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1 22:24:36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1)

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按年龄分为老人、孩子和成年人。老人身体的抵抗力和活动能力较低,主要白天活动,活动主要是健身、跳舞、带孩子玩、下棋、聊天、打牌、遛鸟等,舒适是他们最需要的,同时,可达性也会影响老人的活动范围。老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早晨、早饭后和下午。孩子,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去认识和发现一些新鲜事物,喜欢和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但儿童对设施使用持续的时间较短,同时,由于儿童对自身状况认识不清,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其活动必须有成年人看护,同时在设计中,避免设置可能产生危险的设施;儿童对开放空间的要求主要是设置有吸引力的游戏设施。成年人,成年人对开放空间的使用主要是在上班前、下班后和节假日,由于成年人精力与身体状况较好,其能参加的活动类型也较丰富,时间也会相对较长。主要从事的活动为球类、竞技类。

2衡量公共空间好坏的标准

良好的公共空间首先要满足基本的要求,比如安全、可达性、规模尺度等等,除此之外,良好的公共空间还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2.1吸引人、有活力。

活力是一个城市精神状态的象征。公共空间中聚集的人越多,空间设计的越好。如何吸引人来开放空间活动,要求公共空间必须功能多样,能从事各种活动,要求开放空间用地能够兼容一些留住人的用地类型,如商业、金融、办公等用地。金融办公大楼中的年轻人,可以在午间休息的时候来公共空间进行休息。

2.2环境优美、舒适。

在其他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更加喜欢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在夏季,喜欢绿化条件好、有水的地方。这些绿化、水体能够营造局部小气候,降低局部的气温,更加适宜人们从事户外活动。在冬季,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非常重要。在冬季,人们更加喜欢在温暖、无风的地方活动。

2.3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

公共空间应该做好功能规划,可采用公众参与的方式,鼓励人们对规划提意见,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公共空间应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要求,尽可能丰富空间类型,使不同人群都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吸引不同人群来此休闲娱乐。

2.4精细化设计。

良好的公共空间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应该对空间进行充分的推敲。虽然公共空间为了追求空间效果会营造一定的高差,但公共空间中应该进行无障碍设计,能够使轮椅顺利通行,鼓励行动不便的人群来此活动。公共空间中设施小品的设计、步行空间、交往空间等的设计都应该力求精细,考虑到人们的使用方便,鼓励人们停留。

3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可以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来着力。整体的方面是指整个开放空间的规划布局、设计等,细节方面是指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细节的设计往往决定了空间设计的成败。

3.1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布局

在整体的规划布局中,公共空间首先要有一定的功能规划。老年人有经常使用的健身设施、休闲设施;儿童喜欢的游乐设施;成年人喜欢的球场、广场。除此之外,公共空间应该能够融合不同功能的城市用地类型,进一步的吸引人们来此驻留。其次,公共空间应该有良好的色彩、风格和界面设计。色彩风格的设计应该充分发掘本地特色,与当地的气候、人们的审美习惯相一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植物配置以本地的植被设计为主,多种植乔木灌木,避免大面积的草坪。同时,要关注公共空间四周的界面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公共空间的时候,能够欣赏到周边丰富的边界轮廓线,鼓励人们停留。最后,公共空间应该以场所精神的营造为目标。塑造一种城市精神,使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提高了自身素质,使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自己有责任为的城市更加美好增光添彩。

3.2公共空间的细部设计

3.2.1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进行设计,不单纯的为了追求气魄、构图,去做轴线、图案。公共空间应该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小尺度的空间,能够吸引人来此活动、交往。人性化的设计要做好前提的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与需求,分析潜在的原因与依据,为规划设计提供支撑。同时人性化设计要做好公众参与,保证公共空间的开发规划在实施之前,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对规划提出的意见。

3.2.2地域性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引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将城市历史文化元素添加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使我们在公共空间休闲娱乐的时候,还有机会去体会古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教育儿童体会古人的智慧与财富,同时在历史文化元素的引入能够增强城市特色,缓解现代建筑的盛行造成的“千城一面”现象。

3.2.3设施

设施是指满足人们在公共空间进行活动而设计的构件,重点是游乐设施和休息设施的设计。游乐设施是吸引人来此活动的依据,老年人喜欢下棋、打牌,就应设计适当数量的桌椅,还有很多老年人喜欢跳舞,设计足够规模的场地就能满足需求,年轻人喜欢球类,就设计若干个球场,这能够吸引到附近的年轻人来此活动。休息设施同样重要,在合适的位置,如在树荫下、绿化带旁边要设置足够的座椅,同时也可以利用花坛的四周、台阶等常见的设施作为休息的座椅。

4结语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2)

论文摘要:从传统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城市开放性空间的景观设计,通过传统美学的研究,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关学依据,并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期望从美学角度出发的景观设计可以端f-.l-4j’l对城市的审美态度,改变人们习惯的审美方式,从而培养人们新的审美观。

