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中学生教育论文

中学生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6 04:42:16
中学生教育论文

中学生教育论文:论开放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特点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联系实际分析了在开放教育本科中,自主学习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要求,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心理优势,以及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呼吁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主体;心理品质;心理优势;心理问题

一、自主学习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要求

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也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地选择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则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一种客体。因此,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要求颇高。

(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来自环境的感知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生成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学习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建构过程。而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成了自我教育的主体,这意味着依赖他人的教育转换为依赖自己的教育。并且学生还成为自主选择的主体,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都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对象。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不受限制、相对自由的。学生学不学、努力不努力学、学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激发下进行的,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习动机的强度密切相关。

若一个学生具有强烈学习动机。就能建立自我约束机制,使学习逐步从单纯功利性需要逐步转化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我实现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自觉抵制诱惑、克服困难。

(二)良好的认知水平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个体化学习方式,但自由不是放任自流、随波逐流,而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主见地学习。因此,自主学习必须建立良好的元认知水平的基础,否则,自主学习收效甚微。所谓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了解、评价、检验、调整和控制。它主要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在自主学习中,一个具有良好自我识别能力的学生能清晰地分析自己,诊断自己,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时反馈、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策略;一个具有良好自我选择能力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和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一个具有良好自我培养能力的学生能不断地研究和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有主见地培养、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一个具有良好的自我体验能力的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而自豪,为学习的失误而内疚,从而会把所有情绪、情感的体验化为激励自己继续奋斗的力量;一个具有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能自觉约束和控制自己,努力抵制外界的诱惑,不断增强战胜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三)良好的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自主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孤独的、无序的、松散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建立在与教师、同学合作的基础上。(1)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都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帮助和监控,从入学教育到学习计划的制定,从“传道、授业、解惑”到学习方法的选择,从重点难点分析到作业的点评,教师都要充当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因此,学生要善于与教师交流、沟通。遇到困难,要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2)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经常要与同学尤其是同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协同合作。要相互启发,共同研究,彼此鼓励,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要在一起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一起克服开放教育中教学资源、教学信息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可以极大地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孤寂感,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热情,激发创新能力。

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心理优势

(一)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具有理智的自我意识。首先,他们善于表现自我,敏感地保卫自我,珍重自我,客观地看待自我。表现在自主学习中,既能清醒地分析现实中的自我,认清自己学习的优势和缺陷,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善于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有的放矢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同时,又善于设计理想的自我,他们常常思考自己的未来,设想自己的发展,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社会形象。十分在意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别人对这个角色的态度。表现在自主学习中。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制力,有决心、有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渴望学业优秀以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钦佩。

(二)反应敏捷,思维深刻,理解力强。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实践经验丰富,思维能力达到人生的高峰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逻辑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强。表现在自主学习中,思想活跃,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本质特征,善于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性稳定,乐于交往。开放教育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个性已定型,他们大多积极健康,热爱生活。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善于及时摆脱烦恼。他们乐于交往。善于处理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尊重别人的人格、习惯和隐私,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乐于分享、给予和接受友谊。具有较强的团体合作精神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

三、自主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一)观念陈旧,不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开放教育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须转变两个观念,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已形成了稳固的心理定势——“教师是绝对中心,学生的任务是服从”。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受到了压抑,甚至到了麻木的地步。而现在一旦放开,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学生便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制定自学计划和方案;不知道怎样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学生依赖性强,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还想让老师抱着走、牵着走;有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把书上的概念、公式、原理死记硬背下来,而不知道怎样能触类旁通,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二)学习动机的强度较低,情绪波动起伏大。开放教育中的学生生源复杂,其生活环境、个人经历、思想观念、兴趣需要有明显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复杂性。有的学生是出于对某专业或某些学科的浓厚兴趣而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迫于单位的压力,为避免下岗而学习;有的纯粹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则是出于从众心理来读书……而且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教学系统由传统的“人——人”模式转变为“人——机——人”模式,这就带来了师生时空上、情感上的分离。因为学生面对的是一个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不注意自己、不认识自己与自己没有目光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人,致使学生的学习得不到同步反馈和激励,久而久之。必然降低学生动机的强度。早在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费鲁姆就提出了期望理论,认为人类工作的动机(积极性)来源于对工作目标的估价(效价)和实现工作目标的概率估价(期望值),即工作积极性=效价×期望值。从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提高学习效价和完成学习的期望值。但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的时空分离、情感分离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失去外部激励机制,从而降低了学习效价,影响了学习动机的强度。因此,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心情浮躁,对学习浅尝辄止,稍遇困难和挫折便垂头丧气,甚至要求退学。

(三)孤独感较强。自主学习是一种分散的个体化行为,是在没有第二者的环境下的学习。学生经常面对的是—个没有情感、没有个性的机器,而与教师、同学是分离的。这种分离虽然给学生提供了相对宽松、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但却减少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经常处于孤独状态,学生遇到问题首先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首先需要自己想办法克服。这种孤独感在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等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焦虑、迷茫、厌倦,严重的会酿成心理障碍。

(四)认知策略产生变化。从“认知吝啬”理论指出,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倾向于不自主地保留精神,减少认知负担,仅仅把最初一些肤浅的信息收集起来形成自己的印象。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交流获得丰富的感性信息。而在自主学习中,学生与教师、同学交流信息少,同时网上交流一般采用纯文字符号,而且比日常对话交流慢,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往往看问题比较简单,绝对化。

中学生教育论文:试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相伴而生。当前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的原因,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

一、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产生道德失衡。网络信息带有多层面、多元化的特点。有些信息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倡导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于经常上网的中学生来说,经常接触多种道德评价标准,会造成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无法判断是非,道德选择能力因此下降,行为容易发生偏差,不道德行为增多。

