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9 05:45:38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浅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58-01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要求2到7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小组之间,成员们通过相互的帮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主体作用、互助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人合作,树立正确的与人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然而,我们不能盲目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的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的积极合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在积极的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要以一个管理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参与到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教师的参与,小组学习会变得快速、高效,按预定轨道顺利进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要恰当安排

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小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模式与感悟角度,学生在理解时需要适当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因此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1]。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教师可以在较集中的情况下多时间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表达。

三、做好小组分工与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得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同时,优化分组还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起到一个切磋、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小组间进行公平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小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2]。

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究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者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愉快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五、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但是教师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时候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小组分工,时刻监督者小组的合作的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的调整教学的计划,根据课文资源组织一些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语文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每一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程中,要准确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手去实践,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要收到好的效果合理分组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分组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织的竞争。分好小组后,由组内确立或教师指派本组的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监督员负责组内工作。

1.分组前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2.把学生分到小组。

每小组人数大致为4—5人。按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分组,尽量合理。最后小组自己确认或老师委派的方式选派首任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以后每月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以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每学期对小组成员只作一些微调。实验表明:组员基本稳定有利于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3.定期分别召开小组长、组织员、协调员、督察员会议,既培训交流又收集反馈信息,老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寻求改进的方法。

会议可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

二、充分发挥组内成员作用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比如,我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学生能想到: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谁负责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以供全班交流。当学生看到各小组用不同的数据能归纳出同一个结论时,都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将是他们后继学习的最大动力。高中物理课尤其是实验课,小组合作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这就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应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共同共同成长进步。

三、合理运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一)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二)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发言,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

(三)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对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延伸的问题在作进一步的探讨;还可以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优生辅导差生,小组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担负起更大的调控和管理职责。

四、小组成绩的评定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催化剂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3)

这是实施小组学习的前提。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深挖教材还得认真备好学情,找出学生的兴奋点,认真选取学生将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尽量做到问题要有深度,具有层次性,悬念迭出。同时,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结构特点,最好是能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讲凡尔合约时,巴黎和会上的“四巨头”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怀着怎样的目的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巴黎和会的实质是什么?它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利益关系?问题设计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合理建构小组,落实小组成员任务。

课前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把任务落实到每个组员头上。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组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全是差生,也不可以全是优等生,否则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其次,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最后,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每个学生必须是思考者、活动者,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在组内的作用,彰显每个成员在学习中的魅力,为达成最终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保证学习时间,避免流于形式。

在观摩课当中,发现很多老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表面形式,后来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辩论、交流,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展现自己的能力,体验真正参与的快乐,发挥小组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之前,学生的预习工作要走在前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搜集、查阅资料的时间,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4.教师要通过学生反馈,准确把握教学进程。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强化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转化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到小组当中去,进行简单地指导和评价,这样就有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及时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比如,在学习讨论宋朝文官制度的意义与危害时,老师可以通过巡组的方法,了解哪些是学生们能够想到的,哪些是他们没能够深入理解的,哪些是有待补充的,这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法。

5.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反馈学习效果是必须做到的。这样可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完成知识上的补给,扩大合作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的反馈方式可以由学生和老师自己选择,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让他们自行分配每个人在活动中的角色;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持有典型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交流。每个组通过汇报展示和相互交流,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马上发现自己的结论是否科学正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汇报的形式多种多样,用小品展示巴黎和会、用舞台剧展示、用歌曲怀念九一八事变等等。

6.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正确引导,保护学生自尊和自信心。

评价可以分小组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正确客观的给予评价,使学生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中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秀的小组要表扬适度,并兼顾那些表现欠佳的小组或者学生,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却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分组单一或随意;有的组内分工不明确;有的问题没必要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对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甚至放任的态度等等。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呢?

