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额贷款论文

小额贷款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8 08:24:31

小额贷款论文

小额贷款论文篇(1)

摘要: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许多行业在这次“海啸”中被淹没,但同时也有些行业经受住了考验,小额信用贷款就是这些剩下硕果中的一颗。一直以来我国的小额信用贷款在扶贫工作中展现其特有魅力,在活跃城乡经济方面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回顾并思索我国小额信用贷款成长经历,对比他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其成功背后的原因,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小额信用贷款成长,还能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小额信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扶贫

我国的小额信用贷款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成立“扶贫经济合作社”;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倡导商业性小额信用贷款的试点;200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开始试行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中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时间要比外国晚十多年,但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尤其在扶贫和活跃城乡经济方面效果显著。同样地,它也存在供给不足、机构整体水平不高,面临政策、管理能力和资金来源的限制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因此,如何正确分析当前我国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之路,拓展小额信用贷款,成为我国信贷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1小额信用贷款的含义

根据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给出的定义,“小额信贷”(Microfinance),从国际流行观点看,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以贫困或中低收入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是小额信贷项目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常规金融服务以及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特征;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是完善或规范的小额信贷。从本质上说,小额信贷是将组织制度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信贷活动与扶贫到户(或扶持到户)项目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2中国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情况

2.1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阶段

1994~1999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实验和示范,主要是以项目的方式来推进;同时,该阶段主要是把小额信贷作为扶贫的手段和工具来看待,人们重点探索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式小额信贷项目。

1999~2005年为第二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较,该阶段政府开始介入小额信贷。同时,正规金融领域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领域,开始利用小额信贷的一些机制来开展信贷活动。从2002年开始,借鉴农村信用社经验,政府开始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发放自主创业贷款。

从2005年开始至今为第三阶段,该阶段具有了小额信贷只贷不存的特点。这一阶段政府积极介入,监管部门推出了很多有利于小额信贷发展的框架。从整个行业来讲进入了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供给和需求都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200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始试营小额信贷业务,标志着商业化信贷的形成。

2.2中国小额信贷组织形式分类

(1)利用双边或多边项目成立专门的机构(办公室)来管理和操作外援资金,按照出资机构的要求和规章进行运作。按这样的组织机构来运作的项目有UNDP的项目、世界银行资助的项目、UNICEF的项目、执行期间的澳援青海项目、加拿大CIDA的新疆项目等。

(2)利用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来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由这样的组织机构运作的项目有社科院的“扶贫社”项目、香港乐施会的项目。

(3)三是由政府部门成立专门机构的管理和操作扶贫贴息贷款。由这样的组织机构运作的项目有陕西省、云南省、四川省和广西自治区等政府扶贫项目。

(4)由金融机构直接操作的小额信贷项目。例如,河北省滦平县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项目、澳援青海项目执行期满后交到地区农行执行的项目。以及从2002年开始全国范围农信社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不同组织机构实施的项目有各自的特征:一般说来,民间机构和外援项目重视社会发展和持续发展目标;政府项目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金融机构的项目多数注重持续性和风险控制。

2.3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取得的成效

在监管当局的引导下,截至2005年,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总额3.26万亿元,其中小企业数量为485.53万户。通过对已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数据的分析,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大致在4-7万元之间,平均年利率约为18%,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有助于信贷结构优化,降低了信贷集中度、推动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

3对比他国小额信用贷款

小额贷款在国外大大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然而在我国小额贷款虽然引入时间较早,但是它发挥的作用却远远低于外国,以下几个国家小额信贷的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和思考。

3.1经典模式

3.1.1GB模式

GB(乡村银行,GrameenBank)是孟加拉国小额信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其特点是专为贫困群体主要是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存、贷款、保险等综合服务。获得GB贷款的借贷人从得到贷款后的下周起,每周分期还贷一次,贷款期一般为1年,每周还款率为总贷款本息的2%。GB贷款实行连带责任制,借贷人需参加由不含直系亲属的5人组成的互助互保贷款小组,再由6-8个小组组成一个中心,分别选出组长和中心主任。为了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监督,发挥联保作用,形成组内制约机制,要求借贷人和GB各拿出少量资金,共同建立救济基金,用于紧急情况时帮助借款人;同时双方还再拿少量资金,为借款人办理医疗保险。中心主任每周(或每旬、每半月或每月)召集中心会议,检查贷款项目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办理放、还、存款等手续,并交流经验。GB目前基本能自我实现持续发展,贷款回收率达98%。

3.1.2孟加拉国的GB实行的是NGO模式的典型

GB的基础是以贷款小组为单位的农户组织,贷款小组由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农户自愿组成。小组成员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监督项目实施、承担还贷责任;在小组基础上建立中心,作为贷款交易和技术培训的场所,提供小额信贷,但要求贷款农户分期还款,定期参加中心活动。对于遵守GB规则、在项目成功基础上按时还贷的农户,给予连续放款激励。GB实行商业化经营,内部推行以工作量核定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

3.2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

主要有:为小额信贷建立良好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中低收入者为对象,提供以免担保贷款为主体的综合服务;以自愿为原则,建立借贷人自己的组织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建立依赖于市场化经营的组织体系;以政府支持为前提,主动与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和良好关系。

3.3引入中国后产生的问题

第一,所有小额信贷几乎都直接模仿了孟加拉的GB模式,但未能有效地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小额信贷体系化,没有确立可持续发展宗旨,缺乏持续发展能力。第二,我国小额信贷一直被作为一种扶贫方式,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第三,与国际上普遍通过适当提高利率,来排除非小额信贷对象贷款人的做法不同,我国政府一般规定其利率不得高于法定利率。第四,政府和农业银行共管的正规金融小额信贷存在政策属性和商业经营的体制性矛盾,责、权、利关系模糊,经营成本高,贷款回收率低。第五,小额信贷机构服务规模小。一是贷款余额规模非常小,二是覆盖范围小。第六,小额贷款出现多而滥现象。

