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放射治疗的方法

放射治疗的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4-03-02 17:01:35

放射治疗的方法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1)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介入放射治疗;血管内支架球囊导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0 引言

血液是人体各器官进行的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冠状动脉包绕在心脏外面通过血液循环给心脏提供养分和养料,心脏的正常工作是离不开冠状动脉给予的足够的血液的,本文所讲述的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是心脏病的种类里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壁狭窄从而引起心脏缺血,导致心肌功能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的供给而发生病变或者造成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90%以上,冠心病其实是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总称。患者的此部位动脉的血管壁狭窄到50%的时候就代表患者的心肌供血量只有正常情况下的一半甚至是更少,若长此以往,心肌无法得到足够的供血的话,缺氧很容易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从而导致患者身体上的不适状况的产生,例如,胸口疼痛、呼吸困难、胸闷等。不仅如此,推挤在血管内壁上的硬化斑块若是脱落,在很大程度上会堵塞冠状动脉,后果严重可想而知。

1 讨论

1.1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

冠状动脉狭窄基本治疗方法有三种,即药物治疗、介入疗法、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如果症状不明显且血管狭窄不严重,可以先用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血管狭窄比较严重,即狭窄>75%,仅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药物只能延缓血管慢慢变狭窄的过程,并不能通过药物使狭窄自动消失,因此需考虑介入治疗。

2)介入治疗它不用开刀即可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从而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所谓的手术治疗,指的就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手术其本身和字面意思是一样的,主要是让血液绕过狭窄的动脉血管,利用身体其他部分的血管或者是代替品使得产生病变的动脉远端连接带主动脉,使得心脏缺血的部分可以继续得到养分的供给。这样一来,缺血部分重新获得了血液以及营养,之前因为缺血而导致的胸腔疼痛的病症可以有效的得到缓解,心脏的功能得以正常的进行,于之前相比较的话,提高了生活质量。

1.2 三种方法的选择

治疗冠心病的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有一部分的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狭窄度小于50%,这是冠心病中病变较轻的现象,这一类的患者普遍采用的都是药物治疗的方式。单纯的药物治疗是无法改变冠状动脉狭窄的,但是药物治疗法是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病情加以控制以及减轻病痛。但是,当动脉狭窄度增加至75%或者更为严重的话,患者就需要进行心脏搭桥或支架等的手术治疗了。

当今社会下,治疗冠心病最快捷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就是心脏支架手术,无论是单支的还是多支的冠状动脉的狭窄,都是可以运用支架介入式的手术疗法来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多支冠状动脉形成弥漫性的狭窄,这时就需要进行心脏搭桥的手术治疗了。

搭桥手术与支架介入两者之间的优劣分析:冠脉搭桥术手术是场“大仗”,可以解决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但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而支架介入治疗只需局部麻醉,只要在大腿股动脉穿刺即可。(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支架介入术仅需要在手腕动脉穿刺即可。这大大减轻了患者术后的不适。)

2 结论

通过对三种方法的讨论,可以得出介入治疗以它是安全、高效、快捷、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此种方法是很多患者的第一选择。

2.1 介入放射治疗的方法

介入放射治疗是通过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采用镍铬记忆合金等特殊材料形成的不同结构的圆筒型支架,支撑于血管狭窄处,使之保持血流畅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侧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将装有球囊的导管插入体内,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支架系统送达狭窄部位后,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使支架扩张释放,撑开狭窄或堵塞的血管并将输送系统退出,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环形压力使支架附着牢固,使血管腔恢复通畅。

2.2 冠脉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

冠脉介入放射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但是对各个方面的素质和生活的质量也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与患者的性别有关,生活的质量在治疗前女性相对高于男性,但进行了介入治疗后就刚好反过来了,男性的生活质量较高。第二,冠心病患者生活的质量与日常的饮酒量也是密切相关的,适量的饮酒可以帮助提高血液的循环,据研究表明。少量饮酒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比不饮酒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一些,但是饮酒要适量,过多的饮酒反而会引起身体的不适。还有诸多的其他的生活质量变化的体现,例如,血脂、血粘度等等。

本文所提到的对冠心病进行介入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生活的质量。安放支架介入冠状动脉的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是非常快的,但是却不能再根本上解决问题。易损斑块在冠脉血管树上的分布具有弥散性,任何一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能冠脉造影上只显示某处冠脉狭窄,但从整体看,一旦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斑块形成,整个冠状动脉就可能有多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冠脉内支架植入可以解决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一些轻度病变有时甚至连冠状动脉造影都难以发现,却常常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罪犯病变”,所以,对冠状动脉的整体保护比治疗局部斑块重要得多。因此,对冠心病病人的治疗绝对不能认为放了支架就万事大吉了,应从对整个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入手,全面评估整个冠状动脉树,从整体治疗角度对冠脉病变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干预,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并举,包括支架搭桥、降脂抗凝、中西药全方位保护,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才能取得最理想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彦科,姚树桥,黄任之,郭锐,杨晓来.冠心病的新危险因素-D型人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3).

[2]李强,陈宇,孙婷婷.冠心病某些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8(06).

[3]王齐齐,刘紫燕,史明娟,祝玉娟,朱建华,邱原刚.近6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变化调查[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01).

