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27 15:12:41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1)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学生管理 创建和谐班级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65-0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班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搞好班级工作,是每一个班主任不断探索的方向和目标,更是一个需要悉心研究的大课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就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有其利,但也有弊。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让学生一起来参与班级的管理,如公物保护、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处于被动管理的位置,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实践证明,把管理班级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行之有效的。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这样做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

二、构建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班级。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做到一视同仁,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做到真正爱学生就如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该重视班级学生与任课老师间的团结,创建与各任课老师间良好的师生关系。各科任课老师的方法措施、性格修养各有千秋;而学生也是有个性的。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是难免的,班主任应协调好这种紧张的师生关系。教育学生尊重各任课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他们有的幽默,有的严谨,有的严厉,有的温和。班主任要告诫学生不可以自我所谓的“兴趣爱好”观来看待任课老师,忌讳出现如“我讨厌某学科某老师”之类不利师生团结的话。同时应自觉维护任课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应主动经常地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尽量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如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指导,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创建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争做班级的主人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关键还在于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有效的约束力,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重要环节。在一个形成了班级集体荣誉感的班级里,谁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谁就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感到,做了损害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集体荣誉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谁能为集体增光,谁就会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爱戴,它促使每一个成员自觉自愿的为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不计个人得失而努力奋斗,并以为集体出力、争光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一个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集体,能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内心的集体荣誉感。平时一些表现一般的甚至比较落后的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也会很快的发生变化,这就是班级凝聚力所表现的威力。进行集体荣誉感教育,要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荣誉,靠这个集体所有成员的自觉维护和共同创造,要使每一个学生懂得,集体活动没有自己参加,这个集体是不完整的,集体荣誉要靠大家共同创造。个人的力量再大,离开集体也就无所作为,就象舞台上主角的表演,没有配角、乐队和舞台工作人员的配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发挥集体主义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做好与家长以及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与联系,提升教育合力。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融洽感情,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形成共识,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班主任要不定期地向各科老师了解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目的的开展班级工作。对于共性问题,如:作业,课堂气氛,纪律等,在班级中作统一强调分析,对于个性问题,找学生把问题摆出来,然后一起找措施想方法,解决问题,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形成学生要学,老师乐教,家长能管的学习风气。

五、多找学生谈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找学生谈心是师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的今天,师生更需要沟通,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工作。通过沟通,求同存异,有利于增进师生互相理解,取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设身处地的着想来增强学生的亲和动机,使学生敞开心灵,接受教师的教诲。教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及时准确地采取适合于教育的良方秘诀。与学生谈心必须动真情、讲真话。真情是无价的,班主任应用真情来感染学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束关注的目光,往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出既定的生活圈子,摆脱因烦躁带来的不良情绪。空洞的说教只能促使学生反感。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生活小事去理解、关心学生,促使学生感情涌动,从内心勃发出强劲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教师期待,这样,教师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乐于行动。其次,与学生谈心要有耐心,三言两语的训斥,不可能使学生在态度上产生认同,更不能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上达到“同化”,相反会使学生萌生逆反心理,耐心地教育、和风细雨地开导,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促成其产生道德行为的动机,思想上受到教育。

总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只要在观念、方法上不断革新,与时俱进,多一些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加强与各方面的合作交流,就能带出一个团结、进取、积极向上、有鲜明特色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2)

关键词:班主任 以人为本 班主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208-01

班级管理中,学生是主要的管理对象,且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等级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于班级管理中,即班主任为了确保良好的班级纪律,通常在班内设置正副班长、小组长或课代表等进行管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1 目前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落伍的管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已经普及信息化管理,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且信息化管理不仅能促进员工良好的交流,还便于领导和员工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使得传统的单向管理转变成多元服务。不过,班级现在依然使用传统管理手段,仅用网络技术录入相关信息,使得班级管理的效率相对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及时、全面的进行信息沟通;二是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不能顺利进行信息沟通,导致家长无法及时掌握学生情况,而教师也得不到家长的共同配合;三是学生之间不能良好的沟通信息,由于学生太过独立,以致其在课后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

