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临床与护理研究

临床与护理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1-14 15:55:30

临床与护理研究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1)

【关键词】 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应用探究

中医儿科护理是在与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结合后建立并完善的护理模式, 能够既病防变、未病先防, 在小儿康复中有着显著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临床新型的护理模式, 医护人员针对患儿病情制定较为准确的、严格的护理及治疗计划, 从而有效缩短患者病程, 减轻经济负担, 因此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青睐[1]。为对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住院患儿, 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龄0.5~12岁, 平均年龄(5.36±2.33)岁;疾病类型:小儿腹泻病21例, 衣/支原体肺炎18例, 支气管肺炎33例, 新生儿黄疸8例, 所有患儿均接受药物治疗, 无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疾病患儿, 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40例,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参考组患儿入院后接受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疾病针对性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临床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相关疾病的相关文献、教科书、资料等进行研究并根据中医文献为患儿制定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案。通过饮食、治疗、护理、宣传教育、出院计划等全面的治疗护理方案。②患儿入院后实施中医临床路径管理, 每天每项均精确治疗及护理, 通过望诊、指纹观察等对患儿病情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及治疗;并在每天晚上对当天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及出现的异常进行统计分析。③患儿出院时根据其病情给予饮食健康教育、行为健康教育等, 从而保证患儿能够更好的痊愈。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对其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药品、检查费用及总住院费用)进行观察。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出现3例肺部感染, 经积极处理后均消失, 并发症发生率为7.5%, 参考组患儿住院期间出现7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14.08± 0.71)d、(2657.55±154.12)元, 参考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为(23.69±1.31)d、(3832.71±276.52)元,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更加注重患者的利益, 在医疗方案的制定中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环境及心理等因素, 并通过有效措施对护理活动、诊疗疗程等进行标准化管理, 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并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如下:①疾病观察, 通过观面、辨痰、察舌、察鼻等对患儿病情进行观察, 面色苍白、神疲肢厥时说明患儿气虚, 甚至出现惊厥等, 而舌质红赤、少苔则说明患儿疾病为外感所致, 患儿平时无痰, 突然有痰则考虑为哮喘、呼吸道感染等, 通过临床诊断给予患儿相关治疗;患儿住院期间常出现肺炎等疾病, 因此需要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 防止出现内闭外脱、心阳虚衰等严重症候[3]。②饮食护理, 患儿饮食以清淡为主, 尽量食用半流食、流食等, 严禁食用生冷瓜果、荤腥油腻等, 针对患儿病情给予不同的饮食方案, 如脾虚患儿可食用山药粥, 湿热类疾病患儿可饮用橘子水、淡绿茶, 寒湿泻患儿可食用生姜糖茶等。③针对患儿病情给予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 注意寒暖变化, 经常帮助患儿改变。④患儿治疗时根据其疾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中药治疗, 告知患儿家属严格遵照医嘱给药, 严禁私自加药、减药等;患儿住院期间可给予玉屏风口服液等, 从而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对于痰多患儿可给予鲜竹沥、鱼腥草等治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护理其中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治疗, 结果显示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 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参考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患儿住院期间给予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病程, 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玉琳, 姜仪, 张小蓉,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8):59-60.

[2] 胡玉转, 李丽仪, 陈凤娣, 等.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 2012, 27(21):51-52.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2)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 护理理念; 服务品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时展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过去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透明收费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要以患者和患者健康为中心,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尊重患者权利、让患者参与全过程治疗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整体护理服务理念,是提高医疗卫生系统服务质量的核心体现。部队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有着特殊意义的保障场所,不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要一心一意做好卫勤保障,要做的不仅仅是治好患者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心身两个层面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积极倡导和谐、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系。这不仅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本院住院、门诊及军队患者,病种选择内科、外科、急诊、手术及军队休养干部,共计1200例,男女各600例,年龄16~86岁。

1.2 方法 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理念具体细节实施后,并融入临床护理工作1个月后,评价该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1.2.1.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1]。患者常见的心理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适应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有5种基本的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将安全的需要放在人类基本需要之第二位,可见安全对人的重要性。一旦安全受挫就会使人感到威胁,引起精神紧张,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对患者在诊断、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2.1.2 心理护理的措施 护士作为患者的直接接触者,在接待、护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及护理技术等,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1)在基础护理常规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减少对患者的反复操作,会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2)沟通是护士工作的重要手段,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亲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谈,恰到好处疏通劝导,既能增加护患双方的心灵沟通,又能增进相互理解、信任,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3)当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士不应机械地执行医嘱,更要进行护理诊断,做好护理计划,解决护理问题,评价护理效果。故要求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良好的记忆力及多学科组成知识结构,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平复患者不安心情。(4)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护士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引导患者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通过自己的仪表、言行,促进患者的心理向着最佳状态发展,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

