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赛事概念

体育赛事概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9 16:22:41

体育赛事概念

体育赛事概念篇(1)

关键词:体育理论;逻辑知识;概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71-03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体育理论也水涨船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我们应该承认,尽管体育理论从总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和需要。落后的一个根本原因和重要标志就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太讲究逻辑。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的形式结构”或称思维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思维的规律”则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本文将专门就“概念”这一思维形式在体育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后我们将陆续研究“判断”、“推理”和“逻辑规律”在体育理论中的应用问题。

所谓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范围的思维形式。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其中,内涵是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事物范围的反映。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主要是定义(包括特征界定);而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则包括划分、限制和概括等。

1如何给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是运用概念来界定思维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通常定义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所谓“属”,是指先找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属概念,即与它最近的属概念。

比如要对“体育”这个概念下定义,就必须先找到它的邻近属概念――“实践”。要注意的是,种概念上面可以有很多属概念,如“体育”的属概念可以有“文化(广义的)”、“活动”、“客观存在”等等,但它们都不是人的“邻近”属概念。

所谓“种差”,是指必须找出被定义概念与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也就是只有该事物有而它事物没有的本质属性。如“体育”与其他实践的差别就在于“主客体一致”。

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成为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定义项。于是,我们可以把“体育”定义为“人作为主体改造自身身体的实践”。

定义的规则有4条:1) 不能使用比喻。错误为“以比喻代定义”;2) 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错误为“定义过宽(或过窄)”;3) 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错误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4)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式,即给正概念下定义不能用否定句或负概念。

由上述定义的方法和定义的规则出发,我们发现在体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或特有属性例如:“健身操”被定义为:是一项大众健美运动项目。它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形式简洁、易于掌握,对于提高训练者的心肺功能、运动技巧和塑造健美形体有着特殊效果。(引自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145页)

这一定义显然没有指出“健身操”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如果说“健美运动项目”是“健身操”的邻近属概念,那么“健身操”与其他“健美运动项目”的种差是什么?文章没有指出。而后面那段话只不过是讲了健身操的形式与功能,不是它的本质属性。

1.2定义过宽或过窄定义项的外延须同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过宽或过窄都是不恰当的。

例如: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必然会导致定义过窄,因为有很多体育行为并不属于教育范畴,例如竞技与健身。如果将体育定义为“…的一种人的活动”则必然会导致定义过宽,因为人的活动除了实践外,还有认识。显然,体育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再比如,将“健身”定义为“为了促进人体健康,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为方式”(同上,18页)就是“定义过宽”。根据我们的常识,生活中能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

1.3同语反复例如:将“娱乐体育”定义为“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将“社会体育”定义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01页)就是非常明显的“同语反复”。

还是在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73页中讲到体育人才的“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时说:“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正常的、顺向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利于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非自然流动,指体育人才在人才链上不正常的、逆向的流动,这种流动可能造成体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体育社会机制内部的紊乱(这句话不通)。”这两个定义实际上都是“同语反复”。

我们不妨用作者的这种定义方式给“及格” 和“不及格”下定义:“及格”就是在考试中成绩正常的、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不及格” 就是在考试中成绩不正常的、不合格的分数,这一分数反映了学生不太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我们知道判定及格还是不及格只有一个标准,即60分:“及格”就是60分以上的分数;“不及格”就是不到60分的分数,其他的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

同样,是“自然流动”和“不自然流动”也只有在给出标准或依据后才能判定,不然就只能是作者毫无根据的主观判定。事实上,没有任何理论和事实证明“海外兵团”以及专业运动员进入普通学校等现象就一定是“非自然流动”。

2如何界定事物特征

界定事物的特征,一般要先交代比较对象,有了参照,方可凸显其特异之处。

例如,将运动竞赛的特征界定为“竞赛目的的综合性、竞赛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和随机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李建中《体育基本理论教程》2004年版 141页)就令人费解。书中作者并未指出比较对象。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竞赛”,那么上述四个特点并非运动竞赛所特有;参照对象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目的的综合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庞杂性”也并不突出。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娱乐的特征界定为“方法的多样性”、“目的的多向性”和“经营的社会性” (同上,第161-162页),同样很值得商榷,这三条也并非体育娱乐所特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体育”,同级别的种概念有“体育教育”、“体育竞技”、“体育健身”等。显然,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体育娱乐”的属概念如果看作是“娱乐”,同级别的子概念有“智力娱乐”、“艺术娱乐”等,而上述三条也不同程度的为其他子项所具有。

同一本书中还将游戏的特点界定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是一种非功利性活动”和“具有多样性和竞争性” (同上,第 168-169页)也不很准确。单单相对于“玩耍”,可以说游戏具有上述第一和第三条,只相对于“竞技体育”可以说具备上述第二条。从作者下文的阐述开看,比较对象是指“传统体育手段”这一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如“体操”、“舞蹈”和“武术”等,如此作比,上述特征界定更不准确。

再举另外一本书中的例子。将中国体育改革的特征界定为“紧迫性”、“渐进性”、“滞后性”和“长期性”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第97页),令人迷惑。从作者下文的阐述来看,作者的比较对象是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我们不解的是,我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何尝不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呢?

