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信息的特点

会计信息的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7 14:52:17

会计信息的特点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1)

作为未来会计的发展方面,会计信息化与传统的会计模式相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

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而且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子系统充分融合,以及与互联网上的其他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或网上交易系统充分融合,实现购销存、人财物的统一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实现物资、资金、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和市场信息)流通的协调统一,同时充分利用大型数据库技术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及时提供满足经营管理需要的信息,达到对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决策职能。

2、依据会计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组的会计流程。

在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管理为目标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化不再是简单模仿手工会计处理事务,或是计算机的延伸,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传统手工会计的局限。具体表现为:会计数据的采集是通过网络从企业务个管理子系统直接取得,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供应商、经销商等)相联结,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使会计数据的输入呈分布化和多元化之特点;会计数据处理中人工干预大大减少,从凭证到报表均由计算机来完成,同时整个会计数据处理可即时完成,使其呈集中化、实时化之特点。

3、对于信息输出,信息使用者通过授权直接获取,信息提供既及时又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传统的会计模式使得信息的输出往往滞后于管理者及其投资人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受通讯技术的限制,远距离的信息获取仍受限制。但随着网络环境的改善,WEB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交流。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及时获取使得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有效性。

4、会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

会计信息化的所有特征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不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也不可能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现实基础,会计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业务——财务——管理”四方面信息高度共享的条件下构筑的。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的出现使会计处理工作在信息存贮介质和存取方式、信息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的机构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审计和会计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它们所面临的巨变环境是一致性的。毋庸置疑,会计信息化必将导致新的审计体系和审计技术产生,传统的审计技术模式和体系必将在新世纪、新的环境下进行必要的变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对现代审计的需求。

信息化审计,无论是采用的工具、审计的重点、参与的人员,还是审计的方法以及覆盖面上,较之传统的审计工作,都有其独一之处:

1、审计的所有领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这是指在审计的理论研究、实务工作、管理模式、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构筑起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审计理论。在实务工作方面,要使审计工作面向“计算机内在审计”和“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变;审计人员不再只依赖于纸张记录的会计数据而大部分或全部依赖于磁盘、光盘等介质记录的电子数据,或直接从网络下载的电子数据,诸如电子商务之类;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及其有关审计档案也全部电子化;审计工作将从定期的现场审计转向实时或定时的在线网络审计,即通过网络分散和实时连续抽取证据进行审计。在管理模式上,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责任与风险俱在的审计行业。知识结构上,审计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审计的基本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网络知识等;不仅要会操作审计软件,而且要能根据需要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使所有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

2、明细信息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是未来审计的重点。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所提供的最主要的会计信息将是各种明细信息,因此,审计的工作重点在于验证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审核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的安全性。

企业内部形成的明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如何,取决于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强弱程度,而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将是证实从数据库存取信息的可靠性。为此,他们应当侧重于验证机内原始凭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如果数据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则应对远程数据的通讯过程进行审计),会计凭证数据库的存取是否得当,以及这些数据被不留痕迹修改的风险有多大等问题。对于进入外部网络的明细信息,必须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网络进行安全控制,以保证此信息的安全性。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必须对会计信息进行连续审计,这种审计不仅应延伸到进入企业内部网络的明细信息,而且应延伸到进入外部网络系统的明细信息。

3、计算机专家参与审计工作。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所面临的会计系统非常复杂,对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要求非常高,审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专家的专业能力进行审计工作。需要计算机专家参与的工作是深层次的、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审计工作,如数据仓库的分析评价、网络系统的安全评价、实时监控和实时审计软件的开发、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审计等。这些工作,单纯依靠审计人员是难以完成的。审计人员在开展实质性工作前,应与计算机专家交流并拟定专家工作的项目和收集、评价审计证据的索引,以便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专家的工作结果进行3审计判断。

4、审计工作将从原来事后的静态审计转向事中和事前动态、实时审计。

由于社会公众对信息质量要求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及时取得和应用,所以对于未来的财务非财务信息的审核和披露,将比传统的报表审计更重要。未来的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将更注重对这些信息的审核和披露。对企业进行事前和事中的动态审计,可经常性提供管理审计建议书和其他监控必要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在上市股份公司实时报告的出现时,民间审计机构的事中审计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

