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0 20:52:21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1)

治学精神:刻苦钻研、善于总结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国家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玉清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为指导青年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竭尽心力,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青年医师们的各种临床能力,也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建设。他对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影像学发展新趋向的把握,亲自审核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研究课题的各项进展。对于课题实践的各个步骤,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错误,他都不会放过。刘玉清同时也以自己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着青年一代,这包含着他培养青年医师的良苦用心。1986年,刘玉清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科建树:开拓进取、不断求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该合作一直坚持至今。这对深化多种胸肺、食管疾患病理基础的认识和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研资料,推进了科室学术建设,填补了当时国内此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以X线为主的全面分析方法,为创建心血管放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放射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做好了铺垫。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1974年前后,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1977年,他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结合,共同形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刘玉清于1985年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我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这一工作对推动和提高我国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X线诊断及其各种造影检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学。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演进成为诊治兼备的学科体系。刘玉清自90年代初即倡导、推动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刘玉清当时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他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199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大型诊疗设备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由刘玉清负责医学影像组,他将他的这一思路落实其中,促进了影像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并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刘玉清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科作为一个科室必须诊治兼备,由影像诊断(含CT和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含超声、核素治疗)等分支学科组成。同时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又应划分为神经、心胸、腹部和骨关节影像学等亚专业,各有分工,协调发展,以适应临床学科如大内科及其呼吸、心脏、消化等分支学科的对等发展。因此,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必须进行诊、治兼顾的全面培训,高年医师则应有所侧重、各有专长。他积极呼吁、推动组建“大影像”概念的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科,进而探讨向“宏观(即生态环境、心理等)和“微观”(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绸缪为国:学科统筹、协调发展

1981年至1983年,刘玉清历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至1992年,任该院、所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至1993年,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院士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

关于如何组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在看到我国临床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但是医学基础和实验研究领域却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的状况后,刘玉清大力呼吁各个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创建、开展基础和实验研究基地,积极推进相应研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各单位的专业、学术水平发展颇不平衡,设备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刘玉清极力提倡:向广大城乡基层居民提供有效且优质的影像学服务。尽管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普通X线检查仍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如胃肠道、骨骼和胸肺疾病的检查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X线设备在我国乡镇单位已基本普及,因此,若能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针对影像学不同亚专业开展多中心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当的“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高昂的、重复的检查,必将提高诊断效果和效率,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乡镇居民。

国际交流:互动双赢、学术“外交”

1978年至1984年,刘玉清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1984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放射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1970年,担任阿尔巴尼亚国立第二医院放射学中心顾问。多年来,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我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自1978以来,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防范

【中图分类号】R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91-01

放射科虽然不是医院临床科室,但是作为辅助科室,逐步成为医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放射科具有人流量大、病种复杂等特点,若管理不当,是非常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加强医院放射科的感染管理,防止医院的感染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就需要放射科工作人员认真研究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这样就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1 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

1.1 人员流动量较大且病种繁多:由于放射科从事主要工作是加强对全院各科室和门诊患者的检查,而且幼儿、老人和重患者都会有家属的陪护,从而候诊室常常是人满为患,人员的过度密集,会形成细菌的堆积,很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而且那些带有外伤的患者,病菌会通过空气的传播,对放射科造成污染。总而言之,医院感染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员。人员流动量和病菌都助长了医院的感染。

1.2 放射科人员对感染的认识不够:如今,很多医院都将临床科室、特殊科室(比如说手术室、母婴房等)作为预防感染的关键,错误地认为只要患者不长时间停留在放射科就不会造成感染,同时领导对感染工作也不重视,放松对日常消毒的检查工作,甚至在工作中也不带口罩,没有养成常洗手的习惯了,从而就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3 工作环境较特殊:通常情况下,放射科为了满足防辐射需求,房间在设计的时候多是没有窗户或者是有一个小排气窗,不能够通过开窗户与外界交换空气,这样就使得室内空气不流通。再加上室内的空气多处于常温状态,为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在X线的作用下,会产生电离气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质量。

1.4 微生物的数量种类较多:由于患者的病种是复杂的,从而就很容易造成放射科内物体的表面和室内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一般而言,病菌来自于:一、患者谈话或者咳嗽时随唾液带出来的微生物;二、患者分泌的排泄物;三、外伤患者流出的血液和体液;四、医务人员受理病人后未及时清洗手部;五、住院患者从外部带来的病菌;六、清洁地面带来的尘土等。

