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0 02:09:40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供应链管理是将互联网作为平台,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它将物资的运输等活动都假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活动并非是在理想状态下运行的,这些都是存在于物流管理范畴之内的,物流管理不受供应链的管理也可以正常运行。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完善的物流是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是在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进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出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灵活管理,例如:其能够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等都整合到一起,进行灵活管理。

2电网物资物流供应管理体系

2.1采购管理

2.1.1战略目标

所谓的采购管理指的是,利用对企业物资进行集成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利用跟踪服务,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最终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企业集约资源、规范管理的物资战略目标。

2.1.2保障措施

1)统一采购策略,实现标准化集中采购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对价格的严格监控,对物资采购价格以及原料市场进行跟踪、对比,并且要在不同时期,综合考虑市场供应等方面的因素,确定采购策略,例如:采购方式、价格等。

2)建立规范高效的招投标管理机制企业发展招投标服务,能够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引入物资成本测评法,当企业紧急需要物资时,能够灵活的调运物资,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3)实现客观公正的供应商全过程管理实现供应商的分级管理,通过记录供应商编码对供应商统一管理,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寻求到长期的合作伙伴,促进供应商对产品的优化和改良,进而更加适应企业生产需要。我们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例如: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对其生产产品的实地考察,价格与质量评价,建立完整地评估流程来确保供应商是否能够进行合作;产品反馈记录,对产品使用后的反馈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加强对产品的跟踪反馈,能够增加选择供应商的准确性。

4)组建评标专家组,建立认证、考核机制企业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测评专家组,建立并完善招评标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专家组的测评,帮助企业选择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

2.2履约管理

2.2.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主要是确保及时、高效的执行目标,保证物资的按时供应,使各类物资都在企业的掌控范围之内。

2.2.2保障措施

1)完善履约分级管理,建立履约考评机制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履约分级管理,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责任制管理,要求对应部门要定期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上报,企业物资部根据上报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各供应商的履约情况放到网络公众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

2)形成电力设备品质控制和设备监造的合同执行机制企业可以实行统一的监造机构和设备质量检测的统一管理,建立测评专家组,定期对设备品质控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实现信息全网共享,达到服务品质以及承诺品质的跟踪管理目标。

2.3仓储管理

2.3.1战略目标

对企业物流仓储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实行统一的定额,利用多种方式加快物流的调拨速度,对仓储基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降低货物积压量,使企业资金得以流通。

2.3.2保障措施

1)科学的仓库规划方案

企业要对仓库的各个方面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仓库的位置进行编码,对全网仓库一体化规划,制定统一的仓库管理标准,合理、充分的利用仓库的资源,减少企业成本,推进全网仓库的可持续发展,对仓库进行标准化改造。

2)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手段

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采取不同的仓储策略,对仓库进行科学规划,利用现代的仓储管理方法,实现对仓库的智能化管理,从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调运物资时节约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3)事故备品备件管理

企业将物资进行统一编码,有利于企业对物资进行科学化管理,制定备品备件定检等管理办法,加强事故备品的储备,这样为企业能够减少库存资金。

2.4配送管理

准确快捷,满足生产运维要求,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可靠。企业通过建立中心仓库,实现以中心辐射的物资配送方式,对仓储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规划配送路线,完成最快捷的运送。企业在配送服务实践的过程中要灵活,根据不同物资的特点,及时调整运送方式,建立信息平台和呼叫中心,统一调动,进而确保优质配送服务。

2.5逆向流管理

2.5.1战略目标

逆向流管理主要是发挥逆向流管理效能,进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企业资金的积压,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5.2保障措施

强化废旧物资回收、保管、处理全过程监督管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旧物资,各个部门要根据旧物资特点对旧物资进行回收,然后对旧物资进行分类,通过企业对旧物资的管理标准,对物资进行拍卖等处理,并将处理废旧物资所得资金报到财务部门,处理废旧物资要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避免出现重新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企业要制定闲置物资的处理制度以及流程,做好闲置物资的合理回收等工作,将闲置物资信息放到网络平台上,这样有需要的部门就会申请调用,提高闲置物资的利用率,也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成本,闲置物资也是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财务要做好统计,以免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2.6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是物流供应链当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确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的物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物流供应链的正常有序运行,保证物资管理的规范化,并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若想要确立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则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以制度、流程、编码管理和采购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标准。企业物资部是管理物资的重要部门,因此,物资部门要制定能够管理全网物资的制度,通过企业授权,对物资编码进行统一管控,规范物资管理流程。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2)

