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0 14:39:54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1)

一、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全国各地、各种食品,对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农产品信誉降低,价格下降,影响农民增收;第二,国际竞争力降低,农产品出口受阻。当今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已经逐渐从以价格竞争转为以质量和安全为主的非价格因素竞争。第三,损失严重,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例如:三鹿奶粉出现问题后,奶农的牛奶没有市场只有倒掉,给农民造成了极大损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困难加大。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深加工产品滞销,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出现货物积压,资金短缺,开工不足,效益下滑,甚至倒闭、破产,特别是外向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二、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

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二是标准化示范体系和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缺失;三是监督检测体系不合理;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缺失;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缺陷。

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

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实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认业人员素质低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向广大农民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尤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益;同时要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素质,还必须加强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推进农业标准化,助推农业经济发展。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并且要与国际标准接轨。要从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农产品运输、贮存、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能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村经济链,促进集约型农业发展,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做到生产前产地环境检测,生产中生产技术监控,生产后市场监督:生产后产品质量监测由定点产品监测机构对最终产品进行监测,确保最终产品质量。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包装标准,对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包装,在流通中执行贮藏运输标准。

(四)培育农业协会,推广农产地标签制度,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由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散,规模偏小,不利于产地认证,不利于消费者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积极发展农业协会,培育协会连接市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便于质量安全追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同志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的过量投入,不仅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还带来了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动态性的新型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以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2)

关键词标准化;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指标,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经济条件,现代农业有着明显的时代和区域特征。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特征之一,标准化在稳定农产品质量、农业产业化、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发展对标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精确高效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范市秩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无论是大规模农场化经营还是设施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持。大规模农场化经营所必需的机械化、农艺与农机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都是标准化的成果。设施农业更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科技、高标准精确农业生产。因此,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流通的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进而推动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有关。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密的过程监控,使得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要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也要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农村经济信息建设也要标准化。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和农业市场化的过程[2]。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欧美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证明农业现代化是在工业现代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1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持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是农业产业吸引人才和资本进入的重要指标,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1.2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

农业对环境的依赖很强,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其所处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现代农业有着很强的区域特色,这也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农业资源又是脆弱的,部分资源如淡水等又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注重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

1.3科技贡献率高

现代农业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工业装备的,其基本特征是:技术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被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同时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产业。

1.4市场化程度高

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因而现代农业只有面向市场,提高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才能建立起科学完整的产业体系。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2农业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2.1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1)标准体系的过程控制作用。标准化最重要的作用是过程控制作用,即准确识别过程、制订优化的程序和方法,实施标准得到最佳秩序、持续改进和提高,也就是常说的PDCA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准确地识别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建立起系统化的标准,就形成了覆盖农业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标准体系[3]。标准体系的实施将强化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农产品的质量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而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生产过程不可预期性更强,也就是农业生产的结果即是最终的农产品受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大,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就会使最终的产品质量失去控制,近年来反复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就证明了这一点。因而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尤其重要,只有过程受到生产者和监管方法的控制,才能确保生产的结果符合市场的预期。

(2)保障农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是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最终结果,是农业生产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农业产业利润实现的载体。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因而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是持续变化的,或者说是持续提高的。农产品质量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的核心,也是农业生产的目标。农产品质量标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又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改进和提高,再回到生产环节,对生产过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生产过程的标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4]。

农业标准化还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安全标准的挑战。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如有机农产品、农业GAP生产等都是更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我国标准“门槛”低,加之检测能力弱,客观上为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在此形势下,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

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成倍地提高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同时,标准的提高又会推动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既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千家万户农民生产行为和应对千变万化农产品市场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难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

2.2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标准化

(1)土地制度。规模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之一,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制度,这是由于农业对土地资源的严重依赖决定的。无论从历史还是国外发展历程看都是如此。我国农业过去逾30年所取得的成果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承包制基础上的,曾经给中国的农民带来了实惠和富裕,也在部分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但从现代农业标准发展的要求来看,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来看,这种划地为制的承包显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私人农场主或农田主制,这种形式也许更便于实施企业化式的标准化管理。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着力推进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流动,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农业生产的组织规模[5]。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探索一条更适合于我国国情、更利于农业现代化的生产的土地制度。

