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5 13:02:11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1)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4课程学时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2)

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办学也就十几年的时间,作为一门年轻的医学教育体系,与相对成熟的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相比,尚需逐渐规范和完善。目前全国每年约输送千名左右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检验工作岗位,这批人使检验队伍的人员结构和素质得到很大改善,也给检验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与用人单位进行回访,发现毕业生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从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来看,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虽能胜任常规的临床检验工作,但是缺乏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提出新项目和合理、优化组合项目的能力,也不能从实验室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和提供临床咨询。对此,在教务处允许的情况下,先后召开了医学检验专业校本部和临床医学教研室主任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会议,制定了改革方案,修订与医学检验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大纲,课程安排上将各专业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并增设了一些临床医学课程的选修课,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反馈信息看,在与临床沟通方面有所改善。

2建立适应新医学检验的实习课程

对检验专业的实习课程减少了验证性试验,增加了一些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方法

由原来的满堂灌转变为多互动、由教师主导转化为多引导,努力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课程讲授更强调启发式教学,并提倡判断思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特长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减少课内总学时,增加课外学习时间,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扩大选修课范围,系统设置选修课和自学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加强检验专业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交叉渗透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3)

 

1.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医学检验专业(101001)纳入新成立的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类(1010)之下,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制也改为四年。自2013年起,所有医学检验本科均调整为四年制[1]。因此,对于原来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来说,鉴于部分较早设立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并未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如何使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适应新形势,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对于原来培养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是否保持五年制方案的毕业论文要求,是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毕业论文是本院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3],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学科内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毕业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自2002年开办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以来,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由实习单位高年资带教老师结合检验工作实际,进行毕业研究论文设计、实验工作、分析汇总、撰写毕业论文、返校论文答辩等环节。使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实用科研能力。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我校仍然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维持毕业论文要求。现我结合我校以往培养过程,分析探讨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对培养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2.毕业论文各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分析

 

2.1实习基地的选择

 

医学检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是在各实习基地进行的。因此,实习基地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医院的临床规模,更要求实习医院有带教实力的充足的、高素质的论文指导教师。我校在开始实习之处,经过多方努力,在上海、江苏开辟了多家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于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实习医院检验科均安排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各级科研课题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论文导师,且实行导师一对一的指导方式,为保证论文质量奠定了基础。

 

2.2论文选题

 

选题是进行论文做初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决定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性。选题鼓励学生结合导师现有的科研课题,在对本专业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课题的初步方向或题目,由导师分析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后确定。有条件的实习医院在选题时应尽量结合一些前沿技术,如最近质谱技术在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这样,从选题开始就使得论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论文开题

 

选题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对所选择的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了解,并整理出课题设计的目标、内容、试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形成开题报告。该阶段锻炼学生查阅、理解、消化和提炼文献的能力,好的开题报告应在总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或设计方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每个实习点均有多名实习同学,相应有多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组成指导组,学生围绕课题设计进行PPT演讲。导师组对课题立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课题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学生真正进入课题中的阶段,该阶段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在实验研究开始,指导教师应严格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让学生独立实施,并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导师定期与学生沟通,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关注实验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阶段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同学间先讨论分析问题,网上查找资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和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能的修正,学会对结果进行分布总结。该阶段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5论文撰写

 

我校毕业论文大纲要求由综述及科研论文组成,综述要求学生围绕科研论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出课题目前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科研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要求学生参考相应格式文献,立论正确,依据充分,数据资料准确,正确认真严密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利用图表等手段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论证推理严密,统计推导。指导教师认真评阅、仔细修改,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论文写作。该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2.6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是训练学生进行科研汇报的良好途径。论文按临检血液、免疫、微生物、生化检验等专业分组。答辩评委会由本校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家及资深任课老师组成,根据分组情况,论文先由相应专业组专家函审,初审合格同意答辩,如问题较大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修改后参加答辩。答辩过程包括学生陈述、评委提问、学生回答、评委打分等环节,该过程充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口头表达及临场发挥的能力。

 

