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外建筑论文

中外建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8 13:17:59

中外建筑论文

中外建筑论文篇(1)

【关键词】文化;欧洲建筑;亚洲建筑;文艺复兴;长城

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座建筑物不是无生命的瓦砾砖砌抑或是僵硬的地标。历史建筑可以见证一段历史,现代建筑可以代表现代的审美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建筑物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从世界八大奇迹的中国长城,古埃及金字塔再到现代建筑的台北101大楼,无一不体现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文化底蕴。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便是衣食住行,其中住就是建筑的体现,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用树枝,石块等最简单的资源构筑巢穴挡风遮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建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建筑的类型日益丰富,建筑技术也不断提高,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以欣赏或者其他目的建造各样的建筑物。建筑学的形成正式因为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建筑。不同的地域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环境甚至信仰的不同对建筑美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才有了各式各样的风格的建筑物,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首先来谈谈欧洲建筑,大多数人都能识别到中西建筑物的明显差异。总体来说欧洲建筑的特点便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欧式建筑的风格具有另人们感到无限向往及产生遐想的力量,这种风格大部分都体现在教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于罗曼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左右诞生法国的哥特式建筑。最能体现其建筑风格的便是教堂像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提到哥特式的发源就不得不提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在十二之十五世纪,欧洲整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在哥特式建筑盛行的时期尽管欧洲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各种风格潮流和反潮流的强烈动汤,而在一系列国家里这种动荡还形成了独立的浓厚的地方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便是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于15至19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囊括了巴洛克建筑和古典艺术建筑,关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至16世纪的文化思潮,最早起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不仅带来了思想上的革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代表的建筑物。文艺复兴期间的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物来传达一种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的情感,于是文艺复兴建筑格外讲究秩序和比例,对立面和平面构图极其严谨,如建筑家布拉曼特重新设计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恢复了古代混泥土结构的工程方式。

再来看看东方的建筑,此时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应该是长城了吧。的确,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蜿蜒的路线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中华大地之间。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城的修建是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更是一个国家的丰富文化内涵的遗产,它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有体现了古人的坚韧的毅力。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大致

容是孟姜女跋山涉水去寻夫,却发现其丈夫为了建长城而劳累致死,于是在长城边上仰天长哭。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在秦朝,有多少平名百姓生活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当我们脚踏长城时,已经无法单纯的从审视一个伟大的建筑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叹其伟大,我们不自觉的将那段历史和其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长城不再是冰冷冷的城墙,他更是一个永久的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代表。因而用“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存发展,数千年一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形象。除了这样宏伟的建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也无一不体现了建筑于文化的密不可分。但凡是来北京旅游的,都会想要亲眼看看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及合院建筑的一种,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主要在于其建筑构造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建筑住宅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可谓是典型的老北京的代表,由于其建筑的特点,居住在里面的人互相往来十分便利,更促进了邻里感情,我们口中的老北京热情,好客,这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那个时期的四合院的居住经验密不可分。由于四合院的唯一性,久而久之,大家便把北京和四合院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多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建筑风格上也无一不体现着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建筑往往在社会文艺发展中往往体现了滞后性,一般是哲学思想和艺术的杂交物。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物,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的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如何反应当时人们的观念。

再来看看现代建筑的发展,上海的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楼,我们会感慨人类如此非凡的能力,当然这也离不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这些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最初所触及到的便是那座城市的建筑物,高大宏伟的建筑给我们以一种繁荣昌盛的感觉,错落有致的建筑,给我们以安详和整洁的映像。2008奥运在北京成功的举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还有中国建筑师们独特的创新,鸟巢,水立方,都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领会到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密不可分,建筑师们希望通过将新型材料和原始自然的构造相结合,传达一种自然的理念。

总之,当我们欣赏一座建筑物时,单纯的从其外表去体会其美观是远远不够的,建筑物不是一对没有生命力的石头,水泥,钢材。一座伟大的建筑应该是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抑或是历史底蕴,这样的建筑物才会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中国建筑网

[3]《论建筑论》

中外建筑论文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 建筑史 兴趣 生活 思考

中外建筑史或以此为核心延伸出的相关理论课程,比如,中外建筑艺术史或中外室内设计史,是艺术类院校中环境艺术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门理论课,又以年代和史实为基础,很容易在学生脑中变为充斥着各种风格与主义,人名与大师的理论名词课。随着当下建筑界对西文理论著作的大量翻译,面对经济发展后更多的本土实践,人们对过往的理解和对当下的反思,使建筑史成为更鲜活的时代映照。就像开放带来的国际化建筑和从传统营建文化中收获的中国式新居并存一样,当下所经历的这些建筑革新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以古建筑、图纸或文字的方式保存。因此,如何调整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既使它更符合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更契合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性,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改良方向之一,是在建筑史论具有的理论性、书本化和说服力特点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有趣味性,更贴近生活和具有批判力。

一、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

环境艺术专业不同于五年制的建筑学专业,往往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成中外建筑史一门课程,且分配课时不多。这使中外建筑史涵盖的古埃及到包豪斯,夏商遗址到非常建筑1)——这代传千古,遍及八方的广博内容,浓缩在有限时长的教学内。教学既为了传递知识,也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自我求索提供方法,丰富内容在有限课时中的传递及延续,是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

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浩瀚的理论知识,唯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在大学课程的引导下主动获取更多课本以外的东西。艺术教学尤其需要考虑艺术生的特性,他们因习画与动手,往往比普通学生更希望通过图像借由体验的方式来认识事物。常会有学生质疑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建筑史论能否从“学以致知”的文化修养转变为“学以致用”的创作宝库,这取决于理论趣味在艺术教学中的建立,这种趣味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关联到自己周边的生活,并在知行合一中真正学会思考。

