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19 18:55:00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矿业工程;采矿;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78

1 采矿工程学科现状

采矿工程促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众所周知,这些年来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一直促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各个采矿项目符合安全、经济和高效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水平。许多国家始终坚持将其采矿业至于本国的领先的地位,欲其实现采矿工程的自动化、必须着重发展本国的系统理论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紧密集成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说采矿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和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深度的影响着广泛的最高水平。针对矿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领先地位,其理论研究和结果的世界生产力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不光如此我们还需对先进的技术进在矿业研究中大胆探索,极大地促进采矿工程得到安全、经济和高效的发展。使其传统矿业里不完善和生产力水平低、效率差的环境污染和其他现象得到巨大的改善。

2 主要学科与人才培养方向

2.1 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学科

基础课程: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统计,线性代数,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采矿、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岩石力学、矿井通风与安全,Wellways工程,电气工程,液压传动和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矿业安全规定,矿业经济,矿井瓦斯控制、采矿工程英语、测绘、矿山机械和设备和人才培养编辑器。

2.2 采矿工程专业的才培养方向

在当今世界,科技拥有先进的突飞猛进,越来越激烈的国家竞争。全面的教育推动综合国力的基本立场,力量的强度取决于越来越依赖于工人的质量,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道德,智力和身体发育,坚实的基础,广泛的知识,能力,高质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在这个阶段,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度的政治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健康,和简单的,勤劳的,实用的和努力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适应采矿能力,广泛的知识,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工作,新技术和新知识,以适应适应能力很强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采矿工程基本知识教育、相关技能教育、操作的教育,而是一种发展努力工作的一个新时代的专业工作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说到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采矿业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教育。

3 采矿工程学科的就业发和展趋势

3.1 采矿工程业的就业途径

采矿工程行业的毕业生专业发展的高级采矿工程人才,毕业后,他们被分配到六个类别的采矿和水、铁路、地下工程、环境保护等行业冶金、有色金属、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采矿工程专业的延续事实上,专业人士决定充分利用和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大大促进了采矿工程的发展理论和传统理论和技术情况相比已经大大提高,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但没有必要否认所面临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是一个临时供应过剩的情况。

3.2 采矿工程专业需要大胆和新奇的先进技术

采矿工程自动化、经济高效发展的未来是雄心勃勃的,和采矿项目的当前状态形成新一轮的对比。采矿工程,因为它的重要性,国家一直推动政策的重视。如过能同时增加环境保护的努力,培训专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国有矿业企业改革的深化,以竞争机制,坚持适者生存,所有这些政策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力的进步,相关机构单元理论的研究和深化和完善将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采矿业本身是该行业的主导产业,致力于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重要的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入世”,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发展趋势显示有困难的这一机会。推进国家煤矿质量的持续改进,采矿业将会更加的凸显活力。

3.3 采矿学科的后续发展

中国现代矿业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其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程序是独立的。全面的改革是以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一个工业化水平是最重要的原则,致力改进环境效率低,低水平的自动化和其他严重的问题。着力推动解决中国矿业发展的矛盾正日益成为一个瓶颈。随着中国矿业行业正面临全球竞争,中国采矿业的理论研究和工业水平的进步更迫切的希望得到解决,采矿行业的兴起给我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因此,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细化正成为采矿工程发展过程中的每项日程。采矿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它一共包括了地质、考古、历史和各项科学技术。但是,在当下我们还必须看到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正面临一个非常不利的情况下,由于矿业投资、劳动强度高、低水平的自动化、投资、慢效应等原因使矿业人才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强化采矿理论学习和研究,探究出新技术、精密的自动化、环境保护、营造出一个集成的发展趋势。使采矿工程的发展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变得并不遥远。

4 结束语

中国采矿业面临落后的技术和设备,技术含量低,对采矿工程专业发展构成了不利的影响,这些解决方案是逐渐需要一定的时间,简而言之,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系统的逐步改善,使各种关系的合理化和采V工人专业素质全面提高化在采矿工程专业中得到一个好的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毕业生的工作分配慎重考虑,尽量做到学以致用。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分析,参考。使我国的采矿技术能在国际上得到高速的发展,让我们每个采矿人都为之骄傲。

参考文献:

[1]李俊虎.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08).

[2]刘音,樊克恭.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03).