(二)中学生抵制不良信息诱惑的能力不足。网络信息的跨地域特征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我国在网络技术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信息流量和流向不平等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到处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中学生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三)网络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重视。就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现状来看,德育工作面临目标过高、偏离实际等困惑,德育途径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没有建立起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没有形成整体化的德育大纲等问题,网络德育工作还未提到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网络环境助长了中学生的自我主义。网民是自己的主人,他自己决定干什么及怎样干,极大地调动了其自主性及良信心。然而,互联网也是一个自我主义泛滥的地方,网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我利益、愿望、目标的满足与实现。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时期,他们急于追求独立个性、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

(二)网络环境弱化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在网上,各种信息浩如烟海,淫秽、黄色、暴力、反动等各种信息不可避免。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出现思想上的变异,导致原有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的弱化。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不成熟时期,自律性及自制性较差,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社会,甚至盲目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则有可能淡化应有的道德责任意识。

(三)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道德观念造成冲击。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自由性、平等性、形象性和互动性,因而深受崇尚民主、自由、公平等价值观的中学生追捧。但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充满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等矛盾的碰撞和交流,在这里,各种不同的文化汇集交织,文化冲突、道德冲突现象非常突出,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很难判断。

(四)网络环境导致不良行为增多甚至违法犯罪。由于吕前还无法对网民的行为进行确认和有效地监管,对缺乏分析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网络无疑是个多头陷阱。他们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和感官刺激,尽情发泄,但一旦过度放纵,就会丧失起码的责任感,置道德规范和法律于不顾而走向反面。

三、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片策

(一)坚持网络技术创新,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络当中存在许多不良网站,恶意传播反动、迷信、黄色内容,要杜绝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就要不断开发计算机软件,进行技术创新。在电脑中安装反黄软件,加强过滤功能,对不良网站和恶意程序实行举报、封杀,彻底切断它们的传播途径。

(二)提高中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网络信息并非都是有用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是垃圾信息,不同文化价值观在拜上的交织、冲突无疑会使中学生丧失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和能力。因此,必须在纲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使社会主义的高尚道德观占据网上的主导地位,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以高雅的文化,寓教于乐地引导他们远离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促使其健康成长。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我位置。尽管网络带给人们自信、自主、自立的意识,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已找到了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相反,它可能误导人们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甚至走向自我中心主义、利己主义。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网上的自我满足、自我实现不是真实的自我满足及实现。我们应该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帮助他们解决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促进他们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将他们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把互联网作为知识拓展的一种工具,而不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使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四)强化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在强调提高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根据中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促进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制定比较完备的青少年网络行为准则,确定青少年网络道德素质的具体标准,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和评估,把遵守网络道德准则和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纳人中学学生品德量化测评襄中,使中学生通过外在道德评价,自觉遵守网络行为准则,不断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质。

中学生教育论文:试析历史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的教育

[论文摘要]学生积极情感的教育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有助于促进学生精神丰富和生命成长,激发学生创造的活力。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 积极情感 实施策略 效能

叶澜教授指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帮助人度过众多的难关,可以使人生出勇气、生出希望、生出力量、生出智慧。”历史教学达成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层次目标,目前,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教育已经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表象和泛化的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对积极情感教育倍加呵护、精心耕耘,更需要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历史教学聚焦于深层次潜在情感教育的研究会更加有益。

一、积极情感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

当今教育学把生命作为基础性、核心性概念,选择了从生命的视角观察、理解和阐发教育活动。情感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应以情感教育为基础,首先通过情感交流体悟人文知识,其次才能有知识的学习和创造。鉴于未来社会的需要,历史教学应转变到首先对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追求较高层次的情感体验中促进知识学习,那么,实际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1.教师重史实蕴涵的情感,忽视学生的情感状况。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蕴涵了丰富美好的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注重挖掘历史史实蕴涵的情感,尽力把史实中的激情重现出来,可为什么总是难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呢?因为只凭教师把历史史实转换成听觉材料,难以叩击学生的心灵,需要将史实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心理状况对接,才能达到师生情感的相知、润化和共振。

2.教师追求情感一致性,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同一时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往往不同,表现出个体的主观差异性,造成人们主观差异的原因有:人的生理因素、社会地位、阶级立场、实践经验等。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成的过程,教师课堂上过于急切达成师生情感的共鸣,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情感差异,结果造成情感教育停留在“快乐”的表层,情感肤浅泛化,降低情感教育的效能,使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情感提升的过程。

3.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效能。历史由人的活动构成,人具有最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历史教学自身的情感因素使其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因历史史实、教师、学生三者都是有丰富情感因素的个体,尤其是高职学生反映出来的自我认识失调、缺乏进取心、就业压力大等情感问题,使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更具复杂性,历史课堂上,某些时候难以引发学生情感真实的共鸣,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也是正常的。教师应客观认识并理解这些不和谐现象,对学生情感的教育要耐心真诚、渐进渐染。

二、积极情感教育的原则

人类的行为、情感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互动交流中,教师的情感及行为不仅影响着自身,更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及行为,学生的情感也会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互影响、相互尊重的过程,教师应使课堂成为师生放飞思想、释放积极情感的殿堂。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教育的原则主要有:一是启发性原则。历史素材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教师创设有助于情感交流的情境,并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历史史料、网络资源等多种手段,达到唤醒、促进学生情感生发的效果。二是教育性原则。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情感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使学生明理并受到教育,激发学生高尚情操、美好情感的形成。三是差异性原则。尊重情感的独特性,根据教师、学生个体生命的不同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交流互动,实现情感的和谐共融。四是适度性原则。教师应依据历史史实内容有感而发,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深浅适度、疏密适时,满足学生情感体验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建立的积极情感。