3.结语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直接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特点是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论文写作更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是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良好途径;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素质得到提高;结合对毕业生的调查回访,学生实习期间经过毕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过程,毕业后受益匪浅,懂得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能快速促进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因此,我们认为,在五改四大背景下,毕业论文对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我校已将毕业论文要求归入四年制医学检验培养方案重点。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4)

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实验性工作能力为主的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目前卫生检验在专业设置上有卫生检验专业(学制4年或5年)、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和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1]。在培养模式上有学校自办、学校与医院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卫生检验做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卫生检验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因此为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进一步强化检验医学人才尤其是卫生检验人才的实践能力,我们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期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我院具体实际,又能加速检验医学人才特别是卫生检验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山东省卫生检验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

1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专业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县级以上卫生防疫人员26万余名,其中15%~20%为卫生检验人员,卫生检验专业队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不高,业务素质不强,专业背景不深等突出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我省总体卫生检验队伍的现状与全国基本相同,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要求与队伍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也较为突出。经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我院将该专业设置为“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考虑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两大学科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要求较高,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卫生检验专业的全部课程。本着基础深厚、专业突出的原则,我们将课程模块设计公共基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医学检验5个模块,开设了人文公共基础课程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科研概论、医学信息检索以及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要等临床医学课程,还有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等预防医学课程;有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职业医学检验、化妆品检验和生物材料检验等与分析检验密切相关的卫生检验课程;有病毒学检验、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与血液学检验等医学检验课程。2003年和2006年我们两次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人文教育基础课占24•1%,学科基础科占22•9%,专业必修课占19•4%,专业限定选修课占14•2%,实践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占10•4%,课外创新教育占5%。与2003年相比,本次课程调整的特点是大幅压缩了教学学时,从3712学时降低到3223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扩大了专业门数和增加了一定的学时,突出专业知识的学习;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过去一般的1∶0•6~0•7提高到1∶1;部分专业课程甚至达到1:2。首次将课外创新教育学分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外创新教育学分。为突出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部分涉及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例如我们将医学检验的临床微生物与微生物检验课程改成为细菌学检验和病毒学检验,加深了有关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和检验水平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构建检验医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不仅是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的主要阵地,更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的主要渠道。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既要了解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更要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各种实验基本技能并养成创新性科研思维习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型和开拓型复合人才[3],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体,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当中,教师以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努力目标,学生则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定论、定性的知识为目的。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认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这一弊端进行改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去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式思维方法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和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特别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卫生检验领域的技术“尖兵”,即所谓“GoldHand”(“金手”)。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所有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要坚持一切为实验教学服务的原则,主讲教师实验要准备充分(包括坚持做预备实验),指导实验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巡视学生操作了如指掌)、嘴勤(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手勤(做必要的示范)。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够圆满完成教师规定的实验任务,而且独立设计并积极要求参加开放实验的热情非常高。根据专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引入新的实验技术,更新实验项目,对所有课程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进行了重新认证,在开设的20门专业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比例达90%。例如: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检验实验课中,我们把现场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采样、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的综合评价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在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中,我们把生物学样品的采集、处理、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报告的书写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同时,我们还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科学的、公正的检验医学实验课程考核机制,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学习过程中就十分注意自身素质、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严格实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绝对遵守原始实验数据的记录保存,实验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从平时测评及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基础和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占10%、实验操作(如给出相关理论假说,请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占20%;试题测验(考察相关实验及理论知识)占70%;等多种方法进行,最后综合评定得出成绩。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都是处于相对开放状态,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学习过程[4]。检验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操作多,动手能力强。学生仅仅依靠实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要熟练掌握各环节就必须经常练习,如细菌形态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形态辨认、血细胞计数等都离不开显微镜。一次显微镜观察记忆不深或没有掌握,就必须反复练,才可达到记忆深刻。再如刻度吸量管的取样、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经过多次使用才能熟能生巧。目前检验医学实验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安排专门教师,随时随地开放实验室,尽可能的满足学生需求。在开放实验室的同时我们安排教师随时指导学生的实验内容,以提高实验室开放效率。#p#分页标题#e#

