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9 16:12:16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专业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习惯把它与普通高等院校等同起来,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具备从事科研的能力,也没有实际操作的本领,很难适应社会。因此,国家在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制定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适应管理、服务及经营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及财务审计等职业技能,主要从事出纳、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尽管近年来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体系还是按照惯有的模式,先理论,后实践,没有很好地将二者融合为一体,没有真正体现教、学、做合一。

第二,尽管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大多数仍然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模式下的稍微变通,或者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分解,实质仍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范畴。

第三,课程的设置还是停留于教育者的局限思维,没有走出去,没有和企业联手,没有工学结合,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为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按照生产活动规律在职业领域中的发展,重新构建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

1.以企业的需求为宗旨。我国会计人才需求总量较大,尤其缺乏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从会计的市场需求状况看,像财务总监类的高级会计人才需求量小且竞争激烈,不可能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层会计人才门槛高、培养周期长,目前也不可能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现阶段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定位于培养“做会计的人”即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并具有一定职业发展能力的岗位人才,所以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以培养第一线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目标。

2.以工作岗位为导向。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根据真实的会计工作过程来构建和开发。首先要确定就业职业岗位,调研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岗位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行动领域,然后根据典型行动领域设置出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

3.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指学生在会计岗位上进行会计操作的能力,即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审计及电算化操作的能力;二是关联职业能力,即为了更好适应会计职业而应具备的一种能力,如人际沟通能力、电脑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课程开设应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增强职业适应性,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体系,完善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评价内容,使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构建。

(一)基础素质课程

首先高职会计专业应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方面进行课程构建。

1.文化素质基础课程。文化素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精神,遵纪守法,健康向上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职业素质基础课程。职业素质课程是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主要设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概论、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

(二)职业技能课程

该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及财务审计等职业技能的课程。

职业技能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及主干课程。应在市场调研及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的基础上,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会计职业技能课程体系。在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时,首先分析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职业范围,确定会计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其次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职责,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结合高职会计教学的特点,开发并不断完善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校商学院的专家、教师深入企业,深入会计工作实际,会同会计行业专家,对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会计的职业范围和岗位群,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三大职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出纳业务核算、往来结算业务核算、供销业务核算、融资业务核算、投资业务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涉税业务核算、股东权益核算、会计报表编制、财务管理活动、会计电算化、审计业务核算、行特业务核算等十四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三)能力拓展课程

该类课程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适应自身个性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的能力。

1.文化拓展课程:会计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势必要参与经济管理,要善于与人进行沟通协调,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需开设公共关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统计、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设置。

2.职业拓展课程。高职学生进入社会既要具备实际的职业操作能力,同时又具备实际的生存能力,能将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设置将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的会计仿真实训、会计顶岗实习、综合实习课程。

四、结束语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职教育任重而道远,高职会计专业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牛全峰,牟应华.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2]刘萍.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职业技术研究,2010(1).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2)

一、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对会计本科人才的需求

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的批复为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产业转移升级等,构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新高地。在这样特定的期间和关键的历史阶段,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必将提升到新的高度。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因此,河南在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的新经济发展历史契机下必将需要大量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当前的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拓展到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企业并购、价值管理、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会计信息化等管理领域,会计人才在推动各单位现代化管理、提升各单位核心竞争力、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河南而言,会计人才的突出需求至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量会计人才 河南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将催生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也必将使原有产业进行升级改造,这些都将促使企业开展探索、研发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财务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涉及资金筹措、资金使用、资本运营及企业内部控制等,因此河南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财务人才。

(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需要大量会计人才 河南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市场被大大开发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河南是农业大省,在农村全面改革进程中必将催生大量的企业,由此也将带来大量的财务人才的需求。

(三)上市公司数量逐步增加需要会计人才 河南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处于持续增加的趋势,截至2012年8月在A股上市的就有66家河南企业,并且河南上市公司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均有较好表现。河南省也在分批培育和辅导着新的公司逐步上市,截至2012年8月河南就有20家企业拟上市。随着公司制企业的深入发展,也必将带来更多的财务信息处理需求及掌握财务信息处理技能的高素质会计人才需求。

(四)国际化发展趋势需要会计人才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推进,必将使河南快速融入国际市场,带来较多的国际贸易机会,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也愈加重要,河南必将需要大量懂得国际会计语言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五)金融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会计人才 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河南正在打造郑州东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这将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会计人才的储备和后备是服务金融业发展的人才支持。此外,会计专业服务行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更吸引着大量会计人才,并且河南产业转型、投资结构调整、上市公司规模发展等也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专业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由此也衍生出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河南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优化的可行性