三、积极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重视历史史实,丰富情感体验。一是教师深刻研读教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关注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历史教师要深刻研读教材、史料,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使自己对历史史实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认识历史的情感魅力;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调节,使自己的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以自己的积极情感为人师表,教师用积极真诚的情感触摸学生细腻真实的心灵,才会将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二是引领学生阅读历史书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优秀历史书籍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宝贵资源,高职学生有充分时间拓宽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历史课外书籍,教师每学期结合历史教学给学生列出需要阅读的历史书目,再根据教学进度督促学生完成阶段性历史书籍阅读,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走进多彩的历史画卷,去领略璀璨的历史文化和人生智慧,感悟历史史实凝聚着的美好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重视教学过程,实现情感和谐。一是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用言行举止传递情感信息。语言是情感生成的源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生动的语言、关注的眼神、会心的微笑,再加上充沛的情感表达,让每一个细节都在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感染学生情绪;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的手势、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感情,教师的言行举止比教学内容更直接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体悟教师语境、意境深层涌动的情感之流,渐入佳境,生成积极情感。二是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变化。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变化的动态生成系统,教师课堂上要密切关注了解学生情感的变化,依据学生情感的变化及时调节预设,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地获得能引起积极情感的信息,从而激发、强化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当学生感到对某些积极情感有需要时,教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积极情感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努力追求情感教育的最大值。三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载:“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说明情感总是在情境中产生。历史课堂上,教师自身积极向上的情感即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感染下学生产生相应的昂扬振奋的情绪,教师再借助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多向交流的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充分发挥学生情感潜能的宽松氛围,学生在倾听、思考、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情感得到深化,实现师生从情绪到情感的深度交融,达到心灵默契。

3.尊重学生的情感差异。学生是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尊重学生情感的差异是指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潜能等方面的客观现实,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见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情感实际相结合,从个体情感差异性出发去考虑不同情感的发展性,理解信任是发掘学生情感潜能的钥匙,教师接纳、把握学生情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情感教育的启情点找准,欣赏每个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领略到学习历史对自身精神生命成长的意义。

四、积极情感教育的效能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一书中说:“除非教师把教学与学生生命内部的鲜活内核联系起来,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导师联系起来,否则就永远不会‘发生’教学。”积极情感的教育及其良好发展能让历史课堂在一种友好、和谐、热烈的氛围中满足师生内心的深度渴望,带给师生心灵的深层愉悦,滋养师生的精神成长,这正是历史教学的使命所在。

积极情感教育可以产生能量催人上进,能让学生具有巨大的勇气克服困难,使学生有学习热情和持久韧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从理论上阐述了积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即对周围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作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表扬。”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掘积极情感教育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认真把情感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能,让历史课成为一座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殿堂,重视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教育将会使学生成为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人。

中学生教育论文:浅谈班级管理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论文关键词:班级 管理 养成 教育

论文摘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让人感到最为棘手的正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问题。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特别是新入校的学生,狠抓习惯养成教育是当务之急,是班级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石。

班集体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大学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而班集体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素质对大学教育起着很重要的决定作用,具有良好的班风的班集体,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正面教育,防止各种不利因素的滋生,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可见,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中学与大学相比,最显著地特征就是教师从强制管理变为思想疏导,学生摆脱了应试的束缚,有更多的时间、更广泛的空间来体验大学生活,发展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大学生心理处于未成熟期,但是由于他们面对的环境的变化,心理表现往往存在着独特性和不确定性。如自我意识明显分化、情绪控制能力较低、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等。。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当代大学生已经从80后转变为90后,群体特征更加明显,如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望强烈,更加崇尚领导力和荣誉,但团体意识差,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够深入,班级的凝聚力和合心力的形成过程很慢。因此,在日常的班务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人道”。当代教育改革中,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而非社会工具来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

尊重学生是现代教育“人道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既要发现矛盾共性,又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的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自身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班主任辅导员日常工作繁琐,也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特别是大学生,他们的内心思想其实非常的丰富,作为已经满l8岁的成年人,心智趋于成熟,虽然他们还没走向社会,但他们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极其需要老师的认同。在评定奖助学金的时候,我发动每一位同学参与到此事中来,而且要求每一位同学从集体的角度出发,衡量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和公正。很多同学在过后都觉得通过参与,自己是这个班的一份子,或者说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此后的班级管理中,我经常以此例告诫自己,注意与学生交谈时的用词,随时分析学生的行为动态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经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多数学生与入学时比较积极性提高了,团体意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各方面都发生的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影响学生

通过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雨果也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高尚师德,特别是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高尚师德是一种无价的精神力量,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没有一个人不好好学习的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教书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师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所谓高尚的师德就是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于工作中体现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怀和严格要求。

三、设立“总体目标加个体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步

教育首先置于一个大的集体之中。所以在新学期开始时,我首先与班委的学生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文明公约》及全班同学本学期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全班学生明确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教育学生把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结合起来,把自己成才和别人成才结合起来,在自己发展、自我进步的同时,为别人创造好的条件,想成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的团队,从而促进个人与集体共同进步、一起发展,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组织学生写好班级发展的历史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史,让更多的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名,与班级共进步。

在班级设立总体目标的同时,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认真的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拼搏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我让每一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书写了自己大学生活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除了制定奋斗目标外,还要写下自己实现奋斗目标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案。班主任对每一位同学的规划书都修改,并鼓励学生用规划书来鼓励自我,促进学生进步。

