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8 17:06:19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49-01

一、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历史观教学符合历史学科的教学规律,也是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按要求,运用多种教学角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充满趣味,这对传统的历史教学将会是一次冲击。良好的教学方式与崭新的教学视角将会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也才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仅要全面地讲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要从多个角度认识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而提供基础保障。

二、文明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文明史观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最早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史观认为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始终正确看待历史中各种文明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的发展是在文明的不断碰撞与更新中向前发展的。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明史观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文明史观的教学角度可以丰富和更新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文明史观的教学角度首先可以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以教材中的历史和教材的角度来进行知识传授,知识往往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与认识历史的角度,但是文明史观角度讲教师的教学角度从一个知识、一个地区延续到整个人类历史的某个大环境中,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更加高效和真实地组织教学活动。其实是史观教学角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需要联系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中的地位与贡献,因此,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与感受历史,使得历史学习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是文明史观的历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它是在记录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总结和吸取经验教学中产生的。文明史观要求对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事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关注,如果能够将文明史观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将全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同时,正确文明历史的作用和地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从而理解历史文明发展中付出的代价,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三是文明史观的历史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提出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学习和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第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明史观的具体应用。一是在战争内容中的应用。战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从未终止,它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着文明和文化。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中可以从西方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明角度讲授。二是和平交往中的应用。在每个国家的和平发展、国家之间和平交往的过程中,在文化、政治与经济等方面都体现了文明史观的内涵。三是在科技内容中的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四是在政治制度等重大政策中的应用。比如,在指南针、火药、纸的发明。文明史观长期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较为稳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变革中,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明治维新等过程中可以结合文明史观历史角度。

三、唯物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历史学科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唯物观教学的具体措施为:

第一,历史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唯物史观理论。历史教师需要掌握马克思原理中关于唯物观的基本理论,然后将其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用唯物观来看待历史,比如,唯物观的重要历史人物,列宁、斯大林、等,对于这些马克思理论重要人物的讲解需要尽可能地结合马克思的原著,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来认识历史。

第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为了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使用直观的教学形式,比如,唯物观对初中生来说有理解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以简单明了的案例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再加上有些历史事件具有趣味性,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动力所在。唯物史观的历史教学方式一种对历史的升华和更高的认识,是对了历史规律的总结,因此,历史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比如,在讲授历史人物的过程中都要用“功”与“过”来客观地评价,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从不同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中华.历史教学应有的视野与史观[J].教学与管理.2011(22)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2)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壹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壹。唯物史观的创建,完成了唯心主义与辩证法、辩证唯心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无机统壹,从而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新。在唯物史观中,马克思提出了两个重要观念:壹个是唯物史观的实质,另壹个是唯物史观的前提。这两个重要观念,是俺们了解唯物史观的重要指点准绳。马克思以为,唯物史观的实质,是从物质理论动身阐释观念的构成,而不是从观念动身阐释物质理论。马克思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间接生活的物质消费动身来调查理想的消费进程,并把同该消费方式相联络的、它所发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了解为整个历史的根底……”马克思以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理想的团体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和活动,“俺们开端要谈的前提不是恣意提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只要在想象中才干加以抛开的理想的前提。这是壹些理想的团体,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失掉现成的和由他们本人的活动所发明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实质和前提动身,从消费力与消费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根底与下层修建之间的矛盾这壹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动手,提醒了人类历史开展的普遍规律。

如何从唯物史观角度对待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进而弄清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成绩,间接触及到人们对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的了解。只要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干深入天文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关于两者的关系,学术界意见不壹。笔者以为,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发生是同壹个进程,两者具有共时性;但两者并不是对等的位置,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局部并且具有绝对独立性。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共时性

从静态进程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是同壹进程,贰者具有共时性,并且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俺们晓得,马克思零碎论述历史唯心主义的著作,如《德意志认识形状》、《共产党宣言》、《人类学笔记》等,同时也是其世界历史实际的经典文献。无论晚期、中期还是早期,马克思一直没有分开世界历史去谈唯物史观,也没有分开唯物史观去讨论世界历史。马克思晚期对唯物史观与对世界历史的研讨亲密相关,共同效劳于对共产主义与人类束缚路途的探究,并在《德意志认识形状》与《共产党宣言》中对两者作了集中论述。在中期,马克思从讨论资本主义的开展规律与共产主义的偶然性动身,对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停止了深化和开展。他经过对唯物史观的深化,推进了世界历史实际的开展,又经过对世界历史实际的开展丰厚了唯物史观的内容。在早期,马克思从探究西方国度的社会开展路途动身,对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作了进壹步完善,在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开展的关系上,对消费方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互相关系作了迷信说明。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具有共时性。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壹生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发现之壹,它使共产主义由幻想变为迷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他创建新的世界历史实际提供了办法论前提,使世界历史实际发作了反动性的革新。另壹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对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也有重要意义。它为唯物史观的创建和开展提供了全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没有这样壹种世界历史的目光,就不能够有唯物史观的迷信创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时代,也就是在大工业根底上各民族互相交往逐步构成壹个全体的时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壹社会理论的反映。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旧唯心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心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所谓“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也就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和人类,它表现的正是全体性的世界历史视野。正是在对世界历史停止全体性研讨的进程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开展的普遍规律,创建了迷信的历史观——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在唯物史观中的位置