[4]曹选成,李晟,秦莉花,陈晓阳,程丑夫.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2).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2)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门诊护理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发病率[1]。近年来子宫颈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中采取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以体外照射加后装放疗的方法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其适应范围较广、临床治疗效好[2]。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中晚宫颈癌患者338例,其中年龄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45.19±1.20岁。其中Ⅰa期的患者84例,Ⅰb1期的患者66例,Ⅰb2期的患者50例,Ⅱa期患者78例,Ⅱb期患者60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的患者31例,并发糖尿病的患者12例。

1.2方法此组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体外放射治疗配合高剂量率192铱近距离机行治疗近距离后装放疗方法。体外照射的方法是采用螺旋CT扫描或模拟定位对患者癌变部位进行定位,嘱患者憋尿能够使膀胱充盈,协助仰卧位,采取真空体膜固定患者,使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局部照射,处方剂量45-50Gy,2Gy/次,每天1次,每周4-5次,治疗共为25-30次。后装放疗方法是采用核通高率剂量遥控192铱近距离治疗机行后装放射治疗,6-8Gy/次,每周治疗1次,总剂量为30-36Gy,注意后装放疗的当日停做外照射后再继续使用要间隔时间达到6h以上。此组患者均是先行外照射治疗30Gy左右再开始行后装放射治疗。2结果

此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体外加后装放射治疗,在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均全部顺利通过放射治疗。宫颈癌的原发病灶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发生放射性宫腔积液的患者有1例,放射性肠炎的患者有2例、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有3例,均为轻度,给予保守治疗或药物灌注后,其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3护理

3.1健康宣教由于门诊治疗存在相关的特殊性,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存在局限性。对于第一次治疗时要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体实施外照射和后装放疗是两种互补的放射治疗的方式,后装放射治疗的当天要停体外照射一次或者两次治疗相隔超过6h以上,以免治疗的剂量过大,使大副反应效果加大。

3.2皮肤的护理注意保持照射皮肤的标志清晰,这是靶区准确治疗的条件之一,临床常使用的是划线方法,不管使用什么材料都会出现掉色的现象,不仅使衣服弄脏而且增加工作量。甚至会出现定位不准确。我科现在使用“三合一”的方法来解决皮肤定位这一难题,在CT患者固定时,在皮肤表面进行激光点定位,再使用划线笔以激光点为中心划十字线。并告知患者防止十字线脱色,如脱色及时告诉医师,能够早期重新处理以保证治疗效果。嘱患者在治疗期间穿棉质、宽大透气、柔软的内衣,外裤注意不宜过紧,避免增大皮肤摩擦。保持照射野的皮肤干燥、清洁,擦洗时可用刺激性低的沐浴露,禁用使用肥皂或热水擦浴。平日注意会的清洁卫生。

3.3阴道的护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及阴道出血,在放射治疗时因射线的反应,会导致阴道出现黏膜性水肿、充血以及局部坏死现象,这样会影响放疗治疗的效果,出现感染时会导致阴道狭窄、粘连甚至阴道闭锁现象,最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健康指导时详细告知患者进行阴道冲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知使用1:7500高锰酸钾溶液阴道冲洗,告知药物的配置温度、浓度和进行冲洗的步骤和技巧等。冲洗方法:治疗期间早、晚各阴道冲洗1次,放射治疗结束后半年内每日冲洗1次,半年后若阴道的分泌物不多,2-3天冲洗1次,持续冲洗2年。注意如阴道出血立即停止进行冲洗。

3.4并发症护理

3.4.1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直肠是阴道的邻近器官,当阴道放射治疗剂量达到一定剂量时,直肠会受到一定的放射剂量影响。放射性直肠炎是此项治疗最常见反应之一[3]。由于后装放射治疗的剂量下降梯度大的特点,因此在治疗时嘱患者排空大便,使用纱条将阴道填塞,可以在直肠内放置铅条,有利于降低直肠的辐射受量[4]。告知患者治疗前憋尿,膀胱极度充盈时能够推开小肠,从而降低小肠的照射计量;告知患者治疗期间进行高蛋白质、清淡、少渣、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均衡营养的饮食原则,避免吃导致产气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

3.4.2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治疗时在阴道内填塞少量纱布,以降低放射源与膀胱间的距离,降低膀胱受累程度[5]。嘱患者治疗期间多饮水,禁止憋尿。及时采取药物对症治疗以缓解膀胱刺激症发生;注意保持尿道口及会的清洁,防止发生逆行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以及性质。

3.4.3宫腔积液的护理宫颈癌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宫颈炎症,治疗期间射线的影响极易导致宫颈狭窄、粘连、萎缩等现象,使分泌物增多并积聚在宫腔内,会导致宫腔内感染。发生宫腔积脓时,患者出现下腹部发热、疼痛,子宫增大等症状。处理方法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局部可以使用金属导尿管逐步扩张宫颈并进行脓液引流,向内注入无菌生理水,然后进行反复的冲洗,在腔内注入生理盐水30ml+庆大霉素16万U。4讨论

我院对于中晚期宫颈癌门诊放射治疗病人,治疗后都转入病房进行其他治疗,因此进行良好的健康宣教是至关重要的,定期对放疗病人进行放疗知识科普讲座,发放放疗知识的健康教育处方,为患者呈现周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患者顺利的完成相关的治疗计划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衡.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108.

[2]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827.

[3]王科明.子腔内照射治疗宫颈癌62例[J].现代肿瘤医学,2010,28(51):9295-9297.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3)

关键词:放射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恶性肿瘤的晚期易发生骨转移,很多患者将发生骨受累,尤其是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更高,并且有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疼痛、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骨痛、功能障碍和病理性骨折是骨转移后的常见并发症[1]。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以放射性治疗为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试验结合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观察采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范围35~84岁,其中肺癌21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20例,宫颈癌2例,鼻咽癌6例,前列腺癌、大肠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喉癌各1例,共60例。骨转移经过CT、X片、ECT、MRI检查两项证实,34例为多发,26例为多发;其中肋骨25处、脊椎骨36例、上肢骨13处、下肢骨12例。

1.2治疗方法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治疗采用两种方法,A组患者2Gy/次,5次/w,总量40~56Gy/4~6w;B组患者4Gy/次左右,3次/w,隔日放射治疗一次,总量30~55Gy/3~4w。

1.3镇痛效果评价 恶性肿瘤造成的骨转移会引起疼痛,疼痛多数为持续性疼痛、放射性疼痛和牵拉痛、疼痛程度可分为四度,0度:无疼痛;1度: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2度:疼痛比较明显,需要服用止痛药;3度:疼痛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造成神经紊乱,需要使用物。疼痛缓解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疼痛完全缓解或明显疼痛缓解;有效:中度疼痛缓解;无效:疼痛无缓解。

2 结果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放射治疗方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显效48例,有效7例,无效5例,其中显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后患者的骨疼痛明显减轻,患者生存时间大幅度增加(见表1)。增加放射治疗的总量和次数能提高骨转移的治疗效果(见表2)。

3 结果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3]。骨转移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疼痛,病理性骨折等,放射治疗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减轻患者骨疼痛 [4]。本试验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放射治疗方法,统计分析治疗的显效率,以及对不同剂量患者的疼痛显效率,探讨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放射治疗不仅能减轻患者的骨疼痛,而且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放射治疗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伟.肿瘤[J].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75-2727.

