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08 16:14:43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1)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历史文化街区

[DOI]10.13939/ki.zgsc.2016.38.128

1 文化创意旅游的理论内涵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马波指出:“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概念,旅游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种,文化旅游是运动范畴,属于旅游活动的一种类型。”文化创意旅游也称“创意旅游”,2000年Crispin Raymond与Grey Richards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及其定义,即:“游览过程中旅游者通过积极参与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学习,激发自身创意潜能,以体验目的地文化氛围的旅游形式。”2003年,创意旅游新西兰(CTNZ)认为,创意旅游是“通过非正式的、亲自动手的工场参与和创意体验提供了解地方文化的真实感的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旅游形式”。2006年,创意城市网络提出:“创意旅游是可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参与体验性的旅游活动,学习当地艺术、传统以及具有特色的象征性文化。”该年,国内学者基于产业和整个行业的视角,将创意旅游看作一种行业发展新路径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归类于创意产业的衍生品。2007年,厉无畏等提出:“创意旅游是以创意产业思维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用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旅游模式。”本文认为,文化创意旅游的基础和源泉是文化,对文化进行创新、突破和发展,使之与文化旅游资源和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文化创意旅游体验产品,不仅可增加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更能使文化创意体验产品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 文化创意旅游研究综述

2.1 国外文化创意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对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围绕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及游客在文化创意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Paul认为旅游及文化活动是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重要途径。Cofer等通过游客调查发现,文化旅游者中不乏对文化、遗产或民族独特风情感兴趣者,并认为这是参观宾夕法尼亚州遗产景点的主要动力。Beatriz指出,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文化更新模型对塑造旅游地形象具有重要影响。Richards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参与文化学习,激发创意潜能,体验目的地特有的文化氛围,且游客的创意旅游行为主动而积极,属于学习式而非观光式。

2.2 国内文化创意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有关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问题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选址与开发等。张玉蓉、郑涛和李平生探讨了文化创意旅游及其产品的内涵,认为需要新的机制、模式及政策体系与之相适应。傅晓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定义、开发、问题及方案建议进行了初步探讨。周钧、冯学钢提出,文化本位及创意基准是创意旅游的基本属性,创意互动是构成创意旅游的关键。张建重点研究了都市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白雪艳研究了我国创意产品的消费市场及其发展。冯学钢、于秋阳通过分析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品种形态,研讨了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途径。厉无畏、王慧敏、孙洁总和赵玉宗总结了创意旅游的核心要素和特征,分别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构建了创意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王燕军以上海创意产业为例,研究了影响创意产业选址的区位因素。王兆峰、黄喜林探讨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策略。厉无畏认为应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以创意推动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源转化,从而释放文化生产力。郑斌、刘家明、杨兆萍从“一站式体验”角度出发,总结提出了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开发的主要模式和对策。蒋莉莉就文化创意旅游的资源转化模式、旅游商品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等进行了研究论述。王欣、杨文华根据文化创意旅游系统模型研究,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对策建议。陈青霞对外国入境旅游目的地营销进行研究后,分析提出了北京入境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3 北京正阳书局搬迁前后的比较研究

北京正阳书局是传播北京历史文化的民营实体书店,不仅有古籍善本、北京老地图,还有第一时间上架的、有关北京文化的出版物,是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的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经营店。通过多次前往北京正阳书局的新址和旧址进行访谈与调研,不仅对周边环境、客流情况及主客双方的心理有了清楚的认知,还通过对比分析与逻辑思考对正阳书局搬迁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3.1 新旧址旅游发展对比

正阳书局原址――大栅栏历史街区位于北京市核心地带,乃旧城最古老地段之一,文化产业集聚,老字号多,是国粹艺术瑰宝京剧和宣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士人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有机交融使其文化底蕴和历史氛围十分凝重深厚。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年)》《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栅栏被定位为城市中心服务大众的文化旅游商业区。旧址书局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传承了京城文化的真谛和底蕴,内容和空间共同形成了一个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典范。到该处旅游的大多为外地或外国自由行游客,其次是跟团游的外地或外国游客,以及一些有着在老地方买老字号商品习惯的北京居民。

2004年12月,大栅栏地区开始大规模整治工程。2007年5月,大栅栏商业街启动了“推倒重建”式的整体改造。北京正阳书局旧址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廊房二条76号,经营面积20平方米,受改造工程影响需要搬迁,且因西城区政府有文化扶持政策,其对文物的保护开发政策与正阳书局的理念不谋而合,故搬迁至砖塔胡同较受支持。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附近,被称为胡同之“根”,且有历史达七百多年的万松老人葬骨塔,作家鲁迅和张恨水故居等古迹。

