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5 10:38:28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

〖=D(〗一、物理教学设计策略〖=〗

1.教学导入设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就必须重视每堂课的内容导入设计,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引入相关内容,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

2.教学内容设计

(1)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一次演讲中说到,中国跟美国孩子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自己动手做各种家具、用具的习惯,动手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生理心理科学研究表明,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有效刺激头脑的活动,为大脑添加生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物理教师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适当布置一些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验任务,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练习.练习安排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练习设计应达到如下几点要求:①目的性.也就说一切的物理练习都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为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而服务.②整体性.即教师要站在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体系以及整堂课的高度去进行练习的设计.③典型性.即课堂练习应做到题量的适当,达到触类旁通以及启迪思维的目的.④多样性.即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结构多层化,练习角度多个化,切忌只拘泥于做题练习的单一化模式.⑤针对性.即课堂练习要从物理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符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⑥创造性,即练习的设计应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最终的目的.⑦趣味性.即练习的设计还应与时俱进,恰当地引入一些新题材,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D(〗二、课堂教学手段的设计〖=〗

1.深挖教材,巧妙设计问题

问题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与课堂教学的契机,跟小学生不同,中学生有着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远远多于小学生,从而为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提供了最根本的动力.因此,作为初中的物理教师,必须要以中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基础,通过吃透教材,巧妙地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2l世纪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过程,因此,适当的合作交流学习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改善初中物理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沟通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知道,世界上大多数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某一个团队所共同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由的发表不同见解,讨论交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物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3.利用多媒体技术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提高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对全班学生的答案进行快速、准确地汇总和分析,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进而针对性设计物理课堂教学的节奏,不仅达到合理调控教学进程的目的,还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

一、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设计首先应确保实验的切实可行,并选择可以满足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以及方法等要求的实验室,以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2.科学性原则

初中化学实验应确保实验原理、方法、操作程序遵循化学原理以及科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原则,这也是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的重要前提条件。

3.安全性原则

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杜绝一切实验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教师应全面提升化学实验安全意识,在选择实验操作设备、方法或仪器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毒性的物品以及危险性的实验仪器或设备。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还应做到规范、正确、熟练的操作,这样方能充分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性。

4.简易性原则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应尽量简化实验装置与实验流程。如若化学实验装置或流程太过复杂,不仅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以及实验的失败率,还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简化实验装置与方法。

二、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策略

1.精心设计化学课堂实验

精心设计化学课堂实验室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合理设计化学实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实验概念与技能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课堂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化学实验应突出教学重难点,并对学生有启发作用;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③尽量控制实验过程;④尽可能的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奥妙之处。如,在演示“瓶吞鸡蛋”这一实验时,教师可先往一集气瓶中注满CO,接着将NaOH溶液2注入集气瓶中,并快速将一个剥皮煮熟的鸡蛋放置于瓶口处,此时将会出现鸡蛋被“吞”进瓶内的现象。又如,在演示“铝与稀盐酸的反应”的实验时,由于铝的表面往往会有一层氧化膜,所以在演示实验时,其反应现象将会不够明显。所以,教师可在课前将铝片放置到稀盐酸溶液当中,待其冒出气泡后,将其取出并存放好。在课堂演示实验时,将事先处理好的铝片与另一片未进行任何处理的铝片分别与稀盐酸进行反应,学生则可明显的观察到处理过的铝片表面会有大量气泡产生。

2.灵活运用生成性问题进行实验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有着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以及教学生成性的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处理好生成性的问题,时刻围绕关键性问题以及化学实验的主要线索(假设与猜想;实验与分析)来进行实验设计,并逐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CaCO高温煅烧这一知识点3时,化学教材中是没有这个实验演示的内容的,而学生也就不会提出CaCO经3过高温煅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具有什么成分这类问题。所以化学教师应处理好这一生成性问题。①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CaCO高3温煅烧后,有可能烧完也可能没有烧完,而学生也可以知道,白色物质中除了含有CaO之外,也可能会含有CaCO。②引导学生进行验证。经过对3实验结果的猜想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验证白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aCO。此3时,有的学生会想到用HO来验证,有2的学生会想到用HCl(稀)来验证。③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对验证的现象进行讨论,将白色物质加入HO或加入HCl(稀)中分别会出现什2么现象。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讨论可知CaCO不溶于HO,会沉于试管底部,而32CaO可与HO发生反应生成Ca(OH),22而Ca(OH)微溶于HO,也会沉到试22管底部,此时则不好准确验证该白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aCO。而如果加入HCl3(稀)中,CaCO会与其发生反应生成3气泡,该现象十分明显。由此得出,采用HCl(稀)来进行验证效果会更明显。由此可知,灵活运用生成性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更多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课堂当中,对提升课堂实验教学效益大有益处。