5、审计的覆盖面将扩大。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对象是以计算机为处理手段的信息处理系统。这是信息技术下的审计区别其他审计的标志,同时这也表明不仅会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审计的对象,其他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像企业资源计划ERP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销售与分发管理子系统、物料管理子系统、生产计划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等)也是审计的对象,甚至包括从互联网下载的所有管理信息都是审计的对象,因为这些管理信息将会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6、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了。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2)

[关键词]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审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管理审计;计算机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2)01005805

信息系统审计是控制组织中信息系统风险、保证组织业务正常运行、实现业务目标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针对国外组织的信息系统开展的审计工作还不多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信息系统审计实施的过程、内容和技术方法,体现了境外信息系统审计重视程序规范、绩效和审计沟通的特点。作为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主要人员,笔者意图通过对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的具体情况、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过程和特点的述评,为我国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在流程、内容与方法上提供借鉴。

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现状

(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基本情况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儿基会)成立于1946年,1953年成为联合国系统的常设机构,是联合国大会的下属机构,主要职责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母亲和儿童进行长期的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其具体工作涉及191个国家的项目和活动[1]。儿基会的组织结构分为纽约总部、七个地区总部以及众多国家办公室三个层次,此外还设立了36个国家委员会。

儿基会开展的项目主要围绕四个领域展开:(1)儿童生存、增长和发展情况;(2)优质教育和两性平等;(3)艾滋病毒、艾滋病防治;(4)保护儿童权益[2]。其业务涉及对一百多个国家办事处的日常运营管理和项目的支持。

(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的现状

儿基会总部的日常业务管理主要通过遍布全球的信息系统来实现,组织的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非常强,每一项具体业务的开展,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采购管理,都需要信息系统支持。信息系统在提供对业务支持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儿基会总部的IT部门是保障组织业务运行的关键核心部门,主要负责儿基会的IT整体架构的设计、管理以及内部多种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营维护。IT部门主要有八个职能领域,涉及各个国家办事处的ProMS运行管理、业务系统整合、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营管理、技术架构、Internet服务、全球通讯以及信息安全等具体职能[3]。

1. 总部的主要信息系统

儿基会纽约总部有两个办公地址,分别位于联合国总部附近的两栋不同的建筑,通过光纤相联。每栋办公楼内有局域网和DMZ区,对服务器和开发区还设置了特定VLAN。

儿基会的广域网包括三部分:通过EMC公司提供的基于卫星传递的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网络,通过SITA公司提供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以及由当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提供的IPSec VPN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网络。

儿基会纽约总部使用的业务系统是基于客户需求定制的SAP。1997年儿基会通过竞标开发了自己的ERP SAP系统,自1999年开始投入使用,初期系统功能支持会计、预算、采购、仓库、贺卡销售等业务,在纽约总部、哥本哈根和日内瓦总部使用。2002 年SAPFLS(SAPFinancial and Logistics System)版本升级为V4.5,新增了部分功能;2005年又增加了SAP中的人力资源和工资模块。目前使用的版本是SAPFLS 6.0。

SAPFLS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目前在纽约、哥本哈根、日内瓦、布鲁塞尔和区域办事处使用,实现数据及时通讯,具备总账管理、应收账户、应付账户、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项目管理、差旅和后勤管理等功能。SAPFLS在SAP R/3(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商业数据处理财务软件基础上开发而成,通过该软件可以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减少数据重复输入,并自动生成报告。

由于儿基会的国际雇员和总部工作人员的工资数据由联合国通过IMIS系统进行处理,因此在SAPFLS中有一个特殊的接口可导入这些人员的工资数据。2005年11月,儿基会在SAP中增加了工资模块,对捐献的资料管理和监控使用Access数据库。

2. 各个国家办事处使用的信息系统

除了总部之外,各个国家办事处使用的ProMS(Programme Manager System,项目管理系统)是儿基会自行开发的、所有国家办事处统一使用的应用系统。ProMS v1.0 自1998年开始使用,目前使用的是ProMS v8.51版本,面向165个国家、220个地方的约4300个用户。

ProMS 包括项目计划、项目管理、资金的分配和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资管理、出差管理、捐赠者报告管理等功能,是国家项目实施的主要日常管理工具。