3.2 供需双方需求对比

在笔者访谈的游客中,约一半是因朋友介绍而专程来此,如一安徽客人即是从朋友处听说而专门抽出半天时间来看看,湖南客人小齐则是无意间来此,发现此处可提供很纯粹的北京文化产品而收获颇丰,还有专门来寻古琴谱的老艺人。也有些客人是因报纸、电视或新媒体上的宣传慕名而来。接受访谈的游客们大多对正阳书局赞不绝口,表示会介绍给亲戚朋友。可见书局特色的创意旅游体验产品受到游客青睐,并产生了很好的口碑效应。此外,虽然原址二十平方米的经营面积使游客量受到一定限制,但基于京城文化真谛和底蕴、内容及空间的考虑,以及深深的老北京情怀,店主决定改造完成后,将旧址作为总店来经营,而新址成为“分号”。

3.3 市场容量及结构对比

据已有研究,文化创意体验产品与市场及文化背景关系密切,而北京正阳书局搬迁后,市场及文化背景变化很大,但却能经营良好,乃典型反例,其市场容量及结构值得探究。

旧址大栅栏商业街上业态齐全,拥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和老字号商铺,是老北京的一大缩影。“繁华市井何处有,大栅栏内去转悠”,偶尔逛逛老城大栅栏已成某些老北京人的习惯。从中可通过翻看北京老地图、拆迁胡同老照片等回忆起20世纪生活的影子,故北京居民和外地、外国普通游客成为旧址主要的客源市场。在砖塔胡同,顾客虽然不如大栅栏街区日常的游客多,但经营面积增大,内容更加丰富,老北京人也依然会冲着书店前来,还有很多北京或外地学生会来看老北京的书、展览、创意小产品等,故搬迁后顾客减少得并不明显,很多北京居民及年轻学生成为正阳书局在砖塔胡同的主要客源市场。据笔者调查统计,周末客流量为一千人左右,平日约为周末的三分之二,其中三分之二为北京居民。

4 结论和建议

4.1 文化系统割裂的影响

北京正阳书局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典型,一般来说,离开大栅栏这一历史文化街区必会受到缺少可持续发展资源和可融合业态影响,而降低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上却经营良好,可见,砖塔胡同虽不是同类历史文化街区,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促进着正阳书局的发展。

4.2 政府支持与公共资源

政府支持是文化创意旅游体验产品发展良好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公共资源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竞争和发展机会,也促进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政府对北京正阳书局虽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但主要是对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大力保护及促进发展的决定,如与大栅栏历史风貌相匹配的街道设施资源建设;在砖塔胡同新址,政府对正阳书局的支持更大,不仅提供了较大场地,还给予资金支持。但在公共资源的问题上,由于周围都是与文化创意旅游不相关的店铺,仍受到缺少公共文化资源的影响。

4.3 市场结构的变化

不同地址导致客源容量及结构变化较大。在大栅栏地区,正阳书局的主要市场是外地、外国游客,尤其是跟团游客比在砖塔胡同多,以及一小部分北京居民和为了寻找古籍而特地找到书局的“老北京”;而在砖塔胡同,正阳书局有三分之二的顾客为北京居民,其中土生土长者过半,其他大多为年轻学生和部分自由行的外地或外国游客。市场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跟团游的游客及北京居民的比重上。

4.4 独立营销的作用

独立营销是文化创意旅游体验产品、独立实体书店的主要营销方式,北京正阳书局也不例外。正阳书局对北京文化资源吸引力较大,形成了独立营销中很重要的口碑营销,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良好效果。此外,报纸、电视及新媒体营销也吸引了大量北京居民和对“老北京”文化感兴趣的外地游客,而对一般外地或外国游客,尤其是旅行社团队游客,影响则远小于大栅栏书局。可见独立营销对跟团游客影响减小,而对北京市民的影响增大。

4.5 文化系统及市场

一般而言,文化创意体验产品应依靠于同类文化系统及市场才能发展良好,但北京正阳书局搬迁新址后仍经营较佳,可见北京正阳书局体验产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使其特色鲜明,且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拥有良好口碑。可见,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政府支持、独特唯一性、良好口碑及文化传承性,对其在文化系统剥离及市场割裂的新址成功生存意义重大,但资源独特性是其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2)

