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12-25 14:43:48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1)

[关键词]网络第四媒体/媒介网络媒体第二媒介时代“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2)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界定在以数字化和可移动为特征的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新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个人化更加凸显了网络公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网络媒介素养成为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直接影响着其是否适应并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关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及其信息的甄别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4]由此延伸的网络媒介素养包括认识网络媒介、参与网络互动、利用网络媒介等三大方面。其本质是网络成员处理自身与网络媒介关系的基本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在于培养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使其不仅能有效使用媒介,还具备准确理解、甄别媒介信息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营造健康的媒介生态文明环境。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通过给大学生传授网络媒介及其素养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强化网络道德观念,提高其处理自身与网络媒介关系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视角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能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强化网络舆论的自我净化功能,需要法治规范和网络成员的自我约束,应当尊重社会公众的话语权,能够体现社会理性的基本素养。其本质内涵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大学生是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不稳定阶段,凸显了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对大学生的复杂影响。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课外知识的获及能力,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思辨能力及其自律能力,增强其网络道德信念,积累媒介素养教育的有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网络舆论自我净化过程的不良因素会对大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负效应。因此,遵循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是大学生有效利用媒介所必须具备的软素质,有利于引导学生成为媒介信息的受众者,推动大学生积极融入于健康向上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释放网络舆论生态的正能量。

二、网络舆论常态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矛盾

尽管网络舆论有其自身需要遵循的“生态逻辑”,但是必须承认,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各种不同利益表达和情绪宣泄下所导致的众声喧哗是网络舆论场的常态。这种常态在复杂的媒介语境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存在诸多矛盾。

(一)便捷的网络舆情与大学生媒介角色认知力偏差的矛盾在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下,集合因各种事件的触动而导致的社会公众对类似事件的所有认知、看法、情感和行为倾向为一体的社会舆论借助互联网形成便捷舆情充肆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每个环节。在此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呈现高度集中化的特点,其现实表现是网络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多青睐于使用微博等虚拟舆论场集中处理各方信息,形成多中心、多传播的网络舆情。这类信息的产生、形成、传播的速度在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网络舆情获及能力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媒介认知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础知识薄弱,对网络媒介的功能及其角色控制的认知能力较为欠缺,以至于丰富的网络舆论资源,难以成为大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取信息资源、鉴别网络舆情的有效工具,其媒介认知能力尚未达到网络生态系统循环所应具备的水平。

(二)多元的信息内容与大学生媒介信息思辨力缺乏的矛盾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是各种信息的输出窗口和消解阵地。草根民众、社会精英、新闻记者等不同群体不断活跃于这个平台上,随着他们不断的输送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意见,越来越多的声音充斥于网络舆论场,使得网络成为社会各阶层实现话语权的重要平台,凸显了网络舆论对社会公众生活的强大影响力。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缺乏网络身份认同和有效技术监督的情况下,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难免夹杂着低质量的虚拟信息,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信息判断力过滤有价值的观点。虽然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信息高度关注,但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对低质量信息的判断能力和思辨力较弱,对网络媒介信息的选择、分析和思考上存在偏差,容易在思想上为时而不断的“微博谣言”和“微博对掐”所“绑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为深刻的不良影响。

(三)虚拟的舆论主体与大学生媒介使用自律力不足的矛盾虚拟、匿名的舆论主体极易模糊网络舆论生态系统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界限,它为社会舆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公众表达关切、伸张正义和呼吁权力,推动一些社会热点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解决,但也难免网络非理的发生,容易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出现网络极端化的表达。显然,还没有足够现实基础作支持的虚拟网络舆论迫切需要网民在融入网络媒介生态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自律力。[5]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学生因网络道德意识淡薄,容易受情绪影响,会不经意地在网络上类似不健康或不具可读性的语言,甚至出现极端的网络语言暴力和人身攻击、捏造并传播网络谣言以受关注等非理,影响舆论的正确走向,再加上大学生思维活跃、言语激进,在为网络舆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舆论的不稳定因素,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使用自律力的情况仍需值得关注。

(四)互动的舆论传播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位的矛盾新媒体下的网络舆论具有几何方式的传播能量,尤其在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其独有的传播特性有着更为强大的互动功能。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舆论传播除了在短时间内可以自发地大范围地传播舆论,还能借助网络自治力量组织凝聚虚拟力量,将网民从虚拟空间延伸至现实生活,形成舆论场中强大的跨阶层、跨空间的社会影响力。由此带来的网络舆论传播负效应更需要通过强化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加以规避。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涵盖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也不能维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功能,加上很少大学生受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他们的媒介素养更多是基于自发的网络生活经验积累,相关媒介素养水平难以承接强势推进的网络舆论传播。