物资采购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因为它处于整个系统的第一环节,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小则影响内部工作系统,大则影响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物资采购主要包括对于生产材料的采购和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物资采购在实际中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一般没有“物资采购”项,多以“原材料”予以核算。此外,物资采购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如果供应公司相互之间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关系,一旦出现失误,便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秩序,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国企物资采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自身在进行采购的环节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为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收取贿赂,或者一味的追求价高而忽视质量,采购人员假公济私的现象经常发生。在一般的民营企业中所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少,因为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为主,采购的规模也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市场中的主体,即国企而言,造成的影响便是巨大的。近些年,国企的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对于各项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采购资金也十分的庞大。现阶段的市场是属于买方市场的,卖方为了能够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数量,不惜出卖质次价高的物品或者是进行促销捆绑销售。很多采购公司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欠缺,很容易买到质量低劣的产品,这些对于国企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大的隐患,必须予以解决。目前国企物资采购出现上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国企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会出现采购商品出现质次价高的情况。其次,由于一些国企忽略采购的专业化问题,进而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最终导致采购过程中很难鉴别区分出所需采购物资的好坏。另一方面,由于国企往往体系庞杂,很多管理者缺乏对于采购的重视程度,致使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常常会出现在采购过程中。这些都导致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对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本文针对上述提出的各项问题,结合国家颁布的关于国企物资采购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文件,提出以下改善措施,以便建设科学严密的采购管理体系来规范国企采购过程中所出现种种问题。将整个采购过程,即采购开始计划之时、进行价格比较、勘查实物到最后的决定购买、交付价款、入库实现全面的监督管理,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内部管理机构

建设专门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必须要有机构或者委员会进行领导控制,因此,可对采购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它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整个采购程序,定期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情况。主要目标是要实现成本的降低,并且确定相应的采购标准、价格,对于违反内部采购管理规定和国家法律规范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二)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范予以规制,但对于国企内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具体的进行约束。因此必须针对各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针对采购的计划,对于计划的确定以及审核都应进行规范。其二,对于申报价格的进行约束,价格的确定必须要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前提之下做出,对于较大的采购数量最好以招标的方式进行。此外,价格的最终审核确定必须要求做出书面形式的文件资料,以便后期购买进行对比或是监督检查。其三,对于采购合同的审查进行系统规定,合同必须经过严密的级次申报方能最终签订。其四,对于质量进行规定,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作为基础,避免质量瑕疵的物品进入企业的生产运营程序。其五,对于票据的制定、审核、归档进行规定。最后制定严厉的奖惩措施,惩罚措施的建立将会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加强采购员工整体素质

对物资采购管理公司的员工的专业素质必须要予以重视,素质较低的员工不仅不能够辨别商品质量的好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的要求也不够严格,容易受到贿赂或者收买。因此,必须对员工的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国企首先做到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对于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集中于专业知识领域,尤其是日常会购买的商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对于采购的专业知识都可以加强。其次,国企在新招用员工的时候提高准入门槛,在源头上便对其素质进行把关。同时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在国企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少部分人以收买贿赂的方式将自己的商品销售进去,因此,应经常对员工进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也是加强采购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考核的内容除了日常培训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与其实际工作表现相互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间接性的督促员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结束语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烟用物资,管理模式,流程再造

中国是烟草消费大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烟民群体,数量达3.5亿之众,超过美国人口总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烟草年产量25160.79亿支,约为美国的3倍,占世界烟草消费约1/3。从行业经济数据来看,烟草行业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约1/10,居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可以说,在中国经济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中,烟草行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驱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在国家烟草总局“烟叶上水平”战略规划的指导下,烟草行业积极开拓、努力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461”品牌发展目标格局已经基本形成,“532”品牌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据统计,中国烟草总公司2012年产销量为24750亿支(约4950万箱),年销售额7554.20亿元,公司发展稳步求进。

然而在贸易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烟草依靠烟草专卖制度形成的垄断正在被打破,通过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烟草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改变经营思路、改良运营模式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中国烟草的改革,首先需要考虑外资进入、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逐步开放中国市场,并对外国在华投资或注册的企业给予国民待遇以来,中国经济的各个行业便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对烟草行业而言,中国特有的烟草专卖制度,面临着世界贸易协议关于市场开放要求的挑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掀起一轮又一轮声势浩大的反烟浪潮,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背景下,中国于2003年签署了《控制烟草框架公约》。显然,通过扩大销售来获取利润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

另一方面,烟草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却在逐年攀升。数据显示:2012年烟草行业销售成本为1959.38亿元,同比增长7.72%。销量受到制度和控烟政策的限制很大难大幅提高,成本居高不下,逐年递增,烟草企业的发展面临内忧外患。在不能降低烟叶收购价格的政策背景下,通过管理变革,降低管理成本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能够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创新,则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创新的研究变得迫切而必要。烟用物资物流配送、资金流管理和信息流优化等流程的创新,不但有利于降低业务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还有利于烟草公司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对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较少,专门对烟用物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处于空白,只有少数专家针对部分现代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可以获取的文献资料来看,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相关研究中有涉及烟草行业的案例研究,但也局限于理论在烟草企业的应用和拓展,立足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全流程管理研究还是空白,目前尚未有研究明确提出烟用物资管理的概念和体系,但就烟用物资流程中相关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再造等研究已有相当数量。