城市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城市的发展历史已有数千年,随着城市结构、功能和性质的不断发展变化,人对城市的需求早就超越了单一的功能需求,而涉及社会、自然、文化、历史、审美等方面。传统美学就是在城市转变结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设计者应遵循传统美学精神,发展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人格,视自然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其审美方式追求心灵体会,强调悟性。支配并影响中国美学思想的四大主干是儒家、道家、楚风及禅宗。儒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求乐观奋斗;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超脱世俗;屈原“虽就死而毋悔”,执着顽强;禅宗“万古长空,一朝明月”,形而上学〔}7。四大思想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真谛,更代表了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1儒家美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视和强调社会伦理。作为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孔子将儒家美学思想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并从“仁学”出发,深刻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他的美学观点基本在于:一方面肯定满足个体需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处处强调把这种个体需求导向伦理与规范。因此,基于这种基本观点,艺术对于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被认为是必要的,并且是可以发挥的。这就要求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考虑到城市居民个体的使用与需求。在初步设计时就应将居民个体的使用与审美作为设计准则之一。从个体的认知角度来设计开放空间的景观并照顾到每一个人对审美及功能的需求。另外,个体艺术需要与群体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应从居民个体使用出发,在空间上不完全区分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群体使用的角度保证居民个体使用与群体使用的和谐性,保障其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儒家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以伦理目的为导向,个体的需求必须与社会的群体规范达到统一。例如安徽省宏村建造的水墨宏村,正是由此出发建造的新式田园山水建筑居住景观(图l}o

整个居住区从当地居民用水、生活的需要出发,建筑风格在满足当地人生活需要的同时,延续了当地的建筑古风。从精神上愉悦居民,让人们感受到当代文化的延续、地方美学的展示。并将居民的共同活动中心置于居住区的中心地区,以满足整个区域居民的使用需求(图2)。

当代城市景观应同时考虑居民个体使用与群体使用的协调发展,从功能、结构与空间上充分调节开放空间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才能真正达到满足城市居民多种协调生活的需求。

2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代表为庄子及其学派,他的美学思想完全建立在“道”的理论基础上。与儒家美学的观点相反,道家美学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定性。该学派认为一切人为的审美与艺术活动都有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就像道家创始人老子名言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就是说最大、最完美动听的音乐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大、最完美的形象则是看不到的形象。那么,从道家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景观,国内大部分的人为景观建设都是不完美的。

立足于多元化发展的国际都市,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无不用其极,利用多种手段及设计方法,将城市景观创造成现代化、国际化的人为景观。设计使用的材料大都是经过大量切分拼贴的高级铺装材质。原有天然的材质因为其美观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极少使用,这也造成了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发展的生态不和谐。在道家来看,真正的美并不是世俗追求的感官声色,而是人与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的绝对自由境界。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也应该是能够将使用的人与设计的环境合为一体,任意自由使用的景观。开放空间环境景观的设计,应向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展[[3)。在设计中尽可能保留自然无为的环境,在保留的基础上改造环境,并尽量使用源于天然的材料铺装,达到道家自然无为的美学要求。著名建筑师赖特在1911年建造的西塔里埃森,他从城市建筑景观的角度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建设了不拘形式的、充满野趣的建筑群[4]。

这群就像是在沙漠中生长出的植物一样的建筑景观正体现了道家所谓的“道法自然”。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即使当地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因为建筑景观的材料均为当地的石材,而顶部则利用帆布板可移动通风,使得在建筑群里办公居住的人悠闲自得。

3楚骚美学

楚骚美学思想是儒、道两家的特殊结合。对于美的追求,楚风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以及想象的自由抒发。从形式上来说,它实际上是追求一种“惊采绝艳”的官能感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对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也有影响。很多的城市开放空间为了追求所谓的“浓墨重彩”“山水园林”,刻意将开放空间简洁设计。不改变空间的原有资源,只在重点部位大幅度建设绿化、水景,进行断层设计。这种设计手法使空间的范围及使用受到限制,造成部分空间闲置。整体开放空间景观平淡无奇,设计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乃至嗅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上都没有充分的体现。结合楚骚的美学观点,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应该因地制宜,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并进行空间改造,使小空间扩大化。设计思想创新,从人的功能感官出发,创建新型的开放型空间,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

4禅宗美学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从儒学、道学、楚骚吸收整体之美、无为之美与热烈之美以外,还应从禅宗吸收内省之美。以中国历史来看,从唐朝中期开始,佛学禅宗的美学观念已深人人心。与道家自然无为的“道”相比,禅宗是以人的+ / }`”作为依据,通过心的直觉与顿悟解放精神,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说把内心的自觉自由放在审美与艺术的最高位置,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图4)。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应该从文脉的途径进行设计,强调地域文化的特色〔’〕。设计之前详细了解设计地域的历史文脉及地域特色,充分搜集当地居民生活行为资料后深刻理解设计地域的相关背景,再着手设计。设计本身要能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民情,让使用者居于其中时能够体会历史文脉特色,达到禅宗美学“内省”的目的。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小区规划设计;空间的连续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traditional urban space learn useful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marching sens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proposed residential privacy level "two" the thinking mode,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t space" and "space", describes the use of the two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design method of organiz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public space,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design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applied to residential planning.

