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现代化管理知识

现代化管理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8 16:14:43

现代化管理知识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经济领域得以产生和应用,即经济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转移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知大秘书网识经济时代。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对人类历史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知识经济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关系及知识经济对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知识经济给企业现代化管理带来机遇

所谓知识,从广义上讲,不仅包括人们普遍认识的事物,还包括科学和技术,而知识经济所包含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等,涵盖面比较广。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70年代初美国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一书中就敏锐地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这种电子技术时代,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在当今时代大0变革中,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从来没有过的深刻变革和变化。

在当今社会,之所以会发生迅猛而深刻的变革,正说明知识化的巨能作用。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正因此,它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所说的知识经济就是在充满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对企业来讲,知识经济的来临,将对其的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工业时代的生产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以此获得利润,而知识经济型企业是靠现代化手段促成生产经营和管理之间的有机联系,不断找出超越般的捷径。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讲,它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联结起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的专门化战略,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出现了以“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这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必需打破原有的模式的束缚和限制,在管理上要注重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灵活机动,开拓创新。

我国的企业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和管理模式,但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及政治体制上的不完善,与世界先进国家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和档次,对于整个国家来讲,我们还处在第三世界的发展中,正是基于此,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赶上发达国家,我国对企业改革提出一系列方案,这无疑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明智选择和必然结果。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到来给企业现代化管理和发展带来机遇,尤其在关系到企业成败的管理上,知识经济由于导致由大规模生产向个体化生产转变;由集中生产向分散生产转变;由垂直管理向水平管理转变;由传统产品开发方式向柔性产品开发方式转变,更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命运的关键,只有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这一难得的变革机遇,才能使我国的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二、识经济对企业现代化管理影响深远

从人类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知识经济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进化过程中,生产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而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步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

马克思在经济学理论方面曾指出:“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既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说明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力仍然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但智力成了劳动力主要的内容。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向我们指出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真理。

正因为科学知识经过知识劳动转化为生产技术,可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才使知识经济成为一体化。在历史上,人们由于开始掌握科学知识的顺序是:“生产-----技术-----科学”。到后来变成“科学----技术-----生产”。说明了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了生产的前面,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

既然知识经济时代就是生产力高度体现和发展的时代,当今的社会更充满了竞争色彩,特别给企业的竞争带来了不进则退的机遇选择,这种选择也必将给企业内部带来管理模式的变革。尤其在我国,企业要想步入现代化经营管理的一体化轨道,首先还要经过政治体制转变的阵痛,从这一点来讲,我国企业面临的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我们知道,经济管理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知识时代,是以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为支柱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有质的区别,因此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也必将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发展,直接代替了中层管理者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效应工作,从而要求管理层次必需减少,这样既便于消除官僚作风,又能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由于在知识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基础,成为企业各部门可以自由获取的资源,以及新的网络型企业应运而生,过去那种“金字塔”是的垂直管理方式便不再适用,从而要求网络化的水平管理去替代传统的垂直管理。网络型的管理多样化,分量生产的高产值企业的主要形式,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加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从而保证企业不断挖潜和创新。

3、由于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出现以“知识流”作为生产组织的主要调控因素,一切围绕着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安排生产经营路子,以“知识主管”将以前的物流管理变为对知识的组织应用,这样便能极大的减少制造成本,经营风险和上市时间,在管理中通过创新,充分发挥知识、智力资源的作用,达到企业提高效益的目的。

4、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知识的生产率,即生产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术、产品的效率,强调的是知识的有用程度,从而要求企业衡量效率的标准由劳动率向知识生产率转化。知识生产率的转化,反映出知识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变化。

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时,企业管理也必将进入现代化的格局而受到知识经济的深远影响。

