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卫生经济学论文

卫生经济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2 01:09:38

卫生经济学论文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1)

1.1卫生经济学集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20世纪50年代,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目前已形成了业内公认且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卫生经济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经济体制下对卫生经济学的运用是不同的,国外的卫生经济学教材分析的实例可能解决不了我国的问题。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更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可以说,卫生经济学是与我国医改工作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本门学科能够帮助回答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改革目标。从卫生经济学的这一学科特点来看,本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讲解整套理论体系,而是应该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给他们用理论去发现表面现象下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1.2卫生经济学是融多学科特点于一身的交叉学科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典型的交叉学科,在其理论体系中,借鉴引用了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保险、管理学、财务管理、社会医学、甚至医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从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卫生经济学融合多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卫生经济学课程的部分章节与相关课程的章节有重复讲授的问题,比如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等,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迷惑:为什么相同的章节在不同的课程体系中重复出现?这个特点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需要对卫生经济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有全面的把握和认知,了解相同的章节在不同的课程当中都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同时需要帮助学生进行鉴别性的学习,也就是在不同的课程当中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同一个知识点。

1.3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各章节既能独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又相互联系

卫生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几乎任何一个章节都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研究,比如卫生总费用一章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有专门的一支研究团队,几十来年一直进行相关研究。而从卫生经济学整个学科来看,各章节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卫生筹资的实践需要卫生总费用核算作为支撑,与医疗机构与卫生服务补偿息息相关,影响到了卫生服务市场的运行,而医疗领域的补偿问题又受卫生服务价格的影响,整个体系形成了网状的联系。卫生经济学的这一特点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任课教师不仅要了解卫生经济学以外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对卫生经济学内部的知识体系也要有非常系统的了解。

2改进卫生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2.1教师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科研互相促进

由于卫生经济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均较突出,所以为了能将卫生经济学的知识系统全面的传授给学生,任课教师须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多地参与卫生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或者了解相关研究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已掌握的卫生经济学知识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并充实到课堂教学内容中,真正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做到科研教学互相促进。教学实践表明,在卫生经济学课堂中加入一些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甚至研究过程中的趣事,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2.2重视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备课

虽然教师加强自身的研究能力非常重要,但由于卫生经济学的各章节都可作为深入研究的领域,而课程组成员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在不同的领域,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要求每位任课教师精通本门课程各章节,并对所有内容都有深入研究也不现实。若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课程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的方式。一方面,术业有专攻,课程组成员间集体备课时可相互交流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和成果,获得的本学科前沿知识;另一方面,对于知识体系以外的内容,比如课堂安排,教学技巧等,也可以进行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3注意与相关课程组的沟通,处理好交叉章节的讲授

对于卫生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的问题,需要课程组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组进行统一沟通协调,在本专业同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安排各章节的讲授,或进行一定的取舍,或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点进行讲授,尽量做到不重复讲授。如医疗保障一章的内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偏重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设,而卫生经济学则更偏重从医疗保障体系的筹资和支付角度进行讲解,若卫生事业管理为先设课程,那么在卫生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中可以从复习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议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都为哪些人支付了。

2.4引导学生发现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

卫生经济学各章节间相互联系,但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可能不会及时主动地发现卫生经济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仍然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而引导的过程不仅是机械的说教,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开展,如“提高卫生服务的价格,会引起卫生服务需求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卫生服务需求的角度回答,或从诱导需求的角度回答,或从卫生人力资源特殊性的角度回答,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同一个问题,得出相似的结论。再如在卫生资源配置一章中讲到医疗病床使用率在2000年达到最低值,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卫生筹资角度、卫生总费用角度、医疗保障制度角度寻找原因,都能得出我国2000年的卫生筹资公平性较差的结论,同时还能将各章的内容联系起来。

