10] 王国印, 王动. 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1(1): 100?112.

[11] marzal j, tortajada-esparza e. innovation assessment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 proposal of aesthetic innovation indicators [j]. scientometrics, 2007, 72(1): 33?57.

[12] victor v. a new epo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12, 34(2): 106?111.

[13] 胥悦红, 朱振晓. r&d人力资源投入和配置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9, s1: 74?82.

绿色经济市场研究篇(7)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绩效评价;研究趋势

一、引言

21世纪,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绿色化”运动普遍展开,而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环境管理标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无法达到环保的真正目的。为此,以集成的思想整合整个供应链环境管理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众多国内外大型公司与企业或多或少地将某种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

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及研究的复杂性,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详实阐述目前对其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个环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节点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视了其相关行为对环境引起的危害。

进入21世纪,人类生存环境的实际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及各国公共部门的关注,提高“绿色”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改善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资源投入的减少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美国两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和福特已于去年宣布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它们所有的供应商和协作商于2003年7月(大众)和2002年12月(福特)获得ISO14001认证。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内涵非常广的术语,它的发展起源于制造业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的思想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时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的。较有意识的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内外还没有公认、权威的概念。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基于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定义。Steve V. Walton 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M. H. Nagel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并强调供应链内战略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Sean Gilber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重视长期的合作关系基础上,采取管理策略、行动,将环境管理战略纳入各个环节(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中。Zsidisin和Siferd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在设计、采购、制造、分销、使用及再使用个环节中注重实施环境友好实践,而采取的行动及合作关系等。Jeremy Hall的观点更进一步完善,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友好设计,建立战略联盟,树立供应链成员环保意识,为整条链营造一种绿色氛围,最终实现协调优化。但斌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环境制造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王能民、汪应洛等人着重从分析、比较前人研究成果和绿色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的区别入手给与定义,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的目标是资源的最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指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强调了知识流的重要性。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绿色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是多维的,这些不同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包括:(1)产品生命周期(PL),包括产品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能够充分显示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水平。(2)运作生命周期或价值链(OL),主要有采购过程、生产工序、配送及传输运作网络、逆向物流、包装等五个环节。(3)企业环保实践(EN),通常被称为“4R+D”原则:减量化(reduce)是通过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延长生命周期、控制废弃物的发生,实现建立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再利用(reuse)是指促使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再制造(remanufacture)则需围绕一个中心来分解和取代一部分组件;循环再生(recycle)是指促使企业回收废旧产品,并通过处理实施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disposal)系统对企业具有长远意义,若不彻底治理废料会经常困扰企业。(4)企业绩效标准(PE),包括成本(C)、质量(Q)、时间(T)、柔性(F)四个方面。这些动态绩效因素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的有力支持,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改进供应链环境管理标准,改善整体环境管理质量。

2、外部因素。从各国环境保护的状况来看,与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直接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府、制度、社会准则、市场、信息和技术。(1)政府在保持自身命令――控制体系主导地位的同时直接提供或经营环境“服务”,更加注重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和公众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给与支持。已有研究表明,政府通过运用规章制度、经济激励等手段在产品设计绿色化、消费者需求转变、产品链关闭三方面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发挥推动作用。(2)风险管理是为了规避因制度规则等因素所导致的供应链管理中断的奉献、市场优胜劣汰的风险、环境风险等。(3)社会准则,即通过社会准则的建立来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典型的社会准则理论的代表者为斯蒂格利茨的黄金律及黄有光的良心效应。(4)市场是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行的重要的激励因素。消费者逐渐显示对环境友好公司的偏好以及核心企业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充分表明市场的环境压力。(5)环境信息传达不畅通直接导致企业与顾客沟通的冲突,同时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知识、技术创新与商业机密存在曝光的危险。保障绿色化技术创新和知识的更新,加强供应链组织的绿色文化,达到增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柔性。另外,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高效率运作,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核心企业的示范作用更加关键。Richard指出供应商评价、精益供应链以及在供应链内建立合作战略等有利于改进整个绿色供应链条的活动与环境相容的程度;Steve Lippman说明了有效实施绿色化供应链的关键因素包括:最高领导层的参与、多功能团队的集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创新等;Ken Green认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是推动、激励与强迫各企业运营活动与环境相容的关键因素;Jeremy Hall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指出:整个供应商的行业领导者在供应链渠道中占有主导地位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运作;HAW同样指出合作研发等供应商之间环境方面的合作方式是激励绿色供应量管理有效实施的因素。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决策问题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中的决策问题是一个典型复杂的新问题,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王能民、汪应洛等对此曾给出相关研究: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2000)在基于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成本降低和环境质量提高的探讨中,提出了四个步骤的决策框架(成本识别,机会确定,计算收益,决策、执行和监管);Joseph Sarkis(2002)发展了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基于ANP技术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决策框架模型;Anna Nagumey(2003)的研究侧重了绿色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决策行为,在参考博弈论基础上,运用网络模型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决策涉及面广,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其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供应商选择的因素/标准以及评价工具。Noci给出的定量评价标准:绿色能力、环境管理效率、声誉、全生命周期成本,并将层次分析法作为供应商选择的评价工具。Walton基于对美国制造商的调研,分析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标准。朱庆华等比较了中美不同环境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Anna Nagurne研究了制造商、一级分销商、顾客三个层次中主体的决策行为。Sarkis J.发展了决策技术层次网络分析,并指出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在价值链所处活动、环境意识活动、组织绩效要求、可选择的系统/方案等。王能民等提出了绿色制造模式下平价供应商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决策的方法给出了评价模型。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技术工具

