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04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1)

摘 要:“辨证论治”一词自提出之后,由于未有准确而统一的概念,因而产生多种误用情况,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前二者包括:第一、使用了病、症和证的新定义,其实这三者本身含义基本相同,均是指“临床表现”的意思,新定义使中医教材变得混乱;第二、关于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其中的“辨病”可分为“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和“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两大类,前者并非理论上的结合,而是临床优势互补,后者则是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无需另提结合。

关键词:证;证侯;辨证;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用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16-02

Five Types of Misusing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1st Part)

Lee Yu-ming

(Dongzhimen Hospital, The 1st Clinical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phrase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raised, because of no accurate and unity on its concept, it causes several misuses, which could mainly divide into 5 categories. The former two categories are: Firstly, the use of "Disease, Symptoms and Pattern" by new definition, in fact these three words share the same mean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new definition made the Chinese Medicine textbook more confusion; Secondly, about the integration on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Disease identification, in which the "Disease" can be divid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Pattern on CM", and "integration of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by CM and Pattern on CM" two major categories, the former one is not integration on theory, but is complementary on clinical strength, while the latter one is already integrate fundamentall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mention integration.

Key words:Pattern;Zheng;Patter identification; Sydrome differentiation; Patter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Misuse

收稿日期:2010-10-13

作者简介:李宇铭(1981-), 男,香港人,博士研究生,香港注册中医,研究方向:仲景学说理论、经典方药量效关系规律。

“辨证论治”是指按照辨别证候时所获得的依据,经过分析后作出治疗方法的判断,是中医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中“证”即指“证侯”,本义是指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表现”。可是,自50年代起提出“辨证论治”一词后,一直未有统一且准确的概念范围,因而发展出许多新的看法,虽然是戴着“辨证论治”的名,实际上却是指别的概念。综合了众多学者的看法,这些误用主要可归纳为5个方面。

1 病 症和证的新定义

1.1 问题的形成

中医教育的统编教材中,对“证”、“辨证论治”使用了新的定义,因而造成了新的问题。如在5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1]。”而6版教材更分开了病、症和证三者的定义:“病是指特有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证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疾病的某一项临床表现,而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因、病位、病性和正邪关系[2]。”

1.2 误用的矛盾

如果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病理概括”在中医术语上来说就是“病机”,病机在中医理论上必然是阶段性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证”等于“病机”。

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型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3]。”由于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事物内部的本质,本质不是透过“辨析”而得,而是需要从外在表现观察分析才能获知。本质是必须透过对现象的抽象思维而认识的,因此辨证论治所“辨”的,不是病机,而是临床表现,即“证候”。

再者,“病机”和“证”是在《内经》时已经有的两种不同概念,现在把他们合二为一的话,当我们面对古代众多的医学典籍时,必然造成学习上的混乱与尴尬。把证的含义扩大和改变,“既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出中医学的诊治规律和基本特色,又造成了中医学常用术语、概念的混乱,并且给中医理论的规范化和对外交流都带来了有害的影响[4]。”

这种把“病”解释为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概括,而“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在这个定义下引申出多种问题,如在《伤寒论》中,太阳病整个发病过程的病理是怎样的?太阳病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中风、伤寒、温病等从这个定义来看是“病”还是“证”?外感风寒所引致的外感病,其全过程的病理概括是怎样?这些都难以回答。即使是《中医内科学》里面,能够把每一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但仍不等于疾病全过程的病理概括。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中医在临床所能辨别的只能是“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机必然是阶段性的,而不可能说清某一疾病的全过程。

类似的问题不单出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亦普遍存在在各科教材里。因为在病、证的新定义下,产生了很多新的“证”,而却又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这些新证的涌现,实质上是对教材中证概念混淆的效法与惩罚。在本来已混乱的证概念中,重新加入众多不规范的新造证,更使这种混乱雪上加霜。”[5]