区域间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资源的竞争,肩负着知识创新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项目实施对适应河南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提出了空前的要求,所以开展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是实现河南由人口大省到人才强省做出的必然选择,具有理论上的探索性意义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一)河南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2010、2011、2012连续三年公布的招生考试之友专业目录统计河南省各高校在河南区域计划培养会计本科人才数据可知,河南省80%的本科高校开设会计学本科专业,年平均培养人数6430人(2010、2011、2012各年具体数据见表1)。另根据2010、2011、2012连续三年公布的招生考试之友专业目录统计河南省各高校在河南区域计划培养会计专科人才数据可知,年平均培养人数13334 人(2010年11379人、2011年14392人、2012年14231人),专科院校每年可以输送不高于学生总人数20%的专升本会计学本科生源即约2667人。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南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具有参与培养学校多、培养人数规模较大的表象,这与会计学专业作为传统专业基础好、专业技能性强、投资成本低、易就业等因素有关,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体现。但在这样庞大的规模下仍然存在着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其中河南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个问题特别突出:首先,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同质性现象严重。从招生目录中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的方向性侧重较少,如个别学校突出注册会计师方向、涉外会计、会计电算化方向以及CIMA方向、ACCA方向、CGA方向,并且从各高校的培养方案来看课程体系的设置雷同现象严重,这就使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培养的会计人才特色不明显。其次,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会计技能实践能力薄弱。由于会计知识的实践运用需要和企业长期的经营活动处理联系在一起,所以很难使大规模的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核算,并且各用人单位对于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理论教学多而实践少的现状。此外,通过表1数据还可以看出,在河南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有规模下民办高等教育已有了一定的地位,24%的民办高校培养会计本科人数已经占到全部人数的60 %,并出现逐年增多的现象。民办高校作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其特色发挥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二)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优化的可行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这使得民办教育发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就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截止到2012年4月,我国已有民办高校706所(含独立学院303所),占全国普通高校2441所的28.92%。民办高校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已经展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优势。首先,基于民办高校办学资金来源与公办院校不同,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下民办高校求生的本能要求其要及时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号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办社会所需的教育,普遍存在的竞争危机感使民办高等教育具有极强的办学灵活性。其次,就我国目前公办高等教育师资管理方面的现状而言,民办高等教育在师资团队的建设上更容易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开展基于双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高等教育。目前我国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的发展为民办高校输送了优质的理论课教师,民办高校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了大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士加入实践教育的师资队伍中,这就使民办高校形成了一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再者,民办高校对于办学硬件的投资都是在严格的可行性论证之下购买的高质量设备,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因此民办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将会在大力发展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走特色办学之路。

三、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思路

为提升河南民办高等会计本科教育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能力培养的供需一站式应用型会计人才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

(一)基于能力培养,创新实践实训项目 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是对个体能够做什么的一种现时的评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能力的含义:一是指个人到目前为止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含有可造就性或潜力的意思。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人才培养中可通过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人才能力的提升,把设置的课程体系进行分解,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对应,建立基于能力培养的创新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增加实践实训项目体系。实践实训项目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项技能实训项目(也可称之为课程实训)。单项技能实训是指针对会计基本业务技能,如账、证、表、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货币资金管理、票据管理、纳税申报、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实训,这些实训基本与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相对应,也可称之为课程实训。这些单项技能实训一般是在相应理论课开设的同时进行实践训练,能促使学生对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第二层次是综合技能实训项目。综合技能实训是在单项技能实训的基础上把会计各项知识模块以不同类型企业的全部业务为背景开展综合技能训练,让学生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审视整个企业有关的会计、审计、财务等相关业务的一体性,训练学生的全局把握能力,缩减学生从学校到岗位的适应时间,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第三层次是科研实训项目。科研实训项目打破了单项技能、单个课程的限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科研的训练性。针对目前及将来企业“大数据”下的会计功能的提升,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目前有学者提出会计的本质在于职业判断力,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下,新时代的会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记账员”,而更应该有较强的针对不同情形下的准确的职业判断力,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公司制企业的完善,对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将是未来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决定谁能长期存活、发展的根本,会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被大大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把握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在设计实践实训项目时应当开展以预测、决策、治理、分析等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训项目,让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上述三个层次的实践实训项目的开展依赖于一系列财务软件的开发和设计以及相应数据库的建立,目前市场上已有较成熟的软件及数据库,各高校可以根据上述实践实训项目进行购置。

