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环境研究

网络环境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0 14:53:42

网络环境研究

网络环境研究篇(1)

(一)顾客资源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络所连接的顾客群无论是在收入、教育水平,还是在消费品味、购物标准上较之一般的消费者都有明显的不同,他们的人本化(个性化)需求更趋明显。因为在线上购物必须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而能够成为网上购物者的前提必须是上网者。通过国外网络使用者特征的描述,将有助于现阶段实现网上销售的工商厂家界定潜在顾客的特性,选定目标市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与营销管理模式,以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顾客群的异质性需求,形成并巩固企业的顾客网络。

就目前而言,网上购物者消费群体多为社会中坚者,这个群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基本特征:

1、年龄与性别特征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网络用户已超过1.5亿人,这1.5亿人的年龄基本都在18岁~35岁之间;其中男性使用者约为女性的2倍,但女性比例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按一般的人口统计研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1/3的小孩和1/3的老人,而真正从事工作的人口数一般只占总人口的30%,而男性从业人口约占全部人口的1/5到1/6。按此计算,这1.5亿网络人口相当于7亿至12人口的国家或地区,比欧洲的总人口或美国和日本两国合计的总人口还多,而他们的消费水平、购买能力比这些国家居民的平均消费更强。

2、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职业特征

网络用户的使用者多属于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高学历者,60%~70%的人受过大学以上的教育,年收入一般平均超过5000美元,上网的用户中近25%的家庭年收入超过8万美元。从职业上说,近50%是专业人员或经理阶层,他们的教育、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较高。当然,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中低收入群体上网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3、地域和民族性特征

因为互联网络突破了空间和地域的界限,企业将面对的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网络顾客。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技术发展水平、法律制度、社会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同阶层、同--职业、同一收入水平网络顾客的购买行为和习惯的极大差异性,这就给网络顾客购买的个性化又增加了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因此,网络环境条件下,由市场主导型变成了顾客主导型,市场细分成为网络营销企业环境研究与分析的重大课题。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所遵循的观念是市场导向,由于技术手段的制约,企业无法了解和掌握面对的市场中每一个个体顾客的实际需要,也无法针对每一个个体顾客来设计其独特的产品,企业只能将所面对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看成是同质性市场。从而根据市场调查统计结果出现频次最高的需求特征来设计产品,最终将产品通过既定的销售渠道推向市场。然而,

在网络时代,企业所面对的网络顾客与传统的消费者有质的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更加理性和个性化,他们有各自的选择和期望,他们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最低的比较价格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可见,由这样的消费群体构建的网络市场与传统市场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上销售的企业也面临着一个相当繁杂的环境,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赢得新型顾客?这其中包括一系列观念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革新和变革,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营销战略的变革。

(二)企业“规模优势”的消失

互联网络一旦运用于企业发展,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可以“使大企业变小,小企业变大”。当然这并不是指企业的实际经济规模,而是指互联网络作为一种信息科技,它完全可以从信息管理的角度使企业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从而不再受经济规模大小的制约,这一特点对于中小企业尤为有利。

在传统的企业生存环境下,企业的知名度往往来自企业自身经济规模大小、企业的历史等各种因素,企业的业务范围一般也是确定的。客户资源是有限的,而大规模的促销、广告等手段对大多数企业往往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即使是大型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忙于跑交易会、寄送产品目录样本,在国内外报刊、电视上做广告,派大批市场或营销人员直接“上门”推销,这些传统促销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也正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大量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互联网络的发展,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时空上的惊人突破,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将产品的品牌、式样、规格、性能介绍、包装以及价格制成图文并茂的页面,进人互联网服务器上,便能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各国客商直接、随时地查询企业信息,扩大产品的对外宣传力度。可见,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企业全面走向世界舞台的有力工具。

当前,我国一般中小企业没有自己专门的信息部门,或者借助信息部门的力量十分有限。于是可以依靠一些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将互联网上丰富的商业与技术信息下载拷贝,并对之进行分类,供中小企业分析参考。中小企业的不少小商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极有竞争力,但由于规模小,营销力量薄弱,缺乏知名度,而互联网络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费用使企业获得较翔实的市场信息,网上销售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促销费用。所以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网络环境改变了企业竞争的格局。大企业不仅面临着与大企业、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且面临者与数量更多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广大中小企业可以依托互联网络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专”的发展模式,成为“小巨人”、“小强人”企业。

当前,对我国企业来说,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不应把互联网看成是一种高科技的尖端,看成是知识经济的未来,对之有一种神乎其神的距离感,它是确实存在于企业身边的信息工具,在互联网上有无限的商机,世界各大洲的客商每天都在互联网上查询申中国出口商品的信息。但也不能天真地认为,只要在网上有丁主页,广告上了网,订单就会像雪片一样飘来。因为互联网不是百宝箱,从网上并不能“下载”利润,对众多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充分地认识它,在技术上把握它,调整企业组织,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制订相应的战略迎接来自网上的挑战。

继PC之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崭新的信息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据统计,在1998年的后几个月中,1/8的美国人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而企业间的网上商务往来也增加了4倍多。l998年全球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到430亿美元。据美国著名的的Forrester研究公司预测,到200x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可达8427亿美元。国际数据集团(IDG)也作出预测,到200x年,网民数量将达到3.2亿,上网购物的人数将达1.28亿人,

网络环境研究篇(2)

科学技术极大的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及主席曾不止一次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论断,可见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性.21世纪时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必然给包括高校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大众带来很大的影响.高速多内容的信息传播,丰富了高校政治活动开展的方式,使得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给高校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多帮助及很好的机遇.