3注重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培养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时注意医学检验与卫生检验的结合。卫生检验实习共24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10周时间在教研室进行专题实习,即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实习,或与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共同制定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实习计划;另一部分为疾病控制中心14周的毕业实习。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临床医学检验实习共24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批三级医院作为教学基地,与医院一起选聘了一批业务水平高的带教队伍。每个科室均有负责医师,制定了详细的技能考核项目和内容,日常学生有充分的实际操作机会,每一次出科轮转都要组织出科技能考核,考核达不到合格者继续在原科室实习,随同下一批学生进行考核,并在实习鉴定表中记录每一次考核情况。这样严格的实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对临床工作实际的了解,而且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临床医师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体会到高质量的检验工作对临床医师诊断的重要性,每年学生都从这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获益匪浅。由于卫生检验工作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紧密相关,并且我院已经和实习基地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这一实际,故而安排卫生检验实习在我省21所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科室中进行。我们组织带教教师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根据实习工作安排,拟定每个学生的实习研究课题。课题由基地带教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学生不仅要积极投入到这一过程中来,而且研究结束后要独立撰写并上交相关论文。这种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的实习,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避免学生实习过程的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为基地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大大提高了基地工作人员的科研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与基地的科研协作关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4精心组织专题实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专题实习是我院后期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专题实习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卫生检验方向学生取得学士学位必不可少的条件,并且这一实践对于本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卫生检验工作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论文题目,查找并消化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做开题报告并确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合理的解释结论,撰写毕业论文,答辩。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10周内完成,时间非常紧张[5]。因此就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和部署。我们根据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方向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临床实习-医学检验实习-卫生检验实习-毕业论文专题实习四结合的后期实践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对专题实习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对带教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必须由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教师担任,另一方面调整并延长专题实习的时间,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我们要求每位带教老师必须严格把握从开题报告,实验过程,论文写作过程,论文答辩每一个环节。在对课题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不仅要报告出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与研究热点,而且要结合本实验室的条件,选出自己的突破方向、论文方案及进行理论上的可行性论证,经开题报告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注重原始数据的记录,将每次实验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并在实习结束后交带教老师审核保存。对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或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文献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工作的精神及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严把关,反复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技巧。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课件答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并接受由教师组成的答辩小组的答辩,最后从每个答辩小组中挑选2名优秀学生进行全院性示范性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完成一个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经过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积极努力,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专题实习从不知道如何进行课题立项、调查、数据处理、论文撰写到最后基本上得心应手,确实达到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5)

论文关键字:医学检测

临床学习教学

论文摘要: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人才的培养。通过情况调查反馈的信息,毕业生外语水平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说明不改变传统临床实习(科室轮转)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在A才竞争中陷入困境我们经过三年多的改苴实践,进行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台培养方式的探索,已经初显成效

一改革的方法

围绕综台培养的原则,注重能力培养,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基地的建立主要以吉林市知北京市做为主渠道.建立两种屡次不同的训练基地。一是吉林墨学院附院、吉林市中心医院和吉林铁路中心医院做为课间实习基地,重点训练生化检驻技术、免疫检验技术、血液检验技术、细胞检验技术、徽生物检验技术等不仅每所教学医院有带教教师,还由检验系选派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青年教师带教(弥补各医院带教教师理论知识的不足),随时解决实习中所遇到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及时总结,记忆深刻,易消化课堂知识。=是以北京医院、北医大一院、首都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九所国内一流医院为毕业临床实习和课题研究基地,主要强化专业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按教学计划开展各学科专题讲座(不少于80学时),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见多识广,熟悉国内现有较新、精、先连仪器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学会诊断程亭,设计小型毕业科研课题,完成论文。由于各教学医院带教教师认真负责,尤其北京各大医院的带教教师是国内医学检验界的前辈、国内学术带头人,水平高,指导实习经验较丰富,已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另外,仪器设备国内一流.可跟E国际检验技术的发展步伐。学生实习收效大,训练全面,效果突出毕业后极短时间内就可适应工作,并且,“身手”不凡

