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智慧教育的背景

智慧教育的背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28 15:44:20

智慧教育的背景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016―03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教师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师的教学要回归实践,关注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已成共识。教师实践智慧是其专业特性的重要表现,培养教师实践智慧应当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理论研究的文章逐渐增多,但对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论述的文章寥寥无几。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强弱,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和新课改的效果。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特征和表现如何,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积累、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智慧等等,都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新课改呼唤智慧型信息技术教师

我国新课改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启动,要求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方式及课程建设方式等方面做深度改革。[1]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从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殊的群体,既要接受新课改对一般教师的要求和挑战,还要接受新课改对自己提出的独特要求和挑战。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要求,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大胆、积极、创新地改革,而且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从技术和理念方面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加快整个学校的信息化进程。新课改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①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研究者和创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调整课程结构:新课程改革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社会性和人文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强调与不同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课标、教材、技术理性层面的科学知识,而是向生活、自然开放,向人类道德、价值领域开放,向信息技术学科前沿开放;③融洽师生关系:从以往强调教师权威的苛刻型师生关系转向强调民主、师生对话的平等师生关系;④创新教学模式:由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注入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转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合作、提高信息素养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⑤转换课程角色:由课程内容的传递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改革需要热情和激情,更需要理性和智慧,因为课程改革是一种教学实践,而成功的教学实践需要理性的指引和智慧的导航,所以新课程改革亟需智慧型、专家型教师的积极参与,也亟需教师尽快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信息技术教师要迎接新课改对自己提出的挑战,除了具备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外,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去体验、去落实、去创造,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并且把教育理性和情感有效地整合和融化,不断地积累、丰富、完善自我的实践智慧。

二 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特征

1 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素养以及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但这不能取代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出是相对于教师的理论智慧而言的,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核心要素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及对教育道德品性的彰显。”[2]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的驾驭,深度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3]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创作与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对有关信息技术教学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创作的整体直觉认识。它来源于教学和学习资源开发的经验,通过对具体的教学和数字学习资源开境、教学事件和课件开发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内隐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学习资源开发能力,并且使信息技术教师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情景中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既包括教学实践智慧,也包括数字化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践智慧,它是信息技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实践中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他们教学理念、技术素养、艺术素养、情感与价值观、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

2 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特征

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一般教师实践智慧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专业特色,具体来讲,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以下特征:

(1)内隐性:波兰尼(Polanyi M)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不能用语言文字、地图和公式表述的。隐性知识具有如下特征: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不能以正规的方式加以传递;不能“批判性反思”。[4]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主要来源于,在对软硬件的操作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渐进累积,众所周知,对同一个软件的操作方法因人而异,而且在实际的软件使用情境中有些技巧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难以与他人分享,而只能靠个体去体会和感受。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很明显的内隐特征,完全符合波兰尼所认定的隐性知识的特征。

(2)个体性:实践智慧是信息技术教师个性的独特表现,是其教学风格的折射。教师的实践智慧存在于个人过去的经验、现在的身心和将来的行动和计划中,因为它来自教师的个人经验,是教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但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等差异,对教学的感悟也会有种种不同,再与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相结合,往往会形成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实践智慧。

(3)动态性: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环境变化多端,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环境不仅包括教室等物理环境,还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软硬件环境。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是在和复杂多变的对象以及环境交互中动态生成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是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对复杂教学关系的梳理,体现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也是教师在长期的数字化资源开发和管理实践中,对用户需求、软件构架和系统生成的经验积累、深度反思。

(4)随机性: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是个性多异的学生和学科教师在课程整合和信息化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复杂技术难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对象、任务和工作内容都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无法预设的随机行为,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偶然事件有一定的联系。信息技术教师在数字学习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这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随机性。

(5)情境性:“实践智慧处于特定时空所构成的情境中,与特定的事情相关联,实践智慧需要的是与情境的特殊性相关的认知和思考。”[5]教学情境和数字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情景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和特殊性等特征,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实践要求教师时刻机敏地感知、辨别与顿悟当下的教育情景和资源开景。信息技术教学与特定人、物、时、空和具体的情境密切相关: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特定的问题背景下,具有情境特定性;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适用的教育情境也是无法预料的,所以难以对这种情境中的教学行为或事件予以准确的认定,事先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 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策略