[2] 林丛,张纬建,洪金省.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47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6): 571.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4)

目前,胸部肿瘤患者约70%~90%需要接受放射治疗[1],而因此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因其发生率较高、治疗较难和危害性大而成为临床难题。据国内外学者报道,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9.6%~50.3%[2-5]。由于放射性肺炎为放射治疗的迟发反应,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无菌性炎症,其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因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6]。迄今,现代医学主要防护药物有激素类、抗氧化剂、细胞因子等,尽管这些药物治疗放射性肺炎具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大,不宜作预防性给药或长期使用。

在中医药防治方面,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放射性肺炎为热毒之邪侵袭肺脏,灼伤脉络,气阴耗损,瘀血内阻,毒瘀阻络,卫气营血并病等,治疗上多采用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活血化瘀、卫气营血并治等方法;也有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因恶性肿瘤本身证候比较复杂,再加上放疗热毒之邪的损伤,临床证候多种多样,故而存在多种治疗方法。现综述如下。

1 辨治

1.1 清热解毒法

有人以麻杏石膏汤为基本方,加黄芩、板蓝根、蚤休等清热解毒药物治疗放射性肺炎,总有效率最高达90.2%[7-8]。王氏等[9]用三根二花汤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60例,临床治愈率为71.2%。马氏等[10]应用自拟方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其有效率为96.0%。

1.2 养阴润燥法

吴氏[11]应用清燥救肺汤方治疗3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结果治愈3例,好转28例,未愈l例,总有效率为96.7%。陈氏[12]应用由金银花、黄芩、沙参、大麦冬、天花粉、生地黄、杏仁、五味子等组成清火润肺方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有效率明显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826);军队“十一五”课题基金(06MA251)

于对照组。

1.3 益气养阴法

王氏等[13]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2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78.0%。阎氏等[14]用加味百合知柏汤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38例,结果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蒋氏[15]应用二冬二参汤治疗放射性肺炎患者,临床治愈率达71.0%,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1.4 活血化瘀法

张氏等[16]采用解毒疏络法减轻放射性肺炎的不良反应,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1.5 卫气营血并治法

王氏等[18]取银翘散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以治卫分,取白虎汤清热生津以治气分,取清营汤清营透热、养阴活血以治营分,取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以治血分,共奏卫气营血、表里并治之功。结果显示对放射性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6 中西医结合法

张氏[19]采用肃肺生津法联合激素、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炎,其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激素、抗生素。

2 预防

2.1 清热解毒法

王氏等[20]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炎发生,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保护肺组织,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梁氏等[21]应用抗纤方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2 清燥润肺法

陈氏等[22]以清燥救肺汤预防放射性肺炎,其轻度发生率为18.0%,重度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较好保护肺正常组织的作用。殷氏等[23]临床以太子参、白术、茯苓、

黄芪、三棱、莪术等组方对预防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的优越性。

2.3 化瘀通络法

权氏等[24]用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滴丸)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结果治疗组发生率(22.1%)低于对照组(41.5%),具有减轻或防止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

2.4 凉血活血法

窦氏等[25]认为,放射性肺损伤病因是热毒侵袭,证属热伤肺络和瘀阻肺络,并以动物实验采用剂量分隔、重复照射的造模方法,成功复制了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通过对动物活体、肺脏大体标本和肺组织微观的动态观察,不仅证实了“放射性肺损伤病因为热毒致病,病证早期属热伤肺络、晚期属瘀阻肺络”这一认识[26],而且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中药进行干预,治疗组比单纯照射组所出现的“热伤肺络证”和“瘀阻肺络证”的表现均明显减轻[27]。临床试验显示,凉血活血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且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中药可减轻肺损伤的程度,降低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对放射性肺炎具有预防作用[28]。

此外,朱氏等[29]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过度表达,从而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减轻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程度;当归[30]、苦参碱[31]应用于放射性的预防治疗也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炎多采用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活血化瘀、卫气营血并治等方法,能有效改善症状。放射性肺炎为放射治疗的迟发反应,其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中药预防目前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清燥润肺、化瘀通络等方法为主,能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目前对放射性肺损伤预防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中药预防研究较少,对于系统的证候学和疗效的评价标准不统一,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Sasaki R, Soejima T, Matsumoto A,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s A and D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1,50(2):301-307.

[2] 邓 涤,周云峰.肺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2,29(12):866-868.

[3] Muller G, Kiricuta IC, Stiess J, et al. Radiation pneumonitis and pulmonary fibrosis after the CT-planned radiotherapy of bronchial carcinoma[J]. Strahlenther Oncol,1994,170(7):400.

[4] Watanabe H, Suga A, Tsuchihashi Y,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over 10 years[J]. Nippon Kyobu Shikkan Gakkai Zasshi,1995,33(4):384.

[5]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867.

[6] 肖 俐,何秀兰.“治未病”理论在治疗放疗副反应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66.

[7] 倪秋艳.浅析放射性肺炎的临床防治[J].中医药学刊,2006,24(9):1714.

[8] 刘鲁明,张江舟,周建刚.麻杏石甘汤为主治疗放射性肺炎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5),32-33.