4分析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问题

4.1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发展

中国地理、经济、社会环境和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充分地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发展战略。孟加拉、印度等国家的小额信贷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这些地方与中国的地理、社会条件差异很大,这些国家处于低纬度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度高,农业人口巨大,农业占GDP比例较大,社会闲置劳动力较多,具有极强的生产潜力,非常适合小额信贷的培育。而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东西人口分布不均,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社会闲置劳动力很少,政府注重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活跃。中国家庭注重高存款、低消费,对于通过借贷来进行生产和发展并不习惯。

4.2思想上正确对待借贷人

中国是由数千年封建思想古国转化为社会主义文明国家的,许多人的意识中仍存在一些阶级等级思想,在与农村和城市贫困借贷人的接触中,不自然地就在思想上划分了阶层。贫困借贷人需要通过借贷获得生产资料,从事高效率的生产使自己走出困境,这点正与小额信贷分配公平和提高生产效率相符。

4.3如何摆脱金融市场垄断

中国小额信用贷款问题的产生和金融市场的垄断有着极大的联系,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运行和变革,由于走的是一条“机构路径”,长期以来只注重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忽视了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和农村金融制度整体功能发挥,机构改革举措不少,但固有问题却总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方面,由于没有实现金融功能的相应途径,农业发展对某些金融功能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过度集中于正规途径,商业金融对利润的追逐使某些金融功能又发挥过度,其结果必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双双受到损害。如农村的4万亿元存款只有1万亿元作为贷款返回农村,其他都流到了城市。而返回农村的贷款又被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的关系户或富裕户截流,难以起到农业贷款的作用,降低了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热情。

4.4政府要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投入

小额信用贷款是一项对扶贫工作和活跃城乡经济有极大帮助的经济行为,但是它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政策、资金方面的困难,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小额信贷业务就没有国家给四大国有银行一样的政策补贴,导致其小额信贷的高利率而缺乏竞争力。小额信贷的活跃性同样不足,目前只有几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所以政府拓宽小额信贷,加大对其资金投入,才是解决其发展滞缓的关键所在。

5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几点建议

第一,打破信用合作社和少数几家商业银行一统信贷市场的局面,鼓励各家商业银行加信贷体系建设,吸纳资金入股,并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实现金融的多样化,从而完善市场金融的竞争体制。第二,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小额贷款条件和程序。要以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金融监管方面应采取相对灵活的政策和做法。第三,关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通过满足小额信贷的多元目标,如小额信贷资金的持续回收和不断扩大,小额信贷的受益人实现就业和摆脱贫困等,最终实现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对小额信贷进行宣传,教育、培训相关工作者,合理发放和运用小额信贷,减少风险,实现致富。

参考文献

1孙若梅.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焦瑾璞.探索发展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J].中国金融,2008(2)

小额贷款论文篇(2)

1.业务发展规模。按月统计兴业银行长沙分行2013年小额贷款业务,截至2013年12月31日,长沙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2469笔、贷款金额高达42.698亿元,贷款结余63162笔、金额53.9574亿元。

2.业务构成与期限构成。兴业银行长沙分行自开办小额贷款的业务以来主要拓展了包括住房贷、特色贷、商房贷和旅游贷在内的4个大类的业务。在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小额贷款业务量最大的是增信贷业务,2013年度累计投放了人民币426980.84万元,结余539574.1万元。

3.贷款用途与去向。2013年小额贷款业务均为生产经营类贷款,若按行业结构划分,大多数投向为中小企业(31.48亿元、比例达到了73.73%),其次依次个体经营者、农业及其他,其中个体经营者投放贷款7.45亿元,占比达到17.45%;向农业投放贷款2.45亿元,占比达到5.74%;其他贷款投放为1.318亿元,占比仅为3.09%。

4.贷款质量。整体而言,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小额贷款的贷款质量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逾期金额逐月增多,逾期时间也不断加长。以五级分类为标准,4月份起就出现了关注型贷款,9月份起就出现次级型贷款,仍未发现可疑型和损失型贷款,逾期率在1%以下,最高为0.90%。

二、兴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问题

1.业务资金管理不善。从兴业银行长沙分行2013年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状况来看,兴业银行的自身发展还不完善,首要问题是存在资金流向不合理。贫困人群很难获得贷款资金支持,实际上小额贷款资金更多向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以及农村中的中上层农户提供,而那些对小额贷款需求大的贫困群体却往往得不到资金支持。这是兴业银行小额贷款资金流向不合理的具体表现。

2.涉农产品创新落后。在长沙银行小额贷款产品的品种中,开放了住房贷、特色贷、商房贷和旅游贷贷4个大类的业务,主要授信群体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经营者,而针对于急需资金的普通农户的产品很少,这在产品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针对农户的小额贷款产品亟待开发。

3.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基层从业人员缺乏贷款检测和审计能力,而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对该类人员的业务培训时不与风险、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合作。风险管理和审计人员也缺少金融相关知识,其相应能力不足以及时和深层次地了解相关问题。此外基层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从业经验,基层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达不到从业要求。

4.业务监察管理不善。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对小额贷款业务的档案未进行制度化管理,档案管理情况混乱,重要凭证、文件并未执行双人双眼管理,更有甚者还存在借款人资料缺失的现象。从抽样的500份档案中发现,档案文件存在43份漏签字,18份代签字的档案;有18份贷款资料缺结婚证复印件和配偶身份证复印件;在235份商户担保的贷款业务中,40份缺少借款人营业执照复印件;15份影像资料取证简单并且存在归集不及时的现象。

三、对策及建议

1.重置银行资源配置,规范小额贷款流向。针对现阶段兴业银行长沙分行的自身发展还不完善,小额贷款业务资金总量不足,小额贷款资金流向不合理等问题,在进行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的优化设计前,对银行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规范贷款流向。