1.基于采购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采购管理的研究始于西方,目前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稍晚,但发展较快,从事相关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专家学者数量众多。通过对文献中采购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可以得出,采购管理的职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书阶段、交易阶段和战略阶段。文书阶段,主要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采购职能主要作为是企业的一种文书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第二个阶段是交易阶段,集中在1940年-1990年,这一阶段企业开始意识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采购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采购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如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开始进入企业最高管理层,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采购自身的交易,尚未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第三个阶段是战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采购管理对于企业成本管理的巨大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这一转变使得采购职能从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为主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企业战略。

烟用物资采购管理研究是采购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自然延伸。一般认为,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烟用物资采购需求有关的企业内部管理;二是烟用物资市场和供应商管理;三是烟用物资采购过程管理。烟草行业的采购管理早期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湖南中烟公司烟用物资采购采用“两级三类”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其中,“两级”是指公司物资供应部和各卷烟厂物资供应部门。“三类”是指:“集中采购”、“授权采购”和“自行采购”三种运作模式。董红杰(2012)在其对湖南中烟公司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卷烟的生产和销售是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核定的,因此,烟草行业的物资采购存在很强的计划性,而且部分卷烟辅料属于专卖品,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在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上,烟草企业直接受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中国烟草行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企业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大。他在研究提出中国烟草行业采购管理模式,该模式以资质认证工作为基础,以招标采购为主,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多种采购方式并存,并对具体的采购方式进行了定位、提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法与流程,其研究为湖南中烟公司的采购管理提供指导,也为烟草行业采购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借鉴。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其起源却缺乏一致的认同,Croom等人认为SCM的确切起源是不清楚的,其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以Forrester教授的工作为基础的产业动力学方法,其理论随着实体分销和运输相关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建立在Heckert、Miner(1940)和Lewis(1956)研究基础之上,对分销和物流中全面成本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还有一些研究者如Tan等人也认为SCM一方面是由工业企业的采购、供应发展而来;另一方面是从批发商和零售商为提高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整合物流功能发展而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时间,传统的公司战略深入变化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控制、激励等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通过形成最佳组合,最大限度更提高效率,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供应链管理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企业互为贸易伙伴,追求共同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李小磊(2008)认为烟草行业供应链管理是以烟草公司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卷烟生产原材料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烟草行业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并提高生产经营环境的效率。供应链相关单位通过高效的沟通手段和方法,使信息准确地在各个环节流通,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和销售的效率,最终达到按照客户需求生产卷烟的目的。目前,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的策略,这与供应链管理的系统目标是一致的,通过经过分析烟草行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可以建立适合烟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3.基于流程再造(BPR)的烟用物资管理研究

1990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重来》,文章批评了企业在改革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的工作流程是一种错误,该方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效率,他提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根本性的改造,并提出了改造的七项原则。哈默与詹姆斯・钱皮(1993)在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中在此阐述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要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要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维持高效发展,迫切需要“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业务流程重组,而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BPR理论由此而产生。

一般认为,业务流程重组(BPR)有来自三个方面的驱动力:一是组织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更新、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驱动企业进行变革;二是来自组织内部变革的张力,企业传统流程积弊益深,有改造的自发需求;三是价值链、供应链管理、核心竞争能力等新的管理理论的提出促进企业流程改造理论的发展。

1994年,CIMS专家、清华大学的陈禹六教授在全国工业工程年会上首先介绍了BPR的概念。霍国庆(2001)认为,BPR的内涵(实质)是根据企业的目的根本性地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主张抛开企业原有的流程,并根据企业目标重新设计,其任务是寻找改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性方法。孙淑生(2002)等认为,BPR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突出发展与合作的变革理念,它强调分工协作基础上的整体性。

李瑞玲(2008)利用BPR的方法对烟草行业的物流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烟草企业在国家烟草专卖专营政策的保护下,依旧计划经济的思维、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市场经济下的烟草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烟草物流的发展。目前,烟草企业将烟草物流的重点放在客户服务系统的建设上,配送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要提高管理效率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目前,烟草物流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对烟草企业的BPR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外部BPR,包括服务、结算、客服等与客户的关系,内部BPR,体现在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再造。烟草企业要认真落实《数字烟草发展纲要》,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行业数据中心,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烟草行业物资管理需要对采购流程、配送流程和仓储管理流程进行深入剖析和彻底的在思考才能有所创新。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关于烟草行业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尚属首次,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是从烟草行业的销售及成本分析来看,对烟用物资进行科学的管理体系设计非常必要,是控烟政策日益严格、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渠道。纵上所述,当前烟用物资相关管理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少、研究内容整体相关度较低。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库进行查询,有关烟用物资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少,说明目前研究者对于烟草行业的烟用物资管理关注度还不高。当前研究文献一般从烟用物资管理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将烟用物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文献尚未发现,但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烟用物资管理体系的基础。