1.1丰富了政治工作开展方式

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互联网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信息高速大范围传播的途径以及方便交流的沟通工具,借助于互联网对于信息的多种传播方式以及快速便捷的沟通渠道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途径及方式.同时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实现了共享和相互间的互换,各学校间相互借鉴,缩小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产出比率.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更加的方便、快捷.利用E-mail与类似QQ之列的即时通软件,可以及时的传达双方的想法,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极大的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而且,互联网面对的受众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能够大大的减少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从而更加顺利的去开展和实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1.2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互联网因其自身的交互性与隐蔽性,恰好改善了这一方面.它使得学生从被灌输的被动地位回归到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与教师处在平等地位,令他们主动的去参与到其中,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就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使得教师能够更加容易的去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以及思维方式,进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目标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和理解.

1.3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在也逐渐被运用在了教育教学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带给师生的是更加生动,更加富有乐趣,声像并茂的教育情境.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的实施背景,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要传达的教育理念,把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多媒体视频影像等方式更加生动活泼的展示给学生,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原本很严肃或者理论性很强的内容,使他们能够在娱乐中领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果得到提升.

2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的人才,高等学校的教育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当然对于我们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虽然各学校为了完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及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没能够达到时代的要求,还是存在了很多的问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总结到了几个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2.1内容空洞、陈旧

就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很多高等学校中,其开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大多都是以理性的灌输为主,缺乏创意.没有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况,思想情况,在没有针对性以及目标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填鸭式的思想灌输,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没有积极性,导致思想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率很低.

2.2教育手段单一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中,负责开展进行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和组织并不少,其中像是党校培训、辅导员的工作以及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等.尽管工作人员和活动都不少,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做的很好.其中普遍存在的原因是教育方式过于单一.通常他们都是采用的一对一以及一对多的传统的授课式的方式,将理念灌输给学生.这种单一的传授灌输方式大大的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得属于他们的宝贵业余时间进一步的减少,而且此种方式的教育很容易令学生感到反感,进而对此产生一定的排斥抵制心理,对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3工作目标的好高骛远

在很多情况下,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都显得非常不切合实际.空泛的内容,不符合实际的教育目标,在不了解学校学生实际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一味的给他们强调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而不从学生的自身利益出发,使得他们从内心抵触,导致思想教育工作达不到预先期望的目标,使得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功效减弱.

2.4缺乏有效信息反馈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开展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大都是由老师或者是辅导员通过授课的方式来进行的,影响此种方式的因素很多,如时间、场地、人员数量等.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达给授课教师,因此容易导致教师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得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做到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和解决.

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的创新并不是盲目的、毫无依据的,必须要结合时代的要求,与目前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相契合,做到真正的与时代同步伐,切实的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作用.

3.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海南岛各所高等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全省的发展情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求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如今的社会背景环境下,人际关系的表现方式及方法就是要做到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这是要近些年以来我国社会提倡的和谐社会的目的和宗旨.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将基础教育工作做好的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要做到相互间真情的互动,教师方面要淡化自己的权利意识,而是将自己处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以学生为出发点,增强思想教育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使其在蕴含思想性的同时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进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3坚持激励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将教育方法自身的激励能力尽可能的发挥到最大化,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和活力.

4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4.1观念更新与方式转变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技术的时代,作为处在这个时代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摒弃以往老旧过时的观念,充分认识到新的机遇的到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4.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高等学校开展进行西乡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信息的获取,到信息的选择,再到信息的传播,这样的一个过程.是用大量的正确的信息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高校应当建立起一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各学科专业人才组成的综合专业队伍,从而更加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从理论上澄清是非,说服学生,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4.3构建信息化政工网络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最大的改变之处就是大大的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高等学校的是想政治工作在开展时应充分的发挥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网络平台,方便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分享生活或学习中的乐趣.网络交流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是相互看的见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隐蔽性和保护了个人的隐私.因此可以基于网络进行匿名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其内心的困扰或心理存在的问题,通过专业的心理专家积极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高校学生,及时疏导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从而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大学学习生活中.

4.4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网络环境研究篇(3)

关键词:信息行为;用户行为;用户;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7日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迅速增长,用户面对可以轻松获取海量信息而感到幸福,但在真正寻求解决方案的信息时,又感到焦虑,无法鉴别信息、过滤信息。可以说信息时代网络环境对用户信息行为影响最大,用户信息行为呈现新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进行研究。对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行为的研究将有利于把握用户信息行为规律,有利于管理用户信息行为,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试图探讨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一些相关问题,包括网络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类型、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特征。

一、用户信息行为及其研究现状

1、用户信息行为。国外学者Wilson T认为信息行为是与信息资源和渠道有关的人类行为的综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查询和使用行为。国内学者胡昌平认为信息行为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指主体为了满足一定的信息需求,在外部作用刺激下表现出信息获取、查询、交流、传播、吸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行为;张辑哲认为信息行为是有信息能力的生命体对信息这一客体对象所采取的一切行为。由此看来,Wilson的定义偏向心理学角度的定义,胡昌平解释了信息行为的内容,较形象、具体;张辑哲的定义具有统一性,更有哲学意义,但应用此概念需要更进一步对用户信息行为进行解释或分类。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了解到当前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共识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类是信息行为的主体;(2)信息行为始于人类的信息需求;(3)信息行为是对信息客体的查询、使用等行为,因此可以进一步认为,人类信息行为会受客体形式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正是因为信息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用户信息行为出现新的特征。