[9] 王东芳,张立营.三根二花汤治疗放射性肺炎6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293.

[10] 马桂香,郭选贤.解毒散结润肺法治疗放射性肺炎29例[J].陕西中医,2001,22(9):526-527.

[11] 吴金平.清燥救肺汤治疗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06,33(11):1448.

[12] 陈新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l):15.

[13] 王 珏,林胜友.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J].吉林中医药,2008,28(1): 6-7

[14] 闫定伦,王安荣.加味百合知柏汤对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1999,17(12):32.

[15] 蒋伯刚.二冬二参汤治疗放射性肺炎4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7(5):753.

[16] 张 霆,李 彦.放射性肺炎从毒瘀论治刍议[J].四川中医,2005,23(10):14-15.

[17] 张 红,杨 俊,黄立中.养阴解毒活血方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l5(l0):1076.

[18] 王建中,张和峰.卫、气、营、血并治法治疗放射性肺炎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53-356.

[19] 张 霆,马胜林,岳建华.肃肺生津法联合激素、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炎53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08,28(3):47.

[20] 王宜宗,张军宁,顾 科.痰热清预防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07,22(3):317.

[21] 梁培炎,李 群,陈徐贤.抗纤方中药制剂防治肺辐射损伤的临床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9):609.

[22] 陈 微,刘文强,宋光辉.清燥救肺汤预防放射性肺损伤45例[J].中外医疗,2008,28(11):49.

[23] 殷玉杰,肖映昱.中医健脾祛湿法预防与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72-1873.

[24] 权循凤,张 帆,孔令玲.丹参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37(6):456-458.

[25] 窦永起,杨明会,林明雄.早期应用凉血活血中药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中医证候学演变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5):42.

[26] 窦永起,杨明会,林明雄.放射性肺损伤中医证候学特点及其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6):706.

[27] 杨明会,窦永起,刘哲峰.活血化瘀药物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2):1098.

[28] 窦永起,魏正茂,林明雄.早期应用凉血活血法预防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0):64-66.

[29] 朱砚萍,王国民,傅美娜.川芎嗪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损伤的干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4,13(4):309.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5)

【关键词】 中药;鼻咽癌;减毒;增效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10/10万~25/10万人口,占该地区头颈部肿瘤的70%以上。目前治疗NPC的主要方法是放射治疗,但毒副反应较重,又易损伤免疫系统,远期疗效不理想,甚至因毒副反应使得治疗无法继续而被迫中止,并且NPC经根治性放疗后仍有10%的病例原发肿瘤残存,近1/3病例原发肿瘤复发,致使治愈率难以提高。虽然局部晚期的NPC采用同期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法,比单纯放疗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但化疗药物如顺铂(DDP)与放疗同时使用,能损伤人体正气,使毒副反应更大。而中药在NPC放化疗中可减轻毒副反应,抑制放射治疗区胶原纤维合成作用,减轻远期后遗症;增强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抑制残存癌细胞的生存,提高治愈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和远期疗效等,因此中药在NPC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 中药在NPC放化疗中的作用

1.1 减轻毒副反应 放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正常组织和器官,带来了一系列毒副作用,如急性放射性皮炎、口咽炎、张口受限、放射性中耳炎、放射性脑病、放射性颅神经损害、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软组织纤维化等,损伤严重者需中断放疗,待症状消失后方可继续放疗,黏膜干燥再生障碍常致出血,放疗后肿瘤组织的坏死被体内吸收加上放疗对血细胞的杀伤、对骨髓的抑制致使患者出现全身放疗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放疗疗效、预后及生存质量。以往对于口腔黏膜和皮肤损伤,多采用局部用药,临床常用锡类散、双料喉风散、维斯克等,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生长,促进损伤的愈合。但这些药物组织渗透力不强,对皮肤、黏膜深部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较弱,在这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学认为,放射线是一种火邪热毒,热能化火,火可灼津,气随津伤,津液属阴,故放射治疗后患者多气阴两虚,热毒内盛,局部津液不足,临床上出现口干心烦,气短乏力,咽喉干燥疼痛,吞咽困难,舌红少津等症状。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中药养阴活血方1号合剂能通过延迟NPC放疗致口咽放射反应的初发时间,减轻放射损伤的程度而发挥明显的防治放射性黏膜损伤的作用[1]。活血益气养阴方能提高正常组织放射损伤阈,降低组织受损程度,降低咽反射敏感度,减轻骨髓抑制,从而减轻了皮肤黏膜的急性放射损伤及骨髓抑制[2]。中药液冲洗可使放疗期间鼻咽黏膜反应轻、分泌物减少、呼吸情况良好、细菌感染率低[3],口臭、鼻窦炎、鼻腔粘连减少[4]。清胃黄连汤可使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明显减轻[5]。养阴解毒法对阴虚内热证NPC放疗患者有较好的减毒作用,能减少NPC放射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其发生的程度,保护外周血象,改善生活质量,使放疗按时完成,从而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组方加减辅助治疗NPC放射性损伤引起的机体系列病理变化与症侯,可使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鼻咽出血发生率减少,全身放疗反应(头晕、乏力、便溏、便秘、食欲不振、咽干口渴、津液减少、舌苔黄腻、睡眠障碍)明显减少。

NPC放疗中部分患者表现出青紫舌(约占47.2l%),且其复发率及转移率高于非青紫舌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青紫舌者,而青紫舌在1年内消退者,其5年生存率与非紫舌者基本相同,尽快消除青紫舌将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张蓓等[6]观察了清热养阴法、活血祛瘀法和补气活血法不同治则对消除NPC患者放疗后青紫舌的疗效,结果补气活血法在消除NPC患者放疗后青紫舌方面,比活血祛瘀法或清热养阴法效果更好。

