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4 17:27:16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1)

关键词:阿拉伯语,成语,特征。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属于闪含语系闪语族。现为22个阿拉伯国家和四个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三亿多阿拉伯人的母语,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阿拉伯语还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语言,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就是用阿拉伯语书写与传播的。阿拉伯语由28个字母构成,每一个字母跟另外的一个字母组合可以构成一个有完整意义的词语,但单独的一个字母不能表达意义,不像汉语那样每一个汉字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阿拉伯语跟汉语一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优美且最难的语言之一。现在随着中阿之间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很多中国学生对阿拉伯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并且开始学习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是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尤其是成语。它来源广泛,使用频繁,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学习阿拉伯语的成语都会或多或少产生困惑。本文拟以下五个方面探讨阿拉伯语成语的特征,希望对阿拉伯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阿拉伯语成语的简略性:

阿拉伯语成语是一些简句或短语,其中大多数成语是简句,这个简句或短语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比如:

(一)“ (战争是有诡计的)”。意思是战争可以用诈骗来迷惑敌人并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只是由两个词语构成的简句。我们可以看到阿语成语已经使用最少的词语来表达很丰富的含义。

(二)“(爱是憎恨之后才有的)”,意思是两个人有时候憎恨对方,但之后可能会爱上对方。当然这里的爱不仅指两个爱人之间,也可以指两个人之间的情谊。这个成语是指可能恨之后会产生爱,或许爱由恨而来。从这几个成语可以看出阿语成语简略性这个特点,只用五个词语来表达更丰富的意思。

二、阿拉伯语成语的定型性:

阿拉伯语成语具有定型性这一特征,这种定型化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意义上的和结构上的。成语所表示的意思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成语是句子所有的成分在一起构成的意义。换句话说,不能随意增减成语的成分,不能随意变换成语的成分,也不能随意改变成语的结构关系等,比如:

(一)“(比蜘蛛网还弱)”:这个成语也有定型的意义和结构。意思是事物非常脆弱,甚至比蜘蛛网还弱。在阿拉伯文化里,蜘蛛网是最弱的家,很小的风也可以吹走它。成语的结构也是定型的,不能更换成语成分说“(比蚂蚁的家还弱)”。

(二)“(把驴子绑在主人告诉你的地方)”:这个成语有定型的意义和结构。意思是听主人的话,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无论说的对还是错,这样做了如果出什么事你不用负责,主人也不会责怪你,因为这是他的想法,是他说的话。成语的结构也是定型的,不能更换成语的成分说“(把马绑在主人告诉你的地方)”,或说“(把驴子绑在主人告诉你的方位)”,也不能变动成语的成分说“(在主人告诉你的地方绑驴子)”。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阿拉伯语成语是用书面语定型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间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俗成语,这些俗成语其中有一些跟原有的成语表达一样,只是用口语形式说的。这一部分俗成语跟原有的成语区别在于一个或几个词语不同,甚至有时候区别在于成语中词语的音符不同而已,让本来标准的音符为了更接近人们的说话习惯就改成了方言的音符①。旧的成语和新的俗成语都可以使用,旧的成语并没有被淘汰,但是它们使用的场合不同,旧的成语因为用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在正式、严肃的场合使用,而新的俗成语则因为用口语的表达,所以只在口语的场合才能使用,比如:

(一)“(远离眼睛的就远离心脏)”这个成语是用标准语的普通话,但现在的俗成语是“(离眼睛远的就是离心脏远的)”。原有的成语和俗成语意思一样,意思是如果爱人或朋友去远的地方而不能见他,慢慢会忘记他、不提起他,慢慢会忘记对他的感情。这里的俗成语使用了更接近人们说话方式的词语和音符。两个成语都可以使用,但旧的成语没有被淘汰。

(二)“(反对就会被提起)”这个成语是用标准语的普通话说的,而现在的俗成语是“(反对就会被知道)”,原有的成语和俗成语意思一样,区别在于词语和音符不同。原有的成语是用“(被提起)”这个动词,但俗成语则用“(被知道)”这个动词来表达意思。俗成语也用更接近口语说话方式的音符。成语的意思是用反对他人的方式来让自己成名。

三、阿拉伯语成语的民族性:

阿拉伯语作为阿拉伯民族的语言,保存了很多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特色以及独特的习俗习惯。成语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反映出它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

阿拉伯语成语保存了阿拉伯人对待动物特性的认知与态度。在阿拉伯文化里,狐狸表示很狡猾,如“(比狐狸还狡猾)”,用来形容人十分狡猾,甚至超过了狐狸的狡猾程度。

成语也体现了阿拉伯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寓言故事,如“(偶尔拜访人会增加他们的恩爱)”,这个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相传有个阿拉伯人叫(穆阿兹・阿勒胡扎伊)他前去舅舅家拜访,舅舅家在别的部落。每次去他们那儿,舅舅的部落都会热情款待。有一天穆阿兹去舅舅家借了一匹马带回了自己的部落,当时有人告诉他想跟他赛马,谁输就把马给对方,穆阿兹同意了,结果穆阿兹赢了。为了取笑对方,穆阿兹就杀掉了对方的马,结果马主人辱骂了他,穆阿兹一怒之下就将对方打死了。因此,他离开自己的部落去舅舅的部落避难。一段时间后,有一次他跟舅舅的儿子们出去打猎,其中一个告诉他让他自己猎取一只野驴,但他拒绝了,因此舅舅的儿子们就对他出言不逊,穆阿兹听到后觉得特别难过,非常的尴尬,然后说了这句话。阿拉伯人以后把这个故事概括为这句话,之后就固定为成语了。意思是不要总是不请自来,也不要总是频繁拜访别人,这样人们会理直气壮地反感你,最好适度而行。如果适度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人们看到你后会热情地款待你的。