第四,继续推进权力阳光运行建设。一是督察所有行政执法事项无条件上网运行,杜绝双轨运行现象。截止6月底,上网办理169件。二是加强对所有办件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审查,针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办理结果外网查询等功能需求,不断加工完善。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网上操作流程全程监控、监督。五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好便民服务。 9年4月23日),已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施行。二是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66号)的要求,完成了《**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评估报告》的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的撰写、报送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全市文化系统文化理论创新工作,《**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政策研究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08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一等奖,《2007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08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三等奖。四是对江宁区锡剧团、浦口区扬剧团进行调研,形成了《**市区县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初步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法制保护对策研究报告》。五是受文化部市场司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委托,组织我市参加了“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上征文活动,截至6月30日,报送和发表征文43篇。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站开设了“**征文专栏”。这些征文从多角度、多视野反映了**市文化市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六是完成了对《2008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的修改,该报告被收入《中国创意产业报告(2009)》一书,已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完成了对《2008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报告》的修改,并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文化蓝皮书—公共服务》一书,该书2009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六,努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参加研究了组织**文化产业考察团到台湾考察、招商工作;与**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共同研究了**文化产业考察团创意产业协会分团组团工作;修改、审核、报送了协会起草的《**文化产业考察团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分团方案(草案)》。根据栖霞区委宣传部的请求,协助、配合栖霞区政府组织2009首届中国“龙潭杯”金箔金线应用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向**钟山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钟山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dtz载德梁行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介绍了我市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应栖霞区政府的邀请,实地考察了**钟山创意产业园,并就该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对**垠坤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宣告西祠街区网络实体店经营失败,园区转型为青年创业园,提出了意见。

二、2009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

第一,认真组织实施《**市游艺娱乐经营场所2009-2011年总量与布局规划方案》和“网吧发展计划”。继续保持取缔无证游艺娱乐经营场所和“黑网吧”的高压态势,在反复查处、坚决取缔中建立较好的市场经营秩序。突出抓好全市网吧监管系统建设,按照全国一个标准,全省一个软件的原则,将安装和反卸载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实行区域责任制,做好文化聚集场所易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检查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对《2009年**市文化(文物)系统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要点》和《2009年**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学法安排》的执行情况。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制定的涉法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文化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听证、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和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备工作。

第三,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以江宁区文化局、建邺区文化局、溧水县文化局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为重点,2009年10-11月开展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行政执法处室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

第四,进一步做好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各处室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涉法问题的研究和答复,特别是对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涉法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3)

关键词:资本 资本市场 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特有的崭新的概念,与发达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异曲同工之处,其内在基调就是强调技术创新。当前,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性部署。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其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1)战略导向性;(2)综合创新性;(3)动态演化性;(4)多重联动性;(5)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又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资本市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言,是个必要条件,作为金融系统的主要部分,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广义资本市场,其发展直接决定着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只有资本市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二者才能真正实现良性互动和互利发展。

本文试图对资本市场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相关研究进行初步的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国外专家学者对于资本和创新的关系以及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早,且进行了许多实证分析,但直接研究资本市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相对较少。国内学者主要论述资本市场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也包括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初步探讨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且多是定性的研究,对于资本市场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相互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一、国外有关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外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是从创新开始的,创新推动产业成长和产业结构变迁,资本市场又是推动创新的关键要素。从熊皮特开始,西方学者对创新投以关注的目光,产业成长的一个基本动因就是技术创新,相对于研究资本促进产业发展,西方学者研究资本市场促进创新较为普遍,主要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资本市场和创新的关系;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不同形态资本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一)资本与创新的关系研究

Joseph A.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 现代工业体系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建立, 而信贷对于实现创新又是至关重要的, 也就是说, 金融是驱动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力量①。Hicks研究了金融市场和技术创新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认为金融市场的缺乏和不健全会影响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②。Howitt and Aghion(1998)认为资本积累速度越快,研发可以获得的利润越高,企业研发投入越多;知识积累速度越快,技术进步越快,资本的边际回报率越高。Zeng(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资本积累和创新都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二者不可或缺。

(二)金融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研究

Saint-Paul(1992)提出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全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资,金融发展通过允许经济主体使用风险较大但生产率水平较高的技术,推动了技术进步。King和Levine(1993)指出,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和化解创新项目收益性风险。他们以Sehumpeter理论为基础,提出金融系统通过选择最有前景的企业和项目、增加信贷资金、提供分散风险工具和披露预期利润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③。Bencivenga(1995)等分析了二级资本市场交易成本流动性变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Levine(1997)认为金融体系功能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个渠道来推动经济发展。Levine和Louyza(2000)所做的一项研究证实:金融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不在于资本存量。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包含着技术进步④。