[3]郭胜忠,张朝辉,何静.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J].校园心理,2010(05).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采矿工程学科

一、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状况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向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如日本、加拿大、德国、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高校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主动与企业和科研部门合作,努力探索各种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一60年代,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开始迈出了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步伐。并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产学研的合作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近年来,经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探索和努力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自1986年以来,我国创造了一些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高科技经济实体;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试点工作站等机构;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和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组建产学研联合促进会,加强地区与校所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注重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组织高层科技人员对企业进行诊评活动等。这些产学研合作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对搞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新的办学思路,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完成办学任务的根本性措施。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宽科研领域,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这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采矿工程学科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各有关高校先后进行了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研究生班,采矿工程专业证书班,举办矿长、总工程师培训班,为煤矿企业培养高素质采矿人才。

不仅为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采矿学科为经济建设服务,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增强了采矿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在全日制本科教育中,建立了良好的实践、实习基地。在实习方式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保证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二、采矿工程学科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提高办学实力、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能有力地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实践性教育环节建设以及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合作教育提高了采矿专业教师的工程技术水平;改变了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面;为采矿工程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注人了新的活力;增强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

煤炭企业是采矿工程学科重要的实践基地,横向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煤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场所,必将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科研工作,加快煤炭科技的转化方面,对采矿工程学科产生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2.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锻炼和提高采矿专业师资队伍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措施的实施,可改进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锻炼和提高了师资队伍。

3.知识经济时代向采矿工程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迫切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向我们走来,面对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和研究采矿工程学科产学研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以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层次,已成为采矿工程学科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采矿工程学科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采矿技术人才,而这样的人才难以仅在学校狭窄的范围内培养出来,必然开拓新的培养模式。学科除了进一步改革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及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改革管理的模式外,还应开阔眼界,瞄准煤炭科技发展前沿,抓住煤炭企业科技进步的关键,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开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途径,形成以高校为核心,产、学、研密切结合,面向煤炭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等教育新格局,实现教学、科研与煤炭企业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完善和发展

采矿工程学科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促进采矿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目前煤炭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因而影响到采矿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目前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前提和重要内容之一。就采矿专业学生而言,由于主要来自农村,具有诚实、质朴、好学、_L进以及能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一特点,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敬业奉献、勇挑重担、遵纪守法、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的高尚品德。

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合作教育还使学生树立现实的职业观,学生精神风貌在合作教育中得到升华,工程实践能力在合作教育中得到提高。据有关调查资料,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后毕业生的思想素质比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前的毕业生在若干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加强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采矿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改革。如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条件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和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专业能力外,还涉及方方面面的能力培养,如工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公关能力、创新能力等。加强采矿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懂工程、会管理、外语及计算机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复合型采矿技术人才,必须改革教育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现代人才培养之路。

采矿专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四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例如一些实验只是验证性的而不能让学生做一些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而在产学研合作育人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煤炭企业所具备的实习基地资源和设备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实践条件,一些现代化矿井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习实践基地。一些煤炭企业尤其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矿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设备仪器可以提供给学生在实验、实践中使用,增强学生与生产之间的认识。

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为采矿专业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煤炭企业要发展,必然要重视煤炭科学技术。对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科研课题与高校合作,并让学生参与实际课题,使他们在校期间就可以得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近年来,采矿学科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到教师进行科研的矿井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基地,高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实习、实践负责。

实习单位选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实习、实验的指导,并及时向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践的综合情况。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煤炭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由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的教师共同指导。由于高校可以为煤炭企业提供人才、科技成果、智力、信息等资源,能解决现场所面临的各项科技课题。而煤炭企业从这种科技投入中可获得实际经济效益,就会积极支持学校的教学、实习、实践等活动。这样可使合作教育有计划性、连续性、能稳定地向前发展,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的联合体。充分发挥高校外部的教育资源,为提高采矿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勇于创造,积极探索“产学研”新模式,提高采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内外大量教育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确是促进高校健康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这需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不断探索、改革、完善和发展。借鉴国内外其它行业的经验并针对采矿学科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尝试。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联络机构。目前由于一部分煤炭企业经济效益较差,使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联络机构,并加强这些机构的服务职能。在产学合作教育中不断增强双方的内在动力。高校必须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要改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产学合作办学,改单向式的课堂育人为产学研合作育人,深刻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建立联络机构,不断强化这种内存动力,使产学双方长久地紧密结合在一起。