2 放射科感染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放射科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医院要普及防范感染方面的知识,并定期组织放射科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认真遵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文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做好消毒工作和交接班的工作。

2.2 保持物体表面的干净清洁:对于病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床单要及时更换,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把卫生关,早上和晚上都要使用84消毒液进行清洗消毒,尤其是对被血液等污染后,要认真清理并消毒。除此以外,桌椅表面、操作台、控制按钮等物品每天也都应该消毒。

2.3 制定出规范的监控制度:医院放射科要严格遵守卫生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本科室的实际状况,制定出规范的监控制度,这样就可以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制定要求,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医院中建立起院、科、室三级感染监控网络也是很有必要的,促进各级之间的相互合作。此外,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加大对放射科的监控力度。

2.4 降低空气污染:一般而言,预防感染的一种关键就是做好空气的检测和保洁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放射科的患者流量较大,再加上工作环境的封闭,很容易积累病毒,甚至会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降低空气的污染是很重要的。

降低空气的污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要经常将室内的空气更换,比如说多使用排气扇、春秋季节可以采用自然风对室内空气交换、若科室闲置时要定期换气、候诊室要多通风等;二、每天都使用紫外灯对科室进行消毒;三、要定期对放射科空气更换,并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四、成立空气消毒的登记薄,这样就可以随时记录检测结果等。

2.5 放射科人员要自觉提高防护意识:做好防护准备也是预防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说放射科人员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定期对体检血常规,同时在工作的时候最好穿上防护衣;而且做好手部的日常消毒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据有关专家表明,对手部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病菌的一个有效手段。这主要是因为在医院中,病菌可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部进行传播,而且传播的危害要比通过空气传播病菌危害性还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忙碌,不能够做到受理一个病人就洗一次手,但是要求义务人员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应该去洗手,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若遇到患者流出血液或者体液时,尽量带上手套,工作完成后为了防止病毒感染要及时对手部消毒。

2.6 严格无菌操作:一般而言,医院感染多是通过接触性传染的途径,从而传染源多是侵入性的检查和治疗,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手污染是很严重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因医务人员手部细菌造成的污染约占总病例的30%。而且有关实验表明,医务人员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率。

为了有效地避免医务人员手部细菌的感染,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养成病人后就立即洗手并消毒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次污染。

3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放射科具备的特殊性的分析,放射科人员认识到做好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并根据放射科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文菊,徐丹.注重关键要素有效实施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0)

[2] 孙政元,迟恒岩.综合性医院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当代医学.2009(03)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3)

一、2018年完成工作量及业务收入情况:

2018年放射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523人次。全年门诊与住院业务收入18万元,完成年初医院下达的17.4万元收入的工作任务。查体收入约38万元,为局机关、物探队、水工队、测绘院、本院离退休、研究院、711、712、713、717、银母寺、震奥鼎盛矿业、二里河矿业,陕西有色部分矿山及榆林新材料等单位职工及部分家属查体,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2018年放射科顺利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65岁以上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检查胸片2800人次。科室职工坚持每个月每人下社区一次。科室职工名下管理的慢病能及时做好登记、随访、查体等工作。按月积极完成家庭意识签约服务协议。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质量与安全工作:

1、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要求开展医疗活动,全体职工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对疑难病例患者的典型X线片进行讨论总结,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每月举行一次三基知识、技能的学习,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科室认真执行医学影像专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重点防控措施,建立了各种质量安全制度文件,认真执行并做好记录。全年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2、2018年科室按季度参与医院组织的追赶超越、节能降耗活动,认真总结制作追赶超越PPT课件,分析存在问题,完善改进方案。2018年前半年按照医院要求开展了大干50天任务双过半活动,放射科顺利完成了任务。后半年医院开展了精益5S管理活动,放射科认真执行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活动。

三、2018年放射科未开展新技术及新项目。

四、2018年放射科存在的问题:

1、放射科医技人员中缺乏初级职称医师。

2、放射科在辐射防护管理及环保管理方面重视不足。

3、放射科500MA的万东胃肠机,现已不能开展所有常规业务,目前只能开展透视与消化道透视。等新医疗大楼建成,希望医院考虑更新。

五、2019年放射科简要工作设想:

1、放射科2019的工作重点依然是配合医院的工作发展大局,提高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做好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影像检查工作;保质保量做好查体工作,注重查体细节管理,控制好查体质量,大力宣传医院。

