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认知心理论文

认知心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03 13:52:42

认知心理论文

认知心理论文篇(1)

弗拉维尔是瑞士最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先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传播者和后继者。1963年,通过著书出版%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向美国心理学界首次且全面地介绍了皮亚杰及其理论,而该书也被列为当代科学认知发展的开端。十三年后,弗拉维尔著书%认知发展&首次提出元认知(metacognition,或称后设认知)概念,轰动了美国心理学界,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高度重视。弗拉维尔提出(1981)元认知是关于或调控认知的知识或活动:即自己对本身认知过程结果及其他关联的知识,连同任务实施过程中主动对认知对象认知过程的监控以及后续调节活动。因为认知活动对象锁定为认知过程及结果,并根据结果不断调控认知过程,所以理解元认知为认知的认知。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是构成元认知的两大主要组成。所谓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本身既有的和对设定目标任务等相关的经验知识碎片。它包括:1)个体元认知知识,即关于个体本身及他人认知方面的知识;2)任务元认知知识,即关于任务内容要求条件方法手段及目的等相关知识;3)策略元认知知识,即关于策略及其有效实施的知识。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即使任务相同,但由于认知主体不同,所采取的策略自然不尽相同。所谓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这种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模糊不清的都属于元认知体验范畴。元认知理论研究打破了传统从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层面区域式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界限,有助于将人作为一个完整的认知领域进行研究。研究元认知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已逐渐成为当前心理学界,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内容之一。

二高职生的心理认知构架

研究表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功者通常都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和元认知能力。反之,元认知水平和元认知能力不强的人,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正面临着许多教学难题,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容量不足缺乏互动,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缺乏学习动力等等。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学习主体心理认知构架的关注,未能把握其鲜明认知特征,从而未能针对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和元认知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问卷研究,发现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认知原因如下:

1)学习主体动机:缺乏健康积极明确的学习动机。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凭或证书,拿到将来工作的敲门砖;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甚至不了解,报考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或是听从别人的意见,存在着明显的从众心理;其后果往往表现心浮气躁,速成心态严重,甚至还出现自卑心向。

2)学习主体策略: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于高职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知识接受的能量有着无法逾越的理论极限。对所学材料准备不足认识不清理解不透,加工和处理不科学合理,学习过程没有有效地自我监控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最终难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3)主体自我学习评价:缺乏学习体验感成就感以及自我学习效果满意度。课堂教学中消极因素过大,学生学习兴趣严重受损,厌学情绪滋生,失去了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享受学习快乐的认知体验,这是高职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又一大障碍。

三高职英语教育定位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有着紧密联系。为保证其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效杰出的外语类人才,应注重以下两方面:

1)做好教师定位。首先,教师是课堂的引导着。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较强元认知水平和元认知能力的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元认知能力,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建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人类楷模和父母替身于一体的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独立进取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够创造出欢快的学习氛围。

2)建立好课堂模式。根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大理论模块,把课堂学习理解为在吸收与反馈循环基础上学习者积极主动自觉地对自身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进行自我管控和自我协调的过程,即整个教学过程试划分为信息计划策略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环节。首先,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水平。设立"信息$教学环节,预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搜集信息,充分增加学生的元认知知识量,引导学生信息加工,充分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知识水平,获取准确的任务信息,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度。其次,培养学生策略元认知知识。设立"计划与策略$环节激活学生认知策略,促使学习主体灵活运用各种策略,验证和修正认知知识,寻求其有效运行的最佳方案。再次,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及时反馈,改进认知策略。设立"实施检查评价$环节,促使学生将认知活动和认知结果作为认知对象,不断进行有效监控以及调节,形成反馈循环,对"信息和"计划与策略环节进行检测与修正,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整个教学活动,都严格遵守高职生心理认知结构特色围绕着学生元认知体验设计,创设各种单元情景鼓励和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成效。

认知心理论文篇(2)

大学生同性恋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现象,大学阶段是同性恋身份得以确认并通过接触同性恋信息而发生身份认同的集中期。大学生同性恋者是个隐秘存在、人数不多但却不容忽视的群体。中国人民大学潘绥珉教授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时至今日,这个群体的数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大学生同性恋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既成事实。有些人仅仅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同性恋现象简单地归结为“性定向”困扰的问题, 认为: 因为多种原因, 导致小部分的大学生在决定性定向指向过程中不能如主流文化那样指向异性而指向同性, 双性或其他, 从而无法形成确定的合理的性定向。也有人通过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观察和研究指出: 校园同性恋者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还与一些社会高危因素有关, 他们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隐蔽地生存着, 忍受着来自自身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 表面上看, 他们生活得很平静, 和我们一样, 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 他们内心非常压抑。大学生群体充满理想主义同时兼具一定理性的个性气质决定了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必将陷于这样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希望能够追求自由自主的生活, 另一方面又害怕让父母伤心, 害怕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

有更多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乐观勇敢。在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自评中, 虽然有40 % 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是“一个特殊但并没有危害性的群体, 需要社会的特别关注”, 另有54 % 的被调查者则觉得他们“跟其他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 很正常”, 但是在被问及“您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普遍态度”时, 仍然有高达58 % 的被调查者觉得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是“鄙视, 厌恶, 排斥”的, 仅有10 % 的被调查者认同社会的普遍态度是“宽容, 表示理解”的。有些同性恋大学生表现出喜欢异性是为了掩饰自己同性恋取向,怕被身边同学知道后受到嘲笑、讥讽或是直接的人身攻击,有的还担心将来不能和异性结婚生子而遭受到父母家人的压力。如果大学生同性恋群体自身主体认为社会对他们是排斥的,那么这种悲观主义只能导致他们更为隐蔽的隔绝自己, 将与社会的互动压缩至最低, 随之而来的只能本文由收集整理是更为深层的心理压抑和人格异化, 而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结果。