每个国家办事处的远程数据库都是全球统一数据库的一部分,国家办事处数据的任何变更都会传送到总部的中心数据库,这样从纽约总部的数据库亦可访问国家办事处的数据。纽约或哥本哈根总部的数据(如采购分类、人员表、开支等)也可发送给各国家办事处。每个国家办事处都有2―3台服务器,其中一台专用于ProMS。区域办公室因具有数据备份等功能,有十几台服务器。每年,儿基会都会考虑对国家办事处和总部的现有系统进行提升和完善,集成新的功能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

按照儿基会的规划, 2012年,所有的国家办事处和区域办公室都将全面过渡到SAP ECC6.0系统的统一平台上,目前蓝图和设计阶段已经完成,正处于新版本系统的全面测试阶段。

二、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审计的实施过程

(一) 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协会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获取并评价证据从而判断所评价的计算机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安全、数据完整、实现组织目标并能够有效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4]。具体审计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根据情况对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效果、可用性、可靠性、机密性、完整性、合规性等内容进行评价[5]。这些内容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组织层面的IT治理问题,IT支持层面的服务交付和服务支持,以及具体业务流程层面的应用控制[3]。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它需要对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实施、运营维护及绩效全过程进行分析,最终目标是对信息系统的合规性、安全可靠性、功能有效性和资源利用绩效等方面做出评价。

(二) 儿基会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位

对儿基会的审计工作包括采购、预算、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差旅管理、财务控制、现金援助、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等十余个具体领域。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信息系统对儿基会的日常业务开展起着关键的支持作用,信息技术部除了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和维护,还需要帮助其他业务部门解决在使用信息系统开展业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儿基会信息技术部门每年的预算非常庞大,其中不仅涉及软件、硬件的购买和维护,还涉及服务管理、知识管理等内容。2008年全年IT部门的预算高达1200万美元,其中软硬件的采购和维护约200万美元,更多费用是用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功能模块的开发。

基于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对儿童基金会的信息系统审计不仅仅要关注开发的系统和软件本身,而且也需要关注信息系统对业务的影响,特别是要结合其他领域的问题分析信息系统是否真正满足对业务的控制要求,以及IT战略是否符合儿童基金会业务战略的IT治理问题。因此,对儿基会的信息系统审计,既是独立的审计领域,同时也为其他领域的业务审计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 儿基会信息系统审计总体目标

在具体审计项目中,通过问卷调查,审计人员了解到儿童基金会的IT部门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将IT与业务流程融合,帮助儿童基金会实现战略目标;二是通过提供完整、先进、高效和安全的系统解决方案,满足组织内部和外部伙伴的业务需求;三是确保提供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符合组织的要求。

根据前期调查的结果,审计人员结合该领域的主要业务特点和相关风险,确定了针对儿基会总部信息系统审计的总体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IT治理,主要评价组织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关系,IT战略、政策的制定是否规范、全面以及执行是否到位;二是资产保护,主要评价IT相关资产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数据中心物理和逻辑访问控制是否适当;三是系统安全,主要评价关键信息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和薄弱环节;四是服务管理,主要评价IT部门的服务管理流程、措施和控制活动的有效性以及潜在风险;五是应用控制,主要评价关键业务流程中的授权和审批以及数据处理环节是否存在风险。

(四) 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采用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检查文档、实地观察、抽样和数据测试等。

1.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有关系统资料,评价信息系统基本情况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确定需要评价的关键领域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2. 访谈法: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面谈,评价IT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3. 检查文档法:通过检查文档和记录,评价IT相关政策的完备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具体执行情况。

4. 实地观察法:通过查看物理环境和实际工作场所,评价数据中心等场所的运营管理情况。

5. 抽样分析:通过对系统中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和分析,判断有关业务的实际执行情况。

6. 测试法:通过数据测试,检查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的情况。

(五)审计事项的确立

审计人员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经过风险分析,在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方面确定了需要关注的五类风险点,涵盖IT治理、系统生命周期、资产安全、信息安全、业务流程控制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表1主要审计事项

审计事项类别审计事项子类审计事项名称一般控制审计IT治理IT战略和政策审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和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审计信息资产安全物理环境控制信息安全管理和控制逻辑访问控制审计应用控制审计业务流程控制交易数据输入控制审计数据处理逻辑审计