四、阿拉伯语成语的修辞性:

阿拉伯语成语也充满了修辞色彩,成语最能表现这种特征,阿语成语的修辞性特别强。这种修辞性主要表现在对修辞手法的运用。阿拉伯语的修辞手法较多,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等,例如:

1.比喻:

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来打比方描述另一种事物,这两个事物性质不同。阿拉伯语比喻由四个部分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以及相似点。包含比喻的阿语成语有:

(一)“(人像梳齿一样平等)”:这个成语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本体(人)、比喻词(像)、喻体(梳子齿)、相似点(平等)。意思是人生来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像梳子齿长短那样都很平。

(二)“(像反对的伙伴)”:这个成语也包含着比喻,有比喻词()、喻体(伙伴)、相似点(反对)。意思是很喜爱反驳别人的观点。这里用伙伴,是因为只有关系好的朋友之间经常会故意反驳对方,以此达到和对方开玩笑的目的。

2.比拟:

比拟是用一种事物模拟另一种事物来形容、说明,比如:

(一)“(谁筛选别人,别人就会筛谁)”:这个成语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来说明成语的意思。意思谁把人当做面粉一样用筛子来筛选,别人也会这样对他。以此用来表达谁喜欢挑剔别人,说别人的缺点,别人也会同样去挑剔他的缺点。

(二)“(男人的脖子被野心砍掉)”:这个成语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野心当做刀子一样来砍人。意思是野心会驱使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野心甚至可以直接吞噬人的生命。

3.借代:

借代是指用关联的事物来代替想要表达的事物,比如:

(一)“(靠歪斜的草屋)”:这个成语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这里歪斜的草屋指代很弱的东西,没有用的、不可依靠的东西。意思是依靠那些脆弱且无能的事物。

(二)“(猴子在母亲眼里是小羚羊)”:这个成语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这里的猴子指代很丑的、没有地位的孩子,而小羚羊指代最漂亮的孩子。意思是很丑的孩子在母亲眼里也是最漂亮的、最完美的。用来指孩子在父母眼里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4.对偶:

对偶是用词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比如:

(一)“(天上找不到梯子,地上找不到座位)”:这个成语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人十分惧怕、焦急犹豫的样子。那个人因为太害怕在慌乱中想要藏在天上,但又没办法上去,要去地上又找不到安全的地方躲藏。

(二)“(保护你的朋友,甚至在火灾里)”:这个成语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要好好保护朋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力维护他,因为友谊是非常珍贵的。

五、阿拉伯语成语的叙述性:

阿拉伯语成语一般用来表达某种事情的状况,在叙述中讲道理,但很少有表达心理状态――高兴、伤心、紧张、冷静等,比如:

(一)“(你走正道,敌人会困惑)”:这个成语是表达一种情况,用来表示如果你走正道,不犯什么错误,那恨你的人没有办法去整治你或者击垮你。这里的敌人是指恨你的人。

(二)“(比你大一天的人比你更知道一年的知识)”:这个成语也表达一种情况,用来指要尊敬并且细心听取那些比我们年长者的意见,因为他们更有经验,甚至哪怕只比我们大一天,有可能他的知识和经验都比我们多很多。

总之,阿拉伯语成语的主要特征就是简略性、定型性、民族性、修辞性和叙述性,其中简略性,定型性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字面可以看出,民族性和叙述性需要了解一定的阿拉伯文化,在此背景之下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有点复杂的要数修辞性,它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等,这要对成语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去更好的理解它。了解阿拉伯语成语的这些特征会更有力地帮助学习阿拉伯语的中国人理解并掌握阿拉伯语。

参考文献: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2)

【关键词】阿拉伯谚语 宗教 生活环境 历史文化

每个民族因其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传统民俗等因素的差异产生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形成本民族独具的文化特殊性,这种文化特殊性对该民族的语言具有无法抗拒的渗透力,使之呈现出具有该民族风格的语言形式。

在阿拉伯语中,言语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阿拉伯民族日常生活中千锤百炼,汇历史文化,社会风情与一炉,折射出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社会文化风貌,因而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探究价值。

阿拉伯谚语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思想性强,富有哲理。从阿拉伯谚语涉及的领域看,可以将它划分为以下几类:反映阿拉伯人生产活动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给人以忠告和经验;反映阿拉伯民族提倡的优秀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指引人们塑造自身,完善人格;反映民族历史事件,典故寓言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为人们讲述了历史,总结了经验;反映宗教和法度规定民众履行的义务的谚语,通常这类谚语明确人民承担的责任并鼓励他们实施善举。