四、要严格管理,加强督导,及时调整目标

目标学提出的“目标教育”,旨在向社会大众传授人生目标知识,以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为指针,引导人们能动设定自我人生目标,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目标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理想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加入目标教育的内涵,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阶段性奋斗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有计划必须有检查。班级管理中,学生很容易钻空子。如果有了计划而不能有效地实施,那么,对学生的教育就无从谈起,更会导致今后的班级管理无法进行下去。针对我班的具体情况,我将班干部分为两组,一组负责检查学生是否能认真执行计划,并及时记录和反馈{另一组负责搜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对已经完成短期目标的学生及时提出新的目标:对在具体实施中,不能认真执行计划的学生提出警告,并适当惩罚,同时提出完成期限;对在具体实施中有问题的方案及时加以修改,使其能顺利实施。

五、注重细节,遵守习惯养成规律,循序渐进的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小处着手,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班主任在工作实际过程中要有耐心和细心,必须不怕苦、不怕累,认真细致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学生,“察其言,观其行”,对学生言谈举止、社会交往、遵规守纪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从中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作为教育学生的切入口。一方面,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表扬和赞美,尽力为学生提供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坏习惯,要及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父母的教育不同等原因,在我们身上,部免不了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们并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但是却它们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大学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很多同学容易产生懒惰情绪,许多不良习气也开始抬头,比如逃课、在宿舍酗酒、吸烟,上网、打游戏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生活,破坏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针对以上现象,除了要求班主任及时清查宿舍,对不良现象予以遏制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在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克服坏习惯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正确认识自我和发现自己问题的缓冲时间。通过大家的监督帮助和自己意志品质的锻炼来克服不良习惯,这需要教师、同学、朋友一起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需要一个曲折的长期过程,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性要在短期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根据坏习惯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逐渐的去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长期抓、抓反复”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

六、优化社会环境,为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学校教育只是是教育方式的一部分,教育的多元化的今天,要求我们协调好各种关系,利用好多方资源。

所以,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主阵地,要整和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广泛性。如有的同学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入校前家长已经花费了不少精力帮助其完成高中学业,但该生长期逃课和打游戏的习性很难改掉。针对部分学生利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断层地带而经常旷课晚归的情况,我院学生处设计了《学生出勤表》,并不定期到班级上去查上课情况,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共同督促这部分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树立时间观念。有的系设计了给家长的一封信,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寄给学生家长,信里会对学生这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除了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如日常的思想、品行表现也会给与总结,把进步和退步的地方作了非常详细的列举。许多家长在收到这封信之后,都非常的感动,觉得老师给予了同学十足的关爱,自己也调动起来了关心和爱护孩子的主动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拓宽思路,想出新办法、提出新见解,解浃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中学生教育论文:试论现阶段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

论文关键词:比较 道德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课程载体

论文摘要:中学生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在任何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通过比较研究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异同,可以总结出其中一些合理的方面,为我所用,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日本在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对比研究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异同,借鉴与吸收其有益经验,对我国中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一、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比较

(一)中日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方法的共同点

1、两国都高度重视中学生道德教育且针对性强。中日两国都把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作为整个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日两国教育部门都开设了相关课程;2、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形成道德教育合力为了实现中学生道德教育目标,两国政府与教育部门都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3、注重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整合化和现代化。所谓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整合化,是指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综合多种教育资源,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达到提高其道德水平的目的。

(二)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差异

1、中国侧重于正面教育,日本侧重于文化氛围的营造。在中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而日本的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侧重文化氛围的营造;2、中国中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相对单一和日本的“三位一体”。中国政府与教育部门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学校教育。而日本的道德教育是在学校、家庭和地域社会三位一体的联携下进行的;3、中国中学生道德教育绩效考核以考试为主,而日本的道德教育绩效是多方面考核相结合。

二、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

(一)中国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

我国十分重视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为此在中学阶段开始思想政治课程。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规定,中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帮助中学生初步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以及诚实正直、自力更生等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二)日本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

日本强调恪守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念,但也积极的推进民主改革,强化民主教育。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把培养学生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强调以培养完美的人格为目标,人们应当热爱真理和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成为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的国民,使其成为和平国家与社会建设者。

三、中日中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比较

(一)我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教育内容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而更新。2005年,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规定,我国中等教育阶段的德育主要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开展青春期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

(二)日本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

日本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一直强调对政治、经济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理解与关心,病随着时代的变化补充新的内容。日本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个性教育,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协作精神,突出群体意识;重视劳动教育,强调道德实践;重视民族传统,善于吸取外来文化;重视人生观教育,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四、日本中学生道德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一)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心要转移到培养实践能力上来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这种内化过程,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作为这些转化的推动力和“催化剂”。日本道德教育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中国则不太重视实践性,方法陈旧,缺乏创意。因此,我们中学生德育必须讲究方式,注重无形的教育;同时还应注重德育环境建设,使得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发挥出环境的育人功能。

(二)中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道德状况和道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合理的道德需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内化,使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得到提高,又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规范的自我建构。

(三)要坚持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继承与创新

我们中学生道德教育内容要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我们在对中学生道德教育内容记性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批判吸收的原则去对待传统与外来道德资源,及时更新道德教育内容。要使德育内容能够与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收能力相适应,要更贴近现实生活,要更满足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要重视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要重视教育中学生的渗透教育,日本中学设有专门的道德课程不是简单的理论说教,而是采用讨论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些做法既抓住了教育时机,又让学生们有了深刻的生活感受,能够加深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实效性非常显著,如同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难以忘怀。我们要积极借鉴这一方法,增强我国道德教育的时效性。

中学生教育论文:数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育 教育类课程 创新意识 创新体验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以课程为载体,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体验、强化创新行为。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响应,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成为我国教育科研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探讨,人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教师,也就成为了当前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创新教育的研究正从理论探索向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高等师范院校中,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形成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体验、强化创新行为等方面入手。而对于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以课程为载体,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就能够在上述几个方面取得理想效果。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1 结合数学教育理论课程,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这里所说的创新意识,也可以理解为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实质上就是指那种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具有批判意识和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数学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在数学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就能认识到这一点。