(2)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烟草行业属于国家实施专卖制度的特殊行业,其采购管理和物资管理和一般企业管理虽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其专属的独特性。研究者探讨了管理理论在烟草行业的应用,但是缺乏针对烟草行业提出的理论体系,大部分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

(3)现代管理理论在烟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研究在烟用物资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企业流程再造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将现代管理理论应用于烟用物资管理的相关过程,一般研究方法是首先利用相关理论进行问题诊断,然后利用理论的相关方法、手段结合烟草行业特定流程进行环境分析,最后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这些研究一般集中在某些常见的流程,尚未覆盖烟用物资管理的所有环节,从研究人数、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来看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烟用物资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化管理模式设计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烟用物资管理模式的研究适合烟草行业成本管理的需要,模式的构建要借鉴现代管理的创新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从公司层面对烟用物资进行统一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对采购、配送、仓储等流程进行彻底的思考和重新设计才能达到创新管理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EB/OL].

[2]董红浩.湖南中烟物资采购管理改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

[3]李瑞玲.基于烟草行业BPR实施中的物流配送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8.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现代管理技术,供电企业,物资管理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产生了不小的效益。其中有些先进的管理技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这里,我们将深入分析供电企业发展对物资管理的需求,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来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一、对物资管理变革的需求

(一)电力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物资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率的保障。近年来,我国供电企业在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如国有供电企业主辅分离,精干了供电主业;整体上市,启动了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等,为提高供电业的整体效益搭建了良好的框架。以上一切变革,都需要铁路供电企业提升施工技术和能力做保障。因此,供电业的改革和发展,物资管理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物资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手段与机制,才能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供电行业的成本压力需要通过降低物资成本得到释放。2008年,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我国的有色金属、石油价格出现上扬,国内各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就供电行业而言,钢材、电缆、项目设备等供电材料在成本中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决定了物资费用下降对降低成本的重要性。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行业整体效益,努力降低资源耗费,释放行业成本压力,是物资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管理跨度的加大和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需要物资管理部门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供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项目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对物资管理而言,一方面,管理地域加大,给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从管理学来说,在管理人员一定的前提下,管理层次的减少,必然导致管理跨度的加大。

二、现代管理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结合,实现行业低成本战略。供应链管理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它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在铁路物资传统管理中,比较注重供应链管理,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了很多管理的经验,提高了铁路物资供应的效率,降低了物资供应成本。在今天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单独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价值链管理应运而生。免费论文。由于制造企业、生产企业、服务企业、零售企业等关系的日益密切,企业需要把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和后续服务等整个过程,看作一条价值链,并对整个价值链实施有效的管理,达到企业总成本的最低。价值链的概念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企业要从总成本的角度考虑其整体营运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采购、生产或销售等功能的个体成本与个体效益。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对价值链各个环节加以协调,实现最佳的效绩,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高效的价值链设计、价值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库存的可见性、生产的良好协调,会达到企业库存水平的降低、物流作业更有效等目的。价值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

价值链管理理论对于物资管理同样重要。我们传统的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在质量成本一定的前提下,力求使物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三者之和达到最低,这只是站在物资供应的角度所要求的目标。比如,在日常采购中,我们物资部门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按照规定的规格、质量、数量,经过招标等手段,采购回达标的物资,入库检验后,由生产单位领用出库,就算完成了一个管理循环。我们不需要过多考虑采购计划的制订和物资使用的效果与效率。如果把物资管理作为行业整个价值链管理中的一个链条来考虑,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就需要与企业整体发展的目标一致,要求物资管理具备适应性、多极化、协作性等特征。如果按照传统的物资供应理念,物资部门已经尽力保证了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费用的最低,应该已经完成了管理使命。企业管理层发出指令,物资部门将会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到能否采购低能耗、低污染的替代原料或者进行生产工艺的改造等一系列优化方案的决策中,最终取得最优方案。物资管理部门由被动服务到主动参与决策,在价值链中提供了增值服务,使得企业整体效益得到了提高。

(二)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模块化管理相结合,提升物资管理系统的效率与应急能力。现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沟通的手段与技术也不断升级。难怪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对于铁路企业物资管理来说,网络技术与远程控制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管理地域加大的问题,而且对压缩库存,提高存货周转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物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

