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环境现状

社会环境现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19 15:01:55

社会环境现状

社会环境现状篇(1)

1 当前环境监测社会化现状

当前不论是政府环境管理还是排污者履行环保责任义务,对环境监测的需求都呈倍增之势,许 多地方都开展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化探索,社会检 测机构已经受托承担了自动监测设施运行维护、样品分析测试、科研调查等方面的监测服务。

1.1 社会检测机构发展呈现区域性差异

社会检测机构发展情况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由于起步早、市场需求大且成熟度较高,社会检测机构已经初具规模。

1.2 社会检测机构的监测能力与业务领域

目前,社会检测机构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根据监测能力、装备条件等不同,大体可分为综合检测机构和专项检测机构2类。综合检测机构一般具备较强的监测能力,能够承担水、气、噪声、固体 废物等领域的监测任务,业务范围涵盖各类样品 委托测试分析、环评现状监测、排污单位自测 报、水、气等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上市公司核查、 咨询调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地方环保部 门、社会主体和个人的委托监测业务,其中包括一部分水利、钢铁、石油、纺织、交通等行业监测站或 大型国有企业监测站。

相比之下,大部分民营检测机构还属于专项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较弱,一般具备水、气等某种 环境要素的专项监测能力,仪器设备较为单一,能够承担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监测服务。

2 环境监测社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外环境监测社会化已开展多年,积累了很 多成功的经验,但我国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一些 问题亟待解决。

2.1 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方面对监测社会化的认识与诉求不尽一致

当前,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简称“环保监测机构”)承担的任 务越来越繁重,面临压力越来越大,但人员编制和 经费保障并没有同步提升,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监测事业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下,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将部分监测任务分流给社会检测机构承担,可以有效化解环保监测机构的任务压力,已在全国 监测系统形成共识。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有关方面对监测社会化的认识与诉求还不尽一致。

2.2 对社会检测机构缺乏有效监督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

1)社会检测机构数据质量堪忧,影响政府公信力。当前由于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人员资 质、监测指标范围等缺乏明确的考量标准,检测机 构存在超出能力范围承揽项目、人员无证上岗、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等检测活动不规范、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有的甚至按照客户的需求出具监测数据,导致目前社会检测机构出具的数据、 报告质量存在很大隐患。更为严重的是,社会检测机构提供的这些数据、报告,有的是用于政府环 境管理和监督执法的,如若不准,直接影响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

2)社会检测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严重扰乱 了市场秩序。当前,社会检测机构数量众多、良莠不齐,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一些检测机构 无视市场规则,采取超低价格竞标、与客户串通一 气、单纯追求业务量而忽视质量等方式抢占市场 份额,长此以往,监测市场会形成恶性竞争,势必影响监测社会化的有序推进。

3)开放监测市场对环保监测机构造成冲击。 从一些社会化发展较快地区的实践来看,社会检 测机构已经对环保监测机构形成冲击。有的社会检测机构资金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体制机制 和运行方式灵活高效,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同环保监测机构相比,他们在价格、服务效率方面占有 相当的优势,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还以优越的物质待遇吸引环保监测机构的人员加盟,造成其优秀人才的流失,给环保监测机构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3 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对环保监测机构职能的削弱,而是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 与,提供更多、更好的监测服务,以满足政府环境 管理和排污单位的自测需求。

3.1 因地制宜确定环境监测社会化区域策略,做到内容可行、风险可控

当前,环境监测社会化仍处在初期阶段,政府 部门必须积极做好市场的培育和引导工作,统筹 兼顾、有序开放,促进监测市场良性发展。

3.2 严格规范社会检测机构的行为,确保有序参 与、公平竞争、诚信服务

确立监测市场准人制度。设定必要的门槛是确保社会检测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目 前监测服务市场主要由政府购买服务和排污企业 自测两部分组成。其中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可以 通过在委托合同中设立约束性条款对检测机构的 资格资质、仪器装备、监测方案、质控手段等提出 要求。排污企业自测方面,凡是用于信息公开、排污交易、环评验收等具备监督执法属性的监测数据,在数据认定时也可以将对社会检测机构的基本要求作为前置条件。

社会环境现状篇(2)