2、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对用户信息行为或信息用户的研究较多,主要有: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用户信息行为,认为用户信息行为受信息意识的支配,外界刺激会产生信息行为;第二,从信息服务角度研究,通过要了解用户信息行为,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第三,从某个具体行为出发研究用户信息行为,如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检索等;第四,从哲学意义上或称一般意义上研究用户信息行为。

二、网络对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网络为信息资源提供了新的空间和环境,导致了信息资源的激增,信息客体的这一重大变化,对信息主体即信息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了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网络中信息资源的存在、、传播形式决定了信息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环境下海量的信息,使得用户大量的信息获取行为转移到网络上;第二,用户信息获取目的多样化,甚至还有无目的的信息获取行为,即偶然信息行为。

2、培育了用户信息需求。一方面网络培育了用户信息的需求。传统信息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并不是很强烈,而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出于某种目的,如网络社交,更愿意主动公布信息,还有用户不得不信息,如政府信息公开;另一方面网络培育了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网络信息资源增长速度之快远远超越了用户信息获取能力,使用户产生信息焦虑,因此用户更迫切的需要信息服务,如网络环境下,用户需要网络信息资源获取、利用方面的咨询服务。

3、改变了用户交流方式。网络改变了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传统人际交流是“点对点”的“对话式”双向交流,大众传播多是“点对面”的“独白式”单相交流,而新兴的互联网则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模式,现实中的“人-机”交流,是“人与人”的间接交流,是“一对多”交流。

4、挑战着用户的信息选择能力。用户信息选择需要依据个体既有知识积累,利用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判断、选择,从而过滤出其中最为有用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长,用户信息选择能力或既有知识积累远远不够,网络环境下用户正处在信息选择困境之中。

三、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类型

张辑哲教授将用户信息行为从主体单位的维度划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社会信息行为,从信息行为过程的维度,将信息行为概括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三个基本部分,然后分别从主体角度对信息行为内容进行了阐释说明。笔者也针对此方面的划分做了一些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类型进行了阐释。

1、信息用户类型。张晋平将信息用户分为个体用户和集体用户;冯花朴认为当前信息用户的研究分为青少年、科研人员和成人等三类人群的信息行为研究;程刚认为我国信息用户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用户、农业信息用户的研究,而对企业、政府机关领域的信息用户研究很少;黄淑勇研究了web2.0环境下信息用户的群体性特征。由此看来,对信息用户类型的划分往往因研究目的不同而不同。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行为是群体信息行为还是个体信息行为和用户是个人还是群体没有关系,对此分析的意义在于不能以人类存在方式判定其信息行为。就作为人类个体而言,网络用户可能会从网上个人博客、微博等,貌似是一种个人信息行为,实质他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一种一对多的交流,这些信息行为的本质上并不是个人信息行为,而应属于群体信息行为。

2、网络环境下信息行为类型。张辑哲教授从信息行为过程的维度,将信息行为概括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三个基本部分,将生命体产生相应信息需求作为信息获取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用户产生相应信息需求过程也应该属于信息行为一部分,而不应该作为信息获取必要条件。理由:第一,信息需求产生属于人类重要的信息活动;第二,信息时代,人类信息素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时,不能有效产生信息需求成为了困恼人类信息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信息时代信息需求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第三,许多学者在研究人类信息需求,作为信息行为的一个研究点。

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人类信息行为过程应简述为以下几个方面:信息需求、信息查询、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交互。具体探讨有以下几方面:(1)信息需求。网络环境下用户表现为信息更加饥渴,甚至信息永远得不到满足;(2)信息查询。网络中进行信息查询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能力差的人往往这一步遇到困难;(3)信息选择。信息选择的主观性很强,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选择难度更大,仅靠主观能力去选择信息,会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体验,因此应靠技术帮助用户进行信息选择;(4)信息使用。网络环境下信息使用比较便利,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管理、学习等;(5)信息交互。网络环境下用户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相对于传统信息交互,网络环境下用户更容易成为信息生产者,因为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信息用户之间更容易达到平等,信息传递更加便利,但应注意的是信息交互实质是“人-机”交互,因此研究网络环境下信息交互的学者很多是在研究“人-机”交互。

四、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特征

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笔者总结为技术性、个性化、可塑性、社会性、偶然性等五个方面。

1、技术性。网络环境下要求用户有较高的信息技能,用户信息查询、使用和交互等环节,都需要用户熟悉网络环境,能够进行“人-机”对话。如果用户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程度越高,对信息需求的内容、方式、质量的要求也越高,并能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但现实中,往往技术好的人对信息查询结果期望较高,信息更不容易得到满足。

2、个性化、多元化。网络虚拟环境给了用户更大、更自由的信息活动空间,用户信息行为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征。如,用户会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产生需求;用户会因为广告信息的推送而进行信息查询或浏览;面对海量信息,用户手足无策的情况下,会更加主观地选择信息;用户信息管理更加个性化;网络颠覆了传统信息交流方式,用户有更多交流方式可以选择。

3、可塑性。用户信息行为的可塑性是指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引导,改其变行为,进行新的认知选择,以便从诸多路径中选择最经济的,又符合其目的的路径。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引导用户信息行为,但这会导致用户信息行为不稳定,有一定的随机性。

4、社会性。网络环境下,虽然用户处在一个虚拟的社会当中,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用户信息行为社会性更强,在网络平台的聚合下,网民组成一个个虚拟的团体,用户信息行为的目的、对象、观念等都与之所处的虚拟社会环境相适应。

5、偶然性。用户信息行为的偶然性是指用户信息行为无事先确定的目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传统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大都是需求导向性,但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由于互联网上聚集着高密集的信息,如用户可能通过超链接意外发现信息。

五、结束语

网络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传统用户信息行为,但是为用户信息行为增添了新的特征,信息时代的人类必须意识到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以更好的生存。本文在解析用户信息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环境对用户信息行为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的调研,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类型,最后结合实践,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1]Wilson T D.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J].Informing science,2000.2.