2.5每章课程的讲授开始于一个特定案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卫生经济学课程中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已被业内认可[2],通过案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规做法是在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时候引入案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开始每章知识体系的讲授之前,先引入一个特定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社会民众讨论热烈的话题,但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最好能够贯穿整个章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出本章的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整章内容。如对于疾病经济负担一章的学习,让学生从普通感冒带来的各种负担开始思考,进而思考每种负担的大小、数据的来源及可得性、感冒最终的负担如果很大或很小对卫生政策制定者有什么提示等问题,从而将疾病经济负担一章的知识点全部涵盖在内。

2.6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分析我国医改工作的实际问题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2)

卫兴华(1925― ),山西省五台县人,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家。195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等职。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4、2005年分别被聘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题组主要成员。200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教授称号,2009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一级教授称号。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现兼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等职。

“不改初衷,砥砺前行”,始终站在经济理论研究前沿

1925年,卫兴华教授生于山西省一个穷乡僻壤的农村――五台县善文村,祖辈世代务农。父亲上了几年小学,初通文字,希望子女们能够上学读书,在卫兴华不到6岁时就送他上了村小学。卫兴华在考试中始终名列前茅,后去东冶镇沱阳高小读书。“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冶镇,卫兴华被迫辍学回村务农,但求学的渴望始终萦绕脑际。1942年,卫兴华失学四年后考入东冶镇高小附设的中学补学班,他将以前小学老师给他起的官名“卫显贵”改为“卫兴华”,以表示抗日救国、复兴中华之意。后来,因为不愿受侵略军管制下的奴化教育,卫兴华来到晋西隰县,考入进山中学,并于1946年在太原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他曾经被捕,但严守了党的机密,后转至北平。1948年11月,卫兴华回到解放区,进入华北大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卫兴华转读于该校经济系。1950年人大成立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卫兴华被遴选为人民大学的首届研究生。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卫兴华经历了政治生活和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风雨与坎坷。1957年他被划为“中右”,曾两次被下放劳动。在“”中他遭受迫害,被打成叛徒、特务,遭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多年折磨,还经历了走“五七”道路的特殊历史时期。即便如此,在改革开放前的“左”风年代,他没有发表过宣传“三面红旗”(总路线、、)的文章,也没有参与各种“大批判”事项;即便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他钻研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热情并未消减,他继续在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改初衷。

改革开放后,卫兴华的教学研究工作重新焕发了活力。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了出来,经济理念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日趋紧密,卫兴华的研究内容也逐步扩大。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他既根据教学与研究的需要,力求深入地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经济理论,又经常针对他认为是显然错解或误解了经典作家的观点进行讨论与争鸣;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方面,他既从正面探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又针对他认为是不正确的见解提出质疑和辩驳;在经济改革与发展领域,他在诸如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有系统研究和自己的独立见解。

卫兴华教授一直站在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他提出的很多观点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而被证实是具有前瞻性的、正确的,在我国经济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地位和学术影响力。1983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点评了学术界探讨马克思生产劳动的各种观点,澄清了一些理论是非,准确阐释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1986年他明确提出了“计划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国内较早研究这一理论的学者。1986年他亦较早提出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3)

关键词:卫生支出;经济增长;卫生总费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2011ZK203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1YBA240);湖南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与管理校级重点学科基金;湖南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科技创新团队基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8月11日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中国政府强力推动“新医改”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到英国为了提高卫生投资的效率对已有60多年历史的国家医疗服务系统进行改革,再到围绕奥巴马医改法案的财政预算争议导致的美国政府停摆,卫生支出问题俨然成了当前困扰各国政府的难点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1961)认为,我们称之为消费的许多东西,如教育、卫生以及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而进行的国内移民等均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并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力资本投资常常被低估或被忽视。或许是归功于一系列关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杰出研究(Schultz,1961;Denison,1967;Krueger,1968;Nadiri,1972;Hicks,1980;Wheeler,1980;Easterlin,1981;Marris,1982;etc.),教育的经济增长效应已经被人们所普遍认同,教育投资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与之相类似的卫生支出不管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政府决策方面,其受重视程度均和教育不可同日而语。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还有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国际捐赠社会都严重低估了卫生领域投资的重要性。”因此,对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二、相关文献综述

