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服装设计的前提

服装设计的前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5 11:40:05

服装设计的前提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1)

关键词:市场需求;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

当今社会,伴随着我国人口的日渐增长形成了庞大的消费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越来越在乎,选择服装是也不单单只是看中服装的实用性,开始追求时尚感和个性化。因此,服装的周期开始缩短,针对此问题改革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加快学习进程、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形式与市场需求,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1]

1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依托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

1.1 顺应时展达到服装设计教学的目的

服装设计为艺术专业,其不同于美术美工绘图,雕塑等单一的艺术专业,服装设计不但要符合设计的艺术性,还要顺应时展、顺应市场需求,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首先要培养综合实力水平比较出众的服装设计师,其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设计理念、知识,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较高的市场分析能力与时尚潮流判断能力引导能力。[2]因此,服装设计教学能够依托市场需求,应对学生的基本功和设计理念加大教学力度,再结合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就会大大加强学生工作后的顺利程度。

1.2 适应服装市场的时尚需求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服装市场自然也逃不掉社会发展的潜规则迎来巨大的挑战性并承受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其实服装市场乃至整个行业的竞争都是服装设计人才的竞争,所以服装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很大。当然,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加对外贸易合作往来的增多,服装市场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就出现了服装设计人才供不应求去的情况。[3]而今,大部分高校对服装设计的教育工作只停留在表面,服装设计学生缺乏基本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教学中只注重设计理念和书本教学,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实际效果,这样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直接使得学生达不到市场需求的标准,参加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在选择人才上也没有意愿接受只会设计原理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这样毕业学生就出现了就业难,毕业就是失业的情况。因此,学校应根据服装市场当前形势与发展情况,科学地实施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工作,给在校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平台。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也为服装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高素质、高水平、高思想、高文化的全面型人才。[4]

2 迎合市场需求的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建议

2.1 探索“技术+艺术+市场”的教育模式

服装设计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专业,服装设计的基础就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色彩、服装图案。而服装设计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如服装构成设计、服装画技法、服装工程技术等。将服装设计将技术与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服装设计专业。因此,服装设计课程必然离不开艺术与技术的专门培养与融会贯通。服装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以商品的定位流通于市场当中,在设计与生产上需要更加关注。[5]服装设计专业,需要从设计角度出发,从艺术方面提升设计效果,从技术方面实现艺术的表现,并且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发挥服装设计的重要功能。因此,服装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形成一种“艺术+技术+市场”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服装设计“艺术性”的同时,抓好学生服装设计的“技术性”,更要与市场需求挂钩,联系实际市场需求,使“艺术性”“技术性”更具实践价值。教学过程结合艺术设计理论,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并结合两者,使服装设计中难以理解的方式与数据有形化,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服装平面、立体结构,促进学生对于服装艺术的理解与创新,纠正学生对学科选择上的错误认识,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在基于市场需求下服装设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技术底蕴,将设计基础课程与工程技术课程相结合,融合服装设计的技术领域,使学生充分了解科学技术影响下的新式服装设计理念。[6]同时,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力求在市场需求上寻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依托市场需求,探索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新方法。

2.2 探索服装构成、服装色彩、服装图案和服装画技法课程基础知识体系教学

服装设计的基本课程,主要以服装构成、服装图案、服装色彩与服装画技法等教学内容为主,这些课程内容有效地将服装设计体系具体化,通过以这些课程内容为基础,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学好服装设计,必然需要充分掌握服装设计的主要工艺,服装图案的选择与绘制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内容;服装的色彩搭配更为重要,只有合理的色彩搭配,才能保证服装构成、服装图案更加协调;服装画技法则是实现融合服装结构、图案与色彩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教学内容,从根基抓起,从基础培养,促进学生对技术课程知识结构的掌握,提升学生基础技艺的掌握,使学生在迎合现代服装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充分胜任服装设计这份工作。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2)

关键词 服装 立体裁剪 教学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48

Abstract People's aesthetic level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the garment, texti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clothing industry training with fashion design, tailoring and other skills. Three dimensional cutting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in fashion design,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which is good for students to enter the society af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pplied to work practic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three dimensional cutt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garment; three-dimensional cutting; teaching; analysis; suggestion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人民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服装的设计、立体裁剪、潮流元素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服装人才,各大纺织类高校开始注重对学生服装立体裁剪专业技能的培养,将立体裁剪列为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不仅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服装审美、对时尚的敏感度、提高设计质量等能力。因此,要将传统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转化为现代创新型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立体裁剪能力。

1 关于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况

1.1 服装立体裁剪的发展简介

服装立体裁剪的专业名称是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属于服装设计的一种,是偏向于手动技能的设计能力,其能力具体表现是需要裁剪手动技能和设计灵感相结合。服装立体裁剪属于服装潮流文化发展的一种,最先在欧洲流行,随后传入日本地区,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重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服装工业,引进了服装立体裁剪文化。服装立体裁剪具有将服装造型设计灵感通过用布料的裁剪来实现的特点,是属于最原始的一种服装结构设计形式。

