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9 21:01:07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1)

激活扩散模式具有流动灵活、顺应认知思维走向及包含内在关联等特点,这些特征的存在有利于我们以该模式为基础来构建教学词汇语义网络。首先,这一模式中概念的扩散方式灵活,极少受到人为的层级划分的束缚,从而使它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调整。以上图为例,我们既可由“鸟”的概念直接扩散到其所属的大类“动物”;也可以先扩展到与“鸟”联系更紧密的“哺乳动物”节点,再向更一般的本质———“动物”来推进。在构建生词语义网络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任务,灵活选择扩散方向(、取舍概念节点)。另外,激活扩散模式与认知思维走向切合,展现了不同概念在大脑中的激活顺序。如,当“鸟”的概念出现时,大脑中与此相关的各种信息会被触发,且由于各节点与原始节点的关系分处不同层面,概念扩散也具有不同方向。思路可能沿着“属于”关系扩散到“动物”概念,也可能沿着“具有”关系扩散到“翅膀、羽毛”等,还可能扩展到属于鸟的动物如“鸽子、画眉”。构建词汇语义网络不能随意放射,而应根据认知规律,将大脑中的知识路径复现于教学中。这样可使生词呈现顺应认知走向,符合学习者心理预期,以便降低其畏难情绪,使其在低焦虑的状态下进行习得第三,同一关系层面上的概念彼此间有内在关联,我们应注意利用,尤其是对某些词汇难点,可这样来处理,如对同形异义词“切”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学生首先接触的往往是“切”的“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这一义项,如“切菜”“切除”“切分”等词中的“切”。那么,当学到“亲切”一词时,学生就容易产生理解困难。对此,我们可用语义扩散的方法,由“亲切”扩展到“切身”“切肤”,突出“切”的“密合、贴近”这一义项。我们将以上两个“切”分别称作“切1”“切2”,它们由于字形相同但意义无关,给学习者正确区分带来干扰。生词扩散的目的,就是通过呈现更多含有“切2”的词语,来构建含“切2”的词的语义网络,为“亲切”一词的语义解读寻找更多支持,对抗“切1”对“切2”意义理解所造成的干扰。

(二)发掘模式的立体性特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语义扩展层面

一个概念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跟多个概念产生联系。以“柑橘”一词为例,“柑橘”既可以处于“食品”层面被品尝,也可处于“景观”层面被观赏,还可以沿着“气味”的线索衍生出“清香”的信息、在“色泽”层面上扩散到“橙色”概念。可见,概念的语义网络是立体的、多角度的。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两点启发。一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任务确定概念扩展的层面。生词的扩展要有度可循,不能为了扩展而扩展,不恰当的扩散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适得其反。教师应根据课文话题、交际任务等确定生词扩展的层面,使之向着最有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方向进行。我们以“竹”这个词的扩展为例,它既可以在“外在形态特征”层面扩展到“绿色”、“青翠”等语义概念,也可在“内在象征意向”层面向“气节”、“品格”、“高尚”等概念扩散。若教学任务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植物来介绍,那么教师可只对其在外在形态层面上作一扩展。但如果上的是堂修辞课,“竹”是作为象征手法的典型用例出现,那么扩展就应在“象征意向”的层面上侧重,使语义向更抽象的概念深化,引申出“气节、品格”等词。

(三)把握关系的强弱程度———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联系紧密的节点

概念间的联系有强弱之分,在结构图中往往以连线的长短来表示。关系紧密的节点间连线较短,关系较远的节点间连线较长。联系的强弱反映了不同事物在认知结构中与核心概念关系的远近。在构建语义网络时,教师应恰当把握强度不同的联系,在确定概念时优先选取与核心概念关系紧密的节点。我们仍以“鸟”一词的扩展为例。提到“鸟”,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会飞、有翅膀”等形态特征,同时出于对鸟属于动物的既有认识,一些与“动物”特质相关的概念可能被一并触发,如“呼吸、需要氧气、会运动”等。此外,大脑中还可能浮现出属于鸟类的动物的概念,如“麻雀、鸽子、老鹰”等,这类具体概念受个体经验影响较大,如有些人先想到“鸽子”,而有些人先想到“喜鹊”。由此我们认为,“飞、翅膀”,以及“氧气、呼吸、运动”等概念与“鸟”一词的关联度较高,在激活的过程中总是被个体首先捕捉到,因而应在扩散时优先选择;而对“鸽子、老鹰”等下位概念则应依据关联度有所取舍。比如,“鸽子”与“鸟”的联系较强,可选用;“鸵鸟”与“鸟”的联系较弱,就不宜选取;而“鹦鹉、仙鹤、知更鸟”等虽也属于鸟类,但因其在人们的日常认识中并不多见,所以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过多扩展。总之,如果选用生词不加甄别、一味追求数量,将使扩展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效率低下。

(四)着眼于不同语言“概念相关性效果”的差别,构建汉语词汇语义网络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2)

1.教学主体不同

在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他们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来自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师,而学生都是母语不是汉语的学生,教学的主体也显而易见,便是这些外国学生。它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国籍,更重要的是,教学主体是以学生的身份来学习汉语的,他们的文化背景完全异于中国学生,思维方式、学习习惯都与汉语本土教学的主体不同,这就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增加了难度。