3.善于总结实验

无论实验成功与否,总结实验经验都能有助于教师发现自我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总结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对实验现象的总结。由于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所以,在演示实验时其发生的现象并不一定和课文内容描述的一模一样。②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在实验完毕后,教师应依据实验所得现象来进行自我总结,尤其是总结失败实验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来进行反思实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设计的方案,以达到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浦.探究初中化学探究实验的策略及实施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2]王国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78).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提高 初中 物理 有效性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51-01

众所周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物理教学只是众多教学中的一种,它必须遵循教学规律,以学生为本。教师要针对目前的状况,彻底突破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树立起营造高效率教学课堂的概念,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不断调整授课进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下便是笔者针对物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所提出的方法之谈:

1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授课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课程,学生学起来本就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功课――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授课前精心的备课工作的前提下,还应该认真做好教学方案的规划工作,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确定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方案、检验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方案设计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和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结合好课本的知识点、学生的兴趣点以及课堂中的互动环节等等。

2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能在学生的思想、生活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两者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氛围才能热情高涨,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意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尽量和学生做朋友,理解他们,信任他们,从内心去帮助他们,那样孩子也会和你交心,喜欢你这个老师,爱屋及乌的喜欢你教的这门功课,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上去了。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发屁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一起体验生命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赏识学生,是学生成长中的阳光。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例如: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后,若是正确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若其见解的内容中找不到任何可以肯定的东西,也应从其考虑问题的思路上、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或者学习态度上给予肯定,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 不断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热情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针对这种差异想方设法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这门学科。教师教的目的,不光是教会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初中物理课程最有意思的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大部分物理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实践来得到有效的证明。初中物理学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蕴藏的各种奥秘,能帮助我们揭开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神秘面纱。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利用物理学科这一特征,不断将日常生活情境融入到实际授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现象中蕴藏的各种奥秘,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初中物理课堂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水平,营造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4 坚持开展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4)

一、“整合点”理论的启发

初中(理、化、生)实验教学怎样与信息技术“整合”,才能提高实验效果和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怎样使用才能真正成为促进高效课堂的工具?东北师范大学钟绍春教授的“整合点”理论为我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钟绍春教授认为,教师应当抓住整合的关键之处,即“整合点”,不可滥用信息技术。解决有效整合问题的关键在于“整合点”的诊断和设计上。正如钟教授在他的报告《关于信息技术有效支撑教学的思考》中指出:教学过程中是否该用信息技术、用多少比较合适、如何应用?在学生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什么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软件是好的?

基于钟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开展了“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案例,按“整合点”理论开展教学设计;第二,归纳总结整合点诊断方法和应用模式;第三,针对整合点开展课件制作。

二、实验教学的探索

探索应用,理论先行。为了明确研究方向,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准备,学校首先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整合点理论培训,集中学习了《“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等理论文章,加深了对整合点理论,特别是“理想教学法”的理解与把握,对课堂教学设计从内容设计逐步转为教学环节的设计。

开展教学研讨,探索研究经验。在课题研究的初期尝试中,我们先后选取了“维生素C的性质”和“粉尘爆炸实验”两节课进行研讨。从教学的重点难点、考点、教学环节、是否适用信息技术手段、还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等方面对课堂进行分析,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反复打磨,对整合点、理想教学法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为以后的课题研究积累了经验。

之后,学校先后开展了多堂研究课,课题研究思路从迷惑走向明确。具体做法是:教学设计之初,首先抛开技术,只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风格和学生的情况,想象理想状态下一节课的各个环节,将各环节记录下来,然后逐一分析各环节需要的环境和使用的技术手段,从而筛选出适合用信息技术辅助的“整合点”。经过这样的设计与筛选过程,真正变“教学为技术”为“技术为教学”,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增强了课堂表现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以此为基础,我们在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方面达成了共识,即三者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验教学环节有很多相似之处。传统的实验教学尤其是演示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教师的演示过程只有前面的学生能看清,后面的学生看不到或看不清楚;二是部分实验具有破坏性或毒性,不适合重复多次。这两个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却是非常容易解决的。针对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实物展台安装摄像头,连接投影机把实验情景放大后投在大屏幕上,既真实又清晰;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师可以把实验过程录制成微视频,把真实的实验过程保存下来,通过观看视频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

因此,化学与生物学科的整合点应落实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利用实物展台连接投影机,增强演示实验效果;第二,利用微视频降低实验的破坏性与危害。