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一般包括,数学教学论、数学方法论、数学史、中学数学研究系列课程等。这些课程不仅包含数学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涵盖了数学科学的特点、数学发展的特点、数学哲学等知识。这些知识都反映了数学中的创新精神。例如,数学无论在对象和方法上,都是高度的抽象思维的产物,而不是简单的对现实的抽象描述。所以可以说数学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再如,人们对数学事实的承认,都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不是因为它们出于某数学家之口。所以,数学里没有宗教领袖般的圣人。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不在于精神领袖的引领。即使在哲学层面,人们坚定了二千多年的绝对主义数学观,到了20世纪也逐步被放弃。

数学教育理论课程中所富含的关于数学中的创新精神的内容,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出来,并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良好的树立创新意识的教育。同时,数学的学习也是充满创新的过程,学习者在没有可模仿的示范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回顾这些自己在学习中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并不神秘,离自身也并不遥远,这同样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2 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创新体验

形成创新能力单凭创新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去获得创新的体验。数学教育类课程虽然和数学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但在传统的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能在理论上去接受,却无法在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完全不能落实在行为当中。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开展创新教育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创新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从而去获得创新体验。数学教育类课程内容对各领域知识的涉及面较宽,内容丰富,而实践性也较强,这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如,在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开展以“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数学特点的分析”、“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数学双基内涵的变化”、“当代几种主要学习理论的比较”、“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等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在中学数学研究系列课程中,可以开展以“数系的发展”、“函数概念的发展”、“变换观点下的欧式几何”、“向量方法在几何中的应用”等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在微格教学训练、数学实验与CAI课程中,开展以“课堂教学技能的专题训练”、“中学数学课件制作”、“中学数学实验设计”等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以课程内容为背景,以这些课题为研究目标,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其相应的知识,同时也是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创新尝试,获得了创新体验。

3 营造创新环境,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

经常有人会拿我国的教育与美国的教育进行比较,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教育的优势是重视基础,美国教育的优势是重视创新。但也有有识之士指出,美国教育的优势不是重视创新,而是重视给予学生创新的环境。这个观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环境对于创新教育而言确实非常重要。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赏识学生的创新成果,这些都是开展创新教育的有利因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

数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创新活动的机会。除了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外,也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各种数学教育研究专题活动小组。如: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小组、中学数学教学研讨小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微格训练小组,中学数学实验设计和课件开发小组,中学数学解题研究小组、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知识研究小组等。这些活动小组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小组。通过这些专题性的小组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将课程知识应用于中学数学教育实践当中,促使使学生将课程知识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尝试。这不仅能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平台,也能营造出良好的创新氛围。

结合教育实践环节,在学生中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和竞赛活动,是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强化创新行为的有效途径。如,开展模拟教学竞赛、说课比赛、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展、中学数学课件展、数学教育科研论文征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选拔优秀的创新成果,同时,可以通过表彰和奖励给学生的创新行为以赏识与鼓励,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学生从事创新活动。

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科研工作本身就是创新行为,科研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从事科研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进入到科研活动中。如,设立大学生科研项目、吸纳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组、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等。对于学生的优秀科研成果通过帮助其申报奖项或公开发表等形式,对其创新成果予以肯定,这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起到十分有力的强化作用。

4 结束语

时至今日,创新教育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虽然创新教育不能有其固定的模式,但是最终还是要在教学实践当中得到落实。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从事创新实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创新教育不能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它要以课程内容为依托。数学教师教育课程,是充满创新的领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创新教育,是培养未来数学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学生教育论文: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

摘 要 分析了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学生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辨证法理论以及正反馈理论,剖析了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中学生 创新教育 体验式

1 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 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兴趣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认识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 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 正反馈理论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既可能是天生与之俱来的因素,但可能更多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并且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具影响力。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表扬少打击,不断刺激学生追求表扬所做出的努力,亦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多严肃少溺爱,即家长和教师来利用学生的虚荣心促进其进步时,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始终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表扬使得学生被微小的胜利冲昏头脑;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坚持持续改进,即在创新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仍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争取更好的成绩,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时间光芒。

4 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以体验式教学为前提基础,其理论基础远源流长,但由于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性,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短期成效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体验式学习的优点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当前教育界以及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亦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均具有显著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对教育活动整体性参与的结果,即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意识和形象融入教育环节,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深刻领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将中学生看作一种特殊的消费者所提供的经济品,它具有深刻性,属于耐用品,并能够满足中学生个性化需求甚至创造其不断渴望刺激和成长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内心所表现积极活动。具体而言,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原理如图1所示:

对图1中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在机理解释如下:在创新教育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方式去巩固、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在实验环节、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应用理论知识,并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针对实践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教师需要旁征博引,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难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热情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辨证思维等,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由创新热情到创新实践的转变必须以有效的创新能力为前提,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等等。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教师要提倡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尽量避免学生的依赖思想和眼高手低的现象,亦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由于创新实践转变为创新成效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创新实践的顺序、实验仪器的精度、操作方法的规范以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等都可能使得创新实践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创新成效。因此,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需要鼓励创新循环,即当创新实践不尽人意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总结教训,明确其可能的不足之处,以免再犯;当创新实践卓有成效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取迎接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教师自身也需要在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教与学所存在的衔接不一致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其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美国中小学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有如下几类人:有关的医疗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包括教育专家、学科教师、特殊教职人员、资源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协助部门等。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我分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班学生×××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找出症结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提出如下几个解决办法:一、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二、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三、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四、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较为稳定,成绩也稳步上升, 2 0 0 2年高考总分取得631分的成绩,各学科中最高分是语文659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看来,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因篇幅所限,社会因素在此暂不谈及。)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中学生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