(二)应用供需理论,实现多向满意 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供需理论”,应基于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要来开展人才培养,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学生需求而言,学校应把人才培养长期目标短期化。长期来看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而学校的培养是有时间限制的,目前会计学本科一般是四年,应重点考虑这四年怎样满足学生毕业后就能胜任会计工作的问题,因此应加大大学四年的短期培养研究。就社会需要而言,学校人才培养中应把短期目标长期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的经济业务,这必然要求会计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表编制、分析等会计处理,而在校学习的时段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计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为使学生既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要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协调好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要,把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的结果即能满足学生的主观愿望,又能适应社会的客观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见图1。

(三)贯彻两个结合,实现毕业就业一站式 目前,大学生就业力不足问题引起了包括教育界在内的各方重视,究其原因,学校注重理论知识而轻视技能培训现象较普遍,表现在学校思想上重视不够、资金上投入不足、技能培养内容及培训方式不完善等多方面。因此,民办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应实施“本科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创新培养途径,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实习实训,实现毕业就业一站式,缩短毕业后适应工作要求的过渡期。“学历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通过“学历教育”学生可以掌握较系统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培训”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职业技能,即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精神,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尤为重要。“毕业就业一站式”,即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毕业到企业就能上岗并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以使学生即具有长期的学习能力的后劲又具有操作性强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顺利、及时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提供知识体系上的保障。

(四)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特点 目前我国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是宽口径、厚基础或应用型的高级财会人员,这种目标存在过宽过高的缺陷,以致无法真正起到指导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作用。因此,本科会计专业应从实际出发,将培养目标重点转向能力和素质上来,并定位于未来成为高级会计人才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观念和学习能力,这才能真正成为本科会计教学的方向标和指南针。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发挥会计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就曾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主要是指在单位担任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首席财务执行官、会计部门负责人以及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本科生是高级会计人才储备库,本科阶段培养并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将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应教会其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因此,本科会计培养的目标应重点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为未来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做知识、技能上的准备。会计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财务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在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完成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因此,民办高校会计本科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实训设施的配备、实习场地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围绕会计专业相关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财务岗位的工作为基本目的。

(五)强化就业方向,实施分类教学 会计人才的培养应从传统的毕业导向转向就业导向,即根据学生毕业后的意向将学生分为直接就业类和继续深造类,分别就两类不同去向强化就业方向能力,从而提升民办高校会计人才的竞争力。

直接就业类侧重系统的理论、实践教学与行业认证相结合。会计人才的培养应结合行业认证,美国、英国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要求,参加CPA 考试的人员必须接受150 学时的相关教育,具有学士或对等学位。英国的本科会计教育与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 )考试密切关联,各大学本科课程的设置与ACCA 考试紧密相关,课程设置还可以随着ACCA 考试科目与内容的调整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孙铮认为,目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合理协调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认证之间的关系,这是保持会计应用型人才国际化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作为会计本科生可以直接考取的我国行业认证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职称证、注册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注册资产评估师证等。其中,在校会计本科生直接就能考取的证书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职称证、注册会计师证。注册税务师证、注册资产评估师证都有一定的工作年限的限制,但在大学阶段可开展行业认证所需的能力、知识教育,为将来的行业认证做准备。

继续深造类侧重系统的理论、实践教学与学历提升相结合。学历提升主要是指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考研为代表的学历提升需求。目前,可供会计类学生考取的相关硕士学位可分为学术型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我国正大力发展专业硕士。与会计类考生相关的专业硕士主要有会计硕士、审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因此,民办高校也应正视并重视这些学生的需求,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要能为硕士阶段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强化就业方向、实施分类教学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常用的做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其一,在大学三年级时对所有学生根据意愿进行重新分班,由学生自由选择是参加直接就业班还是参加继续深造班,并对不同分类选择的学生根据其类型特点开展有侧重的教学和管理;其二,在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符合直接就业类和继续深造类的相应选修课程,对选修学生进行指导,其所选课程要能满足其毕业就业的需要,如民办高校可以为会计学专业直接就业类学生设置针对中小企业就业需要的税务类课程、行业会计课程,为继续深造类学生设置高等数学、英语、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并且为继续深造类学生开展考研培训。