二、针对主要问题展开的教学尝试

辨明主要问题,能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展开教学改良的探索。为了使建筑史论教学在有限学时内变得更具趣味性、生活化和思考力,以下九个方面是对传统理论教学的补充和细致调整。传统建筑史的讲授将中外建筑历史按时间和建筑类别加以论述,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观点。教学尝试依旧以这种经典模式为基础,但在总体架构、主题引入、讲授形式、现实延伸等各重要环节需加入更多关键性的细节调整。

(一)有限课时问题

针对有限课时问题,最重要的是使理论框架更清晰而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既然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合并为一个课程,那么建筑学界颇具开放性的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问题,可成为整个课程的开端,问题一抛出,即使学生进入批判性思维,转变被动传授的状态。中外建筑史的总体发展特点和各时期风格要点应在分章节讲述前,于学生脑中形成立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总体框架中的重要内容可由教师在课堂详解,而相对次要的内容则由学生课下获取。虽然只是对总体架构重点设计,但在这种前提下展开教学,教师可在有限课时内根据学生要求灵活调整重点内容,又不失给学生课余自学提供纲要。

(1)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在中西方建筑文化比较中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大课题,一是中国善用土木营建而西方钟情于石材,二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历史延续中的不变和西方建筑发展的善变。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开始便意识到这种文化差异,他们便能在今后的具体主题分述中不断怀抱好奇以求验证与解答。另外,建筑师赵辰在《立面的“误会”》中也曾比较过中西建筑立面的态度:中国古建以屋檐面为主立面,而西方以教堂为代表的建筑则以山墙面为主立面。此类比较,深含建筑学未解之谜, 它使建筑史论不再是既定的史实而更具有批判性,这对于正处于怀疑和求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切入点。

(2)总体理论框架的建立。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可采用不同的总体框架。在上一点明确了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后,对于中国建筑史在时间线上变化不多的情况,宜按类型划分课程的主题,比如:住宅与聚落,宫殿、坛庙、陵墓,还有宗教建筑等;而外国建筑,因在各时代各地区风格迥异,以时间地点来划分则更利于学生了解外国建筑史中朝代更迭、样式迥异的善变性,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等等。同时,在中国建筑史总览中介绍中国古建筑单体的基本构成,以及由单体到院落的丰富组合发展出来的中国建筑多样性;而在外国建筑史的时间线上,则需强调从宗教到世俗的转变,以及建筑从实体到空间的发现。

(二)理论趣味问题

提高环境艺术专业的建筑史论课趣味,既可在教学手段上做文章,比如在静止图像课件之外加入视频媒体,在教师讲课之外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或是带学生外出参观等等,也应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中注意更多细节。这些细节将深入到教学过程的引入、外延、语言、图像、构思、巩固等各个方面,以下六点是为总结。

(1)用日常环境作序。每门课程的第一节都是最重要的引导,很多学生会从第一节课的学习感受中直接得出是否会认真学习该课程的判断,课程缺乏细致的引导,就像书籍缺少引人入胜的序言一样。在总体理论框架建立之前,教师不妨将学生从书本引向熟悉的场所——从与他们大学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校园开始,捕捉那些历史建筑的引子。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建设依托民族教育的环境,校内不乏参照历史样式的建筑设计。此时,教师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帮助学生逐一认识他们每日穿行路过的校门、石碑、教学楼等等。比如,民大校园的校训墙、南湖园入口、图书馆、美院教学楼等等,它们分别是影壁、牌坊、攒尖屋顶、土楼民居的真实再现(图1)。从学生惊讶的表情中,教师能读懂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原来历史会以新的方式在最普通的日常环境中出现。

(2)加入现代建筑实践。在建筑史论讲述中不时加入现代建筑实践,是融合理论与实际的重要方法,这能使学生看到历史式样在现当代创作中的巧取或错用。比如,国际商业事务所SOM通过对中国古代“高层建筑”古塔的形式演变,创作出上海金茂大厦的外观,这是外籍建筑师巧取中国文化的聪明之举(图2)。但若反观中国本土设计的市政建筑,欧式古典可谓蔚然成风,例如,江西九江高级人民法院,这是当下中国“帝王建筑”下属的政府大楼,却完全照搬欧美古典宫殿的门脸,这究竟是设计师对历史背景的忽视,还是中国新权贵喜好的反映。这些现代建筑的现象都将令学生,即未来的设计师们深思(图3)。用历史反思当下,在现实环境中回顾过去,在历史与当代的互动中,教师为建筑史论注入有活力的当下思考,这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建筑史论的意义。