从静态解构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实际又是唯物史观的壹个无机组成局部。作为零碎的唯物史观分开了世界历史实际这壹重要的要素,其迷信性与完好性就得不到保证;而世界历史实际假如脱离了唯物史观这壹全体,其实际根基就得到了依托。两者是零碎与要素的关系,它们互相依赖、不可联系。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在唯物史观的重要位置,次要表现在它与唯物史观根本内容的关系上。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根本原理和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明白了它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位置。

首先,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与唯物史观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壹方面,世界历史实际以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为前提。马克思世界历史实际的每壹个概念、观念和准绳都是遵照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停止规则的。世界历史的根本概念、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路途和办法论等,无壹不是在唯物史观的根底上详细展开的。另壹方面,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与社会认识关系原理、消费力和消费关系原理、经济根底与下层修建原理、阶级剖析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开展动力的观念等外容,都是从世界历史实际的全体视野动身得以提出和说明的。从壹定意义上讲,世界历史实际是对唯物史观根本原理的详细展开,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在世界历史实际中失掉了详细的完成。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首先从唯物史观开始

中国人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1898年夏上海出版的《泰西民志》一书,这是从英国人克卡朴着的《社会主义史》翻译过来的。次年2月和4月,《万国公报》上发表了两篇译文,也提到马克思。在这些资料中,介绍都非常简单,只能由此了解到马克思是西方社会主义一个派别的首领这样简单的信息。至于关于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介绍,还是在20世纪初开始的。最早提及唯物史观内容的是1902年上海广智书局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书中说,马克思的学说“以讲究经济上之原则,而认真理与正理”,这显然有点唯物史观的意思。1903年2月16日出版的《译书汇编》中,刊有马君武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文中说:“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同年,中国达识译社翻译的日本学者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精髓》出版。书中介绍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有史以来,不问何处何时,一切社会之所以组织者,必以经济的生产及交换之方法为根底。即如其时代之政治及历史,要亦不能外此而得解释”。这些片鳞半爪的介绍,虽然很简单,但毕竟说明对唯物史观已引起了一定的重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掀起了传播的热潮。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唯物史观成为被首先介绍的内容。1919年5月5日至8日,《晨报》副刊“觉悟”连载了由渊泉翻译的日本学者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比较全面介绍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此后,该副刊还发表了《马氏唯物史观概要》、《马氏唯物史观批评》等译自日本刊物上的文章。于1919年9月在《新青年》第6卷第5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随后,他又发表了《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等文章,并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学校开设有关唯物史观的课程。不仅如此,还号召人们认真研究唯物史观,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广州中华新报》连载杨匏安的《马克斯主义》。文中说:“马氏以唯物的史观为经,以革命思想为纬,加之以在英法观察经济状态之所得,遂构成一种以经济的内容为主之世界观,此其所以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也。”李达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着手翻译《唯物史观解说》,1921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1921年1月《新青年》第8卷第6号发表了李达的《马克思还原》,把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做了概括说明:“一切生产关系财产关系,是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宗教、哲学、法律、政治等组织,均依这经济的基础而定。”“社会的物质的生产力,发展至于一定程度时,就与现社会中活动而来的生产关系财产关系发生冲突。”同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9卷第4号上发表了《答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一文。文中说:“我以为唯物史观底要义是告诉我们:历史上一切制度底变化是随着经济制度底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因为这个要义底指示,在创造将来的历史上,得了三个教训:(一)一种经济制度要崩坏时,其他制度也必然要跟着崩坏,是不能用人力来保守的;(二)我们对于改造社会底主张,不可蔑视现社会经济的事实;(三)我们改造社会,应当首先从改造经济制度入手。”

前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于唯物史观达到了如下的认识:第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唯物史观可以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是共产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根据;第三,唯物史观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史学、社会学、文学等领域,运用于考察中国的政治变迁、思想变动、文化更新。正是因为达到了这样的认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才把唯物史观的宣传和研究放在首位。在宣传和研究中,他们突破旧的进化论思维的制约,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唯物史观为武器,投入新的战斗。