建立科研基地,促进产学研结甘。采矿学科“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煤炭企业,好的合作煤炭企业,对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对促进“产学研”结合有重要意义。建好科研基地,除科技合作以外,还包括人才一培训、毕业生分配、技术专题讲座等合作内容。学校要利用科技优势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服务,成为企业的良师益友。不断促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以使合作长期稳定、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

促进煤炭企业在学科建立企业信息、技术中心。煤炭企业在高校建立信息、技术中心的目的是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扩大信息技术交流。高校可以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围绕煤炭企业面临的生产技术难题,进行调研、考查,积极主动向煤矿传递科技信息,从中寻找新的技术结合点。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3)

在美国除了一些专业机构,有的高等学校也在进行矿业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矿业开采时运用ES、矿井的通风设计ES、矿井煤层自然问题的诊断ES等等。西班牙、加拿大、英国等国也在不断的开发ES的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地下开采煤矿ES,适用于地下采矿,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检测。矿井提升ES以及矿井提升选择ES,则能够促进生产率,并且在提升的时候安全性增强。在我国,专家系统在我国矿业的开发和运用时间并不长。在此期间,我国的矿业科研机构和一些高等学校对于专业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高等院校研制出的有,地下矿山设备选择ES、开采选择ES、露天矿的爆破设计ES、矿安全专家决策ES等等,还有的专家系统正在处于研制阶段。在矿业工程中,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可分成三种类型,其一,专家系统单一的开发,比如诊断型ES、分类型ES。其二,在普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引入ES,比如岩石力学计算、系统的方针等。其三,将ES与其他部分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比如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型ES等。

二、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系统在矿业上的开发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开发出的矿业专家系统数量不少,但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却少之又少,现在的矿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矿业工程中引入专家系统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现在,专家系统技术试用的知识范围窄而且深,不能够满足矿业发展需要的宽与浅的需求。第二,矿业知识下文与下文之间互相矛盾现象经常发生,这一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矿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具有深入限制性,也不利于实际的使用。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恰当的解决方法。假如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只是争相追逐矿业专家系统的开发,结果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利于专家系统的发展。

三、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的发展方向

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程,发展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并且要掌握好发展的方向。对此,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看法。第一、确定矿业工程中需要开发专家系统的部分。毋庸置疑,矿业工程中,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开发专家系统进行解决,开发的目标要事先进行选择。否则,矿业专家系统盲目的开发,其后果是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个人认为,专家系统适用于危险事情的预测以及灾害预防、治理方面。在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中引入专家系统,比如矿业信息的管理、生产计划等,由此,矿业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的同时,系统也会自动进行维护等功能,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矿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第二,掌握专家系统的最新研制成果,同时,根据矿业工程的特点,实际运营情况,提升专家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第三,将专家系统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形成强有力的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会有更多的新观念、新方法被引入到矿业工程中,增强矿业工程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矿业工程的发展。

四、结束语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4)

Research on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under View of Micro Curriculum

李三波 LI San-bo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分院,丽水 323000)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Lishu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Lishui 323000,China)

摘要:微课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因符合网络时代学习渠道多元化、学习方式微型化的特征而备受关注。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更适宜以视频为核心的微课教学,但微课的零碎、信息割裂等不足,并不适宜以学时为单位的传统教学安排,如何在一个或几个传统教学时间段里开展微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去探究。本文以高职电子工艺课程中的手工焊接工艺教学内容为例,从微课教学环境架构、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微课教学评价架构等三个方面探讨微课教学组织架构问题,促进教师授课模式的改变。

Abstract: As an up-to-date way of education method, micro curriculum is highly concerned for its accordant with the features of learning in internet times——learning channel diversity and learning style miniature. Occupation attribu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micro curriculum teaching centered on instructional videos, however, 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 of micro curriculum makes it hard to get along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arrangement based on class hours. Therefore, how to develop micro curriculum teaching in certain traditional teaching hours, to raise students’ learning consciousness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serves to be explored. This passage will take manual welding process 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discuss problems among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tructure of micro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ways on chang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http://

关键词 : 微课;课堂教学;焊接工艺;组织架构

Key words: micro curriculum;classroom teaching;welding process;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41-04

0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能源结构不断调整,煤炭需求整体仍将呈疲软态势,但是作为占有全国煤炭资源储量7%的贵州省,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还是比较急需的。如何培养国家战略需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就是重点考虑的。