2.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安全隐患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疾病的问题,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常常处于不相容的状态,这使他们经常地处于性的冲动追悔和苦恼的矛盾之中,正因为同性恋者接受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异性恋的主流文化,所以他们最共同弱点是自嘲、自贬、自病和自弱,他们心情压抑,心理困惑,行为隐蔽,不敢正视生活,直面人生。学者张北川根据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出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等。这些焦虑和困惑使同性恋大学生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影响学习,个别人因此出现抑郁倾向 ,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另外,由于校园里缺乏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很多年轻的同性恋者只能通过黄色网站等不良渠道涉猎相关知识,这也是同性恋者出现违法行为的重要诱因。

大学生是将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这一群体有主动要求心理辅导的同性恋者,也有有了心理困扰拒绝别人帮助的同性恋者,且成为同性恋可能是自愿的,可能是被迫的,或许还有其他。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在同志内部,他们要面临感情的追逐、面对外部环境,有来自家庭、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困扰。这类学生有主见,且自我封闭害怕被同学发现大学生一般都过着集体生活,对于同性恋大学生除了学习的使命外,不但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而且要努力使同志间的恋情不被外界环境的压力而产生动摇,所以他们生活的很辛苦,如果同志间的情感不稳定且抵挡不住外界的压力,情绪很容易波动,也很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3.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行为层面, 对于精神层面的内涵了解较少,对于同性恋行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与偏见, 如将同性恋群体视为情感游戏者、道德败坏者或性病、艾滋病传播者, 由此就本能地、情绪化地反感他们, 并在道德上歧视他们。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整体的生存环境仍十分尴尬, 来自家庭、社会、学校、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外在困扰使多数同性恋者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心理倾向,承受着压力和痛苦。每个人对自己性倾向的认识和认同都有一个过程, 自我认同不足是导致许多同性恋者痛苦的内在因素。大多数的同性恋大学生生活在自我隐藏状态中,他们或是担心暴露性取向后受到歧视; 或是希望找一位同性恋爱对象, 但不敢或没有渠道去找;他们为未来能否结婚而焦虑, 特别是独生子女同性恋者, 担心将来不结婚要遭受来自家庭的沉重压力;部分同性恋者因为希望改变自身性取向却又无法改变而产生抑郁情绪;也有不少同性恋者偶然发生同性性关系后担心感染性病、艾滋病而感到焦虑。这些困惑和焦虑使同性恋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受到极大影响, 不少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作为高校辅导员我觉得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健康很令人担忧,所以做好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

4.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4.1做好高校教育引导工作

开设专门的教育课堂,增强大学生健康的性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性取向。高校应加强健康的性文化宣传,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之间正常的两性交往,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和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形成和谐完美的人格和人生观、道德观。

4.2加强人文关怀积极融入到群体生活

由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内心较为脆弱,极易出现心理波动,辅导员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特别是特殊生群体,其中应加强对同性恋学生群体的关怀与心理辅导,用辅导员的真挚和关怀使大学生同性恋者缓解压力,动员干部、党员、室友关心同性恋同学,不要使其孤立,通过与同学交流与参加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发挥他们的才能与特长使其融入到群体中来,令他们放松心态,慢慢的帮助当事人形成正确的自我信念。

4.3增强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工作

认知心理论文篇(3)

关键词:认知模式;命题形式;隐喻和转喻;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

认知模式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各领域中,如哲学、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因此,对其定义也不一,但总的来说认知模式是一种涉及心理的信息加工模式或处理模式。本文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认知模式的定义、本质和组成,希望能科学地认识认知模式。

一认知模式的语言学定义及组成

1定义

Lakoff(1987:126)指出认知模式是对世界的一种总的表征,它提供一种规约化的、过于简单的方式理解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Lakoff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理想化认知模型的价值在于它对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行为方式高度概括,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也就是说,它能为我们的言语活动和行为提供一个参照,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我们要怎样行事。交际双方只有拥有相同或相似的ICM,交际才能顺利进行。

2组成

认知模式的观点主要来源于一下四个方面:

框架语义学(Fillmore),认知语法(Langacker’scognitivegrammar),隐喻和转喻理论(LakoffandJohnson),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1)命题形式(Fillmore’sframesemantics)

它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属于命题模式,如一个描述关于“火”的知识的命题模式包括“火是危险的”这一命题。这些知识包括特定对象的成分、属性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数个认知域中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人类一部分知识是以命题形式存在的,这也是以前的语言学研究最多的。(赵艳芳,2001)

(2)意象图式模式(Langacker’scognitivegrammar)

意象图式最初是在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LakoffandJohnson,1980)。Johnson(1987)定义其为一种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的不断再现的、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的动态结构。它是在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的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Johnson(1987)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

既然意象图式是从概念隐喻理论中提出来的,Brugman(1988)的研究表明OVER的意义可用意象图式及意象图式图式来解释,且这些意象图式间是基于相似关系的,即基于隐喻,所以意象图式和隐喻两认知模式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隐喻和转喻(LakoffandJohnson)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cognitiveequipment)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们根植于人们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方式(Lakoff&Johnson,1980:37)。

(a)隐喻模式

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mapped)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sourcedomain),后者叫目标域(targetdomain)。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domain;Ungerer&Schimid称之为“认知模型”)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

Argumentiswar(论争是战争)

1)敌对双方的初始位置:Theydrewuptheirbattlelines.