三、基于网络舆论“生态逻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的趋势下,网络舆论已渗透大学生活的每个场合,而从网络舆论常态与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矛盾来看,迫切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时,都应遵循其“生态逻辑”,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净化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基于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过程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具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效能,本文以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首选是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培养负责的网民心态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并使之形成社会共识,营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好氛围。[6]具体包括:加强网络舆论的技术监控和法律约束,强化行政和司法机构对网络舆论及非理性网络行为的监管责任,充分保护社会公众的网络话语权,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强化网络媒体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确保所发言论符合事实真相;发展网络自治力量,建设网站舆论监督协会,及时清除低质量的网络舆论信息;加强制度建设,引导网络企业规避恶性竞争,避免因过分商业化的舆论诉求给网络舆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制定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优化校园媒介资源,宣扬积极的网络舆论态度,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二)大力普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知识考虑到大学生是网络舆论场的重要参与者,但其对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和表达方式及其理性认知还存在偏差,本文以为加强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感悟体验,实施媒介素养方面的系统教育,大力普及大学生网络媒介知识,培养其网络沟通、交流能力,并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网络舆论尤为重要。具体可通过课程设置及互动教学、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贴近大学生主题生活形式向大学生传授网络媒介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网络媒介舆论传播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增进其对网络媒介舆论特性的认知。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舆论与网络传媒特点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在尊重大学生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介,在校园网络环境内部牵引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大学生进行互动的网络媒介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建构大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如此,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普及网络媒介知识,建设高校内部完善的网络舆论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舆论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7]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思辨力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各种表达都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强势的网络舆论场中的弱势群体,容易被极端的网络语言和虚假的舆论信息所误导。对此,本文以为除了要大力普及网络媒介知识外,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思辨力十分必要。一方面需要培养大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进行价值判断,倡导先进校园网络文化,帮助大学生能够遵循并适应网络舆论的“生态逻辑”下的多元价值观念,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舆情的干扰,在面对强势的网络舆情信息的时候,也能够自主确定正确的价值倾向,有选择地吸收网络舆论信息,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8]另一方面要发挥网络舆论的教育效能,利用网络媒介提供感兴趣的舆论话题,以此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舆情思辨的敏锐性。[9]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3)

关键词 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的影响 教育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强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简单的讲,媒介素养即受众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讯息的能力。受众的千差万别必然意味着这些能力的千差万别,即使受众每天沉浸在不同的媒介之中也很难说他们每天就获取了很多的信息,尤其对自身有益的信息,更难说他们具有分析与传播讯息的能力。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讯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他还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是多维度的,媒介素养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总之,我们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应该基于媒介然后是素养的提升。我们要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在认识媒介素养之后能够提升媒介素养。任何国家媒介的发展都是媒介、政府和受众博弈的结果,这样看来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利于受众个人的事,而且有助于媒介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

1 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正确的获取网络讯息

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对于网络视频青少年要根据其内容有不同的区分,现在网络视频有原创、有改变、有原著,在这些视频中,有着怎样的不同价值的体现。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的多媒体的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展现自己的网络技巧,体现自己对于权威平等的对视,但不能为了为自己扬名而不择手段。

青少年要认识网络丰富的文本表达方式下可能隐藏的隐患,这是网络媒介素养中的一部分,只有知道存在才可以进行创新,家长、老师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的引导也应本着素养的提升和网络技术提升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制止青少年离网离视,远离游戏,网络在日后的发展中必定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不是远离,而是正确的使用。

2 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门户网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3 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受众可以自由的在菜单中选用自己想使用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意图。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网络这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网络还具有异步性,即在时间上可以错开,例如你可以在任何的时间手法自己的邮件,也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寻找自己想要的讯息,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这些使用与满足的特点,使青少年在网络中能够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突破自己的年龄限制和地域的限制来实现自己不同的需求。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这是网络的积极的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大课堂,青少年在其中可以修复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但是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变电视节同的内容。使用网络时,这样的的控制也是间接的,青少年不应该轻易的迷失在这种彼岸里面的自由之中,而过度的放纵自己。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高等院校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配合,这就是以这些专家学者为中心在大中小学举行定期的讲座,能够让这些青少年认识网络媒介使用繁荣背面隐藏的本质。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

4 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随着媒介技术发展的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从文字到图像再到多媒体的传播,传播方式越来越考验着我们眼球的接受能力。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影响力经济,无论如何,媒介产业都具有了经济的特点,其实这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更多的媒介并存必然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要特别的注意由此引发的竞争的不良后果,即媒介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碰触。青少年要识别网络的这些积极的作用,在参与广泛的讨论中认识社会,提升自我。这也是在我们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告知青少年他们在网上不仅仅可以聊天,玩游戏,还可以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有时候青少年的不为,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不理解,而不是不愿意不想做。

总之,青少年完全可以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在网络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与知识、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在网络的利与弊的较量中,能够主动的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的好助手。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4)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网络媒介素养。

一、网络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界定。“新生代农民工”