1.2 服装立体剪裁的具体内容

服装设计具有两个基本理念:一是满足人体体型结构,具有合体性和舒适性;二是满足人对服装的外形审美,符合服装潮流发展趋向。服装立体裁剪将设计抽象理念和设计实践结合在一起,裁剪的过程一般是将布料覆盖人体模型或者服装模特上,通过对布料的分割、折叠、抽缩等方式将脑海中的设计构造好,然后将摆好的衣服结构进行分割剪切,平放在纸样用纸上,然后就能得到一个服装的样板,最后利用机器或者手工进行缝合修剪就能得到最初的服装样板。

1.3 服装立体裁剪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有较高的服装时尚敏感度、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服装裁剪技术,提高学生的服装立体裁剪能力是培养综合性服装人才的重要内容。服装立体裁剪从理论、技术上都能满足服装的设计理念创新和服装生产的要求。尤其在当今,各大服装品牌、服装奢侈品,例如香奈儿、古驰等,对服装立体裁剪的设计技术十分注重,价格走亲民路线的服装品牌,例如only女装、韩国依恋服装品牌不仅重视服装立体裁剪结构,还十分注重自身品牌风格路线定位以及潮流元素的融合。拥有较强的服装立体裁剪能力是设计一件优秀服装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仅有设计理念而没有立体裁剪能力,是无法完成优秀服装作品设计的。

2 立体裁剪教学现状

近年来各大纺织类高校开始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列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裁剪专业技能。但由于教学理念不正确以及学科教学发展时间较短,且或多或少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目前的服装设计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设计理念和裁剪技能相分离

收集相关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调查,得知一个较为突出的教学问题,就是在各大纺织类高校中,对服装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往往是完成一件服装作品成品的制作,毕业设计的作品很少有设计和裁剪相结合的优秀服装作品,多数都为具有优秀裁剪功底但缺少设计创意的,或者是具有先进的设计创意但缺少良好的布料裁剪功底的作品,设计理念和裁剪技能不能相结合。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教师把服装设计理念教学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分开,在理念设计课上注重对学生图纸上的设计作画和灵感培养,在服装立体裁剪课上让学生机械模仿布料的裁剪技能,只注重裁剪手艺和操作手法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2.2 课程设置缺少衔接性

服装专业课程内容一般包含有服装的平面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学和人体工程学、服装美学、服装材料学、服装立体裁剪学等,但目前服装高校在进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时没有注重与其它课程进行衔接教学,导致出现知识重复教学和断层的现象。例如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人体结构学却安排在第二学年,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需要对人体结构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学习,这种缺乏衔接性的课程设置会导致学生在第一年学习服装立体裁剪时缺少很多基本的人体结构知识基础,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内涵。

2.3 缺乏教学资源

我国服装教学发展的时间相对西方较晚,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资源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教学资源较为欠缺。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会选择出国深造,以便更好地进行服装专业学习。目前我国服装院校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一般是白坯布,学生利用白坯布进行服装在人体结构上的设计和剪裁演练。白坯布操作手法简单,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结构设计,但却不能让学生通过白坯布直观感受到服装造型的成品的质感,长期使用单一的白坯布进行造型构造,容易降低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审美眼光。

2.4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我国众多服装专业的学生选择到西方国家去深造,反映出我国服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的服装教学理念较为陈旧,还存在着“重设计,轻实践”的理论式教学理念,认为服装专业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只要设计好,作品就会有工厂帮助打样板,不需要太多的裁剪技能手艺。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忽略了服装立体裁剪也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能在服装立体裁剪的过程中不断修改脑海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理念相辅相成才能制作优秀的设计作品。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是在立体裁剪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大部分时间先想好作品设计,然后进行机械性的裁剪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摆布和裁剪步骤进行模仿。

3 改革服装立体裁剪教学

传统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了,必须对服装立体裁剪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树立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针对目前服装裁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要改革服装立体裁剪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手工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服装实践能力。将服装设计理念相关课程和服装手工操作的课程相结合,在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中融入设计理念,将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服装专业能力。做好每个课程设置的衔接工作,保证学生能将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各大服装高校可以参考世界著名服装学院的教学发展模式和理念,例如法国的ESMOD、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美国帕森设计学院、中国北京服装学院等。

3.2 开展合作性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模式

在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中,各大纺织类服装高校可以尝试采用合作式的裁剪教学模式,通过以合作为学习中心,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分工的形式开展裁剪教学。这种合作式的裁剪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裁剪手工技能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发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及时讨论解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他人优秀的设计理念和练习裁剪工艺手法。教师在布置裁剪任务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难度,高难度的裁剪任务会更加促进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裁剪操作能力和服装创新设计能力。

3.3 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理论和技能,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服装立体裁剪的优秀作品或者视频提供给学生欣赏,亦可以提供一些优秀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立体裁剪的看法,这些丰富的教学素材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优秀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灵感。

