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精品(七篇)

时间:2023-10-16 10:38:43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1)

1.重视前期申报,忽视后期实际应用和推广。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各高校之所以热衷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期各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前期的申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当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相当多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只有参加申报的教师能够运用,没有及时进行推广;有的虽然进行了推广,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和个人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问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没有全部推广出去。虽然精品课程得到了建设,但是没有落地、生根、发芽,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2.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一门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涵盖内容丰富,可以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但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明显感觉,教师对网络等新的教学资源运用不够,通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高校推广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有的教师单纯的接受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理解不够,难以掌握精品课程的精髓。有的教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掌握不了,或不屑于掌握,影响了精品课程的推广。

3.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的持续改进不足。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中,发现一些申报成功的课程,过了三年五年还是申报成功时的状态,教学内容方法,没有丝毫改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频繁更新,各种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走进了高校的课堂。有些地方精品课程更新不及时已经失去了“精品课程”的意义。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学术交流探讨不足。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能百人有百样,更何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比较多,单单依靠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百分百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现实工作中,精品课程学习培训少,交流沟通少,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掌握,自己学习消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点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我认为要建设好,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有效规划,严格全程监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在建立之初就要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好长期规划,注重实际效果、实际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也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推广规划,使精品课程成为真正的精品,使更多高校大学生收益。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只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精品课程建设政府部门要有规划、有目标,适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主管部门、有责任人,能够合理有效持续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学校自查,学生评定的有效动态管理机制。政府、高校要形成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监管和服务体系。

2.加强学习沟通,建设好教师队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涉及思想道德、心灵深处问题的课程,内容涵盖广、意义深,不单纯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要想将精品课程传授好、表达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好的教学方法、思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政府要提供一个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政府组织精品课程院校特别是国家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团队到各高校开展培训,组织各高校到精品课程院校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训。学习是提高知识和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学习培训可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师要努力掌握新的学术信息,自觉的将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使课程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学术交流、培训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精品课程的含金量,使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3.有奖有罚,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各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实施中,明确申报成功不是目的,充分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质才是目的。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每年对课程进行课程评定和检查评估。检查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到位与否,即在师资质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是否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符,学生是否喜欢该课程,学生是否能从中获益,是否提高了理论素养,改善了行为习惯。在课程建设上要从师资准备、教材整合、教法创新、教学管理、成绩考核五个方面进行考评。对于考评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合格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奖惩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改进,保持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

三、小结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2)

关键词:基础化学;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孙立平(1977-),女,山东德州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王腾(1982-),男,山东济宁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讲师。(山东 泰安 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基于PBL的临床医学专业化学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GG17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00-02

所谓精品课程是指能够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鲜明性特色,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质量优秀课程。[1]泰山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基础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历经几代新老教师的共同努力,基础化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规模、教学质量及教学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4年,“基础化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完善网络教学环境等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并于2012年与其他四门课程联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群。

一、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为了实现“一流队伍”的建设目标,[2]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基础化学课程现有以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专任教师12人,所有教师组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

基础化学课程建设中通过采取“内培外引”措施,提高了课程组的师资水平。五年来共引进博士2名,2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另有2名教师先后被选派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该课程教学团队中,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75%。过去的几年中,课程组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优化师资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的协调发展。首先,坚持以“老”带“新”制度,采取“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形式,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观摩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安排青年教师给老教师助课和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其次,建立理论课试讲、实验课预试制度。要求新教师正式上课前对理论课进行试讲,实验课进行预试,合格后才能独立开始授课。最后,加强师德建设。吸纳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基础化学的课程教学,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要求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教师要以自己终身学习的实践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追求“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精神。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先后有3名教师获得泰山医学院“教学能手”称号,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二、教学方法建设