Key words: community planning and design; spatial continuity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现代居住小区空间设计理论及其弊端

G·费德(德,Gottfried Feder)1933年在《新城市》一书中,提出了日中心、周中心、月中心的居住行为活动特点,即所谓“日常生活圈”,并形成与之相应的居住区空间组织理论,即根据居民交往单位的层级使居住空间形成有组织的层次结构,表现为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三级结构。另一方面,对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布局有较大影响的是可防卫空间理论,即私密层次说:居住小区一般有由数个组团组成,连接组团的交通轴及中心绿地为公共空间,供小区使用;组团围合的共用空间供组团居民使用,称为半公共空间;楼间、通道、楼梯为半私密室间;最后为居住私密空间,这种从私密到公共空间的四级划分也是居住区设计的重要依据。由此,居住空间从私密单位居住区可分为五级,除去私密单位,西欧、前苏联、日本与我国都相继建立起自己的四级构成单位,并建立起一套完

整的居住区规划理论。佩利(美,C·Perry)的“邻里单元”理论以生活设施的服务半径与居住者利用范围的关系所设定的空间分级构成,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上述理论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理论在多年实际运用中产生了弊端,主要在于居住区被人为地作条块划分,各级公共空间和绿地缺乏有机的联系,导致看似功能系统有组织,而实际产生空间环境无秩序,作为小区中公共活动的核心部分,组团和组团之间的空间及道路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另外,建筑及空间具有的心理、文化及社会性因素被忽视,传统上作为人们聚集、活动、交往的公共空间——街道、广场只是通道和空旷的草地,失去了其真正意义。居住区缺乏传统聚落所具有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加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管理部门对组团绿地、集中绿地的苛刻要求;开发商对条型建筑的依赖、对建筑间距的吝啬;居民对人、车分流及朝向均好性的追求,使居住区空间形态日趋单调和雷同。近年来,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竞争加剧,上述理论教条己被冲破,居住区理念正走向更加多元、开放,尤其趋向重塑传统城市空间特征的方向转变,而公共空间的系统组织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手段。

二、以连续的公共空间组织为主线的小区规划设计思路

彼德·史密斯(美,Peter Smith)博士在《都市化生活魅力》中指出:历史上的空间缩影了“相关联空间”的概念,其特征是它那一连串的空间关系,被街道的一缩一放而联系在一起。G·特瑞姆莱特(英,George Tremlett)在《住宅布局概论》中对居住区优良的空间品质作了三点概述:(1)视觉的变化,趣味与特性;(2)空间的界定与认知;(3)借空间产生“行进中”的感觉,而达成以上要求的唯一方法即“借重在一个接一个不同品质的空间渐近改变”。

今天,有两个因素制约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连续性组织:一方面,基于安全因素,我们今天的小区都是封闭式的,居住区与城市空间分离,空间系统没有“通过性”,这一点是造成城市空间缺乏传统街道魅力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也许会有一天封闭小区会与城市连成一体,小区内的道路、绿地、广场会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无论是欧洲街区型住宅,美国郊区型社区还是中国院落胡同,传统居住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即空间私密系统“二级化”特征。

此外,一个现实问题不能回避,当今多采用条型多层住宅,相对于街区型、院落式住宅,难以产生真正的围合感,当体量、长度相似而方向相同时,空间更加单调,在没有“行进感”、序列感和明显的空间特征变化中,我们常常会迷失方向或缺乏认同感,私密的层次难以区分,与我们俯看总平面那些结构、层次、系统分析图的感受差距甚远。其实,也许我们不必将居住小区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而采取“二级化”思考方式,即:不同形式的住宅以道路、绿地、广场相联系,汽车、自行车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将开放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形态并将一系列室外空间“编排”起来,使人感到趣味、愉悦;也许庄严、也许神秘、也许意外或惊讶。卡梅罗·塞特(奥地利,Camillo Sitte)在《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规划》一书中提出:对于学习过去的事物以及我们已丧失的艺术性传统是迫切需要的。根据艺术的各种原则从事城镇规划,对于传统的各种编排的杰作,必须合理地由一理论上的了解所替代。

三、以连续性空间组织为主线的小区规划创作实践

现以某居住小区规划为例,说明上述理论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该项目用地为600m×200m 的长方形,出入口在东西两端,单体建筑为条型多层住宅,如果按以往小区规划原则设计,小区大体上可分为五六个组团,北面三个、南面二三个,中心为一个大花园,在几轮草图方案讨论中,上文提出的分级与层次系统设计的通病总是避免不了,组团形态过于孤立呆板,绿地开放空间系统视觉封闭,开发商提出景观开敞、通透、布局灵活,增加认知感,强调单体视觉均好性等要求不易满足。最终放弃了以往驾轻就熟的设计方法,学习、借鉴传统城市空间特点,将组团概念转换成“等量空间”与“变量空间”两个部分,利用城市设计理论中的“图—底”(Figure and ground)的关系组织住宅空间。

在总平面设计时,设计人引入等量与变量空间概念,并采用图—底关系分析方式,即将“等量空间”与“变量空间”作为互为图—底关系进行空间形态的设计与编排。上述手段在设计过程中表现为以下特点:

1.小区私密系统空间呈现“二级化”

首先,在设计中不刻意制造人、车分流及分级道路系统和绿地系统,而是利用图—底关系将“等量空间”之外的“变量空间”作为主视觉空间,主视觉空间又反映了主道路系统,“等量空间”反映了小区较安静、私密的部分,“变量空间”则反映了较公共、开放的部分,呈现出具有传统城市居住模式相类似的“二级化”空间特征。其结果是空间关系与交通组织同时也与私密层次系统产生了高度的统一。

