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0 01:12:11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1)

1.1高职办学目标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要求

世界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走势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强调能力本位。[2]随着学院的发展,学院的各项课程改革也提出了“对接”的教育模式,从整体上确定了三种职业素养:充沛的职业体能、扎实的专业的技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我院培养人才的标准。而仔细进行分析,除了在专业技能素养外,职业体能,实质上归根到底就是要求学院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充沛的体能来满足煤矿主体专业的生产要求,而吃苦耐劳的精神,则是体能的进步要求,虽然现在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但是在煤矿井下生产条件下,大多数还是从事基本的身体活动或是长时间的工作耐劳要求。故由职业素养的要求促使学院加大重视了学生体能的培养,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手段只是一种方法论层面的解决措施,而缺乏从系统论,学生体能的根本来源(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来看待学生体能发展问题。体育课程的改革只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文化是最好的孕育培养人的载体,故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到了迫切突出的位置上来。

1.2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技术应用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旨,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加强内涵丰富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夯实基础,培育快乐文化,突显特色,实施“六大主题教育”,为“创建示范高职教育,打造一流培训基地”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所企业办学下的高等职业技能院校,抓好企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同时,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而且成立了学院党政领导一手抓的机制,最为明显的则是学院积极加大以“养成、关爱、欣赏、智趣、感恩、幸福”组成的“六大主题教育”,旨在从思想上、行动上加强我们学院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提升学院“质量立校、品牌强校、和谐兴校”的三大工程建设。于此同时成立了德育导师工作室,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把企业文化中的4E和6S的员工职业道德行为标准引入学院的道德文化建设上来。但从学院体育发展角度来看,学院先后改善了体育硬件条件,建立了带有灯光的标准草坪操场,体育测试体育馆,塑胶篮球场地,体育教学场所与条件得到了更大的改善。即使学院每年举办一般常规的体育活动,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没有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1.3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顽强毅力”;校园体育文化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六大以来,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上面的这三个文件精神可以看出,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给予高度重视。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应该从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入手,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加快其现代化进程,使校园体育文化为学生健康服务,为和谐校园文化服务。

1.4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在相关的论述当中很多,诸如:有利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相关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激励价值、竞争价值、人文价值、健康价值、审美价值。[3]不论综述如何,校园体育文化本身对于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健康意识和品德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办学理念的统一

人是“身心”合一的个体。身一般客观是指身体方面,而心则是作为基于身体之上的精神与文化的层面来理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学院的办学理念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来统一的。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办学的学校定位于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而学院的办学理念正是教育的方针政策与学院根据自身特色结合的具体体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很多,最为显著的则是勇于奉献、争创一流。[4]它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与时代特色。勇于奉献,是人类社会崇尚的美德,是大同煤矿工人长期以来艰苦奋斗、勇挑重担、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真实写照。“爱企敬业,创新发展”爱企敬业强调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理念。从勇于奉献,爱岗企业,体现出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人们做过调查,煤矿工作是高危行业,因为其生产条件环境极其恶劣。对员工的身体要求很高,所以奉献与爱岗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前提的。而体育之功能的团队拼搏意识无疑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心齐人和”的强大精神动力。学院的校训“立德立身、修业修能”,它是做人做事、齐家治国的永恒追求,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其中“立身”即为立足安身、处世为人,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成功之事。首先指人的思想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对于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待人接物,有了独立、自觉、正确的观点。另外,作为工科类院校,立身还有强魄健体之义。此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学院发展总思路:质量立校工程、和谐兴校工程、品牌强校工程中的和谐兴校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学院的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三个有益于。“三个有益于”,即“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益于职工的共同进步,有益于学院的科学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作为其实现总目标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贯彻学院精神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

3.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组织领导与建立相关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而且成立了院党政领导一手抓的领导小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美育、体育上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如在学院德育工作开展中,建立了德育导师领导小组,建立相关机制,各系部门成立了德育导师站,而且还提出了六大主题教育,把这项工作从上到下进行系统的开展。其次,从学院特点出发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缺乏深层认识。由于本校是工科院校,采矿机电作为主干专业,学院男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即使认识到岗位体能的重要性,但仅停留在课程的教学改革单独阵线上,而没有把培养目标的实施系统化,即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在实施机制上,建立工会、团委、学生会、体育教研室、学生处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协调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的“正能量”激励机制、校园体育文化的评价机制与考核机制。