2.教学方法不同

汉语本土教学,母语的基础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水到渠成,教师在其中只是为学生提供技术上的帮助,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对外汉语教学由于面对的教学主体不同,它的教学方法同样有所不同。“对外汉语教学主要针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的重点在于技能训练。”[2]在西方的语言系统内部,要想学会别国的语言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一个外国人同时精通多国语言。一旦语言学习建立在跨语言系统之上,便会产生障碍。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一个表音系统一个表意系统,两者从本质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很多留学生或者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在学习之初都会感到即便汉语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也很难应付一些对话。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先会说,再会写,最后会语法为理论原则,这样就能使得教学顺利展开。

3.教学环境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大部分是在国外进行的,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的环境是西方的,这种环境包括地理、人文等,而教学的主体面对的是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但对于教师他们是陌生的,教师对于教学地点的环境也是陌生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人。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以当地文化的背景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这并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当地的文化习惯开展教学,而是说在教学中要注意当地的文化,同时传达汉语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而对于在中国境内学习汉语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环境正好与国外的学生相反。教师熟悉教学环境,但他们不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可以很顺利地展开,而对于学生来说,以一个少数者的身份处在一个大环境中,必定有很多好奇,这些好奇和兴趣点能够更好地刺激他们学习汉语。

二、文化输出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核

语言与文化是相伴而生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文化的传播。”[3]“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而形成的规律性的共同认识。”[4]语言的产生在某种层面上也伴随着文化的进步。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在语言的教学中必定有文化的介入。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核实质上是文化输出。输出的文化不仅是有关语言的,更多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这些文化是被认可的古人保留下来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是值得输出和推荐的。在很多人看来,文化输出只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侧面,但笔者认为,以语言为基础的文化教育是文化输出的根本和主要手段。“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底层结构’(substructure),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句子和语篇结构的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现得很明显。笔者认为,语言文化是自成一体的,以语言带动文化的传播和输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文化的输出是单向度的,是有其自我封闭的一面的。

三、单向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一种霸权

语言有它自身的封闭性,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语音、语法、词语都发生了变化,而组织语言的语法,变化是最小的,语言以此来保全自我的生命力。“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意义的理解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样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输出也是具有封闭性的,它是单向度的,是只出不进的。这也许就是单向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种霸权。对于汉语的学习,与学习英语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学习英语从幼儿园开始,而且贯穿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这一方面是由于想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出适合现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吸取,更重要的是现存的教育体制不健全的产物。目前对于基础英语的教学大多是由中国人来完成的,中国人教中国人英语,单纯的只是语言的学习。进入专业性的学习之前,学习英语的学生大多不了解西方国家,不了解他们的文化。这样的学习背着应试教育的包袱,如果有一天英语从考试中消失了,谁来完成英语教学,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英语学习中,几乎可以忽略文化因素,也不存在单向度的问题。中国人学习英语单纯只是为了考试,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反观对外汉语教学,外国人教本国人说汉语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很少,如果很普遍,那么也就同中国人学习英语没有什么区别。事实是,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大部分是由中国人承担的,每年国家都会选录优秀的人员,赴国外进行教学工作,这种选派一方面出于自愿,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国家意味,但是这种文化的传播总是单向度的。评判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没有一个公认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而现在世界之间的文化是互相交流的,在一种有序中共生共荣。那么,为什么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单向度会成为一种霸权。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文化明显是被凌驾于所有文化之上的。它以一种先天优越感而存在,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它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由于汉语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在汉语的学习中必然涉及很多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只有了解了相关内容,才能更好地了解某个汉语的意思。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语用失误;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68-04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发展了一种交流的语用模式,而语用学的基本观点始于实用主义哲学意义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将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相结合的代表人物莫里斯(C.Morris)在《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了语用学的概念。”可见语用学发展之初就很注重实用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常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语用上的失误,导致交际不畅;同时,老师也会因为对学生的母语文化缺少了解发生一些交际失误。何自然先生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导致本人未能取得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说话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特定语言和文化的表达习惯。或者说话不合时宜等。”

笔者从自己的对外汉语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归纳梳理出了一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常见语用失误类型,如语音、词汇、汉字、语法、日常套语、文化习俗、情感因素、体态语、话语方式等,试图找出其产生原因并阐述规避失误的办法和教学建议。

一、语音

汉语语音的语用失误一般有以下一些问题:声韵母语音不准、声调不准、儿化音、意群切分停顿节奏不当等。尤其是汉语有的一些发音、声调、儿化及不实行分词连写等特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难点,对这些难点的掌握不好造成了他们在交际中的语音语用失误。如:一些初学者会在打招呼时说:“逆好(你好),我很搞信(高兴)愣死你(认识你)。”他们也会对这样的词产生混淆:如“早点儿”(dianr早一点儿)与“早点”(dian早上吃的点心)。又如,一个韩国学生曾经问我:“老师,《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是什么意思?”这位高级班的学生在我告诉她正确的停顿后,立刻理解了这个短语的意思。