三、知识经济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原动力

企业要想走知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国家企业水平,就必须在管理上做好文章。实行管理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的前凑无疑是一种革命化,即动大手术,大刀阔斧改革落后的一切制度和作法,而这样做正是符合我国当前企业改革的形势和要求,与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当今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经历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世界各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快实现了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激光通讯等得到充分的施展,更进一步促进科学和技术领域内的深刻变革。知识经济的兴起,更给世界各国企业发展带来蓬勃生机,仅以日本为例,19世纪80年代,以纺织工业为中心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后又发展起以军事生产为中心的电气、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工业。二战后,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于1970年前后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在1955---1970年的15年间,日本吸收了全世界近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科技成果。

进入90年代的今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集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激光等技术于一身,广泛传播和应用,它使机器的动能由原来人的手足延长,体力扩张,发展到人的大脑延伸,智力扩张的新境界。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接受不接受,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主导已是大势所趋并已走进我们面前,与我们并行,正如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所说的,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它向全人类宣告,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经济基础向知识经济基础的转变。

这种转变无疑要波及到企业,掀起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浪潮。就我国企业目前的现状看,我们在知识经济浪潮边还显得准备不足,还有待于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

2、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技术,装备、管理等方面与发达中国家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

3、我们的企业在知识经济中要将工业化与知识化齐头并进,就必然要担负着破旧和立新双重重担和压力。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2)

关于知识经济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当前正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总的说来,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它的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到它的社会文化层面。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文献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版权所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Democracy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AbrahamH.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ofNeeds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A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man)、社会人(Socialman)和文化人(Cultural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会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走上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会计的发展变化同它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会计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到,从它的基本结构上看,已经完成了从“一维结构”向“二维结构”的发展,即从“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发展,这一发展历程,是同从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现在我们面临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转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知识为其核心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原有的工业经济,于是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从会计上看,依靠财务会计原有的“二维结构”模式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管理会计要突破财务会计“二维结构”的既定框框,转变为在“三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版权所有较具体地说,从历史上看,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以后,如果还有剩余,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不管是农民,还是地主,只会把所占有的资产积存起来,甚至把它埋在地下也就是他们只会存钱,不会用钱,更不会把所占有的资产拿去投资,使资产转化为资本,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像“资本”或“投资”这样的经济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占有资产的人要利用会计记账,只要用“一维结构”的单式簿记就够了,因为要掌握资产占有量的增减变化,只需要了解期初原来存多少,本期新收到了多少,本期用掉了多少,最后得出期末还存多少、用公式表示,就是:旧管+新收-件除=实在,十分简单明了。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3)

关于知识经济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当前正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总的说来,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它的技术层面,很少涉及到它的社会文化层面。

什么是知识经济?现有相关的阐述大同小异,多是引用“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OECD)所下的定义。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当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当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等众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其中,财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 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 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三)管理会计将从“财务会计”的“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转变,走上自己独立的道路

会计的发展变化同它所依存的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和技术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会计发展史作一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到,从它的基本结构上看,已经完成了从“一维结构”向“二维结构”的发展,即从“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发展,这一发展历程,是同从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现在我们面临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新的转变。由于知识经济是以创造性知识为其核心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原有的工业经济,于是出现了许多新,这些问题,从会计上看,依靠财务会计原有的“二维结构”模式是无法解决的。因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管理会计要突破财务会计“二维结构”的既定框框,转变为在“三维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这已成为的必然。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4)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 信息化 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医院档案的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患者电子病历的出现,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本文主要针对医院档案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 知识经济时代下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为了确保医院的自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医院的发展需要造就、培养、发现一批优秀的人才,只有掌握这些优秀人才的详细的档案材料,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确保医院事业的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因此,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它的实现可以延长档案的寿命,可以充分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有利于造就、培养、发现为医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医院要想提升管理水平,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实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近年来,各级医院为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档案利用和管理水平仍然较低,技术设备和方法还比较落后,现代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对于上述情况就要采取运用先进的手段,改革管理方法,更新管理观念,从而达到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社会信息化要求医院必须加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速度

现代社会人们对具有高价值、时效性强的档案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为了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各级医院都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以便尽可能地适应发展需要。

二、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意识还有待提高

目前,一些医院的领导层和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还很薄弱,这样就导致了医院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档案材料的破损,缩短了档案的寿命。