3.2发挥体育教学主阵地作用

学院的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体育教学方法为“直接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不足,体育教学内容为基本的三大球,对于职业素养相关的道德品质与技能缺乏斜街。其次,虽然在采矿机电两系的体育课堂中,突出专业体能训练。但是在学院突出专业建设,把体育课压缩为一年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在培养体育兴趣与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掌握上比较困难,学生的目标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个人修行”。最后教师教学科研深入开展不够,如相关的职业体能的训练内容与标准的研究,如何最大的发挥课堂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如何协调体能训练与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关系等等,这都有待于体育教师在实施前而进行相应的基础研究。

3.3发挥学院社团作用,创新学院体育活动

目前,学院里成立了许多相关体育的社团,如滑轮社、足球社、街舞社、武术社等等。这些社团都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它们在促进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兴趣有限、教师指导不够、活动引导与保障不足而导致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活动的开展没有充分发挥社团之功效,在学院的体育影响中不是很强烈。一般情况下,运动会或课外体育活动都归结为隐形的课程体系。它们可以和正式的课程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起到潜以默化的作用。而在我院的运动会开展中,仍然存在着先前的传统模式。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普及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参赛人数少,积极性不强,流于形式与投入不成比例。对于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上,总是以“运动”的形式呈现,缺乏创新的“职业体能或职业素养”开发项目。另外,从学院课外活动组织体制来说,从学校开始设置下的以学生处和团委组织下的运动竞赛,现在却成了系部下的体育运动项目。体制的变化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这个群体的积极性,使活动的受益者真正的是广大学生,而且在学生中形成相对的体育氛围。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体育竞赛有时却成了“游戏趣味赛”,虽然激发了一些学生参与,但是在这个项目的参与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体育拼搏精神,学生的身体活动量、团队精神”等等,有时显得不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活动体制的变化与组织者,不论是谁,要区别趣味体育与真体育的价值。第二要以学生处与团委牵头,搞一到两项传统的项目,以体育活动月形式,办成传统的精品体育文化。对于激发学生群体的运动参与有深远意义。第三,学院体育活动要在普及性做文章,为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服务,使学生真正在体育文化的氛围中受

3.4组建特色体育项目的业余运动队

学院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实际,创建自己的业余体育训练队———篮球与足球队。这是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丰富旷工文化生活,提高旷工的团队合作力,同煤集团每年在矿工节期间都安排企业间的篮球比赛,每个生产矿都有自己的矿篮球队。学院隶属于同煤集团下的二级单位,为了融入企业的文化,学院可以组织校篮球代表队与各生产矿之间展开比赛,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此外,大同是山西的足球发展重要城市,大同有很深的足球底蕴,可以联系大同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足球爱好者展开比赛,一是宣传校园之功能,而是对于促进学院业余代表队的训练提升,为创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服务。