(2)农业产业化的市场规范机制。现代农业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必需条件。而我国农业产业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近几年来很多农产品出现价格的巨幅波动,造成农民收入大幅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还比较低,还不具备直接面向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规范机制未完全建立起来,流通环节对农产品市场的主导作用太强,农业专业化合作社未能真正发挥联系市场的桥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国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都是由专门的协会或公司来组织,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标准等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范机制和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3)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最明显的标志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不断地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条件。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又要求不能片面地追求大规模农场化生产,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是人们现实的选择。标准化作业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规范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控制水平,对农产品质量稳定起到保障作用。

探索不同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化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方式。最高水平的专业化生产应该是社会化,也就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或服务进行工业化改造,利用工业化的成果来提高农业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现实情况下涌现了很多农业组织,要充分利用标准化“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进行组织,获得最佳秩序,以确实提高生产率。

3结语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标准化是现代管理和现代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生产追求的高质量农产品需要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机械化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标准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生产、精准农业都需要更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来控制生产过程,因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需要更加重视标准化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4参考文献

[1] 金人宪,王瑛.农业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07,309.

[2] 杨谨,杨娜.标准化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211-212.

[3] 邹冬梅,陈成海,陈业渊.实施农业标准化 促进热带现代农业发展[J].热带农业工程,2009,33(6):53-56.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3)

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特征有: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将其看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5];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废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循环型农业与现代常规农业的区别。循环型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既具有很多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同时广泛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农业的思想精华,形成了与现代常规农业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在理论指导方面,循环型农业借鉴工业生主方式,把清洁生产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提倡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预防污染的发生[5]。农业生产还要求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原则)和减少废物优先的原则[1]。

(2)在生产方式方面,循环型农业摒弃了现代常规农业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注重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保持高产的基础上逐步用高新技术投入替代物质的高投入。循环型农业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转基因、细胞融合、无性繁殖等生物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但可以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技术使用、农产品及再生产品的生产使用、贸易销售、宣传和推广[6],还可培育出优良的植物品种,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削减和优化了外部物质的投入量。

(3)在产业合作方面,现代常规农业往往局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忽略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循环型农业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重点对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通过与农业相关产业进行产品或者废弃物交换而相互衔接,使农业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与生态工业链相到交织构成产业生态网络,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7]。

(4)在生产效益方面,现代常规农业用高投入方式换得了短期内较高的农业产量,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同时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循环型农业提倡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三农问题亟待解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8,9]日渐凸现出来。其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落后,投入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贡献率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资源掠夺性使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产品价格不升反跌,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当前,“三农”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亟待解决。

2.2农业资源与生态问题突出

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2,但人均耕地仅为0.11hm2,而且近几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54万hm2,耕地面积减少了2%;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季节分布不均,一直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本身用水量很大,而城市化的加快和水污染的加剧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化,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已从80年代初的85%降到目前的70%,而且供水保证率下降,农业灌溉面积发展停滞不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土地已达262万km2,并且每年还在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已达135万km2,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生物多样性锐减,已有15%—20%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区多集中于农村地区,由于生态的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限的农业资源变得更加短缺,既加剧了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化程度,也增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10,11]。

2.3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两个方面。乡镇企业由于设备简陋和技术落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1997年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排放量的16.93%和91.59%,附近的农田和农村成为直接的受害者。在农业面源污染中,农药和化肥过量使用所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近几年畜禽养殖业开始在我国大规模的发展,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t,是我国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大量废弃物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到人畜健康[12]。另外,大量的秸秆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也会加速农业环境的污染。

2.4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食品的需求

当前国际市场正在进行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为标志的“升级换代”,而我国却长期采取数量优势和低价战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2002年1—5月,我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同比减少了23.3%,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发达国家阻碍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市场的主要借口,绿色壁垒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随着国内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会更加重视,因此,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当务之急[13,14]。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按照国际标准来组织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清洁生产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我国农业国际化的目标并长久的占领国内市场。