在基础化学的教学中,该课程组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方法建设体现教与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的总设计师。基础化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大纲式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讲授“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内容时,采用大纲式教学法,先以大纲形式给学生提供知识体系和要求,让学生全面了解要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分享资料,这样学生就知道要怎样预习,要听哪些,要问哪些,喜欢哪些,学生就会真正掌握主动权。这种学生易于自学的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多读书、多思考、多提问,使学生处于高涨的学习状态,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这个过程就是过渡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备课开始,不能再敷衍,要准备一个有个性的“演讲”,要大量地查阅资料,将内容反复斟酌: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过渡,怎样深入,要以一种搞科研的态度去讲课,讲思路、讲方法、讲体会。灵活多样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教书育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教育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讲授化学的哲学内涵和典型的思想,并结合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实例加以讨论,阐明科学思想的共通性,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与人生观,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把传授知识与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如通过讲授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强调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本课程重大问题研究中成功与失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从中认识科学的精神及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小课堂制度,发挥学生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留出相对简单的内容(如: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内容)让学生尝试当一次老师,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并在课堂上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搞好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良素质的有利手段,是提高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化学课程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切实保障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1.实验教材建设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本课程组自主编写了《基础化学实验》教材,本教材既包括验证性实验,又包括综合性和专题设计性实验。在教材建设中树立精品意识,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形成集文字教材、习题集、学习指导、电子教案、网络学习系统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模式多样

实验教学采取单元式教学,即按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原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并配有部分多媒体模拟实验课件供学生课前使用。在教学中以“水总硬度的测定”实验为例,[3]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给学生提供课程设计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出合理详细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很多关于配位滴定和水硬度的相关知识,如水硬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水硬度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还有哪些,配位滴定还有哪些应用。这些与本次实验相关的一些问题由学生提出后,通过小组内讨论得到比较全面的解答。

课题组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结合我校实际,目前开放实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开放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好实验方案,向实验室提交申请,由指定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给出修改意见,完善合格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如我校很多同学申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课题都是以开放实验的形式完成的。二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教师的部分科学研究,让学生感受科研氛围,开拓眼界,学习知识。

四、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学校配有优秀的网络教学环境和条件,建立了基础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网上教学、资源下载、课程问卷、课程通知、答疑讨论、研究性教学、在线测试、教学管理、在线试题库等多项功能。目前,教师的所有教学资料已经全部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登陆后可下载使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

精品课程建设的征途是漫长没有止境的,先进而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雄厚的学科专业和科研背景是本课程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下一阶段,笔者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将“基础化学”课程建设成本科院校同类课程中各方面都具有领先地位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占全,赵品,景勤.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1):53-57.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精品课程 建设措施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标志着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内容丰富,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2005方案整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而重新设置的一门课程,是大学新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自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随即开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相比其他课程来说建设起步晚、建设时间短。虽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样存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也存在本课程建设中的特殊性问题。本文拟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建议方面进行简单思考分析。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但是从目前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来看,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369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更加显著。像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走在了其他高等院校的前列。但是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内容方面涵盖了: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通过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前期申报,忽视后期实际应用和推广。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各高校之所以热衷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期各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前期的申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当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相当多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只有参加申报的教师能够运用,没有及时进行推广;有的虽然进行了推广,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和个人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问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没有全部推广出去。虽然精品课程得到了建设,但是没有落地、生根、发芽,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2.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一门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涵盖内容丰富,可以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但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明显感觉,教师对网络等新的教学资源运用不够,通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高校推广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有的教师单纯的接受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理解不够,难以掌握精品课程的精髓。有的教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掌握不了,或不屑于掌握,影响了精品课程的推广。

3.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的持续改进不足。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中,发现一些申报成功的课程,过了三年五年还是申报成功时的状态,教学内容方法,没有丝毫改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频繁更新,各种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走进了高校的课堂。有些地方精品课程更新不及时已经失去了“精品课程”的意义。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学术交流探讨不足。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能百人有百样,更何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比较多,单单依靠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百分百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现实工作中,精品课程学习培训少,交流沟通少,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掌握,自己学习消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点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我认为要建设好,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有效规划,严格全程监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在建立之初就要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好长期规划,注重实际效果、实际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也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推广规划,使精品课程成为真正的精品,使更多高校大学生收益。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只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精品课程建设政府部门要有规划、有目标,适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主管部门、有责任人,能够合理有效持续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学校自查,学生评定的有效动态管理机制。政府、高校要形成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监管和服务体系。