网络环境研究篇(4)

关键词:网络;研究性;实践;学习

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延伸与有效地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并使二者有机的整合,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促进人与人、人与机为特点的人文交互环境的相互支持,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网络环境下探索研究性学习开展,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尝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目标与意义的思考

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看“整合”的目标要求 新知识观、新学习观、新课程观和主体性教育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新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因为缺乏认识主体的认识兴趣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相关的条件,都不会存在任何的认识对象。主体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要求主动参与——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现代学习理论提倡参与、探究,特别是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外部环境中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而产生的互动作用以及主动收集信息的生成过程。主体性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交往的主体,是自我生命活动和个人价值体现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因而主体性教育特别强调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由“封闭”到“开放”的课程观又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比如,我校推出了一项全新的教学新理念,即“给我三年,还你一个有教养,有本领的孩子”。这一举措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教材——由我校教师自编撰写的《人生伴侣》系列丛书,从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概述了人生的目标、意义及为人处事之道,采取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一个置身于社会、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以及提出现实性强、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通过身边的典型实例增强自我主体意识,延伸和发展主体意念,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实现自我价值。当然,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目的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有利于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求,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却能让我们实现这一理想。因为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可以创建最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当代学生具有较为独立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生成意识,他们不仅具有灵活敏感的思维和想象力,而且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因此,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想象的空间,提供可供想象的专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延展性。他们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灵活把握网络空间与新知识点高效整合,将网络技术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实现自主性学习意念。网络教育实质和真谛在于实现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基本包含五项基本原则,即趣味性、个性化、互动性、智能性和主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摒除了枯燥的学习模式,对知识点容易产生强烈的浓厚兴趣;个性化原则,充分实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意识的进一步拓展,强调个性独特而不流于形式;互动性原则,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与网络的全方位接触,产生互动效应和联动效应,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智能性原则,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新知识点的内在潜力得以进一步延伸,从而实现对所探究知识点的深度挖掘;主创性原则,使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不仅仅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在创新的空间中充分拓展。因此,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内容的内在互动性、人文互动性;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信息加工特点自动提取相关信息、自动制定最佳学习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室作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基础为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就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组织方式、学习内容存在形式、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教学组织方式:交互式、开放式现阶段网络环境,教学格局基本上突破了传统的以讲台、黑板、粉笔等为教具特征和以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单纯地听的教学模式;颠覆了教师主导性极大扩张而学生主体性实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封闭而僵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自主能力被遏制的局面;逐步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和以学生借助网络载体自由发挥想象空间的课堂教学。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时、无障碍地交流、沟通,就某一疑问与教师进行对等探讨,就某一学术性观点实行横向交流和纵向挖掘,真正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达到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交互。实践性教学在开放式环境下的交互有三个层次:第一,学生之间的交互。即就专业上的问题或倾心交流、真诚沟通、热烈讨论;或就商榷的问题通过网络载体得以解决。学生之间可以即时性交换信息和看法,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进行即时性的讨论。第二,师生之间的交互。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学生遇到“研究困扰”而懈怠时,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第三,学生与网友(教师、网民)之间的交互。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贴到网络论坛上,双方相互讨论,也会收到较好的结果。网络交互避免了传统课堂讨论中形式主义、肤浅或少数人参与的弊端,让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发挥。

学习内容存在方式:生成性、发展性传统的学习内容是固定、统一的,而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其内容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随着学生“研究”问题的深入,会遇到更多更新的问题,其学习内容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这就引发了师生之间要不断思考与探索。如朱自清先生所作《背影》一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分析,如何正确评价这个人物,人性之美又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呢?这就引出了“人物欣赏”与“文学鉴赏”的概念以及“如何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审美价值”为题的议论。对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和较为热衷的话题,大家并未信口开河、人云亦云,而是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料,了解界内人士的各种评价和不同的观点,加之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得出自己各自的观点。当然,这又引发了另一个讨论的“热点”,即人性之美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性之美能够创造出怎样的价值?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络中关于“美”的文章俯拾皆是,既有正面讨论的,又有侧面评价的,还有从反面推理的。“美”是一个涵盖面颇广的话题,也是一个有足够空间引导学生向纵向深入的话题,从“父亲”的身上,又怎样体现“人性之美”和“人性美的价值”呢?一个“命题”对另一个“命题”的延伸和拓展,正是两者之间的相互生成。世界是变化的,物质是运动的,每个“问题”的生成,必定有另一个“命题”的再现。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惊叹的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思索和探讨的热情,可以借助现代教学的媒体——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生成与发展。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点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强调过程与理解。这正与当代教育工作者试图建立的一种互动的课程相吻合。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与学习内容展开的互动的对话中,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与解释而生成,并随这一过程而发展。