同一本书中,将体育群体的特征界定为“以体育为共同目标”、“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活动方式”、“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体育群体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以及“体育群体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同上,第171-172页)。体育群体的属概念是群体,此处的比较对象显然是其他各类群体,而其他各类群体也“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也有许多经常“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再者,前三条特征嗦且不准确,合为一条“以体育为共同的活动平台”似乎更好。

3如何划分概念的外延

划分的作用在于明确概念的外延。划分的规则要求如下:

1) 每次划分须按同一标准进行。错误为“划分标准不一”;

2) 划分后所得的子项不得相容。错误为“子项相容”;

3) 划分必须按属种包含层次进行。错误为“越级划分”;

4) 子项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项。错误为“不完全划分”或“多出子项划分”。

目前,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在划分方面常犯的逻辑错误有:

3.1划分标准不一多年来,对于“体育”的划分一直存在许多混乱,原因主要在于分类标准不够统一。目前常用的三分法(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也确实有分类标准不够统一(分别按功能、场所和参与者划分)的逻辑缺陷。当然,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这种划分,而且也一直按照这种划分来开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因此短时期内很难改变这一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理论水平的提高,这一划分格局必将会被打破,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更加理性更加合乎逻辑。

再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体育社会学》中“社会体育”概念的划分为“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也显然是标准不一的(既有职业标准,又有区域标准);同一本书中将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分为三个方面:政治手段的价值、外交手段的价值和社会稳定的价值,分类标准也是模糊和混乱的。从作者的进一步表述来看,似乎是先划分为国内和国际,然后再将国内部分按新的标准划分比较妥当。(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43页)

3.2越级划分如,有人将运动竞赛划分为运动会、单项比赛、友谊赛、表演赛、慈善赛、选拔赛、联赛等,就是存在“越级划分”的问题,而且标准混乱。比较好的做法是做二次或多次划分,几次划分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可按目的、规模、组织方式及运转周期等等的标准),这样层次就比较清晰了。

3.3子项相容比如,将健身指导员的工作划分为“从事教学活动、指导锻炼、传授技能、业务咨询、组织管理等”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24页),其中前三项是互有交叉的,并非完全排斥的关系,不能并列。

4如何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

限制是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缩小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它所包含的某一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限制时,一定要注意限制的限度。例如,对于一台“电子计算机”,我们说它是“机器”,表达就不够准确,这是限制不够或失去限制;再如,我们说《水浒传》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那就是言过其实,这是限制过度或多余限制。

所谓概括,则是与限制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通过减少种概念的内涵,扩大其外延,从而推演到包含它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在对概念进行概括时,也一定要注意概括的限度。概括超过一定限度,种概念和属概念的距离太远,就会大而失当,以偏概全。比如,把“足球”概括为属于“球类”就可以了,如果概括为“物质”就是过头了。

在体育理论界,失去限制、多余限制和概括失当的问题均有存在。

4.1失去限制比如,将竞技体育的特征之一界定为“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2004年版,133页),就是缺乏限制的例子。非竞技体育比赛甚至是游戏也有规则及仲裁手段,所以如果不对规则和裁判手段加以限制,则是不准确的。可以加上类似“成文的”、“非常严格的”之类的限制词。

4.2多余限制同一本书,同一个标题下,作者将竞技体育的另外一个特征界定为“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同上,134页),其中,“既定”和“某种”都是多余的限制,不起任何作用。组织竞技体育当然有目标,目标在赛前都是确定了的,再提“既定”即为多余;竞技体育宣扬的价值观念主要是有利于赞助商的消费主义观念以及奥林匹克主义等体育价值理念,这些观念当然不可能包罗万象,肯定是“一些”或者是“某种”,所以,没有必要再提“某种”,这儿添加类似“有利于赞助商或组织者或体育自身发展”的限制加以突出似乎是有必要的。

4.3概括失当例如,将体育界定为“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增进健康的一种活动”就属此类。再比如,《中国体育社会学》将社会团体的功能概括为下面五条:参政议政、作为政府的助手、经济参与、维护成员权益和成员发展(同上,62页),其中,前三条仅仅是某些社会团体的功能,不能概括为所有社会团体的功能。

5概念举例:功能和目的

“功能”和“目的”虽然不在逻辑学范围内,但我们意在通过对这组概念的举例,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与“概念” 相关的逻辑知识。

功能是指事物的功效和能力,也即事物所具有的作用,它取决于事物的特征,具有客观性;而目的则完全是主观的,是指使用该事物的人借助该事物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事物的目的可能截然相反。由于能力不够或者操作不当,致使事物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朝着事与愿违的方向发展。可见,功能和目的并非全同。

遗憾的是,我们在从事体育理论研究时,常将二者混为一谈。比如,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大致有五个:再现功能、集成功能、交互功能、扩充功能和虚拟功能,而运用体育现代教学媒体的目的大致有: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学规模等。但我们很多的文章常常将此两者混淆。

再比如,体育可以说具有“强筋骨”的功能,从事体育锻炼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增进健康,有的为了健美,有的为了夺牌等等,而后者如果追求过度也可能会损害健康。所以,不能把增进健康界定为体育的功能之一,然而把此目的当成功能的不在少数。

最后,笔者对那些在文中被提及的专家学者们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无恶意或偏见,纯粹是为了学术探讨。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钟天朗.运动竞赛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饶发玖,等.逻辑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扬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英)L.S.斯泰宾(L.Susan Stebbing) 吕叔湘,李广荣,译.有效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中国健美协会.中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中心,2007.

[6] 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8]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体育赛事概念篇(2)

【关键词】原创体育赛事;概念;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和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不管是从国家体育投入侧重点的转移、经济条件的允许,还是人民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财力来看,发展群众体育已是水到渠成、势在必行的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原创体育赛事在我国逐渐兴起,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补充,在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开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当前原创性体育赛事在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开展起来,但这一赛事对于广大群众而言仍属于新鲜事物,理论研究非常匮乏,甚至于什么是“原创性体育赛事”都没有统一的概念。本文从原创性体育赛事概念的界定入手,对我国原创体育赛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帮助大众更加清楚的认识原创体育赛事。

1、原创体育赛事概念的界定

本文所谈及的“原创体育赛事”,是指区别于国际、国内现有的竞技体育运动赛事,它是根据当地文化、地理以及体育项目相结合,以体育赛事为形式,以教育、娱乐、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之所以要在“体育赛事”之前加入“原创”二字,是为了与国内外现有的竞技体育赛事相区别,强调体育赛事的原创性。在这一定义中,将排除那些以传统方式举办的体育赛事:因为这些赛事经过多年的积累无论是模式、特征等都已经定型,不能称之为原创。

2、原创体育赛事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2.1 萌芽与初步阶段(2000年-2005年)

