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新时期教育方针

新时期教育方针精品(七篇)

时间:2024-02-04 16:46:41

新时期教育方针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1)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 明确说明: “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2)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3)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学生人生择业观教育、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把握规律,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教育到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是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新时期,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增强针对性的途径谈点粗浅的认识。

1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的认识

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诸如不能全面的认识问题,功利性较强,容易受境外不良思想的影响等不足。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中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实效性,用时髦的语言表达就是“应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二是方法缺乏针对性。三是内容针对性不强。四是手段缺乏创新性。总之,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突出边疆、民族、高教、新时期的特点,而是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过于模式化、理想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讲,我们的最大失误在教育,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校领导、二级干部乃至全体教职工都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场合都会讲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但是,在行动中就不重要了。可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针对性也就无从谈起,实效性就更不用说了。第二,没有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从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出发,审时度势,正确地制定战略策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创新。面对新形势,对外开放,和艾滋病蔓延等问题,没有能真正打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视域。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钟摆”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而且缺乏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工作队伍,大部分是兼职教师,教学效果较差。一方面,要求有一支相当规模的专职队伍,以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但另一方面要充实这支队伍。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决策面临“钟摆”现象,造成人力不足,整体素质和水平偏低。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4)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教育;面临问题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祖国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战略型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极其复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大学生面临着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选择。在促使大学生增强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的同时,也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个人主义倾向。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内部更多地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注重高学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部分专职思想教育工作者对自己在学校的工作感到担忧,因为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更加快捷方便和多样性,形式也更加新颖,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建设人的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有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与指导性,逐步而有效地组织人力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内容,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5)

[关键词]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523 [文献标识码] B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级新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情况,通过(选取200名2011级同学为样本,包括100名理工科、100名经管类新生,其中有效问卷196份)与个案访谈相结合,深入探究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的内容及方案,对较为普遍的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预防教育。

一、新生适应的相关定义

(一)大学新生适应的涵义

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关于适应期的划分,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在入学第一学期,我们认为第一学期主要是新生感受大学生活,初步自我调整;第二学期开始时,新生对大学的生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考试、集体生活、学生社团、学生干部、贫困生、入党积极分子评选、课余生活的安排基本全部体验,问题的发现与调整主要集中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因此,我们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期教育主要是指大一一学年的时间。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基本特点

第一,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具有明显。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调查显示,大一入学新生从“陷入迷茫”到“走出困境”,46%的学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完成;43%的大学生则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另外11%的大学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第二,适应时间的长期性。从角色转变到完全适应的过程来看,一段时期内,大一新生的负性情绪体验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所增高。第三,适应影响的多重性。大学是半个社会,大学是一个开放的教育机构。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以外,课堂周围的社团、协会、学生会、以及半社会的教育培训结构(诸如各种考证培训班),以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兼职或者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对其适应大学生活的影响也变的多元,这些元素都影响着大一新生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

二、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内容及适应情况

(一)自主学习精神缺乏

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基本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而大学阶段,学习模式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灌输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和自主研究为主。知识的输送量猛增,相关知识和科目的关联性、跳跃性增大,而且检验方式多样,竞争性不强,学习压力大大减弱。大学注重自学与自我研究,这些显著变化让很多高校新生较难适应,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新生不知道如何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二)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困扰

中学的教育模式会让每个班级有自己固定的教师,因此同伴关系就有了相处的平台,而且因为高考的原因,教师对学习的学习非常的关心。而大学的同学首先来自不同的地域,其次会有不同的家庭、经济和教育背景,再加上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新生在建立自己新的交际网之前会有孤独感,无处倾诉,过度的自闭会更难以适应大学新环境的人际关系。

(三)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对大学入学适应有一定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不怎么习惯”或“很不习惯”大学的管理模式,21%的新生选择没什么感觉,基本适应大学的管理。不习惯的学生主要认为大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果没有高中好,速度快、互动少,内容枯燥;另一些学生则认为辅导员老师管得太少,有事找不到人,没有高中班主任那样事无巨细的管理到每一名同学,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对专业学习感到失落。不仅对专业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因为专业课程的设置分布在大学四个学年,而且专业课的教师与负责管理的教师又各有分工,学生对专业认证和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茫然时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这表明大学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细节上、管理者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尤其是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素质对大学新生适应有一定影响。