3.5充分发挥体育场地作用,做好体育文化宣传工作

体育资源这个问题上主要谈以下几点:第一就是关于维护与更新问题。当前学院的资源问题上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场地进入了一个“衰变期”也就是它自建成后,到现在有五个年头。场地需要维护。传统的老器械,及时的更新,要满足学生锻炼身体之需要。第二就是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如学院建设全院的校园广播系统化了很大的资金。而现在从早晨起来,广播只能在广场听到,学院的操场上,一点也没有音乐。运动与音乐的关系相当大,即便是散步中的老师,有点音乐它会忘掉身体的困倦,激励起坚持锻炼的信念。还有就是操场上的花费25万元的照明灯,也就是偶然举办晚会时用下,就连晚上举行盛大的体育比赛也没有。所以在这里明显的表现出资源浪费。第三,丰富的场地器材资源利用存在着不平衡,足球场地下午活动的学生还是少,没有充分达到资源的有效最大化利用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第四,就是器械的充分利用上和补给上,可以利用学校的环境,在生态园里,适当的设置摆放几个乒乓球案,或是增设几个羽毛球场地。还有就是适当的免费开放对于学生的体育场馆问题。让学生可以用上体育器械。在宣传上,首先是在课程中对于体育文化知识的传递。虽然有些文中提到了当下的课程中的理论课时少,但是在传授技能的课程中,适当的穿插体育文化还是有益的。还有就是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做好体育宣传工作。如在学院的体育场地上,因为四周用护栏围起来,所以在护栏上可以做一些宣传广告的提示牌。内容可以为健康的重要性(周立波秀的关于健康,如果你现在不花钱,就是把钱省下,给将来的医院留着)、体育名人名言等其他形式。也可以在灯柱上张贴运动标语。因为这样的花费是永恒的花费,是文化建设的投入,总要比在运动会上,邀请外人的表演,或是奖品更实际。创造出有一种想健身参与的环境。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传播途径来进行特色体育文化工作的宣传,如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广播、报纸、多媒体设备等传播媒介来进行广泛的图片、新闻、信息传播。如每周可以选一周的播报《体育》栏目,介绍当前的有关体育赛点新闻动态。或是请专业的体育教师开展讲座例如健身指导,比赛规则讲座,如何欣赏比赛等等。

3.6深入实施企业快乐工作法,不断挖掘企业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的衔接

快乐工作,就是以愉快的心情,快乐的心态面对工作,把工作快乐化。快乐工作是一种文化,员工离不开工作,不仅是因为工作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工作已经成为员工的一种追求,一种需要,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理念与思想。快乐工作是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解放理论的新时代诠释,是大同集团公司精心化人性化管理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学院积极贯彻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快乐工作法,为员工开设活动室和娱乐健身场馆,充分建设美好和谐校园,让大家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广场,公园、文体中心等阵地,有序合理的安排员工健身娱乐。工会要利用矿工节、五一劳动节等重大节庆日坚持开展好旷工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学院中的教师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以员,教师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员工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干好工作,有劳有逸,劳逸结合,使工作岗位成为播散快乐的场所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潜默移化的作用。

4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体育文化 和谐校园 构建

文化是描述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并与人的积极活动有联系。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健身、锻炼、竞技和娱乐等以身体活动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创造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发展,体育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体育文化不仅对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其他文化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特别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即美,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因此,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范围内的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一道共同建设校园的精神文明、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人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外、中、内三个层面。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即指物的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中间层面主要指校园中的体育制度,如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早锻炼制度、各种体育竞赛和学校运动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还包括逐步成熟的学校体育理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层即指思想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和谐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是具有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氛的一种大众文化,有较高的层次和品位。它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功能于一体,已经成为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反映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校园体育文化倡导各种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它既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反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同时可约束、遏止各种不文明行为。在当今校园内,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以及观赏体育比赛蔚然成风。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工作、学习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疲劳,而且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当前,确立这种教育理论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体育文化的传播就是大力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让师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去了解社会,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而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能够使人们在形象、生动和切实的体育实践中,受到时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机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多讲一点尊重、多一点爱心;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学会“修己以敬”。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

四、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发展

(一)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意识的培养

校园体育文化意识是指一种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等。而文化对人具有可塑性,在全面实施大学校园内体育文化整体环境建设的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体育文化宣传。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体育文化教育活动。在开展各种体育竞赛的同时,开展系列体育知识讲座、专题报告、学术沙龙等,在体育馆、健身房等建筑的墙上悬挂体育明星的画像以及名人谈健身和体育的格言,在校园内建体育雕像等设施,拓宽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陶冶学术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树立“体育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同时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竞争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这些无疑是形成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催化剂。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形式,进行体育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真正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并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

高校的和谐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是保证学校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定的精神文化作用有赖于一定的制度作保证,而体育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涉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所以要把学校各部门组织起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科学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学校的体育活动委员会,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和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要制定学校体育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校体育的一些法规性文件都能落到实处,把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运行轨道中,避免造成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

校园内拥有场地器材的多少、场馆设施的质量等一系列物质条件都将影响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因为这些有形物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在学校总体建设的框架内,建设好学校师生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必须的场所,如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棋艺室、体育展览馆、体育宣传橱窗、校园体育网等,用优美的体育建筑、良好的体育设施,增加学生对体育的亲和力,使得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需要的和谐统一。