2.加大小额贷款业务产品创新力度,设置合理业务期限。银行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建立的客户数据库,基于金融行业盈利模式,流程和利润率等进行行业可行性分析,从而提高小额贷款业务质量和资产效率,以规避风险。基于前期市场调研和客户数据库分析,在增信贷、便利贷、标房贷和倍速贷4类产品的基础上,针对粮棉油种植经济模式多元化发展导致的农业生产周期相对延长,中小企业、微型企业资金周转不易的现状,敦促营销部门开发更多贴近市场的产品,完善小额贷款业务。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缺陷。根据调查了解兴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基层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贷款检测和审计能力,而风险管理和审计人员也缺少相应的金融产品知识。针对如此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有助于其在工作中更加合理地发放贷款,规避风险。

4.规范业务档案管理,加强客户资料审核。业务档案是反映业务谈判到成交全过程以及与客户之间关系的重要资料,是确保银行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和业务合法性的第一手证据。因此,兴业银行针对目前兴业银行贷款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小额贷款业务档案管理的方法:

4.1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化。对小额贷款业务档案的归档方法、内容、权利及责任制定细致的规定,建立一套拥有统一标准、健全制度、科学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标准,并将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小额贷款论文篇(3)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就是指资金的来源风险。由于法律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为自然人、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的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能通过公众存款进行。而事实上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在成立了不久之后就将公司的资本全部发放完,由于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这与社会的巨大需求形成了愈演愈烈的矛盾。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得部分小额贷款公司铤而走险。从而导致出现民间借贷甚至非法集资等不良现象。

(二)投资风险

所谓投资风险就是指通过投资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而发生的风险。这种风险多发于对合作伙伴的过度信任或者因为有高收益在没有完全考察好就进行贷款。例如,一些企业或者个人为了追求高额的回报选择投资股票、期货。而这些投资可能会被套牢,从而引发投资风险。又比如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投资房产,但是房产还是有可能下跌。这些风险一旦处理不好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影响。当然,小额贷款公司在投资时也不能过于信赖银行,为追求高额收益,而不经过公司内部的层层把关,替银行客户还贷款。因为可能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银行没有如期对该客户进行新的贷款发放,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本金没法收回。例如,在大连市的某个小额贷款公司就曾发生这样的失败案例。出于对银行的信任以及对高额利润的追逐,这家贷款公司替大连实德集团还清了2亿即将到期的贷款。而由于大连实德集团内部管理层及经营状况的突变,导致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披露,银行也随即停止了对大连实德集团的新贷款,这导致了该小额贷款公司至今未能收到资金本金。

(三)资金回收风险

一般而言,资金回收风险包括两项过程。其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其二是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而这两个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回收额度和时间则成为资金回收风险。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资金能否按照预算全部发放出去,使得资金运转起来,并且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资金是公司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其中的资金回收风险需要严格把握,才能够将风险将至最低,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四)资金操作风险

所谓资金操作风险就是指小额贷款公司因为内部程序、人员或者系统的不完备或者失效而造成的操作风险。当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普遍面临的资金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一些公司目前采用的仍然是一般企业普遍使用的财务系统软件,并不是专门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设置的数据信息化系统。在业务数据统计方面还是使用传统的人工输入的方式。随着企业的客户群的增加以及企业业务范围的开拓,还是使用人工的输入的方式不免会造成错误。因为手工操作EXCEL很难满足所有的贷款客户利息、本金以及到期截止日的提醒和计算。甚至会在一些时候造成新老客户的分辨不清以及信息混乱的问题出现。

二、如何有效防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开拓融资渠道,使融资多元化

首先,增资扩股以提高资金的实力,为贷款发放做好前提准备。一方面,利用现代的广泛社会资源,为小额贷款公司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增加公司的融资渠道,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摆脱因资金受限而阻碍公司发展的困局。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股东资金实力的方法来间接增加公司的实力。其次,协助当地政府搭建投资平台。例如,国家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的银行,积极致力于拓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种模式已经解决了许多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融资问题。由此可见,通过搭建地方性的政策投资平台能够更好的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发展和融资能力。

(二)建立起良好的内部运营风险控制机制

在小额贷款公司诞生之日起,其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更多的依赖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得到了发展。而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以及渐渐将其纳入金融机构范畴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健全的市场机制以及良好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必不可少。因而,首先要建立起来专门的法律法规。为此,应当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吸取过程中的教训,尽快的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制定合理的内部有控制机制,完善制度设计以使得小额贷款公司能够顺应市场机制灵活的调整利率以满足成本和盈利的需求,实现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外部监管机制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将外部监管分为两种。其一是审慎监管原则,其二是非审慎监管原则。前者是针对于具有公众存款性质的贷款公司,守着是针对不具有公众存款性质的贷款公司。显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其外部监管应当采取非审慎的监管原则。其本质是通过为小额贷款机构设计行为准则,这其中包括了对小额贷款机构的信贷业务准入,保护顾客,以及防止金融诈欺和金融犯罪等行为。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和成长,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

(四)建立健全金融操作细则

如上所述,由于金融操作而产生的风险会给小额贷款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为了能够充分的防范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操作风险,就必须严格建立健全金融操作细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第一,做好分析统计。尤其是对所贷款项目单位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其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第二,对项目单位调查的广度和深度要进行强化,深入分析项目单位提供的财务数据。第三,在进行项目调查的过程中要重点对企业的所有人进行身心健康的详细调查。第四,在进行放款之前要查询企业的最新征信报告,以切实防止项目发放这段时间中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而带来的风险。第五,要经常性的与其他小额贷款机构进行交流,虚心学习别的公司成功的经验,做好金融操作细节整理。

三、结论

小额贷款论文篇(4)