【关键词】加拿大 高职教育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9-02

一、加拿大高职教育的社会环境的感性认识

加拿大的大学和职业学院以公办为主。加拿大国家层面没有教育部,或者说没有国家层面的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加拿大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全部设在省一级政府,省级教育管理机构管理本省的大学(University)和职业学院(College),大学和独立设置的学院在省政府的管理序列上是平等的,市一级及其以下政府不管理高等教育(含高等职业教育)。加拿大各个高校在广义人格上是平等的,全凭各自的办学声誉和人才培养实力在社会上赢得地位和尊重,这是此行的第一感触。

另外,在暑假中,乔治亚学院还有1000多名学生在校内学习,很大的图书馆内入座率超过50%,校区内餐厅、办公机构、实验实训机构、体育馆都很正常的开放和运作。校园内的停车场上小轿车也很多,前来注册学习和运动的学生很多,不像国内的高校学生一放假就不参与校方的学习和管理了。

第三个较大的感触是加拿大的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高。还有好多曾经在University学习过的人也来College学习,学习就业技能和考实用证书。包括加拿大排名前列的世界知名大学多伦多大学毕业生,也有来学习的。在安大略省的乔治亚学院,在校生的平均年龄在25岁。说明职业学院获得很多社会在职人员的认可。

二、加拿大高职考察的现状汇报与分析

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对于高职教育的很多问题在课堂内外与加方教育教学及管理人员多次交流,对加拿大的高职教育、教学、就业、招生、管理、师资、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基于现状的分析,后来大家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大家认为弄清加方的相关教育现状,对于今后的我方借鉴运用相关知识、理念、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了解探究了加方的相关情况后,觉得两国的高等教育或者高职教育的现状差异很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知名研究性大学很多系科的本科生在念了4年或者4年零8个月后按期毕业率不到60%,甚至有的更低至30%左右,导致很多人不愿在知名的一流大学苦熬下去而选择高职院校。还有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是据加方教授讲加拿大全社会的失业率高达17%,连政府也公开表态说特别是年轻人的工作难找,导致应用型高职受社会热捧。

加拿大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是政府公办的,全加拿大3000多万人口,有95所大学,有131多所职业学院。江苏省目前有8000多万人口,85所高职院校,按人口比例来说,加拿大高校数量比江苏省要多。

加拿大的名牌大学本科教育主要面向高中应届毕业生。而高职院校的生源从年龄上看分布较广,从应届高中毕业生到50多岁都有,高职院校的平均在校生年龄为25岁,具有明显的成人化的特征。

加拿大的高职教育历史与本科大学相比要短得多。加拿大的很多名牌大学都有百年历史。但加拿大的重要的人口大省和经济文化大省安大略省在1965年以前没有大专。后来安省有了大专,招收上不了大学的人,再后来由于社会对人才的结构性变化,上完大学本科再来上大专的人也很多了。例如安省的乔治亚学院的就有三分之一是本科毕业或大学本科生。

加拿大政府对高职也非常重视。加拿大政府把全国的工作岗位分为2万多个工种,并认为其中的70%工种的劳动力需要高等教育,而目前现状是44%。所以尽管我们认为加国人口少学校多,但加国的职业教育从规模上讲还是没有发展过头。

加拿大的公立学院的经济来源有50%是政府拨款,第二是学生学费,第三是自己创收。所以公立学院对政府的依赖很强,政府对学院的支持和协调作用也很好。例如,在学院的招生上,安大略省的28所职业学院相互配合,各自有自己的传统的招生区域和范围,不搞恶性竞争。另外,省政府也对职业院校进行考核,主要从毕业率、学生满意程度、就业率、雇主的满意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与考核。所以,我们感觉到学院内部井井有条,校区有规模,建筑宽敞,设施齐备,管理和服务都很有水准,没有一点抠门和局促的感觉。例如,在乔治亚学院,看到学生的运动健身设施非常完备,有很好的室内攀岩设施,室内的两个篮球场暑假还都有学生在正常打球,其他健身器材琳琅满目。

另外,加国的教师待遇也很好,一般很多低薪的岗位每月才2000至3000多加元。而高职教师的工资相对就很高了,乔治亚学院的全职教师的工资是年薪7.5万加元起步,最高12万加元。另外还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休假,因此在加拿大的高职教师很受社会上班族羡慕。优厚的待遇和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现状篇(3)