“‘活时要一颗(椰枣),死后供一串’这句阿拉伯谚语的意思是一个过路人饿的快要死了,他向果园主人要一颗椰枣充饥,好心的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拿来一大串椰枣,但回来后发现那人已经饿死了。”意即说明饿时给一口强似饱时给一斗。众所周知,阿拉伯半岛是沙漠型半岛,气候异常炎热干燥,所以植物以抗干旱性较强的居多,最典型的便是椰枣树。此外,古时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大多以游牧为生,长期跋涉于广袤的沙漠中,旅途中因食物短缺而向人求助的现象非常普遍,因而阿拉伯人在表达予人及时所需时借用的场景和事件都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先哄驼,后挤奶’”是以贝都因人挤奶的经验为例,说明“’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阿拉伯人沙漠生活最离不开骆驼,“骆驼是贝都因人忠实的朋友。驼乳可以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皮可以做衣服,驼毛可以织帐篷,驼尿可以生发油,还可以做药”。因此,贝都因人的生产经验来源于他们的游牧生活,由此体现了谚语来源于生活,同时对生活又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宁要土耳其人的暴政,不要游牧人的公正”许多阿拉伯国家曾经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数世纪之久。其统治者横征暴敛,各阿拉伯地区人民生活贫困,社会动荡。在阿拉伯语惯用语中,有用“蓝敌”(土耳其人的眼睛是蓝色)形容奥斯曼帝国的士兵,后借此比喻阿拉伯国家的所有敌人的,用“奥斯曼人的血衣”比喻战争的借口,这些足以说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给阿拉伯国家一度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沙漠中有些强悍的游牧人的所作所为并不逊色与奥斯曼帝国的暴政。谚语借用这一历史事件揭示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道理。由此体现了谚语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你们求学,从摇篮到坟墓”、“谁教我一个字母,我就是他的奴隶”、“信仰之首便是学识”。从这些阿拉伯谚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阿拉伯人非常重视求知,并且把学者放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上。“高尚莫过于知识”、“真正的荣誉属于有知识的人”、“学者的墨水比烈士的鲜血更珍贵”。尊师崇知在阿拉伯蒙昧时代并不广泛推行,因其处于还未确立信奉真主判决的时代,也就是尚未有《古兰经》作为准绳来衡量是非曲直的时代。公元610年,圣人接到的启示,向世人宣传伊斯兰教。之后,伊斯兰教便对阿拉伯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渗透作用。它打破了阿拉伯人在蒙昧时期多神的人生追求,建立新的价值观念。其中,求知是伊斯兰教极力倡导的教义之一。《古兰经》首次降世的那一章《血块章》的第一节至第六节主要就是关于劝学的内容“你应当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而诵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诵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3)

关键词 语音辨析 汉语负迁移 语音模仿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阿拉伯语语音的教学目标和安排

语言的学习是从发音的学习开始,每种语言都有它对应的语音系统。学习阿拉伯语也会有不同的层次和目的,从而学习者掌握阿拉伯语音的范围也不同。根据中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语音方面,一年级学生可以正确掌握28个字母的全部发音;掌握基本读音规则;朗读标有符号的单词、词组、句子和短文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二年级学生可以在语流中发音正确;掌握阿拉伯语语音的特点,能自觉地模仿和纠正语音、语调;在朗读和口头表达中,语音正确、语调自然,并有基本的节奏感。但是无论学习目的和掌握的程度如何,要掌握阿拉伯语必须学习最基本的语音。

2 阿拉伯语语音教学难点

在一段时间语音阶段的学习过程之后,一些学生仍然无法达到阿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还应当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练习。其原因归纳起来是多方面的,主要为以下三点:

2.1 汉语负迁移对学习阿拉伯语语音的影响

汉语负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汉语的使用习惯,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学生在阿拉伯语的学习过程中,语言迁移反映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层次,而最持久也最明显的语言迁移现象是语音迁移。汉语和阿拉伯语分别隶属于汉藏语系和闪含语系,汉语和阿拉伯两种语音的音位系统有差别,音位的分布也就不对应。阿拉伯语中有些音位在汉语中没有,例如阿拉伯语中的等音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故而中国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字母语音时就会感到发这些音比较困难,也往往把他们读成轻辅音 h,元音e,轻辅音d,z。由于阿拉伯语辅音中有近三分之一是喉鼻音、小舌音、喉音。而这些辅音的发音部位在口腔的最后部分以及喉头和喉壁,所以,中国学生在发喉音或喉壁音时,有时发的是舌根音(g、k、h),混淆了发音。

2.2 发音不准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母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唇齿音、双唇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阿拉伯语字母的发音部位有唇音,舌尖音,舌面音,舌叶音,舌根音,小舌音,喉音,喉鼻音。通过对比发现,阿拉语的28个辅音字母里有13 个字母的发音在汉语里是完全没有的,喉音:齿间音: 顶音:舌根小舌音: 颤音:, 由于发音习惯和部位的不同,增大了汉语学生准备发音的难度。就辅音而言,汉语中没有明显的爆破音,汉语拼音中的b,p,d,t,k这些音往往在结尾处都加了一个元音,使其发音变为bo,po,da,ta,ka,这样就失去了真正意义的爆破,而学生在学习阿拉伯语字母时需要爆破,受到汉语习惯的影响,无法及时准确发音。

2.3 音素众多

阿拉伯语28个辅音字母的发音是靠发音符号来完成的,每个辅音字母字母与标在它上面的元音符号结合才能发出音来。这些发音符号总计12 个,28 字母就有336 个音素,音素之繁多居世界各种语言之首。

3 阿拉伯语语音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

3.1 正确示范,有效模仿

高校往往面向全国招收阿拉伯语专业本科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零基础。教师的发音、语音语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发音不准确,会误导学生的语音模仿。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每个字母的13个发音音素发准、发正确,并应注意纠正部分学生可能带有的家乡音。