1.2落后的管理理念

现如今,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仍将效率优先作为管理理念,这就使得学生变成了教育产品,而管理班级只是为了督促学生学习课本知识,高度重视教育结果,却忽略了学生这个教育主体,同时也不重视教育过程和学生需求。此外,班主任还将学生作为班级客体进行管理,并利用激励或者惩罚措施对其进行约束。

1.3单一的管理模式

目前,很多班主任依然利用等级管理模式管理班级,而学校也通常根据成绩为学生划分等级,以此让学生承担各种职务,进而实现层层负责的班级管理局面。班主任在等级管理模式中往往听取少数人意见,却不关注其他学生,因而其他学生向班主任表达需求、意见或者想法,以致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尽量良好的信息沟通。

2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主任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将学生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主体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具有行事能力,并享受着先进的新时代教育思想及理念,因而其具有很高的热情。由于学生可以独自解决很多班级工作,因而开展班级活动时,应将学生当作主体,所以说,班级管理体现的是互相管理的学生关系。比如,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通常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制定初始制度,依然由学生综合小组制度,并利用投票或讨论的方法确定和修改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形成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学生是管理主体,所以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存在的问题、基本需求、人生目标等,此外,由于班级主要服务于学生,因而更需明确学生的心声,以便充分了解学生,最终制定服务于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使得班级管理更加重视学习过程。

2.2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论

就构成主体而言,班级由学生和教师构成,就培养目标而言,班级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地方,即班级管理要以人为主体开展,所以,应以人为本构建班级管理模式。那么首先,班主任要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为其关系着班级管理模式的行为方向和内容。若想全面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第一,班主任要不断进修和继续学习,以便充分吸纳和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真正内涵,进而了解其构成机制;第二,学校应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相关交流活动,以促使全校师生不断渗透和推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让全校师生了解班级的主体是学生,而班级管理是服务于学生的,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2.3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

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监督的民主意识,还能为学生创造民主参与和监督的相关机制。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提出不合理的班级管理意见,例如,教师增设班级内部的问题反馈箱,并鼓励学生通过匿名的方式积极反应班级内的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同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而班主任应定期查看问题反馈箱,并在班会上集中讨论典型问题,进而及时、有效地调整班级管理模式。此外,班级管理中,还可选择班长固定,副班长轮流担任的管理方式,由班长参加学校的班级代表会议,并宣布班级规则;而副班长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以促使学生在管理中得到较好的锻炼,进而更加理解管理班级的意义。另外,班内的所有学生都有监督班级管理人员的职能,若想举报班干部,则需确保举报学生不低于三人,若班长被举报,需在班会上重新选举,若轮流班干部被举报,则要取消其轮流资格。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管理模式,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班级管理中成为主人,以便班级管理更加合理、有效。

3 结语

由上可知,采用以人为本的理论实施班级管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促使学生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班级管理中,要彻底改变陈旧、落后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实行高效的固定与轮流的管理责任制度,以促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进而实现班级的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马穆容,高永玮.浅谈以人为本理论在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导报,2014,(1):394.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结构的调整 职校无用论

“班”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管理方法是将工作重点放到“管”字上,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往往是管得了学生的“身”,顾不了学生的“心”,管得了两头,顾不了中间。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要不断探索、更新管理理念,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做到严格要求,民主管理,不断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不失时机地抓好专业思想教育

大家知道,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是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欠理性的思考,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导致“上职校无用论”的误区,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针对性点评、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认识能力和思维的触觉拓展到课堂之外,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以人为本

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从以往居高临下的控制、训斥学生转变为对学生尊重、真诚。用教师的情感去引导班级管理,激活学生情感。

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人的看法,更是一种价值观。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朋友,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会令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亲其师信其道。

不要总是拿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去制约、控制学生,对学生规定太多的“不能够这样”,“不能够那样”,而不允许学生向老师说“不”,实际上是忽视了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必然会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逆反心理,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尊重学生,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应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的全面关怀上,处处为学生着想,做他们的贴心人,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三、发扬民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班主任要处处以学生为主,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化到班级之中,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比别人能干的自豪感,和学生一起用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班级管理,班主任应该用扇子来煽动学生闪光的思想火苗,那么班级管理肯定会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班主任还要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尊重,并将这份信任和尊重变成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从而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促进自我成长,使班级工作“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也将自己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学工作,进行自我提高。