是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备新的特点和观念,他们教育水平较高、社会阅历少、乡土认同弱,对成为。城里人“的梦想更加执着。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发挥自身价值,最终实现城市融入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同时,中国的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已跃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民的发展除了向各年龄层扩散外,也加速了向低学历人群和低收人人群的渗透,中国信息社会已呈现出向中下阶层扩散的趋势。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便是近年来新增网民中的重要一群。但是,与城里年轻人相比,网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网络的有效利用,可以获得新知,开阔视野,促进自身发展,培养入的现代意识,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人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当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借助网络更好地融入城市,促进身份转型?我们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为样本,通过调查和访谈试图来回答这些问题。此次研究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191份,占回收问卷的97.4%,其中男性为63.9%,女性为36.1%,对其中的20人进行了访谈。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为工作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受众能否主动利用、选择媒介内容,并作出评价和批判,而不是盲目受媒介的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的开放性、信息海量以及自主参与的特点给媒介素养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从网络媒介使用、网络媒介认知、网络媒介参与和网络媒介批判四个方面,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呈现如下情形。

(一)网络媒介使用。

1.网络使用活跃。手机上网率较高。

由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不高,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前很少使用网络,对他们来说,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而进入城市后,他们对网络的接触频率显著增加,与城市青年一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一是城市文化的影响使之产生了使用网络的意识;二是使用网络的场所较容易找到。在调查中,有76%的新生代农民工接触网络,其中每周上网5小时以上的占59。7%,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占29.8%。在上网地点方面,网吧占57.6%,宿舍占18.3%,工作场所占9%。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因为携带方便,成为他们非常喜爱的上网工具,51.8%的新生代农民工使用过手机上网。可见,网络已经构成新生代农民工十分重要的信息环境。

2.网络娱乐:城市生活压力的缓解与释放。

曾经的乡村生活,缓慢的原始节奏,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快节奏面前,毫无疑问的增加了心理焦虑。网络的作用如同减压阀,能够修复和改善情绪状态,带来暂时的放松感。在调查中,玩游戏(80.6%)、听音乐(78.5%)、看电影(74.3%)、看社会八卦(69.1%)、看娱乐视频(62.8%)是新生代农民工非常主要的上网内容,也是他们排遣寂寞的经常选择。

3.网络即时通讯:社会关系的维系与重建。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还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调整,原有的社会关系选择性维系,新社会关系逐渐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网民经常使用网络即时通讯的比例为89.5%,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间隙,手机还挂着QQ,随时看看动向。从他们的聊天对象可以看出,借助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原有的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得以巩固。这是对漂?自感的抵抗。对心理安全感的探寻,同时也是对身为新生活创造者的自信感的构筑。研究还发现,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基于业缘、趣缘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些城市人,甚至包括一些大学生。这些新结识的城市网友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新信息,甚至还会交流未来的发展计划。由此可见,虽然初级关系网仍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中的强纽带,但他们已经注意到一些全新的社会元素在生活中不同寻常的意义。初级的社会关系更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一个跳板或平台,要想进一步发展,和城市人”接轨“,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圈子,扩大交往范围,和城里人打交道¨。可见,网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里人交流的平台之一,对于他们熟悉城市以及形成与市民的和谐关系有所帮助。

4.网络新闻:故乡守望与他乡新生。

如同候鸟一样的新生代农民工,脱离故乡的土地来到城市,但他们依旧通过网络,与自己的家乡保持着联络与关注,他们的原乡情结,应该说终生都不会改变。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提到,他们经常看网络上的家乡新闻,上家乡人贴吧,对有关家乡的题材特别留意,甚至有时只在网上看看家乡地名和家乡人面孔,听听家乡话便觉十分亲切。网络已成为他们舒缓恋乡情结最为及时便捷的渠道。同时,随着异乡变得越来越熟悉,新生代农民工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对本地信息的关注度逐渐提升。这些显示出,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有着极为复杂的体验。

(二)网络媒介认知。

媒介认知反映出使用者对媒介特点与功能的了解。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基本能认识到网络媒介的特点,比如,最广域的传播媒介、多媒体化信息传播、海量信息、时效性极强、互动性、低成本投入、一定的匿名性、传者和受众界限模糊等。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网络媒介的功能,即首先是传递信息,其次是舆论监督,再次是宣传教育、娱乐及广告功能。另外,网络的赋权功能得到认同,即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网络使用者主体性明显增强,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三)网络媒介参与。

如果说媒介使用意味着被动、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媒介参与则更进一步,受众还要参与信息的生产。无论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还是观点表达、单纯报料、个体维权、公益服务,甚至是带有消遣性的娱乐投票,都是通过个人参与,超越简单的”使用者“角色,完成对媒介更积极的利用,并对之施加某种程度的影响旧1。实际上,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介的互动性和低门槛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媒介参与平台。但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参与行为的比例不高,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不知表达什么,也不知该如何表达,更多时候只是作为旁观者看看别人的帖子,很少留言,他们拥有博客和微博的比例分别为9%和5.8%。他们仅有的参与更多局限为转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话题,原创比例很小。