我国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22%,但教育经费投入只占到了全世界的1.5%,表现为“穷国办大教育”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也需要将民办高等教育纳入统一规划,民办高等教育更应主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等会计教育将会走上中国会计教育的前台并占据一定的位置,社会各界深入研究民办高等会计教育问题将有助于会计教育的深入改革。河南民办高等会计教育基于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新契机,大力开展服务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培养,为会计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系黄河科技学院2012年重点教学改革课题“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JG2012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惠男男:《服务苏北地区经济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3期。

[2]孟焰、李晓梅:《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2期。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3)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改革;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45-03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市建设及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中,地方院校一直发挥着人才支撑的重要作用[1]。目前,在我国2600多所高校中,地方院校占95%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自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以来,地方院校承担了主要的扩招任务,本科招生规模大幅上升[3],目前,管理类本科招生规模居地方院校前列,可见,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对于我国地方院校而言具有较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4]。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推行十多年,但大多数地方院校本科生教育继续沿袭传统计划任务型教育模式,各教学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分工负责制,模块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导致人才培养分散化、随机性较大[5],尤其是地方院校师生比例小,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缺位,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不到位,尚未建立起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

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

(一)改革目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四大功能[6]。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层次与水平。人才培养责任重于泰山,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高校要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用人单位负责,不能让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必须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合格人才。我国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是解决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全过程培养监控与管理体系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教学模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特色鲜明、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我国区域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二)改革思路

本科教育是地方院校发展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对社会、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负责的战略高度出发,运用逆向工程的思想方法,面向社会需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构建了“专业引导―理论学习―创新实践”的全过程教育模式;定位专业系为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由专业系负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优化,承担专业教学,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监控责任;学院级业务型领导应回归专业系参与专业研讨活动,指导和支持专业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对专业教师、辅导员及教辅人员进行重新定位,优化以专业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改革辅导员按年级配置的惯例,根据专业配置辅导员,通过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促进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明确专业系的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根据现代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确立专业系为本科人才培养主体和责任主体,专业系负责提出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从入学教育到毕业答辩的全过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责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各教学模块与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实施全过程专业引导,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习实践训练,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确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组织运行机制

1.建立以专业系为核心的分工协作培养体系。以专业系为核心,建立专业系与有关院系进行教学分工协作,以及与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导师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培养体系。专业系负责全方位人才培养;任课教师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关注学生学习心态、专业意识和学习引导;辅导员侧重思想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侧重学习、学风引导;专业导师负责专业引导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协同配合和工作衔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完善专业系教学活动制度。明确专业系教学组织的责任与义务,进一步规范各专业教学活动计划安排和内容,要求将学生培养进程和有关问题纳入专业系日常教学研讨活动范畴,使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专业系教学活动不仅要讨论专业课教学进程及教学效果,教材选择与使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创新,课程考试改革等情况,而且应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引导、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效果,以及学生的知识掌握、专业意识、学风考风建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探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实施方案与措施。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 内涵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122-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都要求,切实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本科高校方阵新成员的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科学发展、抢抓机遇、赶超跨越、实现“树人重立德,为国育英才”的战略目标,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命线

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培养人才是高校的生命线。《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一个国家强国之基,也是一个民族兴旺之本。当今世界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新时期,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最重要的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所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现阶段,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提高质量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用优质教育质量、优质产品和高就业率、人民满意大学来吸引生源。

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是一种必然选择。树立正确、先进的人才培养观念,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不同的大学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可以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可以培养理论型人才、综合人才或应用型人才,至于选择哪一种类型的人才,要从所在区域和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全国性重点大学以培养理论型和综合型的人才为主,而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应侧重于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基础型人才和学科交叉、知识综合、适应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对于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基础薄弱,办学属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不尽如人意,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本来就先天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在目前情况下应将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渐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应该成为统率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先导观念,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2.树立以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判标准的人才理念。既然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那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判定,并不是完全由高校自己说了算,还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因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换句话说,个人价值通过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因此,社会需要、社会评价应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坚持这一标准显得更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当时之所以在该地区设置一所本科院校的理由,就是因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能否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首先考虑的问题。

3.推动以科教融合育人为目标的协同创新理念。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必然使科教融合育人思想成为大学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既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科教融合育人不仅是指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观念更新,更是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的意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必将推动高校实现三个转变:即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资源配置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三、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质量,统一认识是基础。思想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合力才能形成。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扩大规模、调整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十六字方针,说明方针的本质是既要“赶”又要“转”,既要扩大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要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因此,各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学生是根本、学科专业是龙头、教师是主力军、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名片、特色是优势、质量是生命线、干部是服务员、人人是建设者,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

