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4 05:52:23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人文环境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1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2)

关键词:科技管理环境;科技管理

本文为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90703)“科学技术资金投向合理性研究一以科技三项费用投向为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科技管理方面的研究,从目前研究的重点看,大多侧重于介绍一些国家的科技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以及对我国或者某区域的科技投入和产出的续效比较方面,虽然在这些研究中都离不开围绕所处的环境去展开,但专门针对科技管理环境进行专题研究的较少。科技管理环境是科技管理理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IMD已将科学环境列为评价国家科技竞争力的5个子指标体系之一。本文将针对科技管理环境及其影响展开分析。

一、科技管理环境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一定环境作用的结果。科技管理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影响、制约和促进的作用。

对于环境概念的一致理解是“某一事物周围的境况”,具体到科技管理环境,是指科技管理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状况。即指与科技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相关,影响并决定科技管理的思想、科技管理的目标、科技管理的任务、科技管理制度、科技管理工作组织、科技管理工作、科技管理理论以及科技管理实务及其发展趋势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状况。进一步说,科技管理环境主要包括三个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变化是科技管理环境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有关科技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区域或阶段的科技管理理论研究都是以其所处的科技管理环境作为背景而展开的。每一个国家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都各不相同,都是按照它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具体的经济环境制定适合自己国家的科技管理政策和制度,都是确切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一些特定环境。应该说,科技管理环境差异是形成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国家差异的根本原因。

科技管理环境不仅制约、影响着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而且是正确衡量和评价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客观标准。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不可能超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超前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不但不可能适应其所处环境的需要,而且会造成科技管理工作秩序的混乱;反之亦然,落后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破坏作用。因此,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必须与其环境相适应。

但另一方面。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也不是消极地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它通过自身的活动和发展变化反作用于科技管理环境。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及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对不利的科技管理环境,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工作以其自身的积极运行操作促进环境的改善,以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客观环境。

因此,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离不开科技管理环境的研究。如果抛开科技管理环境去孤立地探讨科技管理理论与实务,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它不但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科技管理环境的内容

科技管理是一门科学。科技管理所处的外在环境因素,诸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军事环境等,都对科技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纵向看,科技管理的产生、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技管理环境的变迁。从横向看,科技管理环境差异是形成科技管理国家差异的基本原因。纵观世界各国的科技管理,差异是客观、普遍存在的。每个国家的科技管理政策和制度,都是结合各国自身的社会发展情况和具体的环境制定的,无一不体现其国家特色。

具体说,不同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教育文化水平、社会风气和习惯,甚至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都会对科技管理制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些属于直接的,对科技管理政策和实务运作起到关键性的重要影响。比如经济、法律、政治、文化、教育因素,而有些只是间接对科技管理发生影响,例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自然条件,它们对科技管理制度的制定只是起到相对次要的非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着重以经济、社会和自然三环境为主来阐述科技管理环境对科技管理的影响过程。

三、科技管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环境。在所有的科技管理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对科技管理的影响最为重要。它不但直接地对科技管理产生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来间接地对科技管理产生影响。经济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的基本方向、国家的财政政策、一国与他国的经济关系、经济联系和经济来往等。在所有的经济因素中,与科技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是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布局状况等。

国家的经济体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最大,它主要体现在财政体制方面。在我国,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和相关科技税收政策等方式管理科技投入资金,财政科技投入是保障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国家科学研究机构正常运行,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投入水平,社会经济的支持是科技投入水平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科技活动的产出效果。主要还是取决于该地区对科技在资金、人力、设备、信息方面投入的多少,而这又受制于该地区的经济实力。美国之所以在科技投入尤其是基础研究上投入那么大,与其强大的经济后盾是分不开的。而来源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投入水平,其规模和方向也受到环境需求的引领和制约。只有当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产生了对科学和技术的需求时,科学和技术才可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迅速地进发和发展。我国当前科技投入之所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科技需求不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因素是政治、文化、法律、教育、科学和技术等因素的总称。除了经济环境对科技管理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外,社会环境各因素对科技管理的影响也是直接的。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框架共同决定了该国科技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国家政局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国科技工作的秩序和科技管理信息的真实水平。文化教育是科技管理的基础。它包括基础知识的普及和专业教育两部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能够为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起到极为有力的推动作用。具体讲。社会环境对科技管理的影响分为以下方面:

1、政治因素对科技管理的影响。首先,科技管理要受到所处的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的

影响,稳定的科技管理必然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局作保证。如果政府领导人不断更迭,政策多变,必然使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管理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政局的不稳定所带来的经济的变幻多端,如物价变动、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等,给科技管理也带来诸如此类的一些新问题,如引起科技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多变、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动等等;其次,一定的政治体制是形成特定科技投入水平的先决条件。恩格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差异。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科技投入水平也呈现较高的趋势;再次,经济竞争的本质是科技竞争。各国为适应科技竞争的需要,纷纷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科技投入水平。

2、法律因素对科技管理的影响。法律对科技管理的影响历来很大。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必然受到法律的约束,科技管理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从某种角度讲,法律对科技管理的影响甚至超过经济因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会采用法律法规手段来建立科技管理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功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就是采用了法律条文的形式。而有关科技管理的法规有:《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等。

3、文化教育因素对科技管理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特点、文化水平都直接对科技管理政策和方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科技管理专业教育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一要看教育机构和培训人员的数量与层次是否满足了国家科技管理需求;二要看专业教育的内容、质量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所培养的人员能否具各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科技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在全国高校中设立的少而又少。近年在研究生教育中以管理科学与工程或者技术经济与管理作为研究方向进行专门研究的有一些,但与整个国家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需求相比简直是风毛麟角,科技管理专业教育的薄弱是导致目前我们科技管理干部队伍专业知识匮乏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投入总量和结构决定了它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的速度。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偏低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科技方面的人力投入规模,成为限制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环节。教育投入的滞后,必然带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与技术进步贡献率水平的缓慢,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匮乏、科技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等棘手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导致企业因为人才的缺乏越来越依赖外部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在引进国外进口设备的时候,还需要花费巨资购买设各的技术应用,这大大增加了资本和设备的投入成本,削弱了投资贡献率。

4、科学技术对科技管理的影响。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门知识,它的发展不仅给科技管理理论和实务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严密的指导理论,也提供了科技管理必须配套的相关学科知识。科技管理是一个由演绎法、归纳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实证法、事项法、系统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组成的集合体。要想从多角度、多方面研究科技管理理论,必须掌握上述科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三)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相比,自然环境对科技管理的影响是间接的、次要的。自然环境包括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资源和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等,它对科技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3)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 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 年 3 月至 4 月 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 年 5 月至 6 月 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2 .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南京

3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年,北京。

4 .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5 .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北京。

6 .李京文主编,《 21 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沈阳。

7 .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8 .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南京。

9 .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0 .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1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2 .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广州。

14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年,北京。

15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 6 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6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 年,南京。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4)

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您提供论文: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内容如下: 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 论文频道的管理学论文为您提供论文: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内容如下: 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5)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可靠途径。

(1)实验与研究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有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固废物实验平台、水处理实验室、大气控制实验室、膜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

(2)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废水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格证书等。作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

(3)产学研基地:杭州博世华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多项废水和废气治理技术、固废物处置技术。通过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4)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杭州市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杭州九溪水厂、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作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2认真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将这些具体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并有序地认真实施,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之前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安排了20个学时的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科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过程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分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课程设计:设置了3周的环境科学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的知识,通过必要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去解决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4)毕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分别到各环保公司、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认识。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设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四年学习基础和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应用。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显著,包括文献的调研总结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学术论文的演讲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200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暑期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开展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7)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生专业介绍时也介绍学院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与专业老师接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跟专业老师共同探讨,选定题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环境。

(8)其它:在教学体系培养中,专业教师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衔接

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论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安排上,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各实践环节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真正结合。