一、营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作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能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能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也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作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

(二)要关爱学生

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关系。很难想象,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怎么处理好师生关系?怎么可能使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的动力呢?只有与学生建立比较平等的关系,教师才有可能走近学生,并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多多鼓励学生,要为学生的不断进步而喝彩,――教师在课间和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等等。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建立一种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博大的公平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溺爱不是真正爱,放任不是爱,对学生要严而有度,严慈结合,对学生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的爱应当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发自内心都是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应当撒向学生都是爱。

二、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班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文中结尾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认为主要怪父母,二认为主要怪“我”,三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而分组方案最快也最常用的是学生与座位最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还有让学生选择任务分组,学生自主挑选搭档,随机分组和混杂分组等形式。尤其是混杂分组,由于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有其他分组所没有的一些优点,譬如: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纪律会变好;优生会更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组,并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可由口才较好的学生担任,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三、优化内容

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地方安排小组讨论;有的一堂课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在适合全班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地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以4~6人进行有序分组,并以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良好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以带领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时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通过小组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小组成员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为学习弱一点的学生进行辅助学习.同时,小组成员应树立小集体荣誉意识,为小组综合水平的提升而努力.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班级的综合水平.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团队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懂得欣赏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团结合作的基本原则,对于问题进行选择时,要切合小组实际水平,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一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教材中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做出系统的规划,并向全班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学生纷纷鼓掌,做出肯定,进而整个课堂学生学习情绪都十分高涨,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诠释了合作精神,也为学生日后在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数学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领会数学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撇开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的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负担,畅所欲言,激发了学习灵感,同时萌发了创新学习的新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一片沃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发现自身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将小组成员间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提高了分析、总结的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形成.同时,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开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通过多种数学活动的学习,收获了游戏的乐趣,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6)

(一)设立问题情境

精心设计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入所学的课题,出示新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疑问和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讨论。教师要认真备课,细心钻研教材,明确所要突破的重难点问题,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和任务。学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优先参与,引领后进,又要让班级中等的“大部队”能够有参与的机会,绝不能让学习好的学生频频发表见解,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是看看书,做陪衬。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收获,合作学习才算是真正富有实效。

(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感学生首先要在教学设计的自学部分中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再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根据所出示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时,我设计“小明的爸爸是乡镇供电所的一名电工,在一次电网改造中,他要从距离电线杆底部6米处的固定点向8米高的电杆顶端拉一条钢索,那么你能帮小明的爸爸算算这条钢索需要多长?”引导学生思索,随之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经过组间交流、辩论,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并投入了情感,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知识建构。这个过程既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上的收获,而且解决了数学中的问题,使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合理分组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备到如何组建学习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合理成立学习小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收获,为小组内部进行“兵教兵,兵帮兵”提供了前提,但要保证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的高效学习,教师就要给学生讲方法,如发表见解要有根据,不信口开河,讨论要围绕主题,不东拉西扯等等。

(四)即要合作又要竞争

优化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再是单纯一个学生的学习,每一位学生为了小组的利益都是全力以赴。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积极应用各种学习策略,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更高效。课堂上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学生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争取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

新课标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尤其在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为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能真正取得实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

(一)合作中的指导和调控

首先,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解决方法的提示,教学中设计一些“引子”型的问题,使合作交流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亲自参与到一些小组中去,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做出策略性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做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同时关注那些不愿发言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消除不愿开口的心理障碍,积极说出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其次,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为此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用教师的亲和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适时对合作活动进行多元化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对比,对有进步或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教师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及质量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教师的评价应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评价标准,公正客观的评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尤其对学困生而言更有激励性,这样也有助于以后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的活动,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三、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篇(7)

1.1国际贸易课程学习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1.1.1课程内容繁杂,学生接受能力有限

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繁杂,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记忆需借助模型与案例,公式推导过程复杂,理解难度大,学生很难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于实践,在本科学习阶段,由于学生的经济理论知识储备有限,学习材料仅限于课本,且学生自身水平有差异,对课本内容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教材中有限的讲解及简化的推导过程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快速缩小学生差距,拓宽学生知识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1.1.2学生缺乏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差

国际贸易专业的的课程知识容量大,且教学时间有限,仅靠教师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花大量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但由于学生缺乏合作意识,独自查询资料、钻研难点难免显得枯燥且信息接收效率低,耗费时间长,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不够,学生很难将理论与实例有效结合,不能灵活运用经济模型及公式,对其理解程度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案例,不能运用理论模型分析现实问题,造成学习内容孤立,无法借助实践加强理解和记忆,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提倡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亦是教学研究者面临的一项任务。

1.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越性

1.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按照某种组合方式建立学习合作小组,组内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对具体任务进行细分,每位同学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自我主体地位得以突显,因而学习积极性被强化。并且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成果,这将增强小组各成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组间竞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深度的课前准备工作,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分工模式,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授课质量。

