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04 15:20:49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1)

关键词:初中阶段;德育小学;现状及对策

现阶段,各学校教育教学一味地重视学生的理论成绩,对文化素质等培养抛之脑后,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较低,这对学生今后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初中教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文化意识上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初中德育教学改革成为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初中德育教学现状分析

1.德育教学过于形式化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正在发生变化,在思想意识上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德育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习成为教学主要目标。但是现阶段,我国德育教学中多数为理论教学,教学显得形式化,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没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效率上没有显著的提升。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于学生的德育引导只是口头教育,因此,教学效果平平。

2.受传统教学影响

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尤其是在初中教学中,升学的压力使教师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没有深刻的认识,其实,从课程教学上而言,文化课程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德育教学也重要。

3.受家庭教育影响

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自幼儿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并且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一些思想意识上容易受到偏移,当孩子逐渐变得成熟,若是没有良好的德育素质、思想意识,加之社会的复杂性,极易出现思想上的偏差。

二、初中德育教学的不足

1.教师综合素质不足

(1)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

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德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德育素质,进而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但是现阶段,我国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对于德育没有较高的重视程度,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而影响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新课程教育的落实,使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没有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多数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学生在德育意识领悟上也只是处于理论知识层面,并未达到思想行为上的提升。

2.教学目的较为突出

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意识提升主要依靠思想品德教学,而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国家建设、社会精神文明、文化素质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较为突出,在教学内容上缺少心理意识、道德思想的体现,这样一来,使得教学目的较为政治化,没有充分地与学生自身发展相结合。

三、初中德育教学对策分析

1.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想要弥补初中德育教学的不足,教师需要从根本问题上入手。笔者在教学中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的思想意识,进而提升教学效率。笔者建议: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形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德育水平。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主体意识,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

2.教师提升自身德育素质

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德育意识,提高教学效率,则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生活,进而将其应用在生活中;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生活中观看一些有关德育教育的书籍,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在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能够自主认识到德育思想的重要性,使之能够在生活中有较高的德育意识。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德育思想,注重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提升。现代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举行一些德育知识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德育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充分地互动、交流,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思想交流,进而增加知识视野,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能够及时更正不足。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学生的道德思想意识发生偏差,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而是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τ谌瞬诺囊求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学生的德育思想意识,由此可见,德育教学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从初中德育教学现状、初中德育教学的不足、初中德育教学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为德育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志其.优选德育教育方法搞好初中德育工作[J].成功:教育,2013(01).

2.樊浩贤.中学德育教学中关怀教育缺失与重构探微[J].基础教育课程,2016(18).

3.王启正.浅谈初中德育教学中育存在的问题及开展方法[J].新课程(中),2016(01).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学生差异;理论;协作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85-01

众所周知,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广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初中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初中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更要负责班级德育工作。再加上日常的其他教育教学任务,我们发现初中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是极重的。虽然如此,初中班主任仍应对德育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与机会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在具体德育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初中班主任面临同样的困境,应积极突破。

一、突破学生差异困境

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部分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仅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未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此造成德育成效并不明显。为突破该困境,建议初中班主任在具体德育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全体学生统一实施德育,更要注重对学生个体的专门性德育。初中班主任可以给班级内所有学生建立一个品德档案,记录班里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如此一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便可翻看品德档案记录,发现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品德薄弱点,进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在此过程中,品德档案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初中班主任在建立品德档案时,不仅要认真、细致,经常观察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更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班级内所有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伟大领袖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初中班主任通过认真观察及了解,便可建立起更为科学的品德档案。

二、突破理论不足困境

目前,很多初中班主任并不是政治专业出身。因此,在德育方面往往会出现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仅凭经验是很难有效完成的,更难取得理想的德育工作成效。为突破部分初中班主任存在的理论不足困境,建议他们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德育方面的理论素养。具体可采用如下几种途径:(1)通过学校阅览室,阅读与初中班主任德育方面的期刊资料。大部分初中学校的阅览室均搜集有大量与初中班主任德育相关的期刊资料,这些期刊资料是初中班主任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重要载体。(2)通过网络阅览与初中班主任德育相关的文献资料。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发展,互联网上与初中班主任德育相P的免费资料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3)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初中班主任进行理论培训。在具体培训过程当中,不应仅仅注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技能的培训,更要注重理论方面的培训。