2、2019年放射科计划招聘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一名,已经报医院人事科。

3、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做好放射防护及环保工作,积极迎接卫计局及环保局的专项检查工作。

4、提升科室医技人员的服务态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利用社区工作宣传医院,吸引更多患者来我院就诊。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0-02

0引言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看护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放射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虽不是临床科室,但也是医院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其特点是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人员和家属混合候诊,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若医院放射科感染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相互之间医院内感染。为此,根据我院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医院危险因素

1.1检查室

医院放射科设有摄片室、造影室、CT 室、X 线介入治疗室等。为防止 X 线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检查室一般没有窗户,工作时大门紧闭,以至室内空气不流通,缺乏新鲜空气补充,空气污染容易形成。

1.2仪器、物品污染

放射科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进行CT、磁共振成像( MR) 、X 线照片检查,这些器械上沾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相互间接传播或传播给工作人员,如 X 线摄片盒、胸片架、检查床( 单) 、病员检查时使用的衣服、辐射防护用品等。仪器、物品污染往往容易被忽略,造成长期不断积累传播。

1.3手的污染

医生的手是医院传染最主要的媒介,医生用手接触患者,而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

1.4医疗废弃物污染

各种使用后的耗材及各种检验剩余物如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注射器、针头、连接管、棉签及纱布块等,未按照医疗器械垃圾废物分类处理,造成医院污染。尤其最危险、最致命的是外伤及各种检查中的血液及体液污染,可能造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1..5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贫乏

工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往往不注意个人保护,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不戴一次性手套,直接触摸患者后,不及时洗手,这种不良习惯普遍存在,使工作人员也成为传播源。加强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一般医院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重点均放在临床科室,忽视了医技检查科室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虽非临床科室,但每天接诊病患多、病种杂,造成放射科区域空气环境差、致病菌多;检查设备交叉使用,易被污染;同时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差,使放射科存在严重的医院内感染隐患。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内感染防控学习、培训,可促进科室人员了解医院内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新技术、新知识,有助于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2完善感染管理

2.1善科室医院内感染相关制度,增大监控力度

寻求医院院感科协助及指导,结合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出本科室自己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随时组织科内检查,开展自我批评,促进提高。

2.2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可疑烈性传染病患者隔离检查,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组织保洁人员随时进行打扫,清除垃圾,避免细菌滋生;每月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放射科候诊人员多、空间狭小、空气质量差;故放射科检查室及候诊区均应严格禁烟,检查室应随时开窗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并利用下班时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三氧机或空气消毒机等手段。使用一次性床单,保证每例患者检查时均进行更换,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每天工作结束应采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等手段,定期对检查床面、地面进行消毒。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检查后应临时加做空气及物表消毒。对可疑为烈性传染病的患者可采用移动设备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到隔离室检查。

2.3严格执行手卫生

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明显较临床医生差,手卫生执行常不严格。检查者的手可能与多个患者、检查设备及同事发生接触,不注意手卫生,极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放射科应配备相应设备,加强手卫生培训,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接触患者及可疑污染体后必须进行洗手。患者血液、体液、分泌及排泄物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应保持警惕,在有可能接触上述物品时,无论是否存在皮肤或黏膜破损,均应采取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及手套,同时应意识到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洗手。 应意识到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2.4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以及医院之间医院感染质控活动

前瞻性地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非常重要,如抗生素使用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紫外线灯强度监测等。医院应从提高医疗质量考虑,从患者利益出发,添置监测仪器,改换消毒液。医院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理顺关系,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5加强就诊患者的健教宣传及管理

对候检者进行医院内感染教育及管理也是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一大重点。应加大宣传,使大家了解到医院来往人员多、患者多、空气质量差、致病菌多;可实行预约制度,对候检者进行适当分流,避免扎堆等候;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接触检查区域物品,进检查室换鞋,呼吸道疾病患者戴口罩等。由于意识差异,放射科普遍对医院内感染不重视,医院内感染执行较差;所以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结论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难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忽略辅助科室如放射科的管理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应加强辅助科室的管理,尤其是现在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放射科。我院对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视,通过分析总结放射科医院感染隐藏的各个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消除了感染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并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翠运,赵虹,高洁冰,等.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