有些阿拉伯语音是汉语中没有,有些阿拉伯语音和汉语语音相似而又区别,容易混淆,往往用汉语语音代替阿拉伯语音,导致发音不准。对于一些较难掌握或者辨认的音位来说,学生需要使用自觉模仿的方法。在自觉模仿发音的过程中,教师应简明扼要地介绍发音方法和发音器官的动作,要求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发音动作,能自己控制自己的发音器官,使得学生理解发音的部位和有关特点后再进行自觉模仿。

3.2 分析特点,各个击破

根据布拉格学派学者雅哥布逊的语音的对立和互补关系理论,阿拉伯语音教学中应当在听说模仿的操练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汉语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与阿拉伯语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对比辅音系统,发现阿拉伯语的辅音比现代汉语普通话发达,阿拉伯语除了汉语常有的发音部位还有小舌音、喉鼻音,喉音。再者,两种语言中就有8个语音接近的音(分别是t[t]、l[l]、m[m]、n[n]、f[f]、s[s]、y[i]、w[u])。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接近的阿拉伯语音与汉语语音的辨析。

为使学生正确掌握28个字母的发音,在学习中需要注意分散语音的难点,语音学习应当遵循由易到难的过程,语音阶段第一、二周里出现的字母最好是比较容易模仿的语音,接下教授一些发音较为困难的字母,比如喉音字母()。

3.3 把握心理,注重调查

教授一种语言的语音涉及到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组织阿拉伯语音教学时应当恰当地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在阿拉伯语语音音位学习中,学习者应了解这个音位的一般知识,不要单纯地学习音位,这是心里认知阶段,任何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这个阶段。然后学生在阿拉伯语语音学习中需要克服汉语的发音习惯,培养阿拉伯语的发音习惯。这是联系形成阶段,即加涅所说的“建立动作连锁”,在这个阶段需要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同时建立新的习惯。最后阿拉伯语语音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反复的练习从而形成熟练的语音技能,这是自动化阶段,重点在于形成以后随意注意为特征的熟练。

在阿拉伯语语音模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语言偏误,这是是一种常见的、必然的、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现象。通过对阿拉伯语学习者的语音模仿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汉语与阿拉伯语之间的差别,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它。同时,在学生学习语音的不同阶段,可以就学生的学习动机、母语环境影响、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做相应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学习阿拉伯语音的心理变化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烈.阿拉伯语语言学.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

[2] 周文巨.阿拉伯语语言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

[3]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4] 何兆雄. 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9.3.

[5] 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6.

[6] 刘振前,肖得法主编.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4)

关键词:阿拉伯文化 西班牙文学 影响

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阿拉伯早期文学就已经诞生了。之后,著名学者伊本阿卜迪拉比编译了一本《串珠集》,这本书中,各个部分都以珍珠命名,此外,还比喻整本书连起来犹如珍珠。这本《串珠集》广泛搜集了阿拉伯众多地方法传说文献,涉及到音乐、社会、医学、伦理等方面,同时,其中还包含许多趣闻轶事和谚语。但其中部分材料的真实性具有争议,因此,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方面。以这部著作为代表的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看,若没有阿拉伯文化的渗透,西班牙文学很难迎来“黄金世纪”。

一、瑶曲对西班牙文化的影响

瑶曲是一种在西班牙土生土长的文化,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及独特地风格,到了二十世纪则被广泛传唱。在瑶曲创作中时常会有意识的采用一些拉丁文学用语、地方方言等,以便丰富其文学表现形式,这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安达卢西亚阿拉伯诗歌的特征。在之后的发展演变中,这些诗歌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还被用语基督教的赞美。由于瑶曲中的许多作品都可以深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且处于文学多元化阶段,因此,其信息量极为丰富,内容繁杂,为研究西班牙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中,《一千零一夜》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书搜集整理了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故事线索较为简单,且本身相当冗长,但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趣味知识。从某种程度上看,它可以视为一部有关医学、文化娱乐、哲学、音乐、教法学的微型百科全书,其对西班牙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词汇的影响

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长达八个世纪,阿拉伯人一方面将阿拉伯语确定为官方语言,但另一方面也允许当地居民使用通俗拉丁语,这就使得西班牙语得以流传下来。与此同时,受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西班牙语种也逐渐渗透和融入一些阿拉伯词汇,这就对西班牙语言、词汇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对《西班牙语言史》的研究,阿拉伯词汇在西班牙词汇中的比率大约为8%。其中以字母A开头的阿拉伯外来语在西班牙中所占比重最大,这些词汇涉及到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调查显示,在西班牙中有六百多个以A开头的阿拉伯词汇。由于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的科学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许多西班牙词汇都与外来的科学技术有关,例如ajedrez(象棋)、alquimia(炼金术)和algoritmo(运算法t)等,这些词汇都是源于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也体现在其对西班牙词汇的作用方面,因此,研究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词汇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对西班牙文学的渗透作用。

三、西班牙文学的阿拉伯文化渊源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5)

伊拉克之名称虽与阿拉伯语相关,但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这里的民众并不信奉伊斯兰教。此前,两河平原是波斯人的帕提亚王国(中国史书称安息,前249~226)和萨珊王朝(226~651)的政治中心,居民大多信仰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伊斯兰教的传入乃是公元7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了,此后的伊拉克便进入一个宗教文化和民族构成大转折时期。