班主任不能有家长的专制作风,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工作作风民主化,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科学化,要充分发扬民主,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来,量才使用。例如班内事务的分类管理,先把班级事务分成若干类,如书报管理工作、清洁卫生工作、文娱体育工作、班级财产管理工作等,再以书面形式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力看胜任哪项工作,然后进行综合平衡协调,因个人分担的工作使自己心甘情愿的,干起来就很卖力。同样,班子的选举任职亦可参照此法。这样既发扬了民主,保证了民主,又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四、用爱心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一则寓言所述: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温暖、衣厚了,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这则寓言留给我们的启示:教育学生一定要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感化其心。把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入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4)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5.1

高中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并且自我意识不断的增强,他们希望在学校和家庭中不再扮演孩子的角色,而是希望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加充分的个人肯定。这种情况下,高中班主任要想实现良好的班级秩序的管理,已经不能靠单纯的规范设定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对班级管理观念和班级风气的养成和树立来实现。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调整的是自身的班级管理观念,只有自己树立了正确的管理观念,才能践行合理的班级管理办法,实现良好的班级秩序管理。

一、树立有效的班级管理观念的措施

1.坚持"以身作则",做好班主任的榜样示范工作

班主任虽然是班级的管理者,但是也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所以在各种班级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自身的自我要求,以一个能够规范自身行为的师长的身份出现在同学面前,能够对于要求同学的行为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这样才能使得班主任制定的班规更具说服力,试想如果规范的制定者都不能遵守规范,那么被管理者如何能够信服?而且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处于成长中的叛逆期,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的言行不一,将会激起他们严重的逆反心理,不仅不利于班级的管理,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正确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活动中首先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这样才能为良好的班级风气的树立做好开端。此外,班主任除了管理班级的任务外,还兼任一线的教学教师角色,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还应该严抓教学,不放松对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需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够给学生展示一个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过硬的管理者形象,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坚持"以生为本",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系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核心任务是学生,所以班主任在从事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一切管理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制定各种班级管理规范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学生的需求,才能使班级规范更加的符合学生实际,达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与此同时,班主任的管理活动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和言语指导,还应该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班级管理行为,也为各种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依据,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的规范性。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快乐的班级氛围

高中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但是其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还会出现辨别上的误差,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带着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由于高中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所以他们在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异常情绪,并且能够积极有效的进行疏导,避免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另外,群体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改善和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班主任还应该充分的利用班级的气氛来影响每一个同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应该积极的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

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1.用爱心感染学生

教育工作是一项灵魂工作,所以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只有带着爱心从事教育,才能积极的引导学生成长。班主任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同学生具有更加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关注也就应该更多。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更加应该具有对学生的爱心,因为只有充足的爱心,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积极的耐心的解决学生的困难,才能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关怀和信任,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高中生处于一个对于社会和家庭关爱的需求的比较旺盛的阶段,他们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如果不能用爱来感染学生,是无法缩短同学生之间心的距离的,也是无法实现更好的班级管理工作的。

2.班级骨干的培养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班集体中的管理活动不能够都由班主任一个人亲力亲为,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培养一支属于学生自己的管理队伍,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够实现更加全面的管理。班级骨干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帮手,必须要能够在工作中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能够自觉地服务于有困难有需要的同学。而班主任在培养班级骨干的同时,还应该给予其他同学同样的关爱和重视,避免由于对班级骨干同学的过度重视,导致其他同学的不良情绪。

3.管放结合与宽严有度

班主任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度,避免由于过于宽松导致的学生不够自律,班级过于松散,还应该避免由于过于严格导致的学生的受约束感增强,激发叛逆情绪。宽和严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宽严有度十分必要。宽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始终保持一颗爱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严就是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不能让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些教师对于宽和严把握不好,引发了班级管理危机。班主任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保姆"或者维护秩序的警察,必须认清自己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身份。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决定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度,此时作为高中班主任必须要能够端正班级管理观念,积极的寻求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小学班主任;工作

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不应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将传统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转变为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应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天赋与机智,是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所要探索的新模式,更是班主任对学生应尽的义务。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工作中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倡导,工作应用中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班主任对新课程持怀疑的态度,认为新课程理念脱离教学实际