2.“经”与“脉”的整体空间系统

公共空间形态被设计为类似树叶的“经”与“脉”,“经”、“脉”相通,“经”作为小区的交通干线,又是主要带状视觉通廊。设计时将集中绿地的面积分摊在带状空间中,由于是在原本楼间距内增加了公共空间,所以在有限的公共绿地条件下,创造出更为开敞的空间环境。经验证明,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东西向长的用地中,小区最终的容积率达到1.2,比起以往多层住宅小区,在如此高的容积率下,空间显得十分开阔、通透。在带状主视觉通廊的几个节点向南北两边的楼群中插入纵向次视觉通廊,这样,开放的空间连在一起,相互借景,也是产生空间开敞感觉的主要原因。

3.经过“编排”的,具有行进感的小区主视觉空间

主视觉通廊的线性空间加强了“行进中”的空间感觉,三个大小、形状各异的广场结合空间的一收一放,视景在路径上多次改变、转换,局部采用弧形建筑,增加空间的表现力和引导性、使之更趋活力和动感。带状“变量空间”有效地改变了条型建筑群缺乏变化和行进感的问题,每一段空间的变化使下一个空间产生了“不可预知感”。对于居住空间,这种变化和不可预知感是产生认同、认知的重要条件。彼德·史密斯在阐述传统城市空间产生魅力的原因时指出:正如心理学家认为“惊讶对精神健康是很重要的”,这不只意味着各种事物应保持着变化,这些变化应是不可预知的。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室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实验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是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开放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学生从封闭的教学环境中解脱出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进而更好的反战起创造力。

1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的意义

1.1 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验证理论知识的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而目前高校教学的课时分配还是处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状态,往往一门计算机课程只有8-16学时的实验时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计算机开放实验的开设,能够补充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实验的可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1.2 增加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传统上是按照学校教学进度统一安排上机课程,而没有课程的时间实验室往往处于闲置状态。计算机开放实验的开始能将这些限制时间充分的利用,增加设备的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在以往的高校学习中,学生在课外由于没有老师的指导,即使自己能主动的进行实验练习,但在碰到复杂问题往往难以解决,时间一长就会对课程的实验操作缺乏信心,从而缺少了学习兴趣。开放实验能够给学生一个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老师能在学生实验出现难题时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让学生逐步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2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的现状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指学校正式建制的各级各类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对学生开放使用。目前开放实验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①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主要是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实验项目进行延续和补充。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师根据课程或科研项目的需要,提出实验项目,供学生自行选做。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③创新性实验。学生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环境,自己设计实验题目,教师给出部分建议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2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存在的问题

①开放实验的时间问题。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的开设,在时间上受到教师的空间时间、学生的空闲时间、计算机实验室的空闲时间三方面所制约。实验的开放解决这三种时间之间的冲突。

②实验项目设置的问题。开放实验项目的设置既要和课程紧密结合,又要能够吸引学生进行选作,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开放实验项目的设置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③学生知识结构的问题。由于开放实验是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进行试验,从现在的教学情况看来,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的不同,往往选择了自己有兴趣的项目,但做的时候发现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因此很难完成实验。因此在开放实验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存在了制约的问题。

④提高学生选课兴趣的问题。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面临全新的学习环境,每学期不但有必修的理论课、实验课、任选课的学习,还要参加丰富多彩的班级、学生会、社团的各类活动。那么如何吸引学生选做开放实验也是目前有点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中问题的解决

高校的计算机开放实验的开课过程,通常都是在每学期教务发出开放实验的开课通知,由各实验室提出开放的实验项目申请。教务审核后,进行统计,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实验人数等相关事宜,最后组织学生进行统一的选课。之后,根据选课的结果,各实验室开展开放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实验人员的签到,考核方式的制定、实验成绩的统计和上报。

3.1 解决计算机开放实验中时间冲突问题

开放实验的时间的设定,应该由实验教师根据自身的空余时间结合开放实验室的空余时间给出开放的时间段,每个实验项目最好有2-3个时间段供学生选择。选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选课,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时间冲突。

3.2 解决计算机开放实验中实验项目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并有效实施,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3 解决计算机开放实验中学生知识水平结构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水平结构的不同,在是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各种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的项目可供选择。另外,在较复杂的项目选课时,应该增加说明文字,如该课程的先序理论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学完这些理论课后才能选修该实验项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4 解决计算机开放式实验提高学生兴趣的问题

除了在项目设置上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对选修的学生进行一些奖励措施,如基础验证性实验的成绩计入期末成绩,创新性实验完成的出色,可有老师推荐在学校科研立项,并给与一定的资助等。计算机实验室还可以在开放时提供空间,允许学生自带设备,实验室提供必要的软件、网络等的支持,在最大的程度上为学生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开放实验的学习兴趣。

4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慢慢的融入高校的教学中,各学校对这种新模式都在不断地摸索和改革中,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善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和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开放实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欣,范良忠,舒振宇.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J] .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8).

[2]裴雯,金秋 .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讨论[J]. 教育与职业,2011(30).

[3]孙小权. 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4).

[4]雷燕. 开放实验的教学体会[J]. 广州化工 2013(11).