(二)外语能力训练的课程建设

除学习基础英语外,增设医学英语129学时(使用六年制的英语教材)编写了《免疫学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英语教材),开没丁《免痉学和免疫学检验》的英语专业授课的新课程.共计108学时填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用英语讲授的空自。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听、阅读、说和翻译水平,使补语能力增强,摸索出一套外语教学的方法,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专业英语教师。为临床实习及文献查阅、综述撰写打下良好基础。

(三)科研能力的训练及课程建设

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内容,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编写了《简明科学学》(即将出版),设置《科学学》课程(54学时,包括科研实践)和《文献检索》课程(2O学时)较系统学习了现代科学学的理论,了解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综合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科学学体系、发展趋势,基本掌握科研方法和文献查阅的途径重点实施科研实践。通过《文献检索》、《科学学》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其步骤是,2~4名学生由一位具中级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指导。导师(其中有硕士、博士或留国研修生)有较强专业能力,年富力强勇于刨新,常是省级以上课题的负责人或学科骨干。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选择综违的立飚及综述撰写(30篇左右,外文不少于I5篇),最后评价综述和答辩《科学学》和《文献检索撇为限定选修课进行考棱。综述答辩做为科研实践能力检测方式。考核评价标准由立题、前言、标题、结论、文献量、科学性、价值、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能力等指标组成,将成绩做为毕业成绩之一。科研实践的延伸是在毕业实习中完成的,为毕业成绩另一部分。学生以综述为“背景,根据北京实习基地条件,修订方案,设计较易完成的科研小课题。待实习结束,完成论文,答辩通过。

二、改革的初步效果

总的看来(分析88~90级3届学生),从培养基本技能、外语能力和科研能力入手,进行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初显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进一步巩固,基础扎实。北京和吉林两处实习基地反映一致,认为学生手技较好,操作熟练,接受力强。爱提同,积极参加教学与科研活动,理论知识掌握较牢。从实习评分表和评语”中看到,几届学生平均成绩达到良好,并呈提高趋势。毕业成绩(科研实践、毕业论文、毕业专业考试)较好,提高明显的为科研实践的综述答辩成绩(平均8O分以上),毕业论文成绩参差不齐(或有的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而缺少)影响总毕业成绩。实习学生受到各实习医院好评,特别以北京医院杨振华教授(卫生部检验中心主任)评价为代表,他认为,我院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肯钻研,能吃苦,基本技能较好,有后劲。平均两年为北京医院输送1名毕业生。近三年来已先后有三十多名学生分配到北京各大医院及医疗卫生部门外语水平稳步提高四、六缎考试通过宰连年提高(这对农村生源较多的情况是不易的)。在实习医院科研过程,翻译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仪器使用说明书,受到带教教师的好评。已有综述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6篇)。与国内重点院校检验专业的外语差距有所减小,其中,外语水平较高者已留校任教,充实教学第一线。

科研能力大大增强。吉林铁路中心医院检验科检验医师(我院毕业生),首次发现新菌种,以其名命名,破格晋升。参加和参与科研工作的人数增多其中参加项目有的已通过省级鉴定或获得专利和奖励。开始在各医院的医学检验专业中崭露头角。综合培养使能力提高,有的巳成为学科组组长,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做为医学检验事业的后备力量,有的向更高的层次(博士生)选取(第一个医学检验博士生为我院毕业生)。

三、改革的体会

在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改革探索中,我们体会到:

1.基本技能、外语能力、科研能力三位一体的训练方式是打破传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具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特点(突出临床实践与综违论文相联系的特性)。虽然科研课题小,但包含了科全过程,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2临床实习教学改革不仅体现在毕业实习环节上。还需提前到专业课(专业英语课)和课间实习中。使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具有系统性。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 新形势;医学检验;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12-04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clinical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ZHAO Liping1 QUAN Zhibo1 ZHOU Xuening2 WANG Li2 DING Yanping1