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如今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已经在部分企业运行良好,这里不作详细阐述。这里论述信息化对传统物资管理工作产生的变化。首先,实现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可以实现供货厂商信息化。经筛选后确定的合格供应商资料可以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公开,系统具备对系统内出现的非合格供应商资料进行封存或报警等功能,可以保证物资采购质量,杜绝人为违规采购。其次,能够实现产品价格信息化。在充分了解主要物资行情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货源和价格信息库,对物资采购实行动态管理。免费论文。及时整理供应厂商业绩和资信,尽可能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对象。在物资采购策略上,根据市场变化,在保证物料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把采购价格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所采购的物资积极主动征求需求单位意见,通过比质比价后选择采购。再次,能够实现物资库存信息化。免费论文。能够使物资管理从合同签订,到货物验收和发放,更为规范。在仓储管理中,可以随时或定期对库存和进出库物资进行检查,可以实时掌握实物存量,了解有无盘亏盘盈,有无积压物资、失效变质、报废物资及其原因等,通过库存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最后,能够实现用料单位信息化。各用料单位的发料情况可以建立单独的数据库,可以为日后物资消耗分析和企业的成本分析提供数据。

三、结论

因此,要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引入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未来供电行业的发展规模是可以预见的,但外部经营环境是不可以预见的。全球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我国电力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含了发展的机遇,也隐藏着风险。但无论是机遇或者风险,都需要我们去应对。因此,未来的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同样需要引进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去把握和应对。归结到我们的物资管理上,首先要实施管理过程的流程再造,把管理过程中非增值活动减到最小。其次是对经过再造的最优业务流程实施模块化管理。形成模块后,同样的模块可以运用于类似的管理过程中。不同的模块在复杂过程中的再组合,实现了管理活动的简洁化和成本耗费的最低。以上是笔者对现代管理技术在企业物资管理中应用的初浅理解。其实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协调,减少耗费,创造价值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物资工作者去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诺曼,拉斐尔·拉米雷斯.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企业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分册.经济科学出版社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TOC理论;煤炭企业;库存管理

一、前言

煤炭行业与国内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由于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煤炭行业的景气度也开始下降,加之煤炭行业一直存在的产能过程、竞争激烈的局面,所以煤炭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管控好企业运营成本,而居高不下的企业库存管理,一直是煤炭企业难以治愈的顽疾之一。高物资库存不仅极大的占用了企业资金,造成闲置浪费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攀升。科学的库存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公司资金处于良好的周转状态。煤炭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更要担负能源供应责任,以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确保煤炭的生产、运输、存储安全,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约束理论(TOC)

TOC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简而言之,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1.实施TOC管理后的衡量指标

通过实施基于TOC理论的库存管理模式后,其实际效果如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判断。

(1)财务指标

依据TOC观点,需要从净利润、投资收益率和现金流量三个方面,对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衡量。净利润是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投资收益率即特定时期内收益与投资之比;现金流量是指短期内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单纯靠这些指标进行决策是存在缺陷的,因此,要把这些指标与相关作业指标结合起来,才更有操作性。

(2) 作业指标

作业指标包含有效产出、库存、营运费用。有效产出即通过销售获取盈利的速度;库存是指包含原材料、成品和固定资产等在内的闲置性资源。库存对资源产生占用,影响资金周转,还会产生库存保管费用,增加企业成本;营运费用即生产系统对库存转化为有效产出的费用,包括人力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2.煤炭企业应用TOC管理库存的原则

(1)注重物资供应的平衡性。煤炭的市场需求具有不稳定性,在不稳定市场环境下,应主要关注物资供应的平衡性,即物资供应不会因为市场波动出现供应困难进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因为生产能力的平衡是相对的,市场波动是绝对的。同时应注意,非约束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系统约束,而系统产出取决于约束资源。

(2)应区分资源利用和活力程度。利用和活力分别指资源应该利用程度和能够利用程度。TOC理论下,这二者存在区别。在库存管理中,应区分物资应该合理库存的程度和能够利用的程度,需以系统约束为前提,对系统非约束资源进行安排使用。

(3)节省非约束资源不能增加煤炭生产量,也即意义不大。节省非约束资源,虽然能够增加生产时间,对在物资库存进行有效降低,但是,煤炭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考量的要素包含生产时间、生产准备时间和闲置时间等,因而,节约一个小时,将会增加闲置时间,不会对煤炭生产量产生影响。

(4)转运批量与采购批量不等同。采购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设备检修次数和产量;转运批量需对生产连续性、加工工序时间、运输和费用等要素进行考量。因而,二者之间是不等同的。约束和非约束条件下,可以对物资供应应用不同的加工批量和转运批量,以节约费用和时间。TOC背景下的作业计划制定,需对约束资源进行考虑,通过有限能力计划方法,按照顺序,分别对约束资源上的生产和非约束资源上的煤炭生产进度进行安排。