(3)理论语言的生活化。建筑史论中会出现大量专业名词和人物,仅中国传统屋顶的样式就可列出十几种。有些名词被人熟知,易于辨识,比如“斗拱”;有些却显得生僻拗口,比如“墀头”。教师在介绍每一个新的专业称谓时,对新说法的口语化解释非常必要。例如,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分类,在李乾朗先生笔下变得如此生动:住宅与聚落,不如说成“众生居所”;宫殿、坛庙、陵墓,不如叫做“帝王国度”,宗教建筑,实则为“神灵殿堂”。在将来,学生也许无法记住中国古建的所有类别,但他们一定会记得在中国悠长的历史中,有给老百姓、给皇族权贵、给已逝先人或仙人们盖的房子和构筑,这足以让他们理解建筑联系人、神、天地的意义。再如,介绍解构主义女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也可借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时尚女魔头”称号,形象且符合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4)用图像传达。在图像和文字都能表明观点或陈述事实时,优先选择图像,这既满足多媒体课件宜多图少字的直观阅读需求,也符合艺术教育中艺术生们的专业习惯。例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史在西方建筑理论中不足称道的地位,不如直接借用英国的弗莱彻在《比较法世界建筑史》中“建筑之树”的图像:中国及日本只不过是西方建筑早期文明的一个次要分支,图像直接传达要点,形象深入人心(图4)。另有一些图像,它的表达趣味能够让人在强烈观感下记忆犹新,也可穿插到教学中。比如,国外艺术类学生为一些著名建筑师所创作的画像,这些脸谱不但捕获了大人物们的标志性神态,又将他们各自的代表性建筑与五官糅杂。因此,当学生想起勒·柯布西耶时,他们会从记忆中搜罗出他的脸谱:一个眼神凝重喜欢戴圆框眼镜的老头,这也是他的建筑杰作朗香教堂的平面图(图5)。

(5)用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不仅适用于孩童,也使成人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建筑历史上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变成人物传记,也能将相关联的知识点隐藏在故事的描述中。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一对学者伉俪,他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们俩在毕生的研究和田野考察中,与一个个中国“古建之最”萍水相逢: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我国现存最大唐代木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大建筑内塑像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木塔应县佛宫寺木塔。这么多建筑之最,由梁林夫妇一生的故事串起,才使这些古书和古建筑的传承与存在显得愈发珍贵,这些“最名”因故事中经历的艰辛和坎坷被更好的铭记。

(6)带着理论知识回想体验。学生在建筑历史的课堂学习后,会对以前熟视无睹的房子产生观察的兴趣。曾有学生在认识了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后,很惊讶的发现武汉市街道上很多变电箱的小房子盖着庑殿顶(图6),这种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能使用的屋顶样式,现在却出现在小巷犄角旮旯的辅助设施上,足见历史变迁中的文化变革。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后,让他们带着这些新知回想亲自走访过的美好建筑:校园、家乡或是他们读书旅行生活过的地方,这种温故知新的方式能用理论知识唤醒过去的体验。比如,可以开展建筑历史课程同乡会,让来自同一省份的学生们共同回想那些熟知亲历过的建成环境,组织成主题汇报,与大家分享。理论唯有在真实的体验中令人信服,古罗马万神庙顶部覆盖直径达40多米的穹顶,记住40多米这一数据并没有多大意义,有意义的事情在于当我们有一天真正置身于万神庙穹顶之下,感受到40多米跨度的众神之力。

三、结论

建筑史论教育在信息化时应有所改良。当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日益便捷,当人们到达远方的时间越来越短,当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全球化和利益追逐,当文人情调的史论慢读遭遇实用派的拿来主义。人们更希望从历史阅读中汲取丰年盛世时的文化精华,比较现世生活和古人营居的差异,反思当下建设的优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让他们善取,生活让他们观察,思考让他们成长。史论教育者更像是精神引路人,帮助学生回到事物的本源。以上九点是为初步尝试,且行且深思。

中外建筑论文篇(3)

关键词 现代建筑理论 建筑设计课程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在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建筑也不例外,代表不同理论的建筑轮番粉墨登场,人们对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的文化性、象征性和作为信息媒介的意义等方面都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而目前不少院校建筑学的设计课教学还是延续着几十年来的老传统,即使一些学校努力地使建筑设计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所创新,但若以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比起建筑的迅猛发展进程还是显得滞后许多。另外,现在多数学校对于现代建筑理论的讲解设置于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较少涉及,但选择读研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大批对现代建筑理论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的“新手”建筑师走上设计岗位,难免出现设计院反映的当下毕业生常见的一些通病:比如设计水平停留在低级阶段,只求功能合理,鲜有创新;方案做的不错,却阐述不清自己设计理念的“哑巴建筑师”;东拼西凑,重仿学,轻创新的“抄袭建筑师”;重形式,轻逻辑的“拼凑建筑师”,还有喜欢玩大师风范,却不解大师作品意义的“假大师”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在设计课程中的拓展。

2 本科阶段设计课程中融入理论教学常见的问题

本科阶段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加强现代建筑理论教育的常见问题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另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很多指导教师不重视理论研究,表现为在教学方式上基本上仍沿袭现代功能主义的教学思想,重视功能的解决,缺乏在建筑理论方面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加之建筑学的课程比较紧张,课时不足或师资力量的短缺,使得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的结合困难重重。另外有些教师自我观念强,其执业生涯中一些定势的设计思维和习惯常常绑架学生对设计的不同认知,使得学生的一些建筑理念束之高阁。

学生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学生疏于对理论的学习,对建筑理论几乎一无所知,在设计上难以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还有部分求知欲强的学生也会自主学习一些国外流派的设计手法或先锋理论,但不少建筑理论来源于建筑以外的学科领域或自身异化为艰难而复杂的其他学科,加之“泊来”书籍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浮于表面,还有一些晦涩难懂,若无人加以引导,难以引起本科阶段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故多半希望在设计作业中有所创新的学生,也只是“饥不择食”地将当下流行的某个流派的作品生搬硬套地用在自己的设计题目中,求其型而不问其所以然。显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毫无益处,容易形成重模仿轻创新,重表不重里的风气。