1.2.2 人文关怀

1.2.2.1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现代护理学因融入了人文关怀,护理队伍建设才得到加强和发展。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人性的肯定及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这也是人文关怀在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包括护理内部环境的人性氛围和护士的素质和品格等,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关怀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1.2.2.2 人文关怀的措施 护士是患者向疾病作斗争的最得力助手,是患者心灵上最大的安慰者。患者对护士的需要和依赖不亚于医生,所以护士和医生都是患者身心康复的“造福者”。对护理人员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宗旨是以患者的要求为导向,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使患者和家属满意。具体方法是:(1)深化“人文意识”, 牢树 “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关怀的内涵,努力形成“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2)要深化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就要做到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3)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护患关系”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是护士的天职,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4)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护理人员的服务用语和行为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进行规范和训练: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淡妆上班,上班时要有整洁的仪表。(5)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精神的结合。(6)重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7)构建良好的医院环境,提供温馨和谐的诊疗环境。具体内容是:①提供人性化的的护理服务。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及知情同意权,在所有的治疗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等做到尊重患者意愿,不暴露患者的隐私。执行特殊检查、治疗或进行有创的检查、护理时均履行告知义务。②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给患者实施每一项护理操作时,让情感渗透在操作环节当中,操作前传递关爱,将人文关怀服务于细微之处。③要时刻想到患者的需要和反应,时刻养成爱伤观念[4]。

2 结果

推行“人文+心理”护理理念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住院患者调查800人次,满意度为98.9%,门诊患者200人次,满意度为99%,军队患者200人次,满意度为100%,实施“人文+心理”整体理念后,极大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品质。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心理”的整体护理理念,是当前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能提高医院护理服务品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使患者得到连续、整体的个性化护理,全面提升护理服务素质,极大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但在如何更进一步深化完善“人文+心理”整体护理理念,仅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去护理患者仍然是不够的,还应更进一步的做好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护士的“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服务意识,树立护士的工作敏感性及荣誉感,掌握如何有效的处理患者需求的基本技巧[5],树立用“100-1=0”的服务观念来检验护理服务质量[6],切实做到现代护理理念的真正转变。

参考文献

[1] 陈向华.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21): 236-237.

[2] 杨超,孙文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D].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2008年会论文集,2008.

[3] 俞玲.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 :100.

[4] 张海英.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北方药学,2011,8(8):116.

[5] 胡可芹.新加坡樟宜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培训[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236-237.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3)

【关键词】临产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分娩是一种常见的生理过程,即婴儿发育成熟后脱离母体的过程。许多初产妇由于生理变化、环境改变等,在入院临产前会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变化[1],产前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比例很高。这些心理、精神上的变化,是影响产妇分娩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2]。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9月~2011年3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的临产妇进行分组、产前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旨在分析产前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临产妇的分娩方式的临床意义,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产妇产前医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在2009年9月~2011年3月接收的临产妇,按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病例292例,对照组323例。两组产妇均满足以下条件:(1)年龄在20~35岁。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为(25.60±2.74)岁,对照组为(25.93±2.42)岁(2)孕周在38~41周范围。(3)单胎,初产妇。(4)无妊娠并发症、无意识障碍以及自愿接受此次实验。两组产妇在孕周、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实验组产妇分娩前,除做好日常的医护工作外,医护人员为其提前保健和分娩知识材料,并辅以热忱的服务,耐心的讲解,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消除她们对分娩的疑虑和恐惧,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对医院以及医生、护士的信任。对照组除日常的医护工作外,不作任何特殊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两组间一般情况的比较采用描述性分析,对不同组别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对不同分娩方式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实验组292名产妇中,自然分娩197例,剖宫产72例,产钳助产23例。对照组323名产妇中,自然分娩169例,剖宫产116例,产钳助产38例。实验组产妇在接受了产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后,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相比,上升15.14%,产钳助产、剖宫产率均下降。两组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产力、产道和胎儿是自然分娩的三个决定性因素,而精神因素是影响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3]。多数临产妇入院后会出现紧张、恐惧和抑郁等情绪,分析造成这些负面情绪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4]。(1)环境因素。医院、病房加之临产前的一系列检查,使临产妇感到陌生,会加重其紧张情绪。(2)自身因素。随着产程的推进、由于分娩知识的不足,可能造成对分娩的恐惧。(3)家庭因素。有无家人陪伴、家庭观念、经济条件均会影响产妇心理。(4)其他因素。医院的诊疗水平,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等也可以影响临产妇的心理状态。