2.提高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质量是一所高校生存之基,立校之本,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每所高校都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找到自己合理的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要立足自己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历史、地域优势、学科专业优势和生源特点,找准服务面向,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各自领域内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有一个理念值得我们商榷,国际高等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办专业、招教师,而为什么不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来办专业、招老师呢?要坚持“十个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凝练学校独特的核心精神,坚持培育独特的大学文化,坚持准确的办学定位,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科研兴校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校策。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实践型、复合型、创业型本科人才。

3.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师队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提高质量,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校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一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师德素养和育人水平,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营造浓郁的尊师重教氛围。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尊重教师,教授治校,校务公开,多办实事,用加快发展解决教师们的诉求,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二要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重视教学基础能力训练,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伦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技术、职业道德等系统培训,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其教学能力。三要切实推进“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重点建立教学名师巡讲制度,实施“教学名师讲坛”计划。四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奖优罚劣,让优秀教师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激励。

4.提高质量,“质量工程”是抓手。一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各地新建本科院校的实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化,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三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高等学校要做好教学基本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等内部评估工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督导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四是扎实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促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信息化校园借信息化技术来进行跨越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高校能借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五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5.提高质量,领导重视是保障。各高校要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讲话和教育部“高教三十条”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教学工作的认识。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提高质量的领导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始终体现以提高质量为生命线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提升的第一职责,凝心聚力抓质量,提倡高校领导做职业化、教育家校长。各高校主要领导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管理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把心思放在办学上,把时间用在治校上,把功夫下在提高质量上,要全身心投入办学和管理,每学期至少要亲自主持召开一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会议,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选配好分管校长、教务处长。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向教学第一线倾斜,把经费多花在本科生的教与学上,切实保障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逐年提高教学经费在学校事业经费中的比例。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信息化建设,教改研究,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学习,实践教学等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利用教育部建成的优质公开课,多用视频公开课课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缩小差距。

6.提高质量,内因为主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高校更要把抓人才质量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而不是上级布置的要求和任务。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作为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各校要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纳入本校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要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责任制,认真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加强教学督导和考核监督,不断扩大公开公示面,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它的成效不能短期内可以准确评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走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会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1.3.1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EB/OL].(2011.2.23)[2011.7.11].ht

tp://.cn

3.韦永恒.理念 改革 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新建本科院校加强质量建设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

4.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本报评论员.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教质量的首要标准.中国教育报,2012.3.26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5)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

一、我国职业教育基本模式的认识

职业教育中的校企一体化培养是通过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实现共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必经之路。此模式能较好的适应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操作性的基本特征,可以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不足和降低学生就业难度等问题。笔者认为中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国的职业教育比较特殊,不宜照搬外国的。要允许各层次的、各类型的职业院校探索、创新职业教育模式;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就离不开校企合作,脱离行业企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就业市场;高职教育脱离岗位情境、工学结合就无法实现知行合一。

2、坚持“校企一体化”

“a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所包含的“四合”既是中国职业教育多年实践取得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元素。一是因为校企合作涉及基本制度;工学结合涉及课程模式。二者在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内涵建设工作中地位重要;二是校企合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作为院校办学基本制度,一定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一定聚焦在课程模式这一载体上。无论从世界先进国家职业教育基本模式看,还是比较本国职业教育两类院校的实践,管用实用的课程模式概莫能外。走校企合作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光辉愿景的必经之路。

3、关注校企一体化的标准要求

校企一体化的表现形态必然多种多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五个基本原则。其中的第三个是:职业院校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对接”、“结合”到理想状态就是“一体化”。所以,校企结合一体化模式也可以进一步简称为“一体化模式”。

二、职业教育基本模式的构成

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灵魂是校企合作;核心内容是工学结合;结构形态主要由下列三个部分构成:

(一)职业教育一体化课型构成:校企一体化课程、基本技能培养课程、职业素质课程。

校企一体化课程。以“工学结合”为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其载体为以专业技术培养为主,兼有知识传授和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专业类课程。

基本技能培养课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体化课程教学之前必须打好基础的基本技能培养课程;二是经过调研,针对初学学生的实际水平必须开设的基本技能性质的课程等。