[2]王建俭,姜华.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 放射治疗;X线照片;造影片

[中图分类号]R8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8(b)-072-02

放射治疗是医院肿瘤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其放射治疗的质量主要由技术质量、诊断质量及治疗质量三者融为一体。因此,影响它的质量的因素也很多。随着科学技术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放射治疗相关的影像设备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和质的飞跃,如CT、DSA、CR等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使放射治疗在医院的医疗质量也将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影响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对放射治疗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使之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现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放射科2008年2~6月所摄的普通X线片与造影片中按顺序抽取1 000张照片作为分析材料,其中,普通X线片800张,造影片200张;男613例,女387例;年龄20~81岁,平均46.5岁。

1.2 分析方法

由3位高年资技师对两组材料进行分析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二级甲等医院放射科X线照片质量评级标准评定甲、乙、丙级片和废片。进行逐日、逐人、逐项评价,分类统计甲、乙、丙级片和废片并予以记录。并对每例评为乙级、丙级的CR影像出现的主要缺点进行统计。当意见不一致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统计。

2 结果

1 000张照片中,甲级片667张,占66.7%;乙级片245张,占24.5%;丙级片69张,占6.9%;废片19张,占1.9%,总体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放射科照片质量评级标准。笔者对被评为丙级和废片的88张照片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和分类:摄影条件不当造成降级的23张,占26.1%。其中因摄影条件选择不当、操作失误导致降级共计65张,占73.9%。说明人员技术水平、职业道德、责任心等人为因素是造成照片质量降级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是指保证放射治疗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国际标准准确安全的执行。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评定,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度量评价整个治疗过程的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其具体过程是指通过对治疗设备和附属设备的性能检测和维修,对放疗部门规范指标进行监督评价,并采取必要措施,使之保持最佳水平,以达到质量保证的要求,并逐步完善提高。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是放射治疗安全和有效的关键。对放射治疗机构施治剂量的测量与对比是提高整个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诊断质量是影响放射治疗质量的原因之一,通过本组评为丙级和废片的88张照片原因分析,73.9%的原因是因为工作不细心、操作不规范所致,26.1%是放射技术中遇到的新问题,其他由于后处理不当造成。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制订数字化影像质量标准,加强新技术理论学习,合理应用后处理功能,是保证图像质量和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质量。

3.1 严格质量控制程度

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就不会有有效的管理。因此,为了保证放射科质量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网络。科室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各个工作点设立质控医师,具体负责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根据科室的工作任务、性质和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质控制度、标准和工作程序,并落实责任制,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质控记录,定期汇总评价,强化质控意识,完善自我检查和监督。

3.2 强化对放射设备的控制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尽管肿瘤的类型和临床分期相同,但在不同放疗部门的5年存活率有着明显的差别,如果靶区剂量偏离最佳剂量的±5%,就有可能使原发肿瘤失控和并发症增加。为此在放射治疗中,要加强对放射设备的控制。干式激光打印机配用于放射时,由于激光胶片本底灰雾较高应注意相关摄影技术条件的选择。一般而言,应尽量选用低KV值,这样可减少胶片灰雾,并有效提高影像对比度。

3.3 统一评片标准

根据“21世纪医学影像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放射诊断QA、QC第3届全国学术会议”研讨制订的《4个部位7种影像质量标准草案》指导性文件精神,以一张标准X照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正确的部位与位置、适当的密度和对比度、良好的锐利度和较小的失真度)和一般准则(满足要求、注释全准、无技术操作缺陷、用片分格射野得当、布局美观、密度适中等)为评片基础。我们为此应根据此条例制订详尽的高质量、高起点、适合本单位条件的评片标准。

3.4 全面提高技术员的素质

在放射治疗中,技术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讨论。我们为此要求技师按《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直线加速器技师考试大纲》自学,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对新分配工作的技术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独立操作。选送技术员外出进修,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做到人人熟悉机器的操作、功能和性能,培养强烈的责任心。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准确录入患者信息,规范摆位,去除异物,合理选择条件,选择最佳时机,用最佳的后处理方式处理图像。

总之,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疗效的关键。近年来放射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在日常检测和治疗中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落实各项指标的定期检测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才能确保治疗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于金明,殷蔚伯,李宝生.肿瘤精确放射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39-346.

[2]胡逸民,杨定宇.肿瘤放射治疗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20-133.

[3]吴开良,蒋国梁,王鹏,等.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靶体积确定的影响因素[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3):188-191.