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性、合作化网络为学生个体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学习内容的网上资源,为探究活动准备必要的资料。学生不再是为教师演示教学内容而存在,而是为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自觉地、主动地选择学习、探究手段。同时,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又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交互平台,小组成员中的个体可以将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其他成员共享,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充分论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个体的自主探究与小组的合作学习往往是围绕具体的问题而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计算机网络又将个体探究者和小组成员联系起来,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在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分担学习任务,问题也变得比较容易解决了。

学习评价:对话与协调,批判与支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评价的区分性(优差等级)、评定性(终结性结论)、承受性(学生者只能全部接受)的弊病,明确的体现为五个特征:一是评价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在评价中寻求转变性发展的因素;二是评价的基本活动方式不是简单地对某一观点的单一确认,而是就讨论的观点进行双向的对话;三是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控制,而是协调各成员关系达成有效地合作;四是评价的手段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来实现;五是评价还体现为既是一种批判性,又是一种支持性两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开放性评价。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其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商讨不是对与错的是非选择,而是哪一个更好的选择。因此,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学习观念,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资源管理、学习评价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网络环境研究篇(5)

缜密,理论基础夯实任何研究如果离开理论的支撑,必将失去生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信息质量基本内涵及其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研究、尤其是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而《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该书构筑夯实了理论基础。作为具有多维属性的概念,信息质量概念界定及其内涵阐释依据学者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征[1],经历了由以数据生产开发者为主体、站在信息系统角度审视信息资源,到以用户为主体、站在用户角度审视信息资源的信息管理理念转变过程[2]。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用户地位日益凸显,能够伴随用户信息需求而持续不断改进的信息才是高质量信息[3],信息对信息消费者(用户)的适用性及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4]。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更为全面地界定与描述信息质量概念内涵成为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以信息质量内涵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为基础,重新诠释了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内涵,即信息质量是对信息产品满足信息消费者需求程度的衡量,是信息用户对通过信息搜索与获取过程所获信息内容固有特性(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系统功能和服务性能的主观特性、信息需求或期望满足程度的一种全面、综合评价[4]。该概念站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视角,既包括用户对信息产品基本特征、功能和价值的客观评价,又包括用户对信息服务、系统交互效果的体验与感知与其期望值之间比较结果的主观评价,既关注到信息的使用价值,又体现信息的社会价值,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性分析。由此可见,该书是从信息交互过程和信息用户相交融的角度对信息质量内涵所进行地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分析,是网络环境信息质量认知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该书构建形成由信息内容质量、期望质量、交互质量和感知质量4个维度构成的信息质量概念立体模型。在该模型中,刘冰教授强调指出,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交互质量是基础,信息期望质量是关键影响变量,信息感知质量是核心构成要素[4]。4个维度彼此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概念整体。由此可见,该模型涵盖了从用户需求与期望到信息获取、再到最终获取信息价值收益全过程的信息客观价值属性和用户主观价值感知,更为全面地揭示了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更进一步反映出信息质量多维度、多层次特点,弥补与拓展了基于用户视角信息质量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但为该书的整体研究奠定并夯实了理论基础,也为信息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将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以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基础,运用规范实证研究方法,该书进一步剖析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和感知与信息质量的内在关系,构建形成网络用户信息期望构成体系和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模型。以上诸方面研究既包括整体关系的宏观构建,又包括内在关系的微观探析,改变了已有研究中分段式、截面式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系该研究领域对网络环境中用户心理与行为和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此可见,从概念模型到内在关系结构,再到影响因素模型,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彰显出该书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形成了该书的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思维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2内容观点新颖,逻辑结构缜密,打造形成完整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

《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构建与内涵阐释入手,在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系统分析基础上,在对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全面揭示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形成由信息价值属性、系统技术功能、服务交互品质、感观心理体验等4个维度所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提升机制。从概念模型到内在机理,从评价模型到应用机制,构建形成完整、系统的网络环境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基石。《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用户需求与期望的渐进满足过程、从过程中用户的心理与感知角度、从过程中用户对信息价值认知与判断的逐层深入,对信息质量概念的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强调指出,信息质量不仅取决于信息产品与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还取决于用户交互的期望与主观体验感知[4]。该阐释突破了以往以数据和产品为中心的局限,突出了用户视角的连续性,既强调信息的使用价值,又强调信息的社会价值,是信息质量研究视角的重要转折与突破。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该书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中,虽然信息效用价值是信息质量的核心构成,但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的认知和动机、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技术功能及界面设计、信息特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感和观感等心理因素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用户偏好、习惯、素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质量评价。由此,该书提出网络用户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理性层面,更多的感性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最终评价结果[4]。围绕此核心内容,该书所构建的由多维角度、多项指标因素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既包括基本的信息产品价值特征属性维度,又包括信息交互过程中从网站各项技术功能、交互过程和服务品质、交互界面和网站设计等方面反映用户体验与感知角度的评价维度。在此基础上,该书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主观、客观和过程角度,将用户需求、用户情感、用户体验、用户认知等因素有机融入到以信息价值属性、信息服务品质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形成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基本涵盖了量与质两个角度。这些指标彼此联系、有机融合,全面、透彻地揭示了用户心理、用户行为等主要因素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与影响机理,既反映出信息质量评价中理性层面的考量,也反映出感性层面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与涵盖了用户视角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较好地突出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搭建形成的全新信息质量评价框架,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现有评价体系的大胆突破和尝试。与信息质量评价领域视角全面、应用广泛的MIT数据质量研究项目提出TIQM(totalinformationqualitymanagement)模型相比[5],该模型在其固有信息质量、可达性信息质量、环境信息质量、表象性信息质量等4个维度基础上[6],不但在主观标准中引入了用户角色、用户体验与感知等要素,更从主观、客观、过程3个角度突出体现出全方位、多层面、全流程等特点,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理性与感性因素相融合,同时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由以上几个角度的评析可见,《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将用户信息心理、信息行为理论有机融入到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之中,标志着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过程相融合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的确立形成,成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拓宽了信息质量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展了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该书概念界定清晰,理论层次清晰,逻辑结构缜密,是国内该领域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创新性之作。