3.4 平面与立体结构设计相结合

相对于平面结构设计来说,立体裁剪结构设计更复杂,是高水平的服装设计。平面服装结构设计主要以公式进行推算,简单方便,适用于宽松型的服装设计,目前国内教学还是偏向于平面结构设计。平面和立体两者结构设计在不同的服装上有不同的应用,因此在推行立体裁剪教学时,要注重和平面结构设计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件优秀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往往需要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结合才能完成,教师在进行立体裁剪教学时,可以给出指导建议。对于熟悉简单的部分可以先进行立体裁剪操作,较难的部分应用平面裁剪,等对较难部分的裁剪手艺较为成熟时尝试进行立体裁剪;对肩膀等不易准确裁剪的部位可以进行立体的轮廓画线再进行平面裁剪;在白坯布上进行平面画线裁剪留出部分布料余量,然后进行人体模型试穿,使用布的余量进行立体裁剪修改。这种先平后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服装裁剪的准确度,掌握立体裁剪的工艺手法。

参考文献

[1] 顾春华.“立体裁剪”与“服装设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美与时代(上旬),2014.

[2] 刘丹.服装立体裁剪的合作式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6.

[3] 程冰莹.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

[4] 吴永红.服装设计专业立体裁剪技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3.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3)

一、对目前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很快受到国人的瞩目和青睐。各类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服装专业毕业生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然而,随着毕业生社会信息反馈,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目标不清,办学层次模糊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实行单一的标准化培养规格,尽管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第一线的实用应用型人才,力求为生产实践服务,但这一目标却始终没有真正确立。企业和毕业生不能相互适应,许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不久,往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企业在屡屡引进人才不成的失望之余,也在连连叹息现今的学生太不扎实,太缺少应变能力。

(二)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模式单一

纸上谈兵,设计课等于画效果图,是目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主要弊病。众所周知,同一服装造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结果会大相径庭。效果图与实物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同时,由于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课堂说教式为主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专业意识过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性环节脱节,在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力度不够,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甚至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在课程体系方面与人才培养定位产生偏离,教学计划的重心向理论教学偏移。

(三)课程设置欠佳,跟不上市场需求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太多,从课程设计上来说,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横跨经济、管理、营销、技术四大领域。短短的中职三年,能精通其中一域就已不易,即使有学生苦读三年,成绩优秀,虽各领域均有涉猎,却无特点,这种人充其量可称为通才,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服装设计是个时尚行业,与其他的专业相比,服装设计的风格和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为过。实际上,在时尚界,服装设计一直是引领潮流的行业。服装的更新换代决定了服装设计在风格、材料、工艺上不停地变化中改进。而职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往往是数年前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的变化。教师往往使用过时的教材和理念来进行教学,造成学生毕业的时候无法跟上潮流的脚步。

(四)就业方向模糊,专业结构单一

通过几年在教学一线的亲身经历,以及单位对本校服装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对择业单位的选择,对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都显得茫然和不自信。由于不能准确定位应聘的职业与岗位,因此泛泛的简历不能吸引用人企业,应届毕业生往往失去面试的机会。进入择业单位后还需在原有知识技能基础上重新学习一段时间才能走上工作岗位,这对择业学生的自信心是一种打击,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极少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所以很多单位在招聘牌上标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款,单单这一条就会把很多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同时,由于单一的人才结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导致结构型人才过剩,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五)教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中职服装院校没有强大的教学设施,实验室条件跟不上教学的需要。服装院校都有工艺室,但大多仅有简单的缝纫机械和熨烫设备,有些甚至连包缝机、压衬机这些最起码的设施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高科技先进设施。同时,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师,活动半径有限———从学校到学校,社会实践不足。经过几年的教学活动以后,知识更新不足,急需补充。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思想从各行各业各渠道,不断地渗透和补充到服装领域。如果只有枯燥的理论,而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全面的、苍白的。所以,学校所缺乏的正是在服装企业第一线从事设计、管理和营销工作的师资力量。

二、对当前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有效改变当前中职服装设计教学的现状,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当前社会经济做出积极贡献,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确立与市场接轨的培养目标

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要,中职服装专业应立足于服装企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拓宽专业口径,创办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等具备现实性的、实效性的专业,着眼于培养服装企业急需的综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集知识技能于一身,既会设计、又懂工艺,兼通市场营销的人才。中职服装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应强化为企业生产服务的应用性意识,对培养目标和规格重新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人才是为社会需求而培养的,面对这种尴尬的就业局面,教育者应瞄准企业需求,创新教育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做到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打破让企业被动接受学校培养人才的单一局面。

(二)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

第一,要精选教学内容。服装专业的教材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对于偏离现有生产实际,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教学内容,必须适时地进行修订,做到推陈出新、跟踪前沿,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实用,使理论与实践在教材中有机结合。加强教材建设,加强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第二,要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和实习。应形成“教学实验—仿真实训—岗位实务”的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首先,应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在校内现有的服装实验室基础上,加快服装CAD设计室和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建设步伐,进行模拟实验工作。实行产销一体化,走以厂养学、以学促厂、共同发展的道路,进行设计、打样、裁剪、工艺制作、销售一体化的实践训练。其次,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在校外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实习基地,强化产教结合,争取产业界的支持和援助,本着互惠互利、学习服务的原则,同有关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应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专业设计的教学内容,直接为服装企业设计产品。最后,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就能够了解服装企业生产一线的最新情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理配置课程,加大改革力度