经济学界对政府支出(包含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够导致更高的经济增长。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则认为政府财政支出对产出没有任何影响。学者们对卫生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截然相反的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2002)的一份报告指出,即使在采用更多的经济变量来解释跨国增长模式的时候,较好健康情况和更高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也会展示出来。一个时间区间的经济增长是初始收入(由于有条件趋同性)、经济政策的变量和其他经济结构特性函数的结果,其中包括居民健康指数。B Rivera & L Currais(2003)将卫生投资视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变量,分析了卫生投资的产出效应。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卫生支出对经济具有正向影响。David E.Bloom、David Canning & Jaypee Sevilla(2004)构建了一个总体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了微观经济学家们认为的构成人力资本的两个基本组成变量――工作经验与健康。研究结果显示,身体健康对总产出具有正向的、统计上显著的影响。Abu Nurudeen & Abdullahi Usman(2010)运用分解分析后发现,尼日利亚政府的总支出、总经常性支出、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而交通通讯支出、卫生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Sónia Maria Aniceto Morgado(2013)运用1960~2005年葡萄牙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健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估计后发现,经济增长是健康改善的原因,但是健康改善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学者对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杜乐勋等(2000)采用与经合组织国家类似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978~1997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认为相对而言中国卫生总费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收入弹性明显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田成诗(2009)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实证分析了卫生行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卫生行业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影响显著为正;政府卫生投入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卫生行业的非政府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恰恰相反。陈浩(2010)通过分析1993~2008年中国30省份卫生结构演变特征显示,卫生投入结构的失衡是当前中国医疗卫生发展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为个人比例过高,而公共比例偏低,而借助省份面板协整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其不仅短期内直接降低了民众健康福利水平,构成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效应,且地区间的卫生结构差距将显著影响到区域健康人力资本长期发展能力,进而对长期经济增长能力和增长方式转型也构成深远影响。鉴于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文献实证结果不一,郭平等(2011)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重新探讨了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表现在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是0.0831,对应的投资乘数是6.04。兰相洁(2013)在考察公共卫生服务“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中国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用于儿童免疫、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公共卫生支出赋予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公共卫生支出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的“邻里模仿”正外部性十分明显。

上述国内外实证研究文献向我们揭示了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然而这些研究并未达成一致性意见,而且还不够深入,因此仍有必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如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我国卫生支出的结构变化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什么影响,卫生支出主要是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还是通过直接促进社会的消费和投资对经济产生影响等等。这些研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习惯于以经济增长思维来决定预算分配的各级政府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三、我国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从理论上说,卫生总费用、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等变量均可以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正向影响。鉴于这些变量之间具有交互作用,我们选取非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进行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于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变量系统是有效的预测模型。出于数据可得性方面的考虑,我们依次选取1978~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卫生总费用(TEH)、政府卫生支出(GEH)、社会卫生支出(SEH)、个人现金卫生支出(PEH)的年度数据,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表1)

为了更好地分析卫生总费用、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时取这些变量的自然对数进行分析。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表2显示,各变量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对VAR模型进行估计,根据估计结果,我们可以将对应的VAR模型表述如下:

为了判断模型是否恰当,我们需要对其残差进行检验。在Eviews软件中要求输出所建VAR模型特征根如图1所示。图1显示,VAR模型的所有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这说明所建立的VAR模型是稳定的。(图1)