临产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紧张、恐惧情绪,如果未及时消除,很可以出现产程延长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5],这就会导致无法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几率增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临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的比率,实验组临产妇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15.14%,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吻合[6]。

综上所述,产前医护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临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针对可能造成临产妇不良情绪的因素,给予产前保健及分娩相关知识的宣教,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及护理,消除其负面情绪。这些积极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临产妇痛苦,确保母婴健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花更茹.临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302.

[2] 弓玛丽.孕妇精神心理状况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03.

[3] 渠宝珍.临产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82.

[4] 彭珊,余银英.临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对并发症的影响.当代医学,2010,16(15):109.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4)

[关键词]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护理;儿科

儿科住院患者的特点是年龄小,多数临床患儿为慢性疾病,其发病种类具有特殊性,与成年人往往不同[1],且处于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临床特征也各不相同。儿科住院患儿往往病程较长,复发性高,且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出院后常规性需要进行较长周期的随访,因而在此过程中,患儿家庭的配合、支持与否对其疾病的痊愈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于该类家庭而言,全方面、专业、系统有效的护理方案尤为重要。笔者在此探究分析了“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该院儿科病房就诊的患儿作为该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的为观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为观察组。该院儿科目前护理人员共有15名,均为女性,工龄介于1~18年,年龄介于21~38岁,平均年龄为(22.51±4.24)岁;其中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7名,两年间护理人员变动不大,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该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施行功能制护理模式[3]。岗位安排施行责任制,每位患儿的护理工作由数名护士同时进行,护理过程中,患儿家庭成员不予参加。将所有除护士长以外的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排班,具体为白班安排4人,值班时间段为8∶00am~12∶00pm以及2∶30pm~6∶00pm;中班安排4人,值班时间段为8∶00am~3∶00pm;助班安排2人,值班时间段为6∶00am~8∶00am、12∶00pm~2∶00pm以及6∶00pm~9∶30pm三个时间段;晚班安排2人,值班时间段为夜里1∶00pm~次日8∶00am;夜班安排2人,值班时间段为夜里1∶00pm~次日8∶00am。此排班模式要求护士每天交接班次数>5次,每次交接班耗时约0.5h,平均每天交接班总耗时约2h。观察组患儿施行“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4-5]。首先收集整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依据各自的疾病特征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严格依据所制定的护理方案施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护理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护理方案施行的同时,带动患儿的家庭成员参与到护理施行过程中来,使其参与到治疗和护理方案的制定和施行中,于护理施行中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庭成员对于患儿有关情况对应性的讨论研究。依据层级管理和相关方面较平均的准则将医护人员进行分组,主要分为6个较稳定有效的医护小组,各小组的工作情况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管理和协调;患儿由小组进行分管,同时让患儿家属参与其中。同时将儿科病房中的60例患儿分为两个大组,将各大组再次分为三个小组,使各小组患儿人数为10例,对于各小组的患儿而言,从入院至出院期间的全程医护过程由各个医护小组进行护理,医护小组内部成员需要轮流参加值夜班。每个医护小组每天抽出至少1名护士进行该小组患儿的查房、病情诊疗方案的施行和诊治情况的研究讨论,确保按时有效地完成该小组当日所要求的护理工作。由1名主管护师或临床工作时间超过3年的护师出任当日责任护理小组的组长,要求小组长组织安排本组患儿的每日护理工作以及为要参加护理二线班的护士排班,以便使该小组可以根据之前的安排情况进行休整、上岗或者加班;单个小组进行护理时,其余医护小组都要积极进行协调帮忙,医护之间、护士和患儿家庭成员以及护士相互之间需加强联系,相互协助,确保每天的工作有效完成。根据APN排班模式,确保每个小组每次在班的护士人数大于2人[6]。一共15名护士,将护士长除外的14名护士分为两个大组,2个大组再细分为6个小组,每天均分为3班,每天两人负责主班,值班时间段为8∶00am~12∶00pm、2∶30pm~5∶30pm;A班有6人,值班时间段为8∶00am~4∶00pm;P班有4人,值班时间段为4∶00pm~0∶00am;N班有4人,值班时间段为0∶00am~8∶00am。每班之间的工作为不间断进行,护士交接班3次。A班护士为责任护士,主要工作内容为和N班分组在床边进行交接班;了解患儿的基本病况以及新入院患儿的情况和危重患儿所需的安全护理情况;填写患儿的完整病情记录情况等。于A班护士中挑出大家公认工作能力较强的护士作为责任组长,协助护士长进行病区管理。