原创体育赛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赛事形式,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复苏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复苏和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结合地区特色开展了一些新颖的体育赛事,这种赛事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原创体育赛事的特点,只不过当时这种赛事形式并没有引起重视。我国原创体育赛事的真正萌芽与孕育要追溯到新世纪以后。

2000年8月,在北京市团委、中国泳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活动中,我国游泳健将、北京体育大学青年教师张健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老铁山镇陈岬角下海至山东省蓬莱市蓬莱阁东海滩上岸,在不借助任何漂浮物的情况下,历时50小时22分钟完成了横渡渤海海峡的壮举,此次横渡的海域直线距离为109公里,实际游程123.58公里,创造了男子横渡海峡最长距离的世界记录。这次活动获得了包括北京市政府,以及活动上、下水点的大连市旅顺口区、山东省蓬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上百家媒体的关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及在国内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引起了部分体育专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关注横渡背后的市场及原创体育赛事的巨大效应,敏锐的意识到了原创体育赛事深厚的群众基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及广阔的市场前景。2002年,张健的随队教练苏文强在北京正式成立“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这张牌开始探索开发横渡市场,并在此后数年内举办了多次横渡活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提出了“特色景观赛事”,将体育赛事与以往的竞技性体育赛事区分开来,后期逐步发展成为本研究所指的原创体育赛事。随着“特色景观赛事”理念的逐步深入,我国上海、广州等地区地都陆续开展了此类赛事,特别是我国上海地区,一系列原创的特色景观赛事陆续开展起来,如金茂大厦举办的国际高楼跳伞表演赛、梅龙镇商场的世界花剑系列赛、“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的沙滩排球比赛等。

2.2 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迄今)

该阶段原创体育赛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虽然“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顺应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打造“特色景观赛事”的理念,但由于赛事运作经验、群众基础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探索直到张健横渡队成立之后才开始逐渐开展起来。2006年,“北京横渡张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国清江举办第一届“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被认为是早期最为成熟的原创体育赛事,之后又陆续开展了中国莒南红色运动会、张健横渡队兴凯湖挑战赛等赛事,推动了原创体育赛事在全国各地的兴起。实际上,原创体育赛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常见,这与这些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体育产业发展程度、赛事运作成熟情况等有关。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举国体制下对群众体育的忽视,导致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赛事一直落后与竞技体育的发展脚步,这一现象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才有所改观。有研究指出,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03年-1949年为自由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战争、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体育运动特别是群众性体育运动处于无管理的混乱秩序下;第二阶段是1949-2008年,这一阶段是蓬勃辉煌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起步与飞速发展,这种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金牌大国的地位,但与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仍有较大差距;第三阶段是2008年以后,为全民健身阶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大大提高了国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国内体育赛事运作的市场化趋向日益凸显,这些都为原创体育赛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后各地的原创体育赛事不断涌现,我国原创体育赛事在经历了该阶段的发展期之后正逐步走向规范、成熟。

3、结语

随着原创体育赛事社会地位及知名度的提高,在体育赛事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深受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目前我国原创体育赛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较大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李南筑.体育赛事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9.

[2] 王守恒,叶庆晖.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21.

体育赛事概念篇(3)

关键词:运动员 国际流动 案例分析

运动员国际流动这个概念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首先出现的是运动员社会流动这个概念,再后来演化为运动员“海外兵团”、“海外使团”的概念,再后来有学者界定为运动员国际流动概念,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工作。本文从案例分析的角度,结合不同案例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就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展开初步的讨论。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望学界包容。

南非申办两次世界杯的口号都集中于宣传非洲身份认同这一概念,当然这一口号为南非赢得了成功,但是也为这个国家在非洲大陆上的外交制造了挑战(下面将详细讨论)。发展中国家申办重大赛事或者支持其他国家申办重大赛事受到了资金、投资以及贸易中利益的驱使。在2006年申办的最后投票环节,南非媒体中一个臭名昭著的报道就是在投票之前美国克莱斯特公司、德国汽车公司与韩国现代公司签署了一个重要的贸易协议,足联中的亚洲联盟为德国投了票而不是其他四个候选人。尽管这个例子举得有些极端,但是像足联或者奥运会委员会这些机构中(在公众的压力下,这些机构目前已经开始改变其投票规则来防止类似已经存在很久的潜规则现象)这样的摇摆投票会对这些机构的审议带来影响已经成为这些机构组织中存在的特有现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机构作为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玩家的权威性。

国家政府同样也越来越意识到参与申办重大体育赛事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和政治目标中的重要性。申办体育赛事可以使一个国家实现多个目标:增强国际影响力或者向国际社区传达国家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来越多的世界不发达国家申办举办世界重大赛事的尝试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做作的行为,虽然这些国家自嘲说他们是在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有限的目的以此来增加一国的国家地位、实施外交谋略或者进行国家自我营销。在过去的十年间,许多非洲的国家比如说尼日利亚、多哥、贝宁以及加纳都尝试过申办世界杯。由于各种因素,这些国家都未能申办成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没有足够的集资来支持申办活动。但是也有人提出既然资金不足,这些国家何尝不提前退出申办活动,用这些有限的资金来举办专门的活动以此来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上述的例子强调了当代重大体育事件中与外交政策最为密切的两个方面:第一在重大体育事件的经济因素是怎么为全球政治经济带来变化的,而这些变化也许可能会刺激国家采取特定行为来积累国家财富。重大体育赛事本身就是一种连续的政治事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节奏。例如,这些赛事为国家的参与提供了舞台,以前这种舞台的作用还没那么突出,但是现在这个舞台使得各国的外交在不同的全球环境下摩拳擦掌。第二,重大体育赛事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了南北国家之间的交流接触,尤其是为南方国家提供了一种途径将自己有限的资源转化成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或者外交资本。因此,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或者只是申办重大体育赛事成为了这些国家可选择的重要政治商品,使得这些国家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体育赛事以及围绕体育赛事所做出的一系列政策为这些国家的外交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样的一种“示范效果”成为南非过去十年间申办和举办体育赛事的一种规律。最开始,南非在1995年成功地举办了橄榄球世界杯,接着在1996年举办了非洲杯,这两项赛事的举办鼓励了南非申办2004年的奥运会以及2011年的橄榄球世界杯(这两项申办都未能成功),最雄心勃勃的是南非申办2006年和2010年的世界杯。此外南非还举办过一些比较重大的体育赛事,比如说2003年的板球世界杯以及总统杯,这些赛事同样增加了南非政府以及其它参与者(比如说国家足球协会,该协会发起了申办世界杯的提议并承担了申办工作,同时一些合作公司旨在通过签订赞助协议来获得利益)的申办信心,这样南非就有能力和条件(历史的、政治的、道德的)使得这个国家比其它国家有竞争优势。而这些特点中道德因素(南非在政治历史中成功地转型,这得益于道德因素的趋势)多次被南非使用于申办权的竞争中。

参考文献:

[1]黄璐,郭超,兰健.应理性看待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体育“海外兵团”现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13-1315.