3中国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生态农业建设虽然部分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但生态农业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废弃物利用率较低,忽视部门之间的产业耦合与农产品质量,发展极不彻底,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出来[15,16],而有机农业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在我国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因此,农业发展方式的改革与升级已成为必然。循环型农业广泛吸收国内外可持续农业的成功经验,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循环融为一体,注重农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减轻污染的目的,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变。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成本大幅度下降而生产力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型农业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新型农业,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2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可行性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具有有机农业的良好基础,历史上农业生产遗留下来许多优良传统和生产经验[17],其中很多思想与循环型农业的特征相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由试点村、乡、农村牧场发展到试点县,既推动了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还形成了我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18,19]。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为循环型农业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农业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20],而农业研究的重点也正转向清洁生产概念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21],这些政策对于推动循环型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极为有利。此外,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得以发挥。

4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4.1完善循环型农业的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

循环型农业的保障体系主要有政策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环境管理保障体系。从国外推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来看,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保障体系是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型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广泛,其中应重点做好农业咨询和市场调节两项服务。通过强化农民的终身教育,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广大农民自身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和劳动力素质得以提高,并能及时掌握农业技术和市场动态,有利于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实施。

4.2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

循环型农业注重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农业清洁生产,提倡在信息化基础上组织农业生产,因此,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循环型农业的基础,而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会极大的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字农业”技术、农业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领域。

4.3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在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型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22],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方法和农业生产技术,结合我国已有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完全可以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同时,农业生产还要积极与国际标准化接轨,例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国际有机食品OCIA质量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循环型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4)

一、发展进程和环境条件

(一)“九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除2000年减产幅度较大外,其它年份基本稳定在5亿吨左右,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达到或超过400公斤,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供大于求。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64%,比1995年提高9.2个百分点。到2000年底,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已达1.75亿人,比1995年增加1100多万人。三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土地第二轮家庭承包顺利完成,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巩固;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农村税费改革开始起步,试点工作已取得成效。四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五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7%,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6500万人减少到2000年底的3000万人,基本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8.6%下降到2000年的50.1% 。这些成就的取得,既为全国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贡献,也为“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五”期间发展的环境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激烈,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总体是比较有利的。一是我国正处在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二是随着我国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将继续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还将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国际市场。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很大。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农业人口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这既有利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九五”期间,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在“十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逐年下降,由1996年的9%下降到2000年的2.1%,近几年一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扩大内需和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农民负担比较沉重,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人均耕地资源减少,干旱缺水日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农业科技应用总体水平不高,创新能力比较弱,科研与市场脱节、成果转化率低、推广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四是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压力将会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分析

“十五”期间,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将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关键因素。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预期为7%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将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局部地方将向富裕型过渡,居民的营养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05年,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6%。到201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

受上述因素影响,“十五”期间对农产品的需求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粮食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二、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方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依靠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十五”期间要突出贯彻以下指导方针:

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精神,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主要目标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扭转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趋势,力争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把农村小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5年,全国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2亿千瓦。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到200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左右,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44%。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三、发展任务

(一)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种养业全面发展

在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55.7%、29.8% 、10.9%,调整为50%、33%、13%。

1.种植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前提,继续全面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稳定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形成"三元"种植结构。推进农作物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总量平衡和效益不断提高的目标,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新格局。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9.2亿亩,“十五”期间年度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

2.畜牧业。要抓住粮食供应比较充裕、人们对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利时机,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到2005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畜产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发展畜牧业,必须依靠科技,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要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建设。开发饲料资源,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原建设,大力发展饲料工业。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改进分散户饲养技术,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现代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引进国外先进的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畜产品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

3.渔业。坚持"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进一步优化渔业结构。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方式,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业。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养殖,发展休闲渔业。到2005年,养殖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67%。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保持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调整海洋捕捞结构,重点发展远洋渔业,在稳定发展过洋性渔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提高我国在公海生产的比重。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到2005年渔业加工产品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积极推进科技兴渔,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到2005年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渔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重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加强渔业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新的渔业管理制度。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我国渔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基本形成健康的捕捞业、发达的养殖业、新兴的休闲渔业和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

(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改善农产品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力争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全面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化、专用化和多样化,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扩大优质稻谷、加工专用小麦和玉米、饲用玉米、优质小杂粮生产,力争到2005年早稻优质品率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以上,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进一步扩大,加工专用小麦基本实现自给。棉花要以新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三大棉区为基础,稳定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棉田,加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纺织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棉花生产,积极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积极扩大"双低"油菜比重,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到2005年全国"双低"油菜面积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比重由2000年的50%提高到70%。大力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实施东北地区大豆玉米轮作计划,发展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生产,主攻单产,改良品种,重点发展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满足不同用途对大豆质量的需求。稳定发展糖料生产,大力推广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增加加工专用型品种的比重,提高加工、保鲜水平。