除了上述语音不准外,到高年级还涉及到语调、语速的问题。如,语调的不同区分了言语的功能类别,升降调的变化对应了疑问、陈述、命令句的表达。而语速的快慢恰当与否除了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还是反映语言使用者内心的情感的有效工具。所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在零起点的语音密集教学阶段注意学生的语音基础的扎实程度,更要在后面的学习中分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语音准确度和运用语音手段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词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往往是一个重点教学内容。尤其是到了中、高级阶段,因为词汇而造成的语用失误比比皆是,以至于有的老师直接将对外汉语课程上成了词汇课。

的确,在绝大多数对外汉语的汉语教材上,都是一个汉语生词后面跟一两个英文单词的解释,所以出现了学生在遣词造句时逐词翻译的现象。更糟糕的是,这种英文的解释既不全面也不能说明这个汉语词汇的用法,学生使用这些生词的时候只能按母语的规则和习惯加以套用,形成母语的负迁移。同时,在词汇层面,学生在学会一个词后,对其近义词的第二语言规则的过度泛化和类推现象也十分普遍,如:“他故意大声说话,怎么注意(提醒)他,他也不听。”这是一位日本学生的造句。日语中的“注意”有“告诫、劝告、警告”之义,而汉语里“注意”则没有这个意思,这就是典型的母语负迁移。

又如,对一些词语的重叠形式的使用:“你们安安静静地说吧(你们说话小声点),已经过了十二点了。”“安安静静”一词使用不当,“安静”和“安安静静”的区别没有掌握。“安静”可以重叠,但不能在祈使句中修饰“说”。

汉语词汇的词类划分与其他语言相比很不明晰,有很多词是“多栖明星”,这使得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词汇的学习和使用中无所适从。他们往往需要特别费力地去记忆几个相近词语不同的词性和用法。

而汉语有的四字词、歇后语和惯用语,也常因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难倒了很多外国学生。如:又红又专、泥菩萨过河、吃醋、走后门等。

在实际交际中,语用的失误还会因学习者词汇量的不足而导致交际不畅。所以我们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大对词汇量的积累,特别是常用词的积累与掌握。教师在课文讲解时也应适时补充相关词语的用法和与相近词语的对比。

三、汉字

与其他字母体系的文字相比,汉字是特殊的方块、形音意结合的符号系统。汉字的构成元素笔画、部首,以及多维非线性的问架结构是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所不熟悉的。特别是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化中很多汉字的表意表音都在变化,这使得学习者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识记汉字的拐杖。下面是一个留学生的请假条中的一段:

老师,我门(们)和中国是有女子(友好)

国家,今天我门(们)的乓乒王求(乒乓球)

袋(代)表队来,我想去飞几长(飞机场)迎

接他们。

可以看出,学生存在对同音字词混淆、笔画字形书写不规范、部首问架不合理等问题。如何有效地教学汉字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学者编写的教材都做了很有益的尝试。笔者认为对汉字普遍的畏难情绪和汉字难学的潜意识,都对绝大多数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过程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除了教法的研究外,对学生汉字学习的心理过程关注,也是值得重视的一环。

四、语法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没有严格的词形变化,但词序、虚词手段极为重要。这是外国学生所不熟悉的,尤其是虚词的使用,因为自己的母语中往往没有相对应的词语,就不能体会其用法。如:他在扬州一直工作。(其实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他一直在扬州工作。)“一直”应放到表示处所的介词结构短语前面。若谓语表示的是某个动作的一直持续,语序应该为“一直+在+处所+动词”;当谓语表示的是某个状态的持续(包括否定的动作状态),语序应为:在+处所+一直+动词。

对外国学习者来说,汉语的语法若从词法和句法角度来看,因单词的数量众多,使词法量变得较大;而句法规则则普遍反映较为简单。这一方面反映了意合语言的灵活性,也反映出我国以语法为讲授重点的传统优势。

五、日常套语

日常生活中,每种语言都有与其文化相适应的日常交际套语,这种套语常和民族的文化心理相联系,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如,在主动提供帮忙时,中国人会说:

――你明天搬家,我来帮你。

――那多不好意思,你明天还上班呢。

――没事,我跟领导请个假说一声就行了。

而日本人则会说:

――这几天很忙,我是特意跟领导请了假,好不容易抽出空,特地来帮你的。

这两者的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心理的不同。日本人的“特意”文化,表达的是对朋友的重视心理;而中国人的谦逊、含蓄,则是在提供帮助时也不想造成朋友的心理负担,所以故意轻描淡写地进行表述。

再如,在打招呼时,中国人对“你好”的运用及对已知信息的重复,是西方学生所不易理解的。“你好”在真正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中西方是不完全对等的。在中国,亲近熟悉的家人、朋友问几乎很少用“你好”这么客套和生疏的招呼用语。更多的是用对已知信息的重复来替代招呼用语。如朋友间约好在某地见面,见面后通常的说法是‘你来啦?”而不是生硬的“你好!”又如邻居在巷子偶遇,会问一声“出去啊?”或者“吃过啦?”在西方,“你好”有着广泛的使用性,甚至早上起床看到父母或在和恋人的电话中都常用。