1 在专业意识唤醒中激活实践智慧

关注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情感状态,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和接受,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整体智慧水平。要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智慧水平:第一,要唤醒自身的专业意识,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信息技术虽然是小学科,但不要把自己定位为技术和服务人员,要有发展成学校主流学科教师的志气。第二,要转变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现实中,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认同存在偏见,要转变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偏见和陈旧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

2 在学习中坚实实践智慧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学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把自己的“一桶水”变成“长流水”。新课改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要求更高了,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学习更多的教育新理论并进行新的尝试。因此,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强化自己的实践智慧是信息技术教师的当务之急。

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新知识,还要注重对教学和媒体实践知识的积累。实践智慧的核心要素是个体在“Know how”方面的实践性知识。对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最好的获取方法是给一个师傅当徒弟――不是因为师傅能教他,而是因为只有通过与一个不断实践它的人持续接触,才能习得它。[6]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拜师获取信息技术教学专家的实践智慧,可以有意识地深入到他人的教学场景和工作场景,领悟他人的实践智慧。

3 在反思中梳理实践智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 G.J)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经验”。信息技术教师要获得或者增进实践智慧,不能坐等经验的自然积累,而要充分利用个人现有的经验,不断自我提问或与他人对话,这种反思是以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为背景、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为指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以撰写反思日记的方式进行课后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起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等方面。

4 在对话中共享实践智慧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对话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有效手段。与学生之对话,折射自己教学实践智慧的效果,为以后的教学实施提供参考。与学科教师对话,既可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也能让不同学科教师的实践智慧相互碰撞,共同提高与发展,还能促进学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和效果。与学校领导对话,让学校领导知晓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认同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与资深教师对话,资深教师身上蕴含丰富的实践智慧,年轻教师经过对资深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体验资深教师的实践智慧。[7]与互联网中信息技术教学相关论坛中的同行对话,观看和收集同行的教学日志和教育叙事,挖掘其行为背后的思想闪光点。

5 在培训中丰富实践智慧

信息技术与其他成熟学科不同,没有多少较好的、完备的经验可供参考,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实践。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专家引领、同伴合作、和自我反思相结合;需要新课程通识培训、专业培训、课堂教学实践培训相结合,通过培训激活教师的实践性智慧。要探索注重教学实践的培训模式,如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和情景体验式教学等。其中参与式培训是目前教师培训中备受青睐的一种方式,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重要的生成过程。参与式培训赋予每位教师平等学习和表达的权利,还十分重视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师分享彼此之间的教学经验,将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交流表达出来。通过培训能真正积累实践经验,为自己今后的实践智慧的提升提供新思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师利用机会培训其他学科教师,授之以渔,让学科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样既历练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技能,又提高了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

6 在研究中提升实践智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教学即教研”、“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

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最有效和最可行的方式之一就是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专门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把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倡导教师以研究实践者的角色进入研究情景。信息技术教师分析自己在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反思,结合实践境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方案,观察和记录自己实施的过程,通过多轮的行动研究,直到自己的实际问题解决为止。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关注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提出的各种理论、各种学说,从教学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尝试、试验,并发展完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都亟需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教师,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实践智慧的培育和提升犹如一艘刚刚启航的帆船,任重而道远,还需信息技术教师、同行、学校、社会的共同护航,才能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

―――――――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15.

[2] 邓友超,李小红.论教师实践智慧[J].教育研究,2003,(9):32-36.

[3] 赵瑞情.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7):7-9.

[4] Polanyi M.The Study of Man[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5] 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0-14.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2)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校园;APP;设计与实现;教务教学;科研财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7-0085-02

当前,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为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创造良好条件,设计智慧校园APP是十分必要的。通过APP平台的应用,能够实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并且让教育教学平台具有移动化、物联化、感知化和智能化特征,也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创造条件。目前,学校都普遍注重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和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智慧校园APP设计工作,促进其功能充分发挥。这样不仅能改进校园生活,还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就智慧校园APP设计与实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启示与参考。