1课程体系优化

根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和《六盘水师范学院关于制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通过对水城矿业集团公司盛远工矿、大河边煤矿进行企业调研,适应贵州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重实践、具有初步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1 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将采矿工程课程体系分成四个平台,即两个基础课程平台、一个专业教育平台和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平台。

第一个平台为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必须环节和选修环节。目的是使学生能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和一定的通用能力。必修环节包括政治类、外语类、体育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物理类、教育类。选修环节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科学类。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体系见图1。

第二个平台为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采矿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专业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掌握力学类、地质类、机械设计类、学科基础数学类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为了采矿工程专业的长远考虑,考虑了工程教育论证,从而加开了弹性力学、运筹学、矿业系统工程课程。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体系见图2。

第三个平台为专业教育平台,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安全及灾害防治等基本理论与技术。包括必修环节、方向课程和选修环节。必修环节包括井巷工程、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机械与设备和矿井通风与安全五门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其他类课程;方向课程包括采矿工程方向和矿山环境保护方向;选修环节包括矿山灾害、矿山信息技术、矿山前沿讲座等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体系及图3。

第四个平台为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必修环节和选修环节。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见表1。

采矿工程课程体系进行这样的层次划分,有利于课程设置上的宏观控制和进行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1.2 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经济的学习采矿内容,设置由液压传动、井巷工程、煤矿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电工学、矿山机械与设备、矿井通风与安全组成的专业课程组,并设有两个方向的选修课程组,即采矿工程组(采场与巷道支护设计、矿山压力检测与预报、矿井瓦斯防治)、矿山环境保护组(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导论、工程物探)。在专业教育平台选修环节设置了现代爆破技术、矿山灾害防治、矿山信息技术、煤矿特殊开采方法、采矿工程专业英语、非煤开采技术等保证采矿工程专业课程选修环节的全面性。

1.3 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适应性课程设置必须以当前矿产行业发展趋势、贵州矿业特色为基准。当前矿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安全性和高产高效。贵州矿业的特色是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和矿山环境严重。根据贵州矿业的特色,开设了矿井瓦斯防治、矿山环境保护、构造复杂煤层开采、灾害防治等课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教学软件和电子课件,使学生更客观真实的掌握课程知识。

1.4 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使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中所占的比例达到25%以上。实验、实习和设计是连接理论和生实际需要的桥梁。为此,在优化课程设置、改善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学计划还要合理安排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验环节,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能力强的应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作用见表1。

2结论

通过课程设置的层次性、专业课程设置的全面性、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适应性、课程设计的实践性四个方面对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可以使采矿专业学生能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也能够学到适应贵州矿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国家战略需求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http://

参考文献:

[1]马其华,秦忠诚.面向21世纪的采矿高等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1998(2):74-75.

[2]秦忠诚.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拓宽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2):180-181.

[3]“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课题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04.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5)

Abstract: This project takes Grade 13 of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main body to analyze, aiming at th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course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mining engineering major, and problem of the gap between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demand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novation talents. "Professional interaction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graduation design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mod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ifficulties that exists in the practical ability and talent demand positioning link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in mining engineering,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s: mining engineering;applied talents;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24-02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然而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首要解决的就是“具体要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这一难题。就目前而言采矿行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对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在创新与实践上有一定的基础个能力,然而在专业知识与实践性是目前需首要解决的问题。接下来还要想到“就现在教学模式而言我们应该如何的去培养采矿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则需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模块化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来使学生提高这种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以达到采矿工程专业的真正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1 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首要目标是定位要精准,学会适当调整动态;运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国内煤炭院校与省内国内大型的煤炭企业进行走访与调研;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与学校在办学条件、优势与特色及服务面向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对四大原则理论,即面向服务、社会需求、自身特色与办学层次严格遵循。

第二,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所需的精准定位相结合,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不但可以凸显社会需求,而且能够对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契合,对就业导向与平台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以构建。不同的企业在知识结构体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平台+模块”一样的知识结构体制主要表现出就业导向这一人才培养的特点,统一搭建相应的平台,只是能够依照学生自身发展与企业需求通过平台下面的课程模块加以适当调整,构建出以“订单式课程体系”为主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依靠国家目前实施的“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与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同时以“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工程进行创新,建立起以“生产、学习、研究”为一体的基地,对采矿教学仿真实验室进行优化与充实,运用“教学-实践”的方式进行循环与结合培养,达到有效融合校内仿真教学和现场实践形式的目的。对“虚拟仿真+轮岗挂职”为主的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构建,一方面,能够解决只能依靠高校的实验条件建设与学生依照考纲进行实践执行,不会学以致用的难题;另一方面,有效对实习难及入井难的问题进行解决。