2)进攻:Sheattackedeveryweakpointinmyargument.

3)防御:Theydefendedtheirpositionferociously.

4)撤退:Hewithdrewhisoffensiveremarks.

5)反攻:Ihitbackathiscriticism.

6)胜/负/停战:OK,youwinHehadtosuccumbtotheforceofherarguments.Let’scallitabruce.

由此可知人们通常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这样有助于对后者的理解。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其认知力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创造途径是从来源域向目的域的单向映射。

(b)转喻模式

传统的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都认为转喻是基于邻近性的。Ullmann(1962)认为转喻基于三种邻近性:空间邻近性、时间邻近性和因果邻近性。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邻近性的认知观。Gibbs(1994:319)指出人们能推断出有关整个情形的一些东西的能力依赖于相关的转喻模式。Gibbs还提出了转喻表达式加工理解的两个重要原则:意义构建(sensecreation)和意义选择(senseselection)。这两个原则都是与邻近性相关的。Radden&Kovecses(1999:21)把转喻定义如下: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在同一ICM内,向另一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也就是说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李勇忠,2005)。如:

Onewaitresssaystoanother,“Thehamsandwichjustspilledbeeralloverherself.”

(Lakoff,1980)

例(2)中,名词hamsandwich代表的是吃hamsandwich的人,用转喻的定义就可解释为:三明治的意义提供了对吃三明治的人的心理可及。

Kovecses(2002)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ICM有:实物模型、构造模型、等级模型、复杂事件模型、范畴-属性模型等;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是以整个ICM为背景:行为模型、感知模型、使役模型、产品模型、控制模型、邻属模型、容器模型、地点模型、修饰模型等。

(4)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心理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1985)在其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的,该理论系统地考察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心理空间理论是意义建构的理论,它研究自然语言意义的构建过程的一种新模式,包含句子意义是如何被分割成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心理空间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指人们进行交谈和思考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概念集合(conceptualpocket),它不是语言形式本身或语义结构本身的一部分,而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是语言使用者(话语双方)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这些虚拟概念框架就是研究言者或听者在语言交际中所构建的域,即心理空间。当我们思维和谈话时,在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压力下,随着话语的展开,我们创造出一个心理空间网络。由于每个空间都来自于一个母空间(parentspace),而每个空间又有许多子空间,所以空间网络将是个二维点阵(twodimensionallattice)。在这个空间网络中,我们可以从子空间到母空间,也可以从母空间到子空间。心理空间的各种连接或映现可使我们使用词语作为触发词(trigger)去指称其它心理空间中的另一目标实体,这些连接或映现包括语用功能(pragmaticfunction),转喻、隐喻和类比等。语用功能可把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例如作者名字可与该作者所著的书对应起来。由此可见,心理空间理论(虚拟概念框架)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紧密相连,因为理想化认知模式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想化的认知框架。

(5)概念整合理论(Fauconnier&Turner)

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和Turner(1994,1999)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blending)。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一个意义构建的总的模式,在这一模式里,有类比、隐喻、转喻及语义、语用因素在运作。Fauconnier和Turner(1999)还指出合成空间理论描述了心理空间网络里认知模式的动态运作(魏在江,2007)。因此可用以下两个例子证明概念整合理论也是一种认知模式:

Everybodyhastheirhornspulledin.

解释:在牛群活动的输入空间里,牛无法收回其牛角。在金融的输入空间中,投资者没有牛角,但它们能收回其投资。在整合空间中,投资者成为具有可缩回牛角的牛。这一突生结构是无法直接通过来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映现获得的。从上例可看出,概念整合是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概念整合是一种间接的认知模式(张辉,2003;王文斌,2004)。

MaybeRomeoisinlovewithJulit.

Maybe,RomeoandJuliet''''snamesarereallyDichandJane.

(Fauconnier,1994)

词语Maybe是一个触发语,它建立了一个与基本空间相关的可能性的心理空间。第一句话中的Romeo和Juliet转喻的是第二句话中的Dich和Jane。

(6)其他模式:俗模式和科学模式

无任何专业技术知识的普通人们对他们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有潜在或明显的理论。人类认知学家称其为俗理论或俗模式。据所知,这些俗理论或俗模式已逐步发展成为范畴化的典型理论。尤为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什么是俗模式以及专业知识所建立的领域如范畴化、指称、意义等。

三模式间的联系与不同

综上所述,认知模式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的对事物的一种认识。ICM是代表说话人的概念知识(包括他们的语义知识)的语言结构(魏在江,2007)。且各模式间紧密联系,如意象图式模式与隐喻模式、隐喻模式与转喻模式。当然,各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命题模式表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意象图式模式是在对事物之间抽象和具体的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隐喻模式基于相似或相关而创造相似关系的基础上认识事物,转喻模式是基于邻近性的关系,心理空间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是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的综合运用或进一步运用。此外,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我们认识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且认知模式随着文化模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DCruse(1991:389)指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范畴典型显然受到熟悉度和经验的影响;在南极长大的人对于鸟的典型的认识在亚麻逊河流域或者在撒哈拉沙漠长大的人就不一样。”

四结语

人们在认识世界、建立范畴概念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认知模式。每一种认知模式都是一个结构性整体,一种完型结构。简单的范畴可能只涉及一种认知模式,但复杂的范畴可能涉及多个认知模式,如感情范畴。但对认知模式的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1)认知模式的研究潜力巨大。认知模式是一个心理学中的术语,但如同文章开头所述,它在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