1.Depart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anxi Province, Xianyang 712046,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anxi Province, Xianyang 712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ar explores the medical laboratory undergraduate clinical practice base selec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expound on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base management including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practice teaching hospital, standardize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strengthen the internship process management,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practic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talents of 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Medical laboratory; Clinical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2012年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调整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被剥离出来,被划归为医学技术类,专业名称相应调整为医学检验技术,学制统一调整为4年。无论是医学检验还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都要经过临床实习这一不可或缺的环节,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其独立思维、独立工作能力的必经之路。鉴于学制的缩短,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文章撰写方便,暂且将医学检验与医学检验技术两者不加区分,统称之为医学检验)理论课及临床实习时间必然压缩,故新形势下要重视和加强临床实习这一重要环节,而临床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是这一环节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必须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否则,必然造成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质量的急剧下降,引起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倒退,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现就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1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是学生毕业前重要的必修课,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临床基地建设的好坏事关后期临床教学的成败。主要包括临床实习基地的先期遴选和后期建设两个方面:

1.1 重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遴选

检验设备和带教能力是遴选临床实习基地最重要的两个硬件因素,必须认真进行考察。

1.1.1 考察拟选临床实习单位检验设备 医学检验设备是决定实习医院开展医学检验项目的多少及检验方法的硬件设施,其优略直接决定着实习学生能否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实习任务。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前一定要把实习医院检验设备是否能满足临床实习需求作为考察首要条件,遴选的对象一般应是三级医院或条件较好的二级医院,不能因为属地方便或经济原因就近遴选硬件设施不符合实习要求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

1.1.2 考察拟选临床实习单位开展的检验项目 拟选实习单位开展检验项目及项目所作频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医学检验学生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所以,考察拟选临床实习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应涵盖或部分超出医学检验学生实习的基本检验项目范畴。

1.1.3 考察拟选临床实习单位实验室布局 实验室布局合理与否反映着医院对检验诊断的重视程度及其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对学生临床实习今后工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验室布局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如PCR、临床微生物等实验室不合理的布局将会由于交叉污染造成检验结果错误,故实验室布局合理也是实习基地考察不可或缺的方面。

1.1.4 考察拟选临床实习单位的实习带教能力 拟选临床实习基地单位工作人员的学历及职称背景情况是体现实习带教能力的主要方面,因此,在遴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单位时要选择学历水平较高,临床职称分布合理、具有潜在过硬带教师资队伍的医院作为临床实习基地,只有这样的临床实习单位,才能更好地带教实习学生完成实习教学计划。

1.2 加强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承担后期临床教学的高等院校附属医院的数量及能力已远远不够,高等医学院校为了临床实习需要就必须扩大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的数量。但目前一些医院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加之原卫生部在医院等级评审中要求三级医院必须承担一定教学任务的要求,在这种扩大数量及评审要求的背景下,高校便产生了许多不受其直接领导的非直属附属医院,于是高等院校便有了直属与非直属附属医院之分。

1.2.1 直属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直属附属医院受高等院校直接领导,高等院校可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建设需求指导性地规划医院检验相关科室的设备购置与人员梯队组成。目前国内大多高校直属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检验设备配置先进,检验人员自身学历水平较高,带教实习经验丰富,临床带教能力较强,而且检验相关科室本身就参与其高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专业课教学,故高等院校直属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硬件一般不存在问题。

1.2.2 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建设 同直属附属医院相比,非直属附属医院不受高等院校行政直接领导,高等院校一般不可以直接指导性规划其某些工作,非直属附属医院一般是新近遴选的教学单位,在教学带教能力方面往往不如直属附属医院强,故对于非直属附属医院高等院校只能通过协商或直接用专项经费解决非直属附属医院在医学检验设备方面存在的不足。

2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管理

临床实习基地是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顺利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保证,临床实习基地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和毕业生的质量[1]。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基地需要筛选、需要建设、更需要加强管理,基地筛选与建设主要涉及硬件方面即检验设备和人员学历水平状况;基地管理主要涉及高等院校与临床实习单位的协调与沟通等软件方面的问题,高校应建立与临床实习基地医院沟通协调机制。临床实习基地无论附属医院还是其他医院,特别是后者,它们的职能和高等院校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一般有其固有运作模式,重视医疗,教学、科研投入相对不足,尤其是新近被遴选为临床实习基地的教学医院教学环节可能更加薄弱,因此,在高教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管理临床实习基地医院,加强与临床实习基地医院的协调与沟通,解决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规范、合格、乃至标准化的临床实习基地。