中国共产党深入传播唯物史观的历程及其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入传播唯物史观,取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成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播唯物史观,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途径:第一,注重马克思主义原着的翻译工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没有专门的着作,许多重要观点都贯穿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的着作中。所以,翻译他们的各种着作,对于传播唯物史观,就是非常重要的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工钱劳动与资本》(即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1925年,上海书店出版了柯柏年翻译的《哥达纲领批判》,他还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929年,杨贤江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30年,上海江南书店出版了吴黎平翻译的恩格斯的《反杜林论》。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出版。这些原着的翻译出版,为学习和研究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第二,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1923年关于科学与玄学之争,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现代化等问题的论争,虽然都以学术争辩形式出现,但实际上却紧密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相关,许多观点的分歧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马克思主义与反

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正是在这些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及进步的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和传播了唯物史观。如陈独秀在为上海亚东图书馆于1923年12月出版的《科学与人生观》一书写的序中说:“我们相信只有客观的物质原因可以变动社会,可以解释历史,可以支配人生观,这便是‘唯物的历史观’。”何干之在1937年1月上海生活书店出版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一书中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历史唯物论的ABC。”第三,运用唯物史观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在1924年5月1日发表的《这一周》一文中说:“应该细细的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详细一点说,就是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作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压迫之下救济出来。”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逐步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在实践上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具备了更加广泛传播的条件。这时期,唯物史观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着作,包括全集、选集、专题汇集、专题摘编。第二,出版、邓小平、及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的着作,包括选集、文集、文选、专题汇集、专题摘编等。第三,出版研究专着,发表研究论文。如吴黎平与艾思奇合着的《唯物史观》(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雪永生着的《唯物史观形成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央党校课题组编写的《唯物史观新视野》(东方出版社1999年出版),等等。第四,普及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一门受到高度重视的学科。第五,运用唯物史观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问题。随着实践的发展,许多新的理论问题提了出来,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认识和解决。比如,怎样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改革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唯物史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在社会主义时期,唯物史观的传播更加广泛而深入。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逐步解决了社会主义时期重大理论问题,并在实践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唯物史观方面,思想、邓小平理论也都有重大发展。

“三个代表”与唯物史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4)

【关键词】《神圣家族》;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创立,不但引起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而且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但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次重大思想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转变,第二次转变是从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而后一转变较前一转变更为困难,也更具有决定意义。在对后一转变的研究中,我国理论界更多地关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意义,对在此之前(1844年)的《神圣家族》的意义关注不多,这可能同恩格斯的看法有关。恩格斯认为,《神圣家族》只是进行了“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事实上,《神圣家族》不只是进行了“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在《神圣家族》中已初露端倪,《神圣家族》是唯物史观的萌芽所在。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是在《神圣家族》萌芽的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初步表述。

所谓萌芽,是指新生的但未成熟的事物,新的事物在仍持有旧事物外核的同时已在旧事物中显现出来。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过程中,“旧事物”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新事物”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笔者之所以认为《神圣家族》是唯物史观的萌芽所在。这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依然保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痕迹,有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承认天赋的本质固有的天性;有时,他们还讲异化,强调物质的异化,强调群众自我异化的实际后果;他们还用人的本质异化论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在异化中,“有产阶级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是被满足的”,而无产阶级得到的则是“非人的生的存现实”;无产阶级反抗私有制是因为无产阶级所处的“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的“现代社会的一切生活条件”,使无产阶级“完全丧失了合乎人性的外观”;马克思恩格斯还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现实的人道主义”、“真正的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继续高度评价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的思想已不占主导地位,费尔巴哈的作用也被限制在批判和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方面。马克思在1867年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神圣家族》时说:“我愉快而惊异地发现,对于这本书我们是问心无愧的,虽然对费尔巴哈的迷信观在给人造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印象。”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外壳下,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观点在《神圣家族》中已显露出来。并且,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鲍威尔等人英雄史观的思想根源和认识论根源,阐发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科学地解决了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群众创造历史的途径和动力等问题。群众史观确立了唯物史观的物质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主要有三个第一次,首先第一个第一次就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生产方式的概念,揭示了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论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论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自然,占有自然。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标志,“整个社会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重要原理在《神圣家族》中得到了深化。布鲁诺・鲍威尔宣扬“历史的发源地”是“在天上的云雾中”,与此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的重要思想,第一次提出生产方式的概念。布鲁诺・鲍威尔说:“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就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的思想是根本错误的。他们针锋相对地指出:真正的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就必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和布鲁诺鲍威尔的分歧,实质上还涉及到究竟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布鲁诺・鲍威尔认为,人和历史所以存在,是为是真理达到自我意识,他宣扬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物质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源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思想。在这里,生产方式的概念虽然是笼统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未完全揭示出来,但已明确地把生产方式作为认识历史时期的标志,作为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关键切入点。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他为马克思恩格斯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生产力和交往方式的表述,构成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动的思想准备了条件。