因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班主任对新课程理念还无法适应,而目前的教育理念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累的结晶。在这样观念的驱使下大多数的班主任对待新课程理念执行不到位,没有领会到新课程理念的真正内涵。

2.班主任的学生观、发展观和人才观尚有片面性

大多数班主任没有正确认识学生观,没有将学生当做是学习的主体。而是按照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施教学与管理。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权威的,学生必须要服从自己的意愿,没有将学生的人格和自己的人格平等对待。更不会在课堂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公。此外,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班主任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即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精力注入文化课,很少或者不让学生参加其他的一些活动,比如,体育课、音乐课,使学生长期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得不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3.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未及时更新,过于保守

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是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就当今的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来看,仍旧是按照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完全按照个人意愿,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各项班级活动中,缺乏民主性。此外,缺乏对学生自主观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管得过多、过细,没有给学生一个自治、自理空间,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4.班主任评价观在一定程度上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依然将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即只要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是坏学生。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其他方面存在的缺点往往用考试分数给以掩盖;而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却往往不予重视。造成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的优点得不到班主任的肯定,最终导致心理失衡,严重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1.班主任要将学生观高度重视起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及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学业,进而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更新观念改变思想,积极地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总结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树立以尊重学生为根本,利于学生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制度下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学生观。

2.新课程的师生关系观要求班主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的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凡事独断专权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个人才能,共同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这样一来既能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很好地推动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3.新课程的管理观要求班主任使班级充满生长的气息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和鼓舞,如能将学生的内在机制被调动起来,内部产生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自动力,班级事务根本无需班主任事必躬亲,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好。当然,如果将外在的教育资源充分加以运用,则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平行教育能力、学习规划能力、人生规划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

当今,由于社会压力大,不少的企业的领导者都采取民主风格来进行企业的管理,而在学校中,每个班级就属于一个团体,班主任就是这个团体的领导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民主风格管理也继而出现在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中。但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这种民主风格管理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据此,下文将就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民主风格管理,展开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一、民主风格管理概念

民主风格管理就是指一个团体的管理者,对其下属的控制加少、要求标准都比较低,能够让其充分发挥自身能量来工作的一种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使得员工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工作决策中,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而在学校中的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是班主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经常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关怀,尊重学生思想的一种平等的民主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力。

二、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对民主风格观念概念不清

新课标要求教师们尽量以民主的方式开展教育、对待学生,但是有很多的老师对于“民主”这一概念不清,不清楚如何以民主风格的管理方式管理班级,就还是以传统“一把抓”的方式来管理班级。这些老师认为,民主就是给学生自由,让他们干他们想干的事情,会使学生养成懒惰的习惯,班级中出现混乱的局面。因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常常都以权威的态度,甚至于连对班委都是班主任独断专行亲自指定的。这样的做法,使得大多数人的心理都不平衡,因而对于班级工作的积极性总是不高。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班主任对于民主风格管理的概念不清楚、过于片面与主观化,应该加强对于这方面的了解。

2、忽略民主管理的实质

很多学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已经在学校各个班级中展开了民主风格管理,由于班主任对其理念的具体实质性的内容不理解或者不清楚,只是机械性的套用了民主管理的一些方法。由于班主任对于民主管理实质的不理解,没有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制定、调整管理方案,导致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只是一味的注重形式,管理效果不但不如以前,而且会适得其反,问题重重。

(二)原因分析

1、理论基础薄弱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应该归属于管理教育类,需要同时掌握管理类和教育类的相关知识。不仅需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类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与这些学科有交集的各类理论知识。就目前而言,小学班主任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十分贫乏。而对于班级管理的相关理论及经验,也是从教龄更久的前辈那里吸取而来的比较陈旧的管理方法,用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没有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探索。教师对相关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贫乏,对新型的民主管理理念不明确,导致班级管理混乱。