养殖业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2005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到65%,瘦肉型猪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牛羊禽等肉类产量所占的比重上升到35%;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积极推进奶业产业化,大力增加液态奶生产;结合毛纺工业对优质细羊毛的需要,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重点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进一步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品种的比重,提高水产品的加工保鲜质量。

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到2005年,力争大多数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质量安全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初步控制种植业产品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力争50%左右的农产品按标准组织生产,5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基本解决畜产品中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超标以及激素类药物残留问题,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l00%,质量安全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初步缓解渔业水质污染状况,基本解决渔药残留、农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危害问题,力争75%左右的主要水产品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主要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加强对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各环节的管理。

(三)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住重点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群体。打破农产品短缺时期形成的"小而全"生产格局,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来抓,形成规模,创出品牌,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我国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逐步确立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域分工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高科技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积极发展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加强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调整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转变发展模式,切实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物质基础。西部地区在发展目标上,既要大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着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发展重点上,要切实抓好草原保护和建设,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形成区域经济支柱和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在发展模式上,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坚持走依靠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的状况,走节水农业的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灌区节水和旱区节水并重,加大田间节水的力度,坚持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采取多种节水技术模式,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促进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重点发展粮食、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把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作为农产品加工业新的增长点。农产品的加工品及制成品要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和优质化方向发展,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当前水平,部分特色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理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在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的同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全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这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中介组织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五)不断提高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城镇化水平,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引导乡镇企业继续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新的发展。“十五”期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率保持在10%左右,出口交货值年均递增率达到8%,到2005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7亿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按照加强带动第一产业,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争取到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稳定在l%左右,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下降到74%左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25%左右。

优化乡镇企业区域布局,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东部地区要加快发展提高,大力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中部地区乡镇企业要发展与提高并重,有选择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继续推进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支持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继续推进体制创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实现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探索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广辟融资渠道,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制定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继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同时,发挥乡镇企业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十五”期间,乡镇企业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l000万人左右。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十五”期间,农村小城镇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万人左右。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增加劳务收入。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5)

1上海农业发展概况和特点

2018年是上海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之元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振兴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资源逐步向农业农村集聚,农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1.1农业发展总体趋稳,发展质量有所提升

近年来,随着上海农业产业结构的继续调整,农业发展环境、发展质量有所提高,虽然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但上海农业总产值在多年下降后呈现趋稳态势。上海市农业总产值2018年为282.48亿元,比2017年略有增长,见表1。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上海市实施了增稻减麦措施,扩大了绿肥和冬季深耕面积,改善了耕地土壤环境,从而使种植业综合效益得以提高,种植业产值总体趋稳;此外,虽然粮食总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由于水稻种植品种不断优化,优质早中熟水稻品种种植面积扩大,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有所提高。上海市水稻总产量2018年为8.71×105t,比2017年增长2.8%。在养殖业和渔业领域,受规范养殖、健康养殖标准实施和农村环境整治的影响,上海市养殖业总规模比例趋减(特别是生猪养殖规模和家禽养殖量),淡水产品规模缩减,海水产品产量增加,远洋捕捞的海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1.2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稳中求进发展绿色农业

上海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农业生产从重产量向重品质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在“三品一标”认证方面,全市整体地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闵行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81.71%,嘉定区地产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75%左右。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共有1701家企业、6396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在绿色食品认证方面,松江大米核心主产地和种源地泖港镇启动了整建制绿色稻谷申报认证,从而提高了全市绿色食品认证率,目前全市平均地产绿色食品认证率为13.7%。

1.3政策持续推动,设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

从“十一五”开始,上海市大力扶持菜田基本建设,在市郊蔬菜基地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而为上海地产蔬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截至“十二五”末,上海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7.4亿元,推进蔬菜基地建设面积达14733.33hm2,其中,设施蔬菜5466.67hm2、露地蔬菜9266.67hm2。2018年上海市设施粮田面积稳定在86500hm2,市级蔬菜标准园发展至177家。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持续发展,2018年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2018—2020年度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农业生产者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从而使一些涉农区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例如,嘉定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95%以上。