(四)建设高水平的传统体育项目

高校的体育发展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样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影响力,适应21世纪高校的发展潮流。高校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开展广泛的学校竞赛活动。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直接对学校体育竞赛活动产生影响。高水平运动队伍的组成与训练、优异成绩的获得对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组建一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适合本校实际状况的高水平竞技队伍,将极大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改善。比如许多高校组建的CUBA队伍、清华组建的高水平跳水队等,都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组建体育俱乐部

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在体育课教学以外,有必要建立一些广大师生喜爱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的组建不仅不会削弱体育课的基础地位,而且可以加强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参加体育活动和各项组织与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进一步促进体育课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增加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机会,提高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才干、构建和谐校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的窗口,成为广大学子施展个人才华,发挥各自特长的广阔舞台。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体育文化节是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它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征文、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相关活动为一体。校园体育文化,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以团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培养师生的体育道德素养。通过体育文化节,不断改变师生观念,让体育不仅成为一种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手段,更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支持、参与体育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以多种方式进行融合、渗透,形成有利于学校内部群体,特别是学生本身实现全面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营造教育的氛围,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学刊,2004 (12) :47- 48.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体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身心文化”范畴,而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全面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因此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他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校园内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体育竞赛的水平、参与竞赛的认输,参加者的积极程度等。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和谐的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二、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必要性

1、 陶冶师生情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早已被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其中寄托着高校师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使高校体育群体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气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充分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

体育理论教育是普通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综合知识素养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理论课教育已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应把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延伸到课余体育中来,同时要根据大学生需要,适应时展趋势,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首先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

三、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1、注重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的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内容一同涌入校园文化中,鱼目混珠。如果我们不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想性,听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在校园汇集成潮,影响学生的话,就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2、广泛开辟体育宣传阵地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运用标语、黑板报、校广播站、电视及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用体育比赛中公平竞争、公开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精神来感化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

3、注重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

    高校的和谐发展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是保证学校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体育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涉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所以要把学校各部门组织起来,制定相应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学校的体育活动委员会,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和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并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方便。

4、提高组建体育俱乐部的能力

    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在体育课教学以外,有必要建立一些广大师生喜爱的体育俱乐部。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参加体育活动和各项组织与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进一步促进体育课质量的提高。

5、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节

    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体育文化节,系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相关活动为一体。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为师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来培养师生的体育道德素养。

四、结论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加强高校体育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能提升人口的质量,塑造良好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结合当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现状出发,应从观念和思想层面上、教学环节及教学模式上、多元化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运行机制以及学校竞赛活动运行机制上、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与培养,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勇,胡建忠,周建生。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116-118。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4)

1.1形式灵活,不受场地限制

锅庄舞在克服场地器材短缺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他不受场地、器材、环境的约束,可以在室内、室外、广场、娱乐健身场所任意空地进行,参与人数,练习时间可短可长,其灵活性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相比的.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根据自身需要而调整身体姿势,动作方向、路线、幅度和节奏等,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科学的锻炼.

1.2学生对民族项目有特殊情感

学生对自己民族的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感情,体现在他们对自己民族体育项目的热爱,对自己民族体育文化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对以藏族师生为主的高校来说,锅庄舞更容易被多数学生接受,在选择锅庄舞健身时,可以激起民族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可以邀请非藏族的同学一起练习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增进了各民族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了民族团结.