2.加强学习沟通,建设好教师队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涉及思想道德、心灵深处问题的课程,内容涵盖广、意义深,不单纯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要想将精品课程传授好、表达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好的教学方法、思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政府要提供一个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政府组织精品课程院校特别是国家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团队到各高校开展培训,组织各高校到精品课程院校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训。学习是提高知识和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学习培训可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师要努力掌握新的学术信息,自觉的将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使课程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学术交流、培训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精品课程的含金量,使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3.有奖有罚,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各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实施中,明确申报成功不是目的,充分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质才是目的。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每年对课程进行课程评定和检查评估。检查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到位与否,即在师资质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是否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符,学生是否喜欢该课程,学生是否能从中获益,是否提高了理论素养,改善了行为习惯。在课程建设上要从师资准备、教材整合、教法创新、教学管理、成绩考核五个方面进行考评。对于考评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合格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奖惩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改进,保持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内容复杂、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课程,有其特殊性,在课程建设上还面临着诸多任务。还要应对社会思潮的各种变化,还要面对新教师、新教材等问题,我们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们要统筹规划,建立课程的创新发展长效机制,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罗雪莲.关于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0.

[2]李婷.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评价[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8.

[3]王龙,周晓凰.中国精品课程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4)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2006年教育部下发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以此来带动高职院校的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托和保证,《电路分析基础》作为通信、电子信息和自动化等技术领域的主要理论基础和主干课程之一,很多院校已将其列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及我系由中职逐步向高职转型的需要,结合我院实际,《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今年9月被立项为我院第二批院级精品课程,先后有8名任课教师投入了课程建设。通过这项工作, 进一步促进了我们高职教学理念的转变, 深化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

1.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素质培养、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主线,突出重点,把立足点放到工程技术应用性上;做到既为学生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调研,我们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强化学生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1 构建课程新体系

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为更好地处理好课程学科的“系统性”与“服务性”的关系,我们在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学科单一性,而将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和技能与电路分析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很好地给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针对过去课程体系前后课程间的理论脱节现象,在电路分析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通过一些章节将后续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前介绍,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及前后课程的联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例如通过“耦合谐振电路”等章节,加强与后续课程《电子测量仪器》及工程实际的衔接与联系等。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电路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之灵活地运用到后续课程中,使其对课程体系有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拓宽视野。

  2.2 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同时又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结合学院特色,近年来我们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改进。根据教学大纲,删减陈旧、繁琐、实用性不强的内容,精选出必需、适度、够用的内容。精讲 “直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及“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章节,同时适当介绍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和学科前沿发展的趋势,并融入一些具有工程实践应用的实例。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要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理论教学中,灵活采用问题引导与任务驱动、启发与互动、激励与鼓励、分组讨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教学方法,多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机结合,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总结思考”等主要环节进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根据知识验证、知识综合、创新设计为原则设计实验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通过示教与实验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动手能力。

在教学手段方面,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采用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现代教学手段的形象性、趣味性和高效性融入到课堂教学;同时,可展示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思维,延伸课堂。另外应用与教材配套的Multisim10.0软件对电路中的基本原理进行仿真,有助于学生理解电路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最后直接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实训。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效果好。

  2.4 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

优化考核方式,建立以衡量综合素质为依据的评分标准。理论课实施教考分离,严密组织,从严把关;实验课采用 “操作+平时+实验报告”成绩综合评定成绩。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仪器的使用和对单元电路的分析测试等综合技能。重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就业适应能力。

2.5 加强实验实训力度

当代社会对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这也正是高职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电路实验是电路分析基础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应把技能性、实验性的章节放到实验实训上,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可通过现场参观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例如,学了“三相电路”,可以去参观实际的配电线路。与此同时,加强实验课的比重,更新实验内容,增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实训要求,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时间。平时开放实验室,提供良好的课外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和实训,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电路知识及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也为后续课程在提高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奠定 良好的基础。

2.6 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学队伍。我院担任该课程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是很合理,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