1.3 正确的认识

要了解疾病的全过程,是透过对“辨证方法”的认识,比如六经辨证可以解释伤寒外感病的传变规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可以温热病的传变规律;脏腑辨证可以揭示疾病在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等。但实际上,疾病的演变是千变万化的,难以用某一种辨证体系去解释清楚疾病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临床上主要是透过每一次对病机的诊断,灵活地评估疾病的趋势。

2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是近数十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几乎成为中医界的共同目标,其含义一般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二是指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显然,以上两者所指的“证”,是指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而不是证的本义。但除此以外,这种说法亦存在不少矛盾,以下分别讨论。

2.1 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2.1.1 问题的形成 此种结合的提出,一般认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有局限性,因此应该要运用西医辨病的方法来补充其不足,互相取长补短[6-7],甚至认为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8]。

2.1.2 误用的矛盾 但如李今庸指出:“说‘辨病施治是把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从‘辨证施治到辨病施治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是两种非常荒谬的错误论调。其结果只能给人民的健康事业带来危害,给中医学发展设置障碍。”[9]

众所周知,中医跟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利用西医的辨病方法,或能够提高临床总体疗效,却不可能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因此属于临床上的互相补足,而没有在理论层面上达到真正的结合。

2.1.3 正确的认识 因此,“辨西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的内涵,是指临床上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当我们为了提升临床疗效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在互勘过程中逻辑方法不严密的错误……如形成简单的证型、症候群模式,证的机制被病的机制掩盖,将西医的微观指标与证相套,然后执此指标为证的标准以深化辨证”等等[10]。

2.2 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

2.2.1 问题的形成 不少学者指出,中医本身是有辨“病”论治的内容,如有说:“在辨病论治基础上的辨证论治才是中医学临床诊疗的完整模式和固有特色[11]”;更从古代开始溯源认为中医具有辨病论治的体系,应以辨病论治为基础,辨证论治为主导[12];《金匮要略》中是以辨病治疗为特点等[13]。此等提法十分普遍,但其实也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误解。

2.2.2 误用的矛盾 从文字的本义上看,“病”跟“证”、“病证”的意思基本相通[14],都是临床表现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从根本处已经结合了,不须另外提出辨病论治。

强调“病”和“证”的区别,即与前述教材中提出的疾病“全过程”与“阶段性”的问题一样,中医所重视的是疾病的病机,病机必然是阶段性的,中医也不可能把疾病发生的全过程说清楚,疾病的全过程是体现在辨证的方法上。实际上硬要在中医的理论中分开:“病是全过程、证是阶段性”,这并不符合中医理论本身的原意。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主要手段之一,除此以外,还有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15];还有学者相继提出中医除了辨证论治以外,还有辨病论治、辨症论治、辨体论治等[16];亦有说辨证论治包括局部辨证论治和全身辨证论治[17]。实际上“辨证论治”一词其实已经包含了以上的内容,不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术语去补充,以免造成更多混淆。

2.2.3 正确的认识 因此,“辨中医的病与辨中医的证相结合”的说法,本身所指并不清晰,其本质的内涵是想强调“辨别证侯”时需要注意证侯的多层次、复杂性,亦需要以辨证的方法来注意疾病发展的整个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

[1] 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

[1] 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

[2] 马克思[苏]. 资本论(第三卷)[M]. 北京: 三联书店, 1950: 959.

[3] 成肇智, 李咸荣. 病机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J].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5): 5-8.

[4] 梁茂新, 洪治平, 李东安. 中医证名问难[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8, 10(3): 101-102.

[5] 戴高中, 沙玲. 关于辨证论治的思考[J]. 医学与哲学, 2001, 22(4): 51-52.

[6] 丁成华. 略论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优势与不足[J]. 中国医药学报, 1994, 9(5): 5-8.

[7] 钟伟. 关于建立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体系的探讨[J]. 医学与哲学, 1996, 17(6): 316-317.

[8] 李今庸. 灵魂不能丢,优势要发扬[J]. 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3(2): 41-42.

[9] 匡萃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两个参照系、两种对象的互勘[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3(2): 82-87.

[10〗 毛德文. 辨病论治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 湖南中医杂志, 2002, 18(3): 1.