【论文关健词】中学生 网络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网络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现实。中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巨大群体,既是网络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应当引导中学生能正确对待网络,以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影响,养成文明的网上行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中小学校园网的开通,网络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年龄尚小、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在网络这个令许多成人都惊叹甚至“招架不住”的冲击下,出现了诸如“网虫”“网恋”“网瘾”甚至网络犯罪等新的德育问题。中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中一个巨大群体,他们既是网络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使他们在网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出现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要使中学生与网络隔绝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能正确对待网络,以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影响,养成文明的网上行为。

一、把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建立相对绿色的监督环境

1.建设校园内部网吧,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学校应当为学生随时上网提供便利,通过建设校园“绿色网吧”,把学生从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在校园网吧里,学生可以及时获取大量知识信息,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学生的道德教育。广大德育工作者可以把德育资源上传到网上,在网上开设道德聊天室,有组织地进行讨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2.建立网上德育心理教室。中学生处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成长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烦恼,不少学生一般不愿意与家长或老师交流,因此,建立网上心理教室显得尤为重要。网上心理教室可以设立心理学知识介绍、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心理测试等板块,还可以设置心理热线,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教师交流、谈心,来获得帮助。

二、培养、建立强大的网络德育队伍

1.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网络德育的方法,及时接收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德育既生动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增强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学校应当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职和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心理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便联合进行信息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还应鼓励德育工作者建立德育方面的个人网页,由个人建立的网页更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让人感到平等而且容易被接受。还可以在网页上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与中学生网上沟通、对话、辩论、答疑、咨询等活动,使得德育在网上得以延续和发展。

3.在网络时代,学校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服务意识,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教师,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可解决,及时发现,及时教育,防范于未然。

三、利用BBS,MSN,聊天室等开展德育工作

1.学校应当规划和建设好中学德育网站,积极利用好校园BBS,开辟中学德育新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和各类网上服务,创新德育网站,开辟新的德育课堂。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人其中活动。由于网上交流方便、灵活、自由性强、顾忌少,有很好的保密性,因而可以构成一个相对真实地反映受教育者心声和思想轨迹的独特环境和优势空间;利用留言箱,举办网络论坛,参与网上讨论,及时地开展在线德育,根据所收集的反馈信息,及时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统一的认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反馈意见。

2.德育网站内容既要体现德育性,又要体现生动性。如果一味地把传统德育的说教搬到网上,网络德育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四、开展班级网络活动

1.鼓励学生开展班级结队帮扶活动,通过班干部、学生会干部与网络成瘾的学生结对,一起学习,引导其逐步摆脱网瘾。学校通过开设丰富的课外活动,为网瘾学生转移视线,引导其回归健康生活。

2.形成网络文化“免疫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网德,网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的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五、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配合

克服学生网瘾不能靠学校孤军奋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配合,只有以学校为主力、家长为后卫、社会支持为基础,整合多方力量才能保证网络德育的效率。

网络既是一个自由、平等的、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又是一个绚丽多姿的背后涌动着汹涌暗流的复杂世界。网络时代的生活必然有网络时代的教育,中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唤起、培养和保持依赖于良好的监督机制、强大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网络德育技术平台的支持以及学生自律意识的维持。

中学生教育论文:中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教育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乐昌市5所中学的1536名中学生及家长或监护人,采用青少年行为量表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对中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中学生行为问题总检出率10.3%,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P<0.05),女生的实际亲密度及适应性与青少年行为量表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亲密度、适应的不满程度与行为问题各因子呈正相关;男生的实际亲密度及适应性与违纪、多动、攻击性、交往不良等行为问题因子呈负相关,与不满程度无关。 结论 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是影响初中学生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中学生;行为问题;亲密度;适应性

研究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素质、家庭结构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对青少年的期待、亲子关系等因素均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1~4]。本研究就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来源于乐昌市5所中学,随机整班抽取各中学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1536名。其中男852名,女684名;初一230名、初二246名、初三275名、高一242名、高二265名、高三270名;独生子女852名,非独生子女684名;年龄12 a125名,13 a350名,14 a226名,15 a198名,16 a202名,17 a182名,18 a195名,19 a50名,20 a8名;汉族1439名,其他民族97名。

1.2 方法

采用Achenbach 青少年行为量表(CBCL)[5]评定青少年行为方式,该量表由学生家长当场填写完成。评判标准:其中≥1个因子总分>全国常模分者,即被定为有行为问题。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评定亲密度(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及适应性(家庭体系随家庭环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共有30个条目。评判标准:由1分~5分5级评分,分数越高亲密度就越高。以上2个量表均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CBCL发出并回收1536份,全部有效;FACESⅡ?CV问卷发出并回收1536份,有效问卷1476份,有效率96.1%。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中学生CBCL及FACESⅡCV调查阳性检出率

1536名中学生CBCL评定有行为问题者158名,总检出率为10.3%,较全国12 a~20 a组检出率(10.9%)[4]稍低。FACESⅡ?CV评定1476份有效问卷中158名学生有行为问题,其中男84名,女74名;行为问题总检出率10.8%,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一致[4]。

2.2 根据中学生家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的25%百分位点和75%百分位点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分三组。各组不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中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见表1。表1显示,低分组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高分组(P<0.05)。 表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检出率比较(略)

2.3 有无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比较结果,见表2。表2 行为问题学生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比较(略)

表2显示,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P<0.05)。

2.4 CBCL及FACESⅡ?CV各因子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表3 CBCL及FACESⅡ?CV各因子分Pearson相关分析(略)

表3显示,女生的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与CBCL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亲密度、适应的不满程度与行为问题的各个因子呈正相关。男生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违纪、多动、攻击性、交往不良等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与不满程度无关。