第四,为了实现高校对应用型人才进行“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务必运用“社会需求+校企协同”模式与建立学校-企业联盟,通过企业参与对人才的培养,及“就业导向+平台模块”的运行模式,并将毕业设计管理和指导模式为主的“专业交互+协同创新”相结合,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认知感与意识形态进行强化培养。运用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一套“利用待遇留住人才进行终身培养”的用人机制,学校跟踪指导毕业学生进行继续教学培训与学历提高,对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态进行培养。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存在“人才用的上却流失严重”的难题进行解决。

2 采矿工程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图

采矿工程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图如图1所示。

3 采矿工程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在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个选题上,通过四年对其进行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模式对其人才培养的实施存在的实践能力与人才需求定位与意识培养等系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达到了对人才进行“定位要精准,并适当调整动态”的培养,保证了招生与就业的稳定情况。将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与学校在办学条件、优势与特色及服务面向等多个方面相结合,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在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时期,通过将培养方案、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进行结合,促使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学校就业率中,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于前列。

第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的合作模式取得满意效果。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与校企合作实习教学基地等一系列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得以实现充分利用,最大程度提高了学生自身专业认知感与意识形态。

第三,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校学生在省级、部级各项大赛,多人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又61余项的创新实践作品大赛作品由全国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获得,同时有6篇学生发表科研论文取得了5次专利。

4 结论

通过将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2级全体学生作为主体明星这次培养模式的试验,同时获得了最佳的成效,开辟了一条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实施的便捷途径。依靠所建立的就业导向+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与运行模式”及“专业交互+协同创新”等一系列全新的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培养模式,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认知感与团队意识进行强化,让学生能够对企业发展意识形态形成正确认识。该培养模式经过四年一体化的分析研究,正在逐步的改进和完善,将加快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3级全体学生再进行一轮的升级培养。

参考文献:

[1]龚荒,陈文.国有煤炭企业科技人才结构分析与管理创新[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2).

[2]余琴.直面煤矿专业人才流失―――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J].现代职业安全,2005(2).

[3]彭腾,阚小良.论我国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紧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古德生,吴超.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4(03).

[5]徐学锋,刘少伟,韦四江,顾明.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

[6]张国华,蒲文龙,徐锋,杨凤娟,唐国忠.黑龙江省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经济师,2015(02).

[7]张国华,康健,赵喜江,陈刚.黑龙江省煤矿定向专业人才稳定状态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7).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6)

一、该项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其作用

该项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如下。

1.寻找学科共性,深入分析存在问题,找准改革切入点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采矿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性质、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相通性,得出本科生所学的基础课95%相同、专业基础课80%相同、专业课60%相同、实习环节在广义上也是相同的结果。研究生完全可以从事采矿工程和岩土工程领域课题的研究。

2.征集多方意见,提出改革思想,创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倾听工业界、科技界、教育界及国外同行的意见;经过组织教师多次论证,提出将“采矿工程”专业拓宽为“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按照该指导方针,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对原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实践、实验室以及教师知识体系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建设。

3.拓宽教学内容,缩短知识学习流程,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在目标正确和优化原则确立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调整和重组专业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科学协调各层次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改革部分知识体系从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实践的传统长流程培养模式,保证在不増加教学课时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培养目标。例如,将地下开采八大系统联系起来比较和讲授;将井巷工程和隧道工程联系起来比较和讲授。

4.指导思想明确,培养计划配套,系列教材建设同步

根据培养计划需要,先后开展了《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弹塑性力学》、《环境工程概论》、《工程机械》、《井巷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通风与空调》6门课程的整合和相关集中教学实践环节的调整,编写了《控制爆破与拆除爆破》、《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城市地下工程规划与设计》、《土力学地基基础》、《岩石地下建筑工程》等13门本科生教材和《岩石冲击动力学》、《AdvancedMiningTechn-lology》等7种研究生教材。

5.选定主干课程,有序组织教学试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确定若干门主干课程为试验课,改革过去“不同层次课程”和“不同类型课程”相对分割独立的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用多媒体工具増大单位时间内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建立一套应用“故障树分析”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体系,为新的教学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6.大胆起用青年教师,鼓励教师讲授新课,拓宽教学科研范围