1“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APP的设计目标

智慧校园APP的设计目标在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注重信息规划和设计,把握设计要点,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同时还要注重智慧校园APP信息设计与规划,促进数据信息共享,方便获取数据资料,让系统平台的业务更加广泛,为教师教学、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智慧校园APP设计中,应该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确保系统先进,信息资源可靠,注重数据信息收集,构建完善的数据资料库,为教学和管理活动开展创造条件。校园教育教学和服务活动能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提高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效率。这样不仅能顺应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还能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加速现代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合格人才。

2“互联网+17背景下智慧校园APP的设计措施

为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促进智慧校园APP设计水平提高,使其更好满足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需要,设计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把握以下设计要点。

1)满足师生需要。智慧校园APP设计前,应该注重与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和沟通,掌握他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握工作要点,促进设计水平提升,让智慧校园APP系统能有效满足教师和学生需要,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2)具备智慧功能。设计过程中,为有效满足教师和学生需要,APP应该具备智慧功能,不仅可以收集详细全面的数据,还能实现数据共享,对数据资料进行有效利用。满足广大师生获取数据信息的需要,推动校园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服务的一体化。

3)落实专人负责。设计和管理中应该注重先进技术应用,把握设计要点。每个智慧校园APP工作平台都应该由专业人员负责,细化工作流程,方便APP功能实现,为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4)实现数据共享。重视APP移动终端建设,对APP信息工作平台进行协调和处理,把握设计要点。同时还要重视数据收集和整理,完善数据信息资料,进而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为教学和管理活动开展提供参考。

5)创新机制体制。在上述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机制体制创新,采用教与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大资金投入。要注重完善APP系统设计,有效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也让智慧校园APP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3“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APP的设计与实现

根据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结合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智慧校园APP设计与实现中,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1)智慧校园校园统一APP平台。为促进APP有效发挥作用,满足广大师生需要,首先应该构建统一的APP平台,对智慧校园APP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促进其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在统一APP服务平台上,设有其他分支APP平台的接入系统,提供接人申请后可以进行审批与管理活动,满足广大师生信息资料搜集、使用和评价需要。通常来说,根据智慧校园建设具体情况和师生日常生活需要,校园统一APP平台包括教务教学、科研财务、档案办公、公共服务、生活辅助等多个平台。

2)智慧校园教务教学APP平台。设计中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丰富资料储备,促进资源共享,使其更好服务于教务教学的具体需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系统设计时要注重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便捷、快速等优势与显著特点。进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课程、教务、图书借阅查询等功能,让广大师生便捷、准确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同时,教务教学APP平台还能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优化并更新内容,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学生打造全智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3)智慧校园科研财务APP平台。学校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科研财务工作开展。同时,科研财务工作内容复杂,为提高效率,有必要设计相应的APP平台,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智慧校园APP设计时,必须将科研财务模块纳入其中,进而高效、准确的管理科研活动。在该系统支持下,不仅能为学校师生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还方便对科研信息的查询。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活动时,可以将最新业务和信息资料传输至系统之中,不仅丰富信息储备,还有利于资料查询,及时跟踪并掌握各项业务的最新动态,有效提升科研财务管理水平。

4)智慧校园档案办公APP平台。智慧档案也是办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是重要的信息服务平台之一,主要包括设备资产、个人信息、办公系统等。在这些功能的支持下,能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办公信息及档案调取服务,有利于实现对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师生通过该服务平台还能对档案信息进行在线查询,高效、快速、便捷处理档案信息资料,有效提升n案管理与服务水平。

5)智慧校@公共服务APP平台。公共服务APP平台主要为学校各项公共服务提供支撑,为各项公共服务活动开展创造便利。要对公共服务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例如,可以在公共服务APP平台中设置迎新关爱、就业招聘、校园互动、校车服务、校园日历查询、学生事务申办等服务平台,进而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实现这些业务的智能化服务及预订,为公共服务工作水平提升创造条件。在该平台的支持,能够支持并改善广大师生的生活节奏,不仅便利学生日常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该平台支持下,可以实现校园生活的智能化,为广大师生带来更为真实的感受,对提高学校师生的凝聚力,推动学校发展也具有一定作用。