2.1 强化教学意识,充分调动医院实习教学积极性

医院重视医疗无可厚非,但医、教、研相长也无异议。因此,高等院校应不断在医院管理者、不同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强化临床实习基地医院医、教、研相长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通过带教实习学生可以促进医疗水平提升、医疗提升可以更好地带教临床实习学生。

2.1.1 选拔合格的临床带教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临床实习基地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优良的师资队伍结构和良好的人员素质是关系实习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教学过程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教学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带教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他们的工作热情[2],因此,选择合格的临床带教教师非常重要。在临床带教教师人员选拔上,要选择业务过硬、责任心强、医德高尚的医师到教学第一线,我校规定带教老师必须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并具备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能力,尤其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毕业论文要求更为严格。同时带教教师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责任心强外,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要熟系各种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特点,注重收集专业领域最新进展知识,丰富实习教学内容。

2.1.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临床教师带教 医院应制订临床教师从事教学的鼓励措施,将教学业绩考核纳入职称评定或年终考核范畴,如我校附属医院要求临床教师必须参与教学与实习带教,如不能完成规定任务,年底绩效考核时将相应扣分。学校还可聘任医院检验科带教老师为相应技术职称的教授、副教授等,如我们学校特聘各基地实习带教老师为兼职教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每2年遴选1次,充分调动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为鼓励医院重视临床教学,学校或医院还可开展优秀实习基地、优秀实习基地管理者、优秀带教老师、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等评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提高了医院对实习管理的重视,调动了临床教师的带教主动性,也使学校和医院的沟通进一步加强。

2.2 进行临床实习学生岗前及带教老师培训,规范临床带教过程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建设相对比较晚,2012年前曾是教育部布点专业,因此发展较其他医学专业滞后。尽管我国医学检验专业近三十年来发展迅猛,但检验及其相关实验室医学检验本科以上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仍然偏少,而且检验人员学历背景比较复杂,西部偏远地区尤为如此,有鉴于此,高等院校应进行临床实习学生岗前及带教老师培训,规范临床带教过程。

2.2.1 进行临床实习学生岗前培训 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在进入实习基地之前需进行岗前培训。学生进入实习点前,我们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劳动纪律、专业实习方面进行教育,明确实习要求,让学生尽早完成从在校学生到实习生的角色转换,并对以往实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自动化分析操作、质量控制进行专门培训。学生进如实习岗位后,对学生实行规范、严格的入科教育是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和保证[3]。学生入科前,我们应对其进行科室岗前培训,向他们介绍科室设置、设备配置、规章制度等,使学生尽快熟悉科室周围环境和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自己在科室实习中的责任、义务,端正实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实习同学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2.2.2 进行带教教师培训 对临床实习基地带教师资队伍进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内容、实习带教技巧、以往带教存在的不足等进行针对性培训以便规范带教过程,注重过程管理,解决带教老师重视不够等问题[4-8]。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应严格按照实纲和实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实践能力的培养、专题讲座等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习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同时,带教教师还应打破以往的带教中专生的方式,认为学生只要学会操作就可以,随着现代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9-11],要让实习的同学们同学明白,临床实验室对检验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了,它要求大家不能仅是会简单的操作自动化仪器,还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12];学生不但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验室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13-14]。同时学校或医院还应做好带教教师的培养教育,我们应支持和帮助带教教师通过脱产或在职学习,提高带教教师的学历;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新技术理论学习培训班或教学技能培训班,掌握最新的医学检验发展,充实教学内容或提升大家的带教水平。

2.3 健全规范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是专业后期临床教育教学和毕业生进行岗前临床实践适应性训练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既是对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的检验,又是学生实践技能强化与成熟的关键所在,这一阶段将会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终生享用和难忘,因此,应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2.3.1 健全规范实习教学管理制度 要保证实习效果,医院必须规范实习教学管理,并健全相应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临床能力考核标准,如实习生实习考勤制度、请假销假制度、实习生出科考评制度等、带教老师考核制度等。