[11] 朱文锋, 阳晓, 王行宽. 辨病论治体系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20(6): 2-5.

[12] 朱文锋, 阳晓, 王行宽. 从金匮要略看张仲景的辨病论治思想[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9, 19(3): 24-25.

[13] 符友丰. 证候著论训诂一瞥[J]. 医学与哲学,1993,5:19-21.

[14] 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7.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2)

【摘要】 临床诊断时,西医重视辨疾病,中医重视辨证候;而辨病与辨证的结合点,实际上是西医的“病理”与中医的“病机”之间的大融合。中医的“证候”与“病机”二者,反映的是疾病的表象与本质的关系。中医病机学形成的基础是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而藏象理论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因此,中医要正确认识疾病,要确立证候诊断标准,要抓准病机,都离不开藏象理论的指导。文章旨在以“疾病——证候——病机”的研究思路为指导,以藏象学说为基础,明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制定的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证候; 病机; 藏象;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现代医学在治疗大多数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疾病方面往往疗效欠佳。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日益彰显其优越性。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特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题旨在基于辨证论治基础上,以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切入点,建立此类疾病的系统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体系,填补学术界在该项研究中的空白。藏象理论是中医研究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本文旨在探讨藏象理论对证候标准制度的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 证的相关概念

1.1 证(证候)的概念

1986年,在全国中医证候规范研究会议上,初步对“证”的概念作了界定: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某些相关的脉症,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机、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这一界定,可以说“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的概括。这一对证候概念的规范目前仍被基本认定[1]。

1.2 辨证的方法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辨证的方法有多种,计有:①传统辨证方法: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其中,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②辨证要素辨证:田代华[3]认为,体质、病因、病位是形成证候的三大要素,提出辨证应在综合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基础上,利用掌握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分析确定患者的体质要素、病因要素和病位要素,从而做出正确的证候诊断。③证素辨证:朱文锋[4]在建立辨证新体系中引入了证素的概念。“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认为证素是依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性与病位,是构成证名的要素,是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基本证素[5]包括病位与病性两大类约60项左右。辨证过程包括了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获取、证素识别、证名判断3个环节。④证候要(因)素应证组合的辨证方法体系:证候要素[6]是与生理病理相关联、以病机学说为基础、并能由可测量和观察到的症状体征等信息集合直接表达的病机单元,同时它又是诊断学的概念。在辨证中引入证候要素这一概念的目的是降低证候的维度,便于分析探讨其病机,实现辨证的目的。王永炎[7]提出以证候因素应证组合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研究认为,中医辨证可采用归纳病因病机、提炼证候因素,进而应证组合进行辨证。

1.3 判定病机的方法

从字面上看,病机便是“疾病的机理”,亦即疾病之所以发生、变化以及出现种种临床征象的机理。《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说明病机的概念之于疾病诊断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至少在《黄帝内经》的时代,病机已成为中医疾病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病机分析仍然是临床辨证的关键环节,也是考察医生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病机的概念具有持续性、阶段性、多变性、兼合性及不稳定性等特点[8]。

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辨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第一个环节,其目的显然为了明确疾病的病机与发展转化,进而为治疗确立原则。辨证的对象是“证”即病机,辨证的依据是“证候”,辨证的结果是“证候诊断”[6]。

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开展的现状

现代医学在治疗大多数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疾病方面往往疗效欠佳。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传统中医药日益彰显其优越性。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疗疾病的特色,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自身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史大卓谈及:“和现代西医学相比,传统中医整体宏观推测演译诊察疾病的方法在病理诊断、微观诊断方面显得模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中医要发展还是要走向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因此开展证候标准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吴秀艳等[9]提出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①从病证结合入手,逐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体系;②以证候要素的提取为证候诊断标准体系建立的前提;③运用符合中医特点的数理方法分析临床研究结果是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体系的关键。李建生等[10]总结出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文献研究是证候研究的基础、临床调研是构建证候标准研究的关键环节、专家问卷调查提高证候标准的指导性、症状/体征量化是证候标准建立的关键、计算智能方法的介入,将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胡金亮等[11]总结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包括:证候宏观标准的研究、证候诊断标准与微观指标的研究、证候诊断标准与证候的量化研究、证候诊断标准建立的方法学研究。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而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关键是方法学的合理应用。目前,研究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采用文献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采用计算智能的方法和应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等。