职业素质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其载体可细分为三类:思想品德类、文体美育类、职业指导类课程。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言行习惯、职业指导、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身心健康、艺术能力、工匠精神等。

(二)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模式的可分为:专业、课程、学习任务、学习活动。

校企一体化专业。凡是培养方案体现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精神的专业,均可认之为一体化专业。一体化专业又由专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调整三个阶段;一个一体化专业由若干门一体化课程组成。每个专业均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该目标上承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下导各门课程目标。一体化专业建设由系部与企业合作实施,教务部门协调、指导。

校企一体化课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媒介,按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的特点为:彰显理论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工作实践和专业学习做学合一,工作岗位和能力培养对接合一的特点。一体化课程上承一体化专业,下导一体化学习任务。一门一体化课程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每门课程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一体化课程由企业实践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在一体化课程标准指导下由合格的一体化教师实施。

校企一体化学习任务。以企业实践专家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开发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中选取出来的具备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就叫一体化学习任务。一体化学习任务包含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教学、学习任务评价、学习任务改进等阶段。一体化学习任务上承一体化课程,下导一体化学习活动。每一个一体化学习任务均包括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审定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验收总结六个环节(步骤)。

校企一体化学习活动。是一个一体化学习任务的某个环节或某个环节的组成部分。比如,一个一体化学习任务的“明确任务”环节可以设计为一个“一体化学习活动”来进行教学。“制订计划”环节也可以安排一个“一体化学习活动”来进行教学。“实施计划”环节过程复杂,历时较长,也可以设计为多个“一体化学习活动”来进行教学。一体化学习活动是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最底层结构。由一体化教师集体根据一体化学习任务要求协商确定,是一体化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模式层面的支撑:一体化的课程开发、一体化的教师培养、一体化的课程管理、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成果改进;一体化模式层面的环节: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审定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验收总结。从支撑模式运行的链条看,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正常运行主要靠六个关键链节支撑:

校企一体化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环节解决职业院校课堂“教什么”的课程内容问题。开发的结果是:课堂教学体现工学结合。开发的过程包括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转化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成果、制定专业课程规范、课程资源建设与保障等。

校企一体化师资培养。教师培养环节解决“谁来教”的教学主体合格性问题。如何将专业教师改造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是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的重大问题。

校企一体化课程教学。该环节解决一体化课程“怎么教”的方法问题。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体现职业院校价值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关键阶段。该环节的重点是六个环节的教学如何进行才能保证质量。

校企一体化课程管理。该环节解决一体化课程“怎么管”的规范问题。一体化课程开发及实施与传统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存在明显的区别,需要有独特的管理制度使之规范、高效。这个环节主要工作是开发的管理、教学的管理、班级的管理。

校企一体化课程评价。该环节解决一体化课程“教得怎么样”的效果问题。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总结成绩,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改进的思路、措施。一体化课程评价包括一次课教学质量评价、一个学习任务教学质量评价、一门课教学质量评价、一个专业培养质量评价。

校企一体化课程改进。该环节解决一体化课程“开发效果如何”的质量测评与不断改进问题。相关部门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的评价结果,从课程开发角度,肯定成绩,分析不足,对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进行扎实有效的整改,促使一体化课程开发由于周期性的调整,得到不断的改进、完善。

三、职业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建立校企融合的保障机制

以校企一体化培养为基础的工学循环、教做循环和学练循环“三层循环”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强大的实习实训资源作为保障,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只能通过校内校外大量有效的实习实训活动才能实现,而理论和实训一体、教师素质和技师素质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校企一体、专业考核和职业资格认证一体则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实训基地功能实现的有力手段。行业和企业是制定职业资格标准的主体,以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为桥梁,可以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紧密融合。

(二)创造互惠三赢的驱动机制

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已有资源条件,选择优势互补的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一体化培养关系,以优化校内外资源的配置;高职院校应以行业企业经营、技术开发项目为“纽带”,利用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为行业企业员工提供深造和培训的机会,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行业企业应主动参与校企一体化培养,解决学校实训场所设施不足、实践教师力量薄弱、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同时参与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实际运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即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能为企业储备各类人才。

学生作为校企一体化培养的最终受益人,要主动配合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要珍惜来自校企双方的实习实训资源,尊重来自校企双方的授课教师和实习导师,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创新校企一体化培养的管理机制

校企一体化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人才的交流和互动,只有建立双方人员的长期、稳定和制度化的联系,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等先进企业文化的精华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载体。要根据核心能力的要求,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重点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将有关项目和内容纳入核心课程内容,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的动态可调。还可以让用人单位参与到毕业生的考核当中,校企一体化培养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兴国,潘丽云.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培养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

[2]林丽萍.校企一体化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3]段小ǎ严玮,张士辉.以校企一体化培养为平台建立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

[4]王昊.国内外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4).