1.4农业承包地流转率达到较高水平,生产规模扩大

上海市积极引导耕地向“高年级、高水平”的经营主体适度集中流转。2018年上海市平均承包地流转率达85%,其中闵行区农业土地流转率高达99%,农业规模化生产比例也达90%以上。农业土地的高流转,带来了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规模的转变。例如,2018年,浦东新区50%的粮田实现家庭农场经营,松江区95%的粮田实现家庭农场经营;同时,松江区先行谋划提高单体农场生产规模,制定了《松江家庭农场考核奖励实施意见》,通过“减少户数,扩大规模、延长承包期”,规范提升家庭农场持续生产经营能力;另外,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近年来,上海市着力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联盟、区域产业化联合体、产销一体、“农商旅”融合综合体、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1.5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上海市围绕国家“互联网+”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上海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成立了“互联网+农业”(上海)研究促进中心,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整合了市农业农村政务网站,打造了系统统一公开平台,率先实现“上海农业”网集约化建设,实现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系统“一张网”。另外,上海市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也得到进一步推动。部分农村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依托农业物联网公共平台,实行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精准智能管理,培育了一批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带动了一批优质农产品、休闲农业产品的网上营销。目前,“互联网+”已成为缩短上海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1.6多举措监管质量,多形式推广地产优质农产品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严格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对获得认证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并对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管,还对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志使用、生产记录档案等进行严格监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不断优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监管平台,严密覆盖,方便多方各级管理部门参与监管工作。在优质农产品宣传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多举措、多形式地宣传推广地产优质农产品,积极为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市场营销平台。例如,举办上海金秋农副产品大联展,展销宣传优质品牌农产品;借助百联大卖场、大型超市平台,成功实现了地产水稻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鼓励推动企业参加长三角休闲农业博览会展、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

1.7美丽乡村建设为休闲农业打开了发展空间

持续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郊区乡村旅游资源品质,推动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2018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在解决长期制约乡村民宿发展的土地、消防、工商登记、安全保障等瓶颈问题。各涉农区相继出台了促进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发展了一批新项目。如金山区于2018年成立了区民宿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2017年出台的《金山区促进民宿发展的意见》进行了修订,成立了金山区民宿交流中心,目前,金山区民宿业已盘活1×105m2的民房,民宿租金收入每年最高可达十几万元。在发展民宿经济的同时,花卉产业也得到了重点发展。2018年是上海涉农区花卉产业体系运行的第二年,崇明、松江、金山等地区将花卉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引进了一批优质花卉企业,重点发展了以花卉消费和花卉观赏为卖点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经济、民宿经济共同发展。

2上海农业发展方向

受耕地面积限制,上海农业发展应从“内涵”上求突破、求发展,转变生产方式,提高产品品质,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走绿色、智能、组织化、规模化、融合化的发展之路。

2.1上海农业重点发展领域

2.1.1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的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在可控生产环境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感知技术、互联互通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投入、智能自动、经济高效的生产方式。多年来,上海农业碎步前行,农业发展的步伐与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速度脱节。加快上海农业提质增效,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设施化、规模化的智能农业,提高上海农业单位面积效益,尤其是在蔬菜生产领域,上海应加快发展工厂化温室无土栽培蔬菜,生产高品质蔬菜,以满足城市中高端消费人群的生活需求;同时,鼓励发展经济价值高的保健蔬菜和药用蔬菜,例如降压菜、降糖菜、养心菜、补血菜、补肾菜、补钙菜、消炎菜等。

2.1.2发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和自然生长农业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增值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能将农业生产废弃物变废为宝,把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到最小。自然生长农业是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在低碳生态循环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农产品,因有机、绿色、口感极佳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在生态水源保护区、以乡村旅游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乡村,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循环农业和自然生长农业,从而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品质,使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融合发展。

2.2上海农业重点发展区域

近年来,根据中央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市积极推进、扎实落实,目前已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5.36×104hm2、蔬菜生产保护区面积3.35×104hm2以及1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累计面积4286.67hm2),农业生产空间格局基本确定。今后,农业“三区”应成为上海农业发展的重点,市、区财政惠农强农政策要重点优先聚焦“三区”,要更加注重“三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三区”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加强“三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也应在项目和资金上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在“三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农业保护区建设成城乡融合发展且具有上海国际大都市特色的新乡村和新亮点。