(三)不同形态资本与产业创新的关系研究

Carlota Perez(2002)结合人类历史上出现的5次技术革命,认为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 技术革命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金融活动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燃料;技术的创新导致新业态的出现,市场盈利空间迅速上升,风险资本家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推动技术成果的快速产业化。Gary Dushnitsky(2006)则研究了风险投资对于创新的意义,指出风险投资对于追求基于公司创新的企业价值意义重大,为创造公司价值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如同公司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的工具包,获取新的技术和实践⑤。H■gskolen(2008)在研究挪威国内资本和创新状况后,指出挪威的技术研究因为缺少风险资本日渐式微,进而也就不存在技术产业化,可见风险资本是促进高科技公司成长和产业成长的重要力量⑥。Bronwyn H. Hall和Josh Lerner(2009)认为美国风险资本对技术创新和公司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持了许多成功的公司。同时,也指出风险资本解决方案有许多限制,投资规模和领域有限,要求有广阔的市场和可供退出的产权交易场所⑦。Donia Trabelsi和Ghasem Shiri(2010)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指出创新活动具有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外部风险资本的介入,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大公司和小公司面对创新时面临不同形势,大公司有更多的内部资金和知识支持创新,小公司和新兴企业更需要外部风险资本的支持⑧。

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如资本和创新的关系、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功能、不同资本范式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等,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得出基本统一的结论:资本市场能够促进创新,进而是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效率提高的至关重要的力量。

二、国内关于资本市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

国内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于:资本市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重要意义方面的研究;从资本市场功能角度论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研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相关的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对策研究。

(一)资本市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重要意义方面的研究

袁天昂(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有四点现实意义: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将夯实产业经济基础,有效防范金融泡沫。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可以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一条“安全通道”,促进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张明喜(20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创业风险投资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业风险投资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资本血液,金融资本与新兴产业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会给创业风险投资业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二)从资本市场功能出发研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吕光明和吕珊珊(2005)认为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四大功能促进技术创新:一是金融体系通过自身较强的流动性化解技术创新活动的流动性风险以及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技术创新的收益率风险。二是金融体系通过提供信息处理功能影响技术创新。三是金融体系为技术创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四是金融体系通过便利交换,促进分工和技术创新。李建伟(2005)指出在现代经济中,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范式的技术经济发展过程,更加依赖于良好的金融支持,金融资源动员与配置效率决定着一国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质量和效果。姚战琪和夏杰长(2007)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资本积累往往是新技术应用的必备前提。金融资本能够迅速地集聚并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中,促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并在其中实现自身的获利增值。涂人猛(2009)指出资本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又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机制和场所,使新兴产业的融资与社会公众的投资能较好的结合起来。顾海峰(2011)认为产业选择的过程就是资金向优质产业流动和集中的过程, 需要金融的资金形成和导向机制来实现。金融的支持作用体现在通过政策性金融和政府对市场性金融活动的适当干预使金融资源流向优质产业, 促进产业类型结构的优化配置。金融支持产业选择的过程, 就是通过金融资源的初次优化配置来实现产业类型结构优化配置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金融支持产业优化选择的过程, 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一般性产业样本的顺利遴选。

(三)资本市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实证研究

刘铁牛(2009)利用1992—2006年资本市场及技术创新数据指标,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三个阶段(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传播)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三个阶段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Granger因果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大,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在促进技术创新上没有发挥足够大的作用。朱欢(2010)针对我国31个省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研究结论为: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选取的高技术企业都是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型企业贷款难;我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张强、赵建晔(2010)也通过一项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科技创新3个阶段即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的支持作用相对比较薄弱,得出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不够明显的结论。

(四)有关风险投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万钢(2010)指出既要借鉴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一般规律,更要重视探求适合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健康壮大,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积极助推作用。张明喜(2011)认为创业风险投资在支持创新、创业中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都纷纷制定特别的引导政策。对创业风险投资给予直接的或间接的支持。陈昌智(2010)从风险投资的作用出发,认为风险投资将成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一支力量,风险投资倡导的专业化投资理念有助于检验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和市场价值。风险投资可以促进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和机制的创新,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清科研究中心(2010)研究资料表明,本土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无论是在投资案例还是投资金额上都超过了外资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股权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王宇伟、范从来(2011)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相辅相成,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要求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对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吸引和扶持。

(五)资本市场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对策的研究

袁天昂(2010)从六大方面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体系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建立风险投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商业银行适度介入,成立投资银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共同基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李文增(2010)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践,提出在滨海高新区建立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许讧萍(2011)则研究了如何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渠道,指出应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鼓励各级政府、民间资本成立各种针对新兴产业投资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大力扩容创业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创造更好的条件。梅兴保(2011)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认为应当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层次,提供多样金融服务;根据不同的创业主体,金融支持要把握机会和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孵化器的综合服务优势,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运用金融工具盒专业技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的经济可行性论证。