2、管理模式转变面临的压力

管理模式的转变,最先引起躁动的就是学生。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学生早就已经习惯了。而新模式的实施,老师试图和学生成为完全平等的朋友,这样的做法不免让学生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加之小学生心智的不成熟,会出现班里的秩序混乱的场面。在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学生家长就认为是班主任不负责任,对学生不够严厉,校长和学校领导也会以为是班主任管理能力不足。各个方面的压力,也会造成小学班主任实施民主风格管理存在着各种问题。

3、缺少相关的交流平台

由于我所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的班主任还是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主,采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而采用民主风格管理模式的班主任缺是少之又少,进而无法与大家进行相关问题的交流与探讨,无法获取更多的经验。

三、小学班主任形成民主风格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一方面,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一改往日严肃的教训者形象,变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和帮助者,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但是,还需要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有威信的形象。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学习新型的理论知识,向先进的班主任获取经验,不断的对其研究。将学习到的扎实的理论依据班级具体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的完善,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

(二)与家长沟通管理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以与其家长多多的交流沟通。定期的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也可以联合家长,对学生进行民主化的管理。

(三)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模式,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因此班主任不妨将一定的民主管理权力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班级的民主管理献策献力。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民主的条例,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修改,直至满足大多数的同学同一。同样在选拔班干部时,教师也应将民主选举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会对自己选举的班干部更加的信服,并且也会对其进行自觉的监督。

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民主风格管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民主风格管理概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存在的对民主风格观念概念不清、忽略民主管理的实质的问题及理论基础薄弱、管理模式转变面临的压力、缺少相关的交流平台的原因展开了深入探究,并进而提出了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与家长沟通管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小学班主任形成民主风格管理的措施。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小学班主任进行民主风格管理,提供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篇(7)

【关键词】班干部管理 现状分析 改进策略

一、中学班干部管理的现状分析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顺利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班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整体形象。为了解某校班干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采用自己编制的“班干部管理调查表”,对该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四个班共290人,其中班干部72人进行调查,收回有效试卷272份,了解目前班干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班干部管理中的漏洞等。此调查不属于标准化测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的问题。

1.现状调查分析

班干部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班干部管理,有助于班干部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班干部的主导作用。为了了解班干部管理的相关信息,对一、二年级的相关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就班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激励、评价等方面设计了相应的题目,同时对班主任、政教处主任进行了访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收集第一手的材料,从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得出在班干部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班干部选拔方式陈旧、标准没有制度化

从班干部产生的具体操作过程看,有的是学期初指定临时班干部,期中经过考核推荐班干部候选人,班级民主选举,依据个人能力与特长由任课教师一起任命班干部;有的是针对班干部岗位由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学生当场进行唱票产生班干部;有的是先班主任任命,后采用轮换制(一学期轮换一次)或以公选为方式。从上面看,各班在产生班干部的具体操作中各有千秋,说明学校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样就要求班主任在实际操作中,要尽可能地符合本班实践和学生需要,同时,对班主任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学习相关方面的理论。

班干部的选拔标准没有制度化。班干部的选拔标准应该结合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班干部的标准,但不管班级有何差异,班干部的选拔标准在学校层面上应该有个基本框架,例如: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学习成绩处于本班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办事坚持原则;集体观念强,遵纪守法等。但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找不到类似的书面文件,换句话说,在班干部的选拔标准方面,学校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

(2)重使用轻培养

班干部的管理不仅是指班干部的选拔,而且包括班干部的培养。只有注重培养班干部,才能提高其整体素质,提高管理质量,优化班干部的管理。

学生问卷调查显示:①在班干部的培养方面,相对而言,班主任比学校做的多些。②对班干部的培养,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校,对一年级班干部的培养多于二年级。

从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训或指导看,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①工作与学习的关系。②班干部之间的关系。③与同学的关系。④也有班主任提到要树立班干部管理班级的信心、帮助班干部提高在班级的威望和地位。

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作为学校德育部门的政教处,在对班干部管理这点上有相关内容,但只是一些皮毛,没有完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应该说是欠缺的。

综上所述,在对班干部的管理中,政教处、班主任只知道选拔班干部、使用班干部,而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培养班干部有所忽视,以至于班干部不甚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情况、更谈不上理清工作思路了。或者有些班主任对班干部培训不够,只知其一不识其二,对自己的专项工作虽有所认识,但不知整个学生工作系统如何运作。另外,学校和班主任只注重对在岗的班干部培训,却忽视了对后备人员的培训工作,以至于在整个延续的过程中出现轮空等现象。