3 现代建筑理论与设计课程融合的措施

建筑和建筑理论之间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建筑理论和建筑本身只有在相互对话中才能繁荣。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质上讲是教师对学生想像力的鼓励和对创造力的培养。理想的建筑设计课题应该是一个充满学术活力和纷争的场所,是一个能让建筑设计者们通过设计对话激发灵感的场所,能够让师生从那种活力中共同进步,汲取建筑理论和设计策略的养分。

要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负责设计课程的指导教师应积极加强自身建筑理论修养,只有教师自身对于建筑理论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才不至于在只了解皮毛的状态下,产生对学生的误导。教师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配合设计课的进程,分阶段,分难度地融入现代建筑理论教育,伴随着设计课的深入,以精心组织的讲座形式逐步穿插讲授现代建筑理论的知识。比如:文明主义建筑、隐喻主义建筑观、建筑符号学、建筑现象学、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当代西方建筑美学、西方后现代建筑思潮、西方晚期现代建筑思潮、新陈代谢论与共生论、亚历山大模式语言、建筑形态学与结构主义、西方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图式思维理论、建筑设计计划论等理论及设计方法。让学生来自直觉的个人思维活动找到理论的支持,对建筑的认知能够透过表层去认知深层次的肌理。

另外,除在设计课前期中穿插建筑理论讲座外,还要鼓励和带领学生去体验建筑,思考和体验行为方式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设计合理的行为模式角度出发,进而理性地推演出更符合人们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空间和路径。设计课程开始的第一阶段除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外,应该组织一系列的分阶段的“设计对话”,引导学生针对设计任务进行情景式的设想、讨论 ,初期可以研究人对特定建筑的需求和在特定环境中人的行为, 让学生以发散的思维状态迎接新的设计任务,在一种“融合”、“互动”和“灵活”的讨论中获得一种使精神升华的体验。

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在初期鼓励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寻找和思考设计中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出发点,并准备好在集中讨论中发言,教师与学生一起谈论博物馆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讨论可以从博览类空间的展示方式、观展人员的行为模式及不同展示主题下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也可以从特殊的场地环境、地域文脉多个角度等出发,让学生能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并从不同思维模式的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新的灵感。还可结合设计类型的难度,在深入到相应的环节后,加入建筑技术、构造和结构方面的讲座,强化学生的设计阶段感,有益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建筑观,将来走向社会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强的合格建筑师。

当然,对于设计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建筑理论融合于设计过程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变成他们的第二种天性,成为习惯的一部分,只有将复杂的理论融合在一次次由易到难的设计过程中,掌控理论的经验才能够得以积累,个人的由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方法也会逐步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能让学生顺利地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对接,成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市场的多面手,以适应现今大学生就业趋势,拓宽其自身就业门路。

参考文献

[1] 孟建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J].时代建筑,2001(增刊):36-37.

中外建筑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建筑表皮;建筑外墙;建筑立面;建筑形象;研究意义

1建筑表皮的定义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ofarchitec.ture”和“skinofarchitecture”。’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

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surface翻译为“表面”,“与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指建筑表皮对应英文中的“surfaceofarchitecture”,并有明确的定义和所指范围。

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表皮的组成部分。对于以柱廊为代表的灰空间的建筑界面,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作为界定空间的要素来看,应当将其整体的认为是外部空间和半室外的灰空间之间的建筑界面,也就是说,应整体作为建筑表皮来研究。而针对组成柱廊的单独的构件来说,其构件本身的外表面的处理也属于建筑表皮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灰空间建筑界面的建筑表皮处理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上加以探讨。

下面通过将建筑表皮这个概念与其它相关和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研究的范围。

2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

与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外墙。除了建筑的屋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然不会属于建筑外墙的概念范围之内以外,两概念的所指对象基本一致。都是建筑的护部分。护部分的构造方式、围合方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造型特点处理等方面,是两个概念共同的研究对象。

两个概念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上。建筑表皮更强调其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现的。建筑表皮具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对此外部形象的研究更强调其相对独立的特性。从这个视角出发,结构特征仅仅是影响建筑表皮形式的一种技术要素,而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涉及到的特点。同样,关于建筑表皮实现的技术手段的研究也是将此类技术手段产生的与和建筑表皮相关的诸要素(如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而建筑外墙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其实体性,即一定材料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用于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建筑构件的统称。其首先是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个构件而存在的,其次才是由于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个特点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素的影响。

作为构件,相邻建筑的建筑外墙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作为界面,在研究建筑表皮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时候,相邻建筑的建筑表皮共同构成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由上述可知,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两个概念的所指范围虽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当,但其内涵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别。建筑表皮这个概念更强调其界面性和形象性,而建筑外墙更强调其实体性和构件性。

3建筑表皮和建筑立面

这里说的建筑立面(facade),是指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虽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建筑美学的问题。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建筑立面就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而建筑表皮的研究也涉及到其外部形象,自然也不不可避免地与建筑美学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两者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重合,历史上关于建筑立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建筑表皮研究中的外部形象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素材。

但建筑立面这个概念,主要是将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从建筑的其他要素中相对独立出来,用分析的方法,使用形式美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建筑形象的美的规律,如各部分问的比例、尺度、对比和协调等。这些研究,虽然也是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更是形式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而建筑表皮的概念对外部形象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形式美学问题,而更多强调其外部形象的整体的特点。

另外.建筑立面这个概念首先强调建筑各面之间的不同,然后才是各面之间的联系。而建筑表皮则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和各面之间的连续性。