3上海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1建立国营电商平台,为地产优质农产品保驾护航

依据上海郊区农业生产和经营组织规模小、分散、实力弱的实际情况,建议在郊区各农业保护区建立区域性国营产地农产品销售批发市场,并建立国营地产农产品电商平台,通过电商渠道,统一配送,实现品牌农产品(净菜)市场直销,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损耗,最大可能地保证地产农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平台的监督管理,实现地产农产品的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认证制度、销售押金保障制度,推动平台与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对所售的地产农产品进行准入质量认证,从而保障平台农产品质量。

3.2加大力度,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要进一步提升农业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加大农业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大棚生产技术、智能养殖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克服郊区农业单体规模小、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发展短板。另外,在农产品销售环节,要加大力度推广电子商务等技术,如企业微信小程序店铺、视频销售平台、多媒体平台等。

3.3加强绿色精准、生态循环、自然农业技术的研究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6)

1.1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金川县地处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南缘,大渡河上游。幅员面积5418.9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108个行政村,有藏、回、汉、羌等14个民族,近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劳动力3.5万人,粮食播面5.8万亩,60%分布在高半山,三跑地占45%以上,可灌溉面积1.7万余亩;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5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199万元,占总收入的27.6%,农村人均年收入1821元,地势由西向东南倾斜,大金川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境内地势起伏,河流深切,坡谷陡峭,相对高差大,为典型高山峡谷地貌的干旱河谷地带。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区,随海拔高度呈立体分布,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日照时数2129.7小时/年,雨热同季,年降雨量616mm,无霜期180-205天,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栽植各种作物。建设最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区是金川县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型和特色资源型农业的主要内容。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小气候分明。各种小地貌、小气候与其发育下的特定土壤等自然组合,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最佳生态。海拔1800--2300米的沿河谷地带是农作物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同时又是苹果、梨、甜樱桃、桃、李、杏等多种水果的最佳生态区;海拔2300米以上是豆类、马铃薯、中药材、山野菜、野生菌、沙棘的最佳生态区。

1.2农民综合素质差,科学技术转化率低

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金川县农牧民绝大多数居住在半山、高半山,贫穷、落后加之信息、交通条件差是该县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导致了该县农牧民综合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低下,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在金川县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率不到20%),它的长期性成为阻碍了该县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1.3金县农业现状分析

该县农业的市场化历时已逾20年,但是总的说来,该县农业产业还处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初期,农业发展水平还很低,许多因素综合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基础设施薄弱。多年来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农贸市场等不能网络到每一个村镇,许多基础设施过于陈旧,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要。第二,流通体制不健全。流通体制远未形成健康、有序、高效的体系,流通组织低级、单一、量少,农户个体销售多,受中间盘剥严重。第三,金融信贷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性信贷低,真正缺少生产资金的农户和企业往往贷不到款,信贷业务的操作往往看重关系和风险,而农业生产恰恰与此相背离。第四,加工薄弱。金川县农产品的加工是薄弱的,表现为加工企业数量少、水平低,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使得农产品打入市场的力度不大,也不能使农业(加工业)的利润近快还给农业,缩小工农的剪刀差。第五,投入水平低。金川县农业技术的研究力量不强,技术服务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机械推广机构也未形成,农业生产和加工还处于粗放的状态。此外,农业中民间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发育也很不完全,数量少,不丰富,不能有效弥补农户行为方面的缺陷。还有,农业要素市场也没有培育起来,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

1.4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金川县是阿坝州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全县总人口7万,乡村人口占6.1万人,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这个矛盾还将随着人口增长而更加尖锐。河谷地带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从传统技术的角度看,农业已达到一定的水平。近代农业,金川县主要是以“地膜覆盖”为主,它虽然使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较之传统农业成倍地提高,但这种方式不但不能维护和提高土地的自然肥力,而且还严重损害着它,导致农业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当前,农业面临严重挑战,突出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是粮食播面下降,粮食总产下滑,粮食单产徘徊不前。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分布不均匀或不能充分利用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脆弱,农用物资供应不足。长期以来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农业多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落后,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落后,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农业生产很难获得大幅度增长。更不可能在人口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向小康以至更高水平前进。