[2]黄璐,兰健.中国体育“海外兵团”开发的战略意义[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29-31.

[3]邹德新.运动员可持续生计资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体育学刊,2012(5).

[4]黄璐.体育政治传播学案例分析[J].新闻知识,2011,(11):41-42.

[5]黄璐.新闻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价值发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9(1):7-9.

[6]尹维增,万发达,张德利.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竞技体育发展的隐性指标探析[J].体育学刊,2012(5).

[7]黄璐.世界足球主要联赛球员国际流动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5):546-550.

体育赛事概念篇(4)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定义;速度素质;竞技体育;训练原则;竞技运动; 竞技能力;竞技状态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112-04

A Review of definitions of the Theory of Sport Training

GUO Kelei

(Department of P.E.,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 000,Shanxi China)

Abstract: The thesis adopt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stic analysis t o review, summarize and question 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control, periodic ar rangement, speed fitness, reaction speed, kinematic velocity, and rate of moveme nt and the defini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capacity and playing co ndition.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framework and content of the theory of s p orts training. It finds that the above issues are controversial. There is no s ta ndard and universallyaccepted definition to these issues. As these basic theo ri es form the framework of training theories, the vagu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 hese theories remain to be a big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ciplineand training. The author proposes his unique ideas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 di fferent schools and current theories.

Key words: science of sports training; definition; speed fitness;competi tive sports; training principles; competitive sports; competitive capacity; spor ts performance

人们相互交流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有共同的认识才能进行。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 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即给出它们的定义。

1 定义与概念的区别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1 ]。 逻辑学的定义方法:属加种差。所谓下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 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 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 的最小的属概念。确定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需要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属概 念。

定义的规则:1) 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外延要相称;2) 不应循环;3) 一般不应是否定的 判断;4) “属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 ,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 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1]。

定义是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规定,概念有内涵与外延,定义一个概念也就是规定概念属性 ,可以通过对内涵的规定(但不必指出所有内涵),也可以通过对外延的规定。有些学者把 概念与定义混淆了,概念与定义是有区别的。

2 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的定义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2]。周期安排原 则 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2]。这两个定义明显违反了不应循环 的定义 规则,定义项包含了被定义项的内容。有效训练控制原则是指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依 据,以最优化训练控制为目标,以立体化训练控制为基础,以信息化训练控制为条件,以模 型化训练控制为基本方法,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控制,以实现运动训练的科 学化[3]。这里不仅把概念与定义混淆了,而且定义不简要。综上所述,有效控制 原

投稿日期:2009-11-13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KRM94)。

作者简介:郭可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则是 指掌握运动训练活动使其朝着预期目的方向发展的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是指周而复始地 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3 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定义

关于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的定义总结如下: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 速运动的能力[2-4];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完成某 种运动的能力[5];速度泛指快慢的程度[1]。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2,4]; 反应速 度是指人对各种信号刺激的快速应答能力[3];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 反应的快慢[5]。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4];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速完 成某一动作的能力[3];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个动作的 能力[2];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5]。

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项目运动中,单位时间里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4];是 指在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位移的能力[3];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2];是指周期性运动(如跑步和游泳等)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5] 。

以上学者对速度素质的看法为:快速运动的能力;对反应速度的看法归纳为:1)快速 应答的能力;2)发生反应的快慢;对动作速度的看法归纳为:1)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 度;2)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3)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对移动速度的看法归纳为 :1)单位时间里机体快速移动的能力;2)位移的速度;3)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鉴于 此,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如果说速度素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是一种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的话,那么中速和慢速运动的能力算不算是速度素质呢?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 速度本身是中性词,有快慢之分,如果加入极性词“快速”,概念的外延就会缩小。

第二,移动速度和位移速度是否等同?有些学者把二者混用。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 量;位移是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而路程是路径的长度。例如:一个做圆周运动的人,从 一点出发,经过一圈回到起点,这时,此人的位移为0,位移速度自然为0,而此时的移动速 度却不一定为0。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移动速度才与位 移速度相等。理论上说体育运动都是曲线运动,所以,体育实践活动中用移动速度比用位移 速度好。

第三,移动速度是否是仅存在于周期性项目运动中?如果仅存在于周期性项目运动中, 那么非周期性和混合性运动项目中难道就没有移动速度了?显然,除了游泳、跑步等周期性 运动项目外,跳跃、投掷、各种球类等项目中也存在移动速度。

第四,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邻近属概念(即最小的属概念)应该是速度而不是能力。

综上所述,速度素质是人体运动快慢的能力;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 速度;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移动速度是指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距离。

4 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定义及构成

竞技体育包含“社会性层面”和“运动性层面”,“竞技运动”可用来指后者。从一般 用法来看,“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二者似乎可以通用,但是,严格意义上,应对它们 予以区分。“竞技运动”隶属于“竞技体育”的身体性活动、运动方面,竞技运动是竞技体 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6]。