4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

这里仅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一谈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建筑形象是建筑的外部形式,或称建筑外观,是指人们在外部观察建筑时得到的视觉印象。建筑形象主要取决于建筑体型、建筑表皮以及建筑特殊构件的处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建筑表皮是决定建筑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形象这个层次上,建筑表皮表达的是构成建筑护构件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表皮更多强调“面”的特色,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外表面的连续展开。

然而,建筑形象只是建筑表皮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建筑表皮同时还有其功能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空间界面属性。建筑形象是建筑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所以,两个概念的研究范围虽有所交叉,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两个概念有所交叉的研究范围里面,两概念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工具也有明显差别。如形式美学是建筑形象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而对建筑表皮研究则主要是理论基础和参考工具。

5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研究,是因为这个题目既有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的意义,又具有建筑实践上认识和指导的意义。下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谈谈我对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1)建筑表皮研究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意义。建筑表皮研究是把建筑表皮作为建筑设计诸范畴中相对独立的要素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将以前在建筑设计方法论诸方面(如形式、功能、材料、技术)的相应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整合,并从建筑表皮这一研究基点出发,探讨以前各领域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以及产生这些关联的根本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从而建立关于建筑表皮处理的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论。有利于在对建筑设计方法论已有成果的深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现象,解决新的问题。

中外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设计倾向;特色;影响;发展趋势

建筑设计在我国已经有了极为悠久的历史,而也正是历史的悠久,促使我国的建筑设计风格在持续不断的变化,尤其是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和各个国家的建筑设计领域相接触之后,诞生出了大量的设计进步先驱,这促使我国的建筑设计开始发生转变,而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则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中,也同样出现了不同的设计倾向。

一、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1)当代中国建筑的四个阶段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事实上并不顺利,有着一段极为曲折的道路,如果要按照不同的阶段和设计倾向来进行划分,那么可以将其划分成为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我国50年代中期以前,在当时的建筑风格就是以民族形式在快速的发展,而人们当时内心中所充斥的也是爱国热情,这对于建筑设计师的内心理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民族形式的建筑自身的造价过于昂贵,不利于全民推广,于是这一设计倾向开始得到转变,促使建筑设计进入到了简约化的时代,也就是第二阶段。

那就是从50年代中至60年代中,对第一阶段的纠正很多是缺乏理论深度,所以出现了以节约成本为首要的现象,因此放弃了对建筑文化的追求,以至许多建筑格局比较平庸。进而人们开始追求艺术,但人们的政治意识强烈的情况下随即就出现了庸俗艺术论时期,那就是中国建筑进入时代的第三阶段。

在“突出政治”的气氛下,建筑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体现某种被歪曲了的“政治”观念,在各地兴建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中体现出了具有中国政治含义的图像。

第四阶段从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建筑倾向开始步上了一条健康道路,转为多元建筑论时期,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80年代以来的大量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2)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文明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进步,人们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等在迅速的提升,而建筑设计方面已经成为了当前深入人们生活的重要方面。

自古以来人们所说的安居乐业,一直到现在也在盛行这种说法,现在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房屋要求越来越高,也可以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建筑格局,住在一个好的房屋里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满意了,生活质量也就提高了,所以当今建筑的倾向百花齐放,日益推陈出新。现在的建筑不单单是建筑工程那么简单了,随着人类对外界视觉、触觉敏感度的提高,对艺术的追求也在快速的盛行了,所以外界的事物都可以作为一种艺术来看待,其中建筑就是一项很受人们关注的艺术,因为只有建筑,你才能看到这个社会的变化与美丽。

二、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格局与设计倾向

(1)中国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随着每个时期的文化流传,中国的建筑也比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按照中国一直以来的人文思想,人们喜欢对建筑赋予不同的寓意,所以渐渐而来,中国的建筑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即使在当今先进的科学发展时代,中国的建筑也还是会保留一份传统的中国风情。

中国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从改革开放的50年代开始,当代中国建筑艺术越来越广泛,现今,很多艺术家、设计师都把个人的设计想法体现在建筑上。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摆脱不了时代的需求和域外先进文化的渗入。建筑技术的发展需要相互沟通,一味的排他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但一味的崇外就是盲目的崇洋思想。

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很多事物也中西结合,现在在中国的建筑上也很多会参照外来的建筑文化,国外的建筑特色可以给中国的建筑师作为一种学习,融会贯通地将外来建筑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结合,设计出具有潮流性的建筑,中国的发展不可以闭关自守,建筑设计也是,学习外来的建筑文化格局,创造自己的新倾向。

当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进入到我国之后,有大量的元素开始和我国的设计相结合,这促使我国大量的建筑都开始掺入国外的建筑文化,而国外的建筑特色不仅仅可以为我国的建筑发展提供大量的设计经验,还能够通过融合的方式来将国外的设计风格和我国建设文化完全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更为良好的潮流性建筑。所以,我国的建筑设计师不应当过于保守,而要更多的对先进文化、理念进行学习,从而创造出更多不同的设计倾向。

(2)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格局与设计倾向特色

现代大量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喜欢在其中融入一定的传统寓意,例如部分建筑在其自身的屋顶上设计了一个尖尖的顶部。这就是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寓意着我炎黄子孙永远都是站起来的,拼搏向上的。

进入二十世纪的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建筑理论、创作的研究都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极为活跃、宽松的时期,大量的建筑倾向、流派开始不断的诞生,这不仅极大的开阔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视野,同时也极大的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了活力、动力。有大量的建筑设计倾向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建筑中。而诸多的设计流派成为了广大设计师所学习的对象。并且在现代建筑设计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建筑师开始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直接促使大量的学生开始对后现代主义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