三、适应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

1.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情况介绍、专业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参观校园、图书馆、学习《学生手册》、宣扬寝室文化、举办新生讲座等形式重点指导学生注意大学的生活节奏,调整作息时间和学习、生活的生物钟。从而使新生逐步达到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发挥导生、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大一新生正确分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方式。

2.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的教育。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高中教育要求学习掌握大纲规定的知识,而大学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因此,针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的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式,培养专业认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的就业前景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从大学第一期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只是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从大学新生就开设就业指导课,越早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新生确定学习目标。

3.引导大学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对于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新生的了解状况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学新生入校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引导新生培养自我意识,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将自身特点同专业方向结合,培养个人能力就会有具体的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还有利于帮助新手规划四年的学习和具体时间段的计划,防止出现因大学自由时间多无从安排导致的空虚无聊感。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助于新生完成社会人、职业人的观念与技能的培养,使其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逐步完成其社会化,逐步掌握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与劳动能力,为走向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做好积累与准备工作。

4.开展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何帮助引导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学校应该有整体规划,针对容易出现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端正思想,了解大学生活与高中的不同之处,需要作出那些调整和适应,以应对新的挑战。在我们的调查中,大一新生对于主题教育活动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对于学校针对新同学开展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系列指导活动,他们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学校应该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便帮助新生尽快、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二)针对具体不适应问题开展具体适应性教育

1.因适应性不良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大学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因为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来开展教育,因此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大面积的课堂授课,只有出现严重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才会开展好心理咨询工作。由于大学新生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方面的教师及时、有效的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要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验,获得第一手资料,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新生进行跟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其次,加大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安排,对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专项的咨询服务防范于未然,保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

2.开展团体辅导,引导新生积极适应。由于每一个大一新生都面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问题,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团体辅导就想预防针一样可以提前对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开展教育和指导。有一些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属于新生的普遍问题,那么就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去予以解决。团体辅导最好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是每个人都能了解集体中其他成员的状况,对比自身的状况调整人际关系、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团体辅导,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分享他人的经验,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完成角色转变,尽快解决适应性不良问题,融入新的大学生活中。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由高中教育转向大学高等教育的辅适应教育。大学是一个人由青春期走向成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如果高校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做的比较好,那么高校新生在后期的大学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就比较顺畅,对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个体的每一次适应新的环境实质上是个体社会化过程,而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以及社会化的程度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大学新生适应不仅对个体发展有重大作用,也对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张国防.浅析大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3)

[2]周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韩毅.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6)

关键词 军校士官;任职教育;创新

一、我军士官院校任职教育现状

1.教育理念需要与时俱进

新军事变革对院校培养“能力型士官”提出了更为丰富具体的要求,但当前各院校士官任职教育的定位,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新军事变革对士官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没有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士官任职教育就是一种职业教育”。这就需要军队院校及时提升完善士官任职教育理念,把着眼点放在帮助士官学员加强思想品德修养、锻炼任职能力、养成优良作风、增强身心素质上。

2.培养方案需要面面俱到

军校任职教育要始终坚持“学为战、练为战”。当今世界格局多变,局部战争不断,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形中势必再次引领军备竞赛,因此,士官任职教育不仅要传授军事教育课程,还要加强“忧患意识”的熏陶,设定的培养方案既要满足一定时期内我军主要军事斗争方向的针对性,又要满足着眼风云变幻国际形势的长瞻性;从而顺应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有效解决人才培养周期与高新技术装备发展的矛盾,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3.教育核心需要明确

士官院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去研究与探讨士官任职教育转型的方法、步骤与措施,理清教育思路,紧紧抓住士官任职教育核心。一是明确的岗位指向性,把理论直接引向特定的岗位,强调能力本位,切实提高工作效益;二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任职教育以传递岗位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为主,与职业岗位具有对应性;三是较强的实践性,部队岗位实践能力的性质决定了任职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四是一定的动态性,任职教育要想传递高新精尖的课程知识,课程内容必须常更常新,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

4.培训模式需要丰富

随着军队体制编成的日趋小型化复合化,每个作战单位都将是多兵种多岗位的有机结合,仅熟悉本兵种本专业,只具备较窄岗位适应能力的单一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因而培养一专多能而又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士官人才已经迫在眉睫。但当前的士官培训模式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过于单一,士官院校应积极把握任职教育的特点,遵循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在丰富完善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上狠下功夫。