1.3门槛低,简单易练

高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牧民区,受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接触甚少,甚至是学校普及的篮、排、足三大球类项目都未接触.对于这些项目如果没有扎实基础,其技术很难掌握,只能作为旁观者,也就谈不上将其作为健身手段了.锅庄舞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发展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简单易学,更多地体现休闲娱乐性,可以让锻炼者放松身心,对体育基础要求低,动作简单易学,容易使人产生兴趣.作为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学生都有扎实的基础,不仅在生理、心理方面更能起到健身、健心的效果,还丰富了学生的文体生活,更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正是这些优点,可以使许多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只作为旁观者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了学生的文体生活,更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锅庄舞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2.1物质方面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锅庄舞的团体表演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是学校体育文化物质方面的组成部分.演的道具、口号、队形等的设计,突出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内涵,表演主题体现院校文化,注重各院系的不同特色,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将这些元素体现在锅庄舞表演中,无疑是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种提升.同时,各院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海报等方式对表演、赛事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文化,使校园媒体和体育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随着校园锅庄舞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各个学校富有特色的锅庄舞文化,进而发展成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2.2精神方面

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决定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

2.2.1锅庄舞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了各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锅庄舞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体育舞蹈,特殊的圆圈队形,让每位练习者都能看到每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平等的,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跳舞的过程中通过行为与语言的交流,加强了彼此的联系,同学情谊得到升华.同学之间在跳锅庄舞的时候,多数区外学生是不会的,藏族学生在其中可以担当教师,向其他学生传授技能,培养学生的说、教能力,让学生从学的角色转化为教的角色.在众多同学面前发言,克服胆怯、羞涩心理,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也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民族团结.

2.2.2有助于体育意识教育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过多注重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三基”,忽视体育意识的培养.锅庄舞正弥补了这一缺陷,在锅庄舞教学中,学生对生理、心理及认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对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提出特殊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参加锻炼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另外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使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将锅庄舞与其他现代项目相结合,如健美操、广播体操等,对动作进行改编,形成“锅体操”等新的运动项目,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2.3锅庄舞的表演弘扬了高尚的体育精神校园体育精神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中,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总和,是校园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在高校,锅庄舞表演有无形的凝聚力,可以通过这一形式,充分展示该校的体育精神.在走访中得知,多数师生认为大型锅庄舞的表演过程中能体现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自我表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审美创新能力.体育精神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人.通过锅庄舞提升校园体育精神的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促进作用.

2.3锅庄舞对校园体育制度建设的影响

高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的重要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有力保证.锅庄舞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确保其持续发展下去,学校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让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针对多数老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识不熟悉的现状,制定学校培训制度,定期派老师外出培训,敦促老师不断学习.在普及锅庄舞的基础上每年举行锅庄舞比赛,形成一种制度,对民族文化进行宣传.

2.4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扩展学生体育视野

高校中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未涉及,作为民族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大多存在课程内容单一,设置简单的情况.锅庄舞符合民族地区院校学生的特点,贴近民族学生生活,在已有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锅庄舞引进入到课堂中,既可以弥补现有体育课程内容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又能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增进民族情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3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5)

论文摘要:网络是一门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它给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影响,使教师学生都改变了观念,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也改变了体育课堂,使体育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校园群体活动的开展。

1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2.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 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 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 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 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 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 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4.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 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 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4. 3创建体育教师个人网站,适应学生发展、加强师生合作关系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6)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要素及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按照一般文化层次的划分,体育文化可概括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使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体制(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是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

校园体育文化也涵盖了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行为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三大类。这些文化不同层面的不同表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通过激发、营造、培育的方法构建一种和谐、大众、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其为校园文化添彩,为人才培养服务。尤其是体育精神文化是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我们所努力营造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

二、“阳光体育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支撑

1.“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及行为文化的发展

长期以来,体育场馆、场地设施、器材等经费的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着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随着阳光体育运动贯切及实施,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实际状况,想一切办法,落实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等,来完成“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使 85%的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的学生落实每天体育锻炼 1 小时,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这无形中推动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建设,为学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构建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阳光体育运动”其目的之一就是重新引起各领导层对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问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也迫使学校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法规建设,深化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尽力解决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

2.“阳光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以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为基础的“阳光体育运动”,使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性,不管是竞技项目,还是休闲项目,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迎合了广大学生的文化需要,为学生身体锻炼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将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这些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会给国家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

3.“阳光体育运动”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学生在紧张学习的间隙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进行阳光体育运动,为校园带来了活力与生气,如某些社会流行的余暇体育运动项目在校园里很快风行。另外,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倡导给校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为体育文化带来了新的动力。所以只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自身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文化氛围,进而充实人们的精神境界,就会推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三、“阳光体育运动”语境下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1.加强宣传及组织系统的建设,并进一步抓好体育资金投入和设施建设。