设计人员的审美开始以他们为转移,变成了一种商品服务。建筑精英的审美时代开始衰落。商品市场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商品化,要突出商品。于是标签、特例独行、标新立异成了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建筑审美迎来了一个极其表现的时代。

(3)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医疗、设计等等各种领域都运用到了电子信息科技,所以我想以后会有更多的事业依靠电子信息技术来创造辉煌。在当代的建筑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建筑上有电子屏幕,相信以后更多的建筑都会设计成受电子信息的控制来使建筑出奇制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对于我国不同阶段的设计倾向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格局、设计倾向都基本是受到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新建筑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任何建筑设计能够完全脱离历史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虽然说有大量的古建筑已经不存在,但是古建筑学中的精华,我们却应当将其充分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促使我国的建筑能够具有更多不同的建筑风格、设计倾向。■

参考文献

[1]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中外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中外建筑论文篇(7)

迄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主编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摄影专业著作至少有四册(见表1)。专业及权威的建筑摄影学术及文化活动也蓬蓬勃勃开展起来(见表2)。活动使建筑摄影从城市建筑层面上升到为中国传统历史项目“申遗”的高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建筑摄影师的新作为欣喜和自豪。感受中国建筑摄影师的创作意境与作品的文化气度,《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不单纯是建筑摄影师作品的荟萃,更凝聚了创作感言,其中不乏建筑摄影师以独到的建筑文化视角体会建筑。读懂建筑师看城市、建筑师看自身的作品,对公众理解建筑大有裨益。该书触动人们的,不仅仅是作品恰到好处的光影及准确的建筑表征,也在于作品所体现的建筑摄影师的“诗眼”与“画境”。据查,国内专门出版推介建筑摄影师的书很罕见,因此该书填补的不单是建筑摄影群体的空白,也在于向世界展示了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建筑摄影师专业队伍,他们开创了中国建筑传播的影像技艺与美学实践。对此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在《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序言中指出:“这是介绍中国职业建筑摄影师的一本合集。建筑摄影除了宣传、记录、艺术等方面的功能观念外,还有很大的商品属性及市场需求,人们认为一幅好的图片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无论多么丰富的语言都难以描述的……建筑摄影师除了技术、器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外,在以城市和建筑为对象时,需要更多的专业之外人文知识和内涵,需要长期的体味和阅读。”一位摄影家说,“没有了意境和思想,拍摄建筑只能成为结构的示意图。”作为中国建筑摄影师群体智慧的结晶,与过去推出的第一、二届大赛作品集不同的是,《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中24位成功的建筑摄影师的作品为读者更集中而准确地展示了建筑文化理念及实用的、可操作性的示范,这种以传统与现代建筑项目为基础的作品档案十分切合爱好者与初学者的实际。尽管《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向读者展示了一批中青年优秀摄影师坚守在建筑摄影岗位上的作品,但由于建筑摄影创立的时间尚短,在诸多方面有待完善丰富。它至少要求每一位优秀的建筑摄影师不是单纯地从商业摄影或艺术摄影去把握建筑,而是要树立起建筑艺术修养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音乐不是融解了的建筑。由于摄影师对建筑的熟悉,也会造成某种负面的影响。

追求比建筑本身更原创的摄影作品,很容易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忘记了建筑的艺术性、环境美感及其实用功能。虽然建筑不会教人道德或不道德,但建筑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表述了创作者的态度。不同的装饰图样传达着不同种类的信息,材质的应用也给建筑物带来广泛的想象的空间,同时会反映创作者品质。当然,平整的外墙立面不一定比粗糙的好,但在许多场合建筑的精彩处正是在光滑反光的质地。所有这些都需要建筑摄影师去体味与思考,这或许是能从一大批建筑摄影作品中找寻到有感觉的优秀创作者的“秘诀”,作品优劣的分水岭在于摄影师能否具备建筑师的“眼”,能否真正懂得所摄作品的含义。摄影技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自出现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1826年夏天,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画面中显示的是一个农场的房子衬托在辽远的天空下。1877年,法国人L•D•杜国•豪伦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之后,城市中的街巷、高耸的教堂、乡村别墅、特别是现代建筑的出现,许许多多优秀的摄影作品,都将各种不同的建筑作为摄影作品中的主角予以突出表现。建筑的摄影表达主要是记录建筑特点,用摄影语言来表达建筑。从摄影角度表现建筑,给建筑设计带来新的视角下的瞬间记录,能更好的完成建筑的功能使命、文化使命,丰富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建筑的摄影表现并不是仅仅展示建筑物的表象特征这么简单,摄影表现手段使建筑师以不断更新的视角观看设计的方方面面,推敲方案的体形、材料和空间感受,专注于以人为本的建筑世界。1992年版美国摄影百科全书对“建筑摄影”的定义是:“建筑摄影主要是记录建筑特点,专为建筑师,设计师或历史学家服务。”这里所提到的为“历史学家服务”,应该就是指建筑摄影的文化表现作用。如果说建筑是人类站立在地球上的最恢弘的风姿,那么文化历史建筑则可称为站立着的人类历史。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说,建筑这本“石头和木头的史书,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而城市的“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着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建筑师做好设计是本分,同样,建筑摄影重在刻画。建筑作品设计语言的表达、设计思想的体现都离不开建筑师的极致追求。同样,建筑摄影要求建筑摄影师学会极致的思维,你的镜头中必须清晰明白,完美建筑是什么?真实而丰富地表达建筑作品是建筑摄影师的基本功。