北方农牧交错带,北起呼伦贝尔,南至河西走廊,南北跨300km以上,由东北向西南呈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农牧交错特征,该区域面积达57.98万km2,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整个交错带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比较落后,而且不合理发展经济也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得整个交错带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陷入了恶性循环。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整个面貌也在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与全国相比,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总体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受到自然环境的生态状况的影响,农牧业的生产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该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低;该区域贫困面大,财政收入又低,资金投入困难,仍然面临严峻的扶贫脱贫任务。该区域以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蒸发量大,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基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首先要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的发展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否在环境承载力之内,主要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两项指标来加以评估,前者指的是协调状态质的稳定性的数量范围,后者指的是协调水平高低的量。从当前该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现状,二者的协调水平较低。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为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三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其中,社会经济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人的经济活动上,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人口多度增长会不断地向自然环境索取,大量消耗资源,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人口素质低、环保意识差,又加大了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难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内部联系,在技术水平底下和一定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势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污染,最终又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甚至出现倒退。就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看,作为社会生产的原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在其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因此,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衡量指标即为生态环境质量。北方农牧交错带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必须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协同作用。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前景。预测方法分为结构预测和非结构预测两类,前者是在定量化模型基础上加以预测,后者是通过定性分析即经验判断来给出预测结论,对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前景预测,在模拟仿真值数据基础上提出四种模式:自然发展模式、人口经济快速增长模式、环境保护模式以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对这四种模式的协调状况和协调水平进行比较,对协调前景进行预测。随着区域、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改善,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方案。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二者的协调状况,为促进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发展对策:其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打破“贫困—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低—环境资源浪费—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将人口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内,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保意识来改善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其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应压缩农业、增加畜牧业、稳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产业优势,获得综合效果,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改善水、大气环境质量,恢复沙地植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应逐渐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方向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应加强环境立法,本着“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管理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上来,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四,树立协调发展观念,增加对环保治理的投入,以观念促发展,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理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强这方面的投入,保证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

三、结语

社会环境现状篇(4)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停止侵害

中图分类号:D91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日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中,关于原告的资格问题,立法上基本已经解决。但是,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法院的判决的责任承担方式,在学界仍颇有争论。尽管在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中有涉及到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以及个别地方法院实践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的探索,都还是没有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进行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在司法适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的界定以及现有立法框架下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此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推动环境良好发展的价值。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的界定

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中规定了十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到侵权责任领域,《侵权责任法》中第十五条规定了八种侵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学界关于范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即《侵权责任法》中八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否能够全部适用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中?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是否需要一些特殊的责任方式?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可以视为是预防性的责任方式,应当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中首要的责任方式。第一,从环境污染等侵权行为发生的严重结果角度来看,环境侵权行为只要发生,就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而通过采取“排除危害”的预防性的责任承担方式,则会在大面积侵权发生之前,遏制住侵权行为,从而减轻对环境的伤害;第二,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来看,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以及补救性的特征,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均具备着预防性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在危害还没有最大化的发展时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这也正是符合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这也体现了环境保护倡导预防为主的原则;第三,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上述三种责任承担方式有着“防患于未然”的功能,将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等行为结果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从而节省了发生环境污染后进行治理所花费的资源,间接的节约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应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责任承担方式。

(二)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生态环境恢复到了没有发生损害时的状态,重新恢复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的能力以及价值,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继续良性的循环发展。由于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生态价值具有不可度量性。因此,恢复原状有利于环境直接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再者,恢复原状相较于损害赔偿等更具备效率,尽可能地恢复自然环境,恢复对环境的利用,尽可能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恢复原状应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且恢复原状应该是环境公益诉讼中重要的责任承担方式。

(三)赔偿损失。考虑到赔偿损失的效率性以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将其作为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主要原因是:第一,从赔偿损失的具体的承担内容来看,主要赔偿的是损害环境造成的一些经济损失或者说是精神损失等,这对于环境损害可以视为是一种救济方式;第二,从原告的资格来看,原告代表的是社会公益,并且所请求的事项时也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最终的诉讼利益也就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这样原告与最后利益的享受者是分开的,不违背公益诉讼的相关的特征;第三,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来看,我国《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时,就强调社会组织不能获取诉讼利益,并且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赔偿金专项账户或者基金的方式来保证损害赔偿的资金最终落实在治理环境当中来;第四,从赔偿损失的社会效果来看,通过一定经济的惩罚措施,有助于对侵害环境者形成一种震慑力以及教育作用。