[5]张健.职业教育价值的理论追问及其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构建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在专业核心课程链中,成本会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其前期课程有《会计基础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财务会计实务》等,是这些课程内容的继续和深入。后续课程包括《管理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财务报告分析》、《审计实务》《顶岗实习》等。《成本会计》为后续相关课程的打下扎实基础。因此,《成本会计》对学生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明显支撑作用。本文对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按基于工作过程分解与重构《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做一些探讨。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要符合高职高专学校和的特点

高职高专学校是姓高名职,既是高等教育,更是职业教育。因此,《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就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的成本会计教材内容大多沿用传统学科体系来构建成本会计内容,讲述从成本会计原理…—要素费用核算…一成本计算方法为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体系滞后,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求;二是知识体系条块分割,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再加上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近年来,这种现象有很大的改观,取得了丰硕成果。纵观近年的成本会计教材,应注意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忽视理论知识传授。把高等职业教育当成职业培训。这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积累,更不利于学生持续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高[2000]2号文件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在附件中更明确提出:学制三年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学制两年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30%。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相关知识给学生,在真实的成本会计工作任务引领下为学生搭建成本会计整体框架,并将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融于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成本会计职业技能。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要与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相适应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以中小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会计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和会计职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按照这一目标,根据《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特点,日常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模拟、循序渐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目前,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的主流方向,日益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重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就是以完成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确定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构建要与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相适应。

三、《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要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合理划分

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成本会计主要处理企业获取和消耗资源的成本及其相关信息,需要向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必要的数据。财务会计要依据成本会计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确定,而成本的形成、归集和结转也要纳入以复式记账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总框架中。因此,成本数据既是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或业绩评价的依据。所以,就财务报表编制而言,成本会计附属于财务会计,但从管理角度看,成本会计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要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合理划分。我们认为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为:要素费用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辅助方法、其他主要行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将成本预测、计划、控制、考核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课程整合,不作为成本会计讲授的内容,这样可以将重点放在成本核算岗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

四、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构建

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高专教学模式,根据《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为主线,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按照“岗位适应、行业载体、核算为主和兼顾管理”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以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社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入手,分解和提炼从事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然后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设计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工作过程的异同,创设七个学习项目:运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和运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每一个学习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按照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将学习项目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形成了递进式和分解式课程设计结构。如在运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划分为:设置账簿体系、材料费用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核算、人工费用核算、折旧费用核算、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完工产品成本核算等。根据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并把每个环节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这样,《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序地落实到了各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也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习的认知规律,将七个学习项目的教学内容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进行序化,教学内容组织采取相互独立且层层递进的形式。体现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的完整性和知识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胡颖森,彭锐.浅析高职高专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创新[J].财会月刊,2009(8).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翟金花.高职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会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篇(7)

关键词: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模式

项目来源:河北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研究――基于CPA实验班实践与探索”(课题编号:JX08-YB-11)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6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壮大发展,以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为基本职能的会计工作已不能完全满足于经济管理的需要,这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而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教育思维模式及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关门办学思想将企业置于教育系统之外,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启动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并研究制订“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出人才培养的战略,在一批高等院校开设CPA专业方向,将实务界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相互对接,培养行业后备人才。可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非常重视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地方高校应该不断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离不开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参与,因此应该把职业导向教育引入会计专业教育,将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与注册会计师培养目标协同,突出地方高校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方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会计人才和储备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

一、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综述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有四大核心内涵,即职业标准、应用性、创新性和校企(行)共育,但是至今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内学者和高等院校多年来积极对有关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李定清(2013)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应该是将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相融合,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才可以概括为应用型、复合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化和高素质等多方面特征。把国际视野、能力本位、合作办学、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作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理念。王庆石等(2013)指出,卓越会计人才是指按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的目标和要求,以国际职业会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为指导,能够适应全球人才市场需要的职业会计人才。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把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概括为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四个可观测的特征。并从个人素质标准、职业技能标准和专业知识标准来设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熊磊(2015)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化、创新性、国际化的特征,以此特征为导向,构建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需要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行业协会、会计实务工作者协同创新,卓越会计人才紧扣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将学生培养成为职业道德高尚、会计专业技能过硬、解决问题能力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工程领域内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综合型会计人才,其特征可以概括为责任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五个方面。但是,卓越会计人才及其培养标准的落实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由于与传统的培养方法有很大不同,某些高等院校也在探索并实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卓越会计人才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教师多方协作,协同创新,共同培养。