为了进一步分析VAR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还要对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以及方差分解。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表3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LNTEH能够构成对LN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我国卫生总费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支出尚不构成对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表3还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能够构成对LNTEH、LNGEH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GDP的增长反过来也能为卫生总费用的增长、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提供条件。此外,LNGEH能够构成对LNSEH的格兰杰因果关系,LNSEH能够构成对LNTEH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政府卫生支出的增加能够导致社会卫生支出的增加,社会卫生支出的增加能够导致卫生总费用的增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卫生总费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因此加大对卫生领域的投资是应对经济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众所周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过去依靠“投资驱动”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变得难以为继。而随着生活水平改善,疾病谱的转变,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日益提高。因此,加大卫生投资供给侧改革,提高投资水平,改善投资结构,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尚不构成对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并不能成为政府忽视卫生投资的理由。因为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阈值效应”,即政府卫生支出要影响到经济增长,存在着最低量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阈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账户数据库的资料,从2011年到2014年,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从5.0增加到了5.5,但仍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8.1%),甚至比低收入国家的比重还要低(平均6.2%)。而与中国同在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分别达到了9%和8.9%。2012年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将占GDP的比重为6.5%~7%。因此,必须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卫生支出,以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Theodore 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Vol.51.No.1.

[2]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与卫生委员会报告.宏观经济与卫生:投资卫生领域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

[3]B Rivera & L Currais.The Effect of Health Investment on Growth:A Causality Analysis[J].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November,2003.Volume 9.Issue4.

[4]David E.Bloom,David Canning and Jaypee Sevilla.The Effect of Health on Economic Growth: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World Development,2004.Vol.32.No.1.

[5]Abu Nurudeen & Abdullahi Usman.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igeria,1970-2008:A Disaggregated Analysis[J].Business and Economics Journal,2010.BEJ-4.Volume.

[6]Sónia Maria Aniceto Morgado.Does health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Portuguese case study:from dictatorship to full democracy[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13.June.DOI10.

[7]杜乐勋,赵郁馨,石光,高广颖.中国卫生总费用――计量经济学分析与预测(英文)[J].中国卫生经济,2000.3.

[8]田成诗.卫生行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4.

[9]陈浩.卫生投入对中国健康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0.2.

[10]郭平,刘乐帆,肖海翔.内生增长模型下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7.

[11]兰相洁.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理论阐释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4)

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推进,由于各国的卫生领域实际情况不同,改革内容也大相径庭。我国从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研究得出之前的医改基本不成功开始,即掀起关于新医改的大讨论,直到2009年4月新医改总体方案才颁布,期间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确定新医改的方向,是因为新医改在讨论中出现众多不同观点甚至是争论,到目前为止,就如何落实新医改政策,依然需要对相关政策不断探索完善以及开展试点工作。卫生经济学者们对于新医改政策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很多健康及医疗的观点不同导致的,美国经济学家Mus-grave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基本概念的框架,使不同的观点可以对照。他提到的框架就是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论[1]。

1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论

1.1卫生经济学的X理论

X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一些人得病、发生意外事故或因疾病困扰而异常短寿,而另一些人活得健康而且长久;X理论将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必需品、消费者无知、无弹性需求和政府干预都使医疗服务成为独特的服务;X理论认为医学是一门科学,专家将能用最佳的方法去治疗各种疾病;X理论提出财务上的回报及追求获得利润阻碍了合理的为病人服务,因此认为财务回报是制度失败的原因,政府需要更多的信息及法规控制卫生服务提供者;X理论建议对健康的人征税用以支付不健康者的卫生服务成本;X理论不鼓励发展新医疗技术。

1.2卫生经济学的Y理论

Y理论将疾病和意外事故看作是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决定的,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更健康长寿;Y理论认为医疗服务与其他任何商品和服务没有区别而将医学看成是一种艺术,卫生服务提供者将永远不会发现最佳的治疗方法,因为许多疾病是病人特有的、新的、较少疼痛的,而人们需要的总是低成本的治疗;Y理论认为财务上的回报是高质量医学的理由(以美国为例),卫生服务提供者处于最佳地位决定卫生服务资金的真实需要。Y理论认为卫生服务市场已经管制过度,提倡竞争的市场力量激励卫生服务提供者;Y理论认为资助患者或税收支付卫生费用将减少想要保持健康的人的数量,用健康人的税去补贴不健康的人缺乏效率;Y理论鼓励发展新的医疗技术。