三、突破协作不够困境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3)

【关键词】初中教育 德育教育 实效性

引言: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中的基础,是保证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是初中文化课教育能够正常开展的支柱,也是初中教师们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德育教育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始终是初中德育教育研究的热点。

1.初中德育教育问题

1.1从根本上改变初中生德育状况较为困难

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尽管对德育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展起来,但是班会和谈话性教育始终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前者只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的,后者则主要针对后进生,但实际教育效果甚微。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的作用仅是维持学校校风校纪,使学生遵守纪律,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关注还存在不足,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初中生的德育状况较为困难。

1.2初中德育教育面临“两难”

初中德育教育面对着“两难”的处境,第一种是教师德育教育和家长家庭教育的方向不一致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仅在于“成绩”,忽略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得初中生存在集体心理发展不健全的状况,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与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是不一致的,给学生造成困惑;另外,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责任分配不均,使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管不到我”,也使任课教师形成“德育教育非我的责任”的想法,这使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缺乏支持,显得更加困难。

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学校的德育教育力量大大削弱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本应该是在保证学生能够健康的适应校园生活之外或者人格成长的动力,逐渐掌握自身发展的方向,而实际上初中德育教育并没有做到这点,这意味着,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目前初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增强初中德育实效性的方法

2.1用“爱的行动”代替“谈话教育”

初中德育教育中的班会和其他活动固然能够对学生进行渗透性的德育教育,但在针对后进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仅使用“谈话教育”的方式是不够的,初中后进生们本身就对教师的言语说服存在反感情绪,因此,应将谈话教育转变成为以实际行动为主的“爱的教育”,使后进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来自班级的温暖,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后进”状态。小军是我们班里存在感低、自信心不足的后进生,我在校运动会上对他进行了特殊的观察和照顾,帮助他找到一个发挥自己长处的支点――个子高、弹跳能力强。小军在校运动会上为我们班赢得了年级组跳高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受同伴瞩目的“英雄”。我当着全班的面称赞他:“小军同学为班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大家齐喊三声――小军小军你真棒,我们大家都爱你!”在全班同学的鼓励当中,小军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2.2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

初中学生要应对“中考”,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关注点都在学业水平上,很少重视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要使德育教育有实质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性,即学校和家长必须为学生营造一致的德育教育环境。因此,班主任应该从内心相信学生有自我改善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将“信任”作为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并将这种德育教育思想传输给学生的家长,力求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所处的德育教育环境都是一致的;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道德表现能够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只有这样,学生的德育教育主体地位才能展现,德育发展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

2.3加强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辅助作用

要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力量,就要使全体教师都担负起德育教育的责任,很多班主任甚至学校领导认为任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缺乏经验,可是任课教师却能更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有一次班级扫除,班主任病了请任课教师代替看班,在扫除过程中学生并不积极,任课教师只说“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不喜欢做这些事情,但是我现在很乐意做,因为,成年了之后任何事情都得自己处理,没有谁会跟你身前身后替你打理所有事情,到时候你和别人一比,什么都不会,直接被鄙视”,这样简短的一段话,使学生都默默投入到扫除中,大概是怕以后“被鄙视”吧。任课教师没有班主任“管束”学生的角色束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不被班级事务缠身,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德育教育,因此,任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是值得发挥的。

3.增强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意义所在

中学学校教育的目标包括学生的知识文化和其他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在校学习过程中少给教师找麻烦,回家能主动完成作业,对自己全面发展有所要求,那么学校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教育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学生存在种种心理问题,对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来将极为不利,而通过德育教育,使青少年从自负、自卑、自私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使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和思想的统一发展,这是学校德育教育为青少年成长送上的最宝贵财富。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实际效果并不能展现德育教育的优越性。为了加强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在德育教育投入爱心,以实际行动进行后进生教育,重视德育教育环境的营造,并加强任课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只有这样,初中德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才能展现出来,初中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得以展现。

参考文献:

[1]杨娇珍.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德育课时效性[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01):38-39.

[2]严世祥.分析中学德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16-17.