4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潜在巨大的。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4]。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的模式,配合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

(1)针对性原则: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

(2)实用性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从实际、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6)

    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学以致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

    1.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分(时)数以及实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实习场所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政府环保部门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以及专题调研等。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综合性实习,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研究院(所)或在本校进行科研实习等,要求学生上岗实习,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通过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社会实践应当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规律,实施分类教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培养计划,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数,制订相应的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篇(7)

关键词:技术、座架、自主决定论、社会建构论、环境技术创新。

abstract: heidegger’ ge-stell nature about technology is the reason which destroys environment. the nature is not inherent in technology. it is based in scienc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value, etc. we must change these factors, set up new technology,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 word: technology, ge-stell, self-determinism, social constructism,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技术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技术何以造成环境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具体考察技术知识体系,发现它破坏环境的方面,然后推进技术进步以有利于环境保护。这是环境技术研究的内容。另一是从技术哲学的角度进行,以探求技术的深层次内涵与环境破坏及其保护之间的关联。前者的研究已经广泛而深入地展开了,成果很多;而后者的研究并不多见。由此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如何从技术哲学的层面探讨技术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之间的关联,就成为科技哲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海德格尔尔关于技术对自然的破坏的论述,具体论述了技术的中性论、自主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给出建构环境技术创新走出技术破坏环境误区的恰当途径。

一、海德格尔的技术“座架”本质与环境破坏

技术的本质是什么呢?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中性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只是人们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与政治、经济、伦理文化因素等无关。技术的本质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技术手段和技术效率的高低与技术应用的善恶没有必然的联系。“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1]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如核能既可以用来造原子弹,也可以用来发电;原子弹既可以用来进行非正义的战争,也可以用来保家卫国……等就比较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有道理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它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我们相信技术中性论是正确的,那么,环境问题就是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就不需要改善技术,而只要端正人们应用技术的态度,不将技术应用到破坏环境之中去就行了。很显然,这是极端错误的。这也表明技术中性论的不恰当性。现实情况是,技术本身不是中性的,负荷价值,有好坏之分。为着善的目的去使用某项技术并不一定取得善的结果,也可能得到恶的或善恶皆有的结果。如在工业生产中,技术应用的目的是生产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但是,它却消耗了过多的资源,产生了过多的废弃物,造成了资源和环境问题。很显然,这种问题的产生不是人们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是来源于技术本身对自然的作用方式。

海德格尔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传统技术的工具性和人类学规定是正确的,但不是真实的,没有揭示出技术的本质。这点正如“国画是由线条和墨块构成的”没有揭示出国画的本质。通过对技术的历史学和词源学的考察,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是单纯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世上万物的一种解蔽方式,只不过古代技术的解蔽方式不同于现代技术的解蔽方式。前者与艺术、科学等密切联系,而且相统一。它带出“物性”,是自然状态的解蔽,反映了自

[收稿日期]2003-3-1

[作者简介]肖显静(1964-),男,江苏南京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与环境、生态政治与哲学、科学传播的研究。

然理性,是天地神人的四重统一体。例如,古代的风车转动就是自然力的体现。有风则动,无风则静。一切顺其自然,保持了自然和人的本真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而后者对自然的解蔽是通过座架(ge-stell)进行的。座架意味着那种解蔽方式,此种解蔽方式在现代技术之本质中起着支配作用,而其本身不是什么技术因素。”[2]它是技术的本质,使得自然在这种技术的作用下处于非自然状态,失去了古代技术所包含的“诗一样的东西”,造成了环境破坏。