2结合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论对医改的思考

Musgrave给出的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论对于分析卫生经济领域的众多争论极其有意义,但X和Y理论毕竟是两种极端,在现实的卫生领域中,不可能是完全依照X或者Y理论来决定卫生改革的方向。如果把X和Y理论当成是一个平面的两个边缘,那么如何在这个平面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一点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医改应该结合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论分析,才不至于太偏颇,通过对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论的分析,笔者作出以下几点思考。

2.1全民医保与公共卫生服务同发展

既然疾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疾病风险;很多情况下疾病风险的发生可能是个人和家庭无法承受的,对于风险很普遍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保险来转移。疾病风险也一样,全民医保作为我国近期重点改革之首,正是把民众疾病风险转移给非疾病民众,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民医保的实施正是基于卫生经济学X理论对健康和疾病发生随机性认识的考虑。不可忽视的是Y理论者支持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健康服务因素,而其中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占60%的比重。根据美国调查,只要有效地控制行为危险因素:不合理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就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疾、2/3的慢性残疾。可见,人类追求健康就离不开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如果站在对全体居民健康负责的高度来制定卫生改革政策,除了在医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包括全民医保以及加大对医疗系统的改革和投入外,更应该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发展健康教育、公共卫生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予以保证。国家应该培养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医师、保健医师和健康教育专业人士来指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实现医疗模式有治病向健康管理的转变[2]。

2.2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卫生服务具有特殊性,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供方为追求利润提供不合理服务,基于X理论的考虑,几乎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对卫生领域进行干预,只是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通常的认识是政府干预可以促进公平,市场机制可以提高效率。然而,效率和公平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或相互排斥的,它们在不同领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或互为补充[3]。卫生领域政府通过干预来矫正市场失灵,促进健康公平,为避免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的低效率,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即将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一方面,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上,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的干预应以这些服务为重点,以保障居民健康权。另一方面,根据Y理论,需方乐于获得有关卫生信息,因为获得信息的效益极大(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那么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政府应尽可能使卫生服务市场信息透明化,让需方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加选择的机会。同时,将市场机制引入卫生服务内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激发供方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

2.3发展医学科技与提倡医学人文关怀并举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进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科技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代医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许多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没有弄清楚,先进装置和设备的使用也可能给人体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另一方面,“科技万能”、“技术至善”主义的张扬使当今医学出现了非人性化的倾向[4],由于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医患关系恶化,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发展不能再是简单追求科学技术,而是在发展医学科技的同时,更要提倡医学人文关怀,医学实践需要把患者当成有思想和情感的人,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学人文关怀是现代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减少医疗纠纷[5]。医学科技发展与提倡医学人文关怀并举是把医学不仅看成是科学,而且当成艺术的要求,是基于卫生经济学X和Y理论的共同考虑。把对医学的追求发展到追求艺术的高度需要包括卫生系统人员、政府、患者等社会各个方面观点的转变。#p#分页标题#e#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6)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卫生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今后正确的履行岗位职责,推进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有所帮助。

按照中央提出的“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作为一名卫生战线的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卫生工作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的卫生工作和人民身体健康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卫生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卫生事业能真正做好“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所讲的都是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中最重要的问题,比如说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要提升卫生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卫生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重大疾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就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公务员,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卫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把这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找出制约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通过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全体党员的集体智慧,提出解决的方法,拿出改进方案,着力解决,逐步建立符合区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卫生经济学论文篇(7)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责任理论;公共财政理论

