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05 10:38:33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和谐发展;政策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推进县域社会进步,是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根据兰州县域经济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兰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围绕富民强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依托,在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加快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构建人才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改善投资发展软硬环境,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竞争力,实现兰州县域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为此,本文着重就加快兰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提出一些基本建议,以作政策选择支持。

一、激活经济资源,发展人力资本

在经济活动中,土地、资金、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资源。有效激活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价值是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可以尝试土地资源的股份化,让土地在流转中转化形成资本,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利益的永久保障问题。县级政府应当创造良好政策环境,真正盘活农村闲散资金,调动农民集资入股办企业,最大限度发挥资本效应。各级政府还应加强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尽快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兰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把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一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县级政府要在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教育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要创建并完善吸引和储备人才的机制。建立县级人才市场,加强内部人才消化和输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人才优化配置,努力培养一支成熟的人才队伍。三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立农村人力支撑体系。首先,充分依托在兰州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重点扶持标准化生产技术、环保节能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应用。其次,通过项目承包、科技咨询等多渠道,鼓励人才、科技下乡服务,推动农村技术创新。最后,积极发展培养企业家、经理人和农村带头人队伍,改变县域企业现存的家族式管理弊端。

二、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转型跨越是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兰州县域经济应当改依托本地区位优势,通过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发展,形成产业群,改变依靠农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以工业化带动县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根据兰州县域的产业基础、资源环境和人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育产业集群:一是技术创新,优化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各县要在石油化工、化工金属、材料工业等方面延长区域内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集群。二是依托优势,积极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各县应发挥本土市场优势和后发优势,降低成本,努力培育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制药、特色旅游等产业具有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群。三是优化服务,努力扩大园区产业群。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园区经验的认识,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实施好“出城入园”工程,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群发展。

三、突出差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兰州县域经济中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必须考虑地区产业的现实背景。一是从比较优势出发,考虑区域比较成本差异,把握产业优势动态变化,坚持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二是结合技术密集性,在资本稀缺、环境资源承载力弱的现实背景下,根据区域分工和产业分工优势选取先进适用、成本较低的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遵循市场导向,从适应市场竞争出发,选取符合更多用户需求或特定需要,具有价格优势的产业。四是本着富民强县目的,选取能够广泛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产业,用产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

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方面,要放弃过去兰州县域经济普遍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低风险产业配置格局,积极开发现代农业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的功能,调整优化县域农业的布局结构。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布局原则,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品,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利用荒山、荒地资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肥料、饲料和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把生物质产业逐步培育成兰州县域农业的新亮点。

四、加快专业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兰州各县区应从各自优势出发,立足于现有基础,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优势突出、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大力引导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提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经济效益。

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兰州县域工业基础薄弱,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要从农产品的加工起步。对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如蔬菜水果、中药材、酿酒原料等,从加工增值、开拓市场入手,努力提高优势产业的工业化水平。各地应依托自身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选择主导产业,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坚持市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开发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继续催生一批充满生机的本地中小企业群,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目标。

五、搞活市场竞争,壮大民营经济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虽然近年来兰州县域民营经济增长较快,初步形成了向多产品生产经营扩展、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规模化管理逐步推进的局面,但目前兰州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低。

发展兰州县域民营经济,必须消除资金与环境的制约。首先,应通过政府牵头建立民营企业发展扶持资金,尝试建立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积极推进银企合作等办法,有效化解民企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采取“以产权换资金、以资源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效益”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个体私营经济骨干力量。其次,要放宽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府监管向服务性管理转变,实行依法行政,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激发民间资本的创业和投资热情。再次,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群体和外来企业家群体作用。要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真正促使这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精英群体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大力引进具有创业精神的外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形成尊重、鼓励和保护他们创业的社会氛围,让外来企业和企业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六、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是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和有效手段。结合兰州县域实际情况,可大力借助建设兰州都市经济圈和兰州新区的契机,从县域区情出发,走特色、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一要统筹规划各类城镇发展,把国道省道作为城镇发展的重点轴线。二要突出发展县城,将县城发展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经济发达,居民素质较高的小型城市。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现有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小集镇扩展为重点城镇,选择经济实力雄厚且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拉动作用的重点镇作为该地区的中心城镇。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注意分级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适当归并扩大中心镇和重点镇人口规模以增强人口集聚功能,广泛吸纳民间资金以多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

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应保护兰州县域地区生态环境,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耕地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鼓励支持生态保护的科研、建设和开发等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建立县域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