对于青年教师,基本无所谓新课和老课,而且他们知识新颖,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在任务明确之后,很快进入角色。通过上述改革,很大程度拓宽了采矿工程专业教师的知识面,有20多名原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师能开出多门岩土工程的课程;同时,也使教师的研究领域有所拓宽和发展。

7.开拓现有仪器设备用途,大幅度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由于采矿与岩土工程实验室的相通性,其实验室和实验装备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例如,矿井通风的许多仪器都可以用于地下工程通风的实验,矿山岩石力学的许多仪器设备都可以用于岩土工程的实验。采矿与岩土工程的交融使实验室利用率提高20%以上。

8.复合型人才满足市场需要,有利于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

近十年来,我校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毕业生约有20%服务于矿山,70%服务于涉及大量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筑、交通、水利、地下工程等部门,毕业生就业面宽,一次分配成功率接近100%,毕业生具有市场自适应性。实践证明了采矿工程人才和岩土工程人才可以双向流动,具有一定的等效性和可合并性。

9.十年改革不懈,结出丰硕成果

近十年来,我们培养了7届400多名复合型学士、硕士和博士,他们在矿山和涉及大量岩土工程项目的建筑、交通、水利、地下工程等选择职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0.教学改革稳定师资队伍,带动学科快速发展

由于上述改革保证了我校采矿工程学科的教学没有受到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削弱,在较长时间里和大环境非常不利的形势下,采矿学科不仅得以生存而且得到较大的发展,使学科能够成功申请到国家重点学科,为我国采矿与岩土工程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采矿工程学科相继申请到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授予权。

11.及时鉴定所取得的成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

2000年元月,在我校召开了国家教育部拥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重点高校工作会议,与会专家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之后,国内10多所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也相继开展了类似的改革。在2001年和2002年我校举办的两届国际采矿高级研讨班期间,该项改革成果也得到与会10多个国家的采矿专家和教授的认同。

二、该项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该项教学改革在以下5个方面有所创新。

1.提出和实现了采矿与岩土工程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实验室及教师知识体系的有机交融,使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矿山和涉及大量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的建筑、交通、水利、地下工程等多部门选择职业,证明了采矿工程人才和岩土工程人才可以双向流动,具有一定的等效性和可合并性。

2.培养目标、要求和计划打破过去由教学单位单方(或为主)凭经验提出,未广泛征集工业界、科技界、教育界的综合意见和市场预测及国内外比较研究的结果而定的做法。

3.课程体系的优化紧密围绕优化目标而定,除了遵循教学规律、己有的教学经验成果以外,其优化过程还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手段,这比过去凭经验设定课程体系更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

4.由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面向市场和未来,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自我完善提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5.在教材编写方面,研究了如何缩短一些“知识链”、“知识网”、“知识层次”模型的长流程问题,为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的综合教科书编撰积累了经验,具有实际意义。

三、成果应用

该项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1995年以来,己培养了8届“采矿与岩土工程”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400多名。在校学生对此项改革表示出最大的支持,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的好评,一次就业率达100%,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也有所提高。国内10多所高等院校的采矿工程专业相继应用了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有机交融的改革方案。

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篇(7)

根据我院煤矿开采专业技术专业的转型需要、结合《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的研究》项目的需求,2018年7月17日至25日专家罗**、教授杨殿海、佟凯、梁士宝一行四人共同对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创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企业实地调研的目的:

1、深刻理解,认识人工干预下的智能化开采的基本内涵,构架,以及实现智能化开采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为智能化开采专业规范课程设置和把握课程标准更为精准,使之做到有的放失,目标明确,更易于操作,符合生产现场需要。

2、了解煤矿机械装备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前沿技术,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时刻关注装备制造和智能控制发展动态。

3、通过调研,了解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每个岗位(工种)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每个岗位的核心能力,为课程标准编写和修订提供依据,从而有效进行课程设计。

4、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调研对象及内容:

1、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电液控制系统研发、制造、装配等。

2、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液压支架研发、设备选型、装配、新技术应用和电液控制系统等。

3、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井工成套输送设备、工业链条及吊索系列、破碎系统、带式成套输送设备和煤矿电控设备等。

4、上海创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设备型号等。

三、企业相关情况:

(一)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引领者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天玛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于2001年7月在昌平科技园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 万元 人民币,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煤矿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同时也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一套合理的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结构,各环节分工协助,高效运行,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品产业链、技术链、信息链、资金链的有机结合,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业”理念,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过硬的团队。建立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创新团队、液压控制技术创新团队、智能无人开采团队、工发创新团队和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创新团队。

公司每年以不低于销售业绩收入8%的资金投入科研开发,承担了部级、省部级、集团级等项目30多项。

科研成果:3个开发并应用产品系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100多个型号的产品、100多个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500多技术配套方案、186项申请专利、201项发明专利、139项授权专利、15项软件著作专利。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国家标准制定者。

公司探索工业4.0模式,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构想,致力打造先进的智能制造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煤矿开采自动化技术装备及服务一体化创新型企业。

(二)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世界一流绿色服务的制造商

北煤机致力于多元化发展战略,以液压支架核心能力延伸与拓展为主业,以井工走向露天的两翼齐动为导向,先后研制支护高度从0.55米到8.8米,工作阻力从1800千牛到26000千牛,中心距从1.25到2.40米等不同类型1000多种架型10多万架,露天工程油缸及矿建专用设备形成系列化,产品应用于全国十四大煤炭基地100多个重点矿区,先后出口美国、俄罗斯、印度、孟加拉、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国内最大的煤机装备出口基地。

     思考在世界之先,勇于思,更敢于行。公司以领先者的远见,具备装备千万吨级工作面的研发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拥有“核心拳头产品、核心独有技术、核心竞争能力”的国际化煤机制造企业。研制了工作阻力26000千牛、支撑高度8.8米的智能化支架王;创世界第一的寿命试验19.2万次的出口澳大利亚高端精品支架;世界首台套超大工作阻力全寿命周期服务支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2米大采高放顶煤支架;国家863计划项目全自动化刨煤机成套支架和两柱式强力放顶煤支架;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0°以上大倾角“三软”放顶煤支架和绿色环保充填支架;中煤集团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薄煤层、薄技术、薄装备、薄文化、矮掘进、低运输、薄回采、自动化”开采集群示范项目,薄煤层无人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绿色开采110工法和N00工法切顶成巷(hang)支架;个性化服务异形巷(hang)道端头及超前支架;干雾降尘喷雾装置,智能湿喷机器人,智能液压伞钻,定位支盘机等一系列受到国内外热烈追捧的产品,尽享BMJ品牌产品带来的绿色、安全和高效,使BMJ成为推动矿山开采进步的重要力量。

    公司致力于“产学研用”相结合优势,与工程院院士、国内外专家、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了液压支架智能化集控系统,3000升及以上大流量控制阀,直径30至600毫米液压缸激光熔敷技术,清水供液系统成套解决方案,120公斤级及以上高强钢板混合气体保护焊等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成果;装备了世界一流的45000千牛全自动整架试验台、16000千牛动态外加载立柱试验台和2000升液压阀综合试验台等试验测试新手段,试验数据与结果得到62个国家认可。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和ERP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液压缸在线检测生产群、液压阀及电控系统柔性生产流水线、数字化液压支架加工与装配制造生产集群等“工业4.0”智能制造平台,为公司向“两化融合”绿色服务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插上了翅膀,使公司跨入了新一轮的高速、高品质、高寿命发展期。

    公司积极承担国家、行业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拥有300多项国内外专利授权,获国家发明优秀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部级奖80多项,自主研发的一批批创新产品与技术,填补了国内和世界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三)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全球最大的矿用链制造商和引领者

公司以工业园项目为依托,以产品为对象、以工艺为主线,对生产工民流程进行研究全面升级改造,先后建成了圆环链、传动等12个专业化独立生产单元,实现了单元化生产和封闭式管理。企业拥有生产和实验设备3000多台套,其中高精尖设备197台套,具备年产煤矿井工输送设备生产能力17万吨,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保证手段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经过不断的创新与求索,公司已经形成了井工成套输送设备、工业链条及吊索具系列产品、露天煤矿破碎站系统及洗选环保设备、大型带式成套输送设备、煤矿电控设备等五大类主业产品,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煤矿技术装备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部级煤矿采掘装备研发实验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是国家CAD、CIMS应用示范单位,河北省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2004年以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9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研发能力在国内同行居领先地位。 公司主导产品为煤矿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刨煤机等采煤、运输设备,薄煤层滚筒采煤机无人自动化工作面成套输送设备, 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工作面成套设备,产品共有10大类82个系列500多个规格,刮板输送机的装机功率从40千瓦到4800千瓦,输送能力在150吨/小时~6000吨/小时之间,最大设计长度为400米。同时,公司还向矿山、冶金、工程机械等行业提供工业链条、铸石刮板输送机、防爆电器开关、固液分离压滤机、液压工程缸等产品。