第一,要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和修订,经常到先进服装企业实地考察职业岗位的要求,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依据,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保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同时,抓好专业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是主干专业课程,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服装生产与管理等;二是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设计、结构、工艺、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技能、绘制与修改服装生产图的技能、服装市场管理技能等。课程设置中,要根据专业特点和服装企业的要求进行配比,突出实战性教学环节,改变以往的课程配置面面俱到,课时平均的局面。课程设置要立足现实,突出应用性。

第二,要制定合理而灵活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基本蓝图,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文件。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培养目标和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案。同时,要开设新鲜课程供学生选择。目前的服装设计教育中,更多地强调了基本功和技法训练,学生普遍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整体性思维,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一旦进入企业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设计师的工作。主持好一个品牌设计,要靠设计师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仅需要艺术上的感性创造,还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市场,找准定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推广。因此,学校也应该开设一些与服装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课程。

第三,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中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四)树立正确理念,提升职业能力

第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要提倡学生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艺术修养,注重培养学生对形式美及前卫时尚的敏锐感受力,使其具有超前的设计意识、设计理念。同时,要强调学生对服装本质的认识,立足于学习服装结构、工艺技术方面所表现的美,做到良好的美感形式体现服装的功能价值;以得体的穿着效果展示高品位的内涵,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服装设计,首先要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不能认识美,就不能创造美。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等,在体现其设计意图的同时,应追求一定的艺术效果,形成服装设计中所特有的艺术倾向和艺术内涵。服装画中点、线、面、体的视觉语言蕴藏于生活环境,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流畅自如,处处充满着节奏感。服装中色彩的组合有着较高的艺术性,色彩的冷暖、动静、轻重、进退都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表情作用。它充分发挥色彩的功能,丰富艺术表现,构成艺术美的服装色彩效应。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事物要多观察、多记录,深入大自然中写生,搜集素材,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

第三,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把握市场与流行的能力。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目的,最终是为市场服务,为品牌服务。学校不应该仅仅将学生限于校园中进行书本教育,而是要引导学生到市场中去,培养学生把握市场与流行的能力。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设计最终是要推向市场的,设计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市场的时候做这样的练习,将每一个品牌中你认为最畅销的设计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其设计与流行的联系,看其是否真正流行,依此判断预测流行和把握市场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将所看到的东西默记于心的能力。

(五)全面建设教师队伍,改革教学评估内容

第一,要建立一支理论知识宽厚,专业技能全面的“双师”队伍。定期轮流到企业进行岗位的实践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培训。学校要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联合,参与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积极参加各级服装设计大赛等交流活动,提高业务能力。并从服装企业选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充实原有师资队伍,真正建立起一支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能全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更应进行重点培训。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派教师出国研修、考察或到对口重点院校进修、读研,以全面提高其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不断强化其创新意识、更新其知识结构。

第二,要抓好教材与教学文件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是实施教学计划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伴随服装业的发展,服装专业也基本拥有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服装设计教材,可是如何将一些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手段融合起来,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服装设计教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服装设计的教材是没有最完善的,也不可能是完善的,这就要求采用灵活的教材选用方式以弥补各种教材的缺陷。另外,加强教学文件资料的建设,把各种服装设计类型的图片资料通过处理成课件或是VCD加以保存,这样为以后的课程讲授提供形象的资料,可以获得多重功效。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4)

关键词:服装设计元素;流行趋势;优化

设计灵感、图稿以及评价是服装设计中流程,二十世纪的服装设计依靠的是设计师的个人创意,看重的是设计师的个人能力,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特点,这让Dior、Chanel等成为知名品牌,但是这种设计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当前服装产业发展及设计流程都走向了科学化,以往的设计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更主要的是对流行进行客观分析,形成一套流行趋势的设计流程。Zara、H&M等品牌的成功证明了当前的流行趋势是由众多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再是依靠设计师或者是品牌引导,因此,要想让品牌获得成功,就需要准确把握流行信息,我国服装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产品研发成功率,促进企业发展。

一、服装流行元素的分级提炼

元素是事物构成的基本物质名称,设计元素是设计风格的构成基础,众多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件完整的服装,随着时间发展,流行元素是会发生变化的,通常是一种或者是几种改变,进而也改变了服装的流行趋势,因此在设计元素基础上,可以建立服装流行趋势优化模型,对服装的流行趋势进行优化,只要对流行趋势进行优化,进而才能准确的把握设计元素的流行,促进元素的创新发展,让服装研发设计更加具有竞争力。服装的色彩、细节、面料以及廓形型是主要的设计元素,每个元素还可以根据其量态、形态、性质的差异,继续划分成三级,流行趋势为企业服装设计提供指导。服装流行趋势内容有市场产品流行信息、品牌流行信息、科技进展、专业机构流行信息、生活方式、人文艺术、社会潮流背景等。要对流行元素进行科学的分级提炼,就需要先在这些信息中提炼出具体的流行元素,即流行的面料元素、廓型元素、细节元素等,这是对服装流行趋势进行有效优化的前提。