基于目前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将以“动态演化”和“证候要素”为重点,建立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病机与病位两个层面的演化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建立起以时空为结构单位的立体诊断标准,即以证候要素(病机和病位两个层面)及其相应症状、指标为空间内容、以时间序列为时间内容的证候诊断标准。从空间角度确立的证候诊断标准,大致相当于西医学对疾病的分型;从时间角度确立的证候诊断标准,大致相当于西医学对疾病的分期。

3 藏象研究与证研究的关系

3.1 “藏象”及藏象学说“藏象”的概念

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王冰解释“藏象”的“象”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可见,“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象”则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客观地反映了内在脏腑的机能变化,从而作为推论或判断脏腑机能变化的依据。藏象意为藏于体内的脏腑和脏腑机能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12]。

藏象学说[13],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中医藏象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不仅涵盖了中医解剖、生理、病理等多个基础医学方面的内容,还外延于中医发病、辨证、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换言之,它不仅是阐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说到底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藏象实质也就是人体生命的实质[14]。由此可见,中医辨病、辨证施治是以藏象学为理论基础的。

3.2 藏象理论

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对人体生命功能和形态结构的根本认识,是中医的精髓——“证”的基石[12,15]。因此,“证”研究的开展是要以藏象理论为前提和基础的。

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藏象学说,一直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据此,严世芸提出,这种“辨证论治”应该名之为“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能极大地提高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更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本质和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实现统一、规范、完整的目标奠定基础[16]。

藏象学说的现代研究主要从理论探讨(对某一脏腑功能的专题讨论,探讨某些术语的概念,阐发各家理论,引用系统论、控制论等进行阐发)、临床研究(阐发脏腑辨证,探讨某些脏腑虚证、实证,肾实证,五脏治法,脏腑同治)和藏象实质的探讨及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14]。目前,中医藏象学说以“证”的研究为主[17],而证研究又集中在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可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立的源头、基础是藏象学说。

4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藏象学基础

“证”是中医临证诊断疾病所特有的工具,证候诊断标准则可谓是辨证的准绳,而辨证又是基于藏象理论指导之下的,因此,证候诊断标准的确立,若在藏象学说指导下,沿着“疾病——证候——病机”的研究思路,并以证候要素为中心环节,则结论更准确、可靠,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以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为例: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神经组织非正常退变引起的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病、糖尿病等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克-雅氏病(Creutzfeldt disease)和多聚谷氨酸类疾病(Polygutamine disease)等。此类疾病的发生多以肾藏象病理改变为源头,以辨证论治为前提,深入研究此类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病机——肾中精气亏虚的基本特征,拟定病机层面的基本证候要素——精虚和气虚,病位层面的基本证候要素——肾,结合此类疾病的基本特点,确定证候要素的相应症状和其它特异性检测指标。深入观察证候要素“精虚”和“气虚”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内容,研究不同时间阶段证候要素的类型及表现规律,系统阐释此类疾病从虚(精虚、气虚)瘀(血瘀、痰瘀)风(实风、虚风)的病机变化规律和具体内容。同时观察疾病在病位层面的传移过程,研究不同时间段疾病病位从肾到脾、肝、督脉等的病位传移规律和具体内容。本研究将遵循此研究思路,确立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考文献

1]李方玲,梁嵘.对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386.

[2]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06.

[3]田代华.中医辨证要素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 22(2): 87.

[4]朱文锋.“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1): 17.

[5]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 38.

[6]衷敬柏,王阶,赵宜军.辨证方法及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4):221.

[7]王永炎.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中医杂志,2004, 24(10): 729.

[8]焦振廉.中医病机概念的缘起及其性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2):13.