明明已经到了约会地点,在等了,还问“你来啦?”明明已经知道别人就是要出门,还问“出去啊?”“吃没吃过”问了也不是要请客的意思……这些日常套话常令西方学生不能理解,甚至误解中国人不友善、没有礼貌。

六、文化、习俗因素

文化习俗的影响深刻而广泛地体现在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对一种语言背后民族文化的感知极大地影响着对这种语言的学习成效。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尤其是初期的学生,其母语文化与汉文化接近的,学习速度较快、准确度较高。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除了重视语言的教学外还应帮助学生感知与语言因素紧密联系的中国文化。

“示”这个汉字,是以象形的方法展示了古代中国的祭祀风俗。整个字体是一个祭祀神灵、祖先的灵石的形象,上面是放置祭祀用品的石头,下面是支撑架子。小篆的书写形式看得更加明显。表示沟通神灵、祖先的意思。韩国在古代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至今他们仍然还保留着与我们相同的祭祀风俗。韩国学生看到小篆的写法和听了老师简单的讲解后,就可以很快领悟这个字的意思。而欧美学生因为缺少文化背景的支撑则表示难以理解。

又如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别的偏爱,甚至还有以“中国红”来命名一种颜色,红色是喜庆、热闹、高兴的代表。外国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文化感受,有的非洲国家对红色甚至有相反的文化理解,在他们的文化里红色代表愤怒、挑衅和战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红色的物品在送给非洲的学生时应该特别注意。

七、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最早由人本主义学派提出和重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将会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对教师来说重视情感因素,主要是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塑造亲近、可信任的教师形象,以激励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多表达。在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情感屏蔽减到最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亲近、信任的老师表达意愿较强,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的语流较为顺畅,语音准确度也较高。反之,则参与性不强,或由于紧张出现走音、结巴、语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等待时间由两三秒稍延长至四五秒,学生回答的话语长度也会相应加长,句子更加完整。

同时,教师与学生顺畅的交流,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加深情感因素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初级阶段,学生的目的语掌握较少,主要靠老师用其母语与其交流沟通。这一时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准确地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这也是建立学生对教师信任的重要途径。

八、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非语言交际手段。它起着辅助有声语言表达的语言交际作用,甚至有时会超越有声语言表达的效果,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功效,所以在交际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此我们探讨的则是因为文化差异的不同导致的体态语交际失误。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一下、想一想再回答”是一个常用的教学用语。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中国教师会下意识地做出食指在太阳穴边绕圈的动作,表示动脑筋、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教学指令。但恰恰是这一动作常常使学生困惑不解,因为这是很“中国化”的体态用语,在欧美、韩国等地表示的都是“疯掉”了的意思。

再如在参加会议、课堂发言结束的时候,听众都会给发言者鼓掌以示精彩和感谢,而发言者也会一起鼓掌,表示对听众的感谢。对于这一潜在意义不清楚的欧美学生则会困惑于发言者怎么还自己给自己鼓掌?

和欧美国家不同,中国人在交谈时眼神一般避免直视对方眼睛,以减轻双方紧张不适的感觉。这一回避习惯却容易让刚来中国的欧美学生形成误解,认为老师不够坦诚、不重视他们。

在跨文化交往中,体态语造成的误解很多。因为是以非语言形式出现,往往在误解形成后还不自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对体态语的好奇心,引导其对中国体态语的观察和了解,这对他们日后在与中国人的交往中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意图有着重要作用。

九、话语方式

此处的话语方式,指的是一个语义用怎样的形式将它表达出来。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听话人的接受理解程度是不同的。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4)

(一)将文化看成一种知识

有知识即有文化。表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即是,文化知识的讲授主要对中国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民俗知识名胜古迹建设成就和作家作品的介绍来进行。这更主要体现在二十世纪。在现在,仍有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师和对外汉语课程在沿用这一方式讲解文化。

(二)将文化看成一种交际行为

有的专家把文化看成人的交际行为,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比如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见面礼仪问候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这就是文化。比如,中国文化是很谦和的文化,请人吃饭时经常说,“没有什么好饭菜,将就吃吧”,这本是谦虚之词,但对于不懂中国文化的人来说,就会真的认为,饭菜很不好,难以下咽。这就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不同。再比如,中国人介绍自己的房子时经常说,“寒舍,请光临”,这也是很谦虚的说法,但外国人可能就会真的认为,他的房子很破。这也体现出中外文化的不同。总之,中国人在见面时的问候称赞对方表达谦虚使用委婉语时,有很多特殊之处,就需要教师搞清楚,然后进行讲解。

(三)多样化的文化界定

与上述两种不同的是,还有一种认为,文化是多样化的。主张,对文化的理解不应只看重知识与行为方式的不同,强调文化的多样化。文化是复杂的多样的,不能靠知识或行为来涵盖。比如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模式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它主张一种跨文化的文化。它突破了将文化的讲解只是放在汉文化的单一方面,强调各种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强调文化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对多种文化的碰撞进行比较,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二、知识文化教授模式