医疗卫生体制是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也是当代世界公共管理面临的一个带有共性的现实难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在整个卫生医疗体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良性运转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三农”问题,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近3年,中共中央连续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3个一号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6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7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8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和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含及特征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依靠集体经济举办的一种具有福利性质的医疗保障制度。经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到70年代取得辉煌的成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赤脚医生队伍一起被称为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推崇。到1980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覆盖了85%的农村人口。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部分干部认为合作医疗是“搞平均主义”的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等因素影响,全国大多数社队的合作医疗快速地走向解体、停办,绝大部分村合作医疗站变成了乡村医生的私人诊所,致使合作医疗覆盖面大幅下降,由1980年90%骤降到1983年20%以下。1989年统计资料表明,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8%,农村合作医疗跌入了低谷。自费医疗制度再次成为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医疗制度。到20世纪90年代初,合作医疗仅在上海和苏南部分地区存在(李楣,2003)。90年代初,我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到2000年我国将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1993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卫生部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和建设》研究报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合作医疗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防止因病致贫具有重要作用”,“力争到2000年在农村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并逐步提高社会化程度。”1994年,国务院研究室、卫生部、农业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全国7个省14个县市开展“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及跟踪研究工作,为合作医疗立法谋求根据,但未能取得好的效果。1997年底,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也仅占全国行政村的l%,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仅为9.6%。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屡见不鲜。贵州省社科院刘庆和(2001)对贵州世界银行扶贫项目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合作医疗解体后,农村人力资本的损失相当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加以改变,势必使农民的“健康贫困”长期化,并最终大大降低反贫困战略的效果。黄庆杰等(2003)针对政策行动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面临的约束条件和激励机制,从不同的政策行动者相互博弈的视角解释了农村医疗保障这项公共政策执行困难的原因。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证明,合作医疗确实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是解决我国农民医疗保障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各级政府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传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3年,国务院转发了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明确了政府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主导作用和财政补助政策,规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基金管理和运行监督制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推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建立以来,各级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保障农民健康,实现统筹城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个人、集体、政府的筹资标准以及筹资方法上有明确的规定,制定了各级政府补助资金的拨付程序,保证了政府补助资金的落实到位,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获得了财政保障。二是加大了政府的管理责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机构设在县及县以上行政部门,管理层次有所提高。经办机构及监督管理机构由政府组建,管理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不得挤占、挪用合作医疗基金。三是明确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四是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重点放在农民因患大病而导致贫困问题上,在考虑到农民参合积极性,对门诊进行适当补偿的基础上,重点对农民的大额医药费用或住院医药费用进行补助,提高了农民抵御大病经济风险的能力。五是增加了透明度。通过吸收农民代表参加管理委员会及监管委员会、经办机构定期公开报销制度及其运行情况等方法,赋予农民知情、参与监管的权力。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论支撑

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于21世纪,但对农村医疗卫生研究的理论依据各有不同。国外的研究中,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研究,但其相关理论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还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政府责任理论视角下的透析

以“人民”、“公民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等理念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民主思想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确立和确保责任政府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责任已成为政府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1688年英国革命以后,责任政府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一部分,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责任政府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责任政府因政府体制不同,表现形式亦不一样,如在采取总统制政府体制的美国表现为“有限政府”(Limited Government),在采取内阁制政府体制的英国就直接称“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行政学者费斯勒和凯特认为政府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负责(accountability),表现为忠实地遵守法律,遵守上级的命令和经济与绩效的标准。二是道德的行为(ethical behavior),即坚持道德标准,避免出现不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斯蒂瓦特认为政府责任意味着政府及其组成人员能对其所负有的责任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政府必须对其行为向议会或人民做出合理的说明、解释以证明其行为是负责任的。我国学者对政府责任的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成福教授认为:“从最广意义上来看,政府责任是指政府能够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的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从广义层面来看,政府责任意味着政府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其在整个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即法律和社会所要求的义务。从狭义层面上看,政府责任意味着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违法行使职权时承担的否定性后果。”王成栋在《政府责任论》中认为行政(政府)责任在以下3种意义上使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后果;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行为直接违反宪法所应承担的贵任;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行政法义务的行为或行政不当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从广义上看,政府责任是指政府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履行其在整个社会中的职能和义务,即法律和社会所要求的义务,主要应当承担宪法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伦理责任。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责任的必不可少的方面。社会福利作为公民的权利,而政府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承担保障人民福利的责任(马歇尔)。从福利哲学的观念来看,高质量的医疗保健应当作为一种全体国民可以获得的权利,而不管他们的生活状况或经济地位如何。福利多元主义也强调福利服务可由公共部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家庭与社区4部门共同来负担,政府角色逐渐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者、福利服务的购买者、物品管理与仲裁者以及促使其他部门从事服务供给的角色。从国民生存权的角度看,医疗保健是国民生存权的一部分,国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保障国民生存权,各个国家虽然国情不同,但无不对国民的医疗保健担负着或多或少的责任。由于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决定了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同时,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题(钱再见、高晓霞,2002)。这就对政府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过程中的责任问题提出了必然要求。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行政责任,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是法治社会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是政府德治的体现,对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是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贯彻公正原则的必然要求。农民是最应受到保护的弱势群体。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组织与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政府干预,甚至在一些领域必须依靠政府直接组织,农村的一些诸如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等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这些是市场及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和不愿干的,有关责任只能由政府承担(才娟,2005)。政府的组织和引导是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不可少的条件,办好合作医疗是政府公共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在制度的建设、实施、监督中起主导性作用,应当加大对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