2.金川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正在由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兼顾的复合型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益、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金川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立足县情,在调整结构、抓好产业化建设的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走集约型农业的路子,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加速金川县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2.1调整农业结构,抓好产业化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抓好产业化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快车道,走产业化的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金川县在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初步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呈现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雏形。按建设“最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的要求,金川县今后产业化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对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均应视为该县今后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在突出特色和绿色上。应当把市场需求看好、效益较高的绿色产品(包括、秋淡蔬菜、干果、水果、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杂豆、秋荞麦生产)作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加工业,使绿色成为各县农业产业化的鲜明特征;

二、大力抓好龙头企业及中介组织建设。这是推进该县农业产生化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层次、水平,决定着区域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层次和水平;

三、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基础在于积极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带。要按照非均衡发展战略思路,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四、建立完善利益机制。要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合同契约型的订单农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租赁、托管、二次返利等多种方式让农户获得更多实惠;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广“支部+协会”等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五、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按市场准入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抓质量,不但要抓企业内部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督检测,还要对原料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督,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还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的制度。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市场准入的条件。

2.2大力发展“三高”农业

“三高”农业即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中高产是基础,优质是前提,高效是目的。农业只有不断的提高产量,才能解决金川县半山、高半山部分地区温饱问题,只有以得到农作物的高产产量为基础,河谷地带才能取得致富奔小康;优质是人们的生活要求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副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已逐渐成为作物生产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高效的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各种农副产品要推向市场,进入商品化参与市场竞争,只有优质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好的效益;高效是市场经济决定的,目前该县的农村经济还很落后,农民的收入还很低,要让农民致富奔小康,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展高效农业。

2.3走农业集约化生产方式

从粗放粗种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是国情,而且人口还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走集约化的道路,农业生产的目标应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为主,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千方百计高度精致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在主攻单产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生产,发展多熟种植,发挥每一寸土地的最大生产效能。

2.4发展生态农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代“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虽然使农作物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出现能源危机、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农业”就是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它是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潜力,在开发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通过农业生物种群多样化、农业产业多样化来实现绿色植被最大化、水土资源利用高效、合理、清洁化,促进经济生态良性循环,以获得经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要从抓安全农产品入手,以抓安全农产品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着力点,最能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因此,应当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大力改善生产、生态环境、防止农业污染,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4.1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以金川县建设最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区为目标,在目前认定论证4个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2.4.2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形成由安全食品管理、环境临测与评价、产品质量检测等组成的管理监督机构体系。对金川县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和无公害蔬菜制定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

3.适宜金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技术

3.1节水农业技术

3.1.1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水资源、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特点确定灌区发展方向:在水源充沛地区,以提高输水效率,不断改进灌水技术,保证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实现高产稳产。在缺水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节水技术,提高单位水量的利用率和最大效益。

3.1.2搞好渠道防渗、灌区工程的技术改造:这是实现安全输水,减少损失,用好水,浇好地的工程基础。从近年来国内外情况看,灌溉渠系实现管道化已成为各国灌区工程技术改造的主趋势。

3.1.3加强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采用适水种植,合理配水、水肥结合、综合调控的节水型种植结构及相应的节水栽培技术,使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生物节水有机结合,以实现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3.2设施农业栽培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养植业、等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以获得速生、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它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限制因素,加强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使单位面积产出成倍乃至数十倍地增长。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和时季的“自然限制”,具有高投资、高产出、高效益、无污染、可持续农业等特征。

3.2.1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是许多国家发展设施农业采取的重要措施。是用地膜覆盖农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提高作物生产量的栽培技术。

3.2.2温室栽培技术:温室栽培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又一重要举措,温室栽培主要包括塑料大棚温室栽培和现代玻璃房栽培两类。

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篇(7)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就是把农业置于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生物技术科学化,劳动手段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社会化,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搞不搞机械化,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业徘徊不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工作,对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牧业后劲尤为重要。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

3.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

4.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农业机械是优良耕作栽培技术的载体,它拥有人畜力无法比拟的动力和持续力,它可以实现人工达不到的更高的耕作质量,可以实现精量播种、精量施肥以及其它先进技术,可以进行复合作业和联合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2.有利于防灾减灾,把因灾害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3.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因此,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