七、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发展环境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从体制和机制上坚持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真正有效地激发兰州县域经济内部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1.财政税收。为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财政可以安排一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资金,支持县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各县区之间的财力差距,增强县乡财政基本支出的保障能力。同时考虑研究对县域载体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以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

2.信贷投资。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进一步深化信用社政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增强其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定期举办县域企业与银行对接会,搭建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强县域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地方经济建设的机遇, 进一步加强县乡财政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

3.行政管理。落实“强县扩权”政策,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重点解决好扩权试点县级政府的有效监督约束和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的权力下放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县、乡(镇)机构改革的力度,简化行政管理体制,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进行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培训服务、市场完善等方面拓展,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为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宝健.县域经济发展:本质、关键和措施[J].农业经济问题,2005(04).

[2]杨荫凯,韩冬梅.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J].经济从衡,2005(08).

[3]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7(07).

[4]贾卉.县域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实证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11).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2)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县域经济基础依然相对薄弱、对外开放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一定程度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区域差距以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发展环境不佳等问题依然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测评结果显示,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制约因素:

1.宏观环境欠佳,基础条件薄弱吉林省一些基层单位因循守旧,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由于相关政策法律环境欠完善,行政审批事项依然偏多,审批程序复杂,使投资人望而生畏,县域内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也不尽理想,从而导致了县域经济资金、技术、人才的进入渠道不畅,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从财政上看,吉林省财力,特别是县级财力相当大一部分用来支持农业,因而从客观上也阻碍了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人力资源上看,县域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技术和人才严重短缺,导致科技力量薄弱,缺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缺少了科技能力的依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从基础设施上看,一些县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城镇化进程不快,承载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强,电子网络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阻碍了与国际信息交流,经济吸引力差。

2.区域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从经济总量看,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仍较严重。2010年经济总量最大县的GDP是最低县的14.4倍,比2005年扩大了1.5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县是最低县的20.3倍,比2005年扩大了6.9倍。从高低水平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县市发展不平衡逐渐加剧,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一是各县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10年,县域GDP增速最高的扶余县达24.0%,最低的磐石市3.8%,两者相差27.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延吉市达46.44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4.5%,最低的长白县只有2.29亿元,只占全部县域的0.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延吉市达9133.68元,最低的扶余县只有431.15元。2005年人均GDP最大县与最小的县之比是3.9∶1,到2010年该比值扩大到4.5∶1。2005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6263元,到2010年上升为44937元,差距扩大了286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延吉市为7866.76元,而最低的镇赉县为3414.98元,相差2.3倍。二是各县市内部发展水平同样不均衡。整体上看,全省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城镇或少数几个乡镇,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从强弱县实力上看,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前10位的强县GDP为2107.45亿元,占全部县域的39.4%;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后10位的弱县GDP为706.04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强县为144.34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4.9%;弱县为36.52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强县为682.89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2.9%;弱县为194.31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2.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强县为1545.02亿元,占全部县域的40.0%;弱县为520.47亿元,占全部县域的13.5%。

3.产业结构不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吉林省县域经济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特征不够明显,第三产业虽比重相对最高,但因起步晚、规模小,根基不够牢固,不足以支撑经济的发展。县域工业大多是在传统产业上发展起来,传统工业、小型企业居多,因此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所占比重更少。同时产业布局规划滞后,资源整合和组织程度不高。“十五”末,全省县域三次产业比重为31.7∶32.3∶36.0,到“十一五”末变为19.5∶43.5:∶37.0,仍呈现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格局。与全省12.1∶52.0∶35.9的结构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则低于全省8.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第二产业支撑力不够。县域产业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产业结构落后,缺乏主导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基础,大型骨干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影响了整体县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4.城镇化建设不足,民众创业积极性不高城镇化的“三化”统筹思想,即“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扩大经济发展空间,集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双向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转型发展。但吉林省目前城镇化建设速度缓慢,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存在“今天建、明天拆”等问题,城乡建设、村庄建设和风景名胜的开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小城镇基础建设条件差,导致私营个体业主和有条件的农民不愿意到小城镇落户,因此农村剩余人口、生产要素向中心集镇流动缓慢,农村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布局和相关政策不协调、不到位,造成创业的激情不足、氛围不浓、动力不够。

二、吉林省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虽然吉林省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只要在调整产业结构,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取长补短,吉林省的县域经济也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较大突破。