竞技运动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认识。从广义看,群众性的各种竞赛活动,也 即“非正式竞技运动”和“半正式的竞技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理解为是竞技运动的组 成部分。但从狭义看,竞技运动则应由“正式的竞技运动”和“职业竞技运动”两部分组成 。马特维也夫也认为:“现代竞技运动应由‘大众型或普通型竞技运动’和‘高成绩竞技运 动’两部分组成[3]。”其不同的层次与水平分别涵盖了不同的对象、领域、行业 ,高水 平的竞技运动只不过是竞技运动诸类型之一。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有理由说,现在的训练 学没有顾及到非正式和非职业人群的训练和竞赛是一个遗憾。

竞技的狭义和广义理解。狭义上把竞技看作是纯竞赛活动,即历史上主要从体育领域中 分化并形成的竞赛形式的活动,作为规范对抗性地提示、比较和评价在这一活动中人的可能 性(力量、能力、善于利用这些能力实现成绩目标的技能)的方式,并作为使这些可能性达 到最高程度的有效手段。从广义上,竞技概念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 成绩的训练过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7]。

竞技运动的狭义和广义理解。从狭义上可以把竞技运动定义为纯竞赛活动,它的特殊形 式是历史性主要在体育领域中形成的比赛系统,作为揭示和统一比较人的可能性(力量、能 力、合理利用他们的技能)的专门领域[7]。

从总体上无论如何不能把竞技运动的本质仅归结于达到纯竞赛目标,它实际上要宽得多 。作为一个多方面对人本身产生作用的活动和作为一个以多种形式进行人际间接触的领域, 竞技运动也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最终取决于该项活动所在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总和。广义上, 竞技运动是人通过专门化的培养和系统地参加与克服不断增加的难度有关的比赛,及扩展自 己可能性界限的不间断的追求,是在这一道路上由成功和失败所引起的完整的情感世界,是 复杂的人际关系综合,是最普及的观赏场面,也是现代群众性的社会活动。作为一个多方位 的社会现象,竞技运动是体育教育最有效的因素,是培养人参加劳动活动和社会需要的其他 活动类型的一种主要形式,此外,也是伦理教育和美育、满足社会的精神需求、巩固和扩展 国际联系的重要手段之一[7]。

从上述这个意义上,我们可把狭义的竞技运动称之为竞技运动,把广义的竞技运动称之 为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 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3,4]。显然,这一概念定义把大众型或普 通型竞技运动排除了。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的定义为:是经专门化训练和系统参加比赛,及扩展自己可能的界 限,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综合,也是现代群众性的社会活动。此定义即包含 了“社会性层面”又包含了“运动性层面”,即包含了“大众型或普通型竞技运动”,又囊 括了“高成绩竞技运动”。

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 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 育管理学,这四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3,4]。这 里是把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的概念混为一淡了。

有关竞技体育的理论结构就复杂多了(另文叙述),竞技运动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 练和运动竞赛[3]三个部分。

对竞技体育结构的质疑:传统的运动训练主要是指与教练员有关的、在运动场上从事的 各种教练活动,它是对运动训练的一种狭义的认识和解释。而现代运动训练则是把与提高运 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有关的所有的过程均称之为运动训练。也就是把运动训练定义为“提 高和保持运动成绩的一切因素和措施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训练不仅是指运动场 上的身体性练习活动,而且也指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心理、 智力和思想教育活动,以及恢复和营养等一切与提高和保持运动成绩有关的全过程。这是现 代训练对运动训练的一种广义的认识和解释[3]。由此,我们可知,竞技运动的结 构应该 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这里一定是指狭义的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运动管理和 恢复五个组成部分(图1)。

图1 竞技体育的结构

5 竞技能力的定义

竞技能力的定义一直以来是运动训练学中争论的焦点之一。1986年版《运动训练学》专 著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 、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0年版体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1992年版《教练 员训练指南》都沿用了同样定义。张洪潭教授对此定义提出了质疑,有效地参加是能力,那 么低效地参加算不算数?极性词进入定义项,概念的外延就会被无理割让,而“训练本领” 与“比赛本领”并不类同,定义时本应避免无端扩大其涵盖范畴[8]。张洪潭教授对 “竞技能 力”的定义为: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具备的参赛夺标 的主观条件。

田麦久教授认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 有“理想的期望”[9]。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一书中,已经将极性词 “有效地 ”剔除,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能力。1994年版的《运动员 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这一改进的定义。运动 员通过学习和训练所具备的参赛的主观条件[10],这一定义显然把先天的遗传的竞 技能力给排除之外了。

2000、2006年版本的《运动训练学》以及2000、2002年版《体育科学词典》对“竞技能 力”的定义: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 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 作风能力的综合体[11]。

以上学者对竞技状态的看法分别可归纳为:1) 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2 ) 专门训练而具备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3) 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能力;4) 学习和训 练所具备的参赛的主观条件; 5) 参赛能力;6) 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 运动能力。

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1) 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能力两部分。训练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继而通过参加运动竞赛,将其已获得的竞技能力转化为运动成绩。如果 把竞技能力解释为参加比赛的能力,那么除了参加比赛之外运动员就不具有参加其他事情的 竞技能力了吗?

2) 如果竞技能力是指取得优异成绩的所具备的运动能力?那么群众性竞技运动员就 不具备竞技能力了吗?

3) 到底是参加比赛的能力还是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能力呢?广义的竞技概念包括纯粹 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成绩的训练过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 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拥有运动能力但未必拥有竞技能力,运动能力是比竞技能力大一级的 概念,某人具有运动能力但他未必就具备训练和比赛的能力。

4) “运动能力”应该是“竞技能力”的邻近属概念。

综上所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有的运动能力。

6 竞技状态的定义

竞技状态一直是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关注的焦点,关于它的定义也众说纷纭,莫衷一 是。普拉托诺夫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达到最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12]。马特 维也 夫最早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的台阶上,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 的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后又定义为“运动员在训练大周期范围内形成,在一定时间限 度内保持和规律性变化的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13]。延烽指出,“竞技状 态即运动员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14]。徐本力认为,“竞技状态是指赛 前为参加比赛所需 要的,由较高训练程度所形成的高水平运动状态;最佳竞技状态是指为参加重大比赛所需要的 最高水平区段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赛前各项训练活动的直接结果”[15]。叶羽 则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参与竞技的过程中身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阶段性的综合状态 ”[16]。熊 焰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而最佳竞技状态则是运动 员创造优异成绩所处于的适宜的准备状态”[17]。刘建和将竞技状态定义为,“运 动员经过 一定时期的训练形成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时间维度上指比赛前的特定时间至比赛结束,在 空间维度上则为训练学、心理学及生物学指标的集合[18]。运动员在身体、技术、 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形成的最适宜的运动状态[19]。