公元7世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莫过于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动。穆斯林战士(阿拉伯语“穆斯林”意为信仰、服从先知的人)在所创伊斯兰教“吉哈德”――“圣战”旗帜下,冲出阿拉伯半岛不毛之地,踏上通往世界的门户,即他们心目中的人间天堂――“新月沃地”(从波斯湾口向西北弯曲,然后顺地中海东岸下至地中海东南角的一片弧形地带)。此时,相互厮杀了几个世纪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两大帝国已精疲力竭、元气大伤,“新月沃地”自然成为伊斯兰勇士的第一批战利品。不到20年功夫,阿拉伯人不但夺取了拜占庭在地中海东岸和北非最富饶的几个行省――动摇了这个东罗马古国的基础,而且最终灭亡了历时四个多世纪的萨珊波斯王朝――取代了它在西亚的地位。又历经百年,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东自葱岭以西,西至大西洋岸边,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除东方的大唐盛世可与之媲美外,阿拉伯人可算是影响中世纪世界潮流最伟大的民族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地当“新月沃地”半壁河山的伊拉克,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早在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前,也就是在去世后的第二任“哈里发”(阿语意为先知的“继承人”)欧麦尔在位时,即遣大将赛耳德为伊位克前线司令官,率军驰援当地早已开始的歼灭萨珊波斯的战争。638~650年,阿拉伯人先后荡平了伊拉克南部、中部以及北部的毛缓勒地区(即今摩苏尔),并以破竹之势长驱东进。642年,伊波两军决战于今哈马丹以南68公里处的尼哈温德,波斯主力被全歼,萨珊王朝寿终正寝。

在征服伊拉克的过程中,欧麦尔首先在伊拉克南部建立了安置穆斯林的两座城市:库法和巴士拉。库法后来以阿里时期的首都和什叶派革命的摇篮而享誉盛名;巴士拉则是最具影响的伊斯兰学术中心之一。而在两河相距最近的中部谷地,历史上曾先后兴起过一系列王者之都,如以巴伦城(它是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的古巴比伦王国、前7~6世纪之交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新巴比伦王国和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帝国的都城)、塞琉西亚、泰西封城(它是安息、萨珊波斯的首都)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条件甚佳,可谓天赐福地。后来,哈里发曼苏尔(754~775)从叙利亚、拜占庭和美索不达米亚招来10万工匠,从被摧毁的波斯故都泰西封运来大量石料,费时四年,花去约488万第尔汗金币,才在一个名为巴格达的小村落上(巴格达即波斯语“天赐之礼物”)建起新都,并取名“和平城”。 762年他正式迁都至此时,巴格达已初具规模:城为圆形,故又称“团城”,市中心高耸着哈里发的“金门绿圆顶宫”,以它为圆心,像车轮辐条一样射出数条大街,出城后与驿道连通直达帝国的各个角落。20年后,巴格达不仅是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宗教中心,而且成为与东亚的长安、欧洲的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伊斯兰教随着穆斯林战士征服的步伐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初期哈里发时期(632~661间的前四任哈里发),在征服和重建伊拉克的过程中,这里的居民就逐步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了。伊斯兰教只信奉真主,听从使者――先知的教诲,冀求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开始,传教者只是把先知从真主那里得到的“启示”口传身教;在征服伊拉克的时期,他们又把这些启示和先知的圣行,加以追忆和记录,形成无人不晓的《古兰经》。今天我们读起来,仍能感到它哲理的深邃和文字的优美;以富有韵律、高亢悠扬的阿语诵读出来,会更加娓娓动听。伊斯兰教是十分宽容、祥和的宗教,其膜拜仪式简捷朴素,不像其他宗教那样繁冗,与信徒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作为教义信条的五大纲领,在家中即可办到:念(信仰的表白)、拜(每日黎明、正午、午后、傍晚、夜间西拜五次)、斋(赖麦丹月白天禁食)、课(施舍)、朝(身体健康、有经济能力的人一生到麦加朝觐一次,无条件的个人可随时随地举行)。因此,在伊拉克出现了“率士秉化,从之如流”(杜环《经行记》)的归教局面,伊斯兰教很快就成为伊拉克大众的宗教。加之,两河流域的居民与阿拉伯半岛人同属闪语系民族,大批半岛人搬迁定居此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乃至语言的统一,后来的伊拉克人都称自己是阿拉伯人。

伊拉克的穆斯林又有正统“逊尼派”和“什叶派”之分,这与早期伊斯兰教的分裂有直接关系。644年,在欧麦尔之后的第三任哈里发是伍麦叶系的鄂斯曼(644~656)。伍麦叶派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征战中涌现出来的一批颇具影响、颇有才干的人物,已稳居教坛政界的主导地位。的堂弟阿里(他娶先知之女法蒂玛为妻,故又是的女婿)是先知最早的少数信徒之一,又属“圣室”成员,便利用当时弥漫伊位克的不满情绪,与信徒共创旨在反对伍麦叶统治的“什叶派”(阿语“什叶”意为“追随者”、“宗派”、“党徒”,实为阿里派)。他们认为真主早已选定阿里,只有出身于哈希姆“圣族”的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合法继承人,并称其为“伊玛目”。而与“什叶派”相对的正统派则自称为“逊尼派”(阿语意为“遵守逊奈者”,逊奈即的“圣行”)。阿里的大本营在伊拉克,这里也就成了什叶派穆斯林早期的聚居地(什叶派后来才传播于伊朗,并于1502年被定为国教至今)。所以,时至今日60%以上的伊位克人属什叶派,他们与伊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被美英联军的萨达姆政权及其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则属逊尼派。