(2)认知模式在各门学科的研究中很不平衡。它已深入到了医学、经济学、法律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但对其的研究只是皮毛。

(3)认知模式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如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在认知语言学这门学科内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紧密相关,但在进行跨文化的交际(包括翻译)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认知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还未成系统,只是粗略的在听力、阅读理解等中有所提及,但未深入。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1994:MentalSpaces:AspectsofMeaningConstructioninNatural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tityPress

[2]Fauconnier,G.&M,Turner.1996:BlendingasaCentralProcessinGrammar,ConceptualStucture,DiscourseandLanguage.StanfordandCanlifornia:CSLIPublications

[3]Fauconnier,G.1999:MappinginLanguageandThought[M]NewYorkand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tityPress

[4]Langacker,R.2000:Fou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1.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5]Langacker,R.2000:Fou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2.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6]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7]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8]Lakoff,G.&M.Turner:1989:MoreThanCoolReas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9]Ugerer&Schimid,2004:AnIn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10]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1]李志岭以概念为基础的转喻VS以语言形式为基础的转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6(4)

[12]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和思考[J]外语研究,2004(1)

[13]魏在江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14]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

[1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认知心理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高校?如何进大学生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的基本功能所面对的重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思政课”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其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课程属性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教学效果评价要带动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并使其终身受益。

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问题,我们以湖北经济学院大二学生为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9份,对调查显示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济学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途径与平台

调查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渠道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课程(57.4%),电视、广播、网络(26.9%),报刊、宣传窗(15.7%)。显示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亦不可小视。这一结果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渠道具有层次性。这种态势显示正面教育、自主学习、环境影响均有助高校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他们的自主认知。但要注意,一方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它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极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网络平台信息的多元性极易蛊惑那些三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

2、理论认知的全面性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程度:18.5%和53.2%的人分别选择了“有些了解”和“了解一点”,其中22.5%和5.9%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关心”,说明了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或不关心该理论。值得注意,虽然二年级以上的高校学生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但22.5%的人对相关知识不了解,5.9%的学生不关心。特别是理科生,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尚未充分激发,少数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对专业课程以外的理论不闻不问的现象仍然存在。

3、理论认同的主动性

被调查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相关政治理论的原因排序是:了解所处社会的基本知识(34.4%)、修学分(46.3%)、帮助自身发展(18.3%)。这一结果整体来说令人担忧,修学分和着眼自己发展的实用动机较明显,而主动认识社会的自觉性不强,从中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选择方面的偏向性,缺乏青年一代应该具有的社会志向和远大抱负。

在问及大学生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必要性时,11.6%和75.7%的同学分别持“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有必要一般性了解”的观点,二者累计87.3%,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得到认同。持“无所谓”和“没有必要了解”观点的人分别占8.3%和4.4%,虽然累计占12.7%属于非主流状态,但这一倾向值得注意,说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整个理论教育中有盲点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4、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大学生的选择分别是:非常满意(2.3%)、满意(8.1%)、较满意(31.3%)、不太满意(47.2%)、不满意(11.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不太满意的学生占47.2%、超过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三者累计41.7%。由此可见学生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但多数人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这一理论的教学效果。这一结果对高校政治类课程开设时间、课时安排、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素质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一种理论要为大学生所掌握、使用及认同,离不开对这种理论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而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解程度。

三、调查整体结论及影响核心价值教育的相关因素

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教育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层次及体系的重要一环。调查总体结论基本点包括:

1.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均衡性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多层次认识,学生的理论认知性总体比较均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认知度最高,达到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知78%。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比较了解占比52%,不了解占比13%。这一比例反映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识具有较大片面性。很明显,高校学生以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和对社会的初步了解的切身感受,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缺乏系统性认识,并促成了他们对社会发展和改革深化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判断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普遍评价较高,对社会满意度高达83%,这说明虽然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效果总体评价不高,但校园钝化尖锐事物的效应明显,高校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普及和深化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2.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

社会主义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但调查结果也表明还存在认知盲区,即使接受过专业的理论传授,还有少数的学生不了解或不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知道或不想知道这一理论。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同样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海量且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切分,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描述。调查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认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片性和模糊性。比如,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深层次问题时,多数学生表示不清楚和不了解。仅有23.7%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构建相联系。特别是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体现高校学生的理论自觉度不足。高校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滤掉学生对社会认识上的幼稚性。使他们进入社会的个人代价和社会成本降低。

3、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要外在因素。

第一、学校环境。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接受、学习、内化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橱窗等新闻媒介,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主流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并不是真空,各种时兴的思想、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高校校园里激荡,对学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因素和正能量,也包括了一些非主流的不健康的消极因素。第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内外的社会大环境。宏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刻。大学生普遍认同市场经济在我们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些类似“金钱万能论”、“功利主义”等消极思想也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第三、家庭环境。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学生最初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的经济观念、经济价值取向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位大学生。此外,每个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和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不同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对策

1、重视大学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要善于处理好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理论的快速变动性之间的关系,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社会主义理念和价值。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理论发展最新动态,并将其纳入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理论能够快速的回应和解释现实问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直面市场改革带来的矛盾,把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入到课程设计中,引入到我们的教学案例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结论。

其次,要善于从社会大环境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可塑性强、前瞻性和批判性等特点,丰富原有的教育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调研,了解社会现实,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重要渠道作用