1.发挥农业优势,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特色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项目就没有经济发展后劲。吉林省投资相对不足,因此要集中财力投资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及投资少、见效快的大中小项目。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要充分发挥区位生态优势,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发展块状特色农业经济,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培植优势农产品品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产业档次,促进县域农产品生产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要重点培植和建设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整体开发。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开发,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全省支柱和优势特色产业,精心谋划县域工业发展。注重在省内外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接配套,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中延长产业链条,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建设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农林特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皮革、纺织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构筑起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加速推动县域的工业化进程。

2.加快城镇化建设,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改善全民创业环境,激发全民创业意识,鼓励全民创业实践,推动全民创业由思想发动到实际操作的转变,由零星扶持到集中推动的转变,由零散摊点到产业集聚的转变,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和外出务工,促进劳动力的更大范围流动和更广领域配置,使劳务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要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推进乡村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建设、村庄建设和风景名胜规划。要以城镇和中心、集镇为重点,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坚持建管结合,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走多方融资之路,加大城镇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功能。

3.开发资源优势,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拓展内外资引入通道,着重引进战略投资者,形成大招商、大开发、大创业的良好格局,加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增值。充分利用东部山区半山区县(市)大念山林经优势,吸引中外客商投资落户,开发山林、矿产、药材等资源;利用中部农业区县(市)大念粮食经优势,吸引客商投资深度开发粮畜产品等优势资源;利用西部地区县(市)的油气、风能及硅沙、牧草等独特资源优势,把吉林省变为投资的热土。县域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非农产业主导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坚决制止各种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的行为。要效益,更要和谐绿色生态美。树立生态立县战略,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推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从制度、体制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节约资源、能源,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的低投入高产出,促进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3)

年初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实现“三年进入全省富县行列”奋斗目标,按照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的工作部署,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5.9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2.3亿元、6.4亿元、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9.2%和9%。1——8月份,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10.31%。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善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明晰了建设标准、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县直机关单位包扶试点村全面启动,一批帮建项目开始实施,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农业生产战胜了春旱夏涝等自然灾害,农作物长势良好,大田作物丰收在望。畜牧业稳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新成效,目前已转移3.1万人,实现收入1.6亿元。工业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前行。继续巩固煤炭公司整合成果,将原有15个煤炭公司按区域重新调整为12个,提高了公司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前八个月,全县煤炭产量达到240万吨,小煤矿税收实现37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14.1%。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确定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项,已启动建设12项,竣工投产8项,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8.1亿元,完成税金2亿元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城镇建设“六项工程”,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特别是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目前已开工建设16项,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7亿元,年末开工面积将达到30万平方米。和谐*建设取得新进展。突出抓好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煤矿安全整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平安*”建设不断深入,工作不断加强,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圆满完成了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包村干部和回村大学生作用,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乡镇换届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以“*人热爱*主题文化年”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调动了全县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为促进*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人大、政协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做出了新贡献。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就。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受产品季节性生产、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率较低,效益下滑;龙头企业建设迟缓,尚未形成产业拉动效应;招商引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县(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经济总和,是我国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县(市、区)一级行政区上承省、市,下启乡、村,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20*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扩大十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决定》,实施了支持强县、扶持弱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又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上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专题研究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这是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省政府近期还要出台《关于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的意见》、《关于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完善措施,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一是要用活省里的优惠政策。省委出台的《决定》,涉及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财政支持、建设用地管理、金融服务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可操作性之强,含金量之高,涉及面之广,在我省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学习省委出台的《决定》精神,一项一项去研究,逐条逐句对照分析,加快与省市沟通衔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千方百计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用到位。

二是要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按照省委《决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工业强县,依托我县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搞好资源开发,着力谋划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产品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4)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5)

论文关键词: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县域农业经济,影响因素

 

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根,农业项目是县域经济的点。为了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已经持续推行农业综合开发22年。土地治理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中综合性最强,覆盖面最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项目。周至县是陕西省西安市八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1996年成立了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连续15年国家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全县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现有文献多是从微观角度评估土地治理项目的影响,评估的摘要方面评估土地治理项目的宏观影响,并探索其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机理,以弥补当前土地治理项目的区域经济层次评估[9]理论的缺失。