(六)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针对审计目标,我们从总体上得出五点结论:(1)IT部门组织结构设置合理,IT相关政策完备,更新及时,具有有效的控制环境;(2)数据中心的物理和逻辑控制符合业务要求,相关的IT资产采购管理规范,并有完善的审批制度;(3)IT部门具有独立的系统开发、测试、运行环境;(4)IT部门制定了针对变更管理的完整有效的授权和审批程序;(5)信息安全和运营维护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规范。

对儿基会的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人员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主要体现在系统开发控制、逻辑访问控制审计和应用控制方面。

系统开发控制方面,儿基会正在开发新的基于SAP的One ERP系统,用于整合总部与各地办事处的业务应用。该系统是核心的业务系统,为满足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要求而设计建设,按计划将于2012年初正式运行。通过访谈调查,结合对计划进度安排分析,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审计人员发现系统开发在工作进度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有部分开发项目未及时完成。

逻辑访问控制审计方面,儿基会制定了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指南,要求超过一年未登录使用系统的用户账号及时关闭。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访谈和对处理流程的调查,审计人员初步判断信息系统账号管理存在风险。经过测试验证,审计人员发现确实有部分用户账号自创建后从未启用,且多个账号已超过一年未经登录使用,应予关闭而没有关闭。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SAP系统的账号管理和人事部门人员信息更新之间存在脱节,导致系统存在被非授权人员登陆的风险。

另外,在应用控制方面,捐赠报告的数据输入和捐赠资金的数据处理上存在着数据输入控制不严格、数据处理控制错误等问题。

三、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审计的特点

比较儿基会信息系统审计的实施和我国国内审计的现状,我们发现儿基会信息系统审计具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 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关注绩效

联合国在绩效管理方面制订了基准框架。联合国审计项目不仅在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方面突出了绩效审计的概念,在信息系统审计方面,也突出体现了这一点。IT项目的进展直接影响到业务运行的成本和效率,因此对于IT项目管理的影响,审计人员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而且由于系统中的账号使用都需要许可证,多余不用的账号,既有安全的隐患,也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这也意味着预算编制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绩效问题是目前国内审计的热点问题,把信息系统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研究信息系统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会是信息系统审计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与管理当局交流,重视沟通,关注审计效果

审计发现和建议的落实是审计成果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它同时也体现审计的价值。联合国审计项目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准备阶段的沟通,提前让管理层了解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实施进度安排、所需提供资料等信息,最大程度地争取管理层的理解和配合;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审计发现,都积极运用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技巧,确保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促进整改落实,保证了审计质量,也达到了通过审计工作帮助被审计方改进的目的。

(三) 选择合适标准,注重程序的规范,体现质量管理

联合国审计的全过程都贯彻和体现了质量管理,制定了质量控制规范并严格对照执行,对每个具体事项都要求遵循“审计质量控制检查表”,体现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连续监督和控制。控制规范既是项目负责人进行自评自查的标准,也是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事后监督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在信息系统审计领域还没有权威公认的指南和标准[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审计中采用的国际公认的《信息系统相关技术控制目标》作为审计标准,也可作为国内开展相关审计工作的参考。

虽然信息系统审计目前是相对独立的审计领域,但实际上每个具体的审计领域几乎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评价和应用。儿童基金会的信息系统已经融入每一个具体的业务领域,无论是为了提高效率,还是为了识别新的风险,对具体业务领域的审计都要求对信息系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儿童基金会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是对审计人员的一次挑战,也是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有益尝试。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风险和积累的经验,对于国内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参考文献:

[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EB/OL]. (20070112) [20110306]. .

[2]李越冬.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办公室审计[J].审计与理财, 2009(6):58.

[3]李庭燎,辛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信息系统审计及其启示[J].中国内部审计,2010(8):2729.

[4]陈婉玲,杨文杰. 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其启示[J].审计研究,2006(S1):108112.

[5]张文秀,齐兴利,黄溶冰. 基于COBIT的信息系统审计框架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4):2934.