(1)对新教师实行导师制。新教师进入课程组后,由课程组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的老教师作为其导师,指导其经历全部的教学过程。新教师至少经过一学期的助课、一学期的备课,才能够进入讲课阶段,直至成为一名合格的主讲教师。

(2)加强教学环节,站好神圣讲台。为了使青年教师站好讲台,课程组严格把好主讲关,凡是第一次上台担任主讲的青年教师都必须试讲合格方能上讲台;同时积极协助院(系)搞好教学观摩和座谈、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

(3)注重科学研究,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课程组引导青年教师参加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带领他们更好地钻研教学新技术、新手段;同时,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开阔视野,以便更好地把握课程知识。

(4)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进行实践,以最快的方式获取企业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并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积极参加行业企业各类认证考试,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3.课程建设效果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解决了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实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能实现2人一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全面改革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提高内涵建设的同时,我们牢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坚持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在地方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了兄弟院校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学生对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在“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一等奖,1名学生获二等奖。

4.结束语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历时已近四年,但精品课程建设和改革涉及面广,且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好,在与工程实际联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要各位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将密切关注本课程发展的前沿和动态, 加强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广泛采纳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展校本教材和习题库建设,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相信我们的努力会带来新一轮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周茜,徐亚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4(4).

[2] 王应生,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建设的总结[J].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7,17(3).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5)

关键词 精品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通识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北京化工大学开设本课程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每年有近三千名学生参加本课程的学习。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被评为首批校级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1 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必备基础,也是专业学习必要的文化基础,因此,它具有内容新颖、覆盖面广、紧密结合应用的特点。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典型的计算机操作环境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授课对象计算机水平逐年提高以及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年年更新,平均更新程度达到30%以上。在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通过课外讲座、教授讲授第一堂课等形式介绍计算机在相关学科前沿领域应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方式

2.1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大的特点,我们通过网络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利用周末为他们开设“计算机实用技术”,作为主课程的一个补充,使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能进一步提高;对于零起点或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他们开设“操作基础培训”课程,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保证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我校这种分层次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矛盾。

2.2面向专业应用的分类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针对计算机应用要求的不同,理工类和文管类专业在本课程教学时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即使是理工类,由于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异,我们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和授课的侧重点。如化工专业中用Excel解决优化问题以及序贯模块法的迭代计算,材料和应用化学专业用Word绘制各类工艺流程图,机电专业用Excel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函数曲线和误差分析,管理专业进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等。分类教学强调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专业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解决专业问题的有利工具。

2.3丰富的网站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途径

由于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作为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资源丰富,登录网站可见如图1所示。

网站上统一的教学文件,既规范教学,又便于查阅。学生可以自主测试,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作业的布置和提交均在网上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上互动相得益彰。

网站中的“讨论区”,类似于BBS,老师和学生均可以参与提问和回答。教师在课程网站中还可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查看访问网页的频次,点击页面的次数及停留时间,为教改进行粗略的数据统计,为教师总结、修改课程内容提供依据。

教学资源网络化,支持启发式、自主式、任务驱动式、互助式、讨论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能力,改变了学生与教师沟通时间上的限制,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4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课程最终成绩由计算机基础知识、上机操作和大作业三部分组成。

(1)操作部分分段考核,只计成功,不计失败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前申请上机操作考试,通过后,这部分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如未通过,可下一次重新申请。在我校每学期上机操作部分的考核安排2~3次。

(2)增加大作业权重,发挥学生的潜质,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中的大作业由3~5名学生组成小组完成,老师给出要求,学生确定主题及实现方法,最后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和组织信息、活学活用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团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相对评分制度激励学习竞争

我们在2004、2005两个年级均采用相对评分制度,即把考核的三部分成绩累加,学生按成绩排序,确定合理的分数段比例。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的成绩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激励了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竞争,遏制了拷贝、抄袭现象。

3 教材建设

为了进一步因材施教,我们一直坚持使用自编讲义和教材,先后出版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材10余部,其中《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第4版)》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及配套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融入了我们多年的经验及改革的成果,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4 课程特色