(四)网络媒介批判。

媒介批判是指使用者对媒介信息的质疑能力。在调查中,60.7%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网络信息的可信性低于传统媒体,58.6%的人担心网络安全问题。同时他们还认识到网络媒体存在虚假新闻、瞒报新闻、广告过多、信息过量造成选择困难、与自身相关的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

另外,一些人认为网络媒体对农民工的部分报道存在偏见,希望网络媒体能更多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闪光点,维护农民工利益,替农民工说话。

三、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的问题。

与上一代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网络媒体的接触逐渐与城市青年趋同化,但他们利用网络媒体,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能力却还远远不够。

(一)网络使用工具化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对互联网的使用多是娱乐化,而非工具化。对他们而言,网络提供了最简单纯粹的娱乐,而网络媒介的信息功能、教育功能却严重缺失。他们上网主要是聊天,玩游戏和看影视剧,甚至由于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自我认同感缺失,从而到英雄不论出身的网络世界里寻找一种”虚假平等“,最终导致网游成瘾。

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能利用网络寻求和求职信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但参加网络教育的人并不多,运用电子商务为生活提供方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当实现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新生代农民工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欣赏信息的水平却还有待提高。

(二)网络参与能力不强。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没能有效利用网络媒体所赋予的话语权,表达个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参与社会进程,以促进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这可能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专业技能不高,而且虽然这个群体人数众多,但缺少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再加上他们很多来自偏远农村,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顺从和附庸意识的影响较深,这些都牵制了他们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网络表达失声。

处于旁观和孤立的状态。

(三)网络信息识别表浅盲目。

虽然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备对网络信息的质疑精神,但往往缺少更进一步的辨别能力。随之而来的后果往往是,让虚假信息顺利过关,却又对有益信息防范过度,损失了网络中大量有价值的内容。对网络信息所抱持的迷茫态度,可能也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把网络作为娱乐手段,而非信息工具的原因之一。

四、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网络媒介的活跃使用者,还是农民中的精英、农民工群体的希望,更是中国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提高这个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他们成为自由自觉的网络受众,积极主动的网络传播者,参与网络公共议程建构,实现传媒接近权,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优质公民,利用网络引导推动身份转型,需要政府、用工单位、新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和学界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公共网络设施供给。

虽然网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他们出于经济考虑也会有所顾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居委会和有条件的用工单位,可以在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域提供免费上网场所,提供给农民工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

(二)开展网络技能培训,提升利用网络发展自我的能力。

在调查中,仍有20.9%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懂电脑和网络。因此,仍需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对电脑和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及,如网络登陆、搜索引擎运用、邮箱使用、网络发言等。

在此基础上,更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网络发展自我的能力,而非盲目追求感官刺激,在享乐低俗中迷失自我。可以向他们推荐优秀的数字图书/期刊网站,并提供有价值的书目。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网络远程教育,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非常方便。要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音视频剪辑、图片图表的制作、DV等技术,培养生活情趣,构筑自我价值观。

(三)培养对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辨别能力。

面对纷繁的网络,庞杂的信息是需要筛选的。在这种鉴别与选择之间,如果说受众在最初的工业时代,需要做信息的加法,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则不可否认地需要做减法,因为网络信息虽然丰富,但于扰信息众多,一方面分散了受众注意力、降低上网效率,同时还会在受众不自知的情况下,造成控制感缺失,累积负面情绪。新生代农民工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具备明确意识,筛选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在内容选择上,要能够区分哪些网站会给予受众正确的引导,哪些网站更加权威可靠。比如,正规的传统媒体网站、各大门户网站把关相对严格,政府官方网站的新闻信息,以及一些商业网站转载的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与评论等,应成为网络信息获得的重要渠道。

此外,面对网络的开放性与低把关门槛,虚假信息与片面观点可乘虚而入。如果受众没有良好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失去理性和独立判断能力。只有树立强烈的辨别是非能力,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意识,保持头脑冷静,不去做网络跟风的”哄客“或”网络暴民“,规范自身传播行为,做负责任的传播者,网络之于新生代农民工才会产生完善其成长的意义。

还需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区别。媒介所塑造的现实,只是一种”拟态环境“,是对现实的再建构,但却经常左右着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媒介语言愈发生动,媒介影像愈发逼真,如果缺乏一定解读媒介信息能力,很容易误认为媒介现实就是完全真实的社会现实,作为受众,有必要具备清醒的认识。

(四)用网络营造新生代农民工的截益表达空间。

网络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话语权语境,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平等对话,而这正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其实,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博客、微博、播客、发帖、留言、甚至电子杂志等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运用网络进行合理合法的维权行动。网络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难得的政治参与机遇,比如,一些政府网站提供给公民留言和讨论的空间,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浏览网站并交流意见,为一些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反馈,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政府在制定有关民生政策前,也经常在网络上组织公民投票,考察民意。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加深他们对公民角色的理解,实践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五)丰富与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对位的网络资源。