(一)开设专题讲座

知识文化教学模式经常采用比如开设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分析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汉文化的知识。比如,讲解汉字的历史与现实的专题讲座,比如,讲解汉字与文化的专题讲座等等。当教师在给初学者讲“水”这个字的专题讲座时,可以先讲这个字的象形字,它是象水波纹的形状,后来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的水的写法。通过这样的演讲,学生对这个字有了清楚的认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再写这个字时就不容易出错了。除此之外,可以给高年纪的学生讲古典故事,比如讲西游记故事,讲三国故事,限于学生的汉语水平,在给低年级学生讲时,尽量用母语,而对高年级学生讲解时就可以用汉语来讲。另外,在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故宫,向学生介绍中国清代的皇宫历史与知识,象皇帝可以有七十二嫔妃的习俗,让外国人很新奇。带领学生参观北京的胡同,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北京的胡同多,每个胡同的名字都有一个小故事,北京的胡同文化,记载着北京平民百姓的生活历史,它是老北京文化历史的一个见证。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更加清晰、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将难以用简单语言概括的知识利用视频或图像等方式播放给同学们观看。例如讲解“大观园”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给学生播放陈力唱的《葬花吟》,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从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在讲解中国饮食文化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深入浅出,对中国的饮食进行了详细又清楚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中国美食的兴趣,由此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热爱。

(三)交际文化训练

交际文化训练模式将交际行为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通过语言和行动的训练使学生自然地领会和掌握文化。这种方式,强调引导的作用,强调对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对汉语文化有更清楚的了解。它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及学生间的互动。比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各有不同。不熟悉的人往往就说“你好“”你好”,而熟悉的人往往说“你吃饭了吗?“”还没呢”等等。“你干啥去”“我去买根葱”“去公园了吗“”还没去呢”“今天清明,去扫墓了吗“”已经去了。人真多。”等等。教师还可以给出语境,让学生根据语境进行交流。比如“上学路上“”初次见面”“久别重逢“”晚饭回来“”去看电影”等等。并让学生表演。并根据学生的会话和表演,适当加以补充和纠正,让学生更清楚中国文化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大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比如,让学生亲自组织一台晚会,让学生通过“联系业务”“聘请导演”“选用演员”“准备台词”“付给报酬”等环节,训练学生能自如地利用中国文化进行交流的目的。比如,让学生给导演打电话,和他讲条件要求以及所想给以的报酬等。———“王导,你好,最近有时间吗?”———“怎么/?”———“我们学校想请你给我们导一场晚会。”———“好的”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到汉语沟通的技巧以及涉及到的喊文化知识。教师要及时指点学生,跟有名望的导演沟通时,要尊重他们,不要一开始就谈价钱。要让导演感觉到节目十分需要他,没有他就不行。这样,做到与导演的心灵沟通。

三、多元文化沟通模式

文化是有差异的,多元文化的碰撞会产生火花。外国学生在刚接触汉语言文化时,对两国间的文化差异是很敏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文化差异,并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学习文化差异。例如,很多留学生都疑惑,为什么很多中国朋友第一次见面就要问“你多大了,”“父母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这样很私人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和他们解释,这并不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而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人对人很亲切,往往见面就问些私人化的问题,显得很亲切和亲热。而外国人不同。到了中国就要入乡随俗,习惯别人的这种问法。老师可以向学生讲,中国的文化是含蓄的文化,不像西方那样直截了当,比如,在公开场合不会指出朋友的错误。当别人当你家作客时,会谦虚地说,没什么菜,菜做的不好等谦虚的话,在向别人指出不足时,会含蓄地说,“希望如何如何”等等。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列出表,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区别。讲出,含蓄委婉内敛,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指出中国人往往根据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年龄来决定与一个人如何相处。因此,初次见面时询问一个人的家庭情况,年龄都是很正常的。如果知道这样的特点,外国人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在中国语言中,还有些敬词谦词,委婉词语等,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汇的方法。询问对方姓名时,要问“贵姓”,对方回答时,要说“免贵姓方”。在众人面前,要表示谦虚,讲话后,往往说,讲的不好,请大家批评指正。多元文化的操练,可以延伸至课外。如果是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逐课讲解,如果是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去查资料,掌握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区别,做一有主题的演讲。比如可以设计“中国人的婚俗”的课,可以让学生到各地去调查,让学生通过问卷现场访问查找文献分析数据等方法,深入了解中国的婚俗观。可以展开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将中国的情况与本国的情况做比较。也可以将中国历史和当代情况做出对比。分析中国婚俗观的历史演变,变迁,然后找出原因。最后,总结出来,拿到课堂进行讨论。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指出允许出现不同答案。

四、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语言文字是某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这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基本载体。它既全面储存着该文化的主要信息,又承载着相应社会群体的基本价值观念,还传达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学习者进行文化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能否做好文化传播的工作,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对外汉语教师要把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确立语言和文化不可分的观念,让汉语教学置于中华文化背景之下,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自然地融入语言教学。

五、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5)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汉语的读与写的掌握能力。翻译离不开文化,汉语翻译教学更加要注重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翻译教学的宗旨有两个“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关键词:对外汉语 翻译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前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考查学生的翻译水平,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汉语的读与写的掌握能力。关于对外汉语翻译教学,学术界已经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在本篇论文中,我只想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补充一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涉及文化的翻译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组成的。那么何以为文化呢?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文化我们采用泰勒的说法,是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认识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广义的文化,借用季羡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