6)智慧校园生活辅助APP平台。生活辅助APP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中应该重视和关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生活辅助APP设计前需要密切与学生联系,确保平台有效满足广大师生需要,提供详细、准确、优质的服务。例如,可以设置义务报销、物暖报销、餐饮服务、住宿管理模块,为广大师生解决衣食住行方面的困难,有效满足他们生活与学习需要。设计中应该保证平台功能完善,为师生提供便利,让他们获得归宿感,从而更为有效的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

4“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APP的应用效果

采取上述措施,完善系统设计工作,不仅满足校园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还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该智慧校园APP应用到学校之中,不仅顺应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还推动了教育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发展,让智慧校园APP在教学、科研、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创造丰富的校园生活,增强广大师生对信息技术的感知和信息化知识应用技能。对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学和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满足广大师生教学和学习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3)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模式构建

当前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学习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时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改革。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义务。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面临的就是就业,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过程中能够促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发生较大的转变,“智慧课堂”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智慧课堂”是时展衍生出来的新型概念,并且智慧课堂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人们对于智慧课堂的了解程度也越来越深。但是,现阶段针对“智慧课堂”的研究还不够细致,很多研究针对高职智慧课堂的理论探索而构建途径的研究尚不足,所以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促进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出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智慧课堂概述

1.1 智慧课堂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智慧”指的是让人能够对于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充分,具备一定的探究真知的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想要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就需要从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观念与思想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智慧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高智慧的人才。在学术领域,对于智慧课堂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同传统的知识传授相对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的构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融合课堂教学中。本研究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探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相融合,让高职院校教师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促进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从多个体系入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的发展问题,并且能够独立分析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

1.2 智慧课堂的特征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合进去,包括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所以智慧课堂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开放性、实时性、互动性及智能性等。

1.2.1 智慧课堂具体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仅仅是依靠教师的机械讲述,生硬地接受理论知识,并且课堂也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唯一场所。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必须集中精力,快速思考,将所学习的知识全部记录下来,即使做不到理解也需要机械地记录,因为一旦脱离课堂,学生很难有其他途径获取知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得以推广,例如微课的应用等,让学生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地选择观看,还能够将课堂教学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学习的场所变得越来越开放,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吸取,而是可以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融合起来。

1.2.2 智慧课堂具有实时性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让教师实时主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接受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学习情境与时间、空间的概念模糊,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环境体验的增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可以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让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促进学习的高效性。

1.2.3 智慧课堂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模式无法引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很可能在教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没有举手回答的情况。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利用智能终端以及相关的软件为教师及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可以无障碍地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点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

2.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技术对高职智慧课堂建设的促进作用

2.1 促进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信息技术推动了智慧课堂的构建,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能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将一些具体的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丰富自己的思维活动。在高水平思维模式下,自然产生“智慧”,智慧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2 提供交互性环境,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

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特认为,智慧的产生是主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智慧的形成也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然后分析问题,通过一定的推理及反思,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习的交互性环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引导学生思考、验证,促进知识学习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交互过程中,促进自身智慧的形成。

2.3 檠生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提高思维水平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学习者通过对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辨别,分析能够促进高水平思维的发展,所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丰富的、开放性的信息资源作为支撑。这就充分地发挥了网络及云平台的优势,将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习者,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便捷、灵活地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在沟通传递过程中障碍很少,能够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掌握。

3.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智慧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高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对学生智慧的培养”。智慧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智力体系、知识体系、学习技巧与方法等。所以,在构建智慧课堂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从多个角度展开合理的教学,促进学习方法、技巧及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智慧课堂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构建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让学生真正从内心爱上学习,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构建的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智慧课堂构建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学生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学习。其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学习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只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促进学习的有效性。最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为学生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吗。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有修养、有合作精神。除此之外,高职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2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首先,需要在高职教师设置网络环境及云平台,载体可以选择学生经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搭建好互动教学平台,使得教师的授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上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开展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次,在智慧课堂上,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智能软件,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促进智慧的有效培养。最后,促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课堂内与课堂外综合构建,促进智慧课堂课外构建与课堂构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需要进行课外构建。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课堂构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3.2.1 课外构建

针对课外培养,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的培养,还需要重视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可以将整体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散,有机地整合到各种学习环境中,长此以往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定期向学生推送与专业相关的一些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接收到学习信息,有效地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提前进行预习,查看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问题的解决。

3.2.2 课堂构建

高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课下就一些具体知识点的讨论情况以及提出的具体问题,了解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从而就具体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课下的讨论,有针对性地设计课题教学。教师需要就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然后设计具体的任务,学生分组自主地进行谈论,合作完成问题的解决任务。对于超出学生解决能力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递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及时地解决、反馈、讲解。教师还可以扩展教学任务,学生分组协助完成,小组间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互相评分,选出优秀的小组,最后由优秀小组演示作品,讲解心得。

结语:智慧课堂是符合时展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信息技术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能够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促进我国整体水平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通讯,2016(12).