[4]余厚军.X线数字摄影(成像)技术原理与应用之一:间接数字化摄影[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7):620-622.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6)

感谢耳鼻咽喉科学员韩贺明的来稿,他向我们展示了在放射科轮转入科教育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欢迎其他学员积极投稿。

二月伊始,按照轮轧计划我来到了放射科。今天我和很多其他科室学员一样,参加了放射科的入科培训。短短一个小时的培训时间,让我对放射科的轮转制度以及本科室的概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放射科陈峰主任代表科室为我们作了欢迎致辞,简短介绍了科室的主要概况以及住院医师规培工作的大致情况。然后由负责住院医师规培工作的张景峰副主任、黄强住院总医师以及科室秘书赵艺蕾老师分别对我们进行了入科教育和岗前培训。

按照国家卫计委的相关文件及制度,放射科张景峰副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不同专业的学员在放射科的不同轮转要求。总的来说,培训对象分为影像专业和非影像专业。和大多数同学类似,我作为一名非影像专业规培人员,在放射科轮转时间上为一个月。而影像专业学生,如超声医学科,放射诊断科,放射介入,核医学等,在放射科轮转时间相对要长于我们这些学员。并且在日常工作的考核以及出科考核上,我们之间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

作为一名临床专业学生,我非常重视放射科这门学科。正如张景峰副主任在培训时所说,首先由临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开出检查申请单,接着预约登记,检查之前进行宣教,最后核对信息,按顺序阅片,规范书写,及时审核。所以,放射科与临床专业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在未进入放射科之前,我并没有接触到放射科危急值这个概念,严重气胸,胃肠穿孔引起膈下游离气体,脑疝,气管异物等,我相信经过在放射科的学习,我们会对这些危重病情更进一步的了解和重视。

放射科设备布局虽然比较分散,但是科室各项工作严谨有序。科室检查项目包括,普通放射检查(DR,CR)、胃肠造影、乳腺钼靶检查、CT、MRI及DSA等。科室人员包括放射诊断医生,放射技术人员,以及护理人员等。

放射科科室教学活动丰富,为我们指引了入门之路,有利于我们年轻医生的成长。具体教学活动包括,工作日早晨必须参加的疑难病例读片,每周三的中午小讲课,每周三晚上针对进修医生的讲课,每周四中午放射学术沙龙等。放射科开展的这些教学活动,是我们学习的平台,我们应当秉着珍惜的态度,努力学习。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篇(7)

【摘要】

文章简介了网络建设在放射治疗科建设中的作用,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兼有管理及治疗信息系统,在实行资源共享、保证质量控制及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治疗科 网络建设

深圳市人民医院前身为宝安县人民医院,经过25年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医院,医院在职员工2 300余人,医疗床位1 150张。LANTIS 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拥有荷兰核通公司治疗计划系统PLATO通过网络与医院放射科TOSHIBA Aquilion CT、SIMVIEW MAGNETOM MRI等设备相联,可以进行图像数字信息传递,从病人登记、模拟机或CT机定位、制定治疗计划、采集治疗参数、到实施放疗,直线加速器治疗全过程已实现了完全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不难发现以计算机科学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是推动现代放射治疗发展的关键技术,而数字化网络是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1]。

1 LANTIS局域网络建设

我院放射治疗科从2001年初开始借助于医院局域网,自行设计开发管理软件,建立放射治疗信息系统,对科室日常工作实行全面网络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硬件配置: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local area network therapy information system, LANTIS),设置前台登记工作站、后台报告/管理工作站、配置激光打印机等,构成局域网络服务系统。(2) 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前台登记/后台管理工作站、网络传输协议、放射科管理软件等。放射治疗科工作全面管理主要由应用软件来完成,并与全院的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整合,共享网络资源[2]。