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我们可以知道,汉语是一门语言,我们可以从汉语内在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对学生进行讲解。但是“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我们所认为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一切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文化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对外汉语翻译教学的文化”是一个语言教学范畴内的概念,是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由此,我们也可以明白,“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与“文化”是从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它们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概念都是不同的。研究文化,人类学有人类学的角度,社会学有社会学的角度;而研究“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语言学有语言学的角度,应用语言学有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文化。

一、翻译病句实例

我这次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为母语的美国留学生,所以这里的翻译病句,就是指英语翻译为汉语的病句。

留学生的汉语翻译中,出现错误主要包括下面这几点,借此我用文化的角度来结束引起这些错误的原因。

1、称谓翻译的错误:

例句:(1)我爸爸的妹妹是我的阿姨。

(2)我妈妈的弟弟是我的叔叔。

留学生翻译aunt,uncle等这类表示亲属称谓的词,不能完全的对应汉语亲属称谓。在汉语翻译中,aunt对应的是姑姑,婶婶,阿姨等词语。Uncle对应的是叔叔,伯父和舅舅等词语。然而由于英语中没有将家庭关系的称谓划分得像汉语这样细致,所以留学生会产生翻译的错误。

2、成语翻译的错误:

例句:(1)我想成为天之骄子的人才。

(2)东部有雨后春笋的非国有经济。

“天之骄子”就是指的人才,没必要写“天之骄子的人才”。“雨后春笋”不能直接做修饰词,“雨后春笋般”才是修饰词。这个是因为汉语中成语一般是有典故来源的,不是可以从字面意思简单推敲出来的,并且成语的词性也是由其典故意义来决定的,不是可以从成语结构而推出来的。我们试看“雨后春笋”这个词,首先我们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留学生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下雨后的春天的笋子”,但是其本来意义是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这里就有留学生从字面读不到的意义“很多的笋子”。然后我们在词性,留学生从字面意思来看“雨后春笋”就是指“笋子”这个成语应该是名词,但是这个成语是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成语突出的是大量涌现,该成语是副词。该病句中,留学生是理解到了“雨后春笋”的意义,也知道不是名词,但是却误认为了该成语是形容词,这也是由于没有从成语的典故来理解和使用成语,从而犯了错误。

3、词语顺序的错误:

例句:(1)我回家坐飞机。

(2)我吃饭用筷子。

这两句话如果用英语表示就是“I come home by air.”“I have dinner by chopsticks”,在英语中“by air”“by chopsticks”状语后置是正确的。但是在汉语中,这两个状语也表示动作,这样我们理解这样句子就用动作的先后顺序来理解。“我回家坐飞机”,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即是,我回到家再坐飞机。“我吃饭用筷子”,用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这句话,即为,我先吃饭再用手拿筷子。但是我们正常的顺序是先坐了飞机才能到家,先拿了筷子才能吃饭,所以正确的句子是“我坐飞机回家”“我用筷子吃饭”。这主要是汉语讲究的思维的严谨和逻辑的先后顺序,这也是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体现的对外汉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

4、量词搭配的错误:

例句:(1)我会说三个语言。

(2)中国有1000大学。

英语中许多的名词都没有量词,而汉语中的名词几乎都要用量词来修饰,这样才可以显示其准确性。量词在古汉语中很少有的,很多的量词都是在古汉语中由别的名词或者动词演化来的。“门”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是指“区别不同人家的功能”,于是后来演化成可以区分不同的语言。“所”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思是处所,后来可用为量词,修饰处所名词,“大学”也是表处所的,所以用“所”来修饰。因此是“语言”的量词应该是“门”,“大学”的量词应该是“所”。这两个病句也是翻译中体现出来的语言学中文化的差异。

5、词义不准确:

例句:(1)我们的差异对一起交流很麻烦。

(2)祝你复原。

如果是用于交流,我们可以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是中国人如果说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很奇怪。第一句话为“It is troublesome to continue with each other fou our diffrence.英语中的“to”可以直接的翻译为汉语中的对,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可以根据程度的轻重,好坏,而翻译为“导致、以至于”等词语,这里把“对”改成“导致”有一种贬义,并且使句子看起来不直白。第二个例子是学生想表达祝福某人身体康复的句子。用英语表达这个为“wish you recovery”,“recovery”很难直译成“康复”的意思,这个就是必须要记住汉语固定的表达习惯,才会说地道而准确的汉语。

二、翻译教学的宗旨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即翻译是在文化的大语境下进行的,是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的整合。翻译教学的宗旨有两个“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其一、谈谈“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翻译教学所追求的理念。所谓的“和”,指的是和谐,是中西方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然而,中国的和谐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重在不相互对抗,是一种平衡的状态。西方文化的和谐强调的是部分,以部分的实体性来形成整体的和谐,注重对立面的斗争,这是所谓的“不同”。体现在汉语翻译中,我们可以用一个定语从句来举例。“This is the beautiful house which we live in.”翻译为汉语为“这是我们住的那所漂亮房子”。汉语是将定语整理在一起,所谓“和”然后在修饰主语“房子”。而英语就将定语拆开,主要是强调“which we live in”,并且用分散的部分来修饰“ house ”。所以汉语翻译强调整合,在教学中要注重句子的紧凑和整合。