反观当下的网络媒体现状,可以发现,网络媒体提供的信息,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之间仍旧存在很大差距。从网络媒体的新闻内容、报道思维到商业广告的诉求等,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不可否认,新生代农民工融于青年群体之中,但我们依然不可忽视的是,他们除了具备这个年龄的共同需求之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实际需求,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受众的网络信息供给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进入城市后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业信息、待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相关政策法律咨询、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后的心理调适等。虽然,目前已出现少量针对农民工群体开设的网站,如”民工网“、”中国农民工维权网“、”打工者之家“等,但知晓度不高,这类网站应该在农民工群体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应该打造一批权威可信的农民工招聘网站,在打工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桥梁,并可以利用博客和QQ等工具,使双方直接进行互动。

(六)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网络形象。

纵观当下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网络媒体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经常被妖魔化为负面行为者,单一个体的具体问题往往被污名化为整个群体的共同问题,礼仪失当、行为怪异、道德弱化成为扭曲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三大”特征州“。嘲讽、歧视、批判、否定成为某些网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惯有态度。其结果是,经过媒体的放大作用,.这个群体的社会身份不能得到正确认知,对城市人而言,型塑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而言,或造成自我歧视,或激发对城市人的不满,更可能形成对网络的排斥。实际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不能过于”问题化“,要有冷静的心和善待的心,更要有平等的心。网络传媒应重新审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建构,发掘他们众多面向中的积极因子。

[参考文献】

[I]王学梦,荣梅。电子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5)

1 网络媒介在社交领域的空间“自由”与感情“疏离”的矛盾

据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均周上网时长高达25.9小时,其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约23.8%。网络媒介提供的社交平台使人与人之间无须直接面对面互动,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这种“戴着面具”的“自由”交流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宽松、平等的社交环境中展现自我,发挥个性,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然而,这种空间“自由”的交流方式带来的人际交往的随意性、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忽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周边人际关系的互动,产生一离开网络就“孤独”的感觉,造成现实生活上的情感“疏离”。

2 网络媒介在信息资源上的“富矿”与“垃圾”并存的矛盾

网络借助于先进的电子技术结合传统媒体俨然成为全球最宽广的信息媒介,由于网络的应用,使得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先进的科研成果、全新的思维理念等知识已经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通过这些信息资源的“富矿”能够最快的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虽然信息资源的“富矿”对开阔大学生眼界具有正面的作用,但伴生的“垃圾”信息资源则成为了干扰大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这些信息主要是一些涉黄、涉赌、诈骗等低级庸俗的内容,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而言,这可能是导致其犯罪的诱因。

3 网络媒介对解放思想的“束缚”与三观“冲突”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强调认识事物的先后顺序,是遵循从头到尾的单一顺序,具有狭隘,死板的弊端,。相对于网络媒介来说,网络媒介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的认识不讲究一点顺序,是一种跳跃式的,往往通过寻求事物间种联系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了线性思维方式的弊端,有助于大学生们解放思想的“束缚”,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网络媒介上信息传播的跨国界、跨文化的状态使得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这些思想文化、伦理观念和道德意识将通过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民族自信产生“冲突”。

此外,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了大学生的书写及表达能力,大学生“低头族”“手机控”呈上升趋势,等等,这也是网络媒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有鉴于此,拓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思政工作中如果能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免疫力以及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高校开展网络媒介素质教育的内容

学者们对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认为,网络媒介素质教育是指人们对网络基本知识的综合学习和运用,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网络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创造和传播网络信息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学习和运用[1]。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敏捷,看问题不过全面等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认识网络媒介,了解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对网络的使用有较强自我管理意识、对网络信息有较为敏锐的筛查和免疫能力

如前文所述,网络媒介是把“双刃剑”,只有对其合理的利用才能发挥网络媒介服务于人的最大作用,合理利用则是基于一方面对自我的管理意识,不沉迷网络,适度地接触网络,做理性的网民;其次,对网络信息,大学生们能够做到坚守“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的辨别和整合原则[2],对网络媒介的理性认识和应用,最终使得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对网络媒介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够做到管理自己上网的动机、时间和情绪,对暴力、虚假以及色情等不良的网络媒介信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3]。

2 熟悉网络媒介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能正确而熟练地创造和传播信息

网络媒介具有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多点对多点的交互性;信息无限量累积的海量性;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展现的多样性以及个人化、即时性和超文本等传播规律以及匿名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4],每个人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高校应认识到这一点,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重视自身网络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作用和网络媒介扮演的特色角色,进一步创造并传播出更多正能量的信息。

3 有效利用网络媒介的信息或功能,促进自身成才发展

网络互联时代,大学生不可能脱离网络媒介,因此只有合理地利用好网络媒介带来的便利,驾驭好网络信息,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网络社会竞争力。高校和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利用网络资源,增长自身的阅历,合理利用网络媒介这个大的沟通平台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促进自身的成才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信息的制度建设,建好网、管好网。