[6]陈婉玲,袁若宾.COBIT及其在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研究,2006(S1):9396.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 in UNICEF

LI Tingliao,WANG Jie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3)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代替了人工记账、算帐、报账等会计活动,成为会计行业的主要计算模式;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以及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已经发展为一门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在行业中的实施对传统的会计职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电算化会计在行业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主要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替代部分在手工会计下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1、首先,是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的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作为手工会计下人工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替代物。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2、其次,数据的处理是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一般对操作权限的限制设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3、再次,电算化会计与手工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手工记账规定日记账、总账都要使用订本账册,明细账要采用活页式账册,通过若十个套账来实现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本记录的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更正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都是通过打印输出的,可以装订成为活页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由于明细账涉及大量的二级科目、三级科口,打印数量比较大,因此,一般都是用磁盘、光盘等形式输出,对账工作一般是依靠会计软件完成,只要输人的原始凭证是正确的,计算机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手工会计下的账册核对功能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已由计算机代替,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更多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

 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已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那一定是合理性问题,采用输人“更正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同于红字更正法,这样就可以保留更正的痕迹。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对于财会工作的影响的基本特点

 

会计电算化不仅大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了企业财会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更重要的是企业财会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使企业财务真正做到统一规范。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可以轻松的实现对财务数据处理和业务流程的规范,避免了在传统会计期间因人为因素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统一和不对应,减少了实际工作中标准的模糊性以及主观人为地不确定性,增强了会计工作客观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企业对财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控制。

 2、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由于基于网络化处理,不仅可以做到在财务各岗位间的资源共享,保证财务数据一体化;而且对生成的财务信息,在设置权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任意查询。在传统会计时期,由于分工传递和手工操作,不仅财务以外无法获得所需信息,即使在各财务各岗位间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最大可能地细化和明确了会计工作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参照依据和考核标准,可以对会计人员和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所有数据及操作情况均记入系统日志,各分支机构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减少。

 4、强化了财务管理。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使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能力更及时和准确,反映的信息更加细致、全面和深入、信息查询对领导掌握财务运行提供了方便,保证了财务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三、会计电算化对于财务审计上的影响表现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4)

摘 要 随着我国网络的发展与电子应用技术的普及,网络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浪潮的逐渐兴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建立网络商务管理模式是我国财务管理的一种必然。本文从网络会计的定义入手,分析了网络会计时代的信息处理特点,提出了现阶段网络会计信息管理所面对的问题,同时提出会计网络信息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会计电算化 信息处理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进入了一个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应用及普及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观念和制度也在不断的创新。通过电脑技术等处理会计信息,会让会计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并为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方面面临着许多课题和挑战,要用发展和创新的观点来看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必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会计的定义及特征

(一)网络会计的定义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的环境基础上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属于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以及远程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处理技术,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等虚拟模式,根本上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网络会计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是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计算的一种全新财务管理模式。

(二)网络会计时代的信息处理特点

网络时代的会计信息处理特点与传统的信息处理特点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网络时代,电子符号代替了传统的会计数据,电子凭证代替了书面凭证,用图表、声音以及动态的图像来反映会计信息,实现了会计信息数据和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无纸化。网络会计的数据都通过网络直接采集,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在线管理、信息远程处理、实时传递等特征。此外在网络条件下,财务部门的很多数据都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采集,会计信息将更加的开放和公开。

二、网络时代会计信息所面对的问题

(一)电子信息的真实性问题

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在互联网上高效、快速地自由传递,会计信息真实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在网络时代的电子信息中,企业商务交易的信息不能随便的进行更改,它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最基本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处理而形成多份信息备份,从事会计的人员要确认和审核企业商务交易的电子原始信息,因此,电子原始信息的管理和传递过程就十分重要。会计信息数据库系统中的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容易论证,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一定的冲击。

(二)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问题

在网络技术下,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是一个新的问题。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不单纯的是企业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问题,要与密切与企业生产方式、企业的管理创新等方面相辅相成。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越来越依靠计算机自动处理,因此,如果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发生了干扰和差错那么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由于计算机网的互相联结性,网络之间的信息流动性较强,因而很多会计信息在网络的传输中容易出现增加或改动的问题,甚至会被恶意窃取。电子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会受到黑客侵入,会计数据信息丢失,缺乏保密措施或者网络技术下病毒的威胁等等。