其二、谈一谈“求同存异”。“求同存异”是翻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在文化信息的翻译标准方面,对于翻译遮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还是外国文化这一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主要表现为翻译的“异化”和“归化”。汉语翻译教学的“异化”与“归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汉语形式与汉语文化内容。“异化”是指一种外国文化为导向的翻译,重视体现外语的特色,强调保留外语的风格特色。因此,在翻译中不免要增加一些对汉语来说具有创造能力的新的表达方法。就是在汉语中加入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归化”就是与汉语文化为导向的一种翻译,即用汉语的表达方法来再现和传递外语中的文化信息。即是,坚持汉语文化,因此外语文化的特色在翻译中将会被消失。

这是两种极其极端的翻译教学观念,因为两国的文化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所以在翻译中,不能极端的来“异化”或者“归化”,在翻译过程中,只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文中想表达的文化信息,就是最佳的翻译教学原则,不必拘泥于表达的形式,这就叫做“求同存异”。

三、结语

翻译离不开文化,汉语翻译教学更加要注重翻译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外国人学习汉语,需要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侧重的是语言交际的文化,所以在汉语翻译教学中要把握住文化的范畴,不要涉及过多的中国文化,不然会增加翻译的难度。在翻译教学中要牢牢把握翻译教学的宗旨,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张文联.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自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132-136.

[2]菜禄、苗欣.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108-110.

[3]刘丽宁.关于对外汉语专业翻译课的思考[J].语言与翻译(汉文),2010(4):73-76.

[4]邓梦林.文化差异翻译的模因解析[J].考试周刊,2008(38):227-228.

[5]常润芳.“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根源及对比、翻译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55-160.

[6]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J].首接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2006:117-119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6)

我们将对现有视听说教材和电影(文中将用外语解说的中国文化的科教资料也纳入电影的范围里)进行对比,看看它们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本文首先对已有视听说教材和电影进行总体评述。我们是想在汉语教学中引入电影教学,所以电影在本文中也被作为教材来考察。一部好的语言教材,其语言教学要素的设置与编排应该是合理的,方便于教学的。因此它的科学性应是首要考虑的。其次要考察视听说教材对于其实用性的展示程度。从理论上说,视听说教学“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听觉(录音)感知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合”,刘老师如是说。视听说教材的优势在于内容直观形象、效果事半功倍。但是如果视听产品演技拙劣、场景生硬、制作粗糙、时代性差,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将适得其反。可以说,一部好的视听教材一定是科学的语言材料与高效的视听展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因此,本文将从语言教学、视听展现形式和文化三方面考察上述两类教材。

1.语言教学方面

在语言教学方面,我们将考察两类教材的语言系统性和练习设计的多样性。语言系统性包括视频语言的规范性和知识点设计的合理性。从这两点来看,第一类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编排上是精心设计的,而且经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第二类教材如果不对原始视频加以改写,知识点设置是毫无规律的而且语言难度也是缺乏循序渐进性的。所以第二类教材在使用时就要特别注意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和语言水平出发,避免难度太难,学生失去信心。比如,可以将每堂课分为“学习”和“习得”两部分。学习部分教师需要课前精心准备,力争使语料既接近真实又生动有趣,而在习得部分中就可以使用不加修改的电影短片等,让同学们浸泡在真实的语境之中。这样既可以避免整堂课的“学习”给师生双方打来的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学习,增进了“习得”的速度。练习设计这方面,第二类教材最佳,无论从情节、台词的安排上来考察、还是表演和画面的展示来研究,都给课堂教学的练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这要求教师对每堂课投入极大的精力和准备,对教师要求很高。相比之下,第一类教材的设置较简单,词语有限,场景设置也稍显单调,很难为课堂教学有效地服务。

2.视听展现形式方面

第二类教材采用真实的语料,接近生活的语境。这样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的趣味性也是评价教材好坏最重要的性质之一。第二类教材在趣味性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省去了教师准备课堂活动的时间,让教师能够直接投入更多精力在课堂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第一类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也无法达到的高度。下面分项阐述两类教材的优和劣。在情节内容这点上,第二类教材明显优于第一类教材。第一类教材由于是为特定的教学内容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情节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没有第二类教材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在演员表演这点上,第一类教材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难免会显得失真,语速会比较慢,表情也会比较夸张。而第二类教材会比较接近真实的情景。表演场景的真实度也会比第一类要好得多。

3.文化展现方面

在文化展现方面,第一类要比第二类在深度和广度上逊色得多。下图为“对外汉语教学交际文化”分类表,对于图中的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第二类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4.时代性

“与时俱进”是对教材科学性的要求,尤其是视听说教材,它所选择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等一定要与时代接轨,选择当今中国人常用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反映出当前中国主流文化。第一类教材的时代性显然要落后于第二类。比如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秦淮人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时期南京地区的风土人情。对于今天的学习者来说,内容过于陈旧,无法代表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情况,也无法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又如《汉语视听说》教学片中反映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教材中选取的话题如安电话,买电视难,买自行车难的问题,这在当时的确是中国人关心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而在今天甚至已经被人遗忘了。如今留学生每人一个苹果、三星手机,每人一个IPAD,而且时时能上网、处处可WIFI,座机、电视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已逐渐淡化。因此,若选用这些材料做教材,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