[3]刘来喜.例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6-17.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4)

一、前言

在初中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能够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王起顺和王欢编著的《学校新八德教育体系》一书中说:“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和践行《弟子规》八个方面,简称新八德。”新八德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规范了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因此,许多学校掀起了新八德的学习热潮。一个学校如果只靠班主任来对学生进行新八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细读《学校新八德教育体系》一书,能感觉到新八德的内容是对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初中政治教学是新八德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让新八德教育走入初中政治课堂,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新八德教育,使新八德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新八德能让人想起德才兼备,也想起德智体美劳,这二者里面的德与这里的其他因素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主次关系。习近平指出,道德问题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可见德之重要。而新八德又可以说是“德之精髓”。那么初中教材里哪门学科主要涉及到了“德”呢?当然是政治学科,所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担负起宣传新八德的任务。

二、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的探讨

(1)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涉及了新八德的内容。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讲解到新八德的内容时,要详讲、细讲、精讲,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领会教材内容的实质,进而领会新八德的实质,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让新八德成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使新八德的学习贯穿于初中政治教学的始终。别让新八德的学习成为一时的潮流,应让它成为永恒的潮流。

(2)强化新八德教育必须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许多学校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手段越来越先进。作为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现新八德,更能让学生耳目一新。例如,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也可以用动画形式播放二十四孝图的二十四个故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八德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孝亲,这样既直观又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用动画的形式播放“程门立雪”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尊师的,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尊师,使政治教学与新八德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学生的灵魂。

(3)新八德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教师,要让学生记住新八德,理解新八德,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实践新八德的机会。例如,有的学生上课小声说话,不听政治老师讲课。政治老师可以让这个学生站起来背诵新八德,当这个学生背诵到尊师时,政治老师可以让他停一下,然后提醒他,你刚才小声说话的行为是在尊师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明白究竟怎样做才是尊师,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千万别闹出学生上课背着新八德,下课骂老师的事来。又如,有的学生背诵完新八德后,政治老师可以问这个学生,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可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时,老师可引导他理解什么是立志。

(4)在进行初中政治教材编写时,可以把新八德的内容纳入其中。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材也应该不断吐故纳新。有一句古诗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八德便是初中政治教材的源头活水,因为新八德的思想内涵与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正好契合,若能把二者融为一体,新八德思想便能在政治课堂上熠熠生辉,学生在新八德思想的照耀下必将茁壮成长,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更上一层楼。墙里开花墙外香,校园的精神文明必将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5)创设政治活动课,让学生利用新八德理论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五彩斑斓的人类社会。初中政治课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政治课也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园外去上课。例如,法庭开庭审理案件时,政治老师可以带领自己的学生去旁听。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懂法,看到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还可以让学生自觉守法。

(6)改变政治学科被边缘化的状态。多年以来,受中考的影响,有些学校的政治学科已经被边缘化。个别学校让优秀教师去教数理化,而让能力不太强的教师教政治。有些地方中考政治还开卷考试,使某些地方的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政治的学习。若不改变这种状态,在政治课上进行新八德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实践  学生主体  教学效果  人文教育

        新课标颁布之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者都认真探究并实施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拥有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加之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两点对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粗见。

        一 原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不足之处

        1.部分内容脱离实际或者指导缺位

        旧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新课标实施之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对于某些理论的宣讲与阐释,这些理论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旧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而实际上,思想品德应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生活性、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思想性”教学很难使学生领悟真正要传达的思想。比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要教导学生精神风貌健康向上,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社会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上所能描绘的一切,总有些环境或者突发事件是课程中无法全面涉及的,如果学生单纯地按照课程中要求的行为去行动,面对这样的情形,学生的指导依据就会缺位。所以,旧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单纯的“理论性”、“思想性”教学,部分地与实际相脱离或者缺位,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2.教学方式陈旧

        新课标实施之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陈旧也是该课程的主要弊端之一。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教师教授的方式,教学互动性不强。课堂上多数时间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不停地书写板书,学生边听边记,主要的教学途径是教师的教案——课堂板书——学生笔记——学生课后的复习背诵——下堂课教师检查记忆情况,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 新课标下提高教学效果的举措

        1.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中融入人文性教育

        新课标将旧课标下的“理论性”、“思想性”教学进行了发扬和拓展,强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结合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当前的初中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中后的学生,往往会沉溺于网路和游戏,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共性问题,作为德育的主要教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可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必要补充,提高思想道德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实际,对学生分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加强自我防范教育,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履行责任,要具备大爱精神,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理智面对学习压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于生命、生活的思考,使得学生在健全心智和提高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