[2]盛俊耀.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7(06).

[3]邓光超.“智慧课堂”中的学生个性化学习[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

[4]边金金.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2).

[5]唐业伟.信息技术环境下 “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6]姜强.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7(06).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4)

智慧图书馆工程是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更具要可行性和必要性。笔者将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第一,结合实际分析当前中职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二,结合时代特征分析中职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中职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相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言,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上对中等教育的投入稍显不足,这一点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资源利用上尤为突出。而中职图书馆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政府资金投入上捉襟见肘,这样做会造成中等职业教育难于真正落实国家教育部信息化发展2020规划,同时也会造成学校、教师、学生难以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

二是学校对于中职图书馆建设力不从心。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由公办加民办模式为主,特殊的体制使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难以做到全面兼顾。当然,大部分中职图书馆都能进行有效建设。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中职图书馆更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但现实往往背道而驰,给中职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是中职图书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对职业技术有明显的需求,他们将来就业的方向将会是国内的一线工厂。但是当前中职图书馆由于政策、资金方面的局限性,使得馆内藏书难以在第一时间跟上社会发展步伐,这样会造成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和在图书馆查阅的难以真正运用到工作和建设中去。

2.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智慧图书馆是互联网时代下运用到学校资源的一种生动体现,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将中职图书馆转化为智慧图书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智慧图书馆的网络化特征可以将全国甚至全世界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融合,使中职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世界的变化与发展。其个性化订制化服务同样可以解决原有中职图书馆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最大程度上使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服务社会、满足一线生产的需要。当然,智慧图书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取代中职图书馆,笔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在中职图书馆的基础上去建立数字化、网格化的图书馆资源,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与大数据时代的对接。

二、中职图书馆转化为数字图书馆的实施建议

笔者将从三个角度――国家、学校、学生进行分析,从他们的诉求点出发去探究如何将中职图书馆最有效地转化为智慧图书馆,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1.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国家而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更多的产业工人,只有这部分蓝领阶层壮大起来,国家才能从制造大国变为创造大国。面对这样的政策背景,国家更需要加强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资金的投入,当然投入的重心应该是图书馆资源,通过大量资金的注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推行微型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这样做可以极大程度地方便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的资源和信息。

2.学校管理层转变观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教育资源的建设,最明显的表现方式就是图书馆建设。学校管理者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加深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认知,真正将中职图书馆转变为智慧图书馆;同时学校管理者应该及时与当地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进行合作,将丰富资源进行有效共通共享。

3.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5)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旅游管理课堂的重构,取决于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和实际需求三个方面。

(一)从政策层面

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战略谋划,明确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中央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同志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准确理解,有一个核心观念问题要把握”,这个核心观念就是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国家出台的重要文件和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无不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从政策层面为信息技术下旅游管理课堂的重构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障。而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方面,2013年《旅游法》的出台,加速旅游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旅游消费向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转移。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智慧旅游年”主题年,让业界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智慧旅游平台为旅游企业服务,让游客享受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这些政策和文件都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指出了以信息技术建设旅游管理“智慧课堂”的迫切性。

(二)从理论角度

从理论视角上讲,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调。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数。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层次,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验更趋深入。在国外,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就是有关“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的研究。这项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要求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叠加、机械应用、表层应用。

(三)从实际角度

从实际角度上,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在旅游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旅游电子导览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旅游及展览业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国家旅游局在2007年要求四A级和以上的旅游景区都要安装电子导览系统,这一要求加快了电子导览系统的普及。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升级。作为开展旅游管理教学的院校,如何在“智慧旅游”新形势下,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满足企业更高需求的合格人才也正是在旅游管理课堂建设工作中的现实需求。