(三)网络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问题

由于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的开发性特点,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会计信息的管理问题进行约束,就不可能有健康而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网络信息。因此,现阶段也存在缺少相应的法律对会计数据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此外,在实行网络技术信息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会计信息的保密性问题,就需要有一些专门负责网络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而这类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以及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也要受到重视,并要有相应的奖罚政策,否则一旦系统操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则会造成整个信息系统管理的混乱,给网络会计信息带来控制风险。

三、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的管理对策

(一)加强会计信息的审核力度

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的管理问题之一是要加强会计信息的审核力度。要加强会计信息的管理制度,也要严格控制和检验会计信息的录入的整个过程。做到管理人员分工录入信息,各负其责,明确个人责任。在会计信息输入系统前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根据会计核算特点和网络技术系统的特点,可以采用按照同类型的会计信息分组录入等办法。要加强日常会计信息应管理内容,包括各类日常信息的披露时间及条件,企业机密信息,日常会计信息之间的联系等方面。

(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维护和管理

在使用网络软件进行财务报表的时候,首要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测试,确保应用软件的合格性和合法性,注意发现软件中的恶意信息等,同时要时刻注意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的变化与更新,以适应企业和单位用户的各方面的要求。此外,企业和单位应该注意鼓励和扶持网络会计信息软件的研制及开发等工作,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维护和管理。

(三)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之一是要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要加强企业会计人气的培训,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会计信息操作人员对操作系统的认知和了解,掌握网络会计系统运行的原则。此外要加强对网络技术下的监督机制。网络技术下的会计信息监督形式可以分层次,分重点。企业可以要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自行监督,以掌握和发现信息中的非正常的情况及数据,并能自行纠正。企业也可使用网络财务软件等方式便于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监督的形式既可以是网上监督,也可以是实地监督,或两者并存的方式来进行监督。

随着我国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管理的进一步提升,网络会计这一新兴学科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会计信息处理问题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彭伟.浅谈对网络财务报告的功能和优点的几点认识.2010.04.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5)

1.构建前需要明确的问题

(1)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可不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考虑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研究,中国会计学者葛家澍也曾提出过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分为二的来考虑,即一类是财务报表内容的质量;在一类就是财务报表表述和其他信息在报告中披露的质量。在我国,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标准是由财政部负责制定,对于披露的标准的要求是由证监会负责制定的。这两个标准不能等同起来,也应从两方面来考虑,因此在质量衡量上也应分开来讨论,既要考虑信息内容上的质量特征,又要考虑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2)相关性和可靠性孰轻孰重当二者出现矛盾时,我认为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可靠性应作为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未来的会计信息应该始终将可靠性、相关性和一致性作为质量特征的重要内容,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将影响信息的质量。其中,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

2.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形式两方面。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来说也不例外。会计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可靠的,增强决策的确定性,其次,这些会计信息应该是有用的,如会计信息不符合这些要求,将会失去依靠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作用。但是,财务信息还需要表述,在表述中不仅仅包括财务报表信息还包括财务报表与其他财务报告相互关联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质量问题,比如单个信息是正确的,但表述不全面、不清晰、不充分或模棱两可,同样也会影响信息的质量,甚至引起误解。构建过程中的总体思路:考虑具体的会计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确定具体的会计目标,把会计目标作为起点,并考虑生成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来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也就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确定适合我国的会计目标,以确定的目标为起点,构造适合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

二、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成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6)

【关键词】ERP;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ERP的引入使企业实现了在单一系统对企业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处理功能,由于其对信息的集成管理,简化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网络化系统条件下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信息的干预,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因此构建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1 ERP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ERP的全称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代表企业资源计划,是在制造资源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即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统一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管理。其功能与以往的财务管理软件功能有所不同,是全面的管理信息系统。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公司管理的核心都是财务管理,ERP的核心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ERP系统层次丰富且具有很好的集成性,一般包括财务系统、制造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其中财务系统的功能分为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方面的功能,包括财务管理、财务计划、资产管理、现金管理、费用管理、应收和应付款管理、报表分析等功能。随着ERP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事后核算功能转变现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决策的多层次功能,其信息的传递以及分析是多结构、多层次的。

2 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2.1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入的特点