1. 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现状分析

从1996年开始,周至县被纳入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并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土地治理项目是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的经常性项目,从1996开始的15年里从未间断,项目投入逐年增长影响因素,从1996年的296.7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1041万元,累计投入资金9115.854万元,其中水利措施资金6214.11万元,农业措施资金1548.884万元,林业措施资金670.38万元,科技推广措施资金412.48万元,其他措施78万元。土地治理项目是改善周至县农业生产条件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每年支持周至县实现土地综合治理800-1000公顷,到2010年基本完成了全县15600公顷的中低产田改造,完善了全县的农业基础设施。2010-2011年的冬春连旱中,周至县受旱面积达8000公顷,全县利用430眼机井和配套水利工程设施,灌溉作物6640公顷,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周至县有无项目对比分析

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有直接影响,目前周至县参与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主要有12个,去除2010年刚加入的尚村镇,这里选取11个实施过土地综合治理的乡镇进行研究。有无项目对比分析是项目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对项目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对项目区与非项目区进行对比分析。

2.1 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项目区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前后的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初步评价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6)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地震灾后 恢复重建 汶川县域经济系统

一、引言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震级和烈度最大、灾害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5.12”汶川大地震对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全县经济损失近千亿,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支系统。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一个大问题。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文献中,对县域经济涉及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已较多,例如宋德慈、张学栋讨论了县级政府的改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孔祥建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研究了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金融互动关系,韩泽县、张伟探讨了县域经济融资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等等。本文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遭受重创的这个特殊时期,对地震灾后地震震中县域经济的走向进行探讨与研究,对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二、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

县域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子系统,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支撑点。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东南部的岷江两岸,从地理位置来看,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从区域经济及地理状况来看,是阿坝州的工业基地,县级经济综合势力位于四川省所有县的前列。汶川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阿坝州经济的总体势力。“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汶川县13个乡镇全部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642.59亿元。

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5]。此次地震使灾区区域经济系统失衡,使汶川县域经济系统陷于瘫痪。灾后县域经济恢复与重建工程中,必须认清当前的问题与机遇。

1.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工作中提出的新问题

汶川县域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问题、企业恢复重建问题、恢复重建中的融资问题成为重建工作中的问题。汶川县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产业不显是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住地震灾后汶川重建的机遇,针对汶川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合理布局,调整汶川县域内的产业结构;县域经济的支撑点是企业,有一大批良好的企业是搞好县域经济的基础,川县域经济的支柱工矿企业在大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产权结构不清晰也是汶川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5.12”汶川大地震致使汶川经济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财政系统也无力支撑,之前的良好经济态势毁于一旦,在短期内融资问题将是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2.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带来的机遇

汶川作为地震震中,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全国人民的关怀与支援,特别受到了对口支援省广东省的大力援助,这些“资源”将是恢复重建的基础保障与重要机遇;在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框架下,汶川县域内城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安置、城镇建设、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地震灾害对汶川县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汶川县域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5.12”大地震严重影响了汶川县旅游产业,致使旅游业的恢复与重建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此次大地震也迅速提升了汶川的品牌知名度,在旅游产业的重建规划中,旅游产业的全新规划将会使旅游业成为汶川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三、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体系中的措施

针对地震灾后汶川县域经济恢复和重建中发现的新问题与面临的新机遇,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思考汶川县域发展方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有力、合理的措施,促进汶川县域经济体系的恢复与发展。

1.科学规划国土空间,思考汶川县域重建方向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将规划区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种类型。汶川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灾害风险较大,县域内的高原地区和山中峡谷地带,如威州、绵池、雁门、克枯、龙溪等地带,在控制规模前提下可适度重建县城、乡镇,适度集聚人口和发展特定产业,在一定区域内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建成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针对汶川县域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低、灾害风险很大、建设用地严重匮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在原地重建城镇并较大规模集聚人口的区域,如卧龙、耿达、草坡、映秀、漩口、银杏等地区,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和珍贵动植物资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区域。

2.合理规划汶川县域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汶川县域经济遭受“5.12”大地震的严重摧毁后,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将结合汶川县域重建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新布局产业结构。对汶川县域产业结构的布局定位是:将县城打造为政治中心和全州物流中心;以促进国道213、省道317沿线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良性循环为目标,构建适应于城市休闲旅游需求和现代时尚生活的新型生态文化走廊;把沿省道303线的乡镇功能定位在旅游事业发展上,恢复重建“汶川卧龙大熊猫中心”,新建“汶川大地震遗址公园”,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以目的地旅游为目标的熊猫家园、地震遗址走廊。以水磨、三江等乡镇为基础,打造教育、安居、旅游现代服务区;以映秀、漩口、银杏等乡镇为基础,新建“汶川大地震遗址公园”,打造地震遗址纪念区;以卧龙、耿达、草坡等乡镇为基础,打造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威州、绵池、雁门、克枯、龙溪等乡镇为基础,打造生态农业发展区和历史文化、羌禹文化保护区;科学规划、借助各方支援力量选择“飞地”,打造“汶川广东现代产业园区”。