(四)返还财产。返还财产主要指的是侵权人将非法占有的财产或者获得的财产转移给所有权人。而环境侵权主要是针对财产的侵害,一般体现了对物的损害,而不侵犯到物的占有,不存在对环境利益的不法侵占而需要返还环境财产的情形。因此,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对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适用于返还财产。

(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恢复名誉显然是不能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承担方式,因为恢复名誉主要针对的是名誉权等精神性人格权遭受侵害时所适用的,在对环境利益救济中不存在这类权利的侵害。而对于消除影响,也应当是不能够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承担方式,主要原因:第一,由于环境侵权主要是侵犯的财产权,涉及到人身权,也仅仅是人格权中物质性的人格权,例如健康权,而消除影响大多数是针对精神性的人格权;第二,消除影响主要是针对受害者本人而言,加害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对受害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受害的是环境,就存在一种不能对付责任的情况。

(六)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在传统民法领域主要针对的是人格、损害的恢复,但是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不存在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情况。并且赔礼道歉主要适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受害人,但是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从其原告的主体资格上看,就不存在着特定的受害人。当然,从赔礼道歉的内涵所涵盖的情形、环境侵害的具体内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以及赔礼道歉的效果出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佐证赔礼道歉可以作为承担方式:首先,赔礼道歉的内涵所涵盖的包括人格权以及精神性财产权利、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的情形,伴随环境侵害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也应该扩大化;其次,环境侵害本来就包括侵害了社会公众享受自然环境的精神性的权利,因此将赔礼道歉作为侵害这一环境享受权的精神性权利的责任承担方式;再次,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弥补性以及惩罚性的基本特征来看,赔礼道歉的功能正好是符合这一基本特征的,赔礼道歉可以向社会公众实现,并且对于侵害人来说,公开的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惩罚措施;最后,从赔礼道歉的效果来看,赔礼道歉可以对社会产生一种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对于预期的环境侵害有一个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适用

我国目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界也对于具体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的适用展开了讨论,司法实践中各地也借鉴国外的制度等进行创新,但是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接下来,主要探讨排除危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这三类责任承担方式具体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适用的标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现在其适用的标准不明确,适用标准指的是法院何时何种条件应该做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判决,是一旦有一定的环境侵权就做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判决,还是在环境侵害到达了何种程度才能做出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判决。

停止侵害的适用必须是以民事权益已经被侵害为前提,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处于持续的状态,但是可能造成现实的损害或者不会有现实的损害。有学者认为,适用停止侵害要以是否违法作为依据,如果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并且造成了损害,那么法院就要判决停止侵害。该观点明显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是合法的大量的排放污水废水行为,但是已经造成了周围居民的人身出现了健康问题,要求民众对此污染行为进行容忍,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停止侵害的适用上,应该引进利益衡量的司法原则,综合考量各类社会关系以及利益,例如该种侵害行为的社会严重性与治理的紧迫性、停止侵害的经济利益等各类利益,从而达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针对排除妨碍的适用,对于一些轻微的、正当的妨碍,不能适用排除妨碍,只有当这种妨碍超出了一般人的容忍程度,环境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造成了社会公众无法正常行使其自身的财产、人身权益时,才能够适用。消除危险主要针对的是环境损害还没有发生,而未来极有可能发生损害,就可以适用。

在三者适用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容忍度的问题,即需要社会对环境侵权行为需要有容忍度的存在,如果超出了容忍的程度,才能够适用上述三种责任承担方式。那么,如何来判断是否超出了社会的容忍度呢?社会容忍度的考量需要法官进行一个自由裁量,但是法官要在利益平衡的原则下进行裁量,主要考虑侵权行为侵害的程度、侵权行为的社会价值评价、受损利益如何等经济、环境、社会三者的利益关系。当然,也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量,即将环境侵权者的生产经营所获得收益与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及人身伤害等损失进行比较,从而考量是否超出社会的容忍程度,将社会容忍程度进行了量化,但是该观点在具体执行起来会产生巨大的困难,无法具体计算社会的损失,即环境受损根本就无法进行量化。

(二)恢复原状的适用。在恢复原状的适用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复杂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恢复原状的具体适用条件、“原状”的具体标准界定等问题。妥善的处理恢复原状的适用的具体问题,有利于环境恢复的效率。