[9]吴秀艳,王天芳.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N].中国中医药报,2006-09-22(4).

[10]李建生,余学庆,胡金亮,等.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6):4.

[11]胡金亮,李建生,余学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背景与现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3):77.

[12]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博士论文.2004:4.

[13]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

[14]王 琦.中医藏象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

[15]于 凌.藏象学说研究进展述评[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3):63.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3)

【关键词】中药;药性;沿革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随着传统中医的医药实践而逐渐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它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既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依据,又是我们研究和理解历代医家使用中药的临床经验和药效规律的工具。中药药性理论与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等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以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总结了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临床运用的一般规律。其内容包括四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功效、剂量、使用禁忌以及七情、配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把握了药性及药性使用的规律、特点。它们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其中四性(四气)、五味理论又是整个药性理论的核心。为此,有学者[1]将药性内涵概括为:根据中医传统认识,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或属性;或者,决定一种物质成为中药的性质或属性。

1药性的涵义

药性即性能,[2]是用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特点的高度概括,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核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的重要依据。

药性是指中药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所以它包括中药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因而,阐述药性的物质基础、对机体的影响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它是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从这句话的含义中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药性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药性,而是指中药的制剂宜忌,只是现代药性的一部分,而不能包括整个药性涵义。后世历代医家对药性多有论述,但涉及的范围不尽相同,而且,虽说中医古籍浩如烟海,但药性理论的专著却为数不多,对药性的论述大多是散在于各本草以及综合著作中。

2中药药性的历史考证

2.1春秋战国之前――中药药性理论开始萌生:中药药性理论是以药物为基础的,因此尽管明确见“药性”一词在《神农本草经》中,药性理论的出现却与药物的认识同步,自人类认识药物起,就同时产生了药性理论的萌芽。《说文解字》:“,治病,从,声”。“治病”应该是对药物性能初始的理解,也就是对药性初始的认识。

2.2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中药药性理论初步形成:药性理论初成时期比较长,大概从春秋战国到东汉末年。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它对药性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该书对于“气”、“味”有较多的记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为气,阴为味”,《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结合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逐渐产生了“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在具体药物中的应用。《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石针艾治其外也”,这里虽然提出了“毒”的概念,但此处指的是药物的偏性,而并非后世医家药物有毒无毒之“毒”。

另一部对药性理论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是《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序列》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药性”一词,这标志着药性理论的正式建立。《神农本草经》首次在书中具体给出了四气、五味的概念,并在所载药物下具体列出了药物的四气、五味,书中虽然提出了七情以及用药禁忌的雏形概念,但在具体药物中未见记载。书中所载的某些内容如有毒无毒尚不准确。

值得一提的还有《吴普本草》,这是这个时期另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该著作原著已佚,现有著作为尚志钧辑录,该著作的对各药之下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等药性记载较多,个别药物还有七情的记载。另外还有药物的形态描述、产地、采收、功效、主治等,该书的另一特点是博引诸家药性,注重实际药效。这一时期药性理论的内容还比较局限,相对粗糙。

2.3晋隋至唐代――中药药性理论的有了进一步发展:晋隋至唐代时期对于药性理论发展,贡献较大的医药著作主要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药性论》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如《名医别录》、《药性论》中大部分药物项下都标注了七情内容。而且《名医别录》对《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四性做了部分的补充与修正,使药物的四性记载更趋完善。《本草经集注》保留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不仅使理论知识得以保存,并给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到唐代时,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的问世,使药性理论得到了整理与继承,为其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此时期药性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2.4宋、金、元时期――药性理论更加充实:宋代官方曾多次组织编纂本草著作,其中收录的药物大量增加,为药性理论的充实打下了物质基础。金元时期,对理论的发展贡献较大的著作主要有《本草衍义》、《汤液本草》等。宋代寇宗在《本草衍义》中首先提出“四性”之说,一改以前的“四气”之说,并将四气禀受于天之说、五味与五行相结合用来分析具体药物的药性。元代王好古综合了这一时期的理论经验,对归经理论进行了总结,使归经理论得以完善,并将之应用到具体药物上,同时还将四气、五味与药物的升降浮沉联系起来,充实了升降浮沉理论。总之,这一时期,在众多医家的不懈努力下,丰富、完善了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使药性理论更加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4)