1.2.2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挖掘学生创新思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且通过意见交流了解其他组员的观点,增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兴趣和灵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发挥很强的推动作用。并且,多人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快课程进度,提高学生对相关领域实例的关注度。

2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设计

2.1合作小组的创建

2.1.1静态组合模式

静态组合模式是最常见的方式,因其操作简单,不需进行定期调整,被不少课堂运用。该组合方式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灵活(如:教师按照自身经验进行随机分配、学生按照学号随机分配、学生自愿组合等),在分配时具有随机性,但由于后期不做组员调整导致组内成员单一,并且由于组间长期处于竞争状态,不利于组间同学的有效沟通。此外,长时间的固定组员合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维创新,还有可能导致组内长期任务分工不变,不能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削弱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静态组合方式虽简单、易操作,但不适用于长期的学习,应定期做调整以提高学习效率。

2.1.2动态组合方式

动态组合方式是指组内人员可依据一定的条件进行变更或重新组合,如:个别组员有特定需求在组间调整;因小组的学习效果不佳而进行的个别小组的微调;定期的小组重新组合等。通常动态组合方式是对静态组合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改进。可通过动态组合改善初始分组中出现的小组成员个性搭配不当、兴趣取向过于趋同、学习能力差异过大或普遍较低等组员结构的不合理问题,此外,还可通过组员的调整来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新鲜感和趣味性,为学生扩大交际范围,倾听不同同伴的意见提供了可能。因此合作小组的创建应采取静态组合与动态组合结合的方式,以静态方式提高分组效率,以动态方式保证分组的质量和长期效果,为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础。

2.2合作学习小组规模及角色分配

合理的小组分工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组成员的规模不宜过大或过小,从教学实践中发现五到七人的组合效果较好。组内应有具体的分工,并明确各自职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位组员拥有各自职责,并且定期对组内每位成员进行角色调整,尽可能让每个同学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任务,并拟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增强组内成员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2.3合作成果汇报及评价

经过一定的研究讨论,小组成员根据具体的分工完成各自任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交于报告者准备发言汇报研究结果。报告者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结果通过PPT等形式生动地展现给教师及其他组同学。这样,各组成员不仅能够在研究本组话题过程中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在倾听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的同时接收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结合教师对小组成果的评价正确掌握问题要点,加深对问题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3国际贸易课程中合作学习面临的问题

3.1学生参与度不平衡问题

在分配的各小组中,几乎每个组中都有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学习任务仅由那些程度较好或较活跃的成员负责。造成学生参与任务的机会不均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长期以来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很多进入大学的学生很难从听讲转换为主动探索。二是由于学生性格各异,对任务满意度不同以及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参与团队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3.2任务完成质量差异性问题

由于组员水平不同,缺乏合作经验,造成组员任务完成质量存在差异,容易给汇报者选择材料和得出结论带来困扰。在组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情况下,由于国际贸易课程的内容理解与讲解难度大,仅凭借个别同学的努力很难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导致部分组员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加大学生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讲解难度。

3.3合作过程的控制、检查、指导难度大

在国际贸易课程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由三部分组成,即分配任务,小组成员合作研究及汇报,教师指导。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收集资料探讨问题的合作过程很难控制,任务的检查工作也因课堂时间的限制,难以全面深入地指导每位成员。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这些问题也影响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使有些小组学习最终流于形式。

4提高国际贸易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对策

4.1充分运用实例分析

由于国际贸易课程主要的学习任务是了解并掌握大量的贸易学理论知识及相关模型,但传统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应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为减弱理解难度在讲述理论过程中穿插简单的实例。如,将CFR贸易术语与实际的实例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参与这种运输方式带来的利弊分析。通过运用实例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思考及讨论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4.2适时适量分配小组学习任务

国际贸易课程的知识量大,但每学年课时量有限,在短时间内学完所有的内容非常困难,因此,老师可以根据课时量选择重点内容并合理地将任务分配至每个学习小组。每位组员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共同完成任务。此外,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操作,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掌握了充分的相关资料的同时,组员可以通过网络或当面会议对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并开展讨论,得出最佳的结果,交由报告员进行汇报。适时适量的学习任务能够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4.3优化小组合作监督、检查及成果评价方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