1.3评价指标

记录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根据护理性差错、接近性差错以及警戒性事件的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7]。计算两年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于住院总人次数中多占比例;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情况评分,主要评分内容包括病区管理情况、常规护理是否合格、护理文书记录情况以及消毒是否规范,根据省厅制定的医院护理工作标准和评价准则进行评分[8]。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数据,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对比

该研究中,两组患儿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P<0.01),见表1。

2.2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该研究中,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推新,“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其护理理念较传统性“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患为中心”[9]。“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在各大医院相继施行,使医护人员对于病患的关注点从单一的疾病症状转向患者的身心状况,从仅关注患儿转向关注患儿的家庭成员,从单纯的护理行为转向人性化沟通和交流[10]。该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施行该种护理模式,可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综上所述,儿科病房“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施行,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丹清,曹平.儿科住院患儿存在的健康教育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97-99.

[2]何晓霞,林少霞,莫少芳,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5):89-90.

[3]张苏兰.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83-184.

[4]王琳,翟晓楠,马新影.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289-290.

[5]施建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170-172.

[6]易利纯,尹忠元,段伯平,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9(11):99-100.

[7]陈建军,张大华,马秀芝,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97-98.

[8]夏蓓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10):234-235.

[9]邓业芹,柳玉红,许业梅,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产科及儿科应用的现状和展望[J].护理杂志,2011,7(22):78-80.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5)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0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基础护理不到位,使用侵袭性造作,使用侵袭性造作,住院时间长短,都是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结论 对于(HAP)患者,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精心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其临床效果的好办法。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护理

多年来,医院感染给社会、经济以及医疗带来的影响一直是医学发展的一大障碍。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各国报道差异较大,平均为5-10%,而我国为5.52%,以下呼吸道感染即医院获得性肺炎为常见。为此,本文对2008-2010年在我科发生的10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及观察指标

1.1 采用回顾性方法查阅发生HAP的患者病历,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住院日期及发生HAP的日期。影响因素:发生前伴有的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情况,有无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否伴有侵袭性操作。

1.2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HAP诊断和治疗指南,确定HAP患者。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51例,年龄在21岁-85岁,平均为70±5岁,大于60岁患者90例,占83.3%。住院时间最短为7天,最长为70天,平均为38天。其中92例患者有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50例患者有2种以上疾病。

2.2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因素本组中有83例患者入院时常规使用抗生素,其中61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生素。

2.3 基础护理不到位因素口-胃腔细菌逆向定植咽部后误吸入下呼吸道是革兰阴性杆菌至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机制。

如昏迷、卧床病人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口腔护理及吸痰,不能有效的翻身、叩背、痰液淤积也可造成HAP的发生。

2.4 使用侵袭性造作因素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给细菌进入并定植提供了条件,是引起相应部位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本组中有过侵袭性操作史的患者有56例,其中呼吸道操作31例,留置导尿的16例,静脉留置插管的45例。

2.5 住院时间因素调查发现,住院10天以内者,发生HAP的为10例占9%;住院11-20天为41例,占37.9%;住院20天以上者为65例,占60.1%。可见住院时间越长,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机会越大。

3 分析及护理

3.1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菌侵害。同时,老年人伴有的基础疾病越多,治疗上使用多种药物,造成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更易诱发感染。因此,除针对病原菌选用杀菌作用强、疗效高的药物外,尚应注意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功能。