NPC患者放射治疗后,可出现视后路的放射线损伤,对此,国外采用高压氧舱的方法治疗,但疗效不确定。中医学认为NPC放疗后,视力模糊,视野缩小等,究其原因是眼之脉络受损,肝肾之精不能上注于目之故。治疗原则上应补肝益肾,清热祛瘀。徐伯平等[7]采用中药“睛明方”进行防治,不仅能防治放射线对视后路的损伤,还能提高视后路正常的生理功能。

1.2 对放化疗的增效作用

阻碍化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多药抗药性(MDR)基因的表达,是产生多药抗药性的主要机理之一。现代医学认为,MDR的发生机理主要与MDR细胞膜上过度表达的P-gp有关,P-gp能将抗癌药物排出细胞外,使细胞内药物积累减少。VRP能与抗癌药物竞争这一共同通道,抑制药物外排过程,从而达到逆转MDR的作用。“退黑延生汤”与抗癌的化学药物配合使用,起到了协同的作用;有利于机体抗肿瘤作用的发挥,与化学药物合用,起到了增效减毒的效果,使MDR细胞上的P-gp表达减弱,从而使抗癌药物在癌细胞内的浓度增高,使癌细胞对抗癌化学药物更加敏感,增强多种抗癌药物联合化疗的疗效,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8]。薏苡仁酯增加NPC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薏苡仁酯配合PFB方案能提高晚期NPC的疗效。

放射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后5年生存率约34%~53%,但放射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0%~50%和40%~50%,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疗效,就应设法防止复发和远处转移,而防止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键在于提高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根据放射生物原理,实体肿瘤内有足够乏氧程度细胞,在X线照射时能受到保护不被杀灭,而且仍是克隆源性的,有能力为肿瘤的再生替代立足点,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氧合效应能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而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效的放射增敏剂是一条有实际意义的途径。活血药物能改善癌症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增加NPC中乏氧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放疗增敏散能使NPC放疗患者肿瘤区血液量增大,血运改善,使淋巴结缩小50%及消退的放疗时间及次数明显缩短和减少且毒副反应较轻,从而对放疗发挥增敏作用[9]。导赤散加味能减少局部肿瘤消退时放疗剂量,减少肿瘤残留,增加肿瘤对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功效,提高NPC近期疗效[10]。NPC放疗辅以服用鼻咽灵片,可使鼻咽及颈部肿瘤缩小1/2的时间缩短,所需剂量减少,取得较为显著的增效作用[11]。NPC放射治疗同时并用艾迪注射液有增强肿瘤治疗疗效,表现出增加肿瘤对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功效,同时可降低放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力,提高放疗完成率。在乏氧条件下,薏苡仁酯能增强人NPC细胞的辐射效应。

1.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研究资料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PC患者机体的肿瘤免疫应答大都处于低下状态,且放疗化疗使其进一步受到抑制。艾迪注射液与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NPC,可以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因放疗所致的体力下降、放射性反应,从而未使放疗时间延长,从放射剂量/时间的关系分析,无疑对放射治疗的预后有极大的帮助[12]。扶正活血中药联合放射治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转移,明显提高NPC患者远期生存率。益气养阴类方药抗肿瘤基础可能主要与提高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中药制成的复方要素膳在NPC放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可使患者体重、血浆总蛋白下降情况明显减轻;NK细胞活性稳定,T细胞亚群中的CD8降低及CD4/CD8升高显著,提示复方药膳对NPC放化疗患者起到了营养支持和辅助治疗作用。黄芪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NPC,在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的同时,提高患者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激活机体的免疫活性细胞有效地清除微小转移灶,从而达到减少远处转移和复发,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NPC的远期疗效[13]。“退黑延生汤”是一个补气养血、滋肾养阴、攻补结合,先天后天之本共济的、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较为完整的中药方剂,在复发性NPC的化学治疗中,配合“退黑延生汤”内服,可使患者食欲、睡眠改善,体重增加,白细胞数无明显下降,免疫蛋白有所升高(而对照组却有下降趋势)等,因此“退黑延生汤”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增强全身免疫的功能[8]。

2 中药在NPC放化疗中的应用方法

2.1 局部外用法 口腔黏膜反应是NPC放射治疗中的常见不良反应。选择什么方法,既能保持NPC患者鼻咽部干净,又能提高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还能减轻放疗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NPC患者的重要课题。由于口咽与外界直接相通,考虑到其特殊性,可选用漱口液含漱、雾化吸入、喷剂或冲洗以及穴位敷贴等局部治疗法。

范庆华等[14]将黄柏、黄芩、薄荷等煎成药液冲洗NPC患者鼻咽部,联合用于NPC的放疗,既可使鼻咽部保持干净,分泌物少,呼吸道通畅,合并感染少,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缺氧细胞的含量,间接增加癌细胞对放射治疗敏感度,也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提高局部控制率(对增殖癌细胞的抑制率在90%以上),又可减轻放疗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中药液冲洗鼻咽部是一种辅助治疗NPC患者的有效手段。中药能发挥这些作用,主要是因为中药能清热、滋阴降火,有局部消炎作用。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1960 年,有将吴茱萸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足心,治愈鹅口疮的报道。涂于足心,可引火下行,治疗口舌生疮;大黄性苦寒,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的功能。涌泉穴属足少肾经,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采用吴茱萸、大黄研末调醋,敷涌泉穴,防治NPC在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有一定疗效。许利纯等[15]采用血栓通加归七软坚散外敷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30例,效果明显。该疗法是无创伤性的,与汤剂有异曲同工的作用,而且用药量小、方法简单易行,适于临床应用。

2.2 口服法 虽然局部用药可很好地提高局部控制率,但NPC治疗中出现的全身性反应疗效不十分满意,因此中药口服是最常用的方法。中医学认为放射治疗为热毒之邪易灼液伤津。其临床表现为咽干、口渴,苔燥为燥热之象,病在气分、营血分。中药治疗组方较多,如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组方、养阴活血方、清热养阴方、活血祛瘀方和补气活血方、清热养阴生津方等,不同治则均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蒲志[16]使用清热养阴生津方加减可使黏膜恢复时间缩短。

3 展望

中医药对调整NPC患者的全身状况,纠正脏腑的失调,增强放化疗的效果,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存率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中医中药在临床上配合放化疗NPC的疗效日益得到肯定。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如活血化瘀放射增敏方面的研究,虽然提高了放射敏感性,但单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甚至有增加癌细胞的远处转移;中药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够明确。但随着药理研究不断深入,将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制定出完整的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西医的长处,可能提高NPC患者的疗效,也可使NPC治疗的中医药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张玲,胡伟民,刘城林,等.鼻咽癌放射损伤的中药防治观察.中国基层医药,2005,12(5):545-546.