4.1分类、分层次教学,面向专业需求,合理解决好两个衔接

分类、分层次教学解决了本课程与中学信息技术的衔接、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使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开设提高班和基础班的周末课外讲座,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按理工、文管分类教学,强调结合专业,面向专业应用。教师对学生给予计算机应用在相关专业上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4.2多元化教学模式,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先进的课程网站教学平台,提供的课程信息栏、电子教案栏、课程资源栏、实验指导栏、答疑区、作业区、讨论区、测试区等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得多种教学模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己获取计算机知识的能力。

“大作业”从创意、设计到实现的方法手段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鼓励学生创新,善于应用课外所学知识。创新是本环节获得高分的唯一途径,强调小组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发挥个性、开发潜能,营造创新人才的培养氛围。

4.3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

采用多种方式、分阶段考试、最后评定相对成绩,是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一个新尝试。这一举措激励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重视实践环节,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一半。要求学生完成6个必选实验,在提高部分的5个任选实验中选择2个,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所有实验均可在网站上寻求实验指导。

(1)有些实验作业采取学生之间互评,学生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综合大作业网上提交;

(3)搜索信息的阅读报告采用讨论、评说方式进行打分;

(4)优秀的小软件、小制作等在课堂、课程网站上展示;

(5)大作业由小组团队完成,学生上讲台讲解答辩;

(6)学生参加老师的应用开发工作,如利用Flash、Authorware等编写CAI课件,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上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5提升教师水平,打造高素质、高水平教学团队

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组,坚持每学期集体备课、集体讨论修订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定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出进修学习等。教师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加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中,将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充实基础课的教学,以科研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5 结束语

几年来,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及改革,促进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竞赛在北京市获奖,“大学计算机基础”已经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主讲教师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之一。今后我们仍将坚持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为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2003.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41-03

The Reflection of Yangtze University's Constructing the Excellent Courses of Computer Basic

FENG Cui-li, LIU Bo-tao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in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cellent Courses of Computer Basic in Yangtze University, propose some thinking, point out the problem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solve direction.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excellent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获取、交流信息的工具[1],其应用能力逐渐成为一种衡量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正在逐步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2]。因此,绝大部分高等学校已形成共识:计算机基础教育既是学习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必备基础课程,又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3]。我校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从2006开始又成立了一年级教学工作部,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英语、数学一起作为大学公共课程的教学重点。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我校已形成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套科学而系统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较为先进的基础硬件设施,可以说将计算机基础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已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在建设计算机精品课程的道路上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有待解决。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等学校里,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计算机基础教育比较简单,谁到能教,谁都能教好。然而,只要认真带过两轮计算机基础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带好计算机基础不是那么简单,其原因由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固有特点决定了。

1.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

第一、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2]。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新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相差很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收发邮件,有的还会简单地编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连邮箱及QQ号都没有,有的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

第二、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有的同学反应,我上课时很认真,基本上也听懂了,上机时也能完成实验任务,但是遇到一个很小的实际问题就是解决不了。而有的同学却仅仅因为爱打游戏,却很快地掌握了相关的操作。因此,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第三、计算机基础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2]。例如,学好Office三套件对学习其他很多专业工具,不管是界面、菜单还是操作都大有裨益,甚至于很多专业课都以计算机基础为先修课程,否则无法开课。可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因此,很多教师都赞同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第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日新月异。在Vista系统还没有普及教育时,微软即将又要推出Windows 7系统,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不光对学生有冲击,对教师一样具有冲击力,大部分IT业人士都有这样的感叹:三个月不学习就落后于时代了!

1.2 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以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固有特点,虽然我校高度重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加上一些历史地原因,但也无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第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大、动机不强:有些学生压根对计算机不敢兴趣,认为计算机就那回事情,没有必要学;有些刚开始有点学习热情,一旦某些环节没有弄懂或碰到一些困难后,就放弃以后的学习。这些学生上课不听讲,上机试验时看电影玩游戏,因此,一旦出现这样的学生,对整个班的学风将造成非常严重的消极作用。

第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计算机基础教育涉及知识面太窄:由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实际教育一般落后于实际应用,很多实用的技术无法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获取,例如,计算机基础笔试得满分的同学碰到机器中毒后可能会一筹莫展,没有能力对计算机进行基础的维护。