那么,什么是座架呢?海德格尔认为,所谓“座架”就是“意味着对那种摆置的聚集,这种‘摆置’摆置着人,也即促逼着人,使人以订造方式把现实当作持存物来解蔽。所谓“摆置”(stellen)就是一种对在场者的限定,即把某物确定在某物上、固定在某物上、定位在某物上,从某一方向去看待丰富多彩的事物。如限定空气以生产氮,限定土地以生产矿石,限定矿石以生产铀,限定铀以生产原子能。这样就使天地万物在技术世界中只显现为技术生产的原材料,把某物限定为某种效用上,把存在者的存在还原为它的功能,失去了自然的整体性和丰富性,自然完全成了一个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功能性的存在,成了一个满足人类物质欲望的工具。当然,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技术在对自然进行摆置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人类对它的限定目的,促逼着(herausfordern)自然,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从技术生产需求本身去看待事物,将自然状态纳入人的技术生产系统,迫使自然符合技术框架。在这一过程中,事物因为处处被预置(bestellen)而立即到场,并且为了本身能被进一步预置而到场。例如,要在某一江河之上建造发电厂,就要对这一江河进行改造,将之纳入发电和输电的整个技术系统之中,这就是技术对江河的预置。海德格尔将此形象地比喻为:由于拦河大坝被电力工业系统预置,莱茵河流被水压差的提供者预置,所以,与其说拦河大坝建在莱茵河上,还不如说莱茵河被建在水站上。也正因为这一预置,技术总是挑战自然,从人类的需要去看待自然,把自然界限定在某种技术上。自然的自然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没有了,自然的单向功能性增强了,进入到一种非自然状态,蕴藏着毁掉天然自然的危险,成为“持存物”(bestand)。所谓持存物就是“在持存意义上立身的东西,不再作为对象而与我们相对而立”。[3]也就是说,它们已经失去了对象的相对独立性,随时服从于人类所创造的技术对它的摆置、促逼与预置。

从上述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座架确实不是技术中的因素,而是技术作用于自然的方式——对自然解蔽的方式。有什么样的解蔽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物的展现和世界的构造,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对自然的影响。通过座架,技术促逼着自然,对自然强行索取;通过摆置,对在场者加以限定,使自然齐一化、效用化、对象化,对自然进行了谋算和估价;通过订造,即生产,使自然失去对象的独立性,成为持存物。总之,通过座架的作用,自然成为人的对立物,失去了本性,处于非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处于被破坏的状态。这是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与环境破坏之间关联的这种分析是恰当的,很有启发意义。

既然如此,要走出技术的环境破坏误区,就要分析技术“座架”本质产生的原因,走出技术破坏环境的误区。

二、技术本质的社会建构

海德格尔没有具体分析技术“座架”本质产生的原因。相反,他强调了技术的“座架”本质对于社会的影响。他认为,“限定和强求到处贯彻,到处决定了人与事物存在的关系,并以这种方式显示其普遍的本质,以为献身于纯粹的艺术享受、政治或宗教体验就可以逃避技术展现,这乃是幻想和错觉。”[4] 这就是说,在技术的作用下,文化的东西,如科学、艺术、宗教、政治等等已经不再是决定性地形成历史的力量,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因技术的展现而去蔽,显示其本质。如海德格尔就认为,现代科学所提供的物的图景就是数学化的图景,数学化是对物之特性的筹划,筹划的特征是预置。这里的预置指的是“通过数学化,物被置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的由力的定律所支配着的物质微粒,它是可计算的、可预测的,因而是被充分‘预置’的”。[5]

这点与技术支配的预置特征相同。科学通过谋算、计划使现实的东西被限定到一个因果关系的网中,海德格尔称该网为“针织品”。不仅如此,科学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实验室、图书馆等绝不是技术展现的外在结果,而是技术对象化的不同环节。所以,海德格尔说,现代科学是由技术支配的,技术作为座架支配着现代科学。

如此一来,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在把自然展现为持存物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人变成了持存物而失去了它的本真存在。技术的座架本质成了世上万物的展现方式,成为一个完全脱离人类控制的超然的、作用于我们的社会并影响历史进程的力量。从这点看,海德格尔是一个自主性的技术决定论者。技术的自主决定论认为,技术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它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它的状况和作用不会因为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变更,相反,技术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活动的秩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