3.抓好县域经济发展支撑,做好企业重建

企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企业重建是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产业竞争,恢复重建给汶川县能源电力、水泥建材、农畜产品和旅游商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重大机遇。通过优惠的重建政策措施吸引资金、技术、人力、信息等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做强优势产业、做大优势企业。抓住经济结构重新布局的有利时机,引导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加快资产重组,实现快速发展。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恢复重建,利用重建商机开拓市场,创特色、扬优势、打品牌。完善对口援建机制,争取广东省同行业、同类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对我县受灾较重的优势企业进行对口帮扶。通过联合,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互利共赢。

4.利用好对口援建资源,推动对口援建工作

地震之后,广东省为汶川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具大的贡献;灾后恢复重建时期,广东省13个市一对一援建汶川县13个灾区乡镇,对口援建省为灾区提供的人力、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保障将成为汶川县域振兴的坚强后盾。灾后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做好规划,重建规划要科学合理,符合汶川县实际,要利于汶川县长远发展;要加强与广东省对口支援方的沟通,细化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等服务需求;要认真分析本地区和本系统的灾后现状,加强与对口援建单位的沟通协作,利用广东省对口援建单位的各项资源;要建立良好的对口援建机制,落实好有利于汶川县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不要让双方的沟通衔接成为项目启动的阻力,加大力度推动汶川县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5.寻求多方聚道,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问题

“融资难”的问题是困绕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进汶川县域经济融资过程中,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采取短期措施与长期政策相结合、治标措施与治本政策相结合的策略, 从打造制度基础入手,加强融资机制建设,实行综合治理。一是县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改善政府行为,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县域经济市场主体,改善外部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规范重建企业的机制组建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上;二是加快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和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三是合理制定某些制度安排,加强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对地震后永久性农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造县域经济融资基础;四是积极发挥好农村居委会的作用,引导农民通过互助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组织,努力探索金融机构服务末端与规模化农业组织相结合的农村信贷机制;五是利用好地震灾后重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从对口援建、国家支持、社会捐赠等方面引进资金,扩大融资聚道;六是做好汶川县产业布局、项目规划,通过多种聚道招商引资,为优势行业、优势产业的项目引进更多的资金,增强融资力量;七是拓宽融资渠道,发展项目融资担保业务,解决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

6.抓好县域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需要资金,抓好招商引资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前提。如何抓好县域招商引资,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落实的问题。经过“5.12”地震,汶川已闻名于世界,根植于全中国人民的心中,汶川品牌已经打响。汶川县抓好招商引资需要从观念、政策、主体、载体、方法、服务六个方面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实际为外商推出县域优势投资产业:一是成本导向型产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资源导向型产业,如水电、矿山、农副产品、中药材等;三是政策导向型产业,如利用汶川县特有的少数民族政策发展产业;四是文化导向型产业,如藏、羌民族文化、农业生态游等产业。推出县域优势产业,推动县域招商引资的进程。

推进汶川项目建设,首先要抓好事关民生的项目;要坚持一手抓基础设施项目,一手抓产业发展项目;一手抓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一手抓受灾群众直接受益的项目,切实增强投资项目的发展后劲。汶川县在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中,还要重视中小企业的重建。一是做好汶川县域内优势行业等的规划;二是从各行业中建立适度的企业规模规划;三是对政府扶持的行业、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对这些行业、企业实行利好政策;加强中小企业的宣传,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

四、结束语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汶川县域经济造成了惨重损失,严重破坏了汶川县域经济系统,灾后恢复重建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社会各界也相当关注和支援汶川县的重建与走向。文章介绍了地震前后汶川县域经济系统,分析概括了地震后汶川县域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中的新问题与机遇,讨论了在恢复与重建汶川县域经济系统中针对这些问题与机遇需要采取的措施,从而对汶川县地震后县域经济的恢复重建作了简要探讨,以期对汶川县恢复重建县域经济系统、发展汶川县域经济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Z].国务院,国发[2008]31号.2008~9~19