与前面学者相比,哈雷等人在定义竞技状态时有所不同。哈雷是比较注重于其所论述的 范畴的,他把运动员的状态锁定在训练上,所以是“训练状态”,而不是“竞技状态”。他不 仅提出了“训练状态”,还提出了“最佳训练状态”[20]。博姆帕不仅提出了“竞 技状态 ”,也重点提出了“最佳竞技状态”。他认为,“最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他 说,竞技状态是运动训练向最佳竞技状态发展的基础。而且,博姆帕是把“竞技状态”和“最 佳竞技状态”同归于“训练状态”之下的[21]。阿纳托尼•博达丘克对竞技状态也 是以“ 最佳竞技状态”来定义的,即指“身体、技术、心理以及战术上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并且这 一状态只能够应用于一个主要的训练周期。不过,他特别强调说,比赛中的成绩是运动员的根 本状态,在训练中的成绩只是运动员训练中的实施性状态[22]。

以上学者对竞技状态的看法分别可归纳为:1) 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状态;2) 达到最 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3) 获取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4) 高水平运动状态;5) 一种 阶段性的综合状态;6) 准备与现实状态;7)状态;8) 最适宜的运动状态。笔者以为,为将 竞技状态的讨论导向深入,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第一,竞技状态是高水平或创造优异成绩的状态还是训练状态?若是达到最高水平或创 造优异成绩的状态,那么群众性竞技状态就不是竞技状态了吗?

第二、竞技状态究竟是指“准备状态” 、“现实状态” 、“赛后状态”? 还是三者兼 有之? 抑或直接就是“运动状态”?

第三,竞技状态的定义中是否应当加入“最佳”、“最适宜的”、“高水平的”之类的 形容词?从汉语的表达习惯看,“竞技状态”是个中性词,这个词语的关键在状态上。“竞技 ”对“状态”的修饰是“性质”的限定,而不是“程度”的限定。在实践中也是如此,训练、 比赛的前、中、后期,运动员、教练员都有对状态的自我描述和他人描述。所以一般有今天 或这段期间的“状态”是“很好”、“还可以”、“一般”、“较差”等几种大致的分类。 笔者认为应慎用“最佳”,如果只有“最佳竞技状态”才能称为竞技状态,那么,处于其他情 况的状态又该怎么称呼?

第四,从广义上,竞技概念包括纯粹的竞赛活动、针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成绩的训练过 程,以及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竞技”是“指向性”的限 定,即所说状态是对于运动员竞技而言的,是指运动员参加竞赛活动,当然也应该包括训练活 动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心理和训练方面的准备状况和状态,它可以有不同程度高低之分。无 论是与竞技能力获得与表现过程相对应,还是从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身体变化来分析判断,应该说竞技状态究竟既是“训练状态”也是“比赛状态”,发展竞技状态的过程具有时相 性的特点,依次交替三个时相:竞技状态获得相、竞技状态保持相和暂时消失相。从过程上 就有“训练状态”、“赛前状态”或“临赛状态”、“赛中状态”和“赛后状态”之分。竞 技状态都有至少这样不同的三个阶段或者形式,即赛前状态、赛中状态和赛后状态。实际工 作中,人们较多的是关注于赛前状态,并且极容易将赛前状态与竞技状态混用。可以这样认 为,竞技状态是一个上位概念。

第五,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运动状态”是“竞技状态”的邻近属概念,如若是“状 态”则外延太大,表达不太准确。这样“竞技状态是…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竞技状态就是指运动员通过相应的训练所形成的一种阶段性的运动状态。最 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区段的最高水平竞技状态才是运动员比赛 中全力追求达到的目标。

7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 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 领域的研究性专著。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运动训练学这门学科还比较年轻,还有很 多的知识体系与理论尚且亟待解决,本文所辩析的几个理论问题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对这 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索,将有助于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1-24.

[4]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009重印).

[5]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6] 张泽刚.“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 (2):31-35.

[7] [俄罗斯]列•巴•马特维也夫著;姚颂平译.竞技运动理论[M].哈尔滨:黑龙 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3-4.

[8] 张洪潭.重建运动训练理论初探[J].体育与科学,1999,(1):17-22.

[9] 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1 45-148.

[10] 聂臣高.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7:7.

[11]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12] 弗•纳•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出版社,19 86:271.

[13] 马特维也夫,著,姚颂平,译.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 97:459.

[14] 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369.

[15] 徐本力.关于竞技状态最优调控原则体系的初步构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 4,20(2):25-27.

[16] 叶羽.论竞技状态[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02-105.

[17] 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J].体育学刊,2004,11(3):128-129.

[18] 刘建和,姜涛,李林.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7,27(7): 70-85.

[19]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157.

[20] 哈雷,著,郑再新,译.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1985:71.