新媒介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介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它具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形式多样,集理论性、及时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由于它集中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在媒体竞争中越来越占居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充分传播社会正能量。

3、弘扬校园文化,推动政治理论读物大众化、通俗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大学生头脑,就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认知心理论文篇(5)

[关键词]具身认知论;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生态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1-0079-04

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实践与教学的框架主要借鉴美国,强调“科学性”。美国的现代心理治疗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的框架里实施。认知、行为、支持和说教等干预趋向支持了西方话语的价值观,主要与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低语境的沟通和实用主义行动有关。[1]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论为我们带来了广阔的视野,使我们反思以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发展中过分追求科学化,重视诊断、理论技术和干预模式等抽象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关怀的弊端,敦促我们更好地发挥具身认知论指导下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文化生态效应。

一、具身认知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身(embodiment、embodied 或 embodying)成为“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强调抽象符号形式运算,而是突出这样一个事实:认知是情境性的活动,思考人应该首先被视为是行动人。[2]

关于具身认知的思想渊源,拉考夫和约翰森特别指出了梅洛・庞蒂和杜威的贡献,另外,胡塞尔、海德格尔、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等人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也都与具身性有关。在心理学范围内,心智的具身思想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格式塔学说中关于不存在“无意象思维”的观点(它从某个侧面反对思维的离身性)、詹姆斯等人的知觉――运动理论(知觉与身体运动的不可分离性)和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立场――主张从与环境潜在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思考知觉的形成和发展。[3]

具身认知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身体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认知过程的进行。其次,大脑与身体的特殊感觉――运动通道在认知的形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再次,具身认知的另一个含义是:扩展认知的传统概念,不仅把身体,而且把环境的方方面面包含在认知加工中。[4]

概括起来,“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认知观念是:认知是具身的、情境的、发展的和动力学的[5]。

二、具身认知论视野下心理咨询实践的特征

当前,主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科学模式追求功效和精密的设计,其致力于可以测量结果的最佳健康目标。Fuchs 和Schlimme(2009)认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不可能遵循线性的目标轨迹,它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心理咨询与治疗也不能简单地归类到应用科学之中,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6]具身认知论可帮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重新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的特征。

(一)整体观念的精神病理学

梅洛・庞蒂超越了传统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观念,即把精神作为表征外部世界的内在领域。他描述了一个具身的主体,而非主客体的整合,是一个终极概念。通过身体的调节,个体能持续和外界保持联系,这种具身的相互作用是社会认知的基础。因为关于身体和外部世界的肉体是彼此交缠的,所以,只反思其中一方面只可能会在割裂的方式下发生。从这个框架去看,传统对精神病理学的讨论充其量只反映了其部分观念。

强调整体观念的具身精神病理学观念用现象学的方法描述和理解病人的现实存在,反对意义和肉体互惠互利或彼此割裂,主张两者应相互联系、和谐一致,它对意义和肉体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割裂或失败的平衡系统很敏感。具身的失调常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主要影响了主体的身体或前反射的具身自我感觉,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抑郁症患者。二是更多与身体意象或外显的身体意识有关,例如躯体变形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或诸如厌食症等饮食失调障碍等。

实践证明,具身的精神病理学应结合现象学和生态学的具身观念,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精神障碍的心理、大脑、机体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心理疾病有一个新的、先进的理解。[6]

(二)身体语言的情感交流

情感因素是心理咨询中评估诊断、咨询理论和技术实施的核心成分。情绪具身观认为, 情绪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情绪,身体的解剖学结构、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运动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加工情绪。情绪具身观既体现在情绪对身体的影响上,也体现在身体对情绪的影响上。[7]情绪具身观的提出,使研究者开始重视身体活动与反应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以往情绪认知理论的突破,也为观察学习、指导学习、共情乃至人际互动的机制注入了“身体”成分,同时也为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8]

情绪、认知和动机共同帮助人们解决重要的适应性挑战。情绪和动机是进化的具身心理学的关键元素。情绪不仅使我们警戒可能的威胁或机会,它们还协调与目标有关的情境,提供行动的能量。情绪、动机和行动之间的动力连接点是具身的认知系统,它根植于机体的感官动力系统。因此,从具身的视角来看,社会心理不仅体现为推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处理情绪的能力。

心理障碍者的情绪表现与身体语言密切相关。研究者发现,特殊的步伐能表现出个体的烦躁不安情绪。悲伤和抑郁与减少的步伐速度、手臂摇摆以及垂直的头部运动有关,而且,悲伤和抑郁的步行者表现出身体上部的侧移运动和更多倾倒的姿势。心理治疗中,身体语言与情感交流密切相连。研究发现,通过无需太多意识思想介入的身体运动,例如舞蹈、运动和写作等治疗方法,比通过语言进行的治疗更有利于情感的交流。[9]这些可以促使我们利用身体语言的治疗措施来增强治疗的有效性。

(三)文化――存在取向的心理疗法

根据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心理治疗的重点目标不在于临床设置中实施特殊的治疗技术,而是使心理治疗处于更人文和情境化的背景下。研究表明,心理治疗的方法不应局限于使来访者和他/她的内部世界对话,来访者的心理世界应是文化话语的反映。心理咨询从业者应忠实地适应他们的直觉和解释性的深度分析,致力于与来访者建立工作联盟。例如,一个精神动力学的工作者对自我在防御、协调、动力特征方面的分析可从跨文化和存在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因此,医学和心理学的分析要置于文化分析之中进行重铸;存在应重置于肉体本体之中;存在经验的深度分析应结合社会文化现象的广度分析,这被称为文化―存在取向的心理疗法。[1]