[2]宋德慈 张学栋:推进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1(1):38~39

[3]孔祥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金融互动关系实证分析―以河南省舞阳县为例[J].金融经济,2008(12):74~75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篇(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还是应对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现实要求,因此,这不仅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的严峻挑战,也面临金融危机过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要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突出特色,狠抓关键,统筹规划,强化措施,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大”目标,突出加快县域工业化、县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做到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经济手段与组织措施“五个”结合,坚持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全面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形成比拼争先、跨越发展新格局。

一、工业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县域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远远没有完成。要把工业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为大工业配套,农产品加工和三产服务“三大”重点,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培植壮大支柱产业、优势企业,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结构产业集群。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办好工业园区,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主要载体、高新技术孵化区、城市建设新区。

二、城镇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先空间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围绕城乡一体化,科学县域资源,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大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做好县域、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把发展县城、中心镇作为重点,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共享、产业互补配套和资源高效配置,发展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区域配套的卫星城。每个县选择2-3个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前景好的建制镇,完善城镇交通、供水设施、污水管网和垃圾清运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把城镇边角带、空闲地、水沟、河道当作资源建成景观,使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明星镇。加快县域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植要素市场,完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发挥各县地域人文特色,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行业,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有条件地发展房地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区(带)。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新变化,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农村水、电、路、医、学,搞好环境绿化,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按照“三业并举,四轮驱动,三化承载,举措到户,机制保障”的要求,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度增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晋星创建。

四、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县域穷人多、素质低是主要问题,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户籍界限,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使进城农民享在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逐步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可在就业地或居住

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义务。

五、科技进步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科技、信息、人才“三大要素”短缺,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要加大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开发和推广力度,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科普教育,加强科技推广应用。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措施。加强人才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用得上、留得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类人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创办企业,或以技术入股、合作攻关等方式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经营活动。引导和鼓励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基层领办企业。

六、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既注重引进外地大企业,又注重培育本地小企业。消除一切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废除一切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歧视性政策,清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为,在市场准入、监督管理、发展政策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上放手、放开,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唱主角,从技能培训、贷款支持、就业援助、社保补贴等方面,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进行创业,形成小老板群体,小老板社会。

七、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不论壮大农业规模,还是引进工业项目、改善城镇基础设施,都需要招商引资强力推进。要选准县域发展主攻方向,抓住金融危机过后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全方位开展区域经济技术合作。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招商引资上,要以更大的胆略、更灵活的办法,拓展招商思路,广开招商渠道,实现利用外资规模、质量新突破。通过招商引资,高位嫁接,使县域经济也有大企业,也有大老板。突出各自特色,发挥各自优势,与全市大企业大集团战略衔接配套,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制造能力和对外贸易水平。

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资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发展县域金融服务是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支持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经营网点,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合作银行试点步伐,探索发展民间信用合作组织和融资互助组织,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县域投资主体授信额度,金融组织在县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当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于县域经济发展。继续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政策作用,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民间借贷比较活跃地区,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创新信贷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支持按市场运作方式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推动银企合作,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九、发展社会事业是加快县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级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社会事业。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县办职业技术学校。抓好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搞好乡镇卫生院和计生站等卫生设施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农民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十、体制机制创新是加快县域发展的根本动力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步伐,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导内外资参与县域企业改制、重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农业开发。加大县乡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清理编外人员,减少财政供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完善配套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到企业建设上来,改变以征为主的土地使用模式。在旧城改造、工业园区建设中,鼓励农民利用宅基地自建高楼。盘活农场、林场以及事业单位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效率。按照“能放都放、权责统一”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的原则,将投资项目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除国债项目、财政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国家限制类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再审批。

十一、维护社会稳定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重心下移,强化基层,落实责任”的要求,抓基层、抓基础、抓队伍,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排查调处化解各种矛盾。本着“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及时发现矛盾和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扎实开展平安县、平安乡(镇)、平安村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防止影响全局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二、加强领导队伍建设是加快县域发展的组织保障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县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一支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求真务实、带领群众致富的过硬队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准配强县、乡(镇)党政正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班子中熟悉经济成员比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致富中的作用。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领导班子成员原则上要任满一届。改进干部考察办法,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调整的重要依据。垂直管理部门在县、乡(镇)的机构党的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其领导干部任免,事先征求并尊重所在县、乡(镇)党委意见。垂直管理部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地方党委、政府要支持垂直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