3 讨论

中学生正值从青少年步入青春期,比起小学生有了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情绪发展的最困难时期,是一特殊的心理发展群体,其行为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研究发现,我市中学生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3%,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家庭亲密度低及适应性低的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可能是由于在亲密度低、适应性差的家庭中,亲子间缺乏情感交流与支持,家庭应变能力缺乏,使青少年处于应激状态时易产生行为问题,如违纪、攻击等。家庭亲密度较高的家庭不仅能在学习、交往等方面为中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且能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交流与支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既使中学生乐观、合群和自信,又使其感受到较少的压力,产生安全感,因而不易产生行为问题。

本研究还显示,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女生的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与CBCL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亲密度、适应的不满程度与行为问题的各个因子呈正相关。男生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与违纪、多动、攻击性、交往不良等行为问题呈负相关,与不满程度无关。提示女生实际亲密度的得分越高,各行为问题得分越低,反之,出现行为问题的机会就越大;不满程度越大,就越易产生行为问题。

综上所述,青少年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其心理发育的成熟需要一个稳定和安全感的环境,不和睦的家庭使青少年持续处于警戒和应激状态,易导致青少年行为问题。因此,对青少年进行行为问题预防及干预时,要重视家庭环境、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影响。

中学生教育论文:班主任工作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体会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将终身受益。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重要的德育目标之一,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班主任从多方面努力,融于全部教育工作之中。

第一、是班主任与学生的感情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产生感情的沟通与共鸣。师爱的温暖不是目的,是为了教师更好的发挥教育影响力,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班主任与学生的感情沟通,还表现在教师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教师被学生的缺点、错误激怒,全凭个人感情的支配去处理,这不是真正的爱。班主任不能用权力“压”学生,应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产生自觉向上的动力。

第二、要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班级体的教育、组织、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我们是集体”、“我是集体成员”的集体意识,产生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学生与集体认同,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我在班级工作中,从不采取“保姆式”的工作管教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自治、自理。同时,放手发动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发挥主体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我们班成立了各种检查评比小组,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对集体负责。班级体内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这使每个人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展示的机会。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开展活动,让学生找到最佳位置。教育与活动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不存,毛将焉附?”离开了活动,教育就会成为空话。为了让学生找到满意位置,我在班内相继开展两类活动。

一是突出“比较”功能的活动。如:组织“学法交流”。高一新生多用初中学法来对待高中学习,结果很很难“到位”,我们请高三的优秀生讲初高中学法的区别,也让本班的优秀生交流学法。通过学习比较,学生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并借鉴别人用时间和心血换来的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忙“到位”。

二是突出“表现”功能的活动。渴望自我的表现,是高一新生的共同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开展了下列活动:1、“自己的历史自己写”。利用开学初填《学生守则》、《学生联系册》等机会,提醒学生注重表现,用实际行动写好自已的历史。2、开展“学与玩辩论比赛”、“百科知识竞赛”。这些活动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了机会,他们会因自己的特长得到了发挥而感到有用武之地;同时,这些活动可帮助学生思考自己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中学生教育论文: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摘要:良好行为习·厨的养成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它的成功与否体现教育的成功与否,更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为此,探索系统的养成教育方略势在必行,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更是责无旁贷。我校试图通过知行结合,以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中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坐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何等之大。为此,我校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做到的,我们必须以切合我校特点、学生实际制定的相关制度措施来作保证,制定系统性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实行,设计具体活动,组织实验班的学生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为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做到运用知行结合,以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领行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木要求:而《规范》则从小处着手,对学生提出了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二者都体现了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它们将对学生养成教育、信念教育、身心教育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贯彻《守则》和《规范》,我校结合实际,提出了“以德尚智,以德立校,八文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有关文件精神,山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计划、准则。在新生入学8天内,以军训、《守则》、《规范》、《阡中学学牛必读》、《和谐成长》等为内容对新牛进行入学教育,然后举办以“环保我能行”为丰题的文艺晚会。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会提出“革除陋习,树石中新形象”、“树立正确消费观,少花父母血汗钱”等倡议,各班主动报名成立文明督查小组,轮流值日督查。

学生在愉悦叶l自觉增强了规范意识,文明了行为习惯,这样做效果很明显。三干多学生的大学校,违纪学生数直线下降,违法学生几年来保持了零的记录,取而代之是“垃圾不再流浪”、“钱物准能失而复得”,同时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2.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力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体现新德育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在实验过程qj,我校要从个方而入于:

首先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县、校、级组、班级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受到教育。好玩,爱动是孩予的天性,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自我教育。是各班将原来说教式、训话式、宣布式等让人厌烦的班会课改为演讲式、演戏式、辩论式、调查报告式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受教育的乐趣,在德育事件中形成道德规范,提高思想素质,丰富人生阅历。在生活中,老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展现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健全a己的人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对学生进行a我教育的目的。如二(4)班《带着诚信上路》主题班会,在看过学生a排白演的小品后,让学生们“讲讲自己诚信上的丑事”,大部分同学都勇于献丑,并能认识到臼己错在何处,思考今后该怎么做。又如三(7)班的“划龙船”主题活动班会,通过开展分组划龙船赛,培养了同学的闭队精神,增强了凝聚力。在实验班和学生会、校团委联合开展“环境怎么了”的调查活动后,学生们自觉地与方便盒、方便袋告别丫,校园内不再“雪花飘飘”了。活动能增智,史-能育人。

其次,多认可学生、赞美学生,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曾听说陶行知老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学生,改变了学生。我们也试着用四块糖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需要老师、家长的认同、赞美,他们更需要榜样,示范力量的引领,这样养成教育才会持久稳定地深化下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事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那些自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要反反复复教育。运动健儿通过反复重复一个动作,能拿金牌,我想我们的差生通过反复教育也会变得优秀。只要教师善用激励机制,多鼓励,多用正面事例弓l导,将会促进他更加努力,