关键词:商业性小额信贷;制度框架

小额信贷作为发展中国家缓解贫困、增加农户收入的新型金融方式,在一些地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穷人的信贷服务问题。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小额信贷试点以来,先后探索了NGO小额信贷、政府主导的扶贫社、农信社的小额信贷活动、商业化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形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金补充渠道匮乏、利率定价不科学、扶贫功能弱化等一系列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的福利,构建与小额贷款本质特征相适应的商业性小额信贷框架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小额信贷理论的梳理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专门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信贷服务的金融创新形式,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将其定义为“向贫困者提供诸如贷款、储蓄及其他金融服务以满足他们经营、生产和消费方面的金融需求”,其基本目标是通过向穷人提供信贷服务以帮助其消除贫困。这种目标导向使小额信贷机构在经营理念和运营机制上与传统金融机构具有本质区别:即以向贫困人口提供信贷为目标,通过特殊的机制设计实现遵循银行原则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金融机构是以盈利为目标,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从国际流行观点看,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帮助穷人消除贫困的金融制度安排,基本特征不外乎三方面:一是面向穷人和低收入者;二是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三是具有不同于传统商业金融的独特信贷管理机制。国内外对于小额信贷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以上三方面展开。通过深入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论述,本文把小额信贷理论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小额信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模式理论;二是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理论。

(一)小额信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模式

小额信贷的发展起始于NGO开展的旨在帮助穷人脱贫的金融活动。随着这种非政府组织开展的福利性小额信贷在世界各地的实践,其内在逻辑缺陷引发的可持续性问题备受关注。“这种帮助穷人脱离贫困的小额信贷机构能否实现自身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J.Morduch(2000)认为,小额信贷的提倡者,提出了一个双赢命题:遵循良好银行原则的小额信贷机构不但缓解了最多的贫困,而且可以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性。作为一般命题,该理念在逻辑上难以成立,也难以得到可得的经验数据支持。Graeme Buckley(2002)认为福利性小额信贷的实际问题更为深刻,不能单独通过资本注入解决,需要社会经济条件根本的结构性变革。基于对小额信贷实现的基本目标认识的不同,逐渐形成了福利性小额信贷理论和制度性小额信贷理论。

福利性小额信贷理论以M.Yunus博士为代表,他用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实践证明了“穷人也能用好贷款”,认为扶贫不能单纯靠救济,而是要通过对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发动其努力从事再生产。福利性小额信贷旨在为最贫穷者提供信贷服务,支持其进行再生产以帮助其缓解贫困,增加福利。福利性小额信贷的提倡者认为,小额信贷成功的标准在于多大程度上能满足最贫困人群的金融需求,以补贴方式弥补发放贷款所获得的收入与发放贷款所支付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必需的,是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对于“福利性”小额信贷理论而言,制度性小额信贷的倡导者认为,由于小额信贷是以贫困人群和家庭为目标客户,这些客户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薄弱导致了其贷款违约的概率较高。同时,由于额度小,地区金融环境差,导致操作费用相对较高,这些费用只能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和较大的存贷利率差来覆盖。高利率与小额信贷帮助贫穷者消除贫困的初衷相矛盾,如果以相对较低的利率为贫穷者提供贷款,小额信贷机构自身则很难实现财务上的盈亏平衡。因此,福利性小额信贷不具有可持续性。对于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制度性小额信贷的代表人物M.S.Robinson(2001)女士认为主要得益于孟加拉的政治体制,其次是依赖Yunus博士这样既具备社会责任又精通金融管理的关键人物掌控发展方向。制度性小额信贷的提倡者认为,小额信贷的首要目标应是维持机构本身的可持续性。他们强调在帮助贫穷者摆脱贫困的同时要实现自身的盈利;要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以增强机构自身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维持自身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性,为贫穷者提供长期的、更好的金融服务。如果建立了商业化的运营机制,小额信贷可以实现扶贫的社会效益和机构盈利的双赢。

(二)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理论

以低收入人群和家庭为目标客户的小额信贷为什么在过去的40年中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额信贷独特的运行机制--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技术。从各种形式的小额信贷实践看,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团体贷款(group lending)、动态激励(dynamic incentives)、定期还款计划(regular repayment schedules)以及担保替代(collateral substitultes)等。这些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小额信贷是面向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金融组织形式,通过“熟人社会”特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小额信贷机构和客户之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团体贷款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小额信贷管理技术之一,它把借款人分为同质的贷款小组,一方面通过连带责任机制,引导借款人在形成小组时选择性配对(assortative matching),将高风险的借款人驱逐出去,实现小组的同质化,以减低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甄别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监督机制,确保借款人诚实使用资金。

动态激励把借款者和小额信贷机构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重复博弈。认为当一个借款者有持续的贷款需求时,为了获得将来的贷款,就会减小现期违约的可能性。因此,在贷款初期贷出较小额度,若偿还满意,随后逐步放大贷款额度,通过重复交易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提高偿还率。

定期还款计划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分期还款制度,有些类似于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要求借款人在贷款开始不久就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还款。每周或每月偿付,使得家庭必须依赖其他收入来源,而不仅仅依赖于借款所投资项目的收入,意味着贷款的偿还依赖于家庭稳定的、多样化的收入流。

担保替代是从小额信贷的区域性特征出发,提出的一种社会担保形式。虽然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都不明确要求客户提供担保(抵押)品,但各种替代性担保却广泛存在着,主要包括“小组共同基金”、“强制储蓄”,甚至借款者的社会资本等。由物质担保向社会担保转变是小额信贷担保不同于商业银行担保的本质所在。

二、福利导向的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基本框架

以社会福利为导向的商业性小额框架应当包括实现帮助贫穷者消除贫困,保持商业化可持续的双重目标。这包括,一是消除高利率对社会福利性的影响;二是消除资金补充渠道单一对资金成本的影响;三是消除监管虚置对发展定位与扩张的影响;四是消除盈利目标导向对客户选择的影响;六是消除商业化对信贷管理技术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如图所示,福利导向的商业性小额信贷框架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高效的补贴机制

为了实现消除贫困和商业化可持续的双重目标,补贴仍是商业性小额信贷的核心,世界上运营比较成功的商业性小额贷款机构,基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补贴。对于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说,这种补贴要采用直接对借款者进行贴息的形式,只有在借款者偿还借款本息后,才能凭借还款凭据获得政府贴息,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直接对小额信贷机构贴息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确保贫困者贷款的获得性。其次,要通过积极税收优惠提升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回报率。