利用校园内的广播、墙报、刊物等传播媒体积极宣传、广泛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能够深入人心,也可以结合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的时机,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宣传健康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使校园体育活动融入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应制定好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的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共青团、班级、辅导员、学生干部、体育骨干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师的引领和辅导作用;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估体系。实现体育场地、器材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投入产生的效益方面来衡量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手段、方法等环节的实施效果。

2.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文化的建设要贴近师生的真实需求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首先是为了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体育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和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项目,应大量引入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操作简单、大众性的体育娱乐项目,扩大直接参赛人数。活动形式也要多样化,比如请校内外专家配合“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体育健康讲座,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观赏体育比赛,运用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在生动热烈的比赛气氛感染之中,享受体育的魅力以及竞赛中体现出的体育精神,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传统学校建设相结合,形成特色

建设一支水平较高的、适合本校实际状况的竞技体育队伍,形成自己的校园体育传统,并在传统的积累过程中形成本校的传统与风气。这样,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与风气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园体育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 大学健美操 关系

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大学这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上讲,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所有的师生及员工在健身运动、体育教学、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竞赛等活动中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就是指所有师生员工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既拥有深刻的内涵,又拥有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文化与德育、美育、智育等一同构建了校园文化群,它也同群众体育文化、竞技运动文化一同构建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健身功能

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正蓬勃发展着。体育不仅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清晰的思维。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血液循环会加快,心脏功能会提高,呼吸系统会改善。大学生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2.娱乐功能

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文化是对校园生活良好的调节剂。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体力脑力进行恢复,还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娱乐。诸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体育竞赛,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放松身心的途径,丰富了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又被叫做美化功能,可以作为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体育文化就是要人们去欣赏它、发展其中之美,之后去体验。与此同时,审美功能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融入了校园每个人情感之中。校园是充满感情的世界,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填充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空缺,从而提高与美化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如缺乏情感的熏陶,欠缺审美的修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贫乏、单调,校园生活就不会有美感和光彩。对于现今大学生来讲,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欣赏、展示与创新的展示平台,从而使他们获得多元化的体验并且极力按照美的规范来塑造自己。

三、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1.健美操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及地位

健美操运动可以说是现今高校流行和传播最为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文明病”蔓延开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健身运动。这些初期是以健身为目的运动不断吸收迪斯科、体操等舞蹈和其他体育类的造型和动作慢慢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注重力度、增强负荷,加之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健美操,而且逐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拥有明确目的性、科学性与针对性,也渐渐发展为集舞蹈、体操与音乐为一体的以健身心、健美和健身为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同时它还有非常强的群众性、娱乐性与创造性,因而被推崇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它以自我锻炼为主,兼顾自我塑造与最求健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而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给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在很早就传入了我国,引入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正逐步在国内高校中迅速普及与推广,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大学生体育的热点。其健美、健身的时效性、组织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吸引着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健美操的行列中来,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时健美操活动的积极开展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升温,不仅是校园的广场,而且运动场、表演台和体育馆都所处可见健美操爱好者矫健的身影,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健美操所具有的凝聚力,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众多情趣相近、兴趣相同的人连结在一起,进行一些表演或是竞赛的形式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效地调动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健美操活动的带动下,体育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而且促进了整体高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健美操与校园体育文化相辅相成

(1)增强体质。

健美操具有有氧代谢运用的特性,长时间、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会对身体各个关节、韧带,以及主要的内脏器官和肌肉群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进而有效提高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的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度、柔韧性、速度等运动素质。

(2)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品格。

健美操本身是一种健身与美的创造。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体验与展现。学生在人体美的实践中,自己去感受、去鉴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主体的审美意识。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会使情操、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

(3)高雅的娱乐功能。

高校校园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存在着多种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空间。有健康也有颓废,有高雅也有低俗。健美操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迎来了健康,驱走了颓废,那令人震撼的旋律,那欢快的节奏、强力的节拍,让人耳目一新,给大学的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给高校休闲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也提高了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层次。

大学健美操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健美操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既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