因为老师的一丁点认同、赞美,学生都会认为是一种骄傲、一种荣耀。为此,学校制定了《文明班级评比细则》、《文明寝室评比细则》、《星星评比细则》(包括“卫生之星”、“学习进步之星”、“好人好事之星”、“勇之星”等),采用月评选制,公布在“星星闪耀”栏中,对先进集体颁发流动红旗。竞争这些荣誉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通过一年来的自我督促教育,校园环境变化很大,垃圾不再流浪,语言不再难听,学生们也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人生目标

最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养成教育的归宿点,是养成教育的升华。他人教育,不如自我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不教。在育人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常规管理中来,让学生自助管理、自我管理,班主任就能从繁锁的常规事务|fl解脱出来,而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了,自我教育的机会增多,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有了保障,校园环境就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在常规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会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中来,自主成立文明、卫生督企小组,轮流值fi、到岗督查,定时走进社区(村),体验感悟生活。通过近几年的自我管理,校容校貌有了很大变化,学们的糨秤风貌也焕然一新。

自我管理改变了自我,改变了学校。

3.环境熏陶,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作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首先要重视老师的示范作用。蔡元培说:“什么叫师范?范就是模范,可为人榜样,自己的行为要作别人的模范。”为此学校领导对老师加强了师德教育:在教师展师道演讲赛;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工躬身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身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躬身共遵守(陶行知语)。要求教师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感染人,用渊博的知识培养人,端正教育思恕,自觉抵制经济浪潮的冲击,每半学期由学生评一次教师之星,每年在教师节时举行“夸夸我的好老师”演讲赛,这种方法,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次,学习生活中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我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实验班每人用实际行动学习一位自己身边值得学习的人。要求学生首先要口述学习谁,为什么学他,怎样学,然后督促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落到实处。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种制度虽有约束性,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因制度生硬而易忘记。突出以人为本的提示语、标示牌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努力营造育人环境,布置教室文化,创建走廊文化,建设花园文化,如小花园中“别采我,我痛”:过道边“别让我流浪,请让我回家”:食堂坐“……粒粒皆辛苦”;卫生问里“米也匆匆,去也冲冲”等,这些标语时刻提醒学生,学生的言行也文明了一大步,校园内垃圾不再有家难,卫生问的下水道畅通无阻。最后,纯净的社会环境是养成教育的保障。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大环境的治理,几千年前的孟母为了教育好孩子,都要再三选择育人环境,难道新世纪的我们,不该重视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吗?

由此可见,中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要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反复强化,在纯净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逐步形成,才能巩固和发展,十年树木,百年育人阿!

中学生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形式及路径探索

摘要:心理健康 教育 可以从两个方面渗透,其一是渗透于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其二是渗透于学生的社团组织和日常活动中。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结构; 绩效评价

一、前言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条件稍好的学校都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校行政的领导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事项主要由专职教师负责。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开展活动的形式也千差万别。然而,效果到底怎么样,很多人心中没有数。为此,笔者觉得,如何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一)组织结构

第一,专门化。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所以必须由专业水平较高的老师担任。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条件稍好的学校一般都配备了一个心理老师,但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

第二,部门化。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依托的部门。现在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基本上是设在政教处或学生处,部门成员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多数学校由一个专业的心 理学 教师和若干兼职的老师组成。

第三,指挥系统。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与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关,问题孩子往往由政教处教育。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有些正式开课的学校由教务处负责安排课程,接受教务和政教的双重任务。

第四,正规化。通常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标准化。比如,咨询规范、保密制度、档案管理等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索

1、完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首先,学校必须构建学生全面 发展 的教育教学体系。

从传统的观点看,学校主要是教给学生知识的地方,这一观点不能说有错误。但是,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以至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健全的身体和心理,这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获得,同时应该结合学科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道理,班主任工作、团委工作、学生会工作都要与之协调发展,学校评价系统也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构建。

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关注每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尽可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还要关注具有心理疾病的特殊对象,而更重要的,是要起到预防的作用,防患于未然。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比较复杂,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一个世界,丰富而又多变。而任何一种心理的形成不但与个人的人格特质有关,而且与个体所在环境关系密切。那么,学校教育环境怎么样,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了。所以,有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必须配备有任职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有设备和场地。

这样,才能从组织制度上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专业的队伍可以从相对专业的角度开展心理辅导。

2、建立学生社团组织

从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组织系统分析,必须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的团队组织,使学生在其中能自我发展,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形成健康心理。在接受老师教育的同时,学生必须有自己的内化系统,使其合理接受社会传承,但又能形成独立人格体系的组织框架,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老师或长辈的价值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的组织结构是不可或缺的。这样一个有较高自治性质的社团组织,不仅仅协助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完成好日常工作,更主要的是提供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使之能在其中形成健康的自我,完善人格结构。

三、保障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组织结构

尽管建立了心理健康 教育 的组织,但是,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尽相同,每一所学校也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必须按照学校自己的情况,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如图1所示的组织结构就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保障问题。尽管如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能建立和学生家庭及社区互动的体系。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与学校教育有关,家庭、社会对学生 发展 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二)建立专业队伍

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所以,作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是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学校,主要是通过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还没有一定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学校,应该根据情况适量引进具有资格的教师。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 科学 的评价体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软硬件达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对学生和老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目标不清晰,目标不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即将普及的背景下,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升学将不是学生前进路上的巨大障碍,也不是教师业绩考评的唯一标尺。那么,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建立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就具有了时代的可行性。基于此,建立不唯一以学科 考试 成绩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过去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所教班级的成绩和升学率,而心理健康教育不像其他的文化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绩效评价体系必须科学而合理。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评价体系为基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可以操作的指标体系。