基于以上共识,课题组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化学中的“粉尘爆炸实验”具有危险性,不宜让学生独自操作。教师可以事先把实验录制成微视频,上课时播放,这样,既达到了实验的真实效果,又保证了教学的安全性。如“自制灭火器”教学、“鱼类解剖”实验教学,都充分利用了微视频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维生素C的性质”一课中植物的切片实验则发挥了实物展台的作用,切片环节用传统手段难以展示,于是教师利用实物展台,将操作过程通过投影展示在大屏幕上,学生对操作过程看得一清二楚,实验效果非常理想。总之,信息技术对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应用与成果

在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把研究方法向纵向和横向加以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推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杠杆原理”等优质课及课件,在中考实验教学方面,利用微视频大幅度提高了优秀率。在上级组织的课件、电教论文以及整合优质课评选中,我校先后有25件作品获奖,中心获奖22件,省级获奖2件,国家级获奖2件。其中,微课“粉尘爆炸实验”获山东省首届微课程评选一等奖,“自制灭火器”获第十三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提问 优化策略

0.引言

初中的物理教学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限制就有着诸多难点,在具体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法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效了解。但现实课堂提问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有待优化,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有效性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主要问题分析

1.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难采取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有效提问主要是针对无效提问或者是低效提问提出的。对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就是能产生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效果,能对问题清楚的描述,从而让学生能更加容易的理解教师在问什么,并且要能使得问题明确低创造性地让学生作出回答。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将课本的知识学习作为重要的基础实施的提问,并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了充分考虑,以此来达到提问的效果[1]。

1.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的老师很少采取开放式的问题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还是以封闭式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对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液体蒸发因素的讲述过程中,倘若是采用封闭式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就要对影响液体蒸发的有限因素进行罗列,而采取开放式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则更容易发动想象力思考各种影响因素。

另外就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初中的一些物理老师还是将自己作为提问的主体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并让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还有是对理论问题比较重视,但在实践的问题上就忽略了,这些方面都要能得到充分重视。

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原则及优化策略

2.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原则分析

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提问的有效性目的得以实现,对问题的提问要能有着目的性,对问题的设计要将重点以及难点都要得以突出。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生活在联系上比较密切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的了解。还有就是要能对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得以重分关注,对问题的设计要能有不同的梯度并从易到难,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思考,还有就是在提问过程中要能对时机加以注重,所提问的问题要能够有开放性[2]。

2.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能按照相关的策略进行,首先在针对性的策略实施上要能得到重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围绕着学习目的以及学习任务加以设计,对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涉及到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

例如:对物理学习中的力的作用力内容讲解过程中,学生在直观感方面就比较缺乏,怎么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这一现象呢?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气球相互挤压的部分出现了什么现象?(挤压部分同时变扁);教师再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水平对拉)。对应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的难点,考虑学情,精心设问,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会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最终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有效性策略的实施,老师要能将问题精心设计并适时提出,教师在课堂问题提问前必须要将相关的准备做好。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能够有所准备,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以及在提问的方式上的准备要能够完善,老师在提问语气的变换上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而变,从而将课堂提问生动活泼的呈现[3]。

第三,对初中物理课堂问题提问要能有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并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过程中要能将层次性得以充分体现。提问要能结合实际的情况尽最大可能的照顾每个学生。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摩擦力教学方面,老师在对相应的知识内容得到相应的了解之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提问,以自行车为例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自行车的行进方向怎么是向前的?”此时学生的回答是“脚蹬自行车,车子就会前进。”老师接着提问:“若将自行车支起来,对其进行蹬踩,车子为什么不走呢?”此时学生的回答是“自行车被支起来以后,车子与地面之间就没有了接触。”这样对问题的层次性提问就比较有助于学生的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得以深化。

第四,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现还要能够和现实情况相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并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和生活相结合,保持问题提问的与时俱进的特性[4]。在此基础上进行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这样就比较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求知的欲望得以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对初中物理课堂问题的有效提问就要借助情境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如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大自然当中,通过实景的触动来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有更深的感触。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对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此要能够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得以重视。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加强对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各种方法来达到问题提问的有效性目的,进而才能够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 2013(21)

[2]焦爱华,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应用[J]. 新课程(中学版). 2014(Z1)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有效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化,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越加强烈,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学习和引进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革初中物理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推动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体系比较复杂繁琐,要求学生大量地记忆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同时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具备一定的读题和解题能力,能够透过题目的表达分析出其中的物理现象展示了哪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且对于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过程等进行分析和解答。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概念的拓展知识,并且将教材知识与现实中的物理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性,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下面笔者将从三个角度全面解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势和应用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新的时代,初中物理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即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教学指导,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具体的实施方针,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训练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培养物理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