三、简单的结论与评析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研究资本市场和创新的关系的时间相对较早,抽象化的理论研究居多,研究方法和角度比较丰富,但直接研究资本市场与具体产业门类发展关系的文献相对较少,但不妨碍研究结论最后殊途同归,即资本市场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产业成长。国内学者相对来说进行的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多一点,偏重于具体对策,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统一、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都显不够,对于资本市场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内在机理研究不够透彻,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对不同资本范式范畴研究还比较单一,没有文献系统分析广义资本市场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新兴产业,是炙手可热的领域,无论从世界经济角度看,需要孕育新的科技革命、发现新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带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衰退的泥潭;还是从中国经济转型以及提升竞争力角度分析,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制高点,并使中国经济走出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结构层次低的困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实践上出现一些问题,如政府过度干预的倾向、技术创新不足的倾向、忽视市场风险的倾向等,从而使市场机制的力量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作用似乎无的放矢。面对风险性很强、技术路线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兴产业,市场竞争、风险资本的参与是有效的筛选机制,而不是政府主导的国有银行资本力量的大规模参与,这非常重要,否则风险是具有连带性质的。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与实体经济似乎存在脱节的地方,有过分虚拟化的倾向,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或产业创新的功能不强,将资本引入创新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无论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还是对于资本市场作用的发挥、体系的健全、功能的完善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资本市场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系,对于两者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创新的实践有深远的影响。深入系统研究这一问题,规范分析其内在的作用机理以及通过实证分析寻找规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注: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孔伟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0

②Hicks .J.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9.

③King R,Levine B.Finance,Entrepreneurship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513-542.

④Levine B,Louyza N,T Beck.Financial International and Growth:Causality and Caus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0(46):3l-77.

⑤Gary Dushnitsky. When does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create firm value?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1 (2006) 753-772.

⑥Hogskolen Hedmark,Venture capital and innovation, Tore Anstein Dobloug,Notatnr. Vol.6,2008.

⑦Bronwyn H. Hall and Josh Lerner, The Financing of R&D and Innovation, August 2009,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Elsevier-North Holland.

⑧Donia Trabelsi Ghasem Shiri,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Financing of Innovation [R].PRISM_Sorbonne November, 2010.

参考文献:

①Peter Howitt, Philippe Aghio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novation as Complementary Factors in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3,1998, PP. 111-130.

②Zeng. J. Re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Macroeconomics,2003,25(4),541-560.

③Saint Paul G.Technological Choice, Financial Mark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uropean Economic Bedew,1992,(36):763—781.

④袁天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的现实意义[J].西南金融, 2010(3)

⑤张明喜,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投资,2011(3)

⑥李建伟,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理论与政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⑦刘铁牛,我国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协整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⑧朱欢,我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4)

⑨张强,赵建晔.我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7)

⑩万钢,发展有中国特色风险投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0(8)

■陈昌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流通经济,2010,24(11)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设计;市场化研究;实践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由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文化艺术产业在第三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艺术专业的本科教学也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进行专业调整及改革,人才培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目标指向的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意向的对接,使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其中多元知识拓展的教育结构组织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促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心理素质和强大的创造力,同时在应用性和实用性方面的拓展,促使人才培养更合理、更高端,自觉增加文化惠民的市场化战略意识,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大趋势下,从高等教育的环节推动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传统的制造业已不再完全占支配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创意与产业的结合,即以文化创意为载体,挖掘文化内涵;以促进城市环境、商品形象、会议展览、现代出版、综合服务等行业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产业模式,统称为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融合了科技、文化、经济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全球快速发展,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发展规模也已成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新杠杆。目前,我国也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繁荣美术创作,促进当代艺术品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传统工艺美术面向市场,鼓励工艺美术技艺创新。大力发展平面、外观、工艺美术、雕塑、服装及展览设计。提升设计创意的能力和水平,推动艺术创意和设计业与其他产业合作,提高其他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效果。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它在我国经济增长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逐渐成为最具潜力的支出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能够引领我国经济发展,而且还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目标指向整个产业,要求了解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内容,并要求设计人员和创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创新能力,同时更应该了解及兼备工程技术人员或艺术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最大的需求意向是急切需要将创新文化产业链与市场需求贯穿起来的人才。

1 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向

在越来越提倡弘扬本国传统文化的国情大趋势下,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及相关的衍生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是一切以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市场化研究中纳入部分传统文化领域,一方面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博大精深的内涵得以传承,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规律,踏踏实实做到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变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真正实现中国软实力的目的。

2 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中国农业需求研究方向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其一,我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其二,是我国耕地面积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其三,因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较多。虽然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方向过渡,但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央一号文件研究的重要课题,农业没有现代化,也没有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台湾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统一、鼎新等食品工业的崛起,背后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将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可借鉴台湾农业发展模式,造就大批的农副产品基地,食品工业基地,旅游产业基地。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偏向农村,大约全国至少需1万亿农业基础投资。这其中农业市场的建立与艺术设计联系息息相关,设计会推动整个农业市场化的进程及发展,缩短与国际化农业市场的距离。