体育赛事概念篇(5)

摘要:本文把韩礼德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功能语法体系中的概念功能作为研究的概念框架,从《信息时报》以及 The New York Time中选择了两篇对2011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的报道中具有高度对应性的体育新闻作为对比语料,来对比分析汉英体育新闻语言特点。

关键词:汉英体育新闻 概念功能 语篇分析

一、引 言

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指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而要在类型繁多的语篇中选择材料进行此视角下的分析,新闻语篇无疑值得关注。本文把韩礼德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功能语法体系中的概念功能作为研究的概念框架,从中美报纸中选择了两篇对2011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的报道具有高度对应性的体育新闻作为对比语料:《信息时报》的“法网决赛,迎来中国金花” 以及 The New York Times的“China's 'Golden Flower' Li Stuns Fans Back Home”。

二、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简介

功能语言学将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归纳为三大类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即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或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个部分,支配着语义系统中的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韩礼德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其中物质过程是指做某件事情的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包含着反映、感知及认知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关系过程是指包括“归属”和“识别”两个类别,归属是指某事物具有哪些属性,识别是指某事物与另外一事物相统一;言语过程是指信息交流的过程;行为过程是指一系列的诸如哭、笑、做梦、呼吸等生理和心理过程;存在过程是指标示某物存在或者发生的过程。

三、对汉英体育新闻语篇对比分析实践

比较数据的相同点,我们可以发现两则语料在六个过程的选择比例上大体相近,但还是有所差别。差别主要由于两国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一)物质过程在汉英语篇中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物质过程一般由动态动词来表示,主要用来叙述外界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大量地选择物质过程,能体现客观性和真实性,强调动作和行为。因此,较高的物质过程比例符合体育新闻中的语场要求:陈述发生过的新闻和当前的形势,提出将来的期望。如:

(1)6∶4、7∶5!经历一场跌宕起伏的破发大战后,中国一姐李娜昨晚以2∶0将俄罗斯名将莎拉波娃淘汰出局,继年初澳网之后又一次杀入大满贯女单决赛。

(2)Trailblazer Li already had the distinction of being teh first player from an Asian country to reach a grand slam singles final at the Australian Open in January.

(二)心理过程带有鲜明的主观意识,因此在体育新闻中的运用并不是很多,汉英语篇中,心理过程的应用比例也是旗鼓相当。

(三)语料中,关系过程使用也较多。关系过程可以用于表达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并能体现观点和态度。因此关系过程的运用体现了语篇作者的对新闻对象的陈述和分析,更能吸读者的注意。如:

(1)在过去七届大满贯赛事中,李娜有五次至少进入八强,她是个优秀的大赛型选手。

(2)Li, who was identified as a potential badminton talent as a child, was steered into tennis before her teenage years, but had to be coaxed back into the game in 2004 after walking away to study media at university.

(四)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这一点与心理过程相似,与物质过程不同。语料中,行为过程的运用了反应了体育运动中所特有的过程。如:

(1)沉重的压力让莎拉波娃在赛点上送出双误,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将中国一姐送进了决赛。

(2)Chinese sports fans were toasting Li Na on Saturday as she became the country's first tennis player to win a grand slam singles title, a triumph described as "miracle" by state media.

(五)言语过程中“讲话者”不一定是人,在言语过程中,“受话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讲话内容”可能是要传递给受话者得某个信息,也可能要受话者做某件事。在语料中,汉语语篇的言语过程相比英语语篇较少,而英语语篇较重视言语过程。如:

(1)在她横扫白俄罗斯天才阿扎伦卡闯入法网四强后,法网官网就曾经撰文感叹:李娜简直就是为大满贯而生的。

(2)"The Chinese have always been a little behind in tennis, but we kept working hard and today we have won our first championship, and what a groundbreaking victory it was," said Song Qiaosui, 30, who cheered on Li with friends in a sports bar in Beijing's fashionable Sanlitun district.

对比语料差异之处,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语篇的物质过程比例高于英语语篇,首先这与汉英语法、句式结构差异有关。第一,汉语语法以名词为重,使用频率上动词占优势;而英语语法以动词为重,使用频率上名词占优势。物质过程一般由动作动词来体现,物质过程的数量与动词数量联系紧密。第二,汉语用词造句成章得最大特点是采用意合法,英语则是采用形合法。由于汉英语言表达句式结构不同,长短相异,且汉语趋动,英语趋静,故预料中汉语的小句数量、物质过程数量及所占比例均高于英语。

我们还发现,汉语语篇中的言语过程的比例明显少于英语语篇。在《信息时报》的新闻中,引用的言语较少,整个语篇我们只能看见一个引号的引用,以及“法网官网就曾经撰文感叹……”这样的言语引用。而在The New York Times的整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六处完全引用别人的话语,如:“said Song Qiaosui”,“wrote”,“said the 26-year-old”等。言语过程的比例差异折射出了中西方文化特征。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中美两国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偏向综合性思维,强调整体优先,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式,重视内敛、求同、和谐,语言表达含蓄、委婉;而美国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强调部分的优先,重视外倾、求异,与中国恰好相反。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发现差异形成的表面原因是英汉句法结构不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两个民族思维模式的不同。

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表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显示。语言和思维方式具有一致性。汉语语言以整体性、综合性和知觉体悟为主的思维模式,汉语民族敏于形象思维,造字构词注重整体概念,突出表现为意合,语法呈隐形,汉语民族的哲学思维模式是主客体认同;英语民族以个体性、分析性和逻辑实证为主的思维模式,善于抽象思维,选词造句注重形合,语法呈显性,英语民族的哲学思维模式是主客体二分―主题显著的汉语结构和主语显著的英语结构之间的转换。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所以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以及蕴含其背后的哲学渊源,导致了汉英语篇的具体差别。

四、结 语

本文通过比较汉英语篇的及物性系统中六大过程,分析了语言模式的选择与其所要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体育新闻语篇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限于篇幅,本研究生主要对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即及物性进行了分析,而对同样表现概念功能的语态系统、极性系统没有在本文中进行探讨;而在及物性系统的过程分析中,对参加者和环境成分的关注不够。

参考文献:

体育赛事概念篇(6)

摘 要 青少年球员的训练效果决定着其成年后的竞技能力,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青少年球员,成年后的比赛理念也必是一种落后的理念。今天中国足球的落后源于几十年来青少年训练的落后,源于中国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使得中国足球的水平现状成为一种必然。从训练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进行综合评述,试图理清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弊端,为人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 足球 青少年 训练理念 构建

一、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概念

康德说过:“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楚的。但是,这个概念,从形式上看,永远是个普遍的、起规则作用的东西”。

我们对于“理念”的普遍认识是: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上位性、综合性结构的哲学概念,是主观(认知、观念)见之于客观(规律、存在)的科学反映,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简言之,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核心,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比赛能力指明了方向。正确的训练理念,保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各项能力随着训练不断地提高,并最终促使其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错误的训练理念,阻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成才,甚至会导致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失去成才的机会,最终被埋没。