(二)高效的监管机制

拉美国家小额信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当局采取了积极的监管和引导措施。它们的主要经验,一是以小额贷款机构能否吸收公众存款为标准,分别采用审慎监管或非审慎监管,对能吸收公众存款的小额信贷机构采取审慎监管,对不能吸收公众存款的采取非审慎监管。二是把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业务,把监管扩展到了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所有金融机构。三是依据小额信贷业务和机构的特殊风险,对传统的商业银行监管工具进行调整,这些工具包括最低资本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的认定和风险分类标准、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贷款冲销、风险纠治手段等。高效的监管体制保证了拉美小额信贷机构规范、安全运营,并主动把业务重点放在帮助穷人摆脱贫困上。我国小额信贷监管框架的构建,要把重点放在选择合适的监管主体上,以提升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三)高效的资金补充机制

从国际小额信贷的实践看,无论是能吸存的还是不能吸存的,都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资金不足,规模就不能做大,规模不能做大经营成本就很难降下来,成本降不下来就只能通过较高的利率水平维护盈亏平衡。资金不足已成为长期以来困扰小额信贷发展的桎梏,也成为影响其发挥福利功能的关键。对于我国“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可以从顶层制度上积极推动规范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变,从源头上解决小额信贷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批发、银行间交易市场拆借、财政循环基金、发行小额信贷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小额信贷的融资渠道。

(四)高效的小额信贷管理机制

小额信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有效的小额信贷管理技术。要积极采用团体贷款、动态激励、定期还款计划、担保替代等独特的小额信贷管理技术,以增强小额贷款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B.Marulanda and M.Otero,Benchmarking Microfinance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2004.

[2]B.Marulanda and M.Otero,The Profile of Microfinance in Latin America in Ten Years: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2004.

[3]J.Morduch,The Microfiance Schism World Development, 2000, 28(4): 617-629.

小额贷款论文篇(5)

关键词:小额贷款;风险评价;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6-0106-05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识码:A

一、小额贷款的内涵

(一)小额贷款的定义

小额信贷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最初是一种“发展金融”的模式,到了20世纪80-90年代,演变成为小额贷款的模式。对于小额信贷,国际上有两个词相对应,一个为Microfinance,是微型金融服务的概念,主要是指针对中低收人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另一个为Microcredit(小额信贷),是指中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信贷服务,包括中低收入群体在内,社会上仍有较多的经济主体没有或者是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对没有和没有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群体提供服务,是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概念(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络,2009)。

国内外学者关于小额信贷的理解还没有完全统一,主要从以下角度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

服务对象角度。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把小额信贷界定为对贫困者提供诸如贷款、储蓄及其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经营、生产、消费等方面的需要。乔安娜・雷格伍德(2000)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经济发展途径,意在使低收入妇女和男人受益,它包括向低收入客户或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杜晓山、孙若梅(2002)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吴国宝、李兴平(2003)认为,小额信贷是通过一定的金融中介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穷人提供信贷服务的一种特殊信贷方式。姚先斌、程恩江(1998)认为小额信贷是指贷款和存款两方面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其服务对象是城乡低收入阶层。

金融比较角度。焦瑾璞、杨骏(2006)把小额信贷定义为一种非正规金融服务,是区别于正规金融和传统高利贷的新型金融服务。

信贷方式角度。Morduch(1997)把小额信贷定义为一种向贫困人群直接提供较高利率的、无资产担保的、小额度的并保持了高还贷率的信贷方式。杜晓山(2005)认为其是在一定区域内,在特殊的制度安排下,按特定目标向贫困人口直接提供贷款资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

发展角度。何广文、李莉莉(2005)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一种由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或机制发展起来的,针对中低收人群体融资需要的金融产品和信贷制度。王绯(2007)认为,小额信贷是最初来源于以社会发展为初衷的,对广大微小经济个体(如个体户、农户等广大有经济活动能力的劳动经营者)提供的金额较小的贷款服务。

从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对小额信贷定义主要考虑贷款金额、针对人群、信用和担保的特点等因素。

(二)小额贷款的类型

根据小额信贷的宗旨、目标、资金来源和组织结构,将其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以国际机构捐赠或软贷款为资金来源,以民间或半官半民组织形式为运作机构的小额信贷试验项目;第二类是以国家财政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以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来运作的政策性小额信贷项目;第三类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存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杜晓山,2005)

胡慷(2007)认为,根据小额信贷的组织、受益对象及贷款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按组织划分,小额信贷机构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正规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等)、半正式的金融机构(包括非政府的金融组织等)、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自助团体等)和银行建立的联系机构(如机构等);按受益对象划分,小额信贷可分为农村贫困地区小额信贷、城镇下岗职工小额信贷和残疾人小额信贷;按贷款方式划分,小额信贷又可分为实物信贷、扶贫资源传递等类型。

王绯(2007)提出根据银行与客户的联系方式可将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分为两类:直接类,即建立内部部门或独立公司,直接向客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间接类,即通过与现有小额信贷机构合作进入市场。

何嗣江、史晋川(2009)提出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小额贷款分为个人贷款、小组贷款、微型企业贷款等多种不同的模式。我国小额贷款的业务品种主要有四种:小本微贷款、小本小贷款、小本信用贷款、小本灵活分期。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小额贷款的认识及实践方式,将小额贷款类型归纳为表1:

二、小额贷款风险因素

(一)小额贷款风险类型

国内学者对小额贷款风险的研究较为深入,其研究以农贷市场的小额贷款较多。孟建华(2002)通过对中外小额贷款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对小额贷款风险影响最大的是贷款有无担保和对贷款人的法律约束力。吴宝山、卢涛(2006)认为小额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贷款操作风险、信用等级操作风险、管理风险、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政策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农户信用风险、贷款用途转移风险。段文杰(2009)对小额农贷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其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价格风险、供求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石敬勇(2009)按照小额信贷风险的参与主体,将其风险分为环境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政策风险四大类。

胡聪慧(2008)认为我国农户信贷市场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风险:一是不可抗拒的农业系统性风险;二是主观违约风险。朱欣乐(2010)认为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营运风险和自然风险。