二、建筑摄影学术活动向业界展示建筑文化的力量

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并非建筑摄影家,但他的作品及理论涉猎城市空间与人,读他的新作《思想的眼睛》,我们不仅可以产生“决定性瞬间”,也获得一系列本质性思考。他认为:“摄影永远是视觉注意力的自发,它捕捉的是瞬间和永恒。绘画对瞬间的表现,是通过笔触来传达我们的意识,摄影需即刻采取行为,绘画则要深思熟虑”。“以眼睛为起点,空间逐渐向无穷扩展,现场总能或多或少地引起我们的注意,会立刻将其保存在记忆里并对它进行一些修饰。”十年前,方海教授在《赫尔辛基城市建筑摄影展纪念集》“建筑摄影的力量”一文中指出:“芬兰是二十世纪建筑成就最高的国家之一,这种辉煌的成果固然与建筑师、建筑教育、建筑媒体及专业评论等方面密切相关,但也无法忽视芬兰及世界各地建筑摄影家的个性创作……”。在论及建筑摄影概念时,他强调“建筑摄影并非仅仅记录建筑,更重要的是审视建筑,评判空间,进而改进和提升建筑品质。优秀的建筑摄影家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往往发现建筑师自己都不曾注意的建筑范畴和主题。同时,建筑摄影家的成功作品也是对建筑师的一种促动和激励,迫使建筑师及其合作团队用专业的投入和精心的设计创作出精彩而富于人性化的建筑精品。”一位优秀的建筑摄影师如果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朋友,其创作空间必有很大拓展,他本人的建筑摄影作品会经常出现在国内外建筑、设计与艺术类的书刊杂志上。这些摄影作品,不仅带给建筑师启示,也会使更多的建筑师相信并欣赏建筑摄影的力量。马国馨院士说:“建筑设计本身是一大创意产业,而建筑摄影正是与建筑联姻的另一创意产业,其特点可说是在创意之中寻找创意的活动,因此必然成为既活跃又独具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摄影者的头脑、眼睛和心灵必须同时运作,这是建筑摄影师的生活方式。拥有出色想法和表现的建筑摄影作品在创意经济时代肯定大受欢迎。如果从建筑摄影服务于建筑设计及市场的定位看,建筑摄影还富有更强的传播功能,应该说国内建筑界对此挖掘的还相当不够,因此不能不重新定位。

1.关于建筑记忆。建筑之所以被称作“石头的史书”、“凝固的音乐”,主要说它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仅碾碎了飞逝的岁月,也碾碎了不少“石头的史书”。现在人类所能看到的琼楼玉宇亭台楼阁,仅仅是万千人类文明殿堂的绝小部分。所以,记录逝去建筑的照片,就是最好的手段和工具,是建筑记忆媒介。1999年罗哲文、杨永生主编《失去的建筑》一书的出版,为重温历史、研究建筑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2002年黄延复编《图说老清华》以1909年~1952年的“老清华”为例,用图片全方位描绘了老清华历史的一个清晰而简单的轮廓,它使这一时期学于清华、长于清华这所一流学府的各界名流得到客观记述,是极为生动和感染人的清华校园文化。再以上海近代公共建筑为例,20世纪20年代以来,历代中西文化、南北地域文化不断融合,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高潮,在公共建筑上留下了一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像外滩近代建筑群的庞大与精美,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珍藏老照片会帮助人们挖掘每一幢建筑背后所包含的历史,传承建筑文脉。如位于现静安区静安寺旁的愚园路218号的百乐门舞厅,其英文名为ParamountBall-room,意译“至高无上的舞厅”。设计师为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师杨锡镠,该项目于1933年12月竣工。迄今70多年过去了,它仍以20世纪30年代的舞厅面貌出现,已成为上海市第二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单位。对于这样的老建筑,应记录的不仅仅是趣闻与故事,更要有原汁原味的历史图景,怎能离得开建筑摄影的记忆与感染力。所以,建筑摄影是建筑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记忆建筑,是建筑摄影重要的功能之一。

2.关于建筑评论。在建筑传播中建筑评论或称建筑批评是极为必要的。别林斯基曾说过:“关于伟大作品的评论,其重要性不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环境,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以及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的鉴定和评价。我们倡导的建筑批评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评,而不是过于抽象的批评。要有内涵、有意味、有设计、有交流、有沟通、有兴趣,所以批评的媒介就丰富多彩。在诸如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绘画、音乐、电影等表现形式之外,建筑摄影也是绝好的形式,借助建筑摄影作品,建筑评论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目光,洞察并评点出建筑的实用、功能、美观、安全等指标,并使之上升到精神与文化层面。单纯从摄影创作讲,摄影批评起到的是“磨刀石”的作用。事实上,当建筑摄影针对建筑作品进行评价时,总会引起建筑师对自己创作理念与行为的再认识,建筑摄影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从客观上通过图片起到提高公众建筑艺术欣赏水平的作用。与建筑创作一致的,是建筑摄影批评也讲首创性和客观性,它对建筑创作本身的丰富与发展、探讨与反思、审美与警醒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要研究如何开展建筑摄影批评,让建筑摄影批评成为建筑评论的有效方式、方法,培养起专门的建筑摄影作者队伍。以建筑摄影、建筑图片评论建筑、批评建筑艺术水平,是建筑文化良性发展的体现。