(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主要包括信息化平台搭建的,要想搞好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应当购置复印机、打印机、缩微设备、刻录机、扫描仪以及一些高性能计算机等设备,另外还要采购需要的相关软件。同时建设需要的电子产品具有生命周期较短,更新较快的特点,要注意做好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工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从而对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有着制约作用。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很多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了解较少,也没有经过专门化的培训,这样就导致工作人员信息化素养与需求差别较大,直接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和科学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要想较好地建设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应当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档案管理制度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但是目前已有的标准规范还不能满足医院管理信息化高速、科学有序的发展。例如,医院档案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不统一、不完善,缺乏规范统一,计算机软件的实用性、软件的通用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工作中用到的软件的开发没有统一的规划,这些直接影响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也制约着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和范围,从而导致档案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地得到利用。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实现医院档案信息化应采取的策略

(一)努力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要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利用网络系统进行统计、借阅、检索、编目、整理、收集工作。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不但要有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操作一些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对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以适应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工作

要想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就需要建立稳定的管理体系,因此就需要加大资金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要保障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配套。同时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与医院的网络建设保持同步,做好内部局域网建设,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要认真做好档案的标准化管理

医院档案应当做到标准化处理,在医院档案管理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从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录入等工作都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晰,避免漏录档案材料内容,保障档案的真实完整。同时还要遵循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吸收相关行业的管理标准,健全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制度、标准、规范。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要努力做到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材料资源,使医院档案资料为科研、教学、医疗服务,为医院各项工作服务,更好地为患者、医务人员、有关部门以及整个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龙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山东档案,2008(4)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5)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知识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成为新的时代特征,新时代赋予了企业机遇和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必须与新经济的基础相适应,这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必须有新的发展。

1. 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新经济时代,以知识为核心资源。新经济依靠知识来创造财富,知识经济成为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新经济首先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效益递增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知识经济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信息资源形成了企业新的财富观。信息技术扩大了企业的理财环境,为企业财务管理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1.1人本化财务管理。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知识经济下财务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都由人组织、操作和管理,其管理成效如何也大多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各项财务活动与人联系起来,建立责任与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以更大程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人文环境下,有利于企业顺利有效的开展财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1.2信息化财务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作为向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商业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空间大大缩小,并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网上实体”、“网上银行”。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信息财务管理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及资本管理。

1.3风险化财务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都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性,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又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将会更加增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性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

2. 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信息化、知识化管理缺乏。知识经济的到来,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敏锐的处理接受信息能力及科学理财能力。在机构设置上,企业财务部门应是管理层次和中间管理人员少,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而我国现有大中型企业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财务机构的设置成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效率低下,财务管理人员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守旧,习惯性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科学、技术、信息、管理等知识的主动性。因此,现代财务管理中一些较为先进的方法在企业理财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运用,只是停留于形式上的模仿。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距甚远,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2.2财务风险性较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人们已普遍意识到筹资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投资时收益与风险并存。但是,知识经济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决策风险、存货风险、开发风险、货币风险、投资风险,人们却意识淡薄,往往不能自觉地去衡量和防范这些风险。因此,如何自觉认识并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已是当前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3财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产权制度的制约。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改变了企业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这时,财务起着“仓库”作用,任何“智力资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财务。而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停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两权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它仍然维护“财务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经济增长因素和资源贡献格局的重大转变。

3. 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方法

3.1突出人性化管理。新经济时代在强调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的同时,还强调知识资本。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对它的认识不能浅显地认为是股东的目标,企业财富体现在构成企业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知识经济使企业投资向无形资产转变,包括人才、企业文化、产品创新等;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人力资本也是企业发展的资源,在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给员工送股票,对高层管理人员实行股票期权制度,都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形式。