经过以上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这种视频材料比较适合引入到汉语教学中来。

二、结论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文化导入;文化比较;文化词汇教学法 

随着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加入到汉语学习的队伍中来,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自身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对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就也要因人而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和我国的众多学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成果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促进了了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它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潜在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探索的。在诸多的问题当中,如何高效、快速地进行词汇教学时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呼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理念的改变 

作为语言三大构成要素之一的词汇是语言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构成一种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应该贯穿语言教学的始终。词汇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高低。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学者都看到了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汉语词汇系统本身数量的庞大、系统的复杂和用法上的交叉,导致了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又普遍认为它也是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薄弱点。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而又牢固地记住词语、准确掌握词的意义与用法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在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研究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人群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使更多的学习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可能高效地学习汉语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词汇是语言中对社会外界变化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也是一种语言中最能够反映其文化特征的一个因素,注意到文化因素对词汇教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可以帮助减少这种差异对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做出相应的转变。 

二、从隔离到融合,形成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法 

对传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转变不是简单的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或者简单的增加文化课的比重,表面上的变化并不能真正彻底解决在词汇教学上的困境,我们需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重新思考。 

(一)教学思路的转变——从词汇与文化隔离到词汇与文化相融合 

过去,学者多注意到对汉语的实际有用性的探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设精读、阅读、听力、写作等课程,词汇教学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单独开课。这样让词语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出现,让学生在重复中加深记忆、学会词语的用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且经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学生可以较快记住某个词汇并掌握课本示例中给出的用法。但问题是学生对记住的词只是掌握了读音和最浅显、最基本的含义,一旦语境有变化或某个语素被替换,这个词就又成了陌生的新词,在交流时往往存在词语的误用。 

经分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只是字面的理解,大多数课堂上在讲授新词汇时所进行的词汇释义只是就词论词,并没有达到词义内涵的高度。因此不少学校开设了针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课程,力求通过文化的普及来提高汉语的学习效率。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社会的变迁、习俗的传承都会在文化中得到体现,固态的、凝滞的文化是死的文化,是对语言学习没有帮助的,只有让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才是有意义的。词汇作为语言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最能够体现文化的传承性和活力,如果把文化和词汇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无疑是拿死的文化进行教条式的灌输,对词汇学习、语言学习是无益的,自然也就不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针对这样的情况,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是迫切的要求。从语言与词汇、文化与词汇的关系来看,过去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不佳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把语言和文化、词汇和文化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文化因素对词汇发展和使用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动态的词汇使文化更好、更迅速地深入人心,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词汇和文化的关系,改变词汇与文化割裂的局面,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利用文化导入提高词汇学习效果,使词汇与文化相融合,彼此促进、彼此作用。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文化导入,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的因素,形成独特的文化词汇教学方法 

在意识到教学思路的转变之后,更重要在于根据新的教学思路设计词汇教学新方法。既然把词汇融合如其他课程和单独开设文化课对词汇教学和语言学习的作用不明显,那么我们可以把词汇课与文化课融合,即把那些具有明显民族文化色彩和地域特征、容易被学习者误解误用的文化词汇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结合具体词语,向学习者传授其文化根源,利用中西方文化间的异同之处,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内部的文化因素,彻底掌握这些文化词汇的使用方法。 

所谓汉语文化词汇,就是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能够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反应汉民族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方面特征的词汇。它包括如四合院、旗袍、重阳节等汉语知识文化类词汇和如汉语称呼、寒暄语等汉语交际文化词汇,以及如颜色词、动植物词汇象征意义等汉语心理文化词汇。 

继续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词汇教学肯定是收效甚微的,以往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词汇表层意义的传授,而新的文化词汇教学应该是独立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国特色词汇文化意义的掌握。针对这个目标,编写合适的教材,在教材中不是要把所有汉语词汇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都一一列举,而是有选择地择取具备强烈中国文化特色、与学生母语国家文化具有极大差别的词语为例,比如汉语中的龙文化、红色文化和称谓文化等进行重点讲授。以往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比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词汇课中,可以先分析文化间的共同之处,唤起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感,为他们较快接受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防止因民族差异引起的文化反感。在两种文化共同点的基础上,逐步展示差异之处,借助具体词语进行分析,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教学者可以辅以各种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片等,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模拟语言环境,让学习者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这个词语,真正掌握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方法。 

在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度原则,即内容适度、教材适度、知识量适度和文化含量适度。汉语词汇意义丰富、包含的文化信息很多,但不是所有涉及文化的词汇都要讲,必须有所选择,要对其他课程的内容理解有帮助和对语言使用有益处的;所选取的词汇应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词语不应该在讲授的范围之内;所教授的词汇及其文化含义并不是越多越好,文化的传授应该是输入积极地正面信息,与时代精神和事物发展大趋势相违背的文化现象应该予以摒弃。 

三、利用文化词汇教学法,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