(二)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Jose A.G.Baptista等人(2006)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分析得出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有:贷款数额、贷款期限、贷款用途、贷款利率、贷款人经营理念、贷款人经营思路、贷款人经营水平、贷款人拥有土地面积、贷款人有无违法记录。S.Jha&K.s.Bawa(2007)通过印度小额贷款的实证研究,从贷款人的角度分析了小额贷款风险的影响因素,它们是:贷款人文化程度、贷款人家庭收支状况、贷款人固定资产合计、对贷款人的法律约束力、贷款人信用状况、贷款人耐用消费品合计。James Copestake(2007)认为贷款人的健康状况、性别、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净资产都会对小额贷款风险产生影响。Valentina Hartarska&Denis Nadolnyak(2007)分析了世界银行1998年至2002年在全球各国发放小额贷款的风险情况,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现状、产品市场进入难度、产品发展潜力、贷款人技术和能力、贷

款有无担保、产品的产业政策、政府对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是小额贷款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RubanaMahjabeen(2008)研究了孟加拉国发放小额贷款的风险情况,提出贷款总额贷款周期、贷款人的抵押品价值、贷款人拥有的耐用商品价值等因素会对小额贷款风险产生影响。

孙清、汪祖杰(2006)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小额农贷信用风险,认为影响还贷的因素有财产水平、负债状况、借款用途。马文勤、孔荣(2009)等人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的农业收入、非农收入、房屋价值、贷款用途、贷款数额与农户信用风险有显著相关关系。

国内许多学者从小额贷款公司的角度研究了其风险影响因素。吴晓灵(2005)认为,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监管模式的不确定性和资金来源的有限性。焦谨璞(2006)认为中国开展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健全和完善的政策法规、监管体系,缺乏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杨速炎(2007)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补充,如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薄弱的风险控制意识、严重的资金短缺。周海林(2008)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相对较低、税费负担重、经营开支较高。

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小额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了小额贷款的风险因素,如表2。

三、小额贷款风险评价

国内外学者的贷款风险评价研究大部分是针对商业银行的大型企业贷款,对于商业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风险评价研究较少,且主要采用信用评估模型进行评估。Schreiner(1999,2000)认为信用评估模型可以帮助信贷员进行判断决策,从而改善对客户信用的预测。在之后的研究中,Sch-reiner(2002)进一步证实了信用评分在降低信息收集成本、改善小额贷款机构的服务和经营可持续方面的作用。但是信用评分模型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小额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估,因为信贷员收集的信息在贷款决策中的地位无法取代。Inderst&MueHer(2007)的研究表明,小型企业的信用评分将限制当地银行的信息优势,加剧竞争、提高贷款条件。

因此,为提高贷款风险评估准确率,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些辅评估手段。Buchenau(2003)提出运用统计分析与信用评分相结合的技术以了解客户,降低借贷风险。Dellien&Schreiner(2005)认为中小银行应采取更为个性化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进行信用评分,而小额贷款机构应以信用评分作为信贷员发放消费贷款的信用分析依据。Tedeschi(2005)构建了动态激励的个人小额贷款模型,以帮助借款者获得额外贷款,阻止违约或不愿意偿还贷款行为的消极结果。Robert DeYoung(2008)利用Stacked-Fogit模型分析各指标对小额贷款客户的信用得分的影响。

我国学者也对小额贷款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戴立新(2007,2008)从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临的风险人手,构建了小额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学习规则和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进行了评价。肖冬荣(2008)基于粗糙集方法,研究了我国的个人信贷风险评估。王雅玲(2008)认为VaR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是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小额贷款风险评估工具,分别有利于农信社小额信贷市场风险评估和信用风险评估。陈良维(2008)建立了涵盖年龄、贷款历史、家庭收入来源等15个指标,涉及自然情况、家庭情况、信用情况等3方面的农户小额贷款评价体系。闫雪、卢继梁(2010)提出了提高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力的创新型路径――信用评估体系。申韬(2010)运用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软集合理论,提出了现阶段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特征相符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四、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合文献,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小额贷款的信用、担保与联保、内部管理和政策控制提出了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创新机制。

(一)信用控制

Ghosh&D.Ray(1997)认为贷款方可以以渐进贷款方式检验借款人的资信,因为随着可获取资金数额的增大,借款人会越来越担心失去获得的资金可能性,进而增加了借款人的违约成本。

陈莹(2006)提出将信用评分法应用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控制,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提高风险控制的效果。吴皎、房德东(2004)认为,完善农户征信评信机制,建立健全农户家庭收支账目和经济活动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减少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非对称信息的影响来控制农村信贷风险。

(二)担保与联保控制

Stiglitz(1990)认为,小组贷款能有效解决道德风险这一问题,小额信贷机构也将监管职能转移给借款人自身,并提高了监管效率。Ghatak(2000)认为,小组贷款协议会形成“类聚效应”(Assortativematching),有助于贷款机构解决“逆向选择”问题。Morduch(1999)和Ghatak(1999,2000)认为,小组贷款之所以有显著的效果,是由于乡村经济体中的亲密关系和社会约束性,可以成为解决借款方向贷款方转嫁风险问题的一大法宝。Besley&Coate(1995)认为,在小组联保之间实行横向监督机制有利于提升还款率。Guttman(2007)的研究发现,社会担保方法可以解决孟加拉背景下的信贷偿付问题。

张改清、陈凯(2003)从博弈均衡的角度对联保贷款的内在运行机理进行研究,并得出联保机制有助于提高贷款还款率等重要结论。高凌云、刘钟钦(2008)认为农户联保制度是小额贷款风险控制的手段之一,它与无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构成了小额贷款的主要品种。并借鉴国际上主要农户联保制度的措施,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从灵活组建小组、简化贷款手续和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针对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寇军中(2008)在研究小额贷款担保问题时指出,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实行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夏琦(2011)提出通过引导农户成立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摸索出一条担保合作社+农户的营销模式。