3.2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新经济是信息经济,要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及其基础建设的进程。随着现代经济的深入发展,网络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还将有更长足的进步。因此,国家也应在立法上创新,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准则,规范网络会计的行为。同时企业也应强化安全意识和管理,为网络会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信息与管理很难协调。产生此种情况主要是财务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力度不够,软件不符合企业需求特点,功能不够智能化、人性化。因此要加大其开发力度,加强基础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并采用现代集成技术将信息与管理整合,向更高领域发展,最大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实现数据高度共享。

3.3树立创新与风险管理观念。新经济时代,传统产品不断升级,新产品不断涌现,企业需要创新的源泉以永葆生机和活力。创新永无止境,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端,财务人员只有学会创新,才能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推进到时代的前面,才能彰显企业的优势,才能在浩瀚的经济浪潮中迎难而上,不断发展。创新观念是动力,风险观念是洞察力。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蒙受财务损失的可能性。从新时代经济的角度来看,“风险”的含义日趋复杂,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随时都会出现财务危机、财务陷阱。因此必须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回报,财务人员只有树立更先进的风险观念,才能切实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切入点。风险意识在创新中总结出来,必然与创新并举,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佳.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79-80.

[2] 何学松: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创新[J].当代经济,2010.16.25-27.

[3] 赵洁.论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J].现代商业.2011.20.258-259.

[4] 卢书明.知识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新思路[J].科技资讯.2011.05.164-165.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知识经济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72-01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针对于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模式而论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载体管理对象和模式方面的不同。一方面,档案管理现代化改变以往单单依靠纸质管理的不足,实现信息载体的数据化管理,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可以共享,具有灵活性强,易贮存的优势;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现代化可以将整个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排架、统计等环节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实现电子智能化的计算机管理,从而改档案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克服以往“等、靠、要”的档案管理模式。这样形成了以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档案的信息资源优势,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更最优质的服务。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关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对此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其特点有:①强调档案管理中的方法的现代化与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是指在档案管理中,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原理与方对档案工作进行正确的决策和科学高效率的管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缩微技术等现代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对档案管理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②强调档案管理方法与组织的现代化,但也重视档案管理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这一观点把档案组织现代化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只有重视档案组织与方法的现代化,进而以组织与方法的现代化来推动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这样能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③强调档案管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形势相结合,强调档案信息的服务社会化。在强调市场经济的同时也重视组织管理的科学化、档案馆藏布局的与馆藏结构的合理化、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等要素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现代化可以表述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以档案服务的社会化为指导,通过档案管理的组织与方法的现代化,逐步采用现代先进到科学设备、管理技术,使档案管理达到高质高效服务国家与社会的目的,并使其逐步达到当代世界的先进水平。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

1.我国自引进档案自动化管理技术以来取得的成效

(1)我国目前已经自主研究开发了档案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涵盖了大量数据,由搜索、统计等项目发展起来并逐渐完善,提高了搜索效率。

(2)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将档案进行优化管理的前提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种严谨、规范的工作态度落实到每一位工作者身上。

(3)我国还培养了一批优秀、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档案管理逐渐现代化要求工作者既熟悉的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又能拥有档案管理的实用技能,这就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知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双重考验,而我国目前正在培养档案管理的专业高素质人才。

2.档案管理自动化亟待改进的地方

(1)管理人才数量少,素质不够。由于此行业在我国刚起步,目前设立档案管理这一专业的高校很少,这就决定了相关人才的数量少;高校中在深化体制化改革,对新兴行业认知的不够决定了学生素质不够。

(2)发展不平衡。目前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一大趋势,如金融、会计、电信、事业单位等对其应用广泛,然而其他行业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比较少,仍人工管理,这就大大降低了办公效率。应用地域也不平衡,如东部沿海地区对计算机的依赖远远大于中西部落后地区。

(3)认知程度低。目前有的单位的计算机利用率很低,甚至闲置,管理的现代化没有真正落实,没有认识到信息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将信息先正确、准确、分类的编录到计算机中是不可能利用这些信息的。?