3.2 广谱抗菌药的应用进一步削弱了机体防御能力。并增加了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概率,从而增加了治疗难度,影响预后。临床上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尽可能的对患者的病原体做出病原学诊断,严格掌握抗生素直营指征,尽量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和缩短用药时间;在执行医嘱使用药物过程中要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时间,使其既可维持有效浓度,又不至于蓄积中毒。

3.3 加强关键部位的护理,重视老年患者的口腔护理,常规口腔清洁护理可减少微生物寄生、繁殖,定期做口腔PH测定,口腔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对昏迷病人经常翻身拍背,及时有效的吸痰,吸痰装置定期消毒,吸痰时勿损伤口腔粘膜;对老年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指导,适当饮水,有利于排痰;对于各类留置的导管及时消毒更换,留置静脉导管的护理,2002年8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了新的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指出在经外周中央静脉导管时也采用最大化无菌屏障;在触诊、置管、更换敷料和导管前后洗手;局部使用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如使用纱布加胶带则每2天更换。选用聚氨基甲酸乙酯或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导管或有特殊装置的导管、防止肠道菌群易位等综合措施预防。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痛等症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3.4 由于HAP得发生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系,因此,要及时检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老年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出院继续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减少住院天数。

3.5 加强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室减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3.5.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控制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对医院职工包括非医务人员如勤杂工、陪客进行卫生宣教。严格遵守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其是简而易行的洗手措施不能忘记,要使每人皆认识到洗手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据报道,医务人员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可使手部的细菌减少60-90%,并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

3.5.2 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医院是各种病人聚集的场所,应定期在病房环境中取样检测,根据细菌培养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病房每日通风换气,保持病区环境干净、整洁;扫床、扫地均采用湿式清扫法;治疗室、换药室、重症病房每日紫外线照射一小时;合理安排床位,尽量减少恢复期的老年患者和新病人、重症患者同室,强调患者按病种分室收治,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

参考文献

[1] 李燕明; 孙; 刘敏; 吴东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年03期

[2] 周斌; 128例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08期

[3] 江月贞 黄芝;小儿肺炎501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06期

[4] 田方; 黄霖; 李莉; 周秋玲; 徐效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7例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05年09期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6)

关键词: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护理进展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疾病,是深部真菌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在我国各地均有散在发病,目前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死亡率达50%以上[1]。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其经典的治疗是静点两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治疗,其中两性霉素B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且明显患儿常不能耐受治疗,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常规治疗采用静脉联合腰穿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并采取积极护理措施。

2 护理

2.1颅内压增高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颅内压增高是隐球菌性脑膜炎最为突出的一个临床表现,也是隐球菌性脑膜炎死亡的主要因素[2]。其中头痛是首发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脑疝,本组患儿有一半表现为意识障碍。

2.1.1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警惕颅内压增高情况,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呕吐、头痛、脉搏有力且慢,且颅内压增高会增大患儿发生脑疝的风险,使得患儿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如果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要警惕发生脑疝,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迅速给与20%甘露醇静脉快速静点,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2.1.2避免和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危险,如果3 d没有排大便,遵医嘱给予开塞露外用帮助排便,按摩腹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外力引起的压力性脑疝的发生。

2.2用药的护理 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时公认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最佳方案之一[3]。两性霉素B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4],但是该药毒性大,副反应多,因此该药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患儿对药物的耐受程度而逐渐加量,总量2~4 g[5]。

2.2.1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时要认真核对医嘱,准确把握剂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药应置于4 ℃~10 ℃冰箱内保存,使用时现用现配,避光输注,输液时严格控制速度,一般为10~20 ml/h。在应用两性霉素B后患儿常出现高热,寒颤,头痛,恶心,呕吐,尿少等不良反应。如输注过程中患儿体温大于38.5 ℃时,遵医嘱暂停两性霉素B输注,给予对症退热处理,待体温下降后继续输注,密切监测患儿体温,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巡视。同时应向患儿及家长解释定期监测造血系统,心、肝、肾功能的必要性,让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对肝功损害,血钾低者,应及时遵医嘱进行保肝,补钾治疗。

2.2.2腰椎穿刺术和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的护理,对患儿颅内压进行测定,并进行脑脊液墨汁涂片染色等检查工作,为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腰穿前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宣教,说明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之减少恐帧Q细裰葱形蘧操作,穿刺前快速静点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后进行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穿刺完毕后指导患儿去枕平卧位禁食水4小时,避免患儿发生腰痛、头痛、脑疝等不良情况,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头痛,恶心,低颅压症状;或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高颅压症状。