实际上,技术并非是自主的,它并非是科学、艺术、政治等的支配力量。技术的所谓座架本质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技术是负荷科学、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意涵的。技术不仅体现了技术批判而且也体现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那些设计和使用它的人的利益。“脱离了它的人类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装着文化上中性的人造物的包裹。那些设计、接受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自得利益必将体现在技术身上”。[6]

这是关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如对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能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技术,并且技术的座架支配着科学的展开。虽然科学对自然的祛魅与技术对自然的解蔽都导致自然丰富意义的丧失,但是,两者对自然作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前者更多地是从人类认识自然的意义上而言,后者则主要是从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上而言的。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大科学的兴起,科学的操作性增强了,科学家要进行实验,要利用技术仪器设备去进行实验,发现事实和检验理论,这增强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技术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的本质是技术,它最多意味着科学的技术性增强了,科学变成了技术科学。当然,随着科学的社会应用的加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科学与技术在很多时候都在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向前迈进。但是,在这种作用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改变。纯科学更多地关心的是知道什么,理解世界的某些方面,去追求真理性的认识。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并不包含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军事武器等的制造。而技术才以某种有利于人类的方式去改变世界。科学并不简单地是技术。科学已经成为技术的必要基础,是技术的先导。在这种情况下,何来科学的本质的技术展现。

而且,从技术的发展看,现代化技术的科学化趋势越来越强。技术进步主要地不是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技艺的系统知识的应用,技术的传播也主要地不是依靠学徒制而获得。它是为着实践的目的,利用科学中所包含的原理去创造产品。现代科学理论揭示的自然的规律性,为揭示技术的可能性奠定基础,预示着新技术领域的产生。链式反应的核能利用、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激光器的研制、基因重组生物技术的产生等都不是来自经验探索,也不是来自已有技术的延伸,而是来自科学理论的引导。从这点看,技术反映了,最起码是部分反映了科学认识世界的特征,部分地反映了科学的本质。

科学向技术、生产的转化过程大致可以分如下三个阶段:(1)科学原理(自然规律性)+目的性 技术原理(含目的的自然规律性);(2)技术原理+功效性 技术发明(技术 可能性实现);(3)技术发明+经济、社会性 生产技术(社会经济可行性实现)。[7]从这一角度考虑,“技术并非是实现人之目的的单纯手段或工具本身,而是人把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自然规律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来的一系列过程及结果;而从结果看,它本身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与其相应手段或工具(核心是自然规律)的实现了的统一体。”[8]

因此,技术是负荷科学、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意涵的。技术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科学是它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等条件制约着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向。这两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的优劣和技术应用的善恶。这也说明了技术中性论和技术自主决定论的失当。根据这一思路,应该从技术价值负荷的角度,对技术为何造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三、技术的价值负荷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上面的论述表明,技术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在人们伦理价值的引导下,在人们追求利润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完成的。正是这一点成为技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需要我们应该更多地从技术产生和应用的科学基础和社会环境,也就是从技术认识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两个角度来考察。

技术认识论方面主要问题是技术评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知识、人工物的属性、技术理性、技术客体等问题。六十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哲学在经历了对技术的本体追问和价值反思之后,开始了对技术起源、设计、发明、创新、技术作用的机制和技术知识的检验等认识问题进行反思。他们认为只有谈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分析技术的认识内容,考察技术的价值问题,真正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避免技术危机,实现技术与人关系的良性发展。从技术认识论来看,“技术知识是关于依据对自然物质客体的一定程度的认识,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有效地改造、变革自然物质客体,使之成为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形式的知识。”[9]由此可看出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知识原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科学知识对于技术知识的正确性是有影响的。而这一点又影响到技术应用的善恶。如科学对自然的祛魅和科学对自然的还原、简化、数学化的概念规定——预置等,必然造成技术改造自然过程中导致自然的非自然化的状态,从而破坏自然。