第三、学习环境不够完善:主要是机房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校一部分一年级学生的上机环境比较差――主要存在于西校区,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经常死机、机器中毒运行很慢、系统无法登陆或登陆很慢,鼠标坏死等等,这些问题都无可避免地打击了学生试验的积极性,学生意见很大,教师也无可奈何。

第四、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因为考试只考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平时成绩的80%,而上机和考勤等是作为平时成绩来进行考核的,只占到总成绩的20%,因此考核方式这个指挥帮使很多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这样一来,就偏离了计算机基础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2 关于这些问题的一点思考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如下。

2.1 备课先备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对某个事情的“好奇”心理或偶尔有兴,不能称为兴趣。学生有兴趣表现为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可以不惜时间,不怕困难,集中较长注意力[1]。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提倡发扬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第一节讲解任何内容之前,可以告诉学生计算机的巨大用处:它是一个无所不知的、耐心的老师,通过它可以获取海量信息;未来就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三个基本“会”――“会走路”即会开车、“会说话”即会英语、“会写字”即会计算机;它是人作为立足社会的一个饭碗――“一体两翼”,一体即专业知识,两翼即计算机和英语,计算机是人事业腾飞的翅膀,等等通过这些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愿意学习它。又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时,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计算机的产生、来源、历史发展等知识点溶合进去,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点也不觉得老师讲解的内容枯燥,增加了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式

2.2.1 引入分层次教学

可以尝试着引入分层次教学的理念,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因材施教[4-5]。分层次教学在我校教学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一年级教学工作部就专门针对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作了不同层次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并得到大家的肯定。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教育理念,对新生的计算机水平摸底,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计划,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来解决 “吃不饱”和“吃不好”的矛盾,使各种基础层次的学生在都能在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有最大收获。

2.2.2 引入分类教学

可以尝试着引入面向专业应用的分类教学的理念[4-5]:针对计算机应用要求的不同,精心组织教学, 注重学科交叉, 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和要求,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合作,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和授课的侧重点来讲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计算机技术,采用不同培养方案。如大体上可以把学生分成以下四类[6]:工程类(测绘工程、地质学、勘查技术工程、土木程等专业)、信息类(地理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经济及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及各种管理类专业等)、文科综合类(外语、新闻专业等)。又如,针对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扩展常用专业相关的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应用及操作知识。

2.2.3 引入实例化教学

可以尝试着引入实例化教学[7]的理念。这点需要教师积极配合。

1) 教师备课时需要将教学目标、要求实例化,不再是了解、理解等等抽象的语句,而是说出,能做到等等看的见摸得到的具体内容。让学生知道学完本节课后,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及何种具体程度。

2) 将教学内容进行实例化讲解:尽量用生活中贴切的实例或案例来讲解内容,如,在讲解PPT的课程中,可以将上届新生参加大学生讲坛的PPT放映给同学们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师兄师姐能做好,我也能做好。

3) 必要时可改变教学组织的模式,如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传统的重灌输轻探索的教育模式。在讲解Word之前不妨先布置任务,将知识点溶合于任务之中,为防止抄袭,还可以以自我介绍为题目,上机时辅导,上课时点评。这样一来,则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刻苦钻研,自己摸索的东西比老师讲解记忆更深刻,自己摸索不出来的东西经过老师点评后会恍然大悟,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实例化考核方式:期末完了之后,可以组织一场上机测试,作为上机成绩,并计入总成绩。精心选择上机测试的内容,并以题库的形式事先通知学生,让学生充分练习,并随即抽取题库内容进行测试。为防止拷贝、抄袭,还可以考虑用类似于计算机等级考试那样的考试系统来真正测试学生的动手能力。

2.2.4 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机制

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同时应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手段,毕竟大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他们更看重的是看的见摸得到的分数,而不是计算机素质这个抽象的东西。因此,可以改变目前学生成绩评定的方式,将学生的最终成绩转换为笔试成绩,上机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有机结合,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机成绩是操作技能的表现,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严格要求。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重视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可以考虑课程结束后精心设计一个综合设计的课程设计,这样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增强,同时让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