【关键词】 治则; 治法; 层次

治则治法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的中心环节。对治则治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阐明证的病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治则治法的研究成为现阶段中医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中医治则治法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提出符合临床实际的治则治法层次,并对今后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做一简要论述。

1 关于治则治法概念和层次划分的研究

“治则”一词始见明·李中梓的《内经知要》。对其解释,《辞海》曰:“治疗疾病的总则”。“则”最初指刻或铸在刊鼎上的规章。《诗经·大雅·庶民》曰:“天生庶民,有物有则”。后又引申为把握或认识事物的规律,如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气论》曰:“物有则,空亦有则。”新华字典解释“则”:指规范、规则。可见,则是一种处理事物的规范,也隐含了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提示了治则是治疗疾病的规范,必须遵循的原则。而法,也含有规则、法令的意义,因而就出现了在中医历史上治则治法不严格划分,层次不明的局面。

由于时代的要求,中医理论体系也逐渐条理化、层次化、规范化,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治则治法的特长和优势,也需要在理论上对遗留的治则治法体系进行梳理,重新划分层次,明晰基本概念,为后面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1986年首届中医治则研讨会指出,“中医治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保持健康和祛除疾病、恢复健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中医基础理论》[1]教材又指出:“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定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七版《中医基础理论》[2]指出: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个定义的共同之处认为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要求,由于中医治病中已包含治未病的内容,因此,我们暂且将治则的对象放在临床疾病方面,此外,虽然说治则的制定来自于对疾病病理本质的认识,然治则的适应面应该是所有疾病,故没必要任何一个疾病的治则都需要经过一个收集四诊资料、分析综合判断这样一个辨证过程,从概念简洁的角度看,似乎以第3种概念为好。

关于治则治法层次的划分,很多研究者进行了重新的构建。张大明等[3]从治则治法抽象度的高低将其分为5个层次:①治疗目的与运用法则:将“以平为期”这一治疗最终目的,作为第1层次。运用法则可概括为“知常达变,因异而异”。其具体内容包括三因制宜、标本缓急、因势利导,正治反治等。②治疗大法:包括扶正祛邪和调适两种。③治法为治疗大法的具体化,如祛邪的具体治法有汗、吐、下、清等;具体的扶正法有温阳、益气、滋阴等;具体的调适法有和、因、固等。④具体治法:此1层次是对治疗大法的再具体。根据知常达变的治则,再“各司其属”,确定要治疗部位;加入“适事为度”量的斟酌;“标本缓急”治疗时机先后的考虑等,形成最终的治法。⑤选方遣药。于智敏[4]等根据治则的抽象程度将中医治则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包括治病求本,以平为期,调整阴阳;第2层次包括治未病、既病防变、扶正驱邪、三因制宜、随证治之、同证异治、异证同治、正治、反治、标本论治;第3层次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坚者削之等10种小治则。刘时觉等[5]从辨证和治则治法的密切关系出发提出治则治法的层次为:①最高层次的治疗总则包括:治疗追求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手段。中医临床治疗追求的目标是“平”。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调”“和”。 治则的指导思想是“顺应自然”。②补虚泻实是基本治则。其次,虚实与阴阳相结合,产生疾病的寒热、燥湿、壅滑、上下,补泻二法也因之派生出清热祛寒、润燥化湿、导滞固涩、升提降逆等次一层的治则,称治疗大法。③气血津液治法是中介层次。④脏腑和病因论治是治疗的基础层次。这一层次的治疗是辨证治疗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我们认为中医治则应是所有疾病治疗时都必须遵守的原则,而治疗任何疾病都要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因而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任何疾病的治则。中医书籍说到的其它治则治法均是此治则的进一步具体化。如正治与反治是指导医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仍然要抓住疾病的本质;治标与治本是处理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扶正与驱邪是从正、邪两方面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是从阴阳平衡的角度治病求本;调理精气血津液是从构成人体基本物质方面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是从个人的体质特点、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治病求本。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对症治疗。长期以来中医都很重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而常常忽略了辨病论治的重要性。中医理论认为证是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如果对病不清楚,对证的认识也必然不清楚,因此,忽视辨病论治,也必然不能做到辨证论治。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对病的认识远较现代医学粗浅,事实上,现在临床工作已经将西医诊病、中医辨证作为一种诊疗模式,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仍然紧抱着中医传统对病的认识而不去研究现代医学疾病的中医诊疗规律。事实上,多数临床工作者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与现代疾病相对应的较为系统的中医诊疗体系。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具体每一种疾病的病理特点制定其相应的治疗大法。比如慢性乙型肝炎,其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中医认为属于湿热毒邪[6],基本病机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因此,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大法就可以确定为清热除湿解毒活血,调补肝脾肾。在慢乙肝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就可以在此治疗大法的指导下,针对患者当时的病理特点以及体质、环境等因素进行适合个体特点的具体治疗,我们将针对于患者个人的具体治疗手段和措施叫做治疗方法,简称治法。