二、智慧旅游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旅游管理课堂重构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传统的课堂内教学组织形式必定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延长,从课堂内教学延伸至课外解疑解惑,从纯粹的课堂教学与讨论延伸至网络教学与讨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①个性化学习:学习笔记、标签、网络搜索、在线旅游课程;②小组学习: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微信、QQ、学习小组、文件共享、学生个人网页、虚拟教室、旅游网站、RSS订阅;③统一学习:课堂模块、工作坊等。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1、实验操作法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必然带来旅游管理教学方式呈现形式的创新。构建信息化的实训室,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多媒体资源以及信息处理工具。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信息的处理、单项旅游业务的操作、全真模拟软件的练习,以及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旅游信息化技术和旅游电子商务知识都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借助相关实验实训条件,让学生现场演示、操作。比如组建旅游信息化实训室,操作练习相关网络技术,酒店、旅行社综合模拟软件,360度全景模拟导游软件,在线旅游电子商务的实验操作以及打造3G实景教学课堂的教学新模式等等。

2、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必然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或者实训项目,学生运用网络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比如机票+酒店+景区、团购、垂直搜索、线路直销等多种智慧旅游经营模式的熟悉,FIT(自由行)线路的开发知识与能力,在线服务、网上查询、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去完成教学。

3、引进翻转课堂与微课

课堂中传授知识,而吸收和掌握知识在教室外。旅游管理教学是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的一门学科,学生需要克服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时教师往往不在现场。如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学习的有效性更好的达到。所以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已经成为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驱。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6)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班主任 “智慧型班主任”

一、“智慧型班主任”的提出及其界定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智慧型班主任是指具有较高教育智慧,对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能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富于创新的班主任。智慧型班主任是班主任专业化的目标指向和理想境界。智慧型班主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对学生管理的得心应手,对班集体建设的有效规划,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引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透视班主任实践智慧的特点

班主任的实践智慧是指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班级管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育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班主任的实践智慧是在班级管理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理性、情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生发的,是班主任实践知识、经验的意义建构。是来源于班主任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关注和反思,是班主任实践知识与经验的提升及能力内化。班主任的实践智慧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和表现。

(一)动态生成性

班级管理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改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情境中随机应变,而变化的实践活动使得班主任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无固定形态,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二)不可言传性

实践智慧是班主任长期领悟反思所得隐性知识转化而成的高级思维形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是班主任面对教育情境时的直觉反应。因此,实践智慧是内生的,而非外炼的。实践智慧的这一特点使得对它传授和学习变得困难重重。

(三)个体独特性

班主任的实践智慧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由于不同的班主任年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形成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实践智慧。它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突发的灵感,是班主任创造性思维的外显,是对班级管理实践的顿悟。即使班主任面对相同的问题采用的方式不同,仍能圆满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因此每一位班主任的实践智慧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班主任实践智慧的提升策略

做好班主任工作,在学生方面,我以为值得大家注意的策略与技巧主要包含在用人、服众、服人、批评、惩罚等五个方面内。

(一)用人的策略与技巧

这里指的用人,是指如何巧用学生做自己的助手。虽然它没有我们成人社会用人层次高,但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格外值得重视。用人最主要的是用班长,其关键点是,信任班长但必须控制班长。班长是班主任的重要助手,是整个班委会的带头人,对此班主任不能不予以充分的信任,而要帮助班长建立起较高的威信,以便其开展工作。

1.控制班长的要点之一,是给班长的权限一定要分明。

2.要制定班长工作规则。

3.建立团支部,选好支部书记。

4.注意适当分权。

5.注意教育培养班长。

6.建立自己的“线人”网。

(二)服众的策略

服众,即让众人服从的意思,这里的服从不仅指口服,更指心服。

1.服众的要点之一,是要树立自己公正无私的形象。教师的公正无私能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从而自然产生服从的心理。实践证明,它是教师用人格征服学生的有效手段。既然为手段,就要在工作中有意识地采取具体的办法。

2.服众的要点之二,是突出自己民主的形象。当代中学生特别渴望表达自己的主张,非常希望按自己的方式管理班级。如果班主任理解这一点,善加利用,学生自然就觉得班主任民主可亲、令人信服。