三 对开展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针对以上提出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那么当前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应对网络媒介的能力呢?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对策。

1 完善课程设置,普及媒介教育

目前,传媒教育在大部分高校仍处于不完善阶段。据笔者调查福建省的22所高校中,有13所高校对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媒体素养任选课,各高校重视的程度不一。笔者建议应对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开设媒体素养公选课,让非新闻专业学生接受媒体素养的专业教育,其次,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在课余时间应结合大学生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媒体实践的机会。比如,宁德师范学院的非专业素质学分认定中,对学生参与校园媒体的制作,或者参与校外媒体的制作等,对学生的媒体实践的时间次数和效果进行认定,给予一定的非专业素质学分,让学生重视媒体素养。又如,扬州大学成立大学生新闻社,以非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为主。定期邀请不同层次的媒体从业人员开讲座,讲课,传授经验。积极主动利用校园媒体为平台,与校外媒体接洽,搭建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媒体实践平台[5]。

2 健全和培养一支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队伍

媒介素养教育能否实施,得看有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直接教育者。高校应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对辅导员开展媒介素养专题培训,聘请社会上资深的媒介专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团委工作人员来开展培训,把媒介素养内化为辅导员个人素质,通过培养和提升辅导员掌握和运用新媒体的能力,通过这支队伍能很好的带动学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媒介素质。福建师范大学在这方面进行的实践取得较好效果,中国青年报对其进行报道并引起很大的反响。福建师大“五微”“五阵地”的微博新兴媒体平台,微活动、微服务、微协会、微论坛、微文化(简称五微),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组织动员、答疑解惑、工作创新(简称五大新阵地),已发展成为青年学生媒介实践的重要平台。以团委、学工队伍、各院系辅导员为骨干的微博管理队伍,在校、院系、年级、班级、社团五个层级推动建设600多个微博[6]。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各个层次网络媒介中,不断进行媒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从福建师范大学的经验看,以学校层面重视微博媒体运行队伍专业性建设,提升辅导员自身媒介素养,鼓励辅导员积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及时引导和带动学生积极拓展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3 教学课程改革要注入媒介素养元素

多媒体技术早已进入了大学课堂,但媒体意识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严格改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让大学课堂成为开放性的互动教学应树立新的知识观,课堂教学要发挥媒体的交流功能,呈现一种互动、开放流的景象。在交流、碰撞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信息判断能力。另外,在媒介素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方面,该课程属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尽可能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学业成绩考虑以学校评价为主,社会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特别注重社会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分类素质考核,这种由实践单位和学生自评组成,更能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

4 媒介教育形式应更具多样化

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大学生思维活跃、热衷实践的特点组织策划第二课堂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校内外媒体制作过程之中。高校开展“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模式,“网下”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在班级、共青团、社团活动等日常活动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网上”教育开设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媒体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在整个“网上、网下”媒体制作过程,有利于他们全面地学习媒体知识,锻炼媒介实际操作能力。各个环节进行媒介教育和实践,学生在其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得媒介素养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赵占臣.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刍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83-85.

[3]陈娟.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

闻传播,2013(4):110.

[4]甄帅.校大学生新闻社成立[N].扬州大学报,2012-

05-27.

[5]郑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J].新

闻知识,2013(4):73-75.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公众舆论、新闻舆论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舆论形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网络时代中传播媒体应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三、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进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情况下,新闻舆论不再主导公众舆论,在传统环境中的舆论滚动雪球效应亦能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将如何面对新媒体中的公众舆论?媒体又将如何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并受到公众认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特点

由“抵制家乐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舆论主体主动利用新技术的动机极强,熟悉网络技术,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国内媒体,不再是传统上“单向式宣传”中被动接受灌输的一方等。所以,在网络中,个体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制造舆论并力求个体意见能够得到共鸣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坚持信息透明公开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无论是“抵制家乐福”事件,还是其他由网络等新媒体引发的舆论风暴都有一共同点,就是更多的公众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变得狭窄导致舆论升级。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压制舆论不能解决舆论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事态、导致舆论矛头转向的危险。

(三)积极呼应舆论,实现与舆论的互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媒体不仅要直面舆论,而且要积极呼应舆论、引导舆论,抢占舆论的主动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引导舆论的发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留下泪水时公众给予更多的理解、共鸣与赞美,我们也给予媒体一种崇高的敬意,这正表明了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积极呼应舆论,积极与公众舆论进行互动,能够完美地实现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与责任。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7)

[关键词] 90后 战士 网络媒介 素养 引导

信息时代,网络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军营也不例外。笔者在调研时发现,军队大部分单位按规定接入了全军综合信息网,“互联网进军营”的举措更是受到了广大战士的欢迎。目前,90后战士已经成为军队的主体与中坚力量,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何,究竟具备怎样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90后战士的网络媒介素养,是当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且重要的课题。