1.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物理课知识教学的生动性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说,教师固守传统的黑板教学,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而且由于自身关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使得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而学生也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面对这种情况,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自觉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善于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物理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和知识点。比如说,教师在教到杠杆原理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应用教学软件,如利用PPT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是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杠杆并且明确杠杆的五要素,教师可以在图片上勾画各个要素,使得他们能够正确画出杠杆的力臂等要素,再深入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且一步步地拓展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利用平衡条件,计算出杠杆的力臂。

2.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通过实验环节验证了物理原理的正确性,并且向学生演示了一个物理原理的由来、推导和应用过程,能够使得学生在参与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实验操作能力并形成相应的物理逻辑思维,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整体素质。但是很多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教学目标更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因此不太关注物理实验教学,甚至是跳过实验,直接将物理原理和推导过程以文字的形式作为考点进行总结,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知识。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甚至包括一些物理实验视频教学软件,可以以信息化模式模拟物理实验,这也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实验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和复习时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比如说,当教师教到光的色散时: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可以让学生先设置参数,然后只需要按键调整对焦对光方向,便可以看到一束白光射到模拟出来的三棱镜上,然后三棱镜偏射后,虚拟白屏上便会出现一条不同颜色依次排列的彩色亮带,这条亮带就是物理教科书上提及到的“光谱”。而这些软件还可以模拟更多、更复杂的物理实验,并且精确到每一个单独的物理环节,并且附有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点解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或者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操作,增强物理模拟实验教学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联合互联网优化物理习题训练

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题海战术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但这是一种比较低效率而且重复性很强的战术,假如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就会使得学生的题海战术陷入重复性的僵局,不但消耗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消耗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耐力,最后收到的习题训练效果比较差。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并筛选一些优秀的习题训练计划,也可以经常浏览一些著名中学的教学网站,注册官方游戏与教学网站,搜集网上公开的优秀学习资料,如各个著名中学的考卷和模拟卷,从中选择出一些经典题型、创新题型等,借鉴它们的出题思路和优点,对比它们与本学校的习题设置有哪些不同,反思它们的优劣以及区别,然后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或者融入平时的习题训练中,精心研究和制订符合学生实际解题能力的习题训练,不要盲目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而是要为学生做好最优规划,使得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遵循教师的引导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培养正确的物理逻辑思维,增强他们的物理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霍秀敏.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现状与对策[D].广州大学,2012.

[3]栾孟贺.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2.

初中物理优质课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

教学优化是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体现。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应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实验教学,激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

一、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完全局限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结构,也不能机械地给学生讲理论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听课,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也就谈不上听课效率了。激发兴趣除了用幽默的言语,生动的事例外,我们教师还应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采取合适的、新颖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特征,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活动,如游戏、动手操作、抢答竞猜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如:在讲人体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拼出消化系统图和骨骼系统图,在拼图的过程学生就能了解并掌握两个系统的结构;在讲解植物类群这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时,就可以给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最后用抢答的方式来进行总结;对细胞结构这部分内容则可以用游戏引入,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用类比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细胞各结构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课堂提问,将教师有目的地教和学生有目标地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课堂提问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关注;可深化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因而教师要优化课堂提问设计,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

例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这堂课时,我准备好萝卜条,盐水,清水等,叫一个学生上台来,分别把同样大小的萝卜条放在盛盐水和盛清水的器皿中,等一会,学生发现了这一现象:放在盐水的萝卜条变软缩了,放在清水的萝卜条变硬挺了。这时我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我点了一句,说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数学、化学知识。学生们思考着,讨论着,纷纷谈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得一点不沾边,我没有批评他;有的说得沾边了,我鼓励他们继续大胆思考。最后浓度二字在学生口中出现了,通过双向交流,后面的教学任务迎刃而解了。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是开启了智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优化实验教学,激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教学中实验活动的开展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教学的结果如何,将势必会影响到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效果,影响到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广大生物教师而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从无到有建成之后,教师就有义务、有必要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为生物教学服务,通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研究教材,科学地制定好学期生物实验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通过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例如,讲显微镜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安装、对光、制作标本,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为加强学生的探索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给出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同一个实验课题。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的教学中,就有学生进行了创新,把玻璃板换成了透明的薄膜,这一创新不仅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而且使实验材料廉价易得。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

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入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常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实际意义。比如:在讲植物的器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领到教室外面,从校园里的某一株植物入手,具体介绍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又如联系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提问:“我们的皮肤划破后为什么容易感染?”“感冒时鼻腔为什么不通气?”“肝炎病人为什么怕吃油腻食物?”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听课的效率。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选择早晨锻炼合适吗?讲到根时,联系幼苗的带土移栽;讲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时,联系早恋的危害。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使学生在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中体验到动脑思考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各种能力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我们教师就必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仕萍.浅析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J].科教导刊.2013,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