二、服装流行元素的分级优化方法

在趋势中总结出不同方面的流行元素之后,需要依据设计元素的层级进行流行趋势优化。在流行元素基础上进行以及优化,可以得到优化处理后的不同性质元素、如色彩、廓形、面料、细节元素。色彩元素中有橙色系、红色系等流行色;面料性质元素中有麻、面、蕾丝等;廓型性质元素中有宽肩、长裙等;流行性质元素是服装中非常基础的流行要点,在一级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二级优化,得到流行的形态元素,包括廓形形态、面料形态、色彩形态以及细节形态元素,这些更加清楚的体现出流行服装的要点。最后,还要再进行三级优化,可以提炼出不同的量态元素,同样是廓型、色彩、细节以及面料上的量态元素,及具体的流行元素,经过三级优化后的各元素结果就是符合当前流行趋势,可以进行新产品设计,将这些元素体现到设计中。

三、基于服装设计元素的流行趋势优化模型在服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流行元素进行三级优化后,就可以得出具体的流行元素,已经符合流行趋势,能够在设计服装中进行使用,但是每个品牌服装都有品牌自己的特色及风格,还有较为稳定的面料、廓型、色系及细节。在设计设计过程中,在保证品牌的稳定风格情况下,还要将流行元素趋势体现到设计中是较为困难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建立品牌自己的服装产品基础数据库,分设不同的元素数据库,要保障新服装设计与品牌以往风格相适应,就需要掌握元素的具体情况,因此,要在不同元素的数据库中将以往的服装产品的性质、形态以及量态元素都加入其中。结合具体的流行趋势,优化过的流行元素可以和品牌自己的产品基础数据库中的相关设计元素进行部分或者全部组合,就可以形成创新的流行服装。

四、服装流行趋势研究重要性

流行趋势对服装行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流行趋势来自于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他们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而养成的穿着趋势。流行趋势对服装设计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在其指导下才进行服装设计,可以说其对服装的设计具有决定性作用。其通常能够划分成纵向、横向以及交叉这三种流行趋势。首先,纵向的流行是自上而下的,通常是因为产品被高端消费者先使用,之后进行传播,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在不同社会阶层中流行;其次,横向流行,是某一社会群体最先进行使用,之后再逐次的蔓延到其他社会群体中,逐渐形成流行;最后一种交叉流行,就是指上下交叉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流行,比如夹克衫。在实际生活中,纵向流行、横向流行以及交叉流行通常都是交叉着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流行趋势也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人们对流行要求越来越高,辅助设计行业只有及时、准确的把握流行文化,按照服装流行规律,把握准确的流行元素,才能研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通常这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设计服装时需要遵循社会消费规律。当前需要把握市场流行文化,这对消费方向产生重要影响,流行现象已经渗透到服装设计中,高级时装一直是时尚文化的引导及主流,促进社会服装文化再生和更新,让服装品牌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价值,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其次,设计服装时还需要与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相适应,这是非常重要性的,服装设计需要先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审美需求,不仅要注重美观,更需要注重实用性,通过提升服装的形象外观,提升服装的审美价值。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审美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对服装的美观性要求不断提高,服装设计师只有准确的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产品,促进品牌发展,提高品牌的竞争力。综上所述,流行趋势对服装设计行业具有重要影响,服装设计师只有设计出满足社会消费规律及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带动品牌自身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正确的把握流行,除了要对设计有兴趣和热情、有较高专业水平之外,还需要全面的了解各种流行元素,对流行元素的流行趋势进行有效优化,设计出实用性和美观性兼具的流行服装。

参考文献:

[1]汝海洋.流行趋势在产品设计上的运用研究——海派流行趋势在包袋设中的运用[J].东华大学,2015(11).

[2]赵洁.浅谈服装流行与品牌服装设计的要素[J].西江月,2014(12).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5)

关键词:服装设计;实践教学;必要性;重要性

服装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最早的遮羞功能出发,到目前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服装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随着人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服装产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因素;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过程,设计师根据材质的特点进行加工,使其更符合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由此产生购买的欲望。同样的材质和做工,设计风格的不同所得到的市场反馈也不同,服装设计是创建品牌、提高服装附加值的重要因素,是促使这一产业从低端迈向高端的重要途径。