三、具身认知论与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生态效应

现代心理学以“科学语言”为符号进行表达和论述,以“科学知识”为身份进行对话和交流,以“科学理性”为旗帜进行探索和修正,以“科学形象”为标志进行确立和传播。这些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心理学“科学性”的目标,其背后折射出明显的“方法优先”的心理学理念。[10]顺应这样的学科发展理念,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讲授心理咨询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估也主要采用笔试测验理论知识的形式。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思维中,身体一直与心理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是被排除在心理之外的一个“不在场”的存在,从而一直没能成为教育学的重要主题而进入理论研究者的视野。[11]具身思想强调社会认知活动的具身性、情境性和动力性,提高了心理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生态效度。因此,心理咨询课程的教学可根据具身认知论视野下心理咨询实践的特征与教育的规律,对与心理咨询有关的知识、同感及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一)根据具身认知的心理模拟性进行知识的训练

根据具身认知论,知识是我们的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语言在人类进行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使我们置身于真实的或想象的世界中,具身认知的心理模拟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对词汇、语句和语篇等方面经验印痕的研究表明,语言理解建立在对外在世界的感知、计划和行动所使用的神经系统活动基础之上。语言理解包含着文本中所描述的人、物、情和事件的替代体验。它使我们再入情景并且替代体验(和学习)发生在我们现时情景之外的事件。[12]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我们无需拘泥于过分强调科学和规范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语言理解中具身认知的心理模拟性,选择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借助于刺激多种感官的多媒体教学媒体,通过案例、寓言、隐喻等多种语言内容形式,在活动中创设具体、形象、生动、能激起身体经验印痕的语境,促进学生在整体性知识方面的获得和体验。

(二)根据具身认知的情境性进行共情的训练

情感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基本动力。具身认知论认为,身体、情境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可以影响并表达情绪,情感也促进了行为与语言的产生。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把共情看成是重要的治愈力量。不同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家对于共情的界定虽不完全一致,但都认同共情是我们进入他人内心世界,分享并体会他人情感的一种心路历程。对共情的解释有镜像神经元系统假说、具象模仿论和知觉符号系统理论等。知觉符号系统理论采用类知觉的心理表征来解释情绪的具身性,既涉及身体和情境,同时也涉及对身体和情境进行类知觉表征的大脑模式特异性系统,不仅解决了身体的局限性问题,而且较好地说明了具身模仿的个体差异性、情境选择性和动态性等问题。[8]

心理咨询课程教学中,共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身心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对教师榜样的观察学习中习得共情;教师还可利用图片、语言与情境视屏等多种情绪启动,激发学生对各种情绪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加强心理咨询的实践课程,让学习者在日常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身体力行,巩固对心理咨询理论的应用,养成共情的品质。

(三)根据具身认知的空间性进行技能的训练

H.德雷福斯和S.德雷福斯(1982)发展了技能获得的五阶段理论。在初学者阶段,任务被细分为与上下文无关的规则;在初学者高级阶段,纳入了情境特征;在胜任阶段,分离的法则被情感卷入替代了,这时,决策力基于风险和假设的责任价值;在熟练阶段,理由充分的反应让位于直觉行为;在专家阶段,审慎的问题解决方法被即时的直觉反应取代。上述技能获得的进程表明:实践过程能产生完美结果,不是因为实践导致完美的规则记忆,而是因为重复的实践使身体获得了规则,规则因此不再重要。[13]

心理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变量不是心理障碍和治疗,而是治疗师和来访者。咨询师与来访者沟通的敏感和弹性能力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根本因素。基于具身认知论,咨询师就如一位熟练的受过训练的即兴艺术家,而不是一个执行一套治疗手册的技师。值得注意的是,掌控人际互动的技能基于身体的技能,改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的技能不是通过技术的学习,而是通过身体的阅览、行动,与他人进行互动,培养觉察力和人际敏感力的实践。在身体的实践中,身体不可避免地处于空间和时间中,身体的空间与物理空间不同,物理的空间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知识中,而唯有在行动中,身体的空间才能存在。

在心理咨询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咨询基本技能中身体语言的沟通,增强绘画、音乐、舞蹈、沙盘游戏等表达性艺术治疗和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应该把活动和实践作为主要的方法,可以综合采用角色扮演法、团体游戏、行为训练等方法。另外,可结合微格教学和参观、开展社会活动、见习等形式增加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综上所述,具身认知论让我们重新审视具身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特征,重视心理咨询课程教学的生态效应,了解身体在教学时空中所蕴含的意义及动力性,敦促我们构建具身的、文化的、情境的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原始的身体想象和活力,提升其学识、共情和人际互动等能力,提升其整体的心理咨询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A. J. Felder, B. D. Robbins. A cultural-existential approach to therapy: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of embodi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J]. Theory & Psychology. 2011, 21((3):355-376.

[2] M.L. Anderson.. Embodied Cognition: A field guide[J].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3(149):91-130.

[3]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12):1306-1327.

[4]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5):589-593.

[5] 李恒威.“生活世界”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T. Fuchs, J.E. Schlimme. Embodi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J].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009, 22(6):570-575.

[7] 丁峻,张静,陈巍.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497.

[8] 刘亚,王振宏,孔风.情绪具身观:情绪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1(1):50-59.

[9] H. Panhofer, H. Payne, B. Meekums, T. Parke. Dancing, moving and writing in clinical supervision? Employing embodied practices in psychotherapy supervision[J].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2011(38):9-16.