3将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现实价值凸显

随着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如何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解决社会各个领域中信息质量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成为信息质量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是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成功之作。《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的评价体系,极具实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所构建评价体系各维度、各指标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结果,是用户网络信息选择与评判实际行为的体现。与此同时,该书还对各维度指标释义及来源做了详细的阐释,为网络信息生产机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站在用户角度,对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信息的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工具,也为网络信息用户选择评判高品质的网络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该书中为评价体系构建所研究获得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和期望、信息体验和感知、信息质量三者间内在关系,所揭示的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也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机构全面透彻地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用户情感认知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和影响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的以提升信息用户满意度为目的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提出的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途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在分析外动力与内动力在信息质量综合提升中不同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综合提升动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信息质量提升动力建设结构、提升路径。另一方面,以动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优化、信息价值属性提升、网络系统功能提升的研究,根据网络环境的现实特点与用户需求未来发展变化趋势,阐明了基于交互视角的网站系统优化、基于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以上模型与策略是以该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用户信息需求与期望、信息体验与感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而提出的。该书所提出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和具体策略,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信息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同时也全面、均衡地考虑到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力,彼此协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者以用户为中心改进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改善与优化系统设计和功能、制订提升信息质量策略措施提供可资借鉴、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由此可见,该书将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既凸显其学术贡献,更加突出了其实践价值与意义,这也是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4结语

纵观刘冰教授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研究思路严谨,研究方法规范,既重视研究的规范化,又突出研究中思辨特色,以创新的视角、大胆的探索,围绕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展开研究,是信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把握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本质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我们科学、全面地评价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利器,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中从用户角度优化信息质量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当然,该书所构建完成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共性的研究。如果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在本著作成果基础上做出更有力的推论,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提升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与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在本书所获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具体的、典型的不同类型网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真实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则可以对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做更一步验证,也可以通过对各类型网站信息质量所做出的总体性评价,发现所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该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多样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研究,其核心对象是信息用户。因此,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如眼动实验法、行为实验方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在现有研究发现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新的研究结论。同时,如果能够采用从网络平台(网页)截取或抓取客观内容数据,再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则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获取用户信息心理与信息行为特征,有效提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瑕不掩瑜,相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将大大推进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服务创新,为实现网络信息质量的优化与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毕强 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KNIGHTSA,BURNJ.Developingaframeworkforassessinginfor-mationqualityontheWorldWideWeb[J].Informingsciencejour-nal,2005(8):159-172.

[2]宋立荣,李经思.从数据质量到信息质量的发展[J].情报科学,2010,28(2):182-186.

[3]CROSBYPB.Qualitywithouttears,theartofhasslefreemanage-ment[M].NewYork:McGrawHillInc,1995:62.

[4]刘冰.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网络环境研究篇(6)

研究性学习概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而是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

为此,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决定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教育部[2001]6号文件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指南》中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教师处于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状态,要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是不现实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社会环境,不考虑社会环境的现实特征,学生在学校学得再好,也是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二、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要素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

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首先,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即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

其次,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即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

第三,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即网络平台是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工具。

综上所述,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一方面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三要素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人才,符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潮流。

三、

创新思维培养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材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按照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9]。在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指向,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在此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即:[9]

² 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² 环节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² 环节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² 环节4: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² 环节5: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网上资源、工具软件与网络平台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环节一,即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目标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是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二和环节三,即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就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类。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或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把握、直观透视与空间整合、快速判断的特点,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这方面工具软件,典型的如几何画板可以辅助学生对一些几何问题和力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找结论;此外,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科学实验,辅助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五,即辩证思维。辨证思维(即辩证逻辑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还要看到不同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事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而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要求。

四、

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

1.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指南》中关于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文献资料从哪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当然,它们可以来自于书本、图书馆、博物馆等。但决不可放弃网上资源。目前国内的科普网站有科普之窗、伊文科普、中国科普、北京科普、科普社团、大科普网、趣味科普站、中国科普城、中国科普博览、前沿科学科普网等近百个。它们均含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中国科普城 (http://www.stcity.com.cn/),内容上分为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军事天地、电脑时代、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风土人情和文学艺术等十大类,近千个小类。已收录了近百册图书500万字的文字资料,图片近3000张,文章近1万篇,并且每天以100-200篇文章的速度增加。中国科普 (http://www.cpus.gov.cn/)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主办,旨在让公众理解科学。栏目有政策法规、科普动态、科普基地、科技前沿、科普论坛、科学与生活、科技史话、科学人物、少年科技乐园等。