2.班干部管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新形势下,剖析班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是有学校、班主任、学生三个层面的原因造成的。

(1)学校层面的原因

①理念陈旧

调查发现,学校领导对于班干部在学生管理事务和活动中拥有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够,即使认识到了班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也不敢大胆放手,对于班干部管理作为学生管理中一个重要部分,实施班干部自主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管理的理念在学校领导层中还是认识不够的,可以说学校领导在学生管理上的理念是陈旧的、是需要及时进行更新的。

②组织系统与机制滞后

学校对班干部管理的主体构成及主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不一造成了班干部管理组织系统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的、全方位的班干部管理。

③班干部管理没有保障系统

管理要有成效,班干部管理要行之有效,还必须要有一系列的保障体系。某校班干部管理中之所以存在较大的问题,从学校层面分析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班干部管理没有保障体系。没有制度保障的班干部管理很容易出问题,也就难以真正发挥班干部的效能。

(2)班主任方面的原因

管理人员保障不足也是班干部培养不到位的重要原因。班干部管理主要靠班主任,他(她)直接影响到班干部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但出现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很大一部分资格老有经验的教师不愿做班主任,年轻班主任中又有一大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这样的班主任结构无论从业务素养、管理能力等来说,都很难保障班干部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原因在于:①班主任观念落后、认识有偏差。②班主任管理上的误区,包括补偿误区、怂恿误区、关系误区。③班主任的管理业务素质欠佳。

(3)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学生想当班干部的欲望不强。②班干部个人的认识、能力欠缺。

二、中学班干部管理的改进策略

1.更新管理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时期创新中学班干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转变、更新管理理念。从笔者对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访谈中了解到,在班干部管理的理念问题上,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班主任,都存在相同的一点,那就是管理理念陈旧。对此,笔者认为班干部管理的改进策略首先要在“以生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下,实施自主管理、柔性管理。

2.实施管理创新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学习一种本领、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个习惯、形成一种品质”。

3.完善各项制度

班干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管理是否规范,是管理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之一。要使班干部工作按一定轨迹、有秩序、有目的的开展,就应建立一套科学而又可行的班干部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科学实施来有效的规范班干部管理,有重点的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学校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班干部制度和各种条例。具体来说,针对学校实际,通过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来保证班干部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提高班干部工作的效率。

4.建立保障系统

(1)学校为班干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班干部管理可以说是学校管理中一个非常小的层面,但小中见大,虽小却不能忽视,因为它是学生的中坚力量,在学生中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所以学校首先要从制度建设上保障班千部管理的可行性。

班干部管理的主体有班干部、学生、班主任等,班主任作为班干部管理的主体之一,其工作优劣直接影响到班干部管理的效果,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要选思想品德好、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当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对他们充分理解、信任,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平时要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新班主任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业务水平。

(2)班主任为班干部管理提供“软管理”保障

班主任作为班干部管理的主体之一,其管理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班干部的管理水平,所以要搞好班干部管理,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管理业务素质。

每个班主任都有其带班理念,其工作的重点就是为学生尤其是班干部创建好一个可以让他们成才的环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们应该更注意一下“软管理”的建设。

(3)学生为班干部管理提供人员保障

班干部素质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会影响班干部的成长,更会直接影响班干部队伍的管理。所以选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搞好班干部管理的人员保障,而这些班干部是从学生中来的,因而必须整体上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三、结束语

本文认为解决班干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首要对策是理念更新,即需要学校、班主任、教师、学生等各方面转变观念,科学地把握班干部在管理中的地位,正确认识班干部管理的主体构成。对班干部管理主体有明确分析后才能科学的认识影响班干部管理的多方面因素,具体来说既有学校、教师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因素。班干部在班干部管理中是主体之一,可以参与具体事务管理,其地位的实现是学校、教师等更新教育观念和进行相关的教育引导,只有构建了适应时代和多重管理主体需求的班干部管理体系,并实现其运行机制的协调才能促进班干部管理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柳清秀.班级教育管理艺术[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龚浩然,黄秀兰.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