当然在《神圣家族》中还产生许多其他第一次萌芽的哲学概念。这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5)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A12

文献标识码:A

从1845年秋到1846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编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这部著作包括两卷,在该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第1卷的第1章。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下,并对以往主流哲学进行了梳理,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今,我们在全党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应积极使用吸收重要思想。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是两大重要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而唯物史观的确立作为其哲学的基础,使社会主义走得越来越科学。《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唯物史观这一新世界观,其实,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这一思想已初步形成,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马克思在1844年5月底6月初到8月,编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指出,人的实践、创造的对象是世界,他最终把唯物主义原则与历史原则结合在一起,充分阐述了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更深层次的关系,并把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工人在此状态下的生存困境及其阶级特征揭示出来,甚至对无产阶级在历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马克思认为:“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马克思对工人的解放、人类的奴役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把工人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描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认为:“社会从私有财产中解放出来、从奴役制中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残留进行表述,而《手稿》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思想彻底展开了道路,而在《提纲》中,真正概括了唯物史观思想。就像恩格斯所说:“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提纲》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充分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唯物主义观念,成为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1卷第1章中,充分论述了唯物史观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些“一般意见”,即对“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这就说明在进行批判时,应本着自己的观点来了解和说明以后每一种批评意见。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进行正面阐述的重要文献,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1卷第1章,而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著作,即《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想的诞生,深深影响着人类思想的发展。正如所说:“到了马克思,才把历史真正意义发明出来,我们可以从他的唯物史观的学说里看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1章: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1.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概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对“德意志”的哲学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基于对人的基本社会意识的考察,基本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从德国人的立场上来分析,对于德国的玄想家们之间的吵闹,不论是基于施特劳斯,还是施蒂纳的言论,他们的基本理念都是。第二个方面,基于对每一个个体的社会意识的考察分析,以此确定每个个体的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当人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会获取一定的独立性。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的社会意识是动物式的,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人的社会意识也是在逐渐变化的,并开始具备的一定的独立性。如果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出现了相互背离的情形,这就深陷到历史的唯心主义当中去了。

2.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重要发现

奈ㄐ氖饭劭芍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人们在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的推动下,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唯物史观发现了社会历史最深处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发展的四个要素进行了梳理,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为了促进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从以下要素分析。

(1)生产维持自己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即吃、喝、住、穿及其他一些东西。

(2)为了满足新的需要所进行的再生产活动。

(3)人口生产。其往往表现为双重关系,即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等,具体指生命的生产:第一方面,通过劳动而得到自己生命的生产;第二方面,通过生育而得到他人生命的生产等。

(4)在人们之间存在的物质联系,也就是在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每一种社会关系。而需要和生产方式往往决定了这种联系;对于这种联系,采取的形式越来越新,因而,显示出“历史”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四个要素的梳理的基础上,使得物质资料的生产、 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 系的形成联系在一起,揭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力或者在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体现出双重关系,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三、总结

社会上的一些关乎执政党的生存与灭亡的事情,都是和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的,执政党最大的敌人就是腐败,因此,作为共产党人,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反腐败。因此,对于共产党人,不论其从事的是何种职业,都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追求完美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幸福做事。

参考文献:

[1]关 园.论“现实的人”的含义及其意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解读[J].决策探索,2015(12).

[2]韩庆祥.哲学发展:“经典文本”与 “现实逻辑”――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J].哲学动态,2015(9).

[3]张传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的思考――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J]. 哲学动态,2010(2).

[4]魏小萍.关于唯物史观理论的再认识――根据对《德意志意识形态》(MEGA2试行版)的重新解读[J].哲学研究,2009(3).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6)