656年鄂斯曼被什叶派人刺死于麦地那,阿里就顺理成章地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656~661),并迁都什叶派的大本营伊拉克的库法。阿里的上台,引发了各派的内战。阿里在位仅仅五年就被“哈瓦立及派”(意为“出走”、“反抗”,是从什叶派分离出来的新教派)刺杀于库法。什叶派信徒们将他安葬在库法以南的纳杰夫村,后来,围绕他的陵墓建起清真寺、民居及其他建筑,城市规模超过库法。这里至今仍然是什叶派穆斯林的朝觐圣地(埋葬阿里之子第三代伊玛姆“殉教者”侯赛因的卡尔巴也是什叶派穆斯林的圣地)。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6)

回族文化的内容首先是对语言的掌握问题,今天的回回民族,其共同语言是汉文汉字。但在历史上,特别是回回民族形成的初期,外来语确实曾经在回回先民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宗教的缘故及其他因素,这些外来语中的某些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回回民族语言上的特色之一。根据这种遗留和积淀,从文献上提及的“亦思替非”文字到《回回馆杂字》的材料,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种名称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波斯文。当然,阿拉伯语作为伊斯兰教的语言,在回回先民中的使用和流传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回族的民族语言是怎样从外来语过渡到汉语的呢7本文拟就回回民族形成初期的语言问题,做一概略性认识。

一、先民成分的多元化

回回民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著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发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国家、语言及其分布如此之复杂,以致于我们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香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大开,穆斯林民族的商业精神,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警容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回族先民。

回回民族的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蓄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也里可温),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都有不少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回族相同的缘故,后来其中的一部分真的变成了回族。②

元时,蒙古人究竟迁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国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众说不一,有言二、三百万的,有言一百万的,但既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国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的名称。象阿鲁浑人、撒马5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国人有三十一种,③清人钱大听经过考证,竟举出三十三种。④可见,就在色国人内部,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地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那里的回族先民是由于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岛上的,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⑤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等,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成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士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一部分回族很可能是古代畏兀儿人。一方面是因为华族女子与外来穆斯林通婚,另一方面是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从而成为回族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所说的回族族源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外来成分的复杂上,也体现在国内民族成分的多样上。

二、回族先民语言的多元化

回回先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语言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语言,发展为今天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汉语,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民族形成及发展同步的过程的。由于回族的先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而在他们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之初,就必然操有不同的语言,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先民们至少使用过以下诸种语:

1·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是重要媒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时,阿拉伯帝国仍在东征西讨,阿拉伯语及连同用它书写的《古兰经》一起,被传播到四面八方。由于伊斯兰教的胜利,阿拉伯语也被蒙上了一层神圣而又高贵的色彩。直到现在,《古兰经》不仅在世界,而且在中国,都以阿拉伯语诵读,历百千年而不变。无怪乎回族内部有些人把阿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了。明人陶九成曾记录,“回回字,其母二十有)九,横行而写,自前拟后,复归于前,@旧说的就是阿拉伯字。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特别是唐初来华的穆斯林所使用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他们的1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据记载,大约到七世纪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商人来华1了。到八世纪时,大食国人李彦升经过春司考察,“以进士第名显”,⑤《苏莱曼游记》记载]彼时广州无一人会阿拉伯语,虽失之偏颇,但也正说明穆斯林蕃客在语言上华化程度之1深,在与华人交往中基本上可以使用汉语。到元代回族形成之前,这个华化的过程一直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着。

阿拉伯语因为宗教的缘故,“其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余卷,其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③又在清真寺中,“堂中有碑,广袤数文,上皆刻异书,如篆箱,是为像主。”⑤既是《古兰经》的文字,在中国,千余年来,一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其他民族中占有至高地位

2.波斯语

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宗教上,但在回族先民中使用更广泛的,则是稍晚一些由波斯穆斯林商人使用的波斯语。在蕃坊之内,“回妇谓之波斯妇”,又,唐词牌中有“菩萨蛮”者,也为“波斯语Mussulman(Bussulma)之音译。”在唐宋时期,说波斯语的人可能并不多,但到了元代,由于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而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中,大多数都属波斯语种。法国人昂里·马塞认为忽必烈时“穆斯林在中国所使用的语言中国语,就渗进了法尔斯语(即波斯语),这是略一研究回族语言特点的人都知道的。”波斯语使用,可能是因为:

第一,波斯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波斯文化以其固有的光彩影响着中亚及西亚各族人。

第二,阿拉伯帝国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萨珊王朝,但在语言文化上却为波斯所征服。这大概也是元明两代,把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的缘由吧。《四夷馆考》云:“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③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阿拉伯)截然分开,足见明之回回文断非阿拉伯文,按地理分布,当为波斯。又元以后,大食已为蒙古帝国所灭,此时所谓回回进贡者,亦非阿拉伯帝国的使臣。清人文廷式在其所著《纯常子枝语》卷计七中也以为,元代之回回国子监,所授为波斯字母。