1、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主要是要求污染者承担治理污染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对于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首先,不能将环境侵权的救济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混淆在一起,即将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纳入到恢复原状的适用范围中来,环境问题根本就不是环境侵权法所能调整的范围;其次,恢复原状适用的前提是侵权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侵权行为并且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如果实施了侵权行为但是有危险的可能性,那么就应该实施停止侵害、消除妨碍等责任方式,而不是恢复原状;并且,生态环境的恢复原状不能够适用一般财产的恢复原状上的经济合理原则,即使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成本可能大于责任人因为污染环境的收益,责任人也不能够因此免责;最后,适用条件还要满足恢复的可能性这一要件,即有恢复的可能性才能够适用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并且判决应该考虑到执行的问题,因此假使没有执行的可能性,那么作出的判决就可能失去了意义,也会损害司法权威性。至于如何判断是否具备可能性,可以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是否具备恢复原状的可能性,从而对法官作出判决提供参考意见。

当然,在恢复不能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替代性的修复方式。替代性的修复方式可以是同地区异地点、同功能异种类等情形,从而使生态环境恢复到受损害之前的功能以及状态。同地区异地点就是在同一个生态区域内,被污染地点无法恢复原状,只能在其他地点进行补植复绿,从而保证整个生态环境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以及功能的恢复。同功能异种类指的是替代恢复的品种与原来受到损害的品种不一样,但是二者的生态功能是相同的。在实践中,目前很多地区采取了这种同地区异地点等方式的替代性恢复方式。例如,贵阳专门设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示范园区,福建、云南等地法院也要求被告进行补种复绿等强制措施。

2、“原状”的标准问题。恢复原状中“原状”的标准在恢复原状具体执行过程中是一个很难以把握的问题。什么是原状?恢复到什么标准可以视为是已经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就是将受损的生态环境恢复到之前未受损的状态以及恢复未受损之前生态环境的功能。即恢复原状首先要求污染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受损地进行原地原样的恢复原貌;其次要求污染者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将污染地的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当地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即可。

(三)赔偿损失的适用。赔偿损失中的损失应该是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服务功能缺失所导致的损失。因为人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从生态环境中获得收益,但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社会公众就会丧失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本应该享有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收益,所以为了维护这部分的空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在具体适用中,赔偿损失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量,还应该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鉴定等费用。

当然,精神损害也是应该能够进行赔偿的。首先,因为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不仅仅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粮食),还包括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的享受),因此“服务功能的丧失就包括了精神性的环境权的丧失,优美的环境会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提供美学价值”,因此从此角度来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精神损害应该赔偿;其次,由于一般环境侵权行为具有侵害时间长、损害的范围广,不仅给社会公众带来财产人身上的损失,还会给社会公共带来剧烈的精神痛苦,如一些噪音侵权,长时间的噪音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错乱,带来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从精神损害的目的来看,精神损害是以金钱的方式来抚慰受害者的精神上的伤痛,心理上的痛苦,借助金钱货币的心理作用,从而达到救济的目的。并可以通过金钱给社会公众有经济能力去体验享受生活的乐趣,来转移环境侵害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最后,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效果来看,通过精神损害赔偿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环境侵权的成本,这样会增加侵权者的经济负担压力,导致侵权者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污染防治以及减少污染以防止污染的再度发生,对环境污染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三、总结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关乎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可以提起什么诉讼请求以及法院如何做出裁判,要求污染者应当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否被解决,也将直接影响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以及目的能否被实现。当然,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恢复原状中,具体恢复原状的方案的实施、恢复原状的后期的监管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只有在不断研究与讨论中,一步步的推动着立法的发展,逐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最终推动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辉.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J].法学论坛,2014.6.

[2]林文学.环境事公益诉讼争议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14.10.

社会环境现状篇(5)

论文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 经济 、社会诸要素与人类健康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的和谐,它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满足本区域健康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健康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但是,经济条件、技术状况、社会组织对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构成限制.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 发展观,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特别重视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分析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内涵和特性作了初步的分析[cil.这里,我们进一步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功能、需求、限制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大家继续赐教.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与功能

1.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 自然 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区域性是其本质特性czl.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它侧重于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康是其要素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序参数”.