[5]秦雯 .如何构建计算机开放实验机制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8).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5)

由于艺术类教学的特点,并非只有教室才是教学的唯一选择,宽大的走廊、开阔的中庭、教学楼旁的草坪、走廊、平台、大厅也是实际功能意义的空间,都是可以供学生讨论、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具体来说,首先要有一个较大的交流空间,这个也是整个艺术楼的中心汇合处,这个空间较大,可安排咖啡厅、座椅、电话、书刊、布告栏等简单交流设施。其次,可在同层或不同层人们经常碰面的地点设立讨论区,如楼梯口可给予学生停留、交谈、娱乐相对独立的空间,可摆放一些桌椅;最后,走廊也是休息与交流的好地方,在不影响走廊宽度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一些长椅、展览框,或者自动售卖机,供来往学生休息、观赏和使用。这样,在不增加面积或减少面积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此外,通过绿色植物的绿化、艺术作品或座椅的摆放作为隔断,将交流空间进行划分,这样增加交流区域的节奏感,形成开放和半开放、单独和群体、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节奏感,更有利于学生交流,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通过节奏、排序、光线、渗透及层次划分,避免单调,形成变化效果,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

2.以人为本,鼓励交流

我们可以联想到西南联合大学,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创造出令人羡慕的成绩,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师云集、自由之学风等,还有被人忽视的一点——因为身处暂时简陋的校舍条件,恰恰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密集的交流环境。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和老师共处一个院落,“住也在那里,上课也在那里”。处在同一空间中的师生就会产生社会往,相互照面并体验到他人的生活感受,由此因灵感和激情的碰撞而共同创造出一个愉快、积极的交往空间。因此,未来艺术类高教空间,应该以人为本,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为主线,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应该打破以往的、原有的以老师为中心的静态、单调的教学布局模式,更多地放入互动的教学布局模式。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对公共空间的成功运用给我们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以启迪,他在建筑理论上提出“建筑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的设计指导思想,值得深思,使我们在未来的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中的考虑要更多地从人出发,建立更多的鼓励交流的公共空间。比如,在课堂空间布局设计中应多考虑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分组讨论等,使之成为适合师生进行各种交流的场所。课余活动聚会、联谊交流等可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延伸。所以,现代教学空间应该把聚会、展览、展示、课程设计、交流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空间。设计大小不同的空间,私密和半私密的空间,自修和讨论的空间,教学和休息的空间等。而采用完全开放式的结构,将艺术展馆融入到教学设施中来,改变目前艺术展馆和教学楼相分离的局面,也不失为以人为本,鼓励交流的创举。

3.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效用和可变性

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艺术类高教空间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其功用性中来,而不是仅将其视作增加教学设施的审美格调。首先要满足教学空间的需要,立足艺术类高教的特点,更大程度上满足讨论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对空间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展示的需要,比如与城市建设衔接,建立公益性文化展示平台、艺术场馆等。最后,要满足学习、交流的需要,如设立小型艺术类图书馆,提供阅读空间,引进商业化的咖啡吧,提供交流讨论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可变性。建筑的使用年限动辄几十年,但对建筑的使用却常随时代而变,教学楼的设计应以“可变功能”的概念代替“固定功能”概念,使建筑最大程度上接近其最高使用价值。在现代整体式教学楼中,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的灵活性问题尤为重要,未来艺术类专业学科不断变化,艺术类高等教育空间应具有灵活性、通用性,如减少隔墙、扩大空间,以适应学科间的不断调整、发展、更新等方面的要求。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是在以群楼的方式来适应未来多学科的分院独立教学管理方式。

4.注重艺术类高教空间设计的人文精神传达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6)

关键词:免费开放 北京 博物馆设计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research, based on China’s museum free policy put forward, from the function, area ratio,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and exhibition space in four aspects to re-examine the Beijing museum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he weak links, by adjusting the leisure service space layout, improve leisure service space ratio; broaden the streamline combination modes, adjusting the space enclosure form, realize the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and the spatial complex functions.

Key words: Free and open, Beijing, muse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 G258.91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2008年1月23日,中央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随后全国各地出现博物馆相继开放的新形势,北京33家市属及区县所属博物馆也开始施行免费开放。

随着博物馆开放方式的转变,其社会职能、功能布局等均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如下:

1.1职能的转变

纵观博物馆发展历程,共发生以下几次重要变迁:从原始社会到中世纪的早期博物馆雏形视博物馆为象牙塔和宝库,多为贵族和教会的私人珍藏,大多不向民众开放。十八世纪末,人们把博物馆看作是搜集器物, 博览兼收, 益智集思的机构,开始逐渐向上流社会开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当时的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关, 并不是专为保管宝物的仓库, 应是以实物的验证而作为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讨学问的场所,博物馆开始向公众开放。

我国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晚,在21世纪初提出将博物馆免费开放。随着开放方式的转变,其参观人群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以研究人员、学者、学生为主转变为以普通大众为主。开放方式与参观人群结构的转变对博物馆传统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除了有传统博物馆的收藏、教育、研究等各种职能外,现代博物馆还应当是为人们大众提供日常交流的场所。提供娱乐, 陶冶情操, 求知启智, 强调其休闲娱乐职能, 以此作为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才能增加博物馆与社会大众的亲和力, 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1.2面积配比改变