[10] 伍麟.心理学的“科学性”与方法论的文化生态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18-23.

[11] 唐松林,范春香.身体:教学世界蕴藏其中[J].教育研究,2012(4):98-102.

认知心理论文篇(6)

关键词:读者反映论 受众效果 体验认知

一.读者反映论及其翻译理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应运而生,它是西方文学批评出现的新的理论飞跃,并被广泛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

首先将读者反映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是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奈达认为译文的效用要看目的语读者是否能产生和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映。在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奈达指出,翻译时不要求文字表面即形式的死板对应,而要求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强调受众效果,也就是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在在源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同。

目的论翻译也是受读者反映论理论影响,由德国学者费米尔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诺德提出了功效对等翻译,他认为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Nord,2001,P27)。其他学者也基于读者反映理论提出了类似的翻译理论,如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豪斯提出隐性翻译理论。翻译是将源语的语言文化在译文中再现,而不是把译语读者带入源语的语篇环境中去。

二.认知翻译理论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王寅,2002,85)。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翻译也同样具有体验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翻译也是这样,体验和认知先于翻译活动,译文也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王寅,2005)。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还认为翻译既要基于译者的体验认知,又要体现原文的客观世界和体验认知。

源语和目的语都是基于对本民族所在的现实世界中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之后形成的,在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时,既要考虑到源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又要考虑到目的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因此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然而,完全不能翻译的文本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中,而且人的感知器官也是完全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认知体验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否则我们就不能互相交流沟通,而翻译也就成了一种虚幻的存在(王寅,2012)。王寅(2005)还提出了人类体验的普遍性,这是我们能够互相理解和进行翻译的基础和前提。

译者对原文的翻译都来自于直接或者间接的体验认知,如果没有这种体验认知,那么译者本身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原文的含义,就更没有办法完整而准确地翻译到目的语中来。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习惯方式和文化模式,因此不同语言表达中必然有不同之处,而译者也需要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认知方式,从而使译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

三.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关系。认知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读者反映论翻译的过程中也夹杂了体验认知的过程。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译文能符合读者大众的体验认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无论是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翻译,还是交际翻译,隐性翻译,这些以读者反映论为基础的翻译其实都是一种考虑译语读者的体验认知的翻译过程,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而认知翻译基于译者和读者的体验认知把原文中的内容和信息以译语读者熟知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的方式展现给译语读者,达到和在源语文化中相同的受众效果,这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翻译。

下面将对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中的一些原则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举例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1.认知翻译中的突显原则与原型理论体现了读者中心原则

Baker(1993)提出翻译具有“普遍性特征”,并且运用语料库方法加以验证。她认为,由源语语篇翻译过来的译语语篇中会出现很多典型的语言特征,这些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有:(1)简单化:译者会潜意识地简化译文的语言,或原文表达的信息,或两者都简化;(2)明细化:译文倾向于详细说明有关信息,经常会增添相关的背景信息;(3)常规化:译者倾向于用目的语的典型句型或方法来翻译原文;(4)中庸化:译文倾向于采用“取中”原则,舍弃边缘语言。(王寅,2012)

Halverson(2003)赞同Baker的观点,也认为译语语篇中存在普遍特征,并且提出了“引力假设”这一概念,他认为这些现象可用突显原则和原型理论来解释。王寅(2012)认为,Baker提出的“简单化、明细化、常规化、中庸化”等翻译的普遍性特征,体现了读者反映论的观点,例如,“常规化”就受到了目的语特征的影响,它取决于译文读者的体验认知。比如英译汉时,译者常常在翻译过程中“突显”译语读者,尽量让译文能被中国读者理解,这显然体现了“读者反映论”的观点。再比如,“简单化”通过把复杂难懂的源语内容简单化,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这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明细化”也是为了使译语读者能读懂原作而增加相关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以确保读者更能明白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中庸化”也就是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具体表现,即尽量选用目的语文化中典型的词语和句型以便读者更清楚的理解,而不使用过于生僻的语句或者是古语,因为它们处于整个原型范畴的边缘,不容易被读者接受。这些普遍特征隶属于认知翻译中的“突显”和“原型”理论,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

2.读者反映论的目的论翻译体现了认知翻译原则

基于读者反映论的翻译理论也体现了认知翻译的原则。我们在对某些隐喻进行功能对等或目的论翻译时也会用到认知翻译中的隐喻式翻译。无论原文中是否使用隐喻修辞方法,隐喻式翻译要求我们翻译原文的时候都需要使用隐喻修辞方法。如果原文使用了隐喻修辞,那么译文可以保留喻体(源语和译语的隐喻意义用法相同时),也可以改变喻体(源语与译语的隐喻意义不一致时)。

当把“班门弄斧”翻译成“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the master carpenter”时,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喻体。如果把该成语翻译成“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译文则改变了原文的喻体,使用译语读者更便于理解的喻体来翻译。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使用功能对等理论或目的论翻译时,同时也采用了隐喻翻译方法,夹杂了认知翻译理论。

四.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了解到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近现代兴起的认知翻译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交织。读者反映论翻译的过程中夹杂了体验认知的过程,认知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并通过举例论证得出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译文能符合读者群的体验认知,使之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译语读者的中心地位,要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体验,采取对应的策略,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原文中所表达的文化信息,达到相同的受众效果,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

4.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4).

5.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 In Baker, M., Francis, G. & Tognini-Bonelli, E.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r of John Sinclair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3: 233-250.