(二)公共财政理论视角下的透析

公共财政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亚当・斯密崇尚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供求双方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每个人各自理性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可以带来整个经济的高效率。他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认为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角色,并提出“最好的财政计划是节支,最好的赋税制度是税额最小”等观点。这个时期的公共财政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作为“守夜者”这一角色能够正常运转。约翰纺吕铡⑽巳⒘执锒⒄沽怂睦砺邸?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经济危机,导致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理论破产,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兴起。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弥补市场缺陷。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政府干预经济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自身的缺陷。理论界又开始重新认识“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关系,产生了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他们主张减少国家干预,恢复自由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财政思想的提出,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政府干预政策。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能够在自发运行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的调节,使社会上现有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但是市场并非是万能的,市场固有缺陷会导致“市场失灵”,包括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外部效应、市场垄断、不完全信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等。由于市场机制在上述领域失效,为政府介入和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理论依据。政府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效,而公共财政则是支持政府行使其职能的主要手段。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或财政的职能分为3种:稳定经济、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公共财政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共性,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二是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三是法制性,即收支行为规范化。我国学术界从1998年开始,探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研究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包括5方面:支持经济体制创新的职能;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建立财政投融资管理体系的职能;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稳定经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农村医疗卫生支出应是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意义上的纯粹的公共产品并不多见,对于农村医疗卫生这一特殊的物品,按照产品产生的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间的关系可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特需医疗,三者分属于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韩宏伟,2006)。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德国的农民健康保险和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还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国家――印度克拉拉邦的非正规经济的医疗保障模式、泰国的“30侏计划”和巴西的“家庭健康计划”,所需资金几乎全部或部分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从而保证了这些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平稳运行。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相比,政府财政的支持更多的偏向农村是国外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惯例。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历来是各国政府财政预算必要的项目之一。近年来,我国国家财政用于该农村医疗卫生的支出虽然也在逐年增长,但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下的问题仍较严重,导致我们对既有的公共卫生的投入不足,医疗卫生设施非常薄弱,严重影响公共卫生设施功能的发挥。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如表1所示。