2.3专科护理 用药安全的护理,由于患儿应用甘露醇,两性霉素B这些药物对血管均有一定的刺激性,治疗时间有较长,为防止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应采用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

2.3.1静脉炎:患儿在使用甘露醇,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出现穿刺部位皮肤红肿,同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肿硬结,触及有疼痛感,遵医嘱给予喜辽妥软膏外用及半导体红外线激光照射理疗。两性霉素B对血管的刺激性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为了患儿静脉输注安全,输液标签上贴防外渗警示标志药物,护理人员对患儿静脉通道工具的选择也影响其治疗并发症的发生,静脉通道选择PICC置管以保证有效静脉通道[6]。

2.3.2静脉管路的护理:保持导管通畅,输液前先抽回血,确定有无血栓,采用正确的脉冲式冲洗管路,输注高渗性,高粘度,刺激性药物时,最好每隔1 h有生理盐水使用脉冲式方式冲洗导管,输注两性霉素B时只能用5%葡萄糖20 ml脉冲式冲洗。正确的封管也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输液完毕必须用20 ml的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边推边拔针,以防止在撤出注射器的瞬间导管内形成负压[7]。

2.3.3合理安排输液,由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常反复静点甘露醇降颅压,静点甘露醇时应快速,需要保证管道通畅,以免管道的堵塞影响了甘露醇的降颅压效果,两性霉素B由于浓度高,输液时间需要6~8 h,一般放在最后输注,两性霉素B输液速度应严格控制[8]。

2.4基础护理 患儿治疗用药特殊,病程长,住院时间均为3~4个月,疗效慢,患儿长期卧床,活动受阻,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因此做好基础护理很重要[9]。患儿由于神志不清、大汗、发热、大小便失禁等情况,需做好皮肤护理,及时清洁患儿口腔和会阴,保证皮肤洁净,预防合并感染发生。予以患儿舒适卧位,垫海绵垫,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帮助患儿更换[10]。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会减弱患儿机体的抵抗能力,口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菌,可能引起口腔溃疡、炎症等,因此,需要加强口腔护理,采用5%碳酸氢钠溶液对患儿口腔进行清洁,保持口腔洁净,避免感染[11]。该病患儿患病时间较长,由于头痛、发热、药物不良反应等作用,患儿通常存在食欲不振的情况,而营养不足会导致机体消瘦、贫血以及抵抗能力减弱,可能会导致病情进展而影响预后,因此,需要加强对患儿的饮食护理,加强均衡患者饮食,保证营养供应充足,予以患儿富含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保证身体需要如果患儿昏迷,则通过肠道营养支持提供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12]。

2.5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病程长,急性期病情凶险,治疗费用高,两性霉素B药物毒副作用大,患儿及家长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医护人员要和患儿及家长多沟通,介绍本病的知识,给予鼓励,同时介绍成功的案例,增强信心,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13]。

2.6发热期护理 患儿通常存在发热症状,体温通常在38 ℃~40 ℃,此时全面了解患儿的情况,及时了解血培养、胸片、脑脊液报告、血象等检查结果,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如果患儿病情持续加重,高热不退,发生大汗淋漓、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则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腰穿CSF检查,保证患儿获得及时诊治。如果体温超过39 ℃,则遵照医嘱予以地塞米松针、氨基比林针降温,或用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并对体温进行持续监测[4]。

2.7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 停用两性霉素B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连续3次检测脑脊液真菌培养无隐球菌生长及脑脊液涂片未发现隐球菌,予以出院。出院后随访,每2 w随访1次,遵医嘱继续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不可随便停药,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并注意加强营养,如出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及时就诊。

3 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深部真菌病,病情重,症状明显,治疗周期长,恢复缓慢,治疗以应用两性霉素B为主,其治疗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明显。除了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特效药物治疗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促进疗效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致入微的基础护理使患儿及家长舒适,有助于改善病情。心理护理可让患儿及家长以积极的心态配合诊疗及护理工作,对提高疗效有很大帮助。颅内压升高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使患儿因发生脑疝而死亡,严密观察症状及病情发展情况至关重要。专科护理,选择合理的输液工具,减轻了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同时降低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15]。临床上为了了解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反复进行腰椎穿刺术,而腰椎穿刺术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脑疝等,因此需要加强对该术的护理。而护理人员术前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消除患儿及其家长的疑虑,提高患儿及其家长主动配合的积极性,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且术后通过对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严格去枕俯卧5h左右,予以患儿细致的护理,能有效减少低颅内压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做好对患儿的基础护理工作,如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能有效减少感染等情况发生,且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提高患儿身体素质,提高其抵抗能力,能为身体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发热期的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处理,能避免患儿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达到治愈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4.