3.约束识别工具

基于TOC理论的库存管理应用,应首先识别出制约煤炭企业生产和物资供应的约束条件。煤炭生产过程和工序比较复杂,各工序中又包含许多作业内容,涉及到的资源消耗比较多,组成链网结构。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仅限于技术层面,缺乏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如果在煤炭生产环节,不注重对原材料和人工进行合理分配,会形成约束。煤炭生产过程包括采掘、井下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地面运输和洗煤等,需对各环节进行合理分配,以保障矿井的综合生产平衡能力,并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煤炭开采过程中,各种辅助材料消耗比较严重,它们不会影响原煤质量,只是为了满足原煤的顺利开采需要。对TOC理论和煤炭生产特性进行分析,煤炭企业立足于原煤开采需求,对各环节和作业消耗水平进行确定。约束理论则以系统和整体优化视角,对煤炭企业生产制造过程进行评估,它强调煤炭企业中局部最优之和小于整体最优。约束资源直接决定了煤炭企业整体利益。成本核算和管理中,需从资源物理消耗过程对企业的约束资源进行识别、管理和突破,并在该基础上加以改善。

约束识别模型构建包含约束生产环节模型和约束资源模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构建约束生产环节模型。重视煤炭生产环节的匹配性,如果某一工序生产能力不足,会对整个矿区综合生产能力平衡产生直接性影响。因而需要对各工序生产能力进行计算,以薄弱环节生产情况对矿区总生产力进行确定,并对薄弱生产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生产力。其次,构建约束资源模型。矿井约束环节一经确定之后,还需对该环节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薄弱环节和矿井生产能力。深层次分析约束资源,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煤炭企业库存管理

1. 库存管理定义

库存管理主要是根据企业对原材料等物资的要求,并根据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煤炭企业库存管理,是对生产用材料、生产用机械设备零部件等所有物资进行管理。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供、需过程进行缓冲,实现用户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中和。

库存管理系统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环节的重要执行要素。系统的管理对象主要包含仓库和货位等账务管理、入/出库类型和单据管理,对物资仓储和流向等及时反映,确保后期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分析库存,使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对不同类别的统计分析信息进行明确。通过跟踪批号,进行专批专管,并对质量跟踪工作进行深入。

2. 库存管理分析

煤炭企业物资库存管理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库存资金浪费,使物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能够降低企业库存,减少企业煤炭采购和运输频次,对物资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库存管理能够使煤炭企业资金得到良性周转,提高它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缩减供需时间,实现供求关系的有效衔接。煤炭企业库存管理使企业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与合作,供应链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达到良好的企业管理效果。

四、S公司基于TOC理论的煤炭企业库存管理策略

1. S公司简介

S公司是一家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公司地跨陕西、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拥有19个矿井,整体产能超过2亿吨。依托其母公司矿电路港一体化和产运销一条龙运营模式,煤炭生产规模化水平较高,生产技术也更加现代化。依托信息化管理,生产流程比较专业,形成了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经济效益方面都居于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2. S公司物资库存管理现状

近3年来,S公司采购生产设备、材料每年达到70亿元左右,库存维持在55亿元左右,物资采购主要通过ERP系统进行管理。S公司设立专门的物资供应中心,采用集中采购模式。总部物资供应需由下属矿单位提前申请,提货手续齐全后,将其运送到需求单位仓库进行管理。S公司采用ABC分类法对物资进行管理,而仓库则以人工管理为主,应用计算机对相关文件和打印表等进行辅记录。目前,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矿井每月依据生产计划和消耗定额提出需求计划,上报公司物资供应中心,供应中心综合考虑之后,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编制。由于物资采购周期比较长,导致矿级单位多报物资计划,储存大量物资,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运营效率。

(2)生产计划多变,公司对生产接续要求高,不允许故障停机时间长,所以导致矿井多报设备配件。

(3)内部通用设备、材料配件的调剂使用制度不完善,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使用。

3.TOC在S公司的优化设计

(1)制订库存管理策略

首先,借助现代化库存管理方法,应用TOC理论管理理念和技术,借鉴其他库存管理理念如ABC法、最佳库存量法,制订S公司自己的库存管理策略,使S公司库存控制管理更加现代化;其次,依托ER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开展库存管理,实现与供应商、需求单位的信息共享。企业能够结合实际诉求,与供应商和需求单位进行沟通,使所需产品设计功能逐渐增多,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第三,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功能,使物资需求计划更加准确,并简化计划审批流程;第四,实行集中配送,降低运输成本,避免重复库存。

(2)未来库存管理体系构建

培训和整合物流人才,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以有效解决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依据S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有效控制成本;落实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3)未来库存管理方式转变

物资管理人员要精简品种,提高部分设备的通用性,并对物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有效避免重复备货情况。首先,采购部门在采购初期,要对产品用途进行明确,然后与供应商沟通,说明产品功能,尽量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改进。其次,对替代品进行直接应用,但是该种方法不具备可行性。为了使物流需求计划更加准确,需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并采用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对企业采购和配送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使物流需求计划更加准确。取消两级库存模式,实行集中管理,提高煤炭企业运作效率。