1. 1. 1人口要素与健康人既是健康的生产者和创造者,也是健康的消费者和享用者.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健康是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一方面,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影响着该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区域人群的健康观念、健康需求、健康行为、健康水过来又影响着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没有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 2资源要素与健康人类健康的获得有赖于健康需求的满足,而健康需求能否得到及时、足量、高质的满足,又取决于健康资源的供给能力.所谓健康资源(health resources),是指所有资源中主要用于人类医疗与保健服务、直接指向避免人类健康风险、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那部分资源,主要包括药物资源(具有 治疗 作用的自然资源,如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保健资源(具有疗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如温泉、矿泉、泥沼、气候等)、卫生资源(提供疾病治疗和保健服务的社会资源,如 医院 、诊所、医生、护士、病床等).所有这些健康资源,都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 1. 3环境要素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j.而无论是人的身体、精神还是社会状态,都与人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人类健康而言,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对人类健康有益,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状态(physical state)有显著影响,它既是健康资源(如药物资源、保健资源)的载体,也是致病因子的源地,环境化学性疾病(如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环境生物性疾病(如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环境物理性疾病(如高山病、皮肤病等)都与环境致病力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mental state)和社会状态(socialstate)有重大影响,社会组织对健康资源(特别是卫生资源)的配置会直接影响到健康资源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健康服务的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 )、健康需求的可满足性(satisfiability).如果健康资源的配置是合理的、公平的和有效率的,这时的社会环境可能是有益健康的,反之,则可能是无益健康甚至有害健康的.因此,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1. 1. 4经济要素与健康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健康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川一方面,良好的健康状况是人类福利和生产率的基础cs7;没有健康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cs7;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目标,必须消除各种普遍存在的、能够削弱人类能力的疾病,并使所有需要消除贫穷的人身体健康叫.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是人类健康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支撑,获取健康资源、享受健康服务、满足健康需求,都倚赖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与健康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预期寿命总是高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贫穷地区总是拥有更低的健康水平,贫穷人口总是拥有更多的健康风险.

1. 1. 5社会要素与健康社会是人类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形成的具有集体目标指向的人类群落.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状态上的完好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决于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社会组织为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如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开发新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体制和健康 教育 系统减少人类健康的风险,通过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和提供健康、服务满足全体人民的健康需求.社会制度、文化习俗、道德观念等社会要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社会环境的整体形式对人类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状态发挥影响和作用.

1.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人类进步的新的发展道路,协调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高宗旨川,因此,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人地关系、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谐、协调、统一的地域系统cad.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同样有赖于这三种关系的和谐.

1.2.1人地关系与健康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生命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cs7一方面,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不断改变着人类健康发展所倚赖的自然环境,并进而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健康资源供给能力;人类不仅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健康发展之路,而且有能力通过改造环境和调适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环境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不断改变着其环境疾病致病能力,进而影响着人类健康的发展;归根到底,人类身体状态上的损害,都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所造成,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造就健康的机体,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里,人类健康是绝对不可持续发展的.

1. 2. 2区际关系与健康区域是个开放系统,一方面,区域人口健康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区域本身的特质,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受制于区域以外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疫病蔓延等区域环境问题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影响到区域之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健康,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外部性(externality ).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环境污染物质的迁移性,生态破坏影响的放大性,以及人类活动的流动性,决定了区际关系协调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健康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满足健康需求需要区域之间的协作;因为健康风险分布的不均衡,降低健康风险需要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际关系,是人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获得完好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本区域公众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其它区域满足其公众健康需求的能力.

1.2.3代际关系与健康协调代际关系、强调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健康需求的能力.如果不顾后代的健康发展,对有限资源掠夺滥用、对环境污染置若周闻、对生态破坏无动于衷,最终会将后代一步步推向无法在地球上安身立命的深渊,人类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人应该肩负起保护生态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协调好人地关系和区际关系,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有益于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与限制

2. 1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需求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s7.健康是人的天赋权利,健康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人类健康需求可分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三个层次.

.1.1公众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身体状态完好即生理健康,它是指人体器官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处于无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应优先满足确保身体状态完好的需求,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满足“防病于未然”的健康需求.包括维持生理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的足量与均衡摄人);维护生理健康所倚赖的环境要素(如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特别是清纯的空气、洁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提高免疫能力所需要的保健产品与保健服务(如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健身房、锻炼场所、疗养设施)。(2)满足“治病于已然”的健康需求.包括 治疗 疾病所必需的药物资源(如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中成药、西药等);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卫生资源(如 医院 、诊所、医生、护士、病床、医疗器械等).