[2]陈良义,郑惟红,葛华.Ommaya储液囊植入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4(17):15-17.

[3]李绍荣,刘小英,李国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0(1):81.

[4]陈冬梅,阮亚芬.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2例治疗与护理[J].护理杂志,2003,20(6).

[5]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7-108.

[6]王乔凤,岑敏琼,柯春连.三向瓣膜式PICC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9B):425-426.

[7]杜娟.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心理医生,2015, 21(7):238-239.

[8]梁韶婧.二性霉素B治疗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203.

[9]蒋莉,黄志玉,王静娟,等.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26):297-297.

[10]孙丽霞,胡娜,崔久秀,等.临床护理路径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15-17.

[11]柳乐,吴盼,韩秀,等.1例新型隐球菌败血症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1):341-341.

[12]黄丽华,黄丽葵,刘婕,等.两性霉素B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20):1857-1858.

[13]白艳,S敏.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27):3626-3627.

临床与护理研究篇(7)

【关键词】 综合护理;高血压;生活质量; 心理症状

随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高血压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也加大了患者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影响了其生活质量[2]。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一项值得广大临床和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 可以起到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为了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水平的影响, 作者经过近2年的临床观察,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内二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患有高血压, 诊断符合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要求[3], 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50例中男性28例, 女性22例, 患者年龄41~72岁, 平均年龄(60.31±5.44)岁。患者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4.33±2.15)年;对照组50例中男性29例, 女性21例, 患者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9.31±5.63)岁。患者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4.48±2.2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药物控制血压并给予基础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项目, 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2. 1 健康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疾病基本状态、心理状态、健康知识需求及生活状态的调查, 在此过程中, 要发现患者生活中不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因素, 总结患者的人格特征, 为下一步进行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供基础。

1. 2. 2 健康教育 根据之前的评估结果,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项目,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符合患者的需求, 使患者感到健康教育有用。健康教育的形式要符合患者的喜好, 使患者容易接受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作者发现小组健康教育是最为经济和有效的办法, 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组成健康小组, 定期组织活动, 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 开展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讨论和学习。

1. 2. 3 心理护理 建立在了解患者人格特征及心理特点基础上, 诊断患者的个体化需求, 进行个性化护理。在此过程中, 要注意帮助患者解决已有的心理问题, 同时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教会患者合理舒缓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利用社会支持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 2. 4 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 要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强化健康生活观念。

1. 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症状情况进行比较, 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 包括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满分5分, 分值越低, 代表结果越积极。生活质量比较使用ADL和QOL量表进行, 包括四个维度, 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 比较两组患者如上指标间的差异[4]。

1. 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 检验标准选用α=0.05。P

2 结果

2. 1 心理症状对比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等三个评价心理症状水平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健康、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睡眠质量等三个评价生活质量的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控制血压是其治疗的关键[5]。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乐观, 高血压患者存在许多治疗误区[6]。首先, 一些患者会认为, 只要病情稳定, 就不必服药, 减少用药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进而不愿意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 或者自行停药。这对于控制血压是十分不利的。其次, 一些患者过分强调药物的作用, 而忽视运动、饮食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造成了血压控制的不利[7]。另外,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 由于长期服药和治疗, 对家庭存在一定愧疚感, 得不到社会的认同, 进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上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饮食运动指导等多个方面, 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努力, 取得了一定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心理症状水平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了综合干预对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而稳定患者情绪, 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这反映了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其心理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值得在更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珠华, 陈淑新, 黄丽华.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中华全科医学, 2008,6(7):710-711.

[2] 韩超, 邓文彬, 王蔚浩, 等. 高血压住院患者5267例临床分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9):1249.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39(7):579-616.

[4] 余肇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2):9-10 .

[5] 任丽萍,李春玉,吕启圆, 等.延边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8):1661-1663.

[6] 苏琳,王岚.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7):1477-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