传统博物馆建筑以陈列、收藏、管理、后勤为主要功能组成。随着博物馆开放方式的转变,观众的参观目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更多的观众抱着休闲娱乐的目的进入到博物馆中来。共享交流、休闲娱乐空间在现代博物馆建筑中日趋受到重视。因此博物馆建筑中各部分功能空间面积配比也随之进行调整,服务观众的休闲娱乐空间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

表1 北京地区博物馆面积配比表

如表1所示,在建国初期建设的博物馆,如北京自然博物馆,其休闲娱乐空间仅占总面积的0.2%。受国外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影响,二十世纪末至今建设的博物馆都有意识增加休闲娱乐空间所占的比例,如首都博物馆,其观众共享交流空间占到总面积的12.8%。改扩建博物馆亦是如此,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交流休闲空间由原有的2.8%增加到20%左右,增强了其公共服务性和开放性。但总的来说国内大部分博物馆休闲娱乐空间仍不能满足免费开放后观众的需求,通过结合国外优秀案例,可以得出我国博物馆各功能面积配比建议。

1.3流线组织的转变

传统的博物馆流线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串联式、放射式和通道式等三种基本组织方式。

串联式的交通流线方式(图1)使各个展室首尾衔接、相互套穿,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引导性。参观流程可以作到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然而, 正是由于它极强的连续性, 又使参观路线变得过于单调、死板。过长的路线还易使人产生疲劳感。另外, 参观人员多时, 往往易造成人流拥堵, 产生疏散困难。再者,由于各展厅穿套相连, 极不利于单独关闭或开放某个展厅。适用于较小型博物馆, 特别是历史性的博物馆或展品具有较强关联性和发展性特点的博物馆。

放射式的交通流线方式(图2)通过设置开敞性的核心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同时组织交通。各个展厅的使用相对独立,同时使得观众在进入这个空间后其主观能动性被充分的调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参观需要选择参观途径,选择不同的陈列室,也可以直接到达各个休闲娱乐空间。但是展厅之间的连续性差,参观流线迂回交叉,易造成拥堵现象。这种交通流线组织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综合博物馆、美术馆等。

通道式的交通流线方式(图3)指的是各个展览空间经由一条贯通始末的通道联系成一个整体的交通组织形式。由于各个展厅均可保持相对的单独性, 自由地开放或关闭, 又增强了博物馆各展厅布展和开放的灵活性。但是作为贯通始末的纽带,长长的通道往往易给人造成较强的单调感。此种交通流线方式多应用于大中型的博物馆, 且便于接待大股人流。

随着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参观方式发生了转变,由传统强制性为主转为现在随机性为主,这就对参观流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上述3种传统的参观流线相对单一并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和引导性,而现代博物馆需要借助于各种形式的灵活组合,使其功能流线由传统的单一线性逐渐网络化、多元化,提高观众在参观中自主性及参观流线的可选择性。

1.4展陈空间的变化

传统博物馆在收费时期, 空间形态比较封闭,功能布局比较单一。不同展厅之间收费的差异性是其空间封闭的主要原因。同时各功能空间因其容纳的行为类型有所差异,因此在空间布局和结构设置上相互独立,不允许有功能复合的空间存在。如展厅有明确界面围合,伴有唯一性的入口和出口;休息空间被设置于展厅之外,临近中庭或与交通空间相结合;餐厅、咖啡厅、商店等附属空间的位置通常不与参观流线发生交叉等等。

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为了提高观众的可参与性,不同空间之间的可视性日趋重要,因此对馆内空间形态、布局提出新的要求。即以更为流动开敞的的建筑空间取代传统博物馆中封闭的空间形态,通过灰空间的处理方式,实现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相互渗透,使博物馆功能趋于复合化,空间布局更为灵活,从而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2设计策略

2.1各功能区面积配比及休闲服务空间布局建议

随着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提出,笔者走访了北京大多数博物馆,收集了相关领导对面积配比的建议。同时通过对国外典型博物馆案例进行各功能区面积配比情况的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大部分国外博物馆内观众服务区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更多者可达到40%—50%之间。反观我国博物馆休闲服务区面积则相对较小,已不能满足免费开放形式下的观众需求。因此通过借鉴国外优秀案例经验,结合我国博物馆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博物馆设计或改建时,应将其观众服务区面积所占比例提高至10%—20%之间,对于部分已娱乐性为主的博物馆如电影博物馆等,其内部休闲娱乐空间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大。从而适应免费开放形势下我国博物馆发展趋势。

表2 国外博物馆面积配比表

博物馆的休闲娱乐空间是满足观众参观过程中各种需要的辅助空间。在功能上包括观众休息、餐饮、纪念品商店等各种休闲娱乐空间。其所需的空间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附属于交通空间等其他空间而设置。从空间位置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合中庭或庭院单独设置,促进博物馆整体气氛的活跃和共融。如图4所示,苏州博物馆茶室设置在庭院之中,使单调的空间更具有活力。

(2)结合主要过渡空间设置,如展厅之间的过厅,入口大厅,交通空间等。如图5所示,国家博物馆纪念品商店设置在参观流线的末端,展陈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很好的满足了观众在参观之余的休息同时对消费的需求。