[2] 王炳胜,刘秀芳,王涛,等.活血益气养阴方防治急性放射损伤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80-182.

[3] 童红雨.中药液冲洗鼻咽癌放疗患者35例疗效观察.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2007,20(4):668-670.

[4] 廖思海,杨志雄,韩雪萍,等.鼻咽中药冲洗对鼻咽癌放疗并发症防治的作用.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2):109-110.

[5] 彭明尧,陈建新,何兴平,等.中药清胃黄连汤防治鼻咽癌放疗中口腔粘膜反应的临床观察.四川肿瘤防治,2007,20(1):43-44.

[6] 张蓓,胡丕丽,黄国贤,等.补气活血中药对鼻咽癌综合治疗后青紫舌的影响.中药材,2004,27(9):701-703.

[7] 徐伯平,黄时洲,龙时先,等.中药防治鼻咽癌放疗致视后路损伤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9):661-663.

[8] 黄意.“退黑延生汤”在鼻咽癌放疗复发后的化学治疗中的作用观察.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8,20(1):3-5.

[9] 邬晓东,史建军,刘锦全,等.放疗增敏散对鼻咽癌放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1):46-47.

[10] 张红.导赤散加味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40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2):34-35.

[11] 李济培,梁平,张奕敬.鼻咽灵片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2):136-138.

[12] 李坚,陆永奎,王仁生,等.艾迪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395-396.

[13] 唐锦程, 欧国富.黄芪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血白细胞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80-281.

[14] 范庆华,杜亚文.放疗联合中药冲洗治疗鼻咽癌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4):76.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6)

【关键词】

多发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疗效

大约有5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生存期内都会发生脑转移[1]。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推广,约有60%~75%的脑转移病例被诊断为多发脑转移[2]。脑转移瘤的治疗主要是以常规的全脑对穿放疗最为常用,其治疗一般为超过40~45 gy,若剂量太高则会导致放射性脑病[3]。随着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广泛应用,使得肿瘤局部照射剂量增加而周边正常组织剂量未有明显增加,使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提高,对肿瘤控制率也得到一定的提高。现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吉林四平中心医院收治的各类脑转移癌给予放射治疗的患者35例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转归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35例各种原发肿瘤引起的脑转移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脑CT或脑MRI确定为脑转移瘤,转移病灶数量为2~6个,平均为3个。其基本情况如下:男25例(占71.4%),女10例(占28.6%);年龄55~89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原发灶为肺癌患者的22例,占62.8%;原发灶为食管癌(含胃癌)4例,占11.4%;原发灶为乳腺癌患者6例,占17.1%;原发灶为结肠癌患者1例,占2.85%;原发灶为恶性黑色瘤患者1例,占2.85%;原发灶为肝癌患者1例,占2.85%。肿瘤最大直径4.6 cm,最小直径1.0 cm,其中直径>2.5 cm者21例,直径<2.5 cm者14例。临床表现多有头痛、癫痫、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障碍、视力改变、面瘫、精神异常失语、共济失调等。治疗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以确保放射治疗正常进行。

1.2 治疗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全脑照射组和全脑照射+局部立体定向放疗组。

1.2.1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取仰卧位,用面罩固定头部。

1.2.2 全脑放射治疗 在模拟定位机下拍侧位片定位,在X片上勾画照射野,以颅底线为下界,上界及前后界开放。然后根据X片所勾画的照射野制定多叶光栅,用6 mV高能X线放疗。放疗方法:患者全脑对穿放疗1.8~2 Gy/次,5次/周,总量DT 30~45 Gy。

1.2.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全脑照射+局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的患者在全脑放疗结束后,继续佩带原头架及面罩在CT下定位增强扫描定位(面罩用定位铅点作标记),扫描层厚约2.5~3 mm。扫描范围:颅顶至颅底线以下5 cm。然后将定位CT图像传送至TPS系统进行处理。医师在TPS系统上以肿瘤组织为勾画GTV,外扩0.3 cm为PGTV,再由物理师用TPS系统将CT信息进行重建处理并制定放疗计划。以最高剂量点参考90%的等剂量曲线完全包括PGTV[4]。考虑全脑照射剂量并且将脑干、眼球等危及器官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放疗计划做好后,再次在模拟定位机下拍片进行验证,待验证合格后开始放疗。放疗采用6 mV高能X线,分割剂量为DT 2~4 Gy/次,5次/周,累计适形放疗剂量为40~60 Gy。

1.2.4 辅助治疗 在放疗的过程中,必要时给予脱水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1.3 仪器与设备 加速器:HMJ16I型双光子医用电子加速器,模拟机:Sl1型放射治疗模拟机,CT 匹克2000;三维计划系统 STAR2000型立体定向。

1.4 随访、评价与统计方法 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脑CT或MRI检查,治疗后经CT检查确定疗效,并行脑影像学随访,全组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失访患者以失访之日按死亡统计,局部控制均以治疗后3个月临床症状无加重,CT或MRI复查显示肿瘤消失、缩小、稳定及未发现新病灶来判定。全组统计资料采用SPSS 13软件包,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其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全部35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中,采用全脑照射19例,全脑照射+局部立体定向放疗16例。各组中位生存时间及脑转移致死率见表1。