2.3.2 加强实习教学管理 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检验人才和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15],实习基地医院检验科应设教学秘书1~2人专门负责临床实习带教工作,要求医院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定期召开是实习生专门会议,收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临床困惑及其他问题,并积极同临床教学相关部门沟通,或请有关专家向实习生解惑答疑,使实习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同时还要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把每一个实习环节都落到实处,高校及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检验相关科室临床带教记录,询问学生实习带教情况,如对学生进行的学术报告等活动情况,检查实习阶段考核,学生出勤记录、科研能力培养即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情况[16]等,通过加强实习过程管理使实习生认真扎实实习,达到实习天天有收获、月月有进步的目的。

2.3.3 严格实习考核 科学的实习考核制度既可考核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可考评教师的带教水平[17]。考核小组由教研室和科室共同组成,学生实习考核一般包括出科考核和实习结束前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操行评语、理论知识笔试、操作技能考试和病例分析等,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考核是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8],这既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检查,学生如出科考核不合格,将不能进入下一轮实习阶段。对实习带教教师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考核完毕后对优秀的带教教师进行相应的表彰奖励,对不合格教师要求其改正,以此督促改进实习教学质量。

2.4 加强沟通,共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学校也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意识,认为学生在医院实习,学得好与不好都是医院检验科的事。学校应加强与检验科的联系,定期对各基地进行教学检查,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和带教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一方面要了解学生们学得怎样,另一方面还要了解检验科教得怎样,及时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进行相互反馈,改善教学质量。高校还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实习医院之间临床教学工作交流会,通过教学培训、交流共同探讨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听取临床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实习教学过程,共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临床实习基地遴选、建设是医学检验学生转化为临床医生的前奏曲,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过程管理是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践培养成败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要培养高质量、高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就必须在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上花心思、做文章、下功夫,从而把临床实习基地遴选好、建设好、管理好。

[参考文献]

[1] 朱育全,殷朝阳,刘国买,等.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54-55.

[2] 叶平,杨波,王魁英,等.引入PDCA循环加强实习教学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30-32.

[3] 郑磊,王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管理模式的优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35-38.

[4] 伊正君,付玉荣.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3):97-98

[5] 金月玲.临床实习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检验医学教育,2010,17(4):10-11.

[6] 信朝霞.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习带教的几点体会[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25(2):61-63.

[7] 陈波,黄海樱,陈曼铌,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872-874.

[8] 薛萌,芦慧霞,季红,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质量的管理与考核[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72-874.

[9] 沈霞.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1-4.

[10] 李会强,李昕,刘运德.构建特色专业促进检验医学快速发展[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2):1-4.

[11] 梁松鹤,王海河.关于现代检验医学发展与前景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4):1721-1722.

[12] 李萍,李立宏,郑文芝,等.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改进措施的初探[J].检验医学教育,2010,17(2):38-39.

[13] 肖斌,郭刚,毛旭虎,等.带教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实习的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45-3346.

[14] 高洁,刘宝松.带教实验技术专业实习同学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8):2878-2879.

[15] 张继瑜,王前,郑磊,等.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1-4.

[16] 陈辉.提高七年制临床医学检验方向毕业实习质量的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3):414-415.

[17] 清,陈方祥.输血科临床实习教学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55-56.

检验医学专业论文篇(7)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否则专业的认证和评估难于开展。因此,制定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人才培养实践,已凸显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别、规格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是培养标准中的决定性要素,并以此来完成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和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等3。医学检验是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标。因此,应用型人才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1.社会岗位对医学检验人才的实际需求

随着社会岗位的分化与复合,医学检验人才呈现两类特征:一是检验技师。现有医院检验科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检验技师,从事一线常规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其职责,主要由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岗位需求量大;二是检验医师。在2004年卫生部首次将其纳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学科之后,检验医师在医学领域才有了一席之地,在综合性大医院检验科陆续开始设立,但人数不超过10个。其职责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参与疑难检验结果的临床会诊、查房,帮助临床医师应用检验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H,多数由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再读检验研究生后在检验科工作或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七年制或研究生中培养,属学历后教育。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方向明确为检验技师,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2. 医学检验办学规模和学制的必然选择