从技术的社会性上看,“技术总是一种历史——社会的设计,一个社会及其统治利益打算用人和物来的事情总被设计在其中。”[10]而且,从技术应用的目的看,技术虽然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是一种人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但是,技术的目的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那些设计和使用它的人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技术成为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开发应用自始至终都是为经济服务的,是为经济人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的。虽然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科技进步能够比早先的欠先进的科技消耗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出的产品,产生更少的副产物,从而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少的压力,但是,科技应用的非环境保护目的确实阻碍了环境保护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从经济利益出发的技术进步看,它确实造成了经济合理性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合理性。

首先,从技术的产生看,它是机械论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产生过程的必然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经济通常就是分立的活动,只需应用分门别类的技术即可。如此,技术不仅以分化和专门化的方式发展,而且过分简化,具有可分割的性质,不能反映人与大自然的复杂关系。

其次,从技术应用的目的看,它是经济主义的,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从自然界谋求最大的收获量。这必然导致人们为了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而大肆掠夺自然界,造成资源危机和环境破坏。

再次,从技术应用的过程看,它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为了更快地取得经济利益,传统物质生产以单个过程的最优化为目标,更多的是考虑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以及所存在的整个自然界。例如,内燃机使人类发展工业的主要动力,其所造成的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很长一段时期不为人们所知。

最后,从技术的进步看,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环境保护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技术进步,许多源于开发实际,集中于开采利用技术以及如何降低开采或收获成本,如何增加资源利用以获得更多收益。技术进步往往忽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环境资源的保护成了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副产物,而不是将环保的追求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一致起来。这就造成了先进技术已经使人类实现在月球上软着陆,但却不能控制汽车和工厂造成的污染;人类已经计划建造规模巨大的太空城,但却无力管理地球上的大城市。

总之,在科学、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的作用下,技术的应用方式只是拘泥于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它方面,违反了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分散性、网络性,割裂了技术活动与自然生命的统一,干扰了自然过程的多种节律,破坏了生物圈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给自然界造成了破坏。技术应用的科学基础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获得的自然的局部性的规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经济导向的利润合理性和生态不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等是造成技术应用破坏自然的最根本原因。要走出技术的危机,就要在考察分析、批判、校正技术开发利用的社会背景下,给出技术应用的正确背景以保证技术的正确应用。

四、走出技术破坏环境误区的恰当方式

如果我们认为技术的自主决定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从科学、社会的角度,分析技术的“座架”本质形成的原因以及技术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也没有必要从科学社会的角度探讨有利于环保技术的建构,而只要从技术本身来分析就行了。

也许正因为这样,海德格尔在对待怎样走出技术危机这一问题上,就没有看到技术的科学、政治、经济和伦理意涵,也就是没有看到这些因素对技术的“促逼”,即没有看到技术“座架”本质形成的自然科学因素和社会历史原因,没有从产生技术“座架”本质的那些原因的反思、分析、改变中去改变技术本身以走出技术的危机,而是把技术的本质扩张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走向了技术自主技术论。也正因为这样,他就只是针对技术的“座架”本质所内涵的“技术思维”——“计算性思维”进行批判。海德格尔认为正是这种“计算性思维”排斥了其他思维,使人总体的无思想;使人仅仅从技术上看待物,并把人束缚在技术之中受它控制。要走出这一误区,海德格尔认为,应该用那种“比理性化过程之势不可挡的狂乱和控制论的摄人心魄的魔力要清醒”[11]的“深思之思”取代“计算性思维”。这种深思之思就是走向“思”与“诗”。所谓思就是在深思中觉悟技术的本质,意识到技术的危险,看到技术的座架本质对自然和人类的解蔽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人在深思中觉醒,成为存在者的看护者。所谓看护,也就是“向着物的泰然处之”,放弃对事物的功能化、降格、缩减,让事物自身显示其所是。而要做到这一点,人及一切存在者就要“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走向诗意的存在,诗意的安居,让事物和世界在场于自身性和自立中,保持本真的存在状态。