一、前言

我国人口众多,既是一个服装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服装生产大国。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不同的朝代、时期都有风格迥异的服装特色,形成了深厚的设计积累。但在近代时期,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在服装材质、服装工艺等方面大幅度超越了中国,并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磨炼设计水平,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体系和品牌效应;相对而言,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却明显落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以代加工为主导,被称为“世界工厂”。强大的生产能力并没有促进竞争地位的提高,服装产业主要以批发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弱。究其原因,与我国服装设计水平整体落后有很大的关系。服装是一种特殊的产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基本的保护功能正在退化,人们更多的关注艺术、时尚、流行等元素在服装上的体现。所以说,服装的设计就是一种艺术创作,但又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创作,服装设计师必须根据现实中存在的材质、服装的基本构成、功能有效性等因素展开,最后还要符合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加强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服装设计及相关内容在我国仍属于小众学科,除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之外,大部分以职业学校为主。从服装设计人才教学现状而言,主要以美术教育为基础,突出平面设计能力,理论部分内容较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很显然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的服装产业发展,从人才招聘角度说,很多服装厂家、设计机构并不看好应届毕业生,除非从储备人才的角度出发,否则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这正表现出我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弊端,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美术基础、绘画功底以及服装设计理论的学习,但在教学中缺乏必要的实践,设计大多是“纸上谈兵”,虽然能够体现出一定的风格,但在现实中却没什么用;学生不了解材质的特点、物性、改性,掌握的原理、风格再多也不可能自动变化为成衣。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与实践的脱节,是造成我国服装设计人才素质较低的关键。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市场全面对世界开放,各种国外服装品牌蜂拥而入,对我国民族服装产业的发展是巨大的冲击。从市场角度来说,高端企业制定标准,中端企业开发品牌,而低端企业生产产品,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弱的环节。无论是标准还是品牌,服装的设计都是最关键的,加强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比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我国服装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事实上,我国近代服装设计成绩斐然,旗袍、中山装更是典范。但专业的服装设计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且大多数理念都是从西方现代设计中移植而来,结合学校教育的模式,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工艺美术方面的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和社会脱节的严重问题。例如,教学活动中以绘画技能为中心,包括素描、色彩的运用,学生很难意识到后期的应用层面,即如何把设计稿转化成现实中的服装产品。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和学业考核有很大关系,包括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艺术学校,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是素描、速写、色彩等绘画科目,如果美术成绩不合格,就会影响毕业。因此,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美术练习,与服装设计的本质相差甚远。教学工作中开设的实践课程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割,诸如服装设计理论、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也都被列入实践课程,进一步挤压了实践教学的时间。服装设计要体现出艺术性特点,但艺术的实现要与现实中的材料结合,单纯地绘画图案不是服装设计,只能算是一个步骤,属于平面设计的范畴。这一点在师资力量方便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服装设计教师队伍中,有实际服装制作经验的人并不多,一些是专门从事平面设计的、一些是专门从事计算机设计的(如CAD、PS),教学中存在的片面性很突出,即便提供了可实践的教学环境,也很难有效地利用。

三、实践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来说,服装设计水平低下已经严重影响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发展的格局下,国外服装品牌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生产资源优势等,把中国作为一个“加工车间”,而产品贴上品牌标签之后,就具有了很高的附加值。相对应地,我国大量优质服装加工技术、原材料等却因为服装设计问题不被市场接受,在营销中往往以低价格进行竞争,市场转化率较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是解决服装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方式,教育体系在人才的培养层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让学生的创意和现实相结合。深入了解市场,扩大知识面,不仅要了解绘画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掌握服装技术、材质特点等知识。院校服装设计人才每年都会大量的充斥市场,如果忽视了人才的培养方向,必然会导致资源浪费、就业压力增大等问题。服装企业或设计机构对有经验设计师的青睐,主要源于其接触过具体的成衣过程,在实践中有很好的经验,这一点需要教育体系关注。

2.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服装设计的本质就是成衣实践。由于社会理念或认识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服装设计的本质。尤其在商业炒作的情况下,各类非主流、后现代的时装秀,层出不穷的设计概念等,导致人们错误地把服装设计认为一种单纯地艺术设计,与现实中服装功能严重不符。而实际上的服装设计则是在创新理念的前提下,激发灵感、具体表现,最后进行实物的制作。其次,服装设计灵感源于大量的实践。设计是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就需要灵感。一个显而易见的实施是,灵感不可能凭空在大脑中显现,它是厚积薄发的,是在实践中经历了大量的学习、体验、挫折、感悟之后,在人的意识中反复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表达。素质优良的服装设计是需要吸收大量的姊妹艺术营养,包括雕塑、建筑、文学、舞蹈、喜剧等,艺术是相同的,通过转化和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起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心理共鸣;艺术创作绝对不是偶然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创作,而通过市场来检验设计的优劣。再次,实践是服装设计走向市场必要环节。服装设计是为服装产业服务的,消费者不可能花钱买一张素描或色彩,而是实实在在的服装产品。如果一个设计师连服装材质都不了解,连基本的缝纫技巧也不懂,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产品,更不可能创造出品牌。