二、创新士官任职教育方式的措施

1.转变士官任职教育理念

士官任职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更为典型,可以说其本质就是职业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岗位性。任职教育属于继续教育范畴,其培训对象是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士官战士,培训目标是解决培养对象在未来任职中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岗位指向性;二是实践性。任职教育的关键是向培训对象传授经验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促使其军事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三是先进性。作为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创新高新技术和军事理论的基地,军队院校应该瞄准军事变革的前沿,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及时将反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新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士官任职教育要根据贴近部队,贴近实践的要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未来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当前军事斗争为牵引,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按照军委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个主线,贴近部队作战任务,贴近武器装备发展,贴近科技练兵实际,贴近任务岗位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及时增加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装备等教学内容,特别是要重视士官学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院校与部队的长期交流合作,做好经常性的调研,积极掌握部队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部队岗位所需的新型士官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院校士官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更好更及时地为部队输送适应现代化军事岗位需求的新型士官人才。

3.突出士官“专才”的教育核心

一般来讲,士官有其特定工作和特殊岗位,士官院校就是为这些工作岗位输送人才。因此,要在培养当前专用型人才上下功夫。与此同时,院校还应注重“专才”中的“全才”培养,使之在本专业内成为一个“多面手”。为此,士官任职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指向性、教学针对性和内容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部队实际和作战任务,以解决士官院校培训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对口”的问题。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岗位针对性不明确、不科学,毕竟一个士官毕业上岗的岗位只有一个,而其培养方案却以专业方向不相近的“多岗”为目的,岗位教育里的定向岗位培养不明确,“专才”与“通才”混淆。

4.丰富完善专业培训配套建设

一是调整专业划分。本着“压、扩、改、上”的原则,压缩人才需求量小的专业,扩展需求量大的专业,改造一些传统专业,新上一些急需专业,使专业划分更加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二是增加培训方式的多样性,突出培训重点。院校除按总部规定培训对象、任务及学制外,还应针对部队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如2-6个月的短期装备培训、士官升级培训等。突出一线部队作战急需士官人才和新装备形成战斗力急需的士官人才培训,真正承担起部队科技练兵和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中急需士官人才的培训任务,履行好时代赋予军校的历史使命;三是尝试“双证书”的培养模式。学员从院校毕业后除了取得毕业证书外,还应按要求取得合格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可依靠院校自身力量培训解决,也可与部队或地方联合培训。

三、结束语

军队院校士官教育转型是一个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地在原有教学内容和编制人员上修补和加减,而是在教育理念、培养方案、教育核心和保障建设等全方位的创新。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创新士官任职教育教学方式。围绕士官任职教育转型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化任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探索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起适应军队院校士官任职教育需要的教学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马立峰,卢伟.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院校教育理论创新[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新时期教育方针篇(7)

内容提要:在我国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推进的前提下,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而现行的监狱培训模式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诸如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等缺陷,严重地阻碍了培训效果的有效发挥,给新形势下的监狱警察培训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从紧密结合本土实际并合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培训经验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现行培训机制的改良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需要。

主题词:监狱警察培训思考

教育培训是世界各国提高警察队伍素质的普遍做法,旨在通过不同形式针对不同层次警察受众的教育培训,充分提高警察个人和团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充分保证执法质量。随着我国对监狱警察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狱工作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的转变,必然要求针对监狱警察的教育培训也必须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训必须要转变先前那种游击式、点断式的培训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职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模式,从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监狱警察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的种类主要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晋升(晋职、晋衔)培训、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培训以及专题教育培训(如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大学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等几种教育培训形式。不同的教育培训形式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及不同的政工工作需要。在全国的监狱系统中一般由省(市)一级的监狱管理局主管所辖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包括教育培训课程的设置、师资人员的安排、培训地点的选择以及培训考核的实施等工作。个别省(市)的监狱管理局针对教育培训事宜的具体需要成立了教育培训中心,具体负责教育培训的实施。

目前我国在汲取各国监狱警察教育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的是“逢入必考”、“逢晋必考”的原则,以期通过此种教育培训模式大力提高民警及警队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培训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民警及警队素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教育培训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我们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不难发现其制度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良现有的培训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要求。