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入的特点包括收集范围广和输入信息质量高。因为在此系统下,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采集到财务信息,还可以采集到非财务信息。因为此系统要求其在输入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输入业务活动的内容、发生日期、账户余额、所涉及的会计科目,还有输入业务发生的参与人和地点等信息。业务数理系统通过筛选和共享所采集的信息,使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在此种模式下可以将活动的各项内容及时反馈给财务管理人员,便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ERP系统采用的是集成管理方式,侧重管理的是单位基础信息,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丢失和扭曲,极大了提高了信息输入的质量。由于数据共享系统的存在,使得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少了人为干预,从而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且减少了各级部门审批时的时间拖延,时效性较强,从而对于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做出决策较为有利。

2.2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处理的特点

ERP环境下对于会计信息处理的特点包括会计凭证自动化生成、对非标准业务的处理能力加强、信息控制能力强、财务决策能力高等。在此系统下,各部门工作人员只要根据系统设计的程序完成相应的业凭证的填制,会计信息系统就会根据他们所填的凭证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然后会计人员所做的工作就是审核凭证。如果发现问题,则将其告知相应业务部门人员修改即可,提高了处理的时效性。但是收款和付款项的凭证还是由会计填制。企业的经济业务可以在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人员以及非会计人员的协调下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而且如果出现报废、外协和返修等业务后,该系统还可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加强了对非标准业务的处理能力。由于ERP系统的集成性使得其可以实时监控业务的运行状况,提高了对信息控制的能力。再者,该系统提供企业的竞争对手及合作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市场信息,并据此预测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作出财务决策。

2.3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特点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特点包括输出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在形式方面,已经被输入的会计数据和跨级信息都是操持原始状态或没有经过处理,在输出的时候,可以根据筛选条件将其任意组合,从而一多种输出形式准确的报告信息。通过采集企业一起经济业务活动信息,当信息输出时既有会计信息又有经济业务信息和相关的决策信息,内容较为丰富。

3 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随着ERP的普及,各公司都要求管理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融会贯通,同时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各子系统生成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源以及对数据的分布、输入、处理和输入熟悉外,还要对其进行集成,为公司各部门人员所用。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要开发企业内部统一数据转换接口,将企业的各个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改进业务流程并对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设和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完善,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会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安全。而且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知识库和数据库,在系统中嵌入管理、会计以及决策支持功能,提高企业决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能力。第二,改造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块和相应模板,可以增加预置模板,预先设置取数公式、报表模板和会计科目体系。调整取数公式或提供数据转换工具,及时对系统的配置参数进行调整。第三,开发与企业外部金融、政府部门、供应商、客户以及电子银行、报关、报税等数据接口,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适用性和应用性,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决策能力。第四,规范电子凭证。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中电子凭证的规范化和电子化非常重要,尽管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但是记账凭证自动生成还需要借助人工,为此需要借助相应的应用程序来规范输入控制、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和原始凭证的电子化,从而实现输出信息的相关性、实时性和完整性。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步使会计信息质量在无纸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实现最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4 小结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ERP环境下的建设从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方面都有多方面的优点,信息传递的实时性和原始性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的办事效率和决策水平。因此在ERP环境下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应从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和各个细节进行优化,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网络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英.浅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ERP环境下建设的重要性[J].会计之友,2011,35(1):8487

[2]李燕.ERP环境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5):98100

[3]谢君.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与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3,26(1):6163