总之,治则是适应于所有疾病,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治则;治疗大法是适应于某一特定疾病,是治疗该疾病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治法是适应于某一特定患者,是治疗该患者疾病使用的具体手段和措施。对中医治则治法概念、层次进行这样的重新定义和划分,不仅可以严格区分治则治法的概念、适应对象,对其逻辑层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又可以不被现在紊乱的治则治法体系所迷惑,从而能够找到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深入挖掘中医治则治法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其临床优势。

2 中医治则治法学说研究发展的重点

首先,应抓住疾病的病理本质,确定该疾病的治疗大法。在临床观察治疗的基础上,对某一疾病的病因(致病特点)、发病形式、病位、病性、病势等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必须结合现代医学对该病的四诊检查、理化指标检测和病理化验等结果,形成对该病病理本质的统一认识,进而确定该疾病的治疗大法。

其次,围绕治疗大法,对其中涉及的每一种治法研究其适用时机和作用机理,从现代科学角度阐明该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和途径,进而研究该治法代表方剂的有效作用成分。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开发出高效而作用机理明确的新型中药制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中医辨证和治则治法的特色和优势,使证候病理实质的研究在一个具体的疾病及其阶段中进行,通过方药的治疗作用来反推其证的病理基础,从而实现在整体上对中医理法方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模式,也正是符合中医临床传统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

[2]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90.

[3]张大明,杨建宇. 中医治则治法体系再构建的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4):14.

[4]于智敏,周超凡. 中医治则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 1(2):14,4.

[5]刘时觉, 刘尚平, 娄绍昆, 等. 治法层次论[J].浙江中医学院学 报, 2001,25(5):13.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5)

关键词:PBL;LBL;基础医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55-02

《基础医学概论》是我校的非医学专业如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影像技术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食品安全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涵盖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多门学科。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课时安排有限,内容多,覆盖面广,按照学科讲授导致衔接困难,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与非医学专业的关联度不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重视程度也不够高,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质量,我们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改革,并与LBL教学法进行比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开拓思维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我院2014级管理学、统计学专业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异,授课时间、教材、教师相同。

2.授课方法。进行《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章节《呼吸衰竭》的理论课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系统讲授,实验组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实验组授课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提出假设问题――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准备,查阅资料,并辅助学生如何使用检索工具、如何查找参考文献等。课堂上分组分析、讨论,每组同学轮流发言,陈述肺源性心脏病可能的发病机制,并提出在讨论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最后,授课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对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合讲述,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最后教师进行提问,作归纳总结。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授课,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点讲授基础内容。

3.考核和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统一试卷进行考试以评价教学效果。课后将调查表分别发给学生,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现场认真填写,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包括七部分:自学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应用现代医学模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满意情况。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二、结果