一、目前的教育培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培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各省(市)监狱系统教育培训的授课人员多为监狱系统的“自家人”,一般是具有丰富授课经验或是在某一领域业绩突出的民警,而由专家型的院校教授授课的课时却相对较少。即便如此,教育培训的方式也主要停留在监狱工作基本理论上,实战警务和情景演练等实践课却相对较少。这样一来,由于教育培训授课队伍的专业程度及组成配置等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学员知识源头获得上的欠缺。再加上培训时间短(此几种培训形式的培训时间多则一月、少则一周),使学员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获取。由现行的培训体制来看,晋升培训的间隔时间最短也有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学员在前一个培训周期获取的少得可怜的知识更新最快也得在三年之后才有机会再次获得更新。这样一种现状使我们的监狱民警难以自如应对时时更新的工作环境的要求,从而造成业务知识储备严重过期,直接导致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陈旧。即便如此,个别省(市)监狱主管机关为了尽快缓解由于民警参训而带来的基层警力不足,强行缩短培训时间,使原本窘迫的教育培训效果雪上加霜。

(二)、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统编配置不合理

目前针对监狱警察教育培训设置的课程主要是监狱工作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与监狱工作相关的法律常识,却很少涉及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实用性和前瞻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如此一来,教育培训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对固有常识学习式的温习,造成理论及实践思维跳不出旧框框,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从而致使大多数的教育培训都流于形式,参加教育培训的人员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新。往往培训完毕以后,知道的依旧知道,不知道的依旧不知道,往往学的知识用不上,真正想学的却又学不到,还有一些根本就不想学,不过是应付要求罢了,造成了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的监狱系统自主开展的教育活动,如计算机教育培训、心理学教育培训等针对性比较强的培训,其出发点的好的,但由于学科本身独立性太强,造成民警学到的只是知识片段,没有有效地与其他关联学科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难以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知识结构,学完反而会造成民警实际应用上的盲目,严重的会造成执法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构筑完整的监狱警察知识体系。

(三)、游击式的培训地点选择,弱化了教育培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省(市)没有建设专业化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基地,迫使我们的教育培训主管机关往往采取游击式的教育培训地点选择。通常是教育培训任务下来之后临时选择培训地点,一般是选择在稍有规模的系统内监狱或是临时租用驻地武警场地。这种培训地点由于专业功能的差异,从而造成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先天欠缺,致使授课受局限,教学不系统,学员教育培训之余的业余活动匮乏,使学员们感到学习成为任务,业余时间的安排落了俗套,直接影响了教育培训良好效果的发挥。

二、当前国际警察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

纵观英、日、法、德、韩、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都注重在“内功”和实战上做文章,增强警察素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大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层次性,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

具体的做法有:首先,建立了完善的警察教育体系,与国家教育部门完全脱节,只搞职业教育,不搞学历教育;其次,重视警察的正规化、系 统化培训,分层次,针对性强。如英国警察培训分三个层次:初级培训(新警培训),中级培训(晋级培训),高级培训(针对高级指挥人才)。法国警察培训的方式大致分为:警员培训、初级警官培训、中级警官培训、高级警官培训、治安辅助人员培训、行政、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部分司法人员的培训。再次,充分保证了培训时间。法国警察培训时限:警员培训为期二年,初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中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半,高级警官培训为期一年;治安辅助人员、行政、技术人员以及部分司法人员培训一般不低于二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得比较紧密,在职培训与在校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体能技能锻炼和在实战部门实习时间,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并多次交替进行,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强化课程配置的动态性

如日本警察的职业教育强调培养警察如何做人,注意加强警察职业伦理道德培养,重视法律素质和警务技能培训。贴近实战的才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强调实践才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能训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坚持以适应警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原则,并适时调整,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实践性。美、法、德、英、俄,理论教学、实习各占1/2;日、意是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实习各占1/3。美国有些警校实践课时间更长,如射击、驾驶等占70%。意大利宪兵学校每年要进行25万发实弹训练。法国的盘查课一般在校园或公路上模拟进行;由几名学员扮做犯罪嫌疑人开车在道路上行驶,其他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拦截车辆,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对其车辆实施检查,整个教学活动直观、生动、贴近实战。另外,根据不同警种、不同级别、不同对象,培训内容也有所侧重、有所区别。

(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行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模式