四、加强服装设计教学中实践性的措施

1.改进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我国现有的服装设计理论和教学模式大多从西方引进,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不利影响,在课程体系方面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从改进方面说,要逐渐减少美术理论的比例,甚至可以取消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课程,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展电脑手绘、软件设计等,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性。在课堂上引入服装材质的讲解,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布料工艺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解不同的面料特点。开设服装材料学科、裁剪缝纫学科等,让学生逐步学会将创作转化为现实的方法。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开设服装品牌课程,针对不同的品牌设计风格进行讲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市场潮流前瞻性,在不削弱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专业性特点。

2.开展模块形式教学、灵活开展因材施教

服装设计的种类很多,人才的培养不能讲究“大而全”,而应该强调“小而精”,针对我国当前的服装设计专业进行细分,包括中国传统服饰、西方服饰、特殊服饰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结合因材施教的策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为学生重点讲解服装结构、制作工艺、造型特征等;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奠定基础,缩短上岗的培训时间。

3.改革考核评价标准、提升实践能力锻炼

考核评价标准是影响当前我国服装设计改革的重要阻力,由于长期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服装设计专业的考核内容大部分以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如服装设计艺术理论、绘画技巧等,在阶段考核和毕业设计中,也缺乏实践性的安排。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可以把日常手工制作纳入考核体系,包括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毕业设计的服装实物实现等;通过增加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实践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结束语

单纯地从教育角度分析,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有很大区别,其教学行为是围绕着市场需求展开的,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倾向十分明显。同时,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学生被要求充分了解艺术基础是有必要的,但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必须协调,否则会造成人才能力的偏差性。从现阶段情况来说,我国在服装设计人才的教育方面过分强调艺术理论、绘画能力、基础课程等方面的考核,实践明显不足;要解决这一情况,应该加强教育系统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条件,实现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为我国服装产业的强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亚.论仿生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江成,叶艳.论延伸设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装饰,2013

[3]胡嫔.论服装设计教学在市场中的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

[4]张红丽.艺术设计要在实践中磨炼——论实践对于服装设计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0

[5]修雪丹.浅谈服装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6)

答:我校面向省外艺术类招生均文理兼招。

美术类招生有服装与服饰设计类(含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饰品设计)、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设计学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等5个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设计与营销 中美合作项目)。另有,表演(人物形象设计)、美术学(商业插画)2个专业仅浙江省招生,外省考生可通过校内转专业进入这2个专业就读。

时装表演类有表演(时装表演艺术)1个专业全国计划招生。

2、浙江理工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美合作项目)如何?学费和出国留学的费用是多少?

答: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设计与营销 中美合作项目)是我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完成学业时,将获得浙江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美方院校结业证书;该项目学生均可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赴美留学,优秀学生可申请赴美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访问学习,其中赴美学习一年、符合条件的学生可获得美方院校授予的副学士学位。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美合作项目)的学费是28000元/年。赴美留学费用按申请获批当年标准由美方院校收取,美方学费约1万美元/年(不含住宿费、生活费)。学校设立中美合作项目特别奖学金,用于资助该项目优秀学生赴国(境)外留学的部分费用,资助额度为6万元。

3、浙江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在哪些省市招生?

答:我校美术类专业面向: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天津、北京、陕西、甘肃、山东、四川、重庆、河南、江苏、上海、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浙江27个省份招生。新疆、西藏、宁夏、青海4个省份不招美术类考生。

时装表演类专业在美术类专业招生省份基础上增加新疆共28个省份招生。

4、各专业招多少人?各省招生计划如何分配?

答:我校2017年艺术类专业全国共招生680人,其中表演(时装表演艺术)招生33人(含男生10人),中美合作项目招生120人,其他美术类招生527人,除浙江省招生计划单列外,其他省份招生计划不分省,根据生源情况择优录取,不限定单个省份录取人数,即在某一省份录取多少学生,我校将相应调配该省份多少招生计划。

5、专业校考是否必须参加专业省统考?

答:外省美术类考生必须参加我校美术专业校考,同时对有专业省级统考的省份,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级招生部门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省统考,专业校考和省统考均合格者方可报考我校相应艺术类本科专业。

浙江省美术类考生只需参加专业省统考且合格即可,不需要参加我校专业校考。浙江美术类“三位一体”考生须参加该项测试并入围方可填报该项志愿。

时装表演类的考生均须参加我校专业校考,对有时装表演类省统考的省份,同时要求省统考成绩合格。

6、美术类专业校考科目是哪些?时间和分值各是多少?考试是否可以兼报?

答:美术类专业考试科目为速写、素描和色彩三门,考试时间分别为30分钟、150分钟,150分钟,分值分别为60分、120分、120分,满分300分。

我校美术类考试可以兼报,即考生只需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报考我校美术类专业。若符合条件的考生既要报考美术类,又想参加时装表演类专业考试的,则需分别参加两类专业考试,专业校考合格方可填报相关专业志愿。

7、艺术类专业外语语种及单科要求?

答:我校所有专业外语语种均为英语,美术类英语单科高考成绩要求在中美合作项目专业70分及以上,其它普通类(非中美合作项目)专业60分及以上(满分不是150分的按比例折算)。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专业英语单科成绩不限。

8、艺术类专业志愿如何填报?