管理软件包括:“病人资料登录模块”、“报告撰写、打印模块”、“资料查询、检索模块”、“工作量统计模块”、“行政事务管理模块”。病人资料登录模块系统已经与医院的信息化整合,在前台登记工作站进入资料录入面,输入门诊号或住院号即可将病人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调入,然后按要求在空格内补充相应内容,如X线(CT)号、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检查体位、胶片规格、数量、曝光次数、收费金额、申请科室、开单医生、技术员代码等,最后自动保存;如发现输入资料有误,则可以点击主页面“病人资料修改”,再进入录入页面,修正错误资料。以上各项均由登记员在接诊病人时按申请单适时输入电脑。报告撰写、打印模块,为病人检查完毕,技术员将照片送到阅片台前,在后台工作的诊断医生,点击主页面的“报告生成表”,输入检查号码,即可进入报告书写页面。这时,前台登记的病人基本资料已经自动填入报告栏里,医生只要将报告描述和结论内容输入,签上名字,然后进行打印。报告实行双签名制度,打印的报告需要上级医师亲笔签名才能发出。本系统准备了许多报告模板,便于书写正常报告和常见病、多发病报告时为提高输入速度时使用。资料查询、检索模块系统进入资料查询与检索,可以按姓名、治疗号、门诊号及住院号等条件进行查询和检索。通过诊断主题词疾病检索,在条件框内输入主题词,系统自动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人资料列表显示,便于教学、科研时查找。系统汇入局域网后,所有病区、科室均可查询本系统资料,便于医生在第一时间内看到病人的检查结果。工作量统计模块系统“月统计报表”可进行报表统计项目选择,内容包括:科室业务收入统计、总工作量统计、按部位分类统计、按检查方式分类统计、用片量统计、医生开单统计、报告医生工作量统计、签发医生工作量统计等。行政事务管理模块包括:放射治疗科全体人员的基本情况档案、科室的经济预算和经济收入情况、科室的工作总结、院周会精神传达、放射科每周工作安排、工作人员休假、请假、补休、外出等情况记录,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记录,业务学习安排、外出进修、学习安排、设备档案、使用维修情况记录等。

放射科管理系统由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熟悉放射科工作流程的医技人员自行设计编写,简单、易学、易用,完全符合放射科的工作特点。科室实现网络化管理,首先是登记工作快速、准确、方便,减轻了登记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检索查询快速准确,避免了一人多号和重号问题,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建立系统资料修改权限分级系统,保证数据安全可靠[3]。

放射信息系统实行了电脑化办公,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使原有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转贴于

2 LANTIS局域网络作用

LANTIS 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放射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联系纽带,是利用一个工作站和多个终端将各种放疗设备,如:模拟定位机、形成多叶准直器(MLC)照射野、直线加速器、PLATO治疗计划系统等联成一体。LANTIS 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是放射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LANTIS 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将治疗方案实施的细节输出到放疗设备终端上,在每台放疗设备相联接的终端上都可以执行与该放疗设备功能相对应的各项操作。LANTIS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储存信息,包括每个病人在执行放射治疗之前,各项信息特别是各项治疗参数,如:该治疗计划有几个照射野,每个照射野的治疗机型号,治疗技术,射线能量,治疗时间(机器跳数),准直器X1、X2、Y1、Y2位置,准直器角度,机架角度,楔形板的种类、规格、插入方向以及托架等。在局域网终端治疗室可以浏览所选病人临床与管理方面的相应信息,同时可以浏览所选病人有关摆位和该计划包括的所有照射野方面的医嘱信息,在选定某患者的一照射野后,浏览该照射野的所有处方参数并伴有图示,同时提示自动设置加速器的各项参数,包括控制类参数、几何参数、附件以及多叶准直器各叶片位置等。每个登录者均有自己的登录名称和密码,并规定了相应的权限,在病人列表中根据病人姓名或预先设置好的ID(如病案号)调出当前需治疗的患者,自动验证加速器的实际参数和处方参数是否一致,提示不一致的地方并允许人工操作使其与处方参数一致。只有输入当前放疗患者的姓名或ID,才能调出该病人的放疗资料并执行放疗,并且在执行放疗时,终端显示器会显示该照射野的所有处方参数并伴照射野图示,如果放疗技师执行的某一项操作与局域网上的设置不符时,治疗将无法实施并会给出提示。如果病人的照射野没有完全执行完便退出,或已执行完了而再次执行某个照射野,系统都会给予提示。治疗计划一旦被执行,执行的内容不能更改也不能删除,这样可以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用张三的处方治疗李四的医疗差错,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病人的权益。

近十几年来,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事业的发展,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日益受到肿瘤放疗学术界的专家们的重视[4],LANTIS 局域网络治疗信息系统在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使放射治疗变得简单、方便,而且更能很好地保证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本广.医用加速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18.

[2]  张东烜.网络建设与资源共享[J].情报杂志,2000,2:19-23.

[3]  江捍平.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