(3)将休闲空间直接引入展陈空间(图6),可以很好地满足免费开放后观众行为多样化需求,使观众休息之余还能看到展品,便于观众参观交流。

2.2流线组织复合化

(1)放射+ 串联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

放射+ 串联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图7)这种形式较好地综合了放射与串联两种交通流线的优势, 同时, 也有效地改善了两种流线单独使用的不足。具体方式是: 各展厅围绕一个中心枢纽区布置,同时,各展览空间之间又首尾相串。参观人员既可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展厅, 又可直接在各个展厅之间穿行。这种交通流线的突出优点是空间组合紧凑、适用性强, 各展厅之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亦可单独使用。

如图8北京自然科学博物馆采用的交通流线所示。它是以放射性流线为主导, 以中心枢纽区为核心, 发散布置各个专题展厅。各个专题展厅以串联形式联系。这种布置方式, 使各个专题展厅保持相对独立, 便于管理。同时, 又使各专题展厅之间通过中心枢纽区保持联系,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中心枢纽区的各功能设施又便于各展厅共享, 有效节约了空间。

(2)串联+ 通道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

串联+ 通道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图9)指各个展厅或其中若干个展厅直接贯穿连通, 各展厅又通过一个贯穿始末的通道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这种交通流线延续了串联式的连续性特点, 同时, 由于通道的参入, 又使各展厅能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交通流线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流线形式。新馆分成中部、西部和东部三大体块, 并以中部为中轴线。西部北面的主展区明显具有串联+ 通道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的特征。北面各展厅之间是典型的串联兼通道式的交通流线组合形式。如图10a所示9个展厅两两串联,展厅之间则借助于长长的廊道(图10b)作为通道联系成一有机整体。

(3)放射+ 通道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

放射式+ 通道式交通流线组合形式显著的特点是: 建筑分成几大体块, 各体块间以放射式流线形式围合出中央共享大厅。各体块又独成体系, 往往是一个专题性的展览区或功能区, 每个体块多以通道式流线方式联系该体块各层展厅。此种交通流线组合形式shi应用于大型的综合性的博物馆建筑中。

如图11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区部分首层平面示意。从总体布局可见, 新馆采用的是以青铜饰面展厅体块、木质饰面展厅体块及地下临展体块将中央大厅进行围合的放射式交通流线形式。三大体块各自独立, 均采用通道式流线组织方式。

通过以上三种流线组合形式,克服了传统博物馆流线单一线性的缺点。满足了现代博物馆免费后开放后观众参观自主性需求,提高了参观流线的可选择性。

2.3空间开放性设置、功能复合化

(1)空间界面的弱化、开敞化设置

通过一些具有一定通透性的处理手法适当削弱空间界面,增强空间之间的流通,扩大环境中能量和信息的外延,使每一处空间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如利用玻璃砖或者局部镂空等手法实现空间的通而不透,或是借用绿化或者小品摆设来营造限制通行但是不限制视线的空间效果,甚至可以通过高差来进行简单的限定。这样的手法既保证了空间之间的连续性又具有一定的功能分区。

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费诺科学中心,哈迪德将位于二层(图12a)的展区设计成为一个开敞贯通的大空间。1.2 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内几乎不做任何墙体分隔,仅依靠地面起伏变化的高差来限定基本的功能区域。一部分展厅的地面向上隆起形成能俯瞰展厅全部的“高地平台”(图12b),一部分地面则凹下成为的“盆地”(图12c)。

(2)空间的功能复合化

公共空间与展陈空间共同构成了观众在博物馆活动所需的全部空间。传统博物馆中它们各自的承担的功能单一,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观众行为日益重叠、多变和非特定。这就要求各功能空间更具有弹性、包容力,实现功能复合化,满足空间内多种行为的可能性。即在同一个空间里同时存在多种功能、容纳多个空间,或者发生多种行为。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展厅面向中庭开放,其中既容纳了展品,也容纳了休息空间和联系其他功能区的交通空间(图13);英国艺术家 Jim Lambie 以地面为背景创作主题为 Color Chart 的当代艺术如图,吸引经过此处的观众驻足欣赏,交通空间又变身为展示空间(图14)。这些空间均由正常意义的功能空间衍生而来,只是在功能设定上更具弹性和灵活性。

3结语

免费开放为北京博物馆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拓宽了北京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视野,更为博物馆建筑社会化提供了机遇与舞台。

图片来源:

图1、图2、图3、图7、图8、图9、图11、图12a、图12b、图12c、图13、图14:来自网络

表1、表2、图10a:作者自绘

图4、图5、图6、图10b :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 邹瑚莹. 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2] 蒋玲. 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3月

[3] 方涛.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 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5] 郝翠.建国以来北京博物馆功能设计发展趋势研究.(硕士论文).2011年

[6] 杨海荣 阎磊 .论博物馆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设计.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

第一作者:

李艾芳,女,出生于1954年2月,民族汉,职务:党总支书记,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设计

第二作者:

张围,男,出生于1986年11月,民族汉,籍贯:河北省保定,职务:研究生,职称:无,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设计,工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开放空间设计论文篇(7)

    论文摘要:从传统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城市开放性空间的景观设计,通过传统美学的研究,为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关学依据,并为其指明发展方向。期望从美学角度出发的景观设计可以端f-.l-4j’l对城市的审美态度,改变人们习惯的审美方式,从而培养人们新的审美观。  