同时应增加一些激励机制,毕竟激励机制是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如结合我校万人创百星活动,举行Office技能大赛、打字竞赛、系统优化等竞赛活动,强化实践技能,用大量的操作技巧来提高操作速度,同时也深化了学习内容。还可利用微软等相关认证,增加学生就业砝码,激励学生主动、努力学习。

2.2.5 加强师生交流

由于很多固有的原因[8],如大学规模的扩大,一个班100多人,造成了师生交往的困难,从而淡化了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信赖关系,师生之间仅保持着一种平淡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大学师生关系出现某种程度的疏离。而这种疏离是不利于教育的有效展开。为此,应该加强师生的交流,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应提倡在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同时,也彰显教师的个性和风格。不隐藏自己的爱与恨,上课时感情丰富的老师一般比较受学生欢迎,相反从头到尾没有添加老师个人情感的教学是枯燥的、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应提倡口语化教学,书面语言正规但是没有口语化语言生动,曾经有个同学告诉笔者,他不喜欢某某老师的课,原因在于该教师从头到尾都是书面语言,太呆板,让学生想睡觉。

再者应提倡互动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眼神的运用。一个鼓励的眼神看着学生讲,学生会得到很大的激励;教师上课时不光站在讲坛上讲,也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讲解,空间距离拉近了和他们心理的距离,且有利于端正学生听课的态度;互动式教学还体现在操作、语言的幽默化,操作幽默化可以体现在讲解Word中图片的放缩时,故意将一个人的相片拉宽,从而制造出一个哈哈镜的效果,一般情况,学生会笑起来。语言的幽默性可以体现在:举出一个学生在二级考试时键盘操作的实例:“一个学生问我怎么保存,我告诉他,按‘F2’,结果他先按‘F’再按‘2’,我恨不得当场晕倒“。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大笑。适时制造出这样的笑料,尽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加强交流还体现在:如果有条件,可以建立一个教师个人博客,在第一节课时告诉学生,毕竟网上交流比现实交流要容易得多。鉴于条件限制,笔者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为学生新建一个公共邮箱,作为一个交流资料的媒介。邮箱里除了包含课件、课外阅读资料外,还包括一些有用的小软件。另外,为了方便情感交流,笔者又同时公布了一个私人邮箱,并在第一节上机课时布置一份作业---给笔者写一封自我介绍的信件。在阅读每个学生的信件后,回复学生的信件。通过这些措施,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

总之,在谈到师生关系时,我们常听到的一种比喻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往教师绝对权威的那种旧的僵化的师生关系正在改变,一种新型的平等的、互惠式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中的首席[9],从注重外部的职业权威转向注重内部的学术及修养权威。

2.3 加强建设配套的软硬件环境

尽管,我校从多方面加强计算机基础的教育,但客观上还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教育需求。例如,很多同学在学完计算机基础后还不知道怎么架构宿舍局域网,机器中毒后不知如何是好等等实际问题。计算机基础教育鉴于学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应提倡加大开设计算机公共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的这种教育需求。

另外一方面,建议加大计算机机房的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应加强西校区的机房的硬软件建设和管理规范化建设。

当然,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更离不开建设一个高质量的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的建立既能满足网上评审的需要[10],又能推动课程建设网络化的学习平台的建立,更为重要的是网站还能够推进课程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同时还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最后一点建议:加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尽管我校组织一批长期奋斗在一线的、高素质的教师精心编制了一套立体化的教材,但IT业固有的特性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例如,可以补充相应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网上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 总结

该文在笔者总结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心得、充分观摩其他老师教学过程的基础上,针对长江大学建设计算机精品课程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有益地思考,吸取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观点。

参考文献:

[1] 高璐.刍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7,2(1):10-11.

[2] 赵鑫.计算机基础教育之我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教育研究),2008,10(3):61-61.

[3] 魏丹.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3):583-585.

[4] 高敬阳,山岚,朱群雄.北京市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6(10):81-85.

[5] 何成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科教前沿),2008(31):21-21.