有的学者认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使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其中包括将哲学认识方式、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以探求各个文明地区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各个社会分域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事历史理论研究;也可将价值认识方式与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觉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倾思想影响下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唯物史观传人中国之后,中国历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在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其三,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人国内,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其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了诸如“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应对唯物史观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包括史学在内的所谓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第三,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仅要重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把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史学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指坚持基本原理.近一个世纪历史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理论才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历史问题的最锐利的武器,而那种赋予唯物史观的过多含义.把本来不属于它们的范畴的东西也当作其基本原理去宜传的教条主义,反倒有碍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通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看待唯物史观;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加??对唯物史观产生背景、时代意义、根本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灵魂与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其二,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其三,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要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的学术根基广布于哲学、历史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中,而作为学术与普通大众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艺作品能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则是唯物史观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在运用唯物史观之理论上的公式化与教条化;另一则是沿袭唯心史观的“从思想到思想”的诠释模式.实际上,唯物史观的思想源于“现实生活过程”的原理,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即从广大民众、统治阶级或日益崛起的新兴阶级与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去分析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张,唯有如此方能正确地阐明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揭示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时下没有人会对马克思主义应该丰富和发展持有异议。但是一旦涉及原创性的经典结论,人们便很难有所突破,往往使丰富发展流于一句空话。而新的文化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文化观具有它的理论生命力,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具有容纳解释能力,不像其他哲学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确阐述自身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搁置。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之所以这样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第一,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即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本身就具有广泛联系,从而构成开放系统;第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既具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宜传诠释,发展创新.开放的系统较之封闭的系统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终结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思维习惯

下面针对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思维缺陷(如考虑问题时容易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历史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变得聪明。

一、 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中诸多因素的内在联系。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中,讲述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 : ( 1) 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2) 为什么 能开辟新航路?( 3) 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 学生思考回 ( 1)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东方遍答后笔者进行了总结:地是黄金”的诱惑,西方各国急需向海外扩张以获取原料和市场,而从亚洲到欧洲的陆上交通却被奥斯曼帝国所隔断,因此,西方国家迫( 2) 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在航海切要求打开一条新的贸易通道。上的运用,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 3) 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欧洲居民移民来到美国,促成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残酷的奴隶贸易使黑人从非洲来到美洲,欧洲河北省魏县第二中学崔建春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和野蛮屠杀导致了印第安文明的衰落,亚非拉许多国家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全球联系加强了。这些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新航路开辟构成了因果关系。这样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和现实的有机联系。

二、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关于科举制度的教学。在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我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有世袭、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等形式,主要可归结为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卿世禄”制度,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度和隋至明清的科举制度,其中科举制度延续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然后问学生 :“ 为什么对科举制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说明了什么? ”让学生从科举制度的演变中了解科举制度对个人对社会的不同影响。早期的科举制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但到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朱熹注释的“ 四书五经”而作文 ( 史称 “八股文”) ,已成为压抑人性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钳制中国思想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同的人对科举制会有不 同的看法, 就是根据科举制在历史演变进程中的不同作用而言的。在这里,我对学生强调了一个 “变”字,以引导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利与弊、对与错可以共存于同一事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例如 ,在对秦始皇评价前,我要求学生看书归纳出秦始皇为巩固 ( 1) 你怎么看待秦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始皇的 “焚书坑儒” ? ( 2 ) 有人说 :秦始皇创建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北筑长城,南凿灵渠,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所以,对 中国的历史发展功不可没。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3 ) 陕西西安的“兵 马俑”举世闻名,你怎么看待秦始皇的这一浩大工程?( 4) 为什么秦王赢政自称“始皇”? 他的目的有没有实现? 为什 么?( 5 )有人说:“ 灭六 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6 ) 综上 所述,你怎样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 通过 ( 1) 历史发展有其自身对以上系列问题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懂得:的客观规律,秦始皇灭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民心所向,也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同时,秦始皇筑长城、建阿房宫、建兵马俑,横征暴敛 ,在当时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因此,秦朝 ( 2 ) 秦始皇“ 焚书坑儒”钳制的灭亡也是秦朝实行暴政的必然结果。思想,摧残了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但秦始皇筑长城,凿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巩固了国家统一 ,对当时社会发展又产生了积极作用,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由此,我们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秦始皇的所作所为,不能看到他“ 焚书坑儒”、横征暴敛的一面就说他是个暴君,也不能因他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等就说他是个明君。

四、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只有后者才反映了事物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抓本质,特别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历史的本质往往被历史现象所掩盖,所以,在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要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的现象看到历史本质的能力。

五、结语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学,应在于学生在学校知识全部忘记后,留下的那部分东西。”那么在历史教学中留下的应是什么呢? 我以为,历史教学要留下的应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

参考文献

[1]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情怀――写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文章目录辑集之际- 黄安年 - 2008年9月8日

[2]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 上官微 - 2008年7月9日

[3]浅析学导式教学法与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的关系- 刘学浩 - 2010年11月19日

[4]“推测”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余孟孟 - 2008年10月17日

[5]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总结- 李愉均 - 2010年6月24日

[6]用学导式创新构建高校历史教学模式- 刘学浩 - 2009年4月24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