    城市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中逐渐产生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聚居于城市”。城市的发展历史已有数千年,随着城市结构、功能和性质的不断发展变化,人对城市的需求早就超越了单一的功能需求,而涉及社会、自然、文化、历史、审美等方面。传统美学就是在城市转变结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设计者应遵循传统美学精神,发展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人格,视自然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其审美方式追求心灵体会,强调悟性。支配并影响中国美学思想的四大主干是儒家、道家、楚风及禅宗。儒家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求乐观奋斗;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超脱世俗;屈原“虽就死而毋悔”,执着顽强;禅宗“万古长空,一朝明月”,形而上学〔}7。四大思想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真谛,更代表了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1儒家美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重视和强调社会伦理。作为儒家美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孔子将儒家美学思想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并从“仁学”出发,深刻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他的美学观点基本在于:一方面肯定满足个体需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处处强调把这种个体需求导向伦理与规范。因此,基于这种基本观点,艺术对于人所产生的愉悦作用被认为是必要的,并且是可以发挥的。这就要求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考虑到城市居民个体的使用与需求。在初步设计时就应将居民个体的使用与审美作为设计准则之一。从个体的认知角度来设计开放空间的景观并照顾到每一个人对审美及功能的需求。另外,个体艺术需要与群体和谐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应从居民个体使用出发,在空间上不完全区分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群体使用的角度保证居民个体使用与群体使用的和谐性,保障其可操作性与安全性。儒家美学的合理性在于能以伦理目的为导向,个体的需求必须与社会的群体规范达到统一。例如安徽省宏村建造的水墨宏村,正是由此出发建造的新式田园山水建筑居住景观(图l}o  

    整个居住区从当地居民用水、生活的需要出发,建筑风格在满足当地人生活需要的同时,延续了当地的建筑古风。从精神上愉悦居民,让人们感受到当代文化的延续、地方美学的展示。并将居民的共同活动中心置于居住区的中心地区,以满足整个区域居民的使用需求(图2)。  

    当代城市景观应同时考虑居民个体使用与群体使用的协调发展,从功能、结构与空间上充分调节开放空间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才能真正达到满足城市居民多种协调生活的需求。  

2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代表为庄子及其学派,他的美学思想完全建立在“道”的理论基础上。与儒家美学的观点相反,道家美学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定性。该学派认为一切人为的审美与艺术活动都有害于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就像道家创始人老子名言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就是说最大、最完美动听的音乐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大、最完美的形象则是看不到的形象。那么,从道家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景观,国内大部分的人为景观建设都是不完美的。

立足于多元化发展的国际都市,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无不用其极,利用多种手段及设计方法,将城市景观创造成现代化、国际化的人为景观。设计使用的材料大都是经过大量切分拼贴的高级铺装材质。原有天然的材质因为其美观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极少使用,这也造成了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发展的生态不和谐。在道家来看,真正的美并不是世俗追求的感官声色,而是人与自然无为的“道”合为一体的绝对自由境界。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也应该是能够将使用的人与设计的环境合为一体,任意自由使用的景观。开放空间环境景观的设计,应向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展[[3)。在设计中尽可能保留自然无为的环境,在保留的基础上改造环境,并尽量使用源于天然的材料铺装,达到道家自然无为的美学要求。著名建筑师赖特在1911年建造的西塔里埃森,他从城市建筑景观的角度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建设了不拘形式的、充满野趣的建筑群[4]。   

  这群就像是在沙漠中生长出的植物一样的建筑景观正体现了道家所谓的“道法自然”。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即使当地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因为建筑景观的材料均为当地的石材,而顶部则利用帆布板可移动通风,使得在建筑群里办公居住的人悠闲自得。  

3楚骚美学  

    楚骚美学思想是儒、道两家的特殊结合。对于美的追求,楚风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以及想象的自由抒发。从形式上来说,它实际上是追求一种“惊采绝艳”的官能感受。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对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的设计也有影响。很多的城市开放空间为了追求所谓的“浓墨重彩”“山水园林”,刻意将开放空间简洁设计。不改变空间的原有资源,只在重点部位大幅度建设绿化、水景,进行断层设计。这种设计手法使空间的范围及使用受到限制,造成部分空间闲置。整体开放空间景观平淡无奇,设计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乃至嗅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上都没有充分的体现。结合楚骚的美学观点,城市开放空间景观应该因地制宜,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并进行空间改造,使小空间扩大化。设计思想创新,从人的功能感官出发,创建新型的开放型空间,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  

4禅宗美学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从儒学、道学、楚骚吸收整体之美、无为之美与热烈之美以外,还应从禅宗吸收内省之美。以中国历史来看,从唐朝中期开始,佛学禅宗的美学观念已深人人心。与道家自然无为的“道”相比,禅宗是以人的+ / }`”作为依据,通过心的直觉与顿悟解放精神,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说把内心的自觉自由放在审美与艺术的最高位置,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图4)。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应该从文脉的途径进行设计,强调地域文化的特色〔’〕。设计之前详细了解设计地域的历史文脉及地域特色,充分搜集当地居民生活行为资料后深刻理解设计地域的相关背景,再着手设计。设计本身要能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民情,让使用者居于其中时能够体会历史文脉特色,达到禅宗美学“内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