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协同探索

(一)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是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体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以此为要求,结合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学校定位和层次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应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综合优势,坚持“融通”育人理念,围绕建设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理念,构建“责任感、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二)培养标准。只有具备高层次才能达到高水平,培养标准实际上是对人才的品质和规格的一般性描述,不仅影响着培养模式的设计,同时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卓越会计人才也要本着高等院校全面发展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去制定培养标准。因此,卓越会计人才的标准一定是宽口径、复合型的,即品德修为标准、专业技能标准和实践实施标准。其中,品德修为标准,是参考行业协会对职业道德守则的要求,做到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自主学习、保密和职业荣誉感。专业技能标准是通过在校期间对金融、税收、精算、计量、法律等经济管理基础理论上,加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达到国家考试水平。实践实施标准是在高年级阶段参加实习基地的社会和专业实践工作,锻炼综合能力。

(三)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教师多方协同,从五个维度探索卓越会计人才培育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

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改变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与专业技能测评相脱节的现象,在重视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数学、思想政治学、金融、税收等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后,对于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要与职业资格、CICPA、ACCA的考试内容相结合,可以考虑使用原版教材或双语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有方向和针对性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学知识。除了对学生的技术专业水平严格要求,更要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钻研精神、道德品质等。在现有职业道德课程基础上,专业的任课教师还会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中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自主学习、保密和职业荣誉感的诠释融入到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意识,树立坚实的职业价值观和世界观。

2、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坚持开放的学术态度、严谨的治学理念、兼容并包、教学相长,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创新。组织教师走入会计师事务所和大型企业进行调研,经费政策上支持教师参加中注协课程培训及相关教学改革研讨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CICPA、ACCA考试等。发挥卓越会计人才的示范效应,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事迹展览以及聘任为兼职教师等形式将全国知名会计人才引入培养过程。建立系统化的师生互动式教学形式,鼓励和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渠道地去获取专业知识来进行交流,以多元化的师资构成给学生带来新的视野,以“小班授课”、“分组教学”与“合作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观点陈述等教学方法,将学术规范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同步进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无人监督的期末诚信应考等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约束。

3、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知识技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吸收优秀实务工作者参与校内实践教学活动;二是拓展校外实习、实训的行业领域,推进示范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校外实践教学能够与校内教学实验室做到有机衔接。定期邀请行业协会、高校知名教授、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经理人等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采用“学校和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多种组合互动方式,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事业或事务所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学习先进的财务核算与管理理念、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和先进会计文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知识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和科技论文大赛等多种竞赛;假期分派学生到省内各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主张以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培育个体的精神。作为地方院校,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生源质量存在着劣势,因此我们应该开设丰富的通识课程,并强化对学科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专业发展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功底,提高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在课程设置上,通过融入通识教育模式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开展相关通识课程,与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发展课相结合,合理安排学分学时。

通识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和高尚的情操,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科基础课主要围绕统计、高数、精算、金融、税收等课程开设,为学生专业发展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在专业课发展阶段,要开设以学生积极参与的会计案例分析、财务成本管理案例分析、审计案例分析等专题课程,从台下到台上,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案例。

5、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除了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外,对学生的培养还要合理安排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与之相结合。为了培养一批“博古通今、中西融会”的本土会计精英,第二课堂引入国学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在教学计划之外,利用课余时间集中组织学生学习国学,用哲学智慧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情操;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会计职称考试以及CPA考试准备;带领学生开展野外素质拓展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交流会,开展会计人职业操守讨论会,参加关爱社会的义卖、敬老等活动,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综上所述,地方院校将卓越会计师人才的培养与CPA方向班的培养协同创新,将学生的品德修养与道德情操作为重要的培养内容,坚持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发展的培养理念,才能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熊磊.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

[2]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

[3]滕晓梅.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内涵研究[J].财会月刊,2014.9.

[4]王庆石,刘伟,孙宗扬,吴宝峰.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3.1.

[5]杨定泉.基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