2.1 中位生存时间 在全脑照射组,其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明显低于全脑照射+局部立体定向放疗组的6.5个月。全脑照射组及全脑照射+局部立体定向放疗组组间Logrank法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2.2 脑转移致死率 全脑照射组的颅内转移瘤未控致死率明显高于全脑照射+局部立体定向放疗组,两组经γ2检验,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0.281,P

3 讨论

脑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以肺癌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的还有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以及肾癌[4]。其临床表现为两类型:颅内高压和局部症状。根据转移瘤所在部位而症状、体征各异,脑白质内水肿扩展决定症状、体征发作的速度和进展,肿瘤内的出血可导致症状加剧或突然症状发作。一旦发生脑转移,其预后较差,但通过合理的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可获得症状缓解,延长生存期。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化疗作用有限。放射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脑转移癌的主要手段。脑转移癌患者愈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3~7个月不等,长期生存几率较低。全脑照射是多发脑转移瘤的基本治疗,局部控制并不满意,预后较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通过旋转聚焦照射使局部放射剂量显著提高,有可能加强转移灶的局控而改善预后。Kondziolka等[5]报道全脑放疗加立体定向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的随机分组结果,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个月与7.5个月。表明可以延长生存期。Bhatnagar等[6]也报道了对4个以上的多发脑转移瘤进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以使患者生存获益。我们在进行对脑转移瘤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时提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了脑转移病灶的放疗剂量,脑转移直接致率明显下降,而全脑照射组因正常脑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病灶处有效剂量相对转移灶控制时间短,易复发,导致脑转移灶直接致死率高。这也是造成全脑照射患者的生存期较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相对较少脑转移病数目的患者中,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以产生生存获益。由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能在病灶区已达到足够控制肿瘤的高剂量,因此全脑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减少脑转移灶直接致死率方面与前者相差别不大。尽管多发脑转移瘤并无治愈的可能,但合理的运用放射治疗这把利剑,是可以改善局部控制及预后的。

参 考 文 献

[1] Kondziolka D, Patel A, Lunsfod LD, et al. Decision making forpatients with multiple brain metastases: radiosurgeryk, radiotherapy, orresection. Neurosurg Focus,2000,9(2):16.

[2] Sze G, Johnson C, Kawamura Y, et al. Comparison of singleand tripledose contrast material in the /MR screening of brain metastases. AJNR Am J Neuroradiol,1998,19(5):821828.

[3]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 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931094.

[4] 宋恕平,杨锡贵,等.临床肿瘤转移学.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1836.

放射治疗的方法篇(7)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磷32胶体;锶90敷贴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078-03

海绵状血管瘤是各类血管瘤中危害最大、治疗效果最差的一种类型,文献报道其治愈率在36%以下[1]。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激素内服疗法、手术、激光、注射硬化剂和同位素敷贴治疗等,疗效各异。现将我院分别采用锶90敷贴治疗、磷32胶体内照射法治疗和磷32胶体+锶90敷贴联合治疗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收治的皮下浅表部位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共318例,其中,男135例,女183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30 d,血管瘤分布于头面部、背部、上胸、四肢等部位,其中头面部多见。单纯锶90敷贴治疗227例,单纯磷32胶体内注射法40例,磷32胶体+锶90敷贴联合治疗51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均经家长同意并签署治疗同意书。

1.2 治疗药物

胶体32P-磷酸铬注射液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总放射性活度为185 MBq;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由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90Sr-90Y敷贴器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有效面积为20 mm×20 mm,出厂时的放射性活度为20 mCi(740 MBq)。

1.3 治疗方法

锶90敷贴治疗采用多次小剂量法,总剂量1 200~2 000 rad,200 rad/次,隔日1次。治疗时采用铅橡皮屏蔽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将90Sr-90Y敷贴器活性面对准病变处,压紧使之表面尽量贴近病变的表面,6~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3个月,根据病情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对治疗无效病例建议采用其他治疗办法。

磷32胶体内注射法,用药剂量根据年龄大小及瘤体面积大小,并参考相关文献[2]确定,小于1岁按磷32胶体250 kBq/cm2加地塞米松0.3 mg介入用药,1岁以上者磷32胶体370 kBq/cm2,加地塞米松0.5 mg用药。局部消毒皮肤后,注射针头沿血管瘤基底部刺入,有无回血均可注入,并变换针头方向呈放射状注入,使药液均匀分布于整个瘤体。对于面积较大的血管瘤,可采取多点进针,保证均匀治疗。注射1次为1个疗程,3个月后可进行第2次治疗。

综合治疗(磷32胶体+锶90敷贴)方法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先行磷32胶体+地塞米松内注射1次,对瘤于体表,表面粗糙不平,向外增长明显者,磷32胶体治疗1.5个月后,给予锶90敷贴治疗1个疗程,以控制瘤体往外快速扩展,然后观察2个月左右,如果瘤体明显缩小,可在锶90敷贴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锶90敷贴治疗,直至瘤体消失。对瘤置较深,表面平滑者,在磷32胶体治疗3个月后,根据瘤体大小再进行磷32胶体治疗或锶90敷贴治疗。

1.4 疗效判断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肤色基本正常,局部可有少许痕迹;显效:血管瘤体缩小1/2以上;有效:瘤体缩小或注射前增长很快,注射后得到控制,不再增长;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血管瘤未得到控制,继续增长。对进行内照射所有患者在每次治疗2~4周后复查血常规,以观察有否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0.5~8.0年。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3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疗效比较见表1~4,其中,磷32胶体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达到100%,而单纯锶90敷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低,仅为78%,联合治疗组的1次治疗治愈率、2次治疗总治愈率、3次治疗总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磷32胶体治疗组和单纯锶90敷贴治疗组。

2.2 不良反应

对单纯磷32胶体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2~4周后复查血常规,未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现象。91例患者中,7例出现局部感染,其中4例出现在第一疗程,2例出现在第2疗程,另1例出现在第3疗程,经抗炎、局部对症治疗后治愈。