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相关措施

1.培养现代化人才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档案部门面临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以及高新技术应用的挑战。因此,需要培养一批精通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高层次档案信息管理人才,在不断接收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铸造一个熟悉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以及数字化技术知识等新型化的高层次的档案管理队伍。

2.扎实做好对数据的编录

高效率的运用好数据和信息的前提是在前期准确、完整的输入数据。要实行文件和档案的一体化,必须认识到前期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明确工作目标,对整个工程做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任务,并且将任务准确落实到现实中。将成体系的工作分成一个个小的项目,具体安排到小组中甚至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实时的把握工作进度,又宏观的看到整个项目的系统性、综合性和优化性。将数据标准化的录入计算机后,按照档案数据化的规范编制索引和一系列细节,保障文档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完整性。

3.提高认知程度

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办公体系中是时代潮流,必须认识到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和意义,提高新一代的青少年甚至整个社会对它的认知。可以去高校中开展知识讲座或是档案管理技能的相关比赛或是辩论赛逐渐增强社会对档案管理这一行业的认知。

4.更新档案管理观念

当前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在档案管理的应用逐渐深化,依赖性逐渐提高,时代的潮流要求人们的观念和行动逐渐进化。观念指导人们的行为,因此,要不断更新档案管理的观念,抛弃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在新兴的理念上不断发展档案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势在必行,档案信息存储及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收集和传递的网络化成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档案管理,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造出迅速、准确、有效的档案管理手段,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徐雁.浅析档案管理现代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现代化管理知识篇(7)

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的掌握、信息的获取和生产分配之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就知识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展开讨论。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挑战分析

1、财务管理环境复杂化

目前,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企业业务范围早已不在局限在某一地区和本国,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业伴随这一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财务管理需要时刻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关系,行业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难度加大。

2、财务管理目标双重化

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财务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在企业中利润的多少是衡量业绩的标尺。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直接导致了企业和社会环境其他要素更为深入和广泛的联系,直接导致财务管理目标的双重化。一方面,要通过财务管理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充分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另外一方面,要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科学管理和科学经营,合理整合各项资源,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

3、财务管理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形式是企业作为唯一的主体对财务管理负责,实现对企业资金流的动态管理,财务管理工作以资金活动为切入点,对资金流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决策企业资金流的决策。知识经济时代下,合资公司、跨国合资公司等形式不断出现,企业财务管理不在是独立的了,企业之间相互管理和监督财务方面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4、财务管理观念现代化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了财务管理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有如下几方面表现:

第一、知识的资本化。体现企业综合实力的考察标准不再局限于企业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物质财富方面,更重的是人才的储备和关键技术的掌握,知识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甚至是核心组成部分,这一点在IT行业企业变现有为突出。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对知识资本的管理。

第二、观念的创新化。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早已不局限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管理,而是将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企业创新能力要素以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要素方面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寻求突破,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第三、信息收集越来越重要。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企业财务管理要充分做好各项信息的搜集工作,科学管理财务,为企业决断提供宝贵意见。

第四、人本观念。人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体,知识经济最讲求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成长,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财务管理要充分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展,帮助企业管理好人才,促进企业人才更好的工作,不断学习,为企业的发展增加动力。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1、筹资投资创新

一般来说,企业筹资投资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资金募集和资金运用的行为。企业资本包括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内容,企业知识资本包括结构性资本、顾客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三个部分内容。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中起主导地位的是知识资本,财务管理工作要将“筹知”和“投知”纳入管理中来。筹知,就是企业积累知识资本的过程。通过筹知,企业能够从技术上实现革新,推出自己的核心产品,有效占有市场,合理规避市场风险,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投知,就是企业运用知识资本的过程。知识资本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合理运用才能够为企业增加收益。企业财务管理要结合企业实际,科学预算人力资本投入价值,实现企业知识资本利用率的最大化。

2、盈利分配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盈利分配模式必须跟随生存资源和占有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按照一成不变的按资分配,要充分考虑贡献度大小以及企业各个盈利主体所承担的风险大小来进行盈利的分配。

3、人员素质提高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充分掌握各方面全方位的信息,科学决策各项财务事宜。所以,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财务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扩充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