会计信息的特点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相关性 可靠性

一、引言

在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是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或做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21世纪初,安然,银广夏等会计信息造假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度重视。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而言,它是会计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之间的纽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特征,如何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各国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文献以及对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然后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问题的视角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概念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首次提到了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AAA认为:“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目标的确定,决策和为实现目标而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1]。它提出了四条有用的评估会计信息的标准即相关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可定量性。这四条标准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0年5月,美国FASB了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2]。SFAC NO.2在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下把信息质量进行了分层,并把相关性、可靠性并列称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层次。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而可靠性包括可核性、中立性和反映真实性。而IASB和FASB从2005年开始携手开展“联合概念框架”的研究。经历了2006年首次讨论稿和2008年第二次征求意见稿(ED)的过渡,到2010年才正式共同了联合概念框架。联合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了基本质量特征与强化质量特征两个基本类别。基本质量特征有相关性、如实反映组成,强化质量特征有及时性、可比性、可验证性、可理解性组成。在这个联合概念框架中用“如实反映”代替了“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美国FASB在SFAC NO.2中将相关性和可靠性并列作为了首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点,但对两者之间的权衡并没有明确的提及。虽然没有提及但是我们通过对美国后来一系列关于财务报告改革体系的研究,不难发现美国FASB更倾向于相关性。比如,1994年AICPA的调查报告“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 A Customer Focus”提出企业要披露未来信息,背景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明显地侧重于提高相关性(AICPA,1994)[3]。Wallman提出了相关性是会计信息最为重要的特征,并提出了“彩色报告模式”(colorized model),把会计信息质量的结果分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依次为全部要素符合要求,可靠性存在疑问,可定义性与可靠性存在疑问,可定义性存在疑问,只有相关性符合要求。从上面的五个层次的彩色报告模式中我们可以明确地解读出Wallman的思想,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而可靠性的地位远远低于相关性,甚至有时候可以牺牲可靠性。

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构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其中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替代了以前的“一般原则”,并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满足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要求[4]。

从我们国家的准则来看,可以看出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在会计信息质量体系中,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即使是在公允价值得到日益应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而且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对经济事项的如实反映,只有如实反映,才有可能通过财务信息确切描绘主体的经济现实。所以,如实反映是会计发展的基石

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总观国内外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问题的研究文献,作者发现对于相关性和可靠性,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认为两者均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质量特征。但在两者权衡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两大观点,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大部分国家在决策有用观下侧重于相关性。二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大部分的学者偏重于可靠性。

相关性要考虑会计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关,既而需要考虑的是要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还是与使用者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关。可靠性是确保信息没有重大错误和偏差,并且可以如实反映其本身应该反映的内容。可靠性的主要目标包括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总而言之,会计信息的目的是让信息使用者有效地利用此信息,最重要是要体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而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障会计信息有价值的根本也是主要质量特征。如果信息仅保持了相关性而失去了可靠性,那么对信息使用者来讲也是不可信的信息。如果信息是真实可靠的但是去了相关性,对信息使用者而言也是无用的。在这两种情况下的信息均没有实现其有用的目的,那么这样的信息就没有必要花费成本产生出来。所以对于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一样重要的。

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矛盾时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我们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大环境。就如前文提到的两种观点,侧重于相关性的国家,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将相关性排列在可靠性之前,这与美国相应的法律制度环境有关。相较而言,美国的法律制度在世界上是比较完善的,正是由于这些法律制度的约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一定保障,所以侧重于相关性的观点也是有原因的。另一个侧重于相关性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目前的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因为会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告为载体呈现的,而目前财务报告信息的公布往往是滞后的,这样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来说价值已经不大了,甚至没有信息价值了。第二种观点,以我国为例,侧重于可靠性。与美国较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相比较,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的经济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又是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那么这样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也将大打折扣,所以我国目前更侧重于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造假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由于安然、银广夏等会计信息造假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度重视。整个世界都经历过会计信息比较虚假的阶段,只是每个国家的阶段不同。正如前文中提到美国现在的法律环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学者研究,美国在60年到之前也经历着会计信息虚假的阶段,正是由于会计信息虚假问题的早出现,美国在60年代左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以在经济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了更高的需求,美国也侧重了相关性。分析我国的国情我觉得我国正在经历着会计信息比较虚假的阶段,所以我国目前阶段还是要侧重于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然后在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上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对于加强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明确可靠性的概念及标准,可靠性包括如实反映、中立性、可核性。所以要明确的评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有相关的会计准则规定,相关机构人员的支持。第二,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正如前文所述,完善的法律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三,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管。没有了审计监督,有效的方法也难以保障实施后的效果。所以加强监管力度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小结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提出了从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的角度思考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在权衡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时候不能盲目借鉴国外的情况也要考虑我们国家的国情。通过研究提出了我们国家现阶段应该通过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并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1]AAA.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M].Evanston IL:AAA. 1966.

[2]葛家澍,杜兴强.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问题的思考(上)[J].财会通讯,2004,(21).

[3]翁健英.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3-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