(四)上海创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高端煤机装备)领先者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以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为主的高端煤机装备供应商,主营业务为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技术服务,并为客户提供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成套设备的选型和方案设计。主导产品为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系列滚筒式采煤机、系列悬臂式掘进机及相关零配件,其中系列滚筒式采煤机有28个系列103种机型,装机功率覆盖120kW~2760kW,采高范围覆盖0.7m~6.5m;系列悬臂式掘进机有8个系列14个机型,截割功率覆盖55kW~315kW,掘进高度覆盖1.9m~5.1m。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力普昱是一家专业从事煤矿自动化系统工程项目和研发、制造、销售各种矿用电气设备的科技型企业,其核心产品是各类变频节能矿用电气设备以及融合了矿井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于一体的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公司采、掘、电全面发展,优势互补;系列全、品种多,国际化高品质配置,性能可靠。

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就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及智能化等开展多项专题研究。

四、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

1、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约专业建设发展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转型为智能化开采专业的一个突出问题。现有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专任教师无论从数量、素质、结构和管理都还难以适应专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2、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及教材严重滞后,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现代社会进入了高度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期,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甚至原来领先的科学技术知识,三年、五年就已经过时甚至无用知识,这就为我们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更新,教材的替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现有实训条件远远满足不了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院现有的采矿模拟实训室、电气实训室、通风安全实训室等已经满足不了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4、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开发和应用有待加强

目前,我们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有专业教师,无论从业务素质、

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化学手段的应用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不够,远远满足不了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求。

五、解决的措施:

1、着力提高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真正下大气力培养一批具有“双师型”素质。定期到企业或科研单

位吸收新知识,了解新技术、新装备,并应用到教学中,同时让专业教师接受最新技术的培训。

2、首先要全体教师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知识更新的实践能力提高重要性;其次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多参加展会,多与外界交流,使教师及时获得有关最新信息和资料。三是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最新校本教材,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增加新技术、新装备等教学民内容中,四是教师要主动参与最前沿的课程研究、学术交流及企业锻炼。

3、要利用教育《高校人工创新行动计划》中建设“关于智能+专业”的契机,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支持。

4、学院把智能化开采专业作为战略重点,下大力气、下大血本,花大成本来建设。可与相关企业、行业联合办培训基地。还要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升级实训室,建立《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实训室》,以适应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5、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课程建设,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件制作,教学中播放工作过程和生产环境,增强感性认知。或购买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工程为模板开发的教学软件。

六:建议:

1、学院总统领,举全院之力,建立以采煤团队为引领,以电气化专业为主导,

机电、信息为配合的智能化开采专业研发团队。

2、尽快制定智能化开采专业1--2年规划,具体可分三步走:一是要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写与修订,二是编写核

心课程校本教材。三是建设智能化实训室。

3、建立兼职人才专家学家资源库。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

院讲学或作为客座教授参与智能化开采专业建设,以提高学院知名度。

4、通过院级层面沟通协调,建立学院、煤矿和厂家三方共同

参与的联运机制,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与上述四家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与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一矿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实现双赢。。

5、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VR项目开

发,企业带项目,我院提供场地。

6、与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人工干预

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的培训工作;北京天玛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在我院建立车间,我院提供场地,

总而言之,为期十天的现场调研,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四个厂家,收获颇多。通过企业调研,真切感受到作为专业教师,知识的匮乏和陈旧,同时,也感叹科技有进步与发展。深入对企业实地调研,不仅使我们体验了企业发展的难度与艰辛,更重要的是熟悉了企业的新技术、新装备以及企业相关的工艺流程、制造与配装过程。与之相比,我们学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和诸多实际问题。

通过企业调研,使我们对智能开采的内涵、架构及需要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煤矿机械装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向企业专家学习与交流,进一步理清了智能化开采专业方向,为建立智能化开采专业增强了勇气的信心。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体会到。在教学改革中,应针对企业各方面的实际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架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收集了工作流程、岗位操作及技术资料,并拍摄了大量现场实物照片,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资料,理会为后续实训室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教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