(三)内部管理控制

石敬勇(2009)认为金融预警作为新兴的控制手段,利用了事前反馈风险的优势,应该广泛应用于我国小额信贷风险控制中。仲彬、刘念(2002)指出,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运作机制是通过输入一组预警指标,经过预警处理后输出真实、有效的预警信号,然后对未来银行体系健康状况进行预测,以便决策者及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对策。何康(2010)提出商

业银行信贷风险分别从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规避,加强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要建立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加强放贷后资金的监控四方面进行控制。江奕俊(2009)也提出可以从银行自身情况出发,加强风险分析和预警机制,强化风险的全员全过程管理,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Ghatak(1999,2000)分析了连带责任贷款技术的两大特征――自愿形成小组以及连带责任,建立了连带责任贷款技术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基本理论框架。Conning(2005)的研究表明,连带责任贷款技术并不是依赖于借款人假定的监督与信息优势,该技术对借款人的生产以及监督行为同时提供了激励。Jain&Mansuri(2003)引入了对定期还款技术,研究发现,定期还款制度有助于非正规部门出面阻止借款人生产技术选择中的道德风险行为。

裴增杰(2004)认为改革现有的商业银行组织体制,切实注重对人的监管和控制;实行员工每年强制休假制度,强化员工终身素质教育,注重员工的人格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热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系统。赵绪国(2008)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进行小额贷款风险控制时主要从严格流程操作,建立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积极参与信用体系建设三方面共同努力。谢莉莉(2009)认为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手段,在转移风险上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商业银行资金运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载体。原韬(2009)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设计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做好放贷审查,严控关联企业贷款,加强贷后管理和建立风险转移机制。胡娟(2010)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分行1987年到2009年的季度数据建立ARCH模型,预测商业银行下一年的贷款总量,从而对银行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四)政策控制

我国的小额信贷过于倾向于福利主义,不能解决小额信贷项目运作成本高和风险高的问题。政府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协调部门关系和开创外部金融环境方面,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为小额信贷创造宽松的环境(王晓静,2008)。另外,利率水平的高低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林丽琼,2007),应与小额信贷机构定位相适应,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利率体系,允许政府机构贴息低利率、城乡信用社利率上限和非政府机构的市场化利率并存(刘锡良、洪正,2005),并完善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刘燕(2008)提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我国小额信贷的监管法律体系:其一,规定多元化的市场准入监管法律制度;其二,健全审慎性监管法律制度;其三,设立小额信贷的市场退出机制。总之,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使小额贷款业务过程、小额贷款机构的运作均有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约束,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途径及方法归纳为表3。

五、研究评价及研究展望

(一)研究评价

综合以上分析,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风险因素、风险评价、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风险理论、预警管理理论、博弈论,以及统计分析方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小额贷款风险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额贷款实证研究比较少,缺乏我国小额贷款全面系统数据。因此,我国小额贷款风险的实证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扩大样本范围,增加样本选择的随机性和数量;二是应多采用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三是从环境、政府、贷款人不同层面进行样本采集和的小额贷款风险指标筛选。

第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国内外研究多为静态的模型,不能动态的分析各种风险。因此需要全面分析小额贷款风险因素,建立多维模型,使得变量更为全面。

第三,现有评价方法多采用定性评分、专家判断等主观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对于各个风险因素的量化仍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应全面掌握我国小额贷款风险因素,构建科学的小额贷款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二)研究展望

小额贷款的风险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研究:

第一,建立小额贷款风险评价的系统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或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车险道德风险的评价模型;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建设小额贷款风险信息系统,用于政府、金融机构等对小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预警、系统监控和风险防范。

第二,对我国小额贷款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全面掌握我国小额贷款风险的现状,构建基于社会、政府、企业不同层面的小额贷款风险全面风险防范体系,为小额贷款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借鉴。

第三,建立基于多方主体的小额贷款风险的模型。包括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博弈模型等。深刻分析小额贷款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机理,风险发展、运动的规律,风险防范的机制等。

第四,小额贷款风险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分析典型国家小额贷款风险的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与我国小额贷款风险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启示,作为政府、企业的决策参考。

第五,我国小额贷款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施方案。分析我国小额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小额贷款改革的策略,并形成系统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乔安娜・雷格伍德,马小丁,朱竞梅译,小额金融信贷手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2,(7).

[3]姚先斌,程恩江,小额信贷的概念、原则及在中国的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8,(4):52-57.

[4]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5]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6]何广文,李莉莉,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空间分析[J].银行家,2005,(11):108-111.

[7]王绯,小额贷款的模式与信贷技术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10.

[8]胡慷,我国发展小额贷款的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12).

[9]何嗣江,史晋川,弱势群体帮扶中的金融创新研究――以台州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26-34.

[10]孟建华,中外小额贷款的比较分析[J].上海金融,2002,(12):50-51.

[11]段文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与效益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09,(1):48-49.

小额贷款论文篇(6)

博弈论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

一、小额贷款公司和商业银行SOWT对比分析

1、内部对比

优势方面(S),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相比,运作机制效率较高,管理单位成本较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普遍在7个工作日内做出贷款申请是否支持、贷款周期、贷款金额等决定,而商业银行普遍需要1个月左右。小额贷款公司比商业银行更具有灵活性,创新性较强,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相比,贷款要求较低,同时能够为客户专门设计个性的贷款方案,能够迎合更广范的客户群,从而获得了较大市场。

劣势方面(W),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通常高于商业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小额贷款公司起步晚,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经验有较大距离,规章制度有待完善;在人力资源供给上,小额贷款公司专业性人才较少,整体专业素质较差,而商业银行人才供给相对完善;在资源共享上,小额贷款公司只借不存的模式导致资金来源单一,资本较少,网点覆盖面较小,世界化资源稀缺,商业银行资金雄厚,网点覆盖面多;小额贷款公司的特殊属性导致了客户群的信用保障水平较差,风险系数较大。

2、外部对比

机会方面(O),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都带了空前机遇,农村贷款需求和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巨大,面对商业银行的准入条件,小额贷款公司以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更能够缓解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贷款困难的矛盾。