据2013年8月22-24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第十八届校际协作会暨检验医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统计,高等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从1984年的5所院校已发展到2012年104所,年招生规模从每年100人发展到6000-8000人6]。这一方面为有求学愿望的人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高等教育质量“滑坡”的不争现实。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必须从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所谓“精英教育”转向以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医学检验专业学制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视。学制缩短1年后,学习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关课程将会顾此失彼,学生的临床知识不能支撑对各种检验信息临床意义的解释,更不能与临床医生进行有关的病例讨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因此,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不可能走‘‘检验医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道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应是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3.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在开办医学检验本科的院校中除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几所院校为“211”、“985”学校外,绝大多数为地方本科高校,财政的投入与“211”或“985”学校相形见拙,加之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始于1984年,从最初的师带徒到院校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在教学投入、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生源条件等方面对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或复合型人才难度不小。相反,地方本科院校了解地方经济发展,在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优势,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0。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主要以医院检验科为就业岗位,以从事服务性检测为工作要求,是一线的技术工作者,因此,人才培养需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层面。

二、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分析

区别于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四年制医学检验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从事日常的检验技术工作,能进行检验方法的更新、引进、应用和评价,能全面做好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也可参与科研中的部分实验工作8,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与临床对话能力的要求则要低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主要的岗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1. 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岗位分析的角度看,检验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①群集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医患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语的应用能力、就业或创业能力等。②专业技术能力。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能力;从事检验各亚学科(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输血学检验等)服务性检测的能力;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③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最大程度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核心在于坚持有效的持续改进。④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是适应检验医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和岗位的不断分化,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是指自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包括适应医学检验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外延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的新技术等;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针对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归纳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与检验岗位能力匹配的知识体系包括:①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②工具性和方法性知识:是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计算机知识、英语、文献检索与应用。③专业基础知识:是岗位上做好服务性检测的专业基础,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实验诊断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④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技术知识,直接反映当前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专业的针对性;专业拓展知识是适应检验医学的学科不断发展和检验外延的不断拓宽的新技术、新知识。

三、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准确、全面、发展的原则

准确就是要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搞好人才需求定位;全面就是把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考虑,搞好人才规格定位;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着眼专业学科发展和岗位变化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培养标准,搞好人才的发展定位。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必须契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检验学科发展特点,以检验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为导向进行设计,以保证毕业生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顺利就业,这一点十分重要。

2. 突出办学特色的原则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有了特色,专业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检验医学不同层次的岗位分工必然会存在,各举办院校也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不应僵化也不应单可考虑设置保证标准和发展标准,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质量,也为各个学校留有创新和专业特色发展的空间。

3.可行性原则

人才培养标准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自定标准相符合。因此,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学校的定位与实际工作状态相符合,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国家政策层面,教育部通过调整学制已经明确四年制医学检验为检验技师的培养,因此,要避免盲目拔高制定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四、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从_开始就是走的检验技师的培养道路,注重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上体现出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考虑到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既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又能从事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技师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强化或新增体外诊断技术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后期分化,形成体外诊断技术专业方向,解决了学生就业出口单一的问题。

1. 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调整

教育部1999年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M针对的是以培养检验医师为主要目标的五年制检验专业本科生,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工作目标、师资力量和岗位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规范化检验医师临床培训,在参加工作后往往很难尽快胜任检验医师的岗位和职责11。因此,我校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整为“掌握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将“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调整为‘‘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公司及独立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知识要求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主要掌握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检验(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规范等。

3.能力要求

具备从事临床检验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操作常用的临床检验仪器,能进行日常的仪器维护;具有初步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具有初步的与病员及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4.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依法行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病人,将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勤奋向上,具备踏实工作的作风。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一定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积极主动了解、获取和掌握本领域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5. 专业课程设置

以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原则,以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基本保证,通过新增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科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检验技术前沿进展等体外诊断技术方向性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培养既符合医学检验内涵发展又能拓展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四大课程群,见表1。

6. 专业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