        2.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模式陈旧直接导致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佳。新课标实施后,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应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借助多渠道,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构建主义学习方式探讨。在教学中,笔者强调思想品德课实践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信息化时代,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热点事件、热点节目的解读与关注,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构建主义的学习模式,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

        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媒介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基本达到普及,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及目标,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以探究的方式教学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法都值得尝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一点,既要重视群体教学的有效性,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也应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新课标实施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模式上都要有所调整,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忠坤.思想品德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j].广西教育,2010(11)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6)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生的思想尚未定型,而初中阶段是影响到他们以后思想品质的重要阶段,也是最易受到影响的阶段,所以必须重视初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有效促进个体和教育活动朝着更先进的方向上升发展。但目前情况下,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出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不利于初中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有效的对策。

一、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一)道德认识不足

一些初中生的是非道德观念不强,颠倒是非,处世哲学不正确,不能正确的定义和区分美与丑、光荣与耻辱,哥们(姐们)义气严重,一味的追求享乐。而这些道德观念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力和言语、实践操作能力。

(二)缺乏正义感

一些初中生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出过分的讲义气,做事过于感情,正义感不强,不敢与恶势力做斗争,遇到社会丑恶现象易退缩,不敢站出来。并且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

(三)意志出现明显的两极化

一些初中生表现出明显的自卑感和薄弱的意志力,甚至在自负和意志力畸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追求狭隘的个人利益。

(四)利己主义盛行

一些初中生占有欲相当强,在其不合理占有行为或动遭到障碍时,他们的占有欲望和动机会恶性升级,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二、初中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当前情况下,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太阳,家庭成员相当溺爱孩子,导致他们动手能力差,依赖性相当强,真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蛮横不讲理。

(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目前,社会上存在很多的歪风邪气,使得初中生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例如,赌博和一些文字音像制品,使得学生无心念书,污染了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甚至引诱初中生走向犯罪。

(三)学校因素

学校没有做到统筹兼顾,过于强调文化知识的有效教学,而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上日程。另外,学校中的教师队伍隐藏着一些素质和职业道德低下的老师,他们为人师表,却不能起到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有的老师过分偏爱优等生,远离或轻视学困生,使得学困生产生对老师对学校的对抗情绪,厌恶学习。有的老师甚至投机取巧,总想在学生家长身上贪小便宜,严重损坏了教师和学生的名誉。

(四)学生本身的原因

初中生因为分辨能力不强,思维不成熟,往往容易出现道德判断上的偏颇,比如道德观念不正确,出现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意志薄弱,不能抵抗外界的不良诱惑,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三、新课改背景下强化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

(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具体而言,可以让学生学习四项基本原则,吸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明确集体中个体应尽的义务,使其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应享有的社会利益和权利;进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渗透适当的国情和历史讲解。

(二)培养生活实践能力

初中生获取思想政治理论的途径往往是通过老师和书本,这就使得他们所了解的知识比较肤浅,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也不能很好的把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之间的关系和运用。

老师应该鼓励初中生将理论和实践完好的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使得足迹能正确的区分和辨别是非善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行为中真正意识到思想品德的作用和意义,以便激发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更好的以理论指导生活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全面发展。

再者,学生在亲身体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了将理论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能全面的认识世界。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便更好的理解国家的国情和人文,使自己的思想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生活实践中,促进认知的完好转化和思想政治的全面建设。

(三)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

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并且时事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1)时政知识教育

时事政策涉及到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的变化和成就相当大,通过时政知识的教育,能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大事。

(2)要闻时政演讲

学生上台演讲是一种有效锻炼学生技能,并提高能力的方法。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让学生收集国内外各个领域的时政要闻。学生课前做好卡片,保证内容全面的同时,突出重点。然后让学生上台演讲,并由老师做小结点评,发扬优点,指正不足。让学生在受到锻炼的同时,受到切身的教育。

(3)开办时政小报

由学生自己选材、设计、和编排制成时政小报,在班级和学校中流通阅览,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更促进了其自我教育。

(四)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在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思考和讨论。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消化和思考时间。可以采取自主合作的形式,但是一定要强调实质内容有效性。