国际上也有许多科普资料,如位于硅谷的San Jose现代技术革新博物馆,由旧金山市政府投资1亿美元、博物馆自筹5000万美元而建成。博物馆中的计算机可用于设计自行车、机器人、电子软件、人体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实验室,绝大部分是参与式设计,还专门设计了竞赛项目。馆长认为,这本身就是博物馆的精神。博物馆设有学习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来中心接受培训,全力为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服务。给学生安排的观摩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各专题的活动月月更新。洛杉矶市郊Getty艺术博物馆于1995年开馆,藏品都输进可以互动查询的联网计算机。每年有4万名学生、1.5万名教师前来参观学习。博物馆介绍了各种活动和计划,其议题都提供给教师参考。这些高质量的博物馆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帮助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2.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研究型学习可分为文献研究、实验或观测、调查研究、建摸概括、畅想论证、思辩探究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其一般程序分为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等四个步骤。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比如,在实施研究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 Word 97/2000和WPS 2000等)与电子表格软件(如:MS Excel 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撰写研究成果,“学生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可以是大字、模型、小品、漫画、图片、声像、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 Word 97/2000和WPS 2000等)与电子简报软件(如:MS Powerpoint 97/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

有一些工具软件可以直接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典型的有“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国外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自93年“中心”推出几何画板的汉化版以来,很快受到数学教师的欢迎,经过“中心”近几年举办多期有关几何画板的应用培训班及部分学校的积极试验,目前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思想已开始为教师们所接受,并已逐渐在全国不少中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目前几何画板可以用作数学和物理相关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重要辅助研究性工具。

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就一些需要进行实验而缺少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提供帮助。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曳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虚拟的实验。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结合。虚拟仪器技术与认知模拟方法的结合也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操作仪器,进行各种实验。不但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还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仪器。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 “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10]

3.网络平台是合作研究与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这么长时间的“作业”,教师如何对其进行监控?其它同学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定期其研究进展或用Email不定期的通报相关情况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显而易见,网络是其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开始时,每个同学的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可以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或BBS异步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此时,小组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协调任务进度,因此更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的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www.webcl.com.cn),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分组策略和互动协作等功能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泰盛德公司开发的新纪元因特网协同教学系统是在学校局域网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利工具。该系统具有Internet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电子阅览室平台和学校Intranet应用平台,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开放试资源建设机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五、结论

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副总裁、Palo Alto研究中心(PARG)主任约翰•布朗博士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显的。外显知识与概念有关,而内隐知识与实际知识、技能、诀窍有关。隐性知识在行为、做事情和参与社会活动时就展现出来,因此,内隐知识会以一种慢慢出现的共享的理解形式在一起工作的人群中传播。在物理上教给学生概念、概念化的框架以及物理事实,这些都是物理的外显知识,这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物理学家。要想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必须学习这门知识的惯例,在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一个平台,这种相互作用是以认知为特点的,并存在于深思熟虑的调查行为中。

展望数字时代的潮流,人们有机会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方阵,这一网络方阵中将包括大量具有某些特殊交叉兴趣的成员(甚至小孩)。布朗博士曾观察过一个纽约的7岁孩子和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谈论企鹅,相信这个专家绝对没有想到他在和一个7岁孩子对话,而这个孩子的学校没有一个人对企鹅感兴趣,但这个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兴趣团体。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以增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它不只是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还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04.11

2.  《试论研究性学习》,张肇丰

3.  《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荆孝民

4.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思考》,柳栋、王天蓉(执笔)、陆爱民、张来春、汪佳敏,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

5.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型思考》。陆爱民,2001.05

6.  《略谈“研究性学习”》,胡世良,丰县中学

7.

《建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魏薇,天津十七中学

8.

《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张肇丰

9.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何克抗,2000.01.18

10.  《构建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车皓阳、余胜泉、何克抗,2000.03

11.  《关于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型研究》,黄荣怀,2000.04

12.  《教育文摘周报》

13.  《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师角色以及研究性学习辅导》,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

网络环境研究篇(7)

1999年6月,中共中央的“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飞速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材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总书记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而是决定着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

为此,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决定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教育部[2001]6号文件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其中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知识、解决的学习活动。”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指南》中给出了研究性学习的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如果教师处于缺乏创造性思维的状态,要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是不现实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社会环境,不考虑社会环境的现实特征,学生在学校学得再好,也是不可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特别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二、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要素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手段、、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

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网上资源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首先,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即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

其次,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即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

第三,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即网络平台是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工具。

综上所述,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一方面网上资源、工具软件、网络平台三要素为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旨在适应信息要求的人才,符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化的潮流。

三、创新思维培养与环境下的性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人。人类与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材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材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按照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9]。在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指向,即思维的方向性;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即主体)。在此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五个环节,即:[9]

²环节1: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²环节2: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²环节3: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²环节4: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²环节5: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网上资源、工具软件与网络平台的综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环节一,即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强调思维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甚至相反,其思维目标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是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二和环节三,即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就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类。事实上,创造性活动中的关键性突破(即灵感或顿悟的形成)主要靠形象思维(尤其是创造想象)或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把握、直观透视与空间整合、快速判断的特点,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这方面工具软件,典型的如几何画板可以辅助学生对一些几何问题和力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表格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找结论;此外,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实验,辅助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环节五,即辩证思维。辨证思维(即辩证逻辑思维)是指“能运用唯物辩证观点来观察、事物尊重客观,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还要看到不同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事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

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而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适应信息的人才要求。