3 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儿童产业需求研究方向

庞大的儿童人口是儿童产业产生的基础,也是儿童产业发展的动力。有公开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2岁以下儿童达2.9亿,18岁以下青少年已接近4亿,青少年消费支出已占整个家庭收入的25%,消费额度已经达到4000亿,且以每年9%以上的速度f增。“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后,新增人口在四五年间或将拉动近万亿元的市场消费,儿童消费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引起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伴随移动端快速发展,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线对产品与服务体验、营销推广、支付系统、口碑与品牌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伴随儿童市场规模的扩大,品牌的推广都需要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提高视听及审美的标准,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扩大,儿童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发、功能、外形、视听、销售一直到消费者接受,都与艺术设计紧密联系。

4 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教育产业研究方向

在政策、技术和资本三大红利的影响下,教育产业将产生巨大的变化。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教育的资源呈现方式、教育模式、学校教学方式将呈现重要差异,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数字化、移动化将成为人们学习的新形态。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共享,资源覆盖面日益加大、网络化、开放化成为资源建设的重点,这些资源的建设都需要艺术设计的参与,艺术设计也大量参与及辅助推动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5 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老年人产业及特殊人群产业研究方向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5)

2007年,上海徐汇区主办了“儿童文化事业与儿童文化产业研讨会”,这是国内首次正式研讨儿童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并为上海建立全国首家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出了很好的方案。到2009年,对儿童文化产业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媒体和一些学术刊物的重要话题。如《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就从2009年第1期开设了“热点聚焦:关于儿童文化产业的讨论”,这些文章就儿童文化产业的定义、儿童文化产业与儿童研究、儿童文化产业与产业链、儿童文化产业与产业集群、儿童文化产业与文化安全、儿童文化产业中的道德问题等,进行了比较清晰的论述,可惜在其他一些重要文化类媒体上,极少看到有专家论述这一问题。

北京儿童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发展势头好,如北京游乐园的更新扩建、儿童艺术剧院的改革及欢乐谷的儿童游乐场所的新建,等等,都为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案例。但对北京儿童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的人还很少,只是业内人士发表过一些观点。如《北京观察》2006年第7期上发表过石向阳的《打造北京儿童文化产业链》的短文,认为现在北京最缺少的是有创意的儿童产业,作者提出了要研究制订促进北京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调查了解北京市儿童创意资源,整合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等文化艺术单位资源,扶持儿艺的产品动漫化、市场化、国际化,还建议设立北京市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采取多种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北京市的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还有,乔东亮等对北京动画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已涉及到了北京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问题,给北京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

国外对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以美国、日本和韩国为例,随着美国好莱坞电影、迪斯尼文化与日本动漫文化及韩国游戏文化的巨大发展并风靡全球,他们关于儿童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一些高校的课程资源。而且日本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研究儿童文化产业的模式,并影响到了我国台湾的台东大学、花莲大学等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化研究为优势科学的大学,如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开设了“日本儿童文化产业探究课程”,花莲大学艺术学院还开设了图画书的创意设计课程。相反,我国内地的大学里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只是个别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人士会提及而已。

但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是刻不容缓的,我们不能坐视欧、美、日、韩的儿童文化产品占据我国儿童文化消费市场,更不能忽视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与发展的如下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首先,儿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顺应了当前儿童文化艺术单位体制改革的趋势并将推动改革的深入。从去年到今年,全国30多家专业少儿出版社和200多家少儿报刊由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制,就是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少儿出版文化的路怎么走,少儿报刊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兼顾,儿童文化环境及创意品牌的打造如何运作,等等,都是值得我们用心研究的。

其次,儿童文化创意产业受众广,研究与发展它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我国有3.67亿少年儿童,儿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就北京而言,发展儿童文化创意产业有着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北京有300多万少年儿童,同时,作为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其消费购买力居全国之首,且作为人才的聚集区,其拥有儿童动漫、儿童出版、儿童媒介、儿童影视戏剧、儿童文学、儿童游戏娱乐和儿童玩具业的大量优秀人才。北京还有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有影响也创效益的儿童文化艺术单位,还有数百家科研院所、诸多国营的或民营的文化公司和少年宫,为北京发展儿童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技术、创业资金和市场消费环境。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6)

〔关键词〕文化资本;经济增长;作用机理;VIP框架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5-0074-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疆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研究”(10AJL010)

〔作者简介〕付金存,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辽宁大连116025。一、问题的提出