3、中亚各国语

元时中亚各族中,亦即后来等级划分中的“色目人”,虽然以波斯语为主,但其他各种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我们翻开清人钱大听的《元史·氏族表》,从色目人的种类上,不难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多样性。这样说并不与前文“以波斯文为主”相矛盾,人们崇尚一种文化,就会学习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本民族语而全盘“波斯化”,这与今天我国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使用汉语,但同时又保留民族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4、马来语

山东德州的回族由来,相比之下更晚一些。永乐十五年,苏禄(菲律宾)国的东王、西王、峒王率部众三百四十余人来华,“东王至德州,卒于馆……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这十人成为今天山东德州回族的渊源,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马来语种。海南崖县的回辉村,至今语言上仍然习其祖先,据专家们鉴定,也是马来语。

5、中国境内各民族语

既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土著民族加入回族行列,在语言上也必然给回族先民注入了新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是黎语、壮语、傣语、藏语,汉语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查阅《海南甘蕉蒲氏家谱》,就会发现蒲氏家族中所娶之妇女,多为陈,黄等,均属广东之黎族大姓,其他如青海卡力岗藏回,云南傣回等,这种称呼本身,就很能说明不同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杂揉性。不同民族的人与回回通婚,该民族语就在回回先民中出现过。这样,我们看到了一种语言的大汇合现象:回回先民所使用的语言,既有汉藏语系,也有南岛、阿尔泰语系。这些语类几乎超过了世界语言分类的一半。这恐怕在其他民族中还不多见。

作为一个民族,支离破碎,五花八门的语言显然是不胜其任的。我们从元代回回国子监教授“亦思替非”文及明《回回馆杂字》的事实,看到了作为中亚、西亚穆斯林,在语言上受到波斯的影响所萌发的统一趋势,只是这个发展趋势还没有成为现实,就在汉文化的冲击下被打断了。“亦思替非”文。‘“实际上就是波斯文”《回回馆杂字》及陆次云《译史记余狈u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种文字的实例。

波斯语在回回先民中的优势地位,不久就遇到了竞争者的挑战,文化高度发达的汉语汉字在先民生活中的出现,使回回先民语言的同化和融合,出现了新的趋向。

三、回族共同语的形成

几种不同的语言相遇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A语言

1.B语言统一为A人或其他语言

A语言A语言

2、B语言B语言(多种语言并存)

回族的先民语言与汉语相遇后,发生的变化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两种语言融为一种语言。语言的融合是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回回先民在语言上逐渐学习汉语的过程,不同来源的先民是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唐宋的穆斯林蓄客是先导;蒙元时期的色目人华化是主体,是高潮;明以后南洋穆斯林入附是尾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汉族中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为了交往的方便,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再者,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特别是相互婚姻诸方面的联系的加强,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居住区汉语的推动力。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人数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但多种语言演变为一种语言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减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双重或多重语言制的过渡,最后才能实现语言的统一。回族从先民的多元语言,到最终完全实现以汉语代替所有的非汉语语种,也经历了这样广个过程。

笔者以为,回族语言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通婚的结果。

拿回国先民典型意义上的家庭(——即男方为外来穆斯林,女方是中国妇女)来说,一个穆斯林在中国娶妻生子,那么他可能在同国籍的穆斯林中仍说本民族语,但回到家庭中,他不得不试图说妻子可以懂的话。这样,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内部通行的是两种语言——-一丈夫的非汉语语言和妻子的语言。他们的后代在中国土生土长,不管其父母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掌握汉语的需要,显然较其父母更加迫切,尽管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学的是父辈的语言。由于周围环境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他更多使用的只能是汉语。到了第三代,接受汉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大,对祖辈的语言就会保留得越小……一代一代下去。祖辈语言的实用性及对它的依赖性依次递减。元代色目人参加科举时以修汉学取科第者,人数不少。⑤足见色目人汉学程度之高。汉语的使用量在回回家庭中逐年逐代的增长,直至最终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彻底取代了先民的语言,而只在宗教生活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淀积。

纵观历史,回族先民中的双重语言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元明两代的历史看,至少在明永乐年间,在回回人中还通行波斯等文,若从唐宋时住唐的著客开始,这个双重语言制过渡期大约经历了好几百年。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束大致是在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已很明显之后。如前所述,明成祖时为苏禄王守墓而留在德州的十余人,他们要在德州生活下去,就必然要与更多的汉人打交道,并最终使用汉语,这是回族先民中最后一个外来成分语言转化的结束。留在内地的外国穆斯林。无论是通婚,还是文化经济活动,除了加强和汉族人民的来往外别无他途,这就加速了他们掌握汉语的进程。

四、回族共同语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其必不可少的民族特征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共同语言对于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回回民族的形成来说,如果说伊斯兰教是先民们的精神纽带,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济生活,是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汉语则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回回民族的形成以有了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四以这个标志来看,回回民族的形成在全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东南沿海是穆斯林蓄客曾经活跃的地区,在元代就已基本上成为回族的一部分,而西北及元代内迁至各地的中亚穆斯林要晚一些,大约在明前期或中期。回回民族在语言的上特点主要有三点;

1、使用汉语文

汉语之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是经过了一个从多元化到双重语言制,再到共同的语言----汉语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前后持续大约到明中叶后完成。不同来源的回回先民来到中国后,为了社会交往的方便,他们必须有一种新的共同语言。再没有形成民族之前,回族先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后来逐渐接受了汉语,加上其他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