2.1.2公众确保精神状态完好的需求精神是生命活动的反映,精神状态完好即精神健康,它包括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的认知能力、保持良好心态的情绪协调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志调控能力,具有适宜社会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精神状态的完好既有赖于身体状态的完好,反过来又能促进身体状态的完好.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确保公众精神状态的完好,关键是要使公众通过自我调控和心理 教育 来排除不满、克服压抑、舒解压力,形成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精神世界.其主要需求包括:(1)满足感的需求.这是认知方面的需求.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人的需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要求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常存知足常乐之心,不怀贪得无厌之欲.(2)愉悦感的需求.这是情绪方面的需求.人有“七情六欲”,无论是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情,还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欲,都是人之常情,但“过则为灾”.这就要求对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心态.(3)成就感的需求.这是价值方面的需求.公众需要他人和社会对其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关注和肯定,需要有成就感,如果他人和社会不能对其价值给予及时、准确的肯定,就有可能产生扭曲现实、意志消沉甚至心理变态的健康风险.

2.1.3公众确保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社会状态完好主要指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角色。美国学者帕森斯认为,“健康可以解释为社会化的个人完成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mo.社会状态完好建立在身体、精神状态完好之上,同时对身体、精神状态的完好起着协同作用。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需求,就是要使公众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其知识、劳动、创造得到尊重,其自由、财产、情感得到保护,其个性、才于、抱负得到发挥,其权利、价值、地位得到体现,最终获得社会的幸福感.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平的社会制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是确保公众社会状态完好的三大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健康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保障.

2. 2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限制

社会环境现状篇(6)

 

关健词: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1、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环境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环保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普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环保基础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以提高在职干部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一为目的的专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

1.1成人环境教育现状。目前,我国环保队伍的总体水平与事业要求尚有差距。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和地方环保系统内的近7万名干部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1.5%,中专占11.7%,其他占36.6%,而环保专业毕业的不超过5%,许多同志毕业后,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知识老化需更新。

1.2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专业环境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据2003年统计,全国己有近200所各类高校开办了环境保护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己基本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专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专业布局不尽合理,人才供需不尽对口等问题。

1.3基础环境教育现状。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由环保事业的地位和环保工作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的,环保问题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需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抓好下一代的环境教育意义深远。一是通过对青少年及儿童的教育,去影响和教育家长以至社区和全社会,二是面向未来,在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时要避免下一代出现同样的环境问题,需要对下一代灌输环保知识,树立环境观念。三是环境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他们爱祖国、爱自然的良好品德。但我国中小学校的环境教育开展还不尽如人意。在认识上由于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感、环境行为为主与升学和就业无法直接挂钩,往往被学校、教师家长忽视。加外在教材上基础环境教育基本依靠有关具体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杂乱无章、零散无序的现象,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理念和预期的环境素质。同时中小学之间环境教育衔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1.4社会环境教育现状。社会环境教育面广而且内容丰富,重点应是两方面:一是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教育,包括各级领导,他们是决策者,在环境保护中起至关重要作用,只有他们牢固树立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有正确韵政绩观,从而发展循环经济。二是抓好重点污染企业领导的环境教育。企业领导的环境法制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污染物的排放,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制和环境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从而自觉防治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国开展环境保护20多年来,环境教育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任务的繁重,缺乏有力的支持与保证,目前,环境教一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归如以下几点:环境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管理制度,许多市、县环保部门没有机构、没有资金、没有专门人员从事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理一论和方法研究严重滞后,没有系统的教材,而参照欧美的参与式教学,日本的体验式和中国的探究式让环境教育者无所适从;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部差异,城市与农村差异、发达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差异,而在西部、在农村、在贫困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巫需理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现行环境教育不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对从事环境教育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要求较高,而现状是此类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

2、环境教育的主要对策

2.1进一步强化基础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

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分别分析各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克服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基础的培训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编写适合中、小学特点的教材,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应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意识教育。高等院校要逐步调整学历结构及专业结构,使之完善合理,在专业设置上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结合专业特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以及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绿色大学的基本内涵之一。