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要素投入(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制度因素被视为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源泉。然而在区域经济演进历史中,这些因素仅是相对易变的,且针对空间差异均会做出适应性调整,进而引发诱致性变迁。长期而言,上述因素的变迁并不足以解释地区经济兴衰更替的全部历史。能否从某一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因素中探寻经济增长及其地区差异根源是本文立题的要旨。

已有的研究表明,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由于文化资本难以度量,多数学者偏好使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得出倾向性结论,而对于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却鲜有探究。此外在实证研 究中,由于研究者难以刻画文化资本的多重属性,不得不选用人力资本等替代性指标,其研究结果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种先验式的思维并不足以有效地揭示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而这恰恰是实证研究展开的必备基础。鉴于此,本文试图将文化资本纳入与主流经济学逻辑一致的分析体系,构筑文化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VIP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这一框架及其机理的合理性。

二、文化资本的内涵演进与构成

要回答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这一命题,有必要先由纷繁复杂的文化概念中提炼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其构成。

四、文化资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考察

承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本和蕴含竞争创新意识的市场文化资本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资本的两大来源,并且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两种文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通过经验归纳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做一些初步的实践考察。

(一)传统文化资本对要素供给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为家庭积累财富,同时主张将消费水平维持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积累下来的财富则用于储蓄。这种重积累、轻消费的理念使得中国居民储蓄率长期维持在40%左右的高位,有力地支撑了中国以投资为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李娟伟和任保平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均传统文化资本对人均产出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结果验证了传统文化资本通过影响物质资本积累的过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10〕林木西和张华新的研究也表明,传统文化资本有助于增加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11〕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本身也具有价值。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相应地文化产业便逐步兴起。这既是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也是新一轮资本积累形成的过程。传统文化具有非竞争性、网络嵌入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测量性特征,〔12〕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稀缺性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4)》预测, 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4年的194%增至377%,年均增长25%以上,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3〕尤其在一些多民族聚集地区,利用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以文化标识的智力投入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投入,成为振兴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14〕

除了影响物质资本的投入和积累,中国传统文化资本对人力资本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理念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非生产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通往仕途的跳板,因而教育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难以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务实致用的理念使得中国教育的重点转向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人力资本也逐渐由非生产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崇尚教育的传统所引致的高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二战后东亚国家的经济腾飞与其崇尚教育、重视知识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林毅夫甚至认为,这一特征特别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推断。〔15〕可见,传统文化资本正在通过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投入,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态势。

(二)市场文化资本对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改革背景下,市场文化资本不仅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竞争压力,而且也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使其自动将创新活动做为事业经营,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方式。张优智与党兴华研究发现,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16〕陈雨柯也指出授权专利数的增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17〕为了鼓励创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政府需要提供专利制度保护等公共产品,在客观上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宏观环境,激励各类主体的创新投入。

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智力、创意等无形资本为主要投入要素的文化产业实现了文化资本与经济价值的有效沟通。由于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等优点,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以人的知识和创意为主导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极大地拓展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无中生有”和 “有中生优”的创意转化,突破了有限物质资源的束缚,实现了产品附加价值的提升、经济结构的转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18〕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资金投入回报高、经济波及效应大的特点,因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传递现代价值理念的“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19〕对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归时期的中国,市场文化资本对于助推其产业发展由传统的物质投入型向注重技术创新和效率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资本和市场文化资本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制度变迁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本身既非人们理性建构的市场博弈的约束规则,也不是人们为节约交易费用的某种生产的建制结构,而是在一个国家、地区或群体既存文化传统中现实秩序与规则的整合。个体行为的博弈规则(制度)只有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并建立在一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才会有现实的约束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效激励。〔20〕田钊平以湖北恩施州为研究样本,对其产权、自主财权、市场化进程等政策变量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整体而言,民族地区的政策优势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受传统民族文化积淀影响,公众缺乏对改革的预期与心理调节,致使新的制度难以推广,造成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传统文化和市场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相互借鉴将能实现某些经济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的转变,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利部分逐步融入正式制度,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提高经济效率。在西方国家,以商业信用和创新精神为特征的文化资本有助于减少企业、居民的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律机制则为进一步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商业信用和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可能。这些都是市场经济文化资本和现代市场制度的传统文化土壤。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市场资本的不断积累,企业和居民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参与市场经济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从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案例会越来越多。江浙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即得益于此。〔22〕这启示我们在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应善用传统文化(如忠诚、义理)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制度的有效安排与实施。〔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45.

〔2〕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 23, no. 1,1999, pp. 3-12.

〔3〕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4,(5).

〔4〕袁晓婷,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S1).

〔5〕金相郁,武鹏.文化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9,(2).

〔6〕王云,龙志和.文化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MRW模型〔J〕.软科学,2013,(4);许德金.国家文化资本的研究框架与测量体系构建:国家文化资本论〔J〕.江淮论坛,2013,(6).