4. TOC在S公司的实施

(1) 基于TOC的供应商库存管理的实施

首先,建立客户情报信息系统。客户情报信息系统能使供应商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准确掌握,使库存管理更加科学,从而对物资库存和消耗信息进行明确,以及时调整生产及采购计划,降低企业库存或对其进行及时补充。连接内外部局域网,将各具体物资情况及时进行汇总,传递给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

其次,构建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需保证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唯一性,S公司进行统一编码;对产品分类及编码标准进行统一,使其与煤炭企业保持一致;将信息扫描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储运过程中,实现网络接口连接。

第三,建立供应商与S公司的合作框架协议。企业与供应商协商之后,对订单业务流程和库存控制参数进行确定,签订合作协议。

第四,变革组织结构。由供应商对库存进行管理,在企业供应部门对库存管理、补给和货物配送等进行集中。煤炭企业需调整原有组织结构,使各部门能够进行良好的信息处理和沟通,确保物流的畅通性。供应商需成立专业部门对S公司库存进行控制,并对库存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

(2)基于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

首先,建立供需协调机制。S公司要与供应商合作目标一致,并对联合库存协调控制方法进行构建。同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完善。联合库存管理能够对供应链上需求方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使预测更加准确,实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注重利益分配,坚持公平互利原则,对利益分配制度进行完善,继而开展激励活动。其次,构建快速响应系统,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避免出现缺货问题,降低企业库存。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对网络平台共享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及时补货,实现供应商、用户和企业三边利益。第三,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委托机制,把订单直接传达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运输和一体化服务,使供应商加强核心业务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避免发生私下交易行为。

5. S公司库存优化效果

首先,S公司基于自身利益设定库存,为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使物资积压和浪费现象严重。供应链背景下,企业利用ERP和DRP技术,结合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管理,降低了企业物资库存量,提高了产品供应质量和库存管理能力。其次,实施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了煤炭企业库存量和库存管理成本。第三,逐渐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库存管理的信息化。第四,企业库存管理柔性增加,响应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也不断提高。

基于TOC理论,进行煤炭企业库存管理,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加强,不断深化组织结构;实现了库存的信息管理和分级控制;以TOC理论为基础,实现煤炭企业库存控制管理,不断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降低了库存,减少物资积压和浪费。同时,该企业取消二级库存设置,简化企业内部供应流程,使物资需求计划更加准确,提高了供应链上库存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在煤炭企业物资库存管理中对约束理论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避免煤炭企业物资积压和浪费问题,使物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以S公司为例,在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中对约束理论进行应用,使该企业物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煤炭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广东.基于TOC的煤炭企业物料库存控制研究[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2011.

[2]胡嫣然.基于TOC的煤炭企业库存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1,(23):210-213.

[3]蓝贞贞.基于TOC的线边库存管理瓶颈识别及其优化[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6.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现代管理技术,物资管理,应用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国家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供电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商业化运营和法制化管理,以保证日常生产运营和相关工程建设的物资材料需要,就必须把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供电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尤为重要。

一、供应链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结合,实现行业低成本战略

供应链管理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它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体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在传统供电物资管理中,比较注重供应链管理,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了很多管理的经验,提高了企业物资供应的效率,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

在今天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单独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价值链管理应运而生。论文参考网。由于制造(生产)企业、施工企业、服务企业、零售企业等关系的日益密切,企业需要把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产品回收和后续服务等整个过程看作一条价值链,并对整个价值链实施有效的管理,达到企业总成本的最低。价值链的概念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企业要从总成本的角度考虑其整体营运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采购功能的个体成本与个体效益。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对价值链各个环节加以协调,实现最佳的效绩,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高效的价值链设计、价值链成员间的信息共享、库存的可见性、施工生产的良好协调,会达到企业库存水平的降低、施工作业更有效等目的。价值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

价值链管理理论对于物资管理同样重要。论文参考网。传统的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在质量成本一定的前提下,力求使物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三者之和达到最低。这只是站在物资供应的角度所要求的目标。比如,在日常采购中,物资部门根据材料计划单,按照规定的规格、质量、数量,通过招标等手段,采购回合格的物资,入库检验后,由施工项目领用出库,就算完成了一个管理循环,不需要过多考虑采购计划的制订和物资使用的效果与效率。如果把物资管理作为行业整个价值链管理中的一个链条来考虑,物资管理追求的目标就需要与企业整体发展的目标一致,要求物资管理具备适应性、多极化、协作性等特征。比如,多年来我们的采购模式一直是在设计院把图纸设计出来后,由各需求项目根据图纸的设计提出材料计划单,然后由物资部门购买到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与成本承受能力的材料。然而仍然较难掌控的是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将部分材料的材质标准提高,比我们与业主签订合同的材质标准高出0.5到2倍,或者出现A、B两种材料都能满足于设计及施工,在价格方面A材料却是B材料的2倍,但在设计中设计单位却选择了A材料,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部分材料成本的增加。如果按照传统的物资供应理念,物资部门在尽力保证了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费用的最低,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管理使命。但是,如果按照价值链管理的理念,企业在不断进行价值链成员与生产的协调过程中,不难发现以下问题: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含设计、采购两个环节,同时设计又制约着采购。因此,如果物资部门联合施工部门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到设计变更或图纸会审当中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进行设计优化、工艺改造等,在一系列优化方案决策中,最终取得最优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好材料成本。物资管理部门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参与决策,在价值链中提供增值服务,使得企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