海德格尔的这种技术拯救方案是行不通的。他所倡导的“思”,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计算性思维”的片面性,而应该更多地“沉思之思”,认识技术造成环境破坏的本质并拯救之。这是必要的。但是,这还不行。主要原因一是单靠这一点并不能冲破“技术思维”。二是即使“沉思之思”能够冲破“计算性思维”,但是,由于这种思维的转变不是快速的,而是缓慢的,因此人类必须漫长地等待这种转变。这点海德格尔自己也同意。问题是人类承担得起这种漫长的等待吗?这就是说,“深思”、“等待”、“泰然处之”、“向神密处敞开”不能现实地解决技术危机。

实际上,近现代技术是在政治、经济和伦理价值背景的调节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为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技术的本质中嵌入着它的产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科学和经济内涵。要改变技术的本质,就要改变技术产生的科学形态以及单纯为经济服务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寻找既能够保持自然的自然化状态,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

对于科学,应该考察分析批判它所依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原则相对于环境保护的缺陷,在此基础上,重构科学认识自然的恰当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础。本体论上由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由自然的分离还原走向自然的有机整体;认识论上由坚持绝对的科学真理观走向相对的科学真理观;由对天然自然的研究走向研究由人类社会、人工自然、天然自然三者组成的大自然系统;方法论上不仅要研究自然的规律性方面,还要研究自然的非规律性方面——结果的展现;不仅要采取还原性原则,通过认识低层次的来认识高层次的,通过研究要素来研究整体,还要采取整体性原则,通过高层次的研究来认识低层次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来认识要素;不仅要研究某些事物的外在表现,还要研究事物的经验性的方面,如动物的情感、智能等;不仅要研究因果决定论,还要针对具有目的性的存在,研究它的果因决定论;不仅要研究具有线性、整形等特征的对象,还要研究具有非线性、分形、混沌等特征的对象。由此使得科学的发展呈现生态化、人文化的特征,与传统科学不相一致。只有以这样的科学作为技术的知识基础,才能减少技术的应用对自然的破坏。 (此当另文阐述)

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应该加以改变,以有利于环境技术创新,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创新是不同的。传统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率更高、效能更好的新的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益的过程。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其生产方式是一种“原料——产品——废物”的模式,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因而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但那不是普遍的事情。当保护环境与增长经济矛盾时,传统技术创新更多地还是倾向于去增长经济。这一点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本质使然,也是目前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环境技术创新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变追求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体系为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多目标体系。它清楚地知道,只讲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往往是一种短视行为,会造成环境问题,威胁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也会导致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而只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导致社会的衰败。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的环境技术创新,才能使整个社会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由此产生的技术,在应用目标上,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生产过程中,与生态整体性的原则相符合;在应用过程中,体现非线性和循环性。因此,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等后现代性的特征。可以说,生态化的技术体现了后现代技术的本质。

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内在逻辑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他开发采用能给他带来更大剩余价值的技术。否则该项技术即使有利于环保而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也不会开发应用。既然如此,最好的技术应是既能带来更高的剩余价值,也能带来更好的环保效果的技术。它应用于生产既可实现社会生产的经济合理性,也可实现社会生产的生态合理性,达到两全其美。不过,在现实社会中,环境技术创新并不是依据市场经济逻辑开发的,往往在经济上并没有优势,不会被商品生产者所采纳。如此,这种技术的开发强度就不大,新开发的技术也没有多少人利用,只能束之高阁,起不到应有的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考察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技术创新的特征,进行制度创新,改变影响环境技术创新的各种要素,如伦理价值的内涵、政治经济的结构、法律法规的条款,限制进而禁止破坏环境的技术创新,激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这是技术的社会建构本质的必然要求。(此当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emmanul g mesthene.technological change:its impact on man and society.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1970.60.

[2][3][11]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c],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35页,第935页, 第1260页。

[4]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5]吴国盛:“海德格尔与科学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9期,第3页。

[6][德]彼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2页。

[7]陈昌曙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第204页。

[8]郭小晖:“试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1期,第2 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