目前,国内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等方面的研究不多;并且,相关文献都没有明确提出“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具体概念,对于其内涵的解释更是模棱两可。通过专家访谈、并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参考欧美足球强国对于“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描述,提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概念:中国的教练员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比赛能力等进行训练时,应该秉持的,适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的发展特点的,先进的信条(观念)的综合。

二、青少年足球的实战性训练理念的构建与完善

训练理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竞技运动发展方向与成效。因此,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项目的本质,比赛特征和规律来指导运动训练,训练必须符合实战。对训练中长期存在的脱离实战问题应产生清醒的认识,为彻底告别传统训练理念而痛下决心,既敢于大胆否定自己,又要自觉全身心致力于现代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实工作。

(一)注重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

中国足球历来重视青少年基本功训练,认为技术是第一位的,“狠抓基本功”,“勤学苦练基本功”是多年来青少年训练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中国的足球训练场上,大量的分解、分项训练形式却是青少年训练的主体。这种训练方式忽略了对抗性这一足球技术本身所固有特性,使得我国很多小球员的基本技术虽然练得如同杂技般熟练,但在比赛中却显得“ 技不如人”,“不会比赛”。因此在组织训练的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我们更应强调对抗性、实战性,同时要简单、精确、实用。

(二)注重足球思维能力的训练

现代足球运动的趋势是快速、整体的对抗,而决定这种能力主要因素是我们的思维,是在高速中观察判断的能力,是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快速做出决策的能力,“肌肉是大脑的奴隶”,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我们应注意智力的开发。青少年训练要提倡尝试新动作,给予孩子创造性思维支持;而非机械的模仿,单调的重复,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抹煞了孩子的个性,约束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足球比赛是在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足球运动员需要的是在高速、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即应变能力,即使一个运动员有着很好的基本功但应变能力差,在比赛中也将毫无作为。这种能力依赖固定的套路是无法练就的,可以通过形式多变的局部对抗,让小队员体会在各种位置、各种接应队员队形、各种防守阵势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三、结语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重复活动。在人类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我国落后的竞技项目中,无数事例反复重申着这样一个命题:竞技成绩的落后必然伴有训练理念的落后。因此,剔除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中的落后成分,更新和完善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是竞技体育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提高中国足球水平,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足球落后局面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 刘丹.球类项目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3):52-55.

体育赛事概念篇(7)

关键词:数学概念;数学学习;辨析;应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体系的核心环节,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更要摒弃对概念理解的繁琐叙述,以独具匠心的案例设计,师生恰当的互动交流,借之以学生探索、辨析、感悟以及批判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掌握和应用。

一、概念引入要以实例为切入点,在辨析中比较,让概念的导入和“生成”水到渠成

从概念的同化来说,要想掌握新概念,学生必须掌握那些作为定义项的概念,从新概念的形成来说,学生必须具有刺激模式方面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否则,就不可能从中抽象出本质的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数学概念,应先创设学习新概念的情境,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让概念的导入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悟和体验数学知识的萌芽以及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案例1] 新教材(北师大版)“交集、并集”这一概念的教学,教材上安排的教学情境是:用Venn图分别表示下列各组中的三个集

编者在这里的思路非常清楚,借助实例向学生直观展示交集的概念。但由于太直观简单,学生基本不需要探索、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就能轻松获取新知识,学生投入的积极性并不会很高,而且对于难点(并集的定义)又没有提供背景材料。于是笔者在组织教学时,选择教材的一个例题:“学校先举办排球赛,某班45名同学中有12名同学参赛,后来又举办了一次田径赛,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6名同学,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过比赛?”作为引入问题让学生讨论,通过画图及演算,学生能得出19名的答案。然后引导学生对求解过程进行反省,结合Venn图,学生便能自己抽象概括出交集与并集的定义。

二、在辨析中调整,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郑毓信教授曾经这样说过:“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是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下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案例2] 在“概率”一节中,为帮助学生区别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概念,我提出了以下问题:连续掷两次骰子,以出现的点数作为点 中的 ,问点 落在圆内的概率是多少?

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脱口而出――几何概型问题!算一下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比不就清楚了吗。

仔细推敲,却另有情形,发现是在可能的36个点中,出现点(1,1),(1,2),(1,3),(2,1),(2,0),(2,3),(3,1),(3,2)的可能性,属于典型的“古典概型”问题,于是 。在这里几何概型“有形无实”,不是对学生的概念理解出现偏差的“当头棒喝”吗?!

“抽象”和“严谨”是数学概念的重要特征,而叙述数学概念的语言又是经过高度抽象、精心提炼,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理解”,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判别某一细微之处,甚至逐字逐句加以推敲、分析,但仅仅限于字面的表述显然是不够的,学生往往对这样的语言和名词仍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诠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里既可以以“形似而神非”的个案来校正;也可以巧设“案例组”。在对“案例组”的辨析中,通过归纳、抽象、概括、提炼,使学生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在应用中辨析,使概念学习得到“升华”

数学概念的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肯定不够,还必须上升到抽象层面去理解应用,使概念的形成由“过程”向“抽象”再到“具体”的转换,在应用中将抽象的定义转换为具体的形态,暴露数学的实质内涵,以及朴素的数学思考过程。

[案例3] 为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奇偶性能深刻理解并应用,设计以下问题:设x、y为实数,且满足关系式 , 问 ?学生先是通过两式相加,进而因式分解给出结果,但达不到设计目的。于是我把两式改为: , 问 ?在原解法行不通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对题设条件的观察,构造函数 ,显然 是奇函数,且在 上单调递增,又由条件知: ,所以 。

在这里,能否构造出函数式,并及时把握准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合理使用其性质,是检验学生思维水平的标志。由题设寻找切入点,跨越关键,是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在对该题不同解法的比较、辨析中,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在概念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案例,让学生在辨析、比较中自然体会出一个新概念的起源、发展并完善,达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