挑战方面(T),商业银行环境较为有序,而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缺乏监管,行业秩序较差,“皮包公司”较多,社会信誉较差;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满足商业银行服务与客户群需求的不对称性,存在较大的商业利益,行业进入者不断增加,尤其是商业银行不断进行小额贷款试点运行工作,导致行业竞争加大;我国现有政策多向商业倾斜、保护,主要体现在对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存款严格限制,同时肩负高额税率,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二、基于博弈论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分析

1、贷款人风险分析

当借款人提出借款申请,小额贷款公司拒绝了申请时,发生的损益为0,从机会主义的角度讲,损失了此次未成交的贷款产生的利润。

当贷款人贷款金额为a元,每个月贷款利率为b(0b

2、信息不对称下市场风险分析

为了分析小额贷款公司与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试点运行对比,我们假设商业银行打算推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而小额贷款公司也打算进入该市场,商业银行的决策会参考小额贷款公司的行为选择,然而,小额贷款公司并不了解该市场行情,成本预算并不在控制范围之内,二者处于不完备信息博弈,以下我们讨论在高成本和低成本下的博弈进入情况。

当成产成本过高,收益较小时,小额贷款公司选择不进入市场,不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为宜,当推出金融产品成本相对低时,小额贷款公司进入市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假设在进入市场、推出金融产品的成本较低,α2代表商业银行进入该市场的可能性,α1代表小额贷款公司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概率,α1是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小额贷款公司对商业银行的最优对策,而α2是商业银行的最优对策。

当α(1)+(1-α)[α1(-1)+(1-α1)(1)]>0时,小额贷款公司选择进入市场.即α1的概率为1。

当α1>1/2(1-α)时,小额贷款公司选择拒绝进入市场,即α1的概率为0。

当α1=1/2(1-α)时,进入或不进入都可以。

3、监管博弈风险分析

监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监管,不监管的条件下,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产生额外的非法利润m1,若监管,小额贷款公司取得合法利润为m2,监管部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费用n,如果监管部门对对小额贷款公司做出处罚,罚金为y,非法经营对社会的损失为k,监管有利于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誉收益h1,提高监管部门的信誉收益h2,不监管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誉造成损失为l1,对监管部门的信誉损失为l2。

三、小额贷款公司基于不对称优势下的占优势均衡策略

1、明确市场定位,抓住目标客户群

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主要以低收入群体弱势为主,如农户、中小微企业,树立长期为该类客户服务的精神,而这些人群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不能够完全保证,这需要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吸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股权分散,虽然分权制衡避免了独裁、专断的弊端,但是,难免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应健全董事会决策、审议机制,同时,实行绩效化管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

3、创新发展金融产品

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发挥自身规模小,灵活多变的比较优势,不断开阔农村、中小微企业等目标客户的业务,迎合市场需求与政策导向,进行业务创新,如对大学生创业,可以降低利率;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也要进行技术创新,主要为吸收国内、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不断推出金融新产品。

4、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市场进入、监管、贷款审核等风险上,要健全公司风险管理规范,完善市场风险评估机制,明确业务

操作流程,权责分明,保证准备金充足,政府相关部分应该对小额贷款公司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小额贷款公司合法经营,降低小额贷款公司违法获利的行为,维持行业秩序。

5、寻求合作,互利共赢

小额贷款公司同商业银行建立在不对称的市场结构上,互利共赢,立足点主要表现在:小额贷款公司规模较小,设立成本较低,分布较为灵活,可以满足商业银行在地域分布的不足;另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存款能力差,依靠商业银行,可以融入资金,弥补资金链不足的弊端;最后,小额贷款公司拥有更为广泛的客户群,能够为商业银行打开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曲小刚,罗剑朝.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和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小额贷款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困境,政策支持

一、贵州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

1、贵州省的试点省份,贷款公司发展迅速。2005年,央行明确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五省区进行只贷不存的“农村小额信贷组织”试点。2006年8月15日,江口华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江口县挂牌成立并举行首笔贷款发放签字仪式。为了控制风险,公司对贷款的额度进行了限制,规定单笔贷款规模不得超过全部资本金总额的2%,并规定“三农”贷款比例不得低于30%。据调查,华地小额贷款公司70%以上的贷款都是担保贷款,其余主要按照信用贷款方式发放。在贷款对象上,主要以个体经营者和农户作为目标主体,农村个体经营户占贷款对象的72.2%,其余主要为农户贷款。除农户种养业外,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用途涉及农户产品加工、农村建房及农机、农业运输、农村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贷款主要以3个月期和6个月期的短期贷款为主,短期贷款占77.67%,其余贷款为1年期(含1年)以上贷款。平均贷款金额在1.1万元左右,高于2万元以上的贷款业务相对较少。

贵州省自开展小额贷款试点工作以后,共分三个批次成立了89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贵阳市为19家。按照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金最低为5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但贵州省目前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最低都达到了1000万元,最高则为5000万元,均为股份有限公司。据调查,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总计有17户,重点面向贵州省“三农”和农村经济较为活跃的县(市、区)进行布点,共吸引和募集社会资本5.37亿元,其中,法人股东资金2300万元,自然人股东资金5.14亿元;84%以上的企业高管人员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6%以上的高管人员拥有金融业从业经验。第二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主要在贵州经济强县进行布点,36家获得筹建,其中安顺市作为多种经济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而获得7个试点公司名额,为各市(州、地)之冠。第三批36家,为2010年年初完成审批和组建,主要分布在还未有小额贷款公司的县市。

贵州部分贷款公司到2010年8月末注册资本金情况(单位:万元)

序号

公司名称

注册资本金

成立时间

1

贵州江口华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3000

2006-8-15

2

安顺市平坝星火小额贷款股份有限

1300

2009-3-6

3

贵阳市白云区黔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3000

2009-6-16

4

贵阳市云岩区汇君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5000

2009-9-28

5

贵阳市中兴银联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5000

2009-9-28

6

湄潭县瑞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2000

2010-5-23

7

贵阳仰天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3000

2010-7-27

8

贵阳新合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