还有,要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教育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实现再发现、再创造。比方说,针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这一教育主题,可以假设学生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校外遭人勒索、网友约见等情境,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更好的保护自己。

再有,应该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有耐心的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其他人的意见,并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摆脱从众的心理怪圈,对于错误的观点要敢于批判,对于自己的错误页要敢于承认,真正实现活动的互动,让活动和教育充满温情,让学生学会相互关心,增强其满足感。

(五)注重教学联系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有效的整合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与他人或集体在道德、法律等多方面中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决定了要在教育时结合生活实际。

(六)加强法制教学

很多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根本无法辨别是非黑白。对此,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如:组织师生观看法制教育的影片,开办讲座,参观有关的单位、图片展览,请“公检法”人员去学校做报告,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什么是犯罪。(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美德;透视

【中图分类号】G633.3

随着青少年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表现出了应试教育的特点,并且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必须将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充分的落实,与语文科目良好的融合,减少学生的极端行为,推动学生向前发展。

一、初中语文透视传统美德教育的形式

(一)直接透视

初中学生的年龄、见识等,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当前的教育要求和目标,可以尝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选择“直接透视”的方法,广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直接透视的形式,可以将传统美德进行最直接的展现出来,将美德的内容和传统对心灵的冲击,以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由此来打消学生心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比较偏向于直接透视的形式,不仅见效快,同时能够帮助学生长久的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对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应用直接透视的形式,教师在语言和态度上,要充分的掌握好尺度,不能过分的要求学生或者是打击学生。

(二)间接透视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文章都是富含哲理的,且在深入挖掘、学习当中,可以获得较多的感悟。为此,当直接透视的效果不佳时,建议选择间接透的形式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例如,初中生的早恋行为是要严格制止的,但很多学校的教师都采用强硬的手段,与学生的逆反心理相互冲击,从而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传统美德教育偏离了原来的方向。间接透视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以及语文教学的相关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开导和教育,告诫学生要以学业为主,只有自身拥有美好的将来,才能获得幸福的家庭和完美的人生。初中早恋不过是昙花一现,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早恋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心得上的分享,强化日常的交流。语文教学是一种完全主观的教学,当师生沟通的水平提升后,传统美德教育自然而然会有所改变。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透视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人才方面的需求有所提升。各大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关注专业水平,对素质也是非常在乎的。为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美德教育进行持续透视,让初中学生在3年的学习当中,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自身具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将来的发展博取更大的空间。

(一)就地取材

传统美德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于“传统”,很多教师经过多次进修和培训,总是习惯于选择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主观上忽视了传统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为此,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美德透视的方法,可按照“就地取材”的模式来完成。简单来讲,该方法将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媒介,以此来开展系列的传统美德教育,无论在案例分析上,还是在周边的事物处理上,都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及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促使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初中语文当中的《论语》、《爱莲说》等文章,都充斥着大量的传统美德内容,尤其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语句,更是传统美德所积累的文化经典。以此来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可以深入的激发学生心中的真善美,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美德含义,减少冲突和矛盾,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有效克服,完成人生阶段的良好转变。

(二)加强诵读

初中语文教学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传统美德教育的透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并不一定非要执行特定的模式和内容,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及当前的行为表现来完成。例如,当学生处于暴躁、焦虑等状态时,如果教师以强硬的态度和非正常的干预手段,强迫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学习,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容易演变成恶性事件,引起社会上的轰动,届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难以弥补。建议在未来的传统美德教育透视当中,选择“加强诵读”的方法来完成。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强调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既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也能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的能力,起到愉情悦性的作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当全体学生用恳切的语气,低缓的声音,沉重的表情朗读时,无不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可以说,诵读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寓教于乐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非常反对古板的教学。当前的学生都处于现代化的环境当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要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除了上述的两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寓教于乐”的方法来完成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从优势上来分析,寓教于乐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标准和大纲要求,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当中,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对传统美德进行感悟、学习,最终的成果要比强硬灌输更好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寓教于乐必须在课堂的效率上和具体的成效上有所把控,不可过分的放任学生,必须在方向上进行规范和引导,在强度上有所平衡。

总结:

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透视传统美德教育展开讨论,从已经获得的成果来看,既往的教学问题没有反复发生,初中生的传统美德获得了更大的拓展和提升,个人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变。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