2009年3月至12月,笔者利用在新疆军区某部和《人民军队》报代职的机会。对90后战士的网络媒介素养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采取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个别访谈共开展了3个波次共24人参与,其中基层战士16人,机关直属队战士8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到192份,有效问卷188份,回收率94%。

90后战士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笔者依据调查结果,重点从90后战士自身(内因)人手,分析其网络媒介素养呈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期得到相对客观的评价和认识。为保持与问卷调查的一致性,主要从“个人基本情况对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的影响”、“网络媒介认知与批判能力的分析”、“网络媒介知识与使用情况的分析”以及“运用网络媒介实现自身发展能力的分析”这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1 个人基本情况对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的影响

在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中,“真实学历”和“入伍前户籍所在地”的调查结果,对我们评价90后战士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未来提升空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从学历水平来看,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初中学历有大幅下降。高中学历占到了主体,大学学历也有10%的提升。这反映出90后战士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高学历的青年进入军营对于提升部队整体媒介素养。尤其是网络媒介素养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兵役征集制度出现的大幅变化,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将大量涌入部队,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部队战士整体媒介素质还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在对“入伍前户籍所在地”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来自大城市的战士相比2005年增加了7%。从农村入伍的战士比例下降了13%。如果我们把来自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的战士比例加在一起,总共占到了62%。这些战士大多接受过较好的教育,经济条件也比较宽裕,接触网络媒介的机会也多于来自农村的战士。根据布尔迪厄的资本类型理论,他将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分为四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性资本。其中前三种资本与媒体素质有着紧密联系。他还指出,对很多人来说,必须首先具有足,够的经济资本,才能更顺利地拥有媒体素养。Ⅲ那么,来自城镇、大中城市的战士和来自农村的战士在这四种资本上存在不对等,是否会造成他们接触和使用网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之前就可能存在的知沟在进入军营后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这些问题都十分具有研究价值,需要笔者做更深入的动态调研和对比。

2 网络媒介认知与批判能力的分析

网络媒介的认知与批判能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析能力、自我反省能力以及保持媒体道德。在对90后战士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战士对网络保持相对清醒的认知态度,从感性层面能够区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如在“能正确区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吗?”的调查中,有90%的战士选择了“能”。对“网络新闻的可信度有多高?”的调查中,认为“较高”的只占到了22%,认为“一般”的占到了55%,还有14%的心存疑虑,认为“很难说”。

在调查中,笔者在该环节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90后战士对网络的理性认识存在欠缺。由于缺少相应的传播学知识,大部分战士对网络的分析、认识还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没有意识或者没有精力、机会接受网络媒介素养培训,在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网络信息时,处在自发和懵懂的状态。其次,还存在部分战士热衷虚拟交往、网络游戏等导致忽视现实交往的情况。

3 运用网络媒介实现自身发展能力的分析

运用网络媒介实现自身发展能力的分析,主要是考察90后战士在使用网络时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以及利用网络对现实的影响能力。这对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需要对90后战士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合理引导。

90后战士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对策研究

当前,我军对青年士兵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关注,已经开始自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并在不断探索教育的方式和方法。90后战士在网络媒介的接触与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构建军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军队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官兵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官兵具有健康的媒介辨析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军队和社会发展”军队网络媒介素养则是指导战士面对网络信息时具有正确选择、正确理解、合理评判的能力,并能成为有创新性的传播者的教育。对于军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而言,首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教育体系的层面进行关照和全面的考量。

军队内部的各级组织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各级党委、机关、团支部、军人委员会要建立网络媒介素养定期教育和检查制度,对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和推广给予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在积极推进战士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时。积极推进领导层的网络媒介素养,实现自上而下的推动。

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训人员是该教育体系的主要实施者。对于培训者本身而言。自身需要具备相应的网络媒介素养培训资质,能正确分析、判断各类网络信息并解决相应问题。在美军,主持媒介素养培训的人员通常为公共事务职业军官,他们通常要接受隶属美国国防部队信息署的国防信息学校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关资质后才能上岗。我军现在的媒介素养起步相对较晚。培训人员定位比较模糊,需要明确职责和分工,做到有的放矢。

90后战士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的本源和主体。对于90后战士而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合理安排上网的时间,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网上娱乐和学习的关系。鼓励他们关注国内外以及本单位发生新闻,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到达启兵心、借兵智的目的。此外,还要利用本单位的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等媒介积极进行网络媒介知识的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2 寻求军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官兵的媒介素养究竟应该达到何种程度?美国陆军网公共事务版上颇具鼓动性的口号不失为一个形象的答案:“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军方发言人”。我军在开展网络媒介素养培训时,也应加大研究力度,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首先应当区分培训的层次。根据调查显现。我们可以将90后战士按其对网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分为未接触网络者、初学者、普通使用者、熟练使用者以及精通者。而其中,初学者和普通使用者所占的比例最大。根据这种情况,应当确立通俗易懂、简便实用的基本原则,以“使用网络”和“选择网络”为重点,培养90后战士的上网的兴趣和能力,特别是培养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培养上网的理性和辨别力,促进他们成为理性成熟、心态健康的网络群体。