[6] 陈宇,李庆.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探索[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2(43):73-74.

[7] 高鹭,丁雨,余金玲.“实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149-149.

[8] 邹宽生.大学师生关系疏远的原因分析及构建[J].科技信息,2007(25):195-219.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篇(7)

关键词: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49-04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已累计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3 892门,建设成效非常显著。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可归结为:(1)引导各高校关注教学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注重从规模到内涵的发展。(2)强制性地让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3)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4)使教师和学生受益,部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各种问题,除大家公认的学科分布、知识产权外,还存在以下问题:(1)重建设、轻共享。各个院校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除本校外,其他学校使用少,共享率低。(2)重评审、轻更新。各个院校关注课程评审,关注评审指标,但评审过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新率低,对网站维护不够。(3)互动性差。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使教师与学生或使用者互动。(4)定位不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是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关注的是评审条件,不是更好、更方便学生的使用。(5)视频较少,不能很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可见,精品开放课程不仅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继承与发展、转型与升级。

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认识及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又颁布了《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范围、推荐条件、建设要求等等。

根据上述文件和《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一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原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原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转型和升级。

(一)转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

根据文件精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通过共享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与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从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必须从建设目的、服务面向、建设思路、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转型是服务面向的转型,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服务对象从服务于教师向服务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

从单纯的面向教师转型为面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不善于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变,实质上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

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衔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这就明确要求新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应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两者之间应该在团队、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有良好的衔接。

1.团队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组建的,并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新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团队应该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企业的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2.课程内容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

3.课程资源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般包括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习指导、习题库、典型案例库、素材库等内容。这些也是新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本资源要求,应通过规范化、格式化整理,加工整合到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中,避免资源浪费。

(三)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

服务面向的转变要求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课程传播与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和目标。

1.课程目标的转变升级核心是在注重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即要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等融入课程目标。

2.对高职高专课程内容的选择(升级)应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设计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发应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职业岗位技术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意识和方法。

4.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的基本资源要求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的教学风采。课程的拓展资源要求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以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提高课程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学习,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彰显,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

我院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当时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仍是理论+集中实训的模式。在总结多年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申报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对原课程的转型、衔接和升级,其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建设团队体现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新团队是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组建的。团队负责人有丰富的教

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主持过多项校企合作专业技术服务项目,团队成员也有多人多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且成效明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并承担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清晰

“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家居、办公、餐饮、商业、酒店等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装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装饰设计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

课程开发设计总的思路: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课程内容解构与重构——项目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前提,校企共同对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共同确定本专业学生所需的课程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素质目标,重构课程内容。

2.以任务布置——现场采寸——采寸图绘制——方案与提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提案审核——施工图审核——综合评价的实际设计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和学习情境,并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阶段、初步阶段、提高阶段、综合阶段,按照教学周安排课程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序化。

3.“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建筑装饰设计基本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建筑装饰设计基本问题的能力,即要能掌握建筑装饰与空间、材料、造型、尺度、艺术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经过大量行业企业调研,装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更需要大量工程项目的实践。因此,应围绕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问题,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理论课+集中实训的旧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工程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个项目中。同时,在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项目主题(重点能力培养目标和主要侧重的内容)。全部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融入项目中,形成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装饰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四)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我院现有的工作室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内结合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对外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融课程、教室(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变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五)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课程资源

在原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联合有关企业开发课程资源。

1.联合上海松下盛一国际企业,引入松下系统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场采寸标准、采寸图绘制标准、方案与提案设计标准、施工图设计标准、提案审核标准及施工图审核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2.引入企业全套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图像、竣工实景等内容,作为学生研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设校园威客,承接并满足周边区域企业、个人等公众的服务需求;设置项目源信息发布、项目承揽、项目指导、项目提交等对外承接真实工作任务的通道;打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资源沟通渠道。

4.开设课程论坛,加强师生互动。论坛有作业区、共享区、交流区、精彩转贴等,以此加强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

要内容,直接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采取“衔接、转型、升级”的建设策略,既要处理好与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衔接,又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课程建设一定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11):6-9.

[2]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