〔7〕〔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5.

〔8〕陈世清.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380-457.

〔9〕〔18〕厉无畏.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10〕李娟伟,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是传统文化还是商业精神?〔J〕.经济科学,2013,(4).

〔11〕〔16〕林木西,张华新.社会资本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2,(6).

〔12〕商海岩.“文化要素”:一个生产要素学说的扩展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5).

〔13〕董大汗.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或达到2.1万亿元〔N〕.中国艺术报,2014-01-13.

〔14〕方琼.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2012,(11).

〔15〕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2009,(3).

〔17〕陈雨柯.中国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2,(2).

〔19〕刘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现代价值理念传达〔J〕.社会科学家,2014,(3).

〔20〕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国际经济评论,2004,(7).

〔21〕田钊平.制度变迁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恩施州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文化创意市场研究篇(7)

关键词 科技情报研究;信息时代;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3-0005-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情报研究也走进了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这对基层情报研究所开展的情报研究工作形成了冲击,过去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使诸多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但同时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所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是基层情报研究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层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现况

1.1传统的科技情报服务方式受到冲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局域网、DNN专线等更新更快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淡化了传统文献服务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中的作用。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科技资料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缓慢,仅依靠拥有相对较多的文献、光盘、缩微胶片等所建立起来的信息资源优势已大大削弱, 加之基层情报研究机构自身研究手段单一、研究方法发展缓慢,服务已无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科技情报机构的传统地位和社会功能带来了严峻挑战。

1.2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地位受到威胁

情报研究主要是为领导机关提供国内外科技信息情报,为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信息支持。在90年代中期,各地情报研究所通过传统的文献收集、整理、人工检索向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一致认可。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资源信息网络化的提高,各类信息咨询机构应运而生,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的市场正在被分割和细化。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已无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客观上要求科技惰报信息服务机构必须改进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

1.3缺乏主动为科技情报信息寻找市场的意识

一直以来,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所存在着依赖各地财政,“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习惯于坐等客户上门,不主动去也不思考如何开发市场、创造市场,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基层信息服务的发展。缺乏主动为科技情报信息寻找市场的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观念、体制、资金等,这其中,传统运作观念是主要原因。“我是搞情报信息研究的,我只负责研究,对研究出的信息或者成果进行推广我不负责。”这句话可以说代表了过去一个时期大多数传统基层情报研究机构的想法。一个在市场经济中的单位,如果没有市场意识,不具备市场能力,其结果可想而知。

1.4科技情报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逐步使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怎样跟上和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情报人员的素质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由于网络化的出现,今后的情报人员将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只承担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传递任务的文献管理员,而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管理水平的科技信息工程师。目前地市科技情报所普遍存在缺乏灵活的用人机制,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懂专业知识、电子信息技术、具有丰富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2 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振兴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所

2.1继续做好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传统业务

山东省淄博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在提供综合性科技信息服务的同时,围绕淄博“新材料名都”的这一当地经济特色,有针对性地收集、加工整理相关专题信息,做好信息研究、发展与预测分析,撰写新材料专题调研报告,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如笔者所今年就主动承担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委托的撰写科技方面“十二五”规划等科技经济论证活动,提供了具有实用性、时效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科技情报信息,得到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肯定。

2.2拓宽科技情报研究的领域范围和服务项目

拓宽科技情报研究的领域范围和服务项目便会使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更具有发展前途和市场竞争力。山东省淄博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先后组织和参与近100项与淄博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课题研究,并以各种形式向市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提供科技经济信息、技术经济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立项、科技宣传、科技培训服务,为淄博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以优质的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为情报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2007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成立了淄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结合桥梁,创建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淄博科技自主创新服务水平,促进淄博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基础性公共平台。与全国10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转移联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切实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平台的建立为淄博市调结构、转方式、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4强科技情报人才队伍建设

山东省淄博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深知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每年拿出大量经费对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内容包括:信息基础理论、文献检索,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形成了一个由知识、经验、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构建的强有力的服务体系,拥有完善的综合性网络信息和服务平台,建有淄博市科技信息网、淄博市科技局信息网,具有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查新检索咨询服务网络,与国内外各大联机情报信息系统实现了联网,建立了广泛的信息交流关系。

3 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科技情报研究所要想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富有活力和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机制。达到服务特色鲜明,服务质量一流,服务效果明显的目标,在培育优势品牌业务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和研究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周伟.新形势下地市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初探[J].现代情报,2010,30(6):18-19.

[2]单薇.地市级情报研究所做好新时期科技服务工作的思索和探讨[J].现代情报,2010(7):143-144.

[3]张亚红.信息服务工作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9(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