其次需要借鉴院校培训、社会教育、新闻媒介综合培训模式,大力推进媒体素质培训与军事行动的一体化。现如今。普通官兵的媒体素质的培训已被迅速提上日程。并被大力推广。如美陆军位于路易斯安那波尔克堡的联合战备训练中心和德国霍恩菲尔斯的作战机动训练中心都设有针对士兵的媒体素质培训项目。我军也可依托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设立基层官兵网络媒介素养训练中心,加大对骨干的培训力度。在社会教育层面,可以借鉴“社会参与模式”的媒介教育。鼓励战士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环境,学习通过网络表达正确意见的能力,提高“批判观点”和“文化反省”的能力。加大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通过接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乃至博客、播客的“模拟采访”。熟悉采访流程和注意事项。此外,在培训时机的选择上,可以结合重大突发事件或重大军事演习,在行动中穿行采访和培训。事后重点分析战士在网络媒介运用、分析、批判等方面的表现。提高战士应对媒体的处置能力。

3 加强军营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部队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不平衡,一些军内网站存在内容不够丰富、搜索不便捷、时效性差、技术支持弱等问题,吸引力不够。一些部队网络建设还相对落后。存在终端少、网速慢、开放时间少等问题,难以满足青年战士的上网需求:有些单位对网络的利用较为单一,战士上网主要是用来聊天、昕音乐、看电影和打游戏,利用网络提升自身素质、展示才华、沟通情感方面引导不够:甚至还有些单位以安全保密检查为由,将基层网络终端全部关闭。对此,我们不应回避问题,而应加大建设和管理军营网络的力度,增强其内核吸引力。

加强军营网络的软硬件建设。首先,在硬件方面,军事综合信息网已经连接到了全军大部分连以上单位。网络已开始逐渐“走人”班排。我们应当将网络基础建设纳入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加速整合,为全军各类网站搭建快捷、方面的网络平台。在软件方面,需要做大、做强、做活骨干网站。在坚持“百花齐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中国军网、中国国防部网站和全军政工网等骨干网络。在内容的丰富性、时效性、搜索的便捷性等方面寻求突破。此外,还可充分发挥播客、博客、论坛的作用,为战士提供展示绝活的平台,提供谏言谏策的机会,提供抒感,交流娱乐的空间。

加强军营网络的有效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战士的上网次数和时间、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其上网需求:开展经常性网络保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战士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不触“高压线”;加强军营网吧、连队网络室的内部管理,对计算机硬件进行脱密处理,对战士上网内容进行“把关”,管理人员自身也需加强防范:领导干部也应当自觉提高媒介素养,开发网络功能,将上网作为继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之外的“第五功能”,积极探索网络政工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4 探索青年士兵网络接触与使用的引导艺术

针对90后战士网络接触与使用的状况,我们不能依靠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需要在充分研究网络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引导的新思路。

指导思想上:疏堵结合,重在疏导。对于90后战士接触网络的行为。我们不能一概视为“洪水猛兽”,将网络一关了之,而应当树立疏堵结合,重在疏导的引导方法。对于上网计算机首先要加强技术管控,做好保密系统的安装。严格控制光盘、移动硬盘和U盘的使用,管理员还需要在服务器上对终端机上传和下载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过滤不良信息。其次是要做好教育引导,给战士讲明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利用好有利的一面。自觉规避不利的影响。

引导的着力点上:通过网络搭建各类有益平台,激发战士的兴趣点。90后战士思想活跃、表达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对于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专长需要有意识进行挖掘和培养,并给他们在网络上提供表达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譬如不少部队开通了“绝招博客”,博客不仅成为了战士们展示专长、交流技艺的平台,还成为了本单位党委决策的“智库”和技术“高参”;有些部队开通了“军营网校”,采取军地联合办学的方法,挖掘互联网的学习功能;有些部队还利用网络建立起了“新闻中心”,不仅方便了战士在线收听收看,还激发了他们作为“拍客”、“播客”主动提供新闻作品,展示自我的积极性。通过对战士兴趣点有意识的引导,结合网络的技术优势和传播优势,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导的方法上:提倡“嵌入式”的软引导。软引导是相对于行政指令的硬引导而言,“嵌入”是软引导的内核。要做到软引导,首先要立足于网络,尤其是军营网络的建设,各基层部队可以派专业人士专门从事本单位网站的建设和维护。通过最新、最丰富的内容来不断吸引战士的注意力。其次,可以在90后战士中培养一批网络技术骨干、网络新闻骨干、网络心理疏导骨干等,注重平时作用的发挥,让战士们在与他们或他们的作品接触中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从情感上拉近双方的距离,营造有利的环境。

注释:

[1]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