2、回族语言中的特殊词语

回回民族虽然使用汉语,但其中仅为回族人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又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这些特殊词语一般说来有两大类:一是非汉语来源的汉语词,象“乜贴”、“主麻”、“玛致”等等,这里不全是宗教用语,也有日常用语;还有一类是汉语来源的汉语词,但现在只有在回族人民中经常使用,如“无常”、“出散”、“教门”等。

3、对先民语言的保留

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成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而不仅仅是宗教词汇或日常用语回族先民使用过的语言,再后来民族的发展中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这又反证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在这种继承与保留中,有阿拉伯文字母书写的“小儿锦”,有波斯文字母书写的“回回文”等。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篇(7)

一、“错误理论”的研究现状概述

学者对错误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来源于母语的干扰,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可以预测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学习难点。其心理学基础是转移理论,即母语基础好的外语学习者,他母语习惯会促进养成良好的外语习惯,这种促进作用被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但是,对结构稍有不同的句子,把汉语结构照搬,时态变化、措辞都用错,使汉语习惯出现不恰当转移,起阻碍作用,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外语学习的困难和错误正是因为这两种语言的差异造成的。同样,这种母语对外语的正负迁移给阿拉伯语学习者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写作和翻译方面,经常会出现汉语思维的阿拉伯语句子。

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对预测外语学习者所犯错误的局限性。因此,人们便开始把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语言学习过程本身方面。20世纪70年代,随着1976年Corder的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学习者错误的意义)的发表,Corder把错误当作研究二语习得的重要方法,进而提出错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 Theory)。[3]错误分析并不排斥对比分析,而是把它作为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是建立在创造性结构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方法。该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辨认、描述、解释各种类型的错误,来了解语言学习者处理输入信息的方式,并寻找错误来源,帮助语言学习者纠正错误。

二、错误分类和统计

错误分类(error classification)是错误分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错误分类能帮助确定错误分析研究的方向,总结错误分析的结果,引导修正错误方法的产生,促进二语习得。以下是笔者在阿拉伯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阿拉伯语写作错误,通过整理、分类、统计,总结为三种常见错误类型:

1.词汇错误。词汇是写作的根基,在写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阿拉伯语中有很多词,它们发音相近,但意义和用法有别,在写作中如果不加以区分它们的特殊用法,选词不慎就会出错。

(误)[4].(1)

(正).

2.语法错误。要正确书写阿拉伯语句子就要正确运用其语法规则。对阿拉伯语学习者而言,要很好地掌握并正确地运用阿拉伯语法规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误).(2)

(正).(误).(3)

3.汉语式阿拉伯语。汉语式阿拉伯语是指阿拉伯语学习者受汉语思维习惯和汉语的语言组织方式的影响和干扰,用汉语的思维表达阿拉伯语,这种现象在写作中经常遇到。

(正).(误).(4)

(正).(误).(5)

三、主要错误类型及分析

从以上列举的例句中,不难看出阿拉伯语学习者在写作的实践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发音、词汇、句子等各层面的掌握欠准确性,另一方面受母语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写出来的句子不符合阿拉伯语的语言规范。

1.词汇错误分析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例(1)主要是单词的拼写错误,把写成;一些同学在写作中常出现长短音不分,字母点错点,漏点等错误。

词汇方面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单词拼写错误和用词搭配不当。词汇层面的错误基本上可归因于学生对单词的发音及词汇的含义、用法、词性搭配掌握的不全面。

2.语法错误分析

以上例句中,例(2)是我们的一些同学经常犯的语法错误。句中的和它的形容词都受到虚词的影响,因为是虚词退后的名词,语法规则上它应处于宾格地位,故应改为;例(3)句中的动词是起语及其并列语的述语(谓语),因是第一人称,故其述语也应用第一人称,应改成。

语法方面的错误在基础写作最常体现的就是一些学习者分不清“正偏组合”和形容(修饰)与被形容(被修饰)的关系及对“确指名词”、“泛指名词”和一些特殊名词、动词、虚词缺乏理解和掌握。

3.汉语式阿拉伯语

以上例句都是受到了汉语思维的影响。例(4)中,中国人所说的“握手”是动宾结构,强调是人的局部,具体到“手”,而阿拉伯语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动词就含有“握手”之意,要表示握谁的手或与谁握手,只需把某人作为宾语即可;例(5)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求双亲给予更多的自由”,因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把提到了之前就错了。

这种类型的错误,需学习者在进行阿拉伯语写作时,应学会用阿拉伯语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思考和组织语言,而不是把汉语的表达模式套用在阿拉伯语写作之中。

四、错误分析对阿拉伯语写作的启示

笔者从以上三个方面总结了阿拉伯语基础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归纳和分析了写作错误的主要类型和错误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需外语教学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探索研究并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字、词、句的训练,打好写作基础。阿拉伯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首先,单词记忆要过关,教师应介绍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和技巧。如:指导学生罗列同根词、近义词、反义词、近音词,使学生逐渐学会联想记忆,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

2.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让学生试着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或在课后作业中布置语法分析题和改错题,这样不仅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阿拉伯语思维方式,以便能在今后的阿拉伯语写作中,写出即正确又优美的句子。

3.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持之以恒,在语言教学中,熟读成诵对写作是非常重要。

4.互相批改习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有时可安排学生互改作业。这样既能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判断力,又能让学生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阿拉伯语写作水平。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