6.Halverson, S. 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Translation Universals [J]. Target, 2003(15-2): 197-241.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认知心理论文篇(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应运而生,它是西方文学批评出现的新的理论飞跃,并被广泛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

首先将读者反映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是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1986年,在与瓦尔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奈达认为译文的效用要看目的语读者是否能产生和源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映。在1993《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奈达指出,翻译时不要求文字表面即形式的死板对应,而要求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强调受众效果,也就是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在在源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相同。

目的论翻译也是受读者反映论理论影响,由德国学者费米尔于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诺德提出了功效对等翻译,他认为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Nord,2001,P27)。其他学者也基于读者反映理论提出了类似的翻译理论,如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和豪斯提出隐性翻译理论。翻译是将源语的语言文化在译文中再现,而不是把译语读者带入源语的语篇环境中去。

二.认知翻译理论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王寅,2002,85)。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翻译也同样具有体验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翻译也是这样,体验和认知先于翻译活动,译文也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王寅,2005)。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还认为翻译既要基于译者的体验认知,又要体现原文的客观世界和体验认知。

源语和目的语都是基于对本民族所在的现实世界中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之后形成的,在将源语翻译为目的语时,既要考虑到源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又要考虑到目的语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因此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然而,完全不能翻译的文本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中,而且人的感知器官也是完全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认知体验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否则我们就不能互相交流沟通,而翻译也就成了一种虚幻的存在(王寅,2012)。王寅(2005)还提出了人类体验的普遍性,这是我们能够互相理解和进行翻译的基础和前提。

译者对原文的翻译都来自于直接或者间接的体验认知,如果没有这种体验认知,那么译者本身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原文的含义,就更没有办法完整而准确地翻译到目的语中来。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习惯方式和文化模式,因此不同语言表达中必然有不同之处,而译者也需要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符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认知方式,从而使译语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

三.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关系。认知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读者反映论翻译的过程中也夹杂了体验认知的过程。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译文能符合读者大众的体验认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无论是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翻译,还是交际翻译,隐性翻译,这些以读者反映论为基础的翻译其实都是一种考虑译语读者的体验认知的翻译过程,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而认知翻译基于译者和读者的体验认知把原文中的内容和信息以译语读者熟知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的方式展现给译语读者,达到和在源语文化中相同的受众效果,这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反映论翻译。

下面将对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认知翻译中的一些原则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举例说明二者的相互关系。

1.认知翻译中的突显原则与原型理论体现了读者中心原则

Baker(1993)提出翻译具有“普遍性特征”,并且运用语料库方法加以验证。她认为,由源语语篇翻译过来的译语语篇中会出现很多典型的语言特征,这些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有:(1)简单化:译者会潜意识地简化译文的语言,或原文表达的信息,或两者都简化;(2)明细化:译文倾向于详细说明有关信息,经常会增添相关的背景信息;(3)常规化:译者倾向于用目的语的典型句型或方法来翻译原文;(4)中庸化:译文倾向于采用“取中”原则,舍弃边缘语言。(王寅,2012)

Halverson(2003)赞同Baker的观点,也认为译语语篇中存在普遍特征,并且提出了“引力假设”这一概念,他认为这些现象可用突显原则和原型理论来解释。王寅(2012)认为,Baker提出的“简单化、明细化、常规化、中庸化”等翻译的普遍性特征,体现了读者反映论的观点,例如,“常规化”就受到了目的语特征的影响,它取决于译文读者的体验认知。比如英译汉时,译者常常在翻译过程中“突显”译语读者,尽量让译文能被中国读者理解,这显然体现了“读者反映论”的观点。再比如,“简单化”通过把复杂难懂的源语内容简单化,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这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明细化”也是为了使译语读者能读懂原作而增加相关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以确保读者更能明白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中庸化”也就是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具体表现,即尽量选用目的语文化中典型的词语和句型以便读者更清楚的理解,而不使用过于生僻的语句或者是古语,因为它们处于整个原型范畴的边缘,不容易被读者接受。这些普遍特征隶属于认知翻译中的“突显”和“原型”理论,也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

2.读者反映论的目的论翻译体现了认知翻译原则

基于读者反映论的翻译理论也体现了认知翻译的原则。我们在对某些隐喻进行功能对等或目的论翻译时也会用到 认知翻译中的隐喻式翻译。无论原文中是否使用隐喻修辞方法,隐喻式翻译要求我们翻译原文的时候都需要使用隐喻修辞方法。如果原文使用了隐喻修辞,那么译文可以保留喻体(源语和译语的隐喻意义用法相同时),也可以改变喻体(源语与译语的隐喻意义不一致时)。

当把“班门弄斧”翻译成“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the master carpenter”时,译文保留了原文中的喻体。如果把该成语翻译成“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译文则改变了原文的喻体,使用译语读者更便于理解的喻体来翻译。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含义,使用功能对等理论或目的论翻译时,同时也采用了隐喻翻译方法,夹杂了认知翻译理论。

四.结论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了解到读者反映论翻译和近现代兴起的认知翻译理论相辅相成、相互交织。读者反映论翻译的过程中夹杂了体验认知的过程,认知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并通过举例论证得出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译文能符合读者群的体验认知,使之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重译语读者的中心地位,要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体验,采取对应的策略,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原文中所表达的文化信息,达到相同的受众效果,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寅.认知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

4.王寅.认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4).

5.Baker,M.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 In Baker, M., Francis, G. & Tognini-Bonelli, E. (eds.). Text and Technology: In Honor of John Sinclair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3: 233-250.

6.Halverson, S. 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Translation Universals [J]. Target, 2003(15-2): 197-241.

7.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