2.2加快课程建设。研究调整和完善环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达到能满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能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体现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规律。

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必须贯穿和渗透新形势下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和观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实现生态可承受的工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与办法等。

2.3加强领导,增加投入,为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决策层是第一训导顺序己成为国内外的共识,要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干部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开设环境课或讲座,提高决策层对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各级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在环保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环境目标责任制中。一是做好组织保障。由领导亲自挂帅、安排专职或职人员成立环境教育小组,明确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奖惩制度。二是物质保障。各级政府在安排经费时,要将环境教育纳入预算,给予优先考虑。厂矿企业、医院等单位用于污染防治的资金中,也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对职工进行环境教育。

社会环境现状篇(7)

关键词:城镇环境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根据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特点,当接受某项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后,就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以逐步实施,最终顺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可以把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①规划准备阶段:包括规划领导小组和编制技术组的组建、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召开动员会等;

②调查研究阶段:包括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试验研究、资料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③规划编制阶段: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包括环境保护总目标和各个分目标,提出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拟定规划方案,包括大气、水、声、固废和生态五个方面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的优化与协调;

④编制规划文本阶段:规划草案内审通过后,可正式编制环境规划报告,包括环境规划(草案)和必要的规划附件,规划报告作为报批和监督实施的文件,在编写时要突出重点,文字简练、准备。报告内容应以规划结论为主,辅以必要而明确的论证,对技术过程不必陈述。

⑤提交审判和实施:县级市以及现政府所在城镇的镇级环境规划经地市级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一般乡级镇环境规划由所属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镇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2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总论

①确定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镇环境规划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区域环境建设现状、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及水资源利用规划等,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②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应坚持整体性、连续性的原则。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确定规划范围、期限和规划重点

规划的范围应与城镇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可与城镇的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其中应以近、中期作为规划的重点,远期可作前瞻性规划。

④制定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

为保证环境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规划的超前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以及资料的统计分析

通过资料的收集、现场调研,介绍城镇的区位、自然环境,论述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对规划区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统计主要污染源并进行评价,找出该城镇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为下一步规划目标的确定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介绍城镇有关计划、规划,论述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搜集有关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对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介绍,对比城镇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现状,找出城镇发展现状与总体规划的不同,提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发展和总体规划修改的意见,为总体规划的修订提出建议。

第四部分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规划目标的提出

①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不同区域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将特定区域合理划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的技术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一是研究各环境单元功能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环境单元功能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二是研究不同环境单元的环境特点,结构与人们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规律,从环境保护要求出发,提出不同环境单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

环境功能区划应依据城镇的总体规划、国家的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该城镇的环境质量现状和评价结果,以及生态适宜度的评价结果,本着保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区域与功能类型相结合和科学性但不失灵活性的工作原则进行。

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可分为单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和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单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可分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进行环境功能区划时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②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

环境规划目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规划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环境规划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单项目标和环境指标。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又可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不同的地区其环境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可有所不同,但都应该能够反应该地区的环境规划目标,表明规划所要达到的环境状况。规划目标要与该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针对当地的环境状况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地发展。

第五部分环境规划草案的拟定和筛选

根据所提出的环境规划目标,以及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结果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现状评价的结果,从已确定的该城镇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入手,拟定出若干种环境规划草案,以备择优。根据地区的财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实际情况,对拟定的草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排除不可行方案,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方案,同一个规划目标,可有多种方案。

第六部分优选环境规划草案和规划最终方案的形成

对已有的规划草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可以通过请专家论证,进行对比分析,权衡利弊,筛选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环境规划草案。根据环境规划目标和完成任务的要求,按照草案对比分析优选中专家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对环境规划草案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最后形成正式的环境规划方案。

第七部分总体规划方案

环境规划方案确定后,应对方案进行结论性论述,最终形成一个总体的规划方案,方案中应明确该城镇的城镇性质、区位特点,给出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汇总出各个单要素的指标体系,另外应该提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对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城镇总体规划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最终使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城镇坚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第八部分环境规划文本及图件的编制

应将规划编制成文本,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执行规划的法律依据,文本的编制应简洁明了,措词严密,体现方案和污染的防治措施。规划图件的组成:生态环境现状图、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位置图、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环境质量规划图、人居环境与景观建设方案图。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规划底图应能反映规划涉及到的各主要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