四、性环境

1.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指南》中关于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

这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文献资料从哪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当然,它们可以来自于书本、图书馆、博物馆等。但决不可放弃网上资源。国内的科普网站有科普之窗、伊文科普、科普、北京科普、科普社团、大科普网、趣味科普站、中国科普城、中国科普博览、前沿科普网等近百个。它们均含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中国科普城(/),内容上分为运输、环境保护、军事天地、电脑、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风土人情和文学等十大类,近千个小类。已收录了近百册图书500万字的文字资料,图片近3000张,文章近1万篇,并且每天以100-200篇文章的速度增加。中国科普(/)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主办,旨在让公众理解科学。栏目有政策法规、科普动态、科普基地、前沿、科普论坛、科学与生活、科技史话、科学人物、少年科技乐园等。

国际上也有许多科普资料,如位于硅谷的SanJose技术革新博物馆,由旧金山市政府投资1亿美元、博物馆自筹5000万美元而建成。博物馆中的机可用于设计自行车、机器人、软件、人体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实验室,绝大部分是参与式设计,还专门设计了竞赛项目。馆长认为,这本身就是博物馆的精神。博物馆设有学习中心,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来中心接受培训,全力为提高教师的科技素养服务。给学生安排的观摩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各专题的活动月月更新。洛杉矶市郊Getty艺术博物馆于1995年开馆,藏品都输进可以互动查询的联网计算机。每年有4万名学生、1.5万名教师前来参观学习。博物馆介绍了各种活动和计划,其议题都提供给教师。这些高质量的博物馆为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帮助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2.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研究型学习可分为文献研究、实验或观测、调查研究、建摸概括、畅想论证、思辩探究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独立从事某项课题研究,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独立开展研究,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其一般程序分为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等四个步骤。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比如,在实施研究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等进行、整理、加工,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课题研究,得出结论。”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Word97/2000和WPS2000等)与电子表格软件(如:MSExcel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撰写研究成果,“学生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可以是大字、模型、小品、漫画、图片、声像、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此时字处理软件(如:MSWord97/2000和WPS2000等)与电子简报软件(如:MSPowerpoint97/2000等)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

有一些工具软件可以直接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典型的有“几何画板”。几何画板是人民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国外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自93年“中心”推出几何画板的汉化版以来,很快受到数学教师的欢迎,经过“中心”近几年举办多期有关几何画板的培训班及部分学校的积极试验,目前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思想已开始为教师们所接受,并已逐渐在全国不少中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目前几何画板可以用作数学和物理相关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重要辅助研究性工具。

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可以帮助学生就一些需要进行实验而缺少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性提供帮助。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通过鼠标的点击以及拖曳操作,用户可以进行虚拟的实验。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基础是多媒体机技术、网络技术与仪器技术的结合。虚拟仪器技术与认知模拟的结合也赋予虚拟实验室的智能化特征,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无顾虑地随时进入虚拟实验室操作仪器,进行各种实验。不但为实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及远程提供了条件和技术支持,还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仪器。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能够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对一些缺乏实验条件的学生,通过网络同样能够“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10]

3.网络平台是合作研究与项目管理的重要工具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这么长时间的“作业”,教师如何对其进行监控?其它同学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定期其研究进展或用Email不定期的通报相关情况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显而易见,网络是其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开始时,每个同学的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可以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或BBS异步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

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此时,小组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协调任务进度,因此更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在教育部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的支持下已成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分组策略和互动协作等功能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泰盛德公司开发的新纪元因特网协同教学系统是在学校局域网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利工具。该系统具有Internet教学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阅览室平台和学校Intranet平台,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创建开放试资源建设机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五、结论

施乐公司首席家和副总裁、PaloAlto研究中心(PARG)主任约翰•布朗博士认为,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显的,另一种是内显的。外显知识与概念有关,而内隐知识与实际知识、技能、诀窍有关。隐性知识在行为、做事情和参与活动时就展现出来,因此,内隐知识会以一种慢慢出现的共享的理解形式在一起工作的人群中传播。在物理上教给学生概念、概念化的框架以及物理事实,这些都是物理的外显知识,这并不能使学生成为物家。要想成为物理学家,他们必须学习这门知识的惯例,在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一个平台,这种相互作用是以认知为特点的,并存在于深思熟虑的调查行为中。

展望数字的潮流,人们有机会创造一种新的方阵,这一方阵中将包括大量具有某些特殊交叉兴趣的成员(甚至小孩)。布朗博士曾观察过一个纽约的7岁孩子和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谈论企鹅,相信这个专家绝对没有想到他在和一个7岁孩子对话,而这个孩子的学校没有一个人对企鹅感兴趣,但这个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兴趣团体。

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以增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它不只是我国高中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还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

: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国家部,2001.04.11

2.《试论研究性学习》,张肇丰

3.《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荆孝民

4.《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思考》,柳栋、王天蓉(执笔)、陆爱民、张来春、汪佳敏,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

5.《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型思考》。陆爱民,2001.05

6.《略谈“研究性学习”》,胡世良,丰县中学

7.《建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魏薇,天津十七中学

8.《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张肇丰

9.《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材培养》,何克抗,2000.01.18

10.《构建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车皓阳、余胜泉、何克抗,2000.03

11.《关于协作学习的结构化模型研究》,黄荣怀,2000.04

12.《教育文摘周报》

13.《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师角色以及研究性学习辅导》,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维存教育实验室,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