3.关于建筑摄影。2007年,沈瑾先生曾送中国建筑摄影学会《建筑师的欧洲视角》一书,里面记录了两位著名建筑师对建筑摄影的认知,颇具启发性。其中崔恺大师的序是极有见地的建筑摄影品评,反映了职业建筑艺术家的眼界。崔恺认为:“建筑师的眼睛与摄影家的眼睛有所不同,摄影家多以拍摄对象为素材去表现自己的审美价值,而建筑师多以摄影为手段去记录自己对拍摄对象的感知和认知;摄影家满足于抓拍那光、色、物完美结合的一瞬,建筑师更注意物在光、色及周围环境中的和谐表达,他们在瞄着外观造型的同时,脑子里却想着与平面、剖面,甚至细部是什么关系……”。沈瑾认为“建筑和摄影都可理解为视觉语言的表达,摄影变成了建筑师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建筑与摄影同样是光的营造,形、色、质视觉信息的三大要素都要靠‘光’来表现。”路易斯•康说过:“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Todesignspaceistodesignlight)。建筑抽象的形式美同样通过摄影来表达,甚至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建筑摄影。摄影带人们进入更真实与开阔的视野,建筑师的视角应向四方延伸,城市比建筑更重要,建筑学不仅是致用之学,建筑学更是广义之学。”今天看来,城市比建筑重要,文明的演进比城市发展重要。建筑摄影从记录建筑走向记录城市,必然走向记录人类文明文化发展。建筑摄影的意义远远超越技术和艺术层面。

三、建筑摄影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意义

建筑摄影从记录、评论和人文角度展示建筑文化的力量,因此建筑摄影对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意义正随着建筑摄影的专业化和建筑摄影师的职业化而不断彰显。

1.让建筑师多一双“建筑眼”

建筑摄影师在国内外建筑大师事务所中是必不可少的。从项目投标拍摄标的地块,到项目在建中的摄影记录,直至项目竣工拍摄唯美的成品,建筑摄影师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在国内,建筑摄影师是没地位的,更有甚者总被视为“照相的”,如此简单的称呼也说明了行业地位的不被重视,说明中国建筑作品为什么难有绝美的展现,说明加大建筑摄影学术影响力的导引的重要意义。《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总编金磊在刊物总第3辑中曾谈到:“出版建筑摄影杂志或专刊(栏)是我在2010年4月就要创刊的项目,策划案及样稿已做数次。今借《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第三辑推出该栏目有多重含义”。含义主要在于:第一,优秀建筑摄影师杨超英几年前拍摄了一组完整作品,是捷克卡姆帕现代艺术馆建筑。希望读者通过这组作品感受建筑摄影,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体味作为一名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建筑的建筑摄影师是如何工作的。第二,由此表达了《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愿意成就中外建筑摄影师展示建筑摄影作品、弘扬建筑文化的事业。第三,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建筑记录与记忆,一定要在建筑与艺术,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材质,建筑与评论,建筑与传播诸方面利用摄影手段,将建筑作品纯粹地表现出来。人们印象中的杨超英是位喜欢安静构思,不模仿别人,不臧否别人且努力自己创意思考后按动快门的人,是独具“建筑眼”的人。杨超英的建筑摄影作品能让读者从平常中感受到不平常,不仅能学到精湛的技法,更领悟敏锐的“建筑眼”力。

2.有利于建筑师倾听建筑批评

自2011年12月至今,《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杂志已经刊出八期“建筑摄影”栏目,读者不仅从中看到精湛的建筑摄影作品,也听到建筑摄影师的心灵表达:无论是人文地理、图像笔记,还是专业化的当代建筑摄影,摄影师串拍定格中华夏大地的建筑时空,影响着建筑师的作品,越来越深入地对建筑师理解,也体现对人文建筑异常丰富的体验!《论摄影》是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翻译的一本从文化角度论述摄影的文集,是论述摄影的专业著作,更是广泛意义上论述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书中,桑塔格深入探讨了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互相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论摄影》有“引语选粹”一章,虽绝大多数有新闻、人物摄影的意义,但也能从中发现与建筑和艺术相关的“摄影术语”:美国摄影师埃米特•戈温说“摄影是一个工具,用来处理大家都知道但视而不见的事物。我的照片是要表现你看不见的事物”;美国摄影家杰里•于尔斯曼指出“相机是顺畅地邂逅那另一个现实的手段。”现实的确如此,摄影记录永远是一种潜在的控制手段,它享有其它艺术系统未曾想有过的力量,它在为城市与建筑带来美好时,也关注建筑审美的困境。这不是针对某个项目、某位建筑师、某位建筑摄影师而言,它特指摄影文明要成为一面镜子。今天中外建筑新品都面临多元与多变,碰撞与激荡,并非要“天人合一”和兼容并蓄。如何以摄影学的视角审视对建筑的表达,在建筑理论的浸润中强化思索与启迪,不仅是一种更为有益的超越,还是一种建筑摄影的新表现力。为此,今天在呼吁好的、有深度的建筑评论作品时,更期待建筑摄影家为城市奉上视野广阔的、批评标准严格的建筑摄影作品。

3.为建筑发展昭示未来

建筑摄影行业的发展有赖于建筑摄影师的成绩,有赖于作为建筑摄影学科的确立,更有赖于能自成一体的建筑摄影体系。现状是在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百万大军中,摄影的爱好者蕴藏在占绝大多数的工程技术人员里,他们不在意设备、不苛求主题,愿从本职工作及其对建筑的审美出发记录一切建筑发展过程。因此强化建筑摄影行业自身建设,使之专业化、学科化、高端品质化、服务化将是新一届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的任务和方向。

4.在世界独树一帜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