2.3 随访观察

全部患者经过随访,治愈患者未见复发现象,未见生长发育异常、恶变等。

3 讨论

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一种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畸形,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但以头、面部多见,可累及口腔或咽部黏膜。损害一般较大,自行发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高出皮面,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边界不甚清楚,质软而有弹性,多呈淡紫或紫蓝色,挤压后可缩小,压力去除后迅速充盈,若部位较深,则皮面颜色几乎正常[3]。少数损害表面伴发草莓状血管瘤。一般出生时即出现,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的倾向。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及继发感染破溃时,有导致严重失血的危险。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量充满血液的腔隙或囊所形成,腔壁上衬有内皮细胞层,腔隙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开,海绵状血管瘤不同于毛细血管瘤,在它的表面皮肤没有或只有极少毛细血管组织,血管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而且往往侵入深部肌肉,海绵状血管瘤有增长的倾向,体积可以长到很大,严重破坏邻近的周围组织,使肢体变形,甚至破坏致残,在面部引起面部畸形或毁容。有时累及神经受压迫,有疼痛感,患处肌肉无力。海绵状血管瘤无论是局限性的或是弥漫性的都不会自动消失。

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法较多,非手术疗法诸如冷冻、激光、同位素敷贴、硬化剂注射、放射疗法、铜丝留置法、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压迫疗法和皮质类固醇(口服或局部注射)治疗等,疗效各异[1]。手术切除适用于小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地说,大部分病变可以手术切除,但对范围较大,位置较深,特别是累及肌肉组织和颈面部血管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中出血多,危险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使外科医师感到十分棘手。手术要求争取做一期全部切除,残留的血管瘤组织具有诱发凝血机制紊乱,可以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果术前做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瘤的营养支,则在血管瘤两端结扎供应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血管瘤全部切除。由于手术治疗远期复发率太高,国际上许多专家反对采用手术,目前已经很少采用[4]。选择治疗方法的原则应该是安全、有效、对患儿痛苦小、治疗方法简便、费用低、毒副作用小、美容效果良好。就所用方法而言,各家医院差别很大,掌握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敷贴治疗(β粒子外照射治疗)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种疗法治疗效果好,只对病变组织发生作用,不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容易被患者接受,无任何痛苦,尤其是易被婴儿接受,操作简单,治疗方便,临床应用广泛。它属于外照射治疗的范围,其原理为皮肤血管瘤组织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比正常组织强,当病变组织接受电离辐射后,其微血管发生萎缩、闭塞等退行性改变[1]。由于β粒子电离密度大、射程短,适宜于敷贴在任何形状身体表面的病变进行照射,而不引起深部和邻近组织的损伤,故被作为敷贴治疗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放射性胶体局部间质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其疗效是通过磷32 发射的β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实现的。磷32的β射线能量较高,组织程短,注射的局部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使增生的毛细血管封闭、纤维化达到治疗目的。其他脏器及组织吸收剂量极小,不会导致辐射损伤[1]。而地塞米松的加入,不仅降低了局部的放射性反应,同时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抗过敏及防止瘢痕形成等作用,并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瘤VEC(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而直接促进血管瘤消退[5]。故磷32胶体内注射加入少量地塞米松时,两种药物治疗作用互补,既增加疗效,又互相抵消不良反应,对海绵状血管瘤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6-7]。

磷32胶体治疗起效时间较晚,一般在注射后20 d左右起效,血管瘤逐渐缩小,至1.0~1.5个月时疗效最为显著。磷32胶体治疗疗效可持续2~3个月,故再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以3个月为合适。如治疗时间间隔过短,前次疗效显示不清,再次治疗后两次疗效叠加,极易造成放射性损伤。磷32胶体治疗的疗效与个体敏感性、血管瘤部位、放射性活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对射线敏感性越高,随年龄增大,机体对射线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治疗时需根据年龄大小决定用药量。另外,即使是同龄人,其对射线的敏感度也有很大差别,应用时可根据第一次治疗的疗效对下次治疗的用量做适当调整。颜面部及黏膜部位的血管瘤容易破溃,治疗时应注意磷32胶体的用量,使用时必须充分振摇,稀释倍数要足够,保证磷32胶体的放射性浓度不要太高,并做好护理,否则容易出现治疗反应并留下瘢痕[7]。任何部位的血管瘤,磷32胶体的用量及注射体积均不能过大或过小。用量过大,可造成破溃,过小则疗效不佳;注射液体积过小,其放射性浓度过高,疗效不均,容易造成局部破溃。体积过大,瘤体内所能容纳的液体量有限,瘤体内的放射性浓度不足,疗效也不佳。因此,放射性浓度应根据不同病例具体考虑。

磷32胶体治疗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轻度肿胀、充血、瘙痒、色素沉着及干性皮炎等。这些症状轻微,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可自行消失。如红肿加重,出现水疱或者破溃,应积极处理,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磷32胶体内照射治疗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副作用小,较单纯外照射治疗疗效明显提高,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磷32胶体治疗和锶90敷贴治疗都是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由于β射线本身特性(射程较短)的限制,锶90敷贴治疗对浅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较好,而磷32胶体治疗对深部及体积较大的血管瘤效果较好,二者结合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缩短治疗时间。因此,磷32胶体联合锶90敷贴治疗是小儿海绵状血管瘤的很好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奇亮.皮肤血管瘤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三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8-61.

[2] 潘中允.放射性核素治疗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7-358.

[3] 刘潜,金先庆.血管瘤发病机制研究[J].医学综述,2004,10(6):344-346.

[4] 李培峰,王瑜,于浩,等.皮肤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现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0,37(3):179-181.

[5] 刘潜,金先庆,周德凯,等.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瘤机理的初步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3,28(2):198-201.

[6] 高志红.磷32胶体联合激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7):1038.

[7] 刘世娟,刘翠娥,李风岐,等.32P胶体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