答:我校艺术类专业均在各省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或艺术一批)录取。一般来说,只有第一志愿填报我校方有机会录取;第二志愿报考我校的,因一志愿就已录取额满,招生计划已经用完,故二志愿被我校录取的可能性为零。我们热忱欢迎专业校考合格、文化成绩达到生源省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线的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我校。

中美合作项目专业只招收有该项专业志愿的考生。由于该项目专业学费较高,且只招收有该项目专业志愿的考生,往往该项目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生可按需选择填报。

9、今年艺术类校考成绩合格线是多少?有排名吗?

答:我校2017年美术类专业校考合格线为208分。我校对美术类专业成绩不排名,对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均上线的考生,一志愿报考并进档者,将分省内、省外依据综合分统一排序(省外全国排队,不分省),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分相同时,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专业校考合格线男生86分,女生87分。对专业校考成绩与文化成绩均上线的考生,一志愿报考并进档者,按照专业校考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专业校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高者。

10、我校艺术类综合分怎样计算?

答:美术类专业综合分(满分750分)计算方法为:

专业总成绩折(满分300分)÷3×7.5×50%+文化总成绩(满分750分)×50%

如:专业校考成绩228分,高考文化成绩400分(满分750分)为例,

美术综合分=228÷3×7.5×50% + 400×50% = 485

注:文化总成绩满分不是750分的按比例折算。

11、近两年外省艺术类专业录取情况如何?

2016年艺术类各专业外省录取情况

专业

批次

录取人数

最低分

平均分

服装与服饰设计类(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饰品设计)、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

艺术提前批

100

616

431

480.5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艺术提前批

197

570

443

481.2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设计与营销 中美合作项目)

艺术提前批

28

529

418

468.9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男

艺术提前批

10

97

88

92.8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女

艺术提前批

23

96

84

91.1

注: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专业录取分数为专业分;美术类专业录取分数为综合分。

2015年艺术类各专业外省录取情况

录取专业

批次

录取数

最低分

平均分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饰品设计)1

艺术提前批

65

559

494

516.9

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

艺术提前批

35

521

469

486.3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提前批

159

561

466

495.4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设计与营销 中美合作项目)

艺术提前批

30

554

476

493.3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男

艺术提前批

12

95

81

87.0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女

艺术提前批

21

94

73

服装设计的前提篇(7)

【关键词】服装设计理论实践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92-01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流行性、技能性和实战性强是其突出的特点。

一 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1.传统教学管理思想不符合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需要

目前,很多普通职业学校都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但在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上,却缺少必要的适应性。很多院校在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后,没有深入了解该专业的教学特色,仍然按照普通学科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管理,对服装设计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和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但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以及缺少实践机会、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等客观原因,很多普通服装院校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二 服装设计行业当前市场需求分析

公司求才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首先,设计师不仅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当前社会流行的服装潮流和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甚至具有一定的市场流行元素预测能力。其次,市场更需要的是服装设计师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市场的调查、产品定位,设计过程中对面料、款式独特的把握,以及产品用何种形式宣传、营销等。因此,服装人才的培养与当前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关起门来只教授和学习服装设计,应以鼓励开放和动手实践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地从当前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中提取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培养。这样学生在参与工作后,可以充分地利用学校所教授的学习内容,迅速投入到所从事的服装设计工作中去。

三 服装设计实践教学方式改进探讨

实践是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理论教学。但在当前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增强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1.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服装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必要的课堂改革,针对课程的需要,利用较为集中的专业课时间,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市场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服装材料课程除了部分理论知识在课堂内学习外,其余内容则可以由教师带学生直接在面料市场内讲解,针对不同品种的面料进行现场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生动又直观,既避免了理论授课过于抽象化的弊端,又让学生实时掌握了面料市场最新的流行动态及信息。

2.培养教师实践能力

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服装院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可以定期委派现任教师深入服装公司进行实践设计锻炼,让教师亲自参与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流程,丰富实践经验,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这样在对学生教学的后续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传授。也可以从服装设计公司中聘请长期从事服装相关工作并具有丰富经验的服装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为学生授课,传授具体的实践经验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丰富学生的课程知识和实战经验。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除校内的课堂教学实践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到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体验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从而促使自身的学习与企业的项目相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掌握流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获得真实的生产经验。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联合举办设计比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设计能力和锻炼的机会,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征集到好的设计作品投入生产并形成效益。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让社会和市场来检验学生的设计作品并给予指导。如邀请企业管理者、设计师、制版师和工艺师等来做比赛评委,从服装板型、制作工艺、款式设计、整体搭配、形象设计等全方位地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判和提出改进建议等,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实体服装设计创业活动,让社会和市场对学生的服装设计综合才能进行全面检验,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真正满足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如果简单僵化地套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践知识缺乏、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因此,针对服装设计专业技能性强、与流行元素紧密关联等特点,需要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贴近市场和潮流需求的教学方式。通过学校、企业、教师以及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紧跟服装流行趋势设计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培养更多的服装设计人才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