Steve V. Walton(1998)指出从选择与环境相容材料、改进产品设计过程、改善供应商过程、有效的供应商评价和改善制造商内部的供应链五个方面来改进供应链运营;Guide V.(2000)在研究基于再制造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中,指出信息系统、新产品计划和控制技术资源和产品的回收具有可控性;EPA(2000)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四步骤模型、产品评价矩阵等;Stefan A.(2001)重点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运营成本管理问题;Jens Brobech Legarh(2001)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意识采购的框架;绿色供应链的构建是其运营的一个关键问题。Geoffrey(2002)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了绿色供应链构建问题,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分为遵循战略、过程战略和市场战略三类。利用LCA设计了供应链结构,指出不同绿色供应链战略类型需要相应的LCA、信息与数据。同时,利用LCA对供应链的环境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联盟复杂程度与成员间联系紧密程度两个维度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构分为圆桌会议结构、分散结构、多中心简单结构及多中心网络结构;Sarkis J.(2003)指出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使用环境管理、有效的逆向库存管理系统以及建立专家信息系统、使用仿真系统的重要性。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定产业运营现状

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实践在几个特定产业中的运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例如房地产业、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等。王能民等通过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案例研究,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的障碍分析及运营环境。2000年,瑞典、荷兰、美国分别由针对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等研究项目;Remko I.(2001)从技术与运营两个角度研究了汽车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Giannis T.Tsoulfas(2002)研究了废旧电池回收问题;U.Sonesson(2003)分析了牛奶供应链,认为在牛奶供应链中对环境影响最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包装材料、运输及废弃物的管理方法。Qinghua Zhu(2004)研究了中国一家制糖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是绩效评价问题。通过真实、准确、全面的绩效评价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绿色供应链及节点企业的运行轨迹和存在的不足,为实施相关流程的改进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Jacquelin(1995)在原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问题,同时提出评价时需要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等工具;Fiksel,Joseph(1995)支出供应商可以通过一些公认的标准(如ISO14000体系的认证)来表现其环境管理水平与绩效;Benita M.Beamon(1999)提出了一个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方法。申成霖等人(2004)利用标杆管理的思想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王能民等(2005)给出基于经济、顾客和环境三维目标的绿色供应链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有关学者、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五、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理论发展和实践检验,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提出至今,内涵不断被扩大,涉及领域广,其不确定性因素多,研究的复杂性较明显。已有研究成果显示,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待新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来支撑,很多领域等待开发。

(一)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合。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前沿理论,需要包括现代化手段与方法、环境管理技术等成果,特别是针对其产业特征的工程技术知识应引起重视。

2、科学问题的提炼。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强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探究,由操作层面向提炼科学问题前进。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在基础性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性研究加强力度。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或方向

1、集成管理的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集成。由于其主体的多样性与目标多元化及其手段方法、理论、技术的综合应用,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集成管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2、协调机制与控制系统。鉴于以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对绿色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机制与控制系统应给与相应的进一步研究。

3、市场机制与制度。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运营必须得到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的保证。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及绿色产品的市场地位,需要对市场和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六、小结

环境问题的突显使得绿色供应链管理迅速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详实阐述目前对其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绿色供应链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申亮,王玉燕.绿色供应链研究述评[J].山东经济,2007(2).

3、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4、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