1.考试成绩。试卷考核满分100分,两组考试成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2.调查问卷结果。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在自学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积极性、应用现代医学模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七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1.《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现状。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设置了许多与医学相关专业,如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法学等。这些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课程外,还要学习《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医学相关课程,其中《基础医学概论》是这些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基础。由于学时的限制及要求层次的不同,将基础医学的知识放在一本书上介绍,并设置了《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我校的非医学专业,如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影像技术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食品安全学等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基础医学概论》将各门基础学科进行了较好的融合,方便开展教学,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基础医学概论》内容涵盖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多门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涉及的内容复杂,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且教学课时有限;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深浅度,各门学科之间很难衔接;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学生对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学习动力不够,积极性不高;学生存在学习方法的误区,由于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产生厌学情绪;等等[2]。因此,如何把《基础医学概论》规划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并轻松的接受医学知识,成了一个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问题。

2.“PBL+LBL”教学法的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教学模式的结合,是近年来医学教学改革的新教学模式,是许多医学教育者认为确实有效的教学方法。“PBL+LBL”的新教学模式是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阶段进行教学的,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教学小结、布置作业”,新模式培养了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灵活运用了学过的基础知识。“PBL+LBL”教学模式同时进行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避免了传统LBL法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3]。因此,“PBL+LBL”新教学模式既有LBL教学的传授信息量大、进展速度快、易于掌握、系统性强等优点,又引入了PBL教学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性,同时避免了知识面不全面、基础不扎实等局限性[4]。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已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问题。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针对不同的问题安排教学,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学会只能解决当前问题,会学才能解决终身问题”的道理。通过“PBL+LBL”新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概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认真审视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意识到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与完善,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智慧和能力。学生在培养学习独立自主性、创新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及提高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医学检验专业基础医学概论1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97-99.

[2]王莞,杨旭芳,冯华,等.医学相关专业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80-81.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6)

中医药学概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3大板块。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课,重点阐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语言简练,博大精深。中药学是为临床服务的,介绍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大量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桥梁,重在阐明方剂的配伍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这3部分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实践,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在案例教学中,以案例为素材,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使学生在案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一教学模式决定了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亲验性、主动性等特征,而这与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可以模拟疾病的诊疗过程,学生作为医生参与其中,可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对中药功效及主治病症的认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方剂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2.1案例设计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基础,也是教学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选取的案例要有代表性、针对性、真实性。可以是古今名医治疗验案,也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临床常见病症来组织案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讨论的兴趣。根据3部分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并进行整理汇编,突出教学目的。对中医基础理论部分,要选择能够论证和解释关键理论的案例,至于如何用药和治疗则可以淡化。在中药学部分,要选取能突显中药性能、功效及主治病症的案例。而方剂学部分,则选择能阐明方剂配伍理论和主治病症的案例。

2.2查阅资料案例教学能否成功,课前的认真准备非常重要。当教师把设计好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后,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案例,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准备好解决方案。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对案例的理解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从而为后面的案例讨论奠定基础。同时,资料查阅也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3案例讨论课堂讨论是否积极有效,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一般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每组人数不宜过多。由于学生已经有相关资料的准备,讨论会比较热烈,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把握课堂气氛,适时给予引导,将问题由表及里引向深层,使讨论能围绕一定的问题进行,并鼓励每位学生发言,创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中医药的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4案例的反馈与评价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会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对明确的观点或结论,让学生代表讲述他们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处理过程,并提供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教师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及时、准确的点评与总结,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进行梳理,正确的给予充分肯定,错误的要及时纠正,未讨论到的问题要补充进去,同时对学生准备的资料及课堂发言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到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充分锻炼,并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实施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案例编写的有效性案例是基于事实而整理加工的故事,但不是随意编造的,它最终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好的教学案例,要实现它的教学价值,就应该能够说明一个理论,说明教学内容,指向教学目标。片面强调案例的事实,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选取的案例要包含问题,具有挑战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中医药学概论包括3大部分内容,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针对不同的内容,要选取不同的案例,侧重点要区别开来,能够说明各部分的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篇(7)

关键词:  中医教育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  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  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