(三)服人的策略与技巧

服人,此指制服个别调皮的学生。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学生,班主任到任之初一个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想办法让这些具有破坏能量的学生归顺自己。因为,很多的班级纪律问题是由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引发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班主任很多时候就只能充当“救火队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收服了他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基本成功了一半。

1.服人的要点之一,是抓住他的要害,制服他。

2.服人的要点之二,是用他最欣赏的才能征服他。

3.服人的要点之三,是发掘他的长处,引导鼓励他。

(四)批评的策略与技巧

批评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历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但是,如果不注意批评策略与技巧,也容易引发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因此,近年来,批评的技巧也受到大家的重视。

1.批评的要点之一,是针对不同性格,选择不同的方式。

2.批评的要点之二,是掌握好火候与尺度。

3.批评的要点之三,是要谨慎运用示众式的批评。

(五)惩罚的策略与技巧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如何用好惩罚这个教育手段,关键是要“三思而后行”。“思”什么呢?一个字――度,即如何掌握好分寸。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准确判断其忍受限度;要了解其家长的背景,恰当判断其忍受限度;要了解学校各种制度的执行环境,清晰判断其忍受限度。另外,是“思”自己行动的目的,它是想获得教育学生的威慑力;是“思”自己惩罚的对象与时机,要把握好。

1.惩罚的要点之一,是对不良行为的第一次出现,决不能姑息。

2.惩罚的要点之二,是多用让他失去最喜爱的活动权的方式,慎用劳动的方式。

3.惩罚的要点之三,是对身体的惩罚必须思之再三,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核武器”。

4.惩罚的要点之四,是一定要掌握好尺度。

5.惩罚的要点之五,是惩罚必须与谈心紧密结合。

教书育人是永恒的事业,班主任工作是永恒的课题。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用无私的爱铸师魂,凭借日益精湛的业务水平,放飞学生的梦想,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理念,开创班级管理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王华.做智慧型的“懒”班主任[J].中国教师,2009,(S1).

[2]夏淑梅.探索并快乐着――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心得[J].中国教师,2009,(02).

[4]李镇西.做一个反思型的班主任[J].天津教育,2006,(01).

[5]彭兴奎.优秀班主任的九个好习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04).

[6]陈萍.增进班主任实践智慧的反思策略[J].中国德育,2008,(10).

智慧教育的背景篇(7)

一、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文化

(1)挖掘学科内涵,营造富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文化。

学生出了校门,真正能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具体知识技能往往很少,但学科的方法、策略、思想却常常以更为内敛、潜在的方式沉淀在学生内心深处,成为他们人生思考的重要支撑点。这种方法、策略、思想却需要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由教师敏锐的捕捉、判断、放大外现,并在课堂上予以传递。

(2)用优美的学科语言,营造优雅的课堂文化。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教师优美的课堂语言,无疑为学科添彩,使课堂增色,不经意间就营造出一种有致文雅的课堂氛围文化。优美的语言使知识呈现更加科学与完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使我们的课堂充盈着文化的气息。

(3)用师生的智慧,建构课堂文化。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40分钟,是师生生命放射出迷人光彩的一段光阴,学生要在这里体验生活,体验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师要从学生的成长中,感受成功,感受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四十分钟,浓缩着智慧,浓缩着文化。教师要用自己富有智慧的语言、故事等,引发了学生智慧的思考,使整堂课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课堂文化构建的几点探索

(1)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课堂精神文化

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教育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认知,唤起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意识,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从而构建心理健康课堂和谐文化。

(2)实施思维课堂教学,构建课堂质疑文化

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尝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对学科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中思维得到碰撞,情感得到交流,智慧得到启发。实施思维课堂教学,构建质疑文化,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挖掘自身的巨大潜力,让每个学生喜欢学习。

(3)实施课堂多向教学,构建课堂对话文化

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交流互动的和谐空间。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体现生命的涌动;努力营造生生对话的新风,让学生学会放声地讲,静静地听,在经历彼此不同意见的碰撞、激荡、交融中让真理脱颖而出;善于开发生文本对话的新景,眼看、耳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生本对话中进行精神的体验。

(4)创建情境教学,构建课堂交际文化

在课堂中通过设计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参与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5)实施素养教学,构建课堂濡染文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