二、信息化建设与流程再造、模块化管理相结合,提升物资管理系统的效率与应急能力

现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沟通的手段与技术也不断升级。难怪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信息的竞争。对于供电企业物资管理来说,网络技术与远程控制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管理地域加大的问题,而且对压缩库存、提高存货周转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参考网。因此,物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

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如今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已经在部分项目运行良好,在此不作详细阐述。这里论述信息化对传统物资管理工作产生的变化。

一是实现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可以实现供货厂商信息化。经筛选后确定的合格供应商资料可以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公开,系统具备对系统内出现的非合格供应商资料进行封存或报警等功能,可以保证物资采购质量,杜绝人为违规采购。二是能够实现产品价格信息化。在充分了解主要物资行情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货源和价格信息库,对物资采购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整理供应厂商业绩和资信,尽可能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对象。在物资采购策略上,根据市场变化,在保证物料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把采购价格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所采购的物资积极主动征求需求施工部门意见,通过比质比价后选择采购。三是能够实现物资库存信息化。能够使物资管理从合同签订,到货物验收和发放,更为规范。在仓储管理中,可以随时或定期对库存和进出库物资进行检查,可以实时掌握实物存量,了解有无盘亏盘盈,有无积压物资、失效变质、报废物资及其原因等,通过库存信息可以及时发现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解决。四是能够实现用料项目信息化。各用料项目的发料情况可以建立单独的数据库,可以为日后物资消耗分析和企业的成本分析提供数据。综上所述,供电企业通过物资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提供远程授权与控制,而且能够节约人力资源,增加管理跨度,降低物资管理成本。

物资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为提高物资管理提供了平台和基本手段,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信息系统只是基于当前的管理流程,客观反映管理过程的基本信息,最终不能解决管理本身的问题。因此,需要引入流程再造、模块化管理来解决我们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流程再造就是企业规模化以后,由组织过程重新出发,从根本上思考某一过程的价值贡献,然后运用现代资讯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把组织内部的非增值活动减到最小,最终实现过程最优。模块化管理是指对生产、服务、管理过程中最基本的、相似的过程实施固定营运过程、标准资源配置和标准服务输出的一种便捷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将复杂的管理、生产过程通过若干个标准模块组合起来,从而达到降低复杂程度、提高营运效率的目的。因此,归结到物资管理上,首先要实施管理过程的流程再造,把管理过程中非增值活动减到最小。其次是对经过再造的最优业务流程实施模块化管理。形成模块后,同样的模块可以运用于类似的管理过程中。不同的模块在复杂过程中的再组合,实现了管理活动的简洁化和成本耗费的最低。

以上是笔者对现代管理技术在企业物资管理中应用的粗浅理解。其实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协调、减少耗费、创造价值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物资工作者去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徐英. 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讨[J]. 现代商业, 2009, (21) .

[2] 李晶. 浅谈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2002, (06) .

物资供应管理论文篇(7)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物探勘探工作量的同时又减少成本的投入,物探企业效益不尽理想。因此,物探企业加强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挖掘其管理潜在效益是迫切而必须的。

一、现代物流思想概述

1.物资资源管理。物资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动。物探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避免污染环境。

2.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物流概念最早始于美国,当时的概念是指实物配送,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PD)一词,是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80年代将物流的概念定义为:“有计划地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流通活动,这种流通活动的内容包括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络、物料搬运、定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弃物处及仓库管理”。

后来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二、物探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从思想观念上看,落后于现代化管理的理念。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2.从物资管理的基础上看,配套设施薄弱。由于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多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物资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3.从操作实践上看,重供应、轻管理的现象严重。物探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物资管理部门,物资管理工作由器材供应站代管,这就给人一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感觉。

4.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三、现代物流思想在物探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1.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制定用料计划,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执行计划。

2.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论现代物流思想在物探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文/魏志奇

摘 要:本文首先对物资资源管理和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做了概述;接着分析了我国物探企业在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得出了在物探企业中应用现代物流思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物流思想在物探企业中具体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

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物资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三家、先近后远、减少中间环节、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采购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

物资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3.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

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二)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1.科学定位。

物资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

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物资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节省物资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2.科学管理。

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

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物探企业物资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物资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物资管理目标上创新。3.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

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物资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物资人员的聪明才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