学术界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投资不足是政府公共投资方面的一个失误,即使是用目前政府公共投资总额的一个很小的份额(2-3%)向农村公共卫生投资,就能够对提高西部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产生长远的促进作用(朱玲,2000)。实行分税制后,财力向上级政府集中,而越到基层政府财力越弱,相当数量的基层乡镇政权是负债运转,不少县市财政属于“补贴财政”。实行税费改革和基层乡镇体制改革后,基层政权财力增长能力进一步削弱,基层政府更加缺少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财政能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随着县、乡两级财政的恶化而逐步恶化,农村卫生服务的公共财政政策严重缺失。中国社科院杨团(2003)在对陕西省洛川县农民健康保障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试点思路中提出,建立由政府、农民、乡村卫生服务网络系统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合作医疗体系,政府在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政府财政支持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前提,适时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成功的保证(代志明、何洋,2005)。根据公共财政原则,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应主要由本级财政和上级财政共同负担。但由中央政府决策支出将使得社会福利水平更高,建立新型农村农村医疗制度,应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三)社会保障理论视角下的透析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最早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个体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共同增长,进而来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的思想愿望。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针对社会保障问题,提出改革收入分配以增进社会福利,加强对贫穷者的救济。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开始于福利经济学,其代表人物庇古,他主张国家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救助制度,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他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这一功利原则,论述了社会保障政策的经济意义。主张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反对对低收入者发放差额补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主张采用负所得税,通过负所得税,既帮助低收入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又不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供给学派从其自由主义原则出发,指责社会保险削减了个人储蓄,抑制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主张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对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改革,采取“紧急援助、严格的福利和对儿童补贴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社会保障理论,全世界己有193个国家建立了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其指标体系各具特色。庇古认为,富人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可分为自愿的和强制的两部分,自愿的转移支付显然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实行强制的转移支付,把富人缴纳的一部分税款用来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他主张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我国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合作医疗的文献还比较少,多数是研究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任保平(2001)从我国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的状况出发,提出在城市以“机制模式”为核心,以各企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突破口,建立城市社会保障模式;在农村以“补救模式”为核心,以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为突破口,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孟凡华(2006)认为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这一制度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它通常包括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互济性原则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政府以财政负担的形式参与到合作医疗制度中来,是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的具体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充当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该功能是通过社会保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城乡居民的收入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有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为1.88∶1,差距额为407元,到199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86∶1,差距额则扩大到2281元。到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的增长率,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到创记录的2.9∶1。医疗保障是农民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第一保障需求,为解决占全国80%人口的农民医疗保障问题,恢复重建农村合作医疗,成为政府化解农民疾病风险、满足农民对医疗保障需求的制度选择。

上述理论尽管分析的角度不同,但都为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政府责任理论来看,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其组织与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政府。公共卫生如传染病的防治、预防接种、疾病检疫、卫生监督基本医疗服务属于效益外溢性活动,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容易产生外部负效应,如果缺乏政府的公共干预,卫生服务市场难以消除这些经济活动的外部影响,导致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更加严重。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中政府的责任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设计制度的责任。政府应负起组织调查研究、设计具体方案,制定法律、法规和制度等责任。二是增加投入的责任。政府应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外,尽快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国家应就政府和集体对合作医疗的投入做出具有权威性、约束力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证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同时要注重从医疗服务需方投入,优化投入结构。三是组织管理的责任。政府不仅对农村合作医疗投入资金,而且要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使用。四是改善环境的责任。政府要努力完善公共卫生保健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恢复与发展,加强对医疗定点单位的监管,加强对乡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加快建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真正发挥公共卫生体系的应有的作用。从公共财政理论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如传染病控制,健康教育等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这些是市场及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和不愿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存在下列特征:首先,显著的排他性。农村医疗服务遵循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因此一般医疗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其次,明显的竞争性。由于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再次,较强的外部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因为它可以使家庭及单位的工作保持正常运转,减轻社会的负担。医疗卫生的社会公益性在世界上是得到了普遍认可。从社会保障理论来看,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社会保障是是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作为国家的一项制度安排,本应是惠及全民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系统之外。我国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医疗保障层次和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城镇形成了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商业医疗保险并存的局面,这几种制度相结合,大致能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问题。然而在我国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为数众多的患病农民陷入了“小病扛,大病拖”的悲惨困境。这显然违背了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

总之,政府责任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分别从保护弱势群体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公共产品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构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才娟.论述建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中的政府责任[D].吉林大学,2004.

2、代志明,何洋.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的解读与借鉴[J].经济纵横,2005(2).

3、韩宏华.农村医疗保障的公共财政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

4、孟繁华.论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