开放动态的师资队伍,教学与实战部门一体化。警校教师与实战部门经常交流,专业教师一般签1-3年的任教合同,然后到警察部门挂职锻炼。法国警察院校的师资有三部分即专任教师、聘任其他大学的教师、在职警官法官检察官等担任的兼职教师。韩国警界教师与警官实行互动,教学与实战人员的轮岗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一年一次,轮岗制带来了学校地位的提升、一线最新实战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最新技术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其好处显而易见。英国警察院校教师1/3是长期聘任,2/3是来自警察实战部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高级警官及社会名流。(四)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做到人尽其责

法国国家警察总局对警察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内政部对这项工作也大力支持。为加强对警察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7年成立了隶属国家警察总局的警察培训局,负责全法国警察的培训工作。警察培训局设局长和局长助理各一人,下辖教务处、人事财务处、培训处、计划和分析中心以及33所警校(其中30个警校培养巡警,3个培养警官)。培训处为有效加强对在职警察培训工作的指导,还在全法国七个地方设置了人数在20到70人不等的代表处,负责当地警察的在职培训工作。计划和分析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对警察培训效果进行追踪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改良措施

由国际警察培训的发展趋势来看,培训正日趋朝着专业化和实战化方向发展,师资也逐渐实行动态化,当然这都有着雄厚的国家财政和完备的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做保障。我们的财政保障和监狱管理硬件设施和国外监狱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其先进的警察培训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结合国外的警察培训经验,我们的培训模式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良。

(一)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打造有特色的教育培训基地

在目前的状况下,建设大规模、专业化的监狱警察培训基地尚需时日,但这最终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的过渡时期,我们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尽量减少培训成本的条件下,应当在外向联合上做文章。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省级司法警官学院和各监狱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体系和网络,同时省(市)监狱警察培训中心应与当地有师资条件的政法院校进行联姻,借助院校有效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把当地政法院校打造成监狱警察的培训基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达到有限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还可形成院校和监狱的互动互学,实现监狱民警与院校师生知识与经验上的互补,即可查院校实践经验之漏,又可补监狱理论储备之缺,找到理论与实际的最佳切合。除此之外,学员还可利用学校丰富的学习资源来充实自己参训期间的业余生活。因此我们不仅要把这种联合培训机构 作为监狱警察职前教育和培养的前沿,而且要作为监狱警察接受和获得终身教育的阵地。

(二)、合理调节培训周期

由于旧有的教育培训模式没有连贯性,时间间隔太长,造成民警知识储备严重过期,难以和知识更新同步。因此我们在改良的同时,应在确保不影响基层警力的条件下,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及缩短培训间隔时间,必要情况下可实行动态的培训时间调节模式。可以将单次培训时间延长,根据不同的培训形式及课程配置的需要将培训时间延长至两个月甚至更长,同时将培训间隔时间缩短。我们可以在两次晋升培训的间隔期内插入有针对性、分受众群体的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并尽量使每名民警每年受训不少于一次。这样才可及时更新民警的知识储备,提高监狱工作效率。同时动态的培训时间调节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基层单位警力紧张时期可采取下基层式的培训形式。这样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合理调节培训周期,不仅充分保障了监狱民警受训的时间,而且切实更新了监狱警察的知识结构层次,充分保障了监狱警察受教育的权益。

(三)改良培训内容,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办有监狱特色的教育培训

由于现在监狱的管理已由过去的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转化,罪犯改造质量评估体系也正在局部地区的监狱系统开展试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狱工作本身必须转换模式,监狱民警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全新的监狱工作需要。同时要改革建立监狱警察教育培训新体制新内容新方法,大力改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特色不突出、理论脱节实践的状况。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完整的监狱警察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培训工作也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模式和结构,如办学定位和任务的准确把握,学科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的合理界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教育教学环节的调整完善等等。课程设置要考虑其整体性和系统性,强化其实践性和前瞻性,并根据具体的监狱工作需要实行课程的动态调剂,尽量避免片段式的培训课程设置。创新对与监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学、监狱学、警察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刑事侦察、处理狱内突发事件演练、谈判技巧以及西方国家监狱管理比较研究等学科的培训,尤其要强化实战性科目的配置,以此进一步开阔民警视野,拓展民警工作思路,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工作能力